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六大对策

适应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六大对策

一、适应知识经济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六大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琼[1](2020)在《南昌市政府人才引进政策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世界各国都处于全力转型高速发展的时期,国家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就是在这样的重要时期,科学技术与创新创造,逐渐成为了世界各国加速经济创造、战略转型、社会持续进步的核心竞争力。而科技的发展和创新的产出要依靠人才,优质的人力资源也成为国家之间必然会竞争的焦点。中国作为人口大国,要想走在世界科技创新的前列,更是致力于提高人口素质,不断强化人才创新驱动,加快构建在全球都有无可替代的竞争力的人才体制机制。随着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的提出,各地纷纷响应,各地都在为组建区域高质量人才队伍付诸行动,打造了专门为人才服务的一系列因地制宜的人才引入政策,以期能满足地区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南昌市瞄准“做大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目标,发布了“人才新政”,提出要努力吸引天下英才聚南昌,加快引进各类人才来南昌释放创新活力和潜力,力争使南昌的人才队伍建设能够更加富有规模,各类人才配备结构更加合理,人力资源整体素质更加高质量高水平。通过利用文献、比较等分析方法,以人才的流动、激励理论以及人力的资本为基础,加上相关方面的研究,通过分析南昌市的人才引进情况,来对人才引进中形成的好的经验进行总结,并且同时分析外部压力和内部动力。针对目前人才引进的现实情况提出适当的优化对策和建议。本研究总结出人才引进的经验和完善南昌市人才引进政策的建议,扩大南昌市人才新政影响面、精准政策导向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本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政策、改善人才引进的软环境,拥有一定的决策依据来为南昌市地方政府的人才引进工作提供方便,形成良好的例子来供其他中部地区市州的人才引进工作进行借鉴。

陶银海[2](2019)在《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支持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能源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发展新能源产业既是世界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我国全面深化能源领域改革,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近十年以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取得超常规速度的发展主要得益于财政补贴的强力支持。然而,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总体进入发展壮大阶段,政府扶植政策造成的财政负担沉重、补贴效果降低、融资力度不足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仅仅依靠政府财政补助和企业自身财力支持已经不能满足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化新能源行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确立能源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多渠道金融体系的融资作用以及与产业政策的协同作用,是破解当前新能源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核心所在,亦是促进新能源产业由政府主导型融资机制向市场主导型融资机制逐渐转变的诉求所在。尽管国家已经开始重视资本市场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本身并不健全和完善,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机制尚未取得很满意的成效,从而导致新能源企业普遍受制于较为严峻的融资约束问题。本文基于经典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和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推演并绘制出了新能源产业的产业生命周期曲线和成本曲线图,同时还基于产业优化选择过程的演进象限图,进一步推演并绘制出新能源产业的业态演进象限图。借助新能源产业的产业生命周期曲线、成本曲线图以及新能源产业的业态演进象限图,深入分析了新能源产业业态演进过程中各阶段资本嵌入以及可能存在的空间溢出效应,并总结提炼出新能源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投融资特征与经营状况,从而提出了“一种可能包含空间溢出效应的非对称‘一轴两制’式资本市场支持机制”。在此之后,本文基于传统的计量分析和新近流行的空间计量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2009-2017年中国162个新能源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考察了中国资本市场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系,以期阐释中国资本市场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效应。最终形成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以下几点:第一,新能源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和一般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对于资本需求的门槛更高,所需的资金数量更大,投资周期更长,投资风险极高,而且对于资本的需求贯穿于整个产业生命周期,这就导致新能源产业发展周期的各阶段资本嵌入方式和资金来源差异化明显,需要差异化的资本市场支持模式和手段来与之相匹配。然而当前我国以信贷市场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非常有限,尚未形成一套基于新能源产业生命周期和产业发展特征的,有效服务于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服务于中小高新技术初创企业的现代资本市场支持体系。第二,我国目前以信贷市场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非常不完善,基于传统的计量分析和新近流行的空间计量分析等研究方法的实证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点:在传统的计量模型分析和选择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被解释变量来考察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系时,银行信用融资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了负向影响效应,但不显着;债券融资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了正向影响,但也不显着;股权融资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则产生了显着的负向影响效应。在传统的计量模型分析和选择总资产收益率作为被解释变量来考察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系时,银行信用融资、债券融资均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了正向影响效应,且均不显着;股权融资却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则产生了显着的负向影响效应。第三,从全局Moran指数的计算结果来看,162个新能源上市公司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在2010-2012年以及2015年为正,而在2009年、2013年、2014年以及2016-2017年均为负,这意味着新能源上市公司之间可能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但这种效应并不十分稳定;局部Moran指数图也证实了这一结论,大部分年限大部分新能源上市公司之间的局部空间溢出效应为0,但也有少部分年限和少部分新能源上市公司间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不过这种空间溢出效应有正有负。第四,在选择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且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等3种经典的空间计量模型时,银行信用融资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了负向影响效应,但不显着;债券融资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了正向影响效应,且也不显着;股权融资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了显着的负向影响。总的来说,基于传统计量模型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结果,中国资本市场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与理论预期相去甚远,中国资本市场尚未能对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明显的促进和支持作用,还需要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采取积极的主动的资本市场支持政策或者措施,来促进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龚森[3](2013)在《改革开放以来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1979-201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福建高等职业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历经了创办兴起、整顿充实、跨越发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历程,高等职业教育在曲折中奋斗,在奋斗中成长,在成长中壮大,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道路。为此,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福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从而以史为鉴,充分吸取经验教训,更好地推进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本论文采取文献研究法、因素分析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根据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和标志性事件,将其分为初步发展(1979-1989年)、整顿充实(1990-1999年)、跨越发展(2000-2011年)三个阶段进行研究,系统探讨每个历史阶段福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各种动因和历史背景,全面考察了各个历史阶段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情况,并反思总结了每个阶段福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贡献、存在问题与主要不足。最后,通过系统探究改革开放以来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历程,概括总结出六大特点和八条基本启示,并在国际国内高职改革发展宏观背景下分析了福建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加快福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对策措施。

周雯君[4](2012)在《苏南地方政府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以常州高新区(新北区)为例》文中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因被赋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而备受瞩目。自2009年底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提出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紧锣密鼓积极布局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出于战略性和新兴性两大基本属性的考量,政府必然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推波助澜。但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关于如何“推”及如何“助”,不同的地方政府有着不同的看法,也导致了发展结构趋同、重复建设和布局、产业发展方向分散、对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力不强以及辐射性不够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严重影响了战略新兴产业的更快更协调发展,而且也影响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本文首先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特征及发展规律,然后以常州高新区(新北区)政府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为切入点,并将研究的视野拓宽到整个苏南地区,分析了苏南地方政府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以及现存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基于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和政府全面履行管理职能理论等的理论支撑并借助于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提出了苏南地方政府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措施与建议,目的是为地方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段翠芳[5](2012)在《河北省港腹产业一体化实现机制研究》文中指出2008年大的经济危机后,世界经济开始慢慢复苏。2012年,港口经济在经济复苏的影响下开始出现转机,港口经济能否顺利复苏必将影响深远。2012年既是港口复苏的一年,也是腹地的复苏发展的一年,只有港口发展好了,腹地才能发展繁荣。目前,港口经济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港口吞吐能力下降、港口恶性竞争激烈、港口可持续发展潜力下降等。所以,能否顺利实现港口经济的复苏尤为关键,只有寻求合适的渠道才能使得港口经济转危为安,其中港口和腹地的联动发展是关键。河北省沿海经济发展历来比较薄弱,在11个沿海开放城市中,河北省的沿海经济发展尤为滞后。河北省发展沿海经济,起步晚、基础差、发展层次低,当今世界上的大部分港口都已进入第三代港口发展阶段,而河北省的港口还处于第二代状态,这对河北省经济的发展尤其不利。近几年在各方力量的支撑下,河北省沿海经济的发展已经有些起色,但对河北省内陆地区和港口的腹地地区的带动力还比较薄弱,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推进河北省港腹产业一体化的实现进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主要研究河北省港腹产业一体化的实现机制,通过找到实现港腹产业一体化的途径,推动港腹产业一体化的进程,实现河北省港腹产业协调联动发展,带动河北省及其腹地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绪论。本部分主要是分析论文的选题背景,详细介绍河北沿海城市和腹地区域目前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分析得出:河北省港腹产业协调联合发展是宏观大环境下的必然选择。通过分析得出本文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都非常的大。第一章,理论基础。本部分详细介绍了支撑本文的理论框架,分析了机制理论,介绍了机制的内涵和机制的构成原理,分析得出机制的构成主体是体制和制度,为后面建立机制提供了方向;还对机制的类型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对构建港腹产业一体化的实现机制提供了方便。还介绍了产业链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区域产业结构理论,为后期对产业一体化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最后对临港产业和腹地产业演进共生的模式和路径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为港腹产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第二章,河北省港腹产业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本部分主要是介绍河北省三大港口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的港口及其腹地的产业发展情况。先是分别介绍了三大港口的基本情况和产业发展现状,再了解港口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介绍了河北省沿海地区的腹地产业发展情况。只有充分了解河北省港腹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情况才能分析出问题,找到建立一体化机制的切入点。第三章,国内外港口港腹产业一体化发展历程分析。本部分主要是选取了国内外有代表性和发展较好的几个港口区域,简要介绍了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山东沿海区、鹿特丹港、横滨港、汉堡港等六大港口的产业发展情况及其腹地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六大港口持续发展的根源和港腹产业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河北省发展港腹产业一体化提供参考。第四章,河北省港腹产业一体化机制体系。本部分是整篇论文的重点,也是本文研究最终要得出的结论。本部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港腹产业一体化的实现机制,首先是运行机制,只有确定了河北省港腹产业一体化的运行方式,才能确定港腹产业一体化的实现,详细介绍了三种运行机制:港腹产业横向一体化运行机制、纵向一体化运行机制、混合一体化运行机制,详细分析了三种机制的运行环境和利弊,确定了河北省港腹产业一体化的实现方式。在确定运行机制后要建立一套动力机制、评价机制、创新机制来确保运行机制的实现,还要有相应的政府保障机制来确保运行机制的正常运转。至此得出河北省港腹产业一体化实现机制的五个子机制。结论。本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论述进行了一个简要的总结,提出了本文最终结论,也指出本文的不足,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建议。

陈佳佳[6](2012)在《唐山市生态产业建设与规划研究》文中提出生态产业是在传统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人口的进一步增加和生产的进一步扩大,传统产业暴露出了许多弊端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生态产业是基于生态系统承载力,按照生态经济原理和循环经济规律组织起来,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高效代谢过程以及和谐生态功能的复合型、网络型、进化型产业。物质的生命周期全循环是生态产业与传统产业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就是通过产品从摇篮到坟墓到再生的全过程来实现物质从源到汇的纵向闭合,进而实现资源的永续循环利用。唐山市在粗放型经济增长过程中产生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缓解资源能源压力并保护生态环境,须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生态产业。本文在参阅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生态产业的概念、内涵及基本特征进行阐述。从产业生态学、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出发,对唐山市的自然环境概况、社会经济概况以及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唐山市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唐山市产业的生态特点,并指出制约唐山市生态产业发展的问题:能耗问题突出;资源消费不合理,产业结构急需优化;环境污染问题以及低资源依赖度的第三产业有待发展。根据战略调整、合理分工,优势立足、区域联动,产业集群、大小并举,旗舰整合、关联发展,多点支撑、持续发展的原则,对唐山市的生态产业进行合理布局,构建出“主轴双核三带”的总体布局。并运用定量方法对各市单位GDP能耗、唐山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与单位GDP能耗以及能源消耗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提出资源增值多元化、经济增长低碳化以及产业融合生态化的发展策略。最后本文还分别对工业减排工程,建筑节能产业工程以及生态旅游产业工程进行了具体分析,并选取一些指标对工程效益进行了分析,争取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高效生态经济区。

王华[7](2011)在《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生产要素“东移”和中国发展重心“北上”的趋势共同作用下,环渤海区域作为全国三大经济圈之一,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京津两市的重新定位以及滨海新区获批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的推进提供了新的契机,环渤海经济圈已经被视为新世纪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改革开放以来,以深圳特区为主的珠三角地区和以浦东新区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先后实现了迅猛发展,从而带动了整个中国经济的腾飞。相比之下,环渤海湾经济圈的发展却有些缓迟缓,中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南快北慢的局面。在全国整体发展的格局中,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发展。虽然环渤海经济圈拥有着众多的优势条件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但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环渤海经济圈的概念提出以来,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一直不尽人意,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明显迟缓。环渤海经济圈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一直呈现着“二、三、一”工业化结构特征,第二产业比例最大。由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以及发展思路的偏差,第二产业对于经济的增长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环渤海经济圈在区域结构上,形成了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三个板块,相应地在产业分布上形成了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三个产业带。到目前为止,环渤海经济圈仍处于起步阶段,区域内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整合、协调发展框架。产业分工协作意识淡薄,三大经济板块间竞争大于合作。环渤海经济圈内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同构化严重、产业链残缺不全、产业创新未形成合力,导致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缓慢。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和沈北新区概念的提出,环渤海经济圈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环渤海经济圈如何抓住这一历史性的契机,充分利用国际和区域产业转移所带来的机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使其能与长三角、珠三角真正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论文的第一章绪言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发展研究综述以及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第二章对与论文相关并能作为论文理论基础的理论进行了简述,主要有区域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以及发展经济学理论。第三章运用定量分析方法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总体发展现状、第二产业发展现状、第三产业发展现状三方面对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第四章通过对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发展现状的剖析,总结出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发展现存的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缺乏紧密分工协作;区域内各省市产业创新活动未形成合力;市场结构不合理、产业规模经济效率低以及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区域内要素流动不畅等问题。第五章运用SWOT分析法,结合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发展情况,对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挑战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第六章针对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发展优劣势,提出六大对策和建议:利用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施环渤海产业结构统一协调和整体优化战略;构筑京津唐高新科技产业带,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实施区域开发重点,激活区内经济龙头和培养核心增长极;逐步建立统一的权威性区域协调机构;实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的创新点包括:第一,运用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来分析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运用SWOT分析法对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发展问题进行深度剖析;第二,经济学者对环渤海经济圈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和对策基本停留在理论阶段,本文针对现有问题提出的“建立统一有效的权威性协调机构”“构建京、津、唐高科技产业带”的对策建议更具有针对性和可实施性。

王蕾茵[8](2011)在《基于GEM模型的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和外沿、产业集群理论进行了阐述,选择GEM模型作为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的工具,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现状,以西溪文化创意产业园、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之江文化创意园为例,进行因素和指标分析,研究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六大对策。本文的基本思路如下:第一章,绪论。明确研究的背景,在研究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明确本文的写作目的及思路。第二章,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第三章,运用用GEM模型和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把影响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三对六个因素,即“资源”和“设施”合称为“因素对Ⅰ”——基础(groundings),“供应商和相关辅助行业”和“企业的结构、战略和竞争”合称为“因素对Ⅱ”——企业(enterprises),“本地市场”和“外部市场”合称为“因素对Ⅲ”——市场(markets)分解为16个一级指标、41个二级指标,分析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现状。第四章,案例分析,以西溪文化创意产业园、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之江文化创意园为例,进行因素和指标分析,研究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即创意人才资源优势有待发挥、融资约束依然存在、产业集聚有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待加强、创意杭州整体品牌尚未形成。第五章是提升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结合前文的各项比较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六大对策,即注重人才培育引进,加强产学研合作;营造鼓励创新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投资融资体系,努力破解资金制约;加快园区产业集聚,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功能;落实产业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创意杭州品牌,加速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等。对策力求紧密结合当前实际,以使可行性更高。第六章为本文的结论,并提出不足及后续研究的重点。

沈红丰[9](2011)在《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三化同步”下的乡镇工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如何在“三化同步”的大政方针下发展乡镇工业是当前我国破解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面临的新课题。通过对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的个案研究,分析乡镇工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三化同步”为导向,探索做强乡镇工业的发展新思路,特别是对乡镇工业发展与现代农业推进的联动途径进行了思考与研究。乡镇工业是农村经济的支柱,发展乡镇工业是乡镇层面实现“三化同步”的基础与前提。“三化同步”首先要做强乡镇工业,然后以强有力的经济实力反哺农业,通过“村企结对”、开发农产品加工业、分流农业劳动力、向农业注入资金等方式推进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洪群联[10](2010)在《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研究 ——以我国高技术产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永恒主题,是国内外众多学者深耕的学术领地。创新活动从一开始就和集聚联系在一起。产业集聚既是创新活动的特征之一,也是创新活动的重要推动力。作为技术创新活动较为密集的产业部门,高技术产业的成长、发展及创新活动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当前,为摆脱经济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复苏的国内外经济刺激方案的投资重点也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等技术创新领域和产业部门。正是因为如此,本文以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研究为题,“区域创新”包括区域创新绩效和区域创新体系两层含义。具体来说,本文以高技术产业为对象,研究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创新活动的影响,以及依托高技术产业集聚区(高新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可行性。改革开放后,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在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总体上获得发展的同时,地区差距一直存在并不断扩大,呈现了向东部地区聚集的趋势。与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和地区不平衡发展并存,高技术产业地区间结构存在高度趋同。这就警示我们,尽管高技术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性和战略性产业,各地区在发展高技术产业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产业结构的趋同特征,避免重复投资和过度竞争。由于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风险性较高、集聚性较强、层次较多样等特点,这就决定了技术创新的空间分布必然具有特殊性。本文利用了相关统计数据,计算并分析了1997-2007年间我国高技术产业生产性活动和创新性活动的空间集聚状况。结果显示,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水平比工业制造业的平均集聚水平来得更高,高技术产业创新性活动的空间集聚程度比生产性活动的空间集聚程度来得更加显着,高技术产业集聚现象总体上正在不断加强。借鉴对产业集聚形成原因的一般理论框架,本文进一步讨论高技术产空间集聚的形成原因,认为有三类因素可以解释集聚现象。第一,基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是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基础条件,创新所需要的比较优势可能不是自然资源,而是企业家和科技人才、以风险投资为代表的金融资本和产生大量科技成果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第二,收益递增是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的本质原因,内部规模经济使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扩大规模,并由此吸附上下游关联产业的中小企业和新企业。外部规模经济则可以实现市场规模扩大、运输成本节约、劳动力市场共享以及知识外溢等优势;第三,政府是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的重要推力。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阶段,技术创新主要在政府及国有单位进行和完成。为了鼓励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各地政府通过建立开发区、孵化基地来吸引和孵化科技成果,从而使大量的技术创新集中在一起。由于政府力量的参与,使得区域创新活动呈现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即政府主导型创新与民间推动型创新。前者是指官方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自上而下实施的有组织的创新行为;后者是指由民间主体依据自身力量、技术水平和制度安排所实施的自下而上的创新,以及由掌握技术、诀窍的基层百姓自发、分散、随机地以产品、技术、工艺的改进为内容的技术创新行为。二者虽然在创新主体、创新载体、动力机制、创新层次和创新优势等方面存在差别,但共同推动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近年来,在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的研究上,专业化和多样化的问题是一大热点。与一般认为专业化和多样化就是知识外溢的观点有所不同,本文认为专业化和多样化首先是产业集聚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结构特征。集聚的专业化可能通过以下途径推动区域创新:一是专业化强化了竞争,竞争压力推动了创新;二是专业化易于实现同类企业的战略合作,为合作创新提供可能;三是专业化易于形成标准化的生产方法,推动显性知识更好地传播。集聚的多样化可能通过以下途径推动区域创新:一是多样化满足偏好多样性的需求,为新企业进入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二是多样化满足了技术互补性的要求,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三是多样化营造了一种开放、流动、多元的文化,为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氛围。本文同时考察了我国高技术产业专业化和多样化的特征,并验证专业化和多样化对区域创新活动的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多样化促进了区域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活动,从而支持了Jacob外部性。相应的政策含义是,高技术产业集聚区内需要鼓励多种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多样化的环境有利于知识外溢和交流,从而提高区域创新水平。区域创新体系是由在地理上互相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支持并产生创新的区域性组织体系。世界各地高技术产业发展较为成功、创新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区都有着结构较为完备、运行较为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因此,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依托高技术产业集聚区(高新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是本文的一个政策性的讨论。产业集聚区是区域创新体系的空间载体和组织形式,由于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体系存在地域关联、结构关联、功能关联和目标关联等内在关联,产业集聚区不仅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比较合适的空间区域,其形成和发展也提供了区域创新体系的雏形。因此,依托高新区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是一条可行的途径。2009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出台,将“在国家级高新区中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的重点高新区,将其建设成为对我国自主创新有重大影响的技术极和创新集群”的设想,从理论变成了现实。本文结合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案例,阐述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和功能定位,并在探索依托高新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路径方面提供了一个总体思路,即,首先,将高新区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空间载体,把高新区自主创新水平的提升与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结合起来;其次,引导各种创新要素流向高新区,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各类主体发展壮大;再次,在高新区内营造良好的创新范围,促进各类主体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形成创新的稳定网络。

二、适应知识经济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六大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适应知识经济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六大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南昌市政府人才引进政策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问题的提出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拟解决关键问题与创新之处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人才
        2.1.2 人才政策
        2.1.3 人才引进
    2.2 相关理论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人才激励理论
        2.2.3 人才流动理论
第3章 南昌市人才引进政策及其实施效果
    3.1 南昌市人才引进政策的变迁
    3.2 南昌市现行的主要人才引进政策
    3.3 南昌市人才引进的成效
第4章 南昌市人才引进政策实施的外部压力与内在动力
    4.1 南昌市人才引进政策实施的外部压力
        4.1.1 中部城市相继崛起
        4.1.2 各地人才政策迭出
        4.1.3 产业集群人才储备纷争不断
    4.2 南昌市人才引进政策实施的内部动力
        4.2.1 在中部六省城市排名靠前
        4.2.2 人才新政助力发展
        4.2.3 内部需求催生前进的动力
第5章 南昌市人才引进政策的优化建议
    5.1 坚持需求导向,扩大南昌市人才新政影响面
    5.2 打造品牌城市,精准政策导向产业发展
    5.3 大力推进本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政策
    5.4 改善人才引进政策实施的服务软环境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调查问卷

(2)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支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资本市场对新能源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的作用
        1.2.2 新能源产业资本市场融资效率方面的研究
        1.2.3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资本市场支持体系的构建
        1.2.4 其他国家资本市场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借鉴
        1.2.5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新能源产业及资本市场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新能源的科学内涵和范围界定
        2.1.2 新能源产业的概念界定
        2.1.3 资本市场内涵与外延的界定
    2.2 资本市场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2.2.1 资本市场理论
        2.2.2 产业发展理论
        2.2.3 产业结构理论
        2.2.4 企业理论
第三章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3.1.1 新能源产业已经从起步阶段进入发展壮大阶段
        3.1.2 风能产业基本走向成熟,前沿技术领域开发依然落后
        3.1.3 太阳能产业发展态势迅猛,关键技术存在依赖性
        3.1.4 核电产业发展稳中求进,发展趋向规范化和成熟化
        3.1.5 智能电网投资幅度增加明显,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
        3.1.6 生物质能及其他新能源产业发电水平较低,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3.2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3.2.1 新能源弃风弃光问题
        3.2.2 新能源补贴相关问题
        3.2.3 新能源核心技术缺乏问题
第四章 我国新能源产业资本市场支持现状及存在问题
    4.1 我国新能源产业资本市场支持现状
        4.1.1 资本市场对新能源产业发展总体支持力度不足
        4.1.2 银行信贷是当前最重要融资渠道,但存在明显对象歧视
        4.1.3 证券市场支持形式和力度不断增加,但准入门槛依然较高
        4.1.4 风险资本对新能源项目投资热情高涨,但运行与管理尚不规范
        4.1.5 民间资本支持取得一定成效,但缺乏市场选择空间
    4.2 我国新能源产业资本市场支持存在问题
        4.2.1 产业风险过大致使资本不敢轻易进入
        4.2.2 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受阻
        4.2.3 资本市场内部缺乏融资协调性
第五章 资本市场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机理研究
    5.1 资本市场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动因分析
        5.1.1 以新能源产业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资本市场支持与保障
        5.1.2 补贴资金吃紧敦促新能源产业寻求多元化资本支持
        5.1.3 新能源产业融资特征与资本市场层次体系设计理念契合
        5.1.4 资本市场为适应产业发展而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
    5.2 新能源产业的业态演进过程及资本嵌入
        5.2.1 新能源产业的业态演进过程
        5.2.2 新能源产业发展周期的各阶段资本嵌入
        5.2.3 资本嵌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空间溢出效应
    5.3 资本市场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机制建构
第六章 资本市场支持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6.1 模型及假设
    6.2 数据及预处理
    6.3 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及稳健性
        6.3.1 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及阐释
        6.3.2 模型估计结果稳健性的初步考察
    6.4 嵌入空间计量分析后模型的稳健性考察
        6.4.1 三种经典的空间计量模型设定
        6.4.2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及被解释变量的空间自相关性
        6.4.3 空间计量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及阐释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发挥制度创新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
        7.2.2 坚持企业主体地位,构建与产业政策配套的资本市场长效支持机制
        7.2.3 加大对风险投资的支持和保障力度,丰富风险资本介入模式
        7.2.4 重视资本市场信息技术应用与新能源结合,构建信息化支持机制
    7.3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改革开放以来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1979-20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一章 引论
第二章 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的初步发展(1979-1989年)
    第一节 短期职业大学的兴起
    第二节 短期职业大学的办学实践活动
    第三节 短期职业大学的体制突破和制度创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的整顿充实(1990-1999年)
    第一节 整顿充实的动因分析
    第二节 整顿充实与走出困境
    第三节 “三教统筹”和“三改一补”
    第四节 “三多一改”和“三不一高”
    第五节 办学实践活动总体考察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的跨越发展(2000-2011年)
    第一节 跨越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快速发展与规范办学
    第三节 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
    第四节 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
    第五节 跨越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基本启示
    第一节 主要特点
    第二节 基本启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挑战与对策
    第一节 挑战
    第二节 对策
    本章小结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苏南地方政府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以常州高新区(新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序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3.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4 论文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实证分析法
        1.4.3 访谈法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地方政府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新兴产业的概念
        2.1.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
        2.1.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2.1.3 新兴产业发展规律
    2.2 新兴产业发展中政府发挥作用的理论依据
        2.2.1 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
        2.2.2 服务型政府理论
        2.2.3 关于政府全面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的理论
第3章 常州高新区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践
    3.1 常州高新区(新北区)新兴产业现状
        3.1.1 常州高新区(新北区)基本情况
        3.1.2 常州高新区(新北区)“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水平
        3.1.3 常州高新区(新北区)产业结构
        3.1.4 高新区“十一五”期间新兴产业发展概况
    3.2 常州高新区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3.2.1 设立专题园区,增强宏观引导
        3.2.2 优化管理职能,促进产业发展
        3.2.3 鼓励创新提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3.2.4 加大投入扶持,支持人才引进
    3.3 常州高新区(新北区)扶持生物医药产业所取得的成绩
        3.3.1 园区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3.3.2 招商引资成效显着
        3.3.3 创新资源不断集聚
        3.3.4 涌现一批骨干企业
    3.4 常州高新区(新北区)扶持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4.1 新兴产业的培育选择未充分考虑地区产业基础
        3.4.2 项目招商引资与新兴产业规划不符
        3.4.3 新兴产业政策扶持不到位
        3.4.4 新兴产业低端重复建设严重,市场培育不足
        3.4.5 公共服务不够,创新资源缺乏
        3.4.6 中小企业融资存在困难
第4章 苏南地方政府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苏南地区发展新兴产业的现状
        4.1.1 苏州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4.1.2 无锡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4.1.3 常州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4.1.4 南京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4.1.5 镇江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4.2 苏南地方政府发展新兴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4.2.1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和规律性认识还不够充分
        4.2.2 新兴产业发展方向趋同,规划缺乏理性
        4.2.3 苏南地方政府体制机制不完善,政策制定不够科学
        4.2.4 地方政府扶持新兴产业未能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4.2.5 新兴产业投融资渠道不畅
        4.2.6 创新机制不完善,企业创新能力制约新兴产业发展
        4.2.7 未能充分发挥新兴产业的辐射作用
第5章 苏南地方政府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5.1 认真学习,提高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要性和规律性的认识
        5.1.1 新兴产业的发展是经济竞争加剧的迫切需求
        5.1.2 新兴产业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5.1.3 新兴产业的内在特征要求建立服务型政府
    5.2 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为新兴产业发展掌舵导航
        5.2.1 把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结合
        5.2.2 突出地方特色,找准产业发展方向
    5.3 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政策
        5.3.1 地方政府要建立更加合理的体制机制
        5.3.2 加强政府组织保障,改变多头管理现象
        5.3.3 确保各项扶持政策有效落实
    5.4 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强化市场的导向作用
        5.4.1 明确市场与政府的角色定位
        5.4.2 将需求潜力转化为拉动产业发展的动力
        5.4.3 完善标准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
    5.5 拓宽融资渠道,为新兴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5.5.1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5.5.2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
        5.5.3 建立健全多元多层次投融资服务体系
    5.6 强化科技创新,提升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5.6.1 加快创新型平台(孵化基地)建设
        5.6.2 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5.6.3 实施人才发展战略
    5.7 不断开拓进取,增强新兴产业的辐射力
        5.7.1 带动其他产业转型升级
        5.7.2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河北省港腹产业一体化实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价值、研究意义
    (三) 研究方法
        1.文献法和调研法
        2.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
        3.比较分析法
    (四) 研究内容
        1.河北省三大港口及其腹地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实证研究
        2.国内外典型港口港腹产业一体化发展历程的实证研究
        3.河北省港腹产业一体化的机制体系分析
    (五) 基本框架
一、 港腹产业一体化实现机制的理论基础
    (一) 机制理论
        1. 机制的概念、内涵
        2. 机制的类型
    (二) 产业理论
        1. 产业集群理论
        2. 产业链理论
        3.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三) 临港产业与腹地产业演进共生的模式与路径理论
        1. 临港产业与腹地产业的定义、构成要素
        2. 临港产业与腹地产业演进共生的模式与路径
二、 河北省三大港口港腹产业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
    (一) 河北省三大港口简介及产业发展现状
        1. 秦皇岛港港口简介及产业现状
        2. 唐山港港口简介及产业现状
        3. 黄骅港港口简介及产业现状
    (二) 河北省三大港口腹地范围及其产业发展现状
三、 国内外典型港口港腹产业一体化发展历程分析
    (一) 国内沿海区域港口和腹地发展现状分析
        1. 长三角地区港口和腹地发展现状分析
        2. 珠三角地区港口和腹地发展现状分析
        3. 山东沿海地区港口和腹地发展现状分析
    (二) 国外港口及其腹地发展现状分析
        1. 荷兰鹿特丹港及其腹地发展现状分析
        2. 日本横滨港及其腹地发展现状分析
        3. 德国汉堡港及其腹地发展现状分析
四、 河北省港腹产业一体化的机制体系
    (一) 河北省港腹产业一体化运行机制
        1. 横向产业一体化运行机制
        2. 纵向产业一体化运行机制
        3. 混合产业一体化运行机制
    (二) 河北省港腹产业一体化动力机制
        1. 河北省港腹产业一体化的区位优势源动力
        2. 河北省港腹产业一体化的临港源头产业发展源动力
        3. 河北省港腹产业一体化的交通网络源动力
        4. 河北省港腹产业一体化的政策支撑源动力
    (三) 河北省港腹产业一体化评价机制
        1. 港口功能和基础设施因素
        2. 港口产业结构因素
        3. 港口的腹地范围和腹地经济水平因素
        4. 港口对腹地辐射作用因素
        5. 港口的集疏运网络因素
    (四) 河北省港腹产业一体化创新机制
        1. 区域创新环境
        2. 产业创新
        3. 技术创新
        4. 管理和服务创新
    (五) 河北省港腹产业一体化政府保障机制
        1. 交通运输体系保障体系
        2. 政府管理措施保障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6)唐山市生态产业建设与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生态产业概述
        1.1.1 生态产业的概念与内涵
        1.1.2 生态产业的特征
    1.2 国内外生态产业发展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生态产业案例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生态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产业生态学理论
    2.2 循环经济理论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唐山市生态产业发展的条件分析
    3.1 地理位置
    3.2 自然环境概况
    3.3 社会经济概况
    3.4 生态环境现状
第四章 唐山产业生态特点及存在问题
    4.1 唐山产业生态特点
        4.1.1 资源集聚度高,产业关联度大
        4.1.2 自然带梯度陡,特色生物资源丰富
        4.1.3 落后产能淘汰率高,提效改造快
        4.1.4 生态建设力度大,再生能力强
    4.2 唐山市生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2.1 能耗问题突出
        4.2.2 资源消费不合理,产业结构急需优化
        4.2.3 环境污染问题
        4.2.4 低资源依赖度的第三产业有待发展
第五章 唐山市生态产业建设布局
    5.1 布局原则
        5.1.1 战略调整、合理分工
        5.1.2 优势立足、区域联动
        5.1.3 产业集群、大小并举
        5.1.4 旗舰整合、关联发展
        5.1.5 多点支撑、持续发展
    5.2 总体布局
第六章 唐山市生态产业建设的战略选择
    6.1 唐山市生态产业建设主要任务
        6.1.1 传统产业
        6.1.2 新兴产业
    6.2 唐山市发展生态产业的策略
        6.2.1 资源增值多元化
        6.2.2 经济增长低碳化
        6.2.3 产业融合生态化
    6.3 重点实施生态产业和生态工程
        6.3.1 工业减排工程
        6.3.2 建筑节能产业工程
        6.3.3 生态旅游产业工程
    6.4 工程效益分析
        6.4.1 环境效益
        6.4.2 社会效益
        6.4.3 经济效益
第七章 研究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论文研究背景
        2. 论文研究意义
    (二) 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三)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之处
        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论文研究方法
        3. 文章创新之处
二、产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一) 区域经济学理论
    (二) 产业经济学理论
    (三) 发展经济学理论
三、 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 环渤海经济圈产业总体发展现状
    (二) 关于环渤海经济圈中第二产业现状分析
        1. 第二产业增加值现状
        2. 第二产业就业现状
        3. 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现状
        4. 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现状
    (三) 环渤海经济圈中第三产业现状分析
        1. 第三产业增加值现状
        2. 第三产业就业现状
        3. 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现状
        4. 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四、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一) 产业布局缺乏紧密分工协作关系
        1. 产业结构的同化
        2. 产业链不完整,残缺不全
    (二) 区域内各省市产业创新活动未形成合力
        1. 创新资源整合性较弱,联动性差
        2.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研产业化弱
    (三) 产业规模经济效益较低,市场结构仍不合理
    (四) 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区域内要素流动不畅
五、关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一) 优势分析
        1. 雄厚的工业基础
        2. 潜力巨大的临港产业优势
        3. 优越的科技和教育优势
    (二) 劣势分析
        1. 产业同构化严重,产业关联度小
        2. 产业自主创新力弱,引领能力不强
        3. 产业布局分散,经济集聚不明显
    (三) 机会分析
        1. 国际及区域的产业转移
        2. 国家对滨海新区发展的扶持
        3. 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合作
    (四) 挑战分析
        1. 长三角有望成战略新兴产业引擎
        2. 珠三角产业布局一体化加速
        3. 西部大开发对环渤海经济圈产业调整影响渐显
    (五) SWOT 矩阵分析
六、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所带来的历史机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二) 实施环渤海产业结构统一协调战略
    (三) 构筑京津唐高科技产业带,加快创新成果转化
    (四) 实施区域开发重点,激活区内经济龙头和培养核心增长极
    (五) 逐步建立统一有效的权威性区域协调机构
    (六) 实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8)基于GEM模型的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1.3.1 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
        1.3.2 文化创意产业的种类
        1.3.3 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径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径
    1.6 创新点
2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分析
    2.1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
    2.2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
    2.3 近年来的现状与分析
        2.3.1 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逐年增长
        2.3.2 产业规模
        2.3.3 核心层产业
        2.3.4 产业集群蓬勃兴起
3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模型
    3.1 产业集群理论
        3.1.1 产业集群的定义
        3.1.2 产业集群理论
    3.2 GEM模型
        3.2.1 GEM模型的结构与"因素对"组成
        3.2.2 GEM模型的量化处理
        3.2.3 GEM模型分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竞争力优点
    3.3 影响因素分析
        3.3.1 因素对Ⅰ
        3.3.2 因素对 Ⅱ
        3.3.3 因素对 Ⅲ
    3.4 竞争力指标体系
    3.5 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3.5.1 资源
        3.5.2 设施
        3.5.3 供应商与相关企业
        3.5.4 厂商的结构与战略
        3.5.5 本地市场
        3.5.6 外部市场
4 案例分析
    4.1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竞争力案例
        4.1.1 样本选取说明
        4.1.2 数据的收集
        4.1.3 指标权重设置
        4.1.4 竞争力指标权重分析
        4.1.5 三大集群各项指标得分比较
        4.1.6 集群竞争力GEM值计算
        4.1.7 三大集群竞争力评价
    4.2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4.2.1 创意人才资源优势有待发挥
        4.2.2 融资约束依然存在
        4.2.3 产业集聚有待加强
        4.2.4 知识产权保护有待加强
        4.2.5 "创意杭州"整体品牌尚未形成
5 提升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5.1 其他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成长经验
        5.1.1 伦敦经验
        5.1.2 东京经验
        5.1.3 上海经验
        5.1.4 深圳经验
    5.2 提升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5.2.1 注重人才引进培育,加强产学研合作
        5.2.2 营造鼓励创新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5.2.3 完善投资融资体系,努力破解资金制约
        5.2.4 加快园区产业集聚,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功能
        5.2.5 落实产业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5.2.6 培育创意杭州品牌,加速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标重要性专家评判
附录2: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竞争力调查问卷

(9)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三化同步”下的乡镇工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三化同步”
        1.1.1 “三化同步”的含义
        1.1.2 “三化同步”的背景
        1.1.3 “三化同步”的提出
        1.1.4 “三化同步”的意义
    1.2 “三化同步”下乡镇工业的发展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三化同步”下的乡镇工业
    2.1 乡镇工业发展现状
        2.1.1 乡镇工业经济状况及经济效益
        2.1.2 乡镇工业企业状况
        2.1.3 乡镇工业生产设备与生产技术
    2.2 乡镇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3 乡镇工业对“三化同步”的应有贡献
    2.4 “三化同步”下的乡镇工业发展模式探讨
3 云龙镇乡镇工业发展与“三化同步”研究
    3.1 镇域经济社会简况
    3.2 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3.2.1 工业经济总量
        3.2.2 工业经济增量
        3.2.3 工业发展质量
    3.3 镇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3.1 认识——缺乏新概念、新思路
        3.3.2 结构——没有形成产业体系
        3.3.3 工业布局——没有形成资源优势
        3.3.4 资金运营——筹资渠道狭窄
        3.3.5 科技含量及管理——含量低,管理弱
    3.4 农业经济发展
    3.5 工业对农业的反哺
4 云龙镇“三化同步”下的乡镇工业发展新思路
    4.1 培育符合市场经济的社会人文环境
    4.2 提升工业结构调整,加强统筹发展规划
    4.3 完善相关的制度
    4.4 优化工业经济发展
    4.5 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
5 乡镇工业对现代化农业的支持与推进
    5.1 “村企结对”
    5.2 开发农产品加工业
    5.3 分流农业劳动力
    5.4 资金注入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研究 ——以我国高技术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论文的研究背景
        二、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二、论文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产业集聚的基本理论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产业集聚思想
        二、古典区位理论的产业集聚思想
        三、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集聚思想
    第二节 区域创新的理论演进
        一、创新理论发展演进
        二、区域创新体系理论
    第三节 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影响的研究综述
        一、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
        二、竞争合作对区域创新的影响
        三、文化因素对区域创新的影响
        四、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的影响
    简要评介
第三章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1997-2007
    第一节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区域特征
        一、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地区差距
        二、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结构趋同
    第二节 我国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的动态考察
        一、产业集聚的主要测度方法
        二、我国高技术产业生产性活动集聚的动态变化
        三、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性活动集聚的动态变化
        四、高技术产业创新性活动集聚与生产性活动集聚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的形成原因
    第一节 基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是集聚的基础条件
        一、一般理论解释
        二、高技术产业集聚所需的特殊资源
    第二节 收益递增是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的本质原因
        一、收益递增的基本理论
        二、收益递增与创新活动的空间集聚
    第三节 政府是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的重要推力
        一、政府引导和推动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必要性
        二、两种不同的创新模式:政府主导型创新与民间推动型创新
        三、高科技园区是政府主导型的产业集聚形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业集聚结构特征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
    第一节 产业集聚的结构特征:专业化与多样化
        一、产业集聚的专业化特征(Specialization)
        二、产业集聚的多样化特征(Diversity)
    第二节 集聚专业化、多样化对区域创新的影响途径
        一、专业化对创新的影响途径
        二、多样化对创新的影响途径
    第三节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专业化、多样化特征
        一、专业化和多样化的计算方法
        二、我国高技术产业专业化和多样化指数及特征分析
    第四节 专业化、多样化对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模型设定
        二、数据说明
        三、实证结果
        四、分析及结论
        五、基本政策含义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体系构建
    第一节 区域创新体系及其构成要素
        一、区域创新体系的界定
        二、区域创新体系构成要素及其功能
    第二节 依托产业集聚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可行性
        一、产业集聚区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定位
        二、依托产业集聚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可行性
        三、依托高新区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总体路径
    第三节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依托高新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典范:东湖高新区为例
        一、从"中国光谷"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战略目标
        三、建设东湖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建议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
    一、文章主要结论
    二、主要政策建议
    三、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四、适应知识经济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六大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昌市政府人才引进政策的优化研究[D]. 张琼. 南昌大学, 2020(01)
  • [2]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支持机制研究[D]. 陶银海. 兰州大学, 2019(02)
  • [3]改革开放以来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1979-2011)[D]. 龚森. 福建师范大学, 2013(11)
  • [4]苏南地方政府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以常州高新区(新北区)为例[D]. 周雯君. 苏州大学, 2012(06)
  • [5]河北省港腹产业一体化实现机制研究[D]. 段翠芳. 河北师范大学, 2012(03)
  • [6]唐山市生态产业建设与规划研究[D]. 陈佳佳. 上海师范大学, 2012(02)
  • [7]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 王华. 河北师范大学, 2011(06)
  • [8]基于GEM模型的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 王蕾茵. 浙江大学, 2011(05)
  • [9]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三化同步”下的乡镇工业发展研究[D]. 沈红丰.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7)
  • [10]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研究 ——以我国高技术产业为例[D]. 洪群联. 武汉大学, 2010(05)

标签:;  ;  ;  ;  ;  

适应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六大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