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羧过程及其应用

脱羧过程及其应用

一、脱羧反应的历程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华泽嘉[1](2021)在《汪清油页岩热解特征及气体热载体干馏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与资源”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油页岩干馏可制取页岩油作为石油的补充能源。目前,国内主要应用抚顺式气体热载体干馏炉炼油技术获取页岩油,技术相对落后,油收率低,且油页岩浪费严重,污染环境,严重影响了油页岩的综合开发利用。因此,掌握油页岩的干馏炼油机理,研发先进的油页岩气体热载体干馏炉是需要重点解决的基础应用性关键问题,也是油页岩综合利用中污染物控制和高效节能的途径。本文以汪清油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紧密围绕汪清油页岩热解过程中气体释放特性与热解反应性,利用FLASHCHAIN模型预测热解气体产物的生成规律。深入探究油页岩气体热载体干馏热源——热解气体产物的生成规律,对气体热载体干馏炉内干馏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开发新型气体热载体干馏装置。本文从宏观到微观、从表观到本征全方位研究油页岩热解气体释放机理,并从实验研究到模拟计算和设计开发,最终研发先进的油页岩气体热载体干馏系统并通过工程化验证实验。本文主要工作如下:利用FT-IR及13C-NMR分析汪清油页岩有机结构的官能团与碳骨架结构分布。结合TG-FTIR结果,采用分峰拟合的方法探究汪清油页岩热解过程中热解气体的释放特性。利用TG分析结果研究汪清油页岩不同升温速率的热解特性。运用Friedman法、FWO法和DAEM模型计算油页岩低温热解的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COOH官能团在200℃以上会分解生成CO2。热解温度超过600℃,碳酸盐裂解继续生成CO2气体,同时伴随有少量CO的析出。对于汪清油页岩热解,FWO法和Friedman法计算的表观活化能随转化率连续变化。两种方法的平均活化能分别为233.71kJ/mol和234.61kJ/mol。综合F检验和量准则检验得出Logistic DAEM模型适合求解汪清油页岩的动力学参数,低温热解活化能为238.67kJ/mol。探究汪清干酪根热解轻质气体的释放规律。结合FLASHCHAIN模型及密度泛函理论预测热解产物的生成特性与反应机理,研究干酪根在不同热解温度主要官能团变化规律,判断热解过程中析出气体的主要来源。研究结果表明:干酪根热解气体产物主要为低碳数烃类,还有少部分为CO2和CO。随着热解的进行,干酪根FT-IR中脂肪烃区域振动强度逐渐减小并最终消失。干酪根热解形成CO的过程,首先是脂基结构结构,其次是羰基结构,最后为醚键结构。无论是脂肪烃还是芳香烃结构,形成CH4的过程都是主要发生分子间H原子的转移,杂原子O有助于油页岩油母质发生热解形成CH4。干酪根分子的烷链支化度呈出先减小后增大又减小趋势,在470℃左右时-CH2-和-CH3的振动吸收峰面积之比最大为7.064。针对气体热载体式干馏过程使用Ansys-Fluent对其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在Fluent中利用多孔介质模型,并采用自定义程序对炉内流动与传热传质过程进行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固定床内流体流动的模拟研究中,采用以Ergun方程为基础的多孔介质模型和RNG k-□湍流模型能够较好的吻合干馏过程中的传热传质过程,研究结果可为气体热载体干馏炉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为确保干馏效果,提高气体与颗粒间的接触面积和时间,可在干馏段形成同轴或偏心轴撞击流分布方式的涡流。建立油页岩颗粒物料传热传质模型,预测床内温度、水分和挥发分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当进气速度和进气温度分别提升1.5m/s和1 00℃时,干酪根热解反应进程分别加快1600秒和600秒。当进气速度和进气温度分别降低1.5m/s和100℃时,干酪根热解反应进程分别降低1600秒和600秒。此外,在当进气温度分别提升或降低100℃时,热解前期的过程中水分最大蒸发速率则分别提升11.4%或降低24.7%。根据汪清油页岩及干酪根的有机结构及热解气体释放特性分析,以干馏过程数值模拟为基础,开发新型气体热载体干馏系统,并开展了中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干馏炉供热能力设计符合工艺要求,实际运行时热瓦斯平均供热温度为572℃,干馏炉内恒温段最高温度为520℃至550℃。入炉瓦斯平均温度与干馏炉内最高干馏温度差值为30℃至50℃,干馏炉保温效果较好,干馏炉热损失比较小。新型气体热载体干馏装置实现了干法排焦,半焦中水分为低于2%,可以直接作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瓦斯加热炉无积碳结焦问题。试验期间收油率为91.7%,为新型气体热载体干馏炉的工程化与大型化奠定基础。

李靖,李源遽,李朋朋,周世新,陈克非,张臣,孙泽祥[2](2021)在《深层温压条件下有机酸热稳定性模拟研究——以乙酸和乙二酸为例》文中提出深层、超深层中有机酸的分布特征及其热稳定性对储层物性有着重要影响。采用高温高压水—岩模拟装置对储层中典型一元和二元有机酸(乙酸和乙二酸)的分解反应进行了模拟,对动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乙二酸比乙酸更容易分解,且分解反应的速率更高;乙酸和乙二酸分解反应的起始温度分别为230℃和180℃,其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增加。反应体系中高pH值和钾长石的存在明显提高了乙酸和乙二酸分解反应的反应速率,但对起始温度影响较小。高流体压力和静岩压力均会抑制乙酸和乙二酸的分解,在提高有机酸分解反应起始温度的同时降低分解反应速率。从地质意义上来讲,相对高压、低地温的地层环境更有利于有机酸的保存,因此具有低地温梯度的沉积盆地形成深层—超深层优质储层的可能性更高。

张为钢[3](2020)在《新型氧化还原活性试剂在三氟甲基化及C-S键构建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含氟有机化合物,尤其是含三氟甲基基团的有机分子,在农药、医药以及材料领域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尽管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三氟甲基化反应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现有的三氟甲基化试剂仍然存在合成步骤多,实际获取不够方便或原料昂贵,大规模使用受限等问题。三氟乙酸酐和三氟甲磺酸酐是两种十分廉价而且丰富的化学品,如果能方便地使用三氟乙酸酐和三氟甲磺酸酐实现三氟甲基化反应,显然是值得期待的。由于三氟乙酸根具有较高的氧化电势(Eox1/2>+2.4 V vs SCE),因此在以往的报道中通常需要苛刻的反应条件才能实现三氟乙酸或三氟乙酸酐的活化;三氟甲磺酸酐通常是作为N、O等亲核试剂的保护试剂,在三氟甲基化反应中的应用非常少。因此,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实现三氟乙酸酐和三氟甲磺酸酐的高效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具有很大的挑战性。C-S键构建是现代有机合成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过渡金属催化的硫醇负离子参与的偶联反应是构建C-S键比较成熟且常用的方法,但目前过渡金属催化的C-S键偶联反应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由于硫醇负离子对金属催化剂具有很强的配位作用,反应通常需要较多的催化剂用量以及较高的反应温度;2)底物适应性和官能团兼容性较差;3)大部分硫醇是有毒的,且市售的的烷基硫醇和二硫醚较少;4)需要特殊设计的配体。我们希望通过过渡金属催化的还原偶联反应实现C-S键的构建,解决硫醇负离子毒化金属催化剂、底物适应性和官能团兼容性较差等问题,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高选择性地得到C-S键偶联产物。本论文利用廉价易得的三氟乙酸酐和三氟甲磺酸酐,结合氧化还原活性策略,设计并合成了两类新型的三氟甲基化试剂,即N-羟基苯基肟氯酯(CF3-NHBC酯)和磺酰基咪唑盐(IMDN-SO2CF3)。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高效的实现了三氟乙酸酐和三氟甲磺酸酐的活化,并将其应用于一系列的氟烷基化反应中。另外,利用芳基咪唑盐试剂(IMDN-SO2Ar)与三苯基膦原位生成的亲电硫化试剂,通过还原偶联反应,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就可以实现C-S键的高效构建。具体工作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氧化还原活性肟氯酯参与的氟烷基化反应研究我们利用廉价的三氟乙酸酐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稳定、廉价、反应活性高以及可放大化应用的三氟甲基化试剂,即氧化还原活性N-羟基苯基肟氯酯(CF3-NHBC酯),解决了三氟乙酸酐在反应过程中条件苛刻、活性中间体不稳定等问题。利用CF3-NHBC酯作为三氟甲基源,在光催化条件下,实现了未活化烯烃的氢化三氟甲基化反应和未活化烯烃的远程迁移三氟甲基杂芳基化反应。该反应具很好的底物适应范围和官能团兼容性,并能以中等到优秀的收率得到氢三氟甲基化产物和三氟甲基酮类化合物。N-羟基苯基肟氯酯(CF3-NHBC酯)的创新之处在于由于在氮原子一侧引入一个氯原子作为离去基团,有效地拉动了电子向氮转移,克服了三氟甲基的强吸电性,使整个反应趋向于能量更低的脱羧途径,通过单电子还原使CF3-NHBC酯的N-O键选择性断裂,进一步脱羧产生三氟甲基自由基。我们将这种策略称为“离去基团辅助策略”。通过离去基团辅助的策略,我们还实现了二氟乙酸酐、全氟丙酸酐以及全氟丁酸酐的活化。利用RF-NHBC酯作为氟烷基源,也可以实现未活化烯烃的氢化氟烷基化反应和未活化烯烃的远程迁移氟烷基化杂芳基化反应。2.氧化还原活性磺酰基咪唑盐参与的光诱导的烯烃和炔烃的氟烷基硼化反应研究我们利用廉价的三氟甲磺酸酐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稳定、廉价、反应活性高以及可放大化应用的三氟甲基化试剂,即氧化还原活性磺酰基咪唑盐试剂(IMDN-SO2CF3)。利用磺酰基咪唑盐试剂(IMDN-SO2CF3)作为三氟甲基源,在光催化条件下,实现了炔烃和未活化烯烃的1,2-三氟甲基化硼化反应。该反应具较好的底物适应范围和官能团兼容性,并能以中等到优秀的收率和>20:1的Z/E选择性得到含有三氟甲基的烯基硼酸酯和烷基硼酸酯类化合物。磺酰基咪唑盐试剂(IMDN-SO2CF3)的创新之处在于缺电性的N正离子使试剂本身具有较高的还原电势,容易接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同时,缺电性的N正离子可以克服三氟甲基的强吸电性,使整个反应趋向于能量更低的脱SO2途径,通过单电子转移使磺酰基咪唑盐试剂(IMDN-SO2CF3)的N-S键选择性断裂,脱除SO2产生三氟甲基自由基。该方法也可以用于活化C4F9、C6F13、C8F17等全氟烷基,在温和的光催化条件下,实现炔烃和未活化烯烃类化合物的全氟烷基硼化反应。磺酰基咪唑盐试剂(IMDN-SO2RF)的开发与利用为含氟硼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3.氧化还原活性磺酰基咪唑盐与卤化物的还原偶联反应构建C-S键我们利用市售的芳基磺酰氯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稳定、廉价、反应活性高以及可放大化应用的氧化还原活性试剂,即芳基磺酰基咪唑盐试剂(IMDN-SO2Ar)。利用Zn粉和三苯基膦作为还原剂,通过Ni催化的芳基磺酰基咪唑盐(IMDN-SO2Ar)与芳基卤化物、烯基溴化物、杂芳基卤化物以及炔基溴化物的还原偶联反应,成功的实现了C(sp3)-S键、C(sp2)-S键以及C(sp)-S键的构建。该反应具广泛的底物适应范围和良好的官能团兼容性,并能以高达94%的收率得到硫醚类化合物。芳基磺酰基咪唑盐试剂(IMDN-SO2Ar)的创新之处在于由于N正离子的缺电性使芳基磺酰基咪唑盐试剂(IMDN-SO2Ar)具有较高的还原电势,在室温反应条件下就能被三苯基膦原位还原生成高反应活性的亲电硫化试剂参与C-S键偶联反应。解决了传统C-S键偶联反应中硫醇负离子毒化金属催化剂、底物适应性和官能团兼容性较差等问题,同时避免了有毒的硫醇类化合物的使用。

赵洁[4](2020)在《甲硫酸新斯的明关键中间体的合成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甲硫酸新斯的明,常以注射液给药,是常用的异逆性抗胆碱酯酶药物,临床应用于重症肌无力、手术后拮抗残留肌松作用及尿潴留等。由于该药给药后起效快,在临床应用上具有独特的优势。甲硫酸新斯的明在制备时,多采用间二甲氨基苯酚和N,N-二甲氨基甲酰氯酯化反应得到新斯的明,再经硫酸二甲酯季铵化的合成路线。间二甲氨基苯酚是甲硫酸新斯的明的关键中间体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医药和染料工业中有重要的用途。但间二甲氨基苯酚的市场价格昂贵,查阅文献可知间二甲氨基苯酚现有的合成方法普遍存在着条件苛刻,后处理困难,收率低,环境污染等缺点。因此,研究符合绿色化学理念、适合规模化制备的间二甲氨基苯酚的合成工艺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本研究在文献报道的合成路线的基础上,选择以对氨基水杨酸为原料,经脱羧反应得到间氨基苯酚,再经N-烷基化反应得到间二甲氨基苯酚的合成路线。并在确定合成路线后,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具体的研究包括:(1)间氨基苯酚的合成工艺研究以对氨基水杨酸为原料,水为反应溶剂,铜粉为催化剂,进行脱羧反应合成间氨基苯酚。得到的较优工艺条件为:对氨基水杨酸:铜粉为5:1(质量比),回流时间为3.5h,可以定量反应获得目标物间氨基苯酚。该反应以水作溶剂,绿色无污染,并且选择铜粉做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度且提高了反应收率,后处理简便,提高产物收率可达到99%。该工艺过程以铜粉催化的方法未见文献报道。(2)间二甲氨基苯酚的合成工艺研究以间氨基苯酚为原料,碘甲烷为烷基化试剂,硅铝酸盐分子筛为催化剂,乙腈为溶剂,经烷基化反应制得间二甲氨基苯酚。得到的较优工艺条件为:间氨基苯酚:碘甲烷:碳酸钠:乙腈为1.0:2.2:3.0:18(摩尔比),间氨基苯酚:硅铝酸盐分子筛为1:1(质量比),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20h。该工艺首次提出了以硅铝酸盐分子筛作为反应的催化剂,显着提高了反应收率。该步骤还改进了后处理提纯方式,直接采用重结晶方法获得较纯的产物,避免了文献报道的减压蒸馏方法,所获得的产物可直接用于制备甲硫酸新斯的明。经过优化,反应收率与文献比较从51.1%提高到65.0%。该工艺过程以硅铝酸盐分子筛催化的方法未见文献报道。综上,本文对甲硫酸新斯的明关键中间体间二甲氨基苯酚的合成工艺进行探索,所获得的工艺条件具有两个显着地改进,其一为首次采用铜粉催化对氨基水杨酸的脱羧反应得到间氨基苯酚,其二为首次采用硅铝酸盐分子筛催化间氨基苯酚的N-烷基化反应并得到目标化合物。改进后的工艺条件具有操作简便、有效降低成本、绿色无污染、收率较高、可公斤级制备的优势。

赵颖楠[5](2020)在《4,7-二取代苯并噻二唑类配体的新型原位合成配位聚合物反应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原位反应作为一种便利的合成手段,可以得到常规条件下不易得的结构新颖的配合物,大大拓展了现有合成方法。2,1,3-苯并噻二唑(BTD)是一类典型的平面分子且容易通过结构修饰进行改性,其被广泛用于构建共轭有机分子。本论文选取连有经典配位单元(如羧基或氮杂芳香环)的苯并噻二唑前体为底物,设计合成了新型苯并咪唑或苯并噻二唑衍生物,并尝试类似条件下的原位反应制备相应配位聚合物,为其配位化学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两个章节:1、发现以含羧酸类BTD衍生物:2,1,3-苯并噻二唑-4,7-二羧酸(O1)为前体合成苯并咪唑衍生物O2和O3的新反应。通过实验和分子模拟分析对其反应机理进行探究,发现在这个通过原位醇代策略使BTD直接转化为BID的反应中,Cd(Ⅱ)的存在对于醇的插入、通过配位相互作用激活噻二唑环和硫的离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调节温度、溶剂和金属盐含量通过原位反应得到了两个结构相似的含有原位配体O2和O3的新型BID类Cd(Ⅱ)金属有机框架(CO 2和CO3)。我们经过试验探究发现这种新的原位醇代策略可以通过不同的醇改性来制备具有不同蜂窝状空腔的苯并咪唑类金属有机框架。2、以氮杂芳环类BTD衍生物:2,1,3-苯并噻二唑-4,7-二(2-氨基吡啶)(N1)为反应底物,通过Cu(Ⅱ)催化分子间C-H键活化反应设计合成了两个新的BTD类有机物:半环化产物N2和全环化的杂-[5]-螺烯化合物N3,并对其单分子和聚集态的荧光性能进行初步探究。基于以上化合物的成功合成及反应机理中铜与底物配位情况的分析,我们随后选用N1为前驱体与不同的铜盐通过原位反应设计合成了两个以N2或N3为原位配体的苯并噻二唑氮杂芳环类Cu(Ⅰ)配位聚合物,并对其固体紫外和光致发光行为进行初步探究。其中在原位合成配合物的CN3过程中,不仅前驱体N1发生了原位配体生成反应,Cu(Ⅱ)离子也发生原位金属离子氧化还原反应转变为配合物中心金属离子Cu(Ⅰ)。

高留州[6](2020)在《基于吡啶联硼酸酯自由基介导的还原偶联反应:理论设计与实验研究》文中指出联硼烷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原料,广泛的应用于硼化学研究中。近年来,随着自由基化学的蓬勃发展,发展基于硼自由基的新合成方法成为化学合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通过“双路易斯碱”协同活化联硼酸频哪醇酯(B2pin2)获得“吡啶—硼自由基”的方式已成为一种简单、有效的获得硼自由基的方法。该硼自由基中间体已经被应用于偶氮、亚砜及醌类化合物的还原;醛、酮与二芳基烯烃的还原偶联;4-取代吡啶衍生物和芳基硼酸酯的合成;以及芳基烯烃的全氟烷基吡啶化等重要反应。虽然近年来已经实现了“吡啶—硼自由基”的许多合成应用,但利用简单易得的“吡啶—硼自由基”开发更多的反应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本论文中,我们主要采用理论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策略,致力于开发“吡啶—硼自由基”的新合成应用方法。我们实现了“吡啶—硼自由基”介导的新反应包括:羧酸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酯的脱羧烷基化反应、路易斯酸催化的羧酸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酯的还原吡啶化反应以及脂肪醛/酮与4-氰基吡啶的还原偶联反应。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第一部分:由于羧酸和烯烃来源广泛,基于脱羧产生的碳自由基对烯烃的加成反应成为构筑C-C键的一种有效方式。传统的脱羧反应往往需要过渡金属或光催化剂的参与。在此,结合量子化学计算和实验研究,我们发展了一种新的基于有机催化的脱羧烷基化反应。首先,我们的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表明,羧酸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酯容易与吡啶-硼自由基配位形成自由基中间体,从而触发NHPI酯的裂解反应生成碳自由基,用于后续的自由基-烯烃加成反应。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通过实验实现了上述吡啶—硼自由基促进的羧酸NHPI酯与烯烃的脱羧烷基化反应。同时,我们通过自由基钟、电子顺磁共振(EPR)、核磁(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等机理实验证实了理论计算所提出的反应机理。这种基于非金属催化的脱羧烷基化反应能够同时兼容烷基羧酸和芳香羧酸的NHPI酯,具有广泛的底物范围和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第二部分:吡啶作为一类重要的骨架结构广泛存在于药物分子,天然产物和功能性材料分子中。因此,发展新的合成方法,实现吡啶衍生物的高效构建在有机合成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早期,基于对吡啶的亲核取代以及C-H键活化反应来构筑吡啶衍生物的方法往往需要金属有机试剂或过渡金属的参与,反应条件苛刻,应用范围受限。近些年,基于自由基介导的反应过程亦能用于构建复杂的吡啶衍生物。例如,基于碳自由基对吡啶杂环进行自由基加成的Minisci反应是构筑烷基取代吡啶的一种有效的方式。然而,对该类反应的区域选择性调控仍存在很大的挑战。近年来,我们课题组结合量子化学计算和实验研究,发现吡啶—硼自由基具有“硼自由基”和“吡啶前体”的双重性质,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应用于4-取代吡啶衍生物的合成。基于此,结合我们前期对自由基脱羧偶联反应的研究认识,我们发展了一种新的Lewis酸催化的羧酸NHPI酯的选择性脱羧吡啶化反应。DFT计算结合实验研究表明Lewis酸的引入在降低反应过渡态势垒、提高选择性和促进中间体芳构化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策略能在相对简单、温和的条件下实现一系列4-取代吡啶衍生物的高效合成,具有广泛的底物适用范围和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第三部分:脂肪醛、酮作为重要的分子结构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基于亲核试剂对醛、酮等羰基化合物的加成反应是构建C-C键的一种有效方式,由此获得的醇类产物又能作为一种重要的分子砌块用于有机合成中。此类过程往往需要金属有机试剂、过渡金属或者光催化剂的参与。在此工作中,我们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结合量子化学计算和实验验证,发展了一种新的基于有机催化的脂肪醛、酮与4-氰基吡啶的还原偶联反应。该方法无需金属有机试剂和过渡金属催化剂参与,能够兼容大量的醛、酮及部分的吡啶类底物,具有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和广泛的底物适用性。此外,DFT计算和控制实验(NMR、HRMS和X-Ray单晶衍射实验等)结果表明该反应是通过硼自由基介导的自由基—自由基偶联过程来实现的。

靳继康[7](2020)在《路易斯碱络合的硼自由基促进的硼化反应和脱羧反应》文中研究指明自由基反应是构建有机分子的一种有效策略和方式。近年来,关于硼自由基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利用硼自由基已经实现了一些有用的合成反应,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对于硼自由基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其反应性能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本论文从硼自由基的合成应用角度出发,研究了氮杂环卡宾络合的硼自由基和多种不饱和化合物的加成反应,实现了氮杂环卡宾-硼烷取代的氮杂环和有机氟化合物的构建,而且引入的有机硼官能团可以进一步用于产物的多样性衍生化。此外,我们还发展了一例硼自由基促进的邻苯二甲酰亚胺羧酸酯的脱羧Giese反应和Barton反应,为羧酸脱羧提供了一种不添加过渡金属的新策略和新方式。论文的第一章详细总结了已报道的路易斯碱络合的硼自由基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可以归纳为:硼自由基促进的卤代烃、黄原酸酯、偕二氰化合物等的还原反应,硼自由基和不饱和化合物的加成反应用来构建有机硼化合物,以及硼自由基促进的重排反应。论文的第二章介绍了氮杂环卡宾络合的硼自由基促进的N-烯丙基氰胺的硼化环化反应研究。在我们课题组前期工作基础上,该工作利用硼自由基和N-烯丙基氰胺的硼化环化反应,实现了氮杂环卡宾-硼烷取代的环脒化合物和喹唑啉酮化合物的合成。通过对反应历程的分析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发现硫醇作为极性反转催化剂能够抑制反应中去氰基化副产物的生成,且反应以优良的化学、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得到硼化环化产物。氮杂环卡宾-硼烷取代的环脒和喹唑啉酮产物能够进一步应用于多种转化和衍生化,合成多种不同官能团取代的氮杂环化合物。论文的第三章介绍了氮杂环卡宾络合的硼自由基促进的偕二氟烯烃的硼氢化反应研究。在该工作中,硼自由基以专一的区域选择性加成到偕二氟烯烃的碳碳双键,实现了一系列氮杂环卡宾-硼烷取代的有机氟化合物的合成。通过DFT理论计算,解释了此反应优良区域选择性的原因。反应所得的氮杂环卡宾-硼烷取代的有机氟化合物能够进一步转化为多种有用的单氟烯烃化合物。论文的第四章介绍了对二甲氨基吡啶络合的硼自由基促进的邻苯二甲酰亚胺羧酸酯(NHPI酯)的脱羧还原反应和脱羧加成反应研究。该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不使用过渡金属,利用硼自由基实现了羧酸的脱羧Giese反应和脱羧Barton反应。此反应为NHPI酯的脱羧提供了一种新的反应方式和策略,同时也扩展了路易斯碱络合的硼自由基的应用范围。

董晓庆[8](2017)在《新型硫杂蒽酮类光引发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固化技术具有高效、优质、环保、节能、可控等“5E”特性,已经在功能涂层、油墨、胶黏剂、光刻胶、医疗及3D打印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传统的光固化过程常常采用中压或高压汞灯作为光源,效率低、寿命短且主发射波长低于280 nm,而短波紫外光无法避免安全性不好、穿透能力差、产生臭氧及过多热量等问题。因此,使用无上述缺点的LED光源是该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然而,由于LED的发射谱带较窄,对配套光引发剂的吸收谱带就严格要求,作为光固化材料中不可或缺的成份,引发剂直接决定了聚合的机理、速度,并最终影响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因此,LED光源的发展受到光引发剂种类、数量的限制,不断开发新型LED光引发剂是光固化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硫杂蒽酮衍生物具有较低的三线态能量和较高的量子产率,在360–420 nm具有较强的吸收,因此很容易通过吸收光谱的调控来匹配光源的发射光谱,具有巨大的开发应用潜力。然而,目前硫杂蒽酮类光引发剂需要与胺类等助引发剂复配使用,胺类等助引发剂带来刺激性气味、有毒、黄变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受复配引发体系固有的逆电子转移问题困扰,引发效率不高。因此,光引发剂研究的重点是开发可见光、单组分、多功能化的新型光引发剂。本论文基于硫杂蒽酮生色团开发新型光引发剂,采用无毒、无味、不黄变的助引发剂、或将小分子胺等引入到生色团骨架上以降低毒性和迁移性、探索创新硫杂蒽酮新引发机理等途径,开发新型、高效、应用范围广的光引发剂。并深入探讨了光解和引发的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含胡椒环的硫杂蒽酮类单组分可见光引发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利用天然产物广泛存在胡椒环基团的具有无毒、无黄变、抗氧化等优点,能有效避免使用胺等助引发剂带来的异味、易黄变等问题,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由硫杂蒽酮骨架为主生色团、胡椒环基团为助引发剂基团的新型光引发剂。经1H NMR、13C NMR和HR-MS证实了光引发剂的结构。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光引发剂的光物理、光化学性质。光聚合动力学测试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不需要与胺等助引发剂复配,可以作为单组分可见光引发剂使用且引发活性较高。(2)季铵、季膦化的硫杂蒽酮类单组分可见光引发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利用季铵、季膦阳离子的电离作用,促进硫杂蒽酮衍生物进行光致脱羧反应产生活性自由基、提高体系相容性和引发效率。设计合成一系列硫杂蒽酮类单组分可见光引发剂。通过1H NMR、13C NMR和HR-MS证实了它们的结构。光物理光化学性质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可以作为单组分可见光引发剂应用,光解及电子自旋共振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通过光致脱羧反应产生的活性自由基。光聚合动力学的实时红外研究结果表明,季铵、季膦化的硫杂蒽酮化合物与其前体相比,可以更快速的进行脱羧反应生成自由基,具有更好的引发活性。(3)强碱型光产碱剂的合成及引发性能研究通过将脒胍类超强碱引入到硫杂蒽酮生色团中,设计并合成一系列强碱型硫杂蒽酮类光产碱剂。通过1H NMR、13C NMR、HR-MS、UV-vis和荧光等手段研究其结构及物理性质。通过光解、pH监测等方法研究了光产碱剂通过光致脱羧释放超强碱的反应机理。光聚合动力学测试结果表明强碱型光产剂能高效的催化巯基-环氧类单体的点击化学聚合反应,脒胍类超强碱的碱性是影响催化活性的重要因素。(4)碳负离子型光产碱剂的合成、性质及引发机理研究设计并合成一系列碳负离子型硫杂蒽酮类光产碱剂。通过1H NMR、13C NMR和HR-MS对它们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经紫外、荧光等测试研究了产碱剂的光物理性质,采用UV-vis、pH监测等手段研究了光产碱剂光解的吸收光谱及产碱行为。结果表明:光产碱剂通过光致脱羧反应产生的碳负离子和亚甲基自由基呈共振结构,碳负离子可有效的催化巯基-环氧的点击化学反应。用来配对的季铵阳离子具有降低产碱剂分子的激发态能级,使产碱剂吸收光能跃迁到三重激发态进行光致脱羧反应,因而具有更高的量子产率。本论文通过简单的合成方法得到一系列硫杂蒽酮类单组分可见光引发剂,在LED光源照射下获得较高的引发速率和基团转化率,并系统的研究了引发机理,为这些引发剂的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魏宇涛[9](2017)在《纳米金属氧化物催化稠油低温氧化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稠油注空气低温催化氧化采油技术是一项改善热采效果、提高采收率的新技术。该技术能在热采后期有效提高地层能量和减少热损失,同时空气气源广、成本低以及注入能力强等特点,使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该技术实施的关键是需要选择一种合适的低温氧化催化剂,加速空气中的O2和地层中的稠油反应,以便在稠油注蒸汽吞吐/蒸汽驱开采时,能够有效的将稠油生产井井筒不凝气中的O2浓度降至安全值以下,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本文以Ni、Fe、Cu、Mn和Al的硝酸盐为原料、渣油为有机溶剂,采用微乳液法制备5种纳米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并对合成的催化剂采用DLS、XRD、SEM、TEM和EDX进行表征。制备的CuO平均粒径约为84.3nm,渣油中的极性物质(胶质和沥青质)可对纳米CuO颗粒表面进行改性,使其具有一定的亲油性,增加了颗粒在原油中的分散稳定性,提高了催化效果。将合成的5种纳米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用于辽河B-5#稠油低温氧化,以平均耗氧速率为评价指标,评选出最优的纳米CuO催化剂。采用纳米CuO催化剂,在评选出的最优实验操作条件下(催化剂用量O.1wt%,含水率20%,氧化反应温度120℃,注气压力2.5MPa,氧化反应时间9h),对稠油进行低温催化氧化,氧化油酸值由4.22 mgKOH·g-1增加至11.76 mgKOH·g-1,沥青质含量由0.45%增至13.73%,胶质含量由43.62%减少到30.98%,芳香烃含量由30.43%降到25.98%,饱和烃含量由25.5%增加到29.31%;与稠油非催化氧化相比较,加入纳米CuO催化剂,尾气中的02含量由8.76%降至3.90%,CO2含量由4.12%增至6.03%,平均耗氧速率提高了 1.4倍。温度对稠油低温催化氧化过程影响最明显。温度升高,02含量下降,平均耗氧速率增加,但温度>120℃时,稠油开始结焦,稠油性质变差;四组分分析结果表明,一定温度下,纳米CuO具有催化裂解效果。动力学和热效应研究表明,加入纳米CuO催化剂时,辽河稠油的低温氧化反应级数由0级反应变为1级反应,反应活化能从60.31kJ/mol降至45.06 kJ/mol,降低了 15.25%:100℃时催化氧化反应过程中总放热量为74.93kJ,能使稠油低温氧化过程绝热温升24℃,是同等条件下非催化氧化过程绝热温升的二倍,其热效应显着提高,说明催化剂加入既能加快低温氧化反应速率又能使氧化反应程度加深。红外光谱、GC-MS以及元素分析表明,纳米CuO催化稠油加氧反应的同时还能催化大分子化合物发生键裂解反应。在高温下铜的性质活泼,可形成Cu-稠油重组分配位络合物,降低稠油分子中C-C、C-N和C-S键的键能,发生键裂解反应;同时,O2在CuO的表面化学吸附,可形成O2-和O-活性中间物种,作为强亲电试剂,它们作用于稠油分子中电子云密度高的双键、三键以及芳环等部位,夺得电子形成碳正离子,诱发芳环侧链断裂;此外,原油中饱和烃类在CuO活化解离吸附作用下能够产生R·和H·自由基,从而加快氧化反应速率。

张恒[10](2017)在《环丙胺绿色化生产工艺研究》文中认为环丙胺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农药、杀虫剂中间体,第三、四代喹诺酮类抗生素、昆虫生长调节剂环丙氨嗪、除草剂环丙津等合成过程中均使用了环丙胺。目前,以γ-丁内酯为起始原料,经开环、酯化、环合、氨解、Hofmann降解五步法制备环丙胺的工艺被广泛采用。该工艺虽已工业化应用多年,但仍存在较多问题:开环反应使用氯化亚砜,排放二氧化硫,原子经济性差;环合反应收率较低,溶剂用量大,生产效率较低;氨解反应溶剂与催化剂用量大,原料转化率较低;Hofmann降解反应产生大量含盐废水。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对环丙胺生产工艺进行了较系统的绿色化改造:以γ-丁内酯为起始原料,经(1)甲醇-氯化氢体系中一锅法开环、酯化制备4-氯丁酸甲酯;(2)正辛烷体系中高效环合反应-共沸精馏制备环丙甲酸甲酯;(3)无溶剂催化氨解制备环丙甲酰胺;(4)基于水相循环的Hofmann降解制备环丙胺。四步反应总收率84.2%。基于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得到如下结果。研发了甲醇-氯化氢体系中一锅法开环、酯化制备4-氯丁酸甲酯工艺。利用氯化氢代替氯化亚砜作为γ-丁内酯的开环试剂,避免了二氧化硫的产生,具有较高的原子经济性。新工艺反应温度为0℃,氯化氢分批通入γ-丁内酯-甲醇溶液,在常压下维持反应体系中较高的氯化氢浓度,避免使用加压设备,反应时间缩短60%。反应液经减压蒸馏回收甲醇与氯化氢、分水相后,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避免常规工艺的水洗、萃取、脱溶剂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优化工艺条件下,4-氯丁酸甲酯收率98.1%。采用低甲醇溶解度溶剂正辛烷,开发了以4-氯丁酸甲酯为原料的高效环合反应-共沸精馏制备环丙甲酸甲酯工艺。新工艺以30%甲醇钠-甲醇溶液作为环合反应强碱,选用正辛烷代替甲苯、二甲苯溶剂,采用向4-氯丁酸甲酯溶液中连续滴加30%甲醇钠-甲醇溶液的进料方式,并连续蒸出甲醇,抑制了副产物4-甲氧基丁酸甲酯的生成。正辛烷-甲醇共沸物冷凝后分层良好,明显提高溶剂共沸分离甲醇的效率,溶剂用量减少70%以上。反应液精馏后,正辛烷回收率90%。优化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20℃-125℃,甲醇钠1.02摩尔当量,反应时间4小时,环丙甲酸甲酯收率96.2%。探索了无溶剂催化氨解制备环丙甲酰胺工艺。新工艺不使用溶剂,使氨解反应于高浓度下进行,反应温度提高15℃-20℃,催化剂用量减少50%,反应时间缩短20%-30%。同时,避免使用溶剂可节省分离设备投资,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15℃-120℃,反应压力2.9 MPa,催化剂甲醇钠用量0.08摩尔当量,反应时间4小时,环丙甲酰胺收率94.4%。研究了基于水相循环的Hofmann降解工艺。环丙胺水溶液精馏后所得浓碱液可与Hofmann降解反应残余水相配制成50%氢氧化钠溶液,重新用于Hofmann降解过程,使水消耗量减少40%。水相循环利用5次后,环丙胺收率未发生明显下降。通过分析副产物生成历程与反应条件控制,环丙胺收率提高9.8%,最高可达94.5%。各步反应的产物均通过MS、1HNMR和13CNMR验证,结构正确。本文开发的正辛烷体系中高效环合反应-共沸精馏制备环丙甲酸甲酯工艺和无溶剂催化氨解制备环丙甲酰胺工艺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甲醇-氯化氢体系中一锅法开环、酯化制备4-氯丁酸甲酯工艺与基于水相循环的Hofmann降解制备环丙胺工艺对于环丙胺生产工艺绿色化改造具有指导意义。

二、脱羧反应的历程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脱羧反应的历程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汪清油页岩热解特征及气体热载体干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能源现状
        1.1.2 油页岩资源
        1.1.3 油页岩开发利用方式
        1.1.4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油页岩热解有机结构与轻质气体释放特性研究现状
        1.2.1 热解有机结构研究
        1.2.2 热解气体产物释放特性研究
    1.3 干酪根分子模型构建及热解过程分子模拟研究现状
        1.3.1 干酪根分子模型构建研究
        1.3.2 热解构成分子模拟研究
    1.4 固定床热解过程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5 油页岩气体热载体干馏工艺现状
        1.5.1 巴西Petrosix干馏工艺
        1.5.2 爱沙尼亚Kiviter干馏工艺
        1.5.3 抚顺式干馏工艺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油页岩燃料特性与干酪根制备
    2.1 引言
    2.2 汪清油页岩
    2.3 油页岩特性分析
        2.3.1 样品来源
        2.3.2 元素分析及工业分析
        2.3.3 油页岩含油率评价
        2.3.4 油页岩灰分组成
        2.3.5 油页岩灰熔点
        2.3.6 油页岩比热容
        2.3.7 油页岩热稳定性
        2.3.8 油页岩密度
        2.3.9 油页岩可磨性指数
    2.4 油页岩干酪根制备与分析
        2.4.1 仪器设备和试剂材料
        2.4.2 实验步骤
        2.4.3 干酪根的基础特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汪清油页岩有机结构与热解气体释放特性分析
    3.1 引言
    3.2 油母质平均单元结构分析
        3.2.1 ~(13)C-NMR核磁共振实验
        3.2.2 FT-IR实验分析
    3.3 油页岩热解气体析出特性
        3.3.1 TG-FTIR实验分析
        3.3.2 CH_4和CO热解析出规律
    3.4 升温速率对油页岩热解动力学的影响
        3.4.1 等转化率法
        3.4.2 n~(th)DAEM方法
        3.4.3 等转化率动力学计算
        3.4.4 n~(th)DAEM动力学计算
    3.5 FLASHCHAIN模型热解气体释放模拟研究
        3.5.1 FLASHCHAIN模型简介
        3.5.2 模型分子量计算方法
        3.5.3 预测公式
        3.5.4 模型预测与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热解过程中轻质气体演化过程的分子模拟
    4.1 引言
    4.2 汪清干酪根热解页岩油分子组成结构研究
        4.2.1 干酪根热解收油实验
        4.2.2 页岩油分子组成研究
        4.2.3 页岩油分子结构研究
    4.3 汪清干酪根裂解产物分布与特征
        4.3.1 闪速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4.3.2 烃类化合物分布
        4.3.3 正构烷烃特征参数
        4.3.4 环烃和芳烃族化合物分布特征
    4.4 汪清油页岩干酪根热解过程的分子模拟研究
        4.4.1 理论基础
        4.4.2 软件介绍
        4.4.3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模块
        4.4.4 参数设置
    4.5 汪清油页岩有机质热解过程中轻质气体形成机理研究
        4.5.1 汪清有机质干酪根结构分析
        4.5.2 汪清有机质热解过程中H_2形成机理的研究
        4.5.3 汪清有机质热解过程中CO_2形成机理的研究
        4.5.4 汪清有机质热解过程中CO形成机理的研究
        4.5.5 汪清油页岩热解过程CH_4形成机理的动力学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油页岩气体热载体干馏炉炉内特性模拟研究
    5.1 引言
    5.2 新型瓦斯布气装置
    5.3 炉内冷态流动的数学模型
        5.3.1 模型的提出
        5.3.2 模型
        5.3.3 方程离散化及单值条件
        5.3.4 多孔介质模型耦合考虑
        5.3.5 反应过程描述及数学模型
    5.4 干馏炉内流场模拟与分析
        5.4.1 模拟前的准备
        5.4.2 压力分布及分析
        5.4.3 速度分布及分析
    5.5 油页岩干馏过程数值模拟
        5.5.1 数值方法及模型
        5.5.2 模拟结果与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型气体热载体干馏工程化验证试验研究
    6.1 引言
    6.2 油页岩干馏系统
        6.2.1 干馏炉
        6.2.2 油气冷凝收油系统
        6.2.3 循环瓦斯加热炉
        6.2.4 测点分布
    6.3 油页岩干馏工程化验证试验
        6.3.1 入炉油页岩样品含油率
        6.3.2 试验运行
        6.3.3 页岩油收率
        6.3.4 页岩油油品分析
        6.3.5 循环瓦斯组成分析
        6.3.6 循环瓦斯加热器分析
        6.3.7 干法排焦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2)深层温压条件下有机酸热稳定性模拟研究——以乙酸和乙二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样品与方法
    1.1 实验样品
    1.2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3 有机酸热稳定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有机酸分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
        3.1.1 反应速率
        3.1.2 活化能
    3.2 乙酸和乙二酸热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3.2.1 温度
        3.2.2 p H值
        3.2.3 压力
        3.2.4 钾长石
4 地质意义
5 结论

(3)新型氧化还原活性试剂在三氟甲基化及C-S键构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氧化还原活性酯参与的反应研究
        1.1.1 氧化还原活性酯的概述及分类
        1.1.2 Barton酯参与的反应研究
        1.1.3 NHPI酯参与的反应研究
        1.1.4 肟酯类化合物参与的反应研究
        1.1.5 其他氧化还原活性酯参与的反应研究
    1.2 氧化还原活性的含氮杂环离子盐参与的反应研究
        1.2.1 吡啶盐参与的反应研究
        1.2.2 三氮唑盐参与的反应研究
        1.2.3 咪唑盐参与的反应研究
    1.3 三氟甲基化反应研究
        1.3.1 三氟甲基化反应概述
        1.3.2 三氟乙酸及其衍生物参与的三氟甲基化反应研究
        1.3.3 三氟甲磺酸酐参与的氟烷基化反应研究
    1.4 过渡金属催化的C-S键还原偶联反应研究
    1.5 立题依据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氧化还原活性肟氯酯参与的光诱导的氟烷基化反应研究
    2.1 引言
    2.2 肟氯酯试剂(NHBC酯)的合成与表征
    2.3 肟氯酯参与的末端烯烃的氢氟烷基化反应研究
        2.3.1 反应条件优化
        2.3.2 反应底物拓展
        2.3.3 机理控制实验
        2.3.4 可能的反应机理
    2.4 肟氯酯参与的末端烯烃的氟烷基化迁移杂芳基化反应研究
        2.4.1 反应条件优化
        2.4.2 反应底物拓展
        2.4.3 可能的反应机理
    2.5 肟氯酯参与的双烯烃以及炔酯类化合物的氟烷基化反应研究
    2.6 肟氯酯的理论计算研究
    2.7 本章小结
    2.8 实验部分
        2.8.1 实验通则
        2.8.2 肟氯酯(NHBC酯)的合成方法
        2.8.3 氢氟烷基化反应和双烯烃的氟烷基化环化反应的通用方法
        2.8.4 氟烷基化杂芳基迁移反应和炔酯的氟烷基化环化反应的通用方法
    2.9 化合物表征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氧化还原活性磺酰基咪唑盐参与的光诱导的烯烃和炔烃的氟烷基硼化反应研究
    3.1 引言
    3.2 磺酰基咪唑盐试剂(IMDN-SO_2R_F)的合成与表征
    3.3 磺酰基咪唑盐参与的炔烃的氟烷基硼化反应研究
        3.3.1 反应条件优化
        3.3.2 反应底物拓展
    3.4 磺酰基咪唑盐参与的烯烃的氟烷基硼化反应研究
        3.4.1 反应条件优化
        3.4.2 反应底物拓展
    3.5 含有三氟甲基的烯基硼酸酯和烷基硼酸酯的转化应用
    3.6 机理控制实验
    3.7 可能的反应机理
    3.8 本章小结
    3.9 实验部分
        3.9.1 实验通则
        3.9.2 磺酰基咪唑盐(IMDN-SO_2R_F)的合成方法
        3.9.3 磺酰基咪唑盐参与的炔烃的氟烷基硼化反应的通用方法
        3.9.4 磺酰基咪唑盐参与的烯烃的氟烷基硼化反应的通用方法
    3.10 化合物表征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氧化还原活性磺酰基咪唑盐与卤化物的还原偶联反应构建C-S键
    4.1 引言
    4.2 磺酰基咪唑盐试剂(IMDN-SO_2Ar)的合成与表征
    4.3 反应条件优化
    4.4 反应底物拓展
        4.4.1 芳基、杂芳基以及烯基卤化物的底物拓展
        4.4.2 烷基卤化物的底物拓展
        4.4.3 咪唑盐试剂以及炔基溴化物的底物拓展
        4.4.4 合成应用
    4.5 机理控制实验
    4.6 可能的反应机理
    4.7 本章小结
    4.8 实验部分
        4.8.1 实验通则
        4.8.2 磺酰基咪唑盐(IMDN-SO_2Ar)的合成方法
        4.8.3 磺酰基咪唑盐试剂与卤化物还原偶联反应的通用方法
    4.9 化合物表征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与展望
    全文总结
    展望
博士期间已发表的文章和专利
致谢

(4)甲硫酸新斯的明关键中间体的合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甲硫酸新斯的明
        1.2.1 甲硫酸新斯的明结构
        1.2.2 甲硫酸新斯的明的作用机制
        1.2.3 新斯的明的临床作用
    1.3 甲硫酸新斯的明及中间体的合成路线综述
        1.3.1 甲硫酸新斯的明的合成路线综述
        1.3.2 间二甲氨基苯酚的合成路线综述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
2 间氨基苯酚的合成工艺研究
    2.1 间氨基苯酚合成路线选择
        2.1.1 以硝基苯为原料
        2.1.2 以间苯二胺为原料
        2.1.3 以苯胺为原料
        2.1.4 以间苯二酚为原料
        2.1.5 以间硝基苯酚为原料
        2.1.6 本文选择的合成路线
    2.2 间氨基苯酚的合成工艺优化
        2.2.1 不同催化剂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2.2.2 催化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
        2.2.3 反应温度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2.2.4 反应时间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2.2.5 不同反应溶剂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2.2.6 小结
    2.3 工艺流程图
    2.4 本章小结
3 间二甲氨基苯酚的合成工艺研究
    3.1 间二甲氨基苯酚的合成路线选择
        3.1.1 以间氨基苯甲醚为原料
        3.1.2 以间溴苯酚为原料
        3.1.3 以间氨基苯酚为原料
        3.1.4 本文选择的合成路线
    3.2 间二甲氨基苯酚的合成工艺优化
        3.2.1 烷基化试剂的选择
        3.2.2 物料比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3.2.3 缚酸剂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3.2.4 不同的反应溶剂对收率的影响
        3.2.5 反应时间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3.2.6 反应温度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3.2.7 碘甲烷的加料方式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3.2.8 不同后处理方式对反应的影响
        3.2.9 催化剂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3.2.10 小结
    3.3 工艺流程图
    3.4 本章小结
4 实验部分
    4.1 合成路线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主要仪器
    4.3 实验步骤
        4.3.1 间氨基苯酚的合成实验
        4.3.2 间二甲氨基苯酚的合成实验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5)4,7-二取代苯并噻二唑类配体的新型原位合成配位聚合物反应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原位反应研究概述
    1.2 原位反应的合成方法
        1.2.1 原位碳-碳键的生成反应
        1.2.2 原位酰胺化反应
        1.2.3 原位氰基或酯基水解成酸反应
        1.2.4 原位金属离子氧化还原反应
        1.2.5 原位生成三唑或四唑
        1.2.6 原位芳香环的氧化羟基化反应
        1.2.7 原位脱羧反应
        1.2.8 原位无机和有机硫的转化反应
    1.3 原位合成反应的发展前景
    1.4 本课题的选题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成果
        1.4.1 本课题的选题目的及意义
        1.4.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新型苯并咪唑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Cd(Ⅱ)金属有机框架的原位合成反应研究
    2.1 引言
    2.2 新型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反应研究
        2.2.1 新型苯并咪唑类衍生物O2的设计合成
        2.2.2 新型苯并咪唑类衍生物O3的设计合成
        2.2.3 新型苯并咪唑类衍生物的Cd(Ⅱ)催化开环反应机理研究
    2.3 新型苯并咪唑类Cd(Ⅱ)金属有机框架的原位合成反应研究
        2.3.1 新型苯并咪唑类Cd(Ⅱ)金属有机框架C_(O2)的原位合成反应
        2.3.2 新型苯并咪唑类Cd(Ⅱ)金属有机框架C_(O3)的原位合成反应
    2.4 本章小结
    附表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苯并噻二唑氮杂芳环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Cu(Ⅰ)配合物的原位合成反应研究
    3.1 引言
    3.2 苯并噻二唑氮杂芳环类衍生物的合成反应研究
        3.2.1 苯并噻二唑氮杂芳环类衍生物N2的设计合成法
        3.2.2 苯并噻二唑氮杂芳环类衍生物N3的设计合成
        3.2.3 苯并噻二唑氮杂芳环类衍生物的Cu(Ⅱ)催化反应机理研究
    3.3 苯并噻二唑氮杂芳环类Cu(Ⅰ)配合物的原位合成反应研究
        3.3.1 苯并噻二唑氮杂芳环类Cu(Ⅰ)配合物C_(N2)的原位合成反应
        3.3.2 苯并噻二唑氮杂芳环类Cu(Ⅰ)配合物C_(N3)的原位合成反应
    3.4 本章小结
    附表
    参考文献
总结论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6)基于吡啶联硼酸酯自由基介导的还原偶联反应:理论设计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路易斯碱-有机硼加合物产生硼自由基的方式及其应用
        1.1.1 基于路易斯碱—硼烷配合物产生硼自由基及其应用
        1.1.2 基于路易斯碱—联硼酸酯体系产生硼自由基及其应用
        1.1.3 基于自由基加成诱导联硼酸酯B-B键断裂产生硼自由基及其应用
    1.2 羧酸NHPI酯脱羧反应研究进展
        1.2.1 基于过渡金属催化羧酸NHPI酯的脱羧反应
        1.2.2 基于光催化的羧酸NHPI酯的脱羧反应
        1.2.3 基于电子给体—受体复合物诱导羧酸NHPI酯的脱羧反应
        1.2.4 基于硼自由基迁移诱导羧酸NHPI酯的脱羧反应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理论与计算方法简述
    2.1 从头计算方法
        2.1.1 Hartree-Fock方法
        2.1.2 M?ller-Plesset微扰理论
        2.1.3 耦合簇理论方法
    2.2 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吡啶-硼自由基诱导的羧酸NHPI酯的脱羧烷基化反应的理论设计和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理论计算方法
    3.3 反应设计
    3.4 理论计算研究
        3.4.1 活性中间体“吡啶—硼自由基”的产生机制
        3.4.2 “吡啶-硼自由基”诱导羧酸NHPI酯的脱羧烷基化反应机制
    3.5 实验研究
        3.5.1 反应条件优化
        3.5.2 底物适用范围研究
        3.5.3 反应机理研究
    3.6 本章小结
    3.7 实验部分
        3.7.1 实验通则
        3.7.2 底物及目标化合物合成
        3.7.3 目标化合物数据表征
    参考文献
第四章 Lewis酸催化的羧酸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酯的选择性脱羧吡啶化反应:构建吡啶官能团化的季碳中心
    4.1 引言
    4.2 理论计算方法
    4.3 新反应设计
    4.4 理论计算研究
    4.5 实验研究
        4.5.1 反应条件优化
        4.5.2 底物适用范围研究
        4.5.3 反应机理研究
    4.6 本章小结
    4.7 实验部分
        4.7.1 实验通则
        4.7.2 底物及目标化合物合成
        4.7.3 目标化合物数据表征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吡啶-硼自由基介导的脂肪醛、酮与4-氰基吡啶的还原偶联反应的计算设计和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理论计算方法
    5.3 新反应设计
    5.4 理论计算研究
    5.5 实验研究
        5.5.1 反应条件优化
        5.5.2 底物适用范围研究
        5.5.3 反应机理研究
    5.6 本章小结
    5.7 实验部分
        5.7.1 实验通则
        5.7.2 目标化合物合成
        5.7.3 目标化合物数据表征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致谢

(7)路易斯碱络合的硼自由基促进的硼化反应和脱羧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路易斯碱络合的硼自由基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1 引言
    1.2 不同路易斯碱-硼烷络合物的键解离能
    1.3 硼自由基促进的还原反应
        1.3.1 硼自由基促进的还原去卤反应
        1.3.2 硼自由基促进的还原脱氧反应
        1.3.3 硼自由基促进的脱氰基反应
        1.3.4 硼自由基促进的硫代酰胺的还原
    1.4 硼自由基促进的硼化反应构建有机硼化合物
        1.4.1 硼自由基促进的串联反应构建环状有机硼化合物
        1.4.2 硼自由基促进的硼氢化反应
    1.5 硼自由基催化的重排反应
    1.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硼自由基促进的N-烯丙基氰胺的硼化环化串联反应研究
    2.1 引言
    2.2 课题的设想和尝试
    2.3 反应条件的筛选
    2.4 不同氮杂环卡宾-硼烷对反应化学、区域和立体选择性的影响
    2.5 反应底物的拓展
    2.6 构建氮杂环卡宾-硼烷取代的环脒反应可能的反应机理
    2.7 构建氮杂环卡宾-硼烷取代的喹唑啉酮的设想
    2.8 氮杂环卡宾-硼烷取代的喹唑啉酮化合物的底物拓展
    2.9 构建氮杂环卡宾-硼烷取代的喹唑啉酮反应可能的反应机理
    2.10 产物的转化研究
    2.11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硼自由基促进的二氟烯烃的硼氢化反应
    3.1 引言
    3.2 烯基硼酸酯的氟化反应
    3.3 含氟烯烃的硼化反应
    3.4 课题的设想和初步探究
    3.5 反应条件的筛选和优化
    3.6 反应的底物拓展
    3.7 拉电子官能团取代的偕二氟烯烃的硼氢化反应
    3.8 可行的反应机理和区域选择性DFT理论计算
    3.9 产物的转化研究
    3.10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硼自由基促进的NHPI酯脱羧加成和脱羧还原反应研究
    4.1 引言
    4.2 NHPI酯脱羧的反应类型
    4.3 课题的设想和提出
    4.4 反应的尝试与实验条件的优化
    4.5 硼自由促进的NHPI酯脱羧加成反应的底物拓展
    4.6 硼自由促进的NHPI酯脱羧还原反应的底物拓展
    4.7 反应的机理研究和可能的反应机理
    4.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工作总结和展望
第6章 实验部分
    6.1 N-烯丙基氰胺的硼化环化实验部分
        6.1.1 N-烯丙基氰胺的合成
        6.1.2 氮杂环卡宾-硼烷取代的环脒化合物的合成
        6.1.3 氮杂环卡宾-硼烷取代的喹唑啉酮化合物的合成
        6.1.4 氮杂环卡宾-硼烷取代的环脒和喹唑啉酮化合物的转化
    6.2 偕二氟烯烃的硼氢化反应实验部分
        6.2.1 偕二氟烯烃的合成
        6.2.2 偕二氟烯烃和3-2a的硼氢化反应
        6.2.3 芳基偕二氟烯烃和3-2e的硼氢化反应
        6.2.4 烷基偕二氟烯烃和3-2e的硼氢化反应
        6.2.5 偕二氟丙烯酸酯、偕二氟丙烯酰胺和3-2e的硼氢化反应
        6.2.6 产物的转化
    6.3 DMAP-BH3促进的NHPI酯脱羧实验部分
        6.3.1 NHPI酯的合成
        6.3.2 烷基羧酸NHPI酯的脱羧加成反应
        6.3.3 芳基羧酸NHPI酯的脱羧加成实验过程
        6.3.4 烷基羧酸NHPI酯脱羧还原的实验过程和数据
        6.3.5 芳基羧酸NHPI酯脱羧还原的实验过程
        6.3.6 烷基羧酸NHPI酯一锅法脱羧加成和脱羧还原的实验过程
致谢

(8)新型硫杂蒽酮类光引发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光固化技术
        1.1.1 光固化材料
        1.1.2 光引发原理
    1.2 光引发剂
        1.2.1 自由基型光引发剂
        1.2.2 阳离子型光引发剂(光产酸剂)
        1.2.3 光产碱剂
        1.2.4 光引发剂的发展趋势
    1.3 硫杂蒽酮类光引发剂的研究进展
        1.3.1 双组分光引发剂
        1.3.2 单组分光引发剂
        1.3.3 水性光引发剂
        1.3.4 光产碱剂
        1.3.5 大分子光引发剂
        1.3.6 双光子光引发剂
    1.4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4.1 立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含胡椒环的硫杂蒽酮类单组分可见光引发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2.3 合成
        2.2.4 分析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分子设计及合成
        2.3.2 光引发剂的光物理性质
        2.3.3 光引发剂的光解
        2.3.4 光聚合动力学研究
        2.3.5 光引发剂的结构-性能关系
        2.3.6 引发机理研究
    2.4 小结
第三章 季铵、季膦化的硫杂蒽酮类单组分光引发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3.2.2 主要仪器
        3.2.3 合成
        3.2.4 分析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分子设计
        3.3.2 光引发剂的光物理性质
        3.3.3 光引发剂的光解研究
        3.3.4 光聚合动力学研究
        3.3.5 光引发剂溶解性
        3.3.6 光引发剂引发机理
        3.3.7 光成像性能研究
    3.4 水溶性光引发剂的应用研究
        3.4.1 水性丙烯酰胺光聚合
        3.4.2 水性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光聚合应用
    3.5 小结
第四章 强碱型光产碱剂的合成及引发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4.2.2 主要仪器
        4.2.3 合成
        4.2.4 分析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合成
        4.3.2 光产碱剂的光物理性质
        4.3.3 光产碱剂的光解研究
        4.3.4 光聚合动力学研究
        4.3.5 光产碱剂引发机理研究
    4.4 小结
第五章 碳负离子型光产碱剂的合成、性质及引发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5.2.2 主要仪器
        5.2.3 合成
        5.2.4 分析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分子设计
        5.3.2 光产碱剂的光物理性质
        5.3.3 光产碱剂的光解研究
        5.3.4 碳负离子开环聚合
        5.3.5 光聚合动力学研究
        5.3.6 固化涂层热稳定性质
        5.3.7 固化涂层的力学性质
    5.4 碳负离子型PBG引发机理研究
        5.4.1 电子自旋共振
        5.4.2 激光闪光光解
        5.4.3 光致脱羧自由基与碳负离子关系
        5.4.4 PBG光致脱羧机理
        5.4.5 PBG光致脱羧理论计算
    5.5 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6.4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发表的文章及专利
附录二: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9)纳米金属氧化物催化稠油低温氧化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
        1.2.1 注烃气驱技术
        1.2.2 注CO_2驱油技术
        1.2.3 注N_2驱油技术
    1.3 注空气提高采收率技术
        1.3.1 火烧油层技术
        1.3.2 注空气低温催化氧化采油技术(简称LTCOAI)
    1.4 纳米催化剂用于稠油开采过程研究
    1.5 论文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5.1 论文研究目的
        1.5.2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辽河稠油的性质与组成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分析方法
        2.2.2 碳氢化合物分布
        2.2.3 元素分析
        2.2.4 红外光谱分析
    2.3 原油性质分析结果
        2.3.1 基本物性分析
        2.3.2 红外光谱分析
        2.3.3 碳氢化合物分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纳米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3.1 仪器和药品
        3.1.1 实验主要仪器
        3.1.2 实验药品及试剂
    3.2 纳米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
    3.3 催化剂的表征
        3.3.1 微乳液粒径测定
        3.3.2 纳米CuO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稠油低温催化氧化实验研究
    4.1 实验仪器及药品
        4.1.1 实验药品
        4.1.2 实验仪器
    4.2 静态氧化实验方法
    4.3 低温氧化反应平均耗氧速率
    4.4 催化剂种类对稠油低温氧化过程的影响
        4.4.1 催化剂种类对尾气中O_2含量与平均耗氧速率的影响
        4.4.2 催化剂种类对尾气中CO_2含量与稠油酸值的影响
        4.4.3 催化剂类型对稠油SARA组成的影响
    4.5 温度对稠油氧化过程影响的研究
        4.5.1 温度对尾气中O_2含量与平均耗氧速率的影响
        4.5.2 温度对尾气中CO_2含量与稠油酸值的影响
        4.5.3 温度对稠油SARA组成的影响
    4.6 注入空气压力对稠油氧化过程影响的研究
        4.6.1 注入压力对尾气中O_2含量和平均耗氧速率的影响
        4.6.2 注气压力对尾气中CO_2含量与稠油酸值的影响
        4.6.3 注气压力对稠油SARA组成的影响
    4.7 O_2浓度对稠油氧化过程影响的研究
        4.7.1 O_2浓度对尾气中O_2含量与平均耗氧速率的影响
        4.7.2 O_2浓度对尾气中CO_2含量与稠油酸值的影响
    4.8 催化剂用量对稠油氧化过程的影响
        4.8.1 催化剂用量对尾气中O_2含量与平均耗氧速率的影响
        4.8.2 催化剂用量对尾气中CO_2含量与稠油酸值的影响
        4.8.3 催化剂用量对稠油SARA组成的影响
    4.9 含水率对稠油催化氧化过程影响的研究
        4.9.1 含水率对尾气中O_2含量与平均耗氧速率的影响
        4.9.2 含水率对尾气中CO_2含量与稠油酸值的影响
        4.9.3 含水率对稠油SARA组成的影响
    4.10 本章小结
第5章 稠油低温催化氧化动力学及热效应研究
    5.1 稠油低温催化氧化动力学计算方法
    5.2 稠油低温氧化动力学参数确定
        5.2.1 实验方法
        5.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3 催化氧化反应热效应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稠油注空气低温催化氧化机理研究
    6.1 红外光谱分析
    6.2 GC-MS分析
    6.3 元素分析
    6.4 纳米CuO催化稠油低温氧化机理分析
        6.4.1 催化低温氧化裂解
        6.4.2 催化氧化反应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0)环丙胺绿色化生产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文献综述
    1.1 环丙胺的用途
    1.2 环丙胺的合成方法
        1.2.1 γ-丁内酯法
        1.2.2 α-乙酰-γ-丁内酯法
        1.2.3 环氧丁烯法
        1.2.4 1,3-丙二醇法
        1.2.5 1-氯-3-溴丙烷法
        1.2.6 丙烯腈或丙烯酸酯法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开环、酯化一锅法制备4-氯丁酸甲酯
    2.1 引言
    2.2 实验步骤
        2.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2.2.2 实验仪器设备
        2.2.3 实验步骤
        2.2.4 产品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温度的选择
        2.3.2 氯化氢用量的选择
        2.3.3 甲醇用量的选择
        2.3.4 甲醇与氯化氢的回收
    2.4 本章小结
3 环合反应-共沸精馏制备环丙甲酸甲酯
    3.1 引言
    3.2 实验步骤
        3.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3.2.2 实验仪器设备
        3.2.3 实验步骤
        3.2.4 产品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甲醇对环合反应的影响
        3.3.2 进料方式的选择
        3.3.3 溶剂的选择
        3.3.4 反应温度的选择
        3.3.5 甲醇钠-甲醇溶液滴加速度的选择
        3.3.6 甲醇钠用量的选择
        3.3.7 溶剂用量的选择
    3.4 本章小结
4 无溶剂催化氨解制备环丙甲酰胺
    4.1 引言
    4.2 实验步骤
        4.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4.2.2 实验仪器设备
        4.2.3 实验步骤
        4.2.4 产品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反应温度的选择
        4.3.2 催化剂用量的选择
        4.3.3 甲醇用量的选择
        4.3.4 氨用量的选择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水相循环的Hofmann降解制备环丙胺
    5.1 引言
    5.2 实验步骤
        5.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5.2.2 实验仪器设备
        5.2.3 实验步骤
        5.2.4 产品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温度的选择
        5.3.2 碱用量的选择
        5.3.3 水解-脱羧反应时间的选择
        5.3.4 进料方式的选择
        5.3.5 水相的循环利用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脱羧反应的历程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汪清油页岩热解特征及气体热载体干馏技术研究[D]. 华泽嘉.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深层温压条件下有机酸热稳定性模拟研究——以乙酸和乙二酸为例[J]. 李靖,李源遽,李朋朋,周世新,陈克非,张臣,孙泽祥. 沉积学报, 2021(04)
  • [3]新型氧化还原活性试剂在三氟甲基化及C-S键构建中的应用[D]. 张为钢. 南京大学, 2020(02)
  • [4]甲硫酸新斯的明关键中间体的合成工艺研究[D]. 赵洁. 郑州大学, 2020(02)
  • [5]4,7-二取代苯并噻二唑类配体的新型原位合成配位聚合物反应探讨[D]. 赵颖楠. 郑州大学, 2020(02)
  • [6]基于吡啶联硼酸酯自由基介导的还原偶联反应:理论设计与实验研究[D]. 高留州. 南京大学, 2020(02)
  • [7]路易斯碱络合的硼自由基促进的硼化反应和脱羧反应[D]. 靳继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8]新型硫杂蒽酮类光引发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 董晓庆. 江南大学, 2017(04)
  • [9]纳米金属氧化物催化稠油低温氧化实验研究[D]. 魏宇涛.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5)
  • [10]环丙胺绿色化生产工艺研究[D]. 张恒. 浙江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脱羧过程及其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