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信息产业如何在中国大陆运作

台湾信息产业如何在中国大陆运作

一、台湾资讯产业在中国大陆的经营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林子荣[1](2021)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台湾宏观经济形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台湾地区经济总量实现相对高速增长,但疫情对于岛内不同行业的影响有显着差异。从生产和需求角度分别加以考察,2020年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制造业和出口。研究结果表明,台湾宏观经济受疫情冲击较为有限,主要是因为疫情催生"远距经济"等新业态,众多5G技术应用场景加速落地,激发资讯电子产品的市场需求,使岛内资讯电子工业产值大幅上升,有效弥补了传统制造业部门产值下滑所产生的缺口,推升了台湾制造业总体产值。祖国大陆作为台湾资讯电子产品最主要的目标市场和生产据点,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全面复工复产,并且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支撑作用,有力助推了台湾资讯电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正因如此,疫情防控期间,两岸进出口额逆势增长,大大改善了台湾对外贸易状况,这是疫情背景下台湾宏观经济形势保持稳定的关键外部因素。

曲晓燕[2](2020)在《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文中研究指明域外新史料的挖掘与利用是近年来学界倡导的“从周边看中国”的研究前提,有助于更加全面地审视本土形象。本文以日本人的山东游记为中心,考察在近代中日关系巨变的时代背景下,日本的山东认识及其演变,探讨其对本国殖民侵略山东地区的“知”与“行”,进而分析其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可谓是从“异域之眼”观察中国的一个典型个案。山东半岛因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自古以来便在中日关系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唐代中期,日僧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书写便在日本人的历史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儒家典籍等中国古典作品在日本的传播使得孔孟之乡、贤人辈出的齐鲁之地在日本广为人知;而江户时期以山东为舞台的《水浒传》等白话小说的流行,为山东地域形象抹上了“侠气”与“匪气”并举的色彩。19世纪中期,随着西力东渐,中日关系逆转,日本由中国文明的崇拜者、模仿者一变而成为中国的觊觎者、侵略者。甲午战前日本人在山东进行局部调查,以沿海地区为中心重点搜集军事情报;德国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兴趣骤增,大力开展工商调查;而日本取代德国后,则对山东进行了地毯式调查;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仍然关注山东问题,持续对山东资源、胶济铁路、重点城市等进行详细调查。近代日本人不仅通过书写泰山,缅怀与追寻古典中国诗意;同时也从对“他者”衰败景象的过度描写中,确立了其文明进步的自我形象。曲阜从“朝圣地”逐渐演变为日本人游历山东必游的“观光地”;对孔孟思想衰颓形象的书写也罢,对“今其道,独传我国”的自鸣得意也罢,丑化与赞美殊途共归,其背后仍是日本近世以来“自中心化”的思想潜流。当然,在这些观察者眼中,孔孟之乡的人情风俗尚可,地方性色彩明显,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落后性,如注重贞节、乐于围观、聚众赌博等一些陈规陋习,屡遭日本人诟病。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以及西方基督教的渗透,也推动了西学之风的蔓延。德国租借胶州湾后,日本逐渐对山东资源产生兴趣,受李希霍芬相关学说影响,山东“贫瘠说”开始褪色。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富源”展开大规模实地调查,倡导“山东富饶说”。东亚同文书院学生持续对煤矿、劳动力、棉花、花生等山东资源进行调查,报告书中不乏政策性建议,以服务于日本对山东资源掠夺的需要。日本极为关注山东的外国经济势力,德、英等欧美各国在山东的经营与扩张是日本工商资本学习的对象,又是其竞争对手。近代日本人游历者敏锐地观察到芝罘、运河及小清河流域城镇的衰落,将调查重点放在胶济铁路及其沿线城市,并极力宣扬其重要性。19世纪七八十年代,“政体尚存,兵备仍张”乃是对当时山东政治认识的高度概括,表明日本对山东军事力量尚存畏惧,这与日本国内兴起的“中国军事威胁论”互为表里。甲午战后,日本人多以蔑视和鄙夷的目光看待山东军备和士兵,认为中国军警没有维持社会秩序的能力。山东地方官僚在日本人游记中多以“老好人”形象登场,留日官僚多对日本人较为友善,但却未必都是亲日派。日本游历者对德国经营的“模范殖民地”青岛充满憧憬与赞美之情,视之为“槐树乡”“东方乐园”。随着日本对山东侵略加深,山东人民对日感情日益恶化,“济南惨案”将山东反日运动推向高潮,但大多日本人却未意识到中国民众的觉醒。近代日本凭借地缘优势,较早对山东开展以“学术调查”、教育渗透、宗教渗透等为形式的文化侵略。且以日军强大武力为后盾,对山东藏于民间与地下的资源进行掠夺以攫取巨额利润,凭借“殖民进步说”的强盗逻辑不断在山东扩张利权。为助力日本在山东的殖民扩张,这些游历者以强烈的“国民使命感”收集情报,为殖民山东献计献策,大力鼓吹殖民有理有利,在狂热的扩张潮中能保持冷静思考者则凤毛麟角。自近代中日正式建交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短短六十年里,近代日本人对山东的调查,在范围上经历了从“点”到“面”,从沿海到内陆的过程;内容的侧重点从军事、经贸扩展到德国的殖民经营以及山东的“富源”;在调查方式手段上,迅速地实现了从道听途说、引用二手资料到实地调查的转变;调查者包括谍报人员、学者文人、学生、政治家,实业家、宗教家等,他们对近代山东的书写和认识,可谓反映了近代日本山东认识的最大公约数。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与日本自身实力的增强,日本的山东认识影响着近代日本对山东“知行”的选择,且具矛盾性与双重性,其文明取向和反文明取向的转换,暴露了近代日本国家形成和对外扩张过程中的矛盾与悖论,充满机会主义与实力至上主义的功利色彩。近代日本山东认识具有“虚实”相兼的特点,既有客观反映山东历史事实的一面,也有夸大失实的一面。此外,近代日本并未从一开始就视山东为“停滞中国”的一部分,但其山东认识亦处在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与“自中心化”的延长线上。

陈若萱[3](2018)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指出台湾地区的无线电视事业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戒严”时期形成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足鼎立的无线电视格局。“解严”之后,随着政策的改变,第四家无线电视公司民视成立,公共电视独立建台并开播。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对台湾无线电视的格局进行了较大调整,“党政军”退出三台、媒体改革等成为无线电视媒介在“绿色执政”之后的关键词。本文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主体和中心,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史”的维度,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采用案例比较研究和比较历史分析结合的方法,将历史研究与制度研究相结合,把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台湾历史现实的产物,并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宏观历史脉络,分析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二是“论”的维度,力求与史结合,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作批判性考察,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历史发展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等因素,研究这三个变量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综合影响;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其变迁轨迹及变迁类型。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借助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访谈多名台湾电视媒体业界人士、学界人士和政界人士,并对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和公视五家无线电视台及部分有线电视台进行观察,使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台湾无线电视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制度变迁。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首先,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分析,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与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丰富和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其次,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对未来两岸电视媒介发展乃至政策制定有所帮助。本研究力求能为促进“一国两制”的中国新闻事业提供参考,在促进未来两岸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上,增进两岸电视媒体的理解与互信,促进华文电视媒体共同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梳理理论及综述文献,讨论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等。第二章为“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介绍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建立概况,本章梳理了在国民党严格的威权统治之下,以商业运营制度建立无线电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家无线电视台先后成立的过程,分析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三章为“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本章梳理了“戒严”令解除之后,媒体产业开始快速发展时,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情况;分析“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四章为“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本章梳理了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民众对所谓民主的需求愈加强烈,台湾无线电视媒介随之发生的变化;分析了“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媒介批判,笔者对每一阶段的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进行总结,得出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类型、各因素的影响模式和变迁全程的路径依赖作用等四条结论,并对政治力量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中的负面作用进行批判反思。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台湾无线电视的诞生源于政治制度的推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的制度变迁模式表现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行。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过程中,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发挥交互作用,政治、经济与技术因素是外生性因素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行动者之间成本和收益的不均衡成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非正式约束对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产生强大作用,政治、经济等因素常以非正式约束的形式对实施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在选题、研究内容和视角及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首先,本文填补了台湾电视相关研究的空白,采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记录了台湾无线电视转型的重要时期;其次,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使研究具有较强逻辑性,运用制度制度变迁理论,对史料进行创新性的逻辑思考,是台湾电视史研究的一次创新;最后,本文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法等质化研究方法,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克服了大陆的台湾研究往往缺乏第一手资料的缺陷。

吴林婧[4](2018)在《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讨论两个问题:其一,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包括了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机制、影响因素及投资动机;其二,基于上述分析,探讨新形势下两岸投资合作模式构建。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和运作机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展开。宏观层面:探讨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具体分析哪些因素在影响着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当前呈现出怎样的动机;中观层面:探讨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主要讨论台湾对外产业布局当前呈现出怎样的特征,这些特征与台湾本土的产业发展方向是否相适应;微观层面:探讨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选择。主要讨论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台资企业的行销布局、企业集群、人才结构、进入模式等。基于台资全球布局探讨两岸投资合作模式构建。评析“新南向政策”,梳理台湾“南向政策”的演变、动因与成效,分析“新南向政策”的“新”与局限性;探讨大陆与台湾在对外经济布局上的合作空间,充分考虑两岸政治经济实力对比的动态变化,根据双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务实地挖掘合作契机;探讨产业合作与企业合作,考察投资产业结构上的替代性与互补性,探讨企业的合作意愿、人才交流、风险规避。本文得出如下基本结论:首先,结合特征事实提出假说解释台湾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机制,指出台湾对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投资模式存在差异;其次,对台湾对外直接投资进行投资引力模型检验的结果显示:距离因素现阶段对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整体区位选择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制度因素方面,台湾看重安全稳定的投资环境,倾向于投资与自身制度安排接近的地区;最后,新形势下台商全球区位布局合作模式是要将现有区域合作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更加高效地整合起来,以突破既有环境和距离带来的制约。

许剑峰[5](2016)在《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选取太阳花运动为个案,探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信息时代社会运动中所扮演角色,以及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藉此梳理社会运动产生和发展机理,思考信息时代媒体和社会历史宏观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本文采取“国家—社会”关系的理论框架,以此为切入点,对研究问题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的路径作出分析,并最终回到研究问题进一步讨论。本文使用质化的研究方法,在资料收集层面综合采用了参与式观察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在分析时主要使用框架分析的方法进行“全样本”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综合论述。具体而言,本文选取中天新闻、TVBS新闻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新闻e论坛和运动主办组织黑岛青脸书专页为新媒体的代表,分析它们对太阳花运动的内容呈现和报道框架,提炼“媒介镜像”层面的新旧媒体特点;之后从内容层面、行动层面对新旧媒体之间的互动做出分析,讨论这种互动与内容生产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新旧媒体内容呈现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提出在运动发展过程中新旧媒体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及其内在机理;最后从变迁、结构、话语三个分析视角切入,分析太阳花运动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通过与文献的不断对话,梳理出导致运动发生和发展过程特殊呈现的宏观影响因素。本文最终得出了五点结论:第一,新旧媒体在对太阳花运动有着截然不同的报道框架和立场,社会运动“媒介镜像”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具有混合性与复杂性;第二,新旧媒体对社会运动的报道中,有着不同的内容生产逻辑;同时呈现出不对等的互动影响模式,新媒体处在弱势地位;第三,传统媒体深度作用于运动的发展过程,并通过建立“聚焦”、“造神”、“监督”、“促进权力集中”等方式影响运动结果;在此过程中,新媒体更多是作为运动现场的“组织”和“构建小众认同”的角色而存在;第四,社会运动重视传统媒体远超新媒体,在运动过程中会在各方面有意利用和迎合传统媒体的需求和逻辑;第五,宏观社会政治文化及其产生的历史因素,对社会运动有着巨大的催生作用,并影响和形塑了运动过程中的诸多呈现。在结论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社会运动与传统媒体之间存在根本性的无解矛盾,导致二者间难以改变的相互依赖和不对等图景;同时,新媒体作为“参与式实践”在构建认同、凝聚小众文化等方面具有优势角色;最后本文以社会运动为切口提出和讨论了信息时代下存在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以及新媒体本身的悖论;呼唤一种对新媒体技术更加中立的“辩证技术观”的回归。文章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包括研究问题的由来、研究意义,并结合文献提出了“社会运动”的定义;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仔细梳理了现有社会运动理论流派和发展,以及我国新媒体和社会运动研究概况,确立本研究的位置和理论储备;第三章是研究设计,主要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框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以及对相关概念的廓清;第四章开始进入主体部分,对中天新闻、TVBS新闻、新闻e论坛和黑岛青脸书内容做了全样本分析,呈现出它们各自不同的报道框架和“运动镜像”;第五章是从中观层面对新旧媒体和运动之间互动的讨论,并结合运动发展过程特点分析出新旧媒体不同内容生产逻辑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与角色;第六章从变迁、结构、话语三个角度分析了运动发展的宏观背景因素,讨论其在运动产生和呈现面上的巨大影响;第七章是结语,一方面对上述经验分析做简单回顾,另一方面对社会运动与媒体,以及新旧媒体在当今时代下的特点做出讨论,并提出了本研究的几点不足和未来研究可能。

孙静[6](2012)在《基于和谐共生观的资讯制造服务业经营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在新时代复杂的资讯产业环境下,立足中国大陆,回归基本面,从理论研究中重新检视资讯代工业的实质,提出对“代工处于价值链低端”的质疑;以资讯科技界的知名品牌商与知名代工厂商近十年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利用多元回归结合相关系数验证的方法,验证出品牌商销售成本率的逐年下降,并非来自品牌商自身所做的改善,而是代工厂商价格让渡的结果;通过对代工厂商之间的竞争分析,验证出现代代工业的代工价格低下,其实是代工厂商相互恶性抢单的结果。自1996年至2011年,从来料加工到电子制造服务,代工厂商在产品价值链上分担的工作越来越多,但利润率却缩减了90%之多,代工的价格已偏离其价值,理论上有回归代工价值的需求;基于当前动态的产业环境,品牌商出于经营风险和竞争的考虑,往往不会将订单只下给一个代工厂商,而会维持23个代工厂商来分配订单,同时,代工厂商也拥有多个互为竞争对手的客户,从而形成了多重的网络制约关系,供应商之间也形成了既共生又竞争的关系。在资讯产业链上,品牌商、代工商、代工商的员工之间的利益分配越来越不均衡,加之品牌商对于“血汗工厂”的指责已不可回避,基于这种复杂的产业环境,本研究提出了产业链上的各方和谐共生、多赢共存的系统观,并进行实施之探索,为理论界提供类似研究之参考,亦为资讯代工业者提供营运决策之参考。

张周龙[7](2012)在《台湾信息电子产业实施变革领导路径提升经营绩效之研究》文中认为信息电子产业所处的环境变动日益复杂,或是外在环境突然变化,产生危机,使得企业遭受到生存的威胁,企业为了保有竞争力,必须能够迅速因应外界的变动,高阶领导人若未能于危机发生前,充分掌握未来环境的变化趋势,提早适应新的领域;或是引进新的技术,进而改变营运模式与架构,以稳定企业,避免企业遭受到破产的立即危机,保持持续营运,进行大幅度的转型变革,那这企业就会濒临灭亡了。故企业内部高阶领导人一旦无视这一事实就会注定失败,企业变革已经是当今每个公司所要面对的议题,因此,企业领导人在企业变革中的角色定位更显得重要,高阶领导人如何实施变革领导路径来带领企业团队突破此一困境,提升企业经营绩效,端赖企业高阶领导人的智慧,亦是本研究深入探讨的议题。本研究主要在探讨信息电子产业在面临外在环境压力,高阶领导人必须采取变革领导时,如何才能藉由变革领导路径来提升经营绩效,依据天下与管理杂志对领导人特质论述为访谈内容,从IC设计&制造、电子零组件通路、组装制造、品牌等四种型态12家信息电子产业集团共36位之中高阶主管采半开放式之深度访谈,对该企业之创办人、董事长或是总经理之领导特质与风格等议题提出见解与看法,来说明企业之领导人之领导特质与风格与变革领导间相互间的关联性,同时对台湾上市上柜公司共34家信息电子产业发放出250份之问卷,有效回收样本数为173份中,以SPSS19.0做为资料分析之工具,依据研究目的及检定研究假设之需要,使用资料分析包括:叙述统计、信度与效度分析、相关分析、变异数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加以汇总与分析量化资料后,来实证高阶领导人在实施变革领导后,对于企业营运中经营绩效之提升程度。再依据1992年宏碁创办人施振荣先生提出之「产业微笑曲线」理论,描绘出信息电子产业中IC设计&制造、电子零组件通路商、组装制造、品牌四种不同型态所应遵循组织变革之变革领导路径,此种结合实务与理论为本研究之研究成果,可提供其它不同领域的产业的领导者在面对环境压力与变迁时,必须实施变革领导时,如何加以应用到该产业的组织变革上,以便带领团队突破困境提升经营绩效,提升产业竞争力,再创企业成长的另一高峰。

何均琳[8](2010)在《台商在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差异研究》文中提出台商对大陆农业的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大陆农业所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FDI)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省是是吸收台商农业直接投资最多的省份,但台商农业直接投资在福建省各地市的分布并不均衡:漳州和福州吸收了90%以上的台商农业直接投资。近几年来,台商对福建的农业直接投资也开始呈现出从漳州和福州向其他内陆地市拓展的趋势。这一分布与发展趋势与台商在大陆的农业直接投资的分布和趋势极其相似。因此,研究台商在福建的农业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对更好地吸收台商农业直接投资,促进两岸农业合作进一步深化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邓宁的折衷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交易成本理论和社会网络——镶嵌理论,构建了一个分析台商农业直接投资区位选择行为的理论框架。本研究的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导论部分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意义、方法、步骤;第二章对研究FDI区位选择的文献进行了回顾;第三章构建了以交易成本理论和社会关系网络理论为基础的理论分析框架;第四章对台商在福建的农业直接投资及其区位选择的差异进行了统计描述分析;第五章对台商在福建的农业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差异进行了计量分析;第六章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从台商的视角对福建省各地市的农业直接投资环境进行了评价与比较;第七章提出本文的结论,并根据结论提出一些建议。本研究对样本企业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台商农业投资者投资福建农业的动机仍然以成本考虑为主,推动台商到福建投资农业的动机依次为:追求市场和利用当地社会网络关系、配合台湾母公司整体策略。台商对投资软环境的关注明显高于对投资硬环境的关注,其中交易成本是台商在进行投资地选择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台商农业投资者关注的前10项投资环境因素依次为: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土地取得的难易程度、政府与执法机构执法公正、土地取得的价格、当地的政府机关行政效率、解决纠纷的管道完善、当地政府政策稳定性及透明度、当地的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当地水电、能源、原物料供应完备程度、信息获取的便利程度。分析结果也表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拥有不同社会网络关系的台商农业投资者对各项投资环境的关注程度不同。本研究应用binaural probit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1、台商在福建投资的业务范围是否与台湾经营的业务范围一致、土地取得难易程度、银行贷款获得难易程度、市场潜力、执法公正等投资环境因素对台商区位选择的影响显着。其中,想要利用其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和优势、看重大陆市场发展和开拓的台商更中意于沿海城市;而希望降低成本,获得低廉的土地,获得更多的融资支持并看重政府执法是否公正的台商更可能去投资山区农业。2、企业规模大小、投资者在当地是否有亲戚朋友、解决纠纷管道是否完善、竞争环境是否公平、基础设施状况对吸收台商农业直接投资的影响并不显着。研究结果证明:制度和社会网络关系等影响台商投资交易成本的因素与市场因素一起显着地影响了台商农业投资时对投资地的选择。本研究根据台商的评分对福建省的投资环境进行了分析。总体来说,台商认为福建省的农业投资环境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特别是获得银行贷款难、上下游产业链发育不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等投资环境需要改善。本研究还对福建省7个地市的投资环境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厦门的投资环境是所有地市中最好的。厦门在当地农田水利设施、当地通水、通电、通路及土地平整情况、符合企业要求的熟练劳动力供应充裕程度、上、下游产业供应链完整程度、获得银行贷款容易程度、地方政府收取的各种行政费用负担情况、提供咨询的丰富和充裕程度方面获得的台商评分都位居榜首。其次是漳州,第三是龙岩、第四为莆田、第五位三明、第六位泉州、第七为福州。最后,根据本研究的结论,本文提出了一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台商农业直接投资的建议。如改善融资环境,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等。

庄荣良[9](2009)在《海峡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动因、模式与经济效应研究》文中提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迅速发展。作为两岸经贸关系的重要内容,海峡两岸产业分工合作走过了一个波浪式推进和阶段性提升的发展演进过程。因台商对大陆的投资而形成的两岸产业分工合作关系,已成为国际产业转移潮流中一个令人注目的现象,创造了国际产业分工的一个成功范例。随着祖国大陆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两岸产业升级的持续快速进行,台商对大陆投资的不断拓展,两岸产业分工形态持续发生变化,分工模式趋向多元化,产业分工合作关系更趋密切,产业依存度和融合度不断提高。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出现了重大积极变化,两岸产业分工合作也面临着十分重要的发展机遇。全面、正确认识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动因、模式和经济效应,对于把握当前两岸经贸发展的有利契机,推进两岸产业分工迈上更高台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了规范与实证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并且大量穿插比较研究的多种分析方法,结合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分工理论,在综合借鉴过去20年来海峡两岸专家学者关于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众多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发展历程、动因机制、模式演进、经济效应等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包括:第一,迄今为止台商投资大陆的发展历程依其规模、投资领域、地域分布、产业层次等,可分为试探起步、迅速扩张、调整深化和突破转型四个阶段,各阶段的分工型态不同并且呈阶段性深化提升趋势。第二,两岸产业分工合作是由两岸的比较利益差异、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大陆的投资环境优势、台湾经济转型的内在需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潮流的外部推力等多重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现有的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产业分工理论都只能部分地对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动因给予解释。第三,20多年来,两岸产业分工模式经历了一个“以垂直分工为主——兼具垂直与水平特征的混合型分工——以产业内功能性分工和产业间水平分工为主要特征的多元化分工”动态演进和渐进式提升的过程。现阶段两岸产业呈现垂直分工、水平分工、混合型分工等多种分工方式纵横交错、互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分工格局,其中水平分工是主导形态,是分工发展的基本趋势。第四,通过回归分析,本文揭示了两岸产业分工对在对两岸贸易的促进效应,包括贸易扩大效应、台湾对大陆贸易依存度的提高效应和贸易商品结构优化效应,同时对两岸产业结构的升级也产生了较为显着的正推动效应。第五,本文选择以厦门与台湾在光电技术产业和金融业方面的合作作为例证,对两岸产业合作的模式和思路进行具体探讨,并前瞻性地提出了在厦门建设海峡两岸光电产业合作基地和海峡两岸金融合作试验区的基本思路。第六,两岸产业分工合作既存在亟待破解的问题和挑战,也面临着“大三通”时代来临的重大历史机遇,本文据此提出了新阶段深化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基本思路。

林坚[10](2009)在《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等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科技产业对接为切入点,探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台湾产业转型、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并尝试从博弈的研究视角来揭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台湾地区之间的良性互动范式。通过规范分析,本研究揭示了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现状、区域演进和发展趋势,总结了台湾科技产业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区位选择因素,并在两岸学界研究成果和台湾地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对台湾科技产业在中国大陆投资的环境需求、风险顾虑进行深入的解构分析。研究中,重点选取经济环境和经营环境两个方面对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大陆其他三大台商聚集地的投资环境进行了比较,总结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内外制约因素,并结合区域内福建、浙南、赣东南、粤东各地区的情况论述了各自的具体约束性条件。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结合国家关于海峡西岸发展的相关战略指向,本研究就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区域梯次、区域布局、产业定位和承接战略、承接模式进行了规划性论述,并就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硬环境”、“软环境”和“竞争性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投资环境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认为,科技产业转移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海西区与台湾区域经济整合的必由之路,而将海西区科技产业发展作为整体来描述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本文的研究仅止于对海西区(尤其是区内各次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定位和承接重点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作为整体的海西区科技产业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台湾资讯产业在中国大陆的经营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资讯产业在中国大陆的经营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1)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台湾宏观经济形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二、疫情背景下台湾宏观经济形势
    (一)生产方面
    (二)需求方面
    (三)就业方面
三、疫情背景下台湾宏观经济保持稳定的原因
    (一)台湾的优势产业资讯电子工业在疫情防控期间获益较多,推高制造业产值
    (二)两岸贸易额逆势增长有效弥补台湾对其他主要经济体贸易衰退所产生缺口
    (三)大陆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助力台湾资讯电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四、结 语

(2)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要旨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学术史综述
    三、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古代日本的山东书写与近代日本的山东考察
    第一节 古代日本的山东记载与山东形象
        一、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记载
        二、《水浒传》与日本的山东人群体形象建构
        三、近代来华日本人的山东历史记忆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的山东游历考察
        一、日本的“大陆政策”与日本人山东游历考察的缘起
        二、甲午战争前日本人的山东踏查
        三、德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探查
        四、日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游历
        五、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人对山东的持续关注
第二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文化认识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笔下的齐鲁名胜
        一、古典与现实的碰撞: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泰山形象
        二、从“圣地”到“观光地”: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曲阜书写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民众信仰
        一、孔孟思想的空洞化
        二、佛教和道教的融合与衰颓
        三、基督教的传播与扩散
    第三节 近代日本人眼中的齐鲁人情习俗
        一、“齐鲁犹可”:风尚朴素、热情好客
        二、“孔子的叹息”:陈规陋习
    第四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教育观察
        一、地方政府兴办新式学堂
        二、西方势力兴办教育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经济认识
    第一节 对山东资源的认识:从“贫瘠说”到“富饶说”
        一、德占青岛之前对山东资源的认识
        二、德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三、日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四、归还青岛后东亚同文书院的山东“富源”调查
    第二节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一、官方主导:日占青岛前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二、官民一体:日本占领青岛后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第三节 对山东地域经济兴衰的认识
        一、芝罘的兴衰
        二、运河及小清河沿岸城镇的衰落
        三、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的兴起
第四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所见山东政治的几个面相
    第一节 日本人眼中的山东官僚与军警
        一、“老好人”:山东传统官僚
        二、亲日与反日:留日官僚
        三、从畏惧到鄙视:山东军队之装备与素养
        四、旅途中的守护者:护兵与警察
        五、士兵“土匪”论
    第二节 对德国在山东殖民举措的认识
        一、“槐树乡”与“东方乐园”:对德占青岛的向往与歌颂
        二、对德国殖民政策之评价
    第三节 对山东民众反日运动的认识
        一、日占青岛前山东民众的对日憎恶
        二、日占期间山东的反日情绪
        三、“济南惨案”引发的反日风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游记作者对日本殖民侵略山东的“知”与“行”
    第一节 “学术调查”与文化侵略
        一、“学术调查”:日本游历者的山东考古与文物掠夺
        二、近代日本对山东的教育渗透
        三、日本宗教界对山东的渗透
    第二节 游记所反映的日本对山东经济侵略的典型个案
        一、“有趣的特殊事业”:制钱贸易
        二、“得享其利”:煤炭掠夺
    第三节 游记作者的国家意识与使命感
        一、情报收集的责任与使命
        二、为日本侵略扩张建言献策
        三、闪烁其词的批判与反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特点与话语逻辑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与特点
        一、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日本的中国观
        二、近代日本人山东调查与山东认识的特点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与日本对华政策
        一、近代日本人建构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
        二、近代日本人的山东认识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
结语
附录1 近年国内翻译出版的日本人赴华游记
附录2 芝罘?威海卫(山东半岛)旅行记
附录3 近代日本山东游记解题
参考文献
    一、近代日本人游记史料
    二、着作
    三、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主持课题
致谢

(3)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1.1.3 基本概念界定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
        1.2.2 搜集资料的方法
        1.2.3 研究意义
        1.2.4 研究框架
    1.3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1.3.1 理论梳理
        1.3.2 文献综述——台湾电视研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
    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2.1.1 试水电视业:教育电视台的成立
        2.1.2 第一家商业电视台:台视
        2.1.3 中视:率先播出彩色节目
        2.1.4 华视:突出教育节目特色
        2.1.5 公共电视节目的草创
    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2.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2.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2.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2.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2.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2.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3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
    3.1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3.1.1 台视、中视和华视:进入激烈竞争时期
        3.1.2 民视的成立:反对党“发声”,打破无线三台“三足鼎立”格局
        3.1.3 公视:漫长的筹建之路
    3.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3.2.1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3.2.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3.2.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3.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3.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3.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4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
    4.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4.1.1 商业无线电视台的重组
        4.1.2 公广集团版图的扩充
    4.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4.2.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4.2.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4.2.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4.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4.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4.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4.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5. 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批判
    5.1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5.2 “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5.3 2000年“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5.4 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反思与批判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访谈人物列表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其他作品发表情况
后记

(4)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理论相关研究
    第二节 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区位文献综述
第三章 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机制假说
    第三节 基于投资引力模型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与投资动机分析
第四章 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特征事实
    第一节 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性特征
    第二节 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布局
    第三节 基于区位选择的产业分布特征
    第四节 基于区位选择的企业主体概况
第五章 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检验
    第一节 理论假设
    第二节 投资引力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
    第三节 模型检验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布局演进新态势
    第一节 台资全球区位布局总体演进态势
    第二节 “南向政策”的演变
    第三节 新形势下两岸投资合作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5)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为什么选社会运动?
    二、为什么从媒介切入?
    三、什么是社会运动?
    四、为什么是太阳花?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回顾
    一、社会运动研究
        (一) 集体行为论
        (二) 资源动员论
        (三) 政治过程论
        (四) 政治机会论
        (五) 框架建构论
        (六) 新社会运动论
        (七) 国家与社会运动
        (八) 抗争政治
    二、社会运动与媒体
        (一) 大众媒体与社会运动
        (二) 新媒体与社会运动
        (三) 新旧媒体关系
    三、国内相关研究
        (一) 新媒体研究
        (二) 国内社会运动和群体性事件研究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问题
        (三) 分析框架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过程
        (六) 相关概念辨析
第四章 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
    一、中天新闻的“检视”建构
        (一) 违法乱纪:霸占“立法院”
        (二) 政院事件:破坏者形象构建
        (三) 政院延续:警察VS学生的双面建构
        (四) 凯道游行:负面底色下的褒贬中立
        (五) 检视增加:漏洞百出的运动
        (六) 暴力因素:对“破坏”的关注与放大
        (七) 造神运动:学运领袖的神化与批判
        (八) 运动退场:对追责的强调
        (九) 服贸协议:多层次说理相挺
        (十) 对“中天”的小结
    二、TVBS:流动的框架
        (一) 318之夜:狼藉与混乱建构
        (二) 框架首转:从质疑到中立
        (三) 二次转变:对“占领政院”事件的报道
        (四) 逐渐三转:过渡时期的TVBS报道框架
        (五) 凯道游行:支持与切割的微妙操作
        (六) 框架四转:对立、退场与质疑
        (七) 运动退场:话题刺激性炒作
        (八) 五转与切割:退场之日与包围中正一
        (九) 对警察、服贸议题及花边新闻的特殊报道
        (十) 对TVBS的小结
    三、新闻e论坛:对运动空间的实时民粹化展演
        (一) 草根视角:媒体不报,我们来报
        (二) 政院之夜:突出警察暴力的实时播报
        (三) 凯道之前:支持立场的延续
        (四) 330凯道:跟随式直播
        (五) 退场前夕:双重标准下的正负建构
        (六) 退场之日:确认与升华运动价值
        (七) 抗争再起:连接运动框架的正面建构
        (八) 运动领袖:平凡化操作框架
        (九) 对“新闻e论坛”的小结
    四、黑岛青脸书:运动核心的跟随式“喉舌”框架
        (一) 运动初期:实时播报的动员框架
        (二) 政院事件:及时切割与声援利用
        (三) 凯道前夕:转守为攻
        (四) 激情消退:改变策略维持动能
        (五) 退场之时:对运动的极尽讴歌
        (六) 路过中正一:切割与声援
        (七) 运动领袖的“集权”建构和警察“暴力”建构
        (八) 对“黑岛青”的小结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互动的“战场”:新旧媒体与运动的多面互动
    一、内容层面
        (一) 旧媒体上的新媒体
        (二) 新媒体上的旧媒体
    二、行动层面
        (一) 新旧媒体之间
        (二) 新旧媒体与运动之间
    三、“互动”对内容生产的影响
        (一) E论坛:徘徊于“游击”与“正轨”之间
        (二) 中天:内部高度一致下的组织保证
        (三) TVBS:收视率挂帅下的无奈
        (四) 黑岛青:随运动阶段变化的内容生产
        (五) 作为在场的“新媒体”
    四、对媒体与运动的最终讨论
        (一) 318夜晚:“没有组织,怎么冲?”
        (二) 政院事件:内外困境和控制不足下的悲喜剧
        (三) 退场转折:330凯道后的衰落
        (四) 传统媒体:聚焦、造神、监督和权力集中
        (五) 新媒体:根植于运动内部的建设性角色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变迁、结构、话语下的太阳花
    一、财团化、贫穷化、少子化与相对剥夺感的产生
    二、国家性质与社会性质
        (一) 历史因素及其发展背景
        (二) 国家性质与社会运动
        (三) 社会性质与社会运动
        (四) “结构”因素的综合性分析
    三、话语、意识形态与太阳花
        (一) 国族认同焦虑和“反中国因素”
        (二) 反黑箱服贸的民主诉求
        (三) 反自由贸易论述与“泛左”思想
        (四) 世代正义与青年参与
        (五) 对“话语”与框架建构论的讨论
    四、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一、得出的几点结论
    二、结论基础上的几点讨论
        (一) 社会运动发展与媒体的矛盾与困境
        (二) 信息时代社会运动中新媒体的“参与式实践”
        (三) 关于“媒体悖论”的讨论
        (四) 对辩证技术观的呼唤
    三、关于研究本身的几点讨论
        (一) 不同视角下对研究对象的不同观感
        (二) 研究进场和资料获取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和谐共生观的资讯制造服务业经营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动机
        1.1.1 不平凡的 2011
        1.1.2 跨国经济兴起与全球科技巨头投资中国
        1.1.3 中国大陆与世界工厂
        1.1.4 全球高科技制造业的竞争
        1.1.5 大陆经济崛起
        1.1.6 新时代的竞争环境对资讯代工业者的挑战
        1.1.7 研究动机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限制
第二章 理论研究
    2.1 代工交易的本质研究
        2.1.1 代工交易的基础前提
        2.1.2 代工交易的前提及特性研究
        2.1.3 资源依赖观点
        2.1.4 代工的本质
        2.1.5 亚洲电子代工业的起源
        2.1.6 现有的代工类型及相互关系
        2.1.7 重新检视品牌商与代工厂商之关系
    2.2 企业当前的竞争优势
    2.3 企业未来的竞争优势
    2.4 竞合理论与共生理论
        2.4.1 竞合理论简述
        2.4.2 共生理论
第三章 资讯代工制造业行业研究
    3.1 资讯产业发展史简述
    3.2 资讯产品分类
        3.2.1 个人电脑
        3.2.2 工作站
        3.2.3 服务器
        3.2.4 大型计算机
        3.2.5 超级计算机
        3.2.6 存储器
    3.3 2011 年全球资讯硬件产业回顾
        3.3.1 个人电脑
        3.3.2 服务器
        3.3.3 存储器
        3.3.4 小结
    3.4 资讯产品未来发展预测
        3.4.1 个人电脑
        3.4.2 服务器及专业磁盘存储系统
    3.5 2012~2016 年全球 EMS 发展预测
第四章 代工商与品牌商之间的产品价值让渡
    4.1 资讯产品价值链分析
        4.1.1 资讯产品的价值与价格
        4.1.2 产品价值链简述
        4.1.3 资讯产品的价值链模型
    4.2 品牌商价值让渡研究
        4.2.1 客户价值让渡的概念
        4.2.2 客户价值让渡的计算
        4.2.3 客户让渡价值的提升途径
    4.3 品牌商与代工商的价值让渡验证
        4.3.1 品牌商与代工厂商价格让渡的动态模型
        4.3.2 品牌商毛利与各类成本之关系验证
        4.3.3 品牌商与代工厂商的价值让渡验证
        4.3.4 品牌商与代工商之间价格让渡之轨迹研究
    4.4 小结
第五章 代工厂商之间的竞争分析
    5.1 资讯产品之供应链模型
        5.1.1 资讯产品之供应链
        5.1.2 资讯产品之供应链模型
    5.2 近几年全球前 5 大 EMS 代工厂的排名变化
        5.2.1 营收变化
        5.2.2 订单分配变化趋势
        5.2.3 全球前 5 大 EMS 排名变化
    5.3 代工厂之间的竞争分析
        5.3.1 EMS 竞争对手间之营收获利变化
        5.3.2 竞争分析
        5.3.3 五大 EMS 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5.4 五大 EMS 结束价格战的可行性分析
        5.4.1 三家 EMS 大厂的营运及财务分析
        5.4.2 中国员工的劳动权利诉求
        5.4.3 EMS 厂商对中国大陆员工之依赖
    5.5 小结
第六章 和谐共生系统观的多赢营运策略及系统观
    6.1 资讯代工业多赢营运策略
        6.1.1 多赢营运策略的构成:
        6.1.2 企业的未来竞争优势构建
    6.2 资讯代工业和谐共生系统
        6.2.1 资讯代工业和谐共生系统的构成
        6.2.2 资讯产业和谐共生系统模型
第七章 基于多赢策略的生管系统规划
    7.1 资讯代工厂商新的 eCMMS 营运模式
        7.1.1 资讯代工厂商新的 eCMMS 营运模式
        7.1.2 生管系统在 eCMMS 中的管理范围
    7.2 生管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
        7.2.1 生管系统的重要性
        7.2.2 生管系统目的
        7.2.3 生管系统的建置所要要解决的问题
    7.3 生管系统规划策略
        7.3.1 总则
        7.3.2 内外生管之分野及系统策略
        7.3.3 外生管策略展开
        7.3.4 内生管策略展开
    7.4 生管运作系统及资讯系统建置规划
        7.4.1 系统规划依据
        7.4.2 生管系统管理范围湹清
        7.4.3 系统架构
    7.5 生管系统与其它管理系统的相互关系
        7.5.1 企业里的活动类别
        7.5.2 现有生管系统与其它系统的相互关系
        7.5.3 新一代生管系统之定位
    7.6 新一代生管系统建置之重点
        7.6.1 新一代生管系统建置之重点
        7.6.2 生管系统资讯化建置之逻辑
    7.7 新一代生管资讯系统建置策略
        7.7.1 资讯系统的覆盖范围
        7.7.2 资讯系统建置策略
    7.8 生管资讯管理系统建置展开
        7.8.1 基于中国大陆的全球营运模式
        7.8.2 新客户新产品之合约需求评审
        7.8.3 新产品报价
        7.8.4 RMA 管理
    7.9 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建议及未来研究方向
        8.2.1 研究建议
        8.2.2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7)台湾信息电子产业实施变革领导路径提升经营绩效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动机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步骤与流程
    1.5 本文创新之处
    1.6 名词释义
第二章 文献探讨
    2.1 台湾信息电子产业的发展
        2.1.1 信息电子产业的界定
        2.1.2 信息电子产业之定义
        2.1.3 台湾电子产业的出现
        2.1.4 信息电子产业的代工特性
        2.1.5 信息电子产业竞争力分析
        2.1.6 信息电子产业未来展望
        2.1.7 小结
    2.2 企业变革探讨
        2.2.1 变革的涵意
        2.2.2 变革的范畴
        2.2.3 小结
    2.3 变革领导相关之研究
        2.3.1 变革领导之意义
        2.3.2 变革领导的模式
        2.3.3 变革领导者特质
        2.3.4 变革领导力
        2.3.5 扎实的变革流程
        2.3.6 变革强调讲通及参与共同原景
        2.3.7 变革领导者之核心能力
        2.3.8 小结
    2.4 经营绩效相关之研究
        2.4.1 经管绩效的意义与衡量
        2.4.2 经管绩效的衡量指标
        2.4.3 小结
    2.5 变革领导与经营绩效之相关之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架构
    3.2 质性研究
    3.3 个案研究
    3.4 深度访谈法
    3.5 变数之操作性定与衡量
        3.5.1 变革领导
        3.5.2 经营绩效
        3.5.3 公司变项
    3.6 研究样本
        3.6.1 研究对象
        3.6.2 抽样方法
        3.6.3 问卷发放与回收
    3.7 资料处理与统计方法
第四章 资料分析与个案实证研究
    4.1 资料分析说明
    4.2 信息电子产业领导人特质
        4.2.1 A集团创办人
        4.2.2 B集团创办人
        4.2.3 C科技公司董事长
        4.2.4 D集团创办人
        4.2.5 E集团总裁
        4.2.6 F集团董事长
        4.2.7 G集团创办人
        4.2.8 H集团创办人
        4.2.9 I集团创办人
        4.2.10 J集团创办人
        4.2.11 K集团董事长
        4.2.12 L集团总经理
        4.2.13 小结
    4.3 IC 设计&制造型态
        4.3.1 IC 设计&制造型态特性
        4.3.2 IC 设计&制造型态核心价值
        4.3.3 IC 设计&制造型态的关键成功因素
        4.3.4 IC 设计&制造型态经营型态分析
    4.4 电子零组件通路型态
        4.4.1 电子零组件通路型态特性
        4.4.2 电子零组件通路型态的核心价值
        4.4.3 电子零组件通路型态的关键成功因素
        4.4.4 电子零组件通路产业经营类型分析
    4.5 组装裂造型态
        4.5.1 组装制造型态特性
        4.5.2 组装制造广的挑战
        4.5.3 组装制造型态的核心价值
        4.5.4 组装制造型态关键成功因素
        4.5.5 组装制造经营型态分析
    4.6. 品牌产业
        4.6.1 品牌型态特性
        4.6.2 品牌建立的程序
        4.6.3 建立自有品牌之关键成功因素
        4.6.4 品牌型态经营类型分析
    4.7 变革领导与经营绩效分析
        4.7.1 因素分析
        4.7.2 变革管理之经营型态分析
        4.7.3 变革管理之经营绩效分析
        4.7.4 叙述性统计分析
        4.7.5 构面因素之信度分析
        4.7.6 相关性分析
    4.8 讨论
        4.8.1 IC设计&制造型态
        4.8.2 电子零组件通路型态
        4.8.3 组装制造型态
        4.8.4 品牌型态
第五章 结构与建议
    5.1 研究发现
        5.1.1 IC设计&制造型态变革领导路径
        5.1.2 电子零组件通路型态变革领导路径
        5.1.3 组装制造产业变革路径
        5.1.4 品牌变革领导路径
        5.1.5 小结
    5.2 研究限制与后绩研究建议
        5.2.1 研究限制
        5.2.2 后後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台商在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插图和附表清单
1 导论
    1.1 选题的依据与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1.2.2 研究目标
        1.2.3 研究内容
        1.2.4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5 研究方法
        1.2.6 步骤与技术路线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3.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3.2 研究的不足之处
        1.3.3 未来研究方向
2 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文献综述
    2.1 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主要理论
        2.1.1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2.1.2 区位理论
    2.2 外商直接投资行为的实证研究
        2.2.1 国外学者有关FDI在国际间区位选择的实证研究
        2.2.2 FDI在一国国内投资地选择的实证研究
        2.2.3 我国学者对FDI在中国投资地选择的实证研究
        2.2.4 台商投资大陆的区位选择实证研究
    2.3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3 投资福建农业台商区位选择差异理论分析框架
    3.1 理论基础
        3.1.1 交易成本理论
        3.1.2 镶嵌——社会网络理论
    3.2 台商投资区位选择差异的分析框架
        3.2.1 交易成本
        3.2.2 生产成本
        3.2.3 企业本身的特性
4 台商投资大陆与福建农业的基本情况
    4.1 台商对大陆的农业直接投资
        4.1.1 台商对大陆的农业直接投资的总量
        4.1.2 台商对大陆的农业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
        4.1.3 台商对大陆的农业直接投资的主体
        4.1.4 台商对大陆的农业直接投资的动机
    4.2 台商对福建的农业直接投资
        4.2.1 台商对福建的农业直接投资发展趋势
        4.2.2 台商对福建的农业直接投资地域分布
        4.2.3 台商对福建的农业直接投资产业分布
        4.2.4 台商对福建的农业直接投资项目平均规模
        4.2.5 台商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省农业发展的影响
5 台商在福建农业投资区位选择差异统计描述
    5.1 数据来源
    5.2 调研企业基本状况的统计描述
        5.2.1 调研企业规模
        5.2.2 调研企业所处地市
        5.2.3 调研企业投资福建农业的时间
        5.2.4 台资农业企业的性质
        5.2.5 调研企业进入福建的方式
        5.2.6 调研企业的外向度
        5.2.7 调研企业的主营业务
    5.3 台商到福建投资农业的动机
        5.3.1 成本推动
        5.3.2 追求市场
        5.3.3 利用关系网络
        5.3.4 策略考虑
    5.4 台湾农业投资者的社会关系网络
        5.4.1 台资农业企业与台湾所从事业务的一致性
        5.4.2 台资农业企业的投资者与当地的血缘关系
        5.4.3 台资农业企业的员工
        5.4.4 台资农业企业与当地台商协会
        5.4.5 台资企业与当地政府官员的关系
    5.5 台湾农业投资者所关注的生产成本
        5.5.1 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5.5.2 土地成本
        5.5.3 基础设施
        5.5.4 劳动力
    5.6 台湾农业投资者所关注的交易成本
        5.6.1 政府与执法机构执法公正
        5.6.2 当地政府机关行政效率
        5.6.3 解决纠纷的管道完善程度
        5.6.4 当地政府政策稳定性及透明度
        5.6.5 信息获取的便利程度
        5.6.6 当地投资资讯丰富程度
        5.6.7 当地的官员操守清廉程度
        5.6.8 同业间公平且正当竞争的环境条件
    5.7 台湾农业投资者所关注的社会关系网络
        5.7.1 上、下游产业、供应链完整程度
        5.7.2 当地投资伙伴可得性
        5.7.3 营销中介服务组织发育
    5.8 台湾农业投资者对投资环境关注的差异
        5.8.1 山区台商与沿海台商的关注差异
        5.8.2 不同行业台商的关注差异
        5.8.3 创业园内的台商与创业园外台商的关注差异
    5.9 小结
6 台商对福建农业投资区位选择差异的计量分析
    6.1 影响台商农业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6.1.1 台商基本特征的因子分析
        6.1.2 对投资环境因素的因子分析
    6.2 台商投资区位选择差异的回归分析
        6.2.1 回归分析模型
        6.2.2 变量解释
        6.2.3 计量分析结果与讨论
    6.3 小结
7 福建省各地市农业投资环境评价
    7.1 台商投资者对福建省农业投资环境的评价
        7.1.1 对福建省融资环境的评价
        7.1.2 对上下游配套产业的评价
        7.1.3 对基础设施的评价
        7.1.4 劳动力供应
        7.1.5 土地取得
        7.1.6 政府的行政能力
        7.1.7 地方政府政策的稳定性
        7.1.8 对地方司法系统的评价
        7.1.9 对市场环境的评价(对商业伙伴诚信的评价)
        7.1.10 台商希望政府解决的困难
    7.2 台商对福建省台湾农民创业园投资环境的评价
        7.2.1 福建省的四个台湾农民创业园概况
        7.2.2 台商对创业园内外农业投资环境评价差异
    7.3 台商对福建省各地市农业直接投资环境的评价
        7.3.1 融资环境
        7.3.2 对上下游配套产业的评价
        7.3.3 对基础设施的评价
        7.3.4 劳动力供应
        7.3.5 政府的行政能力
        7.3.6 地方政府政策的稳定性
        7.3.7 土地取得
        7.3.8 对地方司法系统的评价
        7.3.9 投资资讯的获取
        7.3.10 福建省各地市投资环境排序
    7.4 小结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1.1 台湾农业投资者的业务关系对其投资地选择的影响
        8.1.2 台商在投资地是否有亲戚对其投资地的选择影响
        8.1.3 投资地特征对台商投资地的选择的影响
        8.1.4 投资沿海与山区台商所重视的投资环境
        8.1.5 福建省各地市农业投资环境差异
    8.2 建议
        8.2.1 拓宽台资农业企业融资渠道
        8.2.2 保证执法公正
        8.2.3 完善解决纠纷的渠道
        8.2.4 完善上下游配套产业
        8.2.5 完善土地使用优惠政策
        8.2.6 加大对台湾农民创业园的投入
        8.2.7 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
参考文献
附录

(9)海峡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动因、模式与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篇章结构
    四、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理论综述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一、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
        二、以产业转移理论为基础
        三、外商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
    第二节 国际产业分工理论
        一、比较优势理论
        二、竞争优势与产业集群理论。
        三、近年来国际分工理论的新发展
    第三节 海峡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理论研究成果
        一、关于台商投资大陆的动机考量
        二、关于两岸产业分工的模式和型态
        三、关于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经济效应
    小结
第三章 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现状
    第一节 台商投资大陆的发展历史和阶段特征
        一、试探起步阶段(1983—1991)
        二、迅速扩张阶段(1992—2000)
        三、调整深化阶段(2001至2008年初)
        四、突破转型阶段(2008年起)
    第二节 近几年台商投资大陆的新特征
        一、投资行为的群聚特征
        二、投资层次的升级趋势
        三、投资格局的新热点
    第三节 两岸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一、台湾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
        二、大陆产业结构演进
        三、现阶段两岸产业结构比较
    小结
第四章 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动因、模式与经济效应
    第一节 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动因
        一、比较利益驱动
        二、两岸产业结构的互补性
        三、大陆的投资环境优势
        四、台湾经济转型的内在需要与岛内发展环境的制约
        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潮流的外部推动
    第二节 两岸产业分工合作模式的形成和演化
        一、垂直分工主导阶段(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
        二、兼具垂直和水平特征的混合型分工主导阶段(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
        三、多元化分工格局主导阶段(两岸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第三节 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经济效应分析
        一、台商投资大陆对两岸贸易的促进效应
        二、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产业升级效应
    小结
第五章 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例证分析
    第一节 两岸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工合作—以厦台光电产业合作为例
        一、两岸高技术产业优劣势比较及其互补性分析
        二、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的发展趋势与基本模式
        三、厦台光电产业合作——两岸高科技产业分工合作的一个例证
    第二节 两岸服务业分工合作—以厦台金融业合作为例
        一、两岸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两岸服务业合作的趋势与基本模式
        三、厦门建设两岸金融合作实验区的思路探索
    小结
第六章 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挑战、机遇与对策
    第一节 两岸产业分工合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第二节 "大三通"为推进两岸产业分工合作提供重要历史契机
    第三节 深化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基本思路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10)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的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分析架构
    第三节 研究创新和局限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局限
第一章 理论与文献回顾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有关理论
        一、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国际(区域)竞争力理论
        二、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区位理论
        三、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区域分工理论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有关理论和研究成果
        一、产业转型升级与企业转型升级的研究
        二、产业集群理论及与相关研究成果
    第三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产业转移理论
        一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二、产业转移理论
    第四节 博弈论
        一、博弈论研究方法的导入
        二、博弈视角看海西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转型
    第五节 两岸学者关于台商投资区位和模式选择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大陆对台商投资区位的研究
        二、台湾对企业投资大陆动机、区位选择和进入模式的研究
第二章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现状、演进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 海峡两岸对(高)科技产业的界定
        一、国际上对高科技产业的界定方法
        二、两岸高科技产业的分类标准
    第二节 台湾科技产业发展概况和基本评价
        一、产业规模——世界前列
        二、重点产业——两兆双星
        三、产业形态——科技制造
        四、台湾科技产业的优劣势
    第三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结构和形态
        一、产业结构
        二、投资形态和关联形态
    第四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区域分布、演进和发展趋势
        一、区域分布
        二、区域演进
        三、发展趋势及对海西区的展望
第三章 台商投资大陆的环境需求和投资风险分析——基于大陆台商的视角
    第一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中国大陆的动因分析
        一、台商对外投资的驱动
        二、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动因
    第二节 台湾科技产业资本投资的区位选择与投资环境偏好
        一、GDP总量大
        二、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完善
        三、市场经济环境好、经济开放程度高
        四、投资成本低
        五、人才储备多
        六、产业集聚度高、信息成本低
        七、政策环境好
        八、区位条件优越
    第三节 大陆的投资环境和投资风险——对TEEMA历年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一、总体投资环境评价指标分析
        二、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指标分析
        三、城市投资风险评价指标的分析
        四、海西区历年受调查城市推荐评级排名情况概述
        五、台商大陆布局统计结果分析——依城市、产业别
第四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调整——科技产业对接的正和博弈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涵、建设意义与发展进程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涵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意义
        三、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推进
    第二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理论基础——产业升级和生命周期
        一、产业升级
        二、科技产业的生命周期和产业转移
        三、科技产业的动态特征
    第三节 海西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调整——正和博弈
        一、博弈论研究方法的导入
        二、“零和博弈”观念误区下的台湾科技产业管制
        三、海西区与台湾在科技产业上的正和博弈
    第四节 海西区与台湾科技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以福建为例
        一、福建与台湾的科技产业分工
        二、福建与台湾的科技产业合作
第五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经济环境和经营环境——基于福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比较
    第一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经济环境比较
        一、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二、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
    第二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经营环境比较
        一、教育和科技发展概况
        二、科技产业经营环境比较分析
    第三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科技产业投资环境比较
        一、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科技产业投资环境分析
        二、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科技产业投资环境比较
        三、海西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合作空间
    第四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影响因素和约束条件
        一、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海西区各区域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约束条件分析
第六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战略定位和模式选择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区域定位
        一、基本格局
        二、区域定位
    第二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类别定位
        一、海西区与台湾科技产业对接的已有亮点——以福建为例
        二、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应把握的原则
        三、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路径选择:科技创新、环保节能
        四、对接重点和对接空间
    第三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战略研究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差异化(竞争)战略
        三、产业集群战略
        四、科技人才战略
        五、科技园区战略
        六、科技企业联盟战略
        七、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第四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模式
        一、产业链转移模式
        二、合作生产模式
        三、良性竞争模式
        四、资源整合模式
        五、委托招商、登岛招商模式
第七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政策取向
    第一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政策现状——以福建省为代表
        一、福建省“十一五”闽台产业对接专项规划
        二、福建省与台湾科技产业对接的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
    第二节 海西区区域政策协调和产业机制整合
        一、海西区各市域的合作和联动机制
        二、海西区各次区域产业机制整合和协同发展
        三、政府在科技产业对接中的调控、协调作用
    第三节 海西区吸引台湾科技产业的“硬环境”建设政策取向
        一、构建区域联动网络,推动海西协调发展
        二、培育科技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三、借鉴两岸发展经验,推进科技园区建设
        四、促进科技人才聚集,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第四节 海西区吸引台湾科技产业的“软环境”建设政策取向
        一、营造有利于产业对接的服务环境
        二、采取适当的政策优惠,提升海西吸引力
        三、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融资环境
        四、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台商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自创品牌
        五、倡导社会商业伦理、妥善解决涉台贸易纠纷,降低台商投资风险
        六、培育科技中介机构,构建科技服务平台
    第五节 提升海西区竞争性环境的政策取向
        一、争取国家特殊政策扶持
        二、“先行先试”创造政策空间
        三、发挥对台政策的集成效应
        四、完善海西区市场经济环境
        五、推动金融服务创新
        六、科技园区对接促进产业对接
        七、“以台引台”扩大合作
        八、强化对台农业科技产业合作优势
        九、着力解决域内台湾科技产业转型升级问题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台湾资讯产业在中国大陆的经营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台湾宏观经济形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林子荣. 台湾研究集刊, 2021(02)
  • [2]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D]. 曲晓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2)
  • [3]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陈若萱. 厦门大学, 2018(06)
  • [4]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D]. 吴林婧. 厦门大学, 2018(07)
  • [5]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D]. 许剑峰. 南京大学, 2016(05)
  • [6]基于和谐共生观的资讯制造服务业经营策略研究[D]. 孙静. 天津大学, 2012(05)
  • [7]台湾信息电子产业实施变革领导路径提升经营绩效之研究[D]. 张周龙. 昆明理工大学, 2012(12)
  • [8]台商在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差异研究[D]. 何均琳. 福建农林大学, 2010(12)
  • [9]海峡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动因、模式与经济效应研究[D]. 庄荣良. 厦门大学, 2009(11)
  • [10]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D]. 林坚. 厦门大学, 2009(11)

标签:;  ;  ;  ;  ;  

台湾信息产业如何在中国大陆运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