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空间,韵律色彩

循环空间,韵律色彩

一、流转的空间 韵动的色彩(论文文献综述)

吴子林[1](2022)在《“重写中文”——“毕达哥拉斯文体”的文化拓扑空间》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未来述学文体之预流,"毕达哥拉斯文体"的创构意欲从理论与实践上解决一个多世纪以来遗留的历史与现实问题,其核心任务是"重写中文",重建汉语思想的文体。作为"毕达哥拉斯文体"的语言根基,汉语如何形构"毕达哥拉斯文体"文化拓扑空间之"点""线""面"?其文化拓扑结构彰显着怎样的汉语特质及其文化精神?"重写中文"的重任及其路径何在?这些都是亟待省思的重要问题。

梁海盈[2](2021)在《以水为媒介的视觉图像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孙一然[3](2021)在《大巧若拙美学观于版式设计的若干思考》文中研究说明

邓珏[4](2020)在《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呈现》文中研究指明在自然界众多的音声当中,“风声”是非常特殊的一种。它的特殊性首先在于风的不可视性这一客观事实,风之声往往是通过其所接触的媒介而发声的,即“随物附声”。因此,风声并不是一种同质化的声音,其内部种类、层次和结构都十分丰富。具体说来,风声意象可以依据声源(松声、竹声、铎声等)、时间(如春风声、秋风声等)、及空间(东风声、西风声、北风声等)进行分类。由于风声是自然普遍存在的客观物象之一,远古先民很早便认识到了风声的多样性,并对之进行了许多超越风声物理存在性的文化阐释。就风声的渊源和早期的文化形态而言,可以分为“经验之风声”“思辨之风声”和“抒情之风声”三类。在随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风声一直为各种不同文学形式和绘画作品所呈现。一方面,后世对于风声的摹写继承了早期先民所创造的风声意象以及与之相应的心智和情感,形成了诸如伤春、悲秋等心理和感知传统;但是,在另一方面,由于历朝历代的具体社会政治文化语境不尽相同,时人对于风声的抒写以及寄托于风声之上的情感表达,也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风格特征。有宋一代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在“诗画一律”“六根互用”与“天人合一”等文化观念的影响之下,宋代的文学与图像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基础之上,又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有的精神风貌。宋代文人在创作中对于风声意象的呈现,主要涉及时间、空间、听觉主体三个维度。通过对于具体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到,在时间维度中,风声意象首先在不同艺术媒介当中,体现了时间存在的两个重要方式,即“绵延”和“顷刻”,它们分别强调的是风声所揭示的时间之流的持续性和片断性特征。这两个具有紧密关联性的特征,使得我们对风声意象的观照可以放置于更为广阔的听觉叙事背景之中,用以彰显在具体的作品中作为殊相的风声意象所体现的共相性特征。另外,风声意象对于时间观念的表达,是通过作品的物质结构(如手卷铺展连环的形制)、笔墨的节奏韵律(“动势”)以及相关的视觉符号(如云烟等)而得以实现的。在空间维度上,风声意象被纳入艺术作品的空间叙事中,并通过营造声景和远境,将风声意象作为有效的表现空间的载体进行观照。而在听觉主体的层面上,主体在作品中的存在形式(隐匿与在场),及其具体的实践行为(凝视或倾听),对于感知活动的态度(主动与被动)等,都通过对互动性的主客体经验的描绘,而被投射至对于风声意象的具体表现上。基于以上对风声意象呈现形式的考察,可以看到,风声并不是一种纯然客观的物质物像,而是深植于传统内部的文化存在,它反映了特定群体认识、看待、理解和阐释世界、自我以及世界与自我关系的种种观念。这些观念中至为关键的,便是时间和空间观念,前者具有着不同的层次范畴(自然的和文化的),而后者则包含着不同的认知属性(虚实、内外和远近)。无疑,风声意象勾连了主客观世界的间隙,磨合了身体、心灵和世界的差距,主体可以通过对风声意象的解读与领悟,体味和感知个体存在的意义,以及他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通过以上考察,能够对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呈现作一整体性的分析判断。从而以小观大,一方面探讨文学与图像艺术对“声音”等非视觉对象的表现方式,参量和比照文学与图像各自的特征与不同的艺术形态,把握艺术门类间的异同;另一方面,使得“听觉”重新得到人们的关注,期待视、听、触等不同的知觉体系,在艺术学理论的“舞台”之上,合奏出激动人心的交响。

曾人君[5](2020)在《中国传统视觉符号在进口电影海报中的应用研究 ——以2010年至2020年电影海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电影海报作为电影宣传最重要的媒介形式,伴随着电影诞生、发展,与其他类型的海报相比更具有独特性。传统视觉符号是构成华夏民族文化形象的视觉传播与语义象征的重要方式,并体现中国文化设计的艺脉文心,若隐若现地融入我们文化的长河里,也相继地反映在进口电影海报设计的符号化表现中。或许,正是传统文化的某种符号功能,不仅唤起“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文化记忆,还是自觉化的文化象征表现特征,更是当下电影海报设计的文化泉源与集体表征,细细长流,深远无穷。中国电影海报发展百余年,期间受到来自文化、历史、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影响,特别在二十世纪八十年的西方文化影响下,早期的中国视觉设计趋向西方化“拿来主义”现象,后来发展“中西融合”设计式样来契合时代的审美要求,从而融入民族化、本土化的文化语式,来焕发再中国化的文化设计样式。本文通过收集整理2010年至2020年含有中国传统视觉符号的进口电影海报,并对其归纳总结出传统视觉符号在进口电影海报中的运用方式,同时分析海报中传统视觉符号与影片内容、国外视觉符号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而探索传统视觉符号的创新方法。传统视觉符号应用于进口电影海报之中能代表中国传统视觉符号的独特性,民族性和包容性,具有潜在的价值和市场,从而拾起传统某些珍贵颗粒,审视视觉设计“弱西再东”的文化身份与立场,启发当下电影海报设计的文化趋向,才贴近民众,获得文化自信。

戴叶莹[6](2020)在《北京当代芭蕾舞团舞蹈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运用舞蹈身体语言学、舞蹈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对北京当代芭蕾舞团六部舞蹈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第一章阐述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的创立与创作理念。一是根据王媛媛的艺术经历、“当代芭蕾”的界定及发展历程的梳理、西方舞蹈对中国的影响三点内容,阐述舞团的创团背景。二是从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再现、社会热点现象的关注、女性现象的重塑三方面总结舞团的创作理念。三是从王媛媛的生命经验出发,紧密结合舞团的舞蹈作品,阐释舞团对女性的思考与关注。第二章探索北京当代芭蕾舞团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来源。首先,通过对舞蹈作品中五个典型女性人物——杜丽娘、潘金莲、花灵、夜莺、丹妮的舞蹈身体语言分析,论述女性形象从历史场到舞蹈场的身体重塑,拟物化的身体修辞方式,不再是文学文本的复现,而是有意识地将女性形象置于当代视角下的舞蹈表达。基于以上分析,将情节中女性对个性解放、追求自由的向往作为文本相似性的构筑方式,讨论其中互文性的体现及其“变异”。第三章分析北京当代芭蕾舞团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方式。首先论述六部作品的舞蹈结构,再从身体符号象征、“他者”的身体建构两个层面总结“看”与“被看”间女性形象塑造的主体差异,继而根据舞台形式中的色块、道具、音乐等创新性地尝试运用,探讨三者对于塑造女性形象的作用。最后从“舞”“戏”并置,传统与创新并置的身体表达,分析舞蹈身体语言表达的多元并存。第四章基于前文的论述,探讨北京当代芭蕾舞团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当代价值。首先分析舞团当代芭蕾艺术风格中的审美创新如何在作品感性世界中的理性美、两性的审美和谐、情感符号建构三个层面的实现方式;其次根据年龄分界与角色转换的重审、女性话语的建构与精神关怀、当代女性编导的社会责任,解读以女性形象作为研究对象的意义及价值。论文既关注王媛媛在舞蹈创作中以女性身体为出发点的主体性表达,也非常谨慎看待这一发声背后隐含的文化反思,从而理解人的生命本质。

于洪芹[7](2020)在《“圆形批评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圆形批评论”作为当代文学批评理论之一,是文艺理论家王先霈先生于1992年首先提出来的。作为一种立足于传统的文论,其认识的渊源和基础来自于传统的“圆文化”与“圆哲学”。同时,“圆形批评论”主张超越中西方文论的局限,提倡保持独立与开放的文学批评心态,追求一种批评上的“圆形”之境。圆形批评论建构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三个方面。首先是哲学上,中国古典哲学中的“论圆”及含“圆”意的哲学之言、儒释道三家相关的哲学思想为圆形批评论提供了坚实的哲学话语支撑及理论基点,使得其能达到本体论的高度。其次是文化上,古今中外涉圆、论圆、重圆的文化很多,大多表现出一种“尚圆”倾向与追求“圆美”的意识。古典文学中小说、诗歌、戏曲等诸多文本都追求一种“圆”结构与“圆美”意识,析出而论之,恰与圆形批评论之“圆形”契合,故在文类上对其进行广泛的溯源。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传统的以天干地支与阴阳五行相结合的时空观,体现出鲜明的圆形运动特征与尚圆意识,故可作为圆形批评理论的旁证。最后是探究文学批评渊源,主要为传统文论中的含圆之论的批评方式,体现为诗话、词话、曲话、评点,以及文论着作中散见的各类“圆论”,其中以《文心雕龙》为论述重点,这不仅包括中国的文学批评,亦包含一些西方传统文学批评观点的梳理。从哲学、文化、文学批评这三个方面对传统的圆形之论来进行观照,以期对圆形批评论的理论渊源进行多维视阈的固本溯源。理论的特征与特色往往是理论生命力的体现,也是其差异标识性与生长点。圆形批评的理论特征主要包括思维特征、审美特征及方法特征。辩证式的思维与螺旋型思维是圆形批评的主要思维方式,体现为一种整体的、综合的以及超越性的思维特征;文学的审美意识是文学研究的重点,圆形批评关注美感,坚持以美感为中心的批评指向,从文学的审美意识出发,在批评中以读者审美的唤起为其批评指向。因此,圆形批评十分注意研究美感的可分享性与可传递性,以期文学批评能够在关注文本的同时也接近读者,使得文学批评的可读性能大幅增强。方法上圆形批评充分关注阐释的多元性,坚持以文学阐释的丰富性为旨归的批评方法。中西方具有不同的阐释传统,发轫于解释《圣经》的西方阐释学以及对古代儒家经典进行训诂解经的传统,在对文学文本的深入认识上,形成了丰富的阐释资源和理论方法。圆形批评继承中西方的阐释传统,注重对文学文本的意义层次的分析,其以语义、寓意、复调、增殖等层次递进的分析,使得阐释能够既有开放性亦不乏深刻性。相较于其他的文学理论,圆形批评还强调一种循环,即从“语义的循环”到“阐释的循环”,并倡导一种觑巧通变的“圆通”阐释准则,让文学阐释可以在“周流不虚、变动不居”的阐释动态中,通过不断“通观圆览”的循环阐释方法以期能达到“圆照之象”的境界。当然,“圆形批评论”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对其操作性不足的批评也一直不乏其声,王先霈先生曾以“观念大于方法”的观点对其质疑声进行回应,这并不能对质疑者产生有效的说服力。为弥补该理论操作性不足之缺漏,故试图在王先霈“圆形批评论”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建构。无论是对“圆形”范畴和概念的总结和归纳,还是圆形批评论分析作品的实践经验都可以视为对“圆形批评论”的发展。总之,圆形批评论作为立足于传统,诞生于本土,以超越中西方文论局限为追求的当代文学批评理论,其无论是对文学批评形态的发展还是对批评理论的建构,都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关佳[8](2019)在《写意性油画风景中的色彩研究》文中指出自油画传入中国,逐步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体系。近几年,油画风景的地位愈加提高,当面对大自然去创作时必然会与中国传统山水画之间产生些许情愫。然而也正是如此,在运用油画表现符号时也会存在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子。本文主要研究写意性油画风景中的色彩,依托于中国传统道家美学精神去探析色彩的本质,并且从中西方多位代表性艺术家的作品入手去论证色彩的特征以及背后的意义。文章的开篇先对写意性绘画色彩概念做出系统性的分析,并且通过中国和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去阐述色彩。第二章主要分析色彩在写意性油画风景中是如何逐渐清晰化的,从西方哲学的语境下去探析色彩与中国写意精神的相通之处,深入挖掘写意性绘画色彩与西方科学体系下的物理色彩之间的联系与差异,系统梳理色彩在西方美学影响下的发展变化以及在写意性油画风景中的体现。第三章提出了写意性油画风景中色彩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传承的历史使命,剖析中国传统心性美学、老庄道家思想与写意性油画风景中色彩的微妙关系,为写意性油画风景色彩提出新的时代要求。第四章主要结合笔者在三年研究生课程学习中的所感所悟,提出自己对写意性油画风景色彩的思考,结合作品总结对色彩的感知。本土艺术的基因是本文对写意性油画风景色彩研究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上深层次的挖掘出“意”背后的本质问题,整体的出发点是基于中国阴阳、乾坤、形象的美学指导思想下,从本体世界出发探究写意性油画风景中色彩的意义究竟何在。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是现象界的“有”与本体界的“无”的结合,写意性油画风景中色彩最为根本的是通过“有”的“形”对“无”的“象”的表达与体现,这就要求创作主体需通过心性修养提高对色彩的领悟。本文从庄子的“斋心”、“虚静”功夫找到突破点探讨如何运用色彩达到艺术作品的妙有境界。

熊彦[9](2019)在《中国古代以“圆”为美文艺理念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圆”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是一个令谈艺者“闻之耳熟”且“言之口滑”的文艺美学概念,同样也是一项具有普适性的审美法则。因此,以“圆”为美的理念渗透了中国古代文艺运展的全过程。本文尝试立足于中国古典文艺的创作实践以及美学理论的具体论述,从文艺创作的“圆”之心理、文艺作品的“圆”之体现以及文艺接受的“圆”之互动三个层面入手,对古典文艺以“圆”为美理念的内涵进行阐释归纳,考察其在传统文艺中的具体表现和作用,从而尝试初步构建起以“圆”为美理念的基本体系。论文分为三章,加上绪论和结语,总共五个部分。论文的第一章主要聚焦创作主体心理,探讨以“圆”为美理念对文艺创作思维的影响。本文分别从创作准备及构思阶段、思维运行阶段以及高潮体验阶段三方面切入,借由“虚静”、“游”以及“物我合一”的角度,阐明审美心胸之“圆明”,运思状态之“圆活”以及审美体验之“圆融”,以照见“圆”美崇尚在古代文艺家心灵层面上的投射,初步感知以“圆”为美理念的审美内蕴以及精神智慧。论文的第二章转为关注创作客体形貌,着重考察文艺作品中的“圆”美之体现,依次分析作品的理之“圆”、艺术结构之“圆”以及艺术语言之“圆”。在文理层面,“圆”美首先表现为文气因顺应天理而生气流贯,亦表现为文意因承载义理而显得周遍持重,并且文气、文意须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文”“道”并重的理性思想内核。在艺术结构层面,“圆”美蕴于静态圆形结构和动态圆形结构之中,即美在严谨均衡、脉络贯串,亦在借势得势后的波澜起伏、灵活万变,并于动静结合中产生强烈艺术张力。艺术语言层面,“圆”美寓于字音和字义之中。“圆”美表现为音色、咬字、音韵无一不“圆”,以及所用之字内含骨力、字间搭配虚实结合。也就是说,“圆”美渗透入了文艺作品从内到外、由筋骨到血肉的各个层面。论文的第三章从中国古代戏曲“大团圆”结局切入对艺术接受之圆形互动的研究。圆形互动之“圆”有双重涵义:一方面指古典戏曲因“观”“演”互动特性而产生的,以终为始、循环往复的创作传播模式;另一方面指观众期求圆满的审美趋向。因而戏曲“大团圆”结局即为圆形互动之典型产物,其成因以及功能中透视出了“圆”美的多重维度。其中,“大团圆”成因中的“圆”美,源于因果轮回观念影响下的循环往复、善恶有报;也受影响于中和立场下的含蓄蕴藉、不偏不倚;更表现为叙事节奏的张弛有度或开阖尽变。而戏曲“大团圆”劝善改过、导人向善的道德教化功能以及疏愁解恨、悦心悦神的心理调节功能的实现,使得整出剧目的圆形互动得以完成,将戏曲的创造与接受连接成一个闭合的圆圈。通过对中国古代以“圆”为美理念的深入探析,可发现古人对文艺“圆”美的追求,已经落实到了运思心理、理路意旨、音声字句、审美接受等各个方面,透示出了一种圆融饱满的中华文化精神。

高莉莎[10](2018)在《日常生活与手机实践 ——云南某哈尼族彝族农民工群体的民族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来自云南红河州H县L乡的哈尼族彝族农民工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线下田野与线上田野相结合,从日常生活切入,打破既往底层研究中的“被动”基调,转向主体-实践视角关注行动者本身,考察他们如何在结构化、宰制性的空间中进行主体性的日常生活实践?生产了哪些空间?使用了什么样的策略?在智能手机这种具身化媒介嵌入日常生活后,手机的使用如何创造性地打造或改变日常生活世界?如何进行意义创造和空间生产?日常生活就是参与空间的社会生产,塑造不断演变的空间性并被其塑造。日常生活空间是个体再生产的实践空间,既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媒介,也是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农民工输出地云南H县L乡的村落空间,打工输入地昆明的城市空间,以及手机构成的线上空间共同构成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空间。经过几年线下与线上田野考察,发现他们的日常生活并没有被自上而下的制度性、结构性压力,宰制力挤压得索然无味,而是通过各种生活策略,在给定的空间进行临场发挥式的即席创作与书写。在村寨,为了契合城乡流动的打工生活模式,农民工们通过对传统礼俗空间的重构,以及“拼贴”亚文化空间的生产,生成了新的意义与传统。在城市,他们具有建构全新的生活方式及生产支撑这种生活方式的社会空间的能力:城市不起眼的角落,演变为他们交流、休闲、娱乐才能展示的舞台以化解工作的“无聊”,这种“碎片空间”既是他们活动的场所亦是嵌入城市生活的具体生活情境;利用广场、公园等公共空间以节庆和仪式性的“身体展演”完成一种打破日常生活秩序的“狂欢空间”建构。手机具身化嵌入日常生活后,他们成为手机大胆实践者,网络空间的主体性书写者和创新者,建构了以民族文化符号为标识的网络族群空间,对村落传统祭祀仪式进行解构与重塑,建构了跨越边界的舆论空间,也界定了“我群”与“他群”的无形边界。手机建构的网络空间同时作用于城市-乡村两个实体空间及空间里面的人,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得以不断互动和重组。这一哈尼族彝族农民工群体的日常生活与手机实践是一种“临场发挥”性质的行动,是在具体的社会场景中,与情境因素的复杂多样相契合的权宜性的日常生活实践。既非有意识的对宰制力的“抗争”,也非一味的规避,而是在控制与自由之间,在给定的舞台空间的即席书写,因而具有临时性、就地性、此在性等特点。

二、流转的空间 韵动的色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流转的空间 韵动的色彩(论文提纲范文)

(4)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源起与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创新性
第一章 风声意象及其文化渊源
    第一节 风声意象的意涵与流变
        一、经验之“风声”
        二、哲思之“风声”
        三、抒情之“风声”
    第二节 宋前文学与图像中的风声意象
        一、宋前辞赋与散文中的风声意象
        二、宋前诗歌中的风声意象
        三、宋前图像中的风声意象
    第三节 宋代文化语境中的“风声”
        一、“诗画一律”与风声意象
        二、“六根互用”与风声意象
        三、“天人合一”与风声意象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分类
    第一节 随物赋声:风声意象按声源分类
        一、随物赋“形”与随物赋“声”
        二、松吟万壑: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松声意象
        三、风篁成韵: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竹声意象
        四、风铎和鸣: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铎声意象
    第二节 风有四时:风声意象按时间分类
        一、“四时之变”与风声意象
        二、宋代文学中的悲秋传统与秋声母题
        三、宋代图像中的四时观念与秋声母题
    第三节 风自四方:风声意象按空间分类
        一、四方与四时:“四方风”与风声意象
        二、“西”的方位语义与宋代文学中的西风声意象
        三、方位意识的成熟与宋代图像中的西风声意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呈现方式
    第一节 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时间表达
        一、风声意象的“绵延”与“顷刻”
        二、宋代文学中的听觉叙事与风声意象
        三、宋代手卷的时间性与风声意象
        四、“动势”的时间意义与风声意象
        五、云烟的时间隐喻与风声意象
    第二节 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空间建构
        一、宋代文学中的空间叙事与风声意象
        二、“声景”与“远境”:风声意象在宋代图像中的空间呈现
        三、云烟的空间属性与风声意象
    第三节 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听风人”
        一、听觉主体在宋代文学中的缺席与隐匿
        二、听觉主体在宋代图像中的在场与意义
        三、凝视与倾听:听风主体在宋代图像中的呈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风声意象对时空观念的呈现
    第一节 风声意象与宋人的时间观念
        一、风声意象与时间观念
        二、宋人的时间观念及其产生背景
    第二节 《秋声赋》中的风声意象对时间观念的呈现
        一、时间的变动性与听觉的主导性
        二、《秋声赋》中时间的类型
        三、《秋声赋》中的风声意象与时间观念
    第三节 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风声意象对空间观念的呈现
        一、远与近:现实之景与记忆图式
        二、虚与实:物理世界与诗意空间
        三、内与外:自然风物与内在之境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中国传统视觉符号在进口电影海报中的应用研究 ——以2010年至2020年电影海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来源
        1.1.1 中国文化审美的兴起
        1.1.2 电影市场的理性繁荣
        1.1.3 电影海报的东方美学
    1.2 课题研究现状
    1.3 课题目的意义
    1.4 研究方法思路
2 电影海报概述
    2.1 电影海报的功能
    2.2 电影海报的价值
3 中国传统视觉符号概述
    3.1 中国传统视觉符号的概念与界定
    3.2 中国传统视觉符号的分类与特征
        3.2.1 诗情画意—文艺符号
        3.2.1.1 戏曲脸谱
        3.2.1.2 太极八卦
        3.2.1.3 龙凤麟龟
        3.2.1.4 梅兰竹菊
        3.2.2 民意表象—民俗符号
        3.2.2.1 十二生肖
        3.2.2.2 八仙门神
        3.2.2.3 剪纸年画
        3.2.2.4 福禄寿喜财
        3.2.3 形意相生—汉字符号
        3.2.3.1 汉字
        3.2.3.2 印章
        3.2.3.3 组合字
        3.2.4 祈愿纳福—吉祥符号
        3.2.4.1 祥云
        3.2.4.2 如意
    3.3 中国传统视觉符号的价值与境遇
    3.4 传统视觉符号中西结合案例分析
4 传统视觉符号与进口电影海报的设计关系和应用方式
    4.1 传统视觉符号与进口电影海报的设计关系
        4.1.1 视觉符号与文化之构成
        4.1.2 地域文化与传播之承载
        4.1.3 时代共需与认同之再现
    4.2 传统视觉符号与进口电影海报的应用方式
        4.2.1 直观性植入
        4.2.1.1 地点场景植入
        4.2.1.2 传统物件植入
        4.2.1.3 文字诗句植入
        4.2.2 语义性隐喻
        4.2.2.1 谐音隐喻
        4.2.2.2 情景隐喻
        4.2.2.3 图像隐喻
        4.2.3 抽象性解构
        4.2.4 糅合性共融
        4.2.4.1 古为今用
        4.2.4.2 重组置换
        4.2.4.3 情景共融
        4.2.4.4 价值共振
5 传统视觉符号应用于进口电影海报的设计实践探索
    5.1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海报设计
    5.2 《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海报设计
    5.3 《楚门的世界》海报设计
    5.4 《地心引力》海报设计
6 结论
    6.1 进口电影海报设计存在的问题
    6.2 应对和解决方法
    6.3 未来的发展趋势
        6.3.1 文化趋同化的补偿与再生
        6.3.2 文化自信化的依赖与超越
        6.3.3 设计时代化的经典与演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图例
附录 B 图片来源

(6)北京当代芭蕾舞团舞蹈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的创立与创作理念
    第一节 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的创团背景
    第二节 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的创作理念
        一、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再现
        二、社会热点现象的关注
        三、女性形象的重塑
    第三节 北京当代芭蕾舞团对女性的思考与关注
第二章 北京当代芭蕾舞团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来源
    第一节 历史场到舞蹈场的女性形象的身体重塑
        一、杜丽娘身体形象的“元”与裂变
        二、潘金莲身体形象的“欲”与“隐喻”
        三、丹妮身体形象的“大我”与“小我”
    第二节 拟物化与女性形象的身体重塑
        一、“花灵”形象
        二、夜莺形象
    第三节 互文性的体现及其“变异”
第三章 北京当代芭蕾舞团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方式
    第一节 舞蹈结构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一、心理式结构
        二、情感式结构
    第二节 “看”“被看”与女性形象塑造的主体差异
        一、“看”:身体符号象征
        二、“被看”:“他者”的身体建构
    第三节 舞蹈形式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一、色块的象征作用
        二、道具的隐喻作用
        三、音乐的创新性尝试
    第四节 舞蹈身体语言表达的多元并存
        一、“舞”“戏”并置的身体表达
        二、传承、创新并置的身体表达
第四章 北京当代芭蕾舞团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当代芭蕾艺术风格的审美创新
        一、感性世界中的理性美
        二、“典雅”与“自然”交织中实现两性的审美和谐
        三、当代芭蕾的情感符号
    第二节 王媛媛舞蹈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文化反思
        一、年龄分界与角色转换的重审
        二、女性话语的建构与精神关怀
        三、当代女性编导的社会责任
结语
附录一:王媛媛采访记录(一)
附录二:王媛媛采访记录(二)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圆形批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意图及意义
一、“圆形批评论”的学术背景与学理依据
    (一)“圆”与“圆形”的概念溯源
    (二)“圆形批评论”提出的语境背景
    (三)“圆形批评论”建构的学理依据
二、圆形批评的理论阐释
    (一)圆形批评的“圆通”思维特征
        1.对立统一的“辩证”型思维
        2.循环上升的“螺旋”型思维
    (二)圆形批评的“圆美”审美特征
        1.以审美的唤起为职责的批评指向
        2.美感的可分享性与可传递性
    (三)圆形批评的“圆观”方法特征
        1.中西方阐释传统及流变
        2.文学文本的意义的层次
        3.从语义的循环到解释的循环
三、圆形批评论的思想渊源及理论基础
    (一)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渊源
        1.儒家哲学思想渊源
        2.道家哲学思想渊源
        3.佛家哲学思想渊源
    (二)中国古代圆形文化渊源
        1.古典文学“圆”结构与“圆美”意识
        2.传统时空观中的“尚圆”意识
    (三)中国古代文论批评渊源
    (四)西方有关“圆”论的比较与鉴别
四、圆形批评论的建构与发展
    (一)圆形批评论的理论建构
    (二)圆形批评的实践探索
    (三)圆形批评论的反思
五、圆形批评论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圆形批评论的理论价值
    (二)圆形批评论的实践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写意性油画风景中的色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写意性绘画色彩的解析
    第一节 写意观念的追溯
        一 写意的概念
        二 写意在中国绘画中的出现与形成
    第二节 中西方文化观念下色彩的释义
        一 中国文化滋养下的色彩观
        二 西方哲学中的色彩观
第二章 中西语境下写意性油画风景中的色彩
    第一节 色彩的内在逻辑
        一 色彩的构成原理
        二 色彩感悟中的理性与感性
        三 色彩的心理因素
    第二节 色彩在写意性油画风景中的表现
        一 色彩在写意性油画风景中的演变
        二 有意味的色彩语言
        三 笔触与色彩的共融
        四 情感驱动下的真实色彩
第三章 写意性油画风景的色彩在中国本体文化中的传承
    第一节 超越二元对立的色彩美
        一 色彩对本体世界的表达
        二 色彩中的气与韵
        三 色彩的虚实相生
    第二节 写意性油画风景的色彩与创作主体
        一 创作主体心性境界的修养
        二 绘画技法的修炼
    第三节 近现AI写作意性油画风景中色彩的呈现
        一 中国画坛“一代宗师”一林风眠
        二 回归家园—吴冠中
        三 黄山之友一刘海粟
第四章 我对写意性油画风景色彩的探究
    第一节 苏州园林的乱里之静
    第二节 南国徽州的粉墙黛瓦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硕士期间油画风景作品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中国古代以“圆”为美文艺理念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一) 以宗教中的“圆”为研究对象
        (二) 以文学中的“圆”为研究对象
        (三) 以艺术中的“圆”为研究对象
    三、论文构思
第一章 文艺创作的“圆”之心理
    第一节 审美心胸之“圆明”——“虚静以观”
        一、“虚静”与古代文艺创作
        二、“虚静”之“静”内心世界的澄澈空明
        三、“虚静”之“虚”——心理空间的无限空廓
    第二节 审美运思之“圆活”——“神与物游”
        一、“游”与古代文艺创作
        二、“游”之创作实践
    第三节 审美体验之“圆融”——“物我合一
        一、主客体浑融为一
        二、情理之互通
第二章 文艺作品的“圆”之体现
    第一节 理“圆”——“理之圆足,混成无缺”
        一、文气“圆”:顺应天理,理与气谐
        二、文意“圆”:承载义理,周妥无缺
    第二节 艺术结构“圆”——“首尾圆合,条贯统序”
        一、静态圆形结构
        二、动态圆形结构
    第三节 艺术语言“圆”——“善酌字者”“磊落如珠”
        一、字音“圆”
        二、字义“圆”
第三章 文艺接受的“圆”之互动——以古代戏曲“大团圆”结局为例
    第一节 古代戏曲创作与接受的交互性
    第二节 古代戏曲“大团圆”结局之成因
        一、思维模式上:因果轮回与“圆”
        二、文化心理上:“中和”与“圆”
        三、艺术表现上:叙事之“张弛”与“圆”
    第三节 古代戏曲“大团圆”结局之功能
        一、劝善改过、导人向善的道德教化功能
        二、疏愁解恨、悦心悦神的心理调节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10)日常生活与手机实践 ——云南某哈尼族彝族农民工群体的民族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从日常生活开始
    二、农民工研究:概念、研究范式及反思
    三、研究问题
    四、论文结构
第一章 理论探讨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与“日常生活实践”
    第二节 日常生活空间:个体再生产的实践空间
    第三节 手机:具身化媒介
    第四节 分析框架
    小结
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第一节 民族志方法及研究适切性
    第二节 研究过程
        一、入场:尴尬的空间创造性的场所
        二、融入:从“老板娘”到“高老师”
        三、田野:从“线下”到“线上”
    小结
第三章 变迁中的村寨日常生活空间
    第一节 走进L乡
        一、自然地理交通及经济发展概况
        二、历史沿革
        三、媒介使用
    第二节 传统礼俗空间重构与新空间生产
        一、奇观式婚礼与“好日子”的建构
        二、“小年轻”的亚文化拼贴空间
    第三节 裹挟于社会转型中的村寨变迁
        一、“空心村”的日常
        二、拉开的贫富差距
        三、“退路”在何方?
    小结
第四章 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生产
    第一节 碎片空间
    第二节 身体展演与狂欢空间
    小结
第五章 手机与日常生活空间重构
    第一节 族群空间
    第二节 仪式空间
    第三节 舆论空间
        一、一个真实版的《手机》故事
        二、跨越边界的“游街示众”
    第四节 “自我”与“他者”:交往的边界
    第五节 埋葬手机:无奈的手机“实践”
    小结
结论与反思:“生活诗学”抑或戴着“枷锁”舞蹈?
    一、“生活的诗学”
    二、戴着“枷锁”舞蹈?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主要报告人基本情况
附录三 :优酷视频及点击率
附录四 :视频使用频率较高的几首伴奏歌曲的歌词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流转的空间 韵动的色彩(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写中文”——“毕达哥拉斯文体”的文化拓扑空间[J]. 吴子林. 南方文坛, 2022(02)
  • [2]以水为媒介的视觉图像设计研究[D]. 梁海盈. 广州美术学院, 2021
  • [3]大巧若拙美学观于版式设计的若干思考[D]. 孙一然. 北京服装学院, 2021
  • [4]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呈现[D]. 邓珏. 东南大学, 2020(02)
  • [5]中国传统视觉符号在进口电影海报中的应用研究 ——以2010年至2020年电影海报为例[D]. 曾人君.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1)
  • [6]北京当代芭蕾舞团舞蹈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 戴叶莹.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7]“圆形批评论”研究[D]. 于洪芹.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8]写意性油画风景中的色彩研究[D]. 关佳. 山东大学, 2019(09)
  • [9]中国古代以“圆”为美文艺理念探析[D]. 熊彦.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日常生活与手机实践 ——云南某哈尼族彝族农民工群体的民族志研究[D]. 高莉莎. 云南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循环空间,韵律色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