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腐斗争及其历史经验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腐斗争及其历史经验

一、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斗争及其历史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康亮[1](202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作风建设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说明

欧阳月明[2](2021)在《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教育质量提升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是勇于进行自我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历史时期,都始终高度重视党性教育。注重加强党性教育是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进程中,面临着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要顺利进行伟大斗争,成功应对大变局,进而深入推进伟大事业,圆满实现伟大梦想,关键在于能否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能否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当前,党内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党性观念缺失、纪律意识淡薄,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教育迎来许多新机遇、新契机、新变化,面临不少新挑战、新任务、新课题,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短板。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这一重大命题。党性教育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核心,提高党性教育质量是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以新时代为研究背景,以党员干部为研究对象,以党性教育为研究主题,以提高质量为研究视角,在阐述内涵特征,遵循理论渊源,回顾发展历程,总结历史经验,吸取经验教训,分析现实际遇的基础上,对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教育质量提升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八个部分。第一章是导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研究的思路、方法,以及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这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前提。第二章是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概念分析。主要阐述党性、党性教育、党性教育质量等概念的基本内涵,分析党性教育与党性修养、党性锻炼、党性分析、党性教育培训等概念的逻辑关联,以及梳理党性教育的主要特征。第三章是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理论遵循。主要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历代主要领导人关于党性教育的重要论述,重点阐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党性教育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鲜明特色和时代价值,这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四章是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历史考察。主要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梳理中国共产党党性教育的发展历程,总结党性教育的历史经验。第五章是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比较借鉴。主要分析苏共亡党亡国中党性教育的失败教训、当今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党性教育的有益做法、发达国家主要政党党性教育的经验借鉴,为本文研究提供重要参考。第六章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教育质量提升的现实际遇。主要论述新时代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现实意义,分析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和问题短板,这是本文研究的现实基础。第七章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教育质量提升的总体要求。主要论述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基本理念、目标指向、主要原则以及评估维度。第八章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教育质量提升的具体对策。主要从丰富内容、创新方法、拓展途径、健全机制、增强合力五个方面,提出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教育质量提升的具体对策。

杨楠[3](2021)在《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权力监督作为权力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范畴和关键维度。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长期执政的唯一执政党,是中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强化党内权力监督必然成为当代中国政治权力监督机制构建与完善的关键举措与核心环节。巡视监督是党内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内监督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是党在传承中华传统政治文化与吸收外来优秀政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与改革发展的进程中逐渐探索完善的制度安排。因此,厘清巡视制度变迁的历史脉络,解析巡视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并在巡视制度的百年探索中把握变迁特征、挖掘变迁经验,从而探索符合中国政治实际且与中国政治基因相匹配的更具适用性、有效性和创新性的巡视制度发展路径成为当代中国政治学人的重要使命。当前国内学术界对于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研究仍存在较多不足与研究空间,因而围绕此问题开展深入地探讨尤为必要。在明确相关概念和理论资源的基础上,遵循认识问题、解释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经典逻辑,重点回答巡视制度变迁“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何办”等重点难点问题,从而揭示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历史事实与基本逻辑。概念界定是学术研究的起点,也是明晰话语内涵、厘定论述边界、展开学术论争的基本前提。只有在清晰厘定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才能够明确地划分巡视制度变迁的历史阶段,并对变迁动因、变迁特征以及路径选择进行分析。通过对制度、制度变迁、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从而明确本研究中所指涉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基本含义。此外,理论对于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着重对权力制约与监督理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和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进行阐述,从而借鉴相关政治学理论开展研究。准确划分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主要阶段,清晰描述巡视制度变迁的基本历程是解析变迁动因、归纳变迁特征的重要前提。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巡视制度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不同的制度面貌。具体来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主要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即1928年制度的生成,1931年制度的更新以及1934年以后制度的逐渐衰微。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巡视制度在1955年得到了初步探索,但在1957年以后便日渐停滞。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巡视制度经历了1996年的制度重建、2004年的制度完善与2009年的制度健全三个主要历程。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内巡视制度也发生了历史性变迁,主要经历了2015年的制度创新和2017年的制度优化两个阶段。在对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主要历程进行阶段性划分以后,探究历次关键性变迁的动力因素尤为重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巡视制度的生成不仅深受俄共(布)和共产国际的特派员制度的影响,更与应对当时党组织困境密切相关。巡视制度的更新既与当时党组织的外部困境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有关,还与党内巡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紧密相连。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可以被视为巡视制度逐渐衰微的关键节点。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高饶事件”的发生直接影响了巡视制度的变迁。而1957年进行的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以及毛泽东的思想观念变化又成为巡视制度日渐停滞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后,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法制观念与监督观念为巡视制度的重新建立提供了观念支持,而1989年的政治风波则加速了党内巡视制度的重建进程。此外,重建巡视制度也是中共中央为切实解决党内中高级领导干部存在的严重腐败与作风问题而做出的理性选择。此后,巡视制度历经完善与健全,不仅与中共中央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与决策部署有关,也是中共中央为解决巡视实践困境并将有效的实践经验加以制度化的必然结果。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在巡视制度的创新发展中,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为其提供了重要的观念支撑,中共中央的决策部署则是关键因素。此外,与巡视制度相关的其他党内法规变革也要求巡视制度进行相应匹配衔接。党内监督条例的修订是巡视制度优化的直接因素,党内存在的政治纪律不强、政治意识薄弱等突出问题则是巡视制度优化的深层动因。在对巡视制度变迁主要历程与动力因素进行历史分析的基础上,从总体视角把握巡视制度变迁的主要特征,对审视巡视制度变迁全貌与探寻巡视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都具有重要价值。巡视制度变迁的结构科学性、功能聚焦性和方式多重性是百年来党内巡视制度变迁的主要特征。具体而言,从制度结构来看,主要表现为巡视主体日益专职化、巡视对象逐步全覆盖、巡视方法渐趋多元化、巡视程序不断规范化、巡视权责更加一致化;从制度功能来看,主要表现为由多元功能向监督功能聚焦、由多元监督向政治监督聚焦两方面特征;从变迁方式来看,主要呈现渐进性、外生性与合意性特征。如何从制度变迁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从而以史为鉴、趋利避害、启迪后人成为制度变迁研究的重要环节。政治权力主体的适应变革、现代政治观念的有效支撑、多元制度体系的匹配衔接以及关键时间要素的精准把控是未来巡视制度变迁的重要驱动路径,而积极推动巡视制度结构现代化、促进巡视制度功能政治化、增强巡视制度执行实效性则是巡视制度变迁的内容指向,从而推动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更加成熟完备、协同高效。

丛喜权[4](2021)在《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研究》文中提出高校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建设在高校这一特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对高校的领导,多次对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全面加强高校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对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历史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围绕新时代高校党建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及新时代高校党建内容的理论逻辑和现实关系来论述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通过对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概念分析,厘清高校党的建设涵义。探究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为起点,以我国几代领导人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为理论基础,特别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的建设理论为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的遵循。阐述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党的建设历史和经验,我们既要看到高校党的建设取得的成绩,更要清醒地认识到通过巡视发现高校党的建设在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组织制度、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出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为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问诊把脉。用以推动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从而保证党对高校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宗旨。本文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指导思想,以《中国共产党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及高校巡视通报等法规文件及会议精神为依据,既从学理的角度分析高校党的建设理论,又从高校党的建设政策法规的法理角度和高校党的建设实际情况的现实角度来研究,全面系统梳理了高校党的建设,探究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内容。通过加强高校党的政治思想建设,保障高校办学坚定的政治方向,使高校领导班子成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加强高校党的组织建设,增强高校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创新力,提升高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战斗力,保持高校党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人民性。通过加强高校作风纪律建设,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推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把高校党的制度建设贯穿各项建设始终,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现“四个服务”目标。

易明[5](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自我革命的实践与经验研究(1949-1956)》文中认为敢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独特品质,也是我们党与其他政党相比所具有的显着特点和优势。回望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历程,系统回顾党自我革命的实践探索,深刻总结其科学应对的经验启示,对党执政能力的提高、领导地位的稳定、我国社会革命和党的建设的发展具有许多借鉴意义。本文试图从自我革命的视角出发,着重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党自我革命的依据与相关的实践活动,从中汲取经验,为加强党的新的伟大工程建设和进一步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启示。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党自我革命的开展的缘由,可以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理论上看,开展党的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从历史上看,是对中国共产党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从现实上看,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进社会革命的现实需要。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从局部执政开始走向全国执政,所处的执政环境发生新的变化。为了使党能够继续保持革命时期的优良作风,应对来自各方的考验与危险,保持党内廉政与纯洁,我们党通过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整顿党内突出问题、严肃党的政治纪律等方面的实践活动,对党内出现的问题进行整顿,实现了党在思想上的自我改造与提升,组织上的自我完善与发展,保证了党内政治生态的清正廉洁。新中国成立初期党自我革命的实践活动对当前党的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必须以先进理论淬炼思想为基础;以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强化宗旨意识为核心;发挥党员干部“关键少数”的带头作用为龙头;以批评和自我批评为重要武器;以党内法规制度为保障。这些经验对当前党的从严治理和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刘栋[6](2020)在《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党是政治组织,政治属性是政党第一位的属性。加强自身政治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着标志。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自我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诞生以来,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都十分重视党的政治建设,形成了讲政治的优良传统。运用马克思的“从后思索法”,结合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论框架,追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历史,梳理和总结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能够深刻认识党的政治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自身政治建设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特殊的历史条件。通过对延安时期党的历史资料的挖掘,重点挖掘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三位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政治建设的思想,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政治建设思想,总结延安时期以前中国共产党进行自身政治建设的经验,以求“研之有理”。厘清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条件和实践要求,是实现“研之有据”的重要前提。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既肩负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又面临着异常复杂的社会环境,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现实所需。从党面临的外部环境来看,既有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又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必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以提高战斗力。从我们党领导社会革命的角度来看,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处于局部执政阶段,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边区经济和民生建设的需要。从党的自我革命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组织内部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是一种复杂的系统性存在,中国共产党这一时期围绕自身政治建设进行了丰富实践,主要包括夯实思想根基以坚定政治信仰,完善党的领导机制加强政治领导,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能力,依托局部执政着力净化政治生态等。延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保证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方向和效果,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党员干部,营造了一个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推动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进程。这一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特点在于,残酷的革命战争环境凸显了党的政治建设任务的艰巨性,斗争中突出了理论指导的创新性,出于革命的需要党的政治建设在军队方面表现尤其突出,价值追求方面凸显人民性。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是一个政党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法宝。循着历史逻辑,回顾和总结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在方向引领、核心领导、路线遵循、示范引领、整风运动、纪律约束等方面积累了党的政治建设的宝贵经验。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初心和使命不动摇;把坚决维护党的领导核心、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重中之重;密切结合复杂环境,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加强党员党性修养,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强化制度保障,不断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制度化;推动党的政治建设与党的其他各项建设协调共进。历史发展表明,只有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才能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党组织战斗力,促进党的事业顺利发展。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无论党的建设推进到什么阶段,政治建设这个根本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王芬[7](2019)在《中国成立初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到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一直是其追寻的政治目标,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重要的转折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作了充分的准备,这一时期党在大体上培育了一个相对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种种困难和复杂的形势,党在解决这些困难的同时一直把党的自身建设摆在一个显着突出的位置,始终坚持高标准,树立了典型榜样,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处于不断变化中,它是伴随着时代的进步而随时调整与变革的,今天的中国社会处于大繁荣、大发展的时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必将更加欣欣向荣。分析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吸收其精华部分,借鉴其有益经验,将会对新时代背景下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产生重要的现实影响。本文主要从五个部分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主要对生态、政治生态、以及从政环境的概念做了一个辨析,明确了本文所研究的时间段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相关论述,为行文做铺垫。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历史背景,并从必要性和可能性上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三部分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主要方法:从党的思想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党的纪律规矩建设、党的作风建设这几个方面进行表述,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生态建设上的战略性全局眼光。第四部分阐释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历史经验。第五部分叙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当代启示,对新时代的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杨轶婷[8](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机制研究(1949—1956)》文中指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高度重视党内政治生态的建设并进行了相关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由领导革命的党转变为执掌全国政权的党,“百废待兴”的国内形势以及“暗流涌动”的国际局势与中国共产党“初步执政”面临的现实挑战都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党的建设的诸多手段中,中国共产党把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维度。因此,中国共产党根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实际国情及党内存在的实际问题采取了相适应的措施,推动党内政治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使之成为党内政治生态最优良的时期之一。本研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问题导向意识展开研究。首先厘清了开展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基本逻辑,其次以历史事实为依托深入探析了这一时期党建设党内政治生态的具体措施以及取得的相关成效。最后,以新时代背景下党内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为思考起点,总结这一时期党的相关工作经验,并以此为基础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历史镜鉴和当代启示。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在进行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是以科学理论与中国实际为基础的。在具体实践中遵循“涵养—净化—保障”的基本逻辑,以党员干部、党义伦理、党内纪律为抓手有效营造了积极活泼与纪律严明相统一的党内政治文化及党内政治生活氛围,最终形成了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环境。与此同时,党在开展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总体来看在党领导下的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工作是积极有序并卓有成效的。

张新洲[9](201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历史考察》文中提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能够历经磨难而不退缩,屡受考验仍不忘初心,实现革命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并最终取得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根本上说,就在于始终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中国共产党践行先进性建设是由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本性决定的,也是领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客观需要使然。可以说,践行先进性建设是马列主义党建理论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与马列主义政党的先进性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也进一步发展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与此同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还吸收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先进性因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辉煌发展的时期,也是党的先进性建设卓有成效的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新途径。通过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整风运动、整肃纪律和制度建设等措施,确立了党的建设的主线,明确了党的建设的科学目标,构建了党的建设的科学布局,逐步形成了一套保持和增强党自身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鲜明地体现了阶级性和群众性相统一、长期性和阶段性相统一、历史性和现实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整体性和个体性相统一等特点。通过党的先进性建设,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进程,为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为社会主义新时期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南。当下党的执政环境非常严峻,影响党的先进性的因素非常复杂。系统地研究并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应对各种风险和考验所采取的保持自身先进性的策略与历史经验,对于推进新时代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在新形势下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新时代党开展先进性建设积累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思想指南。

汪新磊[10](2019)在《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廉政精神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翻开人类历史的画卷,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个把追求人类进步作为奋斗目标的政党,在它的发展历程中,会逐步培育和形成具有政党特色的精神面貌、精神气质和精神品格,这是政党思想观念、道德情操、行为准则、价值追求的集中展现,反映出了政党成员的精神追求。无论是对于个人的生存发展,还是对一个政党、一个民族的进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都是至关重要的。回顾中国共产党90余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一个个强大精神力量的指引下,攻坚克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国内国外还存在着诸多反革命势力,妄图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面对这种局势,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党同志居安思危,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果断肃清了影响党和政府廉洁的腐化思想和现象,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形成了以“勤政为民、廉洁奉公、谦虚谨慎、尚俭戒奢”为主题的中国共产党的廉政精神。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从史论结合的角度,对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廉政精神培育的资源、面临的挑战、主要措施及价值进行了梳理、总结和分析,期望能够进一步拓宽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研究的领域,为当代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提供借鉴经验。本文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绪论。概述本次研究的缘起、意义、思路及方法,归纳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廉政精神培育研究的现状,界定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廉政精神培育的相关概念,指出本文的重难点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廉政精神培育的资源。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廉政精神培育立足基本国情,充分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廉政思想精华,继承了中国古代政治社会中的廉政传统,借鉴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廉政经验。第三部分: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廉政精神培育面临的挑战。一方面是来自于党组织自身的挑战;另一方面是来自于外部环境的挑战。第四部分: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廉政精神培育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廉政教育、健全廉政制度、强化廉政监督、开展反腐斗争。第五部分: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廉政精神培育的价值。分别从历史效用、理论贡献、现实启示三个方面论述了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廉政精神培育的价值。

二、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斗争及其历史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斗争及其历史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2)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教育质量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5.1 研究的重点
        1.5.2 研究的难点
        1.5.3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概念分析
    2.1 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基本内涵
        2.1.1 党性与中国共产党党性的内涵
        2.1.2 党性教育与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内涵
        2.1.3 质量与党员干部党性教育质量的内涵
        2.1.4 新时代的内涵
    2.2 党性教育与相关概念的逻辑关联
        2.2.1 党性教育与党性修养
        2.2.2 党性教育与党性锻炼
        2.2.3 党性教育与党性分析
        2.2.4 党性教育与党性教育培训
        2.2.5 党性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
        2.2.6 党性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2.3 党性教育的主要特征
        2.3.1 党性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2.3.2 党性教育具有强烈的时代印记
        2.3.3 党性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要求
        2.3.4 党性教育具有渗透的独特功能
        2.3.5 党性教育具有内在的科学规律
第3章 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理论遵循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性教育的重要论述
        3.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性教育的重要论述
        3.1.2 列宁关于党性教育的重要论述
    3.2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党性教育的重要论述
        3.2.1 毛泽东关于党性教育的重要论述
        3.2.2 邓小平关于党性教育的重要论述
        3.2.3 江泽民关于党性教育的重要论述
        3.2.4 胡锦涛关于党性教育的重要论述
    3.3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党性教育的重要论述
        3.3.1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党性教育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3.3.2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党性教育重要论述的鲜明特色
        3.3.3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党性教育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第4章 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历史考察
    4.1 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发展历程
        4.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员干部党性教育
        4.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党员干部党性教育
        4.1.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党性教育
        4.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党性教育
    4.2 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历史经验
        4.2.1 坚持正确路线、把握发展方向
        4.2.2 注重思想引领、加强理论武装
        4.2.3 不忘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
        4.2.4 服务中心任务、强化问题导向
        4.2.5 体现从严从实、融入日常经常
第5章 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比较借鉴
    5.1 从苏共亡党亡国看苏共党性教育的失败教训
        5.1.1 曲解、淡化甚至丢弃马克思主义
        5.1.2 忽视党的宗旨教育
        5.1.3 缺乏正确的党史教育
        5.1.4 对党忠诚教育缺失
        5.1.5 党性教育走形式、假大空
    5.2 当今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党性教育的有益借鉴
        5.2.1 越南共产党开展党性教育的主要做法
        5.2.2 朝鲜劳动党开展党性教育的主要做法
        5.2.3 老挝人民革命党开展党性教育的主要做法
        5.2.4 古巴共产党开展党性教育的主要做法
    5.3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政党党性教育的批判借鉴
        5.3.1 美国共和党、民主党的党性教育
        5.3.2 德国、法国、英国主要政党的党性教育
        5.3.3 日本、新加坡主要政党的党性教育
第6章 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教育质量提升的现实际遇
    6.1 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教育质量提升的现实意义
        6.1.1 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选择
        6.1.2 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
        6.1.3 完成党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
        6.1.4 进行伟大斗争、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举措
    6.2 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教育质量提升的机遇挑战
        6.2.1 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生动实践带来的新契机
        6.2.2 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挑战
        6.2.3 国内改革发展稳定形势带来的新变化
        6.2.4 党的历史方位和党员队伍变化带来的新任务
        6.2.5 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带来的新要求
        6.2.6 互联网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带来的新课题
    6.3 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教育质量提升的问题短板
        6.3.1 党性的宣传阐释有所滞后
        6.3.2 党性教育认识误区仍然不同程度存在
        6.3.3 党性教育存在简单化、形式化、娱乐化倾向
        6.3.4 党性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不强问题仍然突出
        6.3.5 党员干部参加党性教育的内生动力不足
        6.3.6 党性教育考核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
第7章 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教育质量提升的总体要求
    7.1 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基本理念
        7.1.1 求真务实的理念
        7.1.2 与时俱进的理念
        7.1.3 全面从严的理念
        7.1.4 分类施教的理念
        7.1.5 贯通协同的理念
    7.2 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目标指向
        7.2.1 根本目标和基本目标
        7.2.2 统一目标和分类目标
        7.2.3 宏观目标和具体目标
    7.3 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主要原则
        7.3.1 政治引领与服务大局相结合
        7.3.2 思想改造与解决问题相结合
        7.3.3 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7.3.4 丰富内容与创新形式相结合
        7.3.5 集中学习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
        7.3.6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
    7.4 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教育质量的评估维度
        7.4.1 党性教育的适用度
        7.4.2 党性教育的满足度
        7.4.3 党性教育的保障度
        7.4.4 党性教育的有效度
第8章 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教育质量提升的具体对策
    8.1 丰富党性教育内容
        8.1.1 深化党性教育需求调研
        8.1.2 精心抓好重点内容教育
        8.1.3 认真抓好基本内容教育
    8.2 创新党性教育方法
        8.2.1 坚持运用讲授式方法
        8.2.2 广泛运用渗透式方法
        8.2.3 倡导运用案例式方法
        8.2.4 深入运用互动式方法
        8.2.5 积极运用典型式方法
        8.2.6 大胆运用体验式方法
    8.3 拓展党性教育途径
        8.3.1 加大集中培训力度
        8.3.2 抓好集中教育活动
        8.3.3 严格党内政治生活
        8.3.4 强化日常监督管理
        8.3.5 用好实践锻炼平台
        8.3.6 发挥环境影响作用
        8.3.7 注重加强自我教育
    8.4 健全党性教育机制
        8.4.1 健全党性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机制
        8.4.2 健全党性教育保障机制
        8.4.3 健全党性教育考核评价机制
        8.4.4 健全党性教育宣传研究机制
    8.5 增强党性教育合力
        8.5.1 压实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
        8.5.2 激发党员干部的内生动力
        8.5.3 发挥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主阵地作用
        8.5.4 强化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
        8.5.5 加强党性教育的工作统筹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理论阐释研究
        (二)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历史考察研究
        (三)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实践探索研究
        (四)已有研究评析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内容结构
    四、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阐述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制度概念的界定
        (二)制度变迁概念的界定
        (三)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概念的界定
    二、相关理论阐述
        (一)权力制约与监督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
        (三)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主要历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巡视制度变迁的主要历程
        (一)制度生成:1928 年《巡视条例》的颁布
        (二)制度更新:1931 年《中央巡视条例》的颁布
        (三)制度衰微:1934 年后《中央巡视条例》逐渐衰微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巡视制度变迁的主要历程
        (一)制度探索:1955 年关于建立巡视制度决定的提出
        (二)制度停滞:1957 年后巡视制度日渐停滞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巡视制度变迁的主要历程
        (一)制度重建:1996 年关于建立巡视制度试行办法的颁布
        (二)制度完善:2004 年关于巡视工作暂行规定的颁布
        (三)制度健全:2009 年《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的颁布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巡视制度变迁的主要历程
        (一)制度创新:2015 年《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颁布
        (二)制度优化:2017 年《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修订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巡视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
        (一)巡视制度生成的动力因素
        (二)巡视制度更新的动力因素
        (三)巡视制度衰微的动力因素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巡视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
        (一)巡视制度探索的动力因素
        (二)巡视制度停滞的动力因素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巡视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
        (一)巡视制度重建的动力因素
        (二)巡视制度完善的动力因素
        (三)巡视制度健全的动力因素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巡视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
        (一)巡视制度创新的动力因素
        (二)巡视制度优化的动力因素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总体特征
    一、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结构科学性
        (一)巡视主体日益专职化
        (二)巡视对象逐步全覆盖
        (三)巡视方法渐趋多元化
        (四)巡视程序不断规范化
        (五)巡视权责更加一致化
    二、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功能聚焦性
        (一)由多元功能向监督功能聚焦
        (二)由多元监督向政治监督聚焦
    三、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方式多重性
        (一)巡视制度变迁方式的渐进性
        (二)巡视制度变迁方式的外生性
        (三)巡视制度变迁方式的合意性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
    一、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驱动路径
        (一)政治权力主体的适应变革
        (二)现代政治观念的有效支撑
        (三)多元制度体系的匹配衔接
        (四)关键时间要素的精准把控
    二、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内容指向
        (一)推动巡视制度结构现代化
        (二)促进巡视制度功能政治化
        (三)增强巡视制度执行实效性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的评述
    三、研究的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注释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党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新时代高校党建的概念解析
        (一)党建的涵义
        (二)高校党建的涵义
    二、新时代高校党建的形势和任务
        (一)新时代高校党建的新形势
        (二)新时代高校党建的新任务
        (三)新时代高校党建的新要求
    三、新时代高校党建的理论基础
        (一)马列经典作家关于党建思想
        (二)十八大前党的领导人关于高校党建论述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建理论
    注释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党建的成就及问题
    一、新中国高校党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
        (一)十八大以前高校党建的发展历程
        (二)新中国高校党建的基本经验
    二、新时代高校党建的新成就
        (一)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切实加强
        (二)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提升
        (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
    三、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一些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站位不高
        (二)一些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执行不到位
        (三)一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效能发挥不充分
        (四)一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落实不利
        (五)一些高校作风纪律建设有待加强
    四、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问题成因分析
        (一)思想认识上重视不够
        (二)体制机制建设滞后
        (三)“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
    注释
第四章 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党的政治和思想建设
    一、把高校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一)高校党的政治建设是根本性建设
        (二)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三)严格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是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途径
    二、高校党的思想建设是基础性建设
        (一)思想建设是高校党建的宝贵经验
        (二)坚定理想信念是高校党的思想建设根基
        (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
        (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三)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
        (四)挖掘大数据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效能
    注释
第五章 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党的组织建设
    一、坚持和完善高校党的领导体制
        (一)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三)全面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
    二、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体制机制建设
        (二)提升院(系)党的组织力建设
        (三)加强师生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
    三、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专业化高校干部队伍
        (一)党的干部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
        (二)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校干部
        (三)健全高校干部建设与管理体系
    注释
第六章 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
    一、坚持高校正风肃纪建设
        (一)作风建设是高校党建的长期任务
        (二)加强纪律建设是高校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
        (三)加强高校党员干部纪律建设
    二、加强高校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和监管
        (一)加强高校纪检监察干部建设
        (二)加强高校纪检监察干部监管
        (三)加强高校纪(监)委组织和监督体系建设
    三、建立健全高校监督长效机制
        (一)建立健全党内监督机制
        (二)建立健全内控机制
        (三)建立健全巡视全覆盖新机制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新中国成立初期党自我革命的实践与经验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党自我革命的研究内容
        1.2.2 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党自我革命的相关研究
        1.2.3 关于自我革命研究的整体述评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自我革命概念的界定
        1.3.2 自我革命与党的建设的联系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缘起
    2.1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2.1.1 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批判性和革命性
        2.1.2 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阶级性和先进性
    2.2 中国共产党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
        2.2.1 八七会议的反“右”,开创革命的新局面
        2.2.2 遵义会议的纠“左”,实现党生死攸关的转折
        2.2.3 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实现党思想的解放
    2.3 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赶考”胜利的现实需要
        2.3.1 中国共产党解决自身问题的现实需要
        2.3.2 工作重心的转移,克服本领恐慌的需要
        2.3.3 为伟大社会革命发展锻造坚强领导核心
第3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实践探索
    3.1 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实现思想上的自我改造与提升
        3.1.1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3.1.2 推进形势与政策教育
        3.1.3 开展整风运动
    3.2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实现党的组织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3.2.1 严格党员选拔标准
        3.2.2 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管理
        3.2.3 整顿党的基层组织
    3.3 整顿党内突出问题,推进党的政治生态的自我净化
        3.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内贪污腐败的滋生
        3.3.2 开展“三反”运动
        3.3.3 推进“新三反”运动
    3.4 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巩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3.4.1 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党的大政方针的适时调整
        3.4.2 在解决高岗、饶漱石事件中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第4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经验启示
    4.1 以先进理论淬炼思想为基础
    4.2 以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强化宗旨意识为核心
    4.3 以发挥党员干部“关键少数”的带头作用为龙头
    4.4 以批评和自我批评为重要武器
    4.5 以党内法规制度为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6)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情况
        (三)对国内外研究状况的评析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
    一、延安时期和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
        (一)延安时期
        (二)党的政治建设
        (三)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
    二、政治和讲政治
        (一)政治
        (二)讲政治
    三、党的建设与政治建设
        (一)党的建设
        (二)党的建设层面的政治建设
        (三)国家建设层面的政治建设
    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党的政治建设
第二章 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来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党的政治建设思想
        (一)无产阶级政党发展必须坚定政治信仰
        (二)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对革命事业的政治领导
        (三)政治能力的提高是共产党发展的重要条件
        (四)无产阶级政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政治生态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政治思想
        (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精华
        (二)中国传统政治忠诚观涵养政德
        (三)中国传统大局观给予历史启迪
        (四)中国传统廉洁文化的养料滋养
    三、中国共产党自身政治建设积累的经验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员思想政治化的要求
        (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三)提高政治能力是从政治上建设党的着眼点
        (四)良好的政治生态是政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第三章 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条件和实践要求
    一、历史条件:相对稳固的根据地得以创建
        (一)根据地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
        (二)局部执政奠定了较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共产国际的变化增强了党的自主性
    二、实践需要:应对复杂的革命形势的迫切要求
        (一)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可靠保证
        (二)应对外部困境和危机的内在要求
        (三)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必然结果
    三、党建要求: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内在逻辑使然
        (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影响党员政治信仰
        (二)党的政治领导弱化的状况需要及时扭转
        (三)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亟待提高
        (四)保持党的自身肌体健康需净化政治生态
第四章 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具体实践
    一、夯实思想根基以坚定政治信仰
        (一)加强理论武装以提高党的战斗力
        (二)实事求是地制定和执行党的路线
        (三)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立场
    二、完善党的领导机制加强政治领导
        (一)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二)建立中国共产党一元化领导体制
        (三)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领导制度
        (四)坚持群众路线这一基本领导方法
    三、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能力
        (一)增强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
        (二)彰显边区各机关政治属性
        (三)发挥群团组织桥梁和纽带作用
        (四)在政治历练中提高党员干部政治能力
    四、依托局部执政着力净化政治生态
        (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内生活政治性
        (二)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以促进全党团结统一
        (三)突出政治标准选拔干部以确保德才兼备
        (四)建设廉洁政治以保持党员干部清正廉洁
第五章 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成就及特点
    一、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成就
        (一)保证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方向和效果
        (二)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三)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
        (四)营造了一个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
        (五)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进程
    二、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特点
        (一)形势严峻彰显任务艰巨性
        (二)理论指导方面创新性突出
        (三)具体实践方面侧重于军队
        (四)价值追求方面凸显人民性
第六章 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经验及当代启示
    一、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是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灵魂
        (二)保证全党服从中央是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三)坚持正确政治路线是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遵循
        (四)党员干部示范引领是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关键
        (五)延安时期以整风形式加强政治建设是党的伟大创举
        (六)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是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保障
    二、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对当代的启示
        (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党的历史使命
        (二)将维护党的核心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重中之重
        (三)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四)加强党员党性修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五)强化制度保障,不断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制度化
        (六)推动党的政治建设与党的其他各项建设协调共进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中国成立初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三) 本领域的研究状况
        1. 国外研究
        2. 国内研究
        (1) 关于政治生态理论的相关着作研究
        (2) 关于政治生态相关问题的学术论文研究
        (3) 新中国成立初期与党内政治生态建设
        3. 简要评述
    (四) 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分析
    (五)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 创新之处
        2. 不足之处
一、概念辨析与理论来源
    (一) 概念辨析
        1. 生态
        2. 政治生态
        3. 从政环境
    (二) 理论来源
        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论述
        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论述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历史背景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必要性
        1. 中国共产党肩负历史使命的必要条件
        2. 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
        3. 中国共产党巩固人民政权的必要前提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可能性
        1. 中国共产党在面临复杂的形势下负重前行
        2. 中国共产党逐步提高执政和经济建设的能力
        3. 中国共产党进行必要的改革措施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主要方法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1.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内涵
        2.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3. 根除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1. 提高党员干部的业务素质
        2. 提高党员干部的文化素质
        3. 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
    (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加强党的纪律规矩建设
        1. 重视纪律规矩教育与兴起学习之风
        2. 坚决维护党内团结与反对分裂动荡
        3. 完善纪律规矩制度与健全监督机制
    (四) 新中国成立初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1. 进行规模全面的整风运动
        2. 开展声势浩大的整党运动
        3. 惩治贪污腐败的“三反”运动
四、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历史经验
    (一) 必须以民主政治建设为根本前提
    (二) 必须以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关键
    (三) 必须以政治纪律和规矩为着眼点
    (四) 必须以反腐败斗争为重要症结点
    (五) 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五、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当代启示
    (一) 注重民主政治建设筑牢思想防线
    (二) 引领党员领导干部提高党性修养
    (三) 坚守纪律规矩意识强化底线思维
    (四) 贯彻全面从严治党铲除政治腐败
    (五) 重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宣传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机制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基本逻辑
    1.1 历史逻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发展流变
    1.2 理论逻辑:政治生态理论与党的建设的耦合效应
        1.2.1 政治生态理论是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基础理论
        1.2.2 党内政治生态与党的建设的互动关系
        1.2.3 “使命——领导——建设”是党内生态建设的重要演进
    1.3 现实逻辑:中国共产党执政初期面临的诸多挑战
        1.3.1 “百废待兴”的国内局势
        1.3.2 “暗流涌动”的国际形势
        1.3.3 “全面执政”的现实挑战
第2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的涵养机制
    2.1 加强党的理论教育,突出思想引领
        2.1.1 夯实党员理论基础
        2.1.2 完善党校教育体系
    2.2 接续抓好党性教育,弘扬优良作风
    2.3 狠抓党的宣传工作,传播党的政策
第3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净化机制
    3.1 开展整党整风运动,提高党的纯洁性
        3.1.1 开展整风运动,改善全党工作作风
        3.1.2 开展整党运动,纯洁党的基层组织
    3.2 开展三反五反运动,防范党的病毒传播
        3.2.1 “雷厉风行”正风气
        3.2.2 坚持“团结-批评-团结”
    3.3 正确开展党内斗争,增强党的团结统一
第4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保障机制
    4.1 加强党的集中统一,为党内政治生态提供政治保证
        4.1.1 始终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4.1.2 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4.1.3 抓好党的团结,克服分裂
    4.2 建立健全党的纪检监察制度,为党内政治生态提供纪律保证
    4.3 强化党的干部培养机制,为党内政治生态提供组织保证
        4.3.1 严格党员标准,为选拔干部提供基础保障
        4.3.2 确立党管干部的原则,明确干部培养方向和选拔标准
        4.3.3 建立分门别类的培训体系,提升干部综合素质
    4.4 完善党的基本制度,为党内政治生态提供制度保证
        4.4.1 民主集中制度
        4.4.2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
        4.4.3 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度
第5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经验与启示
    5.1 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工作的经验
        5.1.1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
        5.1.2 从严肃纪关键在“严”
        5.1.3 率先垂范肃党纪
        5.1.4 舆论监督正风气
    5.2 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工作的启示
        5.2.1 坚持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
        5.2.2 重视培育党内政治文化
        5.2.3 长抓不懈“反腐败”
        5.2.4 发挥“关键少数”导向作用
        5.2.5 构建党内政治生态的评价标准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基本概念
        (一) 政党的先进性
        (二) 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基本内涵
    三、研究述评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评析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建设的论述
        (一) 工人阶级政党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
        (二) 工人阶级政党应开展积极有效的组织建设
        (三) 工人阶级政党应开展积极的党内斗争
        (四) 纪律和权威是党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保证
        (五) 团结统一是党保持先进性的基本原则
    二、列宁和斯大林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建设思想
        (一) 以先进理论武装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
        (二) 先进的党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积极的纲领
        (三) 先进的党要保证党员的先锋战士品质
        (四) 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政党保持先进性的基础
        (五) 民主集中和党内监督是政党先进性的组织保障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先进性因子
        (一) “实事求是”思想
        (二) “经世致用”思想
        (三) “以民为本”思想
        (四) “自省”“责己”思想
        (五) “任人唯贤”思想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探索历程
    一、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开始探索党的先进性建设
        (一) 中共一大与党的先进性建设探索的开端
        (二) 中共二大探讨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
    二、国共合作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对先进性建设的新探索
        (一) 中共三大积极探索党的先进性建设
        (二) 中共四大推进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三) 中共五大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的深化
        (四) 党内右倾错误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影响
    三、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对先进性建设的探索创新
        (一) 八七会议对白色恐怖下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作了有益探索
        (二) 中共六大全面探索党的先进性建设
        (三) 古田会议开辟了党的先进性建设新思路
        (四) 党内“左”倾错误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影响
    四、北上抗日与同国民党合作抗战中对先进性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 遵义会议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伟大转折
        (二) 瓦窑堡会议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三) 党的苏区代表会议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继续推进
        (四) 六届六中全会与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五) 在建设全国性大党过程中关于先进性建设的探索
        (六) 延安整风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创新
        (七) 中共七大与党的先进性建设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
    五、解放战争时期党加强先进性建设
        (一) 解放战争初期党加强思想和组织先进性建设
        (二) 整党整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党的先进性建设
        (三) 国共战略决战时期加强党的组织和制度先进性建设
        (四) 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对执政党加强先进性建设的新要求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先进性建设的举措
    一、思想政治先进性建设
        (一) 加强理论宣传,增强理论认同
        (二) 重视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三) 开展整风整党运动,肃清错误思想
    二、组织先进性建设
        (一) 坚持党员标准,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二) 选拔培养干部,夯实干部队伍
        (三) 加强支部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三、作风先进性建设
        (一)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净化党内风气
        (二) 反对官僚主义,整顿不正之风
        (三) 严厉惩治贪污腐败,纠正不良作风
    四、纪律先进性建设
        (一) 制定严明的纪律,严肃纪律强化执行
        (二) 加强纪律教育,提高党员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三) 建立纪律监察机构,预防和纠正违纪行为
    五、制度先进性建设
        (一) 建立请示报告制度,树立党中央权威
        (二) 贯彻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三) 完善党内巡视制度,确保中央路线贯彻落实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评析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特点
        (一) 阶级性和群众性相统一
        (二) 长期性和阶段性相统一
        (三) 历史性和现实性相统一
        (四) 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五) 整体性和个体性相统一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历史贡献
        (一) 形成了党的建设的科学布局
        (二) 造就了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三) 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四) 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建理论
        (五) 奠定了社会主义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础
第五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经验启示
    一、加强政治建设,保持党的政治先进性
    二、筑牢思想根基,保持党的思想先进性
    三、构建组织支撑,保持党的组织先进性
    四、推进作风建设,保持党的作风先进性
    五、加强纪律建设,保持党的纪律先进性
    六、创新制度建设,保持党的制度先进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廉政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廉政精神的概念与内涵
    四、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五、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廉政精神培育的资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廉政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廉政思想
        二、列宁的廉政思想
    第二节 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廉政传统
        一、强调君主勤政爱民
        二、崇尚官吏廉洁从政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廉政经验
        一、党初创和大革命时期的廉政经验
        二、土地革命时期党的廉政经验
        三、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廉政经验
        四、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廉政经验
第二章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廉政精神培育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党组织自身的挑战
        一、所处环境和执政地位的变化
        二、新增党员素质良莠不齐
        三、党和国家的各项制度尚不健全
    第二节 党面临的外部环境挑战
        一、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
        二、留用旧公职人员状况复杂
        三、封建社会的腐朽思想根深蒂固
第三章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廉政精神培育的主要措施
    第一节 加强廉政教育
        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
        三、遵守法纪的观念教育
        四、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教育
    第二节 健全廉政制度
        一、健全廉政法律制度
        二、完善干部管理制度
        三、严格财经制度
    第三节 强化廉政监督
        一、党内纪律监督
        二、行政内部监督
        三、人民群众监督
        四、新闻舆论监督
    第四节 开展反腐斗争
        一、整风整党运动
        二、“三反”、“五反”运动
        三、“新三反”运动
第四章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廉政精神培育的价值
    第一节 建国初期廉政精神培育的历史效用
        一、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
        二、促进了党政机关的廉洁高效
        三、树立了党廉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四、形成了崇尚廉洁的社会风尚
    第二节 建国初期廉政精神培育的理论贡献
        一、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的发展
        二、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宝库
        三、为无产阶级政党廉政精神培育提供了经验
    第三节 建国初期廉政精神培育的现实启示
        一、加强廉政教育是廉政精神培育的关键
        二、健全廉政制度是廉政精神培育的基础
        三、强化廉政监督是廉政精神培育的保障
        四、高悬惩治腐败利剑以成威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斗争及其历史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作风建设研究(1949-1956)[D]. 康亮. 西华大学, 2021
  • [2]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教育质量提升研究[D]. 欧阳月明. 南昌大学, 2021(02)
  • [3]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研究[D]. 杨楠. 吉林大学, 2021(01)
  • [4]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研究[D]. 丛喜权.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新中国成立初期党自我革命的实践与经验研究(1949-1956)[D]. 易明.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6]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研究[D]. 刘栋. 兰州大学, 2020(01)
  • [7]中国成立初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研究[D]. 王芬.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8]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机制研究(1949—1956)[D]. 杨轶婷.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19(01)
  • [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历史考察[D]. 张新洲. 湘潭大学, 2019(12)
  • [10]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廉政精神培育研究[D]. 汪新磊. 三峡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腐斗争及其历史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