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合作绩效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

产学合作绩效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

一、产学合作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实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敬菲[1](2021)在《组织边界跨越能力对产学研合作项目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创新激情的调节作用》文中指出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企业自身资源越来越难以满足其发展壮大的需要,从而加大了对异质性资源的需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很多企业选择与高校及科研院所进行合作,通过产学研合作项目获取用于自身创新所需的异质性资源。而创新是源于跨越组织边界的合作与知识整合,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需要跨越各类组织边界去获取外部的知识和资源,因此组织边界跨越能力对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开展发挥着关键作用。创新激情作为一种对创新活动的情感性动机,也对产学研合作项目产生影响。基于此,本研究从企业这一研究视角出发,以云南省具有代表性的产学研合作企业为研究样本,研究了组织边界跨越能力、产学研合作项目创新绩效、创新激情三者间的关系。具体而言,首先,对各变量进行概念界定,回顾学界相关领域研究文献,并对其进行整理与分析;其次,基于相关理论提出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关理论模型;最后,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样本数据的获取,并运用SPSS分析软件对获取到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逐一验证本研究所提假设。本研究共计发出调查问卷300份,最终累计回收261份,去除无效问卷32份,共计收回有效问卷229份。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相关假设进行验证。最终,对回归结果进行讨论,并分别从组织边界跨越能力、创新激情方面为企业促进产学研合作项目创新绩效提供对策建议。依据本研究实证结果,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组织边界跨越能力的三个维度(网络能力、IT能力、吸收能力)均对产学研合作项目创新绩效产生显着正向影响;(2)和谐型创新激情正向调节网络能力/吸收能力与产学研合作项目创新绩效间关系;(3)强迫型创新激情负向调节网络能力/吸收能力与产学研合作项目创新绩效间关系;(4)和谐型创新激情及强迫型创新激情在IT能力与产学研合作项目创新绩效间均不发挥调节作用。本研究在理论方面,通过梳理组织边界跨越能力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将其进行概念界定及维度划分,最终将组织边界跨越能力划分为网络能力、IT能力、吸收能力三个维度,对丰富组织边界跨越能力这一相关研究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本研究引入创新激情这一调节变量,将拓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创新绩效前置变量的研究;实践方面,本研究在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对组织边界跨越能力影响产学研合作项目创新绩效的机理进行研究,对提升云南产学研合作项目创新绩效、增强自身竞争实力、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具有真正的指导价值。

李晓[2](2020)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江西省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加快和国际竞争加剧,科技创新成为区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党和国家在2016年提出了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在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提出了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产学研协同创新越来越被重视。江西省内企业和学研机构围绕技术创新开展的合作项目越来越多,产学研协同创新规模不断扩大,政府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引导和监督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随着各协同创新主体投入强度的不断加大,江西省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究竟是怎样的?影响江西省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有效提高江西省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为了寻求以上问题的答案,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系统梳理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及其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建立了主要影响因素与协同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其次,明确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边界,确定变量参数,采用技术市场成交额反映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产出;通过对前人理论成果的整理分析,确定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创新环境、创新主体、创新绩效三个子系统;借助系统动力学建立了三个子系统的因果树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因果关系图和流程图,完成了系统动力学建模。第三,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收集了 2014-2018年江西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相关数据,利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发现:增加政府的R&D投入强度在一定范围内更有利于增加创新产出,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进一步发展;提高产学研合作意愿,有利于提高产学研协同各参与主体的信任度,营造更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氛围,增强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最后,本研究提出了提升江西省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方法建议,以期对促进江西产学研创新绩效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

唐博文[3](2019)在《用于电力市场化的绿色金融模式构建与路径实现及其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快速增长的能源消费与庞大的工业投资,促使了进一步发展能源基础设施的强烈需求。加之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以及城镇化加速带来的公用设施供需压力,导致了我国经济发展对资金需求不断增加,以政府为主要投资者的基础设施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用于未来的规模化与市场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因此,我国政府在各个行业广泛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电力资产证券化以及合同能源管理等绿色金融模式,并出台了一系列辅助这些金融模式工作开展的文件与通知。然而,虽然这些绿色金融模式受到政府高度重视与社会广泛关注,却鲜有PPP项目、电力资产证券化项目以及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成功运营,导致了类似项目的实行缺乏案例提供指导性和借鉴性。PPP项目的融资困难与各类风险预防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即使政府大力支持与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与加入项目运营,但由于缺乏具体的合作管理体系与风险评估机制,社会资本投资者们大多处于观望的态度。以我国工业园区局域电网为例,它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基础设施被我国政府广泛推行,它是包含工业供电、负荷与电网集成为一体并维持电力平衡与用电独立的局域电网,因为资金需求庞大,运营方式复杂,此类项目对于投资者、合作模式与融资方式等各方面要求苛刻与严格。因此,有必要讨论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具体合作细节及收益分配方法,探讨影响PPP项目的各类风险因素,尝试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以及合同能源管理的有机结合,建立综合各类绿色金融模式的市场融资框架,并最终在能源领域中从政府、社会资本投资者以及电力用户的角度与层面提出PPP模式、电力资产证券化与合同能源管理为一体的项目模式,并提供详细的政策建议和经济性评估,为实现这些电力市场中绿色金融模式的推广提供科学的市场策略。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创新成果如下:(1)研究了PPP模式在我国的应用特点与发展问题,阐述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在PPP项目中的职能,对各行业PPP模式的开展程度与效果进行了分析,展现了目前PPP项目的投资环境,明确了在政府建设资金缺乏的背景下PPP模式的主要功能与优势。同时,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对PPP模式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以及电力行业PPP模式的发展机遇和重要性。此外,总结并详细解读现有相关PPP能源项目的政策,为PPP能源项目的推广提供了政策分析与建议。通过案例分析法,对国内外经典的PPP能源项目进行分析,归纳致使这些项目失败的主要风险因素,为推动我国PPP能源项目提出了风险管理与规避方案。通过对PPP项目中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协调配合和互补的努力程度,并采用对单次、多次与无限次博弈三种场景进行分析,确定实现最大收益的利益分配系数,实现了PPP项目合作者们双赢的结果。(2)提出了售电公司基于资产证券化为融资手段的工业园区局域电网市场融资框架。通过对德国电力市场发展与市场化手段的分析,明确了市场运行机制和合理框架的重要性,并借鉴其市场化理念推行具备我国自有特色的电力行业市场化建设。因此,本文研究分析了绿色金融在我国的推行程度,以及相关中央与各地的具体政策实施,通过分级方式明确了现有绿色金融各地的发展阶段,为开展推行电力资产证券化提供了背景解析。通过统计数据,指出了多地售电公司的成立与规划不符合市场需求而导致的市场过度竞争的问题。(3)售电公司作为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角色,如何实现其可持续性发展以及市场内的合理竞争是行业内关注的焦点。因此,为了实现建设健康与具备可持续性发展的电力市场,本文研究了售电公司的发展方向与模式,提出了售电公司通过资产证券化融资,并投资参与工业园区局域电网建设与用电管理,并行使合同能源管理公司提高能效的功能,从而实现售电公司的多元化与可持续性发展,加速工业园区局域电网建设,以及推进电力行业市场化的进程。此外,提出了基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加权资本成本模型的净现值法对工业园区局域电网项目进行投资收益评估,确定该融资方式的实用性与可能性。(4)研究了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的应用现状,确定了其在节能减排效果评估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综合节能减排技术评价所需考量的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和可比性等等各方标准,建立了基于技术性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影响四个方面构建的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定义及测算方法,同时通过指标间相关性分析遴选出9个二级指标(综合节能、单位产量节能量、技术成熟度、节能效益、万元投资节能能力、单位GDP电力消耗率、节能服务应用覆盖率、CO2和污染物排放量)。之后,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综合定性与定量两方面的结果确定各指标权重,从而建立完整的合同能源管理节能减排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调研数据展示合同能源管理在节能减排上的优异改良效果。(5)研究了电力行业PPP项目的应用及其风险与投资收益评估。同时,建立了PPP模式电力项目的合同能源管理及其资产证券化的市场框架,对该市场框架下合同能源管理的三种类型(节能量保证模式、节能效益分享模式和能源费用托管模式)的收益进行分析与对比,并对某电力项目进行了实证分析,为PPP模式的合同能源管理合作双方提供了双赢方案。对PPP项目中合同能源管理的资产证券化进行建模以及案例分析。最后,对项目投资回报以及破产风险进行评估,并提供了实证分析。

尹希文[4](2019)在《中国区域创新环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结构升级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而区域创新环境对产业结构升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区域间产业结构升级存在较大差异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事实。本论文通过对产业结构升级演进的梳理和产业结构现状的总结,认为产业结构升级有两个基本的路径:一是产业结构从传统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软服务化过程;二是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高技术化过程。因此,区域内服务业占比和高技术产业占比直观的反映了区域间产业结构升级的差异和效果。隐藏在区域间产业结构软服务化和高技术化升级差异等问题背后的是区域之间创新环境的不同。区域创新环境是区域基础设施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和创业环境的总和,对区域内的创新活动具有重要影响。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产业结构升级动力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如何促进经济增长新旧动能的转换,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成为当前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是依靠创新,通过区域创新环境促进区域内水平创新和垂直创新,进而为区域产业结构软服务化和高技术化升级提供新动力。本论文集中分析了区域创新环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机制,并为更好地改善区域创新环境,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富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展开:第一,绪论。主要梳理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和结构框架等内容。重点对已有的关于区域创新环境的构成、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以及区域创新环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等文献进行了梳理,并总结了已有研究的前沿和不足之处。第二,相关理论基础。主要对区域创新环境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介绍了熊彼特及相关的创新理论、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配第等相关产业结构理论和区域创新环境相关的理论,为后文分析打下了理论基础。第三,重点分析了中国区域创新环境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现状和问题。通过将产业结构演进分为三个阶段,即制度环境改善与政府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时期、市场环境完善与比较优势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时期和创业环境支持下技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时期,并结合产业结构升级的现状,总结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特征和环境因素。同时,将区域创新环境分为基础设施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和创业环境,利用动态因子分析法,全面评价了区域创新环境的现状和各区域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从省级行政单位区域的创新环境看,最好的地区是北京,其次是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和天津;区域创新环境最差的省份都集中在西部地区,甘肃、宁夏、青海的创新环境评价得分均值最低;从东、中、西部区域的角度看,东部地区的创新环境明显优于中部和西部,东部与中部之间的差距大于中部与西部之间的差距;东部与中部、西部区域创新环境之间的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在产业结构升级的现状和区域创新环境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创新环境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衰弱问题。第四,在前文已有的理论基础上,本论文分析了区域创新环境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首先,利用相关分析工具及结构性分析方法验证区域创新环境对产业结构软服务化和高技术化升级的具有高度相关性,区域创新环境对产业结构高技术化与软服务化有着显着影响。其次,分别讨论了区域创新环境中基础设施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和创新环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区域创新环境各子环境通过产业集聚机制、技术外溢机制、市场竞争机制、协同创新机制和创新要素配置对区域内垂直创新与水平创新产生作用,进而影响区域内的产业结构的高技术化和软服务化升级。最后,进一步利用模型构建,将战略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在技术市场和产品市场上的研发与模仿的策略选择引入其中,检验区域创新环境是否适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并对不同区域创新环境下的产业竞争与合作进行了分析。第五,根据理论研究,本论文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分析了区域创新环境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区域创新环境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区域创新环境中基础设施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和创业环境四个子环境对产业结构高技术化和软服务化都有不同的影响;另一方面,不同区域内,区域创新环境的四个子环境对产业结构高技术化和软服务化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在全国各省级层面数据和分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层面数据的基础上,本论文还收集了城市层面的微观数据(2000-2017年中国230个城市的相关数据),分析区域创新环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通过与全国结果与东中西部地区结果作对比,发现不同区域级别下区域创新环境各子环境对产业结构高技术化和软服务化影响也不相同。多层次的分析和多角度的论证增强了实证分析结论的稳健性和可信性。第六,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以区域创新环境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典型地区——德国莱比锡地区为案例进行分析。通过该地区利用区域创新环境完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践,进一步验证了区域创新环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论。德国莱比锡区域创新环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明显,通过政府推动创业环境的改造、产业集群计划、区域创新环境范围的协调、市场环境与基础环境的重视以及区域不同创新模式的采用,实现了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和软服务化的升级。由于德国莱比锡地区从东德的计划经济到统一后的市场经济转变全面覆盖了区域创新环境改善中的各个方面,作为案例分析有一定的典型性和启示作用。第七,总结理论与实证的分析结果,在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对区域创新环境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政策建议。本论文分别针对基础设施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和创业环境的改善以及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发展模式上如何促进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和软服务化升级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

张为兵[5](2019)在《建筑施工企业产学合作项目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产学合作发挥着愈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推动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企业可以敏锐地捕捉到世界创新的潮流,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非常突出。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可持续发展,诸多建筑施工企业倾向于选择与具有人才优势和知识优势的高校合作。然而,学术界关于产学合作项目管理的研究尚不多见。正因为如此,如何提升建筑施工企业产学合作项目管理绩效,理应成为本文研究的应有之义,其理论与现实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本文通过理论演绎、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建筑施工企业为视角,对产学合作项目管理这一议题展开了较为系统而深入的分析,主要聚焦以下问题的研究:(1)产学合作项目管理的影响因素识别;(2)产学合作项目管理机制模型构建;(3)完善产学合作项目管理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本文获得了以下几个较有新意的研究结论:(1)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发现,建筑施工企业与合作高校之间的信任、联系强度、规范接受程度、行为默契程度以及外部环境等要素对产学合作项目管理有重要影响。(2)从产学合作项目管理中关系嵌入的两个维度——信任和联系强度以及产学合作项目管理中网络惯例的两个维度——规范接受程度和行为默契程度入手,将外部环境融入到产学合作项目管理机制模型的分析框架中,通过问卷调查与实证分析发现,建筑施工企业与合作高校之间的信任、联系强度、规范接受程度、行为默契程度对产学合作项目管理中的企业绩效有显着正向影响,外部环境对产学合作项目管理中的信任、联系强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不具有显着的正向调节效应,外部环境对产学合作项目管理中的规范接受程度、行为默契程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分别具有显着的负向调节效应和正向调节效应。(3)通过理论与规范分析表明,积极重视关系资本管理,推动建筑施工企业产学项目可持续合作;大力发挥建筑施工企业产学合作网络协同作用,提升产学合作项目管理效益;共同营造产学合作良好外部发展环境,激发建筑施工企业产学合作项目管理活力将可能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完善产学合作项目管理的重要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识别了建筑施工企业产学合作项目管理的影响因素,为产学合作项目管理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鉴。(2)以建筑施工企业为例构建了产学合作项目管理机制模型,为产学合作项目管理绩效的提升提供了可能的路径与思路。(3)提出了完善建筑施工企业产学合作项目管理的对策,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产学合作项目管理的理论探索。

刘曼[6](2019)在《校企合作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效果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程科技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一直在我国人才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党的十九大、制造强国战略、技术的快速更新、全球竞争格局无不提出对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无论是产业升级还是进行科技创新,人才皆是第一保障。近年来,校企合作行为大量涌现,对我国科技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校企双方的合作可以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符合双方的利益诉求,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资源分配与利用。因此探讨校企合作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效果的影响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基于此背景下,本文以山东省校企合作项目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校企合作投入、校企合作产出、环境支持三方面影响因素探究校企合作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效果的影响。并以主体行为为中介变量,合作模式为调节变量,探究了校企合作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效果的影响。通过文献分析,理论分析构建了校企合作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效果的理论模型。运用信度分析、效度分析、因子分析验证了量表数据的可靠性。运用回归分析检验了校企合作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效果影响,利用Bootstraping和分层回归法分别验证了主体行为的中介效应与合作模式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校企合作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效果具有正向影响作用:校企合作投入正向影响人才培养效果;校企合作环境支持正向影响人才培养效果;校企合作产出对人才培养效果有正向影响作用;主体行为对校企合作投入、合作产出、环境支持和人才培养效果关系起显着的中介作用;合作模式显着正向调节校企合作环境支持和人才培养效果的关系;合作模式对校企合作环境支持和主体行为的关系呈正向调节作用;合作模式对校企合作投入、合作产出与培养效果的关系无显着的调节作用;合作模式对校企合作投入、合作产出与主体行为的关系无显着调节作用。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校企合作提升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效果的优化政策:以企业为中心形成稳定的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关系;政府层面形成以政策法规为核心支持的保障机制。

陈丽娟[7](2018)在《跨城市创新合作空间结构、合作网络及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知识经济时代下,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区域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反过来又为区域创新提供其发展所需的技术、资金、人才及信息等创新要素并优化创新环境,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2007年,哈弗大学Michael Porter在其主编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07-2008》中,首次提出“创新驱动型经济体”概念,我国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认为必须将其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信息网络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科技全球化的进程也在加快,创新资源在全球配置,创新成果全球共享,产业链向全球延伸,产业链专业化分工趋势越来越明显,创新活动在全球进行,“边界”已经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及科技创新的“壁垒”。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的协调发展新理念,旨在拓展区域及产业发展空间,培育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增长极,进而形成发展的创新动力。随着创新驱动政策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进,不同空间单元为提升其创新竞争力,加快知识技术的流动及扩散,积极推动创新资源在不同空间单元的配置,积极进行优势互补的跨界合作,推进跨界创新合作。再者,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带动下,现代科技创新越发复杂,不再仅仅依赖于一两类学科或某种单一技术,而是多学科、多技术领域的高度交叉和深度融合;科技产品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及个性化在日益增强,科技研发费用及科研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加大、而创新成果的周期却越来越短,不确定性在增大,创新成本提高的同时风险也在日益加大;不同区域资源的“根植性”,形成了各地不同的特色产业,而区域资源禀赋的差异导致经济发展在地理空间上的不均衡分布,单独一个区域不可能全面掌握所有的创新资源,拥有全面的创新优势。基于以上种种因素,要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其综合竞争力,凭一己之力进行创新已然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当前已对跨区域创新合作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当前学者们对于创新合作的理论及实证研究较为深入,而对跨区域创新合作的关注则较少,跨区域创新合作理论还未形成体系,对于区域的选择大都取决于数据获取的便利性而选择以国家、省份、大区域板块或者城市作为空间尺度加以实证分析。在“区域协调战略”引领下,跨区域创新合作也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注,从政府部门历年颁布的区域性规划和政策性文件可以发现我国区域政策的空间尺度在不断细化。介于我国关于区域性规划和政策性文件的最小空间尺度为“城市”,以及城市是省域、大区域板块及国家的一部分,加上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创新资源差异要比省域、大区域板块及国家之间的差异要大,互补优势更为明显,本文选取城市作为研究区域,提出跨城市创新合作理论并对跨城市创新合作空间结构、合作网络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跨城市创新合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并为城市间的协调发展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本文重点关注以专利合作为导向的跨城市创新合作,综合使用科学计量、社会网络分析、地理经济探索性数据分析、空间计量等方法,试图从空间视角以及网络视角对跨城市创新合作能力的空间结构特征及跨城市创新合作网络进行分析,并对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探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提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对跨城市创新合作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上进行梳理,界定本文的研究区域范围,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二章为跨城市创新合作的理论分析。借鉴创新协调发展相关理论、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及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提出跨城市创新合作的含义,剖析其内涵,探究跨城市创新合作动因、运行机制及合作模式,同时探讨了空间结构及合作网络在跨城市创新合作过程中的应用及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提出从空间结构及合作网络资本角度去寻求如何提升跨城市创新合作能力,并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可能路径,以此构建跨城市创新合作的理论框架,为后续实证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为跨城市创新合作能力的空间结构实证分析。利用Arcgis软件、Geoda软件相关分析工具及线性回归分析法对泛珠三角内地九省区城市的创新合作能力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第四章为跨城市创新合作网络实证分析。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跨城市创新合作网络的整体网及个体网特征进行探究,并对泛珠三角内地九省区的跨城市创新合作形式、技术领域空间分布、网络资本对跨城市创新合作能力的影响及其时空演化规律进行相关分析。第五章为跨城市创新合作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利用EVIEWS软件、线性回归法对跨城市创新合作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利用计量经济法、空间杜宾模型对跨城市创新网络资本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探讨。第六章及第七章为跨城市创新合作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分析。基于前文的理论及实证分析,总结归纳跨城市创新合作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陈静[8](2018)在《生态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带来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在工业化过程中所衍生出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成为制约我国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十八大”和“十九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倡议和发展目标,已经直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问题,绿色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共识。这意味着以环境为代价的高能、高污染发展时代已经过去,现阶段所强调的经济、环境、效益三者并重的“三底线”可持续发展模式。这之中作为社会生产主要参与者的“企业”自然也面临着绩效与环保的双重准绳,在提升自身绩效的同时兼顾环保责任已成为企业当前持续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从生态创新和企业绩效提升以及二者关系的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出发,以基础资源理论、制度理论和企业治理理论为基础,从企业生态创新出发,对其前因和后果进行了分析;在这里,前因强调的是影响或者驱动企业生态创新的关键因素,后果强调的是生态创新对企业资源获取能力、对企业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生态创新助推企业绩效改善的一般路径。并以316家企业为样本,对以生态创新提升企业绩效路径中的33个理论假设进行了分析和检验,最终形成了研究结论和对政策制定与优化的启示。本题研究的核心主要围绕4个方面展开:一是在基于制度理论和创新理论的相关文献,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对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取出影响企业生态创新的四个关键因素及其测量指标,对企业生态创新影响企业绩效的前因进行追溯,构建起企业生态创新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为生态创新影响企业绩效的分析奠定基础;二是针对企业生态创新的组织合法性展开分析,从道德合法性、规制合法性和实用合法性的角度探讨了生态创新对企业资源获取的影响,进而,从技术维度、物质维度和关系维度分析了企业从内外两个方面探讨了企业对影响绩效的资源的获取,进而建立起了企业生态创新影响企业绩效提升一般路径框架;三是将企业生态创新影响下的企业绩效区分为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进而考察了生态创新对企业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的直接影响,并探讨了企业生态创新影响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的资源获取的中介效应,从而建立起“影响因素-生态创新-企业绩效”全过程分析架构;四是基于此前有关企业生态创新影响企业绩效提升的前因和后果机理的分析框架,提出33个理论假设,设计实证方案,对生态创新影响企业绩效提升的整个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形成结论并给出了政策建议和启示。紧扣上面四个方面的问题,全文分为导论、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企业生态创新改善企业绩效的路径机理、实证方案设计和实证分析、结论与启示7大部分,基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强化生态化发展的大背景,建立企业生态创新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和生态创新影响企业绩效的分析模型,总结提出企业生态创新影响企业绩效改善的一般路径,并基于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各个部分逻辑贯通,相辅相成,彼此紧密联系。本文分析认为,企业生态创新对企业绩效的直接影响是不确定的,生态创新影响下的资源获取是生态创新影响企业绩效的中介。这种不确定性表现为,在较短的考察期内,企业生态创新和企业经济绩效之间存在负向关系,尽管负向影响的力度不是很大,但企业生态创新和环境绩效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正向关系。这佐证了这样的观点,由于企业生态创新的正外部性效应,即若不能有效地将这种正的外部溢出内部化,企业生产正外部收益所动用的资源就会转化为企业绩效的减值因素,从而企业生态创新尽管满足了环境规制目标却有损于经济绩效改善。其中蕴含着重要的政策启示,就是企业生态创新的激励政策应该重视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设计有效的各种制度和激励手段不能仅仅盯着环境治理问题,也要有利于资源向绿色发展领域的倾斜,一旦企业通过生态创新可以实现资源获取能力和规模上升,生态创新才能真正内化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切实行动。市场竞争带来的压力是驱动企业实施生态创新战略的基础性力量,这种力量的发挥受到高管态度的明显影响,市场竞争压力和政府规制压力的叠加可以形成促进企业生态创新的进一步促动力量。市场竞争同时包含针对消费品市场的争夺和针对生产投入品的争夺。绿色消费观念的深入人心,消费者对绿色产品和服务消费的需求提升可以有效地诱导企业实施生态创新战略,生态创新可能是诸如生产工艺、流程再造等污染预防型创新也可能是诸如末端治理等污染治理型生态创新,这和生态创新先行企业一道加剧企业在投入品领域展开的竞争,形成对企业生态创新的倒逼机制。需要强调的是,企业应对外部竞争而实施生态创新战略的受到企业高管态度的显着影响。因此推动企业生态创新的过程中,应给予市场机制以充分重视,培育环保意识和倡导绿色消费理念的同时,应着力完善企业内部治理,配合市场竞争机制和要素流动机制建设,形成绿色消费拉动和生产竞争驱动的企业生态创新的力量。政府因素是推动企业实施生态创新,进而提升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高管态度在政府规制影响企业生态创新中具有显着性调节效应,政府规制力量和市场竞争力量的叠加会对企业生态创新形成进一步促动。政府规章和政策是对企业行为的直接约束,政府拥有的惩戒权力是对企业不合规或不合法行为的直接震慑;同时,政府手中也拥有和支配者大量的资源,企业行为得到政府认可意味着有机会从政府途径争取更多更优惠的资源,这不仅有助于企业规模扩张以获取规模经济,也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扩张销售规模以提升利润空间。实证分析也证实了政府因素是影响企业生态创新的关键因素。考察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管理者、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交互后发现,企业拥有的冗余资源对政府规制影响企业生态创新没有显着作用,二者关系交互也未通过显着性检验,这说明,政府权威的实现不受企业实际拥有资源多寡的羁绊。在政府规制力量下,企业生态创新的实际效果也受到企业高管态度的明显影响,换句话说,高管态度在政府规制影响企业生态创新中具有显着性调节效应。再者,政府规制力量和市场竞争力量的叠加会进一步形成促动企业生态创新的力量。因此,政府在财税、资源、环境、人才和金融等方面政策的制定应该形成与市场机制的有效协同,综合应用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手段,而非简单的实施严苛的惩戒措施。组织资源冗余是企业生态创新的重要积极因素,但这种积极力量发挥作用的大小与高管态度密切相关。企业生态创新需要一定量的生产资源,冗余资源为企业生态创新提供了更加灵活的财务和行动空间,但是,如果考虑到生态创新所需资源的异质性,企业当前的冗余资源可能并不足以支撑企业实施生态创新政策。对此,实证分析发现,尽管企业的资源冗余对生态创新有正向影响;但是,在与其他要素的关系交互中,只有市场竞争对生态创新影响中存在冗余资源的中介效应,其他的关系交互作用都不明显。这说明,市场竞争驱动企业实施生态创新战略时,企业当前拥有和支配的资源结构、性质和状态具有束紧作用;但其他交互关系的不显着,既说明了政府力量的实现不受企业资源状况的羁绊,也说明一旦企业高管人员决定实施生态创新战略,则企业当前的拥有和支配的资源状况的约束力将会下降,因为高管人员的坚定意志意味着其会设法突破当前生态创新的资源束紧。这意味着,以灵活的制度设计和治理机制,促进企业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法挖掘资源潜力以服务生态创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管理者对待企业生态创新的态度是至关重要,高管的积极态度在冗余资源、市场竞争和政府规制影响企业生态创新的机制中具有显着的调节效应,彰显了企业决策者对企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的重要影响。揭示了在促进企业生态创新的过程中,强化高管环保教育的重要性。同时,由于高管在企业内地位的特殊性,强化企业内部治理,将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落到实处,在对高管的考核中纳入绿色指标,对高管行为进行绿色征信,应该作为能影响企业生态创新的重要举措予以重视。较之以往的文献,上述分析中凸显出本文以下新颖之处:第一,总结提出关键因素及其关系互动影响企业生态创新的分析框架。在相关理论文献的基础上,从企业内部和外部因素角度分析,总结提出了影响企业生态创新关键因素。以及关键因素之间的关系互动影响企业生态创新的分析框架,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从理论到实证得出了富有现实意义的结论,强调促进企业生态创新的政策制定,应该充分考虑市场竞争、企业资源状况和高层管理者的重要影响力,丰富和拓展了企业生态创新研究的理论和实务空间;第二,提出了企业生态创新影响企业绩效改善的一般路径。分析指出生态创新对组织合法性的提升强化了企业资源获取的能力,并从技术维、物质维和关系维分析了企业从内部和外部对资源的获取,进而对企业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形成与改善的影响,并进行了实证研究。该路径揭示出对生态创新作用于企业绩效应该有更加全面的系统性认识;强调依托市场机制,有利于提升企业资源获取的各项制度和激励手段,不仅有利于企业绩效改善,推动企业将生态创新内化于日常的切实行动,也能成为政府规制手段的有力补充。第三,从企业内部和外部因素及其关系交互影响企业生态创新、进而作用于企业绩效改善的思路和角度,发现高管的积极态度在冗余资源、市场竞争和政府规制影响企业生态创新的机制中具有显着的调节效应,揭示出管理者生态化教育、强化企业内部治理和在高管绩效考核中纳入绿色指标,以及针对高管实施绿色征信举措的重要性,对现实企业管理和企业绿色创新实践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第四,在影响企业生态创新的各种因素及其交互关系的分析中,发现企业资源冗余作用的特殊性。市场竞争驱动企业实施生态创新战略时,企业已经拥有或者支配的资源结构、性质和状态是重要的束紧力量;但资源冗余与其他因素交互关系作用的不显着,说明政府环境规制力量的实现不受企业资源状况的羁绊;当企业高管群体形成了实施生态创新的坚定意志时,企业资源状况的束紧力将会下降,这二者均说明了企业拥有的资源状况并不能构成企业拒绝生态创新的借口或者主导力量。促进企业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法挖掘资源潜力以服务生态创新,以市场竞争和政府规制倒逼企业生态创新的机制安排有重要现实意义。第五,管理者对待企业生态创新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高管的积极态度不仅在影响企业生态创新的机制中具有显着的调节效应,而且,在生态创新影响企业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的分析中也有重要影响,表现为:一是高管环保态度在企业生态创新影响企业绩效改善中,发挥着以资源获取为中介的调节效应;二是企业资源获取在企业生态创新影响企业绩效改善中,发挥着以高管环保态度起调节作用的中介效应。揭示了管环保教育的重要性。

冯海燕[9](2018)在《产学研合作的协同效应及路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科技创新亦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产学研合作”作为我国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而日益受到重视。我国产学研合作历经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与成效,但是由于我国经济运行环境、科研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在地区间存在巨大差异,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以及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复杂化、多维化的新特点,加之我国目前经济处于转型期,对于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的产学研合作实践中,很多产学研合作的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由于理论界对产学研合作的影响因素、机制、运行和发展变化规律尚没有形成清晰、统一的认识,政策制定者因此难以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如何提高合作效率、优化合作路径、制定合理有效的评估指标成为产学研合作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也是一个亟需实证检验的问题。本文的研究以提升产学研合作效率为目标,通过对影响产学研合作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炼出制约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因素为双方的合作关系。以双方合作关系的分析入手,沿产学研合作中信息产生、传递、流动的线索开展分析研究工作。针对产学研合作中信息的产生,从共生网络的视角,对网络中各类产学研各主体之间、各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构建了产学研合作共生网络模型;根据产学研合作中信息的流动与传递关系的特点,构建了产学研合作的小世界网络模型;并模拟产学研合作方选择机制,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小世界网络动力机制模型,为产学研合作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新的参考。首先,基于对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的思考,结合实际的产学研主体情况,梳理了我国的产学研发展趋势,基于统计角度识别了产学研合作的五类主要影响因素;以提高产学研合作效率为出发点,逐一梳理影响因素包含的评价项目,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实证统计数据对产学研合作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参数校验以及修正,对这五类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影响因子、负荷系数、影响效果等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给出实际的影响程度。其次,以提高产学研合作效率为目的,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本文对产学研区域合作中企业与学研机构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学研机构与企业形成的共生关系可增加环境最大容量的理论,并构建了新型的产学研共生关系模型;利用产学研合作共生的关联性、集聚性及兼容性等特征,提出共生度由共生关联度、共生集聚度以及共生兼容度构成的理论,并构建了共生度模型及对应的测度评价体系,以实现对产学研共生关系的测量与评价;基于构建的产学研共生模型以及共生度评价体系,对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共生度和共生效率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各地区的共生度指标,并对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再次,本文从提高产学研合作中知识传递、流动与产生的效率进而提高产学研合作的效率入手,借鉴第三章和第四章的部分结论,基于小世界网络的视角对知识传递与产生的路径优化开展研究,提出基于个体经济价值提升的演化动力机制并构建了演化模型;针对合作对象选择,提出并设计了基于专业化程度、科研能力、关系、信任、社会资源等五类合作对象选择规则;基于以上机制、规则,对传统的小世界网络进行了改造,构建了基于知识传递路径优化的产学研合作小世界网络模型、知识协同度模型以及知识协同度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小世界网络模型开展了数学仿真研究以及分析评估。最后,根据研究结果,给出了本文的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以及展望。

仝梦云[10](2018)在《产学研合作绩效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以山西省为例》文中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加剧的时代,国家大力鼓励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科研实力。面临这种趋势,产学研合作作为提升国家创新实力的有效手段受到了重视,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文件来鼓励全国范围内产学研合作的开展和运行。为了充分了解产学研合作的运行情况和成效,本文以产学研合作绩效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构建了产学研合作绩效影响因素的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模拟仿真,从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来保障产学研合作的绩效。首先,我们运用文献分析法,分析了产学研合作的核心主体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对产学研合作绩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本文的产学研合作绩效影响因素体系,将影响产学研合作绩效的因素整合为四个方面:产学研合作的投入,包括政府和企业为了合作顺利进行的投资,以及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经费投入;产学研合作收益,包括技术市场交易额,高校、科研机构转让专利的收益以及创新成果转化为新产品面向市场销售获得的收益;产学研合作的水平,包括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的深度和持久度,也包括了合作创新成果的转化效率;产学研合作的环境,既包括产学研合作的内部知识共享、研发人才、利益分配的影响,也包括外部宏观的政策支持,中介支持等因素,还包括了产学研主体的合作意愿。根据这四个方面,结合投入-产出理论,依据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分析了产学研合作绩效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的适应性、系统边界,建立了产学研合作绩效的因果关系图和存量流量图,完成了本文的系统动力学建模。最后,本文以山西省为例,收集了山西省2014年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数据,利用Venim Ple进行了系统仿真,从仿真结果来看,产学研合作的投入、合作创新成果的转化率、合作的内外部环境均对提升产学研合作绩效有重要的作用,根据仿真结果,为提升山西省产学研合作绩效提供了合理意见和建议。

二、产学合作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实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产学合作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组织边界跨越能力对产学研合作项目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创新激情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目标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目标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第一节 组织边界跨越能力相关研究综述
        一、 组织边界跨越能力内涵综述
        二、 组织边界跨越能力维度综述
        三、 组织边界跨越能力结果变量综述
    第二节 产学研合作项目创新绩效相关研究综述
        一、 产学研合作项目内涵综述
        二、 产学研合作项目创新绩效测量综述
        三、 产学研合作项目创新绩效前因变量综述
    第三节 创新激情相关研究综述
        一、 激情及创新激情内涵综述
        二、 创新激情维度及测量综述
    第四节 文献述评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 动态能力理论
        二、 资源互补理论
        三、 组织边界理论
        四、 开放式创新理论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 组织边界跨越能力
        (一) 网络能力
        (二) IT能力
        (三) 吸收能力
        二、 创新激情
        三、 产学研合作项目创新绩效
    第三节 组织边界跨越能力与产学研合作项目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
        一、 网络能力与产学研合作项目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
        二、 IT能力与产学研合作项目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
        三、 吸收能力与产学研合作项目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
    第四节 创新激情的调节作用假设
        一、 和谐型创新激情的调节作用假设
        二、 强迫型创新激情的调节作用假设
第四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问卷设计
        一、 调研对象的选择
        二、 问卷设计过程
        三、 问卷结构
    第二节 变量测量
        一、 解释变量测量
        二、 被解释变量测量
        三、 调节变量测量
        四、 控制变量测量
    第三节 小样本预测试
        一、 小样本预测试方法
        二、 小样本预测试结果
        (一) 组织边界跨越能力的信度检验与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二) 产学研合作项目创新绩效的信度检验与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三) 创新激情的信度检验与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第四节 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一、 数据收集
        二、 描述性统计分析
        三、 信效度分析
        (一) 组织边界跨越能力
        (二) 产学研合作项目创新绩效
        (三) 创新激情
        四、 相关性分析
第五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假设检验
        一、 网络能力、创新激情与产学研合作项目创新绩效
        二、 IT能力、创新激情与产学研合作项目创新绩效
        三、 吸收能力、创新激情与产学研合作项目创新绩效
    第二节 稳健性检验
    第三节 研究结果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研究启示
        一、 理论贡献
        二、 实践启示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预测试调查问卷
    附录 B 正式调查问卷
    附录 C
致谢
作者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1. 发表的学术论文
    2. 主持的课题
    3. 参与的课题

(2)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江西省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创新理论
        2.1.2 协同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产学研协同创新相关研究
        2.2.2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2.2.3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相关研究
    2.3 系统动力学
        2.3.1 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
        2.3.2 系统动力学的步骤
第3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模型构建
    3.1 系统动力学适用性分析
    3.2 系统边界确定与基本假设
        3.2.1 系统边界确定
        3.2.2 基本假设
    3.3 产学研协同创新子系统因果分析
        3.3.1 创新环境子系统
        3.3.2 创新主体子系统
        3.3.3 创新绩效子系统
    3.4 系统动力学建模
    3.5 模型检验
第4章 模型仿真——基于江西的分析
    4.1 江西省产学研协同创新现状
    4.2 模拟仿真
        4.2.1 单一情景分析
        4.2.2 复杂情景分析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与建议
        5.1.1 研究结论
        5.1.2 政策建议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用于电力市场化的绿色金融模式构建与路径实现及其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意义
        1.1.2 电力市场化需要PPP模式
        1.1.3 资产证券化与合同能源管理是落实PPP电力项目的有效手段
        1.1.4 PPP模式能满足我国“一带一路”与节能减排的战略需求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需要解决问题
        1.2.1 PPP模式的研究现状
        1.2.2 资产证券化与合同能源管理的研究现状
        1.2.3 售电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现状
        1.2.4 电力行业实施各类金融手段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拟采用的技术路线
        1.3.3 论文结构安排
2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机制与内涵
    2.1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内涵
        2.1.1 缓解政府建设资金缺乏的压力
        2.1.2 PPP模式是“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2.1.3 政府在PPP模式中的职能
        2.1.4 社会资本成为投资管理的参与者
        2.1.5 我国PPP项目的投资环境与行业分布
    2.2 电力行业中PPP模式的基础设施建设内容
        2.2.1 PPP电力项目政策总结与解读
        2.2.2 电力行业PPP模式的发展机遇
        2.2.3 工业园区局域电网的建设
    2.3 PPP模式电力项目的风险与政策应对
        2.3.1 PPP电力项目失败案例总结
        2.3.2 PPP电力项目各类风险的政策解决方案
        2.3.3 PPP电力项目成功案例分析
    2.4 PPP模式下的利益分配博弈分析
        2.4.1 单次博弈分析
        2.4.2 多次博弈分析
        2.4.3 无限次博弈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资产证券化在电力行业的合作路径选择
    3.1 德国电力行业市场化的启迪
    3.2 资产证券化发展在电力行业的发展路径
        3.2.1 我国绿色债券的投资环境分析
        3.2.2 资产证券化形式与应用领域
        3.2.3 电力行业中的证券化手段
    3.3 我国售电公司资产证券化框架设计
        3.3.1 我国售电公司发展进程
        3.3.2 电力行业资产证券化过程
        3.3.3 售电公司通过资产证券化融资发展的市场框架构建
        3.3.4 售电公司的金融模型与评估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减排低碳技术模糊综合评价
    4.1 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4.1.1 我国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需求
        4.1.2 合同能源管理节能减排效果评价存在的问题
    4.2 合同能源管理节能减排的使用
    4.3 合同能源管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1 节能技术评价标准需满足的基本要求
        4.3.2 评价指标的遴选与优化
        4.3.3 评价指标定义及测算方法
        4.3.4 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
        4.3.5 定性模糊指标的量化处理
        4.3.6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7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设备状态评价
    4.4 本章小结
5 PPP电力项目的投资回报与风险评估
    5.1 PPP电力项目中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选择
        5.1.1 节能量保证模式
        5.1.2 节能效益分享模式
        5.1.3 能源费用托管模式
        5.1.4 合同能源管理效益评估模型
        5.1.5 实证案例分析
    5.2 PPP电力项目合同能源管理的资产证券化投资回报分析
        5.2.1 项目实施路径
        5.2.2 项目投资回报建模与分析
        5.2.3 实证案例分析
    5.3 PPP电力项目的投资风险评估
        5.3.1 电力项目的投资回报分析
        5.3.2 电力项目投资公司的破产风险评估
        5.3.3 实证案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符号或变量文字含义说明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和参与的科研情况
    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B.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奖励
    C.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4)中国区域创新环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1 区域创新环境的研究综述
        1.3.2 区域创新环境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研究综述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区域创新环境的内涵
        2.1.2 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
    2.2 熊彼特及相关创新理论
        2.2.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2.2 技术创新理论的新古典学派
        2.2.3 技术创新理论的新熊彼特学派
        2.2.4 技术创新理论的制度创新学派
        2.2.5 技术创新理论的国家创新系统学派
    2.3 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
        2.3.1 马克思的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2.3.2 产业结构演进的相关理论
        2.3.3 产业集聚理论
    2.4 区域创新环境的相关理论
        2.4.1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思想
        2.4.2 创新环境理论
        2.4.3 三螺旋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区域创新环境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现状及问题
    3.1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现状及环境因素分析
        3.1.1 产业结构升级的历程
        3.1.2 产业结构升级的现状
        3.1.3 产业结构升级的特征
        3.1.4 产业结构升级的环境因素
    3.2 中国区域创新环境的现状及评价
        3.2.1 区域创新环境的度量方法
        3.2.2 区域创新环境指标体系的构建
        3.2.3 中国区域创新环境的现状及差异性
    3.3 中国区域创新环境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问题
        3.3.1 体制改革红利对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作用消退
        3.3.2 人口结构变化导致的产业结构升级比较优势改变
        3.3.3 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满足产业结构升级需求
        3.3.4 对外贸易环境恶化与外资红利的逐步消退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区域创新环境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机制分析
    4.1 区域创新环境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性分析
        4.1.1 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选择
        4.1.2 区域创新环境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系数分析
        4.1.3 区域创新环境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脉冲响应分析
    4.2 中国区域创新环境及各子环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分析
        4.2.1 区域基础设施环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分析
        4.2.2 区域市场环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分析
        4.2.3 区域人文环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分析
        4.2.4 区域创业环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分析
    4.3 区域创新环境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效果的模型构建
        4.3.1 基本模型
        4.3.2 不同区域创新环境下的产业结构升级推导
        4.3.3 区域创新环境对产业结构影响模型的解释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区域创新环境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
    5.1 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5.1.1 全局空间相关性检验的统计指标构建
        5.1.2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及选择依据
        5.1.3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空间相关性特征的检验
    5.2 静态和动态面板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及估计
        5.2.1 静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基本形式
        5.2.2 静态面板空间模型的MLE估计
        5.2.3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设定及估计
        5.2.4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估计方法的选择
    5.3 区域创新环境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5.3.1 区域创新环境对产业结构服务化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5.3.2 区域创新环境对产业结构高技术化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5.4 基于城市微观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5.4.1 变量的选择及处理
        5.4.2 城市微观数据的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国外区域创新环境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案例分析
    6.1 德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历程
    6.2 莱比锡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困境
    6.3 莱比锡区域创新环境构建的问题
        6.3.1 区域市场环境竞争机制缺失
        6.3.2 区域人文环境人力资本供求不匹配
        6.3.3 政府推进型创业环境的政策选择困境
    6.4 莱比锡产业结构升级效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区域创新环境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政策建议
    7.1 促进基础设施环境信息化程度提升
        7.1.1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化完善程度
        7.1.2 构建以互联网为中心的信息平台
        7.1.3 因地制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7.2 建立公平的区域市场环境
        7.2.1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
        7.2.2 完善市场制度设计,发挥政府监管职能
        7.2.3 扩大对外开放,合理利用技术外溢机制
    7.3 引导区域人文环境完善
        7.3.1 提升区域人力资本存量
        7.3.2 有效调节区域创新环境内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
        7.3.3 加强产业间协同发展,推动产业联盟建立
    7.4 提升创业环境建设质量
        7.4.1 完善区域创业环境,鼓励创业活动
        7.4.2 注重企业孵化,促进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
        7.4.3 支持创业活动,激发市场创业热情
    7.5 根据不同区域和产业特征,制定区域政策
        7.5.1 根据区域差异,制定产业结构升级合理目标
        7.5.2 合理利用不同区域创新子环境,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7.5.3 注重区域创新环境行政级别划分,合理规划区域创新环境
    7.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城市列表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5)建筑施工企业产学合作项目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问题提出
        1.3.1 当前相关研究局限
        1.3.2 本文拟解决问题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和论文结构
        1.5.1 技术路线
        1.5.2 论文结构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产学合作理论
        2.1.1 产学合作的提出
        2.1.2 产学合作的类型
        2.1.3 产学合作的影响因素
        2.1.4 评述: 产学合作理论对产学合作项目管理的理论借鉴
    2.2 项目管理理论
        2.2.1 项目管理的溯源
        2.2.2 项目管理的概念与过程
        2.2.3 评述: 项目管理理论对产学合作项目管理的理论借鉴
    2.3 社会网络理论
        2.3.1 社会网络的概念
        2.3.2 社会网络理论的发展历程
        2.3.3 社会网络理论的应用领域
        2.3.4 评述: 社会网络理论对产学合作项目管理的理论借鉴
    2.4 本章小结
3 建筑施工企业产学合作项目管理案例研究
    3.1 案例的选取
    3.2 JJ集团和高校产学合作项目管理研究
        3.2.1 信任是产学合作项目管理中的基石
        3.2.2 加强沟通使产学合作项目更有效率
        3.2.3 规范化的制度提升产学合作项目管理绩效
        3.2.4 紧密的行为默契度让产学合作项目管理更加精细化
    3.3 WH集团和高校产学合作项目管理研究
        3.3.1 嵌入性关系下建立的产学合作项目更容易结成战略联盟
        3.3.2 “多部门—跨部门”的协同体系让产学合作项目优势得到提升
        3.3.3 政府政策的积极引导和培育是产学合作项目的有力支撑和保障
        3.3.4 中介组织对产学合作项目管理发挥重要补充作用
    3.4 案例研究的综合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建筑施工企业产学合作项目管理机制模型构建
    4.1 变量的测量
        4.1.1 建筑施工企业产学合作项目管理中的关系嵌入
        4.1.2 建筑施工企业产学合作项目管理中的网络惯例
        4.1.3 建筑施工企业产学合作项目管理中的外部环境
        4.1.4 建筑施工企业产学合作项目管理中的企业绩效
    4.2 研究假设及初始概念模型
        4.2.1 研究假设
        4.2.2 初始概念模型
    4.3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4.3.1 问卷设计
        4.3.2 数据收集
        4.3.3 分析方法
    4.4 描述性统计
        4.4.1 问卷基本信息
        4.4.2 企业绩效的描述性统计
    4.5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4.5.1 变量的信度分析
        4.5.2 变量的效度检验
    4.6 模型构建的回归分析
        4.6.1 多元线性回归三大基本问题检验
        4.6.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4.6.3 实证结果与讨论
    4.7 本章小结
5 完善建筑施工企业产学合作项目管理的对策
    5.1 积极重视关系资本管理
    5.2 大力发挥产学合作网络协同作用
    5.3 共同营造产学合作良好外部发展环境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访谈提纲
附录Ⅱ: 调查问卷

(6)校企合作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效果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校企合作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效果影响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校企合作
        2.1.2 工程科技人才与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效果
        2.1.3 校企合作主体行为
        2.1.4 校企合作模式
    2.2 校企合作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效果影响的理论分析
        2.2.1 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分析
        2.2.2 基于人才成长理论的分析
    2.3 假设提出
        2.3.1 校企合作对人才培养效果的作用分析
        2.3.2 主体行为对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效果关系的中介作用分析
        2.3.3 合作模式对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效果关系的调节作用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校企合作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效果影响的实证设计
    3.1 变量的测度
        3.1.1 解释变量
        3.1.2 被解释变量
        3.1.3 中介变量
        3.1.4 调节变量
        3.1.5 控制变量
    3.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3.2.1 问卷设计
        3.2.2 数据收集
    3.3 数据初步分析
        3.3.1 描述性统计
        3.3.2 相关性分析
    3.4 信效度检验
        3.4.1 信度检验
        3.4.2 效度检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校企合作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效果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主效应分析
    4.2 中介效应分析
        4.2.1 以主体行为为中介的合作投入对培养效果影响
        4.2.2 以主体行为为中介的环境支持对培养效果影响
        4.2.3 以主体行为为中介的合作产出对培养效果影响
    4.3 调节效应分析
        4.3.1 合作模式对主效应的调节作用分析
        4.3.2 合作模式对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分析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5 结果讨论与对策建议
        4.5.1 结果讨论
        4.5.2 对策建议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跨城市创新合作空间结构、合作网络及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创新合作相关理论
        1.3.2 跨城市创新合作相关理论
        1.3.3 创新合作及跨城市创新合作实证分析相关文献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区域选择
    1.6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跨城市创新合作理论分析
    2.1 跨城市创新合作理论支撑
        2.1.1 创新协调发展相关理论
        2.1.2 区域经济学理论
        2.1.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2 跨城市创新合作理论分析
        2.2.1 跨城市创新合作概念界定
        2.2.2 跨城市创新合作动因
        2.2.3 跨城市创新合作运行机制
        2.2.4 跨城市创新合作模式
        2.2.5 空间结构、网络资本在跨城市创新合作的应用及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跨城市创新合作能力空间分析
    3.1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及处理
        3.1.1 研究思路
        3.1.2 研究方法
        3.1.3 数据来源及处理
    3.2 跨城市创新合作能力空间差异的测度
        3.2.1 跨城市创新合作能力的空间绝对差异
        3.2.2 跨城市创新合作能力的全局空间趋势分析
    3.3 跨城市创新合作能力的方差变异分析
    3.4 跨城市创新合作能力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3.4.1 空间自相关分析理论基础
        3.4.2 空间自相关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跨城市创新合作网络分析
    4.1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与处理
        4.1.1 研究思路
        4.1.2 研究方法
        4.1.3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 跨城市创新合作总体状况分析
    4.3 跨城市创新合作网络特征
        4.3.1 整体网分析
        4.3.2 个体网分析
    4.4 跨城市创新合作形式
    4.5 跨城市创新合作技术领域的空间分布
        4.5.1 跨城市创新合作在技术领域的总体分布情况
        4.5.2 跨城市创新合作在技术领域的空间分布
    4.6 网络资本与跨城市创新合作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跨城市创新合作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5.1 研究思路
    5.2 跨城市创新合作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5.2.1 研究方法
        5.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5.2.3 跨城市创新合作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5.3 跨城市创新合作网络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5.3.1 研究方法
        5.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3.3 跨城市创新合作网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跨城市创新合作发展存在的问题
    6.1 跨城市创新合作能力的空间布局方面
        6.1.1 跨城市创新合作能力的空间差异大,空间分布呈现不均衡态势
        6.1.2 跨城市创新合作存在空间相关性,呈现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特征,两集聚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6.2 跨城市创新合作网络方面
        6.2.1 整体网络关系稀疏,网络结构越来越分散,网络密度及派系发展还有待丰富
        6.2.2 重要节点城市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及各省会城市,其中心性和控制力还需提升
        6.2.3 跨城市创新合作网呈现异配性
        6.2.4 各城市在技术领域方面的跨城市创新合作并未发挥其自身比较优势
    6.3 跨城市创新合作系统方面
        6.3.1 跨城市合作创新驱动子系统未实现有效协同
        6.3.2 跨城市创新合作主体的主动性有待提升
        6.3.3 跨城市创新合作环境仍不完善
    6.4 政策体系方面
        6.4.1 行政壁垒导致各城市发展规划的割裂
        6.4.2 区域发展规划泛化及重叠导致恶性竞争
第7章 推进跨城市创新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缩小各城市跨城市创新合作能力上的空间差异
        7.1.1 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
        7.1.2 核心城市的区域带动作用
    7.2 优化跨城市创新合作网络
        7.2.1 提升网络规模及网络密度
        7.2.2 提高跨城市创新合作网络中核心城市的中心性和控制力
        7.2.3 发挥各城市特色技术领域的优势
    7.3 加强各城市的网络资本建设
    7.4 构建跨城市创新合作的协调机制
        7.4.1 搭建信息共享机制
        7.4.2 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7.4.3 完善风险分担机制
    7.5 营造有利于跨城市创新合作的良好环境
        7.5.1 搭建跨城市创新合作的服务平台
        7.5.2 发挥政府部门在跨城市创新合作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8)生态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与结构
    六、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七、本文不足
第一章 文献述评
    第一节 核心概念梳理
        一、生态创新
        二、企业绩效
    第二节 企业生态创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一、企业生态创新的基本研究脉络
        二、生态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述评
    第三节 企业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一、企业绩效评价
        二、企业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述评
    第四节 企业生态创新作用于企业绩效研究述评
第二章 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实证分析
    第一节 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因素
        一、内部影响因素
        二、外部影响因素
        三、内外部影响因素的整合
    第二节 关键影响因素促进企业生态创新的基本路径
        一、关键影响因素提取
        二、不同类型关键影响因素的交互
        三、企业生态创新的关键变量及其作用路径
    第三节 生态创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实证模型的推导和构建
        二、研究假设
        三、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四、问卷测试与有效性控制
        五、关键因素影响生态创新的实证分析
第三章 生态创新影响企业绩效提升的机理分析
    第一节 企业实现高绩效的动力机制
        一、企业高绩效形成的基础资源观
        二、企业高绩效形成的能力观
        三、企业高绩效形成的知识观
        四、企业绩效的形成模式
    第二节 生态创新与企业资源获取
        一、生态创新影响企业资源获取的机制
        二、生态创新对企业获取关键资源的影响
    第三节 生态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一、生态创新与企业环境绩效
        二、生态创新与企业经济绩效
    第四节 生态创新影响企业绩效提升的一般路径
第四章 生态创新对企业绩效影响效应的实证模型
    第一节 实证模型的推导与构建
        一、实证模型的推导
        二、模型的恰适性
    第二节 研究假设
        一、生态创新影响企业绩效的假设
        二、资源获取中介作用的假设
        三、高管环保态度与资源获取的交互影响假设
        四、本阶段研究假设的汇总
    第三节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一、问卷设计
        二、变量测量
    第四节 问卷测试与有效性控制
        一、问卷测试
        二、问卷有效性控制
第五章 生态创新影响企业绩效提升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数据收集与处理
        一、数据收集
        二、数据处理
    第二节 数据描述
        一、样本数据描述
        二、测量题项数据描述
    第三节 信度和效度检验
        一、信度检验
        二、效度检验
    第五节 回归分析与假设验证
        一、生态创新影响企业绩效以及资源获取的中介作用
        二、有高管环保态度调节和资源获取中介的混合作用
        三、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研究的总体逻辑
        二、基本结论
    第二节 主要贡献与启示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有关企业生态创新与企业绩效的调查问卷
致谢

(9)产学研合作的协同效应及路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1.4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产学研合作概述
        2.1.1 产学研合作的内涵
        2.1.2 产学研合作的动因
        2.1.3 产学研合作效率的评价
        2.1.4 产学研合作的影响因素
    2.2 产学研协同创新
        2.2.1 协同创新的内涵
        2.2.2 协同创新的成果评价
        2.2.3 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
    2.3 产学研合作的共生及复杂网络特性
        2.3.1 共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3.2 共生理论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应用
        2.3.3 产学研合作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
        2.3.4 小世界网络在产学研知识扩散和转移路径中的应用
    2.4 小结与综述
3 产学研合作的影响因素相关性研究
    3.1 产学研合作现状分析
        3.1.1 产学研合作中大学主体现状
        3.1.2 产学研合作中企业主体现状
        3.1.3 产学研合作中主体关系现状
        3.1.4 产学研外部环境现状
    3.2 产学研合作效果影响因素相关性的模型构建
        3.2.1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准备
        3.2.2 产学研合作影响因素之间相关性假设
        3.2.3 基于实际数据的模型构建
    3.3 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3.3.1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3.3.2 模型的检验与修正
        3.3.3 模型的求解
        3.3.4 模型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共生理论的产学研协同效应优化
    4.1 产学研合作的共生性理论
        4.1.1 产学研合作共生的基本问题
        4.1.2 产学研合作共生的要素分析
    4.2 产学研合作共生关系模型的构建
        4.2.1 Logistic模型
        4.2.2 产学研共生关系模型构建
        4.2.3 我国产学研共生关系实证研究
    4.3 互惠共生模式下产学研合作的共生性
        4.3.1 共生度与共生效率的关系构建
        4.3.2 共生效率与共生度的指标测度
        4.3.3 共生度与共生效率的相关性分析
    4.4 我国各地区产学研共生效率及共生度的测算与分析
        4.4.1 共生关联度测算
        4.4.2 共生集聚度测算
        4.4.3 共生兼容度测算
        4.4.4 共生效率测算
        4.4.5 共生度与共生效率的相关性实证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小世界网络模型的产学研协同路径优化
    5.1 小世界网络理论在产学研合作中的运用
        5.1.1 小世界网络概述
        5.1.2 产学研合作知识流动网络
        5.1.3 小世界网络在产学研合作知识流动网络中的应用
    5.2 基于小世界网络的产学研协同模型构建
        5.2.1 基于知识流动的产学研合作网络
        5.2.2 产学研协同的小世界网络模型构建
        5.2.3 演化动力机制及合作对象选择规则的优化
        5.2.4 优化后的网络模型
    5.3 基于小世界网络模型的产学研知识协同仿真及效应分析
        5.3.1 仿真流程和仿真方案设计
        5.3.2 小世界网络的仿真演化过程
        5.3.3 特征路径长度和聚类系数仿真结果
    5.4 知识流动网络路径优化前后的协同效应对比分析
        5.4.1 知识协同效应的对比分析
        5.4.2 灵敏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产学研合作绩效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以山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基础理论介绍
    2.1 产学研合作相关理论
        2.1.1 产学研合作内涵
        2.1.2 产学研合作模式
        2.1.3 产学研的合作动力
    2.2 产学研合作绩效研究综述
        2.2.1 .产学研合作绩效内容
        2.2.2 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方法
    2.3 系统动力学相关知识
        2.3.1 系统动力学内涵
        2.3.2 系统动力学相关概念
        2.3.3 因果关系图
        2.3.4 存量流量图
        2.3.5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过程
        2.3.6 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PLE
第三章 产学研合作绩效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产学研合作绩效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 产学研合作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3.3 从合作主体角度来分析影响因素
    3.4 产学研合作绩效影响指标内容
        3.4.1 产学研合作投入指标
        3.4.2 产学研合作收益指标
        3.4.3 产学研合作环境指标
        3.4.4 产学研合作水平
第四章 产学研合作绩效影响因素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4.1 系统动力学模型建模步骤
    4.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产学研合作绩效建模准备
        4.2.1 系统动力学适用性分析
        4.2.2 系统边界的界定及主要变量
    4.3 构建产学研合作绩效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图
        4.3.1 产学研合作投入系统
        4.3.2 产学研合作产出子系统
        4.3.3 产学研合作绩效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图
        4.3.4 产学研合作绩效影响因素系统动力图的构建
        4.3.5 系统动力学模型方程构建
第五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仿真研究
    5.1 山西产学研合作的发展状况
    5.2 产学研合作绩效影响因素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初值设定
        5.2.1 状态变量的初值设定
        5.2.2 其他变量的设定
    5.3 系统动力学模型测试
        5.3.1 量纲一致性测试
        5.3.2 积分误差测试
        5.3.3 极端情况测试
    5.4 系统动力学仿真结果分析
        5.4.1 产学研合作绩效的仿真结果
        5.4.2 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5.5 基于仿真结果的政策建议
        5.5.1 增加产学研合作投入
        5.5.2 提升产学研创新成果转化率
        5.5.3 营造更好的产学研合作环境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情况简介及联系方式

四、产学合作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实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组织边界跨越能力对产学研合作项目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创新激情的调节作用[D]. 王敬菲.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江西省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D]. 李晓. 南昌大学, 2020(01)
  • [3]用于电力市场化的绿色金融模式构建与路径实现及其实证分析[D]. 唐博文. 武汉大学, 2019
  • [4]中国区域创新环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 尹希文. 吉林大学, 2019(02)
  • [5]建筑施工企业产学合作项目管理研究[D]. 张为兵. 浙江大学, 2019(01)
  • [6]校企合作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效果的影响研究[D]. 刘曼.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7]跨城市创新合作空间结构、合作网络及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 陈丽娟. 辽宁大学, 2018(05)
  • [8]生态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D]. 陈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9]产学研合作的协同效应及路径优化研究[D]. 冯海燕. 北京交通大学, 2018(12)
  • [10]产学研合作绩效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以山西省为例[D]. 仝梦云. 山西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产学合作绩效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