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泥岩裂缝储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少华[1](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西部麻黄山-古峰庄地区延长组长8、长9段低对比度油层识别》文中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姬塬油区三叠系延长组是近年来我国陆上已探明储量规模最大的低渗透油田,延长组长7主力烃源岩下伏长8和长9油层组的深层油气勘探在麻黄山-古峰庄地区取得了重要进展,正在成为姬塬油区备受关注的增储上产新层系。麻黄山-古峰庄地区长8、长9油层组油藏单体规模小、断层-裂缝发育,储层孔隙结构和低对比度油层类型复杂,油水层的精准识别是这一地区长8和长9油层组勘探开发面临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本文以麻黄山-古峰庄地区长8、长9油层组低对比度油层研究为切入点,系统开展了沉积-储层特征及其“四性”关系、裂缝和地层水矿化度分布规律研究,明确了多类型低对比度油层的成因机理,建立了基于不同成因类型低对比度油层的识别方法和评价标准,预测了低对比度油层的分布规律。论文主要取得以下创新认识:岩心测试分析与测井解释相结合的储层四性关系研究表明,古峰庄长8、长9砂岩填隙物含量分别为12.3%和8.1%,储层孔隙类型以溶孔-粒间孔、粒间孔为主,孔隙度平均值分别为13.6%和14.5%、渗透率为2.78m D和11.3 m D,分属于特低渗和低渗储层;麻黄山长8、长9砂岩填隙物含量分别为16.1%和13.6%,储层孔隙类型以溶孔-粒间孔为主,孔隙度平均值分别为9.2%和9.8%、渗透率为0.67m D和4.2m D,均属于特低渗储层。相比之下,古峰庄区块储层条件相对优于麻黄山区块,且长9优于长8;这方面的差异性与已发现古峰庄高阻水层井控区和麻黄山低阻油层井控区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储层断层-裂缝、地层水矿化度与砂岩颗粒荧光、岩心核磁共振束缚水定量分析相结合的低对比度油层成因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西北部长8、长9油层组断层-裂缝发育程度高,裂缝线密度高值区与低矿化度地层水分布区关联密切,砂岩颗粒荧光QGF参数指示其残余沥青质含量高,共同导致了长8、长9段高电阻率水层发育;研究区东南部长8、长9油层组断层-裂缝发育程度较低,地层水矿化度高,储层物性差、填隙物含量高、孔隙结构复杂,束缚水含量高,共同导致了长8、长9低电阻率油层发育。储层“四性”关系与低对比度油层成因机理分析相结合,分别构建了(1)低电阻率油层识别的流体敏感参数法和Fisher判别分析法,(2)高电阻率水层识别的优化饱和度参数法和电阻率-孔隙度相关分析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储层物性、孔隙结构、裂缝线密度和地层水矿化度等参数指标的低对比度油层识别标准,预测了研究区长8、长9油层组低阻油层和高阻水层这两类低对比度油层的平面分布规律。
张晓波[2](2021)在《T区煤层气储层测井解释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服务于T区煤层气储层评价工作,本文基于我国在2015年颁布的煤层气测井解释标准规范,在了解该区地质概况的前提下,通过收集到的煤岩测试资料及测井资料等,开展了T区煤层气综合测井解释工作。首先,对收集到的测井资料开展预处理工作,并分析了研究区典型岩层的测井响应特征,进而进行岩性识别研究。其次,基于总结出的标志层开展研究区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工作。最后,利用预处理后的各种资料建立T区煤储层工业组分、物性及含气量的预测模型,并揭示研究区煤层气储层各参数的平面展布特征。研究表明,T区2#煤层具有“两高、两低、一负”的测井响应特征,即声波值高、电阻率值高,伽马值低、密度值低,自然电位为负值;自然伽马、密度、声波时差测井曲线识别煤岩的敏感性较好。研究区延安组厚度由西北向东南呈中间厚、两边薄的趋势,均值为94.1m;2#煤层由东北向西南呈中间厚、两边薄的趋势,均值为3.84m。分别采用体积模型法、回归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法计算了T区2#煤层工业组分参数,将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与测试值对比可得,BP神经网络法在研究区工业组分预测的适用性更好,结果显示由西北到东南,2#煤层的灰分、挥发分呈现出中间值低,两边值高的特征,固定碳呈现出中间值高,两边值低的特征;由西到东,水分呈现出中间值高,两边值低的特征。针对本区2#煤层物性预测,采用真密度和视密度的差比法计算了煤层总孔隙度,结果显示由西到东,2#煤层的总孔隙度呈现出中间值低,两边值高的特征;采用简化Archie公式计算了煤层裂缝孔隙度,结果显示,2#煤层裂缝孔隙度由西北向东南呈中间值低、两边值高的趋势;分别采用F-S法和回归分析法计算了煤层裂缝渗透率,并优选回归分析法建立了T区2#煤层裂缝渗透率的预测模型,结果显示由西北到东南,2#煤层的裂缝渗透率呈现出中间值低,两边值高的特征。基于T区2#煤层特征分析,根据收集的测试、测井资料选用KIM方程计算法、回归分析法、BP神经网络法展开含气量预测的建模工作,对比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发现,BP神经网络法计算煤层含气量的精度更高,结果显示,研究区2#煤层含气量由西北向东南呈中间值高、两边值低的趋势,且煤层气含量主要受煤质、煤阶、煤层埋深等因素的影响。
赵希[3](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樊学油区延长组长6、长8低渗透储层裂缝预测》文中提出裂缝是低渗透储层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对油田注水开发也有较大的影响。准确预测储层裂缝,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其平面展布特征的客观认识以及分析影响储层裂缝发育的主控因素是影响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有效、高效注水开发的关键。樊学油区长6、长8油层组在长期的注水开发过程中表现出注水井吸水不均、油井见水后产量大幅下降、方向性水淹等问题,开展砂岩裂缝的识别与预测及其分布特征的系统性研究、明确研究区裂缝发育程度势在必行。本研究基于岩心、声电成像测井资料中识别的砂岩裂缝段刻度常规测井资料,优选出裂缝响应敏感曲线,综合利用曲线变化幅度、曲线变化率、曲线分形维数等裂缝指示参数构建砂岩裂缝预测综合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樊学油区长6、长8油层组砂岩裂缝进行识别与预测,研究了裂缝展布特征及主控因素。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基于岩心、声电成像测井、常规测井的裂缝刻度方法,运用曲线变化幅度、变化率以及分形维数等特征构建裂缝指示参数,建立了砂岩裂缝综合预测模型,实现了对研究区长6、长8油层组砂岩裂缝的有效预测。(2)常规测井资料预测结果与成像测井解释、岩心特征较为吻合,但仍存在部分裂缝误判,需人工干预剔除。(3)樊学油区长6、长8油层组砂岩裂缝平面展布整体以北东—南西向为主,次为北西—南东向和近东西向。研究区裂缝受控于基底断裂以及中新生代以来的区域构造活动,主要是燕山期与喜山期两期构造运动综合作用的结果。砂岩裂缝发育程度与岩性及其组合、沉积微相等因素密切相关。
张园园[4](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南段中生界断裂特征及其对长8油藏的影响作用》文中研究指明断裂构造控制着油气的成藏,厘清断裂发育特征是促进油藏增储增产的关键。天环坳陷南段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边缘强烈变形与盆内弱变形的过渡转折区,中-新生界断裂构造十分复杂。为了进一步明确该区长8段油气富集规律,本文在背景资料搜集与背景调研的基础上,重点通过测井联合连片高精度三维地震的方法,查清了中生界断裂属性特征,明确了断裂类别与构造单元的划分结果,分析了中生代以来的断裂成因与演化机制;结合重点井区实例分析,剖析了长8段油藏的动态形成过程,并提出了断裂-烃源岩-储集体之间的多种配置模式;基于此,探讨了中生代以来主要构造运动的石油地质意义,重点理清了不同规模断裂构造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作用,并明确指出了研究区长8段油藏富集高产的主要控制因素。通过地质分析法与多种三维地震解释技术相结合,明确了天环坳陷南段中生界发育复杂断裂体系。除大量高角度裂缝外,北西向、北东东向以及近东西向三组断层十分发育,平面上呈线状延伸、具有走滑性质,剖面上高陡产状、不易识别。中生代以来,断裂先后经历了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山运动的旋回改造与影响,形成了区带级断裂、圈闭级断裂、层组间断裂等,将研究区划分为北部镇原缓坡带与南部平凉-泾川陡坡带两个次级构造单元。综合地化分析与盆地模拟等结果,明确了长8段油藏由上覆长7段深湖-半深湖相油页岩主力供烃。该套烃源岩于中侏罗世晚期开始生烃,并在早白垩世末达到生油高峰,现今处于中成熟-成熟阶段。通过测井岩性数据统计及钻井岩心观察与描述,阐明了长81重点产油层段发育北东-南西向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支流间湾微相沉积;砂体虽呈薄层产出,但其几何连通性较好。综合4个重点井区的含油性统计结果,根据断裂组合样式、断距与源-储间距的相对关系,划分了断裂与源储间的配置类型,具体包括源储直接接触地垒式、源储非直接接触地垒式等多种模式。借助烃类包裹体荧光测试、烃类伴生盐水包裹体测温以及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等,厘定了长8段油气充注起始于晚侏罗世。通过物性与含油显示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确定了长81小层原油充注的物性条件。借助岩心及矿物薄片分析测试、X衍射定量检测等,查明了长81储层以低孔低渗、低孔特低渗的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现今处于中成岩A期。其中,早成岩阶段的持续压实作用、早成岩B期以来的多次胶结作用是储层加速致密化的关键,对此,采用成岩作用效应模拟的方法恢复了砂岩古孔隙度。进一步结合断裂发育史,将构造演化-储层成岩-原油充注进行匹配分析,总结出长8段油藏形成过程分别为:初始沉积形成、早期低丰度原生岩性油藏形成、中期构造-岩性复合型油藏发育、晚期较高丰度的分散状次生油藏沿断裂带聚集等四个阶段,指明了早白垩世末期为长8段油藏形成的关键。不同时期的构造运动、不同规模的断裂构造均会对延长组油藏的形成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印支运动奠定了研究区基础构造格架,中-晚期燕山运动决定了油气成藏的关键,喜山运动则定格了油藏的最终分布状态。区带级断裂控制了研究区沉积特征及构造格局,圈闭级断裂影响了油气藏类型并决定了烃类有效输导,层组间断裂则主要改善了储层物性。只有富油断裂、结网河道砂体与烃源岩三者在空间上有效匹配,才能共同决定油藏的富集位置和产出程度。就研究区长81小层而言,砂地比大于50%的结网河道砂岩,匹配中等规模的地垒式断裂与源-储配置样式,最易富集高产油藏。
王霞[5](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周长地区长9油藏致密储层-构造综合评价》文中提出致密碎屑岩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三叠系主要储层类型,构建适用的致密储层测井综合评价体系是评判该类致密储层质量、预测相对优质储层分布的关键。本文以周长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9油层组致密储层为研究对象,从构造裂缝、成岩作用等方面,探讨了致密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建立致密储层孔、渗、饱解释模型,确定有效储层下限标准,构建多参数综合评价体系,对致密储层进行综合分类评价。认识如下:周长地区长9油层组构造相特征表现为总体西倾单斜背景下,发育差异压实作用形成近北东向鼻状隆起及小型背隆,断层不发育,砂体成因类型主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中的水下分流河道。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成分成熟度相对较低,而结构成熟度较高,储集空间类型以残余粒间孔为主,构造裂缝局部发育,孔隙结构类型可划分为三类,其中Ⅱ类中排驱压力-小孔细喉型为主要类型;储层孔隙度中值为8.4%,渗透率中值为0.40×10-3μm2,属于特低孔、致密储层,延长组沉积期构造-沉积-成岩演化及油气侵位共同导致储层致密化,区域构造热事件及盆地沉降-抬升均对储层次生孔隙形成及致密化有重要影响。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物性受源区母岩、沉积相、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的共同影响,砂体规模、物性、横向相变化是控制油层分布的主要因素,同时,鼻状隆起构造对油层分布亦具有一定控制作用,构造的幅度直接影响着油水分异程度以及油井产量和含水率,形成构造-岩性圈闭。针对致密储层现有测井参数解释模型适应性差,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适合致密储层的测井参数解释方法:在曲线标准化和岩心归位基础上,利用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声波时差和深感应电阻率曲线,多元回归建立泥质含量、钙质含量计算模型,计算长9油层组致密储层泥质含量、钙质含量平均分别为8.8%和17.3%;综合测试分析及测井响应特征,致密储层泥质、钙质含量对孔隙度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泥质含量影响更为显着,引起的孔隙度变化量为0.6%左右,利用声波时差测井,建立基于泥质含量和钙质含量的考量的致密储层孔隙度解释模型,进而由孔隙度和泥质含量建立渗透率解释模型;基于研究区岩电数据特征,以孔隙度7%为界进行样品分组,分段建立致密油饱和度测井计算模型,以上解释模型相对于常规模型更适合于致密储层测井参数解释;综合试油试采资料,确定长9有效储层下限标准为渗透率为0.15×10-3μm2、孔隙度6.0%、电阻率27.0Ω·m、声波时差215.0μs/m。动静态结合,优选孔隙度、渗透率、有效厚度、砂岩厚度、变异系数、存储系数、储油系数和地层系数、单井产能及砂体成因、孔隙类型等指标,采用权重分析法,建立致密砂岩储层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将长9致密储层分成三类,其中Ⅰ类好储层,是后期重点开发对象。
池佳玮[6](2020)在《河南省北部C区山西组煤层气储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区位于河南省北部,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目前,河南省北部C区煤层气将进入开发阶段,为了服务于勘探开发工作,需要加强煤层气的综合地质研究,所以加强研究区煤层气测井精细解释方法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国内外大量的文献调研,本文收集整理了河南省北部C区的地质资料、岩心测试资料和测井资料,梳理总结了煤层工业组分、孔隙度、渗透率和煤层气含气量的预测方法。首先对收集到的测井资料进行了预处理,其次,进行了煤层气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和地层划分与对比,然后根据研究区的岩心测试资料和测井资料,分别建立了研究区的煤岩工业组分、孔隙度和渗透率的预测模型,最后基于岩心吸附解吸实验数据,进行了煤层气含气量的研究。研究表明,本地区山西组的地层东厚西薄,平均为91m,煤层厚度平均为0.95m,呈现为东厚西薄;基于关键井的岩心测试资料和测井资料,通过梳理常用的工业组分计算方法,本文采用了体积模型法和回归分析法预测煤层的工业组分,并优选了回归分析法作为本地区煤岩工业组分的计算模型;基于收集到的岩心测试资料和测井资料,采用了简化的阿尔奇公式估算法计算煤层的裂缝孔隙度;利用自然伽马、声波时差和侧向电阻率测井资料和岩心测试资料,采用F-S法和回归分析法对煤层渗透率进行了预测,对比两种方法的预测结果发现,回归分析法的预测结果更接近岩心测试数据,因此选用回归分析法对煤层渗透率进行了预测;以岩心吸附解吸实验数据为基础,分别采用等温吸附法、回归分析法和神经网络法对本地区煤层含气量进行了预测,将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发现,回归分析法的计算精度更高,因此将回归分析法作为煤层气含量的预测模型。本论文建立的煤层气测井精细解释方法对邻区具有参考作用。
陈彦虎[7](2020)在《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方法、原理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超薄储层和非常规储层甜点刻画等对反演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系统总结了主流地震反演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局限性,认为高分辨率反演的核心和难点在于如何获得高于地震分辨率的高频部分,目前的反演技术高频部分得获得主要依靠井插值或者随机模拟,存在反演结果过于模型化或者随机性强的问题,无法满足薄精细储层预测的需求。研究发现相似的岩性组合往往具有相似的地震波形,但是测井曲线由于高频信息的差异导致了相似性较低,通过对测井曲线逐步降低频率滤波,发现当测井曲线滤波到100-200Hz,甚至到200-300Hz,就具有了和地震波形相当的相似性,建立了低频地震波形与高频测井信息的内在联系,奠定了地震波形指示反演的理论基础。在地震波形分类和地震沉积学技术基础上,引入具有纵向高分辨率的测井曲线,建立了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方法(Seismic Meme Inversion,简称SMI)。该方法通过地震波形高效动态聚类,建立了地震波形结构与高频测井曲线结构的映射关系,提高了反演结果的纵向分辨率和横向分辨率,使地震反演的分辨率提高到了 2-3m;通过构建不同地震相类型的贝叶斯反演框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相控反演。为了验证波形指示反演和波形指示模拟方法的应用效果,利用Marmousi模型与模拟薄储层、砂体叠置、煤层强反射屏蔽砂岩和页岩裂缝孔隙度等4种不同地质条件的正演地质模型开展波形指示反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可以预测2-3m的薄储层,证明了方法的合理性和反演结果的高精度。利用陆相薄储层资料、煤层强屏蔽下的薄砂岩资料和海相页岩气裂缝孔隙度参数模拟三个实例论证了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应用效果。利用大庆长垣典型的陆相薄互层实际资料开展了波形指示反演,波形指示反演能识别2-3m的薄互层,并且反演精度高,参与井和验证井吻合率达到了 90%和80%。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技术为薄储层预测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利用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层强屏蔽下的薄砂岩预测结果表明,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可以有效地避免煤层强反射强同相轴的影响,可以准确预煤下2-8m的薄砂岩;利用四川盆地川南龙马溪组页岩实例表明,地震波形指示模拟实现了裂缝孔隙度的定量预测,通过和测井曲线和蚂蚁体等地震几何属性对比,验证了裂缝孔隙度模拟的可靠性。地震波形指示反演通过地震波形驱动测井曲线实现高分辨率反演,反演结果突破了地震分辨率的极限,为薄储层预测、高分辨率储层参数模拟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意义。
李超[8](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黄陵区块长6致密砂岩储层特征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黄陵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南部,目前该区块长6油层组处于致密油勘探初期,储层特征研究薄弱,优质储层发育规律尚不清楚,难以满足研究区勘探开发要求。本文充分利用岩心、地质、测录井及分析化验资料,开展致密油储层特征评价及主控因素研究,明确不同类型致密油储层展布规律,为后期进一步的勘探开发井位部署提供依据。通过本次研究,取得以下认识:(1)黄陵区块延长组长6油层组物源方向主要为东北方向,整体为重力流-湖泊沉积体系,可见滑塌变形构造、不完整鲍玛序列等典型重力流沉积标志,主要包括砂质碎屑流和浊积体沉积类型,砂质碎屑流舌状体和浊积体中的浊积水道砂体是有利的储集体。(2)长6油层组储集岩性主要为深灰色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岩屑主要为中酸性岩浆岩岩屑与变质岩岩屑;平均孔隙度7.82%,平均渗透率为0.255×10-3μm2,储层致密化程度高;碎屑颗粒多呈次棱角状,分选较好,岩石碎屑颗粒之间通常为线性接触,凹凸接触以及少量点接触,颗粒支撑主要为接触式-孔隙式胶结,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孔隙类型可分为原生孔隙与次生孔隙两大类,其中原生孔隙主要为残余粒间孔,而次生孔隙则以溶蚀型次生孔隙为主,其主要包括溶蚀粒间孔与溶蚀粒内孔,局部发育高角度构造缝及微裂缝。(3)结合岩心和测井、录井等研究区实际资料,从垂向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和微观非均质性三个方面阐述储层非均质性,层内以正韵律叠加组成的复合型韵律最为普遍,高、低渗透率段出现正韵律与反韵律呈交替分布;层间非均质性明显,长63非均质性最强;平面上,相对高孔渗地区主要呈块状或短条带状分布;微观非均质性分析表明长6孔渗关系差,主要为小孔、微喉为主,孔喉分布不均,孔隙结构差;长6致密油储层整体非均质性中等偏强。(4)综合利用压汞测试、核磁共振测试、CT扫描以及物性分析等实验数据,开展储层分级评价研究,优选物性、孔隙结构、沉积微相、砂体厚度作为储层分级评价参数,利用加权平均法表示储层类型,建立了综合分级评价指标确定方法,将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划分为四种类型,I类储层属特低渗型储层,其主要为浊积水道沉积与砂质碎屑流舌状体沉积,岩性以细砂岩为主,属于研究区内最好的储集层,II类储层属致密型储层,III、IV类储层储集性能差。(5)通过评价研究明确了长6各小层储层发育特征。长61小层Ⅰ类储层主要发育在砂质碎屑流舌状体,以短条带或点状分布,主要分布在S205、S106、S27等井区;长62小层Ⅰ类储层以点状分布在S1307、S208等井区,砂体厚度一般大于12m;长63Ⅰ类储层主要发育在浊积水道,以短条带状分布于H146、SZ1314等井区,长64Ⅰ类储层在浊积水道和舌状体均有发育,以点状分布在SZ1313井区。
卢俊辉[9](2020)在《苏里格气田S48区块致密砂岩储集层特征》文中指出苏里格气田S48区块盒8储层属于致密砂岩储层,具有低孔低渗、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导致储层评价困难。论文通过岩心观察、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镜下资料,物性测试分析和高压压汞、核磁共振等实验资料,对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渗特征、孔隙类型、成岩作用等综合分析,进一步在岩心标定的基础上,建立储层物性、含气性测井解释模型。并根据试气试产和生产动态资料,确定储层物性最优解释模型,分析气藏组合类型。相关研究表明:(1)S48区块盒8段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沉积微相主要发育有心滩、分流河道和泛滥平原微相。(2)S48区块盒8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石英砂岩和石英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高;孔隙类型多样,主要是岩屑溶孔、晶间孔及粒间孔为主,盒8上段主要是小孔-细孔为主,盒8下段则细孔-微孔居多;喉道以细-微喉为主。储层经历溶蚀作用、压实作用等多种成岩作用,非均质性强,储层物性差。(3)S48区块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度主要为4.0%~10.0%,平均为7.1%;渗透率主要为0.1~1.0×10-3μm2,平均为0.236×10-3μm2。(4)建立孔隙度模型,在用声波时差计算孔隙度时,引入泥质含量校正项,提高模型精度。(5)运用交会图法和敏感参数,有效识别致密砂岩的含气性。进而依据含气性识别结果,并结合试气试产和生产动态资料等,分析了气水分布组合类型有:上气下水型、上干(水)下气型和气、干(水)层间互型。
史鹏宇[10](2020)在《古中央隆起带基岩测井解释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松辽盆地古中央隆起带勘探面积大,油气成藏条件好,有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但目前对该地区基岩储层研究程度较低,不能满足勘探评价的需求。本文对古中央隆起带基岩储层开展了以下相关研究:(1)储层特征及四性关系研究:运用岩心实验分析资料和测井资料,开展了基岩储集空间类型、储集空间结构和储层四性关系研究,明确了基岩储集空间是以裂缝为主的双重孔隙介质,浅变质酸性岩储层为优势储层;(2)基岩储层岩性测井识别方法研究:运用全岩分析资料和元素测井、成像测井资料,通过岩心刻度测井的方法进行基岩的原岩识别、成分识别、结构识别和矿物识别,采用“原岩+成分+结构”的命名方法,精确识别14种岩石类型,系统地总结了基岩地层岩性识别方法;(3)基岩储层识别及评价方法研究:应用常规测井及成像测井资料,总结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并识别储层,同时结合阵列声波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对储层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系统评价,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孔隙度谱的物理意义,定性分析基岩次生孔隙的发育情况;(4)基岩储层物性参数计算方法及储层分类标准研究:应用变骨架参数法建立有效孔隙度解释模型;应用多种方法刻度孔隙度谱截止值,定量计算基岩次生孔隙度;应用压汞和核磁共振实验资料分析孔隙结构,建立了基于储层品质指数分类的渗透率解释模型;井眼均匀地层采用核磁共振测井“T2截止值法”和“T2几何均值法”计算含气饱和度,扩径严重地层采取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确定含气饱和度,基于上述参数建立适用本地区的储层分类标准;(5)基岩储层流体识别方法研究:应用交会图法、三孔隙度组合法和视地层水电阻率法综合识别储层流体。对古中央隆起带地区3口井进行解释处理,取得较明显应用效果,形成了系统的测井评价技术,为勘探部署、储量评价等提供技术支撑,对该地区下步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泥岩裂缝储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泥岩裂缝储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盆地西部麻黄山-古峰庄地区延长组长8、长9段低对比度油层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地层特征 |
2.3 沉积相特征 |
2.4 构造及演化特征 |
第三章 储层特征与“四性”关系 |
3.1 储层岩石学与孔隙结构特征 |
3.2 储层物性与含油性特征 |
3.3 储层电性特征与四性关系解释模型 |
3.4 已发现低对比度油层的电性特征及其分布 |
第四章 多类型低对比度油层成因机理 |
4.1 裂缝分布规律与低对比度油层关系 |
4.2 地层水矿化度分布规律与低对比度油层关系 |
4.3 高电阻率水层成因机理 |
4.4 低电阻率油层成因机理 |
第五章 低对比度油层识别及分布规律预测 |
5.1 低电阻率油层识别方法 |
5.2 高电阻率水层识别方法 |
5.3 低对比度油层识别方法优选与分布规律预测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T区煤层气储层测井解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煤层气勘探开发进展 |
1.2.2 测井资料预处理研究现状 |
1.2.3 煤层岩性识别研究现状 |
1.2.4 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现状 |
1.2.5 煤层工业组分预测研究现状 |
1.2.6 煤层物性参数预测研究现状 |
1.2.7 煤层含气量预测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及测井资料预处理 |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1 研究区构造概况 |
2.1.2 研究区地层特征 |
2.1.3 研究区煤质特征 |
2.2 测井资料预处理 |
2.2.1 密度曲线校正 |
2.2.2 声波时差曲线重构 |
2.2.3 测井曲线归一化 |
第三章 研究区煤层测井响应特征及其识别方法研究 |
3.1 研究区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统计 |
3.2 煤层的测井识别研究 |
第四章 研究区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 |
4.1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原则 |
4.1.1 测井划分层序地层的依据 |
4.1.2 研究区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原则 |
4.2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方法 |
4.3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结果 |
4.3.1 地层划分的结果 |
4.3.2 地层对比的结果 |
第五章 研究区煤储层工业组分预测 |
5.1 煤的工业组分分析 |
5.1.1 水分 |
5.1.2 灰分 |
5.1.3 挥发分 |
5.1.4 固定碳 |
5.2 煤层工业组分预测方法 |
5.2.1 回归分析法 |
5.2.2 体积模型法 |
5.2.3 基于双隐含层的BP神经网络法 |
5.3 研究区煤层工业组分预测建模 |
5.3.1 回归分析法 |
5.3.2 体积模型法 |
5.3.3 基于双隐含层的BP神经网络法 |
5.3.4 应用效果分析 |
第六章 研究区煤储层物性参数预测 |
6.1 煤层物性特征概述 |
6.1.1 煤层的孔隙结构 |
6.1.2 煤层渗透性特征 |
6.2 煤层孔隙度预测建模 |
6.2.1 总孔隙度计算建模 |
6.2.2 裂缝孔隙度计算建模 |
6.3 煤层渗透率预测建模 |
6.3.1 F-S估算法 |
6.3.2 回归分析法 |
6.3.3 应用效果分析 |
第七章 研究区煤储层含气量预测 |
7.1 煤层含气量及其影响因素 |
7.1.1 煤层含气量及测定方法 |
7.1.2 煤层含气量的影响因素 |
7.2 煤层含气量预测建模 |
7.2.1 KIM方程计算法 |
7.2.2 回归分析法 |
7.2.3 基于双隐含层的BP神经网络法 |
7.2.4 应用效果分析 |
第八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鄂尔多斯盆地樊学油区延长组长6、长8低渗透储层裂缝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裂缝识别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裂缝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特色及创新点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3 区域沉积演化 |
2.4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4.1 地层划分标志 |
2.4.2 地层对比结果 |
2.5 沉积相特征研究 |
2.5.1 沉积相标志 |
2.5.2 沉积微相类型及其特征 |
2.5.3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 |
2.6 研究区储层特征 |
第三章 裂缝特征分析 |
3.1 野外露头及岩心裂缝特征 |
3.1.1 地表相似露头区裂缝展布 |
3.1.2 岩心裂缝观察与描述 |
3.2 特殊测井裂缝响应及裂缝识别 |
3.2.1 特殊测井裂缝响应特征 |
3.2.2 天然裂缝、诱导缝 |
3.2.3 真假裂缝识别 |
3.2.4 成像测井裂缝识别 |
3.3 常规测井的裂缝响应特征 |
3.3.1 电阻率测井 |
3.3.2 声波测井 |
3.3.3 井径测井 |
3.3.4 自然伽马测井 |
3.3.5 自然电位测井 |
第四章 砂岩裂缝识别方法 |
4.1 砂岩裂缝综合预测模型 |
4.1.1 砂岩裂缝测井响应敏感性分析 |
4.1.2 测井曲线变化幅度 |
4.1.3 测井曲线变化率 |
4.1.4 测井曲线分形维数 |
4.1.5 微电极曲线幅度差 |
4.1.6 砂岩裂缝综合预测模型构建 |
4.2 砂岩裂缝常规解释的人工干预 |
4.2.1 剔除砂泥岩岩性界面 |
4.2.2 剔除砂泥薄互层中泥质条带 |
4.2.3 剔除砂岩中泥质纹层 |
4.3 砂岩裂缝常规测井解释效果分析 |
4.3.1 定4123-9 井常规测井解释结果 |
4.3.2 定4548-3 井常规测井解释结果 |
4.3.3 常规测井解释裂缝效果分析 |
第五章 砂岩裂缝展布特征与主控因素分析及其对油藏生产的影响 |
5.1 砂岩裂缝展布特征 |
(1)纵向分布 |
(2)平面分布 |
5.2 砂岩裂缝主控因素分析 |
5.2.1 盆地构造应力场 |
5.2.2 岩性及其组合 |
5.2.3 沉积微相 |
5.3 裂缝对油藏生产的影响 |
认识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南段中生界断裂特征及其对长8油藏的影响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题目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断裂识别与刻画 |
1.2.2 镇泾地区中-新生界构造特征与演化 |
1.2.3 延长组致密油控藏因素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成果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盆地构造特征 |
2.2 研究区延长组地层展布 |
2.2.1 小层划分 |
2.2.2 地层对比 |
2.3 长8 段含油性评价 |
2.3.1 测井解释含油性评价 |
2.3.2 录井显示含油性评价 |
第三章 中生界断裂构造识别与刻画 |
3.1 地质分析法识别裂缝 |
3.1.1 野外露头及岩心裂缝观察 |
3.1.2 常规测井结合成像测井识别裂缝 |
3.1.3 钻、录井参数异常识别裂缝 |
3.2 三维地震解释分析法识别断裂 |
3.2.1 三维地震资料品质 |
3.2.2 构造解释流程 |
3.2.3 层位标定及其特征 |
3.2.4 断层解释与刻画 |
3.2.5 层面构造精细解释 |
3.2.6 断裂展布平面预测 |
第四章 中生界断裂构造特征与演化 |
4.1 断裂几何学特征 |
4.1.1 剖面特征 |
4.1.2 平面特征 |
4.2 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
4.2.1 镇原-西峰缓坡带 |
4.2.2 平凉-泾川陡坡带 |
4.3 中-新生代构造成因与演化 |
4.3.1 盆地基底断裂特征 |
4.3.2 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
4.4 中生界断裂分级 |
第五章 断裂与源-储配置关系 |
5.1 长7 段烃源岩展布特征 |
5.1.1 沉积背景 |
5.1.2 空间分布规律 |
5.2 长8 段砂泥岩展布特征 |
5.2.1 长8_1小层 |
5.2.2 长8_2小层 |
5.2.3 砂体连通性评价 |
5.3 烃源岩与储层接触关系 |
5.4 断裂与源-储组合类型及模式 |
第六章 长8 段油气成藏过程解剖 |
6.1 静态地质特征 |
6.1.1 井区构造特征 |
6.1.2 地层展布与砂体连通性 |
6.1.3 圈闭及油气藏类型 |
6.2 烃源岩特征与热演化 |
6.2.1 烃源岩地化特征 |
6.2.2 烃源岩热演化史分析 |
6.3 储层特征与成岩演化 |
6.3.1 砂岩储层特征 |
6.3.2 成岩作用类型 |
6.3.3 成岩演化及古孔隙度恢复 |
6.4 构造演化-成岩-成藏匹配关系 |
6.4.1 油气成藏期次与时间 |
6.4.2 原油充注物性下限 |
6.4.3 油藏动态形成过程 |
第七章 构造控藏作用与油藏富集高产主控因素 |
7.1 构造作用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
7.1.1 构造运动对成藏的影响作用 |
7.1.2 断裂构造差异控藏 |
7.2 油藏富集高产主控因素 |
7.2.1 砂岩展布状况 |
7.2.2 成藏期储层物性 |
7.2.3 富油断裂发育规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鄂尔多斯盆地周长地区长9油藏致密储层-构造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致密储层的定义 |
1.2.2 致密储层测井评价研究现状 |
1.2.3 致密储层控制因素研究现状 |
1.2.4 致密储层综合评价研究现状 |
1.2.5 长9 油层组研究现状 |
1.2.6 存在主要科学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成果 |
1.4.2 论文创新点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勘探开发简况 |
2.3 区域地质概况 |
2.3.1 区域构造特征 |
2.3.2 区域沉积特征 |
2.4 地层特征 |
2.4.1 地层划分的依据 |
2.4.2 地层划分的原则 |
2.4.3 长9 地层特征 |
2.5 构造特征及对成藏控制 |
2.6 长9 沉积特征 |
2.6.1 沉积物源 |
2.6.2 相标志 |
2.6.3 沉积微相类型及单井相分析 |
2.6.4 沉积微相剖面演化特征 |
2.6.5 沉积微相与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
第三章 储层特征 |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1.1 岩石结构特征 |
3.1.2 碎屑组分特征 |
3.1.3 填隙物特征 |
3.2 储层孔隙特征 |
3.2.1 孔隙类型 |
3.2.2 孔隙结构 |
3.3 储层物性特征 |
3.4 储层非均质性 |
3.4.1 层内非均质性 |
3.4.2 层间非均质性 |
3.4.3 平面非均质性 |
3.5 储层控制因素 |
3.5.1 源区母岩 |
3.5.2 沉积环境 |
3.5.3 成岩作用 |
3.5.4 构造裂缝 |
3.5.5 构造演化与储层致密关系 |
第四章 储层测井评价方法 |
4.1 测井数据预处理 |
4.1.1 测井曲线标准化 |
4.1.2 岩心归位 |
4.2 四性关系研究 |
4.2.1 岩性与含油性 |
4.2.2 岩性与物性 |
4.2.3 物性与含油性 |
4.2.4 电性与岩性 |
4.2.5 四性综合图 |
4.3 测井参数模型 |
4.3.1 孔隙度计算模型 |
4.3.2 渗透率计算模型 |
4.3.3 饱和度计算模型 |
4.4 测井识别油水层 |
4.4.1 有效储层物性下限 |
4.4.2 油水层测井解释标准 |
4.4.3 油层厚度平面分布 |
第五章 储层综合评价 |
5.1 综合评价参数 |
5.2 综合评价方法 |
5.3 综合评价标准 |
5.4 综合评价结果 |
第六章 结论及认识 |
参考文献 |
培养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河南省北部C区山西组煤层气储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测井资料预处理研究现状 |
1.2.2 煤岩识别研究现状 |
1.2.3 煤储层工业组分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
1.2.4 储层物性评价研究现状 |
1.2.5 煤层含气量评价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主要工作量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和测井资料预处理 |
2.1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 |
2.1.1 岩相古地理演化 |
2.1.2 地层特征 |
2.1.3 地质构造 |
2.2 煤岩及煤质特征 |
2.2.1 二1煤的物理性质 |
2.2.2 二1煤的煤岩特征 |
2.2.3 煤体结构 |
2.2.4 煤的化学组成 |
2.3 测井资料预处理 |
2.3.1 密度测井曲线计算 |
2.3.2 声波时差测井曲线重构 |
2.3.3 测井曲线环境影响校正 |
2.3.4 测井曲线标准化 |
2.3.5 测井曲线归一化 |
第三章 煤岩识别和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煤层气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
3.1.1 煤层测井响应特征研究 |
3.1.2 煤层的识别 |
3.2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2.1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原则 |
3.2.2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方法 |
3.2.3 地层划分结果 |
3.2.4 地层对比结果 |
第四章 煤储层工业组分预测 |
4.1 样品测试资料的分析 |
4.2 煤岩的工业组分计算方法 |
4.2.1 体积模型法 |
4.2.2 回归分析法 |
4.3 研究区工业组分计算结果 |
4.4 研究区工业组分的平面展布特征 |
第五章 煤储层物性预测方法研究 |
5.1 煤储层物性特征 |
5.1.1 煤的孔隙结构 |
5.1.2 煤层裂隙特征 |
5.1.3 渗透率测试分析 |
5.2 煤层裂缝孔隙度计算 |
5.2.1 煤层裂缝孔隙度计算方法 |
5.2.2 煤层裂缝孔隙度计算结果 |
5.3 煤层渗透率计算方法 |
5.3.1 F-S计算渗透率法 |
5.3.2 回归分析法 |
5.4 煤层渗透率平面展布特征 |
第六章 煤储层含气量预测方法研究 |
6.1 含气量的影响因素 |
6.2 含气量的预测方法 |
6.2.1 直接法计算含气量 |
6.2.2 间接法计算含气量 |
6.3 含气量的计算方法 |
6.3.1 等温吸附法 |
6.3.2 回归分析法 |
6.3.3 神经网络法 |
6.4 煤层含气量平面展布特征 |
第七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7)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方法、原理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意义 |
1.2 地震反演技术研究现状 |
1.3 传统反演技术存在的局限性 |
1.4 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1.6 论文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
第2章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理论基础 |
2.1 地震纵向分辨率和横向分辨率的探讨 |
2.2 基于褶积模型的地震反演技术 |
2.3 地震波形分类技术 |
2.4 地震沉积学技术 |
第3章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方法及原理 |
3.1 地震波形结构特征的量化分析 |
3.2 地震波形与测井高频信息的内在联系 |
3.3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基本原理与流程 |
3.4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算法实现 |
3.5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与模拟 |
3.6 地震波形反演的相控特征 |
3.7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特色 |
第4章 正演模型方法验证 |
4.1 Marmousi模型正演实验 |
4.2 薄互层模型正演实验 |
4.3 薄砂体叠置模型正演实验 |
4.4 强屏蔽薄砂体模型正演实验 |
4.5 裂缝型薄储层模型正演实验 |
4.6 小结 |
第5章 陆相薄互层砂岩预测实例 |
5.1 区域地质概况 |
5.2 研究区储层特征 |
5.3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预测薄互层 |
5.4 小结 |
第6章 煤层强屏蔽薄砂岩预测实例 |
6.1 区域地质概况 |
6.2 研究区储层特征 |
6.3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预测煤层强屏蔽薄砂岩 |
6.4 小结 |
第7章 海相页岩裂缝孔隙度预测实例 |
7.1 区域地质概况 |
7.2 龙马溪组裂缝发育特征 |
7.3 页岩岩石物理建模 |
7.4 地震波形指示模拟定量预测裂缝型孔隙度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鄂尔多斯盆地黄陵区块长6致密砂岩储层特征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致密油的定义 |
1.2.2 岩性识别研究现状 |
1.2.3 致密油储层研究方法 |
1.2.4 致密储层评价参数研究 |
1.3 研究区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论文取得的成果及创新点 |
1.6.1 取得的主要成果 |
1.6.2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概况 |
2.2 地层划分对比 |
2.2.1 地层特征 |
2.2.2 主要标志层 |
2.2.3 长6油层组小层划分 |
2.3 构造特征 |
2.4 烃源岩特征 |
第三章 沉积特征 |
3.1 区域沉积背景 |
3.2 沉积物源分析 |
3.2.1 古水流研究 |
3.2.2 轻、重矿物组合分布特征 |
3.3 沉积相标志及其特征 |
3.3.1 颜色标志 |
3.3.2 岩石成分、结构及粒度分析 |
3.3.3 沉积构造 |
3.4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
3.4.1 沉积微相类型划分 |
3.4.2 单井相分析 |
3.4.3 连井剖面相分析 |
3.4.4 沉积微相平面特征 |
3.5 沉积模式 |
第四章 储层基本特征 |
4.1 岩石学特征 |
4.1.1 碎屑组分特征 |
4.1.2 填隙物组分特征 |
4.1.3 储集砂岩岩石结构特征 |
4.2 成岩作用特征 |
4.2.1 破坏性成岩作用 |
4.2.2 建设性成岩作用 |
4.2.3 成岩序列及阶段 |
4.3 储集空间特征 |
4.3.1 孔隙类型及特征 |
4.3.2 裂缝类型及特征 |
4.4 储层四性关系特征 |
4.4.1 岩性与电性关系 |
4.4.2 物性与电性关系 |
4.4.3 含油性与电性关系 |
4.5 储层有效厚度下限 |
4.5.1 有效储层岩石粒度下限 |
4.5.2 物性下限 |
4.5.3 有效厚度测井参数下限标准 |
4.5.4 有效厚度具体划分与夹层扣除 |
第五章 储层非均质性评价研究 |
5.1 垂向非均质性定量表征 |
5.1.1 层内非均质性表征 |
5.1.2 层间非均质性表征 |
5.2 平面非均质性综合评价 |
5.2.1 砂体平面展布及形态 |
5.2.2 砂体平面连通性 |
5.3 储层微观非均质性 |
5.3.1 孔隙占比及面孔率 |
5.3.2 孔隙结构特征 |
5.3.3 孔喉大小及分布 |
5.3.4 孔喉结构与物性关系 |
第六章 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及综合分级评价 |
6.1 致密砂岩储层发育控制因素 |
6.1.1 沉积相对储集层的控制作用 |
6.1.2 成岩作用对储渗能力的影响 |
6.1.3 构造裂缝及微裂缝对储层的影响 |
6.2 储层分级评价参数 |
6.2.1 分级评价参数选取 |
6.2.2 储层分级参数优选方法 |
6.3 储层分级标准 |
6.3.1 分级评价方法 |
6.3.2 分级评价标准 |
6.4 储层分级展布规律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9)苏里格气田S48区块致密砂岩储集层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致密砂岩储层成因 |
1.2.2 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 |
1.2.3 致密砂岩储层测井评价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特色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2.3 研究区地层特征 |
2.3.1 盒_(8下)段地层特征 |
2.3.2 盒_(8上)段地层特征 |
第三章 沉积相特征 |
3.1 沉积相标志 |
3.1.1 砂岩颜色 |
3.1.2 粒度特征 |
3.1.3 沉积构造 |
3.2 沉积微相划分 |
3.2.1 分流河道 |
3.2.2 泛滥平原 |
3.3 沉积微相剖面特征 |
3.4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 |
3.4.1 盒_(8下)~2段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 |
3.4.2 盒_(8下)~1段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 |
第四章 致密砂岩储层特征研究 |
4.1 致密砂岩储层岩石学特征 |
4.1.1 岩石类型 |
4.1.2 岩石结构特征 |
4.1.3 填隙物类型 |
4.2 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特征 |
4.2.1 孔隙度 |
4.2.2 渗透率 |
4.2.3 孔隙度与渗透率关系 |
4.3 致密砂岩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 |
4.3.1 孔隙类型 |
4.3.2 孔隙结构特征 |
4.4 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
4.4.1 机械压实作用 |
4.4.2 交代作用 |
4.4.3 胶结作用 |
4.4.4 溶蚀作用 |
4.4.5 微裂缝 |
第五章 致密砂岩储层评价 |
5.1 致密砂岩测井响应 |
5.1.1 岩性与测井响应特征 |
5.1.2 岩性定量识别模型 |
5.2 致密砂岩物性与测井响应 |
5.2.1 物性与测井响应特征 |
5.2.2 物性定量解释模型 |
5.3 致密砂岩含气性分析 |
5.3.1 致密砂岩含气性测井响应 |
5.3.2 含气性测井识别 |
5.4 致密砂岩气水展布特征 |
5.4.1 气水分布类型 |
5.4.2 气水分布剖面特征 |
5.4.3 气水平面展布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古中央隆起带基岩测井解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基岩储层评价技术现状 |
1.2.1 基岩储层勘探开发现状 |
1.2.2 基岩储层理论研究现状 |
1.3 区域研究现状 |
1.3.1 区域构造特征 |
1.3.2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1.3.3 烃源岩特征 |
1.3.4 研究工区概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技术关键 |
第二章 基岩储层特征 |
2.1 基岩储集空间 |
2.2 基岩岩性特征 |
2.3 基岩物性特征 |
2.3.1 基岩储集类型 |
2.3.2 基岩孔渗特征 |
2.3.3 基岩裂缝特征 |
2.4 含气性特征 |
2.5 电性特征 |
2.6 基岩储层四性关系 |
2.6.1 岩性和物性关系 |
2.6.2 岩性与电性关系 |
2.6.3 含气性和电性关系 |
2.7 典型四性关系图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性识别方法 |
3.1 基岩测井响应特征及分类方案 |
3.1.1 基岩测井响应特征 |
3.1.2 基岩测井分类方案 |
3.2 岩性综合命名方法 |
3.3 基岩岩性识别方法 |
3.3.1 原岩辨别方法 |
3.3.2 岩石成分识别方法 |
3.3.3 岩石结构识别方法 |
3.3.4 岩石矿物识别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储层识别与评价 |
4.1 储层裂缝常规测井响应特征 |
4.2 储层裂缝(溶孔)成像响应特征 |
4.3 裂缝真实性评价 |
4.3.1 裂缝识别 |
4.3.2 天然裂缝和诱导裂缝的区别 |
4.3.3 假裂缝识别 |
4.4 裂缝有效性评价 |
4.4.1 裂缝的张开性 |
4.4.2 裂缝的延伸性和连通性 |
4.4.3 裂缝系统的区域有效性 |
4.5 成像测井处理方法 |
4.5.1 图像预处理 |
4.5.2 裂缝提取 |
4.5.3 图像刻度 |
4.5.4 裂缝参数 |
4.5.5 孔隙度谱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储层参数计算方法及储层分类标准 |
5.1 基岩储层基质孔隙度计算方法 |
5.1.1 基岩岩石骨架参数确定方法 |
5.1.2 基岩变骨架孔隙度计算方法 |
5.2 基岩储层次生孔隙度计算方法 |
5.3 基岩储层孔隙结构分析 |
5.3.1 压汞实验孔隙结构分析 |
5.3.2 核磁共振实验孔隙结构分析 |
5.4 基岩储层渗透率计算方法 |
5.5 基岩储层饱和度计算方法 |
5.5.1 基岩地层电阻率法计算饱和度难点 |
5.5.2 核磁共振测井饱和度计算 |
5.5.3 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确定含气饱和度 |
5.6 储层分类标准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储层流体识别方法 |
6.1 基岩储层流体测井响应特征 |
6.2 交会图法识别储层流体 |
6.3 三孔隙度组合法识别储层流体 |
6.4 视地层水电阻率法识别储层流体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应用效果分析与单井评价 |
7.1 LT1井测井评价 |
7.2 LT2井测井评价 |
7.3 LP1井测井评价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四、泥岩裂缝储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盆地西部麻黄山-古峰庄地区延长组长8、长9段低对比度油层识别[D]. 张少华. 西北大学, 2021(12)
- [2]T区煤层气储层测井解释研究[D]. 张晓波.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鄂尔多斯盆地樊学油区延长组长6、长8低渗透储层裂缝预测[D]. 赵希. 西北大学, 2021(12)
- [4]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南段中生界断裂特征及其对长8油藏的影响作用[D]. 张园园. 西北大学, 2021(12)
- [5]鄂尔多斯盆地周长地区长9油藏致密储层-构造综合评价[D]. 王霞. 长安大学, 2021(02)
- [6]河南省北部C区山西组煤层气储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D]. 池佳玮.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7]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方法、原理及其应用[D]. 陈彦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8]鄂尔多斯盆地黄陵区块长6致密砂岩储层特征评价[D]. 李超. 西北大学, 2020(01)
- [9]苏里格气田S48区块致密砂岩储集层特征[D]. 卢俊辉. 西北大学, 2020(02)
- [10]古中央隆起带基岩测井解释方法研究[D]. 史鹏宇.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