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歌舞厅卫生状况调查

烟台市歌舞厅卫生状况调查

一、烟台市属歌舞厅卫生状况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吴骥[1](2020)在《基于开放街区的住区配套设施配置策略研究 ——以西安幸福路地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既有城市地段由于建设时间久远,住区配套设施类型缺乏、功能单一、使用不便等方面的问题越发凸显,与居民当下的实际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选择西安幸福路地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地段内住区配套设施的配置现状以及居民对设施的使用调查发现,住区配套设施的配置存在诸多问题。居民日常生活日益丰富,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其所居住的住区范围,而是外向扩散的,而住区配套设施的内向化布局影响了设施的共享使用,降低了居民使用的便捷度;居民的日常生活日益丰富,对住区配套设施的选择日益多元化,但目前设施的配置类型、服务内容往往较为单一,带来的购物、上学、锻炼、就医等活动不便利的问题;教育、商业等住区的配套设施配置建设并不均衡,部分居民进行相应活动的出行距离相对较远,造成了生活的不便利;基层医疗卫生设施的建设标准不高,服务水平较低,居民不愿选择,带了居民生活便捷性的下降,同时也导致设施的使用效率高降低。通过对国内外街区发展建设及城市规划学者的相关研究发现,城市街区的发展呈现出向开放街区发展的趋势,开放街区具有小尺度街区、资源共享、步行友好等特点,这正与地段内住区配套设施的配置问题相对应。因此,本文基于开放街区,探究住区配套设施的配置策略,提出地段内住区配套设施的体系构建,以期为今后既有城市地段的住区配套设施配置的提出可行性的方案。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选取西安市幸福路地段为研究范围,重点阐述了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路线;第二部分,研究国内外住区配套设施配置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以及国内外街区建设的发展历程与国内关于开放街区的理论研究;第三部分,介绍了西安幸福路地段的建设与发展情况以及各类住区配套设施的配置现状,提出各类住区配套设施在配置建设方面的特征与问题;第四部分,从居民需求角度出发,分析在居民在使用各类住区配套设施的选择倾向于出行路径等,从居民使用角度分析住区配套设施的配置问题;第五部分,通过前文所总结住区配套设施配置问题、国家相关规定以及城市发展方向,总结住区配套设施的配置目标,研究开放街区主导的住区配套设施配置的策略,并提出住区配套设施的体系构建。

林柯霏[2](2020)在《溯源与唤醒 ——生态视角下公共艺术介入滨海空间的探究》文中研究指明溯源,人从海洋中进化而来,又在逐步毁灭海洋,海洋之殇亦是人类之殇。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是全球性生态危机和政治危机,由此引发的气候难民问题也逐渐升级,虽然很多人的生态意识逐渐觉醒,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根基并未动摇,面对海洋生态现状和对生态破坏熟视无睹的冷漠态度,我们在用技术与科学解决问题的同时也需要一种文化转变。21世纪是海洋世纪,以此为契机,我国十八大提出了海洋强国战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既需要国家宏观政策的把控和智慧的技术手段,也需要从人文艺术层面出发,强化人们的海洋生态保护意识,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对海洋生态的反思、重视和保护。基于这种全球的海洋生态现状和国家海洋政策支持,该选题将从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生态观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出发,从纵向维度和横向维度探究介入滨海空间的生态理念和艺术形式,探寻出公共艺术所承担的对改善生态、唤醒人类情感的一切可能性,实现生态维度的公平正义,颠覆固有的价值偏见,重构人与自然、人与海洋和谐平等的关系。从生态视角出发对公共艺术研究思路的扩展有所助益,为公共艺术介入新领域提供理论和实践参照,同时当代公共艺术自身的性质和所承担的责任可能成为切入海洋生态问题研究的良好视角。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公共艺术、生态美学、滨海空间及其三者的关系,在理论层面主要涉及公共艺术价值取向和时代性批判、生态美学、介入美学的相关概念界定;在实践层面积极探索艺术何以介入滨海空间,通过将自然变形为可体验之物,在感知体验中引发人们的同理心,唤醒人们对海洋生态的保护。最后以笔者参与的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智慧城市研究所的一项实际项目“青岛西海岸新区绿色生态和智慧城市专项规划”来具体阐释课题研究的实践成果,并完善补充理论架构,以期通过公共艺术的介入唤醒人们的生态伦理道德意识,并通过智慧设计的方式解决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和构建绿色智慧的滨海空间。

欧阳亦梵[3](2020)在《嵌入公有地权体系结构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续期问题,是事关中国土地产权制度体系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住宅建设用地期间届满后的自动续期问题更是社会各界一直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2007年《物权法》确立了国有土地上住宅和非住宅建设用地续期的“双轨制”。2015年至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已取得重要制度成果,并已经落实到2019年土地管理法修正案中,但当前各界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期间届满续期问题缺乏关注。本项研究拟建构中国特色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续期制度建设的基本理论,并进一步针对国有住宅建设用地、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以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这三类建设用地的续期问题展开分类研究。总体来看,目前学界对中国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问题已经开展了大量有意义的研究,这些研究在视角、方法和分析框架上有较大差异。其中,有不少研究往往脱离中国公有地权体系结构而孤立地探讨续期问题。从域外经验看,土地所有与使用“两权分离”时的续期制度均是嵌入其土地产权制度体系总体中的一个构成部件,中国也不会例外。基于这一认识,本文构建了一个嵌入中国特色公有地权体系结构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分析框架。在这一分析框架下,中国公有地权体系与其续期制度之间存在着一个因果反馈关系结构,即:一方面,我国公有地权体系结构的内在规定性对其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的发展和形成起着决定、约束和塑造的作用,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是公有地权体系的内在逻辑展开的结果;另一方面,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又必然是对中国公有地权体系的表达,公有地权体系的内核也将通过续期制度得到再现和巩固,但续期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又势必推动着中国公有地权体系结构的创新发展。同时,土地使用权的续期问题并非中国大陆所独有,其他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在土地“两权分离”中使用权续期问题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经验,这些理论和经验可资我们借鉴。对于国有土地上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自动续期,由于住宅建设用地具有存续期限长、产权人数量众多、续期规模极大、与公民的居住权密切关联等特殊属性,住宅建设用地到期后的续期问题绝非一个单纯的合同期限延长的法律问题,而是一项涉及公有地权改革、事关政治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大制度变革。2007年《物权法》提出的住宅建设用地实行“自动续期”,明确了这一重大改革方向。本研究表明,自动续期的要义是土地使用权人无须申请,无须与原出让人达成合意,也无须交付对价即可自行启动续期程序。而要保障续期自动机制的实现,最终须将其落实到法定续期的轨道上,即使用权期间届满时使用权人可依法自动地完成续期,原出让人得依法予以配合。但是,自动续期程序之启动不以交付对价为要件,这并不意味着使用权人无须承担新期间的土地使用费。针对住宅建设用地续期收费制度,本研究引入特征价格模型,以杭州市住宅二手房市场成交数据为基础,对二手住宅成交价格的各项特征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住宅建设用地剩余年限的长短对二手成交房价格具有正向影响,但相比较于交通条件、医疗条件、容积率、装修程度、户型等其他影响因素,剩余年限因素对房价的影响程度相对较低,这表明住宅二手房市场对住宅建设用地剩余年限问题是有所反应的,购房者对未来住宅建设用地70年产权到期后采取有偿续期是有预期的,但重新缴纳类似于建设用地首次出让时的高昂土地出让金则超出了购房者的心理预期。基于这样的民意基础,本研究引入有偿续期的年金制度,在法定续期的制度框架下,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在新的使用期间内应履行缴纳年金的法定义务。在年金的征缴方式设计上,可通过设置房地产税附加,在未来开征的房地产税的基础上,设置合理的房地产税附加税率,对期间届满续期后的房地产按不同情形依法征缴数额不同的年金。对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的续期问题,由于非住宅建设用地所涉及的个人业主相对较少,受众范围相对较窄,同时其土地利用活动具有多样性,且主要以私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经营与生产活动,这决定了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到期后的续期不宜采法定续期的方式,而应选择申请续期制度,为土地使用者提供表达个人续期意志的空间和途径,以满足非住宅建设用地之上差异性土地利用活动的多样化续期需求。不同于住宅建设用地的自动续期,非住宅建设用地的申请续期本质上是“合意续期”。从法律关系上来说,非住宅建设用地的“合意续期”是在公法规范约束下的意思自治,即土地使用权人与原出让人双方通过达成约定、订立合同的行为来实现新的合同期限的延展。其中,保障土地使用权人相对于原出让方的相对优势地位,公法给予一定的规范,这一制度逻辑体现在续期申请、行政审批、土地出让金缴纳及地上物处理等非住宅建设用地申请续期制度的诸关键环节上。就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而言,续期问题是当前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具有地域性、经营性与高风险性的特征,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内部关系上虽然以公法规范为主,但在对外关系上则以遵从私法规范为主,这决定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总体上属于私法领域内对等的私法主体之间的民事行为。基于私法自治的基本理念,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续期应当走“合意续期”的路径。与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相比,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续期“合意”的程度更高、范围更广,在不涉及公共利益和不违背公序良俗的情况下,公权力可不予以干预。依私法自治原则,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届满后续期的基本制度是:双方已作约定的,即依其约定;未作约定的,须协商一致。在这一续期法律关系中,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有者发送续期申请,集体作为土地所有者则有权决定是否同意。至于集体内部对续期同意与否的决策,则应遵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管理法等相关公法规范。纵览国有住宅建设用地、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续期,这三类建设用地的续期在“意思自治”尺度上存在分异。本研究发现,在国有住宅建设用地、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这三类建设用地续期制度逻辑中,公法规范介入的广度和深度呈递减状态,而私法规范作用的力度则呈递增状态。亦即,这三类建设用地续期的意思自治的广度与深度依次递增,续期的法定性程度则依次递减,我国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方案设计要遵从这一基本逻辑。在续期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问题上,这三类建设用地续期制度呈现出从“保护土地使用者的绝对优势地位”、到“保护土地使用者的相对优势地位”和“保护双方相对平等地位”的分异格局。

寇建辉,付洪连[4](2019)在《为了让生活更美好——潍坊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纪略》文中研究表明"国家卫生城市"这一荣誉称号不是一创定乾坤,而是每三年要复审一次,复审不达标的摘牌。潍坊早在2008年就已经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并分别在2012年、2016年连续两次成功通过国家复审,今年迎来第三次复审。潍坊市委、市政府特别指出,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不仅仅是为了争荣誉、拿牌子,而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市民卫生意识、文明素养和城市管理水平,既关系到潍坊城市形象、营商环境,也关系到全市人民的福祉,对于加快现代化强

黄翼[5](2014)在《广州地区高校校园规划使用后评价及设计要素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以往高校校园规划设计评价定性研究较多,也有少量针对校园交通和公共空间的使用后评价研究。新建大学校园在不断建成,以往的失误应得到及时纠正,避免重复出现。校园规划使用后评价的研究正是解决此问题的方法。高校校园规划理论和实践是否存在差距,设计师的“专业眼光”与普通使用者的评价之间是否存在差异,需要使用后评价研究进行验证。本研究采用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测量、软件分析、数理分析等方法,以广州地区高校为例,探讨高校校园规划满意度评价之间的差异,并进行主客观评价之间的比较,对感性的校园规划评价进行量化研究,为定性判断提供辅助性依据,以发掘不同规划形态的校园之间的差别,以及新老校园之间的差距,进而探讨从满足使用者需求角度出发的校园规划设计原则。在对校园规划的使用后评价历史发展和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综述的基础上,总结近年专家提出的关于大学校园规划的关键问题,包括校园选址和资源共享、校园用地规模、校园开放空间与景观意象、校园空间形态设计、校园智能生态规划等方面。首先,对广州三所高校进行探索性调研,发掘学生对校园规划的关注点和现有校园规划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采用开放式问卷和标准问卷两种方法,初步总结出校园规划满意度评价的评价因子。其次,选择国内典型校园进行主观满意度和舒适度评价,采用三轮问卷调查法采集数据,并尝试概括性问题和细分式问题两种不同方式的问卷调查的比较。分析被调查人身份、性别与年龄对调查结果的影响。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出校园规划学生满意度评价体系因子及其权重。采用聚类分析,比较各评价因子的优劣和总体满意度评价,对被调研高校校区进行分类,找出可能影响满意度评价的关键因素,为焦点性问题研究提供线索。然后,选择校园规划中的几个焦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广州大学城高校之间的横向对比,以及各高校新老校区的对比研究,分析高校校园选址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多个校区对高校师生相互之间交流的影响。调查大学城高校校际交流与资源共享满意度评价,得出大学城共享性实施效果一般。分析国内外高校用地面积规模现状,对以往校园规划各类规范进行解读,收集广东地区高校规模数据进行GIS软件分析,以了解广东地区高校用地和校舍资源分布状况。通过调查学生对校园用地规模的满意度和舒适度评价,将收集到的主观评价数据与对应高校的校园总用地和生均用地规模数据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模拟出满意度与生均用地面积、舒适度与总用地面积的回归曲线,进而提出校园用地规模指标极限区间。对高校学生日常生活作息情况进行调查,讨论高校校园内外需要增加的功能设施。通过交通距离和时间调查,发掘校园功能布局的合理性、交通系统的便捷性与校园主要功能区域距离之间的关系,得出合理间距数值。从开放空间形态、交通组织方式、建筑形体组合等几种不同角度对高校校园规划空间形态设计进行分类。选择国内外典型高校进行形态设计分析,对各种类型的高校形态进行简化,将典型的案例进行空间句法分析,进行主要数据比较。将主观评价与客观数据进行匹配分析,探讨不同校园规划形态设计类型与主观评价之间的关系,以及形态对空间感知的影响。采用空间句法分析法对典型高校校园空间构形进行整合度、连接度等变量数值分析,探讨不同形式的校园空间形态表现出的不同空间感受特点及其对使用者感知的影响。运用认知地图法采集校园意象性景观节点数据,并绘制校园意象图,分析校园景观意象生成的特点。将校园意象图与校园道路整合度分布图进行叠合,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空间构形与认知意象之间的关联性。采用半开放性问卷进行校园公共活动与公共空间设计初步量化研究。进而提炼出校园景观意象生成要素,为进一步的校园文化探索提供研究基础。根据信息化技术发展方向,结合问卷调查得出的高校信息化智能系统的现状问题和需求特点,讨论高校信息化智能系统的发展趋势。总结生态校园规划的特点,通过半开放性调查问卷结果,整理出广州地区高校生态节能措施的实施状况,并总结绿色校园规划生态节能设计原则。最后,总结出高校校园规划学生满意度评价体系及各因子的重要性程度分析,为该研究领域提供了使用后评价量化指标。针对各评价因子进行重点问题探讨,提出有利于提高高校校园规划满意度评价的校园规划设计原则,从满足使用者需求的角度对现有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原理进行了补充,为校园规划设计实践提供指引。

段志坚[6](2014)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对策研究 ——以普洱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基于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质量较低的实际,本论文以普洱市为例,研究提升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对策。论文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在综合了解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基础上,从公共管理的视角,以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为指导,将普洱市中小学教育质量情况与云南省及省内其他州市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像普洱这样的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质量从历史的角度看是在不断提高的,但与云南省及省内先进州市相比却存在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学业水平方面,而且在区域、城乡和学校之间发展很不平衡。作者认真分析了存在差距的原因,认为既有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环境和政策等方面的因素,又有教育管理、教师和学生等方面的因素。作者认真分析了这些因素及其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对策和建议:一要深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主要是各级党委、政府应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大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多措并举营造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二要加大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教育的项目扶持力度,主要是实施教育对口帮扶项目,实施贫困地区教育惠民工程,加大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双语教学力度,加快边疆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扩大重点高校对边疆民族地区的专项招生计划,加强边境一线的禁毒防艾工作,加强对民族习俗的引导和宗教的管理,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要加强和改进教育管理,主要是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加强教学科研和教学指导,建立科学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四要全面加强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主要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抓好对教师和校长的培训培养,改进对教师的管理办法,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的工资收入;五要改善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主要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建立科学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励志教育,关爱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

涂光陆[7](2013)在《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源于庐文化的多文化之融合》文中认为本研究运用人类学、历史地理学、城市历史学、建筑学等综合方法研究合肥市在两千多年城市空间营造的演变及推动其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为科学分析和评价合肥现代城市规划实践并寻找解决合肥规划中遇到新问题提供历史启示。全文共分十部分展开论述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意义,广泛调查相关论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本文研究的框架与主要结论。第二部分介绍战国前合肥的自然地理以及相关族群在此地活动的历史。并分析战国以前合肥城市的营造特点。第三部分介绍秦汉到五代十国时期合肥的历史背景及空间营造特征。重点分析了三国新城和金斗城。第四部分为宋代到晚清(1859年)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特征,从体、面、线、点四个尺度分析了宋代斗梁城及嘉庆年间的合肥城。第五部分为1859年至1919年合肥城市空间演变特征。第六部分为1919年至1949年合肥空间营造特征,长期战乱,合肥县城遭到毁坏,民国时期进行的规划也没有得以实施。第七部分论述1949年至1979年合肥城市空间演变特征,城墙被拆除及大量道路被翻修或新造,是合肥城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第八部分详述了1979年到2009年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特征,主要是论述经济改革后合肥在城市基础设施上的大力投入及新区的开发,使城市进一步扩大与完善。第九部分是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研究。最后一章是在总结两千年合肥城市空间演变规律的基础上,对合肥城市空间营造未来30年的发展方向及空间特征提出预测。

宁荍[8](2013)在《快速城镇化时期山东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作为公共服务的载体,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以山东快速城镇化地区为例的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对促进我国城乡协调发展、满足村镇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示范意义。本论文通过文献分析法,提出了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定义及其包含的内容;分析了国外相关理论和村镇建设实践经验,以及国内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相关理论和技术指标研究现状;阐明了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是国家公共服务政策的物化体现,是村镇中心地的重要标志,是城镇化过程中人口集聚的重要因素的观点。本论文选择山东省“蓝黄”经济区的滨州市和东营市等快速城镇化地区的村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聚类分析法,对109个村庄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生存型公共服务设施已基本普及,而发展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尚不均衡;通过对城镇化水平较高的马桥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村镇居民建设意愿调查与分析,发现先富裕起来的村镇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关注度很高,且建设愿望强烈。本论文结合调研分析结果,深入分析了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村镇公共服务设施的行政层级配置原则、人口规模分级配置原则和基于城镇化发展进程的时序层级配置原则;依据我国现行村镇公共设施配置相关规范、标准和导则,梳理了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内容;探讨了综合利用资源、优化配置的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差异化配置法、中小学校服务半径配置法和医疗服务设施网络配置法。最后,论文综合以上研究成果,提出了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导则,并以马桥镇文体科技中心、柳堡乡小学校配置和冯王村公共服务中心为例,对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导则进行了应用示范。

王团团[9](2013)在《场域视野下社区公共性缺失及其补救 ——以社区体育设施管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稳步推进,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攀升,在解决温饱问题等低层次的生理需求以后,就出现更加多样化的需求,对于身体健康的追求就是其中的一种。当我国成为名符其实的“金牌大国”之后,居民身体素质并没有金牌数这么光鲜,而提高身体素质就需要加强锻炼身体。社区体育设施作为最贴近居民生活的健身场所是在国家公权力的保障下进行建设的,因此其发展十分迅猛。但是大量的社区体育设施建成以后,问题出现了,首先是居民使用方法的不对,很少有人是仔细阅读使用说明才开始使用的,大多数人是按照自己的理解直接使用,不当的方法容易造成人身伤害和设施的损坏;其次是无人管理,各方推诿,在建设好了之后,社区体育设施出现管理脱节,虽然名义上有多个管理主体,但是维护的效果却不成正比;最后是后期管理和维护的资金不到位。面对社区体育设施的现状,本研究提出了社区“公共性缺失”的理论假设,并通过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进行研究,探讨了社区公共性缺失的原因和补救措施。“公共性”是政治学、社会学、行政学等领域不变的热门话题,有关“公共性”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国内外不乏各学派的知名学者对“公共性”进行解读。本研究在梳理了社区以及公共性的内涵之后,对二者进行了概念融合,提出了“社区公共性”的概念。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早就为学者们所熟知,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用“场域理论”来研究社区的文献还不多。这既是机会也是挑战,本研究通过对“社区场域”的理论研究,丰富了“场域理论”的外延,也创新了社区管理的理念。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相关概念的梳理。第二部分是国内外研究综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望得更远,因此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通过具体的案例的研究得出社区公共性缺失的表现。第四部分运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来分析社区公共性缺失的原因。第五部分同样运用布迪厄的理论针对问题的成因提出补救措施。第六部分总结全文。

马树华[10](2011)在《“中心”与“边缘”:青岛的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1898~1937)》文中研究说明文化空间是衡量城市生活的另一种尺度,本文以具体的物理空间为分析对象,以1898~1937年为限,以“中心”与“边缘”的空间辩证关系为观察视角,自西向东选取了青岛中山路及其周边街市、汇泉湾一带以及崂山三个典型的空间,探讨了不同文化空间的形成与变化,及其对社会生活、城市风格的形塑作用,力图从多个层面来论证文化空间作为一种生产力量,是在什么条件下实现的,产生了怎样的城市生活,以及怎样在时空交迭下影响城市变迁的。绪论部分说明了研究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关系的意义,以及青岛研究的价值,进行了学术史回顾,交待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一章论述了中山路地带的文化功能及其对青岛工商业发展的空间基础作用。港口和铁路的兴建,一方面使青岛建立起完善的陆海联系网络,一方面塑造了中山路工商业文化空间。以中山路为轴心铺展开来的街道网络,把通过港口和铁路汇聚而来的人口与货物编织到一起,商业店铺、金融机构、娱乐场所等等一应俱全,既有有钱有闲者的时尚洋化消费,也有平民和底层人的消遣娱乐,生动地呈现着青岛的日常世界与市井百态,使这里成为城市最具活力的地方。在中山路工商业中心形成的过程中,与人口、气候因素构成了有趣的互动,成为青岛市面经济的一大特色。栈桥提升了中山路的空间构建作用,它出身于军事码头,成名于游览胜地,因贴近于日常生活,且有助于于文化想象,最后衍化为城市的地理标识。第二章阐述了汇泉的空间功能和文化意义。本部分选取了汇泉海水浴场和中山公园两个最典型的空间进行分析,对跑马场、体育场和水族馆也作了简要阐述,选用了大量报刊、档案、游记、文学作品等文献资料,深入细致地描述了汇泉休闲游乐中心对市民心态、日常生活、城市风格的塑造,揭示了青岛最为时尚摩登的游乐生活和成为避暑胜地的内在条件,分析了汇泉的公共空间功能,以及它对城市声望、旅游业和整体空间布局的影响。第三章分析了崂山传统社会空间的变迁。崂山在青岛城市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本文论述的崂山,既非一处单纯的游览胜地,也非一个行政区划单位,而是一个文化单元,曾引起人们丰富的“餐霞”想象。青岛开埠后所辖区域,从地势上看,市区诸小山皆为崂山余脉,从历史渊源看,其社会生产方式、道文化传统、村落生活样态等,都体现着鲜明的崂山色彩,实属于崂山文化系统。青岛城市崛起以后,从区划上看,崂山成为城郊,沦为青岛的“边缘”,其历史华彩似乎淹没在了欧化青岛的时尚风潮中。事实上,在青岛城市发展过程中,崂山的空间意义极为丰富,从社会经济看,面临城市经济的冲击,它的传统农业、渔业、林业和工商业等开始出现大的变迁;从游览功能来看,它的山海胜景和悠久历史提升了青岛游乐的文化价值,增加了青岛的城市声誉,并培育了青岛市民的民族国家认同感和现代休闲度假生活理念;从社会结构和民风民俗看,崂山的生活风尚、信仰世界与市区既有区别义相联系。作为一个文化单元,崂山一端担当着现代都市的摩登时尚,另一端承载着青岛的本土精神与文化渊源,它丰富、平衡了青岛的城市生活,并为城市今天的变革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余论部分总结了本文所选三处空间“中心”与“边缘”的辩证关系,阐明了在城市宏阔的空间结构中,之所以选取这三处空间,一是因为它们在塑造城市生活中的作用最为强大,最能代表青岛的文化特质,青岛的发展定位、城市风格与声望、社会生活的价值取向与流行风尚等,都与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二是因为从区域文化渊源和城市空间拓展的轨迹来看,青岛开埠前,崂山本是这一区域的“中心”,中山路地带则是“边缘”,青岛开埠以后,中山路及其周边街市发展为城市“中心”,崂山蜕变为“边缘”,而汇泉恰恰处在从“中心”到“边缘”的过渡位置,它自身也是一处休闲游乐中心。今天,崂山又成为青岛新的文化重心,回首百余年的发展历程,青岛的文化中心正是沿着由崂山到中山路,再自中山路到汇泉复到崂山的轨迹演进的,这其中暗含着一种历史文化的逻辑。

二、烟台市属歌舞厅卫生状况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烟台市属歌舞厅卫生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开放街区的住区配套设施配置策略研究 ——以西安幸福路地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民生活需求的变化带来住区配套设施的发展
        1.1.2 开放街区的推行呼吁住区配套设施的共享
        1.1.3 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工程启动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契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2.1 住区配套设施配置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1.1 住区配套设施配置理论发展研究
        2.1.2 国内住区建设及其配套设施的发展建设历程
        2.1.3 住区配套设施相关规范标准的变化
        2.1.4 国内关于住区配套设施的理论研究
    2.2 开放街区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2.2.1 国外城市街区发展变化研究
        2.2.2 国内城市街区的发展变化研究
        2.2.3 国内关于开放街区的理论研究
    2.3 本章小结
3 幸福路地段住区配套设施建设现状与发展分析
    3.1 幸福路地段建设与发展变化概况
        3.1.1 工业区的建设与发展变化
        3.1.2 住区建设与发展变化
        3.1.3 住区配套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变化
    3.2 教育设施配置建设现状
        3.2.1 小学配置建设现状
        3.2.2 中学配置建设现状
        3.2.3 幼儿园配置建设现状
        3.2.4 教育相关设施配置建设现状
    3.3 文体娱乐设施配置建设现状
        3.3.1 室外活动设施配置建设现状
        3.3.2 居民活动室配置建设现状
        3.3.3 其他文体娱乐设施配置建设现状
    3.4 医疗卫生设施配置建设现状
        3.4.1 大型医院配置建设现状
        3.4.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配置建设现状
        3.4.3 门诊部配置建设现状
        3.4.4 诊所配置建设现状
    3.5 养老服务设施配置建设现状
        3.5.1 养老院配置建设现状
        3.5.2 日间照料中心配置建设现状
        3.5.3 社区养老服务站配置建设现状
    3.6 商业服务设施配置建设现状
        3.6.1 零售商业类设施配置建设现状
        3.6.2 酒店餐饮类设施配置建设现状
        3.6.3 快递收发类设施配置建设现状
        3.6.4 其他生活服务类设施配置建设现状
    3.7 住区配套设施配置建设现状特征与问题总结
        3.7.1 教育设总量充足,分布位置相对集中
        3.7.2 文体娱乐设施功能类型单一,配置数量不足
        3.7.3 基层医疗卫生设施配置不足,建设标准较低
        3.7.4 养老服设施配置类型数量不足,服务功能缺失
        3.7.5 商业服务设施空间分布不均衡,可利用沿街空间较少
    3.8 本章小结
4 幸福路地段住区配套设施的居民需求分析
    4.1 居民生活需求与住区配套设施的关系
        4.1.1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看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特点
        4.1.2 居民需求在居住生活中的体现
        4.1.3 居民需求与住区配套设施配置之间的关系
        4.1.4 典型片区的选取
    4.2 典型片区居民对商业服务设施的使用情况分析
        4.2.1 居民买菜活动对商业服务设施的使用情况分析
        4.2.2 居民买日用品活动对商业服务设施的使用情况分析
        4.2.3 居民对商业服务设施的使用问题总结
    4.3 典型片区居民对文体娱乐设施的使用情况分析
        4.3.1 居民文体娱乐设施的选择分析
        4.3.2 居民文体娱乐活动的出行路径分析
        4.3.3 居民文体娱乐设施使用问题总结
    4.4 典型片区居民对医疗卫生设施的使用情况分析
        4.4.1 居民对医疗卫生设施的选择分析
        4.4.2 居民使用医疗卫生设施的出行路径
        4.4.3 居民对医疗卫生设施使用问题总结
    4.5 典型片区居民对教育设施使用情况分析
        4.5.1 居民对幼儿园的使用情况分析
        4.5.2 居民对小学使用情况分析
        4.5.3 居民对初中的使用情况分析
        4.5.4 上下学时间教育设施布局位置对居民的影响分析
        4.5.5 居民对教育设施的使用问题总结
    4.6 居民对住区配套设施使用的问题总结
        4.6.1 商服、文体等设施缺失,可选择性差
        4.6.2 教育设施配置位置不合理,影响居民生活
        4.6.3 基层医疗卫生设施服务水平不足,使用效率较低
        4.6.4 街区尺度大,出行路径折返率高,出行便利性低
    4.7 本章小结
5 开放街区主导的幸福路地段住区配套设施配置策略研究
    5.1 幸福路地段住区配套设施配置目标解析
        5.1.1 应对现状设施配置问题的住区配套设施配置目标
        5.1.2 国家规定对住区配套设施配置目标的要求
        5.1.3 地段发展方向引导的住区配套设施配置目标
        5.1.4 住区配套设施配置目标总结
    5.2 幸福路地段住区配套设施配置策略研究
        5.2.1 针对设施配置缺失的住区配套设施配置策略
        5.2.2 针对设施配置位置不合理的住区配套设施配置策略
        5.2.3 针对出行路径折返而延长出行距离的住区配套设施配置策略
        5.2.4 针对设施服务水平不高的住区配套设施配置策略
    5.3 幸福路地段住区配套设施的体系构建
        5.3.1 对接生活圈,完善配套设施
        5.3.2 开放街区网络,共享社区服务设施
        5.3.3 对标居住街坊,补充便民设施
    5.4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参与相关工作及成果
附录
西安幸福路地段住区居民居住生活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2)溯源与唤醒 ——生态视角下公共艺术介入滨海空间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海洋生态现状及国家海洋政策
        1.1.2 追溯海洋文化的历史特质
        1.1.3 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
    1.2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公共艺术
        1.3.2 生态美学
        1.3.3 滨海空间规划
        1.3.4 概念交集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实地调查研究法
        1.4.3 跨学科研究法
        1.4.4 田野调查法
        1.4.5 AHP层次分析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公共艺术的时代发展
    2.1 公共艺术的社会性
        2.1.1 当代公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2.1.2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和政治思考
        2.1.3 公共艺术的趋势之公众参与
    2.2 公共艺术的生态观
        2.2.1 公共艺术生态观的实质
        2.2.2 公共艺术生态观的多元表现形态
    2.3 景观研究中自然美的回溯
        2.3.1 西方景观审美的主客二分
        2.3.2 东方审美传统的天人合一
    2.4 公共艺术的景观价值取向
        2.4.1 当代景观美学的价值取向
        2.4.2 场所精神和大地艺术实践
        2.4.3 公共艺术在景观中的角色演绎
3 介入滨海空间的相关理论基础
    3.1 生态美学
        3.1.1 生态存在论的美学转向
        3.1.2 生态伦理与《海洋三部曲》
    3.2 介入美学
        3.2.1 阿诺德·柏林特的介入美学
        3.2.2 现象学对景观艺术的启示
    3.3 艺术何以介入滨海空间
        3.3.1 艺术的非功利性与功利性
        3.3.2 将自然变形为可体验之物
        3.3.3 公共艺术与滨海空间的内在联系
4 滨海空间的景观营造
    4.1 滨海空间景观的分类
        4.1.1 滨海自然景观
        4.1.2 滨海人文景观
    4.2 滨海空间景观的审美偏好
        4.2.1 景观审美共性
        4.2.2 生物学角度的景观偏好
        4.2.3 心理学角度的景观偏好
    4.3 艺术介入滨海景观的案例分析
        4.3.1 国内外滨海空间现状
        4.3.2 波士顿滨海空间实地调研分析
        4.3.3 纽约滨海空间实地调研分析
5 青岛西海岸新区绿色生态与智慧城市专项规划
    5.1 项目背景及政策解读
        5.1.1 青岛市文化背景
        5.1.2 绿色智慧城市及政策解读
    5.2 国内外对标案例分析
    5.3 西海岸新区的现状分析及需求
    5.4 西海岸新区的整体思路框架
    5.5 西海岸新区的设计策略及场景应用设计
        5.5.1 滨海空间景观评估
        5.5.2 滨海空间设计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青岛西海岸新区调研计划表
附录B 青岛西海岸新区实地调研情况
附录C 调查问卷
附录D 景观评估指标体系表
附录E 毕业设计展板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3)嵌入公有地权体系结构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问题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续期的若干问题
    2.1.1 自动续期的内涵
    2.1.2 自动续期的期限问题
    2.1.3 续期次数问题
    2.1.4 自动续期有偿无偿的争论
    2.1.5 自动续期的程序
    2.1.6 自动续期的立法安排
2.2 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问题
2.3 地上建筑物续期的法律后果
2.4 土地使用权续期的域外研究
    2.4.1 国内外关于英美法系土地制度相关研究成果
    2.4.2 国内外关于大陆法系地上权制度相关研究成果
2.5 评论与展望 3.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的理论逻辑与分析框架
3.1 嵌入公有地权体系的续期因果反馈结构
3.2 中国特色公有地权体系的理论构造
    3.2.1 城乡土地所有权二元分立
    3.2.2 公有土地所有权“公私二重性”
    3.2.3 公有土地所有与使用“两权分离”
    3.2.4 土地使用权“物债二分”
3.3 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的分析框架
    3.3.1 逻辑起点:土地用益物权和土地债权续期的分野
    3.3.2 制度内核:土地用益物权续期的有期性与有偿性
    3.3.3 制度路径:国有与集体土地续期“意思自治”的分异性
    3.3.4 改革目标:用益物权在地权体系中的轴心地位
3.4 建设用地续期制度一般及类型化
    3.4.1 建设用地续期制度一般
    3.4.2 建设用地续期制度的类型化 4.土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的域外经验
4.1 两大法系下土地权利制度的差异
4.2 英美法系租赁地产权的续期经验
    4.2.1 英国租赁地产权
    4.2.2 我国香港地区土地租业权
    4.2.3 英美法系租赁地产权的续期经验
4.3 大陆法系地上权的续期经验
    4.3.1 德国地上权
    4.3.2 日本借地权
    4.3.3 我国台湾地区地上权
    4.3.4 大陆法系地上权的续期经验
4.4 两大法系土地权利续期的比较与启示
    4.4.1 续期的法律关系
    4.4.2 续期机制
    4.4.3 续期期限
    4.4.4 续期有偿性
    4.4.5 地上物处置 5.国有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续期制度
5.1 国有住宅建设用地续期概述
    5.1.1 住宅建设用地的特殊性
    5.1.2 民意对住宅建设用地续期的诉求
    5.1.3 住宅建设用地自动续期的解读与反思
5.2 国有住宅建设用地自动续期的制度逻辑
    5.2.1 法定续期权
    5.2.2 土地出让制度的重大创新
    5.2.3 续期制度运行成本最小化
    5.2.4 防止土地占有不公的长期固化
5.3 二手房市场对住宅建设用地续期有偿性的预期与响应
    5.3.1 二手房价格与剩余年限的关系
    5.3.2 特征价格模型及其理论的适用性
    5.3.3 基于杭州市二手房数据的实证分析
5.4 国有住宅建设用地自动续期制度的方案设计
    5.4.1 自动续期制度的法定续期机制
    5.4.2 自动续期的法定义务:年金制
    5.4.3 不予自动续期的情况及纠纷处理机制 6 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申请续期制度
6.1 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续期概述
    6.1.1 非住宅建设用地的范围界定
    6.1.2 非住宅建设用地的特征
    6.1.3 非住宅建设用地申请续期的解读与反思
6.2 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申请续期的制度逻辑
    6.2.1 公私法交融下的合意续期
    6.2.2 反映非住宅建设用地利用的多样化需求
    6.2.3 体现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地位的相对优越性
6.3 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申请续期制度的方案设计
    6.3.1 合意续期的域外范式
    6.3.2 申请续期程序
    6.3.3 续期土地出让金
    6.3.4 地上物的处理
    6.3.5 区分建筑物所有权人的申请续期
    6.3.6 续期纠纷的处理机制 7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申请续期制度
7.1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续期概述
    7.1.1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及其使用权界定
    7.1.2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特质
    7.1.3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续期实践之验视
7.2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的制度逻辑
    7.2.1 对等私法主体之间的合意续期
    7.2.2 保持双方利益的相对平衡
    7.2.3 私法调整为主、公法调整为辅
7.3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申请续期制度的方案设计
    7.3.1 发送续期通知
    7.3.2 续期的集体决议
    7.3.3 续期价格评估
    7.3.4 行政审核
    7.3.5 地上建筑物的处置
    7.3.6 土地续期中的纠纷 8.研究结论和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之处
8.3 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广州地区高校校园规划使用后评价及设计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1.1 高校校园规划实践需要“温故而知新”
        1.1.2 检验高校校园规划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
        1.1.3 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目标
        1.1.4 校园形态设计评价应由定性评价上升到定量评价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校校园规划理论的发展
        1.2.2 校园规划使用后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3.1 大学校园规划使用后评价及尚待解决的问题综述
        1.3.2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高校进行高校校园规划满意度评价
        1.3.3 对焦点问题进行专项研究
        1.3.4 总结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原则
    1.4 研究目标
    1.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及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发展趋势
    2.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趋势
        2.1.1 我国高校新校区建设选址与规模发展趋势
        2.1.2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理念发展趋势
        2.1.3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方法发展趋势
        2.1.4 尚待解决的焦点问题
    2.2 我国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研究发展趋势
        2.2.1 国外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研究发展趋势
        2.2.2 国内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研究发展趋势
        2.2.3 我国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研究理论发展趋势
        2.2.4 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研究方法发展趋势
    2.3 结语
第一篇 校园规划总体满意度评价
    第三章 广州地区高校校园规划满意度评价先导性研究
        3.1 学生对校园的自由评价和改进建议
        3.1.1 研究设计
        3.1.2 三校概况
        3.1.3 探索性调研
        3.1.4 校园规划学生满意度评价的主次要影响因素
        3.2 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
        3.2.1 研究设计
        3.2.2 校园规划可能出现的问题汇总
        3.3 总体评价排序及优劣分化因素分析
        3.3.1 研究设计
        3.3.2 对三校校园规划学生满意度评价的统计分析
        3.3.3 采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三校校园规划学生满意度
        3.3.4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对校园规划学生满意度总体评价进行定级
        3.3.5 三校校园规划满意度评价优劣分化因素分析
        3.4 结语
    第四章 广州地区高校校园规划学生满意度评价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目的
        4.1.2 研究方案
        4.2 第一轮调研
        4.2.1 调研对象
        4.2.2 对十二校区校园规划学生满意度评价的统计分析
        4.2.3 校园规划可能出现的问题汇总
        4.3 第二轮调研
        4.3.1 调研对象
        4.3.2 对海珠区八校采用不同问卷进行调研的统计分析比较
        4.3.3 同一行政区域内高校校园规划满意度比较聚类分析
        4.4 第三轮调研
        4.4.1 调研对象
        4.4.2 第三轮调研高校校园规划满意度统计分析
        4.4.3 第一轮和第二、三轮合并校园规划学生满意度统计分析
        4.5 三轮调研数据合并
        4.5.1 三轮数据合并研究对象信息
        4.5.2 单因素方差分析
        4.5.3 均值分析
        4.5.4 三轮合并学生满意度评价均值分析
        4.5.5 聚类分析
        4.5.6 因子分析
        4.6 大学城十所高校校园规划学生满意度综合评价
        4.6.1 单因素方差分析
        4.6.2 大学城十校校园规划满意度评价均值分析
        4.6.3 大学城十校校园规划满意度聚类分析
        4.7 结论
        4.8 结语
第二篇 校园规划决策要素研究
    第五章 高校校园选址与资源共享研究
        5.1 研究概述
        5.2 研究设计
        5.3 广州大学城高校校际交流与资源共享满意度调查
        5.3.1 均值分析
        5.3.2 单因素方差分析
        5.3.3 聚类分析
        5.3.4 因子分析
        5.3.5 指标权重求解的层次分析法步骤
        5.3.6 广州大学城高校校际交流与资源共享满意度模糊综合评价
        5.4 广州大学城高校新老校区比较分析
        5.4.1 调研对象
        5.4.2 同一所高校不同校区的均值比较
        5.4.3 因子分析
        5.4.4 单因素方差分析
        5.5 焦点式访谈
        5.6 结论
        5.7 结语
    第六章 高校校园用地规模研究
        6.1 我国高等学校校园用地规模发展
        6.1.1 我国高等学校校园用地规模现状
        6.1.2 我国高等学校用地规模指标规范及规定
        6.1.3 我国高等学校校园用地规模理论研究发展现状
        6.2 港台地区及国外高等学校校园用地规模现状
        6.2.1 香港地区高校校园用地规模现状
        6.2.2 台湾地区高校校园用地面积规模现状
        6.2.3 国外高校校园用地面积规模现状
        6.3 广东地区高校校园规模调研
        6.3.1 广东地区高等学校校园规模概况
        6.3.2 广东地区高等学校校园分布特点
        6.3.3 广州地区高等学校校园分布特点
        6.4 广州地区高等学校校园规模满意度与舒适度调研
        6.4.1 研究设计
        6.4.2 均值分析
        6.4.3 单因素方差分析
        6.4.4 相关分析
        6.4.5 回归分析
        6.5 校园规模的影响因素
        6.5.1 已有研究成果
        6.5.2 学生宿舍具有高层化的可能性
        6.6 结论
第三篇 校园规划设计要素研究
    第七章 高校校园功能布局与交通系统研究
        7.1 研究概述
        7.2 研究设计
        7.2.1 研究目的
        7.2.2 研究内容
        7.2.3 研究对象
        7.3 学生日常生活作息情况
        7.3.1 问题 1 与问题 2
        7.3.2 问题 3
        7.3.3 问题 4
        7.4 校园功能布局
        7.4.1 校园内外建筑使用现状
        7.4.2 校园内外应增添的设施
        7.5 校园交通状况
        7.5.1 校园交通方式
        7.5.2 校园内停车
        7.5.3 校园主要功能建筑之间的距离
        7.6 结论
        7.7 结语
    第八章 高校校园空间形态设计研究
        8.1 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现状
        8.1.1 高校校园规划设计评价标准
        8.1.2 现阶段我国高校设计模式
        8.2 高校校园形态规划设计分类
        8.3 按公共空间形态分类
        8.3.1 轴线型
        8.3.2 广场型
        8.3.3 园林型
        8.3.4 轴线加园林型
        8.4 高校校园形态空间句法分析
        8.4.1 全局整合度比较分析
        8.4.2 局部整合度比较分析
        8.4.3 全局与局部整合度相关性分析
        8.4.4 连接度与全局整合度相关性(可理解度)分析
        8.4.5 轴线长度、轴线深度与全局整合度相关性分析
        8.5 按交通形态分类
        8.5.1 方格网型
        8.5.2 环型
        8.6 按建筑形态分类
        8.6.1 院落式
        8.6.2 集中式
        8.6.3 格网式
        8.7 结语
    第九章 高校校园景观意象研究
        9.1 研究设计
        9.1.1 研究目的
        9.1.2 研究内容
        9.1.3 研究对象
        9.2 校园意象性公共空间认知地图调查
        9.2.1 认知地图分析第一步——被提及空间频数分析
        9.2.2 认知地图分析第二步——绘制认知地图意象图
        9.2.3 意象性节点被提及频率与整合度相关分析
        9.2.4 校园认知地图分析结论
        9.3 校园意象性公共空间问卷调查
        9.3.1 校园公共空间调研
        9.3.2 校园公共活动调研
        9.3.3 校园意象性公共空间满意度评价
        9.4 校园意象性空间生成要素
        9.4.1 区域
        9.4.2 标志
        9.4.3 人的活动
        9.5 结论
        9.6 结语
    第十章 高校校园智能与生态规划研究
        10.1 广州三所高校校园信息化智能系统使用后评价
        10.1.1 校园信息化智能系统的特点
        10.1.2 广州三所高校校园信息化智能系统现状问题及满意度评价
        10.1.3 “智慧城市”理念影响下的高校校园信息化智能系统发展趋势
        10.2 广州地区高校校园生态节能措施使用后评价
        10.2.1 高校校园生态节能措施的特点
        10.2.2 校园生态环保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
        10.2.3 绿色校园生态节能规划设计原则
        10.3 结语
结论与展望
    1.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原则
    2.高校校园规划满意度评价
    3.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4.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5.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1 广州地区被调研高校校区编号及基本信息表
附录 2 广州地区校园规划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 3 广州地区部分高校校园典型节点照片
附录 4 广州地区被调研高校校园地图(部分)
附录 5 部分高校空间句法分析图
附录 6 高校认知地图样本
附录 7 高校校园认知地图被提及要素频次分析数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对策研究 ——以普洱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三、 对研究对象的界定
        (一) 对研究范围的界定
        (二) 对教育、教学的界定
        (三) 对教育质量的界定
    四、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 国内有关教育质量的研究述评
        (二) 国外有关教育质量的研究述评
        (三) 我国边疆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的研究述评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内当代教学理论
    第二节 国外当代教学理论
    第三节 新公共服务理论
    第四节 教育均衡发展理论
第二章 普洱市中小学教育质量情况比较分析
    第一节 小学教育质量情况比较分析
    第二节 初中教育质量情况比较分析
    第三节 高中教育质量情况比较分析
    第四节 对普洱市中小学教育质量问题的基本评估
        一、 历史地看,普洱市中小学教育质量在不断提高
        二、 现实地看,普洱市中小学教育质量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三、 整体而言,普洱市中小学教育质量发展还很不平衡
第三章 普洱市中小学教育质量低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自然历史文化因素
        一、 地处民族“直过区”,社会发育程度低
        二、 少数民族风俗和宗教的影响
        三、 边境地区毒品的危害
        四、 少数民族聚居区双语教学跟不上
    第二节 社会环境因素
        一、 “新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
        二、 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有所淡化
        三、 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没有真正树立起来
        四、 校园周边不良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 政策因素
        一、 教育投入总体不足,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二、 教师编制、职称管理办法不科学
        三、 教师激励机制不健全
        四、 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
        五、 高校扩招过快影响高中教育质量
    第四节 管理因素
        一、 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效能需进一步提高
        二、 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 教学科研开展不足
    第五节 教师因素
        一、 教师队伍结构不优
        二、 中小学教师待遇偏低,教师队伍不稳定
        三、 教师培训力度不够,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
        四、 少数教师不能为人师表
    第六节 学生因素
        一、 家庭不利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二、 少数学生厌学
第四章 提升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深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一、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二、 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三、 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二节 加大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教育的扶持力度
        一、 加强教育扶贫,增强教育的“造血”功能
        二、 实施特殊项目扶持,补齐边疆民族地区教育“短板”
        三、 加强云南边疆社会管理创新,优化办学环境
        四、 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第三节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管理
        一、 改革和完善教育行政管理
        二、 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
        三、 加强教学科研和教学指导
    第四节 全面加强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
        一、 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二、 加强对教师和校长的培训培养
        三、 改进教师管理办法,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四、 着力提高教师的生活待遇
    第五节 改善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一、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二、 加强对学生的励志教育
        三、 以生为本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管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源于庐文化的多文化之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学术价值
        1.1.2 现实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所依据的基本理论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1.4.1 主要结论
        1.4.2 创新点
        1.5 合肥建城史
第二部分 古代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2 战国以前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2.1 历史发展背景
        2.2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2.3 庐文化影响下的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3 战国——五代十国时期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3.1 历史发展背景
        3.2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3.3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尺度研究
        3.3.1 体
        3.3.2 面
        3.3.3 线
        3.3.4 点
        3.4 楚文化及吴越文化影响下的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4 宋代——晚清(1859年)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4.1 历史发展背景
        4.2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4.3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尺度研究
        4.3.1 体
        4.3.2 面
        4.3.3 线
        4.3.4 点
        4.4 江淮文化影响下的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第三部分 近代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5 1859年——1919年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5.1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5.2 洋务运动影响下的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第四部分 现代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6 1919年——1949年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6.1 历史发展背景
        6.2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6.3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尺度研究
        6.3.1 体
        6.3.2 面
        6.3.3 线
        6.3.4 点
        6.4 文化运动带动合肥城市现代转型
    7 1949年——1979年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7.1 历史发展背景
        7.2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7.3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尺度研究
        7.3.1 体
        7.3.2 面
        7.3.3 线
        7.3.4 点
        7.4 计划经济影响下的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第五部分 当代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8 1979年——2009年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8.1 历史发展背景
        8.2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8.3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尺度研究
        8.3.1 体
        8.3.2 面
        8.3.3 线
        8.3.4 点
        8.4 市场经济影响下的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9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研究
        9.1 政治对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
        9.2 文化对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
        9.3 经济对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
        9.4 社会对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
        9.5 生态对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
        9.6 新时期合肥发展新动力
    10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的未来发展
        10.1 2009——2039年合肥城市空间营造尺度预测
        10.1.1 体
        10.1.2 面
        10.1.3 线
        10.1.4 点
        10.2 多元文化融合的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主要参考文献

(8)快速城镇化时期山东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农村建设
        1.1.2 城镇化快速发展
        1.1.3 城乡统筹战略
        1.1.4 低碳生态城镇建设趋势
        1.1.5 山东城镇化发展概况
    1.2 相关定义和概念
        1.2.1 基本公共服务
        1.2.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2.3 镇、村庄
        1.2.4 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1.2.5 配置
        1.2.6 低碳生态城市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的研究现状
        1.3.3 国内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技术相关研究
    1.4 研究意义
        1.4.1 我国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1.4.2 快速城镇化与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1.4.3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和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公共设施配置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
    2.1 国外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相关理论
        2.1.1 国外城市规划相关理论
        2.1.2 国外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相关理论
    2.2 国内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相关研究
        2.2.1 基本公共服务的研究
        2.2.2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研究
        2.2.3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与布局
        2.2.4 中国城市化进程空间差异性研究
        2.2.5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
    2.3 发达国家建设经验
        2.3.1 发达国家的城市规划经验
        2.3.2 欧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
        2.3.3 日本町村合并的规划建设启示
        2.3.4 韩国的村民会馆建设
    2.4 我国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相关标准和导则综述
        2.4.1 我国村镇公共设施配置相关标准与导则概述
        2.4.2 我国既有相关标准与导则的时代特征
    2.5 小结
第三章 山东快速城市化地区村镇公共服务设施调研
    3.1 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调查与分析
        3.1.1 村镇的选取与分布
        3.1.2 调查表主要内容与数据统计
        3.1.3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总体情况
        3.1.4 各种类型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总体情况
        3.1.5 不同人口规模的村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情况分析
        3.1.6 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现状调研总结
    3.2 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意愿调查与分析
        3.2.1 马桥镇概况
        3.2.2 马桥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
        3.2.3 调查问卷设计和调查数据统计
        3.2.4 参与调查的答卷人基本情况
        3.2.5 马桥镇公共服务设施评价和意愿的调查分析
        3.2.6 调查结果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影响因素与层级配置原则
    4.1 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影响因素
        4.1.1 人口因素
        4.1.2 经济状况
        4.1.3 产业结构
        4.1.4 交通方式
        4.1.5 村庄分布密度
    4.2 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驱动因素
        4.2.1 城镇化模式多样化
        4.2.2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4.2.3 村镇开放空间的演变与动态配置
        4.2.4 低碳生态策略
    4.3 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行政层级配置原则
        4.3.1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分类的启示
        4.3.2 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服务主体的差异
        4.3.3 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行政层级配置原则
    4.4 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人口规模分级配置原则
        4.4.1 现行村镇规划相关标准与导则的人口规模分级
        4.4.2 人口规模分级配置的原则
        4.4.3 山东村镇人口规模分级
    4.5 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时序层级配置原则
        4.5.1 基于城镇化发展进程的时序层级
        4.5.2 供给主体在各时序层级的差异
        4.5.3 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时序层级原则
    4.6 小结
第五章 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内容与方法
    5.1 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内容
        5.1.1 我国现行村镇相关标准和导则的配置内容概述
        5.1.2 村镇教育机构配置内容
        5.1.3 村镇医疗卫生设施配置内容
        5.1.4 村镇文体科技设施配置内容
        5.1.5 村镇社会保障设施配置内容
    5.2 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差异化配置法
        5.2.1 差异化配置法的配置方式
        5.2.2 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内容差异化
        5.2.3 村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
    5.3 村镇中小学校服务半径配置法
        5.3.1 村镇中小学校服务半径配置法
        5.3.2 村镇中小学校类型与布局原则
        5.3.3 村镇中小学校服务半径的确定
    5.4 村镇医疗设施网络配置法
        5.4.1 村镇医疗设施网络配置法
        5.4.2 村镇医疗设施网络配置方式与布局
    5.5 小结
第六章 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导则与应用
    6.1 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导则
        6.1.1 指导原则
        6.1.2 村镇规模分级
        6.1.3 镇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建议表及其说明
        6.1.4 村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建议表及其说明
    6.2 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导则应用示范
        6.2.1 马桥镇文体科技中心
        6.2.2 柳堡乡小学校配置
        6.2.3 冯王村公共服务中心设计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9)场域视野下社区公共性缺失及其补救 ——以社区体育设施管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案例研究法
    1.5 研究内容
    1.6 概念梳理
        1.6.1 公共性
        1.6.2 场域
        1.6.3 惯习
        1.6.4 资本
        1.6.5 社区公共性
        1.6.6 社区体育设施
    1.7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7.1 研究重点
        1.7.2 研究难点
        1.7.3 研究创新点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关于公共性的讨论
        2.1.2 社区体育设施管理
    2.2 国内研究综述
        2.2.1 关于公共性的讨论
        2.2.2 社区体育设施管理
3 公地悲剧:社区体育设施管理困境
    3.1 公地悲剧
        3.1.1 问题的提出
        3.1.2 现实中表现
    3.2 案例分析
        3.2.1 上海闸北区体育设施情况
        3.2.2 唐山市社区体育设施情况
    3.3 公共性缺失的表现
        3.3.1 社区参与不足
        3.3.2 设施无人维护管理
        3.3.3 社区认同感缺乏
        3.3.4 社会责任感不足
4 社区公共性缺失的原因分析
    4.1 公共规则约束力有限
        4.1.1 弹性规则约束力不足
        4.1.2 刚性规则执行力欠缺
        4.1.3 两种规则配合度过低
    4.2 公共资本积累有障碍
        4.2.1 公共资本公平性不足
        4.2.2 公共资本积累难度大
        4.2.3 公共资本可兑换性差
    4.3 公共惯习未契合场域
        4.3.1 个体差异过大
        4.3.2 稳定性不足
        4.3.3 变化速度过慢
5 社区公共性补救
    5.1 建立完善的公共规则
        5.1.1 巩固弹性规则
        5.1.2 完善刚性规则
        5.1.3 两种规则的统一
    5.2 实现叠加的公共资本
        5.2.1 加强公共资本的公平性
        5.2.2 充分调动利用公共资本
        5.2.3 扩展公共资本的兑换性
    5.3 培育契合的公共惯习
        5.3.1 保持个性化的同时强调社区一致性
        5.3.2 巩固公共事务中居民参与的原则性
        5.3.3 对于与场域不契合的惯习加速改革
6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10)“中心”与“边缘”:青岛的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1898~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 文化空间:度量城市的另一种尺度
        (二) 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青岛的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 城市史研究之回顾
        (二) 青岛研究之回顾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思路与架构
        (二)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山路的文化功能与城市的工商基础
    第一节 港口、铁路与中山路工商业中心的形成
        一、港口与海上交通网络的形成
        二、胶济铁路与陆上交通网络的形成
        三、港口、铁路与工商业中心的形成
    第二节 中山路工商业中心的文化功能
        一、中山路工商业中心地位的确立
        二、人口、气候因素与中山路的空间互动
        (一) 人口因素
        (二) 气候因素
        三、中山路及其周边地带的时尚生活与日常世界
        (一) 时尚生活的表征
        (二) 日常世界与市井百态
    第三节 栈桥:中山路的功能延伸
        一、从军事码头到游览中心
        二、喧腾浪漫的栈桥生活
        三、城市标识:栈桥的符号意义
第二章 汇泉的公共生活空间与摩登游乐
    第一节 海水浴场
        一、海水浴场的开辟及浴场生活的普及
        (一) 避暑生活与海水浴场的开辟
        (二) 浴场生活的普及
        二、浴场生活与身体意识
        (一) 海水浴与身体健康
        (二) 海水浴与身体解放
        三、海水浴场与家庭文化
        四、海水浴场里的政治文化
        (一) 海水浴场的市政价值与管理权分配
        (二) 海水浴场里的经济权力
        (三) 浴场禁忌与阶级想象
        五、海水浴场对于青岛的意义
    第二节 中山公园
        一、公园与营林
        (一) 营林
        (二) 营林塑造的公园城市
        (三) 中山公园:由自然村落到植物试验场再到"东方第一公园"
        二、季节性的游园生活与现代都市文明风尚的养成
        (一) 季节性的游园生活
        (二) 游园规范的确立与现代都市文明风尚的养成
        三、樱花会与市民心态
        (一) "樱花会"激发的国族情感
        (二) 赏樱成为一种城市习惯
        (三) 樱花树下的民生
        四、公园空间的政治化与现代国民精神的培育
        (一) 殖民主义空间的塑造
        (二) 现代民族主义与爱国情感的培育
    第三节 汇泉的文化功能和空间意义
        一、现代休闲游乐中心的形成及其对城市空间的建构作用
        二、公共空间功能的发挥和对市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三、汇泉游乐对青岛旅游业的影响
第三章 崂山传统社会空间的变迁与"餐霞"想象
    第一节 青岛开埠前崂山的社会文化状况
        一、"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劳":文本意象中的传统崂山
        (一) 文本中的山海胜境
        (二) 被诗化的山海生活
        二、亦农亦林亦渔的社会经济状况
        (一) 垦山
        (二) 伐木
        (三) 渔海
        三、山海环境氤氲下的生活观念与信仰世界
        (一) "千难万难,不离崂山":坚韧从容的生活观念
        (二) 多元混融的信仰世界
    第二节 现代休闲游览空间的形成
        一、道路交通的变化
        (一) 进山道路沿革
        (二) 公共交通路线的开辟
        二、景区规划、景点维护与设施管理
        (一) 规划景区与整理名胜古迹
        (二) 游览设施逐步完善
        (三) 增益崂山美景的其他举措
        三、崂山划界与现代休闲游览空间的最终形成
    第三节 崂山社会经济与日常生活的变迁
        一、经济生活的变革
        (一) 逐渐改良的农林经济
        (二) 小规模的工商业活动
        (三) 日渐衰落的海洋生产
        二、日常生活的变迁
        (一) 日益增加的生活成本与日趋窘迫的生活状况
        (二) 因循固守的传统生活习惯
        (三) 宗教活动的消长与信仰生活的变化
    第四节 崂山的文化空间功能及意义
        一、崂山风景名胜对民族文化认同与都市日常生活的建构作用
        (一) 名胜古迹与城市声誉
        (二) 名胜古迹与民族国家认同
        (三) 休闲度假与日常生活的现代性
        二、崂山文化传统对青岛社会生活的建构作用
余论"中心"与"边缘":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的青岛现象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着作和论文
后记

四、烟台市属歌舞厅卫生状况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开放街区的住区配套设施配置策略研究 ——以西安幸福路地段为例[D]. 吴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溯源与唤醒 ——生态视角下公共艺术介入滨海空间的探究[D]. 林柯霏.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嵌入公有地权体系结构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研究[D]. 欧阳亦梵. 浙江大学, 2020(06)
  • [4]为了让生活更美好——潍坊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纪略[J]. 寇建辉,付洪连. 走向世界, 2019(48)
  • [5]广州地区高校校园规划使用后评价及设计要素研究[D]. 黄翼.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6)
  • [6]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对策研究 ——以普洱市为例[D]. 段志坚. 云南财经大学, 2014(01)
  • [7]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源于庐文化的多文化之融合[D]. 涂光陆. 武汉大学, 2013(06)
  • [8]快速城镇化时期山东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D]. 宁荍. 天津大学, 2013(12)
  • [9]场域视野下社区公共性缺失及其补救 ——以社区体育设施管理为例[D]. 王团团. 重庆大学, 2013(03)
  • [10]“中心”与“边缘”:青岛的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1898~1937)[D]. 马树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烟台市歌舞厅卫生状况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