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结构调整应注意的问题——来自龙泉驿区的调查

农业结构调整应注意的问题——来自龙泉驿区的调查

一、农业结构调整要注意的问题——来自龙泉驿区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王智慧[1](2021)在《洛带镇宝胜村客家文化景观活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成都东山洛带镇作为四川客家文化保留最完整、客家文化积淀、民俗风情浓厚的村落。承载了巴蜀历史的物质文明与非物质文明,其中的文化精髓更是反映了四川发展史与人口迁移史。洛带镇宝胜村是成都最具特色的传统村落之一,承载了无数客家儿女的故乡情怀,在这个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村庄,明清时期的建筑群保留了下来,还承载了数代人生产与生活的记忆。但近年来,洛带镇宝胜村受到外来思想、文化多样性的涌入及成都经济战略发展的冲击,市场经济融入,其乡村面貌在逐渐发生着变化,原本的乡村由于规划发展已成为了城市的蚕食之地,农村空心化、年轻人才流失,生态趋于弱化,发展模式较为固化,客家特色文化的发展被城镇化脚步掣肘,最重要的是村民、市民个人缺乏传承意识,致使客家味正在逐渐消失,客家文化的活力变弱。本文主要探究了如何对客家乡村文化景观进行活力提升研究,以客家特色文化为脉络,以产业发展和文化旅游为目的,关键就是要让传统文化结合先进思想焕发时代的活力,发展具有地域景观特色的名村名镇,探索出一条适合四川客家乡村聚落景观活态化发展的道路。对提炼的文化标记所得的客家文化精粹进行设计上的转化,使其在生态基础的前提之下,用提炼的客家文化要素来提升客家文化景观的活性,提升客家文化景观内涵,使客家文化中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良性的活状态。重点以文化景观相关理论研究为指导,从相关案例与历史文献中汲取精华,总结洛带镇宝胜村文化景观现状的优劣,以景观设计为载体,主要遵循活态保护、传承与发展原则,文化统筹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提出科学发展规划,打造工农商三大产业相融合的客家文化景观品牌;生态、文脉、产业三环联动建立景观体系;立体营造乡村生活美学空间等策略。不仅能满足客家村人的生活生产需要,更能唤醒乡村活力,作为四川各个地区的客家聚落文化景观活力提升发展的参考典范,使客家文化在巴蜀大地健康有序的发展,彰显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并散发勃勃生机。围绕宝胜村进行景观规划设计,使宝胜村保存住独有的特色,差异化发展,健康有序发展,使客家文化景观成为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农村产业现代化发展、生态格局优化发展的保障力和人文发展、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承载力。

杨均华[2](2020)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文中提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福利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恢复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关键,而退耕还林工程则是中国实现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工具和抓手。生态环境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并且,生态环境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基础,又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条件,影响到人类福利和社会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退化、资源枯竭、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肥力下降和灾害频发的形势,中国政府在1999年开始试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是一项中国甚至世界范围内资金投入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政策性最强和农户参与程度最高的公共生态工程。作为一项公共政策,退耕还林的实施方案和原则分别采取“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和“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退耕还林投资是政府利用公共财政资金开展生态建设,具有转移支付功能,但其实施方案和原则又是以私人承包制为基础,农户是退耕还林的供给主体,而不是公共组织,是借助寻求私人利益的退耕户参与,有助于促进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激励。从福利经济学视角出发,农户福利改善既是生态治理的前提条件,也是生态治理的重要目标。随着退耕还林的可持续实施,政府赋予退耕还林的改善农户民生的福利目标更加突出,从生态优先,兼顾农户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目标,再到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增加农民收入目标,进一步发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集中连片地区的扶贫开发、增强农业绿色生产发展能力和精准脱贫目标。可见,改善农户福利成为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目标。那么,在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实施的背景下,退耕还林如何影响农户福利及其效果究竟如何?这是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三农”问题重要途径,更是优化和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实际证据。因此,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已20年有余,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果对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在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等多维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在全面地和系统地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构建退耕还林工程影响农户福利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全面回顾退耕还林发展进程及其主要成效的基础上,利用长期大样本农户追踪调研数据,首先,分析退耕区农户福利动态变化现状;其次,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评估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的主观福利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客观福利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差分模型(PSM-DID)以及回归分解法探究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采用Logit模型和聚类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退耕还林政策建议,为进一步改善农户福利状况和提高农户福利水平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通过对退耕区农户福利现状分析,在主观福利方面,退耕区农户生活满意度明显提升。退耕户的生活满意的户数高于非退耕户的户数,分别为596户和402户;退耕还林与农户平均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0.0547,表现为正相关关系,散点图的趋势线的截距为1.5967,其斜度略微向右上方倾斜。在客观福利方面,首先,样本总体、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户收入水平及增速不断显着提高,收入来源和结构呈现多样化,农户获得的退耕补贴超过农业补贴,其比较优势在逐步下降,退耕补贴呈现倒“U”型状,农户获得的年均退耕补贴为360.73元,农业补贴(包括粮食补贴、农资补贴、农机补贴和良种补贴)为98.92元,退耕补贴是农业补贴的近4倍。其次,退耕区农户贫困程度变化受到国家贫困线标准变动的影响大,随着贫困人数的减少,农户贫困内部收入分配更加不平等;农户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在1999~2006年间都呈现下降趋势,且贫困广度下降幅度大;在2007~2014年间农户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都呈现了在波动中上升趋势。最后,与非退耕户相比,退耕户的劳动力利用结构发生了显着调整。1999~2014年,退耕户外出打工投劳的均值为168天、林牧渔业投劳为均值为116天、种植业投劳均值为100天、非农经营投劳均值为36天,退耕户以土地为基础投劳为均值216天,非农就业投劳均值为204天。(2)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主观福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样本总体看,退耕还林工程能够改善和提高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农户若参与退耕还林,能使其生活的“不满意”和“一般”的概率分别降低3.9%和4.79%,并使农户的生活感到“满意”的概率提高52.86%。就贫困户和非贫困不同群体看,退耕还林工程不仅能够促进贫困户的生活满意度,也可以促进非农困户的生活满意,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都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受益,增进了两类群体的主观福利水平,并且退耕还林提升贫困户生活满意度的可能性大于非贫困户。就不同区域看,退耕还林影响不同区域农户生活满意度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其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长江流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黄河流域。(3)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客观福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样本总体看,在控制诸多决定因素的条件下,退耕还林工程促进农户短期收入增长和长期收入增长,其幅度分别为175元和148元,在不考虑退耕补贴的情况下,农户增收水平有所下降,但仍能实现长期收入增长;将退耕还林参与变量分解为退耕年份变量后,由于政府为强化退耕还林成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研究发现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影响存在阶段性波动,农户增收存在着年份差异。在考察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来源和结构中,退耕还林促进了农户增收来源多样化,其工资增收为38元,本地增加20元,外地增加41元外地工资贡献大;退耕后,农户经营行为变化显着,其生产经营结构调整明显,农业经营增幅为15元,其中,种植业为31元、林牧渔业12元;二三产业(非农经营)收入增幅为21元。就不同区域看,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都实现了增收,但存在显着地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农户增收幅度依次为106元、113元、120元、64元和76元。农户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耕地生产力对退耕还林的农户增收福利发挥了显着的中介作用。(4)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回归分解法探究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并建立退耕还林扶贫瞄准分析指标。结果显示,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扶贫瞄准效果不高,1999~2014年的退耕瞄准率为44%,且随着工程可持续推进,退耕瞄准率整体逐步上升,最高达到2008年的59%;相应的退耕漏出率整体上为56%,且随着工程推进,漏出率在下降;退耕有效覆盖率为8%。退耕还林工程对样本总体农户扶贫效果显着,并且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扶贫效果是存在显着的年份差异和区域差异。在国家绝对贫困标准下,就退耕参与看,1999~2014年间,退耕还林扶贫效果的贡献率为1.18%。就退耕年份看,退耕第二至八年具有脱贫作用,同样地,其脱贫贡献小,脱贫效果不大;另一方面,退耕第一年、第九至十六年脱贫贡献呈反向状态。就退耕区域看,退耕参与在国家绝对贫困标准下的脱贫贡献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11.32%)、黄河流域(9.16%)、东部地区(6.41%)、长江流域(4.17%)和中部地区(1.23%)。(5)运用面板数据logit模型和聚类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土地对农村劳动力约束得到放松,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和转移倾向较快,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就业参与的可能性显着提高。退耕还林促进了非农就业参与、外出务工参与和非农经营劳动参与,较未退耕户分别显着地提高了20.1%、15.7%和4.4%的可能性。退耕还林释放的部分农业劳动时间,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其中,外出务工劳动供给贡献大。退耕第2年至第7年对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强,但在之后的退耕年份,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逐步降低,并逐步变得不显着。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不同区域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经营就业劳动时间,但存在显着区域差异。

曹晶晶[3](2020)在《洛带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现状评价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猛推进下已进入重要阶段,但目前的小城镇不免存在发展模式和方向雷同化的问题,致其难以形成比较优势,从而降低了小城镇的发展效率,而特色小镇则是破解这一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全民旅游的兴起和生活理念的转变,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这就需要对特色小镇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客观评价特色小镇的发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政策目标。笔者以实践范围最为广泛的旅游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以成都市洛带镇为例,构建了用以评价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现状的评价体系,以此为基础对洛带镇建设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梳理其在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一定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对现有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对特色小镇与旅游特色小镇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辨析,确定了新型城镇化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产城融合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和研究基础,并对特色小镇的现实意义进行说明。其次,本文在主要参考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的基础上,融合了当下学者的理论成果,从旅游产业发展、小镇功能融合、景区形态水平和体制活力四大维度出发构建了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现状评价体系。以此为基础对洛带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本文介绍了洛带的基本情况和历史沿革,并对其发展条件从区位、旅游资源条件和政策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完成对洛带古镇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运用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现状评价体系对其进行实证分析,梳理现阶段制约洛带旅游特色小镇发展的主要问题。最后,对洛带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从提升旅游产业品质,突出洛带特色、聚合小镇功能提升承载力、完善顶层设计,优化政府角色和加强人才集聚,推动双创平台建设等角度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期望可以对同类型特色小镇的建设培育和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补充意义。

向文浩[4](2020)在《成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居民生活压力逐渐加大,城市生态环境急需改善,身处城市地区的人们,对农业的多功能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休闲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激发其发展潜力,同时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调整农业结构并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与举措,体现了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产能及服务多样性,是旅游业、农业、服务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在都市环境下的交点。成都市地处四川盆地平原地区,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通过结合成都特有的平原特色景观,历史文化古迹和以及独具色彩的“安逸”文化,使得农业旅游开发价值大、开发内容广。作为中国较早发展休闲农业的城市,成都其休闲农业发展迅速,截止2018年底,成都市具有国家级休闲农业与旅游示范区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然而,成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有效的推进成都市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并积极满足如今成都旅游的趋势,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持成都地方经济的活力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及实地调研的方法,对成都市休闲农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成都市休闲农业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休闲农业发展,多次出台了相关文件,强调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在政策的促使下,成都各县(市、区)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地方特色,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发展态势,在宣传推介、发展规模、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2)成都市休闲农业主要类型包括农家乐模式、农业观光采摘园、休闲度假模式、科普教育模式、4种模式,各种模式体现了各自的特点。(3)成都市休闲农业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旅游的客流时间分布不均、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较低、休闲农业市场推广手段不足、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规范化管理缺乏、制约成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包括受季节性影响严重、管理及服务人员素质不高、营销不到位成、要素保障不足影响了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政策对休闲农业支持力度较小(4)针对存在问题和原因,提出几项对策包括解决统筹规划、政策和资金扶持、发展思路等问题;减少经营同质化、破解乡村旅游季节性困境、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高休闲农业服务水平等。

邹锐[5](2020)在《康复性景观在成都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应用研究 ——百工堰康养场地景观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国着名环境设计师麦克哈格在其着作《设计结合自然》里,描述了自己肺结核疾病在阿尔卑斯山疗养成功的事例,他认为自己被治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当地“阳光、大海、鲜花、果园、山岭、积雪、田野”那些具有康复性质的景观[1]。康复性景观在西方的发展已经非常悠久,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6世纪古希腊埃皮达鲁斯的阿斯克勒庇俄斯神庙群,到后来南丁格尔提倡的广厅式医院,再到后来的“伊甸园模式”、“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最早的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如今他们已经将康复景观推广至医疗护理、康复疗养机构以及专门的研究机构,如日本森林医学研究会甫一、美国“悬铃木”(Planetree)评价机构、美国园艺疗法协会等。而中国的康复性景观其实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陶渊明佳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早就表露了人们对寄情于田园山野、花草树木的向往,李树华教授称其为中国古典式的“园艺疗法”[2]。不论是中国还是国外,人们都依赖着自然环境带来的感受,从科学角度来看,这种康复性景观的确能对人体生理、心理产生缓解或康复,从人类进化史看,人类祖先就是从原始自然环境进化而来,狩猎、生息、繁衍都依赖特定的自然环境,人类基因里就有着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如今康复性景观已经不只是存在于医疗机构,还出现于城市公园绿地、公共设施附属绿地、自然风景区内等,森林康养以其得天独厚的森林环境、空气负离子、植物精气等资源作为优势,已经构成康复性景观其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类型,对健康的恢复作用已经得到了研究证实,森林中富含的大量负离子可以改善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增强人体免疫,可保持水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污染空气、降低噪音及调节气候等作用,而其康复性功能的发挥主要是依赖森林医学中森林疗法这一过程,通过植物精气、空气负离子对人体产生功效,实现人体生理、心理的健康恢复。除此之外,其他学科、方法的交叉运用还使得康复性得到更加明显的效果,如通过参与园艺活动使使用者生理、心理健康得到恢复调整的园艺疗法,使人处于特定环境中恢复消极情绪的环境心理学,借由景观元素组成的环境刺激人体的景观治疗法,其中,中国传统医学阴阳平衡、形神统一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整体观念,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观念,这一观念也将为探索出具有本土化的森林康养景观提供重要依据。

袁冬梅[6](2019)在《青白江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农业发展速度快,但同时也伴随着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问题,威胁人类社会永续发展。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开展生态农业成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生态农业作为当下各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它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强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与节约高效益利用农业资源,以此发挥其社会效益。本文以青白江区生态农业发展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调查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从生态农业内涵、生态农业特征、农业可持续发展观、农业多功能理论、绿色发展观等方面对本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其次,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分析青白江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并指出青白江区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青白江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生态农副产品的发展优势明显、生态农业旅游蓬勃发展、生态农业科技取得发展、生态农业模式、“蓉欧+”生态农业。青白江区生态农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业资源短缺、农村人力资源弱、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选取与青白江区相邻的龙泉驿区和金堂县作为学习对象,同时借鉴其生态农业发展成功经验,以期对青白江区生态农业发展有所帮助。最后,在学习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青白江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对策建议:在资源方面,注重耕地的保护与质量提升,同时要节约高效用水;在生态环境养护修复方面,要严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修复农业生态;在人才和科技方面,提升农民生态农业意识、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生态农业科研发与推广。

贺函[7](2019)在《基于乡土文化认知的成都市传统村落发展策略研究 ——以崇州市陈家十户为例》文中指出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发展研究具有切实的实践意义以及理论价值,乡土文化的利用与再传承,是传统村落发展的内核动力。不同于北方以及江南地区传统村落的大规模形式,成都地区传统村落呈现出“随田散居”或小型聚居的空间形态,并衍生出崇尚自然、灵活闲适、自由多元的成都乡村生活。随着成都市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单的公布,本文以成都市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乡土文化认知为切入点探讨成都市传统村落发展策略。本文对国内外关于乡土文化、认知以及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等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作为本次研究的理论基础。对成都市传统村落的历史发展沿革、形成影响因素以及类型等进行介绍,梳理出成都市传统村落的发展概况。通过实地调研以及各个村落的资料收集,从“物质”与“非物质”两个层面总结成都市传统村落所蕴含的乡土文化要素,其中“物质文化要素”主要包括环境要素、村落格局、历史建筑、文化构筑物、院落、街巷、历史景观要素七项,“非物质文化要素”主要包括宗族文化、移民文化、生活文化、传统工艺、崇拜信仰五项。在此基础上,从人本、系统、发展的视角出发,将乡土文化与主体认知相结合,构建成都市传统村落乡土文化认知系统,包含物质空间认知、社会文化认知、经济产业认知三类,并借鉴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指导村民乡土文化认知调查应用工作,梳理出21项乡土文化认知调查要素作为实际工作参考。同时,通过对成都市传统村落调研总结出空间、社会、经济现状问题,以问题导向、认知导向对传统村落内现存的空间、社会、经济系统进行综合性调整与重构,生成传统村落发展的“空间建设”、“生活延续”、“产业发展”三大策略。最后通过崇州市传统村落陈家十户实际案例进行论证。本文的研究主旨在于从挖掘村落“乡土文化”以及“乡土文化与人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以主体乡土文化认知角度作为重要导向,使传统村落发展始终以本土出发,保持其原真性。本文旨在寻求利用发展传统村落的工作新思路,以崇州市陈家十户传统村落的实际案例研究为证,希望对其他传统村落的发展提供部分有价值参考,为共同守护传统村落、齐心传承乡土文化贡献绵薄之力。

林昱雯[8](2019)在《四川A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流失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质的专业人才。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规模和育人水平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然而教师流失问题仍然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民办高校运营过程中,如何有效解决教师流失问题,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四川A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个案分析法、调查研究法、访谈法,对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研究。本文拟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相关知识,在掌握四川A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流失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其教师流失的特点;在真实资料作为支撑的前提下,分析教师流失对四川A民办高职院校产生的严重影响,从而明确研究教师流失问题的迫切性;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了解教师的真实想法,从而找到教师流失的根本原因,为下文制定策略提供依据;综合所有分析结果,提出教师流失的解决对策,包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认同度、为教师营造更好的发展空间,完善教师招聘制度,建立科学薪酬体系稳定教师队伍,建立公正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提升教师培训质量,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创建和谐劳动关系,降低教师期望落差。希望本文的研究对解决四川A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流失问题有所帮助,同时为其他民办高校的问题解决提供些许参考。

赵悦[9](2019)在《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文中提出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为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核心产区,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地。然而,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刚性增长,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削减,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效应却是一方面玉米的高库存积压,下游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了国内库存积压与国外进口并存的逆向市场困境。而造成这种结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调控农业生产的结果。因此,只有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思维,对管理农业的体制、机制和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种植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本文以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变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为背景分析,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厘清了我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得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到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其要义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手段,结构优化是目标。之所以提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更加尖锐。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历程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省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中以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为主,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玉米、大豆为主、水稻、高粱多元发展的作物结构,最终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一粮独大”格局。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虽然这种结构在宏观种植业投入产出上、在微观农民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拉大了作物间的比较收益,不利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吉林省在粮食商品率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表明当前结构未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结构释放出的生态负效应令人堪忧。由此,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是,结构调整却面临着贸易格局复杂、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的市场困境,农业用水资源紧缺、耕地质量与数量下降的生态困境以及农产品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供需不匹配的技术困境,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制约着结构的优化,以往调整的思路俨然无法破解,唯有用改革的手段才能推动结构的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惠农政策在实施方式上,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之所以要用改革的方式实现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造成结构失调的首要原因。基于此,从资源配置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粮食市场结构以及农村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转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使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粮食价格信息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通过流通市场进行传递,以指导农民的种植行为。但是,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扭曲了粮食收储市场。提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政策性收储功能,与其它收储主体在收购市场中具有平等的经营地位,从而推动收储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粮食收储市场的顺畅。运行顺畅的粮食收储市场需要健全的农村组织制度作保障。我国目前的农村组织尚处于一种涣散状态,有序地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市场经济方面却效率甚微,并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软肋。以整合当前农村经济组织为路径,实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挥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而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基于上述制度改革框架,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合理收入、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为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提出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存在,人地关系趋紧的矛盾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生产功能在日益下降。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其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动摇,必须保证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两个积极性,以巩固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其次,合理的种粮收入是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的支撑条件。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决定了合理种粮收入的主要指向是围绕玉米种植获取收入。而玉米支持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种植玉米收入的起伏与玉米种植积极性的不稳定,呼吁将玉米纳入主粮范围,与稻谷和小麦具有同等地位,使玉米具有一个主粮生产应有的利润空间,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合理收入。作物间收益水平相当,从而实现相互替代的效应,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再次,玉米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作物,其饲用和加工用途与下游的加工业与畜牧业紧密衔接。因此玉米三元作物的属性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尊重自然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布局。去除赤色产能、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制度、种地养地有机结合以及科学施用化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遵从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选择。吉林省种植业结构不论怎样调整,保证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结构不可改变,保证玉米核心产区优势不可改变。现阶段粮食作物比例偏高是由于粮食作物内部玉米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玉米粮经饲三元作物结构属性,片面强调了玉米粮食作物品种的一元结构,忽视了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的结构。所以降低粮食作物用途的籽粒玉米比例,提高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比例,是粮食作物的调整方向,也表明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调整。因此,建立玉米三元作物结构,呼吁核心产区推动“粮改饲”,以“种养”结合的微观农户经营结构为行动支点,从而促进粮食作物向饲料作物调整。大豆则在进行合理区划布局基础上,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保护传统大豆纯度,不受转基因大豆的侵犯。在中部地区适当进行转基因大豆种植,与玉米合理轮作,从而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水稻以扩大优质品种稻米的种植为调整方向,杂粮杂豆以建设优质杂粮基地为依托,发展精深加工。经济作物的调整方向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打造东部特产、中部蔬菜、西部多种作物的发展格局。饲料作物的调整以形成增加玉米核心产区与镰刀弯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西部地区牧草种植,协调畜牧业发展的农牧格局。最终实现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作物发展,由过分强调经济社会效益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种植业结构。

彭信中[10](2018)在《青白江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我国十分重视“三农”问题,而想要解决“三农”问题,发展现代农业是关键。金融支农是助推“三农”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的作用无可取代。现代农业的发展空间和水平受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涉农贷款投入、农业保险制度等诸多因素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如何提高金融支农服务水平,满足农业发展需要,提高农民收入,进而促进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金融支农如何更精准发力值得我们思考。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途径。需要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改革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加大农业发展银行支持力度,引导商业银行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综述分析加上基础理论指导,运用比较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总结出青白江区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探究金融支持青白江区现代农业发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金融支农资金总量不足,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薄弱,商业银行支持力度不足,金融支农信用体系不规范,金融支农保险体系不清晰等。总结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山东省和上海市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得出对青白江区现代农业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的若干启示,结合青白江区的实际情况,总结出青白江区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改革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加大农业发展银行支持力度,引导商业银行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和第二章是相关研究基础,着重阐述了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的相关概念界定和现代农业发展中金融支持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三章是青白江区现代农业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现状概述,主要从青白江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现代农业发展中金融支持现状这两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第四章是根据青白江区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现状来分析支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原因。第五章是通过对国际及国内其他省市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经验分析,给予青白江现代农业金融支持一定程度的启示。第六章是金融支持对成都市青白江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二、农业结构调整要注意的问题——来自龙泉驿区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结构调整要注意的问题——来自龙泉驿区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洛带镇宝胜村客家文化景观活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有利于乡村文化景观保护
        1.3.2 有利于乡村文化生态保护
        1.3.3 有利于乡村农旅产业升级
        1.3.4 有利于建立乡村文化自信
    1.4 文献综述
        1.4.1 文化景观活力提升研究综述
        1.4.2 乡村文化景观研究综述
        1.4.3 客家乡村文化景观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查阅法
        1.6.2 观察法
        1.6.3 案例研究法
        1.6.4 问卷调查法
    1.7 论文框架结构
2 相关理论与概念研究
    2.1 相关理论研究
        2.1.1 乡村文化景观遗产保护
        2.1.2 乡村文化景观感知理论
        2.1.3 场所空间理论
        2.1.4 景观的五维设计理论
    2.2 相关概念研究
        2.2.1 四川客家文化
        2.2.2 四川文化景观的分类
        2.2.3 四川乡村文化景观概念
3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
    3.1 国内相关案例研究
        3.1.1 东南沿海客家乡村文化景观
        3.1.2 四川乡村文化遗产景观开发: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三溪村
    3.2 国外相关案例研究
        3.2.1 乡村振兴案例典范——世界文化遗产日本合掌村
        3.2.2 乡村生活美学的养成——荷兰羊角村
    本章小结
4 洛带镇宝胜村自然与社会概况调查
    4.1 宝胜村自然概况
        4.1.1 宝胜村空间位置
        4.1.2 宝胜村其他自然资源
    4.2 宝胜村社会概况
        4.2.1 宝胜村农旅产业条件
        4.2.2 宝胜村其他社会条件
    本章小结
5 洛带镇宝胜村客家文化景观调查分析与活力提升对策
    5.1 洛带镇宝胜村客家文化景观调查
        5.1.1 乡村物质性文化景观
        5.1.2 乡村非物质性文化景观
    5.2 洛带镇宝胜村客家文化景观优势
        5.2.1 乡村文化景观美学优势
        5.2.2 乡村文脉传承优势
        5.2.3 乡村文化生态优势
        5.2.4 乡村农旅产业优势
    5.3 洛带镇宝胜村客家文化景观体系现存问题
        5.3.1 城市化飞速发展的空间蚕食
        5.3.2 文化景观内涵建设活化措施不足
        5.3.3 文化景观信息输出的偏差
        5.3.4 村落非遗文化传承问题严峻
        5.3.5 村落人才流失与文化保护意识淡薄
    5.4 宝胜村客家文化景观活力提升策略
        5.4.1 科学发展规划,打造客家乡村文化景观品牌
        5.4.2 生态、文脉、产业三环联动建立景观体系
        5.4.3 立体营造乡村文化生活美学空间
    5.5 宝胜村客家文化景观活力提升原则
        5.5.1 活态保护传承与发展原则
        5.5.2 文化统筹原则
        5.5.3 可持续发展原则
        5.5.4 因地制宜原则
    5.6 宝胜村客家文化景观活力提升方法
        5.6.1 软实力输入
        5.6.2 社区营造
        5.6.3 文化+N
    本章小结
6 洛带镇宝胜村客家文化景观设计研究
    6.1 场地概况与解读
    6.2 项目定位
    6.3 设计理念
    6.4 设计目标
    6.5 总体方案设计
        6.5.1 总平图
        6.5.2 功能分区分析
        6.5.3 景观轴线分析
        6.5.4 景观节点分析
        6.5.5 交通道路组织分析规划
        6.5.6 建筑风貌
        6.5.7 专项设计
        6.5.8 植物配置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2)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5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退耕还林工程
        2.1.2 农户、退耕户、非退耕户
        2.1.3 福利、福利分类、福利度量方法、福利效应、农户福利
        2.1.4 生活满意度、收入增长、扶贫
        2.1.5 非农就业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福利经济学理论
    2.3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福利效应的影响机理
        2.3.1 研究视角的再诠释
        2.3.2 退耕还林工程影响农户福利效应的研究维度
        2.3.3 作用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退耕还林工程发展历程与农户福利现状分析
    3.1 退耕还林工程发展历程
        3.1.1 启蒙与初创阶段
        3.1.2 恢复与探索阶段
        3.1.3 试点与示范阶段
        3.1.4 启动与调整阶段
        3.1.5 巩固与发展阶段
        3.1.6 担当新任务与新使命阶段
    3.2 退耕区农户福利发展的现状分析
        3.2.1 退耕区农户主观福利的现状分析
        3.2.2 退耕区农户客观福利的现状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主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4.2 模型构建
        4.2.1 Ordered Probit模型
        4.2.2 Binary Probit模型
    4.3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4.3.1 变量选择
        4.3.2 描述性统计
    4.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4.4.1 .多重共线性检验
        4.4.2 退耕还林对样本总体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4.4.3 退耕还林对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4.4.4 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4.5 稳健性检验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5.1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机理
    5.2 计量模型构建与方法说明
        5.2.1 计量模型构建
        5.2.2 方法说明
    5.3 变量定义、样本匹配与描述统计
        5.3.1 变量定义
        5.3.2 样本匹配(PSM)及其匹配质量检验
        5.3.3 描述性统计
    5.4 计量经验结果与分析
        5.4.1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5.4.2 退耕还林对农户分项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5.4.3 退耕年份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5.4.4 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5.4.5 中介效应检验
    5.5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6.1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的影响机理分析及研究假设
    6.2 计量模型构建
        6.2.1 双差分模型(DID)的适应性分析
        6.2.2 双差分(DID)模型的构建
        6.2.3 回归分解计量模型构建
    6.3 变量设置、样本匹配、贫困判定标准与描述性统计
        6.3.1 变量设置
        6.3.2 样本匹配(PSM)及其匹配质量检验
        6.3.3 贫困判定标准
        6.3.4 退耕还林扶贫福利瞄准效率情况
        6.3.5 描述性统计
    6.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6.4.1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效果福利的影响
        6.4.2 退耕年份对农户扶贫效果福利的影响
        6.4.3 不同区域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的影响
        6.4.4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贡献的影响
    6.5 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7.1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福利的影响机理分析
    7.2 变量设置与描述性统计
        7.2.1 变量设置
        7.2.2 统计性描述
    7.3 计量模型的构建和方法说明
        7.3.1 计量模型的构建
        7.3.2 方法说明
    7.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7.4.1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参与福利的影响
        7.4.2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7.4.3 退耕年份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7.4.4 不同区域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7.5 稳健性检验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创新农户增收福利的退耕补偿机制,提高退耕补贴标准
        8.2.2 建立和完善农户增收福利的还林生态补偿机制
        8.2.3 促进农户增收福利的退耕后续产业向新型农林经营模式转变
        8.2.4 搭建和完善农户非农就业福利平台
        8.2.5 提高退耕还林扶贫瞄准扶持机制
        8.2.6 提升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水平的认知导向
    8.3 本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介绍

(3)洛带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现状评价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之处
第2章 旅游特色小镇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特色小镇的相关概念界定
        2.1.1 特色小镇
        2.1.2 旅游特色小镇
        2.1.3 相关概念辨析
    2.2 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基础
        2.2.1 新型城镇化理论
        2.2.2 比较优势理论
        2.2.3 产城融合理论
    2.3 特色小镇的现实意义
第3章 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现状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3.1.1 评价体系构建目标与意义
        3.1.2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3.2 评价指标选取与内容阐释
        3.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3.2.2 评价指标的阐释
    3.3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3.3.1 层次分析法简介
        3.3.2 各指标的权重计算
    3.4 评价标准及评价结果
        3.4.1 指标的赋值量化
        3.4.2 评价标准及评价结果
第4章 洛带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现状的评价分析
    4.1 洛带旅游特色小镇的基本情况
        4.1.1 洛带古镇的概况简介
        4.1.2 洛带古镇的历史沿革
        4.1.3 洛带古镇的发展条件
        4.1.4 洛带古镇的运营模式
    4.2 洛带古镇的调研分析
        4.2.1 问卷设计及发放
        4.2.2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4.2.3 问卷分析
    4.3 洛带旅游特色小镇的现状分析
        4.3.1 洛带古镇的特色评价及分析
        4.3.2 洛带旅游特色小镇的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4.4 洛带古镇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分析
第5章 推动洛带发展旅游特色小镇的对策建议
    5.1 提升特色旅游产业品质,彰显洛带特色
        5.1.1 建设精品旅游产品体系,挖掘客家文化内涵
        5.1.2 发挥企业资源优势,提高洛带影响力
        5.1.3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增强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后劲
    5.2 聚合小镇功能,提升承载能力
        5.2.1 加快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5.2.2 重视洛带文化遗存,复活客家文化
    5.3 完善顶层设计,优化政府角色
        5.3.1 细化顶层设计,完善相关政策
        5.3.2 推动体制创新,转变政府角色
    5.4 完善公共服务,推动洛带人才集聚和双创建设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评价体系指标权重专家问卷调查表
    附录2 洛带旅游特色小镇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4)成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文献综述
        1.4.2 国内文献综述
        1.4.3 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休闲农业的相关概念
        2.1.1 休闲农业的内涵
        2.1.2 休闲农业的特点
        2.1.3 休闲农业的功能
    2.2 理论基础
        2.2.1 体验经济理论
        2.2.2 休闲经济学理论
        2.2.3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3 成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3.1 成都市概况
    3.2 成都市休闲农业发展历程
    3.3 成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3.3.1 休闲农业规模
        3.3.2 政策扶持措施
        3.3.3 宣传推介工作
        3.3.4 品牌建设情况
    3.4 成都市休闲农业类型
        3.4.1 农家乐型
        3.4.2 水果采摘型
        3.4.3 养生度假型
        3.4.4 科普教育型
4 成都市休闲农业发展问题及原因
    4.1 成都市休闲农业发展问题
        4.1.1 旅游的客流时间分布不均
        4.1.2 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较低
        4.1.3 休闲农业市场推广手段单一
        4.1.4 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
        4.1.5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规范化管理缺乏
    4.2 制约成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4.2.1 受季节性影响严重
        4.2.2 管理及服务人员素质不高
        4.2.3 营销不到位成为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障碍
        4.2.4 要素保障不足影响了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4.2.5 政策对休闲农业支持力度较小
5 促进成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休闲农业发展与都市发展建设规划协调统一
    5.2 积极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
    5.3 政府应抢抓机遇,明晰发展路径
    5.4 突出特色,减少经营同质化
    5.5 破解休闲农业季节性困境
    5.6 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5.7 加强人员培训力度,提高休闲农业服务水平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康复性景观在成都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应用研究 ——百工堰康养场地景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目的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论文框架
    1.3 研究创新性与重点、难点
        1.3.1 研究的创新性
        1.3.2 研究的重、难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跨学科研究法
        1.4.3 案例分析法
        1.4.4 问卷调查法
        1.4.5 实地调研法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2 康复性景观与森林康养基础理论研究
    2.1 支撑学科及方法概念
        2.1.1 中国传统医学与“整体观”
        2.1.2 森林医学与“森林疗法”
        2.1.3 环境心理学与“恢复反应”
        2.1.4 景观治疗法与“感官刺激”
        2.1.5 园艺活动与“园艺疗法”
    2.2 康复性景观概念、发展及相关混淆概念厘清
        2.2.1 康复性景观概念及发展
        2.2.2 康复性景观与一般性环境景观的差异性
        2.2.3 康复性景观相关混淆概念厘清
    2.3 康复性景观类型与森林康养的关联性
        2.3.1 康复性景观的主要类型
        2.3.2 康复性景观与森林康养的关联性
    2.4 森林康养概念、类型及特征
        2.4.1 森林康养概念及混淆概念厘清
        2.4.2 森林康养活动类型
        2.4.3 森林康养场地特征
    2.5 康复性景观与森林康养效用机理
        2.5.1 康复性景观效用机理
        2.5.2 森林康养效用机理
3 康复性景观下的森林康养场地设计方法研究
    3.1 中国传统医学“整体观”引导森林康养的思想观念
        3.1.1 “阴阳平衡”观对森林康养目的的引导
        3.1.2 “形神统一”观对森林康养内容的引导
        3.1.3 “人与自然关系”观对森林康养机制的引导
    3.2 森林医学“森林疗法”引导确立森林康养的品质
        3.2.1 引导确立森林康养疗法过程
        3.2.2 引导确立森林康养环境品质
        3.2.3 引导确立森林康养场地规划
    3.3 园艺疗法、景观治疗法、环境心理学对具体实践的指导
        3.3.1 园艺疗法与“园艺活动”的具体指导
        3.3.2 景观治疗法下“感官刺激”的具体指导
        3.3.3 环境心理学下“恢复反应”的具体指导
    3.4 本章小结:观念、品质、实践
4 相关案例研究与调查分析
    4.1 森林康养例研究—日本Sun City Yokohama
        4.1.1 项目概况
        4.1.2 项目设计
        4.1.3 案例总结
    4.2 康复花园案例研究—荷兰Zonnehuis
        4.2.1 项目概况
        4.2.2 项目设计
        4.2.3 案例总结
    4.3 园艺花园案例研究—美国Capital Health Medical Center
        4.3.1 项目概况
        4.3.2 项目设计
        4.3.3 案例总结
    4.4 问卷调查与分析
        4.4.1 调查问卷的内容设计
        4.4.2 调查问卷—受众人群分析
        4.4.3 调查问卷—景观要素分析
        4.4.4 调查问卷—景观类型分析
        4.4.5 调查问卷数据总结
5 实证研究:百工堰森林康养场地景观设计
    5.1 场地调查分析研究
        5.1.1 场地背景概述
        5.1.2 场地上位规划
        5.1.3 场地区位及交通
        5.1.4 场地地貌及气候
        5.1.5 场地自然及人文资源
        5.1.6 小结:场地SWOT分析
    5.2 场地设计策略与构思
        5.2.1 设计目标分析
        5.2.2 设计原则及策略
        5.2.3 场地总体构思
        5.2.4 场地规划布局
    5.3 场地康养步道
        5.3.1 步道入口设计
        5.3.2 森林康养步道
        5.3.3 滨水康养步道
    5.4 森林康养疗愈花园
        5.4.1 冥想花园
        5.4.2 感官花园
        5.4.3 园艺疗法花园
        5.4.4 复健疗养园
    5.5 森林康养设施
        5.5.1 康养居住区
        5.5.2 康养文化区
        5.5.3 康养医疗区
    5.6 森林康养元素
        5.6.1 场地康养植物
        5.6.2 场地安全保障
        5.6.3 场地灯光照明
        5.6.4 场地景观小品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结论
        6.1.1 森林环境在康复性景观中举足轻重
        6.1.2 要建立本土化的森林康养康复性景观
        6.1.3 多学科交叉是目前森林康养及康复性景观的主要研究方式
    6.2 研究不足
        6.2.1 中国传统医学与本土化森林康养结合还需加深
        6.2.2 森林康养的设计研究方法还需充实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6)青白江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生态农业研究综述
        1.2.2 国内生态农业研究综述
        1.2.3 简要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生态农业理论基础
    2.1 生态农业的内涵
        2.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2.1.2 生态农业特征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2.2.3 绿色发展理论
第三章 青白江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青白江区位概况
        3.1.2 自然资源丰富,气候适宜
        3.1.3 社会经济持续增长
    3.2 青白江区农业基本情况
        3.2.1 青白江区农业概况
        3.2.2 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技情况
    3.3 青白江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3.3.1 生态环境保护良好
        3.3.2 生态农副产品的发展优势明显
        3.3.3 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迅速
        3.3.4 生态农业科技取得发展
        3.3.5 生态农业模式多样
        3.3.6 区域优势促进“蓉欧+”生态农业发展
第四章 青白江区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资源短缺制约生态农业发展
        4.1.1 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耕地质量低
        4.1.2 水资源告急,农业用水短缺
    4.2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阻碍生态农业发展
        4.2.1 桔杆有效利用率较低
        4.2.2 畜禽粪便废弃物多
        4.2.3 农业投入品大
    4.3 农村人力资源弱导致生态农业发展缓慢
        4.3.1 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文化程度低
        4.3.2 农村劳动力不足,劳动者技能水平弱
第五章 生态农业发展的经验
    5.1 龙泉驿区生态农业经验
        5.1.1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惠农政策
        5.1.2 注重生态农产品品牌建设
        5.1.3 重视农业绿色生态体系建设
        5.1.4 农业执法和监管力度大
    5.2 金堂县生态农业经验
        5.2.1 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大
        5.2.2 加强对生态农业的宣传
        5.2.3 推进返乡创业创新实践
    5.3 对青白江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启示
第六章 加快青白江区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保护资源,筑牢生态农业发展基础
        6.1.1 保护耕地,提升耕地质量
        6.1.2 节约高效用水
    6.2 养护修复生态环境,坚守生态农业发展底线
        6.2.1 严治农业面源污染
        6.2.2 保护生物多样性
        6.2.3 修复农业生态
    6.3 强化人才培育,筑强生态农业发展科技支撑
        6.3.1 提升农民的生态农业意识
        6.3.2 健全农业人才培养机制
        6.3.3 加强生态农业科技研发推广
    6.4 健全机制,夯实生态农业发展保障
        6.4.1 制定修订生态农业相关标准与规范
        6.4.2 加强组织领导
        6.4.3 完善农业生态补贴制度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乡土文化认知的成都市传统村落发展策略研究 ——以崇州市陈家十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范围、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2.3 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乡土文化研究
        2.1.1 国外相关研究
        2.1.2 国内相关研究
    2.2 认知研究
        2.2.1 认知发展理论
        2.2.2 空间认知研究
    2.3 传统村落研究
        2.3.1 乡村聚落研究
        2.3.2 传统村落保护研究
        2.3.3 传统村落利用与发展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成都市传统村落乡土文化解析
    3.1 成都市传统村落发展概述
        3.1.1 成都市传统村落历史演进及形成因素
        3.1.2 成都市传统村落类型
    3.2 成都市传统村落乡土文化要素
        3.2.1 物质文化要素
        3.2.2 非物质文化要素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成都市传统村落乡土文化认知系统构建及发展策略生成
    4.1 成都市传统村落问题梳理
    4.2 认知视角及系统构建切入点
        4.2.1 认知视角选取
        4.2.2 切入点:乡土文化与认知主体的“联结”关系
    4.3 成都市传统村落乡土文化认知系统
        4.3.1 物质空间认知:物质文化的意象表达
        4.3.2 社会文化认知:非物质文化的事件集合
        4.3.3 经济产业认知:乡土文化生成的根源及变更
    4.4 乡土文化认知调查:参与式评估方法运用
    4.5 成都市传统村落发展策略生成
        4.5.1 空间建设策略:挖掘村落物质文化要素重塑传统村落意象
        4.5.2 生活延续策略:基于空间建设的乡村事件植入
        4.5.3 产业发展策略:以乡土文化特色为主题的“农旅文”适宜开发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崇州市陈家十户发展规划案例分析
    5.1 村落调研及乡土文化现状
        5.1.1 现状调研分析
        5.1.2 陈家十户乡土文化现状
    5.2 陈家十户村民乡土文化认知调查
        5.2.1 基本信息分析
        5.2.2 物质空间认知调查
        5.2.3 社会文化认知调查
        5.2.4 经济产业认知调查
        5.2.5 陈家十户传统村落特色总结
    5.3 陈家十户发展规划要点
        5.3.1 空间建设
        5.3.2 生活延续
        5.3.3 产业发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思考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四川A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流失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性及不足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流失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民办高职院校
    2.2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
    2.3 教师流失的界定
    2.4 工作满意度的界定
    2.5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内涵
    2.6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六大模块
        2.6.1 人力资源规划
        2.6.2 人员招聘与配置
        2.6.3 培训与开发
        2.6.4 绩效管理
        2.6.5 薪酬管理
        2.6.6 劳动关系管理
第3章 四川A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基本状况
    3.1 四川A民办高职院校的基本情况
    3.2 四川A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基本情况
        3.2.1 四川A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来源结构分析
        3.2.2 四川A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性别结构分析
        3.2.3 四川A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年龄结构分析
        3.2.4 四川A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婚姻状况分析
        3.2.5 四川A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学历结构分析
        3.2.6 四川A民办高职院校教师职称结构分析
        3.2.7 四川A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在本校工作年限分析
        3.2.8 四川A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常住地区情况分析
        3.2.9 四川A民办高职院校师生比结构分析
    3.3 四川A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3.3.1 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3.3.2 教师招聘与配置
        3.3.3 教师培训与开发
        3.3.4 绩效考核
        3.3.5 薪酬设计
        3.3.6 劳动关系管理
    3.4 教师流失对四川A民办高职院校的影响
        3.4.1 干扰教学秩序、降低教学质量
        3.4.2 增加学院人事管理成本
        3.4.3 影响学院师资队伍建设
        3.4.4 对其他教师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
        3.4.5 影响学院生源数量
第4章 四川A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流失问题研究
    4.1 近三年四川A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流失状况分析
        4.1.1 教师流失数量分析
        4.1.2 教师流失结构分析
    4.2 四川A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
        4.2.1 调查的基本情况
        4.2.2 调查分析
    4.3 四川A民办高职院校流失教师访谈情况
        4.3.1 访谈对象结构分析
        4.3.2 访谈结果分析
    4.4 教师流失的特点
        4.4.1 教师流失年龄呈年轻化
        4.4.2 热门专业教师流失率较高
        4.4.3 “双高”教师流失率较高
        4.4.4 教师流失原因多元化
        4.4.5 教师离职时间较为固定
    4.5 四川A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流失原因分析
        4.5.1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4.5.2 社会认可度低较易影响教师职业成就感
        4.5.3 招聘缺少长远规划、招聘流程不规范
        4.5.4 薪酬体系不合理
        4.5.5 绩效考核办法及操作规范存在问题
        4.5.6 缺乏有效培训
        4.5.7 激励机制不完善
        4.5.8 教师期望值低、劳动关系紧张
第5章 四川A民办高职院校解决教师流失问题的对策
    5.1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5.2 提高社会认同度,为教师营造更好的发展空间
    5.3 完善教师招聘制度
        5.3.1 立足民办高职院校的特点制定科学的教师招聘政策
        5.3.2 规范教师招聘的工作流程
        5.3.3 扩宽招聘方式和范围
    5.4 建立科学薪酬体系稳定教师队伍
        5.4.1 设计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
        5.4.2 设计绩效薪酬兑现绩效考核结果
        5.4.3 引入宽带薪酬制度提升教师职业能力
    5.5 建立公正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
        5.5.1 优化绩效考核步骤
        5.5.2 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内容
        5.5.3 丰富绩效考评主体
        5.5.4 强化考核结果的使用
    5.6 提升教师培训质量
        5.6.1 制定培训规划,建立特色培训体系
        5.6.2 进行教师培训需求分析
        5.6.3 丰富培训形式
        5.6.4 构建培训评估体系
    5.7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5.7.1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5.7.2 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
        5.7.3 公平激励与差异激励相结合
        5.7.4 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相结合
    5.8 创建和谐劳动关系,降低教师期望落差
        5.8.1 加强民办教师劳动关系管理
        5.8.2 建立健全教师申诉机制
        5.8.3 加强社会保障构建“合作型”劳动关系
        5.8.4 充分发挥工会协调和维权作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2 离职教师访谈提纲

(9)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评述
        1.2.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评价的研究
        1.2.4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1.2.5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
    1.3 理论基础
    1.4 基本概念界定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数据来源
        1.6.3 技术路线图
    1.7 本论文的学术贡献
第二章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分析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2.1.1 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1978—1984 年)
        2.1.2 粮食供给呈多元化发展(1985-1998 年)
        2.1.3 推进农业供给战略性调整(1999-2003 年)
        2.1.4 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与结构性失衡(2004-2015 年)
        2.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2.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及问题
        2.2.1 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2.2.2 粮食市场竞争力丧失
        2.2.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重
    2.3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内容
        2.3.1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2.3.2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
    3.1 种植业结构快速调整阶段(1978-1984 年)
    3.2 种植业结构缓慢调整阶段(1985-1988 年)
    3.3 种植业结构调整徘徊阶段(1989-1998 年)
        3.3.1 第一阶段:1989-1993 年全面增长时期
        3.3.2 第二阶段:1994-1998 年波动发展时期
    3.4 种植业结构高速调整阶段(1999-2015 年)
        3.4.1 第一阶段:1999-2003 年粮食生产下滑
        3.4.2 第二阶段:2004-2008 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3.4.3 第三阶段:2009-2015 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
    3.5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4.1 种植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客观依据
    4.2 种植业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4.2.1 种植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4.2.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4.2.3 不同作物间比较收益分析
    4.3 种植业结构社会效益评价
        4.3.1 粮食商品率
        4.3.2 粮食进口对外依存度
    4.4 种植业结构生态效益评价
        4.4.1 不同农作制度的使用频率
        4.4.2 化肥施用强度
        4.4.3 秸秆还田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5.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困境
        5.1.1 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5.1.2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逆向而行
        5.1.3 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
        5.1.4 农产品收益增长乏力
    5.2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困境
        5.2.1 农业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5.2.2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5.2.3 非耕地资源滥垦严重
    5.3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困境
        5.3.1 优良品种技术研发滞缓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匹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
    6.1 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6.1.1 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6.1.2 农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
    6.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6.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6.2.2 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6.3 粮食市场结构的改革
        6.3.1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6.3.2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改革方向
    6.4 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
        6.4.1 农村组织制度的发展现状
        6.4.2 农村组织制度的改革方向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
    7.1 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取向
        7.1.1 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可动摇
        7.1.2 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急需巩固
    7.2 农民种粮合理收入的价值取向
        7.2.1 合理收入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支撑条件
        7.2.2 保证玉米生产的合理收入
        7.2.3 建立合理的作物比较收益结构
    7.3 产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7.3.1 与下游产业结构相适应
        7.3.2 有利于构建下游产业成本竞争优势
    7.4 生态可持续的价值取向
        7.4.1 退出“赤色”产能
        7.4.2 恢复轮作制度
        7.4.3 种地养地结合
        7.4.4 科学施用化肥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8.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8.1.1 坚持粮食主产区应有的结构属性
        8.1.2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8.1.3 加快开发饲料作物
    8.2 吉林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8.2.1 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
        8.2.2 逐步激发大豆种植活力
        8.2.3 提升优质水稻种植比例
        8.2.4 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8.3 吉林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3.1 做强东部特产作物
        8.3.2 做大中部蔬菜作物
        8.3.3 开发西部多种经济作物
    8.4 吉林省饲料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4.1 加快发展青贮玉米
        8.4.2 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介
致谢

(10)青白江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金融支持
        2.1.2 现代农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经济增长理论
        2.2.2 金融发展理论
        2.2.3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第三章 青白江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
    3.1 青白江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3.1.1 青白江现代农业发展概况
        3.1.2 青白江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成效
    3.2 现代农业发展中金融支持现状分析
        3.2.1 农业金融组织体系现状
        3.2.2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现状
        3.2.3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现状
        3.2.4 农村金融信用体系现状
        3.2.5 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现状
第四章 青白江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青白江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中存在的问题
        4.1.1 财政补贴资金总量不足
        4.1.2 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支持薄弱
        4.1.3 金融支农信用体系不完善
        4.1.4 金融支农所需承受风险较高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财政补贴支农力度小,金融支农压力大
        4.2.2 农村金融机构不完善
        4.2.3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落后
        4.2.4 农业保险体系不清晰
第五章 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的国际国内经验借鉴
    5.1 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的国际国内经验
        5.1.1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区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
        5.1.2 山东省沂源县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
        5.1.3 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
        5.1.4 日本北海道札幌市南幌町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
    5.2 国内其他省市金融支持农业发展对青白江区现代农业的启示
        5.2.1 健全农村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5.2.2 完善农村金融组织机构体系
        5.2.3 夯实农村金融信用体系
        5.2.4 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支持作用
第六章 青白江区现代农业发展金融支持的结论及对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对策建议
        6.2.1 构建符合实情的金融环境
        6.2.2 支持并引导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发展
        6.2.3 积极构建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
        6.2.4 大力发展农业保险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农业结构调整要注意的问题——来自龙泉驿区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洛带镇宝胜村客家文化景观活力提升研究[D]. 王智慧.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D]. 杨均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3]洛带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现状评价及发展策略研究[D]. 曹晶晶.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成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 向文浩.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20(07)
  • [5]康复性景观在成都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应用研究 ——百工堰康养场地景观设计[D]. 邹锐.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6]青白江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袁冬梅.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7]基于乡土文化认知的成都市传统村落发展策略研究 ——以崇州市陈家十户为例[D]. 贺函.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8]四川A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流失问题及对策研究[D]. 林昱雯.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7)
  • [9]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D]. 赵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10]青白江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彭信中.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3)

标签:;  ;  ;  ;  ;  

农业结构调整应注意的问题——来自龙泉驿区的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