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中外公路》目录索引

2001年《中外公路》目录索引

一、2001年度《中外公路》目次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赵希悦[1](2020)在《《河北省政府公报》研究(1928-1930)》文中认为《河北省政府公报》在国民党河北省政府时期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其研究价值,是一个有待认识和探索的问题。《河北省政府公报》由河北省政府秘书处第四科公报股负责编辑、刊印与发行,主要刊登河北省政府下发的政令法规,各行政部门审核发布的重要命令,省政府召开委员会的会议记录,以及省政府一些重要的公电公函等信息。本文通过对1928年8月1日至1930年4月30日所发行的638期《河北省政府公报》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将它所刊登的内容划分为行政组织构建、财经建设、教育建设和社会治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可见在国民党河北省政府成立之初,由国民政府所任命的省长和省级各厅负责人在整顿和完善政府行政体系,恢复和发展被战争所破坏的社会生产力与教育事业,以及对混乱的社会秩序进行治理等方面,共同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为河北省政府各项工作的同时开展和有序进行奠定了基础,显示了国民党河北省政府为革新地方政治和改变地方社会风貌所做的努力。通过对《河北省政府公报》上所发布的各类信息的研究,本文认为《河北省政府公报》具有传播政令、进行“三民主义”政治思想引导和对一些政务、财务信息进行公开的特色;同时它所刊登的丰富内容,可以让我们从新闻的角度进一步了解民国时期河北省政府在革新政治、社会方面的举措,推行过程和实践效果。毫无疑问,《河北省政府公报》对这一时期地方区域研究和地方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此类史料的不足,例如,多官方事务少民生事务,多官方用语少通俗文字,多省内信息少外界新闻等,所以,在运用此类史料时,要通观全局,将其置于时代背景之中进行分析研究,重点考察实际效果。

孙艳晨[2](2019)在《近代天津租界建设法规研究(1860-1945)》文中研究表明天津在近代中国开埠城市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租界的建设与发展为这个城市面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拥有专管租界数量最多的通商口岸城市,近代天津是西方现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城市规划与建筑控制理念、建筑技术与建造工业体系传入、发展与融合的历史见证。论文聚焦于近代天津租界城市建设的法制化管理体系,以天津各租界的建设法规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内外大量一手档案史料,采用分类、比较与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厘清了天津各租界建设法规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建设法规在租界土地开发、市政建设、建筑建设三个方面的管理与控制理念。尝试从社会文化背景、利益关系等角度,对租界建设法规产生与发展的动因展开研究,论证其在近代天津租界城市形成与建设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比较研究,进一步探讨近代天津各租界建设法规的来源与影响,提出了天津租界建设法规传播类型的多重性特征。此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近代天津租界建设管理法治研究领域的空白。论文共分七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研究对象与范围、研究问题与意义,对既有研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章对近代天津租界建设法规的肇始及各租界建设法规体系(包括建设法规的管理体系、立法程序与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第三至五章分别就近代天津租界建设法规的三个建设控制层面进行了论述:第三章就租界建设法规对土地开发的控制,从租界土地边界的划定、土地制度与地籍管理、房地产捐税及土地开发模式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度研究;第四章就租界建设法规对租界市政建设的管理与控制,从市政建设管理制度、道路交通建设、市政管网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五章就租界建设法规中的建筑控制条文,从建筑形式控制、建筑设计规范、建筑建设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解析。第六章将天津置于中国近代通商口岸体系之中,通过将天津各租界的建设法规分别与其母国的建设法规、其他租界的建设法规、天津华界的建设法规进行比较分析,就天津各租界建设法规的来源与影响、传播方向与动因进行了深入探讨。第七章对近代天津建设法规的发展特征及对近代天津城市建设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归纳,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黄元炤[3](2017)在《《中国建筑》的介绍,及建筑师发表在《中国建筑》文章之观察》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近代时期,《中国建筑》作为最重要的建筑专业期刊之一而进入到大众的视野中,由于当时关于此类建筑专业的杂志甚少,又因取材多样,内容丰富,文章质量高,图样效果好,印刷精良,从而获得中国近代建筑界的关注与好评,订购者相当踊跃,代售处常销售一空,效果奇佳,是一本有着极高历史资料价值的期刊。

白林海[4](2017)在《于道泉评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中国现代着名藏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于道泉并没有受到与之相应的重视。在相关研究中所显示是他的翻译着述,而对他的翻译研究没有深入,并且翻译作品也仅仅是他学术人生中的一部分。在中国现代着名学者家族之中,论名气他不如赵元任、李方桂、罗常培、王静如、萧乾等学者,但他的成就则不亚于以上一类学者。形成目前的这样形态是人们对他的人生历程及其作品了解的局限,以及对中国藏学的关注力度不足所致。目前,有关于道泉的研究者不多,在中国国内关注他的还远远不及国外,比如日本关注得早。于道泉1992年仙逝至今已有二十五个春秋,在此期间,除了 2001年王尧的一部概述于道泉生平和整理其相关着述外,至今没有一部较完整论述于道泉的生平和学术的论着。本论文力图在史料上为后来研究者所提供详实的研究基础和事实依据,并注重于道泉生平的系统考述,证实他为构筑中国藏学而奋斗的历程。另外,我们着重于着述的系统考析,力图在着述的分析中彰显于道泉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方法,以便于探讨于道泉及其着述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应有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地位。于道泉来自于中华文明起源地之一的齐鲁大地,是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后起之栋梁。他早在齐鲁大学就读时,就已登上了中国文坛,成为文学研究会会员。最初的两部译着迅速地反映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文学思想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新格局的形成,受到文学界和史学界的赞誉。他在进入北平北海图书馆和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后,反映在梵蒙藏满语言文化与汉语言文化方面研究的作品获得国内外学术界的一致好评。从于道泉的作品来分析他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仅仅相连,与现代中国历史发展密不可分。他的创作思想紧跟时代的步伐,每一个时期的作品都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因此,研究于道泉的生平、创作历程以及作品特色,就能感受到社会风云的变幻,及其社会变迁更替给知识分子的心灵里的投影和深奥厚重的民族语言文化。于道泉生于山东省临淄县齐都镇葛家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幼接受良好的庭训,又目睹清末民初的社会变迁更替,以及德国、日本等帝国主义列强劫取祖国宝藏,践踏祖国大好河山,残害祖国同胞。后立志读书救国,接受民国政府“实业救国”的教育,1916年,考入山东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学化学科。毕业后,1920年又考入齐鲁大学,接受西方基督教会大学较为先进的教育,又受到五四运动新文化思想的启发,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历史新格局的影响。1922年他翻译了许地山着的《空山灵雨》为世界语,1923年翻译卜赖尔(B.Baxter Blair)所着的《世界地理之改造》(World Remapped)为汉语。1924年于道泉放弃考取官费赴美留学机会,转入北京大学跟随钢和泰先生修习梵文、藏文和研究佛典,1926年入北平北海图书馆特藏部整理与研究蒙藏满典籍文献,1928年入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钻研藏文典籍文献,最终他走进研究中国藏学的殿堂。1934年赴欧洲游学,先后在法国、德国和英国,学习了法文、德文、土耳其文等语言文字,专修藏文、藏文文法等,又教授汉语、藏语和蒙古语等语种。先后在法国国家图书馆和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SOAS)工作,他一边工作,一边查阅法藏和英藏的藏文古籍文献,并把一些文献资料抄录或拍照寄回祖国。期间,他译介了多首藏族民歌和多部反映中国解放区的新文学作品,让西方人民及时了解到西藏民族文化和中国解放区的文化新面貌,充分反映了他心系祖国的学术思想。1949年回国后,他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工作,兼任北京图书馆不带薪的研究馆员,他致力于创建中国藏学,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成为现在世界的一门显学。展现了他的光辉人格和执着的共产主义信仰,实现了他的梦想蓝图。在人生的历程上,于道泉是一位特立异行的行者横跨“四朝”堪称传奇;在学术研究上,是一位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奇才,一位东西方的“骑士”。从对中国现代学术贡献看,我们是透过分期分类考述为背景,层层深入探讨,再结合作品分析予以评析。我们首先从于道泉的梦想起航分析,自20世纪20年代中期起,他在从事藏语文献古籍整理与研究的实践工作中孕育了他的梦想,并为实现这一梦想而一路西游寻梦,直到新中国成立,他才得以实现梦想——建立中国藏学。其次,在中国藏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国内外学者名流的帮助、影射与反衬。因此,又通过于道泉与国内外学术界学者名流的交往展开论述。三是沿着中国藏学的建设路线进行分类分期展开讨论,论述于道泉在中国藏学史上所扮演的角色及所作出的贡献。由于中国藏学的研究和藏传佛教的研究具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在本章中把佛教研究列出来讨论。四是语言学的研究,包括翻译学和词典学,分别以三大节展开,梳理并分析了他在语言学的现代化、翻译学的顺适原则和词典学的藏文标音化等等具有的突出贡献,是研究人类语言学史上独树一帜的。特立异行的人格和丰富的人生阅历锻造于道泉做学术研究的灵魂。虽然他所着的作品不多,但都是精品。因此,我们通过对于道泉的精品着作分析,得出他的治学方法及理论在中国学术界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应有他的一席之地。

王胜[5](2016)在《菲律宾现代“疆土”的形成(1898-1947) ——论证中国南海历史性权利的新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维护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是当今及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中国外交实践和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重要任务。由于人类海洋活动的困难、历代政权对海洋不够重视等原因,特别是在中国诸多历史资料中,对南海岛礁分布、中国人在南海岛礁上的开发经营、管理维护等做系统描述的文字留世不多,错讹时出,因此中国历史性权利的确定和足够历史证据的发掘,仍然是中国国际关系研究面临的巨大挑战。相反,南海其他周边国家近代以来曾相继沦为西方大国的殖民地,其宗主国在这些地区留下了诸多航海日志、地图资料、官方文件和外交档案,为研究南海周边国家近代疆土范围和海域状况等,保存了较丰富的材料。因此,本研究采取与中国大多数现有研究不同的路径,以菲律宾现代“疆土”形成为主要讨论对象,研究和批驳菲律宾提出的权益依据,从反面为中国主张的历史性权利提供支撑,说明中国在南海历史性权利具有合理性。同时,由于美国是现代菲律宾疆土形成中的重要行为者,本研究也揭示了美国外交在南海问题上的矛盾立场,有利于我国对美交涉。菲律宾现代疆土的形成与美国殖民统治时期三个国际条约密切相关。1898年美西战后双方签订的巴黎和平条约第三款初步勾勒了现代菲律宾疆土的外形轮廓;1900年华盛顿条约又将菲律宾南部的锡布图岛和卡加延苏禄岛纳入美属菲律宾。一幅1908年由美国人霍奇森所制菲律宾地图将两个国际条约规定的岛屿范围线,分别称作“巴黎条约线”与“后来条约”线。1928年帕尔马斯岛仲裁案使美属菲律宾失去了对该岛的主权。1930年美英签署的华盛顿条约则又将茫西群岛和海龟群岛纳入菲律宾群岛。经1900年、1928年和1930年三次岛屿增减,1898年最初勾勒菲律宾现代疆土范围的“巴黎条约线”,最终演变为“菲律宾条约界限”(或“国际条约界限”)。1935年菲律宾自治政府宪法肯定了“条约界限”范围内的疆土作为菲律宾的领土。1937-38年在讨论能否依据1900年华盛顿条约将斯卡伯格礁(黄岩岛)纳入菲律宾群岛时,美菲内部对“条约界限”的地位提出了质疑,但无论是美国国务院的相关指示,抑或后来1938年、1944年的美制菲律宾地图等事实,均证明“条约界限”已趋固定。由“菲律宾条约界限”圈定的美属菲律宾,于1946年被新兴独立的菲律宾共和国正式承继,成为菲律宾法定化的疆土。菲律宾现代疆土的形成过程表明,美国对菲律宾疆土的根本政策是,将西班牙曾享有主权或管辖权的一切岛屿纳入美属菲律宾。20世纪上半叶美国在菲律宾疆土形成中的多次外交实践,是其对南北划界仅以文字说明而无确切经纬度的、停留于纸面上的西班牙属菲律宾疆土,经科学化的经纬度划界后付诸实际行动的结果,也是其运用国际法、国际条约等一般国际规范与准则,将西班牙统治时期那些鞭长莫及、人烟荒芜、长期漠视的,且与周边殖民大国相邻的模糊地带的岛礁,纳入自身殖民行政统治体系的表现。菲律宾疆土的形成过程反映了美国在菲律宾疆土范围认识层面由模糊不定逐渐走向清晰明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的外交实践和独立之际菲律宾的西部疆土边界未突破东经118度,从而不包括南海诸岛。因此,1947年中国政府绘制《南海诸岛位置图》,以南海断续线的形式界定中国在南海地区的历史性权利时,并不涉及任何菲律宾的疆土。中国南海断续线有其合理性、合法性。在当前南海争端中,西方国家与学者长期以来把持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国际话语的书写,不仅以20世纪后期形成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评判20世纪上半叶的南海格局,而且抓住中国历史上不重视海洋、涉海材料不系统、有错讹等,否定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从菲律宾现代疆土的形成、中国南海断续线的制定,及战后南海地区国际秩序的确立角度看,西方对中国在南海历史性权利的指责毫无道理。菲律宾后来对南海部分岛礁,特别是黄岩岛提出主权诉求没有根据。与现有西方世界的理解或认识相反,中国当前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的权益主张,本质上是为了恢复以战时盟国相关法律文件为基础的战后南海地区秩序。中国对南海断续线内岛礁与相关海域权益的主权主张同战后南海地区确定的为周边国家普遍承认的秩序具有紧密、自洽的内在联系。

苏超[6](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郭奕冰[7](2013)在《中华书局学术着作出版研究(1912-1949)》文中提出学术着作是传承学术思想、传播学术成果的重要工具,学术着作出版有助于促进学术成果的交流。因此,学术的发展不仅反映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发展状况,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出版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术界动荡起伏、波澜壮阔,各种社会思潮纷纷涌入,中国的学术界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景象,先进知识分子们在学术上的诉求,又迫切希望传播给社会大众,引起学术界和社会的共鸣和关注,在客观上促进了出版业的发展。学术与出版交叉融合,学术着作呈现繁荣盛景,一批批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着作不断涌现,有些着作至今仍在重印,惠泽学林。“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民国时期,中华书局作为第二大民营出版机构,在学术着作出版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学术着作出版的经验依然值得现在出版界借鉴。论文通过对1912-1949年间中华书局出版的学术着作进行筛选分析,将中华书局出版的学术着作划分为古籍型学术着作和原创型学术着作。通过对学术着作进行量化分析,可以看出中华书局学术着作出版经历了起步期、繁荣期、衰退期三个阶段,并揭示出学术着作出版以人文社科类为主、自然科学类为辅特点,译介型西方学术着作形成以欧美日为主、其他国家影响甚微的特点。同时,详细论述中华书局作家群体、编辑群体、译者群体与学术着作出版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中华书局学术着作出版的贡献。论文总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学术着作概念的界定、中国传统学术转型的背景以及现阶段中华书局学术着作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中华书局学术着作出版(1912-1949)概况。首先,介绍学术着作出版的背景,包括政治背景、经济背景、文化背景三个方面,其次,对将中华书局学术着作出版按照选题资源的不同划分为古籍型学术着作与原创型学术着作。第三部分:中华书局学术着作出版(1912-1949)特点分析。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学术着作的学科、国别、出版形式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中华书局学术着作出版(1912-1949)与编、译、着群体。分别介绍作家群体、编辑群体和译者群体与学术着作出版之间的关系。第五部分:中华书局学术着作出版(1912-1949)贡献。主要从中国近现代学科体系的建设、学术着作出版规范意识等等介绍。第六部分:结语。简要回顾了全文内容,指出中华书局学术着作出版对现代出版业的启示。

狄三峰[8](2013)在《2000~2012年中国大陆历史地理学研究之发展》文中研究说明邓广铭先生认为研究中国古代史要掌握年代、地理、职官、目录四种基本工具,而其中的“地理”便是指现今所讲的历史地理学,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中国历史地理学自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长足进步,进入到本世纪更是发展迅猛。总结和梳理本世纪头十余年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成绩,对于该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按当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对2000-2012年这十三年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情况做一番梳理。本文大体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论述本文的选题意义和近年来的研究大概;第二部分为第一章,对十余年来学科的整体发展情况做宏观说明,内容包括会议进展情况、专业历史地理杂志的发展、主要科研院校的研究领域和取得成果,以及近年来活跃在历史地理领域的学者大要等;第三部分为第二章,论述十余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进展情况,重点强调了学科属性问题和信息技术在历史地理研究中的运用;第四部分为第三章,主要论述的是历史自然地理的发展情况,对有关的地理因素进行分述概括,同时强调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互动:第五部分为第四章到第十一章,主要论述的是历史人文地理的发展情况,分别对历史政治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历史社会文化地理、历史聚落地理、历史人口地理、历史军事交通地理和区域历史地理等分支进行理论层面和内容层面的分析;第六部分为第十二章,论述了历史地图集的编纂情况,并对一些编绘理论进行分析说明;第七部分是第十三章,对历代地理志书、古地图以及历史地理文献的汇编情况进行简要总结;第八部分为第十四章,总结十余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特点、问题、对策,并展望中国历史地理学将来的发展走势。

林姿蓉[9](2012)在《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论文是科技活动产出的重要形式之一,是记录人类科技进步的历史性文献,而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的目的在于丰富文献信息资源、扩大公众获取知识权利、提高科技论文质量、促进文献共享服务及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为落实此目标,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须受到网络版权保护原则的约束,包括:(1)尊重作者优先权原则;(2)尊重使用者合法利用权原则;(3)维护网络共享和版权保护利益平衡原则。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具体路径在于:(1)遵守科技论文网络版权政策的指导原则;(2)构建多元化的科技论文网络发表授权模式;(3)强化和保护网络科技论文的“特殊版权”;(4)建立多方主体间之利益平衡机制。本文首先就科技论文的属性、网络发表的意涵,以及科技论文的类别、科技论文网络出版的方式等做陈述。其次,在说明版权保护的意涵及范围基础上,展开对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之法理基础研究,包括版权法之利益平衡机制、版权法之权利限制制度、网络版权与纸质版权的关系,以及中外知识产权观点之差异与版权制度的协调。再次,通过中国期刊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以及SpringerLink等数据库,以“科技论文”、“网络版权”、“版权保护”、“网络共享”、“网络发表”、“开放存取”、"Scientic Papers"、"Online-sharing"等为关键词,搜寻了1994至2012年的文献,梳理了中国与欧美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及开放存取运动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与网络共享的制约因素,以及开放存取中较为突出的版权保护问题。接着,选取中外五个知名的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平台的网络版权保护现状,包括美国的arXiv.org、德国的Springer Open Choice,以及中国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预印本系统及奇迹文库等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平台,进行网络版权保护现状有关层面之梳理、比较与分析。最后,在上述法理基础及分析历程上,本文总结了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的对策:(1)政府角色:推动跨法领域的科技论文之合法共享。(2)共享平台:构建版权监管的激励机制。(3)保护手段:完善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技术体系。

屈湘玲[10](2012)在《前景与路径:改制中的湖南科技期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就一直处于进行时,从1978年算起,已走过三十多个春秋。期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思考期(1978-1992),第二阶段的探索期(1993-2002),第三阶段的实践期(2002—至今),到了2010年,文化体制改革更是被推入了如火如荼时期。期刊,文化阵营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被体制改革的不可逆挡之势推向市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国务院分别下文就期刊体制改革出台了相关的意见与政策。2009年4月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针对期刊的改制特别指出:制定经营性报刊转制方案,推动经营性报刊出版单位逐步实行转制。这表明,期刊的转制也将拉开序幕。位于中国版图中部的湖南文化大省,其科技期刊数量为122种,占全国科技期刊的2.56%(到2007年底,我国大陆的科技期刊已经达到约5100种),涉及行业众多、主办单位复杂,用专家的话概括就是小、散、弱。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牵一发势必动全身,故湖南省科技期刊的改制得到业内业外人士的一致关注。本文从湖南省科技期刊的历史与现状入手,分析了湖南省科技期刊在中国乃至国际上所处的地位,并借鉴国外科技社团的运作模式,提出了湖南省科技期刊在改制中的路径观察与思考。

二、2001年度《中外公路》目次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度《中外公路》目次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河北省政府公报》研究(1928-193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学术价值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河北省政府公报》的创办
    (一)河北省政府的成立与《河北省政府公报》的创办
    (二)《河北省政府公报》的编辑出版与发行
二、1928-1930 年河北省各级行政机构与人事制度的建立
    (一)颁布条例,完善行政机构建制
    (二)整顿吏治,制定人事任用制度
三、1928-1930 年间河北省政府的财务整理与地方经济恢复
    (一)整理财政,充裕省库
    (二)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四、1928-1930 年间河北省教育事业的恢复与改进
    (一)全省教育事业的恢复阶段
    (二)全省教育事业的发展阶段
五、1928-1930 年间河北省的社会治理与改造
    (一)剿匪清乡,成立地方保卫团
    (二)禁止烟毒,改善社会风气
    (三)废除陋习,改良社会习俗
    (四)抚恤救济,稳定社会秩序
六、《河北省政府公报》的历史作用与价值
    (一)《河北省政府公报》具有的历史作用
    (二)《河北省政府公报》的珍贵史料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教育厅行政机构设置及其职掌
    附表2:行政人员的考试资格和考试科目表
    附表3:河北省训政学院课程纲目
    附表4:视学人员及各学校与各县应改进事项
    附表5:男女师范学校招生区域
    附表6:河北省各县筹办救济院情形总表
后记

(2)近代天津租界建设法规研究(1860-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1.1 研究对象
        1.1.2 范围限定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既有研究综述
        1.3.1 天津租界城市与建筑历史研究
        1.3.2 中国租界建设法规研究
        1.3.3 既有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与框架
        1.5.1 论文创新点
        1.5.2 论文框架
第2章 近代天津租界建设法规体系概述
    2.1 近代天津租界建设法规的肇始
        2.1.1 开埠条约
        2.1.2 租界条款
        2.1.3 建设法规
    2.2 天津英租界建设法规体系
        2.2.1 管理体制
        2.2.2 立法程序
        2.2.3 发展历程
    2.3 天津法租界建设法规体系
        2.3.1 管理体制
        2.3.2 立法程序
        2.3.3 发展历程
    2.4 天津日租界建设法规体系
        2.4.1 管理体制
        2.4.2 立法程序
        2.4.3 发展历程
    2.5 天津意租界建设法规体系
        2.5.1 管理体制
        2.5.2 立法程序
        2.5.3 发展历程
    2.6 天津德、俄、奥、比租界建设法规体系
        2.6.1 德租界建设法规体系概述
        2.6.2 俄租界建设法规体系概述
        2.6.3 奥租界建设法规体系概述
        2.6.4 比租界建设法规体系概述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代天津租界建设法规对土地开发的控制
    3.1 近代天津租界土地边界的划定与扩张
        3.1.1 英租界边界的划定
        3.1.2 法租界边界的划定
        3.1.3 美、德租界边界的划定
        3.1.4 日租界边界的划定
        3.1.5 俄、比租界边界的划定
        3.1.6 意、奥租界边界的划定
        3.1.7 近代天津租界边界划定原则
    3.2 近代天津租界的土地制度与地籍管理
        3.2.1 土地永租制度
        3.2.2 土地登记
        3.2.3 土地契证
        3.2.4 土地拍卖
    3.3 近代天津租界的房地产捐税制度
        3.3.1 房地产捐税的地位
        3.3.2 房地产捐税的分类
        3.3.3 房地产捐税的管理
    3.4 近代天津租界的土地开发模式
        3.4.1 土地分区规划
        3.4.2 土地填垫整理
        3.4.3 公共工程用地的征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近代天津租界建设法规对市政建设的控制
    4.1 近代天津租界的市政建设管理
        4.1.1 市政建设管理制度
        4.1.2 工程承包制度
    4.2 近代天津租界的道路交通建设
        4.2.1 道路建设管理
        4.2.2 道路分级规划
        4.2.3 道路交通法规
    4.3 近代天津租界的市政管网建设
        4.3.1 排水设施建设
        4.3.2 供水设施建设
        4.3.3 电力与照明设施建设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近代天津租界建设法规对建筑的控制
    5.1 近代天津租界的建筑形式控制
        5.1.1 建筑物的美观要求
        5.1.2 建筑物的文化形象——“西式建筑”与“中式建筑”
    5.2 近代天津租界的建筑设计规范
        5.2.1 建筑细部与空间设计
        5.2.2 建筑卫生设备设计
        5.2.3 建筑防火设计
        5.2.4 建筑结构与材料
    5.3 近代天津租界的建筑建设管理
        5.3.1 建筑许可制度
        5.3.2 建筑施工管理
        5.3.3 既有建筑管理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回溯:近代天津租界建设法规的源与流
    6.1 近代天津租界建设法规中的母国印记
        6.1.1 对母国法律体系的参照
        6.1.2 对母国法规内容的参照
        6.1.3 西方现代城市建设理念与技术的引入
    6.2 近代中国各口岸同一国家租界间建设法规的影响关系及动因
        6.2.1 英租界——公使统筹管理与租界当局的自主性相结合
        6.2.2 法租界——领事的调任
        6.2.3 俄租界——董事会成员的调任
        6.2.4 德租界与日租界——本国政府主导
    6.3 近代天津各国租界间建设法规的影响关系及动因
        6.3.1 比租界对法租界法规的移植
        6.3.2 德租界对英租界法规的借鉴
        6.3.3 俄租界对德租界法规的参照
        6.3.4 意租界对德租界法规的改进
    6.4 近代天津租界建设法规的本土影响
        6.4.1 租界建设法规内容的本土化
        6.4.2 租界建设法规对华界建设法规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近代天津租界建设法规的特征
        7.1.1 现代化建设管理体系的发端
        7.1.2 多类型传播方式的结果
        7.1.3 资本逐利与文化输出的产物
    7.2 近代天津租界建设法规对天津城市建设的影响
        7.2.1 规范了租界的开发建设活动
        7.2.2 推动了租界空间格局与建筑风貌的形成
        7.2.3 带动了华界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发展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1894年《法租界市政章程》
    附录B: 1930年《天津法租界工部局法租界法规总集》(建设相关部分)
    附录C: 1899年《天津德国租界建筑章程》《天津德租界警务章程》
    附录D: 1899年《天津德租界警务章程》
    附录E: 1902年日租界《日本专管居留地工程承包规则》
    附录F: 1919年天津日本居留民团《下水道条例》
    附录G: 1923年日本驻津领事馆发布《建筑管理规则》
    附录H: 1925年《驻津英国工部局一九二五年公布营造条例及卫生附则》目录(中英文对照)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3)《中国建筑》的介绍,及建筑师发表在《中国建筑》文章之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建筑》的介绍
    建筑师发起, 民办性质
    国外的学习与实践经验, 建筑师权益之维护
    成立之初暂缓、时机成熟、学会成立、改名、设立分会
    学会章程, 业务规则, 学会公守诫约
    正会员、仲会员、名誉会员的认定与审核标准
    正会员留美居多, 其次留欧
    仲会员国内学校培养或自学出身
    组织委员会
    召开年会、介绍新会员、委员会成员报告会务、讨论相关事件与议决、选举下期职员
    1934年年会
    《中国建筑》
    内容
    出版委员、专职杂志发行人
    获得中国近代建筑界的关注与好评
2.部分建筑师发表在《中国建筑》文章之观察
    同学与同事关系, 参赛相互结识
    中国建筑师学会缘起
    前后期同学关系、同事关系、项目关系
    致发刊词, 创办杂志的初衷明义
    “百乐门之崛兴”
    “弹簧跳舞地板之构造”
    “建筑文件”、编制章程表式委员会委员、现代标准化的格式
    建筑合同
    建筑章程、施工细则、建造章程
    工程更改证明书、工程更改证书
    工程说明书、建筑名词委员会
    文章类别
    “中国建筑”
    “对于上海金城银行建筑之我见”
    “北平仁立公司增建铺面”
    “建筑正轨”
    “建筑几何”
    “各大城市建筑规则之比较”
    结构工程、设计规范
    “楼版格栅之设计”
    “钢骨水泥房屋设计”
    “上海公共租界房屋建筑章程”
    “上海市政府新屋水泥钢骨设计”
    “房屋声学”
    “普通医院设计”
    “建筑师应当批评吗”
附录:《中国建筑》部分每期标题

(4)于道泉评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写作相关问题
上篇 生平考述
    第一章 青少年时代
        引言
        第一节 少年时代
        第二节 青年时代
    第二章 北平求学十一载
        第一节 济南际遇泰戈尔
        第二节 北京大学获新生
        一、师从钢和泰
        二、进步新青年
        第三节 北平北海图书馆
        第四节 国立中央研究院
    第三章 欧陆留学十六载
        第一节 法国(1934-1935)
        第二节 德国(1936-1937)
        第三节 英国(1938-1949)
    第四章 教书育人四十三年
        第一节 北京大学(1949-1951)
        第二节 中央民族学院(1951-1992)
下篇 中国现代学术贡献
    第五章 于道泉中国藏学之梦
        第一节 北京孕梦
        第二节 欧洲寻梦
        第三节 新中国筑梦
        一、组建中国藏学机构
        二、培养藏学人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与国内外学术界交往
        第一节 默默的奉献者和良师益友
        一、默默的奉献者
        二、良师益友
        第二节 与中国学术界交往
        一、于道泉与陈寅恪
        二、于道泉与傅斯年
        三、于道泉与赵元任
        四、于道泉与许地山
        第三节 与国外学术界交往
        一、于道泉与巴考
        二、于道泉与拉露
        三、于道泉与西门·华德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藏学研究及贡献
        第一节 中国藏学研究
        一、中国藏学厘定
        二、中国藏学研究与贡献的评述
        第二节 佛教研究
        一、纵向研究
        二、横向研究
        三、移离佛教的原因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语言学研究与贡献
        第一节 语言学研究
        一、语言学研究分期评述
        二、语言学研究实践评析:以《藏文数码代字》为例
        三、语言观
        本节小结
        第二节 翻译学研究
        一、翻译研究分期评述
        二、翻译研究实践评析:以《第六代达赖喇嘛仓洋嘉错情歌》为例
        三、翻译观
        第三节 词典学研究
        一、词典学研究的缘起
        二、词典学研究实践评析:以《(?)藏汉对照拉萨口语词典》为例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菲律宾现代“疆土”的形成(1898-1947) ——论证中国南海历史性权利的新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概念界定
    第四节 大纲安排
    第五节 史料说明
    第六节 历史地图对本研究的意义
    第七节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西班牙统治时期菲律宾总督辖区的演进
    第一节 西班牙势力的东渐与“菲律宾”名谓的产生
        一、麦哲伦探险队对西班牙属“西部群岛”的探险
        二、1529年西葡萨拉戈萨条约的签订
        三、对“西部群岛”的再探险与“菲律宾”名谓的产生
    第二节 菲律宾总督区的建立及菲律宾群岛范围的演进
        一、黎牙实比远征队占领宿务岛及菲总督区的建立
        二、西班牙对吕宋岛的拓殖
        三、“大菲律宾群岛”的形成:对棉兰老岛、苏禄群岛的征服
    第三节 国际条约下的西属菲律宾群岛
        一、1885年马德里条约对西属菲律宾群岛的南部划界
        二、1895年东京条约对西属菲律宾群岛的北部划界
        三、美西战争前西班牙总督辖区的实际范围
第二章 美西战争与稀见1908年菲律宾地图所示美属菲律宾疆土
    第一节 美西战争与菲律宾群岛的易手
        一、美西战争的爆发与扩张主义者的胜利
        二、美国内部对割占菲律宾群岛范围的争论
    第二节 1908年“霍奇森”菲律宾地图
        一、美西战争后美国对菲律宾群岛地图的绘制
        二、1908年“霍奇森”地图中“鸣谢”内容解读
        三、“霍奇森”地图的官方色彩及其价值
    第三节 地图中的“巴黎条约线”及其圈定的菲律宾疆土
        一、“巴黎条约”的出台
        二、“巴黎条约线”下的菲律宾疆土
    第四节 地图中“后来条约”的含义
        一、“后来条约”产生的原因及内容
        二、锡布图岛和卡加延苏禄岛并入美属菲律宾
第三章 殖民大国竞合下美属菲律宾疆土的局部变更
    第一节 1928年美荷关于帕尔马斯岛的主权争议及其主权转移
        一、美荷帕岛争端与1928年国际仲裁
        二、帕岛主权由美属菲律宾转向荷属东印度
    第二节 1930年茫西、海龟两群岛入附美属菲律宾
        一、1930年前美英岛礁争端及其共识
        二、1930年美英划界条约的签订及海龟、茫西两群岛归附菲律宾
第四章 新现美国解密档案关于1937-38年美菲内部对“条约界限”固定与否的讨论
    第一节 “菲律宾条约界限”规定的美属菲律宾疆土
        一、菲律宾疆土的限定线由“巴黎条约线”演变为“菲律宾条约界限”
        二、1935年自治政府宪法对“条约界限”所限菲律宾疆土的肯定
    第二节 1937-38年美菲内部关于“条约界限”固定与否的讨论
        一、美岛务局藏涉斯卡伯格礁(黄岩岛)档案的发现
        二、一场关于“条约界限”是否可以外扩包含斯卡伯格礁(黄岩岛)的讨论
    第三节 美相关证据的欠充分与“条约界限”事实上的固定
        一、美依1900年华盛顿条约将黄岩岛纳入菲律宾群岛的证据不充分
        二、“条约界限”事实上的固定
第五章 菲律宾的独立及其现代“疆土”的形成
    第一节 日本占领时期的菲律宾疆土
        一、日本攻占美属菲律宾
        二、日占时的菲律宾疆土——以一幅日制菲律宾地图为例
    第二节 菲律宾独立时若干法律文件对菲律宾疆土的规定
        一、1946年菲律宾的独立
        二、“美菲一般关系条约”等法律文件对菲律宾疆土的规定
        三、菲律宾共和国宪法有关菲律宾疆土的条文规定
    第三节 菲律宾现代“疆土”的最终形成
        一、1947年菲律宾政府接收茫西、海龟群岛
        二、菲律宾现代的*终形成
结语 兼论中国的南海历史性权利
    一、菲律宾疆土形成的历史过程及美国统治菲律宾时期的疆土政策
    二、从菲律宾现代“疆土”形成反观中国的南海历史性权利
    三、战后东亚国际秩序的演变与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
附录I 黄岩岛、P. de Mandato、Panacot关系考——以2014年菲律宾地图展为中心
    第一节 2014-2015年菲律宾历史地图展
        一、大法官卡皮奥举行的历史地图展与巡回讲演
        二、菲律宾地图展对Panacot等暗礁与黄岩岛关系的解释
    第二节 黄岩岛(Scarborough)与Panacot、P.de Mandato关系考
        一、18世纪菲律宾地图中Panacot=Masingola=SouthMaroona
        二、18世纪图志中Scarboro Shoal≠Masingola(Masingloc)
        三、18世纪末Panacot的“消失”与Masingloc之名的转移
附录Ⅱ “条约界限”下菲律宾的现代疆土图示
附录Ⅲ 1908年菲律宾群岛地图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刊发论文
致谢

(6)“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附图清单
附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设定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一、数字鸿沟
        二、文化信息资源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四、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一、知识沟理论
        二、文化权利
        三、文化传播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公共物品理论
        六、贫困文化理论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一、建立试点
        二、启动应用
        三、全国推广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一、建设流程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四、资源构成分析
        五、服务方式分析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
    第三节 研究展望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中华书局学术着作出版研究(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缘由
    1.2 中国传统学术转型
    1.3 学术着作概念界定
        1.3.1 学术的含义
        1.3.2 学术着作的概念界定
    1.4 中华书局学术着作出版的研究现状
        1.4.1 新中国成立前中华书局学术着作出版研究的文献综述
        1.4.2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书局学术着作出版研究的文献综述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
2 中华书局学术着作出版(1912-1949)概况
    2.1 学术着作出版的背景
        2.1.1 政治背景
        2.1.2 经济背景
        2.1.3 文化背景
        2.1.3.1 新式文化的建立
        2.1.3.2 留学运动的兴起
        2.1.3.3 外国学者访华对学术活动的促进
        2.1.3.4 学术研究社团空前活跃
    2.2 中华书局学术着作出版阶段划分
        2.2.1 起步期(1912-1919)
        2.2.2 繁荣期(1920-1937)
        2.2.3 衰退期(1938-1949)
    2.3 中华书局学术着作出版类型
        2.3.1 古籍型学术着作
        2.3.2 原创型学术着作
        2.3.2.1 中国学者自主创作型学术着作
        2.3.2.2 译介型学术着作
3 中华书局学术着作出版(1912-1949)特点分析
    3.1 学科特点分析
        3.1.1 以人文社科为主、自然科学为辅
        3.1.2 自然科学类学术着作以中国学者自着为主,不乏经典着作
    3.2 西方译介学术着作分析
        3.2.1 译着国别分析
        3.2.2 译介西方学术着作学科分析
        3.2.3 译介西方学术着作的启示
    3.3 出版形式分析
        3.3.1 重印与再版
        3.3.2 以丛书出版为主
4 中华书局学术着作出版(1912-1949)与编、译、着群体
    4.1 学术着作作者群体
        4.1.1 专家学者参与学术着作出版
        4.1.2 学术团体参与出版
    4.2 编辑群体参与学术着作出版
    4.3 译者群体与学术着作出版
5 中华书局学术着作出版(1912-1949)的贡献
    5.1 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学科体系的建立
    5.2 推进学术着作出版的规范化
    5.3 形成了一系列学术着作出版经验,为学术着作出版提供了借鉴
        5.3.1 编辑与学者一体化,有助于拓展选题资源,提高内容质量
        5.3.2 与文人学者保持良好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学术群体
        5.3.3 与文化团体保持密切的联系,有助于彰显学术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中华书局学术着作书目(1912-1949)

(8)2000~2012年中国大陆历史地理学研究之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第一章
    十余年来学科整体发展态势鸟瞰 一、会议概况 二、“双璧”争辉 三、研究重镇 四、研究队伍 第二章
    中国历史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发展 一、理论建设 二、研究方法 第三章
    历史自然地理研究的发展 一、地理因素研究 二、人地关系研究 三、综合研究 余论 第四章
    历史政治地理研究的发展(上) 一、历史疆域研究 二、其他 第五章
    历史政治地理研究的发展(下) 一、通论性与区域性政区研究 二、历代政区研究 余论 第六章
    历史经济地理研究的发展 一、历史农业地理研究 二、历史工商业地理研究 三、历史经济区域研究 余论 第七章
    历史社会文化地理研究的发展 一、理论探索 二、专题研究 余论 第八章
    历史聚落地理研究的发展 一、理论与方法 二、古都研究 三、其他历史城市地理研究 四、历史市镇乡村研究 五、其他 余论 第九章
    历史人口地理研究的发展 一、通论性研究 二、断代人口地理研究 三、历史区域人口地理研究 余论 第十章
    历史交通、军事地理研究的发展 一、历史交通地理研究 二、历史军事地理研究 余论 第十一章
    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发展 一、历史行政区域研究 二、历史自然区域研究 三、历史文化区域研究 余论 第十二章
    历史地图集研究的发展 一、历史地图集的编绘出版 二、历史地图编绘的理论探讨与数字化 余论 第十三章
    历史地理文献研究的发展 一、历史地理志书研究 二、古地图研究 三、历史地理文献汇编 余论 第十四章
    问题与展望 附表 参考文献 一、年度综述、回顾文章 二、理论方法文章 三、专着、论文集 四、书评类文章 五、海外专着(含港澳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科技论文网络使用现况
        1.1.2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现状及问题研究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问题与目的
        1.2.1 研究问题的界定
        1.2.2 研究目的及思路的表述
    1.3 研究范围与限制
        1.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2 研究限制的表述
    1.4 研究设计与方法
        1.4.1 研究设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架构与流程
        1.5.1 研究架构
        1.5.2 研究流程
2 科技论文属性、意涵及网络出版方式
    2.1 科技论文属性及其意涵
        2.1.1 科技论文的属性
        2.1.2 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意涵
    2.2 科技论文的类别及网络出版方式
        2.2.1 科技论文的类别
        2.2.2 科技论文网络出版方式
3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之法理基础
    3.1 版权保护的意涵及范围
        3.1.1 版权定义暨着作权内涵
        3.1.2 版权保护之意义及范围
    3.2 版权法之利益平衡机制
        3.2.1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
        3.2.2 公权与私权
        3.2.3 版权法之立法设计与核心价值
        3.2.4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利益机制失衡现象
        3.2.5 版权保护与网络共享的关系
    3.3 版权法之权利限制制度
        3.3.1 合理使用制度
        3.3.2 法定许可制度
    3.4 网络版权与纸质版权的关系
        3.4.1 主体的特殊性
        3.4.2 客体的特殊性
        3.4.3 网络版权权利内容的特殊性
    3.5 中外知识产权观点之差异与版权制度协调
        3.5.1 中外知识产权观点歧异
        3.5.2 中外版权制度之差异与协调
4 欧美科技论文网络共享实践方式、立法现状与制约因素
    4.1 欧美科技论文网络共享的实践现状
        4.1.1 开放存取
        4.1.2 科技文献数据库
        4.1.3 学术搜索引擎
        4.1.4 学术网站或博客
    4.2 欧美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有关立法现状
        4.2.1 美国
        4.2.2 欧盟
    4.3 欧美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模式
        4.3.1 开放存取领域的版权保护模式
        4.3.2 非开放存取领域的版权保护模式
    4.4 欧美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与共享的制约因素
        4.4.1 作者在出版费、版权授予与共享实践等制约
        4.4.2 用户在订阅费、许可协议与承担责任等制约
        4.4.3 供应方在经费、质量控管与捆绑销售等制约
    4.5 欧美对开放存取期刊出版费暨其经济效益观点
        4.5.1 各界对开放存取出版费的观点
        4.5.2 开放存取的经济效益
        4.5.3 开放存取经济生存途径探讨
        4.5.4 小结
5 中国科技论文网络共享实践方式、立法现状与制约因素
    5.1 中国科技论文网络共享的实践方式
        5.1.1 开放存取
        5.1.2 数据库
        5.1.3 科技期刊网络化
    5.2 中国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有关立法现状
        5.2.1 版权保护立法现状
        5.2.2 与网络版权保护有关之国际条约
        5.2.3 版权技术保护措施
    5.3 中国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与共享的制约因素
        5.3.1 作者在出版费、版权管理与学术剽窃等制约
        5.3.2 用户在内容控管与版权保护意识的制约
        5.3.3 网络服务商高额服务费的制约
        5.3.4 科技论文网络共享于环境方面的制约
6 中外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案例分析
    6.1 欧美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案例分析
        6.1.1 arXiv.org电子预印本文库
        6.1.2 SpringerLink全文数据库
    6.2 中国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案例分析
        6.2.1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6.2.2 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
        6.2.3 奇迹文库
    6.3 中外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及其营运探析
        6.3.1 版权管理
        6.3.2 学科领域
        6.3.3 审稿机制
        6.3.4 营运经费
        6.3.5 综合讨论
7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体系构建之研究
    7.1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目标
        7.1.1 丰富文献信息资源
        7.1.2 扩大公众获取知识权利
        7.1.3 提高科技论文质量
        7.1.4 促进文献共享服务
        7.1.5 推动国际学术交流
    7.2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原则
        7.2.1 尊重作者优先权原则
        7.2.2 尊重使用者合法利用权原则
        7.2.3 维护网络共享与版权保护利益平衡原则
    7.3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路径
        7.3.1 遵守科技论文网络版权政策的指导原则
        7.3.2 建构多元化的科技论文网络发表授权模式
        7.3.3 强化和保护网络科技论文的“特殊版权”
        7.3.4 建立多方主体间之利益平衡机制
    7.4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对策
        7.4.1 推动跨法域科技论文的合法共享
        7.4.2 构建版权监管的激励机制
        7.4.3 完善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技术体系
    7.5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10)前景与路径:改制中的湖南科技期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框架及方法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
第二章 湖南省科技期刊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湖南省科技期刊的概况
    第二节 湖南省科技期刊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湖南省科技期刊的现状
        一、技术类期刊
        二、医学类期刊
        三、学术类期刊
        四、科普类期刊
        五、综合类期刊
第三章 湖南省科技期刊方阵的比较优势与不足
    第一节 在中国科技期刊中所占位置分析
    第二节 与国际同行业期刊对比分析
    第三节 相关科技期刊样本对比分析
        一、技术类期刊《电池》与相关期刊对比分析
        二、医学类期刊《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与相关期刊对比分析
        三、学术类期刊《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与相关期刊对比分析
    第四节 湖南省科技期刊的优势、不足及原因
第四章 湖南省科技期刊改革前景与路径
    第一节 体制变革是首要
        一、亚洲部分国家传媒体制变革实践
        二、国外科技社团的运行与发展
        三、国内传媒体制变革创新实践
        四、湖南科技期刊的变革与方向
    第二节 人才引进是关键
        一、人才资源现状
        二、人才资源需求
    第三节 质量管理是保障
        一、拥有质量自源头开始
        二、提升质量从审稿入手
        三、保证质量于编辑落实
    第四节 市场运作是后盾
        一、引入期刊“绿色营销理念”
        二、推出以读者为中心的“蓝海战略”
    第五节 OA出版是趋势
        一、OA科技期刊介绍
        二、OA科技期刊的特征、优势
        三、OA科技期刊现状
        四、营造特色OA模式科技期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2001年度《中外公路》目次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北省政府公报》研究(1928-1930)[D]. 赵希悦.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近代天津租界建设法规研究(1860-1945)[D]. 孙艳晨. 天津大学, 2019
  • [3]《中国建筑》的介绍,及建筑师发表在《中国建筑》文章之观察[J]. 黄元炤. 世界建筑导报, 2017(06)
  • [4]于道泉评传[D]. 白林海.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5]菲律宾现代“疆土”的形成(1898-1947) ——论证中国南海历史性权利的新视角[D]. 王胜. 南京大学, 2016(04)
  • [6]“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7]中华书局学术着作出版研究(1912-1949)[D]. 郭奕冰. 南京大学, 2013(10)
  • [8]2000~2012年中国大陆历史地理学研究之发展[D]. 狄三峰. 扬州大学, 2013(04)
  • [9]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研究[D]. 林姿蓉. 武汉大学, 2012(05)
  • [10]前景与路径:改制中的湖南科技期刊观察[D]. 屈湘玲. 湖南师范大学, 2012(12)

标签:;  ;  ;  ;  ;  

2001年《中外公路》目录索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