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肉蛋禽市场价格

近期国内肉蛋禽市场价格

一、近期国内肉蛋禽市场价格(论文文献综述)

姬巧娟[1](2019)在《西安市中心城区农副产品市场布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副产品市场是城市居民获取生活所需的蔬菜、副食品的主要场所,农副产品市场布局的合理与否,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便利程度。自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市农副产品市场的建设不断发展、培育和规范,无论是从市场环境、还是从服务于人民生活的便利程度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但与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围绕西安市一带一路核心城市地位的发展需求、以提升西安市人民群众生活舒适指数、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质等为原则,从农副产品市场布局的角度对西安市中心城区的农副产品市场进行了研究。笔者采用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分析法、实地调研分析法、调查分析法、定性和定量分析法进行研究,运用GIS分析方法,建立了西安市中心城区农副产品市场的数据库,对西安市中心城区的农副产品市场进行了科学严谨的分析和布局。本文重点分析目前西安市中心城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现状布局的合理性、完整性以及内部空间结构等,提出适合西安市中心城区农副产品市场布局方案、优化措施、并提出作者的建议和对策。首先对国内外农副产品市场的研究动态进行了深入学习和梳理,对农副产品市场相关概念、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和总结,提出了研究的方法和框架。第二,分析与西安市农副产品市场布局相关的理论:市场区位理论、零售业态发展理论、中心地理论、商业地理理论和消费者行为学理论等,作为研究的依据和支撑,提出本文的技术思路。第三,通过实地调研可知:西安市现状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共计14个(分四级:大区级1个、市级1个、片区级5个、区级7个),西安市农副产品零售市场135个(社区级);另外,对西安市不同区域、不同的人员结构发放问卷,从消费者的年龄、收入以及对农副产品的获取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查,抽取典型样本,分析消费者的特点和购买倾向,进而对市场的分布特征、布局的影响因素、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得出:(1)西安市中心城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不能满足服务全市的要求,总体数量缺失;(2)部分片区级、区级市场用地发展受限等;(3)零售市场布局与人们的需求存在错位、分布不均匀、内部经营分区设置不合理等问题。第四,本文在深入调研和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农副产品市场建设布局的经验,提出了西安市农副产品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批发市场规模化,零售市场灵活性、便捷式和社区化的发展模式。最后,基于研究,笔者对西安市农副产品市场布局进行了总体分析,对大区级、市级、片区级、区级批发市场的布局提出了具体的方案和思路;对于西安市中心城区零售市场(社区级市场)的布局从指导思想和原则、相关指标控制、服务半径要求、市场选址条件、GIS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各级市场的增减变化、优化方案和措施。通过研究,提出结论:在科学、合理、为民服务的总体布局原则下,西安市中心城区农副产品市场按照分级均衡布局的要求,在研究范围内布局的总数量为351个,其中:大区级市场1个;市级市场3个;片区级市场(含专业市场)8个;区级市场5个;零售市场334个。通过对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变化的研究(互联网+、线上购物等),提出了零售市场按照每3公里的服务半径设置具有配送到家服务的实体店。

李琳[2](2019)在《吉林省玉米库存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吉林省是全国玉米生产的大省,为国家玉米增产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国家为了保障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收入,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出台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随着临储政策的实施,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该项政策干扰了玉米市场的正常运行,使玉米临储价格高于市场价格,农民手中大部分玉米被收入粮库之中形成库存。一方面,玉米播种面积不断增长,玉米产量持续增加,玉米库存出现积压;另一方面因为玉米价格过高致使玉米下游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导致玉米需求疲软。玉米产能过剩而且无法将其消耗,产生了大量的玉米库存,这样不仅会引起玉米市场的波动,还增加了每年国家给粮库看管玉米的补贴成本,所以说玉米库存是目前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玉米库存问题,不仅可以为国家减轻了补贴负担,同时有利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促进了吉林省农业的发展。本文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运用文献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收集到了吉林省玉米生产及库存情况的相关数据资料,分析了目前吉林省玉米库存的情况。在对玉米库存形成的过程及玉米高库存的原因进行研究时,重点分析了粮食收储制度对玉米库存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挖掘出玉米去库存的难点,并结合现行玉米解决库存问题的政策,提出相应的措施和政策建议。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吉林省目前的粮食库存中,玉米库存数量占粮食库存总量的92.7%,解决玉米库存问题就是解决了吉林省粮食库存问题。(2)当前玉米的大量库存,很大程度上是由粮食收储制度导致的,虽然粮食收储政策的提出旨在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以保证粮食安全、社会稳定,但是玉米市场受到政策的影响,玉米收购的价格高于市场价格,促使大量的玉米流入了粮库中造成库存的积压。(3)解决玉米库存问题不仅要从供给端减少产量,更要加大需求端的消费,饲料是我国玉米消费的主要部分,从各年份吉林省饲料产量中可以看出,加快南猪北移进程,让玉米就地转化,既可以有效转化玉米,又可以消化库存,还能增加农民收入。

冉娟[3](2016)在《中国精饲料供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畜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饲料粮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突出问题。仅考虑个别品种易产生偏差,因此需要从整体上厘清精饲料供需。从主要精饲料原料生产与供给看,饲料可供给总量增长远远超过产量增长速度(1980-2014年增长比例分别为281%和113%)。影响精饲料原料生产的因素在种植业有饲料粮市场价格波动、与竞争品成本收益比较、国家种植结构调整政策、技术进步、自然灾害等。加工业则考虑主产品生产因素、工艺水平、深加工产品深度与需求及本身饲用性能等。借鉴Nerlove的适应性预期和局部调整模型,建立玉米和豆粕糠麸饲料供给量对价格的供给反应两个函数,通过SUR回归发现,前一期饲料供给量与自身价格在模型中都为显着的正影响。玉米饲料与豆粕糠麸饲料供给都具备短期与长期均缺乏弹性的特征,但短期弹性小于长期弹性,供给反应有很强的滞后性,其调整周期不到1.5年。从精饲料消费量来看,我国精饲料消费量从1980年到2014年增长了接近7倍,增长是主要精饲料可供给量增长的2倍多;其中生猪养殖精饲料消费比重最大,但在下降;耗粮量与饲料谷物消费量虽在上升但比重有波动;蛋白饲料比重渐渐达到合理水平;精饲料原料间存在价格边际效应。影响中国精饲料消费变动的因素主要是畜产品需求与饲料报酬。畜产品需求从我国食物消费模式与需求弹性分析。饲料报酬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养殖模式与行为变化、工业饲料普及率提高、科技与管理因素等。通过对精饲料消费影响因素定量分析发现,肉类结构变动对精饲料需求有显着的负影响,即禽肉相对猪肉比重越高,精饲料消费量越小;生猪平均料重比对精饲料消费量正影响较大且显着,肉鸡平均料重比的正影响较小且不显着。从精饲料原料国际贸易看,主要的蛋白饲料原产品大豆与油菜籽自1996年开始净进口且逐年迅速攀升;饲料谷物在1985年后长期供大于求,依靠出口消化产能。然而,2002年后净出口量逐年下降,2008年后净进口量为正,2011年后主要精饲料原料全面净进口。影响我国精饲料原料国际贸易的因素主要有:国内供需平衡情况、国际贸易可供给量、国内外价差、中国购买商的购买能力、中国与主要贸易国粮食与贸易政策。我国精饲料原料供需是否平衡?本文从重量与能量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从精饲料供给量(重量)来看,大多年份是超出需求的。从能量角度看,2011年饲料供给能量也超过了动物生产所需能量。未来伴随着饲料转化率与工业饲料普及率提高,精饲料需求可能减少,而供给量略有增加,然而供需矛盾仍然突出且随时间推移加剧。总量上仅是蛋白质饲料不够,然而从结构看能量饲料中的饲料谷物缺口也很大,能量饲料内部结构矛盾同样突出。基于以上研究,提出四方面对策建议:从供给角度,打“组合拳”提高常规精饲料原料供给数量、质量以及利用效率,增加多种蛋白饲料供给,大力开发与促进非常规饲料的使用;从消费角度,合理引导与调整畜产品生产结构。进一步加大饲料科技的支持力度、加快科技转化率;从国际贸易角度,适当进口肉,保持贸易政策稳定以保证供应,梳理现有农产品相关贸易政策使之形成合力,进口来源多元,充分合理布局全球市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从研究角度,尽快改进与整合目前统计体系,从而能对精饲料供需有更准确把握,为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于梦影[4](2015)在《缺乏需求面支撑 蛋氨酸价格忽上忽下——2015年上半年蛋氨酸市场回顾及下半年展望》文中研究指明2015年上半年我国蛋氨酸市场呈现跌宕起伏态势。虽然持续受供应面主导,供应大部分仍受进口商销售策略的控制,与市场价格相关性较大的家禽养殖效益也有影响。首先,由于2月份我国蛋氨酸进口量出现了实质性的减少,鉴于2014年的一轮暴涨行情,使市场囤、炒货现象异常突出,3月中旬价格开始飙涨。二季度后,我国家禽养殖效益持续下滑直至亏损,加上蛋氨酸进口量持续增加,

于梦影[5](2015)在《蛋氨酸通关延迟 市场价格“任性”破历史记录——2014年蛋氨酸市场回顾及2015年展望》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我国蛋氨酸价格呈现跌宕起伏态势。一季度价格基本稳定,4月开始蛋氨酸价格逐步攀升,出现跳跃上涨。主要是受重庆紫光没有复产、国内蛋氨酸供应主要依靠进口、而4-7月进口量大幅减少、进口商检及通关时间较往常大幅延迟、美国蛋氨酸原料工厂一再出现问题等因素影响,供应面持续缩紧;同时国内家禽养殖业效益回升而保持盈

陈海燕[6](2014)在《中国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不断探索实施支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对于增加畜产品供给、提高农牧民养殖积极性、保护农牧民利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人口多,人均畜产品产量、消费量依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畜牧业发展过程依然存在生产粗放、标准化程度低、良种化程度参差不齐等问题。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环境约束对畜牧业发展的制约作用也日益突出,贸易自由化的国际潮流又将国内以农牧户为主体的畜产品生产经营的市场风险扩大,中国畜牧业面临着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等诸多压力。畜产品供给、农牧民增收、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急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本文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统计分析法、计量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演变过程及现行的支持政策进行了梳理;对中国畜牧业的支持水平和产品结构特征进行了测算分析;对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发达国家的畜牧业支持政策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未来畜牧业支持政策的选择及相关对策建议。本文对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研究,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运用上均有所创新,不仅可以评价现有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整体实施效果,还可以为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制定提供经验参考和决策依据。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是:(1)中国的畜牧业支持总量增长较快,畜牧业支持水平有所增长,但总体水平依然较低,而且不同畜产品支持水平变化差异较大;从中国畜牧业支持总量的构成看,生产者支持措施总体占有较大比重。(2)国内畜牧业财政支持的不断增加对于农牧民牧业收入具有明显的正影响;农牧户对畜牧业支持政策的认知程度逐年提高,获得相关补助、补贴和奖励的比例也逐渐增加,获得相关补助、补贴和奖励的农牧户对政策的具体标准比较清楚,满意度较高;畜牧部门管理人员普遍认为现行的各项支持措施对畜牧业的长远发展、对农牧民增收非常有利,但是政策总体支持力度还比较低,对农牧户的积极性调动作用较小,在具体政策实践上也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如现行的畜牧良种补贴政策补贴数量太少,个别畜种补贴水平较低;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政策覆盖面太小,对大多数农户缺乏引导作用;生态保护政策对农牧民增收和牛羊肉等畜产品生产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3)发达国家的畜牧业支持政策具有完善的法律保障,大多适时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支持目标指向明确,政策工具多样化,价格支持政策运用最为普遍。为了保障畜产品供给、促进农牧民增收的目标,建议探索建立重要畜产品价格支持体系,完善现行的生产补贴政策,强化科研推广、培训等一般服务支持,进一步完善禁牧等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减少草畜矛盾不断提升产业素质、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刘刚[7](2011)在《对全国批发市场粮油、肉蛋价格预期的调查分析》文中指出价格基本情况年初以来,我国粮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粮食价格持续上升,食用油价格略涨,肉类价格稳中走高,蛋价春节前后由涨转落。粮食价格稳中有升,早籼米、

付青叶[8](2011)在《生物燃料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性食品和能源危机的背景下,近期中国在粮食安全方面表现出色,但同时却面临进口大豆的巨大冲击和生物燃料乙醇发展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为解释这一系列矛盾的现象,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研究把生物燃料发展作为中国粮食安全系统的有机组成,从粮食市场、生产和政策三方面,系统分析生物燃料发展对粮食生产安全、流通安全和消费安全的影响,以找出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关键性症结,并力图提供一套基于生物燃料发展的粮食安全政策制度风险分析方案。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国际生物燃料的发展及其通过国际粮食市场对中国粮食贸易和国内粮食价格的影响。然后在系统评估中国粮食安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近期国内生物燃料乙醇发展与粮食安全变动的关联关系。进一步,基于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协同的粮食安全理论分析框架,分析了生物燃料发展对粮食价格、生产和政府干预成本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生物燃料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风险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2001~2008年,美国、巴西和欧盟为主导的各国对生物燃料的投资推动和消费增长拉动,成为重要的农产品需求引擎及国际粮价大幅度上涨关键因素。生物燃料的发展加剧了玉米与大豆的国际竞争,通过对中国大豆及相关产品贸易的直接影响,成为近期中国粮食价格高企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生物燃料乙醇的发展始于解决陈化粮和储粮难问题,政府的补贴和政策支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此期间,中国粮食不安全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粮食安全风险具有显着的周期波动特征,耕地压力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粮食价格波动风险上。灰色关联分析表明,2002~2008年中国燃料乙醇发展对粮食安全有积极的影响,有助于粮食安全水平的提高。中国燃料乙醇补贴政策有利于粮食安全风险下降,同时也对粮食安全的其他方面造成了不利影响。中国粮食价格呈现周期波动,波动幅度呈放大趋势,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和“蛛网”波动特征。中国燃料乙醇与玉米价格形成了直接传导及长期均衡关系,已成为玉米价格波动的直接原因,导致能源与粮食市场更紧密的复杂联系。在当前条件下,假定中国燃料乙醇产量增加到1000万吨,国内粮食价格水平将上涨4.78%,而粮食进口将增加8.78%。国内粮食增产的财政成本高,要确保较大规模的粮食进口来源有一定的难度,故生物燃料发展将产生一定的粮食安全风险压力。同时,中国生物燃料乙醇发展是玉米播种面积比例上升的重要原因,并导致了对其他粮食作物的竞争性替代,成为影响粮食生产结构和收益的重要因素。从模型的预测看,如果中国燃料乙醇的年生产达到4001000万吨,其他条件保持在2008年的水平上,则玉米播种面积比例将达到42.362.5%,玉米生产每亩净收益将提高15.465.6%,达到293.0420.6元。然而,口粮作物(稻谷和小麦)占“三粮”播种面积的比重将下降到57.737.5%,将对粮食安全产生显着的负面影响。中国粮食安全财政政策与财政支付能力共同决定粮食安全财政成本支出水平。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粮食安全财政成本以平均每年12.11%的速度递增,但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在剧烈波动中平均下降了10.8个百分点。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粮食储备和价格干预政策是引起粮食安全成本波动的主要原因。平均每增加一百万吨粮食储备,财政每年需要多支付3.38亿元;粮食收购价格指数每上升一个百分点会造成粮食安全财政成本增加3.45亿元,而粮食市场价格指数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则会减少3.47亿元的粮食安全财政成本支出。中国发展燃料乙醇客观上能够起到减少陈粮库存和刺激粮价上升的作用,对降低粮食流通财政成本有显着作用,每增加一万吨可减少1.18亿元。生物燃料的发展加剧粮食价格波动和农作物间的耕地使用竞争,导致粮食安全风险。中国生物燃料发展以玉米价格波动为传导,形成了影响粮食安全风险的直接途径,导致粮食安全风险加大。中国燃料作物对粮食种植面积结构的改变,会加剧粮食产量的波动,并导致粮食安全风险加大。同时,生产生物燃料原料可能给农民提供增加收入的机会,并成为提高农业生产资源配置效率、粮食生产率及优化农业结构的重要动力。因此,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粮食安全财政成本优化实现中国未来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协调发展。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第一,以粮食安全为目标发展生物燃料,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粮食财政成本优化的根本途径。第二,利用生物燃料发展,提高粮食市场调控效率,降低直接价格干预带来的粮食安全财政成本。

刘刚[9](2008)在《下半年粮油肉蛋价格走势判断》文中研究表明今年以来,粮油、肉蛋价格形势有所好转,但仍存在一定上涨压力。准确把握今年下半年的粮油、肉蛋价格,对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申秋红[10](2008)在《中国家禽产业的经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畜牧业发展中,家禽产业在解决“三农”问题、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满足人民群众对肉类产品需求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家禽产品仍将是我国食物结构中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并将为未来可持续农业的发展继续作出巨大的贡献。家禽产品生产近年来发展迅速,禽肉产量增长较快,且在肉类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禽肉主产省有山东、广东、江苏等省份,其产量约占全国的47%。禽蛋生产聚集在东北、华中和华东地区。在分析家禽生产情况的基础上本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家禽产品的物质投入、劳动力和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得出这三项投入的贡献率禽肉分别为86%、16%和17%;禽蛋为43%、-9%、71%。20世纪90年代以来,家禽产品消费基本保持上升趋势。1985-2006年,禽肉消费年均增长率12.2%,禽蛋4.1%。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快餐消费的日渐盛行,家禽产品的户外消费日益增加。在对家禽产品消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之后本文设定了家禽产品消费模型,分别计算出家禽产品的城乡居民户内和户外消费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家禽产品流通和加工对家禽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家禽产品市场价格趋于平稳,且略呈下降趋势。影响其价格变化的因素有饲料价格、相关品价格、居民收入等。禽肉加工中,只有5%左右经过深加工,禽蛋的95%是以鲜蛋的形式上市的。目前,我国家禽产品加工业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对家禽产业的未来发展十分不利。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全面成为禽肉的净进口国,我国除进口一定数量的种禽蛋外,禽蛋一直保持出口优势地位。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生产、消费、流通和外贸在内的中国家禽产业局部均衡模型,这也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该模型分析了宏观经济重大影响因素,例如收入、饲料价格、汇率对中国家禽产业的影响。在通过模型预测精度检验的前提下,预测了中国家禽产业在人均收入、饲料价格和汇率变动等情况下的家禽产品供给、需求、进出口、均衡价格的未来发展趋势。具体地,拟定了五个预测方案,即基准方案、经济增长方案、饲料价格上涨方案、汇率方案以及综合方案。预计到2020年,综合考虑人均收入以中速速度9%增长,饲料价格上涨15%,人民币汇率以2%的速度上升,结果显示,禽肉产量、净进口、总供给、均衡价格、总需求分别比基准方案下降0.97%,提高40%,上升1.8%,提高10.5%,增加34.5%;禽蛋产量、净进口、总供给、均衡价格、总需求分别比基准下降3.1%、0.9%、2.6%,提高30%,下降2.9%。基于此,对中国家禽产业提出以下建议:生产方面,适当控制家禽散养数量,发展规模化养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健全基层兽医组织和培训,形成疫病防治网络。消费方面,恢复消费者信心,建议政府、媒体和行业协会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正面宣传。加工方面,提高家禽产品的附加值,增加花色品种,积极开展精深加工,培育一批家禽加工出口基地,促进家禽产品出口。关于外贸,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巩固传统出口渠道,开发新兴消费市场;同时加强对家禽产业的宏观调控。

二、近期国内肉蛋禽市场价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期国内肉蛋禽市场价格(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市中心城区农副产品市场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农副产品市场的发展历程及概念界定
        1.3.1 发展历程
        1.3.2 概念及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4.3 小结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农副产品市场布局的相关理论
    2.1 市场区位理论
    2.2 零售业态及其发展理论
    2.3 中心地理论
    2.4 商业地理论
    2.5 社区商业理论
    2.6 消费者行为理论
    2.7 小结
3 西安市中心城区农副产品市场现状调研与分析
    3.1 现状概况及市场调研
        3.1.1 现状概况
        3.1.2 市场调研
    3.2 问卷调查
    3.3 特征分析
        3.3.1 总体特征
        3.3.2 批发市场特征分析
        3.3.3 零售市场特征分析
    3.4 影响因素分析
        3.4.1 交通因素
        3.4.2 用地因素
        3.4.3 人口密度
        3.4.4 政策引导
        3.4.5 消费者习惯
    3.5 问题解析
        3.5.1 批发市场问题解析
        3.5.2 零售市场问题解析
4 西安市中心城区农副产品市场布局的发展趋势
    4.1 国内外农副产品市场建设概况
        4.1.1 国外农副产品市场建设概况
        4.1.2 国内农副产品市场建设概况
    4.2 对市场布局产生影响的新因素
        4.2.1 交通条件的改善
        4.2.2 城市新地标的出现
        4.2.3 城市人口的变化
        4.2.4 物品供给方式的多样化
        4.2.5 收入水平的变化
    4.3 发展趋势分析
5 西安市中心城区农副产品市场布局
    5.1 总体布局原则及思路
        5.1.1 总体原则
        5.1.2 研究方法
    5.2 西安市中心城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布局研究
        5.2.1 市场数量研究
        5.2.2 市场布局研究
        5.2.3 批发市场总体布局
    5.3 西安市中心城区农副产品零售市场布局方案
        5.3.1 指导思想、原则
        5.3.2 规模控制
        5.3.3 服务半径要求
        5.3.4 市场选址条件
        5.3.5 其他控制要求
        5.3.6 市场布局分析
        5.3.7 总体布局方案
        5.3.8 内部布局要求
    5.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农副产品市场调查问卷

(2)吉林省玉米库存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吉林省玉米库存形成过程及高库存的原因
    2.1 吉林省玉米生产及库存现状
    2.2 玉米库存形成过程
    2.3 吉林省玉米高库存形成的原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解决吉林省玉米库存问题的难点
    3.1 玉米价格和质量
    3.2 物流通道建设落后
    3.3 市场需求减少
    3.4 玉米出口受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行解决玉米库存问题的政策和措施分析
    4.1 调整种植结构减少玉米供给
    4.2 通过购销市场化去库存
    4.3 补贴深加工与减免路桥费等措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结论
    5.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中国精饲料供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饲料粮成为粮食供需平衡的突出问题
        1.1.2 多重制约导致我国饲料粮产量增长空间有限
        1.1.3 城镇化与畜牧业发展推动饲料粮消费不断走高
        1.1.4 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的冲击带来供给的不确定性
        1.1.5 厘清精饲料供需对中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1.2 问题的提出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4 研究方法
    1.5 概念界定与数据
        1.5.1 概念界定
        1.5.2 数据来源说明
    1.6 可能创新点与难点
        1.6.1 可能的创新点
        1.6.2 主要的难点
第二章 中国精饲料原料国内生产与供给
    2.1 中国主要精饲料原料生产
        2.1.1 谷物生产
        2.1.2 大豆与饼粕生产情况
        2.1.3 糠麸生产
        2.1.4 薯类生产
        2.1.5 其他精饲料原料
        2.1.6 精饲料原料生产的结构变动情况
    2.2 精饲料原料国内供给
        2.2.1 数据来源与计算方法
        2.2.2 精饲料原料国内供给结构
    2.3 饲料粮及精饲料原料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2.3.1 饲料粮生产影响因素
        2.3.2 农副产品生产影响因素
        2.3.3 精饲料原料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精饲料原料消费
    3.1 我国精饲料原料消费变化情况
        3.1.1 精饲料消费数据来源与计算方法
        3.1.2 精饲料消费量与结构变动
    3.2 精饲料原料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3.2.1 畜产品消费
        3.2.2 饲料报酬
        3.2.3 精饲料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精饲料原料国际贸易
    4.1 中国精饲料原料国际贸易情况
        4.1.1 中国饲料谷物国际贸易状况
        4.1.2 中国油料作物及饼粕的的国际贸易状况
        4.1.3 中国其他饲料原料的国际贸易状况
    4.2 中国精饲料原料国际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4.2.1 国内供需平衡情况
        4.2.2 国际贸易可供给量
        4.2.3 国内外价差
        4.2.4 中国购买商的购买能力
        4.2.5 中国与主要贸易国粮食与贸易政策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精饲料原料供需平衡及未来展望
    5.1 我国饲料原料供需平衡情况
        5.1.1 我国饲料原料供需数量平衡分析
        5.1.2 我国饲料原料供需能量平衡分析
    5.2 我国精饲料供需未来发展趋势
        5.2.1 供需预测方法的选择
        5.2.2 精饲料国内供给未来前景
        5.2.3 精饲料需求预测
        5.2.4 未来精饲料供需平衡展望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4)缺乏需求面支撑 蛋氨酸价格忽上忽下——2015年上半年蛋氨酸市场回顾及下半年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2015年上半年国内蛋氨酸市场回顾
    1.1 进口量分析
    1.2 进口均价分析
    1.3 基本价格分析
        1.3.1 国内市场价格分析
        1.3.2 欧洲市场价格分析
    1.4 市场行情影响因素
        1.4.1 家禽养殖业恢复缓慢, 蛋氨酸需求有所减弱
        1.4.2 国内蛋氨酸仍然依赖进口但供应商增多令市场压力增大
        1.4.3 原油价格震荡上涨, 但对蛋氨酸市场影响有限
2 2015年下半年蛋氨酸市场展望
    2.1 供过于求现象明显拖累市场成交
    2.2 原油基本面平和对蛋氨酸支撑有限
    2.3 禽料消费好转有限蛋氨酸市场提升受阻

(5)蛋氨酸通关延迟 市场价格“任性”破历史记录——2014年蛋氨酸市场回顾及2015年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2014年蛋氨酸市场回顾
    1.1 蛋氨酸进出口情况
        1.1.1 蛋氨酸进口情况
        1.1.2 进口均价
        1.1.3 蛋氨酸出口情况
    1.2 国内价格情况
    1.3 市场行情主要影响因素
        1.3.1 国内蛋氨酸几乎依赖进口价格受外商厂家所控
        1.3.2 欧洲市场价格对国内蛋氨酸价格的影响
        1.3.3 家禽养殖业恢复缓慢, 蛋氨酸需求有所减弱
        1.3.4 国际油价跌宕起伏, 但对蛋氨酸市场的负面影响有限
2 2015年蛋氨酸市场展望

(6)中国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4 研究目标、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说明
第二章 畜牧业实施支持政策的理论基础
    2.1 畜牧业支持政策的理论基础
    2.2 畜牧业支持的主要政策工具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畜牧业支持水平的测算方法
    3.1 OECD农业支持水平评价方法
    3.2 WTO农业支持水平评价方法
    3.3 其他测算农业支持水平的方法
    3.4 中国畜牧业支持水平测算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发展
    4.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历史变迁
    4.2 中国畜产品贸易政策的演变
    4.3 现阶段中国畜牧业主要支持政策实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畜牧业支持水平测算与结构特征分析
    5.1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分类
    5.2 数据处理
    5.3 中国畜牧业支持的测算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效果评价
    6.1 从农民收入视角分析畜牧业财政支持的影响
    6.2 农牧户对畜牧业支持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
    6.3 畜牧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对畜牧业支持政策的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发达国家的畜牧业支持政策和支持水平
    7.1 美国的畜牧业支持政策与支持水平
    7.2 欧盟的畜牧业支持政策与支持水平
    7.3 日本的畜牧业支持政策与支持水平
    7.4 澳大利亚的畜牧业支持政策和支持水平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选择
    8.1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目标选择
    8.2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重点
    8.3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工具的选择
    8.4 促进中国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8.5 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结论
    9.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7)对全国批发市场粮油、肉蛋价格预期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价格基本情况
批发市场价格预期
主要问题
    (一) 流通市场粮食、肉类的质量问题突出
    (二) 铁路运力成粮食流通瓶颈, 部分地区存在车皮加价现象
    (三) 流通领域劳动力成本明显上升, 经销商经营压力增大
    (四) 流通环节摊位、进场等费用仍较高
    (五) 价格调节基金机制还未全面覆盖
后期价格走势分析
几点建议
    (一) 稳定粮油、肉蛋市场价格预期
    (二) 继续做好粮食、猪肉储备工作
    (三) 降低流通成本, 调控好市场供求
    (四) 强化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管理, 加强价格监测和市场监管

(8)生物燃料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述评
        1.2.1 生物燃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1.2.2 生物燃料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评估
        1.2.3 中国生物燃料与粮食安全的研究
        1.2.4 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国际生物燃料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
    2.1 国际生物燃料发展现状与趋势
        2.1.1 生物燃料的发展现状
        2.1.2 生物燃料发展的动因及趋势
    2.2 生物燃料发展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
        2.2.1 生物燃料发展对全球粮食供求的影响
        2.2.2 生物燃料发展对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
    2.3 国际生物燃料发展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
        2.3.1 国际生物燃料发展对中国粮食贸易的影响
        2.3.2 国际粮食价格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
第三章 中国生物燃料发展与粮食安全的关联分析
    3.1 中国生物燃料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3.1.1 中国生物燃料的发展历程
        3.1.2 中国生物燃料发展面临的问题
    3.2 生物燃料发展与粮食安全关联的理论分析
        3.2.1 粮食安全及其实现机制
        3.2.2 生物燃料发展与粮食安全的关联
    3.3 中国生物燃料发展与粮食安全关联的实证分析
        3.3.1 研究方法
        3.3.2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3.3.3 评价结果及分析
第四章 中国生物燃料发展对粮食价格的影响
    4.1 生物燃料发展对粮食价格的影响机理
        4.1.1 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
        4.1.2 生物燃料发展对粮食价格传导的影响
    4.2 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及其成因分析
        4.2.1 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及其特征
        4.2.2 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成因分析
    4.3 基于生物燃料发展的中国粮食价格传导分析
        4.3.1 近年生物燃料与玉米产业价格的波动分析
        4.3.2 中国生物燃料对粮食价格传导关系分析
    4.4 生物燃料发展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
        4.4.1 模型构建、数据说明及估计方法
        4.4.2 模型估计结果及其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生物燃料发展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5.1 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其制约因素
        5.1.1 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状况
        5.1.2 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制约因素
    5.2 基于中国生物燃料发展的农户粮食种植决策分析
    5.3 中国生物燃料发展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
        5.3.1 生产率测度、数据说明与估计方法
        5.3.2 中国玉米种植结构的估计及分析
        5.3.3 中国玉米生产收益的估计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物燃料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财政成本的影响
    6.1 中国粮食安全财政成本的内涵与测算
        6.1.1 粮食安全与财政成本的关系及涵义
        6.1.2 中国粮食干预政策及其沿革
        6.1.3 中国粮食安全财政成本的测算
    6.2 中国粮食安全财政成本的变动分析
        6.2.1 中国粮食安全财政成本的波动分析
        6.2.2 中国粮食安全财政成本结构变动及其影响
    6.3 生物燃料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财政成本影响的实证分析
        6.3.1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6.3.2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及结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生物燃料发展的中国粮食安全风险与对策
    7.1 中国粮食安全风险的成因分析
        7.1.1 中国粮食供求失衡与产量波动
        7.1.2 中国粮食安全风险的成因分析
    7.2 生物燃料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风险的消极影响
    7.3 生物燃料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风险的积极作用
    7.4 基于生物燃料发展的中国粮食安全对策
        7.4.1 中国粮食安全财政政策的绩效分析
        7.4.2 基于生物燃料发展的中国粮食安全财政成本优化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中国家禽产业的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家禽产业的研究现状
        1.2.2 国外家禽产业的研究现状
        1.2.3 对家禽产业研究现状的评析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概念说明与界定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数据来源
    1.7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和困难
第二章 家禽业发展的总体概况
    2.1 家禽起源
    2.2 全球家禽业发展概况
        2.2.1 禽肉生产
        2.2.2 禽蛋生产
        2.2.3 家禽产品贸易
        2.2.4 家禽产品消费
    2.3 中国家禽产业发展概况
        2.3.1 中国家禽产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2.3.2 中国家禽产业发展现状
        2.3.3 中国家禽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4 中国家禽产业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2.4.1 畜牧业在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4.2 家禽产业在畜牧业乃至整个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2.4.3 加入WTO 与中国家禽产业的发展
        2.4.4 禽流感疫情与中国家禽产业
第三章 中国家禽产品生产的历史变化和成因
    3.1 家禽生产的历史阶段划分
    3.2 家禽产品生产的历史趋势
        3.2.1 家禽品种
        3.2.2 家禽存栏
        3.2.3 家禽出栏
        3.2.4 禽肉生产
        3.2.5 禽蛋生产
    3.3 家禽产品生产的区域分布
    3.4 中国家禽产业规模化发展趋势
        3.4.1 肉鸡的规模化生产
        3.4.2 蛋鸡的规模化生产
    3.5 中国家禽产业生产增长的动因分析
    3.6 家禽产品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
        3.6.1 家禽产品生产成本与收益的构成分析
        3.6.2 不同饲养规模的成本与收益变化趋势
        3.6.3 区域间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分析
        3.6.4 影响成本与收益变动的因素分析
    3.7 家禽产品生产者对价格变动的供给反应
        3.7.1 家禽产品生产模型
        3.7.2 家禽产品生产模型变量及含义
        3.7.3 家禽产品生产模型解释
第四章 中国家禽产品消费
    4.1 历史趋势
        4.1.1 总量消费及其发展变化
        4.1.2 人均消费量
    4.2 区域差异
    4.3 城乡差异
    4.4 新的消费方式:在外消费及其他
    4.5 家禽产品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
        4.5.1 家禽产品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4.5.2 模型设定及估计结果
    4.6 家禽产品消费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第五章 中国家禽产品流通与加工
    5.1 中国家禽产品物流发展的历史变迁及现状分析
        5.1.1 家禽产品流通体制的历史变迁
        5.1.2 中国家禽产业流通现状分析
    5.2 中国家禽产品价格波动及其影响因素
        5.2.1 家禽产品市场价格
        5.2.2 家禽产品价格波动因素分析
    5.3 家禽产品加工及其产业化发展状况
        5.3.1 发展现状
        5.3.2 存在问题
        5.3.3 家禽产品加工业发展趋势
第六章 中国家禽产业的国际贸易
    6.1 家禽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趋势
        6.1.1 家禽产品贸易在我国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
        6.1.2 家禽产品贸易发展趋势
    6.2 进出口结构
        6.2.1 进口品种和种类分析
        6.2.2 出口品种和种类分析
    6.3 家禽产品进出口国别分析
        6.3.1 来源国分析
        6.3.2 进口省区分析
        6.3.3 出口目的地情况分析
        6.3.4 出口省区分析
    6.4 我国家禽产业对外贸易存在问题
    6.5 对我国禽肉进出口的回归分析
第七章 中国家禽产业部门均衡模型
    7.1 中国家禽产业部门均衡模型
        7.1.1 模型概况及结构
        7.1.2 数据来源及技术处理
        7.1.3 部门均衡模型参数估计
        7.1.4 模型精度检验
    7.2 宏观经济发展对中国家禽产业发展的影响
        7.2.1 中国家禽产品供求平衡情况
        7.2.2 中国家禽产业供需变动预测的假定
        7.2.3 中国家禽产业未来发展的模拟预测结果
    7.3 改进模型的设想及其他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结论
    8.2 中国家禽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近期国内肉蛋禽市场价格(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市中心城区农副产品市场布局研究[D]. 姬巧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2]吉林省玉米库存问题研究[D]. 李琳.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4)
  • [3]中国精饲料供需研究[D]. 冉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2)
  • [4]缺乏需求面支撑 蛋氨酸价格忽上忽下——2015年上半年蛋氨酸市场回顾及下半年展望[J]. 于梦影. 饲料广角, 2015(14)
  • [5]蛋氨酸通关延迟 市场价格“任性”破历史记录——2014年蛋氨酸市场回顾及2015年展望[J]. 于梦影. 饲料广角, 2015(02)
  • [6]中国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研究[D]. 陈海燕.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7]对全国批发市场粮油、肉蛋价格预期的调查分析[J]. 刘刚. 中国发展观察, 2011(05)
  • [8]生物燃料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D]. 付青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4)
  • [9]下半年粮油肉蛋价格走势判断[J]. 刘刚. 中国经贸导刊, 2008(13)
  • [10]中国家禽产业的经济分析[D]. 申秋红.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标签:;  ;  ;  ;  ;  

近期国内肉蛋禽市场价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