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股权投资差额摊销方法的改进

浅谈股权投资差额摊销方法的改进

一、浅谈股权投资差额摊销方法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冯超宇[1](2020)在《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选择对财务绩效影响研究 ——以爱使股份并购游久时代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商誉作为企业众多资产中辨认难度最高的资产,其会计处理不仅困扰着实务界,也是理论界现行的一大难题,一旦企业实施外部并购,多数会产生商誉。近年来高额商誉的产生及其大幅度减值现象的发生都给企业经营造成严重负担,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受到严峻损害,资本市场秩序也遭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聚焦于准则现行商誉减值测试法中存在操作难度大、审计风险高、股市波动强等问题,探讨不同的商誉计量方法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以理论基础加实际案例的形式展开,并针对特定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全文分为六个章节。前两章分别是文章的绪论和理论基础,第一章介绍文章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文章的创新与不足,并以商誉初始计量、商誉后续计量、商誉的列报、商誉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为线索,对国内外现有文献进行全面梳理。第二章则对商誉相关理论与计量方法进行阐述。后四章分别对案例公司进行介绍,描述案例公司商誉的处理方法,以及不同后续计量方法所对应的财务绩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文章结论。第三章系统性介绍文章所选取的爱使股份、游久时代两家案例公司,全面梳理并购商誉的产生过程及减值计提过程,并通过事件研究法分析巨额商誉减值现象资本市场的反应。第四章则在前文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分析案例公司商誉的处理方法,梳理不同商誉计量方法的账务处理及其财务结果。第五章对比不同的商誉计量方法,对企业总资产、营业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等财务指标水平值及波动率产生的影响。引入EVA评价法,对比现有商誉后续计量方法与本文提出结合法的经济增加值结果,认为由于高额商誉的初始确认,当前减值测试法会对企业财务业绩带来较大的波动。第六章则系统性地总结本文相关研究结论,归纳当前商誉准则减值测试法的劣势,提出减值测试与系统摊销结合法的可行性及现行商誉准则完善的方向。

王一珍[2](2020)在《文化传媒企业商誉形成及后续计量研究 ——以慈文传媒为例》文中指出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资本市场日益活跃,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成为一种常态,而商誉作为并购重组之下的产物,已发展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伴随着我国信息化、科技化程度的显着提升,5G技术领跑全球,居民的物质生活质量逐渐提高,使得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不断上升,文化消费结构显着升级,文化传媒企业在我国市场方兴未艾。鉴于文化传媒企业本身“轻资产”的属性,其并购普遍存在着“高估值、高溢价、高业绩承诺”的现象,并购形成高额商誉已成为该行业新的发展态势。但是,伴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下滑和并购重组业绩承诺的逐步到期,产生的减值风险也随着商誉的累计不断增加,多数企业受到巨额商誉减值的影响。根据2019年4月30日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披露的2018年年报,大量企业因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导致业绩下滑乃至亏损,而其中轻资产的文化传媒企业尤为突出,行业内“业绩变脸”等乱象频发。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文化传媒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形成了高额的商誉之外,商誉的后续计量方法也未有效地促使企业正确且相对合理地反映商誉的真实数额。因此,对于商誉规模不断累积的文化传媒企业来说,针对其并购形成高额商誉的原因以及高额商誉已形成之后的后续计量问题的研究就显得非常迫切。本文基于商誉形成原因及后续计量两个角度对巨额商誉产生的源头以及后续如何消化巨额商誉进行全面剖析。结合慈文传媒收购赞成科技形成高额商誉后又计提大额商誉减值导致企业巨额亏损的典型案例,探究文化传媒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形成高额商誉的原因,并在高额商誉形成之后进一步探究现行商誉减值测试法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综合对比分析减值测试、系统摊销以及减值与摊销并行三种商誉后续计量方法,揭示不同的商誉后续计量方法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影响。分析得出高额商誉的形成以及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选择会给企业积累巨大的商誉减值风险,并且研究发现商誉减值测试法的使用会间接导致高额商誉的形成。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避免形成高额商誉即降低并购过程中的商誉数额方面给出相应的建议。而对于如何化解已经形成的高额商誉,则要从商誉后续计量方法上进行思考,从改进现行商誉后续计量减值测试法以及采用摊销与减值测试法相结合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刘慧倩[3](2020)在《合并商誉减值研究 ——以安洁科技并购威博精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在中国会计准则中,并购过程中采用的估值方法分为资产法、收益法、以及市场法。可是A股上市公司在进行估值时对收益法表现出更多的青睐,但是当被并购方采用收益法时,他们的评估结果往往会超过他们的实际价值。然而,随着许许多多的A股上市公司在并购后并购商誉出现大面积的“暴雷”现象,人们开始质疑A股上市公司在并购中对标的公司进行评估的评估结果。此外,高溢价和高估值在并购方案中的出现也表明公司没有遵循相应的会计准则。因此,本文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市场进行分析,分析了商誉的产生数额和商誉的减值,并解释了A股上市公司并购的不合理现象。同时以安洁科技对威博精密的收购事件为案例,分析了并购产生巨额商誉减值的一些经济后果,以及商誉减值的原因,为规范标的公司的评估价值和商誉的确认计量提供一些建议。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上市公司评估被并购方的整体价值的合理性,以便上市公司能够更健康的完成并购活动,更有利于并购方获得并购活动带来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在对案例进行介绍分析之前,本文先对与案例有关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进行描述,并且总结了与案例相关的研究背景方面的文献,为之后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梳理并购行为与商誉减值之间的关联,以及对A股市场并购商誉减值现象的呈现,然后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来分析安洁科技。并且同时采用比较研究法将标的公司与同行业内其他公司进行比较分析,然后挖掘高溢价商誉背后的真正原因,同时对于安洁科技关于商誉减值措施中做的好的部分,给予客观评价。最后总结出相应结论并提出较为可靠的建议,希望能够为资本市场上并购活动所形成的商誉的初始计量以及后续降低减值风险方面提供科学的建议。笔者主要采用了案例分析的方法来详细分析安洁科技在合并威博精密后并购商誉发生巨额减值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降低商誉减值风险的措施。通过案例分析,希望能够发现并促进A股上市公司在合并过程中降低合并商誉减值风险,同时对其他上市公司也具有一些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地方。针对安洁科技案例的研究分析,笔者发现以下几个问题:(1)对于商誉的确认,因为资本市场上的并购方在对标的企业价值进行评估时,普遍采用收益法,而收益法在使用过程当中,由于许多不合理的因素,以及有关误差的出现,致使出现高估值、高溢价,导致商誉的初始确认的金额偏高;(2)经过对安洁科技并购商誉减值问题的分析,并购企业在进行并购时,对标的企业提出的业绩承诺方案,往往没有考虑到标的企业实际的业绩能力,也并未很好地观察标的企业在并购之前的相关财务数据,或者只是查看了并购当年的财务数据,使得购买方对标的企业未来发展产生盲目乐观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为之后标的企业无法完成业绩承诺目标埋下“定时炸弹”。(3)通过与同行业其他公司的对比,发现安洁科技商誉减值信息披露的相关内容存在不齐全的现象。所以,通过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慎重选择评估机构;(2)谨慎估值,合理控制并购溢价;(3)优化业绩承诺机制;(4)规范企业商业减值信息披露。

张玮帆[4](2020)在《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问题研究 ——以科陆电子并购百年金海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发展,特别从2014年开始,国家对并购重组模式的改革出台了多项新政策,积极引导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行为,越来越多企业以并购方式扩大规模,这使得市场商誉总额持续增长。同时,由于后续的经营管理不善致使企业计提了大量的商誉减值,不仅对企业的经营业绩造成巨大冲击,也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埋下隐患。在此背景下,对并购商誉的会计处理引发各界的广泛讨论。本文主要对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本文阐述了研究的相关背景和意义,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有关商誉初始确认、后续计量及列报披露的研究成果,并对商誉相关理论和并购估值方法进行系统阐述,为接下来的案例分析提供理论支持。其次,对案例——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陆电子)并购百年金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年金海)的并购交易情况进行整理,包括并购动因、并购交易的过程、商誉的初始确认、后续计量、信息披露情况以及业绩承诺的完成情况。再者,根据以上情况的梳理,发现案例中商誉的会计处理存在以下问题:合并商誉的初始计量虚高、后续未及时计提商誉减值、存在利用商誉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以及商誉相关信息披露不充分,并针对上述问题具体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以下方面提出建议:在商誉的初始计量方面,应当合理评估收益法下的估值指标,明确界定商誉和无形资产,并增强对评估机构的监管;在后续计量方面,通过对商誉在后续不同方式的计量结果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在当前的市场背景下,商誉的后续计量可将摊销与减值测试有机结合;在完善商誉信息披露方面,应当在建立完善企业商誉内控制度,完善商誉信息披露的准则要求,并加强对商誉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对规范我国并购商誉的会计处理起到一定的作用,缓解由商誉减值带来的风险,让资本市场能够平稳有序发展。

刘奕杉[5](2020)在《商誉减值问题研究 ——基于掌趣科技的案例分析》文中指出随着近几年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驱动,并购已经成为企业扩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并购数量的持续增长使得企业账面商誉在财务报表中的比重越来越高。随着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我国于2007年实施新会计准则,使用减值测试法对商誉进行后续计量。然而近年来资本市场上由于计提巨额商誉减值致使公司业绩暴雷的事件频频发生,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理论界开始讨论更合理有效的商誉计量方法。鉴于此,本文聚焦商誉减值,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商誉减值存在的问题、原因及产生的经济后果,对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改进进行探究。首先,对商誉及商誉减值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商誉会计准则演变,形成本文的理论基础。其次,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并购情况、商誉及商誉减值整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少数公司计提了大量商誉减值,对业绩产生了巨大影响;商誉减值问题存在行业分化,其中信息技术行业商誉减值问题尤为突出;商誉减值的信息披露存在口径不一、流于形式的问题。再次,以信息技术业公司掌趣科技为例,通过梳理商誉的形成以及减值过程,发现其存在有减值迹象不计提商誉减值、一次性大幅计提商誉减值、信息披露不全的问题。计提商誉减值的原因主要包括商誉初始确认金额虚高带来了较大的减值空间、标的业绩未达预期、管理层盈余管理动机。掌趣科技通过集中计提大额商誉减值实现了商誉出清和业绩大清洗,股价也触底反弹。基于减值法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模拟摊销法以及PAH法探究合理有效的商誉后续计量方法,并对监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理论研究的不足,为实务中商誉减值问题提供一定的解决思路。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一是聚焦具体案例,找到问题所在,分析商誉减值的原因及带来的经济后果;二是通过具体数据模拟系统摊销法及PAH法下商誉减值的计提,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陈蓉[6](2020)在《雷柏科技并购商誉会计处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关于企业间的并购重组行为大量涌现,随之而来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问题,无疑成了会计理论及实务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并购商誉是企业最难辨认、最难处理的资产之一。学者们无论是在商誉的会计处理,还是计量方式上,都存在较大的分歧,国内外会计界积极致力于商誉处理方式的探索,以期对这种无法辨认的商誉本质进行客观、真实地反映。基于对商誉理论发展及准则制度变化情况的梳理和分析,笔者发现学者们无论是在商誉的初始确认,还是后续计量方面,都存在较大的争议,而这一争议却是因行业差异所致,关于商誉会计处理准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本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为后续的实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然后采用案例分析法,针对商誉比重排名靠前的传媒娱乐行业,选取雷柏科技并购乐汇天下作为研究案例,从商誉的初始确认、后续计量、披露等方面着手,对商誉处理过程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归纳,并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和策略,使用案例分析法可以更直观的发现企业会计处理存在的具体问题,并且对整个行业的同类型企业也具有借鉴意义。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本文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1)商誉初始确认过程中标的公司的估值方法选用不当,企业存在推高并购溢价的动机,导致商誉初始确认的金额被盲目高估。(2)商誉后续计量的处理中,商誉减值的确认时点不当,减值金额确认的方式过于草率,疑似存在盈余管理、“洗大澡”的动机。(3)商誉评估信息披露不完善。针对案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1)外部监管与企业内控双管齐下,监管机构可以为评估机构制定出商誉确认时所用的每种评估方法的行业指标作为参考,企业内部可以特设重大并购管理机制,针对了解标的企业,保证商誉初始确认的客观性。(2)商誉后续计量中,可以合理利用系统摊销法,细化减值测试时点及减值测试单元,压缩相关人员的判断空间。(3)相关部门应切实加大对商誉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

李媛媛[7](2020)在《HY公司M并购中的商誉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资本市场并购规模的不断扩大,商誉规模也在急速的扩大,巨额的商誉减值对上市公司净利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严重侵害了企业中小股东的利益,扰乱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而巨额商誉减值的导火索则是高溢价并购。出现大额的商誉减值的企业通常是在并购之初支付了高额的溢价款项,导致企业产生高额的商誉,并由此引发了商誉的一系列问题。在并购初始阶段,并购对价的支付方式会对企业未来的商誉减值产生潜在影响;在商誉的初始确认阶段,标的资产的价值评估和可辨认净资产的识别都是产生高溢价的重要影响因素;另外商誉的后续计量层面,减值测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披露中存在的不足,这些都有待我们进一步分析探讨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基于此背景,本文采用案例研究和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HY公司在M并购事件中的商誉进行了研究。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商誉处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其次,介绍归纳了商誉的本质、分类、后续计量以及并购的相关理论。再者,提出HY公司在M并购事件中遇到的具体商誉问题,并简单介绍HY公司在此次并购中的商誉及减值情况。接着对大额现金支付存在的风险、商誉初始计量估值过高的成因、商誉减值的风险来源、不同后续计量方法下所带来的不同经济后果、商誉信息披露不充分的成因及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前文的理论基础,据此提出商誉后续处理的相关改进建议以及从此次并购事件中获得的经验启示。针对商誉处理的改进措施及启示主要可从改进商誉的对价支付方式、改进初始确认方式、改善后续计量方式和细化信息披露方式四个方面出发。旨在通过对此次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对策,在帮助改善HY公司由于并购所带来的商誉问题的同时,也从根源上控制不合理商誉的产生,为HY公司乃至同行业其他企业在未来的并购中合理确定商誉的价值、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一份助力。

叶祯[8](2020)在《华谊兄弟巨额并购商誉形成及减值探讨》文中认为近些年来,由于企业并购交易越来越频繁,在并购活动中所显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很可能会存在着一些难以估量的风险,如业绩承诺风险、商誉减值风险。同时,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因高估值高溢价行为而确认巨额并购商誉所出现的问题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虽然巨额并购商誉的确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与被并购公司产生协同效应,但因大多高溢价并购会签订对赌协议,以业绩承诺作为担保,而被并购公司有时并不能达到预期的业绩水平,致使并购企业不得不对并购商誉计提减值。一旦并购商誉计提大额减值数额,就可能会导致利润断崖式下跌。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首先针对并购商誉的本质、形成和减值相关概念规定和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和梳理。之后本文选取了上市公司华谊兄弟高溢价并购具有争议性和代表性的四家公司浙江常升、银汉科技、东阳浩瀚、东阳美拉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对巨额并购商誉的形成和减值现状进行分析。对于案例中巨额并购商誉形成的原因,本文经过分析认为,数年持续高溢价并购是企业巨额并购商誉形成的根源;在商誉后续计量中着重关注了巨额并购商誉的减值情况,通过研究被并购公司的业绩承诺完成情况来看是否出现减值迹象,重点分析华谊兄弟在计提商誉减值准备时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2010年至2017年这8年间并未对并购商誉计提过任何减值准备,然而在2018年计提巨额商誉减值准备。为使论证更充分,在分析过程中也会结合影视传媒行业的特点,并与同类企业进行对比,希望能得出更切实可行的建议举措。针对上述分析和探讨,本文从华谊兄弟自身的角度和监管者的角度提出完善并购商誉的相关对策。从自身角度来说,需要谨慎选择并购标的并且理性估值,和被并购方签订合理的对赌协议,同时也要提高对并购商誉信息披露的质量;从监管者角度来说,必须加强影视传媒行业并购重组的监管,不断强化对大额并购商誉确认的风险提示,探索摊销法和减值测试法相结合的处理方式,并且注重对商誉减值准则的指导与监督。总而言之,本文希望通过对华谊兄弟巨额并购商誉形成和减值这一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重点关注上市公司并购商誉大幅度减值的原因及合理性、商誉减值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以小见大,为上市公司和监管者提供有利于完善并购商誉减值的建议。这样的探讨和分析将能够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和改革。

黄蔚[9](2019)在《合并商誉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基于盈余管理与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全面趋同,企业并购中形成的商誉,即合并商誉,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按照并购支付对价大于被并购方公允价值的差额单独作为一项资产于资产负债表中列报,且后续计量方法采用减值测试替代了系统摊销,作为合并商誉唯一的后续计量方法。据Wind数据库显示,我国2007年A股上市公司总体商誉余额为386.62亿,总体商誉减值额为4.78亿,披露商誉减值的公司数量为37家,披露商誉的公司数量为564家,到2016年总体商誉余额增至10 496.51亿,突破万亿,总体商誉减值达到98.89亿。披露商誉减值的公司数量也增加到309家,披露商誉的公司数量增至1748家,即过半数的A股上市公司的报表中有商誉这项资产,其中又有17.68%的公司计提了商誉减值。1随着并购浪潮的兴起,近年来合并商誉与其减值金额都有跨越式增长,成为我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引起了监管部门、理论界以及实务界等各方的关注。因此,进一步加强关于合并商誉的理论研究能够为监管部门以及实务界提供相应地理论依据。现行准则下合并商誉的计量方法是否能反映商誉的经济实质?合并商誉能否真正地改善企业的绩效?合并商誉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方式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应如何改进?而目前有关商誉会计后续计量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商誉减值进行的。但本文认为仅对于减值测试法本身的研究尚不足以解决商誉会计后续计量的改进的问题,还应该针对是否应重新考虑引入摊销的后续计量方法进行调查。对于上市公司合并商誉对企业超额收益及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有助于回答上述问题。此外,现有文献鲜有探究合并商誉对企业绩效影响的作用机制。综上所述,本文将围绕合并商誉对企业超额收益、绩效、盈余管理以及融资约束的影响进行研究,并以盈余管理和融资约束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合并商誉对企业绩效的间接影响机制。本文以我国A股市场2007年-2016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合并商誉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得出如下基本结论:从我国资本市场合并商誉发展趋势方面来看,我国A股上市公司合并商誉的总额、商誉占总资产比重以及商誉减值都有大幅增长,尤其受到并购浪潮的影响,自2013年起,上述指标的增速均显着加快。从行业分布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商誉余额及其减值增幅较大,且商誉余额占总资产比重较大,减值风险凸显。从板块分布看,创业板商誉余额,商誉减值以及商誉占总资产比重的增幅都是最大的。商誉账面价值过大和巨额减值等问题集中在“轻资产”公司和中小创企业。在合并商誉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方面,本研究并未发现合并商誉能够为企业带来当期或持久的超额收益。现行会计准则下确认计量的合并商誉的主要来自于并购的价差,包含相当程度的“非核心商誉”部分,与其超额收益本质有一定程度偏离。合并商誉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根据本文对合并商誉的分类而有不同的研究结果。本文将合并商誉分为当期确认的合并商誉和业已形成的合并商誉(合并商誉账面价值)分别考察二者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当期确认的合并商誉对企业当期绩效具有一定积极影响,但是并不持久。而合并商誉的账面价值对企业当期、滞后一期甚至更长期间的绩效具有显着的负面影响。此外,行业集中度对于合并商誉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行业集中度能够增加当期确认的合并商誉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以及缓解商誉账面价值对企业绩效的负面影响。从合并商誉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方面看,本文首先分析了当期确认的合并商誉对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当期确认的合并商誉增加了企业正向的盈余管理程度,同时,股权支付方式对二者关系具有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即股权支付方式的运用增加了合并商誉确认过程中导致的盈余管理程度。更进一步地,以盈余管理作为中介变量对合并商誉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检验,发现盈余管理在合并商誉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即,企业当期确认的合并商誉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有相当程度是通过正向的盈余管理来实现的,对企业的绩效尤其是企业长期的绩效并无本质上的改善。从合并商誉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方面看,本文首先分析了合并商誉账面价值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现行商誉会计准则下确认的合并商誉价值由于其估值中的泡沫因素和商誉会计中的盈余管理行为而增加了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对上市公司获取外部融资产生了不利影响,合并商誉的账面价值增加了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但是国有企业产权性质和四大审计能够对合并商誉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加剧作用起到负向的调节作用,即,二者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合并商誉账面价值对企业造成的外部融资约束。更进一步地,本文以融资约束作为中介变量考察了合并商誉账面价值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发现融资约束在合并商誉账面价值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即,合并商誉账面价值加剧了企业所面临的外部融资约束,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基于上述的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监管层面和准则改进两个方面的建议。针对监管方面:首先是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于存在较高商誉减值风险的行业的监管,对于商誉占资产比重较高的行业和公司,跨界并购,行业集中度较低的公司更应加强监管力度,保护投资者利益,防止上市公司利用商誉及其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风险管控应重点关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中小创企业,该行业和板块的特征使得并购中容易出现过高估值现象,导致商誉泡沫产生,减值风险较大,应着重规范。第二是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及事后的监督审查,加强对于商誉的相关信息的披露力度,对于报表中的信息应做到明确易懂,而对于出具评估报告进行减值测试的,评估报告应该公开易得以便于投资者及监管者能够充分获得商誉及其减值的相关信息。第三是增强评估机构的独立性和应承担的责任,因为商誉计量对于评估结果的依赖使得评估报告的可靠性是商誉会计信息质量的保障之一。除了监管层面对资本市场商誉问题的规范,更重要的是针对商誉准则的改进:首先是对于合并商誉初始计量方法的改进,使得合并商誉的初始计量价值尽可能地体现商誉的“超额获利能力”本质。其次,提高商誉减值测试方法的效率降低减值测试中的自由裁量权。最后本文建议考虑重新在商誉的后续计量中引入摊销的方法,采用摊销与减值相结合的方法作为上市公司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方法。重新考虑引入摊销的方法,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企业利用商誉做高企业估值后,又利用巨额减值操纵利润而引起上市公司业绩大幅波动。且引入摊销,会使得合并后面临长期的摊销费用,且商誉价值越高,相应地摊销费用越大,可以使企业更谨慎地对待并购重组,能够对部分企业利用并购盲目扩张起到一定约束作用。此外,本文建议在合并商誉减值测试模型中尽量避免采用现值模型来进行减值测试,加强第一层级公允价值在合并商誉后续计量中的运用。

彭志芳[10](2008)在《我国长期股权投资计量方法的变化及对企业的财务影响 ——以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之外,投资活动也日益成为企业极为普遍和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适当地对外进行投资,对于企业合理利用资金、提高资金收益率、连接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业务联系、进行企业新的经营方向的探索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从2005年我国资本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原来的非流通股按政策规定和承诺,开始逐步取得上市流通资格后,股权投资的赚钱效应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体现。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其条件许可的时候,会参与各种目的的投资。作为投资决策支持信息的会计信息已日益成为经济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公共产品,它的可理解性和有用性关系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特别是投资决策的合理性,也关系到整个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然而,投资活动特别是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计量是会计核算中较为复杂难懂的部分,由于存在成本法和权益法两个内在机理几乎完全不同的核算方法,对这两种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两种方法下投资收益的确认等会导致对同一经济活动在会计信息上反映的数额差距极大;另一方面,股权投资的资产是以账面价值还是公允价值计价,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资产状况。2006年我国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此项准则与2001年的投资准则有很大的不同,其中较大的变化包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股权投资差额不再摊销而是进行减值测试、资产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以及对子公司的核算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等。这些方法的采用会对企业产生什么经济影响?企业的管理层是否会对此采取不同的行动?决策相关人能否准确理解准则变化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对我国长期股权投资政策的变化进行总结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能够帮助我们回答这些问题,以便为准则制定者、决策相关人提供决策依据。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第一、二、三章构成,是全文的理论基础部分。该部分主要说明了本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和文献回顾,并对不同时期长期股权投资不同计量方法的变化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由第四章构成,本章结合雅戈尔案例对企业采纳2006年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经济后果进行了分析,发现企业对投资分类的变化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的经济影响、成本法和权益法下企业投资的账面价值及确认的投资收益差额巨大、长期股权投资差额计量方法的变化亦会对企业的资产和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等等。第三部分由第五章构成,通过对本文的总结及对案例的分析,对我国长期股权投资的应用政策提出建议,并且指出了本文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二、浅谈股权投资差额摊销方法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股权投资差额摊销方法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选择对财务绩效影响研究 ——以爱使股份并购游久时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商誉初始确认
        1.2.2 商誉后续计量
        1.2.3 商誉列报与披露
        1.2.4 商誉与公司绩效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 本文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商誉的概念
        2.1.2 商誉的减值迹象判断
        2.1.3 商誉的初始确认方法
        2.1.4 商誉的后续计量方法
    2.2 理论基础
        2.2.1 无形资源观理论
        2.2.2 超额盈利观理论
        2.2.3 剩余价值观理论
第3章 案例介绍
    3.1 案例并购过程简介
        3.1.1 并购方与被并购方
        3.1.2 并购过程
    3.2 案例并购商誉的减值
        3.2.1 游久时代发生巨额亏损
        3.2.2 游久游戏股价持续下跌
    3.3 商誉减值的市场反应
第4章 游久游戏不同商誉处理方法及其比较
    4.1 商誉的初始确认
        4.1.1 游久时代的整体价值
        4.1.2 爱使股份的合并成本
    4.2 采用减值测试法进行商誉后续计量
    4.3 采用系统摊销法进行商誉后续计量
    4.4 采用减值测试与系统摊销结合法进行商誉后续计量
第5章 游久游戏不同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绩效分析
    5.1 基于资产总额、营业利润的财务绩效分析
    5.2 基于净资产收益率的财务绩效分析
    5.3 基于资产负债率的财务绩效分析
    5.4 基于总资产周转率的财务绩效分析
    5.5 基于EVA的业绩对比评价
        5.5.1 减值测试法下的经济增加值
        5.5.2 减值测试与系统摊销结合法下的经济增加值
        5.5.3 两种方法下EVA结果对比
第6章 结论及启示
    6.1 研究结论
        6.1.1 现行商誉减值方法有较大的波动性
        6.1.2 巨额商誉减值现象较难把控
        6.1.3 畸高的业绩承诺往往带来商誉减值
    6.2 案例启示
        6.2.1 商誉初始确认遵循谨慎性原则
        6.2.2 加强企业商誉减值的信息披露
        6.2.3 商誉后续计量采用减值测试与系统摊销结合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2)文化传媒企业商誉形成及后续计量研究 ——以慈文传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关于文化传媒企业的文献综述
        1.2.2 关于商誉本质的文献综述
        1.2.3 关于商誉形成的文献综述
        1.2.4 关于商誉后续计量的文献综述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商誉概念与特点
        2.1.2 商誉后续计量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协同效应理论
        2.2.2 并购价值评估理论
        2.2.3 盈余管理基本理论
        2.2.4 信号传递理论
第3章 文化传媒企业商誉形成及后续计量概述
    3.1 文化传媒行业背景及并购概况
        3.1.1 行业背景
        3.1.2 并购概况
    3.2 文化传媒企业商誉现状及形成因素
        3.2.1 文化传媒企业商誉现状
        3.2.2 商誉形成因素分析
    3.3 文化传媒企业商誉后续计量现状
第4章 慈文传媒商誉形成原因分析
    4.1 案例概况
        4.1.1 并购双方简介
        4.1.2 合并商誉的产生
    4.2 高额商誉的形成原因
        4.2.1 行业环境促生高溢价动机
        4.2.2 获取并购协同效应
        4.2.3 高附加值的特性
        4.2.4 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4.2.5 业绩承诺条款的支撑
第5章 慈文传媒商誉后续计量分析
    5.1 慈文传媒商誉后续计量现状
    5.2 系统摊销法下慈文传媒商誉后续计量
    5.3 减值与摊销并行法下慈文传媒商誉后续计量
    5.4 不同商誉后续计量方法比较评析
        5.4.1 财务报表相关项目对比
        5.4.2 经济效果对比
        5.4.3 综合对比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商誉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
        6.1.2 高额商誉积累商誉减值风险
        6.1.3 减值摊销并行可抑制高额商誉形成
    6.2 降低并购过程商誉的建议
        6.2.1 利用尽职调查全面评价目标企业
        6.2.2 改进文化类企业会计准则
        6.2.3 改良资产价值评估方法
        6.2.4 优化现有业绩承诺机制
    6.3 针对商誉后续计量的建议
        6.3.1 提高商誉减值会计可操作性
        6.3.2 采用摊销法与减值测试法相结合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合并商誉减值研究 ——以安洁科技并购威博精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商誉本质及确认相关研究
        1.2.2 商誉相关的并购定价研究
        1.2.3 商誉后续计量的相关研究
        1.2.4 商誉减值原因的相关研究
        1.2.5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1.5.1 本文的创新点
        1.5.2 本文的不足
第2章 商誉相关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
        2.1.1 商誉的定义和分类
        2.1.2 商誉的构成要素
        2.1.3 商誉的特点
        2.1.4 商誉减值
        2.1.5 业绩承诺
    2.2 商誉的基本理论
        2.2.1 超额收益论
        2.2.2 好感价值论
        2.2.3 价值评估理论
        2.2.4 委托代理理论
    2.3 商誉的制度背景以及减值风险防范性措施
        2.3.1 商誉计量的制度变迁
        2.3.2 商誉减值的相关制度规定
        2.3.3 商誉减值的防范性措施
第3章 安洁科技并购商誉减值案例概述
    3.1 市场环境下的企业并购现状
        3.1.1 近几年的并购热潮
        3.1.2 A股市场商誉确认及减值情况
        3.1.3 并购行为与商誉减值之间的关联
    3.2 并购双方简介
        3.2.1 并购公司简介
        3.2.2 标的公司的简介
    3.3 并购过程及商誉减值情况
        3.3.1 并购过程
        3.3.2 业绩承诺完成及商誉减值情况
    3.4 安洁科技商誉减值的经济后果
        3.4.1 营业利润缩水
        3.4.2 股价下跌
第4章 安洁科技商誉减值原因分析
    4.1 并购溢价过高
        4.1.1 收益法评估依据不足
        4.1.2 估值误差分析
    4.2 业绩承诺预期难以达到
        4.2.1 标的企业所处行业竞争激烈
        4.2.2 主营业务产品市场需求量下降
        4.2.3 新产品市场前景堪忧
        4.2.4 主要客户群体出货量下降
    4.3 商誉减值信息披露不充分
        4.3.1 可比公司商誉减值信息披露
        4.3.2 安洁科技商誉减值信息披露
第5章 安洁科技商誉减值防范评析及改进建议
    5.1 安洁科技商誉减值防范评析
        5.1.1 采用股份支付与现金支付相结合的方式
        5.1.2 业绩承诺补偿方案
    5.2 降低商誉减值风险改进建议
        5.2.1 慎重选择评估机构
        5.2.2 谨慎估值,合理控制溢价
        5.2.3 优化业绩承诺机制
        5.2.4 规范企业商誉减值信息披露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问题研究 ——以科陆电子并购百年金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商誉的本质和确认
        二、商誉后续计量研究
        三、商誉减值与盈余管理研究
        四、合并商誉信息披露
        五、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合并商誉相关理论
        一、合并商誉的定义及确认
        二、合并商誉的初始计量
        三、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
        四、合并商誉披露的准则规定
    第二节 企业价值评估基本方法
        一、成本法
        二、收益法
        三、市场法
第三章 并购案例概况及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现状
    第一节 并购交易双方简介
        一、科陆电子简介
        二、百年金海简介
    第二节 并购背景及动因分析
        一、宏观政策大力支持背景下加强城市建设发展
        二、构建智慧生态链,打造绿色智慧城市
        三、内外兼修,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第三节 并购交易过程及初始商誉确认
        一、并购交易过程
        二、并购商誉初始确认
    第四节 业绩承诺及并购的商誉减值情况
        一、业绩承诺完成情况
        二、业绩补偿情况
        三、科陆电子商誉减值计提情况
    第五节 合并商誉的披露现状
        一、合并商誉初始计量情况披露
        二、合并商誉后续计量情况披露
第四章 科陆电子合并商誉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合并商誉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一、合并商誉初始计量虚高
        二、未及时确认商誉减值
        三、一次计提大额商誉减值存在盈余管理动机
        四、商誉信息披露不充分
    第二节 针对合并商誉会计处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合并商誉初始计量虚高的原因
        二、商誉减值测试中的可回收金额计量不准确
        三、商誉减值测试方法具有主观性
        四、商誉信息披露不充分原因
第五章 完善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建议
    第一节 规范合并商誉初始确认相关建议
        一、合理评估收益法的指标
        二、明确界定商誉和无形资产
        三、增强对评估机构的监管
    第二节 规范合并商誉后续计量相关建议
        一、规范商誉减值测试的操作过程
        二、将商誉摊销与减值测试有机结合
    第三节 完善商誉信息的披露与监管
        一、建立完善的企业商誉内控制度
        二、完善商誉信息披露准则要求
        三、加强商誉信息披露的监管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表目录
致谢

(5)商誉减值问题研究 ——基于掌趣科技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不足
    1.3 研究思路与分析方法
    1.4 研究意义与本文创新
    1.5 本文写作结构安排
2 文献回顾
    2.1 商誉本质和初始确认
    2.2 商誉的后续计量
    2.3 商誉减值影响因素
    2.4 商誉减值经济后果
    2.5 概括性评述
3 理论基础
    3.1 商誉会计准则的演变
        3.1.1 美国商誉会计准则演进
        3.1.2 国际商誉会计准则演进
        3.1.3 日本商誉会计准则演进
        3.1.4 中国商誉会计准则演进
        3.1.5 会计准则的最新发展
    3.2 资产减值理论
    3.3 委托代理和信息不对称理论
    3.4 理论分析框架
4 我国上市公司商誉减值整体情况分析
    4.1 上市公司并购现状
    4.2 商誉及商誉减值情况
    4.3 商誉减值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4.4 商誉减值行业统计
    4.5 商誉减值信息披露
    4.6 本章小结
5 案例分析
    5.1 案例背景
        5.1.1 公司简介
        5.1.2 并购过程
    5.2 掌趣科技并购商誉情况
        5.2.1 商誉初始确认
        5.2.2 商誉减值的计提
    5.3 商誉减值存在的问题
        5.3.1 有减值迹象不计提商誉减值
        5.3.2 集中计提大额商誉减值
        5.3.3 商誉减值信息披露不全
    5.4 商誉减值的原因
        5.4.1 商誉初始确认金额虚高
        5.4.2 并购标的业绩未达预期
        5.4.3 管理层盈余管理动机
    5.5 商誉减值经济后果
        5.5.1 商誉出清和业绩大清洗
        5.5.2 股价下跌与触底反弹
    5.6 商誉后续计量方法改进探究
        5.6.1 摊销法的模拟
        5.6.2 PAH法的模拟
        5.6.3 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评价与改进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建议
        6.2.1 规范商誉初始确认
        6.2.2 优化商誉后续计量方法
        6.2.3 强化信息披露和外部监管
        6.2.4 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要求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雷柏科技并购商誉会计处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研究综合述评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点以及不足
2 概念界定及商誉相关准则
    2.1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准则
    2.2 商誉的相关准则
        2.2.1 商誉初始确认
        2.2.2 商誉后续计量
        2.2.3 商誉会计披露
3 雷柏科技并购案基本情况
    3.1 行业背景
        3.1.1 行业现状
        3.1.2 行业特点
    3.2 并购双方简介
        3.2.1 购买方企业介绍
        3.2.2 标的方企业介绍
    3.3 并购流程简述
    3.4 雷柏科技并购商誉的会计处理
        3.4.1 商誉初始确认的会计处理
        3.4.2 商誉后续计量及减值的会计处理
4 雷柏科技并购商誉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雷柏科技并购商誉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4.1.1 商誉初始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4.1.2 商誉后续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4.1.3 商誉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4.1.4 商誉减值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
    4.2 雷柏科技并购商誉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4.2.1 高估利润增长,低估整合难度
        4.2.2 背负高业绩承诺,缺乏有效内部控制
        4.2.3 用商誉减值进行利润调节
5 雷柏科技并购商誉会计处理的建议
    5.1 完善商誉初始计量过程
    5.2 调整商誉后续计量方法
    5.3 加强商誉信息披露监管
    5.4 吸取经验教训,注重商誉减值风险防范
    5.5 考虑人为动机,保证会计处理的客观性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商誉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有待提高
        6.1.2 我国实际执行中对于商誉信息披露不足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7)HY公司M并购中的商誉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基本框架
    1.4 文献综述
        1.4.1 商誉本质及确认的发展研究
        1.4.2 商誉减值的研究
        1.4.3 商誉披露的研究
        1.4.4 文献述评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商誉相关理论
        2.1.1 商誉的本质
        2.1.2 商誉的分类
        2.1.3 商誉的后续计量
    2.2 并购相关理论
        2.2.1 并购和并购溢价概述
        2.2.2 并购价值评估方法
    2.3 其他相关理论
        2.3.1 代理理论
        2.3.2 讨价还价理论
        2.3.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M并购中HY公司商誉问题的产生
    3.1 公司简介
        3.1.1 主并方企业
        3.1.2 被并方企业
    3.2 并购动因及过程
        3.2.1 并购动因
        3.2.2 并购过程
    3.3 M并购事件中HY公司商誉及减值情况
    3.4 HY公司商誉处理存在的问题
        3.4.1 使用大额现金支付影响经营绩效埋下商誉减值隐患
        3.4.2 初始计量估值过高
        3.4.3 商誉减值方法不当
        3.4.4 商誉信息披露过于简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M并购中HY公司商誉处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4.1 公司大额现金支付对减值影响分析
    4.2 公司初始计量估值过高成因分析
        4.2.1 估值过于乐观
        4.2.2 优秀并购标的的稀缺
    4.3 公司后续计量商誉减值成因分析
        4.3.1 业绩对赌难以实现
        4.3.2 行业变化存在风险
        4.3.3 管理层的决策主观性
    4.4 不同方法下绩效影响对比分析
        4.4.1 减值法绩效影响分析
        4.4.2 减值法和摊销法并行绩效影响分析
        4.4.3 不同方法下财务指标对比分析
    4.5 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的成因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M并购事件中HY公司商誉后续处理改进建议及启示
    5.1 M并购事件中HY公司商誉后续处理改进建议及效果预计
        5.1.1 改进支付方式
        5.1.2 改善估值方式
        5.1.3 采用减值和摊销结合的方法
        5.1.4 转让并购标的股权降低商誉减值风险
        5.1.5 细化与商誉有关的信息披露
    5.2 HY公司M并购事件的启示
        5.2.1 加强公司内控治理结构的有效性
        5.2.2 加强外部监管及提高中小投资者风险防控意识
        5.2.3 实施商业尽职调查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华谊兄弟巨额并购商誉形成及减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并购商誉本质的研究
        1.2.2 关于并购商誉形成的研究
        1.2.3 关于并购商誉减值的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2 并购商誉形成及减值的理论概述
    2.1 并购商誉概念介绍
        2.1.1 并购商誉的本质
        2.1.2 并购商誉的确认条件
        2.1.3 并购商誉的后续计量
    2.2 并购商誉的形成
        2.2.1 并购估值方法的选择影响溢价程度
        2.2.2 并购溢价形成商誉的动因及影响因素
        2.2.3 对赌协议促进并购标的估值提升
    2.3 并购商誉减值规定
        2.3.1 相关资产组的认定
        2.3.2 可收回金额的测算
        2.3.3 账面价值的调整
    2.4 并购商誉减值理论基础
        2.4.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4.2 并购动因理论
        2.4.3 委托代理理论
        2.4.4 信号传递理论
3 华谊兄弟巨额并购商誉形成及减值分析
    3.1 背景介绍
        3.1.1 并购方华谊兄弟公司简介
        3.1.2 被并购方公司简介
    3.2 并购交易导致巨额并购商誉
        3.2.1 并购浙江常升致使商誉猛增
        3.2.2 并购银汉科技商誉持续增长
        3.2.3 并购东阳浩瀚高估值高溢价
        3.2.4 并购东阳美拉形成巨额商誉
    3.3 被并购公司并购商誉减值迹象分析
        3.3.1 浙江常升部分年份完成业绩承诺
        3.3.2 银汉科技前期圆满完成后期业绩变脸
        3.3.3 东阳浩瀚后劲十足业绩大幅提升
        3.3.4 东阳美拉业绩完成情况不容乐观
    3.4 华谊兄弟并购商誉减值情况分析
        3.4.1 2010—2017 年并购商誉未计提减值
        3.4.2 2018 年计提巨额并购商誉减值准备
4 华谊兄弟并购商誉减值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并购商誉减值存在的问题
        4.1.1 并购商誉评估和减值测试信息披露不完整
        4.1.2 并购商誉确认和后续计量估计准确性不高
        4.1.3 2010—2017 年并购商誉未计提减值不合理
        4.1.4 2018 年通过计提并购商誉减值进行“大洗澡”
    4.2 并购商誉信息披露不完整和准确性不高原因分析
        4.2.1 缺乏明确的准则指导
        4.2.2 监管部门监督不到位
        4.2.3 关键参数设置存在较强主观性
    4.3 2010—2017 年并购商誉未计提减值不合理原因分析
        4.3.1 被并购方业绩未达预期
        4.3.2 存在盈余管理动机
    4.4 2018 年通过计提并购商誉减值进行“大洗澡”原因分析
        4.4.1 对被并购方过高估值形成“商誉泡沫”
        4.4.2 被并购方未实现承诺的业绩
        4.4.3 准则预期将并购商誉由计提减值改为逐年摊销
5 完善并购商誉减值的对策分析
    5.1 从华谊兄弟自身的角度
        5.1.1 审慎选择并购标的并进行理性估值
        5.1.2 签订合理的业绩补偿承诺或补偿协议
        5.1.3 提高并购商誉评估和减值测试信息披露的质量
    5.2 从监管者的角度
        5.2.1 加强对“高溢价、高业绩承诺”并购重组的监管
        5.2.2 强化对大额并购商誉确认的风险提示
        5.2.3 商誉后续计量可采用摊销法与减值测试法相结合
        5.2.4 注重对商誉减值准则执行的指导与监督
参考文献
致谢

(9)合并商誉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基于盈余管理与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一、研究方法
        二、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四节 本文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本文创新之处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制度背景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商誉的本质
        二、合并商誉与企业绩效
        三、合并商誉与盈余管理
        四、合并商誉与融资约束
        五、现有文献不足
    第二节 制度背景
        一、商誉的初始计量
        二、商誉的后续计量
        三、商誉会计改进的进展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理论框架
    第一节 经济学基本理论
        一、信息不对称
        二、代理理论
    第二节 会计学基本理论
        一、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VS决策有用观
        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关性VS可靠性
        三、准则弹性规则导向VS原则导向
        四、会计基本理论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第三节 商誉的本质理论与商誉的计量
        一、超额收益观与直接计量法
        二、总计价账户观与间接计量法
    第四节 理论框架
第三章 我国A股市场合并商誉现状分析
    第一节 A股上市公司商誉十年的总体概况
    第二节 A股上市公司商誉十年分年度分析
    第三节 A股上市公司商誉十年分行业分析
    第四节 A股上市公司商誉十年分板块分析
    第五节 A股上市公司商誉减值披露情况分析
第四章 合并商誉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理论依据及假设提出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二、变量定义
        三、模型构建
    第四节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五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六节 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处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并商誉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盈余管理中介效应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理论推理与假设提出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二、变量定义
        三、模型构建
    第四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五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六节 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处理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合并商誉对融资约束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中介效应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二、变量定义
        三、模型构建
    第四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五节 回归结果分析
    第六节 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处理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监管方面
        二、准则完善方面
    第三节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10)我国长期股权投资计量方法的变化及对企业的财务影响 ——以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目的
    1.3 本文研究思路和结构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我国长期股权投资研究现状
    2.2 权益法和成本法的争论
        2.2.1 成本法的优缺点
        2.2.2 权益法的优缺点
    2.3 对权益法和成本法适用范围的争论
    2.4 公允价值在投资准则中的运用研究
    2.5 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之争
第3章 长期股权投资计量方法变化及原因分析
    3.1 长期股权投资的相关会计规范
    3.2 权益法和成本法的适用范围
        3.2.1 成本法和权益法适用范围
        3.2.2 适用范围变化的原因分析
    3.3 长期股权投资中公允价值的运用
        3.3.1 公允价值的运用
        3.3.2 公允价值运用变化的原因分析
    3.4 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
        3.4.1 股权投资差额的会计处理方法
        3.4.2 摊销方法变化的原因分析
    3.5 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转换
        3.5.1 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
        3.5.2 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
        3.5.3 核算方法变化的原因分析
    3.6 权益法下投资收益的确认
        3.6.1 权益法下投资收益的确认方法
        3.6.2 收益确认变化的原因分析
    3.7 成本法下投资收益的确认
        3.7.1 成本法下投资收益的确认方法
        3.7.2 收益确认变化的原因分析
    3.8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3.8.1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的会计处理方法
        3.8.2 减值会计处理方法变化的原因分析
第4章 长期股权投资计量方法变化对雅戈尔公司的财务影响
    4.1 本文选取雅戈尔公司的原因
    4.2 雅戈尔的财务风险分析
    4.3 对子公司核算由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对母公司的财务影响
    4.4 公允价值的运用对企业财务报表的财务影响
    4.5 股权投资差额摊销方法的变化对企业的财务影响
    4.6 公允价值的采用对企业管理者产生的影响
第5章 本文总结、局限性与建议
    5.1 总结
    5.2 建议
    5.3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及后续研究展望
        5.3.1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5.3.2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浅谈股权投资差额摊销方法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选择对财务绩效影响研究 ——以爱使股份并购游久时代为例[D]. 冯超宇.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 [2]文化传媒企业商誉形成及后续计量研究 ——以慈文传媒为例[D]. 王一珍.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 [3]合并商誉减值研究 ——以安洁科技并购威博精密为例[D]. 刘慧倩.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 [4]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问题研究 ——以科陆电子并购百年金海为例[D]. 张玮帆.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商誉减值问题研究 ——基于掌趣科技的案例分析[D]. 刘奕杉.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6]雷柏科技并购商誉会计处理问题研究[D]. 陈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7]HY公司M并购中的商誉问题研究[D]. 李媛媛.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8]华谊兄弟巨额并购商誉形成及减值探讨[D]. 叶祯.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9]合并商誉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基于盈余管理与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分析[D]. 黄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10]我国长期股权投资计量方法的变化及对企业的财务影响 ——以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D]. 彭志芳. 中国人民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浅谈股权投资差额摊销方法的改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