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长沙文化行为模式与楚文化的关系

论长沙文化行为模式与楚文化的关系

一、论长沙文化行为模式与楚文化之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姜琪[1](2021)在《荆楚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一直是国内外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进入21世纪,我国课程资源相关研究进入快车道。2001年,教育部发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不仅指明了新课改的任务与方向,还着重探讨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明确指出要充分地开发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思政作为高中教育的一门课程,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其中《文化生活》是高中思政教材的第三册,和学生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息息相关,也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虽然湖北地区2020年开始用新教材《哲学与文化》,但目前高二高三年级仍继续用《文化生活》,且两者体系与内容大同小异,《文化生活》内容包含于《哲学与文化》中,且在后期可作为文化板块的拓展,因此本研究在今后仍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荆楚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文化相比有其独特性和共性,当地学生也是在荆楚文化的熏陶下成长,《文化生活》的教学理应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因此,如何在当地高中思政课《文化生活》教学中有效地融入荆楚文化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荆楚文化资源为媒介,以《文化生活》教材为载体,以高中思政课堂教学为主题和根本,以“从身边入手,由简入繁,见微知着”为教学核心理念,采用文献分析法、实证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首先对荆楚文化资源进行解剖分析,然后分析荆楚文化资源运用于《文化生活》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数据、总结问题和原因,最后根据以上分析提出荆楚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运用的原则及策略。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帮助,以期推动教材和教学改革,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陈景惠[2](2020)在《长沙铜官窑文化氛围对游客满意度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旅游产业因其在社会经济发展系统中的高关联度与强大的综合带动作用,逐渐成为国家调结构稳增长的重要战略选择。2011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提出建设“文化强国”长远战略,旅游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够通过传承和传播文化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需求,文化旅游的发展一方面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旅游产业新格局的形成。在查询了文化旅游相关资料后,笔者选择湖南重要的文化旅游地——长沙铜官窑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长沙铜官窑的文化氛围及游客满意程度进行评价,并基于游客感知构建了旅游地文化氛围与游客满意度模型。其次根据旅游地文化氛围与游客满意度的相关研究,结合旅游相关从业者建议,将文化氛围分为物质、精神及制度三个维度,并进行测项确定及测评。再基于感知绩效模型对游客满意度进行测量,最后计算出长沙铜官窑文化氛围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力。通过网络问卷发放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信效度分析、多元回归等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整体而言,文化氛围对游客满意度有直接显着的影响,其中,物质文化氛围及制度文化氛围对游客满意度有直接影响,但精神文化氛围对游客满意度影响力极低。除此之外,长沙铜官窑游客满意度整体较高,但门票价格及购物体验的评分相对较低。最终本文根据结论提出了物质文化氛围及制度文化氛围的针对性建议:从物质文化氛围构建角度,长沙铜官窑需构造遵循历史原真性,构建旅游地文化氛围;打破传统模式,构建衍生物文化氛围。从制度文化氛围构建角度,此地应该保持服务过程规范;提供游客后勤保障;周全景区规划设计。

周舒冕[3](2020)在《唐代长沙窑瓷上题记中的广告语研究》文中指出唐代长沙窑是一座曾经极度辉煌却被历史所遗忘、产品曾经通达海外却缺乏文献史料的大窑口。它不仅以其广为使用的釉下彩绘工艺打破了唐代“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开创了“南青北白长沙彩”的新气象,还以其将“大雅之堂”的诗文书画和丰富有趣的各种题记装饰在瓷器之上,在中国古代瓷器装饰史上写上了靓丽的一笔。在这些题记中存在不少的广告语,对研究陶瓷装饰、广告文化、历史风俗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将长沙窑瓷上题记中的广告语捡拾出来做专题研究,从这些广告语的语意系统和形式系统两个方面做深入地剖析和探寻,试图梳理这些广告语的形式表达,探究它们表层和深层涵义。同时,透过这些广告语来窥见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消费方式、消费心理、审美取向以及它们在广告文化发展脉络中的地位和价值。首先,采取田野考察法和历史文献研究法对长沙窑古遗址进行实地考察以及广泛地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在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地整理后,结合长沙窑所处的唐代的历史背景,一方面从长沙窑瓷上广告语的产生缘由、类型、特征、作用与地位来分析其语意系统,另一方面从广告语的书写形式、书写位置、排列形式及呈现形式来探析其形式系统。然后,运用跨学科研究法从广告学、市场营销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些广告语进行综合性地解读。从广告学角度分析长沙窑的产销过程及广告活动,发现唐朝的广告发布活动、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活动实际上呈三位一体的关系,当时还未形成有体系的广告活动,更未产生专门的广告行业。许多现代营销手段在长沙窑的广告活动中还可找到雏形和先例,从市场营销学方面来解读,长沙窑商家主要采用了目标市场定位策略、品牌商标策略、市场价格策略、产品包装美化策略及名人效应等手段来进行市场营销,是唐代民间发达的市场营销文化的一个体现。综合心理学理论探究长沙窑作坊的广告行为,发现广告语发生作用的机制和过程完全是心理性的,概括为吸引注意——刺激兴趣——引起欲望——购买行动——买后满足这样大致的流程。最后,从长沙窑瓷上的广告语及其作坊的广告行为中剖析出几点启示,希冀能为现代的广告设计提供些许借鉴价值,广告设计者们应充分考虑到当下社会的时代特征、价值取向和审美风格,以创作出更多经典的广告作品。

胡平平[4](2019)在《楚文化南渐的考古学观察 ——以洞庭湖水系区东周秦代墓葬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两周时期的洞庭湖水系区居住着所谓“百越”和“苗蛮”的族群。战国中期早段,楚国在吴起的倡导下实行变法,楚国的势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南扩张,逐渐将本区域纳入了其政治版图。这一历史事件深刻地改变了区域历史发展的轨迹,为其纳入秦汉帝国统治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从洞庭湖水系区东周秦代墓葬材料出发,在构建区域内分期与年代框架的基础上,着重对楚文化南渐的过程及其对南土的统治策略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主要分为八章。第一章为绪论。详细梳理了洞庭湖水系区东周秦代墓葬研究的发现与研究简史,总结了以往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构建年代框架。主要通过对楚、越文化墓葬随葬品的类型分析,根据共存关系和横向比较,构建了整个洞庭湖水系区东周秦代的年代序列,共分为四期8段。第三章为其他文化器物的分析。主要对中原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湘西土着文化、秦文化、群舒文化的器类及一些融合型器物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它们的时空分布和历史背景。第四章为墓葬形制划分及文化分区。墓葬形制主要包含A型长方形坑和B型楔形坑,每型下又细分。分区主要是从历时的角度,将本区域东周秦代的遗存分为A-F六区,其中F区又细分为四个小区。第五章为楚文化南渐过程的研究。首先对本区域一些所谓楚文化早期阶段遗存的年代和性质进行了辨析,认为它们属于受楚文化影响的遗存。在此基础上,将楚文化南渐的过程分为萌芽阶段、开始阶段、发展阶段、繁荣阶段四个阶段。第六章为楚、越融合问题研究。首先对“狭长形墓”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墓葬文化性质的判定标准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分区域对湘江下游、湘江中上游、资水下游三个越人传统聚集区楚、越融合的过程进行了分析。第七章为楚国对洞庭湖水系区统治策略的研究。结合区域内东周楚城的发现与研究、以及郡县制和封君制在本区的推行情况,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对洞庭湖水系区进行功能分区,共分为政治经济区、军事区、封邑区、民族区、文化走廊区等五个区。第八章为结语。对本文的主要收获进行总结,并指出研究的局限性。

陈筱旻[5](2018)在《楚文化图形符号在湖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孕育出了无数缤纷绚烂的文化,其中楚文化就是这悠久历史长河中的一颗耀眼的明星。楚文化发祥于湖北荆州,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富于浪漫的情怀以及神秘诡谲的特色而着称于世,并以其丰富的内涵与深邃的思想而影响古今。楚图形符号是楚文化的一部分,是楚文化精神在器物上的展示,同时也为现代设计带来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与灵感。从符号学角度分析可知,图形是通过可视的艺术形态来表达创造性的意念,是抽象的符号,符号与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符号是沟通人类与世界的桥梁,同时也是人类社会与文化发展的催化剂。现如今,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拥有丰富灿烂的文化底蕴并不能创造出巨大的价值,只有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认同自己的文化,才能将文化的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而文化输出也已成为各国竞争中的软实力。在这一前提下,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以文化为载体,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产品的品质,赋予了产品灵魂。作为历史文化载体的博物馆,更是应该肩负起传播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创造文化价值的重任。因此,国内外很多博物馆也都越发注重文创产品的开发及文创产品包装的设计:中国故宫博物院利用馆内展出文物,统计选出受观者喜爱的文物再据此设计制造出多种结合实用性与美观性为一体的文创产品及包装设计,如书签、直尺、笔、笔记本、瓷杯、饰品等,从内到外无不具有故宫特有的文化气息;作为文化输出大国的日本,在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中也毫不马虎,遍布日本的博物馆与美术馆所售卖的文创产品以明信片、文具为主,常结合本民族文化进行创作设计,独具特色。相比较而言,承载着楚文化的湖北省博物馆对文创产品的开发及文创产品包装的设计并没有很重视,较多的是注重从器物造型上进行设计以及基于视觉上的层面进行研究,对于传统图形符号与产品包装之间关联性的研究相对欠缺,且文创产品包装从设计上较少有对传统图形符号进行统一的表现。针对这一现象,尝试以楚文化图形符号为例,探讨如何在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体现楚文化图形符号特征,达到文化与包装设计的高度契合,从而达到传播楚文化与增加产品销售的目的。本文从符号学、文化传播学、消费者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的角度对楚文化图形符号进行研究,探讨楚文化图形符号的深层意义与人文、社会的关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楚文化图形符号,寻找楚文化图形符号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进行转化的方法与运用手段,再以湖北省博物馆为载体,将楚文化图形符号应用于湖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及包装设计之中,在提升,也使楚文化在这一载体上得到有效的推广与传播。

陈学嫔[6](2017)在《生命延续与变形神话 ——以西汉马王堆旌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一九四九年出土於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的《女子龙凤龙图》,以及一九七三年出土於湖南长沙市东南子弹库楚墓的《男子御龙图》,都是在战国末年的文物,这两件铭旌覆盖在内棺的棺盖上,皆与葬仪死後登仙有联繋。汉代在宗教思想上延续了战国晚年的长生登仙思想,另外加以阴阳学家在汉初兴盛,对於死後的冀求更富期待与想像,汉初长沙马王堆一号与三号汉墓出土的铭旌,其内容图像十分繁复,充分表现出先民对於变形神话中死後复苏觐念的渴望。《山海经》是我国古汉文记载变形神话之先河,叙述变形神话中转形托物而再生的观念,藉由变形达到死後复苏与长生不死的境界,通过旌幡中的图像,印证变形神话中死後复苏的寄托。而古代中国的艺术与人文多半与宗教仪式有密切的联系,纵然有一部分含有政治意味或只是用来提供生活娱乐,但在这漫长的时期里许多的艺术品,多数是用於奉祀天地神只,山川精灵以及祖宗先灵,藉此与天地神灵甚至幽冥世界的沟通桥梁。然而,我们对於先民艺术与人文的认识,主要是根据墓葬出土的文物,因此,在本质上便与死亡相关。“仙”或“神仙”,为中国文化所特有的的概念。这种想法来源於“不死”的渴望,中国古代对於死亡观念的诠释中,最吊诡的莫过於生即死、死即生,方死方生,死生相继,灵魂外寄的思维,认为死亡并非真正的结束,灵魂可以脱离肉体而存在於某个未知的境界,抑或死者的灵魂可以寄托於其他的人和物的身上,透过这样一种生死相继的观点,以消解死亡的绝对意义。藉由考证远古时期葬俗的发现,了解初民们对於灵魂的信仰,以及“魂”与“魄”之间的关系。本论文借由出土的旌幡,研究上古先民从神话的信仰中,产生了宗教图腾崇拜,以及对於死亡所寄寓的绮思,遗有那绵延不绝的象徵仪式,其目的皆是为了生命的另一种延续,即是变形神话中的“转形托物而再生”,那种对生命的执着与浪漫,将萦绕在後代子孙无穷尽的想像与梦回之中。

刘乐乐[7](2017)在《“观”、“看”视域下的汉墓壁画“象”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汉代墓葬壁画以图像的形式呈现了汉代人对死亡的态度以及对死后世界的想象,因而,汉代墓葬壁画在一定程度上比传世文献中记载的丧葬制度更加直接与立体,研究者可以通过对汉代墓葬壁画内容和风格的释读探知蕴含其后的思想、经济、社会等文化脉络以及当时的审美风尚。但是,汉代墓葬壁画在事死如事生的特定主观目的制约下,作为墓主的随葬品深藏于地下,其图像呈现的内容并不完全等同于社会现实本身,而是暗示了墓主(或赞助人)欲将墓葬转化为死后理想家园的殷切期望。墓壁被发掘后,墓葬壁画由藏于地下的随葬品变为举世瞩目的艺术品,墓葬壁画在图像-观-观者的视域下被探寻、追问。在这种研究范式中,研究者回避了一个核心问题,即在墓葬之中,以视觉形象呈现的墓葬壁画并非是作为视觉图像而存在的。这意味着,许久以来,墓葬壁画作为被观的对象,遮蔽的存在着。因而,在墓葬壁画研究中,必须考虑以下三个问题:一、谁在观?二、观何物?三、如何观?墓葬壁画的观者包括两类,即墓葬被封藏前墓葬的建造者、赞助人和墓葬被发掘后站立于丧葬礼仪体系之外的意外观者。他们所观之物分别是具有空间性和物质性的墓葬中壁画和或丧失空间性或丧失物质性的(墓葬)壁画。他们与墓葬壁画的关系都是视觉活动下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在这种视觉活动中,图像、观和观者都属于日常语言,观因观看者的不同视域呈现为盲目之看与意见之观,墓葬壁画亦因此被赋予宗教、政治和美学等价值。但是,在墓葬这一特殊的存在场域中,墓葬壁画虽然是视觉图像,但却指向非视觉。就此而言,封藏于地下的墓葬壁画究竟是否存在观者?或者更确切的说,墓主究竟能否成为墓葬壁画的观者?这一问题的追问促使我们对“观”这一概念进行重新界定。“观”除具有看、极目洞察之见的用法之外,其本字“萑”与“翟”皆有灌祭一义。所谓灌祭是指天子或诸侯以圭瓒酌郁鬯之酒灌注于地,使香气达于渊泉,引起神灵的注意,使之(神)起而与尸之形相合,如此,主人和主妇才能通过献“尸”(形神合一)实现尸饱如亲饱、尸醉如神醉的祭祀目的。故而,“观”作为祭礼之一环,具有神秘的降神意义,使尸作为真正的祖先而存在。对于墓葬礼仪图像而言,图像的本性(象此之“在”)完成于其自身之中(降神附于图),而非画师、赞助人或其他观者的观看、判断、陈述之中。在“观”的此种意涵中,因日常语言所遮蔽的墓葬壁画像作为“象”的本性显现出来。“像”的首要意涵是指与物(人)相似之形,此意涵乃是从“象”中分化出来的形式、形状义。根据《周易》对“像”与“象”关系的论述,“象”强调形似之意的同时更强调“象”如所像之物一样去存在。这说明,“象”不仅指物之形状,更包含与形相对的生与神,是与所象之物生命上的一致。汉代墓葬壁画在墓葬礼仪空间中,绝非诉诸视觉的“形”所能规定,而是作为“象”,在感神通灵的信仰下,具有“致天神”的能力或其本身即是真实的存在。不仅如此,在墓葬的特殊礼仪秩序下,汉代墓葬壁画的位置与墓室特定空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使墓葬具有天象、仙境和家园的象征性意涵,共同完成死者“理想家园”的建构。对于当代观看者而言,汉代墓葬壁画成为被观照的艺术品,其作为视觉艺术的审美价值凸显出来。汉墓壁画艺术风格问题最先为西方学者所注意,他们最感兴趣的是汉墓画像的空间构图原则,试图证明汉墓画像经历了由二维到三维的图像空间进化。但是作为汉墓壁画最直观的呈现形式——色彩与线条却为中外学者忽视,而这两者无疑最能呈现出汉墓壁画的独特魅力。关于汉代墓葬壁画的用色问题,学者多以五色审美模式涵盖之,却未考虑五色作为一种审美模式的真伪性和五色理论与汉代墓葬中的颜色遗迹的相悖性。五色理论经由时间的演进而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意涵,不仅成为阐明或建构以五行为序的思想体系或礼仪制度的一面,更被赋予了道德价值判断,形成一种“反色彩美学”的色彩理论;而目前所能见的汉代颜色遗存皆穷尽画工设色之能,可谓“五色杂而炫耀”。这说明从先秦到两汉,不断被“道学化”的五色理论并未成为汉代实际的用色标准,相反,汉代实际用色愈益追求惊采绝艳的生命感性之美。关于汉代墓葬壁画的用笔问题,有学者以为汉代用笔唯尽生动而未至于神。的确,汉代绘画从未特别追求象外之韵的呈现,而是以线条呈现出生命运动的极致。汉代绘画遗迹中的云气意象与奔马形象作为极其简易的“概念化形象”,最能体现两汉时期笔描的特质,二者虽有特定的程式表达,但画工对笔描运动之变化的热衷使其造型语言作最大程度上的夸张表现,线条作为“象”的骨骼挺立起“象”的生命。值得注意的是,色彩与线条属于赋形的方面,而汉代墓葬中的壁画对于色彩与线条的重视,说明色彩与线条在墓葬中具有超越于形之上的与生命存在相关的意涵。山水画与人物画作为中国绘画中的两大题材,其在汉代己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汉代山水图像多为仙境山水,仙山的神圣性与理想性是其最重要的意涵所在。而山水画,尤其是隐逸山水画所呈现的是与画家胸中丘壑相呼应的如桃花源式的超越现实自然山水的理想山水。就此理想性而言,隐逸山水与仙境山水图像确实存在某种亲缘关系。墓葬中墓主形象的面部刻画十分精细,但这些精细的面部特征并不足以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人物仿佛带着一具高度概念化、理想化的面具。传世绘画中的人物像虽然坚持写貌传神,但画家在人物实际形貌的塑造上未必比汉代画师高明许多,由形貌所见的人物性格依旧隐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可见,文人小像依旧是一种理想性的形貌。然而,现代画史研究多将山水画与人物画传统追溯至魏晋时期,忽略汉代山水图像与人物像所承载的宗教象征内涵,而更倾向于以超俗的文人理想与个人性的抒怀解释之。这种忽略隔断了山水图像与人物图像在产生之初所表达的汲汲以求的世俗的理想性。当代学者认为,文本与图像的错位意味着“以图证史”的研究方式无法满足汉墓壁画的研究,而必须将墓葬壁画置于墓葬之中探索其自身的存在意义。这种对墓葬原境的强调或再现以及解释者客观的设身处地的投入无疑可以唤起汉代墓葬壁画原始的、真实的生命瞬间。但是,对于汉代墓葬壁画而言,历史的巨大时间沟壑使得研究者不可能抛弃自己的视域,完全进入墓葬建造者、赞助主,乃至墓主的视域。这意味着,当学者强调墓葬礼仪空间的还原时,他们对于墓葬壁画图像自身的风格、意涵及空间象征性,乃至文本理解等的前见势必会影响到墓葬礼仪空间的还原和汉代社会、政治和宗教环境的复原。由此,当学者在对汉代墓葬壁画的礼仪环境进行还原的同时,必清醒的意识到这种还原是否真的可以完成,并思考研究者究竟应该以何种心态面对汉代墓葬壁画,是惊喜于其作为历史的引证材料的史料价值,还是惊诧于其作为艺术史遗珠的美学价值,抑或惶恐于这难以重构、难以还原的特定存在场域、特定文化背景及宗教背景下的“象”的存在。

张雁勇[8](2016)在《《周礼》天子宗庙祭祀研究》文中指出《周礼》天子宗庙祭祀是指天子以主祭者的身份在宗庙中参加的祭祖仪式,它包括祭祀的对象及类型、祭前准备事宜、祭祀之日的仪式和社会功能四个方面的内容。本文旨在梳理和考辨《周礼》以上内容的基础之上,对天子宗庙祭祀的文化结构、寓意、社会功能及其运行机制进行深入探索。现就各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绪论分为三个部分,即介绍选题缘起及意义、对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和分析、确定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在总体思路上,按照描述事实——分析寓意——探索功能的范式逐渐层层深入。既着力于《周礼》所载天子宗庙祭祀内容的梳理和考辨,又注重对其寓意的阐发和社会功能及其运行机制的探索,试图挖掘出那些在信仰和仪式背后起着支撑作用的文化要素。在研究方法上,不仅会采用传统的历史文献考证和分析方法,而且还将谨慎地择取和借鉴考古学、宗教社会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相关材料、理论和方法。第一章梳理了《周礼》中天子宗庙祭祀的对象及类型。祭祀对象以祭祀先王与先公为主,此外还有祭祀先妣和功臣配祭的制度。祭祀类型可分为常祀与因祭两大部分,其中常祀包括四时祭和间祀,因祭包括因灾祸祈祷、因丧而祭、大师告祭、大田告祭和大会同告祭。第二章和第三章探索了祭祀前的准备事宜。具体包括器服与祭品的准备、卜筮、准备乐舞、发布与执行誓戒禁令、立尸与为期。人们的祭祀意识随着祭祀之日的临近,有一个不断渐进强化的过程。各项祭前准备事宜就是不断强调祭祀的旨趣以及为正式祭祀仪式铺平道路的过程,可以视为一种过渡仪式。它将器服、祭品和祭祀者同凡俗世界完全隔离,并带入到了神圣的时间(祭祀时间)和神圣的空间(宗庙)之中,实现了从凡俗状态到神圣状态的一系列过渡。第四章考察了祭祀之日的仪式。正式仪式开始之前还有一些临祭的程序,即鸡人和巾车呼旦,警起百官以及小宗伯告时于王,世妇等陈列祭器与祭品以及肆师告洁告备,大史安排助祭诸臣行礼的位置。正式仪式包括迎神,祼礼,迎牲、杀牲与割牲,进献笾豆之实、牺牲、酒与粢盛,赐酒于助祭者和执事者,仪式的退出六大步骤。第五章分析了《周礼》天子宗庙祭祀的社会功能及其运行机制。天子宗庙祭祀的预设功能主要为:追念、祈福于祖先及增强宗族内聚力,巩固君臣关系,以孝道垂范教化臣民,将礼义嵌入人心,确认与展示祭祀者的身份及地位,此外还有与政治相关的娱乐和审美功能。这些功能既是天子宗庙祭祀系统正常运行的逻辑结果,又是支撑它得以存在的精神支柱。文章还就《周礼》所载天子宗庙祭祀内容的材料性质给出了判断,对学界运用西方理论进行研究的方法作出反思。在材料的性质上,由于祭祀制度一般具有极强的稳定性,所以我们虽然不能推出《周礼》关于天子宗庙祭祀的记载与周代礼乐社会完全吻合的结论,但也有理由相信,这些记载反映的总体文化结构、寓意以及社会功能都与周代礼乐社会的实际情况相去不远,亦即周代天子宗庙祭祀是《周礼》所载天子宗庙祭祀的结构性来源。在研究的方法上,毫无疑问,西方理论的传入,为我们理解周代礼乐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路。但不可否认的是,周代礼乐文化毕竟有其自身的文化体系,若想作出合理的解释,还须继续深入到它的文化体系中去努力挖掘。

陶静[9](2016)在《地方性知识视域下的湖湘方言写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方言作为地域原生态文化的载体,以独特之态屹立于历史文化长河中,方言写作则成为挖掘地方性知识的重要创新路向。湖湘作家自觉运用方言探寻个性化的创作,同时又超越方言,深入到地域文化意蕴的考察上。本文以地方性知识为主要理论背景,深度描写和符号阐释为方法论,湖湘方言文本为研究核心,湖湘地方性方言写作意义为研究指向,改变以往对方言写作文字学层面以及文学叙事显性层面的研究,不停留在湖湘方言文学中所展现出来的自然地理风貌、生活习性、宗教信仰、民风民俗等地域性文化因素方面的简单描摹,而是对湖湘方言作品的地方性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将研究视域集中在内部空间和隐性层面,挖掘深度描写下的符号意义,如器物、仪式、语言等。同时,注重湖湘方言文本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文学转述,对潜语言进行比较分析和深度阐释,湖湘方言写作研究将呈现出另一番研究图景。论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方言写作概念、湖湘方言研究的现状、意义和方法进行阐述;第二章从传统文学根基、语言习得、生命体验、文化焦虑等方面入手,试析湖湘方言写作的兴起;第三章主要以格尔兹的地方性知识理论为支撑,站在文化持有者的内部视域对湘籍五大区位的方言作家作品中深度描写的器物、空间、仪式、语言等类型多样的符号进行地方性知识的阐释,感知它的深度链接和内涵意蕴;第四章则论述了湖湘方言写作的文化价值;最后,指出湖湘方言写作的未来道路。

易军[10](2014)在《长沙窑事物原型获取与数字化表征》文中研究表明长沙窑是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唐代窑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铜官镇附近石渚的瓦渣坪一带,是极富湖湘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长沙窑事物原型及其数字化表征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其基本研究思路是采用原型理论和数字化方法来获取和表征长沙窑事物,构建理论模型,并通过设计实践试图解决长沙窑面临的文化延续和发展问题。本研究课题来源于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基于湖湘地域文化的创意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子课题之一《基于数字化和湖湘文化特色的创意产品设计共性关键技术》,并以作者在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虚拟原型与反求模型实验室的部分研究工作为基础。本文研究长沙窑的事物原型、数字化和设计三个理论与实践问题。“事物”研究的关键问题是:基于原型的长沙窑事物结构,长沙窑的“物承文化”和“事承文化”及其关系。事物原型研究的三个层面是:长沙窑的文化现象;“事”和“物”的关系;认知模式和“深层”文化模式。数字化研究的关键问题是:基于长沙窑事物结构,采用数字化方法来获取、表征和应用长沙窑的事物原型;设计研究的关键问题是:长沙窑事物原型驱动的设计创意模式,基于原型启发和原型匹配的设计创意机制,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设计创意扩散过程。论文以长沙窑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实验、案例分析和数字化方法等研究过程论证理论和技术方法的正确性、可用性和实用性。论文研究的基本结构为:第一章以文献综述为基础,定义了本文研究的研究范畴、术语与关键问题。第二章从设计角度分析长沙窑事物与事物原型,提出长沙窑的事物原型框架,以及长沙窑事物原型的基本应用范式,即原型匹配和原型启发,并且讨论具体的数字化方法和技术基础。第三章以文献资料为研究证据和史料资源,结合博物馆考察和实地调查等方式,主要研究长沙窑的事与物。在长沙窑事物研究的证据和史料来源的基础上,研究长沙窑事物结构的各项具体内容。第四章根据长沙窑事物特点研究物原型和事原型获取与数字化表征的具体方法和技术路线,提出长沙窑事物原型获取流程,进行事物原型获取与数字化表征实验,初步构建了长沙窑事物原型素材集框架。第五章以长沙窑文化空间和原型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事物原型启发和基于事物原型匹配的设计创意机制。面向长沙窑创意产品设计,提出了事物原型驱动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流程,探讨了事物原型特征应用的创意设计的意义和价值。第六章重点研究了长沙窑事物虚拟现实展示和人机实时交互的软件技术选择与应用、硬件设备选型与展示环境构建,并在实验室进行了部分演示案例模拟。研究的成果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理论层面上,探索一套基于事物原型理论的地域文化数字保护和创意产品设计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体系。提出了事物原型和数字化方法研究长沙窑的研究范式,将长沙窑文化研究视角从考古学拓展到设计学。研究采用事物结构、事物原型获取和数字化表征的研究路线,通过分析长沙窑事物与事物原型,提出长沙窑的事物原型框架和长沙窑事物原型的基本应用范式,并且以长沙窑文化空间和原型启发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事物原型启发和基于事物原型匹配的设计创意机制。研究和案例分析表明,该研究范式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具有设计研究的理论创新意义。第二,在长沙窑事物原型的层面上,以考古资料、研究文献和实地考察等为研究的证据和史料资源,主要研究长沙窑的事与物。在确认长沙窑事物研究的证据和史料来源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长沙窑事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文化影响、信息交流和目的意义及长沙窑物的形成原理、结构形式、胎釉材料、制作工艺和器物造型。根据长沙窑事物特点探讨了物原型和事原型数字化表征具体方法与技术路线,物原型数字化表征通过形态、色彩和纹饰三个原型特征数字化实现,事原型数字化表征通过数字载体描述典型行为或事件实现,提出了长沙窑事物原型获取流程并进行了实验,初步探讨了长沙窑事物原型素材集框架。第三,在长沙窑事物原型驱动的设计创意模式的研究上,以长沙窑文化空间和原型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事物原型启发和基于事物原型匹配的设计创意机制。面向长沙窑创意产品设计,提出了事物原型驱动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流程,探讨了事物原型特征应用的创意设计的意义和价值。构建一个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地域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和开发利用的框架。在长沙窑事物数字化展示环节上,以长沙窑谭家坡遗迹馆的文化遗产展示空间现状为基础,提出了基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三维虚拟演示的软硬件设计方案,构建人机交互控制与数字化艺术空间交互系统,包括动作信息获取、图像引擎的动作信息映射三维模型、动作映射虚拟现实。

二、论长沙文化行为模式与楚文化之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长沙文化行为模式与楚文化之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荆楚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荆楚文化资源概述
    一、荆楚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一)荆楚文化的内涵
        (二)荆楚文化的特点
    二、可运用的荆楚文化资源的内容
        (一)自然风光
        (二)人文景观
        (三)民俗风情
        (四)文学艺术
        (五)精神特质
第二章 荆楚文化资源应用于《文化生活》教学的价值分析
    一、荆楚文化资源应用于《文化生活》教学的必要性
        (一)学生家国情怀、综合素养、学习兴趣的培养需要
        (二)教师发展和教学创新的需要
        (三)学校特色文化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需要
    二、荆楚文化资源应用于《文化生活》教学的可行性
        (一)国家政策的多重保障
        (二)实践形式的多样化
第三章 荆楚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荆楚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教师对荆楚文化资源的运用状况
        (二)学生对荆楚文化资源的认知状况
    二、荆楚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
        (二)原因分析
第四章 荆楚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应用的原则及策略
    一、荆楚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一)有效性原则
        (二)特色性原则
        (三)综合性原则
        (四)实践性原则
    二、荆楚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树立科学的荆楚文化资源开发观
        (二)建立完善体系,对荆楚文化资源进行全方位开发
        (三)将荆楚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各个环节
        (四)以荆楚文化为主题开展课外实践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长沙铜官窑文化氛围对游客满意度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弘扬中华文化的需要
        1.1.2 地域文化传承的需要
        1.1.3 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
        1.2.1 构建旅游目的地文化氛围量表
        1.2.2 揭示长沙铜官窑游客满意度现状
        1.2.3 探讨文化氛围与游客满意度关系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文化氛围
        1.4.2 游客满意度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定量分析法
    1.6 研究内容
        1.6.1 文章框架
        1.6.2 研究思路
    1.7 创新之处
第2章 长沙铜官窑相关概况
    2.1 长沙铜官窑挖掘历程
    2.2 长沙铜官窑地理分布情况
    2.3 长沙铜官窑历史发展脉络
    2.4 长沙铜官窑文物现存情况
        2.4.1 国内文物保存情况
        2.4.2 国外文物保存情况
        2.4.3 “黑石号”沉船的打捞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前期工作
        3.1.2 文化氛围维度识别
        3.1.3 游客满意度维度确定
        3.1.4 模型构建
        3.1.5 研究假设
    3.2 问卷设计
        3.2.1 文化氛围量表设计
        3.2.2 游客满意度量表设计
    3.3 数据收集与整理
第4章 数据分析
    4.1 研究样本描述性统计
    4.2 信度分析
    4.3 效度分析
    4.4 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4.5 多元回归分析
        4.5.1 岭回归
        4.5.2 模型计算
    4.6 满意度总体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长沙铜官窑文化氛围构建建议
        5.2.1 物质文化氛围构建建议
        5.2.2 制度文化氛围构建建议
    5.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A 铜官窑文化氛围调查问卷

(3)唐代长沙窑瓷上题记中的广告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广告学的有关文献
        (二)长沙窑的有关文献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发展脉络
    第一节 市声广告的基本发展路径
    第二节 陈列广告的基本发展路径
第二章 长沙窑瓷上广告语的语意系统分析
    第一节 简述长沙窑瓷上题记
    第二节 广告语的产生缘由
        一、社会因素
        二、经济因素
        三、文化因素
        四、湖湘地域的群体文化心理
        五、工匠自身因素
    第三节 广告语的类型
        一、作坊主姓氏广告
        二、订购客户广告
        三、标价广告
        四、酒类促销广告
        五、器自名广告
        六、赞颂类广告
    第四节 广告语的特征
    第五节 广告语的作用
    第六节 广告语的历史地位
第三章 长沙窑瓷上广告语的形式系统分析
    第一节 广告语的书写形式
    第二节 广告语的书写位置
    第三节 广告语的排列形式
    第四节 广告语的呈现形式
        一、独立广告语
        二、图文结合广告语
第四章 长沙窑瓷上广告语的古今价值
    第一节 基于长沙窑瓷上广告语回望过去
        一、从广告学角度看唐代的广告业
        二、从市场营销学角度看唐代的市场营销文化
        三、从心理学角度看唐代商人的心理战术
    第二节 立足长沙窑瓷上广告语启示当今
        一、综合多元文化
        二、结合时代特色
        三、协调广告形式与产品要素的关系
        四、明确广告的受众群体
        五、启发现代包装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楚文化南渐的考古学观察 ——以洞庭湖水系区东周秦代墓葬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时空范围
        1.2.1 时间范围
        1.2.2 空间范围
    1.3 发现与研究简史
        1.3.1 第一阶段:古器物学研究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末)
        1.3.2 第二阶段:科学发掘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
        1.3.3 第三阶段:百家争鸣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2000年)
        1.3.4 第四阶段:反思与深化阶段(2000年至今)
    1.4 研究现状分析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6 关键术语的界定
        1.6.1 楚人与楚文化
        1.6.2 越人与越文化
第二章 主要随葬品形制分析及分期断代
    2.1 随葬品形制分析
        2.1.1 楚文化器物
        2.1.2 越文化器物
    2.2 分期断代
        2.2.1 楚文化器物分期及断代
        2.2.2 越文化器物分期及断代
        2.2.3 年代序列的建立
第三章 其他文化器物分析
    3.1 各文化因素器物分析
        3.1.1 中原文化器物
        3.1.2 吴越文化器物
        3.1.3 巴蜀文化器物
        3.1.4 湘西土着文化器物
        3.1.5 秦文化器物
        3.1.6 融合型器物
        3.1.7 其他
    3.2 各文化因素的时空分布
        3.2.1 春秋早中期
        3.2.2 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
        3.2.3 战国中期
        3.2.4 战国晚期
    3.3 历史背景分析
第四章 墓葬形制划分及文化分区
    4.1 墓葬形制划分
        4.1.1 A型:长方形墓
        4.1.2 B型:楔形坑墓
    4.2 分区研究
        4.2.1 第一期第1段分区
        4.2.2 第二期第2段分区
        4.2.3 第二期第3段分区
        4.2.4 第三期第4段分区
        4.2.5 第三期第5段分区
        4.2.6 第四期第6段分区
        4.2.7 第四期第7、8段分区
第五章 楚文化南渐过程研究
    5.1 前人研究分析
    5.2 相关遗址分析
    5.3 楚文化南渐过程研究
第六章 楚、越融合问题研究
    6.1 “狭长形墓”问题
    6.2 墓葬文化性质的判定
    6.3 各区楚、越融合过程研究
        6.3.1 湘江下游
        6.3.2 湘江中上游
        6.3.3 资水下游
第七章 楚国对洞庭湖水系区的统治策略
    7.1 东周楚城的发现与研究
        7.1.1 沅水流域
        7.1.2 澧水流域
        7.1.3 湘江下游
        7.1.4 洞庭湖东侧
    7.2 郡县制与封君制
        7.2.1 郡县制
        7.2.2 封君制
    7.3 统治策略分析
第八章 结语
已发表成果
参考文献
附图
墓葬统计简表

(5)楚文化图形符号在湖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的内容及目的
        1. 研究的内容
        2. 研究的目的
    (四) 研究的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1.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2. 研究的创新点
二、符号学视角下的楚文化图形符号研究
    (一) 符号学相关理论概述
        1. 符号与符号学
        2. 符号学相关学说
    (二) 楚文化图形符号
        1. 楚文化图形符号的历史文化背景
        2. 楚文化图形符号的特征
    (三) 从符号学角度解读楚文化图形符号
        1. 符号与文化的关系
        2. 楚民族文化在楚图形符号意义生成中的作用
        3. 从符号表意功能下探究楚文化图形符号引入现代设计中的必要性
三、楚文化图形符号在湖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应用可行性分析
    (一) 湖北省博物馆的符号解读
    (二) 湖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及包装现状分析
        1. 文创产品的定义
        2. 湖北省博物馆现有的文创产品
        3. 湖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包装设计现状分析
    (三) 传统文化图形符号植入地方文创产品包装的典型案例分析
        1. 传统图形符号在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2. 国内外博物馆文创产品包装设计案例分析
        3. 借鉴与参考
    (四) 楚文化图形符号在湖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及包装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
        1. 理论支撑
        2. 实践调查
    (五) 楚文化图形符号在湖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及包装设计中的价值
        1. 消费者的情感认同
        2. 文化传播
四、楚文化图形符号在文创产品与包装设计转化中的原则与方法
    (一) 设计原则
        1. 文化独特性原则
        2. 美观原则
        3. 功能性原则
        4. 创新原则
        5. 绿色环保原则
    (二) 转化思路
        1. 楚文化与西方文化中图形符号的意义区别
        2. 结合楚文化图形符号的表意特征提取出适宜现代设计的元素
    (三) 应用方法
        1. 取其形、延其义
        2. 活用曲线
        3. 去繁留简
        4. 立体转化为平面
        5. 选用特殊工艺
        6. 打造系列感
五、楚文化图形符号在湖北博物馆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应用实践
    (一) 目标定位
    (二) 设计构思
        1. 文字设计
        2. 符号提取与应用
        3. 色彩搭配
        4. 包装造型
    (三) 具体应用
        1. 文创产品包装设计
        2. 文创产品设计
六、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6)生命延续与变形神话 ——以西汉马王堆旌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变形神话的特点
    第一节 变形神话的表现方式
    第二节 变形神话的动机
        一 图腾信仰
        二 泛灵信仰(animism)与泛生信仰(animatism)
        三 世界创造与生命起源
    第三节 变形神话的深沉意涵
第二章 变形神话死後复生的观念
    第一节 神话中的死後复生—以山海经中的变形神话为例
        一 颛顼
        二 鲧
        三 夸父
        四 蚩尤
        五 帝女化瑶草
        六 精卫填海
        七 鼓化鵕鸟、钦鵛化大鹗
        八 女娲之肠化神人
        九 蚕神
    第二节 死後化生的生命观
        一 化生神话的情节结构
        二 化生神话内涵
第三章 变形神话与道家的生死观
    第一节 长生不死与神仙
    第二节 道家与神仙
    第三节 道家中的神仙
    第四节 道教中的神仙
    第五节 屍解变化
第四章 变形神话死亡观的思维特质
    第一节 形体与魂魄的关系
        一 “魂魄”
        二 “魂气”
        三 “神”
        四 “鬼”
    第二节 道家的魂魄观
    第三节 招魂入魄,复仪
    第四节 铭旌:招魂幡
第五章 马王堆旌幡与变形神话
    第一节 战国末年的两件铭旌
    第二节 西汉马王堆之铭旌
    第三节 西汉马王堆铭旌上端
        一 月亮
        二 趋近月亮的女子
        三 有翼之龙
        四 长颈之鸟
        五 太阳
        六 龙
        七 两个怪物骑在四脚兽上引绳执持一钟
        八 天门部分
    第四节 西汉马王堆铭旌下端
        九 双龙穿璧
        十 壶盖
        十一 展翅大鸟
        十二 軑侯夫人与周围图像
        十三 磐
        十四 彩幔上的两只人首怪鸟
        十五 磬下有人与容器的场景(图5-27)
        十六 猫头鹰站在乌龟上
        十七 力士与周遭图像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观”、“看”视域下的汉墓壁画“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么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难点
第一章 汉墓壁画由“观”到“藏”的反思
    第一节 汉代壁画墓的视觉—空间性回溯
        一、作为公共审美空间的墓葬
        二、作为私人存在空间的墓葬
    第二节 汉墓壁画的“历史物质性”回归
        一、作为视觉图像的观赏性呈现
        二、作为生死观的具象表现
第二章 “感神通灵”“观”视野下的汉墓壁画
    第一节 基于“感神通灵”“观”的“象”的呈现
        一、“感神通灵”“观”
        二、壁的敞开与“象”妙通神
        三、墓葬壁画的题材内容和空间位置
    第二节 “象”的多重空间指向
        一、天界的模拟
        二、仙境的创造
        三、家园的诉求
第三章 “图像-观看者”语境中的汉墓壁画
    第一节 汉墓壁画的设色问题
        一、作为象征符号的颜色
        二、间色的吊诡
        三、“绘事后素”与“随色象类”
    第二节 汉墓壁画的用笔问题
        一、线之形上性
        二、概念化形象
        三、概念化形象背后的审美意味
第四章 汉墓壁画“象”的遗忘与转化
    第一节 墓葬山水图像对传世山水画的影响
        一、汉代墓葬山水图像
        二、墓葬中山水图像的新形式
        三、游仙与隐逸的共构性关联
    第二节 汉墓壁画墓主形象对后世人物画的启示
        一、墓主形象的缺失
        二、墓主形象的图像模式
        三、理想形貌与传神写照
第五章 图像史学价值的疑惑
    第一节 图像证史的误区
    第二节 以建鼓与建鼓图像为例的思考
        一、建鼓之形制
        二、建鼓之意涵
        三、建鼓图之功能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8)《周礼》天子宗庙祭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周礼》天子宗庙祭祀的对象及类型
    第一节 祭祀对象
        一、先王与先公
        二、先妣
        三、功臣
    第二节 祭祀类型
        一、常祀
        (一)四时祭
        (二)间祀
        二、因祭
        (一)因灾祸祈祷
        (二)因丧而祭
        (三)大师告祭
        (四)大田告祭
        (五)大会同告祭
第二章 《周礼》天子宗庙祭祀前的准备事宜(上)
    第一节 器服与祭品
        一、器物
        (一)匰主
        (二)笾豆
        (三)簠簋
        (四)鼎俎
        (五)尊彝及相关酒器
        (六)礼神的玉币帛
        (七)宝物
        (八)镇圭与大圭
        (九)布巾
        (十)玉几
        (十一)筵席
        (十二)大常
        (十三)明火明水及相关器具
        (十四)萧茅
        (十五)冰监
        (十六)弓矢
        (十七)薪蒸
        (十八)烛
    二、祭服
        (一)各种等级的祭服
        (二)服贡制度与祭服的制作
    三、祭品
        (一)笾豆之实——果实、肉酱、泡菜等
        (二)簠簋之实——粢盛
        (三)鼎俎之实——牺牲与铏羹
        (四)尊彝之实——酒鬯
        (五)其他——鸟卵与盐
    第二节 祭器与祭品的清洗与检查
        一、祭器与粢盛的清洗、检查以及郁鬯的检查
        (一)祭器与粢盛的清洗
        (二)祭器与郁鬯的检查
        二、牺牲的清洗与检查
        (一)饲养时的检查
        (二)牺牲的清洗
        (三)祭祀前夕的检查
    第三节 器服与祭品神圣性的象征方式
        一、以多、大、下、文、素为贵
        二、以洁美之状体现德行善美
        三、以祭器象征国家政权
        四、法天地则阴阳
        五、以物象和仪节寄寓教化和训诫
        六、以巫术营造神圣氛围
        七、以异为敬
第三章 《周礼》天子宗庙祭祀前的准备事宜(下)
    第一节 卜筮
        一、大宰和大宗伯莅临占卜
        二、龟卜程序
    第二节 发布与执行誓戒禁令
        一、大宰总掌誓戒
        二、誓戒的进一步传达与执行
    第三节 准备乐舞
        一、悬挂乐器
        二、鼓征学士
    第四节 立尸与为期
        一、立尸
        二、为期
第四章 《周礼》天子宗庙祭祀之日的仪式
    第一节 呼旦告时、陈列祭器祭品及告洁告备、次位
        一、呼旦告时
        二、陈列祭器祭品及告洁告备
        三、次位
    第二节 迎神
        一、《大司乐》所载迎神乐歌
        二、金奏和升歌
    第三节 祼礼
        一、祼礼前的清洁
        二、祼礼的仪节
        三、祼礼的奏乐
        四、祼礼的功能
    第四节 迎牲、杀牲与割牲
        一、迎牲
        二、杀牲
        三、割牲
    第五节 进献笾豆之实、牺牲、酒与粢盛
        一、朝践之礼
        二、奠爵
        三、烹煮牲体、进献馈食笾豆、荐爓、献酒、献燔
        四、迎接与进献粢盛
        五、食祭
        六、荐熟、侑尸、献酒、献燔、进献笾豆
        七、乐舞
    第六节 赐酒于助祭者和执事者
        一、赐酒于助祭者——士
        二、赐酒于执事者——郁人和量人
    第七节 仪式的退出
        一、祭爟
        二、送尸
        三、撤除俎和豆笾
        四、藏隋与尸服
第五章 《周礼》天子宗庙祭祀的功能及其运行机制
    第一节 追念、祈福于祖先及增强宗族内聚力
        一、表达思亲之情
        二、感恩祖先政治遗产并谨守其法度
        三、祈求祖先赐福
        四、增强王室宗族内聚力
    第二节 巩固君臣关系
        一、天子施惠于助祭者
        二、天子施惠于诸侯
    第三节 以孝道垂范教化臣民
        一、天子宗庙祭祀的教化是典范政治
        二、天子宗庙祭祀孝道教化的强迫性
    第四节 将礼义嵌入人心
        一、礼义的展现形式
        二、礼义的传播模式
        三、礼义传播的强迫性
    第五节 确认与展示祭祀者的身份及地位
        一、确认与展示天子的身份及地位
        二、确认与展示王后的身份及地位
        三、确认与展示众臣的身份及地位
    第六节 娱乐与审美
        一、娱乐与审美融于一体
        二、娱乐与审美的政治属性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地方性知识视域下的湖湘方言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方言与方言写作
    1.2 地方性知识理论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2 湖湘方言写作的兴起
    2.1 湖湘方言创作历史的古老传承与文学根基
        2.1.1 楚域文学传统
        2.1.2 楚域民族根基
        2.1.3 楚域巫神信仰
    2.2 湖湘文化持有者的语言习得与方言思维
        2.2.1 何顿的长沙方言
        2.2.2 沈从文的西南官话
        2.2.3 周立波的方言情结
    2.3 湖湘文化持有者的地域依托与生命体验
        2.3.1 沈从文的凤凰古城
        2.3.2 古华的芙蓉小镇
        2.3.3 周立波的山乡体验
        2.3.4 韩少功的马桥飞地
        2.3.5 何顿的星城之所
    2.4 湖湘文化持有者的话语争夺与方言自觉
        2.4.1 民族母语的话语权争夺
        2.4.2 文化焦虑的归属感探求
        2.4.3 方言自觉的创作力挑战
3 湖湘方言写作的地方性知识阐释
    3.1 器物
        3.1.1 湘西之域,竹木风情
        3.1.2 湘北之地,马桥深影
        3.1.3 湘南五岭,芙蓉本色
        3.1.4 湘中星城,都市弥风
    3.2 仪式
        3.2.1 婚嫁迎娶
        3.2.2 丧葬吊唁
        3.2.3 歌舞节庆
    3.3 语言
        3.3.1 语言的陌生化
        3.3.2 语言的粗鄙化
        3.3.3 语言的通俗化
4 湖湘方言写作的文化价值
    4.1 湖湘方言写作展示出地方性本土特貌
        4.1.1 沱江之畔浮片羽
        4.1.2 芙蓉国里尽朝晖
        4.1.3 马桥飞地寻境迁
    4.2 湖湘方言写作反映出地方性精神特质
        4.2.1 浪漫之根
        4.2.2 霸蛮之质
        4.2.3 务实之本
    4.3 湖湘方言写作承载出地方性巫楚特色
        4.3.1 驱魂辟邪,崇神信巫
        4.3.2 巫蛊异灵,穿时越空
        4.3.3 咏歌迎神,还愿祈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长沙窑事物原型获取与数字化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和研究内容
        1.1.1 课题来源和研究基础
        1.1.2 课题研究内容
    1.2 论文研究范畴、术语与关键问题
        1.2.1 论文研究范畴
        1.2.2 事物的概念与关键问题
        1.2.3 原型的概念与关键问题
        1.2.4 长沙窑历史溯源
        1.2.5 数字化的概念与关键问题
    1.3 文献综述
        1.3.1 事物研究简述
        1.3.2 原型研究简述
        1.3.3 长沙窑研究简述
        1.3.4 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简介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和研究框架
        1.4.1 论文的组织结构
        1.4.2 论文的研究框架
        1.4.3 论文创新
第2章 长沙窑事物原型与数字化表征理论
    2.1 长沙窑事物与事物原型
        2.1.1 设计领域的事物
        2.1.2 长沙窑事物的结构
        2.1.3 设计领域的原型
        2.1.4 长沙窑事物原型的特征属性
    2.2 设计领域的长沙窑事物原型
        2.2.1 长沙窑事物原型的内涵与外延
        2.2.2 事物原型的启发性
        2.2.3 事物原型匹配与类属识别
        2.2.4 事物原型与信息表达
        2.2.5 事物原型驱动的设计创意
    2.3 长沙窑事物原型的数字化表征
        2.3.1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2.3.2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问题和思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长沙窑的事与物
    3.1 长沙窑事物研究的证据和史料来源
        3.1.1 长沙窑古窑址调查与发掘
        3.1.2 长沙窑的国内外出土器物史料
        3.1.3 长沙窑事物研究图片文字材料
    3.2 长沙窑事的辨析
        3.2.1 长沙窑事的历史背景(时间)
        3.2.2 长沙窑事的地理环境(空间)
        3.2.3 长沙窑事的文化影响
        3.2.4 长沙窑事的信息交流
        3.2.5 长沙窑事的目的意义
    3.3 长沙窑物的辨析
        3.3.1 长沙窑器物形成原理
        3.3.2 长沙窑器物结构形式
        3.3.3 长沙窑器物胎釉材料
        3.3.4 长沙窑器物制作工艺
        3.3.5 长沙窑器物造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长沙窑事物原型获取与数字化表征
    4.1 长沙窑事物原型的数字化表征方法
        4.1.1 长沙窑物原型的数字表征技术路线
        4.1.2 长沙窑物原型的形态数字化表征
        4.1.3 长沙窑物原型的色彩数字化表征
        4.1.4 长沙窑物原型的纹饰数字化表征
        4.1.5 长沙窑事物原型获取流程
    4.2 事物原型获取与数字化表征实验
        4.2.1 物原型形态表征的数字化
        4.2.2 物原型色彩表征的数字化
        4.2.3 物原型纹饰表征的数字化
    4.3 长沙窑事物原型获取与表征
        4.3.1 长沙窑器物造型原型获取与表征
        4.3.2 长沙窑事原型获取与表征
    4.4 长沙窑事物原型特征的素材集框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事物原型驱动的设计创意模式
    5.1 设计创意与创意模式
        5.1.1 创意的含义
        5.1.2 创意过程和模式
    5.2 事物原型驱动的设计创意方法
        5.2.1 文化空间与事物原型
        5.2.2 事物原型与设计创意
    5.3 事物原型驱动的创意产品设计流程
    5.4 长沙窑文化产品的类别
    5.5 长沙窑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意义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长沙窑事物的数字化展示
    6.1 长沙窑事物数字化展示系统构架
    6.2 长沙窑谭家坡遗迹馆展示系统
    6.3 长沙窑谭家坡遗迹馆三维虚拟展厅
        6.3.1 三维虚拟展厅总体构想
        6.3.2 三维虚拟展厅的硬件技术平台
        6.3.3 三维虚拟展厅的软件平台
        6.3.4 三维虚拟展厅的实时交互技术平台
    6.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附录B (长沙窑发掘资料)
附录C (长沙窑研究图书资料)
附录D (长沙窑研究学位论文资料)
附录E (长沙窑研究期刊论文资料)

四、论长沙文化行为模式与楚文化之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荆楚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姜琪.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长沙铜官窑文化氛围对游客满意度影响研究[D]. 陈景惠. 湘潭大学, 2020(02)
  • [3]唐代长沙窑瓷上题记中的广告语研究[D]. 周舒冕.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楚文化南渐的考古学观察 ——以洞庭湖水系区东周秦代墓葬为中心[D]. 胡平平. 吉林大学, 2019(10)
  • [5]楚文化图形符号在湖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陈筱旻.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 [6]生命延续与变形神话 ——以西汉马王堆旌幡为例[D]. 陈学嫔.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5)
  • [7]“观”、“看”视域下的汉墓壁画“象”问题研究[D]. 刘乐乐. 武汉大学, 2017(06)
  • [8]《周礼》天子宗庙祭祀研究[D]. 张雁勇. 吉林大学, 2016(08)
  • [9]地方性知识视域下的湖湘方言写作研究[D]. 陶静.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 [10]长沙窑事物原型获取与数字化表征[D]. 易军. 湖南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论长沙文化行为模式与楚文化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