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22例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22例

一、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22例(论文文献综述)

白玲[1](2020)在《PLA2R抗原抗体水平在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治及预后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分析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Ig G4及补体I因子(CFI)检测在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诊断和预后价值的评估;2)分析不同水平血清PLA2检测在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儿疗效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3)研究血清PLA2R抗体与肾组织PLA2R抗原水平与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关系及补体激活在IMN患儿肾损伤中的作用,进一步了解血清抗PLA2R抗体与肾组织PLA2R抗原的相互关系,了解补体系统与IMN肾损伤的相关性。方法:1)选取2013年8月2018年4月于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确诊的IMN患儿40例,继发性膜性肾病(SMN)患儿38例,微小病变肾病(MCD)36例,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比较各组血清抗PLA2R抗体、Ig G4及CFI水平。分析IMN患儿抗PLA2R抗体、Ig G4及CFI阳性组与阴性组血清白蛋白(Alb)、24h尿蛋白(24h TP)、血清肌酐(Scr)、血红蛋白(Hb)、总胆固醇(TG)、肾小球滤过率(e GFR)等血清学指标的差异及治疗6个月的缓解率和预后情况;2)选取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及乌鲁木齐市儿童医院2013年8月至2018年4月确诊的114例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儿,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PLA2R水平,将IMN患儿分为阳性组(PLA2R表达阳性)、阴性组(PLA2R表达阴性),比较两组治疗12个月期间的24h尿蛋白(24h-UP)、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变化,计算总有效率并绘制两组有效患者的缓解时间曲线。绘制血清抗PLA2R抗体与Alb、Scr、24h UP变化量的散点图,并分析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PLA2R水平对IMN患儿12个月缓解事件的预测价值;3)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2月于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医院儿科确诊的IMN患儿86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患儿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患儿肾组织PLA2R抗原,Ig G,Ig G1,Ig G4,C1q,C3,C4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并同时留取血标本检测患儿血清白蛋白(Alb)、24h尿蛋白(24h TP)、血清肌酐(Scr)、血红蛋白(Hb)、总胆固醇(TG)、肾小球滤过率(e GFR)等血清学指标。结果:1)154例研究对象中,36例(23.4%)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全部为IMN组的患儿;36例(23.4%)血清Ig G4阳性,IMN组患儿占34例(85.0%);38例(24.7%)血清CFI阳性,IMN组患儿占33例(82.5%)。IMN患儿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在血清白蛋白、尿蛋白、治疗6个月的缓解率及发生终点事件等方面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Ig G4与CFI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的对比结果与抗PLA2R抗体相似;2)114例IMN患儿中血清PLA2R抗体阳性率67.54%,阳性组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24h UP高于阴性组,Alb白低于阴性组,PLA2R不同滴度患儿24h-UP白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阴性组整体疗效优于阳性组(P<0.001)。阴性组总有效率为100%,显着高于阳性组71.43%(P<0.001)。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与血清Alb变化量(r=-0.853,P<0.001)、24h UP变化量(r=-0.769,P<0.001)均呈明显负线性相关,与血清Scr变化量(r=0.132,P=0.162)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血清PLA2R抗体滴度水平预测IMN患者1年内发生缓解事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血清PLA2R抗体抗体滴度为1:32时预测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1.7%、58.3%。而ROC曲线分析显示,PLA2R抗体测IMN患者缓解事件的曲线下面积为0.814,截断值为65.57RU/m L,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0.700、0.881、0.794;3)在86例研究对象中,63例(73.25%)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80例(93.02%)肾组织PLA2R抗原阳性;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组及肾组织PLA2R抗原阳性与阴性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24h-UP水平变化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滴度的血清PLA2R水平与肾组织的PLA2R抗原阳性率、Ig G4阳性率、C1q阳性及其病理分期和节段硬化的比例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肾组织中C1q,C3,C4的表达,提示补体活化可能参与IMN的致病,经典途径,MBL途径及旁路途径的激活均可能参与IMN的致病。结论:1)血清抗PLA2R抗体、Ig G4及CFI检测在IMN的鉴别和诊断中起重要作用,抗PLA2R抗体、Ig G4及CFI阴性的IMN患者的治疗缓解率及未发生终点事件的比例较高;2)血清PLA2R抗体水平对IMN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有较大影响,阴性患者的血清Alb与24h UP恢复幅度更大,且与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呈线性负相关,总有效率相对更高。可将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作为IMN患儿诊断及临床治疗效果及预测预后的指标;3)血清PLA2R抗体和肾组织PLA2R抗原对于IMN的诊断有很大的意义,尤其是肾组织PLA2R抗原在IMN诊断方面更为敏感,血清抗PLA2R抗体和肾组织PLA2R抗原相互结合将很大程度提高IMN的诊断率,对于血清抗PLA2R抗体和肾组织PLA2R抗原均为阴性的IMN患儿,肾组织Ig G4表达,也是IMN诊断的补充。血清抗PLA2R抗体和肾组织PLA2R抗原都能有效的反映IMN患儿临床的严重程度。肾组织PLA2R抗原水平也能反应疾病临床的严重程度及活动性,但其与肾脏病理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MN肾组织活检中可以检出Ig G,Ig G1,Ig G4,C1q,C3,C4表达,提示补体激活的三条途径可能均参与了IMN的致病过程。

陈倩灵[2](2019)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合并尿路感染(UT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查找有关国内外儿童PNS伴UTI的病例对照研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个病例对照研究,累计病例组917例,对照组278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非UTI儿童相比,PNS伴UTI患儿24小时尿蛋白升高[标准化均数差(SMD)=0.45,95%可信区间(CI)(0.02,0.88)],血清白蛋白降低[SMD=-1.06,95%CI(-1.14,-0.97)],血清胆固醇(CH)升高[加权均数差(MD)=2.28,95%CI(1.61,2.95)],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SMD=0.57,95%CI(0.37,0.77)],血IgG降低[SMD=-0.76,95%CI(-0.94,-0.58)],血IgM升高[MD=0.28,95%CI(0.11,0.46),激素使用剂量大[MD=0.75,95%CI(0.58,0.92)]和激素使用时间长[<15天比值比(OR)=0.20,95%CI(0.10,0.42);≥15天OR=5.00,95%CI(2.38,10.50)]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CH血症、高LDL血症、低IgG血症、大剂量激素和长时间使用激素是儿童PNS合并UTI的危险因素。

刘芬芬,伦恒忠,郭洪文,吕学爱[3](2016)在《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菌构成以及常见菌对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及治疗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患者50例,对其临床资料和中段尿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以无症状菌尿为多见,大肠杆菌是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的优势菌群,占36%,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耐药率为100.0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较为敏感。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达100.0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较敏感。奇异变形菌对多数抗菌药物敏感,但对四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耐药率均高达80.00%以上。屎肠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等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均为100.00%,对利奈唑胺较为敏感。表皮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青霉素、利福平、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高达80.00%,对环丙沙星、红霉素、利奈唑胺、四环素、氨苄西林、替考拉宁较为敏感。结论由于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有白细胞尿、排尿不适、发热患者需及时留取尿培养明确是否存在感染,根据尿培养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选用革兰氏阴性杆菌及球菌中较为敏感的药物,防止加重病情,有利于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和恢复。

李波,彭茜,郑植,陈芄螈[4](2014)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合并尿路感染(UTI)患儿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以2009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治疗且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的218例PNS合并UTI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致病菌分布和药物敏感(药敏)情况。结果 75.7%(165/218)的PNS患儿表现为无症状UTI。共分离培养出249株致病菌,G-杆菌是PNS合并UTI的主要致病菌,占64.3%(160/249),其中63.8%(102/160)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G+球菌占31.7%(79/249),其中59.5%(47/79)为粪肠球菌,真菌占4.0%。药敏结果提示,大肠埃希菌对羟苄西林、头孢唑林和头孢曲松等耐药率高(>50%),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和亚胺培南等耐药率低(<10%)。粪肠球菌对利福平耐药率(74.6%)高,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等耐药率低(<10%)。结论 PNS患儿多表现为无症状UTI,大肠埃希菌是其主要致病菌,但肠球菌感染的比例亦不低,这些致病菌对常规抗菌药物耐药明显且多数为多药耐药。

莫薇薇[5](2013)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合并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itic syndrome, PNS)住院患者合并感染的发病率、常见感染部位及致病菌、耐药菌株、抗生素使用、易感因素等情况,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资料,根据其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筛选出确诊合并感染的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其临床特点及转归情况。[结果]观察期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住院患者共计829例,其中318例患者合并感染(合并院内感染(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 HAP)或社区获得性感染(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感染患病率为38.36%,其中合并院内感染患者122例(14.71%)。在所有感染中,感染部位最常见为呼吸道,其次依次为腹膜,尿路,胃肠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16例,76.19%),其中大肠埃希菌有12株;革兰阳性菌感染4例(19.05%),真菌感染1例(4.76%)。PNS合并HAP患者的住院费用较合并CAP患者的住院费用高(住院费用平均水平分别为11242.7元、10121.1元),同时,PNS合并HAP患者的住院时长也较合并CAP患者的住院时长延长(住院时长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8.5天、14.0天)。在本研究中,318例患者出院转归情况:好转出院248例(77.99%),自动出院69例(21.70%),死亡1例(0.31%)。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后结果提示,影响PNS并感染患者出院转归的危险因素为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 OR值分别为6.270、13.691。[结论]1.PNS患者并发感染率较高;2.本研究中患者常见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腹膜、尿路;3.合并HAP患者较合并CAP组患者住院时长及住院费用均增加;4.影响PNS并感染患者出院转归的危险因素为合并急性肾损伤、糖尿病。

李志娟[6](2010)在《儿童尿路感染365例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儿童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儿童医院365例儿童尿路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年龄、性别、不同泌尿系统基础疾病分组,了解不同组别的临床特征,病原菌的分布,耐药情况及常见病原菌耐药性的变迁。结果:1.尿路感染患儿性别分布随年龄不同而不同,男孩以3岁以下多见,女孩以3岁以上多见。2.无症状菌尿者占59.18% ,无症状菌尿与年龄、性别无关。3.复杂尿路感染占76.16%,合并的复杂因素主要为肾病综合征(20.96%),肾炎综合征(14.43%),肾积水(14.09%)。4.29例患儿为UTI再发,复发13例,再感染9例,22例(75.86%)合并有泌尿系统基础疾病,以尿道狭窄、肾病综合征、输尿管末端狭窄最常见。5. 253例行尿培养检查,尿培养阳性率48.22%,革兰阴性菌占82.67%,革兰阳性菌占13.33%,真菌占4.00%。最常见的革兰阴性菌为大肠杆菌(48.00%),革兰阳性菌以肠球菌属最多见,且较10年前同地区比较有上升趋势,主要病原菌构成与同时期发达国家相比有明显差异。6.大肠杆菌对阿米卡星、泰能、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均大于50%;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对泰能,左旋氧氟沙星,美洛配能敏感率大于55%;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的敏感率较高。7. 144株细菌中检出产β-内酰胺酶菌(ESBLs)77株(53.47%),其中大肠杆菌产酶率70.83% (51/72),肺炎克雷伯菌77.78%(14/18)产酶。ESBLs阳性大肠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泰能、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均>50%。8.初发与再发UTI、NS合并UTI、泌尿系统外科疾病合并UTI病原均以大肠杆菌最常见,均对泰能、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有较高敏感性。9、行泌尿系B超检查者47.42%(101/213),以肾积水、泌尿系结石常见。结论:1.尿路感染患儿中,男孩以3岁以下多见,女孩以3岁以上多见。2.复杂尿路感染多见,主要合并的复杂因素为肾病综合征、肾炎综合征及肾积水,此类患儿有发生反复尿路感染的风险。3.肾病综合征患儿尿路感染以无症状性菌尿多见。4.初发与再发UTI,NS合并UTI,泌尿系统外科疾病合并UTI病原仍以大肠杆菌最常见,但随时间变迁病原菌构成有变化趋势,同时期不同地区病原菌构成有差异,革兰阳性球菌比例有所升高。5.大肠杆菌泰能敏感性最高,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也有较高敏感性,后者可作为经验性用药首选。6.产ESBLs的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率显着提高,临床中应根据药敏合理选择抗生素。

高莉莉[7](2001)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22例》文中研究指明

杨茜,王墨[8](2011)在《365例尿路感染住院患儿临床及感染菌耐药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儿童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65例儿童尿路感染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尿路感染住院患儿中,性别分布随年龄不同而不同,男孩以3岁以下多见,女孩以3岁以上多见。(2)无症状菌尿者占59.18%,与年龄、性别无关。(3)复杂尿路感染占76.16%,合并的复杂因素主要为肾病综合征(16.99%)、肾炎(11.76%)、肾盂积水(11.48%)。尿路感染再发29例,均合并泌尿系统基础疾病。(4)253例行尿病原菌培养检查,尿病原菌培养阳性率48.22%,革兰阴性菌占82.67%,革兰阳性菌占13.33%,真菌占4.00%。最常见的革兰阴性菌为大肠埃希菌(48.00%);革兰阳性菌以肠球菌属最多见,且较10年前同地区比较有上升趋势。(5)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均大于50%,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洛培南、左氧氟沙星敏感率大于55%;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的敏感率较高。(6)144株细菌中检出产β-内酰胺酶菌(ESBLs)77株(53.47%),其中大肠埃希菌产酶率70.83%(51/72),肺炎克雷伯菌产酶率77.78%(14/18);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均>50%。结论:(1)尿路感染住院患儿中,男孩以3岁以下多见,女孩以3岁以上多见;(2)复杂尿路感染多见,主要合并的复杂因素为肾病综合征、肾炎及肾盂积水,此类患儿有发生反复尿路感染的风险。(3)儿童尿路感染病原体构成仍以革兰阴性细菌为主,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常见,均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有较高敏感性,尿培养结果获得之前不失为首选。(4)革兰阳性球菌比例有所升高,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率显着提高,临床中应根据药敏合理选择抗生素。

李志娟,王墨[9](2010)在《61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近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合并尿路感染(UTI)的病原菌和耐药性进行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61例PNS合并UTI患儿的临床资料,了解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PNS合并UTI患儿以无症状性菌尿者多见(85.25%),男女发生率无显着性差异。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杆菌仍居首位(51.28%),其次为阴沟肠杆菌及肠球菌,肠球菌较四川地区10年前比有上升趋势。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大小,大肠杆菌依次为泰能、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阴沟肠杆菌依次为阿米卡星、泰能及美洛培南,二者对头孢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均不高;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的敏感性较高。革兰阴性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为67.65%,大肠杆菌产ESBLs的阳性率为85.00%,ESBLs阳性菌对泰能、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较高,而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无敏感性。结论临床应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伍尚平,陈仕银,樊均明,张维明,宋明珠[10](2005)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996年~2005年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396例(其中238例做了尿培养),并分析获得尿培养阳性结果的52例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结果:革兰阴性杆菌占82.8%,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居首位,为42.4%;革兰阳性球菌占11.5%;真菌占5.7%;氨苄西林的耐药菌株发生率最高,为86.4%,其次是环丙沙星(72.7%)和庆大霉素(68.1%);亚胺培南的耐药菌株发生率最低,仅5.6%,其次是加替沙星(14.3%),头孢哌酮/舒巴坦(17.5%)和阿米卡星(27.3%)。结论: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居首位,治疗应以抗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在抗生素的选择上以新型喹诺酮类和含酶抑制剂的抗生素为首选。

二、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2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22例(论文提纲范文)

(1)PLA2R抗原抗体水平在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治及预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血清PLA2R抗体、IGG4及CFI检测在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评估及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诊断标准
        1.5 实验方法
        1.6 结果判定
        1.7 随访及观察指标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在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治疗及预后检测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血清抗PLA2R抗体与肾组织PLA2R抗原及补体相关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诊断标准
        1.5 实验方法
        1.6 结果判定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病因和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2)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感染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3)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诊断标准
    1.3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药敏)试验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临床表现
    2.2致病菌分布
    2.3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药敏情况
3讨论

(5)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合并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6)儿童尿路感染365例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辅助检查
    2.3 尿路感染尿培养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2.4 治疗及预后
3 讨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8)365例尿路感染住院患儿临床及感染菌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尿路感染
        1.2.2 无症状性菌尿 (Asymptomatic bacteriuria, ABU)
        1.2.3 复杂尿路感染、单纯性尿路感染
        1.2.4 尿路感染的再发
    1.3 方法
    1.4 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
        2.1.1 患儿年龄与性别分布特点
        2.1.2 无症状菌尿
        2.1.3 复杂尿路感染及基础疾病
        2.1.4 尿路感染的再发情况
    2.2 尿培养及病原分布
        2.2.1 病原菌种类及分布
        2.2.2 UTI常见病原菌的变迁情况
        2.2.3 常见病原菌药敏情况
        2.2.4 产β-内酰胺酶菌 (ESBLs) 的检出及药敏分析
    2.3 治疗及预后
3 讨论
    3.1 发病情况
    3.2 复杂尿路感染与尿路感染再发
    3.3 无症状性菌尿
    3.4 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四、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2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PLA2R抗原抗体水平在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治及预后的研究[D]. 白玲.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3)
  • [2]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D]. 陈倩灵.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3]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J]. 刘芬芬,伦恒忠,郭洪文,吕学爱. 社区医学杂志, 2016(04)
  • [4]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 李波,彭茜,郑植,陈芄螈. 华西医学, 2014(01)
  • [5]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合并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D]. 莫薇薇. 广西医科大学, 2013(S1)
  • [6]儿童尿路感染365例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D]. 李志娟. 重庆医科大学, 2010(05)
  • [7]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22例[J]. 高莉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1(01)
  • [8]365例尿路感染住院患儿临床及感染菌耐药性分析[J]. 杨茜,王墨. 儿科药学杂志, 2011(03)
  • [9]61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 李志娟,王墨. 中国药业, 2010(09)
  • [10]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 伍尚平,陈仕银,樊均明,张维明,宋明珠.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04)

标签:;  ;  ;  ;  ;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22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