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一、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步伐 努力促进农民增收(论文文献综述)

柴青宇[1](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陈歆昊[2](2020)在《湖南省凤凰县实施质量兴农的问题和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推进质量兴农战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对于保障农产品安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加快我国从农业大国转向农业强国的步伐,中央一号文件曾多次强调我们必须要坚持质量兴农战略,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所以,研究质量兴农业对拓展农业现代化理论以及实践均具有较为重大的意义。论文以凤凰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对凤凰县实地考察与调研,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了相关部门,召开多次座谈会,在农户对质量兴农认知、农产品的产业结构、农业组织化、农业绿色化、农业信息化以及农业品牌等方面搜集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通过分析,发现了凤凰县在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合作社组织、农业区域品牌建设、农业化肥农药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选取了农业部2019年发布的《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文件关于质量兴农主要评价指标中的15个指标,构建质量兴农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凤凰县所在的湘西州共7个县的质量兴农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凤凰县质量兴农发展水平在湘西州各县中的排名处于中等偏下位置。主要原因集中在: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化水平低、组织化程度低、品牌多而杂,影响力不足、农业知识培训内容陈旧且频率低、农作物农药及化肥利用率低、农产品销售渠道狭窄等。在借鉴日本农业现代化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凤凰县质量兴农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农村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发展;打造有差异性的特色农业品牌;完善人才回流机制、拓宽培训渠道、丰富培训内容;完善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监管体系;推广网络营销模式、提高信息化水平等建议。

曾东洋[3](2020)在《河源市和平县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全球化更加深入发展,科技革命不断取得新的飞跃,而信息技术更是科技革命的核心代表,信息技术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化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推动了人类社会以空前未有的速度走向新的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十三五”规划当中提出要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在2020年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先要实现农业农村信息化,要实现农业农村信息化,必须先要实现农村信息化,没有农村信息化就没有农业农村信息化,没有农业农村信息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也就没有农村全面小康,进而也就不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新农村的客观需要。本文以河源市和平县农村信息化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在国内外农村信息化发展经验和趋势的研究基础上,研究河源市和平县在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村信息化服务内容不足、农村信息化落地入户困难、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健全等问题,然后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即:政府主导作用不足、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投入资金不足、农村信息化服务人才缺乏、农民接受信息服务能力不强、农村信息化服务长效机制未建立等。最后提出了从发挥政府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导作用、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加强创新服务内容、完善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能够进一步促进河源市和平县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进一步建设河源市和平县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河源市和平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郑玲玲[4](2019)在《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以衢州市为例》文中指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对促进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对农业现代化建设、我国农业综合竞争实力的提高、农民了解和掌握先进农业技术以及获取和处理市场信息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地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建设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总体上看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还不健全,相关问题依然存在。本文旨在探讨社会资本理论与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之间的关系,从社会资本理论的三个维度入手,通过文献法、实地调查法、比较研究法分析了其对衢州市农民信箱的影响,突出了社会资本对于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的重要性,通过社会资本理论对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调研发现,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面临着缺乏社会信任、社会规范缺失、农户社会网络狭窄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分析,发现信任资本、规范资本、网络资本对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的重要影响,提出加强社会信任、提高社会规范、拓宽社会网络等建议完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

陈丽君[5](2019)在《孝义市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中央一号文件中多次提到加快“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山西省实施转型跨越发展战略,有力的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孝义市出台强农惠农政策,农业发展迎来难得机遇。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产业化是动力,信息化是活力,二者都是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可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破解“三农”问题,从而实现城乡统筹。因此促进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势在必行,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研究该课题极具意义。本文认为农业信息化不仅是农业生产领域的信息化,而是整个农村的信息化;农业产业化不仅是农业生产领域的产业化,而是整个农村的产业化,是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基础。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为正文撰写做好理论准备。收集孝义市概况、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做了定性分析。根据专家建议,参考相关文献,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耦合协调度分析法,选取12个指标,构建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整理相关数据,确定指标权重,对孝义市2013-2017年面板数据进行评价分析和耦合协调度分析,耦合协调度得分为0.42,0.68,0.51,0.68,0.90。2013-2017年孝义市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协调类型分别是轻度失调农业信息化滞后型;初步协调农业信息化滞后型;初步协调农业信息化滞后型;初步协调农业产业化滞后型;良好协调农业产业化滞后型。结论:孝义市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协调从轻度失调农业信息化滞后型转变为良好协调农业产业化滞后型,两者协调发展水平进入良性循环的高水平区间,协调发展良好。并根据结论提出4点孝义市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对策,即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促进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协调互动;强化政府引导,加强政策支持。希望对孝义市农业发展有所裨益。

张世花[6](2019)在《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正面临着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生产成本“地板”抬升、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等挑战,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解决农业兼业化等问题,减少农业生产成本,保证农产品质量,形成价格优势,并且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链分工水平,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和农民收入增加。因此,摸清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强度以及四大经济区域之间的差异,对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选取发展较成熟的农村金融服务、农业信息化服务、农产品流通服务、农机作业服务,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首先,利用投入产出表等分析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内部结构以及区域间的差异,并与OECD国家进行比较,探究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国外存在的差异,同时对我国农民收入水平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探讨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农民收入的联系;其次,从理论层面探讨我国不同类型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理;最后,以全国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作为研究范围,分别构建面板数据模型,从实证角度分析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以及四大经济区域之间存在的差异。利用2001-2016年全国30省区(除西藏)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农民收入数据,运用Stata软件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得出以下结论:从全国层面看,农业信息化服务、农村金融服务、农机作业服务、农产品流通服务的发展对农民收入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四项服务的作用强度依次递减。从四大经济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农产品流通服务和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够促进农民增收,农村金融服务和农机作业服务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未体现出来;中部地区农产品流通服务、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够促进农民增收,农机作业服务对农民收入有微弱的抑制作用,农村金融服务的作用未显现;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四项服务对农民收入均表现为正向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1)对于全国而言,政府积极作为,加快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化进程;补齐批发零售业、科学技术和技术服务业两大短板;创新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形成农业信息服务长效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便利农机作业服务的发展;规范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信用社对农业农民进行支持。(2)对于东部地区而言,以经济发展为重要抓手,推动城镇化进程;依靠沿海优势,向国外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之路;构建完善的东、中、西部农产品流通服务网络,促进农产品的海外之旅;增加农村金融服务的多样性,满足农民、农业的金融需求;利用信息平台大力倡导农机作业的优势,改变农民的传统思想。(3)对于中部地区而言,抓住中部崛起战略契机,巩固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地位;发挥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完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增强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搞好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深化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核心区的重要地位,优化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为粮食安全和全国农产品供给助力;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健全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提升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4)对于西部地区而言,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建立和完善交通网络通讯体系,便于“引进来”和“走出去”;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健全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体系;加大对高校的支持力度以及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培育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5)对于东北地区而言,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提高农村金融机构执行支农政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适应农村发展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农业相关部门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电商企业通力合作,为农业信息化建设营造有利环境;积极建立适应农户需求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提倡农户参与式的推广方式;科学谋划黑土地的保护,推广农机作业服务的应用,形成农业生产的规模收益。

徐小琪[7](2019)在《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广泛而深刻。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信息已经在工业、农业等行业领域显现其巨大生产力。对于农业而言,其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而加快信息化在农业领域的发展不仅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更将发挥其引领作用。可见,在互联网与物联网时代,推动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共同作用,是实现乡村振兴,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不仅信息化较强的综合性与产业关联性能够推动农村农业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同时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又可以进一步加速信息化的进程,二者互动互促,从而实现其协调发展。但是由于我国信息化发展起步晚,加之农业的弱质性,尽管近年来信息化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相较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显然,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尚处于农业现代化滞后的协调发展不足状态。在此背景下,明晰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具体发展水平,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二者协调发展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鉴于此,本文立足于农业经济学、信息生产力学、产业经济学、新地理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采用耦合度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熵值法、随机效应模型方法、聚类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方法,按照发现问题-基于相关理论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问题-根据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果解决问题的思路,系统研究了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以期为推动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首先,根据世界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及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为“二化”)发展的基本实际,对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我国“二化”发展历程进行阐述和分析。信息化是传统农业提高生产率的倍增器。信息技术是现代高新科学技术的重要代表之一。在农业领域全面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改造传统产业,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是完成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也将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与推动,催生对信息技术创新的需求,从而进一步加速信息进程。其次,在参考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已有测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实际,并综合数据可获得性,本文运用2003-2016年31省市共33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测算出了相应权重。再依此测算出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2003年以来各地区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差异的时空演变轨迹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人均财政支农支出、人均用电量、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与农业现代化关系最为密切的三个因子,而域名拥有量、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比率和移动电话拥有率则是与信息化关系最为密切的三个因子。再者,利用2003-2016年全国及31省市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相关数据,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构建了耦合度模型、协调发展度模型以及分析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的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检验和分析了“二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二化”时空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发展模型对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测评,且阐述分析了其时空演变特征、影响因素与发展方向。结果表明,从时序变化来看,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度年均增速为7.72%,增长趋势比较稳定;从空间变化来看,“二化”协调发展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省际之间协调发展水平悬殊较大,且呈现东部沿海>东北>中部>西北>西南的空间发展格局,而Moran’s I指数结果表明在全局中均呈现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且表现为正的的相关性。鉴于“二化”协调发展存在空间效应,本文构建了将空间因素考虑在内的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并从静态与动态两个层面实证考察了综合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城镇化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投资与消费等因素对“二化”协调发展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化”协调发展存在空间外溢效应,相邻地区“二化”协调发展水平对本地区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且“二化”协调发展存在时空依赖性。此外,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人均教育支出、人均科研经费支出、地方人均农林水利支出、外商投资与居民消费的增加,对“二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提高均具有积极影响。最后,基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果,提出了完善协调发展顶层设计、补足农业现代化短板及积极发展农业信息化等促进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赵阳[8](2019)在《辽宁丹东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的过程中,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如何妥善处理好“三农”问题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课题。解决三农问题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于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的问题,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民增收是解决当前农村发展问题的必由之路。在此前提下,研究丹东地区农民增收问题,在理论上,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农民增收的新路径。另一方面丰富了丹东地区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的理论资料,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本地区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的空白。其次,在实践基础上“三农”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农民增收。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另外促进农民增收是促进城乡良性互动,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努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使大多数农民步入中等收入水平,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后,结合丹东地区农民收入现状,综合分析该地区自然地理因素、农业经济、产业结构、涉农人口分布、农民收入等情况,从丹东地区农民收入结构入手分析该地区现有收入途径以及制约该地区农民收入的因素,同时分析国内外在农民增收方面的案例,从中提取经验吸取教训。最后,综合上述分析,提出促进辽宁丹东地区农民增收的对策。经分析结果显示,阻碍辽宁丹东地区农民增收的因素可分为,阻碍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因素,例如农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产品市场体制不健全等;阻碍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因素,包括农民文化素质低、增收途径少、农民工资无法得到保障等;阻碍财产性收入的因素,包括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宅基地制度在农村地区实施难度大、农村金融体制不健全等;阻碍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因素,例如农民补贴落实不到位、农村社保体系不健全等。因此,在借鉴我国江苏盱眙地区与巴西国家的相关案例之后,我们得出促进农民增收要因地制宜符合当地农业发展情况,开展多种方式经营。政府部门要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市场体制、农村金融体制、农村社保体系,采取措施保障农民工资、补贴等。农民自身要提升自身素质,从根本上增加自身收入。

袁雅君[9](2018)在《龙川县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接着今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同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农业信息化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以及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综合深入的应用发展,有利于协调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建设工作;有利于网络化、数字化乡村,智能乡村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大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加速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有效落实。龙川县地处东江和韩江上游,是广东人口、地域大县,是广东最早立县的四个古邑之一,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良好,2017年全县实行实现农业总产值43.13亿元,比2016年增长4.4%,农业产业发展迅速,农业信息化进程取得一定成效。然而,由于受到资金、技术、人才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造成农业信息基础设施落后、基础地区分布不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不到位,导致无法实施电子信息普遍服务,无法统筹协调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人财物资源共享与调配,客观反映了农业信息化发展速度缓慢,农业信息技术难以得到有效推广等问题。因此,为了有效发挥农业信息的重要牵引和驱动作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最大限度优化龙川县丰富的农业资源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开拓龙川县农业信息获取渠道,大力开发农业信息技术,推进高效有力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本论文从龙川县农业信息化发展和建设现状中,发现龙川县在实践中存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农业信息资源整合机制不健全、农业信息化人才队伍文化程度较低、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农民获取农业信息能力较差等问题,通过对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之后,提出发展龙川县农业信息的有效措施,具体建议加大政府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强化对农业信息资源的领导作用,建设由政府主导的农业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加强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储备,加快建立新型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加大农业信息化宣传力度,提升农民信息化素质,推动龙川县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为加快发展龙川农业信息化提供方法依据。

李红[10](2018)在《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并提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围绕着农业现代化发展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稳步有序推进。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过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发展最迅速、数量最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类型,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以土地流转为载体发展起来的新型生产经营实体,兼具合作社服务属性与企业经营属性。虽与其他经济形式可能在外延上有所重叠,但是绝对不同于集体经济、股份经济、合伙经济,不同于过去的合作化运动,更不同于只提供服务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服务型农民合作社。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完全自主经营的特性使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表现出特有的经济影响作用,所以,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研究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业与农民的影响作用,对于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民增收,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不仅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解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尤为重要;而且为下一阶段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农业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完善提供了更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是现阶段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由于对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研究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科学问题,不仅涉及到各种学科理论,而且涉及到不同的研究视角。因此,本研究选择了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业与农民影响的主要方面,从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着手,在全面系统梳理已有参考文献和数据资料的基础上,阐释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内涵与特征,描述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通过实地调研与深度访谈,从农业生产、农业现代化与农民收入三方面,研究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影响;最后基于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定位,提出促进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对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进行客观描述与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共在黑龙江省10个市县抽取148家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了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地域分布特征、资产规模与成员数量,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土地流转情况,农产品加工与销售情况,以及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提供服务的情况。通过对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为下文开展实证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证分析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业生产影响程度与影响机理。采用多案例分析方法,从农产品产量与质量两方面定量分析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与作用机理。具体地,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产品产量的作用路径通过农地规模化、农民组织化、作业机械化、生产科技化、市场信息化以及政府项目扶持、政策支持几方面实现,其中,农地规模化、作业机械化、生产科技化以及政府项目扶持、政策支持直接影响农产品产量,农民组织化与市场信息化间接影响农产品产量。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作用机理体现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生产资料投入进行“源头保障”,对生产经营环节进行“过程监督”,对加工销售环节实行“监管控制”,从而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分析并阐述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程度与影响机理。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比分析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与普通农户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程度,发现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程度更大。并基于上述分析,进一步阐述了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农地规模化,通过整合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组织化,通过大型农机具使用实现农业机械化,通过提供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促进农业科技化,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渗透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从而带领传统农业走上了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定量分析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与影响机理。运用DID模型实证分析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民总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农民财产性收入、农民转移性收入有正向影响,对农民经营性收入有负向影响。运用多元回归方法研究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理,发现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促农增收的路径如下:一是通过土地流转解放劳动力,增加农户工资性收入;二是通过土地流转直接获得土地流转租金,增加财产性收入;三是通过土地流转加入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获得国家投资部分量化分红,增加其转移性收入;最终实现农民总收入的增加。研究并提出促进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的对策建议。基于生产经营农民合作社对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都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应明确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在“三农”中的定位,采取更有力对策措施助推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健康的发展以使其发挥更大的影响作用。研究分别从政府、生产经营合作社、农民的角度切实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与对策助推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以供各决策部门参考借鉴。

二、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步伐 努力促进农民增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步伐 努力促进农民增收(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1.2.6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2.2.1 农村产业融合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2.3.1 分工理论
        2.3.2 产业集群理论
        2.3.3 交易成本理论
        2.3.4 创新理论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3.1.1 自然资源条件
        3.1.2 社会环境条件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3.2.1 整体发展概况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3.5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2 数据来源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4.4.1 耦合关系模型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5.1.1 障碍分析模型
        5.1.2 障碍度分析
        5.1.3 障碍因子分析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5.4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6.2.1 玉米精深加工
        6.2.2 水稻精深加工
        6.2.3 大豆精深加工
        6.2.4 乳业精深加工
        6.2.5 蔬菜精深加工
        6.2.6 渔业精深加工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6.7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湖南省凤凰县实施质量兴农的问题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4 研究方法、思路及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内容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质量兴农
        2.1.1 质量兴农的内涵
        2.1.2 质量兴农评判标准
    2.2 农业现代化
    2.3 乡村振兴战略
3 凤凰县农业发展现状与调研
    3.1 凤凰县农业发展现状
        3.1.1 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3.1.2 农业组织化现状
        3.1.3 绿色农业现状
        3.1.4 农业品牌化现状
        3.1.5 信息化
        3.1.6 农业人才现状
    3.2 凤凰县质量兴农发展的实地调研
        3.2.1 调查问卷设计
        3.2.2 调查结果分析
        3.2.3 实地调研小结
4 凤凰县质量兴农发展水平评价
    4.1 数据来源及方法
    4.2 湘西州各县质量兴农发展情况的评价
    4.3 模型及实证结果
    4.4 因子分析结论
5 凤凰县推动质量兴农战略中存在的问题
    5.1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5.2 组织化程度低
    5.3 品牌多而杂,影响力不足
    5.4 培训内容陈旧、频率低
    5.5 农作物农药及化肥利用率低
    5.6 销售渠道狭窄
6. 日本农业现代化成功经验借鉴
    6.1 产业化
    6.2 绿色化
    6.3 品牌化
    6.4 信息化
    6.5 组织化
7 凤凰县质量兴农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7.1 调整产业结构,培育龙头企业
    7.2 促进农业纵向一体化发展
    7.3 打造有差异性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7.4 完善人才回流机制,拓宽培训渠道、丰富培训内容
    7.5 完善农业投入品监管体系
    7.6 推广网络营销模式,支持物流行业发展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河源市和平县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线路与方法
        1.4.1 技术线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信息化
        2.1.2 农村信息化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信息社会理论
第三章 河源市和平县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河源市和平县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
        3.1.1 河源市和平县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3.1.2 农村信息化管理主体投入情况
        3.1.3 农村信息化资源建设利用情况
        3.1.4 农村信息化主体使用情况
    3.2 河源市和平县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2.1 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3.2.2 农村信息化服务内容不足
        3.2.3 农村信息化落地入户困难
        3.2.4 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健全
第四章 河源市和平县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政府主导作用不足
    4.2 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投入资金不足
    4.3 农村信息化服务人才缺乏
    4.4 农村信息化服务长效机制未建立
第五章 河源市和平县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对策及建议
    5.1 发挥政府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导作用
    5.2 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5.3 加强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
    5.4 加强创新服务内容
    5.5 完善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以衢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路线和方法
        1.4.1 研究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特色与不足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信息及信息化
        2.1.2 农业信息服务
        2.1.3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
    2.2 理论基础
        2.2.1 社会资本理论
        2.2.2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2.2.3 农业推广理论
3 衢州市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现状
    3.1 衢州市现有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
    3.2 农民信箱在“社会信任”的运行现状
    3.3 农民信箱在“社会规范”的运行现状
    3.4 农民信箱在“社会网络”的运行现状
4 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4.1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缺乏“社会信任”
        4.1.1 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缺乏信任
        4.1.2 农户与农技工作人员、专家学者互相缺乏信任
        4.1.3 农户对市场信息认识不足
    4.2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缺乏“社会规范”
        4.2.1 农业培训不规范
        4.2.2 农业服务管理不规范
        4.2.3 农业科技组织服务不规范
    4.3 社会网络影响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服务效率
        4.3.1 农户“社会网络”狭窄
        4.3.2 科研院校与小农户“网络”关系弱
        4.3.3 农户反馈“网络”需加强
5 社会资本理论下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5.1 信任资本对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的影响
        5.1.1 农技服务平台知名度低,缺乏农户信任
        5.1.2 农户与农技专家缺乏交流,影响信任
        5.1.3 市场信息瞬息万变
    5.2 规范资本对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的影响
        5.2.1 农业培训缺规范
        5.2.2 责任规范不明确
        5.2.3 农技服务人员规范缺乏
    5.3 网络资本对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的影响
        5.3.1 信息渠道狭窄
        5.3.2 科研院校合作不够
        5.3.3 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
6 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完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的建议
    6.1 加强社会信任
        6.1.1 树立成功典型,增强社会信任
        6.1.2 加强农户与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的信任
        6.1.3 协助农户利用好市场信息
    6.2 提高社会规范
        6.2.1 规范农业培训
        6.2.2 资金支持,规范农户与农技人员责任
        6.2.3 完善农业科技组织服务人员工作规范
    6.3 拓宽社会网络
        6.3.1 拓宽农户信息渠道
        6.3.2 鼓励部门协作,促进农业发展
        6.3.3 加强农户反馈,提高农户参与积极性
7.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孝义市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成果
        1.3.1 国外研究成果
        1.3.2 国内研究成果
2 研究路线与研究方法
    2.1 概念界定
        2.1.1 农业信息化
        2.1.2 农业产业化
        2.1.3 协调发展
    2.2 相关理论
        2.2.1 农业信息化理论
        2.2.2 农业产业化理论
        2.2.3 协调发展理论
    2.3 研究路线
    2.4 研究方法
        2.4.1 基础研究方法
        2.4.2 层次分析法
        2.4.3 熵权法
        2.4.4 耦合协调度分析法
3 孝义市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3.1 孝义市概况
    3.2 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3.3 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4 孝义市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4.1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
    4.2 构建原则与选取指标
    4.3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4 赋值说明
    4.5 数据来源
    4.6 数据标准化处理
    4.7 指标权重
    4.8 评价分析
    4.9 耦合协调度分析
5 孝义市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对策
    5.1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
        5.1.1 完善农业信息化入户工程
        5.1.2 加强农业信息化队伍建设
        5.1.3 加强农业信息专家论证
    5.2 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
        5.2.1 突出特色产业,构建优质产业园区
        5.2.2 打造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延长产业链
        5.2.3 建立新业态,促进三产融合
    5.3 促进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协调互动
        5.3.1 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信息化的深入
        5.3.2 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5.4 强化政府引导,加大政策支持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6)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创新点与不足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 理论基础
3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现状
    3.1 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3.2 我国农民收入水平现状
    3.3 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农民收入的联系
4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理
    4.1 农村金融服务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理
    4.2 农产品流通服务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理
    4.3 农业信息化服务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理
    4.4 农机作业服务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理
5 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实证研究
    5.1 变量选取和模型设定
    5.2 全国层面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5.3 四大经济区域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6 结论和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7)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对国内外研究的综合评价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和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特色
        1.4.1 研究方法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信息化相关概念与界定
        2.1.1 信息化
        2.1.2 信息化内涵
    2.2 农业现代化相关概念与界定
        2.2.1 农业现代化
        2.2.2 农业现代化内涵
    2.3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信息生产力理论
        2.3.2 传统农业改造与转型理论
第3章 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与作用机理
    3.1 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
        3.1.1 中国信息化发展历程
        3.1.2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
        3.1.3 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现状
    3.2 影响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共同因素
        3.2.1 国家宏观政策环境
        3.2.2 技术进步与扩散
        3.2.3 产业聚集与专业化
        3.2.4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3.3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相互作用
        3.3.1 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
        3.3.2 农业现代化对信息化的作用
        3.3.3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作用机理
第4章 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及测度
    4.1 中国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其测度
        4.1.1 中国信息化评价指标及方法
        4.1.2 信息化各构成要素的变化趋势
        4.1.3 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
    4.2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及其测度
        4.2.1 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及方法
        4.2.2 农业现代化各构成要素的变化趋势
        4.2.3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
第5章 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定量评价
    5.1 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联度分析
        5.1.1 信息化发展水平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5.1.2 信息化各准则层指标与农业现代化各准则层指标
    5.2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与定量模型
        5.2.1 面板数据检验
        5.2.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5.2.3 构建简约模型
    5.3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模型的构建
        5.3.1 耦合度模型
        5.3.2 协调发展模型与类型划分
    5.4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实证结果分析
        5.4.1 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
        5.4.2 协调发展类型分析
        5.4.3 协调发展水平的时序变化
        5.4.4 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变化
    5.5 结果与讨论
第6章 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计量方法与模型构建
    6.2 各因素影响作用分析
        6.2.1 影响因素选择
        6.2.2 各影响因素作用分析
    6.3 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6.3.1 变量选择与样本数据
        6.3.2 空间诊断结果分析
        6.3.3 静态面板计量实证结果分析
        6.3.4 动态面板计量实证结果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第7章 促进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7.1 完善协调发展顶层设计,因地施策推动各地区“二化”协调发展
    7.2 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7.3 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充分发挥信息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作用
    7.4 推动空间结构优化,构建科学合理的“二化”空间布局
第8章 结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辽宁丹东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1.3.1 国外研究概述
        1.3.2 国内研究概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论文的创新之处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2.农民收入的相关概念及性质
    2.1 相关概念
        2.1.1 农民
        2.1.2 农民收入
    2.2 性质
        2.2.1 农民增收的结构性因素
        2.2.2 农民增收的阶段性
        2.2.3 农民增收的差异性
        2.2.4 农民增收的制度性
3.辽宁丹东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3.1 辽宁丹东地区农村基本情况
    3.2 辽宁丹东地区农业经济基本情况
    3.3 辽宁丹东地区产业结构
    3.4 辽宁丹东地区涉农人口基本情况
4.辽宁丹东地区农民收入概况
    4.1 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4.2 农民收入水平分析
        4.2.1 家庭经营性收入增势放缓
        4.2.2 工资性收入显着增加
        4.2.3 财产性收入持续微降
        4.2.4 转移性收入大幅增加
5.制约辽宁丹东地区农民增收的因素
    5.1 制约家庭经营性收入增加的因素
        5.1.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5.1.2 农产品市场体制不健全
        5.1.3 农民科学文化水平低
    5.2 制约工资性收入增加的因素
        5.2.1 农民素质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5.2.2 农民增收途径少
        5.2.3 农民工资无法得到保障
    5.3 制约财产性收入增加的因素
        5.3.1 土地流转制度优越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5.3.2 宅基地制度惠及范围小
        5.3.3 农村金融体制不健全
    5.4 制约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因素
        5.4.1 农民补贴落实不到位
        5.4.2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6.国内外农民增收的经验及借鉴
    6.1 国内案例分析
    6.2 国外案例分析
    6.3 启示
7.促进辽宁丹东地区农民增收的对策
    7.1 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对策
        7.1.1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
        7.1.2 优化财政支农结构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7.1.3 增加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7.1.4 科技兴农提升农业信息化程度
    7.2 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对策
        7.2.1 加强新型农民职业化培训
        7.2.2 扶持就业创业,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7.2.3 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提升农民法制意识
    7.3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
        7.3.1 充分发挥土地流转制度优越性
        7.3.2 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
        7.3.3 改组现有的农村金融合作组织
    7.4 增加农民转移收入的对策
        7.4.1 完善农业三补体系
        7.4.2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7.4.3 增加对农村地区扶贫力度
8.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龙川县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研究综述及文献评述
        1.3.1 国外农业信息化研究综述
        1.3.2 国内农业信息化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文献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路线图
2 农业信息化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信息化
        2.1.2 农业信息化
        2.1.3 农业现代化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信息学理论
        2.2.2 农业产业发展理论
3 龙川县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3.1 龙川县概述
        3.1.1 龙川县地理区位
        3.1.2 自然资源丰富
        3.1.3 水资源丰富
        3.1.4 旅游特产资源
    3.2 龙川县经济发展概况
    3.3 龙川县农业生产现状
    3.4 龙川县农业信息化现状
        3.4.1 农村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3.4.2 农村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现状
        3.4.3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4 龙川县农业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 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4.2 农业信息资源整合机制不健全
    4.3 农业信息化人才队伍文化程度较低
    4.4 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4.5 农民获取农业信息能力较差
5 龙川县农业信息化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5.1 政府对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5.2 农业信息资源缺乏高效共享机制
    5.3 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
    5.4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
    5.5 农民综合素质与信息化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6 龙川县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6.1 强化政府部门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6.1.1 加大对农业信息化的资金和人力投入
        6.1.2 加强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的融合应用
        6.1.3 促进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
        6.1.4 加强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农业产业化相结合
    6.2 建设由政府主导的农业信息服务共享平台
        6.2.1 促进跨部门跨领域信息资源整合
        6.2.2 畅通信息资源传播渠道
        6.2.3 有效实现电子商务资源共享
        6.2.4 运用大数据推动农业资源流动
    6.3 加强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储备
        6.3.1 进一步充实农业专家队伍
        6.3.2 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6.3.3 加强农业系统内人员培养
    6.4 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6.4.1 建设完善农业信息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6.4.2 大力提升农业信息服务能力
        6.4.3 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
        6.4.4 进一步推进农业信息服务便捷化
    6.5 提升农民信息化素质
        6.5.1 加大农业信息化宣传力度
        6.5.2 加强农民信息化技能培训
        6.5.3 进一步强化电商培训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简要述评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合作社的定义
    2.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定义与内涵
    2.3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内涵与形式
        2.3.1 定义与内涵
        2.3.2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特点
        2.3.3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主要形式
    2.4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功能
    2.5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5.1 制度变迁理论
        2.5.2 交易成本理论
        2.5.3 产业组织理论
        2.5.4 扎根理论
3 黑龙江省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描述性统计分析
    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3.2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地域分布与发展规模
        3.2.1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地域分布特征
        3.2.2 资产规模与成员数量
    3.3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土地流转规模
    3.4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加工与销售情况
        3.4.1 农产品加工现状
        3.4.2 农产品销售现状
    3.5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提供服务情况
        3.5.1 业务经营现状
        3.5.2 农机服务水平
        3.5.3 农资采购现状
        3.5.4 技术服务水平
    3.6 本章小结
4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4.1 方法选择和数据来源
        4.1.1 方法选择
        4.1.2 案例选取
        4.1.3 数据来源与数据分析
    4.2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产品产量的影响
        4.2.1 案例描述
        4.2.2 多案例对比分析
        4.2.3 影响机理的提出
    4.3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4.3.1 案例描述
        4.3.2 多案例对比分析
        4.3.3 影响机理的提出
    4.4 本章小结
5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分析
    5.1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程度
        5.1.1 方法选择与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5.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3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评价
    5.2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机理分析
        5.2.1 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5.2.2 整合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5.2.3 使用大型农机具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
        5.2.4 推广农业科技服务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
        5.2.5 渗透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
    5.3 本章小结
6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6.1 数据来源与样本点描述性统计
        6.1.1 数据来源
        6.1.2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6.2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
        6.2.1 方法选择
        6.2.2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说明
        6.2.3 计量结果和讨论
    6.3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理
        6.3.1 方法选择
        6.3.2 计量模型变量说明
        6.3.3 计量结果和讨论
    6.4 本章小结
7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发展定位与政策建议
    7.1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定位
        7.1.1 在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中的定位
        7.1.2 在农业生产与产出安全中的定位
        7.1.3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定位
        7.1.4 在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中的定位
    7.2 针对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7.2.1 充分认识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特殊重要地位与作用
        7.2.2 从金融方面支持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发展
        7.2.3 从税收方面支持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发展
        7.2.4 从项目扶持方面支持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发展
        7.2.5 从公共财政方面支持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发展
        7.2.6 引导和鼓励合作社进行品牌认证
    7.3 针对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对策建议
        7.3.1 完善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治理机制
        7.3.2 谋划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合发展
        7.3.3 加强社员素质培训及管理人才培养
        7.3.4 提高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融资能力
        7.3.5 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7.4 针对农户层面的对策建议
        7.4.1 提高对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认识
        7.4.2 提高加入生产经营型合作社的积极性
        7.4.3 社员应该积极参与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内部监管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步伐 努力促进农民增收(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湖南省凤凰县实施质量兴农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 陈歆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3]河源市和平县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D]. 曾东洋.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20(07)
  • [4]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以衢州市为例[D]. 郑玲玲.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5]孝义市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研究[D]. 陈丽君.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6)
  • [6]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D]. 张世花. 重庆工商大学, 2019(01)
  • [7]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D]. 徐小琪.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8]辽宁丹东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研究[D]. 赵阳. 大连海洋大学, 2019(03)
  • [9]龙川县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袁雅君.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8(05)
  • [10]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的实证分析[D]. 李红.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