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区小流域植被防土壤侵蚀作用研究

黄土区小流域植被防土壤侵蚀作用研究

一、Study on Function of Vegetation's Preventing Soil Erosion in Small Watershed of the Loess Area(论文文献综述)

吴江[1](2021)在《黄土侵蚀沟道形态的高分辨率表达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侵蚀沟道作为构成黄土高原地貌格局的主体,既是地貌发育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土壤侵蚀的结果,因此它一直都是土壤侵蚀和地貌领域研究重点关注的对象。早期研究由于受到测绘科技、数据积累情况的限制,致使中低分辨率下不能对流域尺度的侵蚀沟道、特别是尺度较小且活跃的侵蚀沟道做出全面和有效的表达和分析,且与土壤侵蚀精确模拟的要求不相适应。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遥感地形测量技术的进步,为侵蚀沟道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本研究综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无人机航测以及遥感等现代测量方法,以侵蚀沟道为研究对象展开侵蚀地形形态的高分辨率表达、侵蚀沟提取(切沟冲沟区域)以及地形变量提取尺度效应等方面的分析。该研究进一步深化了侵蚀地形的微观和宏观特征,为高分辨率环境下的土壤侵蚀研究提供了科学支撑。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低空无人机摄影测量方法可实现侵蚀沟道形态特征的高分辨率采集:通过对现有侵蚀沟道类型体系、形态特征以及众多新型地形测量与遥感技术方法的梳理和分析,提出基于低空无人机摄影测量内外业结合的侵蚀沟道形态数据采集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具有快速灵活、成本低、作业区域广等优势,能够保证地形表达精度的同时兼具较高的性价比,可以满足侵蚀沟道形态高分辨率表达对数据采集的需求。(2)充分考虑人为和自然突变地形特征可建立侵蚀沟道形态的数字表达:着重针对梯田等人为地形特征和沟沿线等自然突变地形特征,将突变地形特征线纳入插值运算构建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主要通过高程特征(表面特征,面积高程积分、断面线高程差异)、坡度特征以及剖面曲率特征(统计分布、空间格局)三个方面展开比对分析,建立了侵蚀沟道形态的高分辨率数字表达方法,进而为微小尺度侵蚀地貌特征研究提供更为准确的基础数据。(3)基于机器学习和面向对象图像分析的思路可以实现侵蚀沟道形态的高分辨率提取:基于高精度地形/影像数据构建的多分辨率数据集,选用地形/影像数据相融合的面向对象分析及随机森林自动分类策略,以切沟冲沟区域和突变地形为提取对象,展开高分辨率系列数据环境下的侵蚀沟道提取尺度效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分辨率数据集(0.2m DOM,Digital Orthophoto Map+1m DEM)在进行侵蚀沟道提取具有显着优势,其分类结果与对象的实际空间分布最为接近。随着数据集分辨率的降低(最低至5m DOM+5m DEM),其总体分类精度由90.74%下降为53.63%,主要提取差异体现在地形结构较为破碎复杂的沟头部位,沟沿线特征不显着的部位以及经短历时演化过程形成的尺度较小的切沟区域等。(4)高分辨率侵蚀沟道地形指标的精度随分辨率发生规律性变化:在DEM数据精度方面,随着分辨率的降低(1m~5m)其标准差、中误差、绝对平均误差以及地形描述误差四个指标均逐渐增大;在坡度提取方面,随着分辨率的降低均有一定程度的坡度衰减,其中王茂沟样区的坡度均值由31.80°下降至29.70°,二老虎沟样区由19.88°下降至16.73°,在坡度变化较为剧烈的区域(突变特征线及沟谷区域)衰减更为严重;在流水线提取方面,两个样区随着分辨率的降低其提取的流水线级别均由三级减少为两级,其提取数量分别由28条减少为5条(王茂沟样区)、25条减少至4条(二老虎沟样区),且对于沟道整体表达的精度及完整度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在LS因子提取方面,随着分辨率的降低LS因子呈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其均值分别由10.97增大至15.22(王茂沟样区),6.03增大至7.34(二老虎沟样区),且较大值的空间分布范围亦随之增加。

潘明航[2](2021)在《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典型坝控流域泥沙来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高原是黄河泥沙的重要来源地,其中粗泥沙的源头治理是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工作的重中之重。淤地坝作为黄土高原重要的水土保持措施,在拦蓄侵蚀泥沙的同时,还记录了小流域沉积泥沙的产沙过程和来源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对小流域侵蚀产沙特征和泥沙来源进行研究,对资料缺乏区域的土壤侵蚀研究有重大意义。本文以皇甫川罕将沟流域为例,通过对草地、坡耕地、沟壁和坝地沉积剖面土壤样品采集以及室内测定分析,分析了研究时段内流域侵蚀性降雨等相关信息,以及泥沙源地和剖面沉积泥沙的理化性质;基于历史降雨资料、实测淤积厚度、以及粉砂粘粒径分布,建立了坝地沉积旋迥层的时间序列,研究了该流域的侵蚀产沙特征及产沙强度变化;采用复合指纹识别技术进行了坝控流域泥沙源地贡献率的定量计算,可为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土保持措施合理配置等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罕将沟流域的降雨量、侵蚀性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年内分布极为不均,不同剖面深度的沉积泥沙粒径差异明显。2007~2016年侵蚀性降雨量呈上升趋势,多年月平均降雨侵蚀力在7月最大,为486.19(MJ·mm)/(hm2·h)。6~9月的降雨量、侵蚀性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分别占全年总量的72.8%、80.1%和85.5%,雨旱两季差异明显。砂粒(>0.05mm)为源地和淤积剖面泥沙的主要粒径,不同剖面深度的沉积泥沙粒径差异明显。随着时间推移,该坝控流域内沉积泥沙的粒径有细化趋势。(2)基于历史降雨资料、实测淤积厚度、以及粉砂粘粒径分布建立了罕将沟淤地坝的侵蚀产沙时间坐标,分析了小流域的侵蚀产沙特征及产沙强度变化。2007~2017年,该淤地坝共拦蓄泥沙99.20×104t,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16889.65t/(km2.a),属剧烈侵蚀区。随着淤积的进行,流域年侵蚀模数呈下降趋势。次侵蚀产沙量与次侵蚀性降雨量、年侵蚀产沙量与年侵蚀性降雨量间均呈显着相关关系(P<0.05)。该流域在中雨(20~25mm)和大雨(25~50mm)的相似降雨条件下,其侵蚀模数随着淤积的进行具有减小的趋势。(3)基于草地、坡耕地、沟壁以及沉积剖面泥沙样品理化指标的测定分析,采用复合指纹识别技术解析了该流域的泥沙来源。该流域泥沙来源的最佳指纹因子组合为Cr+As+Mo+Cd,正确判别率达90.7%。沟壁是淤地坝淤积泥沙的主要贡献源,贡献率达65.8%,其次坡耕地,贡献率为29.0%,草地的泥沙贡献率最小,为5.2%。(4)利用所得的各源地的泥沙贡献率,分析了研究时段内各泥沙源地的侵蚀产沙量变化。2007~2017年,草地、坡耕地和沟壁的多年平均侵蚀模数分别为1053.80 t/(km2·a)、4904.66 t/(km2.a)和10931 t/(km2.a)。随着旋廻层深度的增加各源地次产沙量均呈上升趋势。随着淤积的进行,中雨(10~25mm)和大雨(25~50mm)的相似降雨条件下泥沙源地的产沙量均呈下降趋势,且大雨(25~50mm)下降更为明显。

张志旭[3](2021)在《黄土高原沟壑区草地植被减流减沙优化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推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高质量发展,解决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生态环境所面临的新问题。本研究从草地植被格局及配置比例的角度切入,探索草地植被格局优化方案,以期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调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基于草地小流域董庄沟2005-2014年降雨、径流、输沙等水文资料,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结合判别分析法对次降雨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对各降雨要素与径流、输沙量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并拟合了水沙关系函数,为应用水蚀预报模型(WEPP)奠定了理论基础。对WEPP模型在黄土高原地区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价,进而应用WEPP模型分析了紫花苜蓿、自然荒草、黑麦草种植措施下的径流、输沙调控能力,基于此,设置不同坡位(上、中、下)、不同雨型、不同植被配比的组合方式,探索植被格局优化方案。结果表明:(1)研究区降雨划分为3种类型:即A雨型(长历时大雨或暴雨),频次较低(34次);B雨型(中历时小雨或中雨)频次高(196次),C雨型(短历时大雨),频次极低(5次)。A雨型是该地主要的侵蚀性降雨类型,应重点防范。C雨型侵蚀能力最强。(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前期降雨量是影响产流的重要因子且有效时间约为7天。长历时大雨或暴雨情况下,影响草地小流域产流的主要因子为次降雨量和前3天降雨量;影响产沙的主要因子为降雨量与最大30min雨强的乘积。短历时大雨特征下,前3天降雨量为产流产沙主要影响因素。(3)采用累计误差法对WEPP模型中土壤参数进行了率定,使用纳什效率系数验证了土壤参数的合理性。最终率定结果如下:有效水力传导系数为2.36 mm/h,细沟侵蚀为0.02 s/m,临界剪切力为2.5 Pa。使用纳什效率系数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黑麦草小区径流和输沙的纳什效率系数分别为0.83、0.78;自然荒草、紫花苜蓿小区径流的纳什效率系数分别为0.79、0.82。(4)在相同降雨条件下,紫花苜蓿在3种调控措施之中产流量最大,而产沙量与减沙能力最强的自然荒草相差不大。黑麦草的径流泥沙调控能力具有不稳定性,当降雨量或雨强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其输沙量急剧增加。(5)坡下1/3面积种植紫花苜蓿,坡上2/3面积种植自然荒草的情景下,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即减沙效应与最小值相差很小,而产流量有所增加,有利于增流减沙,可作为当下防止黄河断流的植被措施之一。

高飞[4](2021)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特征与产流产沙的响应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同植被与耕作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协同发育使得地表土壤具有很强的拦蓄泥沙的能力,研究其相互的响应关系对理解植被对水土保持的作用机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陕北绥德辛店沟小流域5种植被恢复(人工草地、荒地、灌丛地、乔木林、乔灌林)及其林下土壤性状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的7~9月期间,通过径流小区数据采集和群落样方调查试验,研究了不同坡向坡位下植被结构、土壤性状特征,及其与产流产沙量相互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数学统计分析,建立了综合植被指数评价因子及产流产沙量多元回归模型。旨在探索陕北黄土区丘陵地区植被结构与产流产沙的关系,指导生产实践,研究结果不仅为筛选合理的植被体系,建设长期高效的植被生态群落提供依据,也为恢复治理优先区的选择等提供支持。主要取得以下研究结论:(1)小流域5种调查植被样方下共有植物种类30科54属68种,其中占比最大的为菊科、豆科和禾本科植物,分别占总科数的10%,占总属数的37.04%。陕北小流域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下草本植物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四项指数总体差异显着,但不同植被类型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灌丛地>荒地>乔灌混交林>乔木林>人工草地(P<0.05)。(2)而植被盖度、生物量以及叶功能性状整体呈现朝南坡向显着高于朝北坡向,下坡最有优势,中坡位次之,上坡相对最差,依次呈现逐级递减的趋势(P<0.05)。土壤养分在数值上,土壤容重南坡高于北坡,土壤最大持水量、土壤有机碳、土壤全磷、土壤全氮北坡高于南坡,但在坡位上曲线变化趋势较为波动,线性规律并不明显(P>0.05)。(3)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植被的发育对土壤性状因子和产流产沙量之间存在着十分显着的协同与制约关系。典型相关分析表明,草本层、灌木层植被参数对径流含沙量的影响更明显,乔木层与径流冲刷量的关系更密切(P<0.05)。RDA排序发现,土壤容重与径流含沙量之间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径流冲刷量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pseudo-F=9.5,P<0.005)。土壤最大持水量、土壤全磷含量与径流含沙量之间存在着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径流冲刷量也存在着较强负相关关系(pseudo-F=3.9,P<0.005)。(4)通过植被综合评价指数F与径流含沙量、冲刷量线性回归拟合发现二者具有显着的线性负相关关系(R2=0.87,R2=0.98)。并且不论南北坡拥有完整植被结构层的乔灌混交林及乔木林得分均为最低,说明其在植被建设功能性、合理性上相较于低矮的灌丛地、荒地、灌丛地具有明显不足,陕北小流域植被恢复重建过程中追求具有较高空间结构覆盖的大型乔木林的效益甚浅。

唐柄哲[5](2021)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坡沟系统侵蚀产沙特征及泥沙连通性研究》文中指出目前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环境明显好转,入黄泥沙量显着减少。由于土壤侵蚀过程的尺度依赖性及侵蚀泥沙的沿途淤积,输沙量只能代表流域的部分侵蚀泥沙量,缺乏对侵蚀-产沙-输沙中间过程的深入认识,可能会忽视侵蚀热点区或由于泥沙淤积而造成的潜在风险。基于此,本文在陕北安塞选择了2个无干扰退耕、2个人为扰动退耕及1个上方梯田果园+下方坡耕地(下文简写为果园)坡沟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陕北子洲“7.26”极端暴雨事件下6个不同土地利用配置的坡沟系统,依据土壤侵蚀、水文、景观生态等学科的相关方法,基于泥沙连通性框架,采用野外实地监测调查和小型无人机航摄等方法,分析了坡沟系统泥沙源汇分布及其侵蚀淤积特征,研究了泥沙输移路径关键节点及其连通状态对降雨的响应特征,探讨了极端暴雨条件下土壤侵蚀和泥沙连通特征,阐明了降雨及人类活动对坡沟系统产流产沙及泥沙连通性的影响机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退耕还林(草)后,小流域坡沟系统植被覆盖良好,泥沙源地面积占比较低,但景观破碎度较高且侵蚀严重。主要泥沙源为低盖度陡坡、浅层滑坡面及裸露沟道,占坡沟系统总面积的4.05%-23.78%。2016-2019年,小流域共发生48场侵蚀性降雨事件,其中暴雨12场,雨量13.7-72.1 mm,雨强1.5-4.0 mm h-1。次降雨条件下,裸坡最大侵蚀强度为664.33 t km-2;浅层滑坡面是侵蚀最剧烈的泥沙源地,最大侵蚀强度可达4237.49 t km-2,细沟网络的径流再分布作用对滑坡面细沟的进一步发育具有重要影响;裸露沟道中,侵蚀沟段年侵蚀模数为10428.53 t km-2a-1,淤积沟段年淤积模数为8284.14 t km-2a-1,暴雨条件下淤积沟段会转变为泥沙源地。(2)坡沟系统的径流深和产沙模数均处在较低的水平,且受降雨和泥沙源汇格局的显着影响。年均径流深和产沙模数分别小于1.23 mm和35.86 t km-2 a-1;次暴雨条件下径流深和产沙模数分别是一般侵蚀性降雨条件下的2.56-13.37倍和10.04-142.82倍,扰动退耕和果园坡沟系统内70%以上的产沙是暴雨造成的;各坡沟系统径流深、产沙模数与降雨因子I15、I30、I60、PI15、PI30、PI60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随着泥沙源地斑块的聚集和最大斑块面积的增大、以及泥沙汇斑块的分散和最大斑块面积的减小,坡沟系统的径流深和产沙模数线性增加。(3)坡沟系统泥沙连通性受地形、植被覆盖和人类活动的显着影响,而泥沙输移路径的连通状态对泥沙输移具有关键作用。沟谷地内随着沟道向下延伸出现部分平坦的洼地,是泥沙结构连通性高值的极热点中断与低值的极冷点出现的关键部位,也是易发生淤积的重要节点。退耕坡沟系统泥沙输移比仅为0.18%,枯落物对径流泥沙的拦蓄作用导致其泥沙输移比对降雨的响应十分微弱;而扰动退耕和果园坡沟系统泥沙输移比分别随时段最大雨强和降雨量线性增加,最高可达30.09%。浅沟、切沟生产道路和放牧小路是坡沟系统泥沙输移的主要路径,在暴雨条件下,裸露斑块下方、梯田与生产道路之间、小路处于泥沙连通状态,显着影响坡沟系统的泥沙输移比、含沙量、产沙量等输沙产沙特征。(4)极端暴雨事件下,不同土地利用配置的坡沟系统均发生了严重的土壤侵蚀,且处于泥沙连通状态。单次暴雨下土壤侵蚀强度变化区间为6940 t km-2-95880 t km-2,沟道下切、田坎崩塌和细沟侵蚀是主要侵蚀类型。新形成侵蚀沟与原有沟道的下切极大增加了坡沟系统的泥沙连通性,加之足够高的水流功率,致使几乎所有坡沟系统的侵蚀泥沙进入沟道,应及时对暴雨造成侵蚀沟和沟道下切进行填平修复,以降低土壤侵蚀风险和泥沙连通性。

杨云斌[6](2020)在《晋西黄土区小流域径流输沙特征及对雨型的响应》文中指出探究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的降雨径流关系,对于水土流失防治、黄土高原防洪、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的山西吉县蔡家川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根据雨量特征和降雨过程对流域的侵蚀性降雨进行雨型分类,探究不同类型小流域的径流过程和输沙特征与雨型的响应关系,以期为晋西黄土区小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和水文模型构建提供参考和依据。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蔡家川小流域1990-2018年雨季(5~10月)降雨量在277.5mm~696.0mm间,平均降雨量391.8 mm。降雨集中发生在7、8月份,分别为110.0 mm、91.3 mm,占降雨量的51.24%。(2)蔡家川小流域2004-2018年共发生侵蚀性降雨215场,历时在0-6h的降雨场次最多,达109场。降雨分为大雨量长历时降雨(A型),中雨量降雨(B型),小雨量强降雨(C型)。A型降雨场次最少(13场),降雨量最大(43.97mm),降雨强度最小(1.52mm/h)。B型降雨66场,场降雨量24.18mm,降雨强度1.97mm/h。C型降雨场次最多(136场),降雨量最小(12.62mm),降雨强度最高(6.34mm/h)。根据降雨量集中出现的位置,在3种雨型(A、B、C)分类的基础上将流域降雨过程划分为前期型降雨(Ⅰ型、87场)、中期型降雨(Ⅱ型、53场)、后期型降雨(Ⅲ型、42场)和均匀型降雨(Ⅳ型、33场)。流域暴雨的平均雨量52.6mm,平均雨强5.26mm/h,7~8月的暴雨场次占67.9%,前期型和中期型暴雨是流域主要的暴雨类型。(3)雨型对径流影响显着,各小流域A型降雨的径流深为0.136mm~0.804mm,B型降雨为0.160mm~0.712mm,显着高于C型降雨(0.040mm~0.267mm),A型和B型降雨形成洪峰的滞后时间分别为0.88h~4.67h、1.01~4.23h,C型降雨最短为0.83h~3.32h。降雨过程对径流影响显着,不同雨型条件下的流域径流深分别为:Ⅰ型0.108mm~0.658mm、Ⅱ型0.078mm~0.682mm、Ⅲ型0.064mm~0.169mm、Ⅳ型0.022mm~0.125mm,洪峰滞后时间分别为:Ⅰ型3.16h~4.08h、Ⅱ型2.68h~3.11h、Ⅲ型1.41h~3.00h、Ⅳ型3.95h~5.18h。(4)蔡家川小流域2005-2015年的雨季径流深在2.26mm~12.70mm间,平均为5.71mm。不同类型小流域的雨季径流深分别为:半农半牧(11.01mm)>农地(10.98mm)>次生林(5.63mm)>人工林(7.87mm)>封禁(4.97mm)>半人工半次生林(4.31mm)。(5)蔡家川小流域的场降雨输沙模数为0.002t/km2~20.878t/km2,次生林小流域场降雨输沙模数为0.002t/km2~4.473t/km2,农地小流域为0.003t/km2~134.587t/km2,人工林小流域为0.003t/km2~117.250t/km2,封禁小流域为0.001t/km2~25.072t/km2,半人工半次生林小流域为0.001t/km2~98.547t/km2,半农半牧小流域为0.004t/km2~190.188t/km2。(6)地形特征中,径流深与流域长度呈中等程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462),与流域面积、沟道比降呈低强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351、0.361);流域2005-2015年林地、灌木草地、农地动态变化Di值分别为0.008、0.039、-0.103,夏季NDVI在0.72~0.77间,径流深与NDVI相关性不显着(相关系数为0.12,P>0.05)。景观指数中,斑块密度(PD)、平均形状指数(SHAPE_MN)和周长面积分维(PAFRAC)与径流深、洪峰流量呈低强度相关;5~15天的前期影响雨量与径流深呈低强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197~0.263,P<0.01);降雨量P、I30、I60、降雨动能E与径流深、洪峰流量相关性较强(P<0.01)。(7)选取P和I30作为描述降雨的特性因子,构建了不同过程雨型下场降雨径流深的经验模型。当P和I30较小时,不同雨型的径流深为Ⅰ型>Ⅱ型>Ⅲ型>Ⅳ型。随降雨量增加,Ⅲ型降雨的径流深逐渐高于Ⅰ型、Ⅱ型降雨。随I30增加,Ⅰ型、Ⅱ型、Ⅲ型降雨的径流深变化差异逐渐减小。

常恩浩[7](2020)在《黄土高原植被群落恢复演替对坡面侵蚀产沙阻控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一直是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研究坡面单元植被群落演替与径流侵蚀的关系是揭示植被抑制侵蚀作用机理的核心内容。在变化的植被群落环境中,解析群落次生演替过程中地上、地下生态结构变化,阐明植被群落演替过程和坡面水文过程之间的耦合与反馈,划分土壤侵蚀形态,解析植被水土保持潜力,建立植被侵蚀阻控作用评价系统,是当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动力机制和植被调节原理的研究热点内容。本研究以黄土高原退耕坡地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模拟径流试验,系统研究了植被群落生态演替过程中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初步探讨了植被群落演替发展对坡面径流的控制作用机理,阐明了植被群落生态因子在控制侵蚀的综合作用及其归因,基于高精度坡面地形信息,划分了在变化背景条件下的土壤侵蚀形态以及解析了植被群落结构对侵蚀形态的影响。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确定了研究区植被群落演替发展序列。演替早期(0-2年)的特征是一、二年生菊科植物入侵,演替发展至中期(8-16年),多年生禾本科植物逐渐成为主要物种,演替发展后期(22-40年),豆科灌丛和落叶小乔木同时出现。植被重要值的研究结果证明了该区域主要演替物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249.4)。研究区植被群落演替发展中伴有较大程度的能量汇集与累积,在演替的1-40年间,仍处于迅速恢复期。(2)基于非线性理论,提出了量化根系结构特征的分维数和量化根系生态功能性的生态位指数。研究区植被群落演替发展的1-40年中,根长分形维数由2.99减小至2.67,这一结果较为客观的阐明了群落演替促进了根系结构逐渐完整化和复杂化。根系生态位指数在垂直维度、水平维度和指标纬度的分布由6.18增大至8.91,根系的生态功能性随着植被群落演替发展明显增强。(3)解析了植被群落演替对坡而径流动力学特征的影响作用。植被群落演替发展1-40年中,坡面径流平均流速由0.203-0.266 m/s减小至0.078-0.180 m/s;径流阻力系数平均增大了 12.5倍。坡面径流流态主要受植被群落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影响。植被重要值(0.87)、物种数(0.84)、腐殖质量(0.82)和微团聚体含量(0.79)对于坡面径流的减速(流速)、消能(功率)和增阻(阻力系数)作用存在较高关联度。单位土壤体内拥有细根长度(根长密度)是影响径流剪切力的重要原因,根系结构的复杂程度(分维数)是提高土壤抗剪强度的主要原因。(4)阐明了植被群落演替对坡面水沙的阻控作用。植被群落演替1-40年中,平均产流量和产沙量分别减小1.58和20.97倍。当植被群落每发生一次优势种的更替,径流量和产沙量减小,累积径流和产沙量斜率分别减小0.79 L/min和17.4 g/min。径流含沙量随着植被群落演替发展而逐级减小,大约从10.27 g/L减小至0.58 g/L。植被群落演替发展的减流效应主要受变化的根长密度(0.81)影响,减沙效应主要受土壤结构特征影响,微团聚体(0.88)是侵蚀过程中主要泥沙来源。根系的结构和功能特征是影响径流含沙量的先驱因素,植被重要值(0.81)和物种数(0.80)起到过滤含沙水流的作用,这是降低径流含沙量的客观因素,而含沙水流中的泥沙颗粒的粗细(d50,0.81)是影响径流含沙量的主观因素。(5)建立了坡面核心地形因子评价系统。植被群落演替减小了侵蚀前后地形的变化幅度。在坡面地形与侵蚀量的关系中,识别了轻度破碎、严重破碎、轻度沉积和严重沉积这4类侵蚀形态。构建了泥沙沉积指数,且与根长分维数、根系生态位指数、植被重要值和土壤颗粒中值粒径d50存在较高的关联度,可以用线性公式Y=AX+B表达。找出了影响侵蚀形态的主要植物为菊科和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代表物种有,茵陈蒿、猪毛蒿、苦苣菜、飞廉、铁杆蒿和狗尾草。构建回归模型通过了显着性检验(p<0.01),每当代表物种的植被重要值增大1倍,侵蚀过程中泥沙沉积程度增加13.1-34.2%。

徐佳佳[8](2020)在《北京密云石匣小流域坡面径流泥沙及雨水溶解物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密云库区是首都重要的水源保护地。针对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区日益严峻的面源污染风险,本文集合了密云库区石匣小流域2007~2016年径流小区的定位监测资料,并通过野外定位监测、室内分析和数值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量化了密云库区雨峰形态特征指标(峰宽、峰数、峰值、峰位和连续性等),分析了雨峰形态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分析了植被类型、盖度及时空变化对产流产沙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植被覆盖类型对降雨再分配过程中雨水溶解物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密云水源保护区坡面水土流失治理和面源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雨峰形态特征指标对产流量的影响力排序为:峰宽>峰数>峰值>连续性>峰位,对产沙量的影响力排序为:峰宽>峰值>峰数>连续性>峰位。统计性降雨指标中I60与坡面产流量和产沙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但与雨峰降雨量(TPR)相比,I60对产流产沙的解释力明显不足。雨峰降雨量能兼顾多峰、峰值、峰宽等因素,与产流产沙量的相关性最高,以雨峰降雨量建立的产流量模型预测误差约20%,拟合度较高(R2=0.82)。(2)随着植被盖度的增大产流量和产沙量均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当植被盖度达到60%以上时,产流量和产沙量趋于稳定,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荆条(Vitex negundo)灌木丛、草地的产流量和产沙量没有显着区别(P>0.05),减流率可达93以上、减沙率可达99.8%以上,玉米(Zea mays)地减流率和减沙率仅为29.8%和46.6%。(3)降雨、植被、地形、土壤对径流的影响度分别为26.82%、25.39%、23.91%、23.87%;径流、植被、降雨、土壤、地形对侵蚀量的影响度分别为25%、20%、20%、18%、17%。对产流量有重要影响的因子为稳渗速率(0.81)、I60(0.79)和枯落物厚度(0.77);对产沙量有重要影响的因子为:枯落物厚度(0.84)、产流量(0.82)和稳渗速率(0.80)。对产流量和产沙量的影响中,植被、土壤与降雨强度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植被冠层、枯落物和土壤渗透性对低雨强降雨的减流效果最好,枯落物、土壤渗透性能对一般暴雨的减沙作用最强。(4)大气降雨中阳离子以Na+、NH4+、硅离子为主,占阳离子总量的80%;阴离子以NO3-和Cl-为主,占阴离子总量的94.6%。刺槐林、荆条灌丛和玉米冠层的穿透雨中阳离子含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刺槐枯落物渗水中阳离子和阴离子含量均明显大于荆条灌丛(P<0.05)。玉米地土壤渗水中阳离子和阴离子含量均显着大于刺槐林和荆条灌丛(P<0.05)。(5)雨水通过植被冠层和枯落物层时有机物含量大幅增加,通过冠层的增幅为0.42倍~1.49倍,通过枯落物层的增幅为1.95倍~4.69倍;雨水通过林地土壤层后有机物被大幅吸收,荆条林地的吸收率为52%,刺槐林地为23%。植被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既能吸收离子也能释放离子,其中刺槐林地土壤层对离子的吸收量为释放量的5.67倍,对离子的过滤能力最强。(6)各地类地表径流中总磷、总氮和COD总量均表现为刺槐林地<荆条灌丛<草地<玉米地<裸地。玉米地的地表径流中总磷、总氮和COD总量与裸地无显着差异(P<0.05)。

董亮[9](2020)在《基于REE示踪法的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侵蚀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排土场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试验的方法,在室内建立二阶排土场模型,采用稀土元素示踪技术对排土场模型不同平台、边坡施放多种稀土元素进行土壤标记,在人工降雨条件下,研究不同雨强下,排土场坡面细沟侵蚀形态变化过程及产流产沙特征,排土场不同平台、边坡土壤侵蚀过程中侵蚀泥沙来源、侵蚀泥沙量和不同部位的泥沙贡献率的变化过程。以期摸清排土场土壤侵蚀规律,为排土场水土流失治理以及生态修复提供科学理论基础。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排土场的产流时间随着雨强的增大而缩短,不同雨强排土场的径流率和产沙率随时间的变化表现为逐渐增大直至相对稳定的变化趋势;平均径流率和平均产沙率与雨强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均在0.845以上,累积径流量和累积产沙量与时间均呈现良好的幂函数关系,R2均在0.9864以上;累积产沙量随累积径流量增加而增加,两者之间满足良好线性函数关系,R2均在0.993以上;累积产沙量和累积径流量在1.5mm/min到2.0mm/min雨强下增加较大,在2.0mm/min到2.5mm/min雨强下增加较小,不同雨强造成的水土流失量有很大差异。排土场不同雨强下侵蚀泥沙计算误差均在15%以下,1.5mm/min雨强下,排土场第一阶边坡的产沙贡献率最大,是侵蚀泥沙的主要来源。2.0mm/min雨强下,排土场第一阶边坡的产沙贡献率最大,第一阶平台产沙贡献率较大,第一阶边坡和第一阶平台为侵蚀泥沙的主要来源。2.5mm/min雨强下,排土场第一阶边坡和第一阶平台的产沙贡献率是主要侵蚀泥沙来源,第二阶边坡是侵蚀泥沙的重要来源。随着雨强的增加,降雨对排土场的侵蚀作用就愈强烈,排土场高阶平台和边坡产沙贡献率逐渐增大。排土场细沟侵蚀均出现在第一阶边坡,坡面细沟侵蚀分为面蚀阶段、细沟雏形阶段、细沟发育阶段、细沟调整阶段这四个阶段。坡面流速和细沟间流速均随雨强增大呈现出增大的趋势,且第二场降雨的坡面流速和细沟间流速高于第一场降雨。细沟深度与细沟间流速成正相关关系,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该论文有图25幅,表11个,参考文献115篇。

杨振奇[10](2020)在《裸露砒砂岩区人工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裸露砒砂岩区是黄河粗沙集中来源区,研究该区人工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对于科学指导植被建设和减轻泥沙入黄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选取裸露砒砂岩区的鲍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在坡面尺度上,通过径流小区监测与野外放水冲刷试验,明确了裸露砒砂岩区坡面的侵蚀产沙规律、微地形变化过程和水动力学特征,分析了降雨和植被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以裸露砒砂岩区主要的人工植被为研究对象,从降雨截留、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土壤抗蚀性和土壤质量方面,系统的研究了人工植被的径流调控机制,构建了裸露砒砂岩区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在流域尺度上,基于研究区土壤、地形和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数据,构建了流域地理信息数据库,结合地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人工植被格局和地形因素对土壤质量空间异质性的影响。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空间分析方法,对小流域植被格局和水力侵蚀空间分异规律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植被格局与地形因子对小流域水力侵蚀的耦合影响机制。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研究区的降雨类型分为长历时暴雨、长历时中到大雨、短历时暴雨,短历时的小到中雨4类,降雨会显着改变裸露基岩坡面的微地形,对于有植被生长的坡面无影响,在一个暴雨季节内,裸露基岩坡面微地形坡度的平均值由22.76°增长至23.09°,坡面细沟的细沟密度由0增加至33.73 m/m2,随着坡面微地形持续向利于侵蚀发生的方向发展,坡面产流产沙量随之增加。随着冲刷流量和坡度的加大,径流的冲刷能力增强,坡面的产流产沙量随之增加;低植被覆盖(≤15%)对坡面径流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水力冲刷作用下,仍易于侵蚀产沙,植被覆盖达到30%时,径流受到的阻滞作用增加,径流冲刷能力被削弱。(2)不同植被类型地表覆盖度差异显着,其中以沙棘林和油松林下的草本层盖度最高,分别是草地覆盖度的1.41倍和1.26倍。人工植被林冠层的截留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油松林、山杏林、沙棘林、柠条林;枯落物的持水能力呈油松林>山杏林>柠条林>沙棘林>草地的趋势;沙棘林下土壤大孔隙较为发达,其土壤饱和导水率较高,而裸地土壤孔隙较少,其饱和导水率最低;土壤入渗速率呈沙棘林>油松林>柠条林>山杏林>草地>裸地的规律。(3)降雨对裸露砒砂岩区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机制不同,暴雨条件产生的气爆作用是导致裸露砒砂岩区土壤团粒体结构破坏的主要因素,雨滴击打造成的分散作用的破坏作用次之,土壤结构因吸水膨胀破碎的破坏作用最小。各植被类型土壤团粒体破坏率由小到大依次为沙棘林、柠条林、山杏林、油松林、草地、裸地。在对土壤的物理、养分、生化功能和抗蚀能力4方面性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Norm值筛选出土壤有机质、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团聚体破碎率3个指标建立最小数据集指标,最小数据集的评价结果与重要数据集和全数据集评价结果拟合效果良好,可以应用在裸露砒砂岩区土壤质量评价中,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质量评价结果为沙棘林>山杏林>柠条林>油松林>草地>裸地。(4)以鲍家沟小流域为代表的裸露砒砂岩区典型流域,流域内的优势景观为裸露基岩景观,其次为大面积的人工植被景观。流域水力侵蚀强度以微度侵蚀为主,微度侵蚀是流域的主要侵蚀景观,各侵蚀强度斑块的破碎化程度由大到小呈极强烈侵蚀、强烈侵蚀、中度侵蚀、轻度侵蚀、微度侵蚀的排列顺序。流域水力侵蚀强度具有显着的空间自相关性,水力侵蚀强度高值聚集区主要位于基岩大幅出露的区域,低值聚集区主要分布在坡面。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显示,高值聚集区与斑块面积分形维数的关联系数最高为0.774,低值聚集区与坡度关联程度最高。地形是导致植被景观破碎化并决定水力侵蚀强度的主要因素,而在地形平缓的地带,植被景观的联通程度则是限制水力侵蚀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Study on Function of Vegetation's Preventing Soil Erosion in Small Watershed of the Loess Are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udy on Function of Vegetation's Preventing Soil Erosion in Small Watershed of the Loess Area(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侵蚀沟道形态的高分辨率表达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综述
        1.3.1 侵蚀沟道的相关研究
        1.3.2 地形表达方法
        1.3.3 侵蚀地形的高分测量与分析
        1.3.4 黄土侵蚀地形特征要素/地形因子提取分析
        1.3.5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研究样区与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样区基本概况
    2.3 基础数据准备
        2.3.1 高分辨率地形/影像采集方法的选定
        2.3.2 高分辨率地形数据采集
        2.3.3 高分辨率系列数字高程模型(DEM)
        2.3.4 高分辨率影像数据
    2.4 基础实验软件平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侵蚀沟道土壤侵蚀地形指标体系及提取方法
    3.1 侵蚀地形指标体系的确定
    3.2 连续地形因子
        3.2.1 坡度
        3.2.2 坡长
        3.2.3 曲率
        3.2.4 坡向
    3.3 离散地形要素
        3.3.1 沟头
        3.3.2 流水线
        3.3.3 沟沿线
    3.4 复合地形指标
        3.4.1 坡度坡长因子
        3.4.2 地表粗糙度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侵蚀沟道高分辨率地形表达
    4.1 典型样区的DEM建立
    4.2 高程特征分析
        4.2.1 表面特征分析
        4.2.2 面积高程积分分析
        4.2.3 侵蚀沟道断面分析
    4.3 坡度特征分析
        4.3.1 坡度统计分布
        4.3.2 坡度空间格局
    4.4 剖面曲率特征分析
        4.4.1 曲率统计分布
        4.4.2 曲率空间格局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侵蚀沟道高分辨率提取与分析
    5.1 数据预处理
    5.2 分割方法设计及实验
        5.2.1 多尺度影像分割
        5.2.2 最优影像分割尺度的评估
        5.2.3 最优分割尺度参数实验分析
    5.3 侵蚀沟道的提取
        5.3.1 侵蚀沟道分类方法的选定
        5.3.2 特征空间构建
        5.3.3 关键特征变量选取试验
    5.4 实验结果分析
        5.4.1 基于多分辨率数据集的侵蚀沟道提取结果分析
        5.4.2 基于多分辨率数据集的分类精度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高分辨率数据的侵蚀沟道地形因子和要素提取尺度效应分析
    6.1 多分辨率DEM的生成与精度评价
        6.1.1 多种分辨率DEM的生成
        6.1.2 多分辨率DEM对数据精度的影响分析
    6.2 多分辨率DEM坡度尺度效应分析
        6.2.1 整体流域坡度与DEM分辨率的关系
        6.2.2 地形特征线与正负地形坡度与DEM分辨率的关系
        6.2.3 流域坡度空间变异结构与DEM分辨率的关系
    6.3 多分辨率DEM流水线提取尺度效应分析
        6.3.1 流水线空间格局与DEM分辨率的关系
        6.3.2 流水线统计特征与DEM分辨率的关系
    6.4 多分辨率DEM坡度坡长因子尺度效应分析
        6.4.1 LS因子空间格局与DEM分辨率的关系
        6.4.2 LS因子统计分布与DEM分辨率的关系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典型坝控流域泥沙来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小流域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1.2.2 小流域泥沙来源研究进展
        1.2.3 黄土高原泥沙来源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特征
        2.1.3 植被特征
        2.1.4 土壤结构
    2.2 典型淤地坝选择
    2.3 土壤样品采集
        2.3.1 剖面样品的采集
        2.3.2 潜在泥沙源地样品采集
    2.4 土壤样品的处理与测定
        2.4.1 土壤粒径的测定
        2.4.2 土壤总磷、总氮的测定
        2.4.3 土壤重金属的测定
    2.5 研究方法
        2.5.1 降雨侵蚀力的计算
        2.5.2 土壤容重的确定
        2.5.3 重金属含量计算
        2.5.4 淤地坝沉积泥沙量的计算
        2.5.5 复合指纹算法的泥沙贡献率的计算
3 坝控小流域源地及坝地淤积基本信息分析
    3.1 坝控流域侵蚀性降雨量及降雨侵蚀力分布特征
        3.1.1 侵蚀性降雨量分布特征
        3.1.2 降雨侵蚀力分布特征
    3.2 坝控流域源地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3.2.1 源地土壤粒径分布特征
        3.2.2 源地土壤总氮总磷分布特征
        3.2.3 源地土壤常量微量元素统计分析
    3.3 淤地坝剖面淤积信息分析
        3.3.1 淤地坝剖面泥沙粒径垂直变化特征
        3.3.2 淤地坝剖面泥沙养分垂直变化特征
        3.3.3 淤地坝剖面泥沙常量微量元素统计分析
    3.4 小结
4 坝控小流域土壤侵蚀产沙过程反演
    4.1 淤地坝库容曲线的确定
    4.2 淤地坝沉积泥沙容重的确定
    4.3 淤地坝侵蚀产沙时间坐标的建立
    4.4 淤地坝运行期间淤积量计算
    4.5 坝控小流域侵蚀产沙特征反演
        4.5.1 流域次侵蚀模数变化特征
        4.5.2 流域年侵蚀模数变化特征
        4.5.3 流域侵蚀产沙变化趋势
        4.5.4 相似降雨条件下侵蚀模数变化
        4.5.5 流域侵蚀产沙与降雨的关系
    4.6 小结
5 典型坝控小流域泥沙来源
    5.1 判定潜在泥沙源地
    5.2 最佳复合指纹识别因子组合的筛选
    5.3 泥沙源地对沉积剖面的泥沙贡献率
    5.4 泥沙源地贡献率变化
    5.5 泥沙源地侵蚀产沙量变化
        5.5.1 各源地次侵蚀产沙量
        5.5.2 泥沙源地次产沙量变化特征
        5.5.3 相似降雨条件下泥沙源地产沙量变化
    5.6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黄土高原沟壑区草地植被减流减沙优化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降雨类型划分与水沙关系
        1.2.2 植被措施与水土流失的响应关系
        1.2.3 WEPP模型研究进展
        1.2.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降雨类型划分及相关分析
        2.2.2 径流小区选取
        2.2.3 WEPP模型数据库建立方法
        2.2.4 WEPP 模型评价方法
    2.3 试验方案
        2.3.1 降雨试验设计
        2.3.2 植被参数测定
        2.3.3 降雨及气象数据的获取
3 流域降雨类型划分及水沙关系分析
    3.1 降雨年际年内变化特征
        3.1.1 降雨年际变化特征
        3.1.2 降雨年内变化特征
    3.2 降雨类型划分及水沙特征
        3.2.1 雨型划分
        3.2.2 不同雨型下的径流、输沙特征
    3.3 草地小流域水沙关系及影响因素对不同雨型的响应
        3.3.1 降雨要素与径流、输沙的相关性分析
        3.3.2 不同雨型下洪水径流对前期降雨量的响应关系
        3.3.3 径流-输沙关系
    3.4 小结
4 WEPP模型在研究区减流减沙模拟的适用性评价
    4.1 WEPP模型数据库建立
        4.1.1 气候数据库的建立
        4.1.2 地形数据库的建立
        4.1.3 管理措施数据库的建立
        4.1.4 土壤数据库的建立
    4.2 模型参数的率定
        4.2.1 土壤参数敏感性分析
        4.2.2 土壤参数的率定
        4.2.3 土壤参数率定结果检验
    4.3 WEPP模型有效性验证
        4.3.1 黑麦草径流小区模型验证
        4.3.2 自然荒草径流小区和苜蓿径流小区模型验证
    4.4 小结
5 基于 WEPP 模型的径流和输沙对不同草地及水文条件的响应
    5.1 不同草地对土壤干旱程度的水沙响应
        5.1.1 不同草地土壤干旱程度的分布及分级
        5.1.2 雨前不同土壤含水率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5.2 不同草地在变雨强下对径流、输沙的调控能力
    5.3 不同草地在变雨量下对径流、输沙的调控能力
    5.4 小结
6 基于WEPP模型的草地植被优化格局分析
    6.1 不同雨型下径流、输沙对不同植被覆盖面积的响应
        6.1.1 情景设置
        6.1.2 植被覆盖面积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6.2 不同雨型下径流、输沙对不同植被格局的响应
        6.2.1 情景设置
        6.2.2 不同植被组合对径流、输沙的影响
    6.3 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特征与产流产沙的响应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被结构特征研究
        1.2.2 植被结构研究
        1.2.3 土壤性状与产流产沙研究
        1.2.4 植被结构与土壤产流产沙研究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地选择及样方确定
        2.3.2 植被调查及土壤样品采集
        2.3.3 样品室内处理分析
        2.3.4 小区尺度产流产沙观测与植被结构调查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结构特征分析
    3.1 不同植被类型的物种组成
    3.2 不同植被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变化
    3.3 不同植被层的生物量、盖度
        3.2.1 不同坡向不同植被层的生物量、盖度
        3.2.2 不同坡位不同植被层的生物量、盖度
    3.4 不同植被层的叶功能性状
        3.4.1 不同坡向不同植被层的叶功能性状
        3.4.2 不同坡位不同植被层的叶功能性状
    3.5 小结
    3.6 讨论
第四章 不同植被类型产流产沙及土壤性状分析
    4.1 不同径流小区泥沙观测
        4.1.1 清水系数和浑水系数
        4.1.2 含沙量及冲刷量
    4.2 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性状
        4.2.1 不同坡向上土壤性状
        4.2.2 不同坡位上土壤性状
    4.3 植被参数与土壤性状
        4.3.1 植被参数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4.3.2 草本层植被参数与土壤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4.3.3 灌木层植被参数与土壤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4.3.4 乔木层植被参数与土壤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4.4 产沙产流量与土壤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4.4.1 产流产沙量与土壤性状的变化关系
        4.4.2 产流产沙量与土壤性状RDA排序
    4.5 小结
    4.6 讨论
第五章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结构与水文产流产沙响应关系
    5.1 植被参数与水文产流产沙量的关系
        5.1.1 植被盖度、生物量与产流产沙量的变化关系
        5.1.2 植被叶功能性状与产流产沙量的变化关系
    5.2 不同结构层植被参数与产流产沙量相关性
    5.3 植被结构综合评价指数
        5.3.1 植被结构综合评价指数的建立
        5.3.2 产流产沙量与植被结构综合评价指数
    5.4 产流产沙量逐步回归模型
    5.5 小结
    5.6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与期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黄土丘陵沟壑区坡沟系统侵蚀产沙特征及泥沙连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坡沟系统侵蚀产沙特征
        1.2.2 土壤侵蚀产沙监测方法
        1.2.3 泥沙连通性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坡沟系统泥沙源汇单元分布特征
    2.1 研究方法
        2.1.1 坡沟系统的选择
        2.1.2 数字表面模型(DSM)的获取
        2.1.3 地形及土地利用信息的提取
        2.1.4 泥沙源汇及输移路径的识别
        2.1.5 泥沙源汇格局指数的选取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坡沟系统地形特征
        2.2.2 坡沟系统土地利用特征
        2.2.3 坡沟系统泥沙源汇及输沙路径分布特征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坡沟系统侵蚀淤积特征
    3.1 研究方法
        3.1.1 样地选择
        3.1.2 降雨观测与类型划分
        3.1.3 土壤侵蚀监测
        3.1.4 基于径流小区监测的坡沟系统土壤侵蚀估算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坡沟系统降雨特征
        3.2.2 植被坡面的土壤侵蚀特征
        3.2.3 滑坡面的土壤侵蚀特征
        3.2.4 沟道的土壤侵蚀及淤积特征
        3.2.5 坡沟系统土壤侵蚀特征
    3.3 讨论
        3.3.1 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侵蚀差异
        3.3.2 浅层滑坡面的侵蚀特征及影响因素
        3.3.3 沟道的冲淤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坡沟系统产流产沙特征
    4.1 研究方法
        4.1.1 产流产沙监测
        4.1.2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坡沟系统产流产沙特征
        4.2.2 坡沟系统产流产沙对降雨的响应
        4.2.3 坡沟系统产流产沙与泥沙源汇格局的相关性
    4.3 讨论
        4.3.1 降雨雨型对坡沟系统产流产沙的影响
        4.3.2 植被对坡沟系统产流产沙的影响
        4.3.3 输沙路径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坡沟系统泥沙连通性
    5.1 研究方法
        5.1.1 泥沙结构连通性指数IC计算及热点识别
        5.1.2 泥沙输移路径关键节点追踪调查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坡沟系统结构泥沙连通性
        5.2.2 连通热点与变化节点特征
        5.2.3 泥沙输移路径连通状态对降雨的响应
        5.2.4 泥沙输移特征
    5.3 讨论
        5.3.1 坡沟系统泥沙结构连通性
        5.3.2 坡沟系统泥沙输移比的差异性
        5.3.3 泥沙功能连通性对地表条件的响应
        5.3.4 降雨对输移路径的开闭及泥沙功能连通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极端暴雨条件下坡沟系统的侵蚀及泥沙连通特征
    6.1 研究方法
        6.1.1 研究区概况
        6.1.2 样地选择
        6.1.3 暴雨特征
        6.1.4 侵蚀量估算
        6.1.5 泥沙连通性调查
        6.1.6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坡沟系统土壤侵蚀特征
        6.2.2 坡沟系统泥沙连通特征
    6.3 讨论
        6.3.1 暴雨条件下坡沟系统土壤侵蚀特征
        6.3.2 暴雨条件下坡沟系统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
        6.3.3 暴雨侵蚀与泥沙连通性耦合关系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晋西黄土区小流域径流输沙特征及对雨型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流域径流输沙特征与降雨的响应关系
        1.2.2 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对流域径流输沙的影响
        1.2.3 流域场降雨径流模型研究
    1.3 存在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条件
    2.4 土壤特征
    2.5 土地利用与植被特征
    2.6 社会经济条件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区选取
        3.2.2 降雨观测、数据分析与处理
        3.2.3 径流泥沙观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3.2.4 影像数据获取及处理
    3.3 技术路线图
4 流域降雨特征分析
    4.1 流域降雨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
    4.2 流域雨型划分
        4.2.1 降雨特征雨型划分
        4.2.2 降雨过程雨型划分
    4.3 流域暴雨特征分析
    4.4 小结
5 不同类型小流域的径流特征分析
    5.1 不同类型小流域径流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
    5.2 雨型对小流域径流特征的影响
        5.2.1 不同雨型对小流域径流的影响
        5.2.2 降雨过程对小流域径流的影响
    5.3 不同类型小流域径流特征对暴雨的响应
        5.3.1 暴雨条件下不同类型小流域径流特征
        5.3.2 暴雨降雨特征和降雨过程对小流域径流的影响
    5.4 小结
6 不同类型小流域的场降雨输沙特征分析
    6.1 蔡家川小流域场降雨输沙特征
    6.2 不同类型小流域场降雨输沙特征
    6.3 降雨特征和径流特征对小流域输沙的影响
        6.3.1 降雨强度对小流域输沙的影响
        6.3.2 降雨量对小流域输沙的影响
        6.3.3 径流特征对小流域输沙的影响
    6.4 小结
7 不同过程雨型下流域径流模型及影响因素研究
    7.1 地形特征与流域径流的关系
    7.2 植被变化与流域径流的关系
    7.3 前期影响雨量与流域径流的关系
    7.4 降雨特征与流域径流的关系
    7.5 不同过程雨型下流域径流模型
        7.5.1 指标选取
        7.5.2 模型构建
        7.5.3 模型验证
        7.5.4 径流模拟
    7.6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
致谢

(7)黄土高原植被群落恢复演替对坡面侵蚀产沙阻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黄土高原植被群落生态恢复
        1.2.2 植被对降雨、径流和泥沙的调控作用
        1.2.3 坡面水蚀过程微地貌发育与泥沙沉积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4.1 植被群落生态演替序列及生态因子结构特征研究
        1.4.2 坡面植被恢复演替对径流水动力的影响研究
        1.4.3 植被群落演替对坡面产流产沙的阻控作用研究
        1.4.4 植被群落演替对侵蚀地形变化的调控作用以及侵蚀形态识别
    1.5 主要创新点
    1.6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区暴雨频率概述
    2.3 实验小区装置及布设
    2.4 植被调查与土壤样品采集
    2.5 室内样品测试分析
3 植被群落演替序列及其地上、地下生态结构发展
    3.1 植被群落演替序列与植被重要值
        3.1.1 植被群落演替序列
        3.1.2 植被重要值
    3.2 植被群落演替生态特征
        3.2.1 植被生态指标累积曲线
        3.2.2 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和优势度指标
        3.2.3 土壤结构特征随植被群落演替的变化特征
    3.3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根系生态特征
        3.3.1 根生物量、根长、根直径和根数量
        3.3.2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根系级配组成
        3.3.3 基于非线性理论的根系结构和功能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坡面径流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4.1 植被群落演替对坡面径流流态的影响
        4.1.1 径流雷诺数的变化特征
        4.1.2 径流弗劳德数的变化特征
    4.2 植被群落演替对坡面径流流速的影响
    4.3 植被群落演替对坡面径流阻力的影响
    4.4 植被群落演替对坡面径流剪切力的影响
    4.5 植被群落演替对坡面径流功率的影响
    4.6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坡面径流水动力学的影响程度分析
        4.6.1 径流雷诺数
        4.6.2 径流弗劳德数
        4.6.3 径流流速
        4.6.4 径流阻力
        4.6.5 径流剪切力
        4.6.6 径流功率
    4.7 本章小结
5 不同植被群落恢复演替阶段坡面侵蚀产沙过程
    5.1 不同放水流量下的植被群落坡面径流特征分析
        5.1.1 放水流量4L/min
        5.1.2 放水流量8L/min
        5.1.3 放水流量16L/min
    5.2 不同放水流量下的植被群落坡面侵蚀产沙特征分析
        5.2.1 放水流量4L/min
        5.2.2 放水流量8L/min
        5.2.3 放水流量16L/min
    5.3 坡面径流能耗与土壤剥蚀作用的关系
        5.3.1 坡面径流能耗分析
        5.3.2 土壤剥蚀率分析
        5.3.3 累积径流能耗与累积剥蚀量相关分析
    5.4 植被群落坡面水沙关系分析
        5.4.1 径流含沙量的变化特征
        5.4.2 径流含沙量与侵蚀产沙量相关关系分析
    5.5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植被群落演替对坡面侵蚀产沙影响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植被恢复演替条件下坡面侵蚀形态变化及植被调控作用研究
    6.1 坡面土壤侵蚀地形特征
        6.1.1 地形特征点云获取及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的生成
        6.1.2 侵蚀地形因子简介与计算方法
        6.1.3 侵蚀地形核心因子筛选
    6.2 坡面侵蚀形态特征及其分类
        6.2.1 侵蚀过程中核心地形因子变化特征
        6.2.2 坡面侵蚀形态分类识别
    6.3 植被群落特征与坡面侵蚀形态的响应
        6.3.1 基于坡面核心地形因子的泥沙沉积指数灰色关联分析
        6.3.2 高关联度生态因子与泥沙沉积指数相关分析
        6.3.3 植被群落科属结构和植被类型对侵蚀形态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北京密云石匣小流域坡面径流泥沙及雨水溶解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降雨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1.2.2 土壤对坡面产沙产流的影响
        1.2.3 地形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1.2.4 地表覆被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1.2.5 地表覆被对水质的影响
        1.2.6 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水文气候
    2.4 土壤
    2.5 土地利用及水土流失情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3.2 技术路线
    3.3 研究方法
        3.3.1 样地及实验设计
        3.3.2 数据采集
        3.3.3 数据分析方法
4 降雨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4.1 降雨特征分析
    4.2 雨峰形态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4.2.1 峰数、峰位和连续性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4.2.2 峰值、峰宽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4.2.3 雨峰形态对产流产沙的综合影响
    4.3 统计性降雨指标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4.4 降雨指标对产流产沙变化的解释力
    4.5 小结
5 植被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5.1 植被类型和盖度对产流的影响
        5.1.1 不同植被类型和盖度对年均产流量的影响
        5.1.2 不同植被类型、盖度下产流量的年际变化
    5.2 植被类型和盖度对产沙的影响
        5.2.1 不同植被类型和盖度对年均产沙量的影响
        5.2.2 不同植被类型、盖度下产沙量的年际变化
    5.3 农地产流产沙特征
        5.3.1 产流对生长季农地盖度变化的响应
        5.3.2 产沙对生长季农地盖度变化的响应
        5.3.3 不同植被类型的减流减沙效益
    5.4 不同植被类型地表径流雨水溶解物特征
    5.5 小结
6 产流、泥沙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分析
    6.1 影响产流产沙的主要因素
    6.2 降雨强度等级划分
    6.3 不同雨强等级下植被因素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6.4 不同雨强等级下土壤因素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6.5 不同雨强等级下地形因素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6.6 小结
7 不同植被类型降雨再分配过程中溶解物特征
    7.1 大气降水溶解物特征
    7.2 植被冠层对雨水溶解物的影响
        7.2.1 植被冠层对pH和COD的影响
        7.2.2 植被冠层对阳离子的影响
        7.2.3 植被冠层对阴离子的影响
    7.3 枯落物层对雨水溶解物的影响
        7.3.1 枯落物层对pH和COD的影响
        7.3.2 枯落物层对阳离子的影响
        7.3.3 枯落物层对阴离子的影响
    7.4 土壤层对雨水溶解物的影响
        7.4.1 土壤层对pH和COD的影响
        7.4.2 土壤层对阳离子的影响
        7.4.3 土壤层对阴离子的影响
    7.5 植被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雨水溶解物变化比较
        7.5.1 pH和COD
        7.5.2 阳离子
        7.5.3 阴离子
    7.6 小结
8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9)基于REE示踪法的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侵蚀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3 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排土场产流产沙特征
    3.1 排土场初始产流时间分析
    3.2 排土场径流率变化特征
    3.3 排土场累积径流量分析
    3.4 排土场产沙率动态变化分析
    3.5 排土场累积产沙量分析
    3.6 排土场径流产沙关系分析
    3.7 小结
4 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排土场侵蚀泥沙来源分析
    4.1 稀土元素示踪计算精度分析
    4.2 不同降雨强度下各元素示踪区侵蚀量随时间的关系
    4.3 不同降雨强度下各元素示踪区累积侵蚀量随时间的关系
    4.4 不同降雨强度下各元素示踪区贡献率变化过程
    4.5 小结
5 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排土场边坡细沟侵蚀特征
    5.1 排土场坡面细沟侵蚀动态过程阶段划分
    5.2 不同雨强对排土场坡面流速和细沟内流速的影响
    5.3 排土场细沟发育形态特征分析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试验附图
作者简历
学位数据论文集

(10)裸露砒砂岩区人工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砒砂岩区的范围及基岩侵蚀内因
        1.4.1 砒砂岩区的分布范围
        1.4.2 砒砂岩的侵蚀内因
    1.5 水力侵蚀研究进展
        1.5.1 水力侵蚀的影响因素
        1.5.2 砒砂岩区水力侵蚀机理研究进展
        1.5.3 水力侵蚀预报模型研究进展
    1.6 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作用
        1.6.1 植被对坡面产汇流过程的影响
        1.6.2 植被对土壤抗蚀性和抗冲性的影响
        1.6.3 植被格局对水力侵蚀的调控作用
    1.7 砒砂岩区植被配置模式研究进展
    1.8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坡面水力侵蚀特征的研究
        2.2.2 人工植被对径流调控机制研究
        2.2.3 人工植被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2.2.4 小流域水力侵蚀空间特征及其与植被格局和地形因子的关系
    2.3 技术路线
3 研究区概况
    3.1 地理位置
    3.2 地形地貌
    3.3 气象与水文条件
    3.4 土壤条件
    3.5 植被条件
4 裸露砒砂岩区坡面水力侵蚀特征及其与植被的关系
    4.1 天然降雨条件下坡面产流产沙及其影响因素
        4.1.1 降雨类型划分
        4.1.2 降雨类型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4.1.3 次降雨对坡面微地形的影响
        4.1.4 不同植被类型的减流减沙能力
    4.2 裸露砒砂岩区坡面水动力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4.2.1 冲刷流量对坡面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4.2.2 坡度对坡面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4.2.3 植被覆盖度对坡面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4.3 裸露砒砂岩区坡面土壤剥蚀率及其影响因素
        4.3.1 冲刷强度对土壤剥蚀率的影响
        4.3.2 坡度对土壤剥蚀率的影响
        4.3.3 植被盖度对土壤剥蚀率的影响
    4.4 小结
5 植被类型对地表径流的调控作用
    5.1 植被类型对地表覆盖度的影响
        5.1.1 植被类型对草本生物量和地表覆盖度的影响
        5.1.2 植被类型对草本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5.2 植被类型对降雨的截留作用的影响
        5.2.1 植被类型对林冠截留的影响
        5.2.2 植被类型对枯落物层持水的影响
    5.3 植被类型对土壤水文物理特性的影响
        5.3.1 植被类型对土壤颗粒分布特征的影响
        5.3.2 植被类型对土壤综合持水能力的影响
        5.3.3 植被类型对土壤饱和导水性能的影响
        5.3.4 植被类型对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
    5.4 植被类型对地表径流的调控机制
    5.5 小结
6 植被类型对土壤质量的改良作用
    6.1 植被类型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6.1.1 植被类型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6.1.2 植被类型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
        6.1.3 植被类型对土壤抗崩解能力的影响
    6.2 植被类型对土壤养分和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6.2.1 植被类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6.2.2 植被类型对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6.3 植被类型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6.3.1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3.2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6.4 小结
7 裸露砒砂岩区小流域水蚀特征及其与植被和地形的关系
    7.1 小流域植被景观的空间格局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7.1.1 小流域植被类型的分布特征
        7.1.2 小流域植被景观的空间格局
        7.1.3 小流域植被景观空间格局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7.2 小流域植被与地形因子对土壤质量的耦合影响
        7.2.1 小流域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特征
        7.2.2 小流域土壤含水率的空间分布特征
        7.2.3 小流域土壤团粒结构破碎率的空间分布特征
        7.2.4 小流域植被与地形因子对土壤质量的耦合影响
    7.3 小流域水力侵蚀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7.3.1 小流域土壤可蚀性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7.3.2 小流域植被覆盖因子与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7.3.3 小流域降雨侵蚀力因子与坡度坡长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7.3.4 小流域水力侵蚀的分布特征
    7.4 小流域水力侵蚀的空间格局和空间自相关性
        7.4.1 小流域水力侵蚀的空间格局
        7.4.2 小流域水力侵蚀的空间自相关性
        7.4.3 小流域水力侵蚀空间自相关性与植被和地形的关系
    7.5 小结
8 讨论
    8.1 水力侵蚀与人工植被间反馈关系的尺度效应
    8.2 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
    8.3 裸露砒砂岩区小流域未来治理方向
9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Study on Function of Vegetation's Preventing Soil Erosion in Small Watershed of the Loess Area(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侵蚀沟道形态的高分辨率表达与分析[D]. 吴江. 西北大学, 2021
  • [2]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典型坝控流域泥沙来源研究[D]. 潘明航.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3]黄土高原沟壑区草地植被减流减沙优化格局研究[D]. 张志旭.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4]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特征与产流产沙的响应关系[D]. 高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1
  • [5]黄土丘陵沟壑区坡沟系统侵蚀产沙特征及泥沙连通性研究[D]. 唐柄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6]晋西黄土区小流域径流输沙特征及对雨型的响应[D]. 杨云斌.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黄土高原植被群落恢复演替对坡面侵蚀产沙阻控作用研究[D]. 常恩浩.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8]北京密云石匣小流域坡面径流泥沙及雨水溶解物的研究[D]. 徐佳佳.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9]基于REE示踪法的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侵蚀过程研究[D]. 董亮.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2)
  • [10]裸露砒砂岩区人工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研究[D]. 杨振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标签:;  ;  ;  ;  ;  

黄土区小流域植被防土壤侵蚀作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