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家具·《独立宣言》

大衣·家具·《独立宣言》

一、大衣·家具·《独立宣言》(论文文献综述)

单晓萍[1](2021)在《民国时尚杂志的现代意识研究 ——以《玲珑》杂志为例》文中认为

秦玉霞[2](2021)在《伪满时期日本第一次武装移民“弥荣村”实态研究》文中认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爆发直接促成了日本“满洲移民”计划的进一步发酵。其中,第一次武装移民作为在日本移民侵略东北史上一次转折性的移民活动,具有一定研究价值。本文大致按照时间顺序,分四部分对其进行了分析。第一部分在梳理事变前试验移民的基础上,总结出日本前期移民活动失败主要是缺乏政府重视和资金支持、经验不足等因素所致。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从“满洲”战略价值出发,试图通过转移人口解决国内危机,同时,将大量移民部署在“满洲”作为后备军,在构筑抵御苏联防线的同时维护占领区局势,充分体现了其“武装”色彩。第二部分重点阐述了第一次武装移民团入侵及建立“弥荣村”的完整经过。日本帝国主义经过对目标地的专业化调查,选择抗日武装活跃且资源丰富的“弥荣村”作为入侵地。为从根本上确保侵略计划顺利实施,日本移民机构在招募、训练及任务分配等方面制定了严格标准。全员入殖后,移民团在中国农村组建了日本化的“弥荣村公所”和“弥荣村共励组合”,两者相互配合,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社会运转体系,并在稳定后招募家属共同入殖。第三部分具体梳理了移民团在“弥荣村”的生活实态。为达永久占领的目的,除一般军事职能外,移民团还通过寓兵于农的形式大肆经营农业,并从中衍生出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相关产业。此外,移民团还建立起保证社会运转的交通通信网、住房、医院、学校以及日本神社等,从中可以看出,第一次武装移民团所建立的“弥荣村”完全是日本农村的缩影。第四部分总结归纳了第一次武装移民的特点及结果。作为武装移民,拥有明显的侵略性和军事性。另外,作为九一八事变后首次移民,也具有浓厚的试验性、不成熟性和矛盾性。移民团的种种侵略行径给中国民众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同时,由于自身严重的殖民色彩,导致“屯垦病”、退团及“排斥干部运动”相继爆发,给部分参与者造成了反噬。第一次武装移民作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侵华的产物,更是罪恶战争的产物,而“弥荣村”只是其中一隅。从其结果可以看出,任何以破坏和平为代价的移民行为最终只能伤人伤己。

何渊,杜渐[3](2020)在《马克思主编《新莱茵报》第301号(终刊号)》文中研究表明新莱茵报民主派机关报第301号科隆,星期六,5月19日.1849.[第一版通栏]新莱茵报告别词在宽广的战场上没有撕裂的伤口——只有危险的阴谋和奸计,我感到卑鄙的行径悄悄地行走那些肮脏的西部卡尔梅克人!?枯死的树干从黑暗处飞跃飘过,厮打砍杀从埋伏处悄然来袭———而我在自己的力量里安然躺卧,一个骄傲的反叛者的尸体!

刘晶[4](2019)在《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建构与表征实践》文中指出在“图像化”的世界,视觉修辞是政治传播的战略工具。作为跨学科的研究,本文聚焦于“政治视觉修辞”,针对政治修辞研究的“视觉缺位”和视觉修辞研究的“政治盲区”,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批判性话语分析法、幻想主题法和接受美学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展开理论框架的搭建和表征实践的分析。本文首先揭示了图像与政治的原生关系,通过爬梳修辞学、政治修辞学和视觉修辞学的经典文献,在理论发展的脉络和流变中深入把握政治视觉修辞的概念——是政治修辞与视觉修辞的视界融合,是政治主体运用图像激发受众产生特定的修辞反应,实现特定政治诉求的传播活动。本文的分析指出,政治视觉修辞具有静态的理论维度和动态的表征机制两个面向。在理论维度,政治视觉修辞的内涵是文本中隐含的意识形态观念;外延指文本的构成形式,通过五种方式传递内涵,基本特征是具有明确政治意图、象征性图像及与受众交流。基于生产者视角的费尔克拉夫三维分析和传受交互视角的接受美学思想,本文建构了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其中,文本分析是核心,探讨文本“讲什么”和“怎么讲”;话语实践探究文本“如何生产意义”;社会实践研究文本“意义生产背后的深层原因”。在动态的表征机制上,政治视觉修辞通过文本、过程和社会表征,共同缔造政治意义——文本表征是图文混合的叙事缝合;过程表征是锚定和具体化的综合;社会表征是目的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的协同。基于生产者视角的文本表征是修辞生产的基础,基于受众心理的过程表征是修辞传播的依据,基于政治价值的社会表征是修辞作用的根源。在理论维度的政治视觉修辞分析,需要实践检验。本文以“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国际传播实践为对象,运用批判性话语分析、幻想主题法和接受美学多种方法,分析比较中外政治视觉修辞表征。发现中国政治视觉修辞运用对比、因果、递进的图形逻辑,引发观者对“真理”概念的关注与肯定;西方则通过隐喻、二元结构、互文性与连贯性方式,奠定幻想主题的深层反讽结构,反映出意识形态偏见。中外呈现三组显着差异:审美感性VS科学理性;情绪化的政治认同VS离间性的政治认同;简单归因VS复杂归因。本文认为,政治视觉修辞研究需要哲理性的反思。在本体论维度,应警惕符号淹没现实、情绪影响认知、游戏战胜意义的隐忧;在认识论维度,应重视精神表征与物质表征协调发展,展开双向度的修辞演绎,重返质询的修辞情景,多层联动奠定信任的修辞基调;在价值论维度,提倡审慎地看待政治视觉修辞的价值,重返本质的政治视觉修辞;在方法论维度,应探索符合政治视觉修辞特性的多元方法,回归人文科学的人性关照。本研究对政治视觉修辞概念的梳理和阐释,回应了政治传播视觉转向的迫切需求,藉由修辞学统合了原本孤立的政治性和视觉性,开启了政治视觉修辞研究的理论起点。本文关于政治视觉修辞理论分析框架的建构,确立了政治视觉修辞研究的基本理论面向,为政治视觉修辞的表征实践提供了具体的研究路径。

夏婷婷[5](2019)在《阿根廷蒙托内罗运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激进社会运动进入了高潮,拉丁美洲也不例外。冷战格局下美苏对拉美的争夺,加剧了拉美地区局势的动荡。在这一政治形势下,拉美的激进青年仿照古巴的先进经验,展开了各种形式的社会运动和游击运动。这些激进思想的诞生不仅来源于国际地缘政治的演化,还与拉美各国动荡的政治和社会格局相关。阿根廷大量社会运动的爆发,导致部分激进青年判定:国家已具备了革命的条件。这一看法促使他们走上了武装反抗的道路,蒙托内罗是其中最大的一场激进反抗运动。蒙托内罗反抗运动内生于阿根廷的政治文化中,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首先,革新天主教的社会网络成为他们最初的聚合空间,革新天主教思想为他们提供了对现实的解释工具,推动他们作出革命的论证;其次,蒙托内罗选择了庇隆主义的政治身份,继承了庇隆主义的政治文化,获得了巨大的动员能力,但是他们选取的庇隆主义与庇隆主义运动和庇隆本人出现了偏差,最终导致了庇隆主义运动内部的冲突;再次,军政府的残酷镇压导致了蒙托内罗的失败,但蒙托内罗对革命形势和国家军事能力的误判以及自身政治组织能力的不足也是失败的重要原因;最后,阿根廷民选政府上台后,对蒙托内罗成员的身份界定成为了社会各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并凸显为阿根廷政治和社会中左右翼矛盾的核心特质。本文基于蒙托内罗组织的核心出版物,对前蒙托内罗成员的访谈、主要领导人的回忆录,以及军政府内部的情报文献等一手资料,重构该运动的兴起、组织壮大、流亡、反攻与失败的全过程。通过结合“全球六十年代”、冷战格局与阿根廷的政治社会格局、运动的组织网络、成员的主观思想成因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立体地考察,试图勾勒出该运动具有的阿根廷特色的政治文化。对蒙托内罗运动的历史研究有助于理解阿根廷当今政坛的政治逻辑。

刘佩虹[6](2019)在《《玩偶之家》在中国新时期的改编与搬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玩偶之家》又名《娜拉》,是挪威着名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之一,也被称为促进女性解放运动发展的独立宣言,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五四”时期传入中国,对中国现代话剧的形成、创作和发展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对中国的文学启蒙与发展也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新时期端点,在此后的40年(1978—2018)间,《玩偶之家》在中国北京、上海等地上演百余场(反复巡演),改编后的不同版本的作品被搬上舞台。本文以国家话剧院版、北京人艺版、林兆华版、金星版和国家大剧院版《玩偶之家》五个不同的版本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为基本方法,辅之以接受理论、实证研究、文本细读等方法,对《玩偶之家》在中国新时期的译介、改编与搬演以及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与舞台实践的启示与反思进行系统探讨和研究。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对文本的主要研究对象作重点介绍,在全面细致地归纳国内外学术界对《玩偶之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玩偶之家》从中国新时期到现阶段的改编与搬演脉络,明确中西方戏剧跨文化交流的价值与意义所在。第二章,立足于现实语境,从文化政策、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戏剧观念以及译介传播四个角度对《玩偶之家》在中国新时期的改编搬演进行深入阐释,力求展现不同阶段影响改编剧作创作的主客观因素。第三部分以五个版本为关照对象,结合对《玩偶之家》搬演导演的实地访谈资料,重点探讨国家话剧院版、北京人艺版、林兆华版、金星版和国家大剧院版《玩偶之家》的导演构思与舞台呈现,旨在对不同版本进行系统化整理与阐述。第四部分通过对五个不同版本的缘起、演出状况、导演构思和舞台呈现的探索,总结《玩偶之家》在中国新时期舞台搬演的共性特征。余论部分对《玩偶之家》对我国当代戏剧发展的启示意义进行思考,认为《玩偶之家》在新时期的接受为当代戏剧提供了新颖的戏剧创作方式和多元的演出模式,并促使艺术工作者把焦点转向经典,在直面经典价值和意义的思索中,促成当代人的精神升华与灵魂净化。

罗超[7](2017)在《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内战后,南部经历了短暂温和的“约翰逊重建”,它实质上是林肯重建政策的延续。在“林肯之死”与“孟菲斯骚乱”后,一场持续时间较长的激进重建随之而来。作为“去南部邦联化”的国会重建,它加剧了南部民众对代表黑人利益的共和党政权的抵制,使得本在襁褓中的“失去事业”(Lost Cause)迅速发展,为建立种族隔离制度铺平道路。南部的集体记忆形成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从1865年到1898年。其中,第一阶段又可以划分成两时期,第一时期从1865至1884年,称为南部内战记忆的分裂期,从“南部重葬运动”的兴起到罗伯特·李塑像在新奥尔良的落成。第二时期从1884至1898年,称为实现南部内战记忆统一的时期,以“南部邦联老兵联合会”与“南部邦联女儿联合会”的建立为终点。第二阶段是从1898年到1914年,即是“失去事业”要义被北方民众广泛接受的阶段。南部白人社会精英虽在1877年完成了“政治救赎”,但至1884年前,他们的集体记忆依旧是分裂的。南部城镇的纪念与扫墓活动虽繁多,但在组织过程中,均存在各自为政,领导不统一且目标混乱的问题。为募集活动经费,满足会员的诉求,扩大其影响力,纪念组织、妇女团体与老兵协会常常口诛笔伐,内讧不断。至1870年代末,南部白人的集体记忆依旧凌乱,具有低调悲伤、去政治化的特征。不同于1860年代的“仇恨记忆期”,1870年代是老兵记忆的“休眠期”,很多老兵忙于生计,无暇内战记忆的讨论,尽管存在少数前高级军官整理战地记忆的情况。从1880年代开始,随着商业文化与煽情思想在美国流行,南北老兵开始举行各种战场旧址重聚活动。同时,在《世纪》等期刊的推动下,美国社会掀起了一股内战记忆民主化与商业化的浪潮。此外,南部在战后废除了奴隶制,但无法改变单一农作物的经济模式。这种情况使南部更依赖于北方的工业资本主义。在“新南部建设”中的很多问题就是这种经济矛盾性的缩影。然而,这种地区差异却有利于南部白人的集体记忆朝着继往开来,服务全美工业建设大局的方向转变。直至美西战争前,南部勉强实现了集体记忆的统一,但在与北部老兵在实现“文化和解”的道路上举步维艰,尽管北方年轻一代已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失去事业”的要义。随着美西战争的爆发,参军潮与爱国主义思想加速了和解进程。1913年,为共同纪念葛底斯堡战役爆发50周年,南北老兵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内战纪念活动,通过威尔逊总统的“葛底斯堡演说”将南北和解的进程推向顶峰。随着《一个国家的诞生》的上映,北方老兵从文化上最终承认了南部奋斗已久的“失去事业”。这一切的实现都是以抹去非裔美国人的内战记忆为代价。随着一战的爆发,非裔美国人再次获得千载难逢的觉醒契机。通过与法属非洲士兵的并肩作战与思想交流,非裔美国人渐渐恢复了自我认知与被抹去的战争集体记忆。一战后,非裔美国人走向了民权斗争的国际化之路。当然,这条国际化道路是漫长而艰险的。

李在喜(Lee Jae Hee)[8](2017)在《上海书写与“半殖民”现代性 ——以中韩日作品为中心(1919-1937)》文中提出本文尝试对东亚现代文学的上海书写进行整体观照。选择中韩日三国的上海书写(1919-1937)为重点考察对象,总结三国上海书写文本所呈现的上海风景。对“风景”的阐释则注重主体叠印其中的认知与态度的揭示。而这一主体“内面”的发掘,主要借助殖民现代性相关理论,探析主体对上海“半殖民”现代性的反思。不仅比较三国书写中主体殖民现代性认识的差异,还试图总结三国的上海“像”背后共同的主体态度。第一章在社会史的视角下分析1920、30年代上海能够被中韩日三国作家甚至整个东亚作家书写的时代原因。强调作为东亚的上海吸引各国文人纷至沓来是书写活动发生的根本原因。中国作家为谋生、求学、创办文化事业而赴沪。韩国文人以革命流亡为目的奔赴上海,他们将上海作为母国的“他者”进行书写。日本旅沪作家向本国人展示帝国眼中的上海。第二章按海派文学流派分别考察中国的上海书写与殖民现代性关系。旧派在津津乐道都市现代生活时,发现了现代化与家国伦理的冲突,开始对西方引入现代性这一行为产生质疑。现代派作家穆时英通过观察底层对现代日常生活的追求,强调资本主义生产机制下的现代化不平等性。施蛰存在城乡关系中揭示周边人的现代都市体验。左翼作家则在经济、阶级关系的分析下发现现代的殖民本质。第三章分析韩国“流亡”文人上海书写中的殖民现代性表征。上海空间表征背后的主体基本意识是批判殖民、抨击伪现代和哀叹道德沦丧。但文化空间则寄托了殖民地国家对于追求现代的思考。他们把上海作为“他者”,在揭示上海殖民现代性本质的同时,也在反思京城的殖民现状和母国的独立道路。第四章考察芥川龙之介、村松梢风、横光利一三位日本“帝国”旅行者的上海书写,总结他们笔下的上海“风景”。其中存在着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双重视线的交错。芥川在他的上海纪行中基于文化立场省察现代上海,反思东亚现代化。村松通过都市生活的描写揭示上海是物质现代性装裹下的恶魔之都。横光的《上海》,既反思作为“他者”的半殖民上海与日本现代化的关系,也反思作为“中心”的半殖民上海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结语对三国书写所呈现的不同上海“像”进行整体观照,揭示其背后既相同又差异的主体态度,并在主体态度与“半殖民”城市状况之间建立关联。三国书写对上海现代生活之所以持有复杂的双重态度,实际上是由上海城市的“半殖民”现代性所决定的。

毛自鹏[9](2017)在《五四时期探索“人的解放”的历史与逻辑研究 ——从“人的发现”到“国民革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的解放史。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人不断追求自由、幸福和解放的过程。在这部解放史上,五四时期无疑是一个大写、特写“解放”二字的突出时期。五四时期求解放的渴望和思索可以说到了最深层次,也可以说最艰难、最焦灼、最痛苦;呼唤、发现“人”,也最直白、最突出、最强烈;而思考解放的出路又显得很模糊、很复杂、很彷徨。可以说“人的解放”这一宏大命题是五四时期最直接、最突出、最鲜明的主题。五四时期追求“人的解放”是近代以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进一步加深的环境下中国革命的继续和发展,它与民族国家的独立和解放是联系在一起的,且体现出更注重民族国家的独立和解放,体现出从个人的解放到工农大众整体解放的转折和趋势。五四时期追求“人的解放”,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加深,决定了五四人在寻求“人”的发现、“个性解放”的同时,面临更大、更紧迫的生存挑战和社会责任,即要尽快应对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和反帝的民族革命双重任务。这与西方有些不同,反映了五四人寻求解放问题的急迫。西方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到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 300年左右的时间;而在中国五四时期,从思想启蒙到大革命却只有短短12年左右的时间,这是人类历史上十分独特的现象。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发生了这样大的急剧性变化,是值得思考的。它经历的阶段、演变的逻辑、问题域的转换以及经验与启示都值得深入研究,可以有力地回击一些片面的甚至错误的五四观。五四时期探索“人的解放”,大抵经过了“人的发现——社会改造——国民运动——组织政党——国民革命”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隐含有两条主线索:一条是否定线索,即否定北洋军阀的统治,否定资本主义,反对帝国主义;一条是肯定线索,即寻找平民(国民、联合阶级)这个历史主体,以“、平民主义”的思想路线建构“民治政治”、追求社会主义的目标。他们的思路是:必须启蒙平民、国民或工农大众,联袂资产阶级,以民众的大联合,并组织政党推动国民革命,走民众起来革命、以民治政治替代武人政治、建立自己的国民政府的新路子,从而推动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最终在社会主义中获得个人的解放。他们努力为之的,正是完成“否定—替代—建构”任务。本文第一章总体上描述上述两大主线索,分析了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的出场、五四人的生活境遇和寻找解放的出路。欧洲一战的资本主义的落败现象与苏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对比,以及他们的对华态度,使时人看到了解放的希望和前景。社会主义成为五四人向往的社会,也成了他们的奋斗目标。在追求社会主义目标和时局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五四人探索“人的解放”,经历了“人的发现”、“社会改造”、“国民运动”、“组织政党”、“国民革命”这五个阶段,文章分别以这五个阶段为关键词,通过五个章节展开研究,从中可以看出五四人面对时局急速变化的应对之策。这就是通过寻找“新人”主体,启发政治觉悟,在社会改良尝试失败的情况下,继续进行社会革命,建立中国共产党,并开展与国民党合作,组织国民参与政治运动,进行国民革命,开展政治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文化转向政治,从个人解放融入到阶级、集体主义的解放中,是这个过程的一大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启蒙与救亡交织在一起,五四不是单一的文化启蒙或文化现象,它更多的是政治启蒙和革命运动,“人的解放”可以说是这一时期文化现象的主线。因此研究五四需要跳出庞杂而迷眼的就文化谈文化现象,不为所谓的“五四有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和奇特的“哈姆雷特”现象所迷惑。五四人探索“人的解放”,要追求社会主义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多数有识之士的共识,但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却五花八门,这也说明了五四思想的复杂性、多岐性。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人的解放”悖论,一方面是人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人的异化。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启示我们不能重复走资本主义的路,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此都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五四人的艰难探索开启了中国人的社会主义梦想追求,五四时期也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在历经艰辛的同时也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和丰富的经验,有着美好的前景。今天我们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以“四个自信”继续前行,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五四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中国梦、世界梦。

甘甜[10](2017)在《《古典时髦:音乐、时尚与现代主义》译着及书评》文中研究指明玛丽·E.戴维斯的《古典时髦:音乐、时尚与现代主义》是一部探究音乐、时尚与现代主义关系的学术着作。此书集中探讨了 1900至1925年间以巴黎为核心的欧洲文化界的思潮与艺术风貌。全书共由七章组成,分别关注了时尚设计师保罗·波烈、热尔曼·邦加尔、可可·香奈儿以及时尚杂志《风尚杂志》、《名利场》和《时尚》,书中详细地叙述了音乐现代主义与时尚杂志、服装设计师、各类艺术家的密切关联和相互影响。音乐中的现代主义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相互关系一直是学界的关注焦点,然而,时尚这一特殊领域在跨学科的现代主义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却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无疑,戴维斯的《古典时髦:音乐、时尚与现代主义》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缺失。作者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以及对这些资料的阐释,证明了上流社会的"时尚王国"及其艺术思潮对音乐现代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这部学术专着所呈现的独特视角和个性化的文化解读促使人们再思20世纪初形成音乐现代主义的文化氛围和多种艺术间互相渗透与不断发展的历史意义与人文内涵。书评主要论述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什么是时尚?时尚和音乐现代主义的关系;本书的写作特点与它的内容和写作引起的争议;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所产生的启示和影响。最后,译者对自己的翻译心得和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说明。

二、大衣·家具·《独立宣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衣·家具·《独立宣言》(论文提纲范文)

(2)伪满时期日本第一次武装移民“弥荣村”实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二、选题意义、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一)选题意义
        (二)创新之处
        (三)研究方法
一、第一次武装移民背景及政策出台
    (一)九一八事变前日本移民活动
        1.“除兵队”移民
        2.“爱川村”移民
        3.“大连农事株式会社”移民
        4.九一八事变前日本“满洲移民”的特点
    (二)日本发动武装移民的原因
        1.政治原因
        2.经济原因
        3.军事原因
    (三)第一次武装移民政策的出台
        1.“武装移民”概念界定
        2.相关决议的出台
    小结
二、第一次武装移民团入侵“弥荣村”
    (一)选址“弥荣村”的原因
        1.自然环境
        2.政治原因
    (二)招募和训练移民
        1.招募移民工作
        2.移民在日本国内的训练情况
    (三)移民团的行进过程
    (四)在佳木斯的准备工作
        1.分配任务与警备情况
        2.派遣先遣队
    (五)移民团正式武装入侵“弥荣村”
        1.完善组织机构
        2.招募家属入殖
    小结
三、“弥荣村”移民团的生产经营活动
    (一)构建基础设施
        1.修建房屋
        2.铺设交通网
        3.发展通信事业
    (二)经营农牧业
        1.分配土地
        2.开垦种植
        3.发展畜牧业
        4.拓展农产品加工业
        5.农业经营形态的变迁
    (三)移民生活实态
        1.教育事业
        2.医疗卫生事业
        3.精神生活
        4.日常饮食及文化娱乐生活
    小结
四、第一次武装移民的特点及结果
    (一)第一次武装移民的特点
    (二)对中国民众造成的伤害
        1.丧失生产资料
        2.沦为雇佣劳动力
        3.遭受人身迫害
    (三)对抗与冲突
    (四)给日本“开拓民”带来的灾难
        1.无法适应“开拓”生活而大量退团
        2.第一次武装移民团的覆灭和“弃民政策”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建构与表征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核心概念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方法、思路与目标
    1.6 研究难点与创新
2 政治视觉修辞的历史溯源
    2.1 早期人类社会:人是图像化的产物
    2.2 封建社会:偶像恐惧与偶像崇拜的权力纠葛
    2.3 民主社会:浸淫于图像的现代政治
    2.4 政治视觉修辞实践的未来
3 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演变
    3.1 修辞学理论的演进:从人文主义、风格主义到哲学回归
    3.2 政治修辞学的理论发展:从政治质询到政治话语实践
    3.3 视觉修辞学理论的嬗变:从图像研究走向图像批判
    3.4 政治视觉修辞概念的生成:政治性与视觉性的融合
    结语
4 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维度
    4.1 政治视觉修辞的内涵与外延
    4.2 政治视觉修辞的基本特征
    4.3 政治视觉修辞的图像构成要素
    4.4 政治视觉修辞的功能
    4.5 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分析框架
5 政治视觉修辞的表征机制
    5.1 政治视觉修辞的文本表征机制:图文混合的叙事缝合
    5.2 政治视觉修辞的过程表征机制:锚定和具体化的综合
    5.3 政治视觉修辞的社会表征机制:目的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的协同
6 政治视觉修辞的表征分析——以YOUTUBE上的“一带一路”倡议视频为例
    6.1 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
    6.2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短视频表征:去意识形态化的诗意框架
    6.3 西方一带一路倡议的短视频分析:讽刺框架中的意识形态抨击
    6.4 中外政治视觉修辞的表征差异:崇“美”/重“真”、一元/二元认同、简单/复杂归因
    结语
7 结语:政治视觉修辞的反思与出路
    7.1 政治视觉修辞本体论的追问
    7.2 政治视觉修辞认识论的反思
    7.3 政治视觉修辞价值论的探索
    7.4 政治视觉修辞方法论的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与奖励
致谢
附图

(5)阿根廷蒙托内罗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冷战与极化:蒙托内罗兴起的国内外背景
    第一节 “全球六十年代”、冷战与拉丁美洲
    第二节 阿根廷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因素
    第三节 阿根廷的新左派、反抗运动和游击队的兴起
第二章 组织与暴力:蒙托内罗初创时期的社会网络
    第一节 蒙托内罗诞生的社会网络
    第二节 革新天主教对蒙托内罗的引领
    第三节 蒙托内罗的暴力化
第三章 庇隆主义身份与动员:蒙托内罗的发展壮大
    第一节 庇隆主义左派的形成
    第二节 蒙托内罗的庇隆化转向
    第三节 蒙托内罗初期的组织架构与行动剧目
第四章 持续的暴力:蒙托内罗的困境与失败
    第一节 蒙托内罗陷入僵局
    第二节 国家恐怖主义与蒙托内罗的反攻
    第三节 蒙托内罗的失败
第五章 恶魔或斗士:蒙托内罗的影响
    第一节 民选政府对军政府与游击队的审判
    第二节 新世纪阿根廷社会对“蒙托内罗”的评价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玩偶之家》在中国新时期的改编与搬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1.1 易卜生与《玩偶之家》
        1.1.2 《玩偶之家》在中国新时期的改编与搬演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意义
2 《玩偶之家》在中国新时期的改编搬演语境
    2.1 文化政策的变革
        2.1.1 戏曲恢复时期(1978 年—1992 年)
        2.1.2 戏曲探索阶段(1992 年-2012 年)
        2.1.3 戏剧繁荣期间(2012-今)
    2.2 受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
        2.2.1 精神文化的保守
        2.2.2 物质与精神文化的交替
        2.2.3 多元文化的碰撞
    2.3 戏剧观念的转化
        2.3.1 传统戏剧的舞台复归
        2.3.2 现当代戏剧的探索与改革(探索实验剧及戏剧观大讨论)
        2.3.3 小剧场话剧的引入
    2.4 西方戏剧的译介与传播
        2.4.1 舞台与文本的论争(戏剧译本与剧本翻译)
        2.4.2 归化与异化的讨论
3 《玩偶之家》在中国新时期的改编与演出
    3.1 经典的本土化表达:从国话版《玩偶之家》到人艺版《玩偶之家》
        3.1.1 缘起
        3.1.2 国话版《玩偶之家》
        3.1.3 人艺版《玩偶之家》
    3.2 中国导演的先锋实验:林兆华版《娜拉的儿女》现代演绎
        3.2.1 缘起
        3.2.2 演出概况
        3.2.3 导演构思及舞台呈现
        3.2.4 小结
    3.3 中挪舞者的肢体书写:金星版《玩偶之家》新探索
        3.3.1 缘起
        3.3.2 演出概况
        3.3.3 导演构思及舞台呈现
        3.3.4 小结
    3.4 小剧场演出的尝试:国大版《玩偶之家》在中国的公演
        3.4.1 缘起
        3.4.2 演出概况
        3.4.3 导演构思及舞台呈现
        3.4.4 小结
4 《玩偶之家》在中国新时期的改编演出特征
    4.1 主题本土化
    4.2 语言混杂型
    4.3 戏剧表现手段的跨文化性
结语
余论:《玩偶之家》改编与演出带给中国当代戏剧的思考与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A:《玩偶之家》改编剧目在中国新时期演出情况年表
附录B:笔者采访录(附照片)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状况
        1. 国内学术研究状况
        2. 美国学界的研究现状
    二、研究资料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战争死亡与扫墓日(1865-1869)
    第一节 战争形态与士兵死伤
        一、北方的军事制度缺陷
        二、武器装备因素
        三、宗教复兴运动
        四、现代性、内战与伤亡感知
    第二节 北方的国家公墓与纪念仪式
        一、国家阵亡将士日的缘起
        二、“国家重葬”
        三、战俘问题的政治化
        四、北方的纪念内战仪式
    第三节 南部的民间重葬运动与纪念亡灵
        一、战败与海外逃亡
        二、忠诚奉献的南部妇女
        三、南部的“民间重葬运动”
    小结
第二章 “第一次失去事业”与南部救赎(1870-1884)
    第一节 第一次“失去事业”运动与“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
        一、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建立
        二、“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自辩体系
        三、“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缺陷
    第二节 70年代的内战记忆与遗忘
        一、1874年的杰克逊塑像落成典礼
        二、普莱尔演说与记忆较量
        三、“霍尔姆斯记忆模式”与“士兵至上”
    第三节 内战记忆与南部政治救赎
        一、“自由派共和党运动”与1873年经济危机
        二、独立战争100周年纪念与1877年政治妥协案
    第四节 战争经历与70年代的老兵记忆
        一、内战士兵记忆的多样性
        二、白人老兵集体记忆的初步形成
    小结
第三章 新民族身份在南北地区的确立
    第一节 罗伯特·李纪念碑与南部记忆统一的开始
    第二节 内战记忆的民主化与碎片化
    第三节 内战记忆的商品化与南北老兵的重聚
    第四节 跨越代际的记忆产物—19世纪晚期的美国内战文学
        一、南部煽情内战文学流派
        二、内战写实文学流派
        三、进步叙事内战文学流派
    小结
第四章 未实现和解的民族重聚与黑人内战记忆的分裂
    第一节 南部内战纪念组织的平民化
        一、“南部邦联老兵联合会”(United Confederate Veterans)
        二、南部邦联女儿联合会(United Daughters of the Confederacy)
    第二节 第二次“失去事业”的辩护体系及其大众化
        一、“第二次失去事业”的辩护体系
        二、“第二次失去事业”的大众化
    第三节 南北事业的对立与地区和解的局限性
        一、南部圣贤:罗伯特·李与“石墙杰克逊”
        二、戴维斯的葬礼与“查塔诺加国家军事公园”的揭幕式
        三、“记忆消毒”的产物:普通的阵亡士兵塑像
        四、针锋相对的“纯洁教科书运动”
        五、“女士纪念协会”的偏执
    第四节 非裔美国人的内战记忆
        一、路易斯维尔非裔美国人大会
        二、未完成的非裔美国人之集体内战记忆
    小结
第五章 大众文化、美西战争与南北和解的实现(1898-1915)
    第一节 南北和解的外在推力---美西战争
    第二节 南北和解的内部拉力---1913年内战纪念活动
    第三节 南北和解的伤痕---黑人他者化形象的确立
    第四节 关于美国内战记忆建构的思考
    小结
第六章 一战与恢复自我认知的非裔美国人(1917-1918)
    第一节 黑人族群的参战之争
    第二节 民主幻象—法兰西
    第三节 战场交流与自我认知的复苏
    第四节 非裔美国人的一战遗产与战争记忆
    小结
第七章 纳粹士兵与二战记忆
    第一节 未完成的去纳粹化
    第二节 战俘经历、社会保障和去集体罪责化
        一、纳粹战俘的经历
        二、纳粹老兵与救济金法案
        三、50年代的精神创伤评价机制
    第三节 西德的“克服过去”与东德的“消毒记忆”
    小结
结语 两种集体记忆的对比与跨时空影响
    1. 对比可行性
    2. 集体记忆路径与主体性的差异
    3. 集体记忆文化差异性与相似性
    4. 美国南部老兵与纳粹老兵之集体记忆比较
    5. 两种非同时代集体记忆的产物:非裔美国人公民权运动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后记

(8)上海书写与“半殖民”现代性 ——以中韩日作品为中心(1919-193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意识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
    四、概念界定
第一章 作为东亚之都的上海
    第一节 三国辐辏地
        一、中国外省移民的上海之行
        二、上海韩国侨民社会形成
        三、日本人的上海侨居与旅行
    第二节 上海书写者到来
        一、选择上海的中国作家
        二、韩国上海书写者的流亡岁月
        三、日本作家的上海之行
第二章 中国: 海派文学对上海的多元呈现
    第一节 旧派的质疑: 都市现代生活与家国伦理的冲突
        一、城市现代生活的“领跑”作用
        二、传统国家伦理道德冲突中质疑现代
    第二节 现代派的体验: 现代性批判与心理趋避
        一、穆时英上海书写的都市现代性反思
        二、从“周边”看现代上海:施蛰存上海书写中都市旁观者的现代性体验
    第三节 左翼的反思: 殖民与现代关系的文本阐释
        一、茅盾上海书写中的殖民现代性“论证”
        二、蒋光慈、丁玲、殷夫上海书写中的殖民与现代
第三章 韩国: 亡国者与流散视野中的上海
    第一节 亡国奴的悲哀与自我东方化
    第二节 上海“风景”: 殖民现代性的表征
        一、休闲娱乐空间: 现代公园的殖民意味
        二、消费娱乐空间: 堕落的“伪现代空间”
        三、商业金融空间: 殖民者的“掠夺”地带
        四、文化空间:商务印书馆引发的东亚现代化进程思考
        五、市政管理和制度的殖民意味
    第三节 上海与京城的他者关系以及东亚现代化思考
        一、上海与京城的他者关系
        二、东亚现代化再考
第四章 日本:旅行者与帝国凝视中的上海
    第一节 芥川龙之介: 文化批判视角下的东亚现代化思考
        一、芥川龙之介的上海之行
        二、“两个吊诡”: 上海现代化认知
        三、媚俗的西化
    第二节 村松梢风: 物质现代性装裹下的恶魔之都
        一、《魔都》与《上海》
        二、《魔都》中的上海现代性认知
    第三节 横光利一: 半殖民空间引发的东亚现代化思考
        一、横光的上海首行及《上海》成书
        二、参木的上海殖民现代性体认
结语: 三国上海“像”、主体态度与半殖民性
    一、三国作家笔下的上海“像”
    二、半殖民视野与东亚上海书写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韩日现代文学的上海书写作品一览表(1919-1937)
附录2: 中韩日及世界近现代史大事年表(1840-1945)及上海书写主要作家沪上经历
后记

(9)五四时期探索“人的解放”的历史与逻辑研究 ——从“人的发现”到“国民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的总命题: 否定、替代与建构
    第一节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命题的出场背景
        一、近代以来学习器物文化、制度文化的失败
        二、尊孔复古和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
        三、甲午战后新兴知识分子的出现
    第二节 五四时期人的生存危机的加剧
        一、北洋军阀统治、资本主义剥削、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
        二、民众的生活苦况与失望的加深
    第三节 对十月革命、平民主义、民治政治的希冀
        一、对苏俄十月劳农革命的逐步接受
        二、对平民主义、民治政治的希冀
第二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阶段之一: “人”的发现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人”的发现的铺垫
        一、激烈反传统与“人”的发现
        二、文学革命与“人”的发现
    第二节 探索的核心: “人”
        一、“人”的发现的主要内容
        二、“人”的发现观念评析
第三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阶段之二: “社会改造”
    第一节 从“人”的发现到“社会”的寻找
        一、从“群”到“社会”的演变
        二、“人”的发现转向“改造社会”
        三、各种“主义”的兴起与新型社会团体的出现
    第二节 另造“社会”的实践与失败
        一、工读互助主义
        二、新村主义
    第三节 改造上层政治的理论构想
        一、“好政府”主义
        二、联省自治、联邦制
第四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阶段之三: “国民运动”
    第一节 从“党派运动”、“社会改造”向“国民运动”的转变
        一、辛亥后“党派运动”的失败
        二、“社会改造”向“国民运动”的转向
        三、对国民政治觉悟的呼吁
    第二节 国民运动的主要内容
        一、民权(女权)运动同盟
        二、废督裁兵运动
        三、非基督教运动
        四、国民会议运动
第五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阶段之四: “组织政党”
    第一节 从国民运动到组织政党的思考
        一、国民运动的发展到组织政党的需要
        二、“非党”与“造党”的争论
        三、集合高素质的党员
    第二节 新型革命政党的建立与合作
        一、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探索
        二、国民党改组
        三、国共合作
    第三节 部分知识精英的追求
        一、鲍明钤对欧美政党政治的追求
        二、梁启超对代议政治的追求
第六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阶段之五: “国民革命”
    第一节 国民运动向国民革命的转变
        一、国民运动转向国民革命
        二、“国民革命”思想的发展
        三、国民革命的积极推动作用
    第二节 国民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一、国民党对领导权的争夺
        二、中国共产党对领导权的认识
        三、“人的解放”与革命领导权
第七章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人的解放”悖论与“社会主义”的解困之道
    第一节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与“人的解放”悖论
        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与“人的解放”成就
        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与“人的解放”困境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批判与“人的解放”之思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创立与对资本主义人的异化现象的批判
        二、马克思主义超越资本主义、实现“人类解放”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解放”的关注与诠释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应变之道与“人的解放”之路
        一、五四时期“人的解放”多方探索与“社会主义”的应然之道
        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增强“四个自信”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10)《古典时髦:音乐、时尚与现代主义》译着及书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音乐和现代主义
    《风流信使》与时尚杂志的诞生
    音乐与时尚杂志的崛起
    十九世纪的时尚爆炸
    更迭的视阈;时尚杂志和音乐主流
    俄罗斯芭蕾舞团和杂志的新规范
第二章、保罗·波烈
    波烈与他的新古典主义理想
    苏丹样式的震动
    波烈的时尚王国
    波烈和锦衣玉食的生活方式
    波烈作为音乐趣味的导向者
    改造时尚插画
第三章、《风尚杂志》
    特权与原始主义;俄罗斯芭蕾舞团和《风尚杂志》的时尚插画
    俄罗斯芭蕾舞团与《风尚杂志》的时尚插画
    立体主义时髦
    萨蒂的风恪
    杂志审美和乐谱
    舞蹈风尚
    双关和乐谱中的游戏
    《运动与嬉游曲》之后的时尚音乐
第四章、热尔曼·邦加尔
    邦加尔的高级时装和文化
    《冲力》和对秩序的呼唤
    邦加尔社交圈内的萨蒂
    文本,音乐和玩笑的腔调
    三首具有时尚意识的华尔兹,带有言外之意
    回到邦加尔沙龙
    时尚和安廷沙龙的音乐
第五章、《名利场》
    美国杂志中的法国现代主义
    纳斯特/沃热尔联盟和法国—美国风格
    法国杂志和茶舞
    《名利场》中的音乐
    时尚现代主义和《名利场》
第六章、可可·香奈儿
    创造度假风尚
    战争岁月的实用性和时尚
    时髦的香奈儿
    与斯持拉文斯基
    斯特拉文斯基在时尚圈
    《浦切涅拉》和华丽服装的乐趣
    在香奈儿家
    新古典主义和嘎尔什的作品
    年轻和古典主义/年轻作为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时髦
    斯特拉文斯基之后,科克托
    复兴的度假风格:蓝色列车
第七章、《时尚》
    时尚文化
    时尚、艺术和立体主义文化
    《时尚》中的音乐
    《时尚》现代主义的圈内人,珍妮·罗伯特·福斯特
    私人音乐/公共艺术
    由绿洲到屋顶上的牛
    美好的一周和巴黎音乐生活
    博蒙舞会
    斯特拉文斯基和"美好的一周"中的俄罗斯芭蕾舞团
    《玛伏拉》和巴黎的"俄罗斯化"
    杂志文化和《玛伏拉》的"音乐集成曲"问题
    《狐狸》和里维埃拉
参考文献
索引
20世纪初期时尚与音乐现代主义的关联—评《古典时髦:音乐、时尚与现代主义》
    (一) 前言:概述作者与作品
    (二) 何为20世纪初的时尚—专着核心内容的解读
    (三) 时尚与音乐现代主义关系的再思考
    (四) 本书的着述特点与文题争议
    后语:翻译心得
    参考文献

四、大衣·家具·《独立宣言》(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尚杂志的现代意识研究 ——以《玲珑》杂志为例[D]. 单晓萍.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伪满时期日本第一次武装移民“弥荣村”实态研究[D]. 秦玉霞.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马克思主编《新莱茵报》第301号(终刊号)[J]. 何渊,杜渐.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20(S1)
  • [4]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建构与表征实践[D]. 刘晶. 华中科技大学, 2019(12)
  • [5]阿根廷蒙托内罗运动研究[D]. 夏婷婷. 上海大学, 2019(04)
  • [6]《玩偶之家》在中国新时期的改编与搬演研究[D]. 刘佩虹.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7]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D]. 罗超. 厦门大学, 2017(02)
  • [8]上海书写与“半殖民”现代性 ——以中韩日作品为中心(1919-1937)[D]. 李在喜(Lee Jae Hee).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9]五四时期探索“人的解放”的历史与逻辑研究 ——从“人的发现”到“国民革命”[D]. 毛自鹏.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1)
  • [10]《古典时髦:音乐、时尚与现代主义》译着及书评[D]. 甘甜. 上海音乐学院, 2017(08)

标签:;  ;  ;  ;  ;  

大衣·家具·《独立宣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