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板栗低产原因及改造途径

宜兴市板栗低产原因及改造途径

一、宜兴市板栗低产原因及改造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徐冬[1](2020)在《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的胁迫效应与机理研究 ——以苏州东山镇为例》文中指出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精神力量的集中体现,文化的战略地位已随着国际竞争重点的变化而日益凸显。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中国的文化特别是乡村文化正在发生嬗变,党的十九大把文化强国建设热潮推向时代高点,并适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在乡村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改善的同时保护与传承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成为当下中国乡村振兴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亦是传承和复兴乡村文化的行之有效的路径之一,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在带来乡村经济振兴、缩小城乡差距的同时,也导致了乡村文化的人为破坏、日渐衰落甚至部分消失等现实问题。新时代的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振兴,文旅融合发展的诉求也要求我们理清旅游开发和乡村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伴随着国际人文地理学的文化转向思潮,将文化的空间研究转向空间的文化研究,从文化胁迫视角解析乡村文化衰落现象,便成为当前乡村文化保护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下迫切需要解决的议题。在上述现实和理论背景下,本文按照“胁迫效应测度—胁迫症状揭示—胁迫机理发现—利用模式提炼”的研究思路,综合运用文献检索、数据获取、参与式观察、影视人类学摄影、半结构化访谈、问卷抽样调查、数学模型构建与GIS空间分析等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构建了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胁迫的理论模型和框架体系,并以苏州东山镇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乡村旅游地陆巷、翁巷和杨湾为研究对象,探索了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的胁迫效应、时空演化和胁迫机理,以及文化胁迫下的乡村旅游响应,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构建了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胁迫的理论模型和研究框架。在系统回顾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相关理论基础,并界定乡村文化胁迫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将胁迫生态学理论应用于乡村旅游人地关系,提出了包含预警、抗衡和耗竭阶段的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的胁迫模型,进而把文化影响从社会维度扩展到时空维度,构建了涵盖社会、时间和空间三个维度的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胁迫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内容体系,实现了乡村文化胁迫的定量化、时空化表达。(2)探索了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的胁迫效应与时空格局演化。(1)案例地乡村文化包括26个概念、6个范畴,所构建的乡村文化胁迫量表包含23个题项、5个维度,即自然景观、聚落景观、生产生活、人际交往和精神仪式文化胁迫。当前东山镇乡村文化胁迫处于预警阶段,其中聚落景观、生产生活、人际交往文化胁迫相对较重且处于抗衡阶段,自然景观、精神仪式文化胁迫稍轻;文化受胁乡村居民可划分为“聚落景观守护者”、“旅游开发反对者”、“旅游开发支持者”、“人际交往乐观者”四种类型。(2)乡村文化胁迫在空间上多呈沿街、临水分布,具有显着集聚分布特征,其中生产生活文化最易受旅游开发胁迫而表现出空间受胁症状。乡村文化胁迫空间分布具有典型的核心—外围模式,且随着乡村旅游开发程度的提高,胁迫空间集聚程度显着提升,不同维度的乡村文化胁迫空间集聚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并且集聚规模具有明显的尺度依赖性。乡村文化胁迫空间演变还具有延续性和规律性,表现出路径依赖和路径锁定效应。(3)提炼了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的胁迫机理,提出乡村文化的旅游可持续利用模式与策略。(1)乡村旅游地文化胁迫机理可以从个体和整体层进行阐释,个体层面社会属性的差异和观念认知的不同,通过个体无意识的感知、行为和实践对乡村文化胁迫产生影响,并导致其时空间上的内生性演化;整体层面的乡村社区发展、旅游产业弊端和乡村人口变化则通过内、外驱动乡村文化胁迫变迁,并在一定时空间尺度上呈现出连续和异质的胁迫症状与演变历程;个体和整体层胁迫因素可按作用力方向进一步划分为阻滞力和调整力,乡村文化将在此二力作用下实现阶段式发展。(2)乡村旅游地文化保护应根据其内涵与维度,坚持原生性、整体性、活态化和可持续原则;从自然景观、聚落景观、生产生活、人际交往和精神仪式文化出发,提出了包括“修复+保育”、“活化+参与”、“公平+导引”、“自主+创新”、“身体+仪式”的乡村文化旅游可持续利用模式与策略,以为案例地和中国同类型乡村旅游地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汤西子[2](2018)在《“农业—自然公园”规划 ——山地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利用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规模、分散布局是山地城市边缘区农林用地存在的普遍形式,用地固有属性与山地地域及城市边缘区域特征叠加,使其对于城市与自然系统具有较高的复合服务潜能。适应山地起伏地形及城乡梯度环境变化的小块农田耕地,相较于集约农业生产区,能够提供更为多元且健康的食物选择,确保维持人体复杂机能的各类营养物质供给,小用地影响国民健康大战略;结合山脊、谷地、崖线等地貌单元分布的小块林地,能够为物种提供多元生境并加强大型斑块间的联系,同时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有机组分,维持并调节其中物质能量流动;农林斑块交织布局所形成的区域景观,层次丰富、结构鲜明,为休闲游憩服务打下基础。边缘区邻近城市的区位优势,使山地农林用地提供的复合服务惠及城乡全域,但因斑块规模较小,未达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刚性控制区域的标准,其中小规模农林用地更容易遭到集约农业生产、城市内部环境问题转嫁所带来的蚕食与破坏,甚至成为建设区外围的环境症结。针对山地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具有高服务价值却未受保护的现状,文章引入“农业-自然公园”的概念,试图以公园的形式,引导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变,通过用地资源化利用,实现有效保护。整合传统农林用地规划与公园规划的方法与手段,以复合功能为导向,构建形成由小块农田、园地等农业生产用地及小块林地、水体等自然生态用地组成的景观生态网络,并从系统视角,强调其与区域生态系统、城市人工系统的功能及用地衔接,提高区域整体生态系统的服务品质及效能,同时提出优化现行用地管控策略及规划编制方法的可行建议。文章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章,阐述研究背景并提出以公园形式保护小规模农林用地的合理性,明确相关概念、研究目标与意义、研究方法、研究路线等。第二部分为第2-3章,奠定理论基础,提出主要策略并形成规划研究框架。第2章分析了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以点带面”、“顺应自然”、“兼顾并蓄”、“纵横衔接”的破题思路,借此引出农业-自然公园的概念,明确公园规划与小规模农林用地复合功能发挥与复杂问题解决间存在的关联。第3章通过对国内外高价值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利用及管理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总结,奠定农业-自然公园的规划理论与方法基础,并提出公园规划的目标导向及研究框架。第三部分为第4-7章,从用地选择、空间组织、用地布局、产业引导、规划管控等方面,系统全面地探讨了农业-自然公园的规划及管控方法。第4章从用地内在属性及关联自然生态过程分析着手,识别对生态系统维持及服务产出具有基础支撑性作用,却未受到有效保护的高价值小规模农林用地,构建公园空间体系。第5章以强化生态系统复合服务产出为目标,通过自然林地生境网络、生态过程支撑网络及农林生产景观网络构建与叠加,形成融合农业-自然公园的地区农林景观生态网络,维持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提升其与城区的联系与服务效能。第6章结合城乡梯度沿线用地功能及空间特征分异,对构成地区农林景观生态网络关键部分的公园枢纽单元进行分类建设引导,实现用地复合利用与保护兼容,建设串联各枢纽单元及城乡空间的复合绿道体系,引导绿色产业发展。第7章通过环境影响评估机制引入,强化与相关规划的横向与纵向衔接,并通过适当利用促进公众参与,实现规划管控措施落地。第四部分为第8章,总结了研究的重点、要点,并提出研究不足。

张雁[3](2018)在《山区水源地建设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与保护研究 ——以商洛市水源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跨流域调水、生态建设、城市化等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山区水源地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环境状况已经关系到水安全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Ⅰ、Ⅱ期工程(简称“丹治”工程),以生态清洁小流域为建设单元,积极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及方式,改善水源地生态环境质量,使水源地生态系统达到生态安全状态和可持续发展趋势。本研究以“丹治”Ⅰ、Ⅱ期生态建设的山区水源地—商洛市及省级示范闵家河生态清洁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收集、实地调查、野外采样、室内分析,并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学、土壤学、生态学、现代信息技术等理论与技术方法,分析了生态建设影响下的商洛水源地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与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抗侵蚀能力等的响应关系;阐明了水平梯田建设对土壤有机质、氮素含量变化与空间分布的影响;探讨了生态建设对商洛水源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功能的影响;评价了生态建设下的商洛水源地生态安全状态及可持续发.展趋势。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阐明了商洛水源地土地利用类型及结构的变化特征。2005~2014年,商洛水源地大于25°坡耕地退耕还林,灌木草地转换为林地和园地,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转化为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转化为耕地,坡耕地改造为水平梯田;2014~2020年,耕地和未利用土地转换为林地、园地、牧草地和建设用地;其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和耕地:其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均属缓慢变化型,土地利用发展程度均表现一般。研究区的景观类型多样性指数、吉布斯—马丁多样化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呈小幅度下降趋势,优势度指数呈上升趋势,但4个指数均呈小幅度波动,表明商洛水源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已逐渐趋于稳定。(2)阐明了土壤生态环境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响应关系。闵家河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10年后,流域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增加8.99g/kg和0.44g/kg;从坡顶部到坡底部,形成了较合理的土地利用类型为:水土壤有保持生态林地、疏林灌木草地、退耕坡地、石坎水平梯田;乔灌木阔叶混交林更有利用类于土壤有机质、氮素及抗侵蚀能力的提高;坡耕地改造为石坎水平梯田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增加7.8 g/kg和0.21 g/kg,而流域尺度上梯田的土壤生态系统功能高于田块尺度上的梯田。(3)揭示了生态建设与商洛水源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响应机制。2005~2014年和2014~2020年,商洛水源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增加4.65×108元和0.87×108元;原材料生产、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娱乐文化、土壤形成和保护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生产服务价值日益增多,与林地和坡改梯的面积增加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有关;2014年和2020年的研究区生态敏感指数分别为1.09和1.47,均小于2,商洛水源地为低生态敏感区域。总之,生态建设改善了商洛水源地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4)评价了生态建设对商洛水源地的生态安全状况的作用。2005~2008年,商洛水源地的生态安全在重警状态,2009年直接进入预警状态;2011~2012年是一个生态安全状态转变关键时期,由2011年的预警状态进入2012年较安全状态;2012年后,商洛水源地的安全综合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与“丹治”Ⅰ工程顺利竣工验收和“丹治”Ⅱ工程正式启动时期吻合,表明生态建设提高了商洛水源地生态环境的生态安全水平。(5)阐明了生态建设对商洛水源地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从2009年到2013年,商洛水源地人均生态足迹逐年增加,人均生态承载力逐年下降;生态压力指数逐年上升,但指数介于0.8和1.2之间,研究区是一个生态平衡区;生态多样性指数和发展能力指数不断增加,且指标规模相近,表明研究期内商洛水源地的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

邵惠[4](2016)在《丹东市开发式扶贫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全世界有12亿人口生活在贫困之中,贫困问题是各个国家都在想尽办法解决的一个问题,我国的贫困问题更不容忽视。1986年,我国开始进行开发式扶贫,历经30年的摸索,我国的扶贫有了不错的成果;然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贫困根深蒂固,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不足,扶贫工作任重道远。丹东市地处辽宁东南部,属于口岸城市。相对于普通偏远地区农村的贫困环境,丹东市作为发展相对较好的城市,农村贫困问题更加复杂和多样。贫困问题对丹东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对于此类城市的农村扶贫更应该统筹兼顾,将扶贫与贫困地区发展结合,激发农村、农民、农业的活力。研究丹东地区的开发式扶贫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扶贫的相关理论和其他地区的扶贫经验,提出适合丹东市开发式扶贫的对策建议,一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扶贫理论;另一方面对丹东地区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丹东开发式扶贫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消除丹东地区贫困,更有利于丹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实地访问、问卷调查,以及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来进行研究,综合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科学方法,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本文从丹东市开发式扶贫问题的立体背景入手,阐述立题依据,通过引入开发式扶贫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为全篇文章提供理论支撑;结合丹东市贫困情况,以及互助式扶贫、产业扶贫、移民扶贫、智力扶贫、旅游开发扶贫这些开发式扶贫现状,梳理出丹东市在开发式扶贫过程中,在瞄准目标、扶贫项目、人力资本开发、农业扶贫、以及扶贫资金使用效率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开发式扶贫存在问题的几个原因,包括扶贫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贫困户思想观念落后、扶贫主体缺乏多元化、以及扶贫机制存在问题;本文同时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结合重庆、张家口、临沂等地的扶贫经验,从分类扶持、人力资本开发、农业特色产业、主体多元化、扶贫运行机制、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六方面提出完善丹东市开发式扶贫工作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盛千凌[5](2015)在《基于茶文化为主题的观光茶园景观营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茶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各地观光茶园的开发建设,观光茶园的规模和数量也随之扩增,形成一种茶业结合旅游业的新式观光农业发展模式。但是现阶段的观光茶园建设也存在着盲目改造和日趋同质化的问题,缺乏自身特色,不能满足新时代文化大众的心理需求。运用园林景观设计方法,推动和优化观光茶园的建设发展,来营造观光茶园优美的茶园环境和浓郁的文化氛围,是本文旨在研究的内容。本文以基于茶文化为主题的观光茶园为研究对象,结合景观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美学原理、景观三元论等理论,对基于茶文化为主题的观光茶园景观营建理论进行研究,并通过到实际的案例来分析运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第一,明确了茶文化及观光茶园的概念内涵,选取安吉白茶园、梅家坞茶文化村、阳羡茶文化生态园和江苏茶博园等4个观光茶园进行实地调研,对园区景观现状进行分析。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建立观光茶园的景观评价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4个观光茶园进行景观评价。结果表明,江苏茶博园的景观综合评价结果为优秀,梅家坞茶文化村和安吉白茶园的景观综合评价结果为良好,阳羡茶文化生态园的景观综合评价结果为一般。第二,总结了基于茶文化为主题的观光茶园景观营建应遵循的设计原则:因地制宜的原则、生态性原则、特色性原则、体验性原则。茶文化主题观光茶园的景观营建的主要内容,包括前期分析、设计理念构思、总体布局、功能分区、道路布局及游线设计,逐一进行分析阐述,重点阐述了茶文化主题观光茶园景观要素的营建方法。第三,将景观营建理论应用在天台紫凝黄茶观光茶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实例中,通过自然环境的分析和人文资源的挖掘,确定园区的设计理念,并以布置了“一环、一轴、六区、多景点”的景观结构。对园区景观要素包括地形、水体、道路、建筑小品和植物等,分别进行了详细设计,在建筑小品和植物景观设计中突出体现园区的茶文化主题,使园区以茶文化为主线,既蕴含了天台紫凝的地域文化,又赋予茶园自然环境空间的人文体验。

张莹[6](2015)在《陕西省城固生态县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设生态县能够实现资源和能源的持续利用,带动新兴产业发展,解决大量就业,能够加快新技术在产业中的广泛应用,促进科学技术和工农业生产的结合,以解决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的环境问题,促进国泰民安,社会稳定。生态县建设,是生态建设的落实,能够增强县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生态文明的目标。本文介绍了生态县的概念与内涵,生态县建设目的及意义,生态县研究现状及指标体系,结合城固县具体情况,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3个方面、5个基本条件、23项建设指标进行分析,依据生态功能区划指导思想及目标,得到城固县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将其划分为三个功能大区,十六个亚区;亚区分为禁止准入区3个,限制准入区4个,重点准入区8个,优化准入区3个。采用CorelDraw绘制生态功能分区图,并进一步对每个分区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规划。提出了生态县建设规模控制和主导产业规划。同时通过对城固县污水排放量及垃圾产出量预测,为城固县域及城市排水工程、垃圾处理工程做出初步规划,确定生态村镇创建时间。最终给出了城固生态县建设规划与重点实施项目,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与治理,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五个领域共计23个项目,总投资约16.8827亿元。

李丽娟[7](2014)在《基于主体功能区框架下的防城区森林经营规划研究》文中认为森林资源是生态环境的基础,以合理的方式利用森林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相协调的关键。探索如何进行森林经营规划,提高森林质量,改善森林生态环境,促进森林可持经营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防城区2009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资料为研究基础数据,分析防城区森林资源、森林经营现状及存在问题;运用GIS、系统聚类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打分法,进行了2010年至2020年规划期内防城区主体功能区区划、森林经营布局和森林经营活动安排等内容的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果:(1)防城区森林覆盖率高,达63.4%。乔木林幼、中龄林占总乔木林面积的72.6%,成、过熟林仅占14.5%,龄组结构不合理;人工林树种单一;森林经营管理集约程度不高,林地分布不均,林地利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2)从各乡镇开发状态、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三个方面选取开发强度、生态重要性和农林产品生产重要性等7个指标构建主体功能区划指标体系。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防城区进行乡镇层面的主体功能分区定位,防城区划分为3个主体功能区,即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3)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对防城区进行以村(工区)为区划单元的森林功能区区划,根据森林发挥的功能和经营目的将防城区划分为7个功能区,对每个功能区的范围、主导功能进行明确的定位;分析防城区森林分类布局现状,分别商品林和公益林提出了适宜的经营管理对策;以森林分类经营为基础,以区域主体功能区划及森林功能区划为参考,从社会经济要求和森林经营管理的主导方向出发,根据森林的林种和功能将防城区森林划分为严格保护、重点保护、保护经营和集约经营4个经营管理类型。.(4)筛选与森林植被生长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因素和相关经营条件因子建立林地立地质量分级评定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打分法和GIS缓冲分析方法对防城区林地立地质量进行等级划分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防城区林地立地质量中等偏下,以Ⅲ、Ⅳ级林地为主。针对不同立地质量等级提出了适宜的林地经营与利用方向和措施。(5)根据防城区森林资源现状和经营目标,将防城区范围内有林地、疏林、灌木林、未成造林地划分为12个森林经营类型,并对每个经营类型提出了经营措施安排。根据防城区森林结构和质量现状,对公益林和商品林进行了合理的森林培育措施的规划。(6)进行防城区森林采伐量测算,从测算方法、森林结构调整、森林生长量等方面对合理采伐量进行论证,确定合理年采伐量为420000立方米,其中主伐量为401410立方米,并提出皆伐、择伐、渐伐等森林采伐方式。(7)根据防城区的特点,从森林保护和林地恢复两个方面提出—系列森林保护和林地恢复措施。

袁颖[8](2013)在《发展旅游农业促进区域经济建设的思考——以江苏省宜兴市湖滏镇为例》文中认为以江苏省宜兴市湖滏镇为例,分析了发展旅游农业对区域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当地的农业资源特色与优势,通过打造重点农业园区与发展农业主线产业两大模式,同时提供相配套的保障体系建设,将湖滏镇建设成江苏特有的集高效农产品生产、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全国旅游农业胜地,实现湖滏镇全区域发展。

梁世云[9](2012)在《城市山地公园植物景观改造研究 ——以上虞半山公园为例》文中提出城市山地公园是指用地范围内基地载体为山地或者具备山体地形特点的特殊城市公园,它具备公园的基本特点,除了传统公园的一般特性之外还因为其自身特殊的地形优势,城市山地公园对于植物景观的要求更加大。目前对于城市山地公园植物造景的研究现状是工程实践多于理论研究,各地均有大量的城市山地公园景观项目设计施工,由于植物的生长特性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验证设计施工是否合理。而专门的理论研究包括德国“近自然”林业理论、阔叶化改造、异龄林改造、风景林规划等,大多偏向于林业与生物学方面,甚少从城市山地公园的角度出发提出景观方面的理论,城市山地植物造景处于茫然的缺乏理论支持阶段。因此本研究希望从城市山地公园的基地本身出发,研究相关理论,整理出可行的方法支持实际的工程项目。本文在探析景观生态学理论、仿自然群落的人工植物造景理念的基础上,对城市山地公园林相改造与植物造景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从宏观上指导林相改造,把握整个山地的大尺度林相表达;借鉴仿自然群落的人工植物造景理念,将植物看成一个有机的群体,用群落的观点去看待植物造景。由此,进一步归纳以尊重场地现状、突出景观特色为主导的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原则和林相改造方法。经过对理论的研究之后总结了科学的规划原则,并归纳出一套相对可行改造方法。最终形成的改造方法论为现场勘察——综合分析——确定设计目标——植物分区——基调树种——造景风景——生态配置——后期服务。以作者实际参与负责的上虞半山公园局部林相改造与植物造景项目为案例,系统阐述城市山地公园的林相改造与植物景观设计。半山公园位于上虞市市中心,是宝贵的拥挤城市中心的山体绿地,本次设计范围55250平方米。山体原生植被破坏殆尽,次生的杉木林、马尾松林、竹林、和香樟林大都以纯林的方式存在,其中北坡大多为杉木林,南坡大都为马尾松林。南北坡植物各有特点但都是纯林且生态系统不稳定且植物景观效果差。针对半山公园的这些特点经过一系列勘查分析,笔者确定以阔叶林逐步取代针叶林,用常绿作为山体基调,以枫香为主的红色叶植物景观为山体主调,突出了樱花植物主题的设计目标,用群落的观点详细地进行了植物配置并多次修改,最后得以进行分期施工,并在论文最后作了项目利弊成败分析,对以后的设计做一些参考。

崔志华[10](2010)在《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生态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赣榆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县域生态建设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重大举措,是摆脱区域发展困境的根本途径。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县域生态建设规划、生态县的概念、内涵和县域生态建设的理论基础,初步建立县域生态建设规划的理论体系,完善县域生态足迹模型和生态县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提出县域生态建设规划的模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环境不公平指数对江苏欠发达地区的综合发展能力和环境进行分析,指出建设生态文明、走以生态经济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江苏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探讨欠发达地区生态建设的原理和方法。以赣榆县为研究地域单元,应用多学科理论与技术,采用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赣榆县县域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状态,通过建立递阶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应用相关分析法和指数综合加权法对赣榆县2000-2006年的生态建设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确定赣榆县生态建设的指标体系、建设目标和建设对策。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体系,探索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生态建设规划的重点、措施与建设模式。

二、宜兴市板栗低产原因及改造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宜兴市板栗低产原因及改造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的胁迫效应与机理研究 ——以苏州东山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战略与文化的重要性
        1.1.2 旅游开发与乡村文化衰落
        1.1.3 文化转向与文化胁迫视角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关键科学问题
        1.3.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其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1.1 国内外文献统计分析
        2.1.2 乡村旅游影响研究进展
        2.1.3 胁迫效应研究进展
        2.1.4 乡村旅游地文化保护研究进展
        2.1.5 研究述评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胁迫生态学理论
        2.2.2 文化系统进化论
        2.2.3 旅游人地关系理论
        2.2.4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2.5 演化经济地理理论
    2.3 相关概念界定与框架构建
        2.3.1 相关概念界定
        2.3.2 理论框架构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的胁迫效应测度
    3.1 研究区概况
        3.1.1 案例地选择依据
        3.1.2 案例地概况
        3.1.3 具体研究对象
    3.2 乡村文化类型与胁迫症候群
        3.2.1 研究设计
        3.2.2 乡村文化类型及载体
        3.2.3 乡村文化胁迫症候群
    3.3 乡村文化的胁迫效应测度
        3.3.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3.2 胁迫效应的测度结果
        3.3.3 胁迫感知的居民分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胁迫的时空格局演化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研究方法
    4.2 乡村文化胁迫空间格局
        4.2.1 乡村文化胁迫空间分布
        4.2.2 乡村文化胁迫空间集聚
        4.2.3 乡村文化胁迫空间尺度
    4.3 乡村文化胁迫时空演变
        4.3.1 总体乡村文化胁迫时空演变
        4.3.2 各维乡村文化胁迫时空演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的胁迫机理
    5.1 乡村文化胁迫因素
        5.1.1 个人属性类
        5.1.2 观念认知类
        5.1.3 基础条件类
        5.1.4 社会发展类
        5.1.5 政策宣传类
    5.2 胁迫主控因素把控
        5.2.1 胁迫因素均值分析
        5.2.2 胁迫因素维度构成
        5.2.3 胁迫因素差异分析
    5.3 乡村文化胁迫机理
        5.3.1 个体层的胁迫机理
        5.3.2 整体层的胁迫机理
        5.3.3 文化胁迫发展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文化胁迫下的乡村旅游响应
    6.1 乡村旅游地文化保护内涵与维度
        6.1.1 乡村文化保护的内涵
        6.1.2 乡村文化保护的维度
    6.2 乡村文化的旅游利用模式与策略
        6.2.1 “修复+保育”模式与策略
        6.2.2 “活化+参与”模式与策略
        6.2.3 “公平+导引”模式与策略
        6.2.4 “自主+创新”模式与策略
        6.2.5 “身体+仪式”模式与策略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于《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胁迫》的访谈提纲
附录B 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的影响调查问卷
附录C 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胁迫的空间特征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农业—自然公园”规划 ——山地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利用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背景
        1.1.1 现时代规划发展亟待农林用地保护
        1.1.2 山地城市边缘区农林用地分布特征
        1.1.3 小规模农林用地复合服务价值体现
        1.1.4 小规模用地蚕食动摇生态功能基础
        1.1.5 既有保护管控效能与复合利用导向
    1.2 农业-自然公园是保护小规模农林用地的有效途径
        1.2.1 概念引入与适应性
        1.2.2 公园主要用地构成
        1.2.3 规划研究范围界定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重点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山地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困境及“农业-自然公园”概念内涵
    2.1 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困境溯源
        2.1.1 农业生产破坏
        2.1.2 城市问题转嫁
        2.1.3 规划管控缺失
    2.2 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破题思路
        2.2.1 用地保护“以点带面”
        2.2.2 过程整合“顺应自然”
        2.2.3 复合功能“兼顾并蓄”
        2.2.4 规划管控“衔接适应”
    2.3 农业-自然公园规划概念内涵
        2.3.1 规划本体认识
        2.3.2 规划思想内涵
        2.3.3 规划契入途径
    2.4 本章小结
3 涵盖小规模农林用地的农业-自然公园相关研究及规划框架构建
    3.1 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利用理论基础
        3.1.1 城乡生态规划理论
        3.1.2 农业多功能理论
    3.2 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利用方法探索
        3.2.1 系统整体保护导向
        3.2.2 用地复合利用导向
        3.2.3 法规政策补充护航
        3.2.4 研究趋势及缺口
    3.3 涵盖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的公园目标体系与规划框架构建
        3.3.1 用地保护路径确定
        3.3.2 公园复合目标体系
        3.3.3 公园规划框架构筑
    3.4 本章小结
4 小规模农林用地现状分布模式甄别与农业-自然公园空间体系构建
    4.1 用地识别要点与系统功能发挥
        4.1.1 景观模式与功能产出
        4.1.2 系统支持型景观模式特征
        4.1.3 公园高价值用地识别要点
    4.2 小规模农林用地分布模式及高价值甄别
        4.2.1 生物多样性支撑
        4.2.2 农副产品就近供给
        4.2.3 城郊游憩空间提供
    4.3 自然过程空间模式甄别与关联用地保护
        4.3.1 地表水文过程关联空间
        4.3.2 大气循环过程关联空间
    4.4 农业-自然公园空间体系构建及管控衔接
        4.4.1 公园空间体系构建及组成
        4.4.2 与既有用地管控的衔接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农林景观生态网络特征的农业-自然公园复合服务功能设定
    5.1 景观网络构建与复合功能提升
        5.1.1 生态系统公益性产出类型
        5.1.2 农林网络与服务产出效能
        5.1.3 农林景观网络构建策略
    5.2 融合农业-自然公园的分类农林景观生态网络构建
        5.2.1 林地自然生境网络
        5.2.2 生态过程支撑网络
        5.2.3 农林生产景观网络
    5.3 三网叠合构建地区景观网络及公园空间布局衔接
        5.3.1 地区农林景观网络构建与管控
        5.3.2 公园空间衔接与关键区域管控
    5.4 本章小结
6 农业-自然公园游憩空间组织与小规模农林用地复合利用
    6.1 城乡空间与功能分异及公园应对策略
        6.1.1 边缘区空间及功能分异
        6.1.2 农业-自然公园规划对策
    6.2 公园枢纽单元低影响建设引导
        6.2.1 城乡环境提升型枢纽单元
        6.2.2 田园文化体验型枢纽单元
        6.2.3 城市活动扩展型枢纽单元
        6.2.4 梯度沿线分段控制与衔接
    6.3 复合绿道规划及设施布局
        6.3.1 复合绿道系统构建
        6.3.2 重要网络节点建设
    6.4 公园产业组织及支撑系统
        6.4.1 产业发展契机及策略
        6.4.2 产业发展支撑性系统
    6.5 本章小结
7 凸显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的农业-自然公园土地利用管控
    7.1 环境影响评价与过程管控
        7.1.1 边缘区现行环评侧重与实效
        7.1.2 环评流程优化与评价要点
        7.1.3 影响评价与规划过程衔接
    7.2 城乡规划衔接与落地管控
        7.2.1 城乡规划协调与衔接
        7.2.2 城市增长管控与引导
        7.2.3 边缘区用地管控落地
    7.3 公众参与及用地保护管控
        7.3.1 公众参与导向的管控思路
        7.3.2 公园规划行动者网络组织
        7.3.3 促参与的政策及空间措施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3)山区水源地建设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与保护研究 ——以商洛市水源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1.2.2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及其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1.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功能与生态敏感性评估
        1.2.4 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评价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商洛水源地
        2.1.2 闵家河生态清洁小流域概况
        2.1.3 梯田建设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商洛水源地的数据
        2.2.2 闵家河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数据
        2.2.3 坡改梯土壤理化性质参数
        2.2.4 土样采集与测定
        2.2.5 数据处理
3 生态建设影响下的商洛水源地土地利用时空演变
    3.1 土地利用现状特征
    3.2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分析
        3.2.1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
        3.2.2 土地利用变化速度
    3.3 土地利用区域差异分析
    3.4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对土壤有机质、氮素及可蚀性的影响
    4.1 流域耕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分布特征
        4.1.1 流域建设前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变化
        4.1.2 从坡顶到坡底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分布
        4.1.3 小流域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特征
        4.1.4 不同坡向、坡位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分布
        4.1.5 土壤有机质与全氮的相关性
    4.2 流域尺度上梯田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空间分异特征
        4.2.1 石坎梯田土壤有机质及氮素含量
        4.2.2 土壤有机质及氮素之间的相关性
        4.2.3 上、中、下游土壤有机质、全氮、硝态氮及氨态氮的分布
        4.2.4 海拔对石坎梯田土壤有机质及全氮的影响
        4.2.5 土壤有机质及氮素的空间分布
    4.3 田块尺度上梯田土壤硝态氮和氨态氮空间分异特征
        4.3.1 土壤硝态氮及氨态氮含量基本特征
        4.3.2 不同台阶土壤硝态氮及氨态氮含量
        4.3.3 不同部位土壤硝态氮及氨态氮含量
        4.3.4 土壤硝态氮及氨态氮的空间分布
    4.4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耕层土壤可蚀性变化
    4.5 本章小结
5 生态建设对水源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5.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5.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计算
        5.1.2 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变化
        5.1.3 单项服务功能价值的变化
        5.1.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变化
    5.2 生态敏感性评价
    5.3 商洛水源地一区六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聚类分析
    5.4 土地利用类型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系
    5.5 本章小结
6 商洛水源地生态安全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6.1 商洛水源地生态安全评价
        6.1.1 评价体系构建
        6.1.2 确定指标权重
        6.1.3 生态安全评价标准
        6.1.4 生态安全评价
    6.2 可持续发展评价
        6.2.1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现状分析
        6.2.2 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分析
        6.2.3 生态足迹多样性与发展能力分析
        6.2.4 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预测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丹东市开发式扶贫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贫困的概念
        2.1.2 扶贫的概念
        2.1.3 开发式扶贫的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2.2.2 人力资本理论
        2.2.3 治理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丹东市开发式扶贫的现状
    3.1 丹东市贫困现状
        3.1.1 丹东市概况
        3.1.2 丹东市贫困特征
    3.2 丹东市开发式扶贫现状
        3.2.1 互助式扶贫现状
        3.2.2 产业扶贫现状
        3.2.3 移民扶贫现状
        3.2.4 智力扶贫现状
        3.2.5 旅游开发扶贫现状
    3.3 本章小结
4 丹东市开发式扶贫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丹东市开发式扶贫存在的问题
        4.1.1 瞄准目标存在偏差
        4.1.2 扶贫项目与贫困户需求匹配度不高
        4.1.3 人力资本开发不足
        4.1.4 农业扶贫带动效应不强
    4.2 丹东市开发式扶贫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4.2.1 扶贫工作缺乏规范的管理和监督
        4.2.2 扶贫资金不足
        4.2.3 贫困户思想观念落后
        4.2.4 扶贫主体缺乏多元化
    4.3 本章小结
5 国内典型地区开发式扶贫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5.1 国内开发式扶贫的经验借鉴
        5.1.1 兴宁市扶贫经验
        5.1.2 张家口市扶贫经验
        5.1.3 临沂市扶贫经验
        5.1.4 重庆市扶贫经验
        5.1.5 张家界扶贫经验
    5.2 对丹东市开发式扶贫的启示
        5.2.1 以贫困户的真实需求为立足点
        5.2.2 重视人力资本投资
        5.2.3 加强信贷业务
        5.2.4 重视农业产业发展
    5.3 本章小结
6 完善丹东市开发式扶贫的对策建议
    6.1 将精准理念运用到扶贫工作中
        6.1.1 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6.1.2 开发更多有针对性的扶贫项目
    6.2 规范开发式扶贫运行机制
        6.2.1 拓宽扶贫资金筹措渠道
        6.2.2 加大对扶贫资金的整合力度
        6.2.3 加强对扶贫资金和项目的监督管理
        6.2.4 完善绩效考评奖惩机制
        6.2.5 提高扶贫工作人员素质
    6.3 加大丹东贫困地区人力资本开发力度
        6.3.1 提高基础教育
        6.3.2 加强贫困人口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6.3.3 提高贫困人群的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能力
        6.3.4 改变贫困人群的“精神贫困”思想
    6.4 以特色农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发展
        6.4.1 培育和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6.4.2 促进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
        6.4.3 加强农业市场体系建设
    6.5 建立和引导扶持主体多元化
        6.5.1 激励贫困群众参与到开发式扶贫当中
        6.5.2 引导非政府组织力量扶贫
    6.6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6.6.1 建立贫困弱势群体关爱服务体系
        6.6.2 加强扶贫开发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结合做好保底工作
        6.6.3 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基于茶文化为主题的观光茶园景观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引发的思考
        1.1.2 茶产业的快速发展
        1.1.3 茶文化旅游的兴起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观光农业
        1.2.2 观光茶园
        1.2.3 茶文化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1.1 国外观光农业研究进展
        1.4.1.2 国外观光茶园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4.2.1 国内观光农业研究进展
        1.4.2.2 国内观光茶园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2.1 资料查阅与分析
        1.5.2.2 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
        1.5.2.3 景观评价方法
        1.5.2.4 实例分析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
2 观光茶园景观营建基础理论概述
    2.1 茶文化概述
        2.1.1 茶文化的内涵
        2.1.2 茶文化的特性
        2.1.2.1 社会性
        2.1.2.2 民族性
        2.1.2.3 区域性
        2.1.2.4 传承性
    2.2 观光茶园概述
        2.2.1 观光茶园的内涵
        2.2.2 观光茶园的功能
        2.2.2.1 生产功能
        2.2.2.2 旅游功能
        2.2.2.3 示范功能
        2.2.2.4 科普功能
        2.2.2.5 生态功能
        2.2.3 观光茶园的类型
        2.2.3.1 采摘型茶园
        2.2.3.2 科普型茶园
        2.2.3.3 生态型茶园
        2.2.3.4 综合型茶园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景观生态学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3 景观美学原理
        2.3.4 景观三元论
3 观光茶园的调查分析及其景观评价
    3.1 观光茶园的调查分析
        3.1.1 安吉白茶博览园
        3.1.1.1 项目概况
        3.1.1.2 设计理念
        3.1.1.3 景观特色分析
        3.1.2 阳羡茶文化生态园
        3.1.2.1 项目概况
        3.1.2.2 设计理念
        3.1.2.3 景观特色分析
        3.1.3 江苏茶博园
        3.1.3.1 项目概况
        3.1.3.2 设计理念
        3.1.3.3 景观特色分析
        3.1.4 梅家坞茶文化村
        3.1.4.1 项目概况
        3.1.4.2 设计理念
        3.1.4.3 景观特色分析
    3.2 观光茶园的景观评价
        3.2.1 相关评价方法
        3.2.1.1 层次分析法
        3.2.1.2 模糊综合评价法
        3.2.2 建立观光茶园的评价指标体系
        3.2.3 应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
        3.2.3.1 建立判断矩阵
        3.2.3.2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3.2.3.3 层次总排序
        3.2.3.4 指标权重的结果分析
        3.2.4 四个观光茶园的景观评价
        3.2.4.1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定量化处理
        3.2.4.2 数据处理和结果
        3.2.4.3 评价结果归类
        3.2.5 景观评价结果分析
    3.3 经验借鉴及存在的问题
        3.3.1 经验借鉴
        3.3.2 存在的问题
4 基于茶文化为主题的观光茶园景观营建理论
    4.1 茶文化主题观光茶园景观营建的基本原则
        4.1.1 因地制宜的原则
        4.1.2 生态性原则
        4.1.3 特色性原则
        4.1.4 体验性原则
    4.2 茶文化主题观光茶园景观营建的主要内容
        4.2.1 前期分析
        4.2.1.1 收集观光茶园的本底资料
        4.2.1.2 分析观光茶园的项目条件
        4.2.1.3 制定观光茶园的发展目标
        4.2.2 设计理念构思
        4.2.3 总体布局
        4.2.4 功能分区
        4.2.5 道路布局及游线设计
    4.3 茶文化主题观光茶园景观要素的营建方法
        4.3.1 景观要素的内容
        4.3.2 自然景观的营建
        4.3.2.1 地形要素设计
        4.3.2.2 水景要素设计
        4.3.2.3 植物要素设计
        4.3.3 生产景观的营建
        4.3.4 人工景观的营建
        4.3.4.1 建筑小品设计
        4.3.4.2 园路铺地设计
        4.3.5 人文景观的营建
        4.3.5.1 茶文化的景观表达
        4.3.5.2 地域文化的景观表达
5 实例分析——以天台紫凝黄茶观光茶园为例
    5.1 项目前期分析
        5.1.1 自然概况
        5.1.1.1 地形地貌
        5.1.1.3 气候条件
        5.1.1.4 土壤条件
        5.1.1.5 植被资源
        5.1.2 人文概况
        5.1.2.1 历史文化
        5.1.2.2 天台茶文化
        5.1.3 基地分析
        5.1.3.1 优势
        5.1.3.2 劣势
    5.2 设计定位
        5.2.1 主题定位
        5.2.2 设计理念
        5.2.3 设计原则
        5.2.3.1 因地制宜的原则
        5.2.3.2 生态性原则
        5.2.3.3 特色性原则
        5.2.3.4 体验性原则
    5.3 总体设计
        5.3.1 整体空间布局
        5.3.2 景观结构分析
        5.3.3 功能分区
        5.3.3.1 入口服务区
        5.3.3.2 茶文化体验区
        5.3.3.3 现代有机茶复合种植区
        5.3.3.4 森林乐园区
        5.3.3.5 茶禅文化区
        5.3.3.6 四季果园区
    5.4 景观要素的营建
        5.4.1 地形营建改造
        5.4.2 水体营建改造
        5.4.3 道路交通设计
        5.4.4 建筑小品设计
        5.4.5 植物景观设计
6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6)陕西省城固生态县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生态县概念与内涵
    1.2 生态县建设目的与意义
    1.3 生态县建设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陕西省研究现状
    1.4 生态县建设的5个基本条件
    1.5 生态县建设的23项指标
    1.6 本章小结
    1.7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城固生态县建设分析
    2.1 城固县概况
        2.1.1 自然地理状况
        2.1.2 社会经济状况
        2.1.3 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2.2 城固生态县建设的优势与制约因素
        2.2.1 优势因素
        2.2.2 制约因素
    2.3 城固生态县建设时间框架
    2.4 城固生态县建设指标分析
        2.4.1 达标指标分析
        2.4.2 达标指标可达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固县生态功能区划
    3.1 生态功能区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
        3.1.1 生态功能区划的指导思想
        3.1.2 生态功能区划的基本目标
    3.2 城固县生态功能区划分方案
        3.2.1 生态功能分区的主要依据
        3.2.2 城固县生态功能区划分方法
        3.2.3 城固县生态功能区划分方案
        3.2.4 各功能区基本特征与发展方向
    3.3 城固县城镇建设规模控制与主导产业规划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固县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规划
    4.1 城固生活污水处理规划
        4.1.1 污水处理厂设计期限
        4.1.2 排水量预测
        4.1.3 排水工程规划
        4.1.4 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确定
        4.1.5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与确定
    4.2 城固生活垃圾处理规划
        4.2.1 城固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4.2.2 城固各镇生活垃圾量预测
        4.2.3 城固垃圾处理工程规划
    4.3 生态村镇创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规划实施经济评价分析
    5.1 投资经费估算
    5.2 经费来源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图
致谢

(7)基于主体功能区框架下的防城区森林经营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学习相关理论
        1.5.2 收集研究基础数据
        1.5.3 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
        1.5.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基本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环境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水系
        2.2.3 土壤
        2.2.4 气候
        2.2.5 植被
        2.2.6 主要自然灾害
    2.3 研究区森林资源概况
        2.3.1 森林资源现状
        2.3.2 森林资源现状特点
    2.4 森林经营现状
        2.4.1 森林经营成果
        2.4.2 森林经营问题
第三章 防城区主体功能区划
    3.1 主体功能区内涵
    3.2 区划目的和意义
    3.3 区划原则
    3.4 区划方法
        3.4.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3.4.2 系统聚类区划方法
    3.5 区划结果
    3.6 防城区主体功能布局
第四章 防城区森林经营布局
    4.1 森林功能区划布局
        4.1.1 区划目的和意义
        4.1.2 区划原则
        4.1.3 区划指标体系及区划单元
        4.1.4 区划方法
        4.1.5 区划结果与调整
        4.1.6 防城区森林功能区布局
    4.2 森林分类布局
        4.2.1 森林分类布局
        4.2.2 森林分类经营管理
    4.3 森林经营管理区划布局
        4.3.1 区划方法
        4.3.2 区划布局结果
第五章 林地立地质量分级与经营利用
    5.1 林地立地质量分级评定研究意义
    5.2 层次分析法与GIS缓冲区分析方法
    5.3 分级指标体系构建
    5.4 指标权重赋值
    5.5 林地立地质量综合评分
    5.6 林地立地质量评定
    5.7 不同立地质量等级林地经营利用方向
第六章 森林培育规划
    6.1 森林经营类型组织
        6.1.1 经营类型划分
        6.1.2 经营措施组织
    6.2 公益林培育
    6.3 商品林培育
第七章 森林采伐规划
    7.1 确定森林采伐量的原则
    7.2 树种主伐年龄和轮伐期的确定
    7.3 森林采伐量测算与合理采伐量论证
        7.3.1 采伐量测算数据来源
        7.3.2 采伐量测算方法与结果
        7.3.3 合理采伐量论证
    7.4 森林采伐方式
第八章 森林保护规划
    8.1 森林保护措施
    8.2 林地恢复措施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防城区森林功能区划数据表
致谢
攻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发展旅游农业促进区域经济建设的思考——以江苏省宜兴市湖滏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旅游农业对区域经济建设的现实意义
    1.1 发展旅游农业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重要途径
    1.2 发展旅游农业是加快一、三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
    1.3 发展旅游农业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1.4 发展旅游农业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
2 湖滏镇发展旅游农业的生态资源优势与特色
    2.1 生态资源优势明显
    2.2 环境条件得天独厚
3 发展旅游农业的重点举措
    3.1 进一步发挥现有优势
    3.2 合理安排功能分区与结构
    3.3 注重旅游农业开发的差异化
    3.4 加强体验型项目的开发
4 湖滏镇发展旅游农业的主要模式
    4.1 农业园区建设发展方向
        4.1.1 发展田园观光模式, 完善农家果品采摘区
        4.1.2 发展农业科普模式, 开发阳羡茶文化体验区
        4.1.3 发展农庄度假模式, 形成农业观光休闲区
        4.1.4 发展乡村休闲模式, 建设苗木盆景观赏区
        4.1.5 发展农业节庆模式, 打造精彩节庆活动区
    4.2 农业主线产业发展方向
        4.2.1 竹产业
        4.2.2 茶产业
        4.2.3 果品产业
        4.2.4 杨梅产业
        4.2.5 苗木盆景产业
5 发展旅游农业的保障体系建设
    5.1 提高思想认识, 加强组织领导
    5.2 坚持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5.3 拓宽资金渠道, 加大资金投入
    5.4 加大营销宣传, 培育创建品牌
    5.5 出台并落实政策, 规范管理

(9)城市山地公园植物景观改造研究 ——以上虞半山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相关概念
        1.1.1 城市山地公园
        1.1.2 植物造景
        1.1.3 林相改造
    1.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与项目实施现状
        1.2.1 城市山地公园理论研究现状
        1.2.2 城市山地公园国内项目实施现状
    1.3 问题的提出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提高生物多样性
        1.4.2 加强生态稳定性
        1.4.3 丰富环境美观性
        1.4.4 促进综合效益
2 山地植物造景及林相改造理论研究
    2.1 景观生态学-宏观理论
        2.1.1 斑块—廊道—基底
        2.1.2 景观异质性与景观多样性
    2.2 仿自然群落的人工植物造景
        2.2.1 自然群落的概念
        2.2.2 自然群落的基本特点
        2.2.3 自然群落结构
        2.2.4 自然群落外貌
        2.2.5 群落动态过程
3 山地植物造景与局部林相改造方法
    3.1 改造原则
        3.1.1 适地适树原则
        3.1.2 循序渐进原则
        3.1.3 个性与共性原则
    3.2 前期基础调研
        3.2.1 项目产生
        3.2.2 资料收集
        3.2.3 现场勘查
        3.2.4 资料分析
    3.3 山地改造发展目标设计
    3.4 根据区域植被等综合情况划分不同改造区
        3.4.1 封育改造
        3.4.2 疏伐改造
        3.4.3 人工造林
    3.5 植物配置
        3.5.1 基调树种
        3.5.2 骨干树种与色叶树种
        3.5.3 植物层次
        3.5.4 乡土底层植物
    3.6 后续设计与后期服务
4 上虞半山公园林相改造设计实例调查与分析
    4.1 上虞半山公园项目背景
        4.1.1 上虞市简介
        4.1.2 上虞城市规划背景
        4.1.3 半山公园由来与区位
    4.2 现状分析
        4.2.1 立地条件勘查
        4.2.2 现场植被群落勘查
        4.2.3 勘察总结
        4.2.4 景观视线分析
        4.2.5 文化分析
    4.3 相似区域植物群落分析
        4.3.1 杭州西湖区域植被典型群落
        4.3.2 绍兴会稽山区域典型植物群落
    4.4 设计目标
        4.4.1 秋色叶林
        4.4.2 樱花主题林
        4.4.3 入口及节点精致造景
        4.4.4 遮挡目的
        4.4.5 发展目标设计
    4.6 植被不同改造办法分区
    4.7 设计景观布局
        4.7.1 南坡改造区
        4.7.2 北坡西侧改造区
        4.7.3 北坡东侧保留区
        4.7.4 登山带
5 上虞半山公园林相改造设计实例植物设计
    5.1 林相外貌改造
        5.1.1 丰富植物种类
        5.1.2 确定骨干植物
        5.1.3 中下层植被
        5.1.4 植物比例与规格
    5.2 仿自然植物群落营造
        5.2.1 南坡林区典型群落设计
        5.2.2 北坡典型群落设计
        5.2.3 北坡林缘及节点处自然群落营造
    5.3 植物景观表现
        5.3.1 观花主题
        5.3.3 其他观赏主题
    5.4 分期
    5.5 设计景观效果对比
    5.6 施工完成情况
        5.6.1 造景主题和林相规划合理性
        5.6.2 山地植物后期养护考虑不足
6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10)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生态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赣榆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 理论篇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课题来源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课题来源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范围
        1.3.1 空间研究范围
        1.3.2 理论研究范围
        1.3.3 实证研究范围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第二章 县域生态建设规划的概念及研究进展
        2.1 县域生态建设规划的相关概念
        2.1.1 生态示范区
        2.1.2 生态县的概念与内涵
        2.1.3 生态规划
        2.1.4 县域生态建设规划
        2.2 县域生态建设规划的研究进展
        2.2.1 生态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
        2.2.2 生态县建设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2.2.3 生态县建设的实践进展
        2.2.4 生态法制建设概况
        2.2.5 国内外生态建设研究比较
        2.2.6 县域生态规划理论研究与实践建设趋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县域生态建设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3.1 县域生态建设的理论基础
        3.1.1 生态经济学理论
        3.1.2 循环经济理论
        3.1.3 城市生态学理论
        3.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5 生态社会学理论
        3.2 县域生态建设的基本要求
        3.2.1 由“双赢模式”走向“三赢模式”
        3.2.2 从链式经济向循环经济的产业生态转型
        3.2.3 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
        3.2.4 从物理景观向生态景观的人居环境转型
        3.3 县域生态建设的基本原则
        3.3.1 整体协调的原则
        3.3.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3.3 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
        3.3.4 以人为本、自然和谐的原则
        3.4 县域生态建设规划的内容
        3.4.1 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景观空间调控
        3.4.2 资源与生态环境支撑体系建设
        3.4.3 生态经济体系建设
        3.4.4 生态人居体系规划
        3.4.5 生态文明建设
        3.5 县域生态建设规划方法探讨
        3.5.1 县域“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系统评价方法体系
        3.5.2 县域生态环境与功能分区方法研究
        3.5.3 县域生态建设规划模式
        3.5.4 生态县建设规划方案编制方法
        3.6 生态县建设规划方案的评价与优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江苏欠发达地区发展道路的选择
        4.1 基本概念
        4.1.1 欠发达地区
        4.1.2 苏北地区
        4.2 苏北地区社会经济环境极化状况分析
        4.2.1 苏北地区社会经济极化状况分析
        4.2.2 环境极化状况分析
        4.2.3 苏北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特征与发展趋势分析
        4.2.4 成因
        4.3 优势
        4.3.1 政府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的优势
        4.3.2 区位优势凸显
        4.3.3 资源的优势
        4.3.4 低成本、工业后发优势
        4.3.5 南方民资加速北进的机遇优势
        4.4 发展机遇
        4.5 欠发达地区发展道路的选择——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化道路
        4.5.1 生态建设条件
        4.5.2 生态建设危机
        4.5.3 生态化道路——现实的选择
        4.6 欠发达地区生态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
        4.6.1 建设内涵
        4.6.2 建设内容
        本章小结
第二篇 实践篇——赣榆县循环经济型生态县建设模式研究
    第五章 赣榆县生态系统构成分析与评价
        5.1 赣榆县生态系统构成分析
        5.1.1 赣榆县自然生态系统构成分析
        5.1.2 赣榆县社会系统分析
        5.1.3 赣榆县经济系统分析
        5.2 赣榆县“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5.2.1 “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生态足迹计算
        5.2.2 赣榆县“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生态承载力计算
        5.2.3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评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赣榆生态县建设的评价
        6.1 赣榆县生态建设的SWTO 分析
        6.1.1 优势分析
        6.1.2 不利条件
        6.1.3 发展机遇
        6.1.4 发展威胁
        6.2 赣榆县生态建设评价指标系统
        6.2.1 赣榆生态县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2.2 赣榆生态县建设评价指标的筛选
        6.3 赣榆生态县建设评价
        6.3.1 评价方法
        6.3.2 权重确定
        6.3.3 赣榆生态县建设状况评价
        6.4 赣榆县生态县建设目标和指标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赣榆县生态县建设的对策
        7.1 构建安全的资源与生态环境支撑体系
        7.1.1 构建生态安全网络,强化生态空间管制
        7.1.2 节约与集约并重,构建资源保障体系
        7.1.3 推进污染减排,建设环境安全保障体系
        7.2 建设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产业体系
        7.2.1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7.2.2 发展循环型生态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7.2.3 建设农业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7.2.4 发展以生态旅游为核心的生态型第三产业,优化经济结构
        7.3 建设优美和谐的生态社会体系
        7.3.1 提升人居环境,构建宜居体系
        7.3.2 倡导生态道德,构建先进的生态文化体系
        7.3.3 提高人口素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7.4 生态文明建设
        7.4.1 培育“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意识
        7.4.2 规范和强化生态行为
        7.4.3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经济和生态环境文明
        7.4.4 决策管理与体制文明建设
        7.5 赣榆生态县建设的保障措施
        7.5.1 生态县建设的组织保障
        7.5.2 生态县建设的法律保障
        7.5.3 生态县建设的经济保障
        7.5.4 生态县建设的技术保障
        7.5.5 生态县建设的社会保障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生态建设的讨论
        8.1 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生态建设的重点
        8.1.1 县域生态文明“软件”建设
        8.1.2 县域生态建设的两个系统
        8.1.3 县域生态建设的三个重点工程
        8.2 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生态建设的对策
        8.2.1 认清生态建设的空间基础,实行生态环境空间管制
        8.2.2 加快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8.2.3 建立有利于环保的政绩考核体系
        8.2.4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
        8.2.5 加强环保法制建设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详细摘要

四、宜兴市板栗低产原因及改造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的胁迫效应与机理研究 ——以苏州东山镇为例[D]. 徐冬.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2]“农业—自然公园”规划 ——山地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利用方法研究[D]. 汤西子. 重庆大学, 2018(09)
  • [3]山区水源地建设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与保护研究 ——以商洛市水源地为例[D]. 张雁. 西安理工大学, 2018(08)
  • [4]丹东市开发式扶贫对策研究[D]. 邵惠. 东北农业大学, 2016(02)
  • [5]基于茶文化为主题的观光茶园景观营建研究[D]. 盛千凌. 浙江农林大学, 2015(05)
  • [6]陕西省城固生态县建设研究[D]. 张莹. 长安大学, 2015(01)
  • [7]基于主体功能区框架下的防城区森林经营规划研究[D]. 李丽娟. 广西大学, 2014(02)
  • [8]发展旅游农业促进区域经济建设的思考——以江苏省宜兴市湖滏镇为例[J]. 袁颖. 江苏农业科学, 2013(12)
  • [9]城市山地公园植物景观改造研究 ——以上虞半山公园为例[D]. 梁世云. 浙江大学, 2012(02)
  • [10]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生态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赣榆县为例[D]. 崔志华. 南京林业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宜兴市板栗低产原因及改造途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