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连池市旅游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

五大连池市旅游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

一、五大连池市旅游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孙永胜[1](2021)在《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国土空间开发方面开始出现无序乃至失控的局面,过多的资源、能源被消耗甚至枯竭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使得社会经济发展正逐渐变得不可持续。如何科学应对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区域人地关系协调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核心命题。限制开发区域作为我国四类主体功能区中人地关系协调的难点与问题地区,对其开展绿色发展与产业配置契合关联关系研究,不仅是适应限制开发区域保护性开发的发展要求,更是解决欠发达地区经济突破发展的自身需求的重要途径。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生态安全保障区,限制开发区域占据绝对比重,目前,限制开发区域面积占东北地区面积的77.53%,承载着46.25%人口的生存和发展,已然成为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基于此,本文选择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为典型案例区,以绿色发展效率与产业配置契合关系为切入点,探讨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优化调控路径,以期在理论上丰富地理学之人地关系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在实践上探索限制开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同时也为东北地区科学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的理论基础。从时代背景出发,对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以及产业配置等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梳理和述评,以及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和基本概念进行归纳和辨析,进而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案以及创新点,为全文写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2.东北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测度。从绿色发展理论与实践需求出发,综合构建绿色发展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进而对实证区域绿色发展的时序演化特征及空间分异格局进行系统性分析,同时甄选出影响实证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主要因素指标,并建立绿色发展效率关键性影响因素的识别模型,藉此揭示此类影响因素对实证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作用机制与作用方式。3.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分析。通过利用数理分析方法以及空间分析技术等手段对绿色发展影响因素及其影响下的实证区域产业适宜发展规模、产业结构配置以及产业空间配置进行系统性分析,重新认识和理解实证区域产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的重点方向,并以此确定实证区域未来产业结构调控、空间布局优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领域。4.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的适应性机制。基于适应性内涵特征,从内生动力机制和外部推动机制2个方面深入探讨资源禀赋状况、地理区位条件、路径依赖效应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人口分布合理、科学技术进步、市场条件改善以及政府政策支持等要素对实证区域产业配置的绿色适应性调整机制,并从要素相互作用视角出发,定量分析不同要素对产业配置的绿色适应性作用程度。5.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调控路径。在前文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绿色发展视角下实证区域产业配置优化调控的目标和思路,并针对研究区域实情提出了促进绿色发展视角下实证区域产业配置优化调控的对策和建议。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从绿色发展效率时序演化特征分析,研究期内东北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值始终在0.5088-0.6388范围内波动,属低效率和次低效率水平。分县市来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高效率与低效率水平的县市数量逐渐减少,次低效率水平的县市数量逐渐增加,区域绿色发展效率不均衡状态有所缓解,但由于高效率和低效率水平的县市仍占据绝对比重,区域两极分化现象尚未发生明显变化。2.从绿色发展效率空间格局特征分析,研究期内东北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正向集聚效应,但由于Moran’s I指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相关性逐渐减弱,空间异质性逐渐增强。分县市来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较高的县市存在正向辐射效应,但这种正向辐射效应的作用并不显着,不仅难以通过涓滴效应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而且高效的绿色发展经验在其周围地区的借鉴效果也十分有限,各县市间绿色发展合作机制还需进一步加强。3.从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期内东北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呈现差异性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府调控能力、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等因子对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解释力最强,且各因子对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并不存在相互独立的因子,区域绿色发展效率与影响因素之间具有复杂性的特征。4.从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适宜发展规模分析,研究期内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半数以上县市的产业聚集程度高于污染聚集程度,产业集聚呈正向外部性效应,生态效率处于高水平阶段。尽管区域生态效率整体上呈现良性的发展态势,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在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结构失衡、效率低下、基础薄弱等问题,使得区域内仍然有众多县市的生态效率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5.从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结构配置分析,产业结构合理化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经济产业之间的协调能力不断加强,要素资源在经济产业之间的配置不断提升,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正在逐步提升,呈现良性发展态势,但值得注意的是,仍有众多县市的经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难以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资源依赖型产业结构和粗放型生产方式,同时也未能摆脱发展滞后的困境,区域差距逐渐扩大。产业结构高度化结果表明,一方面研究期内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产业结构系统逐步从低级向高级过程演进,生产要素逐步从生产率低的产业向生产率高的产业转移,产业结构高度化开始步人健康、稳态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众多县市仍处于低水平与次低水平区也折射出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提升仍是一个漫长且艰巨的过程。6.从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空间配置分析,产业污染物增长偏离份额结果表明,在全域尺度上,研究期内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各县市产业污染物增长偏离份额水平主要受环保设施、工艺技术等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化影响较大,而产业内部结构、产业增加值、产业集聚共生等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对其影响相对较小,且区域有半数以上县市产业污染增长快于区域平均水平。在邻域尺度上,研究期内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各县市产业污染物增长偏离份额受竞争力偏离分量的影响依然大于产业结构偏离分量的影响,且区域多数县市的产业污染增速高于周边邻域地区平均水平。7.从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配置的适应性机制分析,内生动力机制方面,资源禀赋状况的差异是影响和制约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的适应性调整方向的物质基础,同时地理区位条件以及路径依赖效应对区域产业配置的绿色适应性形成与演化发展起决定作用。外部推动机制方面,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人口分布合理、科学技术进步、市场条件改善以及政府政策支持均在推动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进行适应性调整、重组和转换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另外,产业配置的绿色适应性影响因素定量结果表明,政府调控能力、产业结构水平是影响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的绿色适应能力的关键因素,科学技术进步、市场化条件、人口分布状况、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状况虽没有通过显着性检验,但其对于区域产业配置的绿色适应能力提升依然发挥着重要贡献。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最后从产业配置的调控目标、调控思路以及调控对策出发提出了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调控路径。

王涛[2](2021)在《长汀县全域旅游开发建设创新研究》文中指出

柴青宇[3](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李昂[4](2020)在《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工城市转型是东北振兴的重要组分,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资源环境作为森工城市发展的引擎和载体,决定了城市产业、生态、社会和空间等要素的配置特征和演进方向,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是森工城市转型成功的关键。在资源型城市中,森工城市的转型步伐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集中分布在东北边缘区位的森工城市群体,普遍存在着转型方向趋同、发展格局失衡、生态修复受阻、产业结构松散和城市引力缺失等问题,极大阻碍了森工城市的可持续转型进程。究其原因,森工城市尚未形成与资源环境耦合的转型策略框架。本文立足于森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背景与国际经验,以资源环境综合测度为切入点,以空间为语境,挖掘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的系统关联,揭示生态过程与转型过程的内在机制,辨识条件差异下的转型模式路径,并提出助力森工城市可持续转型的空间响应策略。全文围绕“理论认知—特征解析—测度综合—模式识别—空间响应”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从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测度方法研究、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转型的空间效应等方面,揭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从而构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并据此提出综合测度的方法体系和技术路线。“特征解析”——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自然与生态环境、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经济与产业发展、区位与交通联系、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梳理概况,结合多样本大数据和空间技术,获得了森工城市转型发展中“形”的特征。通过分析资源环境对空间、城市网络、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约束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森工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问题的成因。“测度综合”——基于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属性,构建综合测度模型。模型以资源环境的禀赋差异为基础,对森工城市的模式差异进行测度辨识和聚类分析,并以系统机制为纽带,集成面向转型格局、生态修复、产业结构和人居环境等多种转型系统目标的空间响应测度集合。资源环境综合测度模型包含两个模块,4种模式指针,26种模式辨识指标,4种空间响应方法,56种响应因子,并具有因地制宜的模型系统开放性,从多维度、多尺度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发展进行量化指引。“模式识别”——以森工城市资源环境丰裕度、资源产业依赖度、城市发展支撑度和区位条件优势度的测度结果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森工城市群体进行系统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和模式指针的差异性,逆推各类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特征要素,从而提出差异性的转型模式和相应路径,并探讨了基于边界融合、非均思路和重要节点的模式化发展协调性与可变性。“空间响应”——以模式差异为依据,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几种基本模式构型进行空间尺度上的测度响应,对于引力核心型城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控国土空间,对产销基地型城市以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提升组织产业结构和空间转型,对精明收缩式森工城市明确生态安全格局的首要地位,对职能置换模式提出基于空间适宜性的城市系统更迭和空间再生。研究以资源环境和空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支撑,面向困难时期黑龙省森工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的转型问题,通过对资源环境和城市转型相关要素的综合测度,以资源环境内在作用机制为方法,发现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问题,提出问题导向的模式路径,并依据路径差异提供协调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响应策略。希望研究可以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空间框架,在实践层面上,为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法参考。

姜雪[5](2020)在《全域旅游视阈下宁安市绿道网络构建研究》文中指出绿道作为融合健康、生态与景观的连续性开敞空间,已成为我国城乡绿色空间生态与景观结合发展重要规划手段,同时也是国土空间规划与全域旅游发展推动的有效载体之一,以休闲游憩空间建设引领区域空间绿色化发展,提供解决快速城镇化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及社会矛盾途径。但目前城乡绿道建设出现发展不均衡、技术不成熟等问题,特别是环境资源较复杂的市县域地区各类资源协同机制薄弱,对区域绿道空间可持续发展形成限制。论文立足于全域旅游发展政策与理论背景,以宁安市为研究对象从全域绿道资源组织与空间结构优化需求出发,立足全域绿道空间的网络化发展,建立全域旅游视阈下宁安市绿道网络空间组织框架,有机整合“三生”资源促进宁安市全域资源整合、人与环境景观和谐共融,在“理论认知—全域解析—网络生成—规划实施”的技术路线下展开宁安市绿道网络的构建研究。“理论认知”——从全域旅游理论基础与服务价值、绿道网络理论基础与规划技术方法、全域旅游与绿道网络规划关联性认知等方面梳理研究基础。首先,在全域旅游视阈解析中系统阐释了全域旅游理论基础、核心要素、服务价值分类与相关参考标准。绿道网络相关基础研究包括概念辨析、功能与分类、组成与空间形态研究,厘清绿道网络结构分析与规划方法。在此基础上,从全域旅游发展绿道网络必要性出发分析两者关联性,研究绿道网络体系下资源全域旅游服务价值表征,解析全域旅游与市县域绿道网络动力效应及内在关联。通过相关技术方法研究与总结,提出本研究宁安市全域绿道网络构建技术路径,为全域绿道网络要素识别、结构组织与规划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全域解析”——以宁安市全域空间资源现状条件及绿色发展诉求分析为基础,指引绿道网络空间结构与布局优化。结合国家政策解读与宏观背景,通过现场踏勘、问卷访谈、图像和数据辅助等方法解析全域资源现状,包括基础概况、规划条件、域外及域内资源解析等,剖析生态、人文、产业、游憩资源特征,提炼各类资源在绿道网络空间组织中对全域旅游发展适宜性表征,解析宁安市从全域旅游视阈构建绿道网络必要性,指出当前空间发展困境与矛盾。“网络生成”——以资源全域旅游服务作为价值审视主体进行宁安市全域绿道网络构成要素识别与评价及网络结构组织与形态生成,为空间分析与评价提供量化方法及平台参照。立足于全域旅游视阈,以绿道功能为导向构建全域旅游服务价值评价体系,以此形成全域各类要素综合景观阻力值,构建全域绿道网络要素识别模型。结合适应宁安市全域空间地域特征的网络测度模型,评价与分析要素关系及网络结构,提出“内外双驱的四核带动”、“共融互促的次级稳定”、“特色扩散的边缘联动”等结构连接模式,根据测度结果及结构组织方式实现网络流量再分配。以全域旅游适宜性与土地适宜性分析为基础,在抽象网络结构资源要素连接指引下运用Arc GIS平台实现潜力绿道模拟。“规划实施”——规划与实施部分是绿道网络抽象结构的空间落地、功能支撑及政策保障。在全域绿道网络空间规划中,结合网络结构核心圈层、潜力连接空间及末端资源的发展需求提出各级绿道空间规划策略,并根据生产、生态、生活功能融合方式形成宁安市全域绿道网络的全域旅游功能支撑策略体系。实施保障体系主要包括规划可行性及效果评估、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技术支持、与既有空间格局体系衔接及公共政策及管控机制健全等方面。本研究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基于地域风貌特色传承的县域城镇低碳规划设计研究”(2018YFC0704705)为支撑,研究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建立了基于全域旅游视阈定量化的绿道网络理论模型与规划体系,并提出了绿道网络空间测度和资源评价方法,构建了绿道网络空间规划及实施策略体系。首先,通过全域旅游视阈解读与全域绿道网络空间结合研究,认为全域旅游网络空间系统具备多功能复杂性与多元价值利用潜力,以全域旅游理论作为研究背景契合了宁安市生态、文化、经济、交通等多方需求,揭示了绿道网络与全域旅游发展方向契合性。其次,构建了基于“点轴”空间分析及采用最小阻力法的绿道网络资源识别模型,从流量重构出发实现了绿道网络空间结构与功能重组,形成了全域绿道网络识别模型与测度方法。最后,从全域旅游视阈出发提出了宁安市绿道网络空间规划体实施策略。基于此认识,论文以宁安市为例开展全域绿道网络规划研究,以期在理论层面以全域全要素理念提升市县域绿道系统功能与价值,在实践层面面对复杂绿道分布环境提出可行有效的技术方法、为市县域绿道网络全域化发展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规划策略。

王璐瑶[6](2020)在《鼓浪屿文化遗产地植物景观保护研究》文中提出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瑰宝,而鼓浪屿作为我国又一个申遗成功的历史文化节点,承担着传承与发扬我国灿烂文明的重任,这种传承与发扬是多维度的,饱含文物、建筑、景观整体风貌,而鼓浪屿植物景观作为形成鼓浪屿整体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鼓浪屿素有“海上花园”的美誉,植物景观含着重要的遗产价值,符合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标准,是遗产地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鼓浪屿的遗存本体存在着不同层面的矛盾,如历史建筑与古树名木之间、文物保护与植物景观之间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找到矛盾的成因不应局限在当下,而应客观的分析鼓浪屿的从古至今历史演替过程,从系统整体寻求问题根源出发,从而协调鼓浪屿庞大又复杂的文化遗产内容,找到凸显并保护鼓浪屿遗产价值的植物景观发展方向。本文以世界文化遗产植物景观的保护理念、方法入手,结合植物景观特性。再以分析鼓浪屿历史发展过程为出发,从历史文献中寻找鼓浪屿植物景观成因,从鼓浪屿整体风貌、空间构成当中了解鼓浪屿植物景观特色。结合现状调研成果与相关法律规范寻找鼓浪屿植物景观的主要矛盾,通过植物景观要素,再融汇遗产保护、植物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协调鼓浪屿文化遗产地各遗产要素与植物景观间的关系,形成以植物景观特色为重要组成的鼓浪屿“后申遗”时代特色风貌,构建完善的保护体系,并提出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植物景观保护与营造策略,为鼓浪屿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增添新动力。鼓浪屿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地,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的。研究鼓浪屿植物景观的历史沿革并提出针对性的植物景观营造与管养策略,不仅能够为我国各文化遗产地特色风貌的修复与保护提供具有价值的理论依据,还将以此为开端展示植物景观对于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更好的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发挥积极作用。

谢楠[7](2018)在《哈尔滨通河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规划研究》文中提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管理,对于防止和减轻自然灾害,协调流域及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和地方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通河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通河县生态环境主要生态过程、服务功能特点和人类活动规律,进行区域的划分与合并,最终确定不同的区域单元,明确其对人类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功能重要性大小,有针对性地进行区域生态建设政策的制订和合理的环境整治,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利用GIS及其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对通河县生态环境十年来的演变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估,确定通河县城市化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005年-2014年,通河县生态系统之间相互转化趋势不够明显,但整体变化趋势是以农田生态系统为转换中心,部分以前开垦的农田逐渐向原有的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但同时也有湿地、草地生态系统向农田生态系统转化,总体上呈农田生态系统减少、森林生态系统增加的趋势。(2)通过评价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出结果: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方面通河县年平均调节水量为1.876×107m3/a、森林资源固碳量=G植被固碳+G 土壤固碳=8349.02t · a-1、林分年制氧量为 2.124×1011t/a、年固土量为 1.36×105t/a;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方面通河县总蓄水量达到了 1.319× 106m3、污染净化功能价值为262万元、水产品产量为7786t;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方面,净化大气功能:吸收SO2为534.1×104kg,吸收 NOx 为 393.3×104kg,吸收 HF 为 6.3×104kg,吸收滞尘为11.1×104kg。营养物质循环功能:作物中的氮累积量约为0.31×104-0.58×104t;磷累积量约为 0.39× 104-0.62× 104t;钾累积量约为 0.17× 104-42.78× 104t。(3)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标法对通河县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进行定量评价,确定通河县的主导功能定为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其主要辅助功能为土壤保持、自然人文景观保护和农林生态经济发展。(4)采用GIS空间叠加技术方法划分重点生态功能区,并根据行政单元完整性进行调整,最终确定通河县重点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即:Ⅰ北部山地水源涵养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Ⅱ东南部平原生态经济发展功能区、Ⅲ南部松花江沿岸生态恢复功能区、Ⅱ-1 一般生态经济区、Ⅱ-2重点生态经济区、Ⅲ-1矿区恢复区、Ⅲ-2滩涂恢复区。(5)根据研究所掌握的通河县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现状情况及相关资料和数据,构建通河县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 23个评价指标。并针对不同生态功能区发展和保护的目标与要求,制定了通河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建设的规划方案。

李萌[8](2018)在《基于科技创新支撑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以中国黑龙江省主要矿业城市和加拿大萨德伯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新形势下科技创新的速度日新月异,如何利用科技创新为资源型城市提供发展的新路径,尚缺乏系统的研究。从论文的选题不难看出,以科技创新的视角来研究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路径是论文的独特之处。从该视角出发,本文综合运用地质学、矿床学、城市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从理论上研究了成矿系统指导下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和科技制度协同创新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作用,然后对中加典型矿业城市进行了案例研究,最后从科技创新的视角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路径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并建立了创新视角下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通过以上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涉及到的地质学、矿床学、经济学、社会学、城市学等各个相关学科的知识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矿业开发系统,这个系统是对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勘查系统的扩展和补充,勘查系统通过资源效应和环境效应对后续的矿业开发系统产生影响。资源型城市是建立在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开发的基础上的,属于矿业开发系统的研究范畴。因此在研究资源型城市时要注意在矿业开发系统内进行系统性考虑并结合其前缘三个系统的研究。2、科技创新与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一定边界条件下,较低程度的自然资源依赖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依赖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而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是正向刺激作用,若科技创新产生的正向作用超过了由资源依赖产生的负面约束作用,则经济仍然可以获得持续增长。研究认为科技创新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而制度创新是外生动力。3、对鹤岗、七台河、双鸭山三个黑龙江省主要煤炭资源型城市研究表明资源枯竭性城市存在经济—人口收缩现象:对经济—人口收缩现象有带动作用的分别是收入差距、人力资本、产业结构、集聚经济,可采用缩小收入差距、提升人力资本,优化产业结构,加大集聚经济的建设力度等方法加以缓解。加大集聚经济建设方面,科技创新支撑下的石墨产业集群和“物数云智”的互联网+科技创新型煤炭资源产业集群能促进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4、通过分析萨德伯里以科技创新支撑的深部找矿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作用为借鉴,表明我国需要重视运用科技创新加强对深部和隐伏矿体的勘探和开采,从而延长矿山和资源型城市的寿命。加拿大萨德伯里一系列科技制度协同创新措施推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做法为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借鉴。5、从科技创新的视角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路径四大方面的建议并建立了创新视角下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

杨婧[9](2017)在《以农田水利工程为主导的乡村景观空间营造研究》文中指出在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下,我国着力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并推行美丽新农村的建设。农田水利工程作为乡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建设量大、涉及面广、影响深厚等特点。现有工程建设不仅是对乡土风貌的改变,也对生态、自然景观等造成较大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乡村景观空间营造是改变这一现状的良好手段,打造生态健康、景观丰富、特色突出的农田水利工程景观的研究迫在眉睫。农田水利工程的乡村景观空间营造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的研究内容。通过国内外大量文献研究,发现国内外在对河流自然化、河流生态化、乡村水系景观、水利工程等方面研究较多,但对农田水利工程乡村景观空间营造的关注极少,该现状引起了笔者的重视。通过文献查阅法,多学科交叉法,研究农田水利工程构成要素单体的景观设计、农田水利工程景观空间营造及农田水利工程景观营造模式,并以具体案例对理论进行印证。(1)介绍了农田水利工程的概念,并提出农田水利工程“功能——生态——景观”的发展线索,将乡村景观空间营造作为发展目标。通过相关学科理论研究,概述生态水利工程学、水工美学等理论在对农田水利工程乡村景观空间营造研究中的应用。(2)农田水利工程是系统化的工程,从水源到田间工程经历了一系列的人工设施,这些工程设施不仅自身具有景观可塑性,对周围景观空间也具有较大影响。通过对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组成研究,进行水工建筑物内在关系衔接的阐述。从单体功能角度,将农田水利工程划分为坝、闸、渠道以及其他水工建筑物。分别对四大类水工建筑从形态、色彩、交互使用三个方面进行景观营造研究并举例。(3)在空间上,通过区分农田水利工程与其他水利工程的主要异同点,及分析农田水利工程景观空间功能,主要提出乡村的“蓝”、“绿”、“灰”、“紫”空间营造。通过四色释义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水、建(构)筑物、植物、人文景观等形成的空间。应用多样与统一、主从与重点、对比与协调等方式将农田水利工程空间有机的联系,使空间具备整体性。农田水利工程是环环相扣的连续性工程,有利于景观序列的形成。景观序列结合各地特色地形地貌、建筑风格、植被种类、地域文化等不同因素,将营造出变化万千的景观空间。(4)农田水利工程景观是人工干扰较大的景观,人工与自然的结合,其最终目的是更好的服务于人。根据空间的主要适用人群,将空间属性定义为“内向式”空间与“外向式”空间两种形式,内向式空间是具有向心力的农村聚合式空间,景观侧重为居民服务,注重乡土记忆,打造农村居民生活的栖息地景观;外向式空间是具有张力的开放式空间,景观侧重为外界认知乡村环境提供条件,主要针对旅游等来访人群,打造展示乡村特色风貌、文化等的独特舞台。通过庆安县水稻种植示范区农田水利工程景观设计项目及山口湖生态旅游区农田水利景观规划项目,对“内向式”农田水利工程景观营造模式与“外向式”景观农田水利工程景观营造模式理论进行印证,将理论与项目进行结合,以项目作为对理论的提升。本文对农田水利工程乡村景观空间营造的研究,是从单体设计到空间营造的推进,单体景观注重个性特色,空间景观讲求融合,景观整体具有服务的方向性。理论的提出适用于大部分农田水利工程乡村景观空间营造建设,使农田水利工程乡村景观空间营造既有章可循,又不失特色。

于广治[10](2011)在《地质公园旅游规划研究 ——以五大连池市山口湖地质公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地质遗迹是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它不仅提供地学科普与环境教育功能,还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起着展示地域形象的作用。地质公园中重要的功能性景观要素——旅游景观设施承载着游人户外活动的物化形式,是连接人与环境的重要纽带,同时它又是地质公园景观氛围营造的重要组成,是地域形象的载体和地域文化的传播媒介。可以说,地质公园是一种新的地质资源利用方式,也是新世纪地质工作最耀眼的亮点。建立地质公园的重大意义在于保护地质遗迹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原生态文化的需要;对于加强地质遗迹保护,恢复地质生态,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支持地方经济建设,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重点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并提出研究技术路线;第二部分重点辨析了与地质公园旅游规划相关的概念及问题;第三部分重点介绍了地质公园旅游开发过程中应用到的相关理论,为规划设计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第四部分论述了地质公园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要原则、途径、内容以及程序;第五部分以五大连池市山口湖省级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实例对本文研究进行了论证;最后一部分对全文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总结。五大连池市山口湖省级地质公园,拥有独具特色的地质地貌景观和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科研和旅游价值。既是地学知识科普、科研的天堂,又是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因此,在对其进行旅游开发中,要切实保护好地质遗迹资源,构建极富特色的地质遗迹旅游景观,提升景区品位,完善景区建设,将其打造成为一个集游览观光、科普科考、风情体验、生态回归和假日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旅游景区。本文结论如下:1)提出运用生态旅游学理论、旅游地学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地质科普学理论和地质景观学理论等多学科理论进行五大连池市山口湖省级地质公园的旅游规划研究,构建了山口湖地质公园旅游规划研究的理论体系框架。2)提出了地质公园旅游规划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保护为主、适度开发、与相关规划相协调、规划布局、功能分区简化明确、突出地质游览区以及渐进开发等原则,有利于地质公园旅游业科学、健康、长久的发展。3)提出了地质公园旅游景观生态规划的途径:景观稳定性途径、焦点物种途径以及绿色廊道途径,为地质公园生态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指明了方向。4)针对地质公园旅游规划提出了相适宜规划内容,对地质公园旅游规划的规范性有重要的借鉴意义。5)五大连池市山口湖省级地质公园的建设与旅游开发,一方面要立足于自身的地质遗迹资源,另一方面要与周围的旅游资源相整合,促进区域旅游的发展。五大连池市山口湖省级地质公园周边的旅游资源主要是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与以自然资源为主的地质公园具有互补性。旅游开发中与周围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区域旅游联合体,以带动整个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

二、五大连池市旅游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大连池市旅游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限制开发区域研究进展
        1.2.2 绿色发展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2.3 产业配置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3 研究内容、方案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研究方案
        1.3.3 创新点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限制开发区域
        2.1.2 绿色发展
        2.1.3 产业配置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主体功能区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产业结构理论
        2.2.4 产业生态学理论
        2.2.5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第3章 东北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
    3.1 研究区概况
        3.1.1 研究区域界定
        3.1.2 研究区域发展概况
    3.2 东北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测度
        3.2.1 研究方法
        3.2.2 绿色发展效率时序演化特征分析
        3.2.3 绿色发展效率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3.3 东北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3.3.1 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变量选取
        3.3.2 地理探测器模型
        3.3.3 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分析
    4.1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适宜发展规模分析--以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为例
        4.1.1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集聚水平测度
        4.1.2 产业集聚水平分析
        4.1.3 产业集聚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4.2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结构配置分析--以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为例
        4.2.1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测度
        4.2.2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结构合理化分析
        4.2.3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结构高度化分析
    4.3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空间配置分析--以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为例
        4.3.1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空间优化布局测度
        4.3.2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污染物增长分析
        4.3.3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污染物增长全域偏离份额分析
        4.3.4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污染物增长邻域偏离份额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的适应性机制
    5.1 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的适应性
        5.1.1 适应性内涵
        5.1.2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配置的适应性
        5.1.3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配置的适应性定量分析--以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为例
    5.2 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的适应性调整机制
        5.2.1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配置的适应性内生动力机制
        5.2.2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配置的适应性外部推动机制
    5.3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配置的适应性影响因素定量分析--以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为例
        5.3.1 研究方法
        5.3.2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配置的适应性影响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调控路径
    6.1 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调控目标
        6.1.1 实现产业系统生态化转型
        6.1.2 促进产业要素合理流动
        6.1.3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6.1.4 推进产业空间布局优化
    6.2 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调控思路
        6.2.1 效益至上
        6.2.2 内生增长
        6.2.3 资源拓展
        6.2.4 生态重塑
    6.3 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调控对策
        6.3.1 强化要素资源保障,激发区域发展活力
        6.3.2 推进产业系统多元化,增强产业系统适应能力
        6.3.3 加强生态环境整治力度,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
        6.3.4 健全体制机制建设,强化政策引导与财政支持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基本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1.2.6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2.2.1 农村产业融合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2.3.1 分工理论
        2.3.2 产业集群理论
        2.3.3 交易成本理论
        2.3.4 创新理论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3.1.1 自然资源条件
        3.1.2 社会环境条件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3.2.1 整体发展概况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3.5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2 数据来源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4.4.1 耦合关系模型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5.1.1 障碍分析模型
        5.1.2 障碍度分析
        5.1.3 障碍因子分析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5.4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6.2.1 玉米精深加工
        6.2.2 水稻精深加工
        6.2.3 大豆精深加工
        6.2.4 乳业精深加工
        6.2.5 蔬菜精深加工
        6.2.6 渔业精深加工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6.7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4)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资源环境与资源环境测度
        1.3.2 资源型城市中的森工城市
        1.3.3 城市转型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框架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资源环境理论及测度研究
        2.1.1 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
        2.1.2 资源环境测度研究
        2.1.3 资源环境综合测度的基本框架
    2.2 森工城市转型相关理论及空间研究
        2.2.1 森工城市的特征与组成
        2.2.2 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
        2.2.3 以转型为目标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2.3 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
        2.3.1 传统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负效应
        2.3.2 转型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正效应
    2.4 方法体系构建与技术路线选择
        2.4.1 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2.4.2 技术路线选择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特征
    3.1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基础概况
        3.1.1 研究范围界定
        3.1.2 城市转型发展基础调研
        3.1.3 资源环境总体概况
    3.2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压力
        3.2.1 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3.2.2 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振兴需要
        3.2.3 地方民生的实际诉求
    3.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约束特征
        3.3.1 资源环境对城市空间的塑形
        3.3.2 资源环境对城市网络的疏散
        3.3.3 资源环境对生产方式的固化
        3.3.4 资源环境对社会结构的解离
    3.4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矛盾
        3.4.1 禀赋差异与转型方向
        3.4.2 主体功能与既有格局
        3.4.3 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
        3.4.4 生态服务与产业结构
        3.4.5 城市引力与基础设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资源环境测度模型构建
    4.1 测度模型框架设计
        4.1.1 测度模型的设计思路
        4.1.2 测度模型框架
        4.1.3 模型要素选择与指标处理
    4.2 转型模式识别模块的测度方法
        4.2.1 基于产业视角的转型模式的轮廓限定
        4.2.2 模式识别指针的选取
        4.2.3 指标构成与测度方法
    4.3 转型空间响应模块的测度方法
        4.3.1 基于资源环境系统机制的方法集成
        4.3.2 面向转型格局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
        4.3.3 面向产业结构的森林生态服务测度
        4.3.4 面向生态修复的安全格局测度
        4.3.5 面向人居环境的空间适宜性测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模式判定
    5.1 基于指标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差异性
        5.1.1 资源环境禀赋层面
        5.1.2 产业结构层面
        5.1.3 经济社会发展层面
        5.1.4 区位条件层面
    5.2 基于模式指针的聚类分析
        5.2.1 模式指针测度结果
        5.2.2 基于指针读数的聚类分析
        5.2.3 聚类特征提取与转型思路
    5.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模式差异与路径特征
        5.3.1 转型模式的生成
        5.3.2 引力核心模式
        5.3.3 产销基地模式
        5.3.4 精明收缩模式
        5.3.5 职能置换模式
    5.4 模式化发展的协调性与可变性
        5.4.1 基于边界融合的模式协调
        5.4.2 基于非均思路的模式异变
        5.4.3 重要转型节点的模式镶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响应模式差异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策略
    6.1 响应引力核心模式的空间调控策略
        6.1.1 资源环境承载力引领核心城市发展
        6.1.2 优化内生空间提升城市引力
        6.1.3 发挥多元化优势协调三产结构
        6.1.4 典型城市铁力的测度方法实践
    6.2 响应产销基地模式的产业布局策略
        6.2.1 生态服务水平主导转型方向
        6.2.2 整合区域资源培育优势产业聚集
        6.2.3 基于生态服务差异的产业空间布局
        6.2.4 典型生产单元朗乡的测度方法实践
    6.3 响应精明收缩模式的生态储备策略
        6.3.1 生态储备空间的精细化管控
        6.3.2 以生态安全格局决策空间发展
        6.3.3 融合景观文脉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6.3.4 典型城市五大连池的测度方法实践
    6.4 响应职能置换模式的空间重构策略
        6.4.1 外向连接寻找新增长点
        6.4.2 内部协作重置产业结构
        6.4.3 产城融合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6.4.4 牡丹江市产业园区的测度方法实践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全域旅游视阈下宁安市绿道网络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指引
        1.1.2 全域旅游规划的推动作用
        1.1.3 城乡绿道空间发展切实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及范围
        1.3.2 核心概念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析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全域旅游与绿道网络研究基础
    2.1 全域旅游视阈与服务价值基础研究
        2.1.1 全域旅游理论基础
        2.1.2 全域旅游核心要素与结构特征
        2.1.3 全域旅游服务价值分类与标准
    2.2 绿道网络理论基础与空间构建研究
        2.2.1 绿道网络理论基础与概念辨析
        2.2.2 市县域绿道网络特点与类型
        2.2.3 绿道网络规划案例分析
    2.3 全域旅游与绿道网络关联研究
        2.3.1 全域旅游与绿道内涵关联性概述
        2.3.2 全域旅游与绿道网络空间关联性
        2.3.3 全域旅游与绿道网络功能关联性
        2.3.4 绿道网络资源全域旅游服务价值指标研究
    2.4 绿道网络规划技术方法研究与选择
        2.4.1 绿道网络规划方法理论基础
        2.4.2 全域旅游视阈下绿道网络构建特殊性
        2.4.3 全域旅游视阈下绿道网络规划技术体系思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宁安市全域旅游资源调研与分析
    3.1 全域旅游资源基础调研
        3.1.1 市域概况及调研方案
        3.1.2 域外资源调研基础解析
        3.1.3 全域内部资源概况
    3.2 全域旅游相关资源特征解析
        3.2.1 域外资源协调特征与环境承载力解析
        3.2.2 市域内部资源特征提取
        3.2.3 绿道网络重点相关资源使用特征分析
        3.2.4 全域资源构建绿道网络的优势与限制特征
    3.3 全域旅游视阈下资源的绿道适宜性表征
        3.3.1 生态资源适宜性表征
        3.3.2 人文资源适宜性表征
        3.3.3 产业资源适宜性表征
        3.3.4 游憩资源适宜性表征
        3.3.5 全域资源结构与绿道资源发展基础总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宁安市绿道网络要素识别及其网络特征分析
    4.1 全域旅游服务价值体系下绿道网络识别模型构建
        4.1.1 网络识别模型分析基础
        4.1.2 基于最小阻力成本资源识别基础
        4.1.3 复合功能导向下的要素筛选
        4.1.4 复合全域旅游服务价值的要素阻力值
    4.2 宁安市绿道网络构成要素识别
        4.2.1 绿道网络资源节点提取
        4.2.2 绿道网络资源廊道提取
        4.2.3 资源节点与资源廊道提取结果与分析
    4.3 宁安市绿道网络要素关系及网络结构分析
        4.3.1 网络构成要素抽象
        4.3.2 全域周边要素对内部要素影响分析
        4.3.3 全域内部要素空间支配关系
        4.3.4 全域网络要素结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宁安市绿道网络结构组织与形态生成
    5.1 宁安市绿道网络结构组织路径
        5.1.1 网络结构格局判读与组织思路
        5.1.2 网络空间结构与形态生成路径
    5.2 宁安市绿道网络全域旅游功能流量测度
        5.2.1 资源要素阻力与引力值
        5.2.2 资源要素间相互吸引力测度
        5.2.3 资源节点中心度与供需比测度
    5.3 基于网络流量测度的宁安市绿道网络结构重构
        5.3.1 全域旅游功能流量重构下网络结构组织模式
        5.3.2 全域绿道网络流量再分配下的结构重组
    5.4 全域旅游价值驱动下宁安市绿道网络形态生成与分析
        5.4.1 基于全域旅游价值推动的潜力绿道分布
        5.4.2 全域绿道网络分级生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宁安市绿道网络规划与实施策略
    6.1 宁安市绿道网络规划与实施路径总构
        6.1.1 核心圈层功能提升下重点空间发展与平衡
        6.1.2 非优势区网络外向转型与发展
        6.1.3 生态景观格局基础协调与控制
        6.1.4 边缘区村镇三生空间拓展与特色资源融合
    6.2 宁安市绿道网络功能组织与项目实施
        6.2.1 绿道网络空间宏观功能组织
        6.2.2 绿道空间系统形态分级
        6.2.3 绿道空间子系统项目及设施规划
    6.3 宁安市绿道网络规划实施保障体系
        6.3.1 规划策略可行性及效果评估
        6.3.2 绿道网络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6.3.3 绿道网络规划与既有空间格局体系衔接
        6.3.4 公共政策与管控机制完善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鼓浪屿文化遗产地植物景观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
        1.1.2 世界遗产中植物景观保护现状
        1.1.3 植物景观重要性
        1.1.4 鼓浪屿后申遗时代的植物景观保护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世界文化遗产
        2.1.2 遗产价值
        2.1.3 植物景观
        2.1.4 文化遗产地植物景观要素
    2.2 世界文化遗产地植物景观的相关研究
        2.2.1 世界文化遗产地历史环境保护的相关研究
        2.2.2 遗产地植物景观的认知与修复研究
        2.2.3 遗产地植物景观管养研究
        2.2.4 遗产地植物景观保护研究
    2.3 鼓浪屿的相关研究
        2.3.1 国外对鼓浪屿的相关研究
        2.3.2 国内对鼓浪屿植物景观的相关研究
    2.4 研究综述小结
        2.4.1 世界文化遗产地植物景观相关研究
        2.4.2 鼓浪屿相关研究
    2.5 案例分析
        2.5.1 法国凡尔赛历史遗产的植物景观研究
        2.5.2 德国世界文化遗产魏玛ILM公园植物景观研究
        2.5.3 国内承德避暑山庄的植物景观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鼓浪屿植物景观发展过程
    3.1 公共地界形成前鼓浪屿植物景观发展概况(1902年以前)
        3.1.1 原住民的建设活动(宋元~1842)
        3.1.2 外来文化传播期(1842~1902)
    3.2 公共地界成熟期鼓浪屿植物景观发展概况(1903-1938)
        3.2.1 相关组织
        3.2.2 庭园特色
        3.2.4 植物种植
        3.2.5 空间布局
        3.2.6 该时期植物景观特征
    3.3 公共地界晚期鼓浪屿植物景观发展概况(1941~1945)
        3.3.1 建设发展停滞
        3.3.2 该时期植物景观特征
    3.4 解放后鼓浪屿植物景观发展相关概况(1945~至今)
        3.4.1 第一阶段:景城相依与城市社区(1940-1980)
        3.4.2 第二阶段:风景名胜区与旅游社区(1980-2000)
        3.4.3 第三阶段:人文回归与遗产社区(2000-至今)
        3.4.4 该时期植物景观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鼓浪屿植物景观的价值、特色、与现状问题
    4.1 鼓浪屿植物景观价值解读
    4.2 作为主要价值载体的鼓浪屿植物景观特色
        4.2.1 自然环境的植物景观特色
        4.2.2 建成环境植物景观特色
    4.3 作为非主要价值载体的鼓浪屿植物景观特色
        4.3.1 宅前屋后植物景观特色
        4.3.2 建国后的公共空间植物景观特色
    4.4 鼓浪屿植物景观保护的现状问题研究
        4.4.1 鼓浪屿植物景观理论研究的缺乏
        4.4.2 公众对鼓浪屿文化遗产地认识上的误区
        4.4.3 鼓浪屿自然环境植物景观的问题
        4.4.4 鼓浪屿建成环境植物景观的问题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鼓浪屿植物景观保护的要素分析
    5.1 鼓浪屿植物景观的总体保护要求
        5.1.1 鼓浪屿保护定位
        5.1.2 鼓浪屿植物景观的保护理念
        5.1.3 鼓浪屿植物景观保护法规
    5.2 鼓浪屿植物景观的要素分析
        5.2.1 “性”——定性选种
        5.2.2 “境”——所处境域
        5.2.3 “景”——意境景观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鼓浪屿植物景观保护的体系构建
    6.1 鼓浪屿植物景观保护体系的原则
        6.1.1 真实性与完整性原则
        6.1.2 最小干预原则
        6.1.3 可逆性原则
        6.1.4 可持续的生态保护原则
    6.2 植物群落——植物组团——植物个体的遗产保护体系
        6.2.1 以植物群落为单位的遗产保护体系
        6.2.2 以植物组团为单位的遗产保护分类
        6.2.3 以植物个体为单位的遗产保护体系
    6.3 植物群落—植物组团——植物个体的遗产保护要求
        6.3.1 植物群落的遗产保护要求
        6.3.2 以植物组团为单位的遗产保护要求
        6.3.3 以植物个体为单位的遗产保护要求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鼓浪屿植物景观保护实施建议
    7.1 植物群落的保护实施建议
        7.1.1 保护监测:配合已有监测和风险应对系统进而建设
        7.1.2 多方宣传:提升植物景观保护意识
    7.2 以植物组团为单位的保护实施建议
        7.2.1 发展策略:优化提升,适应性改造
        7.2.2 社区动员:提高居民积极性,生活美景共享
        7.2.3 树楼一体:物质层面古树与建筑的矛盾解决
    7.3 以植物个体为单位的保护实施建议
        7.3.1 常见灾害:台风、病虫害威胁下的应对与预防
        7.3.2 鼓浪屿植物的修剪
        7.3.3 外来入侵植物优势种的管控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鼓浪屿植物景观保护问卷调查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哈尔滨通河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生态系统相关概念
        2.1.2 生态功能区划的相关概念
    2.2 生态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
        2.2.1 生态学理论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通河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划
    3.1 生态功能区划研究基础
        3.1.1 通河县上位规划定位
        3.1.2 通河县现状基础资料
    3.2 生态功能区划研究方法
        3.2.1 数据支持
        3.2.2 生态系统格局变化评价方法
        3.2.3 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方法
        3.2.4 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方法
        3.2.5 生态功能区划方法
    3.3 生态功能区划相关评价结果
        3.3.1 生态系统格局变化趋势评价
        3.3.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3.3.3 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
    3.4 通河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划
    3.5 本章小结
4 通河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规划
    4.1 规划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
        4.1.1 规划目标的确定
        4.1.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2 保护规划
        4.2.1 通河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规划
        4.2.2 通河县相关治理与规划
    4.3 通河县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对策及实施项目
        4.3.1 重点工程项目选择
        4.3.2 项目实施与执行计划
    4.4 生态功能区保护规划对环境影响与效益分析
        4.4.1 生态功能区保护规划对环境影响
        4.4.2 生态功能区保护规划的效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基于科技创新支撑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以中国黑龙江省主要矿业城市和加拿大萨德伯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托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依托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与框架结构
        1.4.1 技术路线
        1.4.2 框架结构
    1.5 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
    2.2 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
    2.3 小结
第3章 成矿系统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
    3.1 基本概念
        3.1.1 资源型城市的定义
        3.1.2 资源型城市的分类与数量
    3.2 系统理论
        3.2.1 一般系统理论
        3.2.2 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勘查系统
        3.2.2.1 地球系统
        3.2.2.2 成矿系统
        3.2.2.3 勘查系统
        3.2.3 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勘查系统—矿业开发系统
    3.3 资源诅咒假说
    3.4 生命周期理论
    3.5 可持续发展理论
        3.5.1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3.5.2 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3.5.3 强弱可持续发展理论
    3.6 循环经济理论
        3.6.1 循环经济理论起源
        3.6.2 循环经济理论的发展
        3.6.3 循环经济理论对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3.7 技术创新理论
    3.8 小结
第4章 科技创新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理
    4.1 对技术创新理论的再思考和拓展
    4.2 创新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4.3 科技创新是内部动力
        4.3.1 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分析
        4.3.2 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设计
        4.3.3 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结果
    4.4 组织制度创新是外部助力
    4.5 资源型城市科技制度协同创新实现产业转型的路径
        4.5.1 资源型城市的周期特征和创新驱动机制
        4.5.2 科技创新挤出阶段
        4.5.3 技术研发阶段
        4.5.4 技术扩散阶段
        4.5.5 科技成果转化阶段
    4.6 小结
第5章 中国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
    5.1 基本概况
    5.2 存在的突出矛盾
        5.2.1 经济方面
        5.2.1.1 经济现状概述
        5.2.1.2 产业结构不平衡
        5.2.1.3 产业空间分布不集中
        5.2.2 人口方面
        5.2.2.1 人口现状概述
        5.2.2.2 人口外迁
        5.2.2.3 人力资本低
        5.2.2.4 工资收入低
        5.2.3 资源利用方面
        5.2.3.1 矿山企业小而分散
        5.2.3.2 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
        5.2.3.3 产品附加值低
        5.2.4 科技生产方面
        5.2.4.1 科技投入水平低,创新驱动不足
        5.2.4.2 工艺技术和设备落后
        5.2.4.3 科技转化率低
        5.2.4.4 专业人才匮乏
        5.2.4.5 安全隐患突出
        5.2.5 环境方面
        5.2.5.1 环境污染
        5.2.5.2 水土流失
    5.3 资源型城市经济—人口收缩机制
        5.3.1 概况介绍
        5.3.2 资源型城市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
        5.3.3 资源型城市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
        5.3.4 机制总结
    5.4 资源型城市经济——人口收缩机制的计量分析
        5.4.1 识别经济——人口收缩
        5.4.2 经济——人口收缩分析
        5.4.3 数据与变量
        5.4.3.1 构造经济——人口变量
        5.4.3.2 选取地区收入差距指标
        5.4.3.3 选取集聚经济指标
        5.4.3.4 选取产业结构指标
        5.4.3.5 选取人力资本指标
        5.4.4 模型选择与估计
        5.4.4.1 选取模型
        5.4.4.2 模型介绍
        5.4.4.3 模型的建立和检验
        5.4.4.4 模型的估计分析
    5.5 科技创新对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发展经验借鉴
    5.6 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对资源型城市影响机理研究
        5.6.1 产业集群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要性
        5.6.2 科技创新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
    5.7 互联网+模式资源型城市发展途径研究
        5.7.1 企业科技创新推动资源产业集群系统发展
        5.7.2 互联网+煤炭产业集群的关键技术:“物数云智”
        5.7.2.1 物联网
        5.7.2.2 大数据
        5.7.2.3 云计算
        5.7.2.4 智慧矿山
        5.7.3 黑龙江省互联网+模式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
        5.7.3.1 创新优势集群发挥核心作用
        5.7.3.2 建设煤炭产业公共平台
    5.8 小结
第6章 科技创新对加拿大萨德伯里转型发展经验借鉴
    6.1 萨德伯里城市概况
    6.2 萨德伯里城市发展概况
    6.3 萨德伯里矿床的资源潜力
        6.3.1 成矿潜力
        6.3.2 资源潜力
    6.4 科技创新支撑下的深部找矿
        6.4.1 国外深部找矿对我国的启示
        6.4.2 科学理论创新支撑
        6.4.3 技术创新支撑
    6.5 科技制度协同创新视角下萨德伯里发展路径研究
        6.5.1 理念创新
        6.5.2 科技创新
        6.5.3 机制体制创新
        6.5.3.1 法律制度更新完善
        6.5.3.2 政府资金大力支持
        6.5.3.3 行业协会提供援助
        6.5.3.4 人才制度有力保障
        6.5.3.5 产业结构合理调整
        6.5.3.6 重视配套基础设施
    6.6 现状
    6.7 小结
第7章 创新视角下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7.1 发展理念创新
    7.2 矿业全产业链创新
        7.2.1 延长矿业产品价值链条,促进产品结构升级
        7.2.2 周密论证矿产资源潜力,保障链条源头供应
        7.2.2.1 开展深部探测,挖掘资源潜力
        7.2.2.2 改进选冶工艺,降低边界品位
        7.2.2.3 拓展思维模式,扩大资源范围
        7.2.3 重视发展矿业绿色经济,合理利用已有资源
        7.2.3.1 控制强度合理开发
        7.2.3.2 利用已有矿山设备
        7.2.3.3 挖掘现存地质资料
        7.2.3.4 拓展现有地下空间
        7.2.4 加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深化特色旅游产业
    7.3 城市经济创新
        7.3.1 培育城市新兴接替产业,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7.3.2 打造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形成集聚规模效应
        7.3.3 纳入区域统筹考虑安排,实现经济协同发展
        7.3.4 提前研判新兴城市定位,做好多元产业规划
    7.4 体制机制创新
    7.5 创新视角下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
    7.6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发展路径建议
    8.3 研究创新点
    8.4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

(9)以农田水利工程为主导的乡村景观空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农田水利工程乡村景观空间营造的相关理论
    2.1 农田水利工程相关概念解析
        2.1.1 农田水利
        2.1.2 农田水利工程
        2.1.3 农田水利工程景观空间营造
    2.2 农田水利工程乡村景观空间营造趋势
    2.3 农田水利工程乡村景观空间营造理论基础
        2.3.1 生态水利工程学
        2.3.2 乡村景观规划
        2.3.3 水工美学
        2.3.4 景观基础设施
    2.4 多学科指导下衍生的农田水利工程乡村景观空间营造原则
        2.4.1 功能性原则
        2.4.2 安全性原则
        2.4.3 生态性原则
        2.4.4 乡土化原则
        2.4.5 综合利用原则
    2.5 本章小结
3 农田水利工程组成及构成要素景观设计
    3.1 农田水利工程组成
        3.1.1 灌溉水源
        3.1.2 灌溉系统
        3.1.3 排水系统
        3.1.4 农田水利工程内部衔接关系
    3.2 农田水利工程构成要素及景观设计要点分析
        3.2.1 坝的景观设计
        3.2.2 闸的景观设计
        3.2.3 渠系的景观设计
        3.2.4 其他水工建筑的景观设计
    3.3 本章小结
4 农田水利工程乡村景观空间营造
    4.1 农田水利工程景观与城市滨水景观的异同
    4.2 农田水利工程景观空间的功能
        4.2.1 水利功能
        4.2.2 生态功能
        4.2.3 文化功能
        4.2.4 科普功能
        4.2.5 游憩功能
    4.3 围绕农田水利工程的乡村“蓝”、“绿”、“灰”、“紫”景观空间营造
        4.3.1“蓝”——水域空间
        4.3.2“绿”——农业生产空间、非农植物空间
        4.3.3“灰”——道路、建(构)筑物等
        4.3.4“紫”——人文内涵
    4.4 农田水利工程景观空间的整合原则
        4.4.1 多样与统一
        4.4.2 主从与重点
        4.4.3 对比与协调
    4.5 本章小结
5 农田水利工程乡村景观营造模式的探讨及案例分析
    5.1 农田水利工程乡村景观营造模式的探讨
        5.1.1 农田水利工程景观营造模式视角的确定
        5.1.2“内向式”景观营造模式
        5.1.3“外向式”景观营造模式
        5.1.4“内向式”景观营造模式与“外向式”景观营造模式的主要差异
    5.2“内向式”景观营造案例研究——庆安县水稻种植示范区农田水利工程景观设计
        5.2.1 项目概况
        5.2.2 农田水利工程景观设计功能定位、设计原则与设计理念
        5.2.3 主要农田水利工程景观设计
        5.2.4“内向式”农田水利工程景观空间营造
    5.3“外向式”景观营造案例——山口湖生态旅游区农田水利工程景观规划
        5.3.1 项目概况
        5.3.2 农田水利工程景观规划功能定位、规划原则与规划理念
        5.3.3 主要农田水利工程景观规划
        5.3.4“外向式”农田水利工程景观空间营造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地质公园旅游规划研究 ——以五大连池市山口湖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内容及主要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地质遗迹
        2.1.2 地貌和地质景观
        2.1.3 地质遗迹保护
        2.1.4 地质公园
        2.1.5 地质公园旅游
    2.2 地质公园旅游的特点
        2.2.1 科学价值高
        2.2.2 针对性强
        2.2.3 以生态旅游为主
    2.3 地质公园旅游景观
        2.3.1 旅游景观
        2.3.2 地质公园旅游景观
        2.3.3 地质公园旅游景观分类
3 地质公园旅游规划研究的理论探索
    3.1 地质景观学理论
    3.2 地质科普学理论
    3.3 旅游地学理论
    3.4 生态伦理学理论
    3.5 生态旅游学理论
    3.6 本章小结
4 地质公园旅游规划研究
    4.1 地质公园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
        4.1.1 保护为主、适度开发原则
        4.1.2 与相关规划相协调原则
        4.1.3 规划布局、功能分区简化明确,突出地质游览区原则
        4.1.4 渐进开发原则
    4.2 地质公园旅游景观生态规划途径
        4.2.1 景观稳定性途径
        4.2.2 焦点物种途径
        4.2.3 绿色廊道途径
    4.3 地质公园旅游规划内容
        4.3.1 地质公园的性质与范围
        4.3.2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评价
        4.3.3 旅游形象与客源市场定位
        4.3.4 地质公园的空间结构
        4.3.5 游赏景区景点的选择
        4.3.6 旅游设施规划
        4.3.7 科普解说系统
        4.3.8 环境保护
    4.4 地质公园旅游规划的程序
        4.4.1 现场考察
        4.4.2 资料调研
        4.4.3 总体规划成果
5 五大连池市山口湖省级地质公园旅游规划
    5.1 地质公园基本概况及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5.1.1 基本概况
        5.1.2 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5.2 地质公园旅游综合资源评价
        5.2.1 旅游资源类型及赋存量
        5.2.2 旅游资源质量等级定量评价
        5.2.3 旅游资源特色和开发潜力分析
    5.3 客源市场分析
        5.3.1 客源市场现状
        5.3.2 客源市场细分
        5.3.3 客源市场定位
    5.4 总体规划功能布局
        5.4.1 规划范围
        5.4.2 规划布局的基本原则
        5.4.3 功能布局
    5.5 旅游景点与景区规划
        5.5.1 游客服务中心区
        5.5.2 生态体验区
        5.5.3 山地休闲暨避暑度假区
        5.5.4 水上地质观光暨冰雪娱乐区
        5.5.5 水利枢纽游览区
    5.6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5.6.1 住宿接待设施
        5.6.2 餐饮设施
        5.6.3 旅游中介组织
        5.6.4 商业购物
        5.6.5 安全与医疗救护
    5.7 解说系统规划
        5.7.1 解说规划概况
        5.7.2 解说规划布局
        5.7.3 解说牌制作
    5.8 环境容量测算与生态建设规划
        5.8.1 自然生态质量评价
        5.8.2 各功能区环境容量测算与环境标准
        5.8.3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原则
        5.8.4 地质遗迹景观保护规划原则
        5.8.5 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5.8.6 地质遗迹景观保护区的分级
        5.8.7 生态建设规划
        5.8.8 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建设规划
    5.9 形象策划、市场营销及旅游线路规划
        5.9.1 形象策划
        5.9.2 市场营销策略
        5.9.3 旅游线路规划
    5.10 基础工程规划
        5.10.1 道路交通规划
        5.10.2 给水工程规划
        5.10.3 排水工程规划
        5.10.4 供电工程规划
        5.10.5 供热工程规划
        5.10.6 通信工程规划
        5.10.7 环境保护工程设施规划
        5.10.8 防灾与安全保障
    5.11 分期发展规划
        5.11.1 规划期限
        5.11.2 分期建设
    5.12 保障体系规划
        5.12.1 组织保障
        5.12.2 政策措施
        5.12.3 人力资源保障
        5.12.4 资源环境保护
        5.12.5 科技文化支撑
        5.12.6 实施旅游景区的标准化管理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五大连池市旅游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研究[D]. 孙永胜.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02)
  • [2]长汀县全域旅游开发建设创新研究[D]. 王涛. 湖南理工学院, 2021
  • [3]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4]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D]. 李昂.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5]全域旅游视阈下宁安市绿道网络构建研究[D]. 姜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6]鼓浪屿文化遗产地植物景观保护研究[D]. 王璐瑶. 华侨大学, 2020(01)
  • [7]哈尔滨通河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规划研究[D]. 谢楠.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2)
  • [8]基于科技创新支撑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以中国黑龙江省主要矿业城市和加拿大萨德伯里为例[D]. 李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6)
  • [9]以农田水利工程为主导的乡村景观空间营造研究[D]. 杨婧. 东北农业大学, 2017(03)
  • [10]地质公园旅游规划研究 ——以五大连池市山口湖地质公园为例[D]. 于广治. 东北农业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五大连池市旅游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