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双(羧甲基)氨基甲基]-1,2-二羟基蒽醌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

3-[双(羧甲基)氨基甲基]-1,2-二羟基蒽醌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

一、3-[二(羧甲基)氨甲基]-1,2-二羟基蒽醌与蛋白质作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卓,钟凌云,解杨,宋金菊,李家晴,钟菁[1](2022)在《基于“生熟异用”何首乌的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预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何首乌Polygoni Multiflori Radix是我国传统的补益类中药材,生品具有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之效,炮制后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功效,主要含有二苯乙烯苷类、蒽醌类、黄酮类、磷脂类、鞣质类等成分,其中二苯乙烯苷、儿茶素和没食子酸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保肝等药理作用,糖类和卵磷脂类具有补益、调节免疫、抗肿瘤等药理作用,蒽醌类成分具有抑菌和泻下作用。目前,何首乌的质量评价方法较单一,故基于"生熟异用"理论,对何首乌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亲缘学与化学成分特有性、传统功效、传统药性、炮制相关、入血成分及药动学、调血脂、配伍等方面进行分析,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大黄素甲醚、没食子酸、何首乌多糖、卵磷脂、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白藜芦醇等可作为其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以期为何首乌的质量控制研究、临床用药及后续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关锐锐[2](2021)在《木本蔬菜活性分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木本蔬菜又称“树上蔬菜”,是指作为蔬菜用途的野生或半野生木本植物。木本蔬菜营养丰富,不仅含有维生素,蛋白质及微量元素,还含有总皂苷、膳食纤维、黄酮类等生物活性成分,可预防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等病症,具有较高的食用、保健和药用价值。然而,木本蔬菜也含有生物碱、草酸盐等有害物质,使其食用性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问题,若食用不当或大量食用,可能会引发急性或慢性中毒。目前的食用方法多是经验积累,特别是国内外对木本蔬菜的科学研究尚缺。因此,本研究以香椿(Toonasinensis)芽、楤木(Aralia chinensis)芽、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芽、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芽和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芽等 5 种木本蔬菜为研究对象,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MS)现代分析手段,系统分析木本蔬菜抽提物成分,解析木本蔬菜活性成分,揭秘木本蔬菜食用性与保健性。其研究结果如下:FTIR分析结果表明,5种木本蔬菜焯水前后的吸收峰大致相同,表明其主要官能团具有相似性,均含有醇类、酯类、胺类、酸类、醚类、苯环或杂环类、苯环取代等化合物。香椿芽抽提物活性分子研究。采用GC-MS分析发现,香椿芽乙醇抽提物、乙醚抽提物含有62、47种化学成分,其中含量最多的物质为酯类和醇类;而焯水后,乙醇抽提物、乙醚抽提物则含有69、50种化学成分,其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分别为酯类和酸类。采用UPLC-MS分析发现,香椿芽乙醇抽提物、热水抽提物分别含有148、91种化学成分,焯水后分别含有147、55种化学成分。楤木芽的抽提物活性分子研究。采用GC-MS分析发现,楤木芽的乙醇抽提物、乙醚抽提物中分别含有60、63种物质;而焯水后,乙醇抽提物、乙醚抽提物则含有76、81种化学成分。焯水前后两种抽提物含量最多的物质均为烃类。采用UPLC-MS分析发现,楤木芽的乙醇抽提物、热水抽提物中分别含有152、146种物质,焯水后的抽提物中分别含有了 233、81种化学成分。栾树芽的抽提物活性分子研究。通过GC-MS分析发现,栾树芽的乙醇抽提物、乙醚抽提物中分别含有66、42种化学成分,其中含量最多的物质为酚类和烃类;而焯水后,乙醇抽提物、乙醚抽提物中分别含有65、54种化学成分,含量最多的物质均为酯类。采用UPLC-MS分析发现,栾树芽的乙醇抽提物、热水抽提物中分别鉴定到169、100种化学成分,焯水后分别含有150、61种化学成分。粗榧芽的抽提物活性分子研究。采用GC-MS分析发现,粗榧芽的乙醇抽提物、乙醚抽提物中分别含有86、52种化学成分,含量最多的物质为糖类和酚类;而焯水后,乙醇抽提物、乙醚抽提物则含有71、64种化学成分,含量最多的物质为萜烯类。采用UPLC-MS分析发现,粗榧芽的乙醇抽提物、热水抽提物中分别含有228、118种化学成分,焯水后分别含有210、115种化学成分。刺槐芽的抽提物活性分子研究。采用GC-MS分析发现,刺槐芽的抽提物、乙醚抽提物中分别含有66、63种物质,焯水后,乙醇抽提物、乙醚抽提物则含有64、47种化学成分。采用UPLC-MS分析发现,刺槐芽的乙醇抽提物、热水抽提物中分别含有199、162种物质,在焯水后分别含有48种、123种化学成分。香椿芽、栾树芽、楤木芽、粗榧芽和刺槐芽五种木本蔬菜均富含糖类、氨基酸、维生素等人体必需营养素,特别是还含有类黄酮、萜类等益于人体健康的活性成分,因而这五种木本蔬菜具有良好食用性、保健性。但是,这五种木本蔬菜抽提物中还发现有一些毒副作用的物质,且焯水后仍然存在,因而木本蔬菜加工方法要科学,食用要适量,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刘潍源,林快乐,许文倩,殷晓伟,周伟澄[3](2021)在《2020年美国FDA批准上市的新药简介》文中指出2020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新药53个,其中化学小分子38个、生物制品15个。本文根据FDA批准的新药说明书以及相关文献和专利情况,简要介绍化学小分子药物的概况、适应证、作用机制、剂型规格、不良反应和合成路线等,以及生物制品的相关情况。

周冰倩[4](2020)在《核桃壳和分心木资源化利用的化学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核桃(Juglans regia)因其利用价值高,种植面积日益扩大,核桃副产物的产量也相应增多,核桃壳被随意丢弃在田间或简单加工成活性炭和滤料使用;分心木直接作为中药利用,但都因利用率不高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本研究采用核桃壳和分心木为原料,通过多种有机溶剂进行高效提取,联合采用红外(FT-IR)、气质联用(GC/MS)和超高分辨率液质(UPLC-QTOF-LC/MS)等进行化学成分解析,深入分析分心木和核桃壳中的生物活性物质组分特征及用途,为核桃副产物附加值提升和多级利用奠定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核桃壳和分心木的多种溶剂高效提取: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发现核桃壳中含有酯类,酮类和酸类物质。分心木中存在醇类,酯类和酮类物质。核桃壳和分心木被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溶液高效提取。(2)核桃壳和分心木的挥发性组分特征及功能分析:气质检测结果分析发现核桃壳中的挥发性物质有175种,其中主要挥发性物质有肉豆蔻酸、反油酸、糠酸和马鞭草烯醇等。在核桃壳中新发现的挥发性物质有12种,如柚皮苷和紫罗兰酮等。分心木中的挥发性物质有186种,主要挥发性物质有D-gamma-生育酚、顺式-10-十七烯酸、S-(7-辛烯基)乙硫酸氢钠和琥珀酸单乙酯等。在分心木中新发现的挥发性物质有14种,如樱花苷和紫罗兰酮等。核桃壳和分心木中的共有物质多达21种,主要成分为反油酸、樱花苷和虾青素等,其中新发现的成分有5种。核桃壳乙酸乙酯溶液的提取效果最好,提取物适宜用作生物医药和化工原料;其中的紫罗兰酮是进口的医药中间体。分心木乙醇溶液的提取效果最好,提取物在医药和化工行业有重要作用,如庚酸可用于合成抗霉菌药;柚皮苷具有明显消炎效果。(3)核桃壳和分心木的不挥发性组分特征及用途分析:经超高分辨率液质检测发现核桃壳中不挥发性物质867种,主要有己二酸二甲酯,苯乙烯和磷酸三苯酯等物质,其中在核桃壳中新发现的物质有28种,如癸二酸、5,8,12-三羟基-9-十八烯酸和生育酚酸等。分心木中不挥发性物质有1019种,主要有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次鸟头硷和山奈酚等,其中新发现成分有45种。核桃壳和分心木中共有的首次发现的不挥发性物质有1 5种,如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鞘磷脂和酚红钠等。核桃壳乙酸乙酯提取效果最好,不挥发性物质适宜开发生物医药和香精香料类产品;分心木乙醇溶液提取效果最好,不挥发性物质适宜用作化工和医药原料。(4)核桃壳和分心木的潜在抗癌主效因子分析:核桃壳和分心木中不挥发性物质具有抗癌效果的成分作为主要成分,经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得到核桃壳和分心木中共有15种潜在抗癌活性主效因子,其中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山奈酚以及呋喃碱作为主要因子贡献了接近10%的抗癌效果,且在这些物质周围存在的功能不明的物质如七烷酰基肉碱在消炎,抑菌等方面具有研究潜力。本论文以核桃壳和分心木为研究对象,利用目前较为先进的红外,气质和超高分辨率液质检测,系统解析核桃壳和分心木中挥发性物质,不挥发性物质的组分特征及用途。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系统分析核桃壳和分心木中不挥发性物质的潜在抗癌主效因子,为核桃壳和分心木的资源化利用、以及提高核桃附加值奠定了基础。

孙浩,梁颖,张慧杰,范玉强,孙雯雯[5](2019)在《何首乌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何首乌始载于北宋《开宝本草》,是我国中医临床常用名药。何首乌中含有二苯乙烯类、蒽醌类、磷脂类、黄酮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衰老、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保肝、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近年来,何首乌肝损伤事件频发,使该药成为业界研究热点。本文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副作用以及配伍研究等方面对何首乌进行综述,以期为该药的基础研究、临床合理应用等提供思路和参考。

丁瑞雪[6](2019)在《杀菌条件对巴氏杀菌乳风味品质及残留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巴氏杀菌乳因采用杀菌条件较为温和的巴氏杀菌工艺,既可杀死原料乳中大部分致病菌,还能最大限度保持鲜乳中主要的营养物质和风味,因而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然而,由于不能完全灭活原料乳中的所有微生物和酶,残留的部分耐热菌和耐热酶就会残留在最终产品中,导致巴氏杀菌乳保质期很短、不能在常温下贮藏和销售,严重制约了巴氏杀菌乳的生产、销售和食用。研究表明,杀菌条件与残留的耐热微生物和酶密切相关。本研究以国内大型乳品企业正常工艺当天获取的原料乳为对照,在62℃、65℃、68℃分别杀菌20min、25min、30min、35min;72℃、75℃、80℃、83℃、85℃分别杀菌15s、20s、30s;以及93℃、95℃、97℃分别杀菌15s、30s、60s、2min、5min的热处理加工工艺进行巴氏杀菌。获得的乳品通过测定其蛋白质、脂肪、非脂乳固体(SNF)、乳糖指标对其营养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测定酸度、pH值、色差等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通过电子舌、风味物质等技术对不同杀菌条件下的巴氏杀菌乳样品进行风味品质分析;再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以及GC-MS等技术对其游离氨基酸和脂肪酸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测定;最后结合宏基因组学技术方法分析不同杀菌条件的巴氏杀菌乳样品中残留的耐热微生物的群落形成规律和对乳品风味品质的影响机制,结果如下。(1)首先对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牛乳中营养成分、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发现在68℃杀菌条件下脂肪变化较为明显,在低温杀菌条件下酸度有所增加、涩味味感评分明显要高于原料乳。(2)其次对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牛乳中风味物质的成分进行分析,原料乳中共有十九种香气物质,有11种物质加热后消失,8种受温度与时间条件影响在含量上发生变化。在低温、中高、高温度梯度中,分别产生了42、66、101种新物质。总共有8大类风味物质被检出,其中包括15种醇类、19种酸类、24种酯类、9种酮类、8种醛类还包括烷类22种、酚类4种和其他风味物质。其中烷类易受低温热处理条件影响,数量变化最为明显。在72℃巴氏杀菌条件下,原料乳中唯一的环丙甲酸受热消失,新增6种酮类,且受温度的影响上下趋势变化。而对于高温处理的巴氏杀菌乳,酸类、酯类物质随温度升高变化明显,但不受杀菌时间的延长而产生数量上的波动。(3)对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牛乳中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进行探究,共检测出16种氨基酸,其中8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在三组巴氏杀菌处理条件下,乳中谷氨酸(Glu)含量最多,甘氨酸(Gly)含量次之。高温条件下,牛乳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减少,短、中链脂肪酸的含量增加。加热温度85℃处理15s时,三类脂肪酸的比例最接近1:1:1,作为脂肪酸理想比例模式。(4)对不同巴氏杀菌条件下牛乳中微生物进行研究,发现原料乳主要由假单胞菌(Pseudomonas-brenneri)和未被分类的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作为主要的优势菌群,三组巴氏杀菌条件下共产生24类细菌菌属。在93℃下杀菌15s、30s时链球菌(Streptococcus)所占比例较大,其余高温巴氏杀菌处理条件下都以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作为优势菌属。在低温长时间巴氏杀菌处理时,发现其菌种数目相比于原料乳有所下降;72℃、75℃、80℃杀菌温度下处理的巴氏杀菌乳中原壁菌(Prototheca-zopfii)物种随着杀菌时间的延长丰度不断下降。而随着杀菌温度的升高,乳房链球菌(Streptococcus-uberis)菌种在该处理条件下的巴氏杀菌乳中所占比例明显增加。同时,高温处理条件下的巴氏杀菌乳在93℃、95℃、97℃的杀菌温度下处理15s、30s时,6个样品中的无乳酸链球菌(Streptococcus-agalactiae)、乳房链球菌两种菌种比例有所上升,可以判断这两种菌种可能属于嗜热乳链球菌,在高温状态下残留于巴氏杀菌乳中,高温杀菌处理时间较短会导致物种的残留,而长时间处理则会将其杀灭,这为巴氏杀菌的生产和加工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价值。

郭静[7](2019)在《不同品种竹叶主要化学成分分析及竹叶牙膏的制备》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对竹叶及其易混淆品种淡竹叶、苦竹叶开展主要化学成分分析和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从而优选竹叶为主要原料,考察竹叶最佳提取工艺、蜂胶前处理方法和牙膏成型工艺,制备一款竹叶蜂胶牙膏,并为其初步建立质量标准,为竹叶健康产品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首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竹叶及其易混淆品种淡竹叶、苦竹叶中绿原酸、异荭草苷、荭草苷、异牡荆素等7种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其次,通过比较三种常用的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优选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其活性成分和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再者,利用多元相关与回归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其成分含量与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探讨其主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并优选出成分含量较高、活性较好的品种。通过单因素考察、正交试验设计和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确定该品种的最佳提取工艺,再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蜂胶项下方法对蜂胶进行了质量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蜂胶的前处理方法,并以感官性状为主要指标优选牙膏最佳配方,合理制备了一款竹叶蜂胶牙膏。结果:1.确定了竹叶及其易混淆品种淡竹叶、苦竹叶的含量控制方法。借助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其进行了成分分析,建立了以绿原酸、异荭草苷、荭草苷、异牡荆素、木犀草苷、木犀草素和芹菜素为指标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RSD<3%)。成分分析结果发现,淡竹叶中含日当药黄素,而苦竹叶和竹叶中均不含日当药黄素。淡竹叶各指标成分整体含量较低,而竹叶中活性成分整体含量较高,多数成分含量均明显高于淡竹叶和苦竹叶,其中异荭草苷含量约为淡竹叶的14倍,异牡荆素含量约为淡竹叶的29倍。2.通过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确定了优质品种。预试验中分别采用了ABTS法、FRAP法和DPPH法对竹叶及其易混淆品种淡竹叶、苦竹叶的指标成分和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DPPH法稳定性好,可重复性强,数据准确、可靠,被选作本研究中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方法,并以抗坏血酸VC、维生素E类似物Trolox等作为阳性药对照。结果表明,7个指标成分中有4个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强于阳性对照VC(IC50=0.926 m M)和Trolox(IC50=0.973 m M),以木犀草素(IC50=0.422 m M)和木犀草苷(IC50=0.427 m M)抗氧化活性最强。7批淡竹叶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5.07±2.67 mg/m L,10批苦竹叶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3.24±1.15 mg/m L,9批竹叶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1.98±0.42 mg/m L,三者中以竹叶活性最强,且不同产地间差异最小,质量更稳定,为较优品种。多元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芹菜素含量与淡竹叶抗氧化活性呈显着性正相关(P<0.01),异荭草苷含量与苦竹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呈显着性正相关(P<0.01),荭草苷含量与竹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呈显着性正相关(P<0.01)。因此进一步优选产地为浙江衢州(风干)的竹叶为后续产品制备的最佳原料药材。3.通过竹叶提取工艺研究确定了竹叶的最佳提取方法。以指标成分含量、总黄酮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参考指标,并采用正交试验法、单因素考察法、综合评分法对竹叶进行了提取工艺的优化,确定了竹叶最佳提取工艺:竹叶药材中加入40倍量80%乙醇,浸泡30 min,加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 h,合并两次提取液,滤过,即得。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的提取液总黄酮转移率高达88.08%,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3.16%,结果稳定(RSD<3%),工艺合理可行。4.通过对蜂胶的质量研究及前处理方法考察,选择了经检验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的合格蜂胶药材,并以适量80%乙醇充分浸提蜂胶得到蜂胶醇溶液,再以适当比例加入竹叶蜂胶牙膏的制备。单因素试验考察结果表明,以80%乙醇处理蜂胶,较药典方法而言,其提取液中各指标成分转移充分,且未见其余成分的明显缺失,结果稳定,方法合理、可行。5.确定了竹叶蜂胶牙膏的制备工艺。本课题选用了湿法溶胶制膏法进行竹叶蜂胶牙膏的制备,优化得到配方工艺为:非离子瓜尔胶0.75 g,羧甲基纤维素钠0.25 g,山梨醇40 g,甘油20 g,尼泊金乙酯0.1 g,尼泊金丙酯0.05 g,糖精钠0.35 g,二氧化硅18 g,十二烷基硫酸钠2 g,薄荷油1 g,水适量,竹叶提取液2 g,蜂胶提取液0.5 g。其制备工艺为:首先取配方量非离子瓜尔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分散于甘油、山梨醇中,另取尼泊金乙酯、尼泊金丙酯、糖精钠、提取物预溶于适量水中加入,搅拌、陈化,再依次加入二氧化硅、十二烷基硫酸钠、薄荷油,搅拌、陈化,即得。6.通过质量标准研究确定了竹叶蜂胶牙膏的质量标准(草案)。成品牙膏每支装100 g,外观呈细腻光亮的浅黄色膏体,气芳香,具清凉口感。试验表明,单一成分在牙膏中含量过低无法被准确检测,而黄酮类物质是竹叶和蜂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且含量较单一成分高,可实现定量研究,故选择以有效组分总黄酮的含量作为竹叶蜂胶牙膏的含测指标,并初步建立了竹叶蜂胶牙膏质量标准。本品每支含有效成分以总黄酮计算,不得少于400 mg。结论:本课题经实验研究,建立了可用于淡竹叶、苦竹叶和竹叶含量控制的方法,初步探索了其抗氧化活性物质基础,优化考察了竹叶的提取工艺、蜂胶的前处理方法和竹叶蜂胶牙膏成型工艺,合理制备了一款竹叶蜂胶牙膏,为竹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竹叶系列健康产品的后续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滕星星[8](2019)在《间苯三酚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抗真菌活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来,尽管抗真菌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抗真菌药物耐药越来越严重,真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仍然是全球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因此,寻找广谱、低毒的抗真菌药物是新药研究的重要目标。伪绵马酚是一种具有抗真菌活性的间苯三酚衍生物,是香鳞毛蕨和绵马贯众的主要活性成分。以伪绵马酚为代表的一类间苯三酚衍生物对于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都具有显着活性,对人类口腔表皮样癌细胞有选择性活性,具有抗氧化作用。虽然存在多种此类间苯三酚衍生物的提取方法,但由于香鳞毛蕨中伪绵马酚含量有限,因而有必要全合成伪绵马酚,至今为止,对伪绵马酚类间苯三酚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寥寥无几。天然产物的全合成早已成为当今化学家们的重点研究方向,本课题组在对伪绵马酚的研究中完成了伪绵马酚的全合成以及一系列间苯三酚衍生物的合成,并对这些衍生物进行了抗真菌活性评价。实验结果证实,包括伪绵马酚在内的一系列间苯三酚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真菌效果。本研究进一步优化伪绵马酚的合成路线,并以伪绵马酚及其中间体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新型间苯三酚衍生物,评价其抗皮肤癣菌活性,分子对接探讨其与相关蛋白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以间苯三酚为起始化合物,在三氯氧磷以及N,N-二甲基甲酰胺的存在下合成2,4,6-三羟基苯甲醛,通过氰基硼氢化钠的催化还原为2-甲基间苯三酚,再经过无水三氯化铝以及硝基苯的共同催化,在2-甲基间苯三酚的6位引入丁酰基合成2-甲基-4-丁酰间苯三酚,通过氯苄的作用取代3位以及5位氢基合成2-羟基-4,6-二苄氧基-3-甲基苯丁酮,继而与无水碳酸钾以及硫酸二甲酯的反应中合成2-甲氧基-4,6-二苄氧基-3-甲基苯丁酮,最后经氢气还原合成伪绵马酚。改进伪绵马酚的合成工艺,主要改进如下:1.2,4,6-三羟基苯甲醛采用锌粉为还原剂,乙醚与乙酸乙酯为混合溶剂的条件下得到2-甲基间苯三酚;2.2-甲基-4-丁酰间苯三酚采用EDCI与DMAP为催化剂,异丁酸保护3位与5位的酚羟基,合成4-丁酰基-5-羟基-6-甲基-1,3-亚苯基双(2-甲基丙酸酯);3.经过硫酸二甲酯的取代合成4-丁酰基-5-甲氧基-6-甲基-1,3-亚苯基双(2-甲基丙酸酯),在酸碱中和的原理下,即在碱性条件下得到伪绵马酚。以伪绵马酚合成的中间体2-甲基间苯三酚和萘替芬为先导化合物,在6位引入C1-C4酰基,得到2,4,6-三羟基-3-甲基苯甲醛、2-甲基-6-乙酰间苯三酚、2-甲基-6-丙酰间苯三酚;随后,2-甲基间苯三酚的4位引入顺-4-氯-2-丁烯胺基团,通过傅克烷基化反应的原理得到顺-2-甲基-4-(4-丁胺-2-烯)-间苯三酚,再次在6位引入C1-C4位酰基,得到顺-2-甲基-4-(4-丁胺-2-烯)-6-甲酰间苯三酚、顺-2-甲基-4-(4-丁胺-2-烯)-6-乙酰间苯三酚、顺-2-甲基-4-(4-丁胺-2-烯)-6-丙酰间苯三酚以及顺-2-甲基-4-(4-丁胺-2-烯)-6-丁酰间苯三酚;然后在顺-2-甲基-4-(4-丁胺-2-烯)-6-丁酰间苯三酚的氮上引入甲基以及甲基萘,得到顺-2-甲基-4-(4-甲基-4-丁胺-2-烯)-6-丁酰间苯三酚、顺-2-甲基-4-(4,4-甲基-4-丁胺-2-烯)-6-丁酰间苯三酚、顺-N-4-(2-甲基-6-丁酰间苯三酚)-2-丁烯基-1-萘甲胺、顺-N-4-(2-甲基-6-丁酰间苯三酚)-2-丁烯基-1,1-二萘甲胺以及目标化合物顺-N-甲基-N-4-(2-甲基-6-丁酰间苯三酚)-2-丁烯基-1-萘甲胺。本研究合成的一系列间苯三酚衍生物经MS,1H NMR,13C NMR确定结构,合成路线亦经过一定程度的优化。通过MTT法测定了伪绵马酚在内的一系列间苯三酚衍生物对红色毛癣菌以及须癣毛癣菌的抗真菌活性,结果证明以萘替芬为先导化合物的间苯三酚中间体经过结构修饰所合成的间苯三酚衍生物中,大部分化合物的活性都强于伪绵马酚,其中顺-N-4-(2-甲基-6-丁酰间苯三酚)-2-丁烯基-1-萘甲胺对两种毛癣菌的活性较强,对红色毛癣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5.12μg/mL,对须癣毛癣菌的IC50为8.13μg/mL。在这一系列的间苯三酚衍生物中目标化合物顺-N-甲基-N-4-(2-甲基-6-丁酰间苯三酚)-2-丁烯基-1-萘甲胺对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的抗真菌活性最强,IC50分别为3.05μg/mL和5.16μg/mL。最终结果证明,伪绵马酚的间苯三酚骨架和丁酰基,以及萘替芬的烯丙胺基团以及甲基萘基团均对抗真菌活性有较大的贡献。根据本课题组之前间苯三酚衍生物对真菌的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酶、角鲨烯环氧化酶及β-1,3-葡聚糖合成酶等三种靶酶的作用研究,再依据包括伪绵马酚在内的一系列间苯三酚衍生物的抗真菌活性评价,对间苯三酚衍生物进行分子对接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间苯三酚衍生物与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酶、角鲨烯环氧化酶均存在作用力。其中顺-N-甲基-N-4-(2-甲基-6-丁酰间苯三酚)-2-丁烯基-1-萘甲胺的对接能最强。化合物物以氢键、疏水作用以及Pi-Pi相互作用。为了理解动态环境中的结合模式,对具有目标化合物的蛋白晶体结构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通过配体均方根偏差(RMSD)证实,目标化合物在整个MD运行中表现出稳定的结合构象,和抗真菌活性实验结果吻合。综上所述,本课题对伪绵马酚进行了全合成,并对全合成路线进行了有效的优化,制备出新的全合成路线。以其中间体2-甲基间苯三酚和萘替芬作为先导化合物,合成了22个间苯三酚衍生物,其中10个尚未报道的新型间苯三酚衍生物,并对合成方法进行优化,保留最佳合成方法,保证了产率。评价了间苯三酚衍生物对红色毛癣菌以及须癣毛癣菌的抗真菌活性,大部分化合物具备较强的抗真菌活性。

张庆凯[9](2019)在《大黄素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导管细胞损伤干预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背景:急性胰腺炎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无菌性炎症性疾病,也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重症者甚至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s,MOD),临床病死率高达20%。迄今为止,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也存在诸多困难,因此相关特效药物的研发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但目前关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仍不是十分清楚。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胰腺腺泡细胞损伤和治疗,关于胰腺导管细胞的研究并不多见。而胰腺导管细胞却是胰腺炎时最容易受到有害刺激的细胞类型。已有研究指出嘌呤受体P2X配体门控性离子通道7(P2X ligand-gated ion channel 7,P2X7),可以通过招募NOD样受体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与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ase-1)组成的炎症性小体来促进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介素-18(interleukin-1β,IL-18)的成熟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急性炎症时细胞外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通过P2Y和P2X受体调节胰腺导管功能,因此ATP活化的嘌呤能受体可能在胰腺生理,甚至在胰腺病理生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急性胰腺炎的诊疗越来越倾向于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模式。中医学认为急性胰腺炎急性反应期其辨证往往属阳明腑实证,腑气不通是急性胰腺炎的基本病机,不通则痛。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急性胰腺炎早期的中医治疗往往采用“通里攻下,清热泄泻”之法。中药大黄具有清泻湿热,凉血解毒之功效,在中医经典复方大承气汤以及清胰汤中占据君药的位置。我们前期的研究已经证实大黄中提取的天然产物——大黄素(1,3,8-三羟基-6-甲基蒽醌,Emodin)为蒽醌类衍生物,研究发现,大黄素可以通过抗炎作用对胰腺腺泡细胞发挥良好的保护作用。此外,大黄素在急性炎症中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生成与释放等功能,起到了有效缓解急性胰腺炎的显着效果,但其作用机理仍不明确。因此,进一步探寻大黄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靶点及分子机制,对临床治疗急性胰腺炎意义重大。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黄素是否通过NLRP3炎症小体发挥作用,从而在大鼠体内改善急性胰腺炎炎性级联反应以及大黄素对三磷酸腺苷诱导的胰腺导管细胞体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1)在大黄素减轻急性胰腺炎大鼠炎症反应的体内实验中,将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急性胰腺炎模型组(AP);低剂量和高剂量大黄素治疗组(30和60mg/kg)。采用5.0%牛磺胆酸钠(sodium taurocholate,STC)经胆胰管逆行注射法诱导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大鼠逆行性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钠苏醒后的即刻以及第6小时,将大黄素通过灌胃的方式给药。造模12小时后麻醉处死模型动物,腹主动脉采血分离血浆,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浆淀粉酶(amylase)、脂肪酶(lipase)、血浆IL-1β和IL-18。ELISA法检测血浆ATP浓度。最后,提取部分胰腺组织,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病理学损伤及胰腺导管病理损伤,根据病理组织学评价体系对胰腺病理改变进行评分;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法检测胰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表达,部分胰腺组织制成组织匀浆液,ELISA法检测ATP浓度。提取胰腺组织总蛋白,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检测P2X7、NLRP3、ASC和caspase-1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2)在大黄素改善三磷酸腺苷诱导的胰腺导管细胞损伤的研究中,以人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PDE6-C7细胞系为研究对象,将HPDE6-C7细胞用含不同浓度梯度ATP的培养液孵育16小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造模药ATP的最佳体外刺激浓度。用含不同浓度梯度大黄素的培养液孵育细胞24小时,MTT法检测大黄素的细胞毒性并筛选最佳体外给药浓度。将HPDE6-C7细胞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ATP诱导模型组以及大黄素给药组。给药组细胞预先用含大黄素的培养液孵育24小时,随后更换培养液;模型组与给药组分别用用含ATP的培养液孵育16小时,收集细胞及上清液用于后续实验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处理组细胞形态;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内P2X7蛋白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HPDE6-C7细胞上清液中的IL-1β和IL-18;提取HPDE6-C7细胞总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检测P2X7,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的表达。(3)在大黄素改善三磷酸腺苷诱导的胰腺导管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中,首先,分别用空载质粒和P2X7过表达质粒体外转染人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PDE6-C7细胞系,免疫印迹分析检测P2X7蛋白的表达以确定转染效率。随后,将HPDE6-C7细胞分为三组:第1组,空载质粒+大黄素组;第2组,P2X7过表达质粒组;第3组,大黄素+P2X7过表达质粒组。分别用空载质粒和P2X7过表达质粒体外转染细胞24小时,随后,第1组和第3组细胞用含大黄素的细胞培养液,第2组用正常细胞培养液继续孵育24小时,24小时后3组细胞同时更换为含ATP的细胞培养液继续孵育16小时,收集细胞及上清液备用。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处理组细胞形态;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不同处理细胞内P2X7的蛋白表达;提取细胞总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检测P2X7,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β和IL-18的水平。结果:(1)在大黄素减轻急性胰腺炎大鼠炎症反应的体内实验中,HE染色观察到AP大鼠胰腺组织明显的病理损伤,大黄素可以有效减轻胰腺组织病理损伤,降低组织病理学评分。AP大鼠的血浆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显着升高,而与AP组相比,大黄素能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显着降低大鼠血浆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此外,大黄素还能改善AP引起的胰腺实质细胞超微结构改变。HE染色结果却可以看到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的胰腺导管显示出现了上皮细胞损伤、坏死,细胞排列不整齐,间隙增大,紧密连接结构被破坏。导管形态较假手术组出现明显改变,导管间相互融合。相反,大黄素治疗组胰腺导管损伤减轻。并同样呈剂量依赖性。显示了大黄素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的损伤起到了保护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浆及胰腺组织匀浆液中ATP释放增多,而大黄素给药可以有效抑制胰腺实质细胞释放ATP,但并不降低血浆ATP水平。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化学结果显示,与AP组相比,大黄素能够下调胰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的表达水平。我们通过免疫印迹分析观察到AP组大鼠胰腺组织中P2X7,NLRP3,ASC和caspase-1的蛋白表达较SO组显着上调,大黄素口服给药可以显着降低AP大鼠胰腺组织P2X7,NLRP3,ASC和caspase-1的蛋白表达。ELISA检测发现,与AP组相比,大黄素能显着降低大鼠血浆炎性因子IL-1β和IL-18的水平。(2)在大黄素改善三磷酸腺苷诱导的胰腺导管细胞损伤的研究中,为了选择合适的刺激浓度,通过MTT法检测不同ATP剂量处理的HPDE6-C7细胞的活力,结果显示40mM ATP在处理16小时后引起显着的细胞损伤,选择作为体外模型的刺激剂量。此外,用MTT法检测大黄素对HPDE6-C7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显示90μM大黄素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但45μM大黄素的剂量可以显着增加细胞活力。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HPDE6-C7细胞的形态,结果显示ATP显着引起HPDE6-C7细胞损伤和细胞死亡的特征性形态变化,大黄素可以保护HPDE6-C7细胞免于ATP诱导的体外损伤。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ATP体外刺激可以显着增加P2X7蛋白水平,而45μM剂量的大黄素显着降低P2X7阳性细胞的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损伤的HPDE6-C7细胞中P2X7,NLRP3,ASC和caspase-1的表达显着增加,大黄素(45μM)处理明显抑制P2X7,NLRP3,ASC和caspase-1的表达。此外,ELSIA检测发现,大黄素能够降低ATP诱导的损伤HPDE6-C7细胞上清液中的IL-1β和IL-18的水平。(3)在大黄素减轻三磷酸腺苷诱导的胰腺导管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中,与转染空载质粒的细胞相比,用P2X7过表达质粒转染后细胞内P2X7的蛋白表达显着上调。用P2X7过表达质粒预处理后,与ATP组相比,HPDE6-C7细胞的形态学损伤显着增强,但大黄素没有改善这些变化。此外,与ATP组相比,用P2X7过表达质粒预处理后,ATP诱导的HPDE6-C7细胞中P2X7阳性细胞数显着增加,且这种作用没有通过大黄素降低。因此,在用P2X7过表达质粒转染后,在存在或不存在大黄素的情况下,P2X7阳性细胞的数量都显着增加,表明P2X7过表达逆转了大黄素对P2X7表达的作用。此外,无论是否存在大黄素,用P2X7过表达质粒转染后,与对照组相比,P2X7,NLRP3,ASC和caspase-1的表达水平均显着增加。在IL-1β和IL-18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上也观察到类似的结果。结论:大黄素有可能是一种新兴且高效的治疗急性胰腺炎候选天然产物。嘌呤受体P2X7是大黄素介导的急性胰腺炎胰腺导管细胞损伤减轻的靶点,为大黄素在未来临床治疗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依据。

丁成芳[10](2019)在《通过降低米曲霉酶活改善酱油品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米曲霉因其具有较高的产酶能力而广泛应用于酱油发酵工业。以往的研究都是通过提高其产酶能力来改善酱油品质,如提高蛋白酶的表达水平。但是,米曲霉分泌的酶并不都是越多,酱油品质就越好。本论文即通过降低米曲霉的产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表达水平来改善酱油的品质。米曲霉孢子的多核的特性导致构建的新菌株容易恢复突变即遗传特性不稳定。所以,本论文首先以米曲霉沪酿3.042为出发菌株,构建了能够稳定地产单核孢子的米曲霉 3.042-3。然后将构建的质粒pUC18-cis-CreA通过双酶切得到片段cis-CreA,并将其转化到米曲霉3.042-3中从而获得米曲霉3.042-3-c。分别在以1%葡萄糖和以0.9%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碳源的察式培养基上生长的形态观察确定米曲霉3.042-3-c含有cis-CreA片段,并在基因水平上进一步验证了 cis-CreA片段已经与米曲霉3.042-3-c中的Ⅶ号染色体进行了连接。在此结果的基础上,将米曲霉沪酿3.042,米曲霉3.042-3与米曲霉3.042-3-c分别制曲,在培养大曲的24 h、30 h、36 h、42 h、48 h时利用RT-qPCR技术跟踪检测三株米曲霉的纤维素酶基因和果胶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差异,并在此时间段取样检测三株米曲霉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酶活。结果表明与米曲霉3.042相比,米曲霉3.042-3-c的纤维素酶酶活降低了 56.8%,果胶酶酶活降低了 16.1%,这一结果与通过RT-qPCR技术检测的纤维素酶基因与果胶酶基因表达量相吻合。最后,将米曲霉沪酿3.042,米曲霉3.042-3与米曲霉3.042-3-c分别应用于低盐固态酱油发酵,检测氨基酸态氮和全氮含量。并在酱油发酵结束时,检测三株菌株酿造酱油的无盐固形物含量和风味物质。结果表明米曲霉3.042-3-c酿造酱油的无盐固体含量比米曲霉3.042提高了 58.9%,风味物质中的醇类和酯类均优于米曲霉沪酿3.042和米曲霉3.042-3。同时在米曲霉3.042-3-c酿造酱油中检测出了对风味起重要作用的HEMF,这一结果弥补了低盐固态酱油发酵因为发酵周期短,温度高不添加酵母而使酱油风味不佳的缺陷。

二、3-[二(羧甲基)氨甲基]-1,2-二羟基蒽醌与蛋白质作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二(羧甲基)氨甲基]-1,2-二羟基蒽醌与蛋白质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熟异用”何首乌的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预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源分布
2 炮制历史沿革
3 化学成分
    3.1 植物化学成分
        3.1.1二苯乙烯苷类
        3.1.2 蒽醌类
        3.1.3 黄酮类
        3.1.4 其他类
    3.2 炮制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3.2.1 对二苯乙烯苷类成分的影响
        3.2.2 对蒽醌类成分的影响
        3.2.3 对黄酮类成分的影响
        3.2.4 对磷脂类成分的影响
        3.2.5 对其他成分的影响
4 药理作用
    4.1 基于生品功效的药理作用
        4.1.1 清热解毒、消痈
        4.1.2 润肠通便
        4.1.3 截疟
    4.2 基于炮制品功效的药理作用
        4.2.1 补肝肾、益精血
        4.2.2 乌须发
        4.2.3 强筋骨
        4.2.4化浊调脂
    4.3 基于拓展功效的药理作用
        4.3.1 抗氧化、抗疲劳
        4.3.2 提高学习记忆
        4.3.3 增强免疫
        4.3.4抗肿瘤
        4.3.5 抗动脉粥样硬化
        4.3.6 抗衰老
        4.3.7 其他
5 毒性研究
6 Q-Marker的预测分析
    6.1 基于植物亲缘学与化学成分特有性的Q-Marker预测分析
    6.2 基于传统功效的Q-Marker预测分析
    6.3 基于传统药性的Q-Marker预测分析
    6.4 基于炮制相关的Q-Marker预测分析
    6.5 基于入血成分及药动学的Q-Marker预测分析
    6.6 基于调血脂的Q-Marker预测分析
    6.7 基于配伍的Q-Marker预测分析
7 结语

(2)木本蔬菜活性分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木本蔬菜的研究现状
        1.1.1 木本蔬菜的定义
        1.1.2 木本蔬菜资源及分类
        1.1.3 木本蔬菜的营养与成分分析
        1.1.4 木本蔬菜的经济效益
        1.1.5 木本蔬菜的食用处理方法
    1.2 植物化学物质的分类及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创新点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创新点
2 香椿芽的活性分子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2.1 抽提物的制备
        2.1.2.2 FTIR检测方法
        2.1.2.3 GC-MS检测方法
        2.1.2.4 UPLC-MS检测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香椿芽的FTIR分析
        2.2.2 香椿芽抽提物的GC-MS分析
        2.2.3 香椿芽抽提物的UPLC-MS分析
    2.3 讨论与小结
        2.3.1 讨论
        2.3.2 小结
3 楤木芽的活性分子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楤木芽的FTIR分析
        3.2.2 楤木芽抽提物的GC-MS分析
        3.2.3 楤木芽抽提物的UPLC-MS分析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4 栾树芽的活性分子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栾树芽的FTIR分析
        4.2.2 栾树芽抽提物GC-MS分析
        4.2.3 栾树芽抽提物的UPLC-MS分析
    4.3 小结
5 粗榧芽的活性分子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粗榧芽的FTIR分析
        5.2.2 粗榧芽抽提物的GC-MS分析
        5.2.3 粗榧芽抽提物的UPLC-MS分析
    5.3 小结
6 刺槐芽的活性分子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刺槐芽的FTIR分析
        6.2.2 刺槐芽抽提物的GC-MS分析
        6.2.3 刺槐芽抽提物的UPLC-MS分析
    6.3 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3)2020年美国FDA批准上市的新药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小分子治疗药物
    1.1 抗肿瘤药
        1.1.1 Avapritinib(1)
        1.1.2 Tazemetostat(2)
        1.1.3 Selumetinib(3)
        1.1.4 Tucatinib(4)
        1.1.5 Pemigatinib(5)
        1.1.6 Capmatinib(6)
        1.1.7 Selpercatinib(7)
        1.1.8 Ripretinib(8)
        1.1.9 Lurbinectedin(9)
        1.1.10 Pralsetinib(10)
        1.1.11 Relugolix(11)
    1.2 抗病毒药
        1.2.1 Fostemsavir(12)
        1.2.2 瑞德西韦(remdesivir,13)
    1.3 其他治疗药物
        1.3.1 Rimegepant(14)
        1.3.2 Oliceridine(15)
        1.3.3 乳糖醇(lactitol,16)
        1.3.4 Bempedoic acid(17)
        1.3.5 氨磺必利(amisulpride,18)
        1.3.6 Osilodrostat(19)
        1.3.7 Ozanimod(20)
        1.3.8 Opicapone(21)
        1.3.9 青蒿琥酯(Artesunate,22)
        1.3.10 Triheptanoin(23)
        1.3.11 瑞米唑仑(Remimazolam,24)
        1.3.12 地西他滨(decitabine)/cedazuridine[本品为复方,新化合物为cedazuridine(25)]
        1.3.13 Abametapir(26)
        1.3.14 Nifurtimox(27)
        1.3.15 Risdiplam(28)
        1.3.16 Clascoterone(29)
        1.3.17 Lonafarnib(30)
        1.3.18 Berotralstat(31)
        1.3.19 Setmelanotide(32)
        1.3.20 Tirbanibulin(33)
        1.3.21 Vibegron(34)
2 小分子诊断药物
    2.1 Fluoroestrdiol F18(35)
    2.2 Flortaucipir F18(36)
    2.3 Cu64 dotatate injection(37)
    2.4 Gallium 68 PSMA-11(38)
3 生物制品
    3.1 抗肿瘤药
        3.1.1 抗体偶联药物
        3.1.1.1 Sacituzumab govitecan-hziy(39)
        3.1.1.2 Belantamab mafodotin-blmf(40)
        3.1.2 其他抗肿瘤药物
        3.1.2.1 Isatuximab-irfc(41)
        3.1.2.2 Tafasitamab-cxix(42)
        3.1.2.3 Naxitamab-gqgk(43)
        3.1.2.4 Margetuximab(44)
    3.2 其他药物
        3.2.1 Teprotumumab-trbw(45)
        3.2.2 Eptinezumab-jjmr(46)
        3.2.3 Inebilizumab-cdon(47)
        3.2.4 Viltolarsen(48)
        3.2.5 Satralizumab-mwge(49)
        3.2.6 Somapacitan-beco(50)
        3.2.7 Atoltivimab/maftivimab/odesivimab-ebgn(51,为三抗体鸡尾酒疗法药物,3种抗体均首次上市)
        3.2.8 Lumasiran(52)
        3.2.9 Ansuvimab-zykl(53)

(4)核桃壳和分心木资源化利用的化学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核桃壳和分心木概况
    1.2 经济林副产物来源
    1.3 经济林副产物利用情况
        1.3.1 食用价值
        1.3.2 药用价值
        1.3.3 饲料开发
    1.4 经济林副产物提取方法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引言
3.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设计
    3.2 实验材料
    3.3 技术路线
    3.4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3.4.1 实验试剂与耗材
        3.4.2 实验主要仪器
    3.5 实验方法
        3.5.1 核桃壳和分心木的多种溶剂提取
        3.5.2 红外光谱检测
        3.5.3 挥发性成分测定
        3.5.4 不挥发性成分测定
        3.5.5 主成分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核桃壳和分心木多种溶剂提取效率分析
    4.2 核桃壳挥发性组分特征及功能分析
    4.3 分心木挥发性组分特征及功能分析
    4.4 核桃壳不挥发性组分特征及用途分析
        4.4.1 核桃壳不挥发性物质组分特征
        4.4.2 核桃壳不挥发性物质用途分析
    4.5 分心木不挥发性的组分特征及用途分析
        4.5.1 分心木不挥发性组分特征
        4.5.2 分心木不挥发性成分的用途分析
    4.6 核桃壳与分心木潜在抗癌主效因子分析
5. 结论与创新点
    5.1 结论
    5.2 创新点
6.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附录

(5)何首乌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
    1.1 二苯乙烯类
    1.2 蒽醌
    1.3 磷脂类
    1.4 黄酮类
    1.5 其他类型
2 药理作用
    2.1 抗衰老作用
        2.1.1 抗氧化作用
        2.1.2 神经保护作用
        2.1.3 其他方面
    2.2 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2.3 免疫调节作用
    2.4 其他药理活性
3 毒副作用
4 结语

(6)杀菌条件对巴氏杀菌乳风味品质及残留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巴氏杀菌乳概述
    1.2 乳中电子舌味感的测定
    1.3 乳中风味物质的测定
    1.4 乳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1.5 乳中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1.6 乳中酶活性的测定
    1.7 乳中微生物群落的研究进展
    1.8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8.1 研究意义
        1.8.2 研究的主要思路
        1.8.3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材料来源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样品的制备
        2.2.2 营养成分的测定
        2.2.3 pH值的测定
        2.2.4 酸度的测定
        2.2.5 色差的测定
        2.2.6 电子舌味感的测定
        2.2.7 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测定
        2.2.8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2.2.9 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2.2.10 微生物群落的测定
        2.2.11 酶活性的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杀菌条件下对巴氏杀菌乳营养成分的影响
    3.2 不同杀菌条件下对巴氏杀菌乳pH值的影响
    3.3 不同杀菌条件下对巴氏杀菌乳酸度的影响
    3.4 不同杀菌条件下对巴氏杀菌乳色差的影响
    3.5 不同杀菌条件下对巴氏杀菌乳电子舌味感的影响
    3.6 不同杀菌条件下对巴氏杀菌乳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3.7 不同杀菌条件下对巴氏杀菌乳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8 不同杀菌条件下对巴氏杀菌乳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3.9 不同杀菌条件下对巴氏杀菌乳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3.9.1 细菌PCR扩增结果
        3.9.2 细菌的稀释曲线
        3.9.3 细菌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3.9.4 细菌OTU分布Venn图特征
        3.9.5 细菌基于OTU水平上PCA的影响
        3.9.6 细菌门水平上的影响
        3.9.7 细菌属水平上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3.9.8 细菌种水平上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3.10 不同杀菌条件对巴氏杀菌乳中酶活性的影响
        3.10.1 不同杀菌条件对巴氏杀菌乳中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3.10.2 不同杀菌条件对巴氏杀菌乳中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4 讨论
    4.1 不同杀菌条件对巴氏杀菌乳中品质的影响研究
    4.2 不同杀菌条件对巴氏杀菌乳中电子舌味感的影响研究
    4.3 不同杀菌条件对巴氏杀菌乳中风味物质的影响研究
    4.4 不同杀菌条件对巴氏杀菌乳中游离氨基酸的影响研究
    4.5 不同杀菌条件对巴氏杀菌乳中脂肪酸的影响研究
    4.6 不同杀菌条件对巴氏杀菌乳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7)不同品种竹叶主要化学成分分析及竹叶牙膏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立题依据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4 主要技术路线图
第一章 不同品种竹叶化学成分分析
    1 仪器与试药
        1.1 主要仪器
        1.2 材料与试剂
    2 指标成分
    3 色谱条件
    4 方法学考察
        4.1 线性关系考察
        4.2 重复性试验
        4.3 检测限、定量限考察
        4.4 精密度试验
        4.5 稳定性试验
        4.6 加样回收率试验
    5 竹叶含量测定
    6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不同品种竹叶抗氧化成分分析
    1 仪器与试药
        1.1 主要仪器
        1.2 材料与试剂
    2 竹叶的抗氧化活性
    3 竹叶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的筛选
    4 竹叶成分及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测定
        4.1 指标成分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4.2 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5 抗氧化活性成分分析
        5.1 双变量相关性分析
        5.2 逐步回归分析
    6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竹叶蜂胶牙膏的制备
    1 仪器与试药
        1.1 主要仪器
        1.2 材料与试剂
    2 竹叶提取工艺研究
        2.1 竹叶总黄酮含量测定(国标法)
        2.2 提取溶剂种类考察
        2.3 提取溶剂浓度考察
        2.4 提取次数考察
        2.5 正交试验设计
        2.6 验证试验
        2.7 小结与讨论
    3 蜂胶前处理方法研究
        3.1 蜂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3.2 蜂胶的质量研究
        3.3 蜂胶前处理方法考察
        3.4 小结与讨论
    4 竹叶蜂胶牙膏成型工艺研究
        4.1 辅料种类考察
        4.2 辅料用量考察
        4.3 湿法溶胶制膏工艺研究
        4.4 小结与讨论
    5 竹叶蜂胶牙膏质量标准研究
        5.1 竹叶蜂胶牙膏的常规检查
        5.2 竹叶蜂胶牙膏的总黄酮含量测定
        5.3 竹叶蜂胶牙膏质量标准(草案)
        5.4 小结与讨论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文献综述 3种竹叶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8)间苯三酚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抗真菌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1.1 皮肤癣菌
        1.1.1 皮肤癣菌的种类
        1.1.2 皮肤癣菌的治疗
    1.2 香鳞毛蕨
        1.2.1 香鳞毛蕨的化学成分
        1.2.2 香鳞毛蕨的药理活性
        1.2.3 香鳞毛蕨中间苯三酚及其衍生物抗菌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间苯三酚类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伪绵马酚的全合成
        2.3.1 实验方法
    2.4 伪绵马酚全合成路线的优化
        2.4.1 实验方法
        2.4.2 实验结果
    2.5 间苯三酚类衍生物的设计
    2.6 间苯三酚类衍生物的合成
        2.6.1 2-甲基-间苯三酚的6 位衍生物的合成
        2.6.2 2-甲基-间苯三酚4 位修饰的间苯三酚类衍生物的合成
        2.6.3 顺-2-甲基-4-(4-丁胺-2-烯)-6-丁酰间苯三酚类衍生物的合成
        2.6.4 间苯三酚衍生物结构修饰的合成工艺优化
    2.7 小结
第三章 间苯三酚类衍生物的活性评价
    3.1 前言
    3.2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实验药物
        3.3.2 受试菌株
        3.3.3 活性评价方法
    3.4 实验结果
        3.4.1 质量控制
        3.4.2 伪绵马酚及其中间体活性评价
        3.4.3 2-甲基间苯三酚衍生物活性评价
        3.4.4 2-甲基-6-丁酰间苯三酚衍生物活性评价
    3.5 活性讨论
        3.5.1 伪绵马酚及其间苯三酚中间体的活性评价
        3.5.2 甲基间苯三酚4 位以及6 位衍生物的活性评价
        3.5.3 顺-2-甲基-4-(4-丁胺-2-烯)-间苯三酚衍生物的活性评价
    3.6 本章总结
第四章 分子对接与分子动力学模拟
    4.1 前言
    4.2 分子对接软件
    4.3 实验方法
        4.3.1 分子对接
        4.3.2 分子动力学模拟
    4.4 实验结果
        4.4.1 分子对接结果
        4.4.2 分子动力学结果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期间发表的论文

(9)大黄素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导管细胞损伤干预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大黄素通过抑制P2X7/NLRP3蛋白改善AP时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损伤的体内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及方法
        1.材料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1.3 实验动物
        2.方法
        2.1 药物配制
        2.2 动物模型
        2.3 模型取材
        2.4 测定血浆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
        2.5 组织病理学检查
        2.6 MPO的免疫组化检测
        2.7 MPO的免疫荧光检测
        2.8 免疫印迹分析
        2.9 ELISA法检测IL-1β和 IL-18水平
        2.10 ATP水平检测
        2.11 统计分析
    (三)结果
        1.大黄素能减轻AP大鼠胰腺损伤
        2.大黄素降低AP大鼠胰腺组织匀浆液中ATP水平
        3.大黄素改善AP大鼠胰腺导管损伤
        4.大黄素下调AP大鼠胰腺组织中MPO的表达
        5.大黄素抑制胰腺组织中P2X7/NLRP3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
        6.大黄素降低AP大鼠血浆IL-1β和IL-18浓度
    (四)讨论
    (五)小结
    (六)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大黄素改善三磷酸腺苷诱导的胰腺导管上皮细胞损伤的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1.3 细胞
        2.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ATP诱导的细胞损伤
        2.3 大黄素的毒性试验
        2.4 细胞活力和形态分析
        2.5 P2X7的免疫荧光检测
        2.6 ELISA检测
        2.7 免疫印迹分析
        2.8 统计学分析
    (三)结果
        1.大黄素可减轻ATP诱导的HPDE6-C7细胞损伤
        2.大黄素抑制ATP诱导的HPDE6-C7 细胞中P2X7/NLRP3 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
        3.大黄素降低ATP诱导的HPDE6-C7细胞上清液中IL-1β和IL-18浓度
第三部分 大黄素通过抑制P2X7/NLRP3蛋白减轻AP时胰腺导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1.3 细胞
        2.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P2X7过表达质粒转染
        2.3 细胞活力检测
        2.4 P2X7的免疫荧光检测
        2.5 ELISA检测
        2.6 免疫印迹分析
        2.7 统计学分析
    (三)结果
        1.过表达P2X7可减弱大黄素对ATP诱导的HPDE6-C7 细胞形态学损伤的保护作用
        2.过表达P2X7可减弱大黄素对P2X7/NLRP3 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
        3.过表达P2X7可减弱大黄素对损伤导管细胞生成和释放IL-1β和IL-18的抑制作用
    (四)讨论
    (五)小结
    (六)参考文献
结论
不足与展望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通过降低米曲霉酶活改善酱油品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酱油
        1.1.1 酱油研究进展
        1.1.2 酱油发酵工艺
    1.2 米曲霉
    1.3 CreA基因与cis-acting元件
        1.3.1 CreA基因
        1.3.2 cis-acting元件
    1.4 酱油酿造相关酶类
        1.4.1 纤维素酶
        1.4.2 果胶酶
        1.4.3 其他酶类
    1.5 酱油酿造理化指标
        1.5.1 全氮和氨基酸态氮
        1.5.2 无盐固形物
        1.5.3 风味物质
    1.6 本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6.1 研究背景
        1.6.2 研究意义
    1.7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思路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思路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种及质粒
        2.1.2 主要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1.4 培养基与溶液
    2.2 实验方法
        2.2.1 单核孢子米曲霉的构建
        2.2.2 新菌株的构建
        2.2.3 实时定量PCR
        2.2.4 大曲酶活力的测定
        2.2.5 酱油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的检测
3 结果与讨论
    3.1 稳定产单核孢子米曲霉3.042-3的构建
        3.1.1 米曲霉3.042-3菌株的构建
        3.1.2 米曲霉3.042-3遗传稳定性的验证
    3.2 新菌株的构建
        3.2.1 质粒pUC18-cis-CreA的构建
        3.2.2 新菌株米曲霉3.042-3-C的构建
    3.3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基因转录水平的检测
        3.3.1 纤维素酶基因转录水平的检测
        3.3.2 果胶酶基因转录水平的检测
    3.4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酶活的检测
        3.4.1 纤维素酶酶活的检测
        3.4.2 果胶酶酶活的检测
    3.5 酱油理化指标的检测
        3.5.1 全氮的检测
        3.5.2 氨基酸态氮的检测
        3.5.3 无盐固形物的检测
        3.5.4 风味物质的检测
4 结论
    4.1 本论文结论
    4.2 本论文创新点
    4.3 本论文不足之处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等情况
8 致谢
附录

四、3-[二(羧甲基)氨甲基]-1,2-二羟基蒽醌与蛋白质作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熟异用”何首乌的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预测分析[J]. 王卓,钟凌云,解杨,宋金菊,李家晴,钟菁. 中草药, 2022(03)
  • [2]木本蔬菜活性分子研究[D]. 关锐锐. 河南农业大学, 2021
  • [3]2020年美国FDA批准上市的新药简介[J]. 刘潍源,林快乐,许文倩,殷晓伟,周伟澄.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1(01)
  • [4]核桃壳和分心木资源化利用的化学基础研究[D]. 周冰倩.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5]何首乌研究进展[J]. 孙浩,梁颖,张慧杰,范玉强,孙雯雯. 职业与健康, 2019(17)
  • [6]杀菌条件对巴氏杀菌乳风味品质及残留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 丁瑞雪.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7]不同品种竹叶主要化学成分分析及竹叶牙膏的制备[D]. 郭静.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间苯三酚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抗真菌活性评价[D]. 滕星星. 广东药科大学, 2019(02)
  • [9]大黄素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导管细胞损伤干预机制的研究[D]. 张庆凯.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10]通过降低米曲霉酶活改善酱油品质的研究[D]. 丁成芳.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3-[双(羧甲基)氨基甲基]-1,2-二羟基蒽醌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