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与治疗进展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与治疗进展

一、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研究与治疗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曹龙龙[1](2021)在《幽门螺旋杆菌介导RASAL2促进胃癌形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胃癌仍然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严峻的公共健康问题。近年来,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尤其在中国、日本及韩国为主的亚洲地区,其死亡率常居恶性肿瘤前列。尽管胃镜检测技术的革新提高了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但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发展为进展期胃癌。目前以手术为主、辅以术后化疗的综合性治疗对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获益非常有限,亟需探索新的分子靶点。目前已知的胃癌最强致病因子为幽门螺旋杆菌,其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I类致癌物,并参与约90%的胃非贲门癌的致病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幽门螺旋杆菌通过遗传学及表观遗传学修饰激活促癌基因和(或)抑制抑癌基因而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幽门螺旋杆菌也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激活转录因子,如NF-κB,STAT3及β-catenin等,进一步转录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对胃癌形成、转移、耐药及维持干细胞特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AS蛋白激活样因子2(RAS protein activator like 2,RASAL2)属于RAS GTPase激活蛋白家族成员,在多种恶性肿瘤中扮演着重要且不同的角色,而在胃癌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尚未被阐明。本研究旨在明确幽门螺旋杆菌介导的RASAL2在胃癌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为研发胃癌新治疗策略提供更多理论依据。方法:1.收集36例人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并送高通量RNA测序,另收集10例Tff1敲除小鼠胃组织(5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5例未感染)并送高通量RNA测序。分析各数据集显着差异基因并取交集,获得可能调控幽门螺旋杆菌致癌的关键基因RASAL2。并通过TCGA及GEO公共数据集验证其表达情况。2.采用体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癌细胞模型,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 IP)及荧光素酶实验探索幽门螺旋杆菌转录调控RASAL2表达。3.采用GO通路富集分析预测RASAL2在胃癌中发挥的生物学作用,并采用体外模型(球体成形实验和类器官实验)及体内实验验证其生物学功能。4.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预测RASAL2下游信号通路,并通过q 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等技术结合体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模型验证RASAL2下游调控机制。5.收集本中心365例胃癌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RASAL2表达,结合临床病例特征、辅助化疗信息及预后信息分析其对化疗敏感性及预后预测的作用。结果:1.分析本中心及公共数据集显示,RASAL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癌旁组织(均P<0.05)。2.体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模型显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上调RASAL2m RNA及蛋白表达。采用TNFα(或过表达p65)处理促进、而BAY11-7082处理抑制RASAL2m RNA及蛋白表达。Ch IP结果显示NF-κB直接结合RASAL2启动子区域。荧光素酶实验显示NF-κB激活RASAL2启动子转录活性。3.MNK28及MNK45细胞系中稳定沉默RASAL2后,其球体直径(P<0.01)及球体形成数量显着降低(P<0.05)。在人胃癌来源的类器官中稳定沉默RASAL2后,类器官直径(P<0.01)及数量(P<0.05)显着下调。裸鼠皮下成瘤模型中进一步证实沉默RASAL2显着抑制皮下肿瘤形成能力量(P<0.001)。4.通过使用基因沉默和瞬时过表达,我们发现RASAL2以AKT/GSK-3β依赖性方式上调了β-catenin转录活性,RASAL2耗竭或AKT抑制剂消除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β-catenin的磷酸化和核易位。为了研究潜在的机制,我们揭示了RASAL2结合蛋白磷酸酶2A(PP2A),抑制PP2A激酶活性,并进一步激活AKT/GSK-3β/β-catenin轴。5.胃癌组织芯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胃癌组织RASA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显着高于癌旁组织。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肿瘤部位、AJCC分期及RASAL2表达情况是胃癌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临床病理分析显示人胃肿瘤中RASAL2的异常过表达与不良预后和辅助化疗耐药有关。结论:1.胃癌RASAL2过表达与不良预后和辅助化疗耐药密切相关,有望作为预测胃癌预后与化疗敏感性的新靶标。2.幽门螺旋杆菌通过NF-κB直接结合RASAL2启动子区域并转录调控RASAL2表达。3.RASAL2在促进胃癌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4.RASAL2结合并抑制PP2A激酶活性,并进一步激活AKT/GSK-3β/β-catenin轴。

张爱雪[2](2021)在《Spirolaxines产生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SIIA-F1802的选育和发酵条件的优化》文中提出研究发现,真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的发酵产物Spirolaxine具有良好的抗幽门螺旋杆菌活性且有降血脂的药理作用。本课题通过对Spirolaxine产生菌SIIA-F1802进行菌种选育和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以提高Spirolaxine的发酵单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1.基于ITS测序和系统发育树分析,最终确定菌株SIIA-F1802为黄孢原毛平革菌(P.chrysosporium)。2.通过LC-MS对菌丝体内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初步确定与目标产物一致的色谱峰;根据粗提样品在不同展开剂中的展开情况,确定TLC的展开剂为甲醇:二氯甲烷=1:20,甲醇萃取发酵液后经过C18柱层析和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得到晶体样品0.7235 g,纯度达95.0%以上;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高分辨质谱、比旋光度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确证目标物质与Spirolaxine同质,分子式为C23H32O6。3.经自然分离筛选出产量较高的菌株F1802-07(产量712.648 mg/L)作为后续诱变的出发菌株,根据各正突变率对比,确定紫外诱变照射时间应为120 s,NTG诱变浓度应为100.0μg/m L;紫外诱变筛选得到的高产突变菌株F1802-07-48,产量为1060.558 mg/L;以F1802-07-48作为出发菌株进行NTG诱变,得到菌株F1802-07-48-15,产量为1536.357 mg/L,遗传性能稳定。4.通过单因素筛选与响应面优化结合的方法,确定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麦芽糖135.0 g/L,酵母浸粉9.0 g/L,精氨酸4.5 g/L,棉籽饼粉30.0 g/L、葡萄糖20.0g/L和磷酸二氢钾1.0 g/L;优化得到最佳培养条件:培养温度28±0.3℃、种子培养2 d、发酵周期为9 d、初始p H为5.5、摇瓶装液量为25 m L、接种量为10%和摇床转速为250 r/min,Spirolaxine的产量达到3597.438 mg/L,与初始产量相比提高了134.2%。本研究对真菌SIIA-F1802进行了菌种鉴定,确定该菌为黄孢原毛平革菌(P.chrysosporium);对其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经结构确证该产物与Spirolaxine同质;经自然分离、紫外诱变和NTG诱变,得到突变菌株F1802-07-48-15,产量为1536.357 mg/L,遗传性能稳定。通过培养基优化和发酵条件的优化,Spirolaxine产生菌P.chrysosporium SIIA-F1802的产量达到3597.438mg/L,与自然分离菌株的初始产量(712.648 mg/L)相比提高了405.5%,具备工业化前景,为进一步药物研究提供了基础。

沈志明[3](2021)在《赣南地区幽门螺旋杆菌、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在全球自然人群中感染率达50%以上,且感染率存在较大地区差异。赣南地区地处江西南部,人口众多,约占江西人口的四分之一,经济水平中上。通过赣南地区自然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赣南地区幽门螺旋杆菌、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高血压患病率,为其防治和宣教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同时分析幽门螺旋杆菌同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高血压的相关性,为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高血压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在2020年4月至2020年8月间,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取赣南地区约3,104名常驻人口,剔除无效数据最终纳入3022例进行横断面研究。我们采用血清胶体金法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同时清晨空腹抽血,采用离心后血清检测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游离脂肪酸和胰岛素;采用全血做糖化血红蛋白;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完成Ⅱ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和身体参数数据收集。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代谢综合征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分别统计幽门螺旋杆菌、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高血压患病率和各指标的差异性,同时分析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各疾病和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本研究统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人数1,059,总体感染率为35%,其中男性985人感染302人,女性2037人感染757人,感染率分别是30.7%和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显示糖尿病317人、代谢综合征418人和高血压731人患病率分别是10.5%、13.8%和24.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在小龄组、中龄组和大龄组的感染率分别是35.1%、35.1%和35.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小龄组中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4.4%、7.8%和9.6%;中龄组中患病率分别9.2%、12.0%和21.6%;大龄组中患病率分别14.9%、18.8%和34.4%,随着年龄增加呈逐步升高趋势。2.尿酸和甘油三脂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组中降低,与阴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组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酸、甘油三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游离脂肪酸、收缩压、舒张压和体重指数在糖尿病组、代谢综合征组和高血压组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通过SPSS21.0统计软件对纳入的各项指标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Backward:LR方式进行指标筛选。发现性别、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收缩压、HOMAIS和甘油三酯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而游离脂肪酸的升高使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风险增加了1.354倍,影响显着。同时对纳入的各项指标进行糖尿病组、代谢综合征组和高血压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尿酸、高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游离脂肪酸是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其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并未影响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而游离脂肪酸的升高使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增加了2.349和4.066倍,影响显着。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其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使高血压风险增加了1.338倍。结论:1.本研究发现赣南地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高达35.0%,并且有性别倾向,年龄没有差异,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因此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慢性病调查显示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0.5%、13.8%和24.2%,慢性病发生率高,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提示人们注意生活习惯。2.本研究我们发现幽门螺旋杆菌血清阳性与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没有很强相关性。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会造成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的紊乱,加重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发生胰岛素的抵抗,脂代谢紊乱,从而间接影响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生。3.高血压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其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使人得高血压的风险增加了1.338倍。因此我们认为幽门螺旋杆菌血清阳性与高血压风险有一定相关性。

蔡雅莉[4](2021)在《胃癌高发区福建长乐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调查及胃镜下判断感染状态的准确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我省胃癌高发区长乐人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研究胃镜下直接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的准确性,探索其在胃癌高发区早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9.9至2020.01由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进行胃早癌筛查的长乐地区居民,分别进行一般情况及Hp根除史的问卷调查、14C呼气试验、血清Hp抗体检测、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根据问卷调查、血清Hp抗体、14C呼气试验及胃镜活检组织病理学的综合结果,将受检者分为Hp现感染组、未感染组及既往感染组。以《京都胃炎分类》中Hp感染状态的胃黏膜相关形态作为标准,胃镜下根据受检者的胃黏膜形态判断Hp感染状态,将胃镜下判断的Hp感染状态与综合判断结果进行比较,统计胃黏膜形态各征象判断Hp感染状态的准确度、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79名受检者,其中男性450例(46.0%),女性529例(54.0%),平均年龄为50.7±12.4岁。根据问卷调查、血清Hp抗体、14C呼气试验及胃镜活检组织病理学结果综合判断,Hp现感染组412例(42.1%),其中男149例(36.2%),女263例(63.8%),平均年龄为49.3±11.6岁;未感染组365例(37.3%),其中男204例(55.9%),女161例(44.1%),平均年龄51.3±12.0岁;既往感染组202例(20.6%),其中男97例(48.0%),女105例(52.0%),平均年龄为50.8±13.5岁。与综合诊断结果相比,胃镜下根据胃黏膜判断Hp感染的准确度为84.56%,灵敏度为88.11%,特异度为80.55%。胃镜检查结果显示,Hp现感染组弥漫性发红、点状发红、黏膜肿胀、皱襞肿大、蛇行、鸡皮样的发生率均高于Hp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未感染组RAC(集合细静脉的规则排列,Regular Arrangement of Collecting Venules)、胃底腺息肉发生率高于Hp现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现感染与Hp未感染组相比,萎缩、肠上皮化生、增生性息肉、黄色瘤、脊状发红、隆起性糜烂、陈旧性出血斑、多发性白色扁平隆起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弥漫性发红判断Hp现感染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3.91%、82.77%、85.21%;点状发红判断Hp现感染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1.21%、79.61%、83.01%;黏膜肿胀判断Hp现感染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7.35%、73.79%、81.37%;皱襞肿大、蛇行判断Hp现感染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4.00%、66.26%、82.74%。Hp既往感染组胃黏膜地图状发红发生率高于Hp现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省胃癌高发区长乐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胃镜下直接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在我省胃癌高发区长乐人群中较准确,值得在胃癌筛查中推广应用。

刘文杰[5](2021)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研究及刘华一教授辨治经验撷英》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探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epepsia,FD)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饮食习惯及偏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焦虑抑郁状态、FD不同亚型等情况与FD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究FD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并总结刘华一教授对于FD的辨治经验,为今后更好地预防及诊治FD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和经验。方法:第一部分为临床研究。通过查阅国内外学者对于FD研究的相关文献,参考国内外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意见制定《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问卷调查表》,采集FD患者就诊信息,包括:一般情况、疾病诊断信息、焦虑自评情况、抑郁自评情况等,并将所得数据进行整理,然后通过统计分析总结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饮食习惯及偏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焦虑抑郁状态、FD亚型等情况与FD之间的关系,以及FD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第二部分为刘华一教授辨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撷英。通过收集刘华一教授辨治FD的医案,总结归纳刘华一教授的学术理论,对FD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辨治和用药特点。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233例FD患者,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为72岁,平均年龄为48岁,年龄在50-59岁之间发病率最高;以女性发病为主,女性发病年龄以40-49岁最多,男性以50-59岁最多,年龄在40-49之间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不同受教育程度中发病率最高的是学历为本科/大专的患者,其次为高中/中专、初中、硕博士研究生、小学及以下;按从事职业分类时,以办公室职员为主,其次为无业或退休、商业服务人员、技术人员、农民、教师、学生、公务员;部分患者出现饮食过快、饮食无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饮食偏嗜情况中发生频率前四位分别是嗜咸、辛辣、油腻、嗜甜。2 FD不同亚型主要为EPS和PDS,有少部分患者同时满足两种亚型诊断标准以致不便分类,遂单独归类;有28.76%FD患者伴随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45.49%FD患者伴随焦虑和(或)抑郁状态,主要为单纯焦虑或抑郁状态,少部分为焦虑抑郁复合状态。3根据F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发病率最高的是肝胃不和证,其次为脾虚气滞证、脾胃虚寒(弱)证、寒热错杂证、脾胃湿热证;将男、女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按发病率从高到低排列,前两种证型均为肝胃不和证和脾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和脾胃虚寒(弱)证女性发病率显着高于男性,脾胃湿热证男性发病率显着高于女性;不同中医证型在不同年龄层次分布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显示脾胃湿热证与肝胃不和证、脾虚气滞证、脾胃虚寒(弱)证在不同年龄层次分布存在显着差异;对于FD不同亚型,脾虚气滞证、脾胃虚寒(弱)证、寒热错杂证均以PDS发病为主,肝胃不和证和脾胃湿热证以EPS发病为主。4刘华一教授在临证中推崇“气机升降论”,并将“因滞致虚,因虚夹邪”理论运用于临床,刘教授在辨治FD时,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乃饮食不节、六淫邪侵、情志内伤、素体本虚为因,其核心病机为气机郁滞、升降失调。辨证论治不外脾胃虚弱、肝脾(胃)不和、寒热错杂之证,宜扶正祛邪并举,刘教授以益气养血调中、疏肝理气和中、辛开苦降畅中为法自拟方药加减论治,收效显着。另外,刘教授在辨治选药时重视花类药轻清宣散、芳香行气之功,并精选对药相辅相成运用于不同证型治法之中。结论:1从FD患者一般情况看,FD发病与年龄和性别相关,以女性患者发病为主,女性患者以40-49岁为发病高峰,而男性患者以50-59岁为发病高峰,患者总体以50-59岁为发病高峰。学历分布以本科/专科为主,其次为高中/中专、初中、硕博士及以上、小学及以下。职业分布以办公室职员为主,其次为无业或退休、商业服务人员、技术人员、农民、教师、学生、公务员。三餐不定时者和饮食过快者占FD患者小部分,对FD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影响,FD饮食偏嗜者多以嗜咸、辛辣、油腻、嗜甜等,不良饮食偏嗜会导致FD的发生,饮食因素已成为FD的危险因素。2 FD亚型可分为EPS、PDS和兼具前两种亚型特征而不便分类型三种,EPS和PDS发病率较高,且发病率无明显差异。FD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无明显相关,但是幽门螺旋杆菌杀菌治疗可改善FD症状,因此推荐Hp阳性FD患者进行杀菌治疗。部分FD患者伴随焦虑和(或)抑郁状态,说明焦虑抑郁状态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成为当今社会FD产生的重要危险因素。3 FD患者最常见的两种中医证型为肝胃不和证和脾虚气滞证,说明FD与肝、脾、胃的功能异常有很大关联性,情志失调亦成为FD疾病发生的首要因素,久病耗伤正气以致正虚邪盛,随着病程延长,可继发多种夹邪证候。随着社会发展,工作压力增大等因素,FD患者以中年人居多,男性患者由于其独特的社会属性,饮食失调、恣食肥甘厚味可常见脾胃湿热证,女性患者较之男性患者更早发生精气衰少,因此可常见脾胃虚寒(弱)证。对于FD不同亚型,脾虚气滞证、脾胃虚寒(弱)证、寒热错杂证均以PDS发病为主,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以EPS发病为主。4刘华一教授根据“气机升降论”和“因滞致虚,因虚夹邪”论对FD的病因病机、病程发展、辨证论治等提出独到的学术见解,临床效果显着,突出了中医药对于FD治疗的特色优势。

周彤[6](2021)在《新蒲饮治疗晕动病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中药方剂新蒲饮与传统三联疗法对比,治疗晕动病(motion sickness,MS)合并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脾胃湿热证患者,根据治疗前后的Graybiel晕动病评分、中医临床证候及H.pylori转阴疗效初步评价两种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一步探讨MS与H.pylori感染的相关性,加深对H.pylori感染相关疾病的认识,期以提供MS治疗的新思路。研究方法:采用观察性疗效比较研究设计。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至南京市中医院脾胃科门诊就诊的60例MS合并H.pylori阳性脾胃湿热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H.pylori感染诊断标准及《耳科学》晕动病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有晕车病史。观察组给予新蒲饮颗粒剂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三联疗法(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行H.pylori根除治疗。收集一般资料、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评分、治疗前后Graybiel晕动病评分、停药1个月后(治疗后6周)13C-UBT检测H.pylori转阴情况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H.pylori转阴率方面:观察组转阴率为79.3%,对照组转阴率为78.6%,观察组转阴率较对照组稍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中医临床证候改善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3%,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中医临床证候均有显着改善且总有效率相当。观察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6±5.16分)较对照组(9.75±4.71分)降低明显(P<0.05)且中医临床证候疗效改善较对照组有差异(P<0.05),症状缓解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胃脘痞胀、食少纳呆及口干口苦症状方面较对照改善明显(P<0.05),在嗳气、恶心呕吐及大便粘滞不爽改善方面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在晕动病症状改善方面: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7%,治疗后观察组Graybiel晕动病评分(5.93±4.46)与对照组Graybiel晕动病评分(8.46±5.93)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改善,但两组患者Graybiel晕动病评分及总有效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6周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9.3%,观察组Graybiel晕动病评分(5.55±5.09)较对照组Graybiel晕动病评分(8.18±4.53)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晕动病病情程度与基线资料的相关性分析:性别、既往史(HP感染)与晕动病病情程度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OR=0.324、OR=-0.2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病程、家族史(HP感染及晕动病)与晕动病病情程度不相关(P>0.05)。H.pylori转阴疗效与Graybiel晕动病改善情况的相关性分析:Hp转阴组45例,总显愈率97.8%;即Hp转阴组的晕动病显愈率显着高于未转阴组。Hp转阴可明显改善晕动症状,二者存在显着中等程度相关性(P<0,Rs=0.523)。结论:新蒲饮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方面与西药三联疗法效果相当,且较西药能更好的改善临床症状。晕动病合并Hp感染患者在行Hp根除治疗后,晕动症状改善明显;新蒲饮联合质子泵抑制剂与西药三联疗法在改善晕动症状方面效果相当。

刘芳芳[7](2021)在《幽门螺旋杆菌抗体谱表达在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中的分布特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抗体谱表达在不同中医证型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分布特点情况,期以通过中医证型筛查出Hp感染状态下的致病菌株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课题采用回顾性观察研究,收集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脾胃科确诊为慢性胃炎且C14呼气试验为阳性的患者220例,其中萎缩性胃炎患者97例,非萎缩性胃炎患者123例。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胃镜及胃镜病理活检结果,记录中医证型、Hp呼气试验数值及Hp抗体分型结果,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1.本次纳入患者220例,最小年龄为24岁,最大年龄为80岁,平均年龄为55.81±10.32岁,年龄与慢性胃炎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型分布情况: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胃阴不足证>脾胃虚弱证>肝胃气滞证>胃络瘀阻证,性别、年龄与中医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p I型以Cag A/+Vac A抗体阳性为主,以脾胃湿热证居多;Hp II型以Urease抗体阳性为主,以肝胃郁热证居多,幽门螺旋杆菌抗体谱表达与中医证型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幽门螺旋杆菌抗体谱表达与Hp呼气试验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p呼气值分布中Hp II型以低数值为主。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抗体谱表达在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中有显着差异,运用“分型治病”理论,走出“见菌治菌”思路,从中医证型角度分析,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识别高危人群,以提升Hp的防治水平。

林园园[8](2020)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益生菌在根除慢性胃炎Hp感染中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通过研究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益生菌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脾胃虚弱证四联抗菌疗法的疗效影响,客观的评价该方案对辅助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抗菌治疗的有效性,为临床上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提供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新思路。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90例脾胃虚弱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予常规四联抗菌疗法,治疗组1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治疗组2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益生菌,分析比较三组治疗后的Hp根治情况、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差异不显着(P>0.05),具有可比性。2.Hp根除率的比较:对照组、治疗组1、治疗组2的Hp根除率分别为71.43%、86.21%、96.30%。根除率治疗组2>治疗组1>对照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各项中医症状积分的比较:对照组治疗后,胃脘疼痛、食后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但大便稀溏、精神疲乏、四肢无力、畏寒肢冷等症状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1、治疗组2患者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候总积分的比较:治疗前,三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之间的差异不显着,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三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后三组患者总体症状均得到改善;治疗后三组中医证候总积分组间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主要体现在治疗组2与对照组之间。5.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53.57%,治疗组1总有效率75.82%,治疗组2总有效率85.19%;三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2的中医证候疗效最优。6.不良反应观察: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口苦、头晕、皮疹等不良反应共7例;治疗组1出现恶心、口苦不良反应各1例,共2例;治疗组2无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治疗组2<治疗组1<对照组,三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7.安全性指标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三组患者的心电图、肝功、肾功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提示本研究治疗方案安全性良好。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益生菌能提高脾胃虚弱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四联疗法的Hp根除率,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以及减少抗生素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杨露[9](2020)在《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我国儿童Hp感染率高,且感染率随着年龄增加而急剧增长。Hp感染除了会引起胃部疾病外,还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和生长发育迟缓,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多数医学领域学者主张儿童Hp感染需进行治疗。目前抗Hp治疗主要采用以质子泵抑制剂(PPI)或铋剂结合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治疗2周,然而大量长期广谱抗生素的治疗会产生胃肠道菌群失调等副反应,反复根除治疗还容易引起抗生素耐药问题;同时,由于儿童对药物依从性差等原因,儿童Hp感染根除率偏低。儿童Hp临床特点与成人不同,大多数表现为不同程度消化不良症状,极少出现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等不良后果。目前对于哪个年龄段对儿童进行Hp根除治疗仍无定论。欧洲流行病学数据也表明,Hp感染可使肥胖、胃食管反流病及儿童过敏性疾病患者获益,且与炎症性肠病呈负相关。因此,在临床中急需寻找更有利于儿童Hp治疗的方案。目前关于Hp感染与肠道菌群方面研究越来越多,国外有动物试验研究已经证实发现Hp感染可引起未发炎的胃肠道远端肠道菌群明显变化。而Hp感染与人粪便肠道菌群研究也发现与Hp阴性相比,Hp感染样本中α-多样性显着增高、梭状芽孢杆菌及厌氧菌丰度下降、乳杆菌的丰度增加等。成人Hp感染与肠道菌群关系或动物科研试验比较多,而儿童研究尚少,本研究分析儿童抗Hp根除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及Hp感染家庭肠道菌群特征,以期发现儿童Hp感染与肠道菌群相关性及特征菌,指导抗Hp益生菌治疗方案,协助提高儿童Hp根除率,改善患儿消化不良症状,减少根除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研究目的:1.探讨儿童Hp感染及胃炎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并分析特征菌标志物;2.进一步在肠道菌群层面上了解儿童Hp家族易感性及与其关联的特征菌群;3.解析Hp根除治疗过程中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及其特征,以期指导益生菌治疗。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4至14岁消化不良儿童及其父母粪便标本,纳入消化不良儿童进行13C呼气试验、腹部彩超、快速尿素酶检测试验、胃镜及组织病理等检查,初次以病理结果及快速尿素酶检测试验阳性确诊Hp相关性胃炎的病例,纳入幽门螺杆菌胃炎组(HPG),而病理及快速尿素酶检测试验均提示Hp阴性,且胃镜下确诊胃炎的儿童病例纳入幽门螺杆菌阴性胃炎组(HNG),患儿父母依据13C或14C呼气试验判断Hp情况,同时采集患儿基本信息、病史、家庭信息等。患儿及其父母Hp检测均阳性纳入幽门螺杆菌阳性家系(HP-P家系),反之Hp检测均阴性纳入幽门螺杆菌阴性家系(HP-N家系)。并对Hp胃炎儿童进行一线三联疗法根除治疗,治疗药物及剂量为奥美拉唑(0.6-1.0mg/(kg.d),2次/d)、克拉霉素(15-20 mg/(kg·d),2次/d)、阿莫西林(50 mg/(kg·d),2次/d)或甲硝唑(20 mg/(kg·d),2次/d),对青霉素过敏的儿童需换用甲硝唑,总疗程为2周。随访Hp胃炎患儿治疗后2周、6周粪便标本,并评估根除效果,记录不良反应。同期留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HCG)儿童粪便标本,健康对照儿童应用13C呼气试验判断Hp检测情况。该研究已由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伦理编号:QLCH-ET-2017-06,并且参加项目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纳入儿童及其父母大便标本收集并保存在-80℃冰箱并提取DNA,后期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并做以下对比分析:1)将HPG、HNG与HCG肠道菌群两两比较;2)对Hp阳性儿童与Hp阴性儿童、Hp阳性父母与Hp阴性父母、Hp家系与Hp阴性家系肠道菌群进行对比。3)将根除治疗前(W0)、治疗后2周(W2)、治疗后6周(W6)粪便及健康对照(HC)肠道菌群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1.纳入第一部分研究的患儿病例数154例,包括50例HPG患儿、42例HNG患儿及62例HCG儿童,结果显示(1)这三组,尤其是HPG,HNG和HCG中的β多样性分析存在显着差异;(2)与HCG对比,HPG和HNG中的F/B(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均显着降低,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丰度相对较高,而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双歧杆菌科(Bifidobacteriaceae),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丰度相对较低;(3)与HNG相比,HPG中β变形杆菌纲(Betaproteobacteria)、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和柯林斯菌属(Collinsella)的丰度较高,而α变形杆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巨球形菌属(Megasphaera)的丰度较低。(4)通过肠道微生物功能预测分析发现,HPG和HNG中脂肪酸,碳水化合物、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和β-内酰胺药物耐药性等代谢途径增加。2.第二部分研究纳入78例家系研究对象,其中包括40例HP-P家系,38例HP-N家系。(1)HP-P与HP-N家系组中父母、儿童肠道菌群构成差异显着,HP-P家系父母、儿童均可见乳酸杆菌目(Lactobacillales)丰度增高、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巨单胞菌属(Megamonas)或巨球形菌属(Megasphaera)丰度减低;幽门螺杆菌感染父母标志菌主要为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奈瑟氏菌属(Neisseria)及巨单胞菌属(Megamonas),而在儿童肠道菌群变化以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巨球形菌属(Megasphaera)丰度差异为主;(2)本研究同样进行两组家系间对比,发现HP-P组家系中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副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 parainfluenzae)丰度增高,巨单胞菌属(Megamonas)、假单胞菌(Pseudomonas)、巨球形菌属(Megasphaera)丰度降低。3.第三部分研究Hp儿童根除治疗后随访2周、6周肠道菌群变化,该研究留取W0 25例粪便标本,治疗2周后W2 23例粪便标本,治疗后6周W6标本留取16例粪便标本。发现根除治疗后2周肠道菌群变化显着,以拟杆菌门、梭状芽孢杆菌下降,变形菌门升高为主,且在停药4周发现,F/B值较前提高,拟杆菌属(Bacteroides)持续下降,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丰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变形菌门中的奈瑟菌属(Neisseria)、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副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influenzae)、假单孢杆菌目(Pseudomonadales)仍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研究结论:1.儿童Hp感染及胃炎可引起显着肠道菌群变化,儿童胃炎主要引起肠杆菌科、拟杆菌科丰度改变,而Hp感染引起肠道菌群中链球菌和巨球形菌属丰度差异。Hp感染可加重胃炎引起的肠道菌群改变。而这些肠道菌群改变与机体抗生素耐药、药物及营养物质代谢有关,有可能影响Hp感染和胃炎临床治疗效果,这提示了抗Hp感染中应用益生菌辅助治疗的重要性,且为开展更大范围的临床验证和开发益生菌治疗策略打下了基础。2.Hp感染导致家系内肠道菌群显着变化,且HP-P家系中父母、儿童肠道菌群各有特点。该研究表明Hp不仅引起家族各成员感染也同样引起各成员肠道菌群紊乱,因此在对儿童进行抗Hp感染治疗的同时,应提倡全家一起根除治疗策略,降低Hp感染率。3.儿童Hp根除治疗可短期显着改变肠道菌群构成,主要以拟杆菌、梭状芽孢杆菌下降及变形菌升高为主,且在短时间未恢复至治疗前。对于临床益生菌种类及治疗疗程提供了客观依据。

孙跃华[10](2020)在《电针联合推拿整脊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一个长期的慢性疾病,是一种以胃黏膜炎性损伤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不便。由于该病无特效药物治疗,中医的针灸推拿等外治方法对该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调理脾胃,而且对防止该病的反复发作和提高患者的整体身体素质具有较大的帮助。同时澳洲的整脊治疗也是一种较受欢迎的无药物治疗方法,对于许多内脏疾病有一定的调整作用。因此本研究在采取多种无药物干预的治疗方法中,探索多种方法联用是否比单独使用具有更好的疗效。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收集中医古籍和现代中医文献,对相关论述进行文献梳理,综述了中医对该病的认识,从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得出中医对本病的认识为病体在胃,同时受肝脾的影响,在胃腑功能失调的病理基础上,夹杂痰湿、血瘀、气滞、气虚等多种复杂因素,形成虚实夹杂的多种病变证型。治疗方法有中药的内服、外用;中医的外治方法等。其中针灸推拿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中医外治方法,安全有效的绿色疗法。对于现代西医的认识主要通过文献收集,综述了现代医学在内镜技术和病理学技术发展基础上形成了本病的认识,也即胃黏膜在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慢性非萎缩性炎症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胃黏膜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并可能伴有糜烂、胆汁反流的慢性炎症改变,在致病因素中,近些年幽门螺旋杆菌被认为和本病高度相关,因此治疗方法上,主要是对症治疗,同时有针对根治幽门螺旋杆菌的抗生素联合铋剂和质子泵抑制进行治疗。临床研究部分采取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条件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电针治疗、推拿整脊治疗和电针联合推拿整脊治疗三种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和观察。治疗前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主要症状积分、中医证候主要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次要症状积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方面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三组分别给予为期4周的两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三组患者的主要症状积分分别从治疗前14.00±3.48、14.00±3.32、18.00±3.21下降到治疗后4.07±3.95、5.53±4.48、2.80±3.34;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三组在主要症状积分比较中,治疗后比治疗前均有好转;组间比较显示电针结合推拿整脊组比单纯推拿整脊治疗在主要症状积分改善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中医证候主要症状积分比较方面,三组的积分分别从治疗前31.47±8.45、31.00±7.64、31.87±8.19下降到治疗后14.13±4.10、16.47±3.95、11.73±4.35;经统计学分析,三组治疗后中医证候主要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显示三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组间比较显示电针结合推拿整脊组的积分下降最明显,表明其疗效在三组当中最佳(P<0.05)。在中医证候次要症状积分比较方面,三组的积分分别从16.70±4.35、16.07±4.01、15.83±4.33下降至7.50±2.15、8.00±2.94、5.70±1.99,经统计学分析,三组治疗前后的积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三组治疗方法在中医证候次要症状积分比较中均有较好的疗效。组间比较显示,电针结合推拿整脊组的治疗效果最佳(P<0.05)。在抑郁和焦虑状况的比较中,三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从治疗前15.37±6.07、15.50±5.89、16.03±5.80下降到治疗后6.73±2.36、7.40±2.71、6.17±2.32,经统计学分析,三组治疗后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表明三组在改善患者抑郁量表评分方面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治疗后组间比较,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表明三种方法在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方面疗效相当(P>0.05)。三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分别从治疗前13.67±5.76、13.87±5.65、13.83±5.90下降到6.00±1.97、7.07±2.15、6.13±2.11,经统计学分析,三组治疗后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表明三组在改善患者焦虑量表评分方面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治疗后组间比较,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表明三种方法在改善患者焦虑症状方面疗效相当(P>0.05)。在临床疗效比较方面,电针组经治疗后,临床治愈人数4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5例,恶化1例,显效率为60%;推拿整脊组经治疗后,临床治愈人数2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恶化2例,显效率为40%;电针联合推拿整脊组经治疗后,临床治愈人数8例,显效16例,有效4例,无效1例,恶化1例,显效率为80%。三组显效率资料经卡方检验示,P<0.05,表明三组的总有效率有显着差异,其中电针联合推拿整脊组效果最佳。结论:1.电针组、推拿整脊组、电针结合推拿整脊组在改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中医证候主要症状积分、中医证候次要症状积分均有治疗作用。2.电针组、推拿整脊组、电针结合推拿整脊组在改善抑郁、焦虑状态方面均有治疗作用。3.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主要观察指标方面,电针组联合推拿整脊组疗效最佳。4.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次要观察指标方面,三组疗效相当。综上所述,电针结合推拿整脊方法在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在主要观察指标方面,显示最佳疗效差异(P<0.05),且进一步比较分析中,电针结合推拿整脊方法显示较单纯推拿整脊方法疗效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电针组和推拿整脊组以及电针结合推拿整脊组之间无差异,说明电针在几项积分改善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应当加以重视。在次要观察指标中三组疗效相当,其机理值得进一步探讨。

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研究与治疗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研究与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幽门螺旋杆菌介导RASAL2促进胃癌形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一 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二 试剂配方
附录三 主要仪器设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RASAL2 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诱导RASAL2表达的机制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RASAL2 在胃癌中的生物学行为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RASAL2 通过PP2A激活β-catenin的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RASAL2在恶性肿瘤发生及转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2)Spirolaxines产生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SIIA-F1802的选育和发酵条件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幽门螺旋杆菌的研究现状
    1.2 降血脂药物研究现状
    1.3 Spirolaxines的研究现状
        1.3.1 Spirolaxines来源菌种
        1.3.2 Spirolaxines的结构特点
        1.3.3 Spirolaxines的制备方法
        1.3.4 Spirolaxines的生物合成途径
        1.3.5 Spirolaxines的药理活性
    1.4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2.1 研究内容
        1.4.2.2 技术路线
2 真菌SIIA-F1802的菌种鉴定、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2.1 试验材料
        2.1.1 菌种
        2.1.2 培养基配制
        2.1.3 主要仪器
        2.1.4 主要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真菌SIIA-F1802的菌种鉴定
        2.2.1.1 真菌SIIA-F1802 基因组DNA的提取
        2.2.1.2 PCR扩增
        2.2.1.3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扩增产物
        2.2.1.4 基因序列比对
        2.2.2 分析方法
        2.2.2.1 HPLC分析方法
        2.2.2.2 TLC分析方法
        2.2.3 发酵液中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
        2.2.3.1 目标产物在HPLC中保留时间的确定
        2.2.3.2 发酵液中目标物质含量的测定
        2.2.3.3 发酵液预处理
        2.2.3.4 柱层析
        2.2.3.5 结晶
        2.2.4 目标产物的结构确证
        2.2.4.1 紫外检测
        2.2.4.2 红外检测
        2.2.4.3 质谱分析
        2.2.4.4 比旋光度分析
        2.2.4.5 NMR分析
    2.3 结果
        2.3.1 真菌SIIA-F1802的菌种鉴定结果
        2.3.2 TLC分析结果
        2.3.3 发酵液中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
        2.3.3.1 目标产物在HPLC中保留时间的确定
        2.3.3.2 目标物质在菌丝体内外的判断
        2.3.3.3 柱层析
        2.3.3.4 结晶
        2.3.4 目标产物的结构确证
        2.3.4.1 紫外光谱分析
        2.3.4.2 红外光谱分析
        2.3.4.3 质谱分析
        2.3.4.4 比旋光度分析
        2.3.4.5 NMR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Spirolaxine产生菌SIIA-F1802 的菌种选育
    3.1 试验材料
        3.1.1 菌种
        3.1.2 培养基配制
        3.1.3 主要仪器
        3.1.4 主要试剂
    3.2 试验方法
        3.2.1 培养方法
        3.2.2 发酵液中Spirolaxine含量的测定
        3.2.3 菌丝悬液的制备
        3.2.4 自然分离
        3.2.5 紫外诱变
        3.2.6 NTG诱变
        3.2.7 突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试验
    3.3 结果
        3.3.1 自然分离
        3.3.2 紫外诱变
        3.3.3 NTG诱变
        3.3.4 菌株的选育谱系
        3.3.5 遗传稳定性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SIIA-F1802发酵条件优化
    4.1 试验材料
        4.1.1 菌种
        4.1.2 培养基配制
        4.1.3 主要仪器
        4.1.4 主要试剂
    4.2 试验方法
        4.2.1 培养方法
        4.2.2 发酵液中Spirolaxine含量的测定
        4.2.3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4.2.3.1 碳源的优化
        4.2.3.2 氮源的优化
        4.2.3.3 无机盐的优化
        4.2.3.4 微量元素的优化
        4.2.3.5 氨基酸的优化
        4.2.4 响应面法优化
        4.2.4.1 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
        4.2.4.2 最陡爬坡试验
        4.2.4.3 Box-Behnken法试验
        4.2.4.4 响应面验证试验
        4.2.5 培养条件的优化
        4.2.5.1 种龄
        4.2.5.2 初始pH
        4.2.5.3 摇瓶装液量
        4.2.5.4 接种量
        4.2.5.5 转速
        4.2.5.6 温度
        4.2.5.7 摇瓶发酵培养周期
        4.2.6 优化条件下发酵培养
    4.3 结果
        4.3.1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结果
        4.3.1.1 碳源的筛选结果
        4.3.1.2 氮源的筛选结果
        4.3.1.3 无机盐的筛选结果
        4.3.1.4 微量元素的筛选结果
        4.3.1.5 氨基酸对Spirolaxine产量的影响
        4.3.2 响应面法优化结果
        4.3.2.1 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
        4.3.2.2 最陡爬坡试验的最大响应值及响应区域
        4.3.2.3 Box-Behnken法确定显着因素的最优水平
        4.3.2.4 响应面验证试验
        4.3.3 培养条件的优化结果
        4.3.3.1 种龄
        4.3.3.2 初始pH
        4.3.3.3 摇瓶装液量
        4.3.3.4 接种量
        4.3.3.5 转速
        4.3.3.6 温度
        4.3.3.7 摇瓶发酵培养周期
        4.3.4 优化条件下发酵培养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创新
    5.1 结论
    5.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A TIANGEN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
附录B 菌株SIIA-F1802的ITS序列
附图 目标物质的核磁共振谱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综述 微生物来源 spirolaxines 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赣南地区幽门螺旋杆菌、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立题依据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内容与方法
        2.3.1 一般资料的收集
        2.3.2 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测
        2.3.3 相关指标的计算与判定标准
    2.4 质量控制
        2.4.1 设计
        2.4.2 资料收集
        2.4.3 资料整理分析
    2.5 统计学处理
    2.6 实施技术路线与流程图
第3章 结果
    3.1 赣南地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及各疾病患病率检出情况
    3.2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和各疾病患病率的不同性别分布情况
    3.3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和各疾病患病率在不同年龄组的分布情况
    3.4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人群中各疾病患病率情况
    3.5 根据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分组进行各指标对比
    3.6 根据糖尿病分组进行各指标对比
    3.7 根据代谢综合征分组进行各指标对比
    3.8 根据高血压分组进行各指标对比
    3.9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10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11 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12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13 各疾病之间相关性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赣南地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和各疾病发病情况
    4.2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别倾向和年龄分布
    4.3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同糖尿病的相关性
    4.4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同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4.5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同高血压的相关性
    4.6 总结
第5章 局限性与展望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4)胃癌高发区福建长乐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调查及胃镜下判断感染状态的准确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1 主要设备、器械及试剂
        2.2 血清Hp抗体检测
        2.3 ~(14)C呼气试验
        2.4 胃镜检查
        2.5 组织病理学检查
        2.6 Hp感染的诊断标准
    3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长乐筛查人群Hp感染情况及其一般资料
    2 不同年龄、性别受检者的 Hp 感染情况
    3 不同检测方式诊断Hp感染的比较
    4 内镜下征象与Hp感染状态相关性分析
    5 内镜下各征象判断 Hp 感染状态准确性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断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5)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研究及刘华一教授辨治经验撷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研究
    1 资料
        1.1 病历资料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问卷调查表》
        2.2 问卷资料采集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信息
        3.1.1 性别与年龄
        3.1.2 受教育程度
        3.1.3 职业
        3.1.4 饮食规律与否
        3.1.5 饮食习惯及偏嗜
        3.2 患者诊断信息
        3.2.1 FD不同亚型
        3.2.2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3.3 焦虑抑郁状态
        3.4 中医证型与相关资料的关系
        3.4.1 中医证型
        3.4.2 中医证型与性别
        3.4.3 中医证型与年龄
        3.4.4 中医证型与FD不同亚型
    4 小结
第二部分 刘华一教授辨治功能性消化不良(FD)经验撷英
    1 刘华一教授谈脾胃与“气机升降论”
    2 刘华一教授谈脾胃与“因滞致虚,因虚夹邪”论
    3 刘华一教授谈FD病因病机
    4 刘华一教授谈FD辨证论治
        4.1 脾胃虚弱证——益气养血调中
        4.2 肝脾(胃)不和证——疏肝理气和中
        4.3 寒热错杂证——辛开苦降畅中
    5 刘华一教授精当选药
        5.1 重视花类药
        5.1.1 玫瑰花
        5.1.2 白梅花(绿萼梅)
        5.1.3 合欢花
        5.1.4 丁香
        5.2 精选对药
        5.2.1 蒲公英和紫苏叶
        5.2.2 藿香和佩兰
        5.2.3 木香和乌药
        5.2.4 砂仁和白豆蔻
        5.2.5 桔梗和枳壳
    6 刘华一教授经典医案举隅
        6.1 脾胃虚弱案
        6.2 肝胃不和案
        6.3 寒热错杂案
    7 小结
讨论
    1 FD与人口学资料的关系
        1.1 FD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特点
        1.2 FD患者受教育程度与职业分布
        1.3 FD与饮食因素
    2 FD与诊断学资料的关系
        2.1 FD不同亚型
        2.2 FD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2.3 FD与焦虑抑郁状态
    3 FD中医证型分布与相关因素
        3.1 FD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3.2 FD中医证型与性别、年龄
        3.3 FD中医证型与不同亚型
    4 刘华一教授辨治FD经验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对象知情同意书
附录二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问卷调查表
综述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
        1.1 流行病学
        1.2 发病机制
        1.2.1 胃肠动力障碍
        1.2.2 内脏高敏感性
        1.2.3 肠屏障与肠道微生态异常
        1.2.4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2.5 心理社会因素与脑-肠轴功能紊乱
        1.3 诊断方法
        1.4 治疗
        1.4.1 一般治疗
        1.4.2 促动力剂
        1.4.3 抑酸剂
        1.4.4 神经调节剂
        1.4.5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1.4.6 组胺(histamine1/2,H1/2)受体拮抗剂
    2 中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
        2.1 病因病机
        2.2 辨证分型
        2.3 中医内治法
        2.3.1 古代成方论治
        2.3.2 自拟经验方治疗
        2.3.3 中成药治疗
        2.4 中医外治法
        2.5 中医内外结合治疗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4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新蒲饮治疗晕动病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晕动病的研究概况
        1.1 现代医学对晕动病的认识
        1.2 祖国医学对晕动病认识
    2. H.pylori研究概况
        2.1 H.pylori流行病学
        2.2 H.pylori胃肠外表现
        2.3 H.pylori的治疗进展及局限性
    3. H.pylori感染与晕动病之间相关性研究
        3.1 H.pylori与晕动症状的联系
        3.2 H.pylori引发晕动病的机制研究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一般治疗
        2.2 干预措施
        2.3 疗程
    3. 观察指标
    4. 疗效判定指标
        4.1 中医临床证候积分的变化
        4.2 中医临床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4.3 Graybiel晕动病评分比较
        4.4 晕动病临床疗效及总有效率评分标准
        4.5 H.pylori转阴率疗效评定
    5. 统计学方法
    6. 结果
        6.1 基线资料研究
        6.2 两组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积分比较
        6.3 两组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疗效的比较
        6.4 两组患者Graybiel晕动病评分的比较
        6.5 两组患者晕动症状临床疗效的比较
        6.6 两组患者H.pylori转阴率疗效的比较
    7. 影响晕动病病情程度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7.1 晕动病病情程度分布情况
        7.2 晕动病病情程度与基线资料的相关性分析
        7.3 H.pylori转阴疗效与Graybiel晕动病症状改善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8. 安全性评价
    9. 讨论
        9.1 干预方法的选择
        9.2 新蒲饮组方分析
        9.3 结果分析
        9.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幽门螺旋杆菌抗体谱表达在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中的分布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方法与内容
    1 研究对象
    2 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
    4 诊断标准
    5 Hp抗体分型检测方法
    6 质量控制
    7 统计学方法
    8 试验流程图
研究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医药治疗HP相关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8)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益生菌在根除慢性胃炎Hp感染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以及终止观察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项目
        2.4 疗效判定
    3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1.1 病例入组与完成情况
        1.2 各组患者性别比较
        1.3 各组患者年龄比较
    2 临床疗效比较
        2.1 各组患者Hp根除率的比较
        2.2 治疗前后各项中医症状积分的比较
        2.3 各组中医证候总积分的比较
        2.4 各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
        2.5 不良反应观察
        2.6 安全性指标检测
讨论
    1 理论依据
        1.1 现代医学对Hp感染的研究概述
        1.2 祖国医学对Hp感染性慢性胃炎的概述
        1.3 参苓白术散的配伍特点及药物的药理分析
        1.4 益生菌在抗Hp治疗中的应用
    2 疗效分析
        2.1 Hp根除治疗效果
        2.2 各项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2.3 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2.4 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
        2.5 不良反应观察
        2.6 安全性评价
    3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随机数字分组情况
    附录 B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附录 C 病例报告表
    附录 D 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情况
文献综述 中医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炎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1.1 前言
        1.1.1 幽门螺杆菌感染基本情况
        1.1.2 肠道菌群及检测方法
        1.1.3 幽门螺杆菌与胃部菌群关系
        1.1.4 幽门螺杆菌与肠道菌群关系
    1.2 材料与方法
        1.2.1 材料
        1.2.2 方法
    1.3 结果
        1.3.1 样本的基本信息和临床特征
        1.3.2 三组儿童肠道菌群的多样性
        1.3.3 三组儿童肠道菌群的构成
        1.3.4 三组儿童肠道菌群差异菌分析
        1.3.5 三组儿童肠道菌群预测功能分析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二章 基于肠道菌群特征分析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家族聚集性
    2.1 前言
        2.1.1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家族聚集性
        2.1.2 儿童肠道菌群与家庭关系
        2.1.3 家系肠道菌群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材料
        2.2.2 方法
    2.3 结果
        2.3.1 样本基本信息和临床特征
        2.3.2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父母、儿童肠道菌群影响
        2.3.3 家系组间肠道菌群差异
        2.3.4 家系组间肠道菌群预测功能分析
        2.3.5 家系内儿童与父母肠道菌群相似度分析
        2.3.6 家系内父母与儿童肠道菌群差异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儿童肠道菌群的影响
    3.1 前言
        3.1.1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3.1.2 根除治疗中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3.1.3 根除治疗中质子泵抑制剂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3.1.4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与肠道菌群关系研究进展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材料
        3.2.2 方法
    3.3 结果
        3.3.1 样本基本信息和临床特征
        3.3.2 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多样性差异
        3.3.3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2周、6周肠道菌群变化
        3.3.4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6周与治疗前肠道菌群差异
        3.3.5 动态观察根除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
    3.4 讨论
    3.5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幽门螺杆菌与胃肠道微生态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附英文论文一
附英文论文二

(10)电针联合推拿整脊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学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1.1.1 中医学对病名的认识
        1.1.2 中医学对胃腑与肝脾关系的认识
        1.1.3 中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1.1.4 中医治疗之概述
    1.2 现代医学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1.2.1 胃炎
        1.2.2 慢性胃炎
        1.2.3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病例选择
        2.1.1 样本量选择
        2.1.2 病例来源及分组方法
        2.1.3 诊断标准
        2.1.4 纳入标准
        2.1.5 排除标准
        2.1.6 中止病例标准
        2.1.7 脱落剔除标准及处理
    2.2 研究方法
        2.2.1 治疗方法
        2.2.2 观察指标
        2.2.3 统计方法
    2.3 研究结果
        2.3.1 治疗前三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3.2 三组患者治疗前基线比较
        2.3.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分析
第三章 讨论
    3.1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案选择
        3.1.1 电针治疗方案的选择
        3.1.2 推拿整脊方案的选择
    3.2 研究结果分析
        3.2.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2.2 三组患者基线情况比较
        3.2.3 三组患者主要观察指标比较
        3.2.4 三组患者次要观察指标比较
        3.2.5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3 电针结合推拿整脊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机理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四、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研究与治疗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幽门螺旋杆菌介导RASAL2促进胃癌形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曹龙龙.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Spirolaxines产生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SIIA-F1802的选育和发酵条件的优化[D]. 张爱雪. 成都大学, 2021(07)
  • [3]赣南地区幽门螺旋杆菌、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 沈志明. 南昌大学, 2021(01)
  • [4]胃癌高发区福建长乐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调查及胃镜下判断感染状态的准确性研究[D]. 蔡雅莉.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5]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研究及刘华一教授辨治经验撷英[D]. 刘文杰.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新蒲饮治疗晕动病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D]. 周彤.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幽门螺旋杆菌抗体谱表达在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中的分布特点研究[D]. 刘芳芳.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8]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益生菌在根除慢性胃炎Hp感染中的临床研究[D]. 林园园.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研究[D]. 杨露. 山东大学, 2020
  • [10]电针联合推拿整脊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D]. 孙跃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标签:;  ;  ;  ;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与治疗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