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第二轮制止对文化建设进程的适应与推进

论第二轮制止对文化建设进程的适应与推进

一、试述第二轮修志对文化建设进程的适应与促进(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杰[1](2021)在《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邓小平德育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对我国德育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主要回答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什么是德育、如何开展德育”这一重大课题,为新时期党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邓小平从社会宏观和国家战略的角度,对我国德育的基本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具体阐述,提出并形成极具系统性、开放性、包容性的大德育思想,其理论渊源、主客观条件、历史流变、主要内容、思想特质、方法论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与实践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本文通过对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历程追根溯源,探索其生成条件,从整体上梳理发展的历史脉络,领悟德育思想的精神要义和科学内容,总结德育实践的基本经验,重在研究其对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的当代价值。本研究从邓小平德育思想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寻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动力,不论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抑或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建设,都有独特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理论渊源和主客观条件为研究基点,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其发展的脉络走向,总结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提炼其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重新审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选题依据、理论价值、现实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和阐释、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以及创新之处等。在国内外研究综述上,从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立论基础、主要内容、发展历程、基本特征、价值意义、工作方法等方面作出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和解读,剖判目前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研究的不足和空白,明确邓小平德育思想可以深入研究的方向。第二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本章通过阐述邓小平德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西方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中世纪德育思想和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的关联,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第三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客观条件。本章通过反思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应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同时指出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包括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面向未来的远见卓识,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第四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本章是在对国内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阶段梳理的基础上,根据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和德育的基本规律,重新探析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包括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酝酿、发展、成熟四个阶段。第五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科学内涵。本章涵盖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目标、价值维度、政治保证以及其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第六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本章以第三、四、五章为基础,归纳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协调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协调统一、政治性与思想性的协调统一、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协调统一,进一步剖析并概括出邓小平德育思想中可以借鉴的德育方法,即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第七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本章重在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具有独特的当代价值,涵盖了以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理念的实用价值;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侵蚀的交往价值;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的实践价值;德育与自由相结合、与人的解放相结合、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以及与劳动相结合的人文价值;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关照、社会主义聚焦的情感价值。

高晓娜[2](2021)在《乡村小规模学校功能变迁研究 ——以寨里镇孤山学校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回顾国家暂停撤点并校以来的政策趋向,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与乡村结构的变化,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命运并不是消失,而是呈现出在可预见范围内增多的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小而美、小而优”的发展。但是,由于部分教育决策者、乡村学校治理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小规模学校存在的价值和功能认识不足,当前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影响了乡村小规模学校质量的提升。因此,通过研究不同时期学校功能的变迁,梳理出乡村小规模功能发挥的影响因素,及其功能发挥的保障条件,使新时期乡村小规模学校在育人、推动乡村发展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价值和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通过参加“山东省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学术研讨暨经验交流会”,在阅读了各学校提供的学校发展资料基础上,在导师带领下对有关学校进行了实地调研,经过多次讨论选择了淄川区寨里镇孤山学校作为研究个案。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深入工具性个案——孤山学校内部收集相关资料,通过对所获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确定研究的基本框架,为后期研究展开打好基础。整体上,通过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应然功能的阐释,明确当前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功能诉求,在此基础上梳理分析孤山学校的功能变迁情况。笔者把孤山学校不同时期的突出功能作为重点来进行论述,由于教育功能和一些派生功能始终贯穿其中,但在不同时期表现形态不一样,因此,本文将孤山学校功能变迁历程划分为八个阶段,以更好地展现不同时期孤山学校主导功能的发挥状况:开启新教育,传播新思想(1915-1936年);学习知识为主,强化爱国教育(1937-1948年);正规教育活动,教育生产相结合(1949-1965年);政治活动为主,文化教育弱化(1966-1976年);规范教育,强化科学劳动观念(1977-1985年);强化学校教育功能科学发挥,促进教育质量稳步提升(1986-2000年);注重规模效益,文化传播力、整合力减弱(2001-2007年);派生功能不断衍生,赋予新的乡村责任(2008年至今)。基于孤山学校功能变迁历程的概述,进一步对影响乡村小规模学校功能变迁的因素进行多维度分析。其中包括政治、文化、政策在不同时期交互作用影响学校功能的定位,学校治理能力影响学校功能的发挥,学生、家庭、乡村多因素需求影响学校功能的调整三部分。最后,本文基于以上的分析,最终得出乡村小规模学校功能实现的路径选择:优化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政策导向;创建乡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机制;建立乡村与学校良性互动机制;创新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内部治理方式。从真正意义上帮助乡村小规模学校更好地谋求自身发展、辐射带动乡村社会。

余晓东[3](2021)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研究 ——以赣州为例》文中认为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意义的城市,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因此,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越来越重视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国家层面上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法律法规,地方层面多地的历史文化名城也逐渐出台了各自的地方性保护法规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逐渐规范化。然而随着规划价值定位的转变,在新的空间规划体系中,规划实施评估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显。目前国内缺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的标准,评估工作进展较慢,规划实施得不到较好的反馈。因此,构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的方法,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总结了前人对于城市规划实施评估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的研究,加深了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本认识;其次在研究保护规划相关法规的基础上,从“历史城区-历史地段-历史要素”三个层面构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层级指标的权重。进而通过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对赣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验证了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最后根据评估结果找出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从完善名城保护法律体系、健全保护规划实施运行机制、拓展筹资渠道和推进多元主体参与等四个方面对赣州下一阶段名城保护规划实施工作进行优化和调整,也希望能为其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提供理论和实践意义上的参考。

毛正旭[4](2021)在《辽圣宗朝上京道的州县建置研究》文中指出辽朝州县体系是通过对唐、宋州县制度的借鉴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受到游牧民族的文化传统影响,辽朝的州县体制与中原不同,在州县的管理上也受到部落联盟时期残留的管理方式的影响,由于宗室、贵族势力的强大,州县也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上京道由于是辽最初所掌控的地区,因此最具有代表性,共有隶宫州县、汉制州县、头下军州以及边防城四种州县形式,州县制度混乱,不利于国家管理。圣宗朝是辽朝的转型时期,承天太后摄政,皇族与后族之间的利益达成了一致,对内部起到了稳固作用,同时澶渊之盟后辽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中央也拥有了更大的威望。此时辽朝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开始向封建王朝转型,在圣宗朝表现为开始进行中央集权的种种改革措施,其中就包括对各种州县形式的置废。圣宗朝前期,由于圣宗年幼,承天太后摄政,因此圣宗朝前期的改造措施实际上都是承天太后领导的。圣宗亲政后,依然延续了集权的思路,继续对辽朝的州县逐步进行改造,州县的改造与辽朝中央集权的程度相辅相成。圣宗朝对上京道的州县建置主要有以散居人户置县、从其他道的州县迁移人口至上京道置县、削减头下州以及迁移部族建立边防城等几方面进行。随着圣宗朝对上京道的改造,皇族和后族的领地减少,承天太后以及辽圣宗将上京道更多的土地纳入国家管理体系,在州县管理体系上,州县出现由皇帝管理转向国家管理的倾向,上京道的州县体系越来越完善;同时受到州县制度的抑制,宗室贵族的势力大大降低,在上京道州县的建置过程中,圣宗朝逐渐完成了辽朝的中央集权。

杨伟东[5](2021)在《语言文字改革视角下的教育现代化研究(1892-1949)》文中认为近代以来,中国步入多事之秋。面对日益深重的内忧外患和救亡图存的时代命题,知识分子们急切地寻求救国良策。在部分改革者看来,国家之贫弱在于国民之愚昧,国民之愚昧在于教育之难以普及,而教育之难以普及则在于语言文字之繁难。于是产生了改革语言文字的初步想法与实践,进而引发了一系列语言文字改革运动,如切音字运动、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简化汉字运动、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等等,企图通过语言文字改革来普及教育、开发民智进而实现救亡图存和民族复兴。语言文字是教育最主要的工具,语言文字改革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汉语、汉文和汉字的演变历程,也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研究借鉴跨学科的研究路径,新文化史和教育外部史的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将语言文字改革与教育现代化视为相互影响的两个领域,试图在梳理清末民国语言文字改革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分析语言文字改革在教育领域的推行过程及其引起的教育现代化变革,进而探讨语言文字改革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第一章探讨清末民初的白话文运动对底层民众启蒙教育的影响。清朝末年,在民族危亡的时代背景下,部分知识分子提出“开民智”以救亡图存的命题。艰深晦涩的文言文难以用来启蒙大众,于是他们提出以白话文开启民智的主张,并掀起了一场白话文运动,白话报刊成为这一运动的核心阵地。尽管白话报刊以白话文办报,以启蒙大众为宗旨,并围绕这一宗旨编排内容,但底层百姓识字且有钱购报者少,白话报刊难以直接启蒙大众。清末民初的白话文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底层民众的启蒙,但文体改革对启蒙民众的作用是有限的,比文体改革更根本的办法在于解决底层民众不识字的问题。第二章探讨清末切音字运动对普及教育的影响。为了解决底层百姓不识字的问题,部分知识分子在“教会罗马字”的启发下产生了创造拼音文字以普及教育的想法,从而引发了切音字运动。切音字虽然没有获得清政府的认可,但在部分开明官绅的支持下,切音字学堂在京津、江宁等部分地区获得一定的推广。切音字虽然比汉字简单易学,但在种种阻碍下难以推广,因此也无法实现其普及教育的理想。切音字最终被定位为“音标”,用于给汉字注音,成为统一国语的利器。第三章探讨国语运动对国语教育现代化的作用。国语统一的思想萌芽于清末切音字运动和日本的国语统一思想,在清末新政时期得到广泛传播,并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中华民国成立后,将切音字改为注音字母,用以标注字音、统一国语,并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推行国语教育。国语教育的推行改变了国民学校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师资培养、教学方法等,促进了国语教育的现代化转型。第四章探讨文体改革与教育现代化的整体关系。在哲学的视域里,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和中介,人不仅生活在客观世界中,也生活在语言建构起来的主观世界中。文言文和白话文不仅是两种不同的书面语言,还蕴含了两种不同的世界观,并通过教育的传承作用将各自的世界观传递给受教育者。“文言文教育”传承的是“共时世界观”,引导人进入古人的世界观。“白话文教育”承载的是“现实世界观”,引导人面向现实世界。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转变不仅是文体的转变,也是世界观的转变和教育体系的转变。第五章探讨简化汉字运动对识字教育的作用。近代以来,通过与西方拼音文字的对比,国人认识到汉字存在诸多问题,如笔画复杂、异体众多、数量庞大、读音不一等,成为普及教育的一大障碍。创造拼音文字的尝试失败后,文字改革者们走向了简化汉字的道路。简化汉字有两种路径:“简化汉字笔画”和“减少汉字数量”,前者主要通过采用民间通行的“简体字”的方法实现,后者主要通过研制“常用字汇”的方法解决。文字改革者们不仅在理论上论证了简化汉字的必要性和简化汉字的路径、原则与方法,还通过识字教育的心理实验和教学实践证明了简化汉字的可行性。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依然难以逃脱“易习难行”的命运,简化汉字在民国时期最终未能获得合法地位。第六章以陕甘宁边区的拉丁化新文字扫盲教育运动为例,分析了拉丁化新文字在扫盲教育中的实践、成效与困境。在苏联开展的拉丁化文字扫盲教育的刺激下,共产党人在革命根据地也展开了拉丁化新文字扫盲教育。拉丁化新文字的提倡者认为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阶级性,繁难的汉字是统治阶级借以统治大众乃至“愚民”的工具,而简单易学的拉丁化新文字则是人民大众摆脱愚昧和被统治地位的利器,因此应当废除汉字,代之以拉丁化新文字。陕甘宁边区政府赋予了拉丁化新文字与汉字同等的法律地位,并开展了一场拉丁化新文字扫盲教育运动,证明了拉丁化新文字扫盲效率高于汉字扫盲效率。但由于革命形势的变化、扫盲教育的障碍以及拉丁化新文字自身的缺陷,拉丁化新文字扫盲教育最终陷于停滞。在梳理分析了清末民国时期语言文字改革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的基础上,本研究总结出语言文字改革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清末民国语言文字改革在促进教育在工具、实践和价值三个层面上的现代化的同时,教育现代化也为清末民国语言文字改革提供了发展的动力和“试验田”,并推动了改革后的语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总而言之,语言文字改革与教育现代化存在一种“耦合”的关系,即两者相互作用,彼此影响以至于联合起来形成一种共同存在、共同发展的共生体。

黄伟[6](2021)在《2019年方志学理论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方志基础理论研究、方志编纂工作、方志管理事业研究、方志史与方志学史、志书研究与利用、方志人物研究、地方年鉴研究七方面梳理2019年学界关于方志研究的成果,发现2019年方志学研究成绩斐然,但是仍旧存在研究碎片化、地方化、保守化,研究缺乏深度,方志事业转型困难等问题,因此为了推动方志事业转型、方志学科体系建立、方志话语权的构建,需要一代又一代方志人的努力。

侯胜男[7](2020)在《地方志工作参与乡村治理问题研究 ——以宁阳县为例》文中指出伴随着农村经济现代化转型,其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城镇化速度日益加快的背景下,乡村社会中开始出现文化断层、传统文化缺失、社会道德舆论作用发挥不足等问题,导致村民在乡村建设中参与度低,传统自治德治失灵。作为传统文化重要部分的地方志,它记载的乡土人情、乡风民风、历史古迹等比比皆是,且地方志本身就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主体功能,地方志工作是很好的参与乡村治理的主体。但是,现阶段地方志工作参与乡村治理存在很多问题,如:地方志作为传统纸质媒介,形成周期长,传播范围窄,宣传方式单一,与乡村治理融合度不高;村史馆建设缺乏经验,出现同质化,独特性不强,渐渐被空置,难以发挥效用;加之地方志工作机构不是经济职能部门,在与其他部门协同治理乡村方面往往不受重视,被游离于这个体系之外,得不到较好的发展,难以真正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这些问题,皆是导致地方志在乡村治理中难以发挥作用的障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克服这些障碍,找到地方志工作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方法,协同各方面力量,达到乡村善治的结果。但经过查找相关材料发现,现阶段对地方志工作参与乡村治理的研究较少,所得文献大都以乡村的地方志编修为研究重点,难以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对此,本文以协同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地方志工作参与乡村治理现状进行分析,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对地方志工作参与乡村治理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形成更新角度的研究成果,以期达到指导地方志工作参与乡村治理实践的效果。首先通过概念与理论研究,找出地方志工作参与乡村治理的契合点,并提出地方志工作参与乡村治理的理论依据及理论意义。接着,以宁阳县为例,指出当地地方志工作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展现以地方志文化推动乡村人文、历史建设的积极意义。最后总结地方志工作参与乡村治理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要通过促进地方志书编修、提高地方志与相关机构协同治理的能力、探索地方志工作机构通过村史馆参与乡村治理的新模式、通过创新协同治理手段推动地方志与产业融合等方式,弘扬乡村传统文化、推进基层民主,最终让乡村治理走向“善治”。

梅洁[8](2020)在《来新夏的文献学成就研究》文中认为来新夏是我国当代着名目录学家、方志学家、图书馆事业家,在目录学研究、方志学研究、“三史合一”的大文献学思想形成与实践等方面取得重要成就,对我国文献学的学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目录学研究成就方面,通过总结来新夏在目录学理论、目录学史研究方面的贡献,以及分析来新夏的目录学思想,全面地阐述了来新夏的目录学研究成就和思想。在方志学研究成就方面,一方面归纳总结了来新夏在旧志资料类编、旧志目录编制以及旧志的点校与刊印等旧方志整理方面的突出贡献;另一方面通过对来新夏关于史志关系、新方志编纂体例方法等方志学思想的论述,归纳总结了来新夏的方志学理论。来新夏在目录学、方志学等方面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功底为他“三史合一”的大文献学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分析总结了来新夏目录学和方志学研究成就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总结分析了来新夏“三史合一”的大文献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研究实践,并且对来新夏在中国图书事业史研究和图书馆学研究方面的贡献予以了深入具体的研究。概而言之,来新夏在中国目录学、方志学、图书馆学等领域都做出了较为突出的学术贡献,而且他所倡导和实践“三史合一”大文献学思想还扩展了中国文献学研究的视野,为中国文献学研究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因而,来新夏在中国文献学研究史上应该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段渝佳[9](2020)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域下革命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用革命历史、革命传统、革命文化铸魂育人,培养时代新人,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革命文化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融合,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撑。革命文化作为中国的一种独特文化形态,是理想性与引领性、历史性与斗争性的有机统一。可以说,革命斗争时期与和平建设时期的时间距离越大,传承与创新革命文化的任务和使命就更为重要、意义更为深远。中国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无数革命先烈和英勇奋斗的中华民族初心与使命的凝聚和体现,是亿万中国人民从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中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诠释。遗忘、误读、曲解、抹黑革命历史和革命文化,就是对历史的背叛,就会陷入对未来走向的迷茫。保护革命文化资源、扞卫革命英雄尊严、传承与创新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本文按照革命文化的历史与现实、理论和实践、当下与未来的视角,遵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域下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探讨:一是革命文化的内涵界定与外延概括,研究革命文化的特征与价值,并对革命精神的内涵进行了讨论;二是传承革命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要求中华文化的兴盛、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探讨革命文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意义;三是新时代革命文化传承与创新所面临的挑战,对革命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进行分析,并为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奠定基础;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实现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结合时代特征和现实挑战,从理论和具体策略两个方面来探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域下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论文的选题和撰写过程中,作者日益感到在新时代条件下,全社会对“革命文化”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深化,对革命文化价值的发掘需要进一步探究。关于革命文化传承与创新重要性的阐述,关于如何加强革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探讨,等等,都是理论界、学术界基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维度,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大时代课题,这也是本人选题的初衷和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王娇[10](2020)在《淮安市地方志资源利用研究》文中认为国有史,邑有志。地方志记录着一地之古今,堪称一方之全史。是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历史记录,是具有地域性特征的百科全书,地方志可以全面、客观、系统地反映出一个地方的人文自然、社会经济的现状和历史,显示出一定区域内历史发展轨迹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地方志事业的开展与地域的文化传承和历史延续息息相关,是社会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一个城市的现代文明建设和发展未来,为很多重大的科研成果提供历史材料,具有很高的利用及应用价值。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志事业不断突破旧时“重修轻用”“官修官用”的思想、积极探寻新的发展途径,实现了地方志事业发展的跨越发展和重大突破,开创了地方志事业新局面,积极服务于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成为这两项布局的重要内容。新时代的发展使得地方志拥有了新的历史使命,地方志不应将自身的存在价值仅仅局限在传统的历史记载和文化传承,更应该转变思想和模式,将服务于当代文化发展以及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侧重点。当前,随着社会大众对文化资源的需求日益提升,地方志资源的利用突破传统的编修工作成为地方志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如何将地方志资源发挥出最大的利用价值,让社会大众了解方志、利用方志,是目前各地区地方志系统热衷讨论并需要解决的问题。因受社会大众对地方志资源固化的传统观念以及地方志资源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地方志资源利用相关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全国各个地区在地方志资源的利用工作方面均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需通过深入的调研及开展工作来改变目前的局面,进一步提升地方志资源的利用率。本文计划通过从不同的角度对淮安的地方志资源利用问题进行分析,例如:服务领导决策、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民众文化需求等,提出能够提高地方志资源利用率,为公共文化事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式方法,推动建设地方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区域文化自信,更有效地发挥地方志的价值。淮安市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堪称方志资源大市,历史底蕴深厚,方志遗产丰富。本文以淮安市为个案,对其地方志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研究,为淮安市在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开辟新的路线方针和途径渠道提供线索。论文对现有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详细阐述淮安市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背景和意义,理清淮安市目前在地方志资源利用方面的工作现状,并以个案的形式分析淮安地方志资源利用中可采取的措施和建议,包括完善地方志资源利用体系建立、深入推广地方志资源利用成果、加快地方志资源大数据平台建设、重视培养专业人才和工作团队等。

二、试述第二轮修志对文化建设进程的适应与促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述第二轮修志对文化建设进程的适应与促进(论文提纲范文)

(1)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价值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和阐释
        1.3.1 德育
        1.3.2 德育与德育工作
        1.3.3 邓小平德育思想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重点和难点
        1.6.1 研究重点
        1.6.2 研究难点
    1.7 创新之处
第二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2.1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德育思想
        2.1.2 列宁的德育思想
        2.1.3 毛泽东的德育思想
    2.2 对中国传统儒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2.2.1 先秦儒家的德育思想
        2.2.2 后世儒家的德育思想
    2.3 对西方德育思想的扬弃
        2.3.1 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
        2.3.2 中世纪德育思想
        2.3.3 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
    2.4 小结
第三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生成条件
    3.1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客观条件
        3.1.1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的总结
        3.1.2 对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的反思
        3.1.3 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应对
    3.2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观条件
        3.2.1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3.2.2 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
        3.2.3 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3.2.4 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
        3.2.5 面向未来的远见
    3.3 小结
第四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
    4.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1975 年-1978 年)
        4.1.1 对教育科学文化领域的整顿
        4.1.2 对德育的拨乱反正
        4.1.3 打破教育战线上“左”倾思想禁锢
    4.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酝酿(1978 年-1987 年)
        4.2.1 德育工作的新起点
        4.2.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确立
        4.2.3 德育工作的精神文明向度
        4.2.4 基层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4.3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1987 年-1992 年)
        4.3.1 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关联的再反思
        4.3.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再强化
        4.3.3 党性教育的德育之途
    4.4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成熟(1992 年-1997 年)
        4.4.1 德育评价论
        4.4.2 德育效用论
        4.4.3 德才兼备论
        4.4.4 德育功能论
    4.5 小结
第五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内容架构
    5.1 “四有”新人的德育目标
        5.1.1 理想信念教育
        5.1.2 基本道德规范的自律教育
        5.1.3 科学文化知识教育
        5.1.4 遵纪守法的他律教育
    5.2 “三个面向”的德育价值维度
        5.2.1 面向“现代化”的传统价值
        5.2.2 面向“世界”的民族价值
        5.2.3 面向“未来”的现实价值
    5.3 德育的文明之基
        5.3.1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德育的现实基础
        5.3.2 德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精神动力
        5.3.3 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5.3.4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协调共生性
    5.4 德育的政治保证
        5.4.1 社会主义道路是德育的政治方向
        5.4.2 无产阶级专政是德育的制度保障
        5.4.3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德育的组织保证
    5.5 小结
第六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及方法论特色
    6.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
        6.1.1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6.1.2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6.1.3 政治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
        6.1.4 理论性与应用性的辩证统一
    6.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方法论特色
        6.2.1 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
        6.2.2 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
        6.2.3 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6.2.4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6.3 小结
第七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7.1 “求用尚效、聚焦民心”为依据的实用价值
        7.1.1 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
        7.1.2 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
        7.1.3 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理念
    7.2 “对话沟通、和而不同”为意旨的交往价值
        7.2.1 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
        7.2.2 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
        7.2.3 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的侵蚀
    7.3 “崇实尚行、与时俱进”为要旨的实践价值
        7.3.1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7.3.2 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
        7.3.3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
    7.4 “求知求做、德文合一”为判据的人文价值
        7.4.1 德育与自由相结合
        7.4.2 德育与人的解放相结合
        7.4.3 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
        7.4.4 德育与劳动相结合
    7.5 “薪火相传、形上诉求”为旨意的情感价值
        7.5.1 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
        7.5.2 德育的集体主义观照
        7.5.3 德育的社会主义聚焦
    7.6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乡村小规模学校功能变迁研究 ——以寨里镇孤山学校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现阶段乡村小规模学校功能难以实现
        (二)城乡融合发展期待乡村小规模学校功能完善
        (三)乡村小规模学校功能变迁研究缺少历史回溯性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关于乡村小规模学校与乡村社会的关系研究
        (二)关于乡村小规模学校功能的比较研究
        (三)关于学校功能变迁的方法论研究
        (四)研究述评
    三、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问题
        (二)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框架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研究的基本框架
    三、研究方法的选取
        (一)个案研究法
        (二)文献研究法
        (三)访谈法
        (四)观察法
    四、研究对象的选择
    五、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六、研究的效度及伦理问题
        (一)研究的效度
        (二)研究的伦理问题
第二章 乡村小规模学校应然功能阐释
    一、与现代社会接轨的育人功能
    二、乡村社会的价值引导功能
    三、潜在的经济发展功能
    四、乡村文化传承功能
    五、服务治理乡村功能
    六、家庭教育辅助功能
第三章 孤山学校的功能变迁历程
    一、开启新教育,传播新思想(1915-1936 年)
        (一)废私塾办新学:识字教学提高知识水平
        (二)传播新文化:新式教育为乡村带来新动力
    二、学习知识为主,强化爱国教育(1937-1948 年)
        (一)宣扬爱国思想:积极协助抗日活动
        (二)战时信息传递:学习抗日两不误
        (三)民众教化:凝聚乡村公共精神
    三、正规教育活动,教育生产相结合(1949-1965 年)
        (一)重视全民教化:发展教育并着手扫除文盲
        (二)偏向经济收益:过于注重劳动生产而忽视学习
        (三)政治意识引领:作为公共角色规范乡村社会
    四、政治活动为主,文化教育弱化(1966-1976 年)
        (一)政治活动频繁:教育与革命相依
        (二)大力发展勤工俭学:革命活动影响下教学效率低
    五、规范教育,强化科学劳动观念(1977-1985 年)
        (一)重视育人升学成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强化勤工俭学,多元筹措教育经费:重视学生劳动观念和技能的培养
    六、强化学校教育功能科学发挥,促进教育质量稳步提升(1986-2000 年)
        (一)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双管齐下
        (二)经济效益向实践育人转轨:经济、育人效益双丰收
        (三)社会秩序维持成效显着:辅助社会治安,进行普法宣传教育
    七、注重规模效益,文化传播力、整合力减弱(2001-2007 年)
        (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优化教育办学效益
        (二)管理体制变革、教师流动性增强:学校与乡村文化发展的相融性降低
    八、派生功能不断衍生,赋予新的乡村责任(2008 年至今)
        (一)学校教育功能:难以高质量实现
        (二)家庭补偿教育:开展课后服务兼具身心关怀
        (三)学校与乡村治理一体化:国家政策有效落实
    九、功能变迁小结
第四章 乡村小规模学校功能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政治、文化、政策的交互作用影响学校功能的定位
        (一)政治环境的变化是影响学校功能的背景基础
        (二)乡村文化的外部冲击是影响学校功能的思想条件
        (三)教育政策的支持是影响学校功能的现实推力
    二、学校治理能力影响学校功能的发挥
        (一)教师由兼具乡村“教化者”转变为单一的“教书匠”
        (二)学校从依附乡村走向失去自我的盲从城镇发展模式
    三、学生、家庭、乡村多因素需求影响学校功能的调整
        (一)从提升文化水平到身心全面发展的学生需求变化
        (二)从知识本位到功利本位的家庭教育观念变化
        (三)从社群依存到渐行渐远的村校关系变化
第五章 乡村小规模学校功能实现的路径选择
    一、优化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政策导向
        (一)建立以特色发展为导向的学校发展政策
        (二)健全乡村小规模学校自主创新发展的激励政策
    二、创建乡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机制
        (一)建构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联盟
        (二)建立乡村小规模学校增值性评价方式
    三、建立乡村与学校良性互动机制
        (一)促进学校设施、活动的开放,实现村校良性互动
        (二)深度开发乡村教育资源,实现村校共赢发展
    四、创新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内部治理方式
        (一)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教师发展机制
        (二)开展以“课后服务”为载体的儿童差异化教育
        (三)建构以深度学习为主导的体验式育人范式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研究 ——以赣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的必要性
        1.1.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不足
        1.1.3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实践探索的需要
    1.2 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1.2.1 概念界定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城市规划实施评估研究
        1.3.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研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本认识
    2.1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历程回顾
        2.1.1 国内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程
        2.1.2 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程
        2.1.3 国内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比的启示
    2.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本原则
        2.2.1 原真性原则
        2.2.2 完整性原则
        2.2.3 可持续性原则
    2.3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3.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2.3.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流程
        2.3.3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方法的构建
    3.1 规划目标、实施效果、实施过程之间关系的解读
        3.1.1 实施效果与实施过程的关系
        3.1.2 实施效果与规划目标的关系
        3.1.3 规划目标与实施过程的关系
    3.2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与原则
        3.2.1 基本思路
        3.2.2 基本原则
    3.3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3.3.1 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3.3.2 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3.3.3 评估指标选取
        3.3.4 指标权重的确定
        3.3.5 综合评估结果的计算
    3.4 评估指标释义及评分标准
        3.4.1 历史城区层级
        3.4.2 历史地段层级
        3.4.3 历史要素层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赣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概况
    4.1 赣州历史文化名城概况
        4.1.1 地理区位
        4.1.2 历史沿革
        4.1.3 价值特色
    4.2 赣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概况
        4.2.1 规划编制概况
        4.2.2 赣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6-2020)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赣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
    5.1 赣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情况
        5.1.1 保护规划实施历程
        5.1.2 保护规划实施覆盖情况
    5.2 保护规划实施效果评估
        5.2.1 历史城区层级
        5.2.2 历史地段层级
        5.2.3 历史要素层级
    5.3 评估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保护规划实施过程的反思及建议
    6.1 保护规划实施过程的反思
        6.1.1 名城保护法律体系不完善
        6.1.2 保护规划实施运作机制不完善
        6.1.3 保护资金投入不足
        6.1.4 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
    6.2 规划实施建议
        6.2.1 完善名城保护法律体系
        6.2.2 健全保护规划实施运行机制
        6.2.3 拓展筹资渠道
        6.2.4 推进多元主体参与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辽圣宗朝上京道的州县建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学术价值
        (一)选题依据
        (二)学术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主要内容
    四、创新之处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统和初期承天太后改革隶宫州县
    一、统和初期进行州县设置的动因
        (一)辽圣宗登基危机四伏
        (二)上京道贵族势力的强大及危害
    二、统和八年承天太后削夺斡鲁朵户
        (一)统和八年承天太后新建隶宫州县
        (二)统和八年新置县的地理位置
    三、承天太后置县对皇权的影响
第三章 辽圣宗朝开拓边防城
    一、承天太后在西北路加强中央管理
        (一)统和前期经略西北边地部族
        (二)修筑镇、维、防三城
    二、边防城制度逐步完善
        (一)边防城的人口构成与物资运输
        (二)边防城与屯田制的发展
    三、边防城推进边疆建构
第四章 辽圣宗朝的州县迁移与新置州县
    一、圣宗朝开发建立中京道
        (一)上京道环境压力促进中京道开发
        (二)辽圣宗削弱奚族势力与奚王府献地
        (三)辽圣宗为集权而开发中京道
    二、辽圣宗降低上京道地位
        (一)从形制提升辽中京的重要性
        (二)辽圣宗建中京后的集权措施
    三、辽圣宗在上京道新置州县
        (一)上京地区人口的迁移
        (二)圣宗补充上京地区人口
        (三)渤海大延琳叛乱与州县迁移
第五章 辽圣宗朝整顿头下军州
    一、圣宗朝前期削夺头下军州
        (一)圣宗以前的头下军州
        (二)圣宗朝加强土地控制
        (三)圣宗朝加强人口管理
    二、圣宗朝中后期整束头下军州
        (一)圣宗中后期增置头下军州
        (二)圣宗后期上京道设置头下州的原因及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语言文字改革视角下的教育现代化研究(189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问题的提出
        (二)疑问与反思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清末民国
        (二)语言文字改革
        (三)教育现代化
    四、文献综述
        (一)清末民国语言文字改革研究
        (二)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
        (三)语言文字改革与教育现代化关系研究
        (四)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五、理论与方法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清末民初白话文运动对底层民众的启蒙教育——以白话报刊为中心
    第一节 “开民智”视角下的文白之争
        一、“言文合一”论
        二、“功能分殊”论
    第二节 启蒙民众的核心阵地——白话报刊
        一、白话报刊概况及个案分析
        二、白话报刊的宗旨、内容与读者
    第三节 白话报刊启蒙民众的多重努力
        一、从贴报牌到阅报处
        二、讲报与演说
    第四节 白话文在底层民众启蒙教育中的作用及其限度
        一、白话文对底层民众启蒙教育的作用
        二、白话文对底层民众启蒙教育作用有限
第二章 文字改革与教育普及:清末切音字运动的教育理想与实践
    第一节 切音字运动兴起的背景与动机
        一、切音字运动兴起的背景
        二、切音字运动兴起的动机
    第二节 切音字方案与切音字理论
        一、切音字方案
        二、切音字理论
    第三节 切音字的推广路径与教学实践
        一、切音字的推广路径
        二、切音字的教学实践
    第四节 切音字运动的衰落
        一、切音字理论的缺陷
        二、民众的不理解
        三、保守势力的反对
        四、简易识字学塾政策的推行
    第五节 切音字对普及教育的效力与局限
        一、切音字对普及教育的效力
        二、以切音字普及教育的局限性
    附录
第三章 从“国文”到“国语”:民国时期的国语运动与国语教育现代化
    第一节 国语统一思想的兴起与传播
        一、国语统一思想的萌芽
        二、日本国语统一思想的启发
        三、清政府对国语统一的重视
    第二节 切音字功能的转移与注音字母的推行
        一、从“切音字”到“注音字母”的转变
        二、国语运动的高涨与注音字母的公布
    第三节 国语教育的社会推广
        一、国语教育的政策与措施
        二、国语教育政策的落实困境
    第四节 学校国语教育的现代化变革
        一、课程设置
        二、教材编写
        三、师资培养
        四、教学方法
    余论
    附录
第四章 从“文言文教育”到“白话文教育”——文体变迁与教育转型的历史互构
    第一节 哲学视域中语言与现实的关系
        一、人生存于语言建构的世界中
        二、文言文与共时世界观的形成
    第二节 文言文与古代教育的耦合
        一、以儒家经典为主的教育内容
        二、注重记忆、模仿的教学方法
        三、科举制度对文言文的再生产
    第三节 近代社会变革与五四白话文运动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政治的民主化改革
        三、传教和翻译活动与西方语言资源的输入
        四、清末民初的白话文运动
        五、科举制度的废除
        六、国语运动与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合流
    第四节 白话文与现代教育的互构
        一、注重实用的教育内容
        二、注重“经验”的教育方法
        三、普及教育的思想
    余论
第五章 民国时期的简化汉字运动与识字教育
    第一节 简化汉字的历史进程与社会背景
        一、古代汉字字体演变及历代正字工作
        二、清末民国文字改革的时代需求
    第二节 简化汉字的相关理论
        一、简化汉字的理论依据
        二、简化汉字的两种路径
        三、简化汉字的原则与方法
    第三节 简化汉字的心理实验与教学实践
        一、艾伟的识字心理实验
        二、《平民千字课》的教学实践
    第四节 简化汉字的社会推行与社会争论
        一、寻求合法地位的成与败
        二、《第一批简体字表》公布后引起的社会争论
    余论
第六章 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与扫盲教育——以陕甘宁边区新文字扫盲教育为例
    第一节 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历史进程
        一、苏联的拉丁化文字扫盲运动与中国拉丁化新文字方案的诞生
        二、大众语运动与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合流
    第二节 拉丁化新文字的语言文字理论
        一、语言文字的阶级性
        二、汉字的废与不废
        三、拼写方言与统一国语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拉丁化新文字扫盲教育运动
        一、开展拉丁化新文字扫盲教育的原因
        二、开展拉丁化新文字扫盲教育的措施
        三、拉丁化新文字扫盲教育的困境
        四、拉丁化新文字扫盲教育的调整
        五、拉丁化新文字扫盲教育运动的停滞
    第四节 文字改革与教育现代化的两种取向
        一、文字改革与教育现代化的“西方化”取向
        二、文字改革与教育现代化的“民族化”取向
    附录
结论
    一、清末民国语言文字改革促进了教育现代化
    二、教育现代化推动了清末民国语言文字改革
    三、语言文字改革与教育现代化的“耦合”
参考文献
后记

(6)2019年方志学理论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方志基础理论研究
    (一)方志学科建设
    (二)史志关系
    (三)方志文化
二、方志编纂工作
    (一)方志的编纂原则与方法
    (二)各类方志编纂
    (三)诸篇编纂
三、方志管理事业研究
    (一)方志管理工作
    (二)方志法治化建设
    (三)方志网络化建设
    (四)方志馆建设
四、方志史和方志学史
    (一)方志史
    (二)方志学史
五、志书研究与整理
    (一)旧方志
    (二)新方志
    (三)方志整理
    (四)旧志价值与应用
六、方志人物研究
    (一)方志学家
    (二)修志人物
七、地方年鉴研究
    (一)年鉴的编纂研究
    (二)年鉴的功能与利用研究
    (三)年鉴的管理研究
    (四)中外年鉴交流研究
八、回顾与前瞻

(7)地方志工作参与乡村治理问题研究 ——以宁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研究的创新点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2 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
        2.1.1 地方志
        2.1.2 地方志工作
        2.1.3 村志
        2.1.4 乡村治理
    2.2 相关理论依据
        2.2.1 协同治理
        2.2.2 善治理论
        2.2.3 共同体理论
3 宁阳县地方志工作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
    3.1 宁阳县概况
        3.1.1 宁阳县基本情况
        3.1.2 宁阳县地方志工作机构概况
    3.2 历史上宁阳县地方志记载的乡村治理活动
        3.2.1 树碑立传,传袭乡村兴学重教的传统
        3.2.2 编修乡土教科书,启蒙村民
        3.2.3 记载乡村风俗,形成乡规民约
    3.3 新时代宁阳县地方志工作在乡村治理中的实践
        3.3.1 推进村志编修,为乡村建设留智
        3.3.2 建设历史文化展馆,留存乡土记忆
        3.3.3 协同推进乡村文明建设,促进乡村德治
        3.3.4 地方志倡树新乡贤,推进村民自治
        3.3.5 以地方志为依据,协同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3.4 宁阳县地方志工作参与乡村治理的成效分析
        3.4.1 推动新型治理组织的产生
        3.4.2 促进新型文化的培育
        3.4.3 增进知识人才的凝聚
        3.4.4 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
4 地方志工作参与乡村治理的问题及原因
    4.1 地方志书编修出版困难,难以发挥存史教化作用
        4.1.1 村两委认识不足,地方志工作机构协同编修志书难
        4.1.2 修志人员素质不平衡,造成志书文化价值低下
        4.1.3 村志出版周期过长,延缓乡村人文、价值观的形成
    4.2 地方志工作机构内外联动不足,协同推动治理难
        4.2.1 地方志工作内部协同治理体系不完善
        4.2.2 地方志工作机构没有融入到乡村文化建设体系中
    4.3 通过村史馆参与乡村治理的方式不成熟
        4.3.1 建设及维护中人财设施保障不足
        4.3.2 村史馆建成后空置,不能有效教化育人
        4.3.3 馆内展品不能很好的体现当地文化
    4.4 地方志工作推动产业发展能力不足
        4.4.1 以地方志为媒介,能够推动的产业经济效益少
        4.4.2 乡村对地方志的开发水平较低
5 推动地方志工作在乡村治理中更好发挥功效的对策
    5.1 促进乡村地方志书编修
        5.1.1 增强村两委对编修村志重要性的认识
        5.1.2 组织修志专业人才队伍,打造乡村德治的主体
        5.1.3 缩短志书出版周期,加速形成新时代价值观
    5.2 推进地方志工作机构内外联动,增强协同治理的能力
        5.2.1 构建自上而下的地方志工作体系
        5.2.2 将地方志工作机构融入乡村文化建设体系
    5.3 探索地方志工作通过村史馆参与乡村治理的新模式
        5.3.1 制定方案制度,规范村史馆建设运营
        5.3.2 开展推介活动,提升村史馆的利用率
        5.3.3 选择能够体现地方历史文化的展品
        5.3.4 展厅设置要能引起村民情感共鸣
    5.4 提升地方志工作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能力
        5.4.1 创造性转化地方志资源
        5.4.2 创新乡村对地方志的开发方式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来新夏的文献学成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生平概述及学术渊源
    第一节 生平概述
    第二节 学术渊源
        一、家学
        二、师承
第二章 目录学成就
    第一节 目录学理论贡献
        一、论目录的起源
        二、论目录书的类别
        三、论目录书的基本结构
        四、论闷录的功能与作用
        五、论目录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六、论目录学与版本学、校勘学的关系
    第二节 目录学史研究
        一、对不同时期目录学事业发展状况的概括
        二、对关注较少的目录学家及其着作的研究
第三章 方志学成就
    第一节 对旧方志整理工作的贡献
        一、旧志资料的类编
        二、旧志目录的编制
        三、旧志的点校与刊印
    第二节 对新方志编修工作的贡献
        一、培养修志人员
        二、为新方志的编纂提供指导
第四章 “三史合一”大文献学思想的形成与实践
    第一节 “三史合一”大文献学思想的形成
    第二节 中国图书事业史研究贡献
        一、编撰《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与《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
        二、梳理图书形态的演变过程
        三、探讨藏书体制与藏书家类型
    第三节 图书馆学贡献
        一、学科建设
        二、专业人才培养
        三、推动《津图学刊》的创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来新夏学术系年简编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9)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域下革命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基本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革命文化与革命精神
    2.1 革命文化
        2.1.1 革命文化的概念
        2.1.2 革命文化的载体
        2.1.3 革命文化的内涵
    2.2 革命精神
        2.2.1 革命精神的内涵
        2.2.2 革命精神的演进
    2.3 革命文化的特征与价值
        2.3.1 革命文化的特征
        2.3.2 革命文化的价值
第三章 传承创新革命文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兴盛
        3.1.1 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
        3.1.2 国家文化软实力显着提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有之义
    3.2 革命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2.1 革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3.2.2 革命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因和直接来源
    3.3 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3.3.1 革命文化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重要力量
        3.3.2 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力量和价值指引
第四章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域下革命文化传承与创新面临的挑战
    4.1 历史虚无主义对革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挑战
        4.1.1 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4.1.2 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危害
    4.2 市场经济和利己主义对革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挑战
        4.2.1 市场经济冲击革命文化的思想道德和崇高追求
        4.2.2 利己主义对革命文化的集体主义产生负面影响
    4.3 信息网络化和价值多元化对革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挑战
        4.3.1 信息网络化对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的传播是一把双刃剑
        4.3.2 培育和践行革命文化核心价值观面临价值多元化的挑战
    4.4 西强我弱的文化传播格局对革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挑战
        4.4.1 革命文化传播面临“西强我弱”的国际文化传播态势
        4.4.2 革命文化走向世界遭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话语霸权的制约
第五章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实现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5.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传承创新革命文化的基本遵循
        5.1.1 不忘本来,继承中国革命文化
        5.1.2 吸收外来,借鉴外来优秀文化
        5.1.3 面向未来,创新中国革命文化
    5.2 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传承创新革命文化的策略
        5.2.1 坚定革命文化自信
        5.2.1.1 坚定革命精神和革命基因自信
        5.2.1.1 坚定革命文化的价值观自信
        5.2.2 保护革命文化资源
        5.2.2.1 高度重视革命文化资源的保护问题
        5.2.2.2 充分发挥革命文化资源的重要作用
        5.2.3 激发革命文化活力
        5.2.3.1 创新革命文化的内容与形式
        5.2.3.2 创新革命文化的话语与表达
        5.2.3.3 创新革命文化的传播与载体
        5.2.4 提高革命文化软实力
        5.2.4.1 革命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源泉
        5.2.4.2 大力发展革命文化事业和革命文化产业
        5.2.4.3 提高中国革命文化的世界竞争力和影响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淮安市地方志资源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综述分析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地方志资源
        2.1.2 地方志资源利用
        2.1.3 公共文化服务
    2.2 理论基础
        2.2.1 服务型政府理论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3 文化资源理论
3 淮安市地方志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3.1 淮安市地方志资源目前所发挥的成效
        3.1.1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
        3.1.2 促进淮安旅游事业的发展
        3.1.3 加强淮安文化交流和文化自信建设
        3.1.4 增强地方存史资政教育功能
    3.2 淮安市地方志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地方志利用机制不健全
        3.2.2 社会对地方志资源缺乏认知
        3.2.3 地方志研究队伍建设滞后
        3.2.4 地方志数字化程度较低
        3.2.5 缺少地方志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缺少地方志资源利用长远规划
        3.3.2 社会对读志用志缺乏了解
        3.3.3 地方志资源开发再利用能力弱
        3.3.4 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不足
        3.3.5 数字化平台建设不完善
4 其他地区地方志资源利用的经验借鉴
    4.1 国内其他地区地方志资源利用概况
        4.1.1 上海:全力打响“地方志品牌文化”
        4.1.2 镇江:引导城市文化塑造
        4.1.3 泉州:形成方志资源有效资政格局
    4.2 经验借鉴
        4.2.1 拓宽地方志资源利用形式
        4.2.2 扩大方志资源影响力
        4.2.3 建立地方志资源利用机制
5 强化淮安市地方志资源利用的对策分析
    5.1 完善地方志资源利用体系建设
        5.1.1 优化地方志资源利用环境
        5.1.2 改进地方志资源利用方式
        5.1.3 加强地方志资源的开发
    5.2 拓宽地方志资源利用途径
        5.2.1 找准服务和民众的结合点
        5.2.2 拓宽公众传播渠道
        5.2.3 提升地方志资源成果普及度
    5.3 提升地方志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5.3.1 打造地方志数字化平台
        5.3.2 推进淮安市方志馆开发建设
        5.3.3 加强地方志资源信息化建设
    5.4 加强地方志队伍建设
        5.4.1 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培养
        5.4.2 创新用人机制
        5.4.3 拓宽方志专业人才培养途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试述第二轮修志对文化建设进程的适应与促进(论文参考文献)

  • [1]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张文杰. 西北大学, 2021(11)
  • [2]乡村小规模学校功能变迁研究 ——以寨里镇孤山学校为个案[D]. 高晓娜.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研究 ——以赣州为例[D]. 余晓东.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4]辽圣宗朝上京道的州县建置研究[D]. 毛正旭.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语言文字改革视角下的教育现代化研究(1892-1949)[D]. 杨伟东.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6]2019年方志学理论研究综述[J]. 黄伟. 上海地方志, 2021(01)
  • [7]地方志工作参与乡村治理问题研究 ——以宁阳县为例[D]. 侯胜男.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8]来新夏的文献学成就研究[D]. 梅洁. 苏州大学, 2020(03)
  • [9]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域下革命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D]. 段渝佳.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10]淮安市地方志资源利用研究[D]. 王娇.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论第二轮制止对文化建设进程的适应与推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