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麻疹疫情特点及对策

流动人口麻疹疫情特点及对策

一、流动人口爆发麻疹疫情特征及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范铎基[1](2020)在《深圳市流动儿童麻疹发病特征、危险因素及免疫状况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针对深圳市流动儿童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危险因素展开调查,以期了解深圳市流动儿童麻疹的分布情况及发病特点,分析发病危险,为制定更恰当的防控麻疹方案提供合理依据;同时对深圳市内部分健康流动儿童展开麻疹抗体检测及相关研究,了解现阶段流动儿童的免疫状况、影响免疫状况的因素及家长对麻疹的了解程度及态度,为进一步加强流动儿童的免疫工作打下基础。研究方法深圳市流动儿童麻疹流行病学特征研究:采用现况研究方法分析2010~2018年深圳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报告的带有流动儿童性质的所有实验室确诊病例;其中流动儿童定义为非户籍人口,年龄<18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暂居于深圳现居地≥3个月。流动儿童麻疹发病危险因素分析:采用群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8月龄及≥8月龄划分,从2014~2018年深圳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抽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共167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年龄匹配要求在传染病报告系统中报告的非麻疹病例里匹配对照;调查过程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通过对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部分健康流动儿童麻疹免疫状况研究:采用按容量比例抽样方法在流动人口密集的深圳市宝安区内的医院及学校中抽取健康的流动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调查对象同意后,采集调查对象静脉血进行抗体检测及登记相关信息,并由调查员对其中的学籍儿童展开进一步调查;麻疹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IgG抗体滴度并计算几何平均抗体滴度,同时划分抗体水平;定性变量分析采用χ2检验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定量变量根据方差齐性检验及正态性检验决定使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深圳市流动儿童麻疹流行病学特征研究:2010年~2018年,深圳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累计报告流动儿童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共1339名,年发病率依次为:4.48/100万、0.86/100万、17.98/100万、52.75/100万、71.75/100万、14.49/100万、7.95/100万、3.08/100万、1.27/100万。麻疹疫情高发年份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5~7月份,而麻疹散发年份则无明显集中月份高发;报告病例以年龄<18月龄(83.79%)和未进行免疫接种者居多;各年份报告病例在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5,P=0.26);深圳市所报告的流动儿童病例中省外来源主要来是湖南省(19.94%)、湖北省(8.81%)、江西省(8.81%),省内主要来自于揭阳市(8.26%)、梅州市(3.67%)和汕尾市(3.67%);报告病例多未进行麻疹疫苗免疫接种(85.41%),病例登记的临床症状以发热(98.99%)、出疹(99.10%)、咳嗽(88.42%)为主。流动儿童麻疹发病危险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影响流动儿童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发病前7~21天有医院就诊史(aOR=6.48,95%CI:3.63~11.58,P<0.001);发病前7~21天到过人员密集的场所(aOR=2.64,95%CI:1.47~4.75,P=0.001);有发热-出疹病人接触史(aOR=7.89,95%CI:3.15~19.72,P<0.001);而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则为影响流动儿童麻疹发病的保护因素(aOR=0.10,95%CI:0.04~0.22,P<0.001)。部分健康流动儿童麻疹免疫状况的研究:最终此次共随机检测1096名健康流动儿童的麻疹抗体情况。检测结果显示抗体阳性率为86.59%,抗体平均滴度为789.81mIU/ml。影响免疫状况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大,麻疹抗体滴度会逐渐降低(aOR=0.80,95%CI:0.78~0.83,P<0.001),而随着疫苗接种剂次的增加,抗体保护程度越高(aOR=6.11,95%CI:4.80~7.11,P<0.001);同时对其中抽取的684名学籍儿童展开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学籍儿童年龄越大,达到保护水平抗体的程度越低(χ2趋势=40.86,P<0.001);而针对家长对麻疹的了解程度和态度的调查中显示流动儿童家长对麻疹普遍缺乏了解(91.42%),但对麻疹疫苗多持正面态度。结论1.深圳市近年报告的流动儿童麻疹病例数及年发病率已逐渐降低,发病高峰月份已不再明显;<18月龄及未接种疫苗的流动儿童仍是容易罹患麻疹的重点人群。2.发病前7~21日有医院就诊史、发病前7~21日到过人员密集场所、接触过发热-出疹病人为流动儿童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而按时接种疫苗则为流动儿童麻疹发病的保护因素。3.调查的健康流动儿童群体里抗体阳性率较高,抗体阳转情况良好,但随时间进展麻疹抗体滴度逐渐下降;按时足剂次的疫苗接种是提高抗体阳性率和维持抗体滴度的重要手段;大部分流动儿童家长对麻疹的了解程度不充足。

陈俊良[2](2019)在《深圳市宝安区流动人口麻疹发病危险因素及部分健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研究针对深圳市宝安区流动人口麻疹发病的影响因素开展调查,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控制麻疹疾病的方案提供依据。同时对深圳市宝安区部分流动人口健康人群麻疹的抗体水平情况进行研究,为麻疹的防控提供科学的预警信息。研究方法流动人口麻疹发病危险因素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按7月龄及以下、8月龄到14岁、15岁及以上年龄组从2014年2018年深圳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中的宝安区流动人口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抽取198例;采用1:2配对的方法,根据年龄、性别进行个体配对,选取对应的对照,由调查员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流动人口部分健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研究:采用现况研究设计,以在医院和预防保健所进行健康体检并在宝安区居住六个月以上的非深圳户籍人口为研究对象,在征得调查对象同意后,对调查对象釆集静脉血3ml,并由调查员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对采集到的血液样本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计算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浓度(GMC),定性变量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定量变量的分析要对抗体浓度进行对数转换,通过方差齐性检验决定使用秩和检验或t检验。流动人口的定义为:非深圳户籍,且在现居地居住时间达6个月以上。研究结果1.流动人口麻疹发病危险因素:在7月龄及以下婴儿中,721日内就诊史(OR=4.89,95%CI:1.9212.47,P=0.001)和发热出疹病人接触史(OR=8.98,95%CI:3.6422.12,P<0.001)为危险因素,而怀孕周期为3740周(OR=0.09,95%CI:0.020.46,P=0.004)为保护因素。在8月龄14岁人群中,721日内就诊史(OR=20.20,95%CI:3.53116.00,P=0.001)、发热出疹病人接触史(OR=76.00,95%CI:8.15709.20,P<0.001)和居室潮湿(OR=72.10,95%CI:1.94268.00,P=0.020)为危险因素,而麻疹疫苗接种史(OR=0.06,95%CI:0.010.60,P=0.028)和母亲文化程度高(OR=0.20,95%CI:0.050.76,P=0.019)为保护因素。在15岁及以上人群中,721日内就诊史(OR=6.37,95%CI:2.6515.29,P<0.001)、721日内到人员密集场所(OR=4.45,95%CI:1.5912.41,P=0.004)和居室潮湿(OR=28.14,95%CI:4.83164.10,P<0.001)为危险因素,而居室通风(OR=0.32,95%CI:0.110.91,P=0.032)为保护因素。2.部分流动人口健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此次共检测1560人,阳性率92.82%。抗体几何平均浓度为694.41mIU/ml。免疫状况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幼托儿童(OR=0.17,95%CI:0.050.54,P=0.002)麻疹IgG抗体阳性率相对较高,年龄为1624岁(OR=8.14,95%CI:5.0210.30,P=0.031)的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相对较低。715岁儿童高浓度麻疹抗体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8≤9月龄接种首针麻疹疫苗不利于高浓度麻疹IgG抗体的形成(OR=4.80,95%CI:1.6011.40,P=0.012);1315岁年龄段不利于高浓度麻疹IgG抗体的维持(OR=6.40,95%CI:3.5011.80,P=0.016)。结论1.流动人口7月龄及以下婴儿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为721日内就诊史和发热、出疹病人接触史,而保护因素为怀孕周期为3740周;流动人口8月龄14岁人群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为721日内就诊史、发热、出疹病人接触史和居室潮湿,而保护因素为母亲文化程度高;流动人口15岁及以上人群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为721日内就诊史、721日内到人员密集场所和居室潮湿,而保护因素为居室通风。2.流动人口部分健康人群中,幼托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率相对较高,年龄为1624岁的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相对较低;8≤9月龄接种首针麻疹疫苗不利于高浓度麻疹IgG抗体的形成。

苏国永[3](2016)在《我国现阶段麻疹流行特征及防控策略》文中研究说明麻疹疫苗在全世界范围使用后,麻疹发病数及死亡数大大下降,但麻疹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发热出疹性疾病,仍是疫苗可预防性疾病中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病之一[1]。近年来我国麻疹发病率总体得到控制,但有些地区因流动人口、防控不严密等因素,麻疹疫情时有暴发,故麻疹防控仍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现就近年来我国麻疹的流行特征及防控策略进

赵惠子[4](2016)在《吉林省2009-2014年麻疹的流行特征分析与防治对策》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继全球消除脊髓灰质炎后,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消除麻疹作为下一个目标。随着各国的不懈努力,麻疹的发病率虽然呈现大幅度的下降,但仍未消除。中国消除麻疹的工作也并不顺利,2012年我国麻疹的发病率下降至历史最低,在2013年出现了回升,2014年又在不同省份发生麻疹流行,因此,对麻疹疫情进行流行病学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在疫苗高覆盖率的时代背景下,吉林省的麻疹疫情仍时有变化,本文分析20092014年吉林省报告的麻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探讨吉林省麻疹流行高发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查找高风险人群以及高危场所,为降低麻疹的发病率提供防治对策与建议。方法吉林省20092014年麻疹病例个案资料来源于麻疹监测系统(Measles Surveillance System,MSS)报告的全部病例。描述吉林省麻疹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将麻疹病例按照年龄特征分为<8月龄组,823月龄组,26岁组,714岁组和≥15岁组五组,每组病例按照系统随机抽样抽取200个病例,从非麻疹病例中按照年龄分组每个年龄组随机抽取200个非麻疹病例作为对照,分析与麻疹疫情相关的因素;选取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分析不同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containing Vaccine,MCV)免疫史对麻疹临床症状的影响。应用Excel2007对病例资料进行整理,Map Info软件描述不同年份麻疹发病率的地区分布。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定性资料应用2x检验,非参数资料使用秩和检验,单因素Logistic分析,检验水准为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使用进入法,纳入标准0.05,排除标准0.1。结果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吉林省20092014年报告发生麻疹病例6156例,年发病率分别为8.79/10万、1.15/10万、0.08/10万、0.08/10万、0.61/10万和12.96/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3.95/10万,男女比例为1.30:1;吉林省50%的病例发生在每年的46月份,麻疹高发地区集中在西北部,其他地区呈现不同程度的散发;麻疹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3383例),其次是农民(868例),年龄构成主要分布在<8月龄(26.1%)、823月龄(26.0%)和15岁以上成人(36.5%)。2014年麻疹疫情与2009年相比发病时间大致相同,散居儿童比例有所减少,家政、家务及待业和工人的构成比有所升高,男性病例构成有所减少;根据吉林省历年统计年鉴的人口学资料分析性别与麻疹的关系,结果显示男性麻疹的发生风险是女性的1.267倍(P<0.05,95%CI:1.2051.332)。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在排除年龄与性别影响的条件下,823月年龄组中≥1剂MCV免疫史人群麻疹的发病风险是0剂MCV免疫史人群的0.533倍(P<0.05,95%CI:0.3530.806),MCV免疫史不详人群麻疹的发病风险是0剂MCV免疫史人群的3.267倍(P<0.05,95%CI:1.05810.089);26岁年龄组中,与0剂MCV免疫史人群相比,≥1剂MCV免疫史人群麻疹发病风险的OR值为0.622(P<0.05,95%CI:0.3920.986),MCV免疫史不详人群麻疹发病风险的OR值为4.381(P<0.05,95%CI:1.68611.387);714岁年龄组中,与0剂MCV免疫史人群相比,≥1剂MCV免疫史人群麻疹发病风险的OR值为0.456(P<0.05,95%CI:0.2400.869),MCV免疫史不详人群麻疹发病风险的OR值为0.258(P<0.05,95%CI:0.1260.530);≥15岁年龄组中,与0剂MCV免疫史人群相比,≥1剂MCV免疫史人群麻疹发病风险的OR值为0.376(P<0.05,95%CI:0.1660.849),MCV免疫史不详人群麻疹发病风险的OR值为0.812(P<0.05,95%CI:0.5351.234)。不同年龄组中其他影响因素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症状特征分析结果:实验室确诊病例中,发热发生率为99.3%,出疹发生率为99.6%,咳嗽发生率为95.2%,卡他症状发生率为79.1%,结膜炎和口腔黏膜斑发生率分别为77.4%和57.4%。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剂MCV免疫史麻疹病例与0剂次MCV免疫史麻疹病例相比发生咳嗽的OR值为0.514(P<0.05,95%CI:0.3690.714),发生口腔黏膜斑的OR值为0.451(P<0.05,95%CI:0.3860.529)。结论吉林省麻疹疫情具有季节性、地区集中性特征,主要发病时间为每年的46月,大部分病例集中在吉林省的西北部地区,人群以散居儿童为首,低年龄段与成人呈“双峰分布”,男性比女性易感麻疹;既往免疫策略对麻疹的发生起保护作用,加强了麻疹疫苗的覆盖率。对麻疹的相关因素分析表明,≥1剂MCV免疫史是发生麻疹的保护因素。麻疹的临床特征在疫苗的干预下发生了变化,≥1剂MCV免疫史麻疹病例发生咳嗽和口腔黏膜斑较0剂次麻疹病例轻,接种MCV对降低发病风险、减轻临床症状有重要意义。综合以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结合吉林省2015年风险评估报告针对吉林省高发地区与易感人群制定麻疹防治措施,竭尽全力消除麻疹。

张磊[5](2016)在《云南省边境地区2014-201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了解云南省边境地区麻疹监测系统运转状况和存在问题;掌握云南省边境地区麻疹病例流行病学特征、麻疹暴发情况和输入疫情分析;对边境地区麻疹病例进行病毒分子生物学监测,掌握边境地区麻疹病毒基因型别和输入基因型分布,为云南省及边境地区制订消除麻疹策略和预防输入疫情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2014年~2015年云南省边境地区报告的麻疹监测病例个案数据和现场调查来评价MSS运转情况。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边境地区麻疹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和暴发情况分析。利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数据汇总和整理及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Vero/SLAM细胞对边境地区麻疹流行株进行病毒增殖和分离,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鉴定病毒增殖及病毒核酸提取结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麻疹病毒N基因序列进行扩增,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扩增产物鉴定后将阳性扩增产物送至生物公司进行测序;最后将测得的基因序列与WHO代表株N基因COOH-末端450个核苷酸序列进行比较,利用MEGA5.0软件进行序列基因亲缘性分析及进化树制作。[结果]1麻疹监测系统结果2014年~2015年云南省边境地区报告麻疹监测病例928例,按麻疹诊断标准分类,排除麻疹病例799例,年均报告IDMC为5.87/10万,报告排除麻疹/风疹发病率为4.98/10万;48h内个案完整调查率为97.52%,48h内个案及时录入率为78.66%,血标本3d内送达率为97.03%,接收到标本后4d内结果报告率为80.22%;麻疹监测病例和散发麻疹监测病例血标本采集率分别为97.20%、98.30%,麻疹暴发疫情血清学确诊率为100%,麻疹暴发疫情病原学标本采集率83.33%;MSS监测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但及时性较低,第二份血标本采集率、病原学标本采集率和检测率均较低,同时存在仅采集出疹后3d内第一份血标本就排除病例和未经实验室诊断而排除病例、部分边境地区监测人员对监测方案不熟悉、麻疹疫情处置工作落实不到位及少数医疗机构存在漏报现象。2麻疹病例流行特征分析结果2014年~2015年云南省边境地区确诊麻疹病例12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95/10万;麻疹发病主要集中在春季至夏初和秋末季节(2-5月和10~11月),共报告96例,占全年病例的75%,10月份后麻疹进入暴发高发季节;麻疹高发地区为与越南接壤的富宁县46例(5.52/10万)、麻栗坡县27例(4.76/10万)和与缅甸接壤的沧源县15例(4.12/10万),共占边境地区报告病例的68.22%,其中麻栗坡县以暴发为主,富宁县以暴发和散发并存,沧源县以散发为主;中越边境地区报告83例,中缅边境地区报告44例,中老边境地区报告2例。发病年龄以8月龄~6岁的MCV免疫规划覆盖人群所占比例最大(占48.84%),小年龄组和成人组麻疹病例比例逐渐增大;年龄别发病率以<1岁组最高(23.79/10万);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59.69%)和农民(23.26%)为主。129例麻疹病例中仅有33例(25.58%)有MCV免疫史;有49例(37.98%)麻疹病例在发病前7-21天有医疗机构就诊史;同时有21例(16.28%)麻疹病例为流动人口。共报告6起麻疹暴发疫情,暴发麻疹病例占总病例数32.56%(42例),暴发人群以散居儿童、农民和学生为主,暴发地点以家庭聚集性和学校、幼托机构为主。共监测到麻疹输入病例10例,其中缅甸输入9例,老挝输入1例,边境地区输入疫情严重。3麻疹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2014年~2015年省级实验室共接收到来自边境地区77例麻疹监测病例的病原学标本;经病毒增殖、核酸提取、RT-PCR扩增后,共有23份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在700bp处得到明显阳性条带。对23株麻疹病毒毒株进行测序鉴定,共检出15株H1基因型毒株、4株D9基因型毒株、4株A基因型毒株。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15株H1基因型毒株均为Hla亚型,为云南省优势基因型,与越南H1基因型毒株处于同一传播链上。D9基因型毒株由缅甸输入,D9基因型在中缅边境线上的边境地区存在同一个传播链,并在边境线上相互传播。边境地区存在H1a亚型和D9基因型毒株并存流行的情况。4株A基因型毒株为疫苗相关病例。[结论]云南省边境地区MSS运转良好,但部分边境县(市)未严格按照监测方案要求开展工作:第二份血标本、病原学标本采集率及病原学检测率均较低,需提高监测质量。麻疹年均发病率较高,但从麻疹发病数和发病率、暴发疫情次数和暴发病例报告数、报告麻疹病例县数、麻疹病例的时间分布等方面均发现2015年较2014年麻疹控制效果好,麻疹控制工作取得一定效果;但各边境县(市)免疫规划工作开展不平衡,仍存在免疫规划工作薄弱地区、人群和环节;发病年龄以免疫规划人群为主,职业分布散居儿童和农民为主,无MCV免疫史和流动人口的麻疹病例比例较高、存在院内感染;存在麻疹病毒Hla基因亚型和D9基因型并存流行,并与周边国家有相同流行基因,输入疫情不容忽视。需要加强对边境地区疾控和医疗机构相关监测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保证细致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严格的实验室检测,从而进一步提高监测的敏感性;加大对重点地区和人群的麻疹等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管理和常规免疫预防接种工作,适时开展补充免疫或查漏补种工作,达到并保持高水平的常规免疫MCV接种率;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指导,落实学校和幼托机构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和补种工作,防止院内感染和杜绝学校、幼托机构疫情发生;加强边境地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监测工作,及时发现输入性疫情,预防和控制麻疹跨境传播。

杨元峰[6](2016)在《河南省某市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某市20052014年麻疹的流行特征;探讨其影响因素,并了解当地居民麻疹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为该市防控和消除麻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该市20052014年麻疹病例信息,描述其三间分布特征;收集市辖19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010年麻疹发病率、自然和社会因素共19个指标作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非条件logistic回归),探讨麻疹流行的影响因素;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123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当地居民麻疹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并探讨麻疹发病率与居民麻疹相关知识知晓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1、20052014年该市报告麻疹病例3645例,死亡11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病死率及死亡率分别为4.22/10万、0.30/100、0.01/10万。时间分布上,麻疹流行有一定季节性,冬春季多发;近年来,麻疹发病有上升趋势。地区分布上,麻疹发病、死亡水平总体上低于河南省、全国同期水平,但辖区内高度散发与局部地区爆发兼存。人群分布上,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近年来,<1岁麻疹病例在病例总数中所占比例有所增大,麻疹发病人群的年龄呈现出单侧“双向移位”现象。2、人口密度、流动人口比例、人均GDP、卫生防疫人员数及适龄儿童MCV接种率是影响麻疹流行的主要因素,其中,麻疹的发病与人口密度、流动人口比例呈正相关关系,与人均GDP、卫生防疫人员数及适龄儿童MCV接种率呈负相关关系。麻疹的发病率与居民麻疹相关知识知晓率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3、该市居民对麻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70.09%,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年收入居民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居民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获取麻疹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来源于亲戚朋友(36.24%)、广播电视(32.22%)及医护人员(26.32%)。多数人愿意积极了解麻疹相关知识并信任、支持当前政府采取的消除麻疹的策略及措施。结论1、该市麻疹的发病、死亡均进入较低水平,但距离消除目标还有一定差距。近年来,麻疹发病有上升趋势,并呈现出新的发病特点:发病人群年龄出现单侧“双向移位。2、麻疹的流行受人口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卫生人力资源、免疫预防措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多重社会因素的影响。3、居民对麻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70.09%,低收入家庭、男性居民及流动人群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点对象。

张磊,周榕溶,孔毅,朱秋艳,丁峥嵘[7](2016)在《2014年云南省边境地区麻疹疫情及防控措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2014年云南省边境地区麻疹疫情和流行规律,为防止云南省麻疹跨境传播和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云南省边境地区麻疹疫情资料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4年云南省报告麻疹病例435例,发病率为0.93/10万,边境地区报告123例,发病率为0.66/10万;麻疹发病集中在14月和1012月,形成两个流行高峰,边境地区麻疹病例主要集中在边境县,占83.74%,不同边境地区麻疹发病存在较大差异,以文山州发病数和发病率最高;边境地区麻疹发病以≤6岁的散居儿童和≥15岁的农民为主,所有病例中有免疫史仅占25.20%,40.65%的病例发病前有医院就诊史;2014年边境县监测到7例缅甸籍输入麻疹病例。结论边境地区麻疹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免疫规划工作开展不平衡,存在输入麻疹病例,应加强基础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同时重点关注小年龄组和成人麻疹发病,防止医院感染和跨境麻疹疫情的发生。

黄晓玉,牙晓艳,危国强[8](2015)在《中国消除麻疹进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广泛使用麻疹疫苗(MV)后,大大降低了麻疹的发病和病死率,但每年全球在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中,麻疹仍然是儿童死亡人数最多的。随着世界性天花的消灭以及无脊灰状态在多数地区的实现,WHO将麻疹列为下一个拟被消除的传染病。消除麻疹已成为WHO各区主要目标之一,2005年,中国所在的WHO西太平洋区(Regional Office for the Western Pacific,WPRO)承诺于2012年消除麻疹[5]。采取了麻疹活疫苗接种和麻疹监测为主的消除麻疹综合策略和措施,我国的麻疹防控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仍未能在2012年如期实现消除目标,文章对我国消除进展情况进行综述,探讨我国消除麻疹的前景。

马超,苏琪茹,郝利新,温宁,樊春祥,曹雷,张燕,王慧玲,罗会明,王华庆,李黎[9](2014)在《中国2012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与消除麻疹进展》文中指出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12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消除麻疹的策略与措施,为消除麻疹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国20122013年麻疹发病、麻疹监测系统(Measles Surveillance System,MSS)运转指标,以及采取的消除麻疹策略与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中国2012年报告麻疹发病率为0.46/10万(6183例),报告死亡8例;2013年报告麻疹发病率为2.04/10万(27 646例),报告死亡24例。2013年报告发病率、病例数、死亡数分别较2012年增加343.48%、347.13%、200.00%。2012年未出现35月的麻疹发病季节高峰,但2013年较为明显。2012年和2013年,青海、广东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报告发病率均居全国前5位,2012年全国有1074个县(区、市、旗,下同)、2013年有1871个县有麻疹病例报告。两年均以<8月婴儿麻疹发病率最高,其后依次为823月龄、26岁、1534岁、714岁、≥35岁。2012年<8月龄、823月龄、26岁、714岁、≥15岁麻疹病例分别占24.47%、33.92%、11.95%、2.41%、27.25%,2013年分别占30.81%、29.59%、10.34%、2.29%、26.97%。两年823月龄麻疹病例无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containing Vaccine,MCV)免疫史的均>70%,23岁麻疹病例中约50%无MCV免疫史。20122013年MSS各项运转指标中,排除麻疹病例报告发病率均>2/10万,疑似麻疹病例48h内完整调查率、散发疑似麻疹病例血标本采集率、血清学检测结果 7d内报告率均>97%,麻疹爆发疫情病原学标本采集率<80%。20122013年共报告了2009例麻疹病例基因型鉴定结果,H1a基因亚型所占比例均>96%。结论中国消除麻疹虽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存在薄弱地区、薄弱人群,经过近年易感者的积累,麻疹疫情开始反弹。需要扎实地落实既定的消除麻疹策略与措施,包括以提高适龄儿童MCV及时、全程接种率为核心,重点地区必要时开展选择性或非选择性MCV补充免疫活动,加强麻疹监测,提高MSS敏感性,做好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置,并关注小月龄婴儿和成人易感者在麻疹病毒传播中的作用、探讨针对性的策略与措施。

卞琛[10](2013)在《常州市麻疹流行趋势及传播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中国消除麻疹采取的综合性措施已取得重大成绩,麻疹疫情大幅度回落,但局部地区仍存在麻疹病毒持续传播,特别是对小月龄和成人麻疹感染易感性及其在麻疹传播动力学中所起的作用等消除麻疹的技术问题目前仍没有定论。研究目的弄清不同年龄段人群中麻疹易感因素,探索可能对成人采取的免疫措施效果及麻疹初免月龄的调整对小月龄发病的影响等内容,对目前消除麻疹进程中出现的麻疹流行态势及控制策略的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实践支持,从而达到降低麻疹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最终目的。研究方法根据《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要求,调查全市范围内在2009年~2013年发病的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按照1:2的比例,在每一名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现住村(社区)选择2名年龄组匹配的对照,就病例和对照的发病与就诊情况、可能的暴露史、居住地和旅行史、既往麻疹患病史和疫苗接种史、卫生服务情况、社会人口学和经济学信息等内容进行入户个案访谈调查。本次调查采用Epidata软件建立调查数据库,严格按照双录入的要求进行录入,数据分析采用SAS9.1统计软件包完成。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年龄组病例与对照分析不同内容,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中的图表使用Microsoft Excel2003完成。研究结果2004~2012年九年内天宁区、钟楼区、武进区的年平均发病率居前三位,分别为20.50/10万,13.94/10万,13.20/10万,以上地区属于经济较活跃地区,流动人口迁徙频繁。麻疹发病存在季节性升高的特点,3~5月份的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70.01%,虽然6月份开始出现发病下降趋势,但是流行持续时间较长,超过3个月。九年内总体高发年龄分布呈现“三峰”现象,分别集中在0~1岁,5~10岁和20岁以上年龄段,但是2009~2012年的四年内各年龄段发病率较前五年呈现下降趋势,1岁以下年龄段发病数占该四年发病总数的29.67%,15岁以上年龄段发病数达四年发病总数的47.69%,呈现明显“双向移位”。2004~2012年病例主要集中在散居儿童(1475例,42.67%)和学生(445例,占12.87%),工人居第三位(376例,10.88%)。2004~2012年所有麻疹调查病例中常住人口(户籍在居住地县区)1603例,占47.44%,流动人口(户籍不在居住地县区)1855例,占54.90%。麻疹病例以未免疫为主(65.61%)。病例对照研究显示,以父母为主的看护方式、外来流动人口、发病前7~21天的麻疹病人接触史和医院暴露史是<8月龄婴儿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对8月龄~14岁年龄段单因素分析显示1胎、家长对预防接种态度积极和有麻疹疫苗接种史是麻疹发病的保护性因素,随着接种次数的增加麻疹发病的危险性减小,父亲初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母亲初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外来流动人口、发病前7~21天的麻疹病人接触史和医院暴露史是该年龄段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则显示,家长对预防接种的态度积极、有麻疹疫苗接种史是8月龄~14岁儿童麻疹发病的保护因素,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外来流动人口、发病前7~21天医院暴露史和接种次数较少。对>14岁年龄段单因素分析显示外来流动人口、发病前7~21天的麻疹病人接触史和医院暴露史是该年龄段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则显示,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外来流动人口、发病前7~21天医院暴露史。结论2009年和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显着。传染源管理不严,“新”易感者流入,家长对接种麻疹疫苗的认识不够是麻疹发病的重要因素。开展高质量的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活动,特别是加强流动人口的接种管理,提高易感人群麻疹疫苗接种率,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家长麻疹相关知识的认知和自我防护意识,加强传染源的管理是消除麻疹的有效手段。

二、流动人口爆发麻疹疫情特征及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流动人口爆发麻疹疫情特征及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深圳市流动儿童麻疹发病特征、危险因素及免疫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深圳市流动儿童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1.1 流动儿童及麻疹病例的相关定义
        1.2 统计流动儿童麻疹病例的纳入/排除标准
    (二)流动儿童麻疹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样本量的确定
        2.2.2 流动儿童麻疹病例及对照的选择
        2.2.3 针对既往病例与现症病例的调查方法
    (三)部分健康流动儿童麻疹免疫状况的研究
        3.1 研究对象及内容
        3.2 研究方法
        3.3 样本量计算
        3.4 调查对象来源
        3.5 Elisa检测方法
    (四)统计学分析
    (五)问卷设计及调查过程的质量控制
        5.1 问卷编制及信度与效度
        5.2 调查员培训
        5.3 调查数据的核实
        5.4 数据录入
第二章 结果
    (一)深圳市流动儿童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1.1 流动儿童麻疹病例的总体发病情况及时间分布
        1.2 流动儿童麻疹病例的地区分布
        1.3 流动儿童麻疹病例的性别及年龄分布
        1.4 流动儿童麻疹病例的免疫史
        1.5 流动儿童麻疹病例的临床表现
    (二)流动儿童麻疹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2.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2.2 麻疹发病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3 麻疹发病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三)部分健康流动儿童麻疹免疫状况的研究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3.2 不同年龄段的血清麻疹抗体免疫情况分析
        3.3 不同性别的麻疹抗体免疫情况比较
        3.4 不同疫苗接种史的麻疹抗体免疫情况比较
        3.5 有无麻疹患病史的麻疹抗体免疫情况比较
        3.6 影响流动儿童麻疹抗体水平的因素分析
        3.7 针对学籍儿童的抗体水平因素影响分析及麻疹相关调查
第三章 讨论
    3.1 深圳市流动儿童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3.1.1 流动儿童麻疹病例的分布情况
        3.1.2 流动儿童麻疹病例的免疫史及临床表现
    3.2 流动儿童麻疹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3.2.1 流动儿童麻疹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3.2.2 流动儿童麻疹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动机及预防措施重点
    3.3 部分健康流动儿童麻疹免疫状况的研究
        3.3.1 部分健康流动儿童麻疹免疫状况
        3.3.2 部分健康流动儿童监护人对麻疹的知识了解状况
    3.4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四章 结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深圳市宝安区流动人口麻疹发病危险因素及部分健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流动人口麻疹发病危险因素研究
        1.1 研究内容
        1.2 研究方法
        1.3 样本量计算
        1.4 麻疹病例的定义
        1.5 研究对象的选取
        1.5.1 病例的选取
        1.5.2 对照的选取
        1.6 调查既往病例和现症病人的方法
        1.6.1 对既往已经出院的麻疹病例的调查
        1.6.2 对现住院的麻疹病例的调查
    (二)部分流动人口健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研究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3 样本量计算
        2.4 调查对象
        2.5 ELISA检测方法
    (三)统计学分析
    (四)质量控制
        4.1 问卷编制
        4.2 调查员培训
        4.3 调查数据的核实
        4.4 数据录入
第二章 结果
    (一)流动人口麻疹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1.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1.2 流动人口7月龄及以下婴儿麻疹发病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1.3 流动人口8 月龄~14 岁人群麻疹发病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1.4 流动人口15 岁及以上人群麻疹发病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1.5 流动人口7月龄及以下婴儿麻疹发病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1.6 流动人口8 月龄~14 岁人群麻疹发病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1.7 流动人口15 岁及以上人群麻疹发病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二)部分流动人口健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研究
        2.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2.2 流动人口健康人群麻疹血清抗体水平分析
        2.2.1 不同年龄段的麻疹抗体水平比较
        2.2.2 不同性别的麻疹抗体水平比较
        2.2.3 不同职业的麻疹抗体水平比较
        2.2.4 不同麻疹患病史的麻疹抗体水平比较
        2.2.5 不同麻疹疫苗接种史的麻疹抗体水平比较
        2.3 流动人口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浓度分析
        2.3.1 不同年龄段的麻疹抗体浓度比较
        2.3.2 不同性别的麻疹抗体浓度比较
        2.3.3 不同职业的麻疹抗体浓度比较
        2.3.4 不同麻疹患病史的麻疹抗体浓度比较
        2.3.5 不同麻疹疫苗接种史的麻疹抗体浓度比较
        2.4 流动人口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5 流动人口7~15 岁儿童高浓度麻疹抗体影响因素分析
        2.5.1 流动人口7~15 岁儿童高浓度麻疹抗体水平比较
        2.5.2 流动人口7~15 岁儿童高浓度麻疹抗体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第三章 讨论
    3.1 深圳市宝安区流动人口麻疹发病危险因素
        3.1.1 流动人口7 月龄及以下婴儿麻疹发病危险因素
        3.1.2 流动人口8 月龄到14 岁人群麻疹发病危险因素
        3.1.3 流动人口15 岁及以上人群麻疹发病危险因素
    3.2 深圳市宝安区部分流动人口健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研究
    3.3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3.3.1 创新之处
        3.3.2 不足之处
第四章 结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4)吉林省2009-2014年麻疹的流行特征分析与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麻疹流行现况
        1.1.2 我国麻疹流行现况
        1.1.3 相关研究进展
    1.2 防治对策
        1.2.1 全球麻疹的防治对策
        1.2.2 我国麻疹的防治对策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监测病例定义
    2.3 研究方法
    2.4 吉林省2015年麻疹风险评估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吉林省麻疹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
        3.1.1 时间特征
        3.1.2 地区分布
        3.1.3 人群特征
    3.2 既往免疫策略对吉林省2014年麻疹发生的影响
    3.3 麻疹疫情影响因素的对照分析
    3.4 麻疹病例的临床特征分析
    3.5 2015年吉林省麻疹风险评估结果
        3.5.1 麻疹疫情风险总评估结果
        3.5.2 各项指标评估结果
        3.5.3 整体风险等级评估结果
第4章 讨论
    4.1 麻疹疫情的流行特征
    4.2 麻疹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分析
    4.3 麻疹疫情的临床特征分析
    4.4 2015年麻疹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4.5 防治对策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云南省边境地区2014-201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定义和术语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立题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现场
    2.3 研究方法及内容
        2.3.1 麻疹监测系统分析
        2.3.2 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2.3.3 麻疹病毒分子生物学监测
    2.4 资料来源和收集
    2.5 资料整理与分析
    2.6 质量控制
    2.7 技术路线
3 结果
    3.1 2014年~2015年云南省边境地区麻疹监测系统分析
        3.1.1 麻疹监测病例基本情况
        3.1.2 麻疹监测病例标本采集情况
        3.1.3 麻疹监测系统评价指标
        3.1.4 边境县(市)麻疹防控工作评估
    3.2 2014年~2015年云南省边境地区麻疹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3.2.1 麻疹发病概况
        3.2.2 麻疹病例流行特征
        3.2.3 MCV免疫史分布
        3.2.4 麻疹病例居住状态分析
        3.2.5 暴发疫情分析
        3.2.6 边境地区输入疫情分析
    3.3 2014年~2015年云南省边境地区麻疹实验室监测结果
        3.3.1 荧光PCR检测及病毒分离结果
        3.3.2 RT-PCR结果
        3.3.3 麻疹病毒基因型分布
        3.3.4 麻疹毒株N基因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析
    3.4 2014年~2015年云南省边境地区麻疹控制结果分析
4 讨论
    4.1 麻疹监测系统结果分析
    4.2 麻疹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4.2.1 麻疹病例三间分布分析
        4.2.2 麻疹病例MCV免疫史分布分析
        4.2.3 麻疹病例发病前7-21天就诊史分析
        4.2.4 麻疹病例居住状态分析
        4.2.5 麻疹暴发疫情分析
    4.3 麻疹监测病例实验室监测
    4.4 麻疹疫情总体控制情况
5 结论
6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1 QLAamp Viral RNA Mini Kit试剂盒提取RNA步骤
附件2 麻疹监测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附件3 麻疹监测标本采集和运送
附件4 WHO麻疹病毒基因参考株(更新至2012年)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河南省某市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现场
    2.2 研究方法
        2.2.1 麻疹流行特征的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
        2.2.2 麻疹流行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2.2.3 居民麻疹相关知识现场调查
    2.3 资料来源
        2.3.1 病例资料
        2.3.2 其它资料
    2.4 质量控制
    2.5 统计软件和分析
    2.6 研究路线
第3章 结果
    3.1 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3.1.1 总体概况
        3.1.2 人群分布特征
        3.1.3 地区分布特征
        3.1.4 时间分布特征
        3.1.5 预防接种情况
        3.1.6 病例流动情况
        3.1.7 发病前入院就诊情况
    3.2 麻疹流行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基本情况
        3.2.2 发病率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2.3 多重共线性诊断
        3.2.4 发病率影响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3.3 居民麻疹相关知识认知调查
        3.3.1 人口学资料
        3.3.2 麻疹发病率与居民麻疹相关知识知晓率相关关系
        3.3.3 不同人群麻疹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
        3.3.4 居民认知及态度
第4章 讨论
    4.1 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4.2 麻疹流行的影响因素探讨
    4.3 该市居民麻疹的认知现状
    4.4 麻疹的控制策略、措施建议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全球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控制策略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2014年云南省边境地区麻疹疫情及防控措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2诊断标准
    3方法
    1.4统计分析
结果
    1 流行概况
    2 流行特征
        2.1时间分布
        2.2地区分布
        2. 3 人群分布
        2.3.1年龄分布
        2.3.2职业、性别分布
        2.3.3免疫史分布
        2.2.4爆发疫情
        2.2.5病例出疹前就诊史
    3 输入疫情
    4 防控措施
讨论

(8)中国消除麻疹进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消除麻疹及相关定义[7]
    1.1 消灭麻疹
    1.2 消除麻疹
    1.3 麻疹病毒本土传播
    1.4 麻疹病毒本土传播重新建立
    1.5 麻疹消除目标国家中麻疹暴发
    1.6疑似麻疹病例
    1.7 临床诊断麻疹病例
    1.8实验室确麻疹病例
    1.9 流行病学联系确诊病例
    1.1 0 临床符合诊断麻疹病例
    1.1 1 麻疹排除病例
    1.12疫苗相关麻疹病例
    1.1 3 本土麻疹病例
    1.1 4 输入麻疹病例
    1.1 5 输入相关麻疹病例
2 消除麻疹的证实
    2.1 免疫覆盖率 (人群免疫力)
    2.2 发病率和流行病学分析
    2.3 病毒学监测
    2.4 监测质量
    2.5 通过可持续的国家免疫规划维持消除麻疹状态
3 中国消除麻疹进展
    3.1 消除目标[6, 11]
        3.1.1 总目标
        3.1.2 分年度目标
    3.2 工作指标[6, 11]
    3.3 采取的策略与措施[6, 11, 12]
        3.3.1 提高并维持高水平麻疹疫苗接种率
        3.3.2 建立健全麻疹监测网络, 提高麻疹监测能力和水平
        3.3.3 强化麻疹疫情应急处理能力
        3.3.4广泛开展宣传活动, 动员全社会参与
    3.4 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3.4.1 免疫接种率
        3.4.2 疾病发病率
        3.4.3 MSS建立与运转情况
4 面临的主要困难与挑战
    4.1 财力、人员不足, 免疫规划覆盖人群实际接种率与报告接种率存在较大的差距
    4.2 非免疫规划覆盖人群缺乏有效应对措施
    4.3 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大, 仍然存在免疫空白点
    4.4 医源性感染存在, 医疗机构成为麻疹病毒最重要的传播场所
5展望

(9)中国2012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与消除麻疹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2相关定义
    3统计方法
结果
    1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1.1 时间分布
        1.2 地区分布
        1.3 人群分布
        1.3.1 年龄、性别、职业
        1.3.2 MCV免疫史
        1.3.3 流动人口发病情况
        1.4 麻疹爆发疫情
    2消除麻疹工作
        2.1 消除麻疹策略
        2.2 MCV常规免疫与SIA
        2.3 MSS运转情况
讨论

(10)常州市麻疹流行趋势及传播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1.1 资料来源
        1.2 病例分类标准
        1.3 麻疹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1.4 资料整理与分析
    2 病例对照研究
        2.1 样本量计算
        2.2 研究对象
        2.3 调查内容和方法
        2.4 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2.5 质量控制
结果
    1 常州市 2004~2012 年麻疹疫情流行病学特征
        1.1 历史疫情概况
        1.2 2004~2012 年疫情分布特征
    2 常州市麻疹病例对照研究
        2.1 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
        2.2 麻疹病例的临床特征
        2.3 本次发病前就诊信息
        2.4 麻疹发病影响因素分析
讨论
    1 常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强化免疫效果
    2 麻疹发病影响因素和控制
        2.1 病例临床特征
        2.2 提高麻疹疫苗常规接种率,适时开展强化免疫
        2.3 外来流动人口管理
        2.4 加强传染源的管理
        2.5 小月龄和成人病例的免疫问题
    3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中英文缩略词语对照表
致谢

四、流动人口爆发麻疹疫情特征及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圳市流动儿童麻疹发病特征、危险因素及免疫状况研究[D]. 范铎基. 广东药科大学, 2020(01)
  • [2]深圳市宝安区流动人口麻疹发病危险因素及部分健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研究[D]. 陈俊良. 广东药科大学, 2019(02)
  • [3]我国现阶段麻疹流行特征及防控策略[J]. 苏国永.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2)
  • [4]吉林省2009-2014年麻疹的流行特征分析与防治对策[D]. 赵惠子. 吉林大学, 2016(10)
  • [5]云南省边境地区2014-201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效果研究[D]. 张磊. 昆明医科大学, 2016(02)
  • [6]河南省某市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 杨元峰. 南华大学, 2016(03)
  • [7]2014年云南省边境地区麻疹疫情及防控措施分析[J]. 张磊,周榕溶,孔毅,朱秋艳,丁峥嵘.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16(01)
  • [8]中国消除麻疹进展研究[J]. 黄晓玉,牙晓艳,危国强.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5(05)
  • [9]中国2012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与消除麻疹进展[J]. 马超,苏琪茹,郝利新,温宁,樊春祥,曹雷,张燕,王慧玲,罗会明,王华庆,李黎.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14(03)
  • [10]常州市麻疹流行趋势及传播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D]. 卞琛. 苏州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流动人口麻疹疫情特点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