胃残端的外科治疗(附21例报告)

胃残端的外科治疗(附21例报告)

一、残胃癌的外科治疗(附2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张子君[1](2021)在《残胃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影响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并探索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了200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70名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处理;利用卡方检验比较了不同原发疾病的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单因素分析法研究了影响残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同时log-rank检验法比较分析生存是否存在差异。将有临床意义的因素纳入到COX多因素分析模型,分析影响残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根据纳入标准共纳入70例患者,其中男性63例,女性7例,男女比为9:1,男性多于女性;年龄34-89岁,平均年龄(64±11)岁,中位年龄66岁。因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良性疾病行初次手术的有40例,因胃癌等恶性疾病行初次手术的有30例;从首次手术到确诊残胃癌时间间隔,良性病组与恶性病组分别为(30±12)年、(11±6)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2);首次手术采用Billroth I式共27例(良性病组21例,恶性病组6例),Billroth II式36例(良性病组19例,恶性病组17例),食管胃吻合术7例(良性病组0例,恶性病组7例),残胃癌多发生在Billroth II式术后(P=0.001);良性病组肿瘤位于吻合口28例,非吻合口12例,恶性病组肿瘤位于吻合口10例,非吻合口20例,残胃癌好发于吻合口处(P=0.002)。良性病组临床分期Ⅰ-Ⅱ期的6例,Ⅲ-Ⅳ期的34例,恶性病组临床分期Ⅰ-Ⅱ期的11例,Ⅲ-Ⅳ期的19例,残胃癌患者就诊时临床分期普遍较晚(P=0.036)。因良性疾病行首次手术的患者发展到残胃癌的中位时间间隔为30年,恶性疾病组的中位时间间隔为11年,良性疾病发展到残胃癌的时间较恶性疾病长(P=0.000);初次手术采用Billroth I式的患者发展到残胃癌的中位时间间隔为26年,Billroth II式的中位时间间隔为21年,食管胃吻合术中位时间间隔为12年,Billroth I式术后发展至残胃癌时间较长(P=0.041)。影响残胃癌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小于50岁、接受手术治疗、病理类型分化较好、TNM分期较早的患者预后相对好(P<0.05)。原发病良性组中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5个月,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9个月;原发病恶性组中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9个月,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P=0.000)。原发病良性组中病理类型为分化型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5个月,未分化型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9个月;原发病恶性组中病理类型为分化型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9个月,未分化型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6个月(P=0.001)。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分析结果列入COX多因素分析,发现治疗方法(P=0.001,RR=0.379,95%CI:0.208-0.688)、病理分型(P=0.043,RR=0.572,95%CI:0.333-0.981)是影响残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首次手术病因及手术方式,是影响从首次手术到残胃癌确诊平均时间间隔长短的主要因素。2.无论原发疾病良恶性,残胃癌均好发于BillrothⅡ式吻合术后,且好发部位多在吻合口处。3.治疗方法、病理分型是影响残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闫宏博[2](2019)在《残胃癌44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分析残胃癌的外科治疗及其临床病理特征,对当前残胃癌外科治疗进行再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具有完整病历和随访记录的残胃癌患者,其中首次疾病为良性的残胃癌(RGCB)患者26例,胃癌根治术后残胃癌(RGCC)患者18例,对其临床发病、手术方式、组织病理学特点及预后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并探究初次手术吻合方式对残胃癌肿物生长部位及肿物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 RGCB距第1次胃切除术后的发病时间为354年(中位时间为38年),RGCC距第1次胃切除术后的发病时间为113年(中位时间为4.5年),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例患者再次进行了手术治疗,残胃癌手术根治率为47.7%(21/44),其中RGCB根治切除率为50.0%(13/26),RGCC根治切除率为44.4%(8/18),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病例累积1年总体生存率为68.2%,3年生存率为29.5%,5年生存率4.5%,生存时间为07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6个月)。生存分析结果表明,是否接受根治性手术为残胃癌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P<0.01),而患者年龄、性别、初次手术疾病性质以及病理分化程度均不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RGCB距第1次胃切除术后的发病间隔时间长于RGCC,残胃癌肿物发生位置受初次手术吻合方式的影响,行根治手术是改善残胃癌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

张斌,马飞,马奇,姬社青,孔烨,陈小兵,花亚伟,彭波[3](2018)在《腹腔镜治疗残胃再发癌4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关于残胃癌和再发癌的定义说法不一。胃良性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后5年以上残胃发生的癌属残胃癌,对胃癌术后的残胃癌,应区分残胃复发癌和残胃癌,胃癌术后5年内发生的癌多为复发,术后10年以上残胃发生的癌称作残胃癌[1]。陈峻青等[2]认为胃良性疾病术后10年以上,残胃内发生的癌称残胃癌;胃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包括病理学检查,两切断缘均无癌残留),残胃内再度发现

王书昌[4](2018)在《4311例可切除胃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回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普外科/胃肠外科200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共4311例胃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整理和总结胃癌患者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和手术方式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通过对比我院普外科专业化调整前后胃癌手术资料进行疗效分析,研究专业化对胃癌疗效的影响。通过回顾794例早期胃癌病理资料,分析早期胃癌预后相关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腹腔镜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比较第7版和第8版AJCC/UICC胃癌TNM系统对判断中国胃癌患者预后的价值,分析新版分期系统的优势与不足。【方法】(1)收集200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普外科/胃肠外科进行胃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信息,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随访患者总生存期,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建立预后比例风险模型。(2)统计上述病例中早期胃癌病例,分析早期胃癌预后相关因素、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3)分别采用第7版和第8版AJCC/UICC胃癌分期系统对胃癌患者进行分期,采用线性趋势卡方、似然比卡方、COX模型、AIC和AUC等方法,比较第7版和第8版AJCC/UICC胃癌TNM系统的优劣,进一步对第8版分期系统进行评价。【结果】(1)本组共纳入4311例患者,其中男性2942例(68.2%),女性1369例(31.8%),平均年龄62.15±11.56岁,中位年龄为62岁;根治性手术4073例(94.5%),姑息性手术238例(5.5%);全胃切除患者1358例(31.5%);胃次全切除患者2953例(68.5%);开腹手术3622例(84.0%),腹腔镜手术689例(16.0%);行联合脏器切除患者170例。胃上部癌共794例(18.4%);胃中部癌共993例(23.0%);胃下部癌共2003例(46.5%);全胃癌共470例(10.9%);残胃癌患者51例(1.2%);术后病理肿瘤长径均值为4.9±3.0cm,中位数为4.0cm;分化程度为高分化204例(4.7%);中分化983例(22.8%);低分化3124例(72.5%);Lauren分型肠型2179例(50.5%);弥漫型2132例(49.5%);本组患者中,早期胃癌794例(18.4%);3517例进展期胃癌(81.6%),按照Bormann分型Ⅰ型(隆起型)152例(4.3%),Ⅱ型(溃疡型)495例(14.1%),Ⅲ型(浸润溃疡型)2081例(59.2%),Ⅳ型(弥漫浸润型)789例(22.4%);术后病理的T分期,T1期794例(18.4%);T2期占486例(11.3%);T3期1030例(23.9%);T4a期1701例(39.5%);T4b期300例(7.0%);N分期,N0期1607例(37.3%);N1期641例(14.9%);N2期779例(18.1%);N3a期899例(20.9%);N3b期385例(8.9%);本组病例平均送检淋巴结数为24.7±8.9枚,中位送检数为24枚;其中送检淋巴结≥15枚的3859例(89.5%);送检淋巴结<15枚的452例(10.5%);平均转移淋巴结数为5.1±7.1枚,中位转移淋巴结数为2枚;全组病例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6.2%、64.5%和56.2%;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患者的年龄(P<0.001)、肿瘤部位(P<0.001)、肿瘤大小(P<0.001)、分化程度(P<0.001)、Lauren分型(P<0.001)、Bormann分型(P<0.001)、手术根治性(P<0.001)、T分期(P<0.001)、N分期(P<0.001)、M分期(P<0.001)、受检淋巴结数(P<0.001)、神经侵犯(P<0.001)、脉管侵犯(P<0.001)对胃癌患者总生存期影响有统计学意义;Cox回归提示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Bormann分型、手术根治性、T分期、N分期、M分期、受检淋巴结数、脉管侵犯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专业化后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显着减少,送检淋巴数显着提高,围手术期胃切除相关并发症的较专业化前显着下降;专业化后总生存率显着提高。分析271例Ⅳ期胃癌病理,提示术后是否有肿瘤残留与患者的总生存期具有相关性。(2)794早期胃癌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8.9%、95.4%和92.0%。单因素分析提示患者年龄(P<0.001)、肿瘤部位(P=0.031)、T分期(P<0.001)、N分期(P<0.001)、脉管侵犯(P=0.005)对早期胃癌患者总生存期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年龄、肿瘤部位、T分期、N分期是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肿瘤大小(P<0.001)、分化程度(P<0.001)、Lauren分型(P<0.001)、T分期(P<0.001)、脉管侵犯(P<0.001)与淋巴结转移相关;肿瘤大小和脉管侵犯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胃癌不同部位的肿瘤可发生不同组别淋巴转移。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较长(P=0.014),术中出血量较开腹组显着降低(P<0.001),术后住院时间较短(P=0.014);腹腔镜组腹腔内出血、吻合口瘘、胰瘘、肠梗阻、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开腹组,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总生存期无明显差异。(3)两版AJCC/UICC分期系统中,共有940例患(21.8%)者发生分期改变,改变均发生于Ⅲ期。Ⅲ期患者共2041例,根据第7版分期系统,ⅢA期患者514例,ⅢB期患者725例,ⅢC期患者802例,5年生存期分别为:ⅢA期56.3%,ⅢB期34.6%,ⅢC期22.6%。根据第8版分期系统,ⅢA期患者883例,ⅢB期患者757例,ⅢC期患者401例,5年生存期分别为:ⅢA期49.9%,ⅢB期29.3%,ⅢC期17.4%。第8版分期系统似然比卡方为1114.6,线性趋势卡方为981.9,高于第7版分期系统的1078.9和946.7。分别利用第7版和第8版分期系统进行Cox回归分析,AIC值分别为23044.4和23015.7。根据两组分期系统绘制ROC曲线,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1和0.787。【结论】(1)患者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Lauren分型、Bormann分型、手术根治性、T分期、N分期、M分期、受检淋巴结数、神经侵犯、脉管侵犯对胃癌患者总生存率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Bormann分型、手术根治性、T分期、N分期、M分期、受检淋巴结数、脉管侵犯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我院胃肠外科专业化改革后胃癌疗效得到提高,体现在围手术期并发症降低、微创手术率提高和总生存率的改善。Ⅳ期胃癌患者术后是否有肿瘤残留对预后具有显着影响。(2)年龄、肿瘤部位、T分期、N分期、脉管侵犯对早期胃癌患者总生存期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年龄、肿瘤部位、T分期、N分期是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肿瘤大小和脉管侵犯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胃癌不同部位的肿瘤可发生不同组别淋巴转移。腹腔镜手术的近期疗效优于开腹组,长期预后两组无统计学差异。(3)AJCC/UICC第8版分期系统的似然比卡方、线性趋势卡方、AIC及曲线下面积AUC均优于第7版TNM分期,第8版AJCC/UICC胃癌TNM分期对于预测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优势。

陈兆生[5](2010)在《残胃癌15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近年来,残胃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病人诊断为残胃癌时往往处于晚期,原因是忽略了疾病本身相关的临床症状。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分析一下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探讨一下残胃癌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00年8月至2010年3月期间15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了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如年龄、性别、初次手术至诊断为残胃癌的间隔时间、术前症状、外科治疗及肿瘤相关特征,如肿瘤的位置、组织病理学、远处转移及肿瘤分期等情况。结果:15例患者中有13例经胃镜及活检证实为残胃癌,1例行消化道钡餐结合胃癌手术史证实,还有1例患者结合病史术中证实为残胃癌。男:女为14:1。诊为残胃癌时的平均年龄为54岁,最小的仅为26岁,最大的为71岁。初次手术到确诊残胃癌的间隔时间平均为11.7年。上腹部不适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占到8例;有2例残胃癌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初次手术消化道重建方式:BillrothⅠ式吻合占7例,BillrothⅡ式吻合占5例,近端胃切除行食管-胃吻合者占2例,还有1例不详。8例残胃癌病灶在吻合口,5例在胃体,1例在胃底,还有1例在贲门。15例残胃癌患者中有7例发生远处转移;9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手术切除率为60%。1例失去手术机会,给予化疗。3例剖腹探查,证实肿瘤无法手术切除,直接关腹。2例患者行姑息性手术治疗,其中1例行姑息性残胃-空肠Roux-en-Y吻合,还1例行姑息性空肠造瘘术。行根治性手术的9例残胃癌患者中,1例的手术方式为残胃部分切除+残胃-空肠Roux-en-Y吻合,4例为全残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剩下的4例为全残胃切除+食管-空肠Braun氏吻合。术后病理证实有2例为早期残胃癌,且均为中分化腺癌,剩下7例中有4例为低分化腺癌,剩余3例为中分化腺癌。在全部15例残胃癌患者中,临床病理分期处于Ⅳ期的有7例,处于Ⅲ期、Ⅱ期及Ⅰ期的分别为2例、2例及4例。结论:残胃癌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应重视残胃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行胃部分切除的患者术后应紧密随访。

李玉艳[6](2010)在《52例残胃癌的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1、探讨首次胃部手术年龄与残胃癌发病率的关系。2、研究残胃癌的临床特点。3、探讨性别、肿瘤发生部位、首次胃部手术后距确诊残胃癌之间的时间间隔(简称:时间间隔)、治疗方式及PTNM分期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通过信件、电话及门诊复查等方式随访到曾在我院诊断为残胃癌的患者52例,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残胃癌临床特点、组织类型,对首次胃部手术年龄与时间间隔行等级相关分析,明确首次胃部手术年龄与残胃癌发病率的关系,按性别、肿瘤发生部位、时间间隔、治疗方式、PTNM分期分组并行生存统计。结果1、首次胃部手术年龄与时间间隔成负相关(rs=-0.678,P<0.01)。2、52例残胃癌中临床表现以上腹部疼痛为最多见,其次是腹胀、呕吐、恶心、黑便、呕血等。残胃癌多发于吻合口,其次为胃底贲门部,内镜下表现以胃溃疡者最多见,其次为不规则隆起病变及粘膜粗糙。3、性别、肿瘤发生部位、时间间隔对残胃癌生存率无影响,治疗方式(χ2=54.576,P<0.01)和PTNM分期(χ2=31.522,P<0.01)对生存率有影响。结论1、首次胃部手术的年龄越大,发生残胃癌的时间间隔越短。所以残胃患者,术后应定期复查胃镜,提高残胃癌检出率。2、对于已行胃部手术的患者行胃镜检查时应特别注意吻合口及胃底贲门部粘膜细微变化。3、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根治性切除是提高残胃癌患者远期疗效的主要手段。

张志强,王志军[7](2006)在《残胃癌34例外科治疗与预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残胃癌的外科治疗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对34例残胃癌的外科治疗情况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次胃切除以胃溃疡为主,占67.6%,首次手术B illrothⅡ式占85.3%。残胃癌早期缺乏特异的症状,首次手术距临床确诊残胃癌的间隔时间平均为16.1年。本组残胃癌手术切除率及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76.5%和52.9%,根治性切除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4%,47.1%,35.3%,Ⅰ期、Ⅱ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1.4%。结论:定期胃镜检查是早期诊断残胃癌的关键,根治性切除是治疗残胃癌的有效方法,病期及根治性切除是决定残胃癌预后的关键因素。

张春辉,倪启超,王华[8](2003)在《残胃癌的外科治疗(附26例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朱平,张京平[9](2003)在《残胃癌的外科治疗(附21例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随着胃切除术的广泛应用、胃疾病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对胃切除术后随访工作的重视,残胃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残胃癌的外科诊断和治疗应引起重视。我院于1992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21例残胃癌患者,现分析如下。

白军伟,张超,王志凯,张辉,谢毅[10](2018)在《3D腹腔镜残胃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3D腹腔镜残胃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行3D腹腔镜残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20例患者术前残胃肿瘤均经胃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均按日本胃癌协会第14版《胃癌处理规约》进行淋巴结清扫和施行残胃癌切除术。观察指标:(1)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2)随访及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及肿瘤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3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范围)表示。结果 (1)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20例残胃癌患者中,行3D腹腔镜根治性残胃切除术14例(残胃标本为R0切除、镜下切缘阴性),行3D腹腔镜姑息残胃切除术4例,中转开腹行姑息残胃切除术2例。18例行3D腹腔镜残胃癌手术患者,手术时间为(195±60)min,术中出血量为(105±85)mL,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0±8)枚;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6±0.8)d,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3.0±1.0)d,术后进食半流质饮食时间为(5.5±1.8)d,术后住院时间为(8.0±2.8)d,治疗费用为(5.5±1.5)万元;术后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2)随访及生存情况:20例患者中,1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随访期间6例死亡(2例因肝脏转移死亡、4例因腹膜转移死亡),12例一般情况良好。结论 3D腹腔镜残胃癌切除术是治疗残胃癌的一种安全、有效手术方式。

二、残胃癌的外科治疗(附2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残胃癌的外科治疗(附2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残胃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影响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残胃癌临床病理特点及诊疗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残胃癌44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综述 残胃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
    2.1 残胃癌的定义
    2.2 残胃癌的诊断
    2.3 残胃癌发病机制
    2.4 残胃癌治疗
        2.4.1 残胃癌的内镜下治疗
        2.4.2 残胃癌的手术切除
    2.5 残胃癌的预后
    2.6 小结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临床资料
    3.2 随访
    3.3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残胃癌发病年龄、距离初次手术时间间隔、肿瘤家属病史、初次手术切除胃的部位、初次手术吻合方式在RGCB与 RGCC两组的差异性分析
    4.2 残胃癌肿物位置、病理类型、二次手术方式及住院时间在RGCB和RGCC两组的差异性分析
    4.3 残胃癌初次手术吻合方式对残胃癌肿物发生位置及残胃癌肿物病理类型的影响分析
    4.4 残胃癌初次手术性质对残胃癌是否发生转移及转移部位的影响分析
    4.5 残胃癌预后相关因素及结局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科研成果
    导师简介
致谢

(3)腹腔镜治疗残胃再发癌4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讨论

(4)4311例可切除胃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4311例可切除胃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研究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早期胃癌病理特征分析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AJCC/UICC第7 版与第8 版胃癌分期系统对判断预后价值的比较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小结
论文英文版
    Introduction
        References
    Part 1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IS ANALYSIS OF 4311 RESECTABLE GASTRIC ADENOCARCINOMA
        Introduction
        Objects and methods
        Result
        Discussion
        References
    Part 2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IS ANALYSIS OF EARLY GASTRIC CANCER
        Introduction
        Objects and methods
        RESULT
        Discussion
        References
    Part 3 COMPARISON BETWEEN THE 7~(TH) AND 8~(TH) EDITIONS OF AJCC/UICC TNM CLASSIFICATION IN THE PROGNOSIS EVALUATION FOR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Introduction
        Objects and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References
    Summary
附:博士期间其他工作——胃癌肝转移外科治疗的焦点与争鸣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残胃癌15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结果附表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52例残胃癌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综述
    2.1 发病机制
    2.2 病理类型
    2.3 残胃癌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2.4 治疗方法
    2.5 预后及预防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临床资料
    3.2 资料收集及统计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首次胃部手术年龄与残胃癌发病率的关系
    4.2 临床特点及组织类型
    4.3 生存率影响因素分析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师及作者简介

(7)残胃癌34例外科治疗与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病理及TNM分期
    1.3 手术治疗
2 结 果
3 讨 论

(8)残胃癌的外科治疗(附26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2) 初次手术与残胃癌的关系及残胃癌发生部位
    3) 病理:
    4) 手术方法及并发症:
    5) 手术预后:
2 讨论
    1) 残胃癌的发病原因:
    2) 残胃癌与胃大部切除术式关系及残胃癌的发生部位:
    3) 残胃癌手术方式及早期诊治和并发症

四、残胃癌的外科治疗(附2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残胃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影响预后相关因素分析[D]. 张子君.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2]残胃癌44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D]. 闫宏博. 吉林大学, 2019(11)
  • [3]腹腔镜治疗残胃再发癌4例报告[J]. 张斌,马飞,马奇,姬社青,孔烨,陈小兵,花亚伟,彭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8(09)
  • [4]4311例可切除胃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研究[D]. 王书昌.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5)
  • [5]残胃癌15例临床分析[D]. 陈兆生. 山东大学, 2010(09)
  • [6]52例残胃癌的临床分析[D]. 李玉艳. 吉林大学, 2010(08)
  • [7]残胃癌34例外科治疗与预后分析[J]. 张志强,王志军.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6(09)
  • [8]残胃癌的外科治疗(附26例临床分析)[J]. 张春辉,倪启超,王华.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3(06)
  • [9]残胃癌的外科治疗(附21例报告)[J]. 朱平,张京平.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06)
  • [10]3D腹腔镜残胃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J]. 白军伟,张超,王志凯,张辉,谢毅.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8(06)

标签:;  ;  ;  ;  ;  

胃残端的外科治疗(附21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