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喜马拉雅地质合作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科学研讨会附注

中法喜马拉雅地质合作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科学研讨会附注

一、中法合作研究喜马拉雅山地质获重要成果——科学讨论会侧记(论文文献综述)

李平[1](2021)在《新中国地矿事业的繁荣之路》文中研究说明编者按:回顾中国共产党100年来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在各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可以毫不隐讳地说,矿业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矿业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赵文?

刘子龙[2](2021)在《运用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深部结构和成矿背景》文中指出北喜马拉雅(也称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是全球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尺度认识大型矿集区和成矿带形成的深部控制因素,研究摸清大型矿集区或成矿带的深部地壳结构,最终理解大规模深部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对研究青藏高原碰撞造山系统深部结构与成矿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运用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深部结构和成矿背景。研究区的深反射剖面位于藏南92°E附近,南起藏南拆离系主拆离断层以北约25km处,向北依次经过扎西康矿集区、雅拉香波穹窿,跨过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到达冈底斯岩浆带内,共包含大、中、小炮的记录660个,全长约160km。深反射数据在两个年度内分段采集完成,本文在常规处理流程的基础上,通过拼接联线处理和有针对性的数据处理方法,对深地震反射数据进行处理,并探索了以深反射数据为基础,综合利用初至波、反射波和面波等信息,获取地壳自浅部到深部精细结构的方法。然后通过资料解释获得了可揭露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深部精细结构的深地震反射剖面,获得的主要认识与结论如下:(1)探索了基于深地震反射数据获取自浅部到深部精细结构的方法,无射线追踪层析静校正和稳健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技术可较好的提高反射数据成像质量,基于相对振幅保持的振幅恢复处理方法是反映地壳深部反射系数相对变化的关键步骤,单炮记录面波反演的近地表横波速度结构可有效补充浅层构造信息。(2)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雅江缝合带两侧具有显着不同的反射特征,反映其为两个大陆地壳的物质边界;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地壳按不同反射特征以藏南拆离系(STDS)和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MHT)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层系,上地壳反射波组呈现出同相轴倾角多变的特征,中地壳为多组北倾的叠瓦状双冲构造反射特征,下地壳为弱反射特征。(3)藏南拆离系(STDS)为具有一定厚度的韧性剪切带,同时具有滑脱带的作用,地表观测到的穹隆、断裂、褶皱等构造均位于其上部,是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关键控制因素。

张承志[3](2020)在《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新文学的闯将,刘半农短暂的一生集新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杂文家、战士、诗人、学者等于一身,是清末民初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在刘半农几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其着译内容多是以抨击时弊、启迪昏懵、开拓创新、审视国民性、宣扬人道主义等等为切入点,进而透射出刘半农文学创作的轨迹及思想嬗变的过程。从整个五四时期的一段时间范畴来看,刘半农不仅接受了进化论的有效整合,而且又承接了五四启蒙传统的高昂与激情。尽管这期间的“潜隐”遭到了历史上相关人士的质疑与批评,但是从历史语境和思想诱因上可以发现“权威性”下的覆盖式理解遮蔽了历史差异性的存在和与五四精神延长线上的“共振”,抑或是,历史的错位与距离在原初的意义上更能廓清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思想个性、认识问题和一些反思中的复合化问题。当时代的误读由歧出、偏至而回归到理性之时,当一种新的学术思路的强光唤醒沉寂已久的资料之时,重新发现历史的微缩细节、个人的心路历程及做出多元反思性的科学研究,必定会使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价值再次浮出历史地表。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刘半农的相关着译文献的梳理与探究,来解析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语言学史、考古史上的诸多文学实绩。在回归历史现场的前提下,以理解和同情的姿态进入他的文学世界,从宏观性的视角对他整体的文学实绩进行观照;从境遇与体验、渴念与实践出发,进行作品论和作家论的深入探讨,力图拨云祛障,进而对刘半农的文学思想、创作心理、艺术理念等方面进行剖析,由此来确定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论文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确定与缘起、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进行了历史性与宏观性的描述。在此基础之上,梳理和概括出3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而确定和阐释了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论文第一章立足于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角度谈及刘半农由清末民初上海“鸳鸯蝴蝶派”的才子到平民文学家、新文学闯将的转变。其中,借助刘半农的着译作品来分析其与“鸳鸯蝴蝶派”的纠葛与距离;考察其现代通俗小说理念的改良;阐释其平民文学意识的生成以及民间文学的实绩;解读《双簧信》的历史动因、建构与生成。论文第二章以刘半农新诗的开拓为聚焦点。通过五四时期新诗的诞生、论争、理念构想等来论述刘半农新诗的尝试与启蒙审美特征。其中《扬鞭集》与《瓦釜集》的实践、“误读下”的散文诗、争议纷纭的“她”与“它”字等等既包蕴和彰显了五四启蒙命题中的应有之意,又呈现出五四开放性、现代性的特征。论文第三章主要分析刘半农的散文创作和相关理论,并考察刘半农在这一段时期的思想嬗变过程。从加入《新青年》阵营到《语丝》时期是刘半农散文创作的高峰时期。然而,当刘半农获得法国文学博士而归国后,他自己渐渐地进入了“沉潜”阶段,《论语》上的相关杂文似乎在宣告“五四时期的斗士兼文学家”的刘半农“落伍”了,但各中的缘由与事实并非如此。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刘半农的着译小说文本。他的着译小说是在五四启蒙视域之下的对现代化国族想象的继承与发扬,具有启发昏懵、融汇中外、传授新知、关注切社会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批判国民性的丰富意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对五四时期的社会面相、道德伦理价值及新女性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与思考。论文第五章主要围绕着刘半农一生的功绩进行客观的阐释与评价,力图复原与说明历史上的一些相关细节。在刘半农的后半段时期,保家爱国的“斗士精神”依旧不减、矢志不渝的“真”与“诚”贯穿于他的全部精神理想与艺术的探索之中、多学科的学术实绩与献身教育的功绩是他与时俱进的一个体现,其文论及身后的评价则可以为全面理解五四提供新的视角和诠释,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论文的结语指出,对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作家与作品的探索与研究,毋宁说是以刘半农作为文学的原点而回到五四的历史现场的阐释与反思。

滕吉文,杨顶辉,田小波,徐涛,陈赟,白志明,梁晓峰,张晰,吴晶,刘有山[4](2019)在《青藏高原深部地球物理探测70年》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规模最大、时代最新的陆-陆碰撞造山带.几十个百万年以来高原隆升、喜马拉雅山系崛起是地球演化史上最为壮观的构造事件之一.青藏高原壳幔结构和深部过程备受国内外地球科学家关注.近七十年来的地球物理研究与探索表明:(1)青藏高原地壳巨厚,岩石圈较薄;(2)壳内存在软弱层,但厚度和联通性有限;(3)高原下地壳及Moho面广泛发育叠瓦状反射特征,存在明显的脆性变形;(4)喜马拉雅和拉萨块体南部存在双Moho现象/迹象;(5)印度大陆岩石圈向高原下方俯冲的形态存在显着的东西向差异;(6)高原主体上地幔各向异性以NEE向为主;(7)青藏高原布格重力异常四周高、中间低,异常场边界与地形梯度变化密切相关;(8)高原内部磁异常较弱,周边地区较强,其分界与区域构造边界基本一致;(9)青藏高原水热活动强烈,大地热流值高,主要来自加厚地壳的贡献.但是,有关青藏高原深部过程,诸如是否存在中/下地壳流、印度与欧亚大陆岩石圈的俯冲模式等重大科学问题目前仍存在争议.青藏高原地球物理和动力学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以科学问题为导向,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在关键区域组织实施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可望在地学领域取得创新与突破.

李明,林宝玉,宋妍妍[5](2019)在《西藏奥陶纪和志留纪海相红层的分布与时代》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曾经考察过的西藏自治区主要研究剖面(即:聂拉木、定日、定结和申扎剖面)重新研究,参照国内已知的西藏奥陶纪和志留纪地层资料,对西藏地区奥陶系和志留系的海相红层进行系统研究。在西藏奥陶—志留系中,识别出11层海相红层。其中,在奥陶纪地层中识别出6层海相红层,在志留纪地层中识别出5层海相红层。已识别出的11层海相红层中,除奥陶纪青泥洞组海相红层(XORB1)属于深水大洋红层外,其它10层海相红层均属于浅水-半深水的陆棚红层。依据海相红层及其上下层位所含化石,本文初步讨论了各海相红层的大致时代,并与我国主要地区的同期海相红层进行了对比。

李文霞[6](2013)在《西藏日喀则地区雅鲁藏布蛇绿岩地球化学及构造环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雅鲁藏布蛇绿岩带是当今世界上着名的蛇绿岩带之一,代表了中生代以来新特提斯洋岩石圈的残片,对其开展详细的野外地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有助于揭示新特提斯洋演化、发展历史和构造属性。出露在雅鲁藏布蛇绿岩带中段的日喀则蛇绿岩发育完好,本文对其中的夏鲁、群让和白朗三个蛇绿岩剖面的基性岩石(玄武岩、辉绿岩和辉长岩)开展了野外工作、室内主量、微量元素和Sr-Nd-Os-O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系统研究工作,揭示了基性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的构造环境和地幔域的地球化学特征。论文获得如下结论:1.日喀则蛇绿岩的基性岩为典型的玄武质岩石,具有富Mg、高Al,高Ca,富Na、低Ti、低K的特征,岩石属于亚碱性玄武质系列,绝大多数为低钾(拉斑)系列。岩石烧失量较高,说明其普遍遭受到蚀变作用。2.岩石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与正常的大洋中脊玄武岩(N-MORB)相似,但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岩石具有从洋脊玄武岩向具有俯冲组分加入的岛弧玄武岩过渡的特征。3.岩石具有亏损地幔的Nd-Sr同位素特征(εNd(t)为+6.2至+8.7,87Sr/86Sr为0.70313-0.70546)。Sr同位素向着高值方向漂移显示了海水蚀变作用,岩石Re、Os含量较低,Os同位素具有火山弧玄武岩的特征,并受到海水蚀变的影响,岩石δ18O高达10.3~12.8‰,同样经受了海水蚀变和俯冲的影响,但其源区并未受到大陆地壳物质的混染。Sr-Re-Os-O同位素由于受到海水蚀变及俯冲的影响,其组成已经无法指示源区的特征。4.揭示了日喀则蛇绿岩的构造环境和地幔域特征。属于非典型的洋中脊成因,应为SSZ型蛇绿岩,可能形成于与洋内俯冲有关的SSZ型弧后或者弧前盆地中;雅鲁藏布蛇绿岩与现今印度洋地幔域特征吻合,表明现今印度洋地幔继承了特提斯洋的地球化学特征。5.将本文结果与已有研究结合,识别出东西延伸超过1500km的雅鲁藏布蛇绿岩至少存在大陆岛弧型、地幔柱—洋内热点型、洋中脊—大洋岛弧型和典型大洋岛弧型等四种类型的洋壳,揭示了特提斯洋存在多种构造环境的特征,有利于恢复和还原一个长期演化的、丰富的特提斯洋。

车守同[7](2013)在《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时代背景与史事日记》文中提出1944年1月成立的甘肃省敦煌县莫高窟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是中国抗战时期所成立最重要的一处遗址博物馆。成立的背景,与抗故时期「西北开发政策」、「(1942年)国军派驻河西走廊」、「(1942年)中央政府收复对新疆省行政权」,有绝对密切的关系。为了抵抗日本对中国的军事及经济封锁,地处偏远的敦煌,交通运输获得大幅改善。加上菁英人才的参与、兰州市政的建设,以及于全国最重要的国营事业玉门油矿凿井出油,对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都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当时在河西走廊与莫高窟从事公务访查及学术工作的人员虽然不多,但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晌,并且在1949年以后,分居海峡两岸,相关的史料也分布在两岸。本论文系以分布海峡两岸的史料,包括公文、信函、日记,对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的时代背景,作一时间的比对与全面性的讨论。

陈露[8](2013)在《珠峰自然保护区旅游地学研究》文中认为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集中体现了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地区的自然地理面貌和传统人文状态,兼具生境复杂性、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原生态性。保护区气候、植被、土壤的垂直带性明显,是喜马拉雅地区特有物种的基因库和避难所。当地居民在宗法、习俗、建筑、歌舞、语言等方面的传统保存良好,与自然生境一起构成浑然一体的山地人文-地域系统。随着国际社会关注、边境商贸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这一生态多样性和复杂性地区的地学景观及成景机制进行系统研究,探讨旅游承载力和适宜的旅游开发模式,成为喜马拉雅地区旅游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论文基于青藏高原自然地理、地质构造、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已有研究,利用国内外旅游地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和研究了珠峰自然保护区地学景观系统和景观成因,全面讨论了地学景观的成景环境、成景过程和景观演化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国内外旅游环境容量测算方法学研究。根据保护区南北坡地域环境差异显着的特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方法,分析了不同地域的旅游活动适宜空间格局,计算了保护区旅游环境容量。最后,提出了旅游开发模式。通过以上研究,论文获得以下结论:(1)以区域构造格局作为空间尺度划分依据,详细清理了珠峰自然保护区地学景观资源,自上而下分为四级系统:Ⅰ级,地学景观体系域;Ⅱ级,地学景观体系;Ⅲ级,地学景观区;Ⅳ级,地学景点。在此基础上,识别出3个Ⅰ级地学景观体系域,5个Ⅱ级地学景观体系,17个Ⅲ级地学景观区。结合地质遗迹景观和旅游景观分类方法,识别出分属6种类型的52处地学景点。景观资源以“世界屋脊”、“雪域高原”和“高原山地生态旅游圣地”为特色,通过定量评价方法,五级景观资源2处,四级景观资源4处,三级景观资源5处。(2)从地层层序角度探讨了保护区在主要地质时期的古地理状况,按地质历史时期,恢复并建立起保护区以及喜马拉雅地区沉积环境。大时间尺度的成景过程有三个阶段:1)成景地层形成阶段;2)山谷定型阶段;3)构造抬升阶段。而在三个阶段中,又各有多个成景期。成景地层形成阶段历经古生代—中中生代被动大陆边缘沉积体系和晚中生代—早新生代周缘前陆盆地沉积体系,有4期城成景期:(1)基底形成期(前寒武纪);(2)稳定陆表海沉积期(寒武纪—泥盆纪);(3)大陆裂谷—被动大陆边缘沉积期(石炭纪—侏罗纪);(4)周缘前陆盆地期(白垩纪—古近纪)。山谷定型阶段确定了喜马拉雅山体格架,经历了喜山运动第2幕和第3幕(始新世-中新世)。构造抬升阶段与新构造运动的时间一致,约2Ma自上新世末至第四纪,是在第二阶段山谷定型的基础上对山体加高加深,带有大尺度的剥蚀、夷平等景观改造作用。珠峰自然保护区地学景观成景机理是由喜马拉雅造陆、造山地质演化过程决定的,景观形态是第四纪时间序列演化的地表响应。白垩纪前陆表海及前陆盆地沉积环境提供成景地层所需时间和空间;始新世以来欧亚板块碰撞为喜马拉雅造山提供动力源;第四纪风化剥蚀等外营力作用过程产生各种单体景观。(3)针对保护区空间跨度大、地域地理条件差异显着的特点,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结合遥感和全球定位技术对大空间尺度的地理特征分析能力,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界将保护区分为北坡区域和南坡区域,从地形、土地类型和山地垂直带三个人地系统影响因子,分别分析了适宜旅游活动的空间特征。采用地理学、资源学、社会经济学、旅游学等交叉学科研究方法,基于建模方法学研究,建立了保护区旅游容量测算模型。通过计算游客容量发现,目前保护区旅游资源优势远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建立科学、高效地旅游发展模式将是珠峰自然保护区面临的实际问题。(4)梳理了珠峰自然保护区南坡的山地垂直带谱,借鉴RS、GPS、GIS有关空间分析方法,从山地垂直带海拔和坡度两个方面,分析了土地利用方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坡山地的耕地和草地空间分布垂直带性特征显着,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能力已超过上限,提高珠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居民生活水平,缓解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改变土地利用方式,降低对土地产出的依赖程度。(5)在前述有关地学景观和旅游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珠峰自然保护区适宜开展的旅游活动类型、方式和区域,建立了以“高原山地生态旅游”为特征的旅游开发模式,并探讨了探险旅游开发模式和朝圣旅游开发模式。

李清波,陆彦[9](2012)在《西藏地质工作六十年(上)》文中认为西藏地质工作始于和平解放后的1951年。60年来,通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西藏地质工作从无到有,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西藏地质工作60年可分为5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起步阶段;60年代艰难发展的阶段,初步揭开了西藏高原地壳的神秘面纱;70年代蓬勃发展的时期,对西藏大地的地质特征和矿产分布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总体认识;80—90年代的转型时期;而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则是大发展的时期,西藏的基本地质特征已经查明,所探获的矿产资源储量标志着西藏已迈入中国矿产资源大省(区)的前列。

王新春[10](2012)在《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学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西北科学考查团(简称“西北科学考查团”)是在1927年由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与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合作组建的学术考察团体。它是近现代第一个由中国人主持的西北科学考察团体,成员包括了中国、瑞典、德国、丹麦等国的学者,考察时间长达8年,考察地域包括了中国北方、西北、中部的十二个省份,考察内容涵盖了地理学、大地测量学、地质学、古植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古脊椎动物学、考古学、民族学、气象学、动物学、植物学等十多个学科领域。本文以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从学术史的角度出发,对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调查和研究成果进行专题研究,力图全面、系统、细致地总结考察团在中国西北地区的田野考古和研究成果,探讨其在近现代中国学术史上的价值和意义。以此为目的,本论文分为七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首先对西北科学考查团组建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进行论述,指出了考古方面是中国学术界与斯文·赫定争议的核心,分析中国学者和斯文·赫定在考古学方面的态度和作为。第二章全面论述了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工作。本文首次将非考古专业学者的考古活动纳入了研究范畴,展现了西北科学考查团田野考古的完整面貌,促进了人们对近现代中国西北考古认识更加全面和完整。第三章以调查搜集品的流散和保存为核心,首先梳理整个西北科学考查团的搜集品的运输情况,弄清考古搜集品的内容和运输过程,然后对斯文·赫定借出考古搜集品的规定、流程等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最后细致调查、梳理了考古搜集品的存放地点、损失情况、流散情况和最后的保存地。第四章概述了中国和瑞典的考古研究着述,主要论述西北科学考查团所获文书的刊布与研究状况,并在细节方面进行了考证。第五章论述了瑞典学者的考古研究情况,以期展现瑞典关于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研究成果之全貌,并对这部分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进行评述。第六章对西北科学考查团的两位专门的考古学者贝格曼与黄文弼进行专题研究,系统总结两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和价值,并从学术背景、考察目的、考察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二人的考古和研究进行对比,分析东西方视野下的中国西北考古研究之异同,并对他们在现代中国西北考古中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探讨。第七章通过三个方面的论述,分析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研究与近代中国考古学之兴起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对中外学术发展的影响,从而对其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中的地位有一准确的定位。

二、中法合作研究喜马拉雅山地质获重要成果——科学讨论会侧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法合作研究喜马拉雅山地质获重要成果——科学讨论会侧记(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地矿事业的繁荣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突破封锁:地质队伍大显身手
为国加“油”:地质学家领衔建功业
保障需求:地质部门多方发力

(2)运用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深部结构和成矿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与数据采集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成矿带主要矿床及分布
    2.3 数据采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深反射剖面数据处理
    3.1 深地震反射数据分析
    3.2 深反射数据特点及针对性处理措施
    3.3 主要处理步骤及参数选取
    3.4 处理流程与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深反射数据的面波反演及近地表横波速度结构
    4.1 基本原理
    4.2 数据准备
    4.3 面波频散曲线提取
    4.4 频散曲线反演和横波速度结构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反射剖面基本特征与资料解释
    5.1 解释方法
    5.2 地震剖面的标识
    5.3 全地壳反射特征与主要层位的确定
    5.4 表层构造和断裂系统反射特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深部结构与成矿背景
    6.1 区域认识
    6.2 北喜马拉雅成矿带深部结构
    6.3 成矿背景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与认识
    7.2 存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与科研成果

(3)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确立与缘起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三、文献研究综述
第一章 从才子到闯将:跳出“鸳蝴派”与骂倒王敬轩们的双簧信
    第一节 刘半农与“鸳鸯蝴蝶派”的距离
    第二节 现代通俗小说创作理念的改良
    第三节 平民的启示与“平民文学”的生成
    第四节 文学革命中的无畏斗士:从《双簧信》说起
第二章 新诗之开拓
    第一节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刘半农的新诗理念与创新
    第二节 《瓦釜集》、《扬鞭集》的实践
    第三节 “误读”下的散文诗
    第四节 浮出历史地表的“她”与“它”
第三章 “跑入与落伍”:以散文创作和理论为中心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界说:启蒙、批判与审美
    第二节 投入《新青年》的阵营与散文“杂感”的凸显
    第三节 “斗士的重现”:《语丝》时期批判的再延续
    第四节 《论语》时期的“潜隐与疏离”
    第五节 从传统到现代:刘半农散文“体制”的建构
第四章 启蒙视域下的着译小说文本
    第一节 文学、历史与荒诞的启蒙建构
    第二节 穷人命运的思考与国民性批判
    第三节 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与认同
    第四节 新女性形象的塑造
第五章 新文化视野中的历史考察与定位
    第一节 刚劲操守者的批判与呐喊
    第二节 “我手写我口”:矢志不移的“真”与“诚”
    第三节 博才多艺的学教生涯
    第四节 叫我如何不想“他”:30年代以来的毁誉褒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刘半农研究和纪念文献辑要
    附录二 :刘半农的发表在《世界日报·副刊》(1926-1933 年)及其相关栏目上的小说、杂文、译诗、民歌
    附录三 :刘半农发表在《人间世》(1934 年)上的杂文、诗歌
    附录四 :刘半农发表在《北京大学日刊》和《北京大学月刊》(1918-1925 年)上的信函、杂文及其他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青藏高原深部地球物理探测7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青藏高原地球物理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2.1 走进地球物理学研究的“处女地”
        (ⅰ)第一批地球物理数据的获得
        (ⅱ)首批地球物理数据和成果引起国内外地球科学界的高度关注
    2.2 首个青藏高原地学国际合作项目
    2.3“亚东-格尔木”地学大断面
    2.4 首次宽频带流动地震观测(SinoUS91-92)
    2.5 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深剖面研究(INDEPTH)计划
    2.6 其他大型深部探测计划
3 青藏高原壳幔结构的地球物理探测成果
    3.1 宽角反射/折射地震探测
    3.2 近垂直反射地震探测
    3.3 宽频带地震探测
        3.3.1 接收函数成像及虚拟震源测深
        3.3.2 地震层析成像
        3.3.3 上地幔各向异性
    3.4 大地电磁测深
    3.5 地震活动特征
4 青藏高原地球物理场特征
    4.1 重力场
    4.2 地磁场
    4.3 大地热流
5 青藏高原深部结构研究中的两个重要争议
    5.1 青藏高原深部是否存在中/下地壳流
    5.2 印度次大陆和欧亚大陆岩石圈俯冲模式
6 结语

(6)西藏日喀则地区雅鲁藏布蛇绿岩地球化学及构造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研究意义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蛇绿岩研究历史与现状
        1.2.2 研究区蛇绿岩研究进展
        1.2.3 存在问题及本文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方法
    1.4 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成果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雅鲁藏布缝合带
    2.2 雅鲁藏布蛇绿岩带
3 日喀则蛇绿岩岩石学特征
    3.1 野外地质
    3.2 岩相学特征
4 雅鲁藏布蛇绿岩带年代学特征
5 日喀则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5.1 测试方法
        5.1.1 主、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5.1.2 Sr-Nd同位素分析方法
        5.1.3 Re-Os同位素分析方法
        5.1.4 O同位素分析方法
    5.2 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2.1 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5.2.2 讨论
    5.3 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5.3.1 Sr-Nd同位素分析结果
        5.3.2 讨论
    5.4 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5.4.1 Re-Os同位素分析结果
        5.4.2 讨论
    5.5 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5.5.1 O同位素分析结果
        5.5.2 讨论
    5.6 综合讨论
6 雅鲁藏布蛇绿岩的构造环境与地幔域特征
    6.1 日喀则蛇绿岩构造环境判别
    6.2 雅鲁藏布蛇绿岩的多种构造环境探讨
        6.2.1 大陆边缘弧型
        6.2.2 地幔柱—洋内热点型
        6.2.3 洋中脊—大洋岛弧型
        6.2.4 典型大洋岛弧型
    6.3 日喀则蛇绿岩所代表洋壳的地幔域特征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时代背景与史事日记(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缘起
第一章 论文结构说明
    第一节 所使用的原始档案介绍
    第二节 各种文献的运用
第二章 回忆、研究与新史料的介绍
    第一节 重新回忆与以往研究的成果
    第二节 史料运用方法举例
    第三节 介绍本论文的新史料
    附件
第三章 从建设西北到建设甘肃
    第一节 建设西北政策的形成
    第二节 抗战前甘肃政局的发展
    第三节 战时甘肃的建设
    第四节 兰州是敦煌的中途岛
第四章 西北建设与各种考察团
    第一节 建设甘肃的模式-「建设新西康」
    第二节 各种考察团络绎於甘肃之途
    第三节 朱家骅、于右任两次重大影响的考察
    第四节 收复新疆
    第五节 莫高窟第一次成功的官方专业考察系由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达成
第五章 交通建设
    第一节 以往的交通困难
    第二节 交通战略与甘肃省的交通建设
    第三节 国防的大动脉甘新公路
    第四节 安敦、南疆与莫高窟公路
第六章 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经过与人事的安排
第七章 民国卅四年「改隶」的经过
    第一节 由「裁撤」到「改隶」
    第二节 同案遭到「裁撤」的单位
第八章 傅斯年支持敦煌学缘於他的理想
第九章 玉门油矿与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
    第一节 油矿对敦煌研究工作的支持
    第二节 油人的雪泥鸿爪
第十章 莫高窟的摄影 兼谈有未竟之志的罗吉眉
第十一章 剡司长就是英千里
第十二章 重建史料 张治中的敦煌行
第十三章 痛苦的物价波动与米代金
第十四章 读书杂记
    第一节 学者所看到散落在甘肃省内的敦煌卷子
    第二节 对「敦煌」地名注解的新思维
    第三节 莫高窟与宗教学的关连性
    第四节 莫高窟的三寺
第十五章 结语
参考书目

(8)珠峰自然保护区旅游地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科学考察简史
        1.2.2 珠峰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进展
        1.2.3 旅游地学研究进展
        1.2.4 承载力研究进展
    1.3 依托项目、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论文研究依托项目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1.4.1 主要成果
        1.4.2 创新点
第2章 珠峰自然保护区概况
    2.1 区位条件
    2.2 自然条件
    2.3 社会人文环境
第3章 珠峰自然保护区地质背景研究
    3.1 构造背景
        3.1.1 大地构造概况
        3.1.2 区域构造
    3.2 地层系统
        3.2.1 地层
        3.2.2 地层岩性
    3.3 第四纪地质与古气候
第4章 珠峰自然保护区地学景观资源系统
    4.1 地学旅游景观资源厘定
    4.2 地学景观资源级别划分
    4.3 地学景观资源系统类型及特征
        4.3.1 拉轨岗日地学景观体系域(A1)
        4.3.2 北喜马拉雅地学景观体系域(A2)
        4.3.3 高喜马拉雅地学景观体系域(A3)
    4.4 配套人文景观体系
    4.5 景观资源特色与开发评价
        4.5.1 景观资源特色
        4.5.2 地学景观资源评价
第5章 珠峰自然保护区景观成因研究
    5.1 成景环境分析
    5.2 成景过程
        5.2.1 成景地层形成阶段
        5.2.2 山谷定型阶段
        5.2.3 构造抬升阶段
    5.3 景观成因演化与形成机理
第6章 珠峰自然保护区旅游承载力研究
    6.1 旅游空间分析
        6.1.1 北坡区域旅游空间分析
        6.1.2 南坡区域旅游空间分析
    6.2 旅游承载力测算
    6.3 保护区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特征
第7章 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7.1 旅游业发展分析
        7.1.1 旅游业现状
        7.1.2 旅游产品分类
    7.2 旅游开发模式
        7.2.1 开发原则
        7.2.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7.2.3 探险旅游开发模式
        7.2.4 朝圣旅游开发模式
    7.3 旅游业对环境影响评估
        7.3.1 指导原则
        7.3.2 环境影响评估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9)西藏地质工作六十年(上)(论文提纲范文)

1 20世纪50年代:起步时期
2 20世纪60年代:艰难发展时期
3 20世纪70年代:蓬勃发展时期
4 20世纪最后20年:艰难转型时期

(10)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概述
    第二节 八十年来西北科学考查团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材料、方法、论文结构
第一章 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组建
    第一节 斯文·赫定前四次中亚考察
    第二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之缘由
    第三节 斯文·赫定与翁文灏签订的协议
    第四节 斯文·赫定与中国学术团体协会的谈判
    第五节 中、瑞合作成功的原因、意义
第二章 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田野考古工作
    第一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在内蒙古的考古
    第二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在新疆的考古
    第三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在蒙、甘、宁的考古
    第四节 绥新公路察勘队的考古
第三章 考古搜集品的运输、保存与流散
    第一节 考古搜集品的运输
    第二节 考古搜集品的保存与借出
    第三节 国内的考古搜集品
第四章 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研究成果(一)
    第一节 中、瑞考古研究论着
    第二节 居延汉简的整理与刊布
    第三节 高本汉、伯希和与居延汉简
    第四节 黄文弼西域文献的整理与刊布
    第五节 袁复礼所获回鹘文《玄奘传》的刊布与研究
    第六节 瑞典所获西域文献的刊布与研究
第五章 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研究成果(二)
    第一节 内蒙古史前史的研究
    第二节 蒙新地区纺织品研究
    第三节 内蒙古额济纳河流域考古研究
第六章 贝格曼与黄文弼的考古研究
    第一节 贝格曼与中国西北考古
    第二节 黄文弼的西北考古研究
    第三节 贝格曼与黄文弼中国西北考古研究之比较
第七章 西北科学考查团与近代中国考古学之兴起
    第一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渊源
    第二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与考古实践
    第三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研究的影响
结论
附录一:西北科学考查团成员论着目录
附录二:斯文·赫定博士领导的中国西北科学考察报告集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中法合作研究喜马拉雅山地质获重要成果——科学讨论会侧记(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地矿事业的繁荣之路[N]. 李平. 中国矿业报, 2021
  • [2]运用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深部结构和成矿背景[D]. 刘子龙.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3]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D]. 张承志. 吉林大学, 2020(08)
  • [4]青藏高原深部地球物理探测70年[J]. 滕吉文,杨顶辉,田小波,徐涛,陈赟,白志明,梁晓峰,张晰,吴晶,刘有山.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0)
  • [5]西藏奥陶纪和志留纪海相红层的分布与时代[J]. 李明,林宝玉,宋妍妍. 地球学报, 2019(03)
  • [6]西藏日喀则地区雅鲁藏布蛇绿岩地球化学及构造环境研究[D]. 李文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5)
  • [7]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时代背景与史事日记[D]. 车守同.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8]珠峰自然保护区旅游地学研究[D]. 陈露. 成都理工大学, 2013(05)
  • [9]西藏地质工作六十年(上)[J]. 李清波,陆彦.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2(04)
  • [10]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学史研究[D]. 王新春. 兰州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中法喜马拉雅地质合作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科学研讨会附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