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经济增长质量实证分析

甘肃省经济增长质量实证分析

一、甘肃省经济增长质量的实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鹏[1](2021)在《财政支出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日本经验与中国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载体,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与必由之路。日本城市化发展已在上世纪末基本完成,且经验良多,能够为中国城镇化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中国现代城镇化发展始于改革开放,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快速提升至2019年的60.6%,成绩斐然。但相比于成熟工业化国家近80%的城镇化水平,中国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在经济增速放缓及前期积累的城镇化问题集中释放的背景下,中国当前及未来城镇化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无论从前期理论研究还是从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实践来看,财政支出对城镇化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改革开放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财政支出的推动作用,但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的某些问题,部分也由财政支出问题所致,并且多数城镇化问题也必须通过财政支出手段予以解决。面对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与中国部分制度问题的阻滞,迫切需要通过优化财政支出与革新财政支出机制来解决中国当前及未来所面临的城镇化问题,以推动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核心点是研究财政支出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在论文思路与结构安排上,首先对核心概念进行多维度分解,将财政支出分解为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分权及财政支出城乡分配四个维度,将城镇化分解为城镇化效率、城镇化质量、城镇空间形态与城乡关系四个维度,进而确定两个核心概念相应维度之间的多个重要关系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文章将对日本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城市化发展中财政支出作用的多维度分析作为研究起点,并在日本经验启示的基础上确定研究方向与研究框架。在中国实践部分的行文安排上,论文采用发展实践概述、理论与数理分析、实证分析的研究脉络。文章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日本的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主要是战后),城市空间布局经历由失衡到均衡的序贯增长过程,城乡关系状况良好(主要是战后)。战前与战后实践总体表明,日本城市化发展与财政支出规模间存在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关系,但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规模的过大或过小都将对城市化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日本战前生产性财政支出水平极高,战后城市化高速增长期生产性财政支出占比缓慢下降,在城市化后期消费性或民生性财政支出显着增加。战前财政集权致使城市空间发展极化;战后日本市町村的财政分权态势较为均衡,城市化空间形态也呈现先“聚”后“散”的序贯特征,大中小城市发展整体较为均衡。日本财政支出对农业发展、农村工业化与农业兼业经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改善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日本经验对理论分析框架的建立及对中国从财政支出方面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启示。第二,在公共产品非过度拥挤状态下,公共产品供给有助于经济集聚水平提升,经济集聚水平提升也会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在实际中表现为在住房保障、教育、医疗、基础设施、收入分配与福利公平需求方面,财政支出规模与城镇化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财政支出规模、经济集聚与劳动力城乡转移的空间经济数理模型分析发现,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集聚或城镇化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基于1982-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分别进行静态面板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计量分析,实证结论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第三,财政支出结构的适时调整能够从提高经济增长水平、更好满足居民公共产品偏好结构、改善收入分配差距与福利不公平状况、提升城镇空间综合承载力四个方面推动城镇化质量与效率的提升。财政支出结构与劳动力城乡转移数理模型分析发现,由公共资本效率与公私产品偏好结构变化所推动的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对劳动力城乡转移决策及流动均衡具有重要影响。基于1982-2019年中国全国数据构建时间序列协整模型计量分析得出,财政支出结构中服务性支出比重与城镇化质量间存在倒“U”型关系;进一步的省级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分析得出了财政支出结构中各类服务性财政支出对城镇化质量的具体影响。第四,财政分权能够通过财政激励、财政竞争与提升地区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三个方面提升城镇化效率,但也会因财政资源分配差距产生的“马太效应”而导致城市发展出现两级分化。财政分权、城镇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的数理模型分析发现,在公共产品拥挤条件下,财政分权程度会对城镇化水平产生倒“U”型影响,并在土地拥挤假设下得出城市群形态是城镇空间布局的最优形态。对中国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与县级地区各层级城市财政自给率与财政支出分权指数的核算结果发现,层级越高的城市财政自给率与财政支出分权指数越高,人口的平均流入规模越大。基于2007-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的动态面板模型与分位数模型回归结果显示,财政支出分权有助于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并且城镇化水平越高,该边际影响越大。第五,财政支出能够扩大城乡市场规模,支撑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乡村地区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但实践中常常因城乡财政配置结构失衡而导致城乡发展差距扩大。财政支出、农业产出与城乡收入变化数理模型分析发现,当城镇存在公共投资而乡村没有时,农业产出会减少,城乡收入差距会拉大;而当公共资本存在并按适当比例向乡村农业转移时,不仅会提升农业产出水平,还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基于1997-2019年中国全国数据对数平均迪氏分解(LMDI)分析发现,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产出增加具有正向影响。基于2007-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发现,财政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在不同时期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有所不同。基于2007-2019年面板校正标准误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财政支出相对规模的增加、服务性财政支出与生产性财政支出的增加均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占比与城乡收入比之间虽呈负相关关系,但并不显着。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为:(1)将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分权及财政支出城乡分配(财政支出维度)与城镇化效率、城镇化质量、城镇空间形态、城乡关系(城镇化维度)相关联,并根据日本经验与中国城镇化发展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构建财政支出影响城镇化发展的多维度分析框架。(2)将财政支出引入传统的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空间经济模型,并根据理论分析需要,建立财政支出结构与劳动力城乡转移模型,财政分权、城市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模型,财政支出、农业产出与城乡收入变化模型,并获得有价值的分析结果。(3)在实证研究方法上选用了适用且较为前沿的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时间序列协整分析模型、动态面板模型等计量方法,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法、多数据类型实证分析,以保障经验研究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柴剑雪[2](2021)在《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电源结构优化模型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国带来了严峻的生态压力,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国家战略高度,其中保护生态承载力是一项重要工作。为应对环境问题,我国正从推进清洁取暖、发展非化石能源等方面优化能源结构,电力在能源体系当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清洁高效发电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对电源结构进行科学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煤电为主导的电源结构造成了严峻的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国清洁能源规模加速扩大,但过度地开发清洁能源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所以能源开发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因此电源结构规划应充分考虑生态承载力因素。生态承载力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不同地区对电源建设的支持和容纳能力不同,所以电源结构优化时应考虑区域差异化因素。因此,本文综合考虑生态承载力因素和区域差异化因素,研究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电源结构优化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梳理和分析了生态承载力和电源结构优化相关理论。首先,从生态承载力的概念、特性和量化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生态承载力基本理论,分析了电源结构优化考虑生态承载力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生态承载力对电源结构优化提出的要求。其次,从发电规模和发电资源潜力两个方面研究了我国电源结构发展现状。然后,梳理了传统电源结构规划和可持续电源结构规划的目标和内容,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电源结构优化方法。最后,对本文的生态承载力和电源结构优化的研究边界进行了界定,为本文后续章节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2)研究了清洁能源发电替代火电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主要分析了我国三种主要的清洁能源,即水电、风电和光伏发电替代火电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对于水电,首先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水电替代火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途径。然后,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中的要素构建了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最后,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包括多情景的系统动力学模拟和耦合协调度评估,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通过比较研究结论与当前政策,验证了影响分析的合理性。采用同样的方法分析风电和光伏发电替代火电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作为电源结构优化模型构建的前期基础。(3)构建了生态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目标下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以单区域的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将各类发电对生态资源和环境的正负影响同时纳入模型,以发电系统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相对影响最小为目标优化电源结构。首先,界定了问题的研究边界并构建了优化框架。然后,结合生态承载力要素分析和量化方法建立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中纳入了生态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因素,约束条件中体现了包括生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技术承载力在内的综合承载力因素。最后,通过多情景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得出不同资源和环境发展目标下的电源发展路径。(4)构建了生态经济承载力目标下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以单区域的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将碳交易因素纳入模型,以发电系统总成本对地区经济的相对压力最小为目标优化电源结构。首先,界定了问题的研究边界并构建了优化框架。然后,建立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中纳入了生态经济承载力因素,约束条件中体现了生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技术承载力因素。最后,通过多情景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得出不同碳交易价格下电源结构应如何倾斜,并进一步研究了碳交易价格通过影响电源结构进而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影响,为不同资源和环境要求下的碳交易价格制定提供依据。(5)构建了基于综合生态承载力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以单区域的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纳入各类发电对生态系统的正负影响和碳交易因素,以发电系统对自然资源、环境和地区经济的相对压力最小为目标优化电源结构。首先,界定了问题的研究边界并构建了优化框架。然后,建立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经分析,对于社会技术承载力,模型只考虑其对电源结构的单向影响,所以目标函数中纳入了生态资源、环境和经济承载力因素,约束条件中体现了生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技术承载力因素。最后,通过多情景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得出不同自然和经济发展目标下电源的发展路径。(6)构建了基于综合生态承载力的跨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以两个区域的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各类发电对生态系统的正负影响和碳交易因素,以发电系统对两地区整体的自然资源、环境和经济的相对压力最小、输电成本最小为目标,协同优化两地区电源结构,以提高两地区整体的生态承载力。首先,确定了问题的研究边界和优化框架。然后,建立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在单区域优化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电力跨省跨区输送因素,加入输电成本目标;以单区域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为基础设置跨区域约束条件,保证满足两地区的资源、环境、经济、技术等约束。最后,进行了多情景实证分析,将两地区跨区域协同优化结果与各自单区域优化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为多区域的电源统筹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魏计发[3](2021)在《甘肃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动态耦合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在科技革命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正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引擎。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为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鉴于金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层面不断出台政策去支持科技金融的发展,不断鼓励探索构建新型科技金融机制与模式,推动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科技金融的发展促进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反之,科技创新又为科技金融提供广阔的空间,因此研究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有效匹配、相互融合已成为理论和实践界研究的重要内容。甘肃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重要一环,研究甘肃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发展水平不仅对于实施“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有着重要的意义,还对甘肃地区发展、提高人们生活福祉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充分借鉴相关文献,运用理论与实践、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甘肃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对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耦合发展的相关基础理论和机理进行分析;其次,从科技财政支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配套政策措施、科技金融产品、R&D经费投入、创新人力资源要素投入、科技创新产出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等方面分别对甘肃省科技金融现状与科技创新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甘肃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发展的特征;然后,运用耦合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对甘肃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耦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2009-2019年甘肃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发展经历了低水平耦合阶段、颉颃耦合阶段、平稳耦合阶段;甘肃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发展经历了轻度失调耦合阶段、中度失调耦合阶段、濒临失调耦合阶段以及初级耦合协调阶段;基于耦合协调测度的分析再结合相关理论,对甘肃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系统开展耦合机理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科技金融、科技创新两系统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市场科技金融及公共科技金融均能够显着促进甘肃省科技创新产出,但科技创新产出不能够显着促进科技金融发展;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甘肃省要加强人才培育力度、完善配套优惠政策及平台建设、拓宽融资渠道等建议,以此促进甘肃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耦合发展水平向更高水平迈进。

刘小虎[4](2021)在《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地方政府环境绩效评价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地方政府作为生态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的具体执行者,其环境绩效如何评价成为关键问题。因此,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政府绩效管理理论构建地方政府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进行投入产出指标降维,再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地方政府环境绩效评价进行真实准确研究。本文以甘肃省14个地级市2006年-2018年的地方政府环境绩效为实证研究对象,研究发现:(1)外部环境因素对地方政府的环境绩效有重要影响:人口密度、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科技水平均对地方政府环境绩效的人力设备投入松弛值有正向影响;经济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科技水平对地方政府环境绩效的财力投入松弛值有负向影响。(2)在剔除了外部环境作用的条件下,甘肃省14个市州的地方政府环境绩效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相比调整之前,各地方政府环境绩效的综合效率整体上升,有效值个数明显增多,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了地方政府治理环境的绩效水平。从环境绩效的结果排名来看,属于第一梯度的有平凉、武威、定西、陇南、嘉峪关和甘南;属于第二梯度的有临夏、酒泉、张掖、庆阳、金昌;属于第三梯度的有兰州、白银、天水。(3)甘肃省各市州地方政府环境绩效在时间与空间方面,均呈现出较大差异。在时间维度上,甘肃省各市州普遍呈现出“锯齿型”特征,这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存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在空间维度上,环境绩效水平较差的地方整体在甘肃中部和东部,而环境绩效水平较好的地方则位于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最后,本文在对相关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强化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协同性、加强地方政府环境绩效评价保障机制的地方政府环境绩效提升策略。本文对地方政府环境绩效评价指标进行构建,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地方政府环境绩效进行准确评价研究,有利于拓展公共管理领域内环境治理研究的内容,对各级地方政府完善环境绩效评价制度提供理论支撑。

薛丹[5](2021)在《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土地是城市经济活动的载体,也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空间,其利用效率深刻影响着城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长久以来就存在人多地少、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快速扩张,有些城市以“摊大饼”形式向外扩延。2018年底,我国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5.61万平方公里,约是1981年的7.80倍,城市扩展系数(用地增长率/人口增长率)高达2.17,远远高于国际上1.12的理想系数。中国西北地区地域辽阔,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地形及水土资源条件适宜城市建设的土地少,在可利用土地少的情况下,与其他地区相比,西北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水平却更为不集约。另外,东部地区经过较长时间的快速发展,其经济、产业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加快形成双循环发展格局以及全国产业链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东部地区土地成本、人力成本、环境约束等成本的上升,需要将产业和技术向西北落后地区转移,而这也给西北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带来了新的压力。对西北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研究,对于节约集约利用西北地区城市土地,缩小东西差距,改善西北生态环境,助推西北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在系统阐述西北地区城市土地的规模、结构、效益等城市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利用Super-SBM、GML指数和效率损失模型对西北地区39个城市2004-2018年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做出客观的评价。然后,将静态和动态、时间和空间相结合,详细分析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差异特征、时序演化特征、空间关联特征和时空动态特征。接着,本文建立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厘出具体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各个影响因素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作用机理。最后,构建Tobit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对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得出本文的结论和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处在较低水平,2004-2018年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变动趋势近似呈“N”型曲线,2018年效率高值向西北地区东南侧聚集,城市群的聚集作用增强。研究期间,省会中心城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增长幅度最快,资源型城市次之,其他类城市增长幅度最慢。从效率损失模型来看,西北地区的劳动力投入、土地投入和环境污染的冗余率较高,环境收益的不足率较大,而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的不足率相对较小。(2)2004-2018年西北地区39个城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明显的差异特征,差异的大小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上升,组间差异很小,组内差异占绝对支配地位,资源型城市的效率水平差异最大,省会中心城市次之,其他类城市最小。核密度函数曲线揭示出西北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两极分化的空间非均衡特征,集聚类型先低值聚集,后高值聚集,省会中心城市、资源型城市和其他类城市的演进特征有较大的差异。马尔科夫链转移的结果显示,西北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2012年之后这一现象减弱,效率水平维持在“低”和“高”类型的概率最大,向上转移的概率大于向下转移的概率,而跳跃转移的概率较小。(3)西北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具有较为显着的空间相关性,局部空间关联呈现“小聚集,大分散”的状态,2018年聚集地区向西北地区东南侧靠拢。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拥有更加动态的局部空间结构,其他类城市次之,而省会中心城市的局部空间结构较为稳定。(4)T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之间存在先降后升的“U”型曲线关系;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人口密度、引进外资和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会显着促进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土地城镇化、环境规制水平、工业用地占比和设施用地占比的提高对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有负面影响,居住用地占比和土地市场化水平对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明显。西北地区的省会中心城市、资源型城市和其他类城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5)空间计量模型的测算结果显示,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显着为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在考虑了空间溢出效应的情况下,人口密度和土地城镇化的回归结果分别从Tobit回归中显着的促进作用和显着的抑制作用变为了均不显着,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结果与T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一致。(6)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提升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一是控制土地供应面积,实现存量建设用地的内部挖潜;二是发挥城市群的聚集作用,促进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高高”聚集;三是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城市土地所承载的环境污染压力;四是继续推进西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有序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五是完善西北地区交通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开放水平;六是根据各类城市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刘小晴[6](2020)在《甘肃省农村普惠金融减贫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大规模的农村贫困人口减贫,并即将于2020年底实现现行扶贫标准下的绝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但目前减贫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未脱贫地区贫困密集、收入分配差距大、返贫现象严重等,已脱贫地区将面临相对贫困和多维贫困问题。因此建立减贫的长效机制迫在眉睫,然而传统的财政扶贫方式见效速度慢,减贫模式亟需创新。近年来,随着金融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不断发展,普惠金融减贫逐渐成为减贫的主流方式。甘肃省作为我国脱贫攻坚的重难点地区,贫困问题更为突出,为此甘肃省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主动对接精准扶贫方案,减贫成效显着。因此,具有针对性的研究甘肃省农村普惠金融减贫问题,对于甘肃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梳理普惠金融和贫困相关理论与普惠金融减贫机制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对甘肃省农村贫困现状与甘肃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甘肃省农村贫困问题正在不断缓解,但仍存在相对贫困凸显等问题;甘肃省农村普惠金融体系不断完善,但发展中存在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单一、农村普惠金融环境欠佳、农村金融产品形式和服务类别缺乏创新、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环境不完善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构建农村多维贫困指数和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对甘肃省及14市(州)的农村多维贫困和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算,测算结果表明:甘肃省农村多维贫困指数从2007年的0.1741上升至2017年的0.2712,贫困程度得到不断缓解,区域之间差异较大,整体呈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程度低,东部地区贫困程度高;农村普惠金融指数从0.2171上升至0.3285,整体农村普惠金融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并处于缓慢增长态势,全省整体呈“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运用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定量分析甘肃省农村普惠金融对农村单维经济贫困和多维贫困的减贫效果,结果表明:从减缓农村单维经济贫困来看,农村普惠金融的回归系数为0.317,即甘肃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单维经济贫困具有正向影响,从减缓农村多维贫困来看,在全省层面,农村普惠金融的回归系数为0.038,甘肃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多维贫困也具有正向影响,在区域层面,甘肃省农村普惠金融减缓多维贫困的效果在经济发达的河西地区弱于陇中、陇南、陇东地区,但四个区域的农村普惠金融对减贫多维贫困均具有正向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充分发挥多样化减贫作用;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普惠金融生态环境;创新金融产品及服务,满足贫困户多元化金融需求;加快“互联网+”金融发展,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制定差异化农村扶贫政策,引导金融资源合理分配;合理分配财政支农支出,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徐立君[7](2020)在《甘肃省工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转移首先是一种经济现象,从主体性行为来说,它是通过产业转出和承接来实现的。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凭借廉价劳动力优势积极承接国外产业转移,使得东部各省经济发展水平与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并成为全球制造业加工中心。而西部地区由于地理因素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并没有得到国际产业转移的青睐,因此导致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但随着东部地区用工成本不断上升,劳动力廉价的资源禀赋优势丧失,产业转型迫在眉睫。如何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来实现西部落后省份经济腾飞,无疑成为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达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一环。在这种背景下,论文选取甘肃省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多种理论和实证方法对其承接外省产业转移过程中技术溢出效应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不同视角对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文献回顾和述评,并且从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系统地探索,构建了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体系。其次,从甘肃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总体规模、以及行业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来把握甘肃省产业转移现状。然后在以上理论、机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甘肃省工业承接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运用普通面板模型和引入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甘肃省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着显着正向技术溢出效应,但空间计量模型在分析技术溢出效应时效果不显着,原因是空间权重矩阵的选择有待进一步完善。最后通过构建分位数回归模型,较深入地分析了影响甘肃省技术溢出效应的各种因素,并结合实证结果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李洋洋[8](2020)在《甘肃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深层次的研究环境问题,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现状,促进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以往经济学家对于生产要素投入的认知,局限于劳动力水平、资本存量、土地存量以及科学技术水平,能源一般被认为是原始材料的一部分,并不作为一种投入要素。能源的使用是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石油危机的爆发与全球气温的上升,使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威胁。本文首先对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梳理和评述。其次对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脱钩理论、低碳经济等相关理论做出了介绍。以甘肃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作为数据支撑,利用半参数可加模型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运用Tapio脱钩指数法分析甘肃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研究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最后,基于LMDI分解分析法对影响甘肃省碳排放的因素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消费量的增加不会对经济增长起到显着的刺激作用,煤炭消费量的增加会刺激经济的增长。甘肃省在工业节能方面表现得更好,在减排方面与工业发展方面表现得稍差,与经济增长相比,甘肃省在碳排放方面控制得相对合理。能源消费与碳排放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会刺激碳的排放。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对碳排放有负的影响,分别为次要抑制作用、主要抑制作用;工业发展、经济产出对碳排放起到了正向的作用,分别为次要推动作用、主要推动作用。基于以上的结论,提出优化能源结构、深化改革、完善低碳经济法律、创新低碳激励制度等政策建议。

王佩珺[9](2020)在《甘肃省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模式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就是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要旨是体现“以人为本”为核心,也是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依托。在经济增长新常态的大背景之下,新阶段的城镇化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新助推器。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要战略部署,甘肃省出台了《甘肃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从全方位对甘肃省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进行了布局,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当前,在前一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上,推动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已是甘肃省经济水平迈向新台阶的关键着力点,为了促进甘肃省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提升,必须深入探寻影响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以识别适合甘肃省的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模式。本文通过选取25个城镇化指标,建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测度了甘肃省2009-2018年的城镇化水平,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行为、产业发展、外源经济和市场要素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对于甘肃省城镇化水平的作用大小,以及各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甘肃省各地区间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均衡,这与城镇化影响因素密切相关。政府行为影响因素对于甘肃省的城镇化发展起到主导作用,而外源经济影响因素的影响力则最小。此外省内各市州间的城镇化影响因素空间溢出效应也相对较弱。以此为依据,本文对适合甘肃省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模式进行了识别,提出了主导模式与局域差异化模式相结合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主导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政府集中指挥协调、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局域差异化模式则充分考虑了省内各地区的地理位置、人口特点、经济基础和人文环境等现实条件,使得各市州根据自身特色进行差异化的城镇功能定位,确保高质量发展模式切实可行。最后提出了提升甘肃省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对策建议,以期对甘肃省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与经验支撑。

钟晓玲[10](2020)在《甘肃省产业结构变迁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经济在步入新常态之后,增速逐步放缓,随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系列措施的出台,经济发展的重点转向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效率问题,因而如何有效促进生产率的提升成为经济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甘肃省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节点省份,其经济发展自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效提升经济增长效率及质量,将是甘肃省未来经济发展工作主线。产业结构变迁能对生产率提升产生显着影响,进而作用于经济增长。研究甘肃省产业结构变迁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能为甘肃省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出谋划策,在更有效地促进其生产率增长的基础上,助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基于Shift-share模型和塞尔昆资源再配置效应模型,本文从甘肃省劳动生产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中分解出产业结构变迁效应,详细探讨了西部大开发以来甘肃省产业结构变迁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并对比分析了技术进步效应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西部大开发以来,甘肃省生产率增长主要归因于技术进步,但结构红利依然存在;甘肃省的产业结构变迁效应有望取代技术进步效应,成为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甘肃省第三产业不仅存在显着的结构红利,其对全省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也最大;甘肃省资本和劳动要素市场都存在结构红利并对TFP增长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所得结论,本文对甘肃省提出的建议主要有:政府与市场协同推进甘肃省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提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提升甘肃省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积极采取措施提高要素生产效率;持续推动技术创新。

二、甘肃省经济增长质量的实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肃省经济增长质量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财政支出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日本经验与中国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日本工业化进程中的财政支出与城市化问题
        1.2.2 城镇化动力机制、发展规律与中国实践
        1.2.3 财政支出规模、经济集聚与城镇化
        1.2.4 财政支出结构、城镇化与城镇化质量
        1.2.5 财政分权、空间经济效率与城镇化
        1.2.6 财政支出与城乡关系
        1.2.7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城镇化
        2.1.2 财政支出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2.2.2 财政支出理论
        2.2.3 城镇化相关理论
    2.3 财政支出影响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章 日本城市化发展多维度分析
    3.1 日本概况及工业化发展历程
    3.2 日本城市化发展概况
    3.3 日本人口城市化发展实践
    3.4 日本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3.5 日本城乡关系发展特征
    3.6 小结
第四章 日本城市化发展中的财政支出作用:经验与启示
    4.1 日本财政制度沿革概述
    4.2 日本城市化发展中的财政支出作用分析
        4.2.1 日本城市化发展中的财政支出规模效应
        4.2.2 日本城市化发展中的财政支出结构效应
        4.2.3 日本财政分权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4.2.4 日本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发展的影响
    4.3 日本经验与启示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研究
    5.1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相关财政支出实践
        5.1.1 中国城镇化发展特征
        5.1.2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财政支出规模变迁
    5.2 财政支出规模与城镇化的互动逻辑
        5.2.1 公共产品与经济集聚
        5.2.2 财政支出规模的城镇化发展效应
        5.2.3 财政支出、经济集聚与劳动力城乡转移:数理分析
    5.3 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
        5.3.1 变量选取、数据说明与数据准备
        5.3.2 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5.3.3 动态空间面板回归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对城镇化质量与效率的影响研究
    6.1 中国城镇化质量与财政支出结构实践
        6.1.1 中国城镇化质量状况
        6.1.2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演变
    6.2 财政支出结构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理论分析
        6.2.1 财政支出结构的城镇化发展效应分析
        6.2.2 财政支出结构与劳动力城乡转移:数理分析
    6.3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对城镇化质量与效率的影响:实证分析
        6.3.1 时间序列协整分析
        6.3.2 省级面板数据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财政分权对城镇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的影响研究
    7.1 中国财政分权与城镇空间形态演变
        7.1.1 中国财政分权概述
        7.1.2 中国城镇空间形态演变
    7.2 财政分权对城镇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的影响:理论分析
        7.2.1 机理分析
        7.2.2 数理分析
    7.3 中国财政支出分权对城镇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
        7.3.1 中国财政支出分权对城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7.3.2 中国央地财政支出分权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省级面板数据
    7.4 小结
第八章 中国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发展的影响研究
    8.1 中国城乡关系与相关财政支出实践
        8.1.1 中国城乡关系发展实践及成因分析
        8.1.2 中国城乡关系健康发展对财政支出的现实需求
    8.2 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发展的影响:理论分析
        8.2.1 财政支出的城乡关系发展效应
        8.2.2 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的影响:数理分析
    8.3 中国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发展的影响:实证分析
        8.3.1 中国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发展的影响:LMDI分解分析
        8.3.2 中国财政支出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以社会保障为例
        8.3.3 中国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8.4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电源结构优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承载力研究现状
        1.2.2 主要类型发电的生态影响研究现状
        1.2.3 电源结构优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2.1 生态承载力基本理论
        2.1.1 生态承载力的概念
        2.1.2 生态承载力的特性
        2.1.3 生态承载力的量化方法
    2.2 我国电源结构发展现状
        2.2.1 主要类型电源的发电规模分析
        2.2.2 主要类型电源的发电资源潜力分析
    2.3 电源结构规划模型
        2.3.1 传统电源结构规划
        2.3.2 可持续电源结构规划
        2.3.3 电源结构规划优化方法
    2.4 本文生态承载力和电源结构优化的研究边界
        2.4.1 本文生态承载力的概念界定
        2.4.2 本文生态承载力在电源结构优化中的体现形式
        2.4.3 本文电源结构优化系统构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清洁能源发电替代火电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分析
    3.1 水电替代火电的生态承载力影响分析
        3.1.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水电生态影响途径分析
        3.1.2 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3.1.3 实证分析
    3.2 风电替代火电的生态承载力影响分析
        3.2.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风电生态影响途径分析
        3.2.2 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3.2.3 实证分析
    3.3 光伏发电替代火电的生态承载力影响分析
        3.3.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光伏发电生态影响途径分析
        3.3.2 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3.3.3 实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目标下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
    4.1 问题描述和优化思路
        4.1.1 问题描述
        4.1.2 优化思路
    4.2 模型构建
        4.2.1 假设条件
        4.2.2 符号说明
        4.2.3 目标函数
        4.2.4 约束条件
    4.3 模型求解
        4.3.1 多目标问题处理方法
        4.3.2 模型求解算法
    4.4 实证分析
        4.4.1 基础数据
        4.4.2 电源结构优化结果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态经济承载力目标下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
    5.1 问题描述和优化思路
        5.1.1 问题描述
        5.1.2 优化思路
    5.2 模型构建
        5.2.1 假设条件
        5.2.2 符号说明
        5.2.3 目标函数
        5.2.4 约束条件
        5.2.5 模型求解
    5.3 实证分析
        5.3.1 基础数据
        5.3.2 电源结构优化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综合生态承载力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
    6.1 问题描述和优化思路
        6.1.1 问题描述
        6.1.2 优化思路
    6.2 模型构建
        6.2.1 假设条件
        6.2.2 目标函数
        6.2.3 约束条件
        6.2.4 模型求解
    6.3 实证分析
        6.3.1 基础数据
        6.3.2 电源结构优化结果及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综合生态承载力的跨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
    7.1 问题描述和优化思路
        7.1.1 问题描述
        7.1.2 优化思路
    7.2 模型构建
        7.2.1 假设条件
        7.2.2 符号说明
        7.2.3 目标函数
        7.2.4 约束条件
        7.2.5 模型求解
    7.3 实证分析
        7.3.1 基础数据
        7.3.2 电源结构优化结果及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3)甘肃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动态耦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文献述评
    三、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技术路线
    四、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
第二章 基础理论和耦合机理分析
    一、理论基础
        (一)科技金融理论
        (二)科技创新理论
        (三)耦合理论
    二、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耦合的机理分析
        (一)两系统耦合的内涵界定
        (二)两系统耦合的演化模型
        (三)两系统耦合的动因分析
        (四)两系统耦合的形成
第三章 甘肃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一、甘肃省科技金融发展现状
        (一)财政科技支出概况
        (二)服务平台建设概况
        (三)配套政策措施
        (四)科技金融产品
    二、甘肃省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一)科研投入概况
        (二)科技创新水平概况
        (三)科技产出概况
        (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概况
    三、甘肃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发展的特征
第四章 甘肃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分析
    一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耦合协调评价标准
        (一)两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二)耦合协调评价标准
    二、指标体系设置
        (一)科技金融指标体系的设计
        (二)科技创新指标体系的设计
    三、耦合协调度测算
        (一)耦合度测算
        (二)耦合协调度测算
    四、结果分析
        (一)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两系统综合序参量分析
        (二)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分析
第五章 甘肃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耦合动态分析
    一、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二、单位根检验
    三、协整检验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
    五、实证结果分析
        (一)甘肃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发展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
        (二)市场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
        (三)公共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一)加大企业创新研发能力,实现科技创新促进作用
        (二)完善配套优惠政策,优化市场环境
        (三)改进配套服务平台建设,增强信息披露能力
        (四)推进科技银行建设,创新金融产品,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
        (五)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及人才引进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地方政府环境绩效评价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研究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环境绩效的内涵
        2.1.2 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与方法
        2.1.3 环境绩效的影响因素
        2.1.4 环境绩效文献研究述评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政府绩效管理理论
第三章 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选择
    3.1 指标选取的理论指导
    3.2 指标选取原则与思路
        3.2.1 指标选取原则
        3.2.2 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3.3 构建指标评价体系
        3.3.1 指标选取范围
        3.3.2 评估指标体系解释
        3.3.3 评估指标框架
        3.3.4 环境变量指标的确定
    3.4 评价方法选择
        3.4.1 评价方法介绍
        3.4.2 主成分分析法
        3.4.3 第一阶段传统DEA分析方法
        3.4.4 第二阶段随机前沿模型分析方法
        3.4.5 第三阶段修正后的DEA模型方法
第四章 甘肃省地方政府环境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4.1 甘肃省区域概括
        4.1.1 基本概况
        4.1.2 生态环境现状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 实证结果分析
        4.3.1 主成分分析
        4.3.2 第一阶段分析
        4.3.3 第二阶段分析
        4.3.4 第三阶段分析
第五章 甘肃省地方政府环境绩效优化路径分析
    5.1 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5.1.1 加快绿色转型,完善环境治理新模式
        5.1.2 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产业发展新业态
    5.2 强化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协同性
        5.2.1 建立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目标的一致性
        5.2.2 建立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政策的统一性
    5.3 加强地方政府环境绩效评价保障机制
        5.3.1 建立地方政府环境绩效评价的长效运行机制
        5.3.2 落实地方政府环境绩效评价结果的责任追究制度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1.3 研究目标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核心概念、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城市土地
        2.1.2 城市土地利用
        2.1.3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2.2 文献综述
        2.2.1 关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测度的文献综述
        2.2.2 关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分异的文献综述
        2.2.3 关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2.2.4 关于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的文献综述
        2.2.5 文献评述
    2.3 主要理论基础
        2.3.1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2.3.2 区位理论
        2.3.3 效率理论
        2.3.4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2.3.5 地租理论
        2.3.6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本章小节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3.1 区域的界定与划分
        3.1.1 研究范围
        3.1.2 城市的分类
    3.2 中国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
        3.2.1 土地面积广阔,但可利用土地偏少
        3.2.2 自然资源富集,但生态系统脆弱
        3.2.3 人文历史悠久,但经济发展落后
        3.2.4 城市规模数量有限,基础设施欠账较多
    3.3 西北地区所涉及的国家级战略
        3.3.1 西部大开发战略
        3.3.2 “一带一路”倡议
        3.3.3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
    3.4 本章小节
第四章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规模分析
        4.1.1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分析
        4.1.2 中国西北地区土地城镇化水平分析
    4.2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4.2.1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分类标准
        4.2.2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4.3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的产出效益及环境污染
        4.3.1 经济效益分析
        4.3.2 社会效益分析
        4.3.3 工业污染物排放分析
    4.4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4.5 本章小节
第五章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测算
    5.1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理论分析
    5.2 研究方法、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5.2.1 研究方法
        5.2.2 指标选取与说明
    5.3 效率测算结果分析
    5.4 GML指数及其分解
    5.5 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分析
    5.6 本章小节
第六章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
    6.1 研究方法
        6.1.1 差异特征分析方法
        6.1.2 演进特征分析方法
        6.1.3 空间相关分析方法
        6.1.4 时空动态分析方法
    6.2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差异特征分析
    6.3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序演进特征分析
        6.3.1 核密度函数估计结果
        6.3.2 马尔科夫链转移结果
    6.4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相关特征分析
        6.4.1 全局空间关联特征分析
        6.4.2 局部空间关联特征分析
    6.5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动态特征分析
        6.5.1 LISA时间路径分析
        6.5.2 LISA时空跃迁分析
    6.6 本章小节
第七章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7.1 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分析
        7.1.1 作用机制的综合分析框架
        7.1.2 具体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分析
    7.2 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7.2.1 基于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7.2.2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7.3 本章小节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本文的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甘肃省农村普惠金融减贫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综述
        2.2 国内研究综述
        2.3 研究述评
    3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2 相关理论
        3.3 普惠金融减缓贫困的作用机制
    4 研究目的与内容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内容
    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5.1 研究方法
        5.2 技术路线图
    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6.1 创新点
        6.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甘肃省农村贫困现状分析
    1 甘肃省农村贫困现状
        1.1 农村贫困规模
        1.2 农村贫困分布
        1.3 农村贫困特征
        1.4 农村贫困产生原因
    2 甘肃省单维经济贫困标准
    3 甘肃省农村贫困多维贫困程度测度
        3.1 农村多维贫困指数构建
        3.2 农村多维贫困测度分析
第三章 甘肃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水平测度
    1 甘肃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1.1 农村金融机构及从业人员持续增长
        1.2 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1.3 农村金融产品及服务供给不断增加
        1.4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初显成效
        1.5 普惠金融相关政策支持力度大
    2 甘肃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单一
        2.2 农村普惠金融环境欠佳
        2.3 农村金融产品形式和服务类别缺乏创新
        2.4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环境欠佳
    3 甘肃省农村普惠金融水平测度
        3.1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算方法
        3.2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3.3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第四章 甘肃省农村普惠金融减贫的实证分析
    1 研究方法选取
    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2.1 变量选取
        2.2 数据来源
    3 模型构建
    4 实证分析
        4.1 农村普惠金融对农村单维经济贫困的减缓
        4.2 农村普惠金融对农村多维贫困的减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2 建议
        2.1 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充分发挥多样化的减贫作用
        2.2 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普惠金融生态环境
        2.3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服务,满足贫困户多元化金融需求
        2.4 加快“互联网+”金融发展,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2.5 制定差异化农村扶贫政策,引导金融资源合理分配
        2.6 合理分配财政支农支出,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7)甘肃省工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回顾与评述
        1.2.1 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存在性综述
        1.2.2 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实证检验综述
        1.2.3 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影响因素综述
        1.2.4 对已有文献研究的简要评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之处
2 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的相关理论
    2.1 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的内涵
    2.2 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
        2.2.1 示范溢出
        2.2.2 市场竞争溢出
        2.2.3 关联带动溢出
        2.2.4 人力资本流动溢出
    2.3 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
        2.3.1 行业或企业特征
        2.3.2 吸收能力
        2.3.3 制度和政策因素
        2.3.4 其他因素
3 甘肃省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分析
    3.1 甘肃省工业发展历程
    3.2 甘肃省承接产业转移现状
        3.2.1 利用资金总体情况分析
        3.2.2 资金投向产业及行业分析
        3.2.3 资金来源和投向地区分布
4 甘肃省承接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4.1 甘肃省承接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4.1.1 甘肃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计算
        4.1.2 研究假设
        4.1.3 普通面板模型实证分析
        4.1.4 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
    4.2 本章小结
5 甘肃省承接区际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5.1 区际产业转移承接地技术溢出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5.2 研究假设
    5.3 甘肃省承接区际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3.1 模型设定
        5.3.2 数据选取
        5.3.3 模型回归与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甘肃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3.3 文献述评
2 能源、碳排放、经济增长的概念及相关理论概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能源
        2.1.2 碳排放
        2.1.3 经济增长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循环经济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脱钩理论
        2.2.4 低碳经济
3 甘肃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3.1 甘肃省能源消费现状分析
        3.1.1 甘肃省能源消费总量分析
        3.1.2 甘肃省能源消费的结构分析
    3.2 甘肃省碳排放现状分析
        3.2.1 碳排放估算方法
        3.2.2 甘肃省碳排放总量分析
    3.3 甘肃省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4 甘肃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4.1 基于半参数模型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4.1.1 半参数模型
        4.1.2 模型的设定及变量的选取
        4.1.3 结果分析
    4.2 基于Tapio脱钩指数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
        4.2.1 模型的构建
        4.2.2 结果分析
    4.3 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4.3.1 模型的构建及变量的选取
        4.3.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 甘肃省碳排放因素分解分析
    5.1 LMDI法碳排放因素分解
    5.2 数据的来源和处理
    5.3 结果分析
        5.3.1 能源结构效应分析
        5.3.2 能源强度效应分析
        5.3.3 工业发展效应分析
        5.3.4 经济产出效应分析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对策与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9)甘肃省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模式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3.1 可能的创新
        1.3.2 本文的不足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1.3 文献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城市化发展阶段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城镇化模式理论
3 甘肃省城镇化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甘肃省城镇化发展演变
        3.1.1 改革开放前甘肃的城镇化历程
        3.1.2 改革开放后甘肃的城镇化历程
    3.2 甘肃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3.3 甘肃省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整体水平相对落后
        3.3.2 各地区发展不均衡
        3.3.3 城镇基础设施滞后
        3.3.4 城市农村发展失衡
4 甘肃省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
        4.1.1 指标类型的决定
        4.1.2 指标权重的确定
    4.2 城镇化指标体系构建
        4.2.1 指标体系的遴选依据
        4.2.2 对应指标的选择与构建
    4.3 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
        4.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4.3.2 测算结果
5 甘肃省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模式识别
    5.1 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
        5.1.1 选择依据
        5.1.2 指标体系
    5.2 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2.1 被解释变量
        5.2.2 解释变量
        5.2.3 空间权重构造
        5.2.4 空间自相关检验
        5.2.5 计量模型设定
        5.2.6 计量模型检验
        5.2.7 回归结果及分析
    5.3 基于甘肃省情的城镇化模式识别
        5.3.1 主导模式
        5.3.2 局域差异化模式
6 甘肃省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10)甘肃省产业结构变迁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图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2.2.2 产业结构变迁规律
3 产业结构变迁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机制
    3.1 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生产率增长
    3.2 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生产率增长
    3.3 本章小结
4 甘肃省产业结构变迁和生产率增长概况
    4.1 甘肃省产业结构变迁概况
        4.1.1 甘肃省产业结构发展特征
        4.1.2 甘肃省产业结构升级趋势
    4.2 甘肃省生产率增长概况
        4.2.1 甘肃省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4.2.2 甘肃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4.3 本章小结
5 模型介绍与数据选取
    5.1 劳动生产率增长分解模型
        5.1.1 Shift-share模型
        5.1.2 数据选取
    5.2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模型
        5.2.1 塞尔昆资源再配置效应模型
        5.2.2 数据选取
6 甘肃省产业结构变迁对生产率增长贡献
    6.1 甘肃省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生产率增长贡献
        6.1.1 甘肃省劳动生产率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效应
        6.1.2 分阶段甘肃省劳动生产率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效应
        6.1.3 分阶段各次产业结构变迁对全省劳动生产率增长贡献
    6.2 甘肃省产业结构变迁对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贡献
        6.2.1 甘肃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测算结果
        6.2.2 甘肃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效应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建议与展望
    7.1 结论
    7.2 建议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甘肃省经济增长质量的实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财政支出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日本经验与中国实践[D]. 李晓鹏. 河北大学, 2021(09)
  • [2]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电源结构优化模型研究[D]. 柴剑雪.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甘肃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动态耦合发展研究[D]. 魏计发.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4]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地方政府环境绩效评价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D]. 刘小虎. 兰州大学, 2021(12)
  • [5]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薛丹. 兰州大学, 2021(09)
  • [6]甘肃省农村普惠金融减贫问题研究[D]. 刘小晴.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7]甘肃省工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 徐立君.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8]甘肃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 李洋洋.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9]甘肃省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模式识别研究[D]. 王佩珺.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10]甘肃省产业结构变迁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研究[D]. 钟晓玲.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甘肃省经济增长质量实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