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德”社会伦理基础初探

“军德”社会伦理基础初探

一、《军人道德规范》的社会伦理基础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李若凝[1](2021)在《司马光的道德观及其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启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荚丽[2](2020)在《中国古代治军伦理思想精髓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形成了丰富多彩又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治军伦理思想。其中,"师出以律""为将之道""和军恤士""教戒为先""知荣明辱"等伦理思想始终为历代兵家所信奉,无论社会如何更替,军队建设如何发展,这些治军伦理思想,经过实践的检验,至今天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刘淑萍,李磊[3](2020)在《当代军事伦理学发展的战略价值》文中研究指明伦理道德建设历来是军队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是我军先进军事文化的中心环节。相应地,建国70余年来我国军事伦理学学科建设也取得了斐然成就。军事伦理的建设与发展对我军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仅是我军思想道德建设的当务之急,它也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自强民族精神,有利于引导协调解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军事活动中的系列矛盾冲突问题,有利于解决现代高科技发展及其引发的世界新军事变革过程中的军事伦理问题。

李尧[4](2020)在《孙武军事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张密[5](2020)在《《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孙子兵法》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一部兵书,它主要阐述军事思想、功利价值、战法谋略。本文主要从《孙子兵法》蕴含的军事伦理思想入手,立足原着本意,结合后世对《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的认识,试图初步构建一个《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体系。与其他同类研究不同的是,本文更加注重在审视《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智德思想的基础上,倡导将《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导入伦理学思维框架,以期突破军事伦理概念被军人道德思想概念替代的现状。由此需要思考:一是《孙子兵法》的军事伦理思想的文化渊源是什么?二是《孙子兵法》军事伦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三是《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有何特点?四是《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为何?带着上述问题,本文从文献考察入手一一进行了探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对《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的研究,至明代,以传统方式进行的研究几乎达到了认识《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的巅峰,清末则进入了运用近代哲学思维研究的新时代。前人的研究充栋盈车,成果斐然。本文在理论渊源上,认为孙子主要受《周易》、《老子》的影响,《周易》开启了中国对战争进行伦理反思的传统,《老子》的一些重要范畴和思想方法对《孙子兵法》有直接的影响。本文正是以前人的《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战争正义性的视角对《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进行审视,认识到了“主-将-兵”军事伦理主体关系及其德性要求,发掘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敌我伦理关系原则。通过老子、孔子等与孙子属于同一个时代的思想比勘,提炼概括出《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的具体特点:对正与奇、正与诡的关系的合理理解,“全为上”的伦理境界追求,赋予“勇”德在价值排序中更重要的位置,彰显出《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的最大特点在于其理智德性。而《孙子兵法》理智德性的价值意义,就在于它有助于填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比较相对于理智德性这一部分缺失产生的不足。本文提出的观点和看法会促使《孙子兵法》的分支研究更加精细,论证《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的巨大价值更加充分,探索《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的思路更加宽广。但需要强调的是,《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中存在着过分注重人的作用、阐述军事训练和武器装备两大军事要素内容不足、以及用一种交换的态度去对待军人的职责精神等一些消极因素,需要后人在学习运用时有所鉴明。

闫文革[6](2019)在《化儒为“道”:民国初年山西洗心社与地方近代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国初年,在声势浩荡的“尊孔”思潮影响之下,一大批尊孔社会团体纷纷涌现。而随着国教运动的失败,外在的尊孔活动亦开始转向内化的修身自省,山西洗心社于此时依托山西宗圣会而得以成立。其以“存心养性,明德新民”为最初之宗旨,经过开展儒学思想指导之下的一系列“洗心”、“自省”活动,山西洗心社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其自身也因此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集儒学思想理论宣传和践行为一体的宗教性、政治性、学术性的团体。与此同时,山西洗心社的思想也渐成体系,并最终构成了阎锡山当时内置经营山西的新“道统”,也正是在此基础之上,山西自省城到地方、自军政学商各界到基层士绅平民全部得以整合,而山西省在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等各方面的政策也才能够真正得以有效地付诸实践,并最终一度成为全国钦羡的模范省份。洗心社的成立与发展及其宣传的思想都不仅仅只是阎锡山个人在统摄山西军政大权之后在山西重塑道统的努力尝试,它还是解决山西地方近代化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力量和精神资源。而山西省内令人瞩目的成就也充分表明阎锡山所推崇的“洗心尊孔”道德修身层面的儒学思想路径与山西地方追求近代化进程之间并不存在矛盾和冲突,相反则是更为全面地推进山西本地的近代化进程。

陈罡[7](2018)在《心理学视域下基层军人忠诚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忠诚是关乎军人在战场上的生死和一个军队乃至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是军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因素。习主席强调,要始终扭住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以积极主动的工作占领部队思想阵地、文化阵地、舆论阵地,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使用《中国军人忠诚量表》,采用整群抽样法对4个军校在职培训班和8个基层部队的1073名被试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基层军人对不同对象的忠诚总分及情感忠诚、规范忠诚和继续忠诚三个因子的得分从3.38到4.82分不等。除对职业的忠诚、对领导的忠诚在总分上差异不显着,以及对党、国家和人民、对职业的规范忠诚在军种这一因素上得分差异不显着外,对党、国家和人民、对军人职业、对单位和对领导四个对象的忠诚总分及其在年龄、身份、军种、军龄、工资五个因素上所分别对应的因子分都有显着差异(P<0.05)。影响因素中,社会支持与对单位的忠诚得分正相关最高(r=0.397,P<0.001),军旅特殊生活与对领导的忠诚得分负相关最高(r=-0.358,P<0.001)。表明当代基层军人总体忠诚水平中等偏上,受到社会支持、工作-家庭冲突、军旅特殊生活等因素的显着影响。因此,基层军人忠诚培育方案应该把培育目标定位于在较好忠诚基础上强基拔高;同时,通过对不同人口学变量下被试的忠诚进行比较分析和差异原因探讨,为探索忠诚培育具体方向提供参考。采用扎根理论分析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从三个旅级单位的基层连队抽取22名被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表明:忠诚具体体现在听指挥、敢担当、重养成和真情感4个大类16个方面,忠诚培育举措涵盖引领思想、提升保障、融洽氛围、科学管理和培养情感5个大类23个方面,军人忠诚培育的制约因素集中在管理失当、制度缺失、保障乏力、修养不足和社会渗透5个大类22个方面。通过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单位基层军人提出的忠诚培育举措频次有显着差异(F=5.423,P=0.014),不同身份类别基层军人提出的军人忠诚培育制约因素的频次有显着差异(F=4.963,P=0.018)。以基层军人忠诚特点及培育现状的实证调查结果为基础,深入探讨将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基层军人忠诚培育的对策制定。按照改善认知、激发情感、塑造行为的基本理念,围绕情感、规范、继续三个维度,针对“党、国家和人民”“军人职业”“单位”“领导”四个对象,划分“新兵入伍”“日常工作、训练和生活”“执行重大任务”三个阶段,提出具有实际指导价值的基层军人忠诚培育对策。新兵入伍时期应激发情感,增进亲和,以培育新兵情感忠诚;打牢基础,系统养成,以促进新兵规范忠诚;信息提供,关怀鼓励,以激励新兵继续忠诚。日常战备、训练、工作、学习、生活中应改善认知,培育信念,以深化官兵情感忠诚;改善体验,促进感悟,以提升官兵规范忠诚;改善地位和待遇,促进发展,以鼓励官兵继续忠诚。执行重大任务过程中则应通过实践磨砺、态度升华和行为体现来深化忠诚培育。

张成杰[8](2017)在《武德:从军事到武术》文中提出武术作为一项身体的文化实践,在对军礼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将原先军事处理国与国关系的“武德”转变为武术人处理自我与对手关系的道德规范,并延用军事“武德”之名而成为武术文化的重要事项。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方法和分析归纳法,从军事“武德”的历史中寻找“武”与“德”的精神文化源头,在对军事“武德”的分析归纳中,探寻军事“武德”与武术武德之间的继承与创新关系,从而找到武术武德的文化精神基因,为武术武德研究提供新的思考路径。1、先秦时期的军礼,在残酷的战争中闪现着人际间的“脉脉温情”。春秋以前,人们不仅将战争的“动武”理解为“有德之人争诸侯的行为”,而且军事战争实践也以“礼乐征伐”为主,是正义之师为了“正社稷”,“安民”、“合众”的行为。那是因为,先秦诸侯之间的战争,顾及宗亲关系,讲究“礼法”的争斗,而表现为对“正义原则”、“对等原则”、“忠恕原则”的遵守。2、先秦军事战争的道德信条,随着中国社会阶层、兵制、教育等变迁,途经“贵族与民间”、“大传统与小传统”的融合而走进武林,并作为武术文化的基因在武术历史发展中得以继承与创新。在武德从贵族逐渐走向大众的发展过程中,携带古代军礼基因的武术武德,也由原先处理诸侯国之间关系的“仁、义、信”转变成为处理武术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3、武术武德对军礼的继承与创新,是在军礼“正义原则”、“对等原则”、“忠恕原则”的原则基础之上,形成了武术武德“社会道义的担当、口德与手德的追求”的“自我控制”、“不用阴招、暗招,不偷袭”的“公平比试”、“间接的比试、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点到即止”等道德行为规范。最后,本文认为以“自我控制、公平比试、点到即止”为特征的武德,不仅可服务当下学校武术的武术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国际形象的名片。

毕海林[9](2017)在《中国古代兵家忠义观刍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兵家忠义观是历代兵家在协调将帅与君主、国家以及军事组织内部关系时推崇的伦理规范和道德要求,也是中国传统军事文化与伦理文化相互融通的产物。受中国传统忠义观念影响,兵家形成了以"安国全军"和"唯民是保"为核心的忠义观,也针对传统忠义的异化提出了若干应对策略。

徐炳杰[10](2016)在《试论儒家伦理对中国古代爱国军人的精神模塑》文中指出中国古代爱国军人的文化存在形式,决定其军事爱国主义精神必然接受其所赖以生存的儒家文化精神模塑;儒学在其思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质和传统,为模塑古代军人爱国精神奠定了客观基础;儒学主要以整体主义、义务本位、理想人格、大一统思想等为古代军人爱国精神提供价值基础,以仁义、忠孝、义利、荣辱等范畴整合武德理性;儒家伦理模塑古代爱国军人的精神世界,主要表现在军人忠德、武德修养、武德人格、道德责任、气节意识、忧患意识等方面。

二、《军人道德规范》的社会伦理基础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军人道德规范》的社会伦理基础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古代治军伦理思想精髓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师出以律
    (一)“凡军制必先定”
    (二)赏罚持军
    (三)“顺命”与“不受”
二、为将之道
    (一)“存亡之道,命在于将”
    (二)“德行者,兵之厚积也”
    (三)为将重德,有倡有戒
三、和军恤士
    (一)“上下同欲者胜”
    (二)“善将者,养人如养己子”
    (三)施恩于下,和军制胜
四、教戒为先
    (一)“兵之所以战者气也”
    (二)“隆礼教战”
    (三)“激人之心,励士之气”
五、知荣明辱
    (一)明耻教战
    (二)明荣辨耻
    (三)“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当代军事伦理学发展的战略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代军事伦理学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历程回顾
二、当代军事伦理学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
    1.增强文化自信、自强民族精神的内在要求
    2. 实现强军目标、培育“四有”军人的必然要求
三、当代军事伦理学的发展有利于协调国际军事活动中的矛盾冲突
    1. 有利于在全球视野内展开军事伦理关系的探讨
    2. 有利于探讨金融、信息、文化、生态等领域的军事意义
    3. 有利于探讨当代军事伦理文化多元化的碰撞现象
四、当代军事伦理学的发展有利于解决新军事变革过程中的伦理问题
    1. 解决新概念武器发展的两面性引发的军事伦理问题
    2. 解决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因素引发的军事伦理问题
    3. 提供军队思想道德建设的学理支撑

(5)《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的研究状况
        1.2.2 国外《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的研究状况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2章 《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的渊源
    2.1 “春秋无义战”的时代问题
    2.2 《周易》开启的对战争的伦理反思
    2.3 《老子》提供的基本范畴与方法
第3章 《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孙子兵法》的战争正义观
    3.2 主-将-兵上下“同意、同欲”的伦理规范
    3.3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敌我关系伦理谋划
第4章 《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的特点
    4.1 “正奇”“正谲”之“合”
    4.2 “全为上”的军事伦理境界
    4.3 “勇”德为核心的军人价值观
    4.4 统摄义利谋幸福的理智德性
第5章 《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的深远意义
    5.1 《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5.2 《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于当代世界伦理建设的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化儒为“道”:民国初年山西洗心社与地方近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论文主要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明清以来儒学在山西
    一、修身经世:山西地域儒学传统的沿袭
    二、贾而好儒:明清晋商传统的延续
    三、重振儒学:晚清山西地方社会危机的应对
    四、礼失求诸野:清末山西留日学生的取舍
第三章:山西洗心社的成立与发展
    一、民国初年山西的尊孔运动与山西宗圣会
    二、山西洗心社的成立与发展
    三、洗心社讲长群像:自省、教化与权力
第四章:重塑“道统”:洗心社的活动与思想统合
    一、新道统的确立...洗心社的宗旨思想研究
    二、“洗心”思想的传播与统合
    三、统合政、军、学、商各界
第五章:山西洗心社的衰落与影响
    一、思想的力量:洗心社与其他势力的互动和角逐
    二、洗心社的衰落与“三民主义”入晋
    三、洗心社的影响:山西“新生活运动”中的“影子”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一

(7)心理学视域下基层军人忠诚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忠诚培育研究的现状
        1.2.2 国内忠诚培育研究的现状
        1.2.3 已有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框架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心理学视域下忠诚培育的理论建构
    2.1 心理学视域对军人忠诚培育的价值
        2.1.1 心理学视域下忠诚培育研究的必要性
        2.1.2 心理学视域下忠诚培育研究的可行性
    2.2 心理学中适用于忠诚培育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2.2.1 态度
        2.2.2 需要层次
        2.2.3 群体影响
        2.2.4 领导理论
        2.2.5 自我同一性
        2.2.6 道德认知
    2.3 心理学视域下军人忠诚培育的理论框架
        2.3.1 心理学视域下军人忠诚培育的内涵
        2.3.2 心理学视域下军人忠诚培育的原理
        2.3.3 基层军人忠诚培育的“三阶段三维度四指向”理论模型
第三章 基层军人忠诚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2.1 被试
        3.2.2 测试工具
        3.2.3 调查方式
    3.3 结果
        3.3.1 基层军人忠诚的一般状况
        3.3.2 基层军人对党、国家和人民忠诚水平的比较分析
        3.3.3 基层军人对职业忠诚水平的比较分析
        3.3.4 基层军人对单位忠诚水平的比较分析
        3.3.5 基层军人对领导忠诚水平的比较分析
        3.3.6 基层军人忠诚水平与各变量的相关分析
    3.4 讨论
        3.4.1 基层军人忠诚的一般状况
        3.4.2 基层军人忠诚的特点
        3.4.3 基层军人忠诚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 基层军人忠诚培育现状的访谈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4.2.1 样本抽取
        4.2.2 调查方法
        4.2.3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基层军人对忠诚具体体现的理解
        4.3.2 基层军人忠诚培育的举措
        4.3.3 基层军人忠诚培育的制约因素
        4.3.4 基层军人忠诚培育的意见建议
        4.3.5 基层军人忠诚培育现状的差异性结果
    4.4 讨论
        4.4.1 基层军人忠诚具体体现讨论
        4.4.2 基层军人忠诚培育的举措讨论
        4.4.3 基层军人忠诚培育的制约因素讨论
        4.4.4 基层军人对忠诚培育的意见建议讨论
        4.4.5 基层军人忠诚培育现状的差异性讨论
第五章 基层军人忠诚培育的对策
    5.1 基层军人忠诚培育的总体思路
        5.1.1 心理学视域下忠诚培育的基本目标
        5.1.2 心理学视域下忠诚培育的主要原则
        5.1.3 基层军人忠诚培育目标群体
        5.1.4 基层军人忠诚培育实施人员
        5.1.5 基层军人忠诚培育实施人员的培训
        5.1.6 基层军人忠诚培育对策的内容框架
    5.2 新兵入伍时期的忠诚培育
        5.2.1 激发情感,增进亲和,以培育新兵情感忠诚
        5.2.2 打牢基础,系统养成,以培育新兵规范忠诚
        5.2.3 信息提供,关怀鼓励,以培育新兵继续忠诚
    5.3 日常工作、训练和生活中的忠诚培育
        5.3.1 调整认知,强化信念,以深化官兵情感忠诚
        5.3.2 改善体验,增进感悟,以深化官兵规范忠诚
        5.3.3 提高地位待遇,促进发展,以深化官兵继续忠诚
    5.4 执行重大任务过程中的忠诚培育
        5.4.1 贴近心扉,稳定态度,以升华官兵情感忠诚
        5.4.2 引领行为,促进自觉,以升华官兵规范忠诚
        5.4.3 完善保障,改进管理,以升华官兵继续忠诚
    5.5 小结与展望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A《中国军人忠诚度量表》
附录 B 社会支持量表(配偶和亲友支持)
附录 C 工作-家庭冲突量表
附录 D 军旅特殊生活因子问卷
附录 E 离职倾向问卷
附录 F 基层军人忠诚培育访谈提纲

(8)武德:从军事到武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军事武德研究
    2.2 武术武德研究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古代军事武德
        3.1.1 古代军事武德的表现形式—军礼
        3.1.2 古代军事武德的内容——仁、义、信
        3.1.3 古代军事武德融入内化机制——教育与游戏
4 武术武德
    4.1 武术武德与军事武德关系
        4.1.1 专业军事人才的出现
        4.1.2 军事人才训练内容
        4.1.3 从军队到武术
    4.2 武术武德表现
5 古代军事武德与武术武德的继承关系
    5.1 武德之“义”:正义原则
        5.1.1 师出有名
        5.1.2 尊重对手
        5.1.3 社会道义的担当
        5.1.4 口德与手德
    5.2 武德之“信”:对等原则
        5.2.1 不押,鄙
        5.2.2 成列而鼓
        5.2.3 不使阴招、暗招
        5.2.4 公平比试
    5.3 武德之“仁”:忠恕原则
        5.3.1 不重伤,不禽二毛
        5.3.2 天子不灭国,诸侯不灭姓
        5.3.3 点到即止
        5.3.4 不战而屈人之兵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中国古代兵家忠义观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古代忠义观念的流变及其对兵家忠义观的影响
二、“安国全军”与“唯民是保”是兵家忠义观的核心所在
三、忠义观念的异化及兵家的应对策略
四、结语

四、《军人道德规范》的社会伦理基础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司马光的道德观及其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启示研究[D]. 李若凝. 西华大学, 2021
  • [2]中国古代治军伦理思想精髓探析[J]. 荚丽. 管子学刊, 2020(03)
  • [3]当代军事伦理学发展的战略价值[J]. 刘淑萍,李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4]孙武军事伦理思想研究[D]. 李尧. 西南民族大学, 2020
  • [5]《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研究[D]. 张密.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6]化儒为“道”:民国初年山西洗心社与地方近代化研究[D]. 闫文革.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7]心理学视域下基层军人忠诚培育研究[D]. 陈罡.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8]武德:从军事到武术[D]. 张成杰. 上海体育学院, 2017(02)
  • [9]中国古代兵家忠义观刍议[J]. 毕海林. 孙子研究, 2017(06)
  • [10]试论儒家伦理对中国古代爱国军人的精神模塑[J]. 徐炳杰. 孙子研究, 2016(05)

标签:;  ;  ;  

“军德”社会伦理基础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