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中的身体视角及其问题

“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中的身体视角及其问题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中的身体视角及其难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金璘[1](2021)在《娱乐综艺节目中“日常生活”的建构与消费研究》文中指出

刘一雯[2](2021)在《鲍德里亚现代性批判及其艺术阐释力 ——以其诱惑理论为例》文中认为在阐释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诱惑理论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借鉴了诱惑理论的建构视角来解读现代主义艺术与后现代主义艺术,分析诱惑理论与艺术实践之间的同构性关系,由此突出艺术发展逻辑内部的反省式自觉与诱惑理论的内在关联。诱惑理论是鲍德里亚在反思法国六十年代精神遗产和女权运动第二次浪潮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理论思想。本文主要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诱惑理论的关键逻辑、现代性批判的维度、诱惑理论的建构以及它对现代和后现代艺术的阐释效力进行考察。通过理论与艺术的阐释和关联,得以从诱惑理论的认识论视角理解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的发展逻辑,并了解诱惑理论并非玄奥难懂,也不是虚无主义式的表达。重要的是,诱惑理论与非理性主义的哲学传统有密切关系,这种非理性主义在艺术内部也有其延续的历史。

孙颖[3](2021)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文中认为现代性作为一个辩证的总体,从历史阶段上经历现代性的潜意识、现代性意识觉醒、现代性批判自觉三个主要时期,从文明模式上并存有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两种基本模态。但由于现代性的后两个历史阶段公认的源发于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使现代性在批判意识中与资本主义文明同义,而其他文明类型处于从属地位。因此,要想冲破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类型,便需在批判反思中参证出超越的文明道路。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批判史可谓当代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史,其聚焦于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核心主题,有机融嵌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主张、方法,形成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批判的第三条道路。在多元话语批判中,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凝汇有三条主要路径:一是生产-消费路径。商品形式普遍化的逻辑结构构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拜物教思想的人本主义承递,其关于经济领域的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重心从生产环节转向交换、分配、消费环节,基本遵循“某物化→物化物商品化→交换价值主体化、使用价值虚化→主体异化→异化主体复归”的批判逻辑与解放方案。其中,“某”可以指代实物、数字、情感、交往、语言等实在或虚在的社会存在或社会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批判大体未出离于上述逻辑路径,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实证批判在异化批判的语境与观念中愈发式微,造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深化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过程中,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转向文化意识批判的轴心错轨。二是个体-共同体路径。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一个指向在于寻找个体与共同体的和解之法。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宏观对共同体意义上的制度虚假性批判转向当代对个体意义更为关注的生命政治批判,分析路径大体存在一条主线,即“社会元素权力化→权力集中化→权力集中化的理性合理化→共同体合法化、个体虚假化→共同体与个体和解”的批判思路与解放途径。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虚假共同体极权主义危机之隐匿性特征的同时,却逐渐消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阶级对立、无产阶级社会历史主体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原则。虽然其在一定程度上揭批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与新问题,但就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而言,西方马克思主义偏离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中的政治实践原则立场,使其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思考不是陷于乌托邦的遐思,就是倒退回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调节与妥协。三是启蒙-再启蒙路径。启蒙理性是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精神内核与精神气质,因此也成为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焦点。现代性危机的表征之一在于,启蒙理性的观念机制塑就与巩固了资本与权力对主体的合理化控制。对于启蒙理性的这一自反性危机,西方马克思主义持辩证态度,认为对启蒙理性进行再启蒙是正确认知启蒙理性这一现代性之核,是打开资本主义现代性悖谬之钥。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史中,形成回归总体性、否定辨证法、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三大阶段,为理性自反性危机带来从复归到破维到融建的路径。西方马克思主义始终秉持形而上精神在不断试错中为理性的退化寻找再启蒙的道路,尤其是当代提出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地理学、空间化融建的思想,其内涵着从时空观的基点上新解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形而上意义。这一延续“后现代思潮”的新思路为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群像创造新的多元话语空间,但同时带来共识危机与隐忧。如果以“中西马”圆融为构建未来文明型社会的哲学文化语境及意识,西方马克思主义可谓沟通西方现代性模式与中国现代性模式的桥梁。从整体上与之展开理论对话,既有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理论资源,又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共同理论问题,亦有基于异质文化传统背景交流差异性经验的话语空间。基于规律性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思想进路,本文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整体具有现象学方法意义上的存在论特征,反映出西方文明血缘孕育的西方文化基因特点。中国模式在回应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思维局限与实践困境等方面体现出独特智慧与卓越效力,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可见的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人类文明型构建历史进程中,现代性的中国模式正在书写属于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谢静[4](2020)在《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系统解读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将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理论特色和社会批判理论相结合,以政治美学为核心线索将其一生的致思理路与政治运动实践贯穿起来,开显马尔库塞美学思想中的革命潜能和政治批判功能。选定此主题的原因在于感性、理性、美与政治作为关键范畴充斥于马尔库塞着作文本之中,本文致力于将这些看似孤立且矛盾的范畴放置于马尔库塞的学术经历中加以联系,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演变。马尔库塞回到“美”与“知觉”同源的古希腊哲学中,探索美与感性欲望的关系。在“美”的原初语境中,它指的是柏拉图所认定的那种低级的、发源于肉体的感性欲望。而在《会饮篇》中,柏拉图指出美不只代表着少年的肉体之美,更意味着超越一切形体之美的美的原则,而美的原则是爱欲之神的化身,是生命的源泉。马尔库塞在此意义上,发现了感性欲望与爱欲的关系,重新挖掘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关于性本能与肉体欲望的关系,使爱欲超越性欲成为一种更大的生物本能,将体验快感的感官范围从生殖器官扩张到人的整个身体,实现身体的爱欲化。马尔库塞认为积淀在个体血肉之躯中的审美心理结构是爱欲的存在场域,爱欲是情欲的人化,是对人的动物性的生理情欲的理性塑造与陶冶过程,它以生物根源为基础,但其中具有理性的渗透,从而超越了动物的性质。他利用弗洛伊德关于的心理分析,挖掘审美中情欲因素与复杂性,在对“艺术是欲望在想象中的满足”的理解中,确定了美感是爱欲这个人性总体结构中的心理本体,并以此为依托,建立起新感性这个情感心理本体。马尔库塞从精神分析中关于性本能(力比多)与自我、生欲与死欲的对抗中发现了爱欲作为人类集体的生命本能所蕴含的强大政治效力。因原本自由的主体意识与精神过程在权威国家的公共生存中被同化了,个人精神的失调、爱欲的压抑更直接地反映了社会总体的失调,于是心理学问题变成了政治学问题。马尔库塞认为美体现了反抗现实原则的快乐原则,是人类爱欲本能的最高精神产物,美学与艺术是审美形式的外化结果,是爱欲、快乐本能解放动力的集中体现,因而具有反叛统治秩序的革命潜能。可见,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改变了传统意义上非功利的美学,也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在人的审美本质基础上将人类爱欲的解放界定为广义的政治学。他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有明确的批判指向——理性主义文化背景下的技术理性。受理性主义文化的影响,主体性原则与现代科技体系合谋将人性之中的感性丰富性从生存理性中排挤出去,人类以技术理性取代包含感性之维的生存理性,使理性中的自由、否定之义消失,导致技术理性成为一种极权统治将历时的感性生命本身整合进压抑性的文明进程与消费性的社会生产领域。这种感性生存境况造成了爱欲与新感性作为情感本体的审美之维的缺失,是人类单向度的精神危机的根源。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以审美人性的复归为批判理论的切入点与理论旨归,融合多种对抗技术理性与理性主义文化的思想资源,最终形成了以爱欲满足为中心的新感性政治革命路线。以人的自然生物本能为物质基础,将深藏于“类本质”之中导源于快乐原则的反叛激情挖掘出来,在理性的否定性推动力下,使人的整个身体重新回归到代表游戏与闲暇的审美冲动中去。发挥想象力对感性与理性的沟通作用与为感性秩序立法的革命潜能,重建象征着完整人性的新感性。在不满于固定规训的审美形式的更迭性运动中寻求重建通往幸福与自由的新秩序的可能。这也是马尔库塞整个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的致思理路。不能否认马尔库塞以艺术与美学为解放之途的批判方式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相比,缺少对资本逻辑的分析与批判,这使他的政治美学批判最多达到意识形态批判的水平,不能深入到具体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所扭结而成的社会结构领域,削弱了其理论的现实性,造成了其理论中历史性与先验性之间的矛盾。但是,他承认与积极利用审美感性的多样性、偶然性、多变性,以此拯救感性力量的否定性和批判功能,这种对本真生命的尊重态度,是值得现代人反思与借鉴的。因此,对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的研究是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情势变更的理论选择之一。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显然,满足物质匮乏的经济革命不再是我国乃至世界的发展的主旋律,更令人关注的是人民的现实的具体的感性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是人生而为人所一直追求的尊严和价值的体现。研究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能够让我们在物质财富迅猛增长的今天,去冷静地分析资本的逻辑与审美的价值之间的博弈,尝试解答如何在市场洪流中不迷失自我和初心,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理性与主体间性,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统一,个体自身的身心协调发展,以人民幸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崔佳[5](2020)在《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 ——审美实践的人性意蕴及其现代性批判》文中指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性的生成与完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核心的主题。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经济学哲学批判、对资本与经济合谋的政治与哲学解构、对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历史唯物主义判定中无不指向这一核心问题。也正是在追求人的自由与解放的思想历程中,马克思表达了对完满丰富的感性人性和自由主体的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也明确地表达了立基于具体人性的审美思想。“美的规律”的理念、“劳动创造美”的观念、“音乐的耳朵”和“形式美的眼睛”的观点等具体地表达了他审美思想的核心。马克思基于具体人性论的审美思想将感性活动这一形下活动升华成审美活动的存在论根基,回应了传统审美观念的形而上学的困境、面对了现代审美的物质主义难题,将审美真正导入到改变世界与实现人类全面自由解放的思想境遇之中。马克思的审美思想将创造美的过程作为审美应有的内容,又使审美的既定对象复活了与生存与发展的互动关系,从根本上变革美与审美二元对立的美学范式。本文就在此意义上来展开对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以期探寻审美回归的思想路径与实践智慧。审美是美对人的感性触动,更是人对美的主体回响。审美是关乎人的心理、感官、情感和想象,是对心灵与道德的指引,对人生活的观念、存在的理解、价值的追求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意义。然而,现代性审美日常化的沉沦、大众化的享乐、抽象化的疏离、商品化的客观等事实,戕害了人的审美能力、物化了人的审美体验、弱化了人的审美批判,为资本逻辑宰制和意识形态把控创造了可乘之机。依循审美观念的思想历程、重拾审美的人性根基、重建审美的体验逻辑、追录审美的价值理想成为直面审美困境、开掘审美意蕴、生成审美能力的重要问题,也是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为,马克思的审美思想要求我们既要关注审美对象所体现出来的美的本质,又需要关注审美主体能够感受美的能力本身。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审美观念不再是分裂人的创造美和感受美这两种活动的审美范式。而是在人的生存和发展,自我理解的意义上,去创建审美的实践范式。可以说,马克思的审美思想真正走出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思想地基,筑起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批判的塔楼,同时达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社会的肯定性理解与否定性理解的辩证统一之中。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的人性理论为根基,探讨马克思如何以审美现代性批判回应现实的社会、现代的历史发展逻辑,如何以审美实践实现人类的全面自由解放。形成以思想发展史为前提,哲学理论为依据,时代发展现实为背景的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思路。论文共分为五章:论文的第一章在梳理西方审美观念的历史演变中透视和把握不同时期审美主体与人性生成的内在关系,在审美的思想史定位中,探析传统审美观念的思想疑难与实践困境。论文认为,从古代到近代,审美经历了从主体被赋予神性、理念和上帝的聚焦形式,导致审美主体自我迷失,形成审美观念实体化阶段;到注重感受和趣味的先在性,导致固化主体的物化审美阶段;再到将实在的理性和抽象的感性予以综合的、主体人性分裂的形上审美过程,来呈现马克思审美思想的思想史根基。论文的第二章基于马克思哲学革命和立足人性观变革来透视马克思的审美思想变革,从感性活动的真实意义揭示人性的“类本性”和“类特性”,建构具体人性观的感性活动;并以感性活动为中心来理解人的存在和人的发展,在人性基底中获得审美主体的感性生成。内在地敞开了一个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存在论根基的审美原则,形成了马克思研究审美的理论根基和自身理论逻辑阐发的独特维度。论文的第三章从马克思的自身理论把握其审美思想的内涵,构建以感性活动、现实历史和自由个性为核心概念的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内在逻辑。作为审美存在论根基的感性活动,不再是外在于审美的附属性内容,而构成了审美的内在环节和要素。审美所体现的不仅是关于人的现实生活过程的“对象意识”,更是关于自身存在状态和价值追求的“自我意识”。审美直观与个性的生成在根本上呈现为一种历史性关系,在全面把握人类审美活动的复杂构成中,实践活动既是人类性与自由个性的结合,又具有审美的自由意境和构成了“现实的历史的人”的形上追求。论文的第四章力图在自由、全面解放和发展中建构马克思的审美理想,并从“美的规律”的审美实践,超越受现代意识形态形塑的认识主义和心理主义的审美观念。在人的双重属性和审美关系的双向建构的互动关系中,构建审美的内在规范,满足人们对审美的需求,将审美作为人生存的本质维度。使人能够从直观、体验和移情等审美环节中看到人性的更高存在和理想存在,实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自由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论文的第五章以现代性批判回应现实时代,马克思基于感性活动的审美思想同时是一种审美现代性批判。不仅展开了理解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维度,而且对当代西方审美思想的演变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审美现代性批判建立审美实践的当代视野,从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生产关系的经济批判、社会批判,重建现代社会的审美现代性,是我们理解和把握当代审美状况和发展趋向的重要思想参照。

金子溪[6](2020)在《当代消费视阈中的女性身体美学 ——以美容外科手术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消费时代的来临,女性的身体不断凸显。在长久的压抑之后,身体的欲望以及对身体的欲望在消费中得以释放。伴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消费主义以大众传媒为依托,为女性的身体打开了“自由”的大门,使其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盛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身体的关注从生存需要转向了审美消费,其中尤以美容外科手术为着。这意味着,技术的力量超越了身体的限度。一旦身体成为可以任意形塑的事物,它便落入了权力话语及意识形态的罗网。对女性来说,她们的身体形塑首先就受到传统父权制的监控;其次,消费社会的形成意味着资本力量的无处不在,它作为当代的“新父权”也参与到这一监控中;最后,不管是父权制还是资本,就其本质来说都可以归为意识形态。就身体形塑而言,意识形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管理、审美意识形态的渗透以及自我技术对前两者的呼应。面对女性身体在当代社会中的这一困境,如何寻回本真的自我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认为,突围的关键在于回到身体,恢复身体的感性存在。由于当前身体的困境根本上也是女性的困境,因此,首先应当从女性解放的角度来寻求突破;其次,针对权力的运作,本文提出三个偏离性策略——元批判、流动和误认——来加以抵制;从最广泛也最根本的层面上来说,身体的困境实际上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即人的本真性在异化消费中逐渐湮灭。若要达至人的本真存在状态,个体向身体的回归是至关重要的。这一回归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维度:其一,通过感性的身体来观察和思考人的存在、人处身其中的世界以及两者的关系;其二,在身体的审美中,我们要尊重个体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拒绝随波逐流和千人一面;其三,追求本真的身体美学要求我们通过自主实践来实现自身的创造性生成。总而言之,本文意在强调从当下美容外科手术的普遍化中折射出的女性身体困境,以及对此困境的反思与突围。

刘锦诺[7](2020)在《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教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受现代教学理论、苏联教学论的影响,在本土化探索中表现出对教学活动中诸美学因素的忽视。以致教学理论体系建构在对本质、规律的追求中忽视了情感、价值、意义等美学因素的关照。而教学活动中生动的美学因素是真实存在的,但在理性精神引导下发展的教学理论,一方面将教学活动中真实的美学因素排除在研究对象的界定之外,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中将对美学维度的探索放置于理性思维研究范式之下展开,导致理性对感性、真对美、事实对价值的压抑。受解构性后现代思潮的影响,教学理论通过消解确定性、拒斥体系、瓦解中心等解构的方式来消解理性的权威,从而使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通过消解真来追求美,却只能得到感性狂欢式的“虚无之美”。于是,力图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中对“静态之美”与“虚无之美”批判,反思现代教学理论的“以真抑美”与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去真求美”中真与美的对立与失衡等现实问题,并通过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中从本体论出发对“经验事态”中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入手,寻求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合理建构。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从过程本体论基础上对“美”提出了新的规定。通过微观、宏观以及美与真的关系三个方面厘清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中,从微观角度看,分析“美”的本体论在于“现实实有”作为美之存在的唯一理由,美的存在在于“现实实有”的发生,这一发生过程通过“摄入”来实现。在“摄入”的过程中当该“经验事态”实现了适应性的和谐便能够产生完善的和谐之美。该适应性和谐之美的实现是通过“摄入”中的“主观形式”的完善程度进行判断的,以此明晰美的“是其所是”。从宏观的角度看,一方面从经验事态发展、过程的宏观视角出发明晰和谐之美的动态发展性;另一方面,分析“美”作为文明发展的一个方面,对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作用。最后,讨论美与真的关系,在对比传统美学中真对美的压抑与后现代美学中真的反叛而导致的美与真分离的加剧等现实问题的基础之上,探讨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中从本体论出发寻求真与美的平等与共生,寻求经验事态发展过程中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以此揭示美的“在其所在”。从这三个方面明晰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现代感性学美学以及后现代艺术哲学的超越。为解决教学理论研究中的现实问题及探索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奠定理论基础。在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视域下,反思现代教学理论与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真与美的不协关系,进而探讨如何在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中建构教学理论的美学维度。首先,探讨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从理性精神、科学精神以及主体精神这三个现代性的基本精神出发,通过分析具有理性精神的本质主义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具有主体性精神的主体性教学理论以及具有科学精神的心理学影响下的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明晰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在此基础之上,探究现代教学理论对静态的和谐之美、服务于理性的感性之美以及艺术之美的追求。并进一步反思,现代教学理论在科学化发展中以真抑美而产生的静态和谐之美对教学理论发展的阻碍、逻辑之真对存在之美的压抑以及教学艺术性的消解等现实问题。其次,探讨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从解释学、复杂性以及建构主义等思想中对理性的解构出发探讨三种理论下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我国教学理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成之美、生命之美以及生活之美,展现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通过消解理性实现的感性维度的发展。以及反思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在对美学维度的过度高扬中容易导致的虚无主义、人的片发展以及崇高的消解等现实问题。最后,在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下探讨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建构,在真与美、事实与价值、逻辑与审美、理性与感性的关系之中去建构教学理论的美学维度。而美与真之间的关系通过教学理论发展的目的性从过程美学的宏观角度以更高的发展性目的引领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和谐发展。于是,从过程美学的微观论出发,探讨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建构的主要内容;从过程美学中的真美平等、和谐的关系出发,探讨美学维度建构的关系性要求;最后从过程美学的宏观论出发,以教学理论的发展性目的引领与规范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建构。

高雪[8](2020)在《回到感性:重思马克思哲学的美学向度》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近年来有渐成热点之势,但事实上,正如有学者已指出,马克思哲学本就内在地包含着美学的向度。本论文立足于思想史与文本解读模式,旨在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深化对马克思哲学本质的理解。而本论文立论的核心线索就是马克思的感性概念。学界以往在讨论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时,多聚焦于感性(实践)的认识论或本体论意义,但对其美学涵义却挖掘不足。本论文认为,近代自鲍姆加登把美学定义为“感性知识的科学”起,美学便被视为一种在主体的感性机制中探求真理性内容的知识,由此形成对启蒙理性的补充。美学也因此成为哲学上探讨感性所不能忽视的基本视角。从总体上而言,马克思并未接受近代美学传统,相反,在其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建构中,通过回到美学的概念本义(感性)展开了一条内蕴于政治经济学批判与革命政治中的新感性的建构之路,由此把人类解放推进到审美革命的高度,这便是作为马克思哲学之内在向度的马克思美学。在此意义上,深化对马克思哲学之美学向度的研究,是一项具有深刻意义的课题。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思想史的角度分析了近代美学的知识论趋势,指出它直到被康德予以整体性地反思。通过断言感性认识不同于科学认识,康德回到了美学的原初意蕴即感性概念的问题上,这一回归为美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然而,在探寻审美判断主观必然性的过程中,康德表现出一种与传统美学暧昧不清的态度。美的普遍可传达性在康德那里终归要诉诸于审美主体的知性法则,即剔除了感性的质的纯形式原则。这样,审美形式自身沦为先验的既定之物,从而遮蔽了审美与社会现实的复杂关系。马克思继承了康德的审美区别于认识的观点,并同康德一样回到了美学的关键即感性问题上。随着感性概念从一个认识论的范畴被还原为一个本体论的范畴,唯物史观为马克思超越形式美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域。历史唯物主义对现实的个人及其感性活动的关注蕴含着审美的维度,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将感性内在化于社会生产实践中,马克思突破了传统美学对感性问题的狭隘理解;进一步,以历史唯物主义为视域辨析在审美、经济、政治的不同维度中的感性概念,重建马克思美学的对象问题。不同于传统美学的对象,马克思不是把感性把握为现实社会世界之外的一个审美的意识形态的补充,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在自然与社会进程中辩证统一的总体性的生存论结构,由此把审美从静观的意识改造为以实践为原则的感性解放问题。这意味着要实现人的审美化存在,必须变革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通过消灭公共与私人之间的划分,实现以共同的社会性的感觉取代先天的共通感(康德)。第二部分总体揭示马克思美学的建构路径。首先,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通过对伊壁鸠鲁原子论的考察,把感性分析为客观物质与自我意识在形体化的时间性中的融合,由此把人表现为一种无限开放的存在。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以感觉异化为出发点批判国民经济学,首次展现了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来重构感性世界的审美存在论转向。此外,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不仅通过分析剧作《巴黎的秘密》指明传统美学在社会现实问题上的无能为力,并且意识到与资产阶级美学意识形态的决裂必然是以与它们的物质条件决裂为前提的,由此推动了唯物史观的创立。在唯物史观成熟期,马克思一方面揭示了任何一个时代的精神生产都有其特定的社会物质基础,从而以分工与社会生产之间的关联解释社会历史中的感性活动,把握其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社会性;另一方面,只有在未来消灭了分工,才能超越私有制对个人和社会性的巨大阻碍,真正实现审美形式与社会内容的统一的全面的生产。最后,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通过析出剩余价值学说中的“剩余”以揭示资本运作中的感性的激进性。在感性世界重建的过程中,剩余存在表现出一种趋向更高存在的“崇高”倾向,使他们渴望完成一种向自身、向社会的复归。马克思主义的崇高就是通过重构新的感性分配体制而实现剩余存在向共产主义的转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共产主义表现为人类审美化的终极存在。第三部分进一步揭示马克思美学的政治性与社会性的维度。在政治的维度上,无产阶级立场作为其政治理论的出发点,是马克思分析社会历史问题所采取的现实态度,其为无产阶级革命和世界观变革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内容。对感性概念的重审表明,无产阶级立场是一种旁观者与行动者视角相统一的立场,它在历史科学的指引下朝向一种改变世界的审美政治。在社会的维度上,马克思美学认为随着人类掌握自然过程的能力不断增强,在一个未来实现了对科学和社会生产的共同占有阶段,就可以废除“以劳动时间作为财富的尺度”的社会。到那时,以满足自我的创造性的个人行动和进行社会建构的活动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进一步,随着以交换价值为中介的外部关系被改造为直接据有社会性的内在关系,社会将不再作为抽象的蛰居人之上的总体性力量,对“抽象统治”的扬弃使人完成向社会化的复归,社会联系就从这种既实现了共同规划又支持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得到发挥的合作模式中被重新组织起来。

徐诗蒂[9](2019)在《理查德·舒斯特曼身体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理查德·舒斯特曼是美国当代着名美学家。由于在其求学过程中受到实用主义哲学的诸多影响,因此导致他从分析美学的研究转向实用主义美学研究。实用主义哲学注重积累实践经验,这让舒斯特曼开始对美学的观察视角从视觉感受转向身体感受。本文从理解身体美学的基本概念入手,追溯身体美学理论建构的理论背景及当代表征,并结合现实状况,详细分析身体美学的特征。论文将身体美学的理论放置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语境中,力图推进美学的实践新路径,以期对现实生活有所助益。本文主要分为以下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讨论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舒斯特曼的生平经历、国内外的思想成果、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讨论身体美学理论的开端,即舒斯特曼提出身体美学理论的思想渊源和实用主义美学的理论基础。第二章着重讨论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的主要维度,即身体美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包含分析、实用和实践三个层面。同时,就与身体美学相关的身体训练方法做了相关引介,指出身体训练将审美经验的直接获取变成改善生命的追求。第三章主要阐述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的主要特征。他认为身体美学具有折中性、超越性和改良主义等特点,并对传统身心二元论的美学观念进行了消解。第四章讨论舒斯特曼身体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相关问题。身体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和当代艺术与身体美学的互动产生了交互经验,并承认了身体的中介或媒介作用。“身体”是人承载喜怒哀乐的重要载体,也是通向社会生活的桥梁。结语部分总结了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理论的价值,与中国传统美学的关联性,以及它的现实意义。如何深入了解身体,如何在社会关系中展示自我,如何形成准确的身体审美标准已经成为当前的紧要问题。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着重讨论的是意图培养一种反思性的身体意识,能够融通身心、联结理论与实践方面。如何了解自己的身体,在社会关系中展示自我,以及正确把握自我定位,建立合理的审美标准被提上日程。引导审美标准从二次元发展,脱离欲望化的外在标准,将是未来塑造积极向上的美学理念的正确方向。因而树立正确身体美学思想,有助于引导社会大众的健康审美,从而有利于社会文明的发展。

吴之昕[10](2018)在《社会主义与后现代文化 ——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后现代文化的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不断深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伊格尔顿对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潮展开批判,揭露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本质和矛盾。伊格尔顿的后现代文化批判不仅在理论层面上批判了文化的形式和内容,还在社会维度上不断深化发展文化批判的内涵和现实意义,体现在对社会意识形态、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冲突等方面的探索。他彻底同后现代主义划清界限,揭示后现代文化矛盾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制度,将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构建社会共同文化作为他文化理论的发展方向。本论文从政治、观念和审美三重视角,论析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希望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思想以政治批判为基础,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出现的意识形态原因;从马克思主义物质基础理论和政治立场,批判了后现代主义在政治上回避社会主要问题、与资本主义同流合污的实质。伊格尔顿透过激进的后现代文化的面纱,看到了后现代主义政治上的妥协,揭示了导致后现代主义矛盾的政治根源,强调了社会主义变革在消除后现代幻象的重要功能,提出了基于社会主义政治的文化理论。这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催生社会主义制度、繁荣社会整体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批判还是文化观念上的批判。在《文化》(Culture,2016)一书中,伊格尔顿从文化与自然、文化与本质、文化战争等角度,批判了后现代多元文化论与“文化主义”,揭示了导致后现代文化的矛盾性和文化危机的根源。后现代主义所具有的多元性、差异性、混杂性、边缘性和排他性等综合在一起,使文化的多种具体形式之间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处于危机中的文化存在于国家内部和全球范围内,并日益演变为一种地缘政治的冲突。为解决这一冲突,伊格尔顿提出了社会主义共同文化的构想,认为团结一致的社会主义是根除后现代文化危机的唯一途径,也是建立真正多元文化的制度保障。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伊格尔顿一直将社会主义当作他最终的理想,认为社会主义是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最终手段。他的社会主义共同文化构想为我国当前避免后现代主义的危害,关注弱势群体,实现社会主义团结与公正,构建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理论参考。伊格尔顿不仅仅停留在对后现代主义文化表征的批判,本世纪初他从信仰与价值的具体问题入手,剖析了后现代主义泛滥导致社会动荡和对抗的根源,开辟了后现代批判文化观念的新视角。他在《文化与上帝之死》(Culture and the Death of God,2014)一书中重点阐释了文化是否可以替代宗教等论题,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信仰匮乏的历史根源。他从全新的角度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展开了犀利地批判,涉及文化伦理和文化宗教等更为广泛的社会具体问题,提出了理性的信仰观,高度赞扬了社会主义信仰与价值。这为我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共同文化的灵魂,抵御后现代文化的消极面、改善社会价值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理论参考。伊格尔顿以意识形态理论为基础,分析后现代主义本质蕴涵的意识形态和审美特征,以美学的回归对抗盛行的后现代文化。他批判了后现代主义意识形态终结论,指出意识形态性仍然是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是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主要因素。他从审美话语的角度,批判了后现代主义主体解构理论,强调社会主义主体重建的重要意义,尝试将审美同人的实践相结合,发挥美学意义上文化源于生活、提升生活的功能,希望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文艺,凝聚人民的价值共识,培育担当时代重任的社会主义新人。他将根植于现实人民生活的主体培育作为文化育人的具体实践途径,为我国当代“以人民为中心”培育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镜鉴。伊格尔顿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批判是基于社会主义的三重视角的综合,不仅仅停留在哲学层面上单纯地批评后现代主义各种文化思潮的形式和内容,而是揭示了纷繁复杂的文化理论和文化现象所掩盖的晚期资本主义商品性和消费性,具有更深刻的政治意义。他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突出了文化批评的社会和政治功能,强调了基于社会主义的文化理论与文化实践之间的关联,思考了以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途径,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文化批判的方法。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中的身体视角及其难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中的身体视角及其难题(论文提纲范文)

(2)鲍德里亚现代性批判及其艺术阐释力 ——以其诱惑理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鲍德里亚生平
    1.2 研究综述
    1.3 本文结构
2 诱惑理论的关键逻辑
    2.1 克尔凯敦尔-尼采:诱惑与幻觉
    2.2 莫斯-巴塔耶:礼物交换与耗费
    2.3 哈贝马斯:交往理性
3 作为现代性批判的诱惑理论
    3.1 现代性概念与批判理论
    3.2 马克思生产逻辑
    3.3 菲勒斯中心主义
4 诱惑理论的建构
    4.1 仪式的诱惑——性
    4.2 美学的诱惑——表面
    4.3 政治的诱惑——技术
5 诱惑理论与艺术互动的可能
    5.1 “女性气质”艺术
    5.2 复魅的表面:平面性与原始风格
    5.3 作为艺术体验的政治性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鲍德里亚本人专着中文出版情况表
附录二:作品图录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3)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时代背景:资本主义批判与两种现代性模式
        (二)现实背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总批判的现实任务
        (三)理论背景: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研究的范式转型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三)总结评析
    三、研究重心与创新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四、研究意义与方法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主要方法
第一章 地图与模型: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观探思
    一、图示:资本主义现代性
        (一)核心词:再释“现代性”
        (二)耦合因:缘何以资本主义划界
        (三)时空观:资本主义现代性特质
        (四)辩证法: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
    二、图鉴: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
        (一)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对资本主义的破解
        (二)现代西方哲学的现代性批判:对理性主义的反叛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双向融嵌中对主体的勘辨
    三、图例: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三条路径
        (一)资本的症候:经济现象的异化批判路径
        (二)理性的滥觞:政治哲学的自由解放路径
        (三)主体的困境:文化观念的再启蒙路径
第二章 生产-消费路径:从经济现象揭批到哲学文化批判
    一、震源:商品拜物教
        (一)现代性的细胞繁殖:从商品到商品化
        (二)现代性的运行系统:拜物教机制
        (三)现代性的机体病症:物化与异化
    二、纵波:资本剥削形式的变迁
        (一)劳动新形式:非物质劳动条件下的主体异化
        (二)生产新态势:智能化生产转型中的“新奴隶主义”
        (三)消费新观念:符号政治经济学与大众文化批判
    三、横波:资本剥削关系的扩张
        (一)从实体到虚体:物化逻辑下的“数字异化”
        (二)从时间到空间:空间生产的异化之意
        (三)商品全景的“景观社会”:当代资本主义的幻象与梦魇
第三章 个体-共同体路径:从宏观制度批判到微观生命政治批判
    一、共同体对个体的压迫:“新控制形式”
        (一)技术合理化:资本的技术化运作
        (二)媒介合理化:资本对媒介的虚伪化利用
        (三)合理化危机:隐身的资本霸权构筑起新帝国
    二、个体向共同体的依附:“生命政治”
        (一)消极自由无以承受的生命之重:“规训与惩罚”
        (二)积极自由无法超拔的生命之轻:“逃避自由”
        (三)毁灭还是创生:新治理体系的可能性
    三、个体与共同体的间性关系:“重建公共领域”
        (一)间性关系的认知基础:交往理性
        (二)组建合法共同体的主渠道:参与式民主
        (三)重建公共领域:卓越个体基础上的乌托邦
第四章 启蒙-再启蒙路径:从解构形而上学到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一、返本:回归总体性及其失败
        (一)问题:碎片化现象的理性方案
        (二)方法:历史总体性辩证法
        (三)结果:落于空想的总体替代方案
    二、破维:否定辩证法及其自我解构
        (一)对否定的新解:辩证法的哥白尼革命
        (二)对否定的否定:“反体系的体系”
        (三)对否定的扬弃:对“后学”与启蒙的重思
    三、开新: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及效应
        (一)新境遇:从时间基质的线性发展观到空间基质的谱系认识论
        (二)新范式: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融建
        (三)新道路:形而上学终结后的意义之归
第五章 超越-文明型路径:中国特色现代性方案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检视
        (一)问题洞察力有余,但实践能力有限
        (二)突破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旨趣鲜明,但理论立场妥协性较强
        (三)交互性研究范式的范例,但社会历史观共识不足
    二、中国方案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有效回应
        (一)破解资本逻辑困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二)回应理性滥觞危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优势
        (三)祛除中心主义魔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远站位与宏伟格局
    三、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中国智慧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
        (二)融通“中西马”: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哲学文化理念
        (三)“新轴心时代”的创生: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型文明体系
结语:未竟的解放事业与未来的中国故事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4)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背景与契机:理性逻辑的辩证法
    第一节 理性的分裂
        一、理性的原初统一
        二、“理性”与感性的分裂
    第二节 技术理性的统治
        一、技术理性的产生
        二、技术理性对感性的压抑
    第三节 理性的颠覆与重建
        一、新感性对技术理性统治的颠覆
        二、辩证理性的复归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思想先声与理论来源
    第一节 《德国艺术家小说》的美学思想
        一、黑格尔的艺术形态演进理论对马尔库塞的启发
        二、卢卡奇的生活、心灵、形式理论的影响
        三、《德国艺术家小说》对浪漫主义反讽的继承与超越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影响
        一、从浪漫主义文学到存在主义美学
        二、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现象学还原的改造
        三、马尔库塞对生存现象学的吸收
        四、马尔库塞对生存现象学的批判与改造
    第三节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启发
        一、以审美人性为基础重释《手稿》的原因
        二、人性基础在于哲学中的劳动概念
    第四节 黑格尔的影响
        一、历史总体性中的否定概念
        二、否定辩证法对实证主义的批判:“潜能”的实现
        三、开启浪漫主义的深层构境:否定的乌托邦与革命的姿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思想展陈
    第一节 政治美学的批判指向:单向度危机
        一、发达工业社会
        二、苏联社会
        三、纳粹极权主义
        四、肯定性的文化
    第二节 政治美学批判的目标:爱欲解放
        一、心理学范畴成为政治范畴
        二、为爱欲而战的解放路线
        三、美学形象成为政治形象
    第三节 美学问题的政治意蕴
        一、艺术“乌托邦”的现实性
        二、艺术与革命
        三、审美形式的自律性与异在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的思想特质
    第一节 作为政治美学的批判理论
        一、政治美学的提出及内涵
        二、政治美学化与美学政治化
        三、以爱欲与新感性为批判武器
    第二节 新感性对技术理性的反叛
        一、技术理性与新感性的博弈
        二、新感性已成为政治因素
        三、新感性本体论的政治批判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评析
    第一节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的贡献与限度
        一、开启了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新视角
        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内的政治美学
    第二节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的当代启示
        一、对当代美学与政治研究的影响
        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启示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 ——审美实践的人性意蕴及其现代性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二、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及评述
        (一) 西方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综述
        (二) 当代中国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传统审美观念的局限与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开启
    一、 古代“实在主体”与审美感性的拼接
        (一) 仰视“神性”的审美观念
        (二) 分有“理念”的审美观念
        (三) 回归“上帝”的审美观念
        (四) 实体审美的主体迷失
    二、 近代“经验主体”与审美感性的回归
        (一) “形式性-主观式”的审美转向
        (二) “认识论-感觉论”的审美逻辑
        (三) “经验论-人性论”的审美趣味
        (四) 物化审美的主体固化
    三、 德国古典哲学“形上主体”与审美感性的抽象
        (一) 审美判断力与人性的完善
        (二) 审美教育与人格的健全
        (三) 审美理想与人性的自由
        (四) 形上审美的人性割裂
第二章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人性奠基
    一、 直面存在本身的具体人性观建构
        (一) 超越唯心主义的感性回归
        (二) 扬弃“类本质”的人性回归
        (三) 立基感性活动的“具体人性观”
    二、 审美主体的感性生成
        (一) “感性活动”的形上意蕴
        (二) “感性存在”的审美欲求
        (三) “审美主体”的现实生成
    三、 具体人性论的审美原则
        (一) 重置审美的社会根基
        (二) 变革审美的内在旨趣
        (三) 确立审美的实践追求
第三章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内涵逻辑
    一、 “感性活动”:审美的存在根基
        (一) “感性活动”的存在论翻转
        (二) “感性活动”的审美体验
        (三) “感性活动”的双重统一
    二、 现实的历史:审美的实践逻辑
        (一) 审美直观的双重指向:对象与主体
        (二) 审美反思的存在意境:自由
        (三) 审美批判的现实存在:感性世界
    三、 “现实的历史的人”:审美的形上追求
        (一) “美的规律”的审美实现
        (二) “自由个性”的审美生成
第四章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实践理想
    一、 “实践观点”的审美观念
        (一) 认识主义审美观的逻辑基底对实践的拒斥
        (二) 心理主义审美观的物化基底对实践的物化
        (三) 实践观点审美观的人性基底对实践的回归
    二、 人性解放的审美实践
        (一) 审美的过程与人性解放的历程
        (二) 审美能力的解放与人性的解放
    三、 自由劳动的审美理想
        (一) 劳动的审美化与自由的现实化
        (二) “第一需要的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五章 马克思审美现代性的审美批判
    一、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现代性批判的三个维度
        (一) 审美观念的意识形态批判
        (二) 审美活动的物象化逻辑批判
        (三) 审美追求的个人主义批判
    二、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现代性张力
        (一) 和解超越性与世俗性的现代审美观念
        (二) 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现代审美活动
        (三) 表达自然感受与自由追求的现代审美体验
    三、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当代视野
        (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审美批判与审美生产
        (二) “艺术之为感性活动”与审美重建
        (三) “生命感觉异化”与审美现代性批判的理论延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当代消费视阈中的女性身体美学 ——以美容外科手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本文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写作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消费时代的女性身体景观
    一、消费:聚焦于女性的身体
        (一)通过消费定义的身体
        (二)走向“被消费”的身体消费
        (三)异化消费下的身体危机
    二、技术:身体工业的基石
        (一)技术对审美规范的生产
        (二)技术使身体复制成为可能
        (三)技术与身体的伦理界限
    三、传媒:身体消费的指南
        (一)文化制作与价值引导
        (二)作为景观的身体图像
        (三)对欲望的操纵与生产
第二章 身体塑造中的权力运作
    一、父权制的规训
        (一)在男性目光的监控下
        (二)男权的结构性力量
        (三)父权的巩固和深化
    二、资本运作的渗透
        (一)全景敞视下的身体规训
        (二)资本逻辑下的身体生成
        (三)权力生产的话语代理人
    三、意识形态的樊篱
        (一)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管理
        (二)身体审美中的隐秘强权
        (三)自我技术下的伪主体
第三章 回到身体:向着本真的存在
    一、女性身体的解蔽
        (一)身体的困境
        (二)从意识主体到身体主体
        (三)身体是女性解放的阵地
    二、作为抵制的偏离
        (一)基于身体的元批判
        (二)走向流动
        (三)在误认中生成
    三、个体向身体的回归
        (一)从身体出发的内在透视
        (二)个体化的身体审美
        (三)追求本真的身体美学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致谢

(7)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研究的困境
        (二)怀特海的过程美学思想的时代意义及启示
        (三)对有机教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理论
        (二)教学理论
        (三)美学
    五、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教学理论着作的文本分析
        (二)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发展的三重路径
        (三)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研究的反思
    二、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文献概况
        (二)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内容分析
        (三)对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反思
    三、国内外关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关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研究的文献概况
        (二)国内外关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研究的内容分析
第三章 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
    一、“美”的微观论
        (一)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本体论
        (二)美在适应性和谐
        (三)美在适应性和谐的自发性
        (四)过程美学对感性学的超越
    二、“美”的宏观论
        (一)传统美学观及其问题批判
        (二)后现代美学观及其问题批判
        (三)动态和谐之美对于传统美学与后现代美学的超越
        (四)动态和谐之美的实现
    三、美与真的关系
        (一)传统美学中真对美的压抑
        (二)后现代美学中美对真的反叛
        (三)在“存在之美”中寻求真与美的和解
        (四)经验事态中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第四章 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
    一、现代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一)本质主义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二)主体性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三)有效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四)现代心理学视域下的教学理论
    二、现代教学理论的审美追求
        (一)现代教学理论的和谐之美
        (二)现代教学理论中服务于理性的感性之美
        (三)现代教学理论的艺术之美
    三、现代教学理论的审美追求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现代教学理论陷入静态和谐之美将阻碍理论的持续发展
        (二)现代教学理论中逻辑之真对存在之美的压抑
        (三)现代教学理论中教学艺术的工具化导致艺术性的消解
第五章 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
    一、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一)解构性后现代视域下的教学理论
        (二)解释学视域下的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三)复杂性思维下的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四)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二、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对美的关照
        (一)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成之美
        (二)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命之美
        (三)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活之美
    三、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美学相关研究的问题
        (一)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对夸大生成之美导致虚无主义倾向
        (二)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生命之美过剩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三)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生活之美的扩张导致崇高的消解
第六章 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的建构
    一、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建构的基本内容
        (一)教学理论应加强对教学非理性因素的研究
        (二)教学理论应提升对教学伦理的关照
        (三)教学理论应深入对教学艺术的探究
        (四)教学理论应增加对教学智慧的关注
    二、教学理论在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中建构美学维度
        (一)教学理论中“平庸之真”的表现及批判
        (二)教学理论中“静态之美”的表现及批判
        (三)教学理论中“虚无之美”的表现及批判
        (四)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建构应追求真与美的和谐
    三、教学理论以教学目的引导美学维度的建构
        (一)以目的的发展性引导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二)以目的的决断性实现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三)以目的的自发性规范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回到感性:重思马克思哲学的美学向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第1章 马克思美学的对象重审
    1.1 审美意识形态批判
        1.1.1 康德与形式美学
        1.1.2 商品形式与生命生产
        1.1.3 审美形式与社会内容的统一
    1.2 感性的整体性作为马克思的美学问题
        1.2.1 审美与感性
        1.2.2 经济与感性
        1.2.3 政治与感性
        1.2.4 感性的自然性与社会性
第2章 马克思美学的建构路径
    2.1 马克思早期感性思想的轨迹
        2.1.1 感性的时间之维与认识之维
        2.1.2 感性的审美存在论
    2.2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存在美学
        2.2.1 感性世界的重构
        2.2.2 感性与唯物主义
        2.2.3 美学形式与社会生产
    2.3 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审美建构
        2.3.1 拜物教与剩余价值
        2.3.2 发现剩余:审美对价值逻辑的颠覆
        2.3.3 走向崇高:感性生命对剩余逻辑的超越
        2.3.4 审美化的人类存在:共产主义
第3章 马克思美学的政治之维
    3.1 马克思革命政治的审美建构
        3.1.1 康德的判断与马克思的立场
        3.1.2 旁观者与行动者
        3.1.3 改变世界的审美政治
    3.2 审美与社会理想
        3.2.1 社会劳动的重塑
        3.2.2 社会关系的重塑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9)理查德·舒斯特曼身体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目的及思路
第一章 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的逻辑起点
    第一节 西方哲学史中的身体观念
    第二节 舒斯特曼身体理论的提出
第二章 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的基本维度
    第一节 “分析的身体美学”
    第二节 “实用主义的身体美学”
    第三节 “实践的身体美学”
第三章 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特征分析
    第一节 超越身心二元对立
    第二节 批判与改造相结合的改良主义
    第三节 追求幸福生活的实用主义
第四章 日常生活审美化语境下的舒斯特曼身体美学
    第一节 身体美学与媒体
    第二节 身体转向:当代文化中的身体关切
    第三节 身体美学与当代艺术的密切互动:交互经验
结语 舒斯特曼身体美学思想的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10)社会主义与后现代文化 ——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论文框架
第一章 后现代文化批判谱系中的伊格尔顿
    第一节 当代西方文化的后现代转向
        一、现代性与现代主义
        二、从现代性、现代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
        三、后现代文化的特点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后现代文化的批判
        一、詹姆逊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
        二、凯尔纳的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
        三、以伊格尔顿为代表的英国“文化唯物主义”理论
第二章 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基本框架
    第一节 伊格尔顿文化理论的思想来源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及其时代辩护
        二、对英国伯明翰学派文化理论的继承发展
        三、欧洲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选择性运用
    第二节 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的发展阶段
        一、早期意识形态理论
        二、中期初探后现代“幻象”
        三、后期文化观念的新视角
    第三节 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的基本框架
        一、分析后现代文化的基本方法论
        二、政治、观念与审美三重视角的综合
        三、主要理论观点
第三章 后现代文化的社会政治批判
    第一节 后现代文化形成的社会政治渊薮
        一、左派政治上的失利
        二、后现代主义的政治妥协
    第二节 后现代文化的社会政治功能
        一、政治批判功能的丧失
        二、资本主义的政治共谋
    第三节 基于社会主义的政治重建
        一、服务于政治实践的文化批判
        二、依托社会主义政治的文化理论
第四章 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观念批判
    第一节 《文化》对后现代文化观念的论述
        一、文化观念的后现代转型
        二、多元文化论的矛盾
        三、文化主义的“绝对信条”
    第二节 后现代文化观念中的宗教与理性
        一、文化能否替代宗教?
        二、自由理性的基本思想
        三、理性的信仰如何可能?
    第三节 后现代语境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一、马克思为什么在今天仍然是对的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念的时代阐释
        三、走向社会主义共同文化
第五章 后现代文化的“审美意识形态”批判
    第一节 从意识形态看后现代主义
        一、后现代“意识形态终结论”
        二、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后现代文化批判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实质
        一、资本主义审美化产物
        二、美学作为身体话语的重建
        三、对后现代主义新身体学的批判
    第三节 走出后现代幻象,培育社会主义“新人”
        一、社会主义主体的重建
        二、以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新人”
第六章 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的评价与启示
    第一节 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的价值与局限性
        一、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的目的与要旨
        二、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的思想价值
        三、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的矛盾与局限
    第二节 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启示
        一、后现代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及其影响
        二、克服后现代文化消极面的价值观思考
        三、建设新型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中的身体视角及其难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娱乐综艺节目中“日常生活”的建构与消费研究[D]. 李金璘.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鲍德里亚现代性批判及其艺术阐释力 ——以其诱惑理论为例[D]. 刘一雯.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3]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D]. 孙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研究[D]. 谢静.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5]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 ——审美实践的人性意蕴及其现代性批判[D]. 崔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当代消费视阈中的女性身体美学 ——以美容外科手术为例[D]. 金子溪. 云南民族大学, 2020(06)
  • [7]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D]. 刘锦诺.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8]回到感性:重思马克思哲学的美学向度[D]. 高雪. 吉林大学, 2020(08)
  • [9]理查德·舒斯特曼身体美学思想研究[D]. 徐诗蒂.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10]社会主义与后现代文化 ——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研究[D]. 吴之昕. 东南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中的身体视角及其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