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新版《中学科学教学仪器和电教仪器设备目录》

引进新版《中学科学教学仪器和电教仪器设备目录》

一、介绍新编《中学理科教学仪器和电教器材配备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蒋祖存[1](2019)在《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是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改革内容,也是国务院要求优先开展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领域之一。2018年,国务院印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通知,将义务教育服务纳入到央地共同财政事权范围,支出责任由央地政府按项目、按比例分担。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迅速,但运行中出现了基层政府反映原有划分格局不合理,致使支出责任“越位、错位、失位”、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过大,导致基层政府出现“等、靠、要”思想、政府义务教育支出责任与财政保障能力匹配程度不足等问题。为此,本文以我国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历史逻辑、运行现状、存在问题展开研究,力图为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路径遵循和对策建议。本文综合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对我国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问题进行研究,试图回答的核心问题就是“当前划分格局是否科学”、“当前划分格局为什么不科学”、“今后如何划分才能更科学”。根据研究的需要,本文的导论部分讨论了论文的缘起与意义、思路和内容、方法和技术、研究创新点进行了论述;第一章内容为文献综述、事权与支出责任的概念界定以及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二章内容对我国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逻辑进行了梳理,并指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章内容构建了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类别框架,并对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第四章内容为义务教育支出责任与财政保障能力的匹配性测度;第五章内容为国外发达国家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有益经验介绍;第六章内容为优化我国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进路与建议。概念界定与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分类框架为全文的语义起点。事权就是政府依据国家宪法规定、依附政府职能产生、所拥有管理国家具体事务的权力和责任,而支出责任是政府为履行职能而承担的财政事权的支出义务和保障。根据教育部门的机构职责、教育事权的权力配置、财政经费的支出结构,政府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分为教育行政管理、学校经费管理、教育教学研究与指导。其中教育行政管理分为为规划布局、办学条件标准、办学行为规范、教学内容管理四类事权与支出责任;学校经费管理分为人员经费管理、基本建设经费管理、学生资助经费管理、教材经费管理四类事权与支出责任;教育教学研究与指导细分为教育教学研究、教育教学业务指导、教育教学质量检测三类事权与支出责任。历史分析是理解当下问题的基础,本文对我国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管理体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85年以来,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主要呈现出中央统筹、地方负责,省级统筹、分级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制度逻辑;财政管理体制呈现出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地方负责、以县为主,财政保障、省级统筹的制度逻辑。历史经验表明,中央统一领导与地方积极参与是重要保障,强化管理责任与落实分工负责是重要举措,城乡一体发展与追求公平均衡为发展关键。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还存在政府间部分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尽合理、省以下部分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够清晰、政府间部分划分清晰的事权落实不够到位、支出责任的分担机制设计对地方激励不足等主要问题。为了解我国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实践基础,本文对义务教育三大类事权与支出责任的现实运行状况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教育行政管理与教育教学研究与指导两类事权与支出责任按照各自行政隶属关系作为本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政预算支出。学校经费管理事权主要由中央负责宏观政策制定、省政府负责中观统筹,县市乡政府负责具体实施。在支出责任安排上,人员经费管理支出差不多全部由地方政府负担。公用经费支出责任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分地区分比例支出(西部地区为8∶2、中部地区为6∶4、东部地区为5∶5)。教材费用管理实行中央全额承担国家规定课程,地方课程由地方承担。中央与地方按区域财力水平分类负担基建经费支出责任。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经费中央与地方各负担50%,营养餐改善计划经费由地方主要承担,中央适当补贴,校车补助经费由地方全额负担。为了证明我国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匹配性不足这一核心观点,本文构建了义务教育支出责任与财政能力保障匹配性测度体系作为定量考察维度。结果表明:在义务教育财政性经费支出结构中,中央政府承担比例由1996年的1.5%增长至2015年的10%左右,剩下的全部由地方政府承担;纵向政府间义务教育支出责任与财力保障日益匹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构建省级政府义务教育预算内拨款预测模型,与我国31个省的义务教育预算内拨款实际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义务教育支出责任与财力保障比较匹配的有16个省份,剩下的15各省份,义务教育支出责任与财力保障匹配程度较低。对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讨论,需要归纳和比较域外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本文分别对法国(中央集权型)、美国(地方分权型)、日本(央地共担型)三个国家的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进行了分析。发现它们都确定了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分类框架和划分方案,并以公共事务的内在属性为义务教育事权划分的基本依据,辅之以政府财权相匹配作为公共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这一重要手段、对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作出动态调整。本文运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基于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优化进路。首先是改变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思路,改变“重结果、轻过程”、“重原理、轻实践”、“重行政、轻司法”倾向。其次是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要遵循科学的划分原则。第三是为清晰划定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划分与事权划分的具体方案。最后是配套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划分与事权划分优化的配套对策。本文在吸收和借鉴目前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学界对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匹配研究的研究深度,其创新点有如下三点:一是搭建了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分类框架。本文综合考虑教育部门的机构职责、教育事权的权力配置、财政经费的支出结构三个方面的因素,搭建了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分类框架,尽量从理论层面保持行政与财政口径统一。该分类框架具备一定的普适性,分类方法也较为科学,可以作为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研究我国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关问题的指导性框架。二是构建了支出责任与财力保障匹配性的测度方法。本文构建了一个政府间义务教育支出责任与财政能力保障的匹配关系及测度体系。比较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义务教育支出集中度与财政收入集中度的变动趋势,预测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匹配性。此外还构建了地方政府义务教育预算内拨款预测模型,对地方政府义务教育预算内拨款的实际值与预测值进行了匹配性判断,论证了我国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不匹配的现实典型问题。三是提出了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进路。本文提出“思路调整、基本原则、具体方案、配套政策”为优化政府间义务教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优化进路。强调了在顶层设计的布局谋篇上要转变思路,在具体实践中要遵循科学的划分原则,具体方案的执行中还要辅之以保障配套措施。优化进路即有宏观的统筹指导,亦有微观上的具体操作。配套措施中提出了动态调整机制、财政保障制度、转移支付制度、国外经验借鉴等配套对策建议。

汤鹏飞[2](2017)在《湖北省仙桃市农村基础教育服务可达性与均等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公平不仅是推进社会公平的重要领域,也是世界各国推动教育发展的主要导向。在我国以公平为价值导向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背景下,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服务薄弱成为主要障碍之一,尤其是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城乡基础教育供给不均等、资源配置失衡等现象逐步凸显的情况下,农村基础教育服务问题更是引发了学界的普遍关注,而研究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可达性与均等化问题是地理学服务于这一问题的关键视角。同时,在国家提出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等发展的要求下,县域农村地区则是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需优先关注的区域。本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汉平原农村公共服务可达性与空间均等化研究”,以江汉平原典型县域单元湖北省仙桃市为研究案例,按照“表达→发现→模拟→对策”的逻辑思路,以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服务设施可达性测度为基础,围绕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空间与非空间内涵,评价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均等化水平,挖掘服务短缺区,并通过服务优化的模拟实验,明确实施方案与政策保障,旨在为平原地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规划和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发展提供参考。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绪论。从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基础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出发,根据现实、政策和理论背景,明确本文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提出研究的目标、内容、思路、技术与方法。同时,介绍了研究案例的典型性、基本情况和构建的数据库内容。第二章,概念解析及研究进展。首先,对研究的关键概念进行解释及理论分析。其次,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基础教育服务可达性、公平性与均等化、设施空间布局等内容的研究进展,总结出国内相关研究学科视角的局限性、研究地域的偏向性和研究内容的差别性。第三章,仙桃市农村基础教育服务发展的时空格局。首先,基于时间视角从学校建设、学生就学、教师资源和教育经费等方面,梳理了仙桃基础教育服务的发展演变过程。其次,基于空间视角围绕设施布局、最近设施距离、服务半径等内容,评价了仙桃基础教育服务设施的空间格局。此外,从乡镇和学校两个不同层面评价了仙桃基础教育的服务能力,并根据问卷调查,梳理农村学龄人口就学出行的交通工具选择、极限出行时间和入学影响因素。第四章,仙桃农村基础教育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属论文的“表达”板块。分别运用改进潜能模型和两步移动搜索法,测度了仙桃农村学龄人口在步行、骑行、车行和综合四种出行模式下的设施可达性,通过比较两种模型的思路设计、测算结果和特征表现,发现改进潜能模型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农村学龄人口就学可达性。从村级居民点层面看,居民点的就学可达性有待提升,乡镇中心、学校附近及路网条件较好地区居民点的可达性较高,且呈距离衰减过程,而乡镇外围和毗邻地区则是可达性薄弱地区;从乡镇层面来看,主要表现出区域、城乡、中心城区和城郊的差异。第五章,仙桃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均等化与短缺区分析,属于论文的“发现”板块。首先,从空间与非空间视角评价了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均等化水平,发现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服务设施布局以低水平的空间均衡为主,资源配置均等化水平呈现出“中心”与“外围”的梯度格局以及“东高西低”的空间特征。然后,分别从设施布局的空间公平与资源配置均等两个方面挖掘了基础教育服务短缺区,设施布局短缺居民点主要分布在离乡镇中心的5~10km半径范围内,而资源配置短缺区主要分布在县域西部地区。再次,在理论层面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并通过仙桃案例的实践检验,发现交通条件、经济发展和人口是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基础教育服务短缺区形成的“启动→输入→输出→结果→反馈”过程,以及各个构成要素间作用和影响的“输入”与“输出”路径。第六章,仙桃农村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的优化模拟,属于论文的“模拟”板块。重点从空间与非空间视角围绕学校布局、交通道路和资源配置三个方面进行了优化模拟。学校布局优化模拟方面,在多要素适宜性评价选择备选学校的基础上,以是否考虑成本约束为前提条件进行了两种优化模拟实验,结果选择考虑成本约束的布局优化结果作为建议方案。交通路网优化模拟方面,分别从县域空间尺度和乡镇空间尺度选择不同的模型和方法,提出了“三横两纵”的路网优化和提升学校周边地区的道路等级的优化方案。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模拟方面,在学龄人口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和湖北等上位规划或政策的配置标准及趋势,围绕基础教育服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进提出了均等化的配置方案。第七章,仙桃农村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方案及政策保障,属于论文的“对策”板块。首先,在明确仙桃农村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思路和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均匀→均等→均质”的阶段目标,并建议按照明确重点任务、循序渐进和分类施策的总体策略推进方案实施。其次,根据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的优化模拟结果,并参照阶段目标和总体策略,分别从学校布局、交通道路和资源配置三个方面提出优化方案。最后,在分析我国基础教育政策的演变过程和未来趋势的基础上,从设施布局空间公平、资源配置均等、供给主体(政府)管理和人口需求保障四个方面提出了农村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建议。第八章,结论与展望。归纳总结研究的主要结论,提出研究的创新点,探讨本文案例研究的适用性、参考性及不足,并指出未来深化研究的问题域。

陈栋[3](2017)在《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俐侏人”是世居于云南省临沧市的一个彝族支系。在其长期对外封闭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了族群独特而又相对独立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文化系统。通过对相关历史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结合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对俐侏本土文化研究人员进行的深度访谈和对俐侏本土文物进行的归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俐侏人的族群渊源、地域分布和人口流动等社会情况,以及俐侎人的民间信仰、节庆礼仪、生活方式、族群语言等文化特征。由于自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俐侏社会的封闭状况逐渐被打破并进入急剧变化期,因此很多社会矛盾如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等开始凸显。俐侎地区的学校教育正是在这种区域社会变迁和族群存续困境的大背景下,得以大力推进和整体变革的。通过对俐侏地区的十余所学校进行参与式观察,对相关教师、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和其他社会人士进行深度访谈,可以发现俐侎地区学校复刻了国家教育的普遍模式并鲜有区域和民族特色,具有维稳和支边的地方性意义。而俐侎地方教育中的本土课程和地方知识等本土化努力均行动迟缓且权力微弱。俐侎地区学校教育的内容及形式通过俐侏学生和学校教师为载体,向俐侏人的社会生活渗透;同时俐侏社会中的组织型和个体型力量,又对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俐侏地区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支持和制约作用。镶嵌于俐侎社会场域中的教育场域自在且自为地与周遭社会环境进行规则和资源的互换与对流。俐侎族群的早恋早婚、懒散宽松的文化习性和害羞腼腆、实用实际等心理习性,与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本匮乏等知识因素、打工潮和精准扶贫等时代因素、外向型和去民族化等教育体制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了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在俐侎族群文化场域与惯习的作用下,绝大多数俐侎学生得到了家庭、社会对他们教育成就获得方面的纵容与护佑,而这种文化机制恰恰形成了一个社会闭环,维持了俐侏族群的人口和文化的再生产。在空间、时间和意义上都已深埋入俐侎族群生活场域的国家教育体制,通过在这个民族、边疆、农村三重边缘化的区域社会中,传播和制造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等意识形态共识,从而达成维稳和接轨的功能。少数俐侏学生在结构化的教育及社会环境中,通过身份、行为和观念三个维度上的微权力运作,利用和转化了家庭、学校的各种规则与资本,达成了对族群传统社会、文化和心理结构的抵制与反哺,迎合了主流价值观和教育成就体系的偏好,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就,并与其他学生一起推动了区域社会变迁。基于以上调查分析,并对研究者在田野和书斋中的双向建构过程进行反思,可以尝试构建一种中层理论意义上的区域教育社会学。

张雨潇[4](2017)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政策演变与课程改革》文中认为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音乐学科的发展为基本背景,对音乐教育政策演变以及课程的改革与发展脉络进行整理归纳,聚焦音乐教育领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动态发展,并由此出发,兼顾普通高级中学音乐教育,并对承担起教师培养任务的中等专科学校与高等师范学校等也有相应的关注。文章整体通过文献分析法与理论分析法、数据分析法以及访谈法来进行研究,由引言、四个章节以及结语构成。按照时间发展与音乐教育相关政策的颁布实施为序,从改革开放后音乐教育的恢复阶段谈起,历经课程改革,逐步发展为现如今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本文通过政策背景,研究音乐教育、教学大纲以及课程发展等方面的变化,探寻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与走向。

杜楠[5](2016)在《地理教具的3D打印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被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地理教具作为传统的直观教学用具,在教学中的地位正遭受严峻的挑战。而3D打印技术是当今最热门的工业技术,它具有自主设计、快速成型的特点。本文尝试利用3D打印技术设计和制作地理教具,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以期为地理教具的使用找到新思路。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考察、调查问卷和行动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联系国内外3D打印技术和地理教具的发展现状,对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地理教具及其运用于教学的实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论述。研究表明,由于学校教具的配置问题和教具自身设计与使用的脱节,使其在教学中使用频率较低。而3D打印技术设计与制作一体化的特点,可以帮助教师制作适用于教学需求的个性化教具。本文结合初中地理教学内容,介绍了多种制作教具的技术方法。以《地形图的判读》一课为例开展了教学实践研究,论证了3D打印地理教具运用于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3D打印技术与地理教具相结合将是未来教学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陈双[6](2016)在《农村中学理科实验教学的现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素质水平成为了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学理科新课程标准均提出,“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将科学探究列入课程内容,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由此可见,理科实验教学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更好地培养国家所需的创新型人才。然而,受考试“指挥棒”与义务教育城乡发展不均衡等因素影响,农村地区的实验教学现状令人堪忧。本论文选取长沙农村地区中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与农村中学实验教学管理者、理化生教师与实验员、学生交谈,并深入课堂听课,对比讲授实验的教学和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的不同案例来收集资料并加以整理,以了解农村中学理科(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教学开展情况。文中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深入挖掘农村中学理科实验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受城镇化进程影响,以及各级重视不够,农村中学理科实验室建设与新课标要求还有差距;农村中学普遍缺乏专职实验员,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之间交流少,实验教学师资队伍水平也有所欠缺;农村中学实验教学的管理缺乏科学与精细化的操作细则,尚无科学的实验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应试教育指挥棒仍在发挥作用,学校盲目应试、实验课以讲代做,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等等。接下来,针对这些问题,探索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提出四方面的具体措施:责任分明多方联动以提升实验教学地位,增加经费投入以更新实验硬件设施,拓宽教员发展路径以夯实专业素养,规范制度流程以落实科学管理思想,改善农村中学理学实验教学现状,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素养。

武月清[7](2015)在《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发展演变过程的研究(1978—2001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电化教育重新起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为促进教育改革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为了对全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指导,我国曾经在不同时期建立了不同的电化教育管理机构。本文厘清了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从1979年成立到2001年撤消这二十多年时间的历史沿革,经历了电化教育局、电化教育司、电化教育办等三个时期。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我国电化教育从重新起步到逐渐走向成熟的变迁过程。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制定的规划、政策、法规,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开展的许多电化教育相关工作、活动,为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规范、指导、引领的作用。随着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撤消,各个电教机构独立开展工作,使得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遇到了许多问题,延缓了教育深化改革的进程。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并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地思考和应对这一问题。

乔金霞[8](2015)在《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及其学科建构》文中提出纵观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发展史,教育与技术一直如影随形。历次教育变革均为新技术在教育中运用的结果,反过来,教育改革又推动了教育新技术的发明与创新。这种教育与技术之间的融合与互动,有力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前进与发展。时至近代,西方数百种新技术的发明与创新,推动了整个世界文明的进步。其中,一些媒体技术如幻灯、电影、广播等在改变人们休闲文明的同时,也悄然进入教育领域,改变着人们接受教育的方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凝聚着西方近代科技文明与智慧的幻灯、电影,跟随传教士播撒基督教义的征途一路东进到中国,由最初传扬基督教义的工具转变为辅助教育发展的物件,并逐渐被国人接受和运用。由于其独有的科技特质与便捷的教育优势,被时人称为中国教育发展的利器,特称为“电化教育”,广泛运用于中国社会及学校教育领域,并在此基础上促发了中国电化教育学科的诞生。正是电化教育的引入,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平民化与普及化,在成为中国传统教学手段的有益补充、引起中国教育方式变革以及促发中国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同时,还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推进力量。电化教育传入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教育界追求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奋斗求索史。由是可见,研究电化教育的传入对中国教育改革的推进作用、电化教育学科的建构以及电化教育理论中国化过程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无疑对信息化环境下利用媒体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发展中国教育、促进信息化教育良性发展以及实现教育强国梦想,有着重要的历史总结意义与现实借鉴价值。那么,新兴的媒介技术如何传入中国,又如何与中国的教育耦合在一起,如何被中国教育界接纳与吸收,电化教育学科又是如何创建的?在这一系列事件背后,充当传播者角色的是哪类群体,传播的载体又是什么?这些传播者与传播载体在不同时段内传播了什么,对中国教育有何影响?中国电化教育学科是如何构建的,电化教育的传入与学科构建有何关联?基于对此类问题的思考,本题研究以传播学理论中的拉斯韦尔模式为基本分析框架,对电化教育整个传入过程中的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效应也即实践表征、中国教育界的接纳与吸收以及由此构建电化教育学科的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探讨。同时,在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电化教育传入中国植根并得到生发与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其时中国社会之动荡起伏与时代的变迁更迭,电化教育在中国的引入过程中,其引介主体与传播载体在传播内涵上均随之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呈现出极为明显的时代面貌与阶段特征。缘此,结合传播学5w传播模式与电化教育传入中国的实情,将研究内容做出如下章节安排:首先为导论部分,主要陈述了选择本论题的学术缘由、现实原因以及研究意义;对电化教育、传播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交代了选题的范围;对选题所处领域的既有成果进行梳理,阐明了学者们的主要研究观点,并对现阶段的研究现状予以分析;介绍了与选题比较契合的理论与方法。第一章分析了电化教育传入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包括近代西方各国电化教育的萌生与发展;近代中西教育与科技发展上的势差;电化教育在近代中国传入的早期宗教基础、文化背景及时代要求。第二章梳理了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社会主体,即传播者。包括分析电化教育传入的中西群体如传教士及其外围组织——基督教青年会、早期出洋的国人、教育考察者、留学生以及外国来华的教育人士等对电化教育的介绍与传引,阐明电化教育传入过程中不同传播主体的地位与作用。第三章阐述了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纸媒载体,即传播渠道。包括近代百科全书式的报纸——《申报》,教育类杂志的主要代表——《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新教育》以及综合类杂志《东方杂志》等纸质媒体,分析这些纸媒载体对电化教育的宣传,以期勾画此期丰富、多维的电化教育传入渠道。第四章解析了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实践表征。包括新式学校的试办及拓展、社会教育领域的运用以及电化教育运动的兴起,从而呈现国人在不同教育领域运用电化手段及其发挥教育功能的实况,借此论证电化教育学科创建的实践基础。第五章介绍了电化教育在中国的接受与吸纳情况。主要分析中国社会对电化教育认识的心理转化过程,中国学者对国外电化教育着作的翻译,一些教育家如陶行知、舒新城、雷沛鸿、陈友松等人的电化教育实践与思想,揭示电化教育手段被接受与被应用,电化教育理论被吸纳与中国化的历程,借此论证电化教育学科创建的思想基础。第六章阐释了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科建构的历程与内涵。从学科建构的基本要素出发,论述了电化教育系科创建与人才培养问题、论文与着作的发表情况与中国电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建构,以及专业学会与期刊的创办历程等中国电化教育学科建构中的基本问题。文章结语部分主要是对电化教育在中国传入及学科构建中的主要特点加以总结,并对近代电化教育的引介及学科建构明示作者的认识与看法: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是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电化教育不仅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也推动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电化教育在近代中国的接受与吸纳,既需要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化,也需要强有力的政府领导;电化教育的传入催生了电化教育学科的创建。

葛成艳[9](2015)在《论民国时期丽江纳西族的学校教育(1912-1949)》文中认为纳西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的丽江地区,尤其今天丽江的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是名副其实的纳西族主要聚居地。该地区的纳西人民在历史上长期以开放胸襟及兼容并包态度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尤为注重对内地汉文化的接纳与吸收。学校教育在此过程中得以产生并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清末“废科举、兴新学”之风的迅速传入,丽江地区也迎来了新式学校教育的诞生及发展。而民国时期由于全国乃至云南局势的变幻无常,教育政策的推行也出现亦步亦趋之势,丽江纳西族学校教育之发展因而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故此,纵向来看,民国时期丽江纳西族学校教育仍旧呈现出曲折前行之势。其实,民国时期丽江纳西族学校教育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实况。当然,学校教育的发展有其多方面的原因,自然也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汉文化在更广层面的传播,并培养了大批纳西族优秀人才,提升了纳西族整体素质,为新中国建立后教育发展、文化繁荣奠定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学校也成为当时播撒民主革命思想的阵地,使得纳西人民的国家意识进一步增强,这就为新中国的建立打下了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本文基于相关档案、方志、其他史料以及今人论着,从发展的背景、实况、原因及影响四个方面,对民国时期丽江纳西族学校教育的相关问题展开论述:第一章探讨了民国时期丽江纳西族学校教育发展的背景,主要从新式教育机构的建立、新式学堂的建立、新式人才的推动以及新思想的助力等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再现了民国时期丽江纳西族学校教育发展的实况,笔者将学校教育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三个层次来论述。各类教育发展实况主要从其办学规模与学校设施、师资力量及学生反馈、教育计划与课程设置、教材使用与教学内容(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教学法等方面进行叙述。第三章梳理了民国时期丽江纳西族学校教育发展的原因,主要从1912-1949年间政府教育法令的颁行、教育机构的建立完善、教界人士的推动及地方人士的支持等方面展开论述。第四章拟对民国时期丽江纳西族学校教育发展作一概观性评价,主要从其积极影响及局限性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黄斌[10](2015)在《川渝电化教育史研究》文中认为新世纪,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在以变革为主旋律的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走出“全盘西化”的歧途,解决当前出现的诸多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历史不仅沉淀着先辈们厚重的记忆,更凝聚着他们的智慧。任何一门成熟的学科,都有自己的发展史。随着教育技术学科的逐渐成熟,教育技术史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发展。纵观我国教育技术史的研究成果,已经基本上勾勒出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的发展演变历程,初步形成了“中国教育技术史”的框架。电化教育是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电化教育史的研究是“中国教育技术史”研究的一项关键性工作。以全国电化教育的共同性、普遍性为参照系探寻地方电化教育的特殊性、多样性、不平衡性,通过地方电化教育的特殊性、多样性、不平衡性来进一步研究全国电化教育的共同性、普遍性。两者之间的相互比较与印证,将有助于更加全面、准确地总结中国电化教育发展的规律与经验教训,更好地找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发展之路,加速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川渝电化教育的起步稍晚。20世纪30年代以前,当我国东部地区的电化教育沿着现代化轨迹徐徐前进时,川渝电化教育基本上还是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国民政府被迫撤至重庆,将之定为“战时首都”,抗战时期川渝电化教育的发展代表了全国电化教育的兴盛与繁荣,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美国。1949年10月1日,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盛极一时的川渝电化教育再也没能彰显战时的锋芒,甚至在改革开放后一度落后于京、沪、宁、穗等地。由此可见,川渝电化教育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本论文是关于川渝地区电化教育通史的研究。全文把川渝电化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为了三个阶段:初创阶段(1936-1949年)、奠基阶段(1949-1978年)、发展阶段(1978-1993年)。笔者在中国电化教育史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采用“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结合“史为主、论为辅”的研究思想,进一步整理并分析有关川渝电化教育的史实资料,试图为川渝电化教育史研究填补空白,为“中国教育技术史”研究略添心力。

二、介绍新编《中学理科教学仪器和电教器材配备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介绍新编《中学理科教学仪器和电教器材配备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总体思路与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五、研究创新
第一章 文献综述、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研究相关的文献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二节 研究相关的概念界定
        一、义务教育
        二、教育事权
        三、支出责任
    第三节 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
        一、央、地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的委托与代理
        二、公共产品层次理论视角下的义务教育事权
        三、政府财政分权视角下的义务教育支出责任
第二章 政府间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历史逻辑与经验启示
    第一节 义务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逻辑
        一、中央统筹、地方负责
        二、省级统筹、分级管理
        三、分级管理、以县为主
    第二节 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逻辑
        一、地方负责、分级管理
        二、地方负责、以县为主
        三、财政保障、省级统筹
    第三节 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经验启示
        一、重要保障:中央统一领导、地方积极参与
        二、重要举措:强化管理责任、落实分工负责
        三、发展关键:城乡一体发展、追求公平均衡
第三章 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的类别框架与划分现状
    第一节 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的类别框架
        一、分类方法及步骤
        二、义务教育事权的类别框架
        三、义务教育支出责任的类别框架
    第二节 政府间义务教育支出责任规模与落实
        一、政府间基础教育投入比例
        二、政府间义务教育投入比例
        三、“三个增长”比例的落实情况
    第三节 我国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分项目划分现状
        一、教育行政管理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二、学校经费管理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三、教育教学研究和指导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第四章 义务教育支出责任与财政能力保障的匹配研究
    第一节 测度指标的选择及说明
        一、纵向政府间义务教育支出责任与财政保障能力的测度指标
        二、横向政府间义务教育支出责任与财政保障能力的测度指标
    第二节 测度方法的建构及说明
        一、纵向政府间义务教育支出责任与财政保障能力匹配的测度方法
        二、横向政府间义务教育支出责任与财政保障能力匹配的测度方法
    第三节 央地政府财政保障能力分析
        一、央地政府财政收入占比分析
        二、省级政府财政保障能力比较
    第四节 纵向政府间义务教育支出责任与财政保障能力匹配测度
        一、纵向政府间义务教育支出责任安排及负担比例
        二、纵向政府间义务教育支出责任与财政保障能力的匹配测度
    第五节 横向政府间义务教育支出责任与财政保障能力的匹配测度
        一、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数据结果分析
        二、预算内拨款预测模型的建构及匹配测度结果分析
第五章 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域外经验
    第一节 中央集权型国家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一、法国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的划分
        二、法国政府间义务教育的支出责任
    第二节 地方分权型国家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一、美国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的划分
        二、美国政府间义务教育的支出责任
    第三节 央地共担型国家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一、日本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的划分
        二、日本政府间义务教育的支出责任
    第四节 域外政府间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总体特点
        一、路径依赖:事权配置格局的历史逻辑
        二、法治原则:事权配置机制的重要途径
        三、积分并存:事权配置结构的基本形态
        四、合理分权:事权配制改革的根本宗旨
    第五节 域外政府间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启示
        一、确定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分类框架和划分方案
        二、公共事务的内在属性为义务教育事权划分的基本依据
        三、政府财权相匹配是公共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
        四、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是系统工程和动态调整过程
第六章 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优化进路
    第一节 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思路调整
        一、改变“重结果、轻过程”倾向
        二、改变“重原理、轻实践”倾向
        三、改变“重行政、轻法制”倾向
    第二节 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基本原则
        一、公共产品受益范围原则
        二、以国家结构形式为前提条件
        三、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法定原则
        四、外部性、信息复杂性和激励相容结合原则
    第三节 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划分与事权划分的具体方案
        一、中央政府的义务教育事权配置与支出责任的划分
        二、省级政府的义务教育事权配置与支出责任的划分
        三、市县政府的义务教育事权配置与支出责任的划分
    第四节 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划分与事权划分的配套对策
        一、优化政府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动态调整模式
        二、加强政府义务教育事权与财力匹配的保障制度建设
        三、规范不同层级政府间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四、因地制宜合理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义务教育发展经验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2)湖北省仙桃市农村基础教育服务可达性与均等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1.3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库构建
        1.5.1 区域的典型性与代表性
        1.5.2 区域概况
        1.5.3 数据库构建及数据来源
2 概念解析及研究进展
    2.1 概念及理论分析
        2.1.1 基础教育及学龄人口
        2.1.2 基础教育均衡与均等
        2.1.3 可达性与基础教育服务可达性
        2.1.4 空间公平与教育设施空间配置
    2.2 国外研究进展
        2.2.1 可达性研究进展
        2.2.2 教育公平研究进展
        2.2.3 公共服务及教育设施空间布局研究进展
    2.3 国内研究进展
        2.3.1 可达性研究进展
        2.3.2 基础教育均等化研究进展
        2.3.3 教育设施空间布局研究进展
    2.4 研究评述
3 仙桃市农村基础教育服务发展的时空格局
    3.1 基础教育服务发展的时序分析
        3.1.1 学校建设
        3.1.2 学生就学
        3.1.3 教师资源
        3.1.4 教育经费
    3.2 基础教育服务设施的空间格局
        3.2.1 基础教育设施空间布局
        3.2.2 最近基础教育设施距离
        3.2.3 基础教育设施服务范围
    3.3 基础教育服务能力评价
        3.3.1 乡镇教育服务能力
        3.3.2 学校教育服务能力
    3.4 农村学龄人口就学调查
        3.4.1 就学出行交通工具
        3.4.2 就学极限出行时间
        3.4.3 入学影响因素
    3.5 本章小结
4 仙桃市农村基础教育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分析
    4.1 教育服务设施可达性的模型与测算
        4.1.1 教育服务可达性评价模型及选择
        4.1.2 改进潜能模型及实现
        4.1.3 两步移动搜索法及实现
    4.2 基于改进潜能模型的基础教育服务设施可达性特征分析
        4.2.1 小学可达性特征分析
        4.2.2 初中可达性特征分析
        4.2.3 小学与初中的可达性比较
    4.3 基于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基础教育服务设施可达性特征分析
        4.3.1 小学可达性特征分析
        4.3.2 初中可达性特征分析
        4.3.3 小学与初中的可达性比较
    4.4 两种模型的对比分析
        4.4.1 设计思路比较
        4.4.2 测算结果比较
        4.4.3 特征表现比较
    4.5 本章小结
5 仙桃市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均等化与短缺区分析
    5.1 基于可达性的设施布局空间公平性分析
        5.1.1 空间公平性的评价方法
        5.1.2 空间公平性的评价结果
        5.1.3 空间公平性的特征表现
    5.2 基于基础教育服务资源的配置均等化分析
        5.2.1 资源配置均等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5.2.2 资源配置均等化的评价过程与结果
        5.2.3 资源配置均等化的特征表现
    5.3 基础教育服务的短缺区挖掘
        5.3.1 设施布局短缺区
        5.3.2 资源配置短缺区
        5.3.3 综合评价及类型划分
    5.4 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因素及短缺区形成机理分析
        5.4.1 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5.4.2 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5.4.3 短缺区的形成机理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仙桃市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优化模拟
    6.1 基于区位配置的农村学校布局优化模拟
        6.1.1 模型构建及实验思路
        6.1.2 农村备选学校选址
        6.1.3 成本约束下的农村学校布局优化模拟
        6.1.4 无成本约束的农村学校布局优化模拟
        6.1.5 模拟结果比较及建议
    6.2 基于交通道路变化的空间优化模拟
        6.2.1 县域空间尺度的交通路网优化模拟
        6.2.2 乡镇空间尺度的降低交通阻抗模拟
    6.3 基于学龄人口变化的农村教育服务资源配置模拟
        6.3.1 学龄人口数量及空间分布预测
        6.3.2 物力资源配置
        6.3.3 人力资源配置
        6.3.4 财力资源配置
    6.4 本章小结
7 仙桃市农村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方案及政策保障
    7.1 农村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要旨、目标与策略
        7.1.1 基本思路与原则
        7.1.2 阶段目标
        7.1.3 总体策略
    7.2 农村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方案建议
        7.2.1 农村学校布局优化方案
        7.2.2 交通道路优化方案
        7.2.3 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方案
    7.3 农村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政策保障
        7.3.1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政策演变
        7.3.2 农村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政策的趋势判断
        7.3.3 仙桃农村基础教育均等化的政策建议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讨论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五、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第一章 俐侎人的族群身份与生存状况
    第一节 俐侏人概况
        一、族群名称及其历史渊源
        二、族群地域分布情况
        三、族群人口发展及流动情况
    第二节 俐侎人的生存环境及其社会生活
        一、俐侎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
        二、历史遭遇的地域投射:俐侎人的社会生活变迁
        三、俐侎人的总体教育状况
    第三节 现今俐侎人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主要困境
        一、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
        二、政策待遇的忽视问题
        三、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
第二章 俐侎人的族群风俗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万物有灵:俐侎人的民间信仰
        一、万物有灵:祭社林、田地、山神、畜神、龙洞等
        二、多神崇拜:祭家庙、土庙、石佛
        三、俐侎人的禁忌和习惯法
    第二节 家堂祭祀与族内融通:俐侎人的节庆礼仪
        一、“桑沼哩”:俐侎人的情人节
        二、火把节:俐侎人的“团圆节”
        三、春节和其他节日:对祖先的敬畏与祈求
    第三节 早婚内婚与葬祭以礼:俐侎人的婚丧嫁娶
        一、婚姻
        二、丧葬
        三、生育
    第四节 靠山吃山与自给自足:俐侎人的衣食住行
        一、一袭黑衣掩映下的风华:俐侎人的服饰文化
        二、靠山吃山的简约自然:俐侎人的饮食文化
        三、依山而居的大通房:俐侎人的建筑文化
        四、“交通基本靠走”:俐侎人的出行方式
    第五节 心口相传与自我强化:俐侎人的语言文化
        一、俐侎人的民族语言
        二、俐侎人的民歌小调
        三、俐侎人的民间故事
第三章 俐侎学生学校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第一节 复刻:国家教育的区域化写照
        一、学校日常教育结构
        二、教育管理活动结构
    第二节 守望:学校教育的地方性意义
        一、教育维稳
        二、教育支边
    第三节 洞察:地方教育的本土化努力
        一、教育场域中的本土课程
        二、学校场域中的地方知识
第四章 俐侎学生社会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第一节 嵌入与共变:社会场中的教育场域
        一、俐侎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教育变革
        二、俐侎地区的社会力量的教育作为
    第二节 早婚与懒散:俐侏族群文化的教育影响
        一、早恋早婚:小登科压倒大登科
        二、懒散宽松:族群生活习性的教育制约
    第三节 害羞与实用:俐侎族群心理的教育影响
        一、害羞腼腆:封闭环境下的闭塞心理
        二、实用实际:打工潮的影响和追逐眼前利益
第五章 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社会学分析
    第一节 护佑与闭环:俐侏族群文化对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一、社会护佑: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学生的“放任自流”
        二、社会闭环: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族群再生产的维持
    第二节 维稳与接轨:教育体制对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一、维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结构化功能
        二、接轨:国家教育结构的同化与涵化作用
    第三节 抵制与反哺:俐侎学生在结构化环境中的微权力
        一、文化抵制:对族群传统社会结构的反抗与超越
        二、文化反哺:由俐侎学生推动的区域社会变迁
第六章 反思与奠基:从田野经验到迈向区域教育社会学
    第一节 走进田野:田野调查的初见与追索
        一、初入田野:满腔热诚和不知所措交织的旅程
        二、再访田野:灵活变通与随时跟进并存的探险
    第二节 形成文本:田野资料的处理与运用
        一、处理访谈资料:录音的整理、筛选和取用
        二、处理纸质文献:材料的归类、编码和提取
    第三节 未来之路:迈向一种“区域教育社会学”
        一、“区域教育社会学”何以可能
        二、区域教育社会学的田野经验
        三、区域教育社会学的实践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4)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政策演变与课程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学校音乐教育的复苏
    政策背景
    政策解说
    第一节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重入正轨
        一、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回归概况
        二、音乐教育相关报刊
    第二节 全日制中小学教学大纲与教材的重订
        一、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复苏为教育带来新的契机
        二、全日制学校音乐教材编写
    第三节 高校音乐教师教育
        一、中等师范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音乐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多样化
    政策背景
    政策解说
    第一节 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九年义务教育中初级中学的音乐教育发展
    第三节 普通高级中学的音乐教育——艺术欣赏课的开展
    第四节 基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高校变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音乐教育改革蓬勃开展
    政策背景
    政策解说
    第一节 具有先驱意义的上海一期课改
    第二节 全国范围内的教育普及与音乐教育政策更新
        一、促进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育普及的国家政策与相关学术平台
        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音乐教育政策更新——内容呈现形式的变化与歌曲列表的增加
        三、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初级中学音乐教育政策更新——年级教学要求的合并与歌曲列表的增加
        四、普通高级中学音乐教育政策更新——艺术欣赏课的开展
    第三节 基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高校变革
        一、基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高校变革之中等师范学校
        二、基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高校变革之高等师范学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素质教育和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
    政策背景
    政策解说
    第一节 新世纪初音乐教育政策的转变
    第二节 重要纲领性政策文件与课程改革的新动态
    第三节 基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高校变革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5)地理教具的3D打印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时代背景
        二、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理论基础
        一、直观教学论及其启示
        二、实用主义理论及其启示
        三、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启示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地理教具
        二、3D打印技术
    第二节 国内外地理教具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地理教具研究现状
        二、国外地理教具研究现状
    第三节 国内外3D打印技术的教育实践现状
        一、国外实践现状
        二、国内实践现状
第二章 地理教具的使用现状调查及分析
    第一节 现实教学情况下教具的使用现状调查
        一、地理教具的配备情况
        二、地理教具的使用现状
    第二节 地理教具所面临的问题及分析
        一、教具的使用问题及分析
        二、教具的保管问题及分析
    第三节 3D打印地理教具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一、3D打印地理教具的必要性
        二、3D打印地理教具的可行性
第三章 地理教具的模型设计与3D打印
    第一节 制作对象的选取
    第二节 地理教具的模型设计
        一、常用的三维设计软件
        二、地理模型的设计与构建
    第三节 地理教具的3D打印
        一、3D打印设备与耗材
        二、3D打印的操作与注意事项
第四章 3D打印教具的教学实践—以《地形图的判读》为例
    第一节 课堂教学方法
        一、教学需求分析
        二、传统的教学方法
        三、基于3D打印教具的教学方法
    第二节 课堂教学实践
        一、教学准备工作
        二、教学过程描述
        三、教学效果及反馈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个人简历
致谢

(6)农村中学理科实验教学的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中学实验教学比较研究
        1.2.2 科实验教学意义的研究
        1.2.3 农村地区理科实验教学现状研究
        1.2.4 农村地区理科实验教学对策研究
        1.2.5 农村地区理科实验室管理方面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农村中学理科实验教学现状调查
    2.1 理科实验室基本信息列述
        2.1.1 理科实验室建设情况调查
        2.1.2 理科实验室教学仪器配备情况
    2.2 科实验教学师资建设情况
        2.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2.2 实验员专/兼职情况
        2.2.3 教员职业满意度调查
        2.2.4 教员专业发展情况
    2.3 科实验教学管理现状
        2.3.1 实验教学管理机制
        2.3.2 实验教学管理方式
        2.3.3 实验教学管理评价
    2.4 科实验日常教学情况
        2.4.1 实验开出情况
        2.4.2 实验教学方式
        2.4.3 实验改进情况
        2.4.4 实验效果分析
第3章 农村中学理科实验教学问题分析
    3.1 理科实验室建设水平有差距
        3.1.1 理科实验室硬件资源不均衡
        3.1.2 学校建设决策取向有失科学
    3.2 实验教学指导思想过于刚性盲目
    3.3 科实验教学师资素质待提升
        3.3.1 教师专业素养欠佳
        3.3.2 专职实验员缺乏
        3.3.3 教员学习与成长路径狭窄
    3.4 实验教学管理方式不科学
        3.4.1 重建设轻管理思路仍有市场
        3.4.2 实验教学考评机制尚不科学
        3.4.3 实验室管理不精开放程度低
第4章 改进农村中学理科实验教学的建议
    4.1 责任分明多方联动提升实验教学地位
        4.1.1 行政管理部门做好顶层设计
        4.1.2 学校协同指导确保落实
        4.1.3 各方配合促进发展
    4.2 增加经费投入更新实验硬件设施
        4.2.1 增加专项经费投入
        4.2.2 推进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工作
        4.2.3 求同存异打造农村中学特色
    4.3 拓宽教员发展路径夯实专业素养
        4.3.1 加强理科教师专业教育
        4.3.2 开展实验员管理技能培训
        4.3.3 鼓励教师自制实验教具
    4.4 规范制度流程落实科学管理思想
        4.4.1 实施实验教学考核长效机制
        4.4.2 制定与规范实验教学管理制度
        4.4.3 实行实验室不定期开放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长沙市农村中学理科实验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B 长沙市农村中学理科实验教学访谈提纲
附录C 区县(市)申报长沙市中小学校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合格校评分细则

(7)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发展演变过程的研究(1978—2001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化教育局时期(1978—1989年)
    (一)电化教育局的成立
    (二)电化教育局的管理工作
        1.电教教材及电教设备的管理
        2.电教刊物的出版
        3.电化教育局开展的活动
二、电化教育司时期(1989—1994年)
    (一)电化教育司的成立
    (二)电化教育司的管理工作
    (三)电化教育司开展的工作活动
三、电化教育办公室时期(1994—2001年)
    (一)电化教育办公室的建立
    (二)电化教育办公室的管理工作
        1. 电化教育办公室的组织管理
        2.电教教材及电教软硬件设施的建设管理
    (三)电化教育办公室开展的活动
四、对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反思与展望
    (一)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作用与价值
    (二)电化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
        1.电化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经验
        2.电化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教训
    (三)对当前教育技术管理工作的启示

(8)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及其学科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三、既有成果与研究现状
    四、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近代西方各国电化教育的萌生发展
        一、近代西方电化媒介的问世
        二、西方各国电化教育的初起
    第二节 近代中西科技与教育发展的时代势差
        一、近代中西科技发展的悬殊
        二、近代中西教育水平的差异
    第三节 电化教育在近代中国传播的历史基础
        一、早期基础:宗教传播借用的科技手段
        二、西学东渐:电化教育传入的文化载体
        三、时代转折:电化教育传入的内外动因
第二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社会主体
    第一节 传入电化教育的“海外来客”
        一、传入电化教育的先行者——传教士
        二、传入电化教育的群体组织——基督教青年会
    第二节 引介电化教育的出国考察者
        一、早期出洋国人的记叙
        二、清末民初“游历”者的介绍
        三、民国后期教育考察者的宣传
    第三节 宣导电化教育的留学群体
        一、晚清少数留学生的电化教育活动
        二、民国时期留学生的电化教育宣传
        三、民国后期电化教育留学生的派遣
    第四节 助推电教发展的外国来华教育人士
        一、民国前期欧美来华教育界人物的推进
        二、中国电教不可或忘的“洋人”:国联教育考察团成员萨尔迪
第三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纸媒载体及内容
    第一节 百科全书式纸媒的引介
        一、晚清时期《申报》对电化教育的宣介
        二、民国时期《申报》对电化教育的导引
    第二节 教育专业类刊物的宣导
        一、《教育杂志》对电化教育的积极引介
        二、《中华教育界》对电化教育的密集介说
        三、《新教育》对电化教育的深度介释
    第三节 其他报刊的传引
        一、《东方杂志》的持久宣传
        二、《进步》的短暂介绍
第四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实践表征
    第一节 新式教育机构的施为
        一、教会学校的展示
        二、国人自办学校的拓展
    第二节 社会教育领域的应用
        一、通俗教育时期:电化教育的试办
        二、平民教育运动:电化教育运用的小高潮
    第三节 电化教育运动的表现
        一、高等学府的电化教育
        二、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电化教育
        三、国民政府教育部的电化教育
第五章 中国对电化教育的接纳
    第一节 观念的转变:由“奇技淫巧”而“教育利器”
        一、清末国人眼中的奇技淫巧与洋玩意儿
        二、民国时期教育进步与变革的利器
    第二节 先进的引领:教育家的电化教育实践与思想
        一、陶行知的电化教育实践
        二、雷沛鸿的电化教育实践
        三、舒新城的电化教育思想
        四、陈友松的电化教育思想
    第三节 “真经”的译传:电化教育着作的翻译
        一、播音教育的第一本译着:《学校播音的理论与实际》
        二、视听教育的第一本译着:《视听教学法之理论》
第六章 电化教育在中国的学科建构
    第一节 课程与学科:学校教育中电化教育人才的培养
        一、大夏大学的电化教育课程
        二、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电影播音教育专修科
        三、金陵大学理学院电化教育专修科
        四、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电化教育专业
    第二节 论文与专着:近代学者构建电化教育学科的学术努力
        一、电影教育研究
        二、播音教育与幻灯教学研究
        三、电化教育的综合研究
    第三节 学会与期刊:电化教育学科创建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一、专业学会
        二、专业期刊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9)论民国时期丽江纳西族的学校教育(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相关问题的说明
        (一) 本文“丽江”范围的界定
        (二) 纳西族学校教育的界定
第一章 民国时期丽江纳西族学校教育发展的背景
    第一节 新式教育机构的建立
    第二节 新式学堂的建立
        一、小学堂的建立
        二、中学堂的建立
        三、师范学堂的建立
        四、职业学堂的建立
    第三节 新式人才的推动
    第四节 新思想的助力
第二章 民国时期丽江纳西族学校教育发展的实况
    第一节 学前教育
        一、丽江学前教育发展概况
        二、黄山幼稚园的创办及发展
    第二节 初等教育
        一、新旧交替阶段(1912-1922年)
        二、缓慢发展时期(1923-1928年)
        三、再度兴起阶段(1929-1937年)
        四、维持提高时期(1938-1949年)
    第三节 中等教育
        一、师范教育
        二、普通中学教育
        三、职业教育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丽江纳西族学校教育发展的原因
    第一节 政策法令的引导
    第二节 教育机构的保障
    第三节 教界人士的推动
    第四节 地方人士的支持
        一、集资兴学者
        二、个人办学者
        三、捐资助学者
第四章 民国时期丽江纳西族学校教育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学校教育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丽江优秀人才的培养
        二、纳西文化素养的提升
        三、对文教事业的推动
        四、播撒进步思想,增强国家意识
    第二节 学校教育发展中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川渝电化教育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电化教育
        1.2.2 教育技术
        1.2.3 教育技术史
        1.2.4 川渝电化教育史
    1.3 文献综述
        1.3.1 有关历史研究的专着
        1.3.2 有关历史研究的期刊文章
        1.3.3 有关历史研究的学位论文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过程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及过程
第2章 初创阶段(1936-1949年)
    2.1 电影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2.1.1“中制”、“中电”与“中教”
        2.1.2 联合国影闻宣传处
        2.1.3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
        2.1.4 国际宣传处摄影科
        2.1.5 美国新闻处成都分处
        2.1.6 北碚影音教育所
    2.2 播音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2.2.1 中央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
        2.2.2 成都广播电台
    2.3 学校电化教育的开展
        2.3.1 金陵大学
        2.3.2 国立社会教育学院
    2.4 电化教育机构的建立
        2.4.1 电化教育辅导处
        2.4.2 川康公路线社会教育工作队
        2.4.3 重庆市电化教育巡回工作队
    2.5 分析与小结
        2.5.1 实施的困难及其解决的方法
        2.5.2 实施的范围及其考核的内容
第3章 奠基阶段(1949-1978年)
    3.1 社会、学校电化教育的开展
    3.2 分析与小结
        3.2.1 发动群众,自力更生
        3.2.2 领导重视,规划先行
第4章 发展阶段(1978-1993年)
    4.1 电化教育深入课堂教学
    4.2 购置现代化电教设备
    4.3 培养电化教育专业人才
    4.4 编印电教教材、电教刊物
    4.5 积极开展电化教育研究
    4.6 分析与小结
        4.6.1 进一步加强了各级电教机构和电教队伍的建设
        4.6.2 狠抓了电教教材的建设
        4.6.3 认真搞好电教试验
        4.6.4 坚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电化教育
第5章 结语
    5.1 本研究的结论
    5.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四川省第一次电化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附录B 川渝电化教育大事记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四、介绍新编《中学理科教学仪器和电教器材配备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及优化研究[D]. 蒋祖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2]湖北省仙桃市农村基础教育服务可达性与均等化研究[D]. 汤鹏飞.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3]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D]. 陈栋.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4]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政策演变与课程改革[D]. 张雨潇. 上海音乐学院, 2017(08)
  • [5]地理教具的3D打印设计与实践研究[D]. 杜楠.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6)
  • [6]农村中学理科实验教学的现状研究[D]. 陈双. 湖南大学, 2016(03)
  • [7]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发展演变过程的研究(1978—2001年)[J]. 武月清. 电化教育研究, 2015(08)
  • [8]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及其学科建构[D]. 乔金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9]论民国时期丽江纳西族的学校教育(1912-1949)[D]. 葛成艳. 云南大学, 2015(09)
  • [10]川渝电化教育史研究[D]. 黄斌. 西华师范大学, 2015(02)

标签:;  ;  ;  ;  ;  

引进新版《中学科学教学仪器和电教仪器设备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