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能耗最低的建筑

世界上能耗最低的建筑

一、世界上耗能最少的建筑(论文文献综述)

刘宇菲[1](2020)在《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的城市群能源—水耦合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和水,作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两种重要资源,相互间有着不可切割的联系,现有割裂式管理降低了管理效果。城市群作为人口聚集地和产业集中区,在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水的同时,其内部的城市间因社会经济往来发生着更频繁的能-水耦合作用,城市群能-水协同管理的需求更为突出。因此,需建立有效的方法以刻画城市群能-水耦合关系,以明晰城市间、部门间互动关系及影响机制。本研究面向城市群,基于引力模型和区位商模型,首次利用省级投入产出表编制了城市间投入产出表,并逐步利用投入产出分析、生态网络分析等技术,建立能-水耦合系统模拟与分析方法。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基于“混合能”、“混合水”的能-水耦合关系解析,辨识城市群能-水耦合特征,从系统属性、生态结构和部门动力学等方面剖析耦合网络机制,得到如下主要结果:(1)城市的经济地位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资源获取类型。例如,较发达城市深圳是典型的能、水掠夺型城市,而较不发达城市惠州不仅是典型的能、水自给型城市,还是能源输出型城市。经济系统中,部门性质会影响其资源消耗特点。其中,制造业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产业,交通业是人口密集城市的能源消耗大户,而农业是水资源密集型产业。同时,电力、热力及燃气的生产供应中,电力的耗水强度最大。(2)系统属性方面,耦合关系使得城市群芬恩循环指数有所提升,但仍远低于自然系统,反映出其能、水交互不够充分,尤其是制造业、电力、热力及燃气的生产供应及服务业。城市群平均混合能、水系统鲁棒性均有所提升,分别达到0.356、0.358,但整体仍未达到可持续发展状态,且发展极不均衡,广州、深圳的表现尤为突出。(3)珠三角城市群能-水耦合系统的生态等级结构较不合理。其中,建筑业拉动力不足,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的驱动力欠缺,能源系统中起主要驱动作用的制造业和水系统中起主要驱动作用的农业需进一步强化其驱动能力。(4)耦合对能、水系统的控制关系影响主要集中在城市内部,但对依赖关系影响则集中在城市间。其中,控制关系中建筑业和其他服务业对自身的变化最大,均值分别达到99%、60%。而依赖关系变化最明显的为中山对珠海和佛山的跨市依赖。因此,城市群协同管理不能只关注资源消耗量,还需加强对耦合循环率、效率与冗余度之间的平衡、生态结构合理性及控制或依赖关系变化的调控。其中,部门结构的优化,可有效节约城市群整体的能、水消耗,提升系统可持续性。本研究构建的适用于城市群的模拟与分析技术,为城市群能-水耦合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将对区域协同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史江兰[2](2020)在《基于驱动因素和关键部门的中国“能源-水-经济”多目标协同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和水是重要资源且越来越稀缺,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通过识别“能源-水-经济”关联的驱动因素和关键部门,探讨如何对其进行协同管理,进而实现三者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性成果如下:(1)提出“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驱动因素分解框架,将单指标因素分解模型扩展为双指标因素分解模型,将表征“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的双强度指标—能源强度、用水强度—的变化归因于产业结构效应、生产技术效应、人口承载效应、人口结构效应、生活方式效应等五个因素。结果发现,生产技术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是节能与节水的主要驱动因素。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产业结构效应会使能源强度、用水强度呈现出“一升一降”的变化,造成节能与节水目标互相冲突,因此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充分权衡不同的目标。(2)构建“能源-水-经济”部门联动模型,核算不同部门单位产出完全(直接+间接)诱发的能源消费量、用水量、经济增加值,并提出全能源强度、完全用水强度两个新指标,从直接和间接角度更全面地衡量部门的“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然后通过四象限分类法将所有部门划分成四种关联类型,发现设备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其他服务业等5个部门的完全能源强度和完全用水强度均较低,创造单位完全增加值消耗较少的能源和水资源,属于低耗能低耗水的关键部门,需要优先鼓励发展。(3)构建“能源-水-经济”多目标协同管理模型,设置9个策略情景,以2017年为基期,动态模拟2018-2030年的能源消费、水资源使用、以及经济发展情况。结果显示,若经济保持每年6.5%增速,会带来很大的资源压力,2030年能源消费量和用水量分别超出规划目标的57.7%、83.6%。若控制能源消费量和用水量,累计GDP总额将减少29.4%。但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累计GDP总额仅降低9.2%,说明产业结构调整具有较大的节能、节水潜力,其中,其他服务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设备制造业、建筑业这4个部门的产值扩大最多,占新增总产值的84%。在产业结构调整与生产技术改进的组合策略下,累计GDP总额将上升3.4%,经济增速保持在6%以上。这意味着通过采取有效的调控策略,可以同时实现能源、水、经济三个目标。

杨伟同[3](2020)在《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洛南乡村住宅低碳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与要求逐步提高,生活需求更加多样化。村民不再满足于传统住宅的空间与居住模式,迫切需要功能齐全、空间舒适、环境优美、造型美观的现代新住宅,因此新建住宅的数量随之增加。但由于乡村地区住宅普遍由村民自行规划与设计,自主性较强,缺乏专业的指导,常常存在设计规划不合理、建材消耗量大、使用空间浪费和高能耗、高碳排等一系列问题。基于现阶段我国低碳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对广大乡村地区的住宅进行低碳设计研究将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减碳工作起到积极作用。本文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对实地调研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着重研究针对建筑物化阶段、使用阶段和拆除阶段的低碳设计策略,在此指导下进行低碳方案设计。具体研究内容为:1.梳理洛南乡村住宅的时代发展特征、空间形态、建造技术等方面的演变特征,选取近些年(2010年以来)村民自建且具有典型性的住宅作为对标建筑,实地调研其在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碳排放情况并做详细分析。2.以调研数据为基础,计算对标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并做分析。3.收集针对洛南乡村住宅建设的既有设计方案,分析各个方案的设计策略,再次调研依据既有设计方案建成的新农村,计算新建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4.将对标建筑建立模型,采用控制变量法模拟计算其在不同设计策略下的碳排放量,从而得到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物化阶段、使用阶段和拆除阶段的优选低碳设计策略。5.最终在低碳设计策略的指导下,提出适合洛南地区住宅建设的低碳设计方案,对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进行估算,并与对标建筑对比,分析其低碳效力。以期为该地区新建住宅提供参考。

沈頔[4](2020)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消能减震动力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土木工程领域,结构抵御地震作用的能力是其安全性的重要标志。传统的建筑抗震方法是提高结构强度和增大刚度等。在地震作用下,抗震结构薄弱部位易发生破坏,不利于结构继续正常使用。消能减震技术作为新兴技术,是当前重要的结构减震设计方法之一。该技术通过耗能器耗散地震能量,降低结构主体承受的地震作用,以达到保护主体结构的目的。在消能减震结构中,粘滞阻尼器具有工作原理清晰、减震效果好等优点。这使得粘滞阻尼器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本文首先论述了工程结构振动控制与消能减震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特点,然后以粘滞阻尼器为核心,阐述了粘滞阻尼器的构造、连接方式、计算模型、参数和数量的选择,以及布置和优化原则。之后阐述了安装粘滞阻尼器减震结构的分析模型与分析方法。研究发现,粘滞阻尼器在减震结构中的合理布置是充分发挥阻尼器减震性能的关键,故本文重点研究粘滞阻尼器的多种布置方式对结构减震效果的影响与提升。文章以某12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为案例,首先选择每层均匀布置、隔层布置或在结构下部6层或上部6层集中布置四种粘滞阻尼器常规布置方案,然后为进一步改善减震结构的层间位移,文章以每层均匀布置方案为对比进行优化,提出了权系数布置法、逐层布置法以及顺序搜索布置法三种优化方案。最后应用SAP2000软件,建立抗震模型和各减震方案的结构模型,输入EL-Centro波、CPC-Topnaga波和LAN波三条地震波数据,采用FNA法进行时程分析,并对计算结果即各结构的位移、层间剪力、层速度和层加速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构消能减震的规律与特点,验证优化布置方案的有效性与可行性。研究表明:安装粘滞阻尼器的各减震结构相比于原抗震结构,位移、层间剪力、层速度和层加速度,均明显减小。在结构层布置粘滞阻尼器后,使得该层以及上下相邻层的层间位移减小。三种优化方案对层间位移的控制均达到优化目的,其中顺序搜索法控制效果最佳。优化方案验证了将粘滞阻尼器向结构薄弱部位转移能显着增强减震效果,优化方案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强翰霖[5](2020)在《含起波钢筋梁与屈服后强化柱的新型RC框架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作为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可能发生多种不同类型的倒塌机制。如何同时提高其抗整体侧向倒塌(地震作用下)和抗局部竖向连续倒塌(爆炸、地震、火灾等作用下)的能力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针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含起波钢筋梁和屈服后强化柱的新型RC框架结构:“起波钢筋”是一种新型钢筋构造,配置在梁中能同时提高框架抗地震倒塌、连续倒塌能力;屈服后强化柱的配置用于控制结构在地震下的残余变形。故其在整体侧向倒塌工况下侧向变形能力大、残余变形小;在局部竖向连续倒塌工况下抗连续倒塌能力强。本文针对其抗震性能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1)起波钢筋受力性能研究。首先针对起波钢筋单轴受力性能开展了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发现其有先被拉直、再被拉断的受力过程,表现出“双台阶”的受力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单轴受力本构模型。其次针对起波钢筋往复拉伸性能开展了研究,重点研究了起波钢筋的滞回特性和低周疲劳特性。(2)配置起波钢筋的RC梁抗震性能研究。首先对14个1/2缩尺RC梁试件开展了往复加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起波钢筋的配置使得RC梁出现了一种新的“双台阶”行为受力特征和一种新的“双铰机制”破坏模式,且增大了RC梁的转角变形能力。其次采用纤维模型开展了数值模拟分析。最终提出了起波钢筋梁塑性铰滞回本构理论模型。(3)新型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首先对3个1/2缩尺单层单跨RC框架子结构试件开展了往复加载试验研究,证实了配置起波钢筋有利于结构实现“强柱弱梁”破坏机制。并基于此开展了框架结构变形机制分析,指出起波钢筋构造适用于4层及以上框架结构;分析了屈服后强化柱对框架整体抗震性能的显着作用,揭示了应用变形能力较小的高强材料可以形成变形能力较大的框架柱的机理。(4)新型RC框架结构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研究。首先,在初始刚度、延性和承载力三个参数基础上,将屈服后刚度作为结构第四个重要参数考虑进来,开展了新型框架设计反应谱研究。其次提出了新型框架的结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一个多层框架设计实例,时程分析和增量动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RC框架相比,本文提出的新型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获得较大提升。本文研究成果为新型RC框架的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为RC框架综合抗倒塌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一种技术途径。

刘姝麟[6](2019)在《青岛市现代木结构建筑适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和木结构建筑相关规范标准的逐步完善,近年来我国现代木结构建筑的研究与应用已发展至一个全新的阶段。低碳、环保的现代木结构建筑无疑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现代木结构建筑在一些发达国家的不断发展和长久的流行也暗示着现代木结构的优越性,对现代木结构建筑的研究是必要且有意义的。然而,我国现代木结构建筑发展起步晚,相关的研究成果少,现代木结构建筑在青岛市的适用性没有得到证实;同时,现代木结构建筑不是我国主流的建筑形式,大部分民众对现代木结构建筑不甚了解,认为木结构有防火、防腐性能差、耐久性不高等缺点,对其认可度不高。笔者通过对文献进行研究,结合对青岛市及另外两个典型北方滨海城市天津市、烟台市的木结构建筑进行实地考察,并与专业人员进行交流学习,从以下几方面对现代木结构建筑在青岛市的适用性进行探讨,为我国现代木结构建筑在青岛市的可发展性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现代木结构建筑在其他北方滨海城市和其他地区的适用性研究提供一些思路。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提出研究问题及研究对象,说明课题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并分别论述了国内外对现代木结构适用性的研究现状,表明课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提出了论文创新点与课题研究框架。第二章是对国内外木结构建筑的历史和现代木结构建筑发展的概述。国外以日本、欧洲和北美为代表;现代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木结构建筑材料、相关标准规范、建筑技术的发展、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随后介绍了现代木结构建筑体系及发展现状。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现代木结构的发展,论述我国现代木结构建筑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发展策略。第三章对青岛市以及其他两个典型的北方滨海城市天津市、烟台市中现有木结构建筑进行了调查研究,包括传统木结构建筑和现代木结构建筑。随后对这三个城市现代木结构建筑的适用性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最后对现代木结构建筑在青岛市及这两个典型北方滨海城市的适用性现状进行总结,表明现代木结构建筑在青岛市及典型北方滨海城市中的适用性优势并提出适用性存在的问题。第四章首先分析了青岛市的气候环境及其对青岛市现代木结构建筑适用性的影响。随后以第三章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从耐久性和热环境两个方面对青岛市现代木结构建筑适用性进行了优化策略的研究。耐久性的优化策略研究包括现代木结构建筑易受潮腐蚀、易开裂、易燃的优化策略的研究;热环境的优化策略是从建筑设计、建筑围护结构、使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辅助设计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五章以青岛市崂山区民宿建筑书香门舍的热环境优化为例,进行了青岛市现代木结构建筑适用性的方案优化研究。首先通过建立书香门舍的钢结构方案和现代木结构方案的模型,通过De ST-h软件进行建筑能耗模拟,对比分析了两种结构方案建筑的能耗,证明现代木结构建筑与钢结构建筑相比具有更优越的舒适性、节能性。随后以书香门舍的现代木结构方案模型为基础,根据现代木结构建筑常用的另外两种外墙构造方案以及另外一种屋顶构造方案分别改变书香门舍现代木结构方案的外墙构造和屋顶构造,通过De ST-h软件分别对改变构造方案的模型进行能耗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改变构造前的书香门舍现代木结构方案的能耗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归纳出节能性更好的现代木结构建筑围护结构构造方案。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论述了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对现代木结构建筑发展前景的展望以及本文存在的不足。

刘鹏程[7](2019)在《考虑梁板柱墙协同RC框架—核心筒结构抗侧性能非线性仿真分析》文中指出采用基于三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法的有限元程序分别对承受水平荷载作用的RC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以及承受竖向荷载作用的RC框架结构和板柱结构算例进行非线性有限元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用该理论及方法分析RC结构的适用性及准确性。为分析楼板开洞及刚度特征值对RC框架-核心筒结构抗侧性能影响,设计出三组性能目标为C不同刚度特征值(底层框架剪力分担比分别为9.5%左右、18.7%左右和26.5%左右)共9个30层模型,每组模型分别考虑不开、底部一层和底部两层楼板开洞三种开洞率情况,先通过SATWE和ETABS分析软件对比分析以验证结果可靠性,再采用三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方法进行建模,考虑梁板柱墙协同,对模型进行抗侧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极限荷载和极限位移随着开洞率增大而减小,软弱层也随之下移;各楼层核心筒刚度退化速率基本大于框架,核心筒和框架较好发挥两道抗震防线作用,顶层由于框架承担剪力高于核心筒,框架刚度退化速率高于核心筒;开洞率越大,开洞层及其附近楼层框架刚度退化越为严重,核心筒刚度退化有所减弱,结构整体剪力重分配现象减弱(顶层增强)。开洞率相同的情况下,刚度特征值越大,结构剪力重分配现象越明显。以性能目标为C、底层剪力分担比为18.7%左右和不开洞的模型为基本模型,建立相同刚度特征值和开洞率但性能目标分别为B和D的2个模型进行有限元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性能目标越高(B>C>D),结构水平极限承载力越大,极限位移越小(相应延性越低),结构抗震安全储备越高。性能目标越高,结构框架和核心筒刚度退化程度越低,结构剪力重分配现象越弱。采用三参数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综合考虑刚度特征值、性能目标和开洞率三个参数的影响程度,刚度特征值的三个水平表现为底层框架剪力分担比为9.5%左右、18.7%左右和26.5%左右,性能目标三水平为D、C、B,开洞率三水平为不开、一层开洞和两层开洞,共考虑9个有限元模型,得出其极限承载力和位移。结果表明三参数对结构抗侧的影响程度为:性能目标>刚度特征值>开洞率。选取典型截面进行楼板钢筋应力分析,得出越靠近核心筒及主梁位置楼板参与空间协同工作效应程度越高,主梁区域梁板呈现“T形翼梁+两侧板膜受力”的受力机制,其余大部分楼板呈现“偏心受拉”状态。

陈攀[8](2019)在《热回收技术在光电子厂房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一直是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进入20世纪以来,工业化加快了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的加重。当前我国正面临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严峻的压力,但同时我国却充斥着大量浪费。据统计,我国的建筑与发达国家相比,单位面积能耗指标远高于发达国家,我国99%建筑都属于高能耗建筑。建筑领域能耗在我国总能耗一直占有较大比例。按照我国建筑业发展趋势和国际经验估算,我国的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重在2020将高达35%。可见在我国节能工作中建筑节能是重点。随着我国工业制造4.0计划和智能制造的提出,高新工业技术将大力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工业建筑如雨后春笋版扩张。据统计,当前我国每年的建筑工程投资额中,工业建筑投资额的比重在一半以上。而据资料显示,工业建筑一直是高能耗建筑,工业能耗占比在我国总能源消耗比例近70%,而其中工业建筑的能耗占工业能耗的比重超过15%。可见工业建筑能耗巨大。但目前我国关于工业建筑的节能指导却较少,建筑领域的节能研究和规范制定大多集中在公共建筑。为此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绿色工业建筑,才能有效实现建筑节能。本文首先总结了工业建筑能耗大、废热多的能耗特点,接着以重庆某光电子厂房为例,针对光电子厂房的负荷特点、新风特点,提出了空调系统冷凝热回收、空压机余热回收、排风热回收三种热回收技术,以期通过研究这三种热回收技术在本项目的节能效益,来指导以光电子厂房为代表的工业建筑的节能减排。本文第一部分是空压机余热——空调冷凝热回收技术在光电子厂房的应用研究。通过监测平台和实测两种手段,监测光电子厂房单独供暖情况和联合供暖情况,得出:中温冷水热回收机组综合能效为7.63,远高于冷水机组国家一级能效6.30,节能效果显着;空压机余热——空调冷凝热回收供暖系统在光电子厂房运行稳定,能满足光电子厂房全年供暖需求,使用这套余热回收系统每年可节省3589.22吨标准煤,可节约559.1万元,并能实现减排CO2 8865.37吨/年,减排SO2 71.78吨/年,减排粉尘35.89吨/年。本文第二部分是排风热回收技术在光电子厂房的应用研究。首先给出排风热回收系统节能量计算方法,利用MATLAB建立排风热回收系统节能量的数学模型。接着划分空调系统功能时间段,提出4种排风热回收系统控制模式,并比较了4种排风热回收系统控制模式,得出最节能的排风热回收系统控制模式是模式4:带旁通且温度(或比焓)控制。然后再介绍常见的显热回收系统和全热回收系统,以及间接蒸发冷却+显热回收芯体的复合式热回收系统(简称间接蒸发热回收系统),并对这几种热回收系统做了比较分析,得出:从节能性和经济性而言,全热回收系统>间接蒸发热回收系统>显热回收系统。最后本文将项目地点考虑在不同气候区,分别研究了三种热回收系统在北京、重庆和广州三个典型城市的适用性,得出:就控制模式而言,在北京、重庆和广州三个城市采用全热回收系统采用带旁通且温度(或比焓)的控制策略运行,全年节能量最高,投资年限最短;就热回收系统形式而言,全热回收系统的节能性和经济性最好;就地区而言,在北京地区最适宜采用热回收系统。

魏泽[9](2019)在《隔震设计减震系数法与直接设计法的对比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隔震技术理论研究的不断成熟与深入,越来越多的建筑、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采用隔震设计。与传统的非隔震设计方法不同,隔震技术通过在结构中设置隔震装置,延长了结构的自振周期,增加结构的阻尼比,从而避开了场地的卓越周以减弱地震能量向上传递,并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然而,现在的隔震设计方法大多采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提出的减震系数法,其本质上是一种非隔震设计方法,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与不足。本文将介绍《建筑隔震设计规范》中提出的一种新的直接设计隔震分析方法,并与减震系数法进行对比分析,比较这两种设计方法的异同,从而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参考和隔震规范的修订提供建议。本文工作内容主要包括:(1)简要概述了隔震技术的发展概况,隔震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隔震支座最新的研究进展以及我国隔震技术发展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2)介绍了减震系数法进行基础隔震设计,以及减震系数法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流程。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隔震支座选取与布置的原则,以及进行时程分析时地震的选取,并求出相应的减震系数和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验算。(3)介绍了直接设计法进行隔震设计,直接设计方法是即将出台的《建筑隔震设计规范》中提出的方法,它与减震系数法在设计反应谱、计算方法、层间位移角限制等方面均有所不同。本文将通过迭代确定隔震层的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比,基于性能化的设计方法按修正后的反应谱在设防烈度作用下对上部结构进行配筋,并分析了在设防地震下结构的隔震效果。(4)对比分析了减震系数法与直接设计法在设防地震作用下的隔震效果,减震系数法是按多遇地震下进行分步结构设计的,直接设计法是按设防烈度作用下直接进行隔震设计。通过层间位移角、楼层剪力、倾覆力矩和隔震层位移对比分析两者的隔震效果,并统计非隔震结构、减震系数法结构、直接设计法结构的单位面积用钢量分析隔震后设计的经济性。(5)介绍了ABAQUS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时确定的材料力学模型,选择的单元类型以及建立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分析罕遇地震和极罕遇地震作用下,非隔震设计法结构、减震系数法结构和直接设计法结构的楼层剪力、隔震层位移、层间位移角、隔震支座的拉压应力和滞回曲线、结构的塑性损伤等情况,以分析结构的隔震效果,从而判断结构的安全性。

龙锦添[10](2019)在《新型模块装配式单层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模块预制模块化装配式组合剪力墙,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对应的数值分析计算模型,在验证数值仿真模型正确性的基础上,随后考虑高宽比、高厚比、栓钉布置方式和间距、栓钉长径比及混凝土强度与板厚等参数,对两边连接的模块化装配式组合剪力墙进行参数分析研究;然后进一步考虑轴压比、高宽比、厚度比、刚度比和混凝土强度等参数,对四边连接模块化装配式组合剪力墙进行参数分析研究;最后,为减少边柱对混凝土板的挤压破坏及减少组合剪力墙对边柱的影响,对四边连接模块化装配式组合剪力墙与边框柱的连接方式,设计了五种优选方案进行研究分析,并选出最优的优选方案。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新型的模块预制模块化装配式组合剪力墙。该组合剪力墙是一种由内置钢板、钢板连接件、外伸板连接件和两侧现浇混凝土板组合形成的抗侧构件,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安装方便、运输方便、绿色节能环保等优点,可以有效地为高层建筑提供抗侧能力。2.基于ABAQUS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既有的构件预制模块化装配式组合剪力墙试验的有限元模型,并将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建立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吻合程度很高,两者屈服承载力误差为7.53%,峰值承载力误差为1.05%,初始刚度误差为8.26%,最大误差不超过10%。应力分布与试件破坏模式一致,说明本文所建立的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模块化装配式组合剪力墙的受力性能,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3.研究了高宽比、高厚比、栓钉长径比、混凝土强度和板厚对两边连接新型模块化装配式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随着高宽比、高厚比、栓钉长径比、混凝土强度和板厚的增大,组合剪力墙的耗能能力、峰值承载力及初始刚度均逐渐增大;各工况模型均具有良好的位移延性;混凝土板压缩损伤累积主要集中在混凝土板角部,拉伸损伤主要集中在混凝土板中部及上下两端区域。建议栓钉布置方式选为阵列布置且布置间距为150mm,此时组合剪力墙的承载力、初始刚度和位移延性更好。4.研究了轴压比、高宽比、厚度比、刚度比和混凝土强度对四边连接新型模块装配式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随着高宽比、厚度比、刚度比及混凝土强度的增大,四边连接模块化装配式组合剪力墙的耗能能力、峰值承载力及初始刚度等均逐渐增大;随着轴压比的增大,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初始刚度先增大后减小。混凝土板损伤与两边连接模块组合剪力墙相似,但四边连接模块化装配式组合剪力墙的混凝土板损伤更大。综合考虑,建议轴压比取值不大于0.2,厚度比取35,刚度比取2。5.模块装配式组合剪力墙与边柱的五种不同连接方式中,方案二的滞回曲线最饱满、捏缩效应最小、累积总耗能和等效阻尼系数最大;方案二的峰值承载力和初始刚度虽较方案一有所下降,但与其他方案相比,方案二下降最少,峰值承载力仅下降1.60%,初始刚度仅下降1.74%。对比不同方案模型的边柱内力分布可知,与方案一相比,方案二边柱内力下降最多,左柱最大下降34.20%,右柱最大下降38.61%;方案二混凝土板压缩损伤和拉伸损伤最小,角部裂缝发展也比其他方案小。综合考虑,建议选择方案二的优选方案,避免模块组合剪力墙角部与边框柱直接连接。

二、世界上耗能最少的建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上耗能最少的建筑(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的城市群能源—水耦合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能源、水资源短缺
        1.1.2 能源、水资源相互关联
        1.1.3 城市群的能-水耦合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能源系统的水核算
        1.2.2 水系统的能源核算
        1.2.3 经济系统的能-水耦合研究
        1.2.4 区域能-水耦合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城市间投入产出表编制
    2.1 投入产出介绍
    2.2 MRIO模型
        2.2.1 引力模型(GM)
        2.2.2 区位商模型(LQ)
        2.2.3 MRIO表的编制
    2.3 研究区域
    2.4 珠三角MRIO表的编制
        2.4.1 MRIO表基础数据
        2.4.2 区域贸易系数的估算
        2.4.3 城市间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群能-水耦合分析方法
    3.1 城市群能-水耦合关系解析
        3.1.1 能源核算
        3.1.2 水资源核算
        3.1.3 能-水耦合关系解析
    3.2 能-水城市间投入产出分析
    3.3 能-水耦合系统生态网络模拟
        3.3.1 能-水耦合生态网络构建
        3.3.2 能-水耦合系统特征分析
        3.3.3 能-水耦合生态结构分析
        3.3.4 能-水耦合部门动力学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珠三角城市群能-水耦合特征
    4.1 城市群能源消耗及其产生的耗水
    4.2 城市群水消耗及其产生的耗能
    4.3 城市群能-水耦合关系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珠三角城市群能-水耦合作用机制
    5.1 城市群能-水耦合系统属性
        5.1.1 系统循环率
        5.1.2 系统可持续性
    5.2 城市群能-水耦合生态结构
    5.3 城市群能-水耦合部门动力学关系
        5.3.1 控制关系变化
        5.3.2 依赖关系变化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研究特色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基于驱动因素和关键部门的中国“能源-水-经济”多目标协同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能源-水-经济”关联的概念界定
        1.2.2 “能源-水-经济”关联的研究进展
        1.2.3 “能源-水-经济”关联的研究方法
        1.2.4 文献评述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中国“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的演化趋势分析
    2.1 实证数据准备
    2.2 中国能源、水、经济现状分析
        2.2.1 中国能源消费现状
        2.2.2 中国水资源使用现状
        2.2.3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2.3 中国“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的量化及演化趋势
        2.3.1 “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的量化指标选取
        2.3.2 基于能源强度的中国“能源-经济”关联关系演化趋势
        2.3.3 基于用水强度的中国“水-经济”关联关系演化趋势
        2.3.4 中国“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与其他国家对比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演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3.1 “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驱动因素分解
        3.1.1 “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驱动因素分解框架
        3.1.2 能源强度/用水强度变化的驱动因素分解
        3.1.3 不同驱动因素对于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变化的关联贡献度
    3.2 中国能源强度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3.2.1 中国能源强度总体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3.2.2 中国能源强度逐年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3.3 中国用水强度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3.3.1 中国用水强度总体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3.3.2 中国用水强度逐年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3.4 中国“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3.4.1 中国“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总体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3.4.2 中国“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逐年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能源-水-经济”关联的关键部门识别
    4.1 “能源-水-经济”部门联动模型构建
        4.1.1 “能源-水-经济”部门联动模型框架
        4.1.2 部门生产直接诱发的“能源-水-经济”变化量
        4.1.3 部门生产间接诱发的“能源-水-经济”变化量
        4.1.4 部门生产完全诱发的“能源-水-经济”变化量
        4.1.5 部门“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的量化指标提出
    4.2 中国部门生产诱发的“能源-水-经济”变化量
        4.2.1 中国部门生产诱发的能源消费量
        4.2.2 中国部门生产诱发的用水量
        4.2.3 中国部门生产诱发的经济增加值
    4.3 中国部门“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
        4.3.1 基于完全能源强度的中国部门“能源-经济”关联关系
        4.3.2 基于完全用水强度的中国部门“水-经济”关联关系
    4.4 中国部门“能源-水-经济”关联类型划分及关键部门识别
        4.4.1 部门“能源-水-经济”关联类型划分方法
        4.4.2 中国“能源-水-经济”关联的关键部门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能源-水-经济”多目标协同管理策略模拟
    5.1 “能源-水-经济”多目标协同管理模型构建
        5.1.1 模型框架
        5.1.2 目标函数
        5.1.3 约束条件
        5.1.4 外生参数选取
    5.2 基准情景设置与模拟
        5.2.1 基于不同政策目标的基准情景设置
        5.2.2 基于经济目标的基准情景模拟结果
        5.2.3 基于节能目标的基准情景模拟结果
        5.2.4 基于节水目标的基准情景模拟结果
        5.2.5 基于综合目标的基准情景模拟结果
    5.3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的情景设置与模拟
        5.3.1 基于不同政策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情景设置
        5.3.2 基于节能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情景模拟结果
        5.3.3 基于节水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情景模拟结果
        5.3.4 基于综合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情景模拟结果
        5.3.5 产业结构调整策略选择
    5.4 基于生产技术改进策略的情景设置与模拟
        5.4.1 生产技术改进情景设置
        5.4.2 生产技术改进情景模拟结果
    5.5 基于组合策略的情景设置与模拟
        5.5.1 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技术改进组合策略情景设置
        5.5.2 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技术改进组合策略情景模拟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介
附录B 博士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3)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洛南乡村住宅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低碳发展的必要性
        1.1.2 我国建筑能耗及碳排放现状
        1.1.3 国家对乡村建设的重视
        1.1.4 乡村住宅节能减排潜力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诠释
        1.4.1 建筑全生命周期
        1.4.2 碳排放及相关概念
        1.4.3 低碳建筑及相关概念
    1.5 国内外低碳建筑相关研究
        1.5.1 国外低碳建筑相关研究
        1.5.2 国内低碳建筑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技术路线
    1.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洛南乡村新建住宅概况及碳排放调研分析
    2.1 洛南乡村环境及人文特征
        2.1.1 自然地理特征
        2.1.2 水文气候特征
        2.1.3 经济发展特征
        2.1.4 村民行为模式
        2.1.5 住宅建造特征
    2.2 洛南乡村住宅建设发展特征
        2.2.1 洛南乡村空间规划
        2.2.2 洛南乡村住宅时代发展特征
        2.2.3 洛南乡村新建住宅平面形制特征
        2.2.4 洛南乡村新建住宅结构特征
    2.3 洛南乡村新建典型住宅碳排放调研对象的选取
        2.3.1 调研区域
        2.3.2 调研对象
        2.3.3 调研内容
        2.3.4 调研目的
    2.4 洛南乡村新建典型住宅碳排放相关因素调研与分析
        2.4.1 洛南乡村新建典型住宅现状
        2.4.2 物化阶段分析
        2.4.3 使用维护阶段分析
        2.4.4 拆除清理阶段分析
        2.4.5 洛南乡村新建住宅低碳营建经验与本土化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洛南乡村新建典型住宅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与分析
    3.1 村民新建典型住宅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与分析
        3.1.1 计算方法及计算模型
        3.1.2 村民新建典型住宅概况
        3.1.3 物化阶段碳排放计算与分析
        3.1.4 使用维护阶段碳排放计算与分析
        3.1.5 拆除清理阶段碳排放计算与分析
        3.1.6 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总计及分析
    3.2 针对洛南乡村住宅的既有设计方案研究分析
        3.2.1 既有方案设计背景
        3.2.2 既有方案设计策略
    3.3 既有设计方案建成后实地调研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3.3.1 建成方案设计概况与建成现状
        3.3.2 建成方案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3.4 村民新建典型住宅与赵南沟村政府统建住宅碳排放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洛南乡村住宅低碳设计策略
    4.1 低碳设计指导思想与设计策略初评
        4.1.1 低碳设计指导思想
        4.1.2 低碳设计策略初评
    4.2 针对物化阶段的低碳设计策略
        4.2.1 优化住宅结构体系
        4.2.2 选择低碳建筑材料
        4.2.3 选择高效施工建造方式
    4.3 针对使用维护阶段的低碳设计策略
        4.3.1 选择合理建筑朝向
        4.3.2 优化建筑体形系数
        4.3.3 优化建筑空间布局
        4.3.4 维护结构优化设计
        4.3.5 自然方式调节室内气候
        4.3.6 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
        4.3.7 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4.4 针对建筑拆除清理阶段
        4.4.1 优化建筑拆除方式
        4.4.2 废旧建材回收利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洛南乡村住宅低碳设计方案
    5.1 设计原则及目标
        5.1.1 设计原则
        5.1.2 设计目标
    5.2 设计背景
        5.2.1 拟选基地
        5.2.2 居民需求
    5.3 低碳设计方案
        5.3.1 方案一——砌体结构“L”型布局
        5.3.2 方案二——砌体结构“一”字型布局
        5.3.3 方案三——木结构“一”字型布局
    5.4 低碳设计方案与洛南乡村新建典型住宅碳排放对比分析
        5.4.1 物化阶段对比分析
        5.4.2 使用维护阶段对比分析
        5.4.3 拆除清理阶段对比分析
        5.4.4 全生命周期对比分析
    5.5 优选低碳设计策略汇总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1.1 洛南乡村新建住宅现存低碳问题
        6.1.2 针对洛南乡村新建住宅的低碳设计策略
        6.1.3 针对洛南乡村地区的低碳住宅设计方案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致谢

(4)框架-剪力墙结构消能减震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2 工程结构振动控制
        1.2.1 工程结构振动控制的基本原理
        1.2.2 工程结构控制的分类
        1.2.3 工程结构振动控制的优越性
    1.3 工程结构消能减震
        1.3.1 消能减震原理
        1.3.2 消能减震装置的类型
        1.3.3 消能减震结构的优点
    1.4 粘滞阻尼器的应用进展与研究现状
        1.4.1 粘滞阻尼器国外研究现状
        1.4.2 粘滞阻尼器国内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2 粘滞阻尼器简介
    2.1 引言
    2.2 粘滞阻尼器的分类及构造
        2.2.1 圆筒式粘滞阻尼器
        2.2.2 缸式粘滞阻尼器
        2.2.3 粘滞阻尼器墙
    2.3 粘滞阻尼器的计算模型
        2.3.1 线性模型
        2.3.2 Kelvin模型
        2.3.3 Maxwell模型
        2.3.4 Wiechert模型
        2.3.5 本文所使用的模型
    2.4 粘滞阻尼器的连接方式
    2.5 粘滞阻尼器的相关参数及数量选取
        2.5.1 粘滞阻尼器的相关参数
        2.5.2 粘滞阻尼器的数量
    2.6 粘滞阻尼器的附加阻尼比
        2.6.1 振型分解法
        2.6.2 能量法
    2.7 本章小结
3 安装粘滞阻尼器减震结构的分析模型及方法
    3.1 引言
    3.2 传统抗震结构的分析模型
        3.2.1 层模型
        3.2.2 杆系模型
        3.2.3 杆系-层模型
        3.2.4 有限元模型
    3.3 消能减震结构的分析模型
    3.4 模态分析法
    3.5 反应谱法
    3.6 时程分析法
        3.6.1 Newmark法
        3.6.2 Hiber-Huges-Taytor法(HHT法)
    3.7 本文采用的分析方法
    3.8 本章小结
4 框架-剪力墙结构建模
    4.1 工程概况
        4.1.1 结构概况
        4.1.2 抗震要求
    4.2 粘滞阻尼器的选择
    4.3 建立模型
        4.3.1 结构构件选择
        4.3.2 模型建立
    4.4 地震波输入
        4.4.1 地震波选取的合理因素
        4.4.2 地震波的选取
        4.4.3 地震波的调整
    4.5 本章小结
5 框架-剪力墙结构减震方案的确定与分析
    5.1 模态分析
    5.2 模型的荷载工况选择
        5.2.1 地震作用
        5.2.2 重力荷载
    5.3 粘滞阻尼器的布置原则及优化
        5.3.1 粘滞阻尼器的布置原则
        5.3.2 粘滞阻尼器的优化
    5.4 粘滞阻尼器的常规布置方案
        5.4.1 各楼层均匀布置(方案一)
        5.4.2 隔层布置(方案二)
        5.4.3 下6层布置(方案三)
        5.4.4 上6层布置(方案四)
    5.5 粘滞阻尼器的优化方案
        5.5.1 权系数布置法(方案五)
        5.5.2 逐层布置法(方案六)
        5.5.3 顺序搜索布置法(方案七)
    5.6 本章小结
6 粘滞阻尼器对结构减震效果的分析
    6.1 阻尼器常规布置方案与初始方案的对比分析
        6.1.1 地震作用下结构位移的对比分析
        6.1.2 地震作用下结构层间剪力的对比分析
        6.1.3 地震作用下结构层速度的对比分析
        6.1.4 地震作用下结构层加速度的对比分析
    6.2 阻尼器优化布置方案与方案一的对比分析
        6.2.1 地震作用下结构位移的对比分析
        6.2.2 地震作用下层间剪力的对比分析
        6.2.3 地震作用下结构层速度的对比分析
        6.2.4 地震作用下结构层加速度的对比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5)含起波钢筋梁与屈服后强化柱的新型RC框架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新型RC框架前期研究进展简介及分析
        2.2.1 起波钢筋梁受弯性能
        2.2.2 新型RC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
    2.3 RC框架地震中“强柱弱梁”破坏机制分析
        2.3.1 震害调查结果
        2.3.2 柱梁强度比系数
        2.3.3 分析与总结
    2.4 RC框架中塑性铰转移技术
        2.4.1 增强法
        2.4.2 削弱法
        2.4.3 替换法
        2.4.4 分析与总结
    2.5 RC框架中屈服后强化柱实现技术
        2.5.1 材料层次
        2.5.2 框架柱层次
        2.5.3 框架结构层次
        2.5.4 分析与总结
    2.6 小结
第3章 起波钢筋受力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RC框架中起波钢筋受力状态
    3.3 单轴拉伸性能
        3.3.1 试验研究
        3.3.2 数值模拟
        3.3.3 理论模型
    3.4 往复拉伸性能
        3.4.1 试验研究
        3.4.2 数值模拟
        3.4.3 理论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配置起波钢筋的RC梁抗震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研究
        4.2.1 试件设计
        4.2.2 加载与量测方案
        4.2.3 试验结果
        4.2.4 试验结果分析
    4.3 数值模拟
        4.3.1 有限元建模
        4.3.2 模型验证
        4.3.3 拓展分析
    4.4 理论分析
        4.4.1 RC梁塑性铰机制分析
        4.4.2 各类梁截面弯矩-曲率理论模型
        4.4.3 起波钢筋梁塑性铰弯矩-转角滞回模型
    4.5 小结
第5章 新型RC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梁中配置起波钢筋的框架子结构抗震性能试验
        5.2.1 试件设计
        5.2.2 加载与量测方案
        5.2.3 试验结果
        5.2.4 试验结果分析
    5.3 新型RC框架变形机制分析
        5.3.1 单层单跨框架子结构
        5.3.2 多层多跨框架结构
    5.4 屈服后强化柱的引入及变形能力分析
        5.4.1 柱塑性区长度
        5.4.2 柱塑性区长度对变形能力的影响
    5.5 小结
第6章 新型RC框架地震反应谱研究
    6.1 引言
    6.2 动力时程分析
        6.2.1 结构模型
        6.2.2 地震动输入
        6.2.3 分析过程
    6.3 最大位移响应
        6.3.1 时程分析结果
        6.3.2 理论模型
        6.3.3 设计反应谱
        6.3.4 损伤指标
    6.4 残余位移响应
        6.4.1 时程分析结果
        6.4.2 理论模型
        6.4.3 设计反应谱
    6.5 小结
第7章 新型RC框架抗震设计方法研究及抗震性能评价
    7.1 引言
    7.2 新型RC框架抗震设计方法
        7.2.1 普通RC框架
        7.2.2 起波钢筋梁的设计
        7.2.3 屈服后强化柱的设计原则
        7.2.4 基于性能评估的中、大震设计
    7.3 新型RC框架设计实例
        7.3.1 普通RC框架
        7.3.2 起波钢筋梁的设计
        7.3.3 屈服后强化柱的设计
        7.3.4 基于性能评估的中、大震设计
    7.4 新型RC框架抗震性能评价
        7.4.1 时程分析基本信息
        7.4.2 增量动力分析结果
        7.4.3 典型时程分析结果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普通框架RCF配筋图
附录 B 起波钢筋梁设计过程信息表
附录 C 新型框架RCF-KB-PYH配筋图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青岛市现代木结构建筑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重视
        1.1.2 木结构相关规范标准的完善
        1.1.3 我国现代木结构研究与应用发展至新阶段
    1.2 提出问题及研究对象
        1.2.1 提出问题
        1.2.2 研究对象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课题研究目的
        1.3.2 课题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木结构适用性研究现状
        1.4.2 国内木结构适用性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1.5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课题研究内容
        1.5.2 课题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1.7 课题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内外木结构建筑历史和现代木结构建筑发展概述
    2.1 国外木结构建筑发展概述
        2.1.1 国外木结构建筑历史概述
        2.1.2 国外现代木结构建筑发展概述
        2.1.3 现代木结构结构用材发展概述
    2.2 国内木结构建筑发展概述
        2.2.1 国内木结构建筑历史概述
        2.2.2 国内现代木结构建筑发展概述
    2.3 现代木结构建筑体系概述及发展现状
        2.3.1 梁柱式木结构
        2.3.2 轻型木结构
        2.3.3 胶合木结构
        2.3.4 木混合结构
    2.4 国内外现代木结构发展对比分析
        2.4.1 现代木结构建筑性能优势
        2.4.2 我国现代木结构建筑发展面临的困境
        2.4.3 我国现代木结构建筑发展策略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青岛市及典型北方滨海城市现有木结构建筑适用性分析
    3.1 青岛市及典型北方滨海城市现有木结构建筑发展分析
        3.1.1 青岛市现有木结构建筑分析
        3.1.1.1 青岛市现有传统木结构建筑
        3.1.1.2 青岛市现有现代木结构建筑
        3.1.2 天津市现有木结构建筑分析
        3.1.2.1 天津市现有传统木结构
        3.1.2.2 天津市现有现代木结构建筑——中加生态示范区
        3.1.3 烟台市现有木结构建筑分析
        3.1.3.1 烟台市现有传统木结构建筑
        3.1.3.2 烟台市现有现代木结构建筑
    3.2 青岛市及典型北方滨海城市现代木结构建筑适用性现状调查与分析
        3.2.1 调查目的及方法
        3.2.1.1 调查目的
        3.2.1.2 调查方法
        3.2.2 调查内容及结果分析
        3.2.2.1 调查内容
        3.2.2.2 调查结果分析
        3.2.3 调查总结
    3.3 现代木结构建筑在青岛市及典型北方滨海城市适用性现状总结
        3.3.1 现代木结构建筑在青岛市及典型北方滨海城市适用性优势
        3.3.2 现代木结构建筑在青岛市及典型北方滨海城市适用性存在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青岛市现代木结构建筑适用性优化策略研究
    4.1 青岛市的气候环境分析及其对现代木结构建筑适用性的影响
        4.1.1 青岛市的气候环境分析
        4.1.2 气候特征对青岛市现代木结构建筑适用性设计的影响
    4.2 青岛市现代木结构建筑耐久性优化策略研究
        4.2.1 现代木结构建筑易受潮腐蚀优化策略研究
        4.2.2 现代木结构建筑易开裂优化策略研究
        4.2.3 现代木结构建筑易燃优化策略研究
    4.3 青岛市现代木结构建筑热环境优化策略研究
        4.3.1 现代木结构建筑建筑设计优化策略
        4.3.1.1 较小的体形系数及合理的建筑朝向
        4.3.1.2 设置遮阳措施
        4.3.1.3 合理的窗墙比
        4.3.1.4 适宜的自然通风措施以及合理的防风措施
        4.3.2 现代木结构建筑围护结构优化策略
        4.3.2.1 现代木结构建筑地面优化策略
        4.3.2.2 现代木结构建筑外墙优化策略
        4.3.2.3 现代木结构建筑外窗优化策略
        4.3.2.4 现代木结构建筑屋顶优化策略
        4.3.3 使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辅助设计
        4.3.3.1 建筑能耗模拟的意义
        4.3.3.2 DeST-h软件介绍
        4.3.3.3 DeST-h软件的特点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青岛市现代木结构建筑适用性方案优化研究——以青岛民宿建筑的热环境优化为例
    5.1 建筑概况
    5.2 用于模拟实验的建筑模型建立
        5.2.1 建立模型的目的
        5.2.2 初始模型的建立
        5.2.2.1 建筑所处地理位置的选定
        5.2.2.2 建立建筑的DeST-h模型
        5.2.2.3 房间类型设定
        5.2.2.4 房间内扰、空调系统及房间通风的设定
    5.3 现代木结构建筑优化能耗模拟分析
        5.3.1 钢结构方案与现代木结构方案建筑能耗模拟对比分析
        5.3.1.1 钢结构方案建筑能耗模拟
        5.3.1.2 现代木结构方案建筑能耗模拟
        5.3.1.3 两种方案建筑能耗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5.3.1.4 两种方案的热环境总结
        5.3.2 现代木结构建筑常用围护结构构造方案能耗模拟对比分析
        5.3.2.1 现代木结构建筑常用外墙构造方案能耗模拟对比分析
        5.3.2.2 现代木结构建筑常用屋顶构造方案能耗模拟对比分析
        5.3.2.3 现代木结构建筑常用围护结构构造方案能耗模拟总结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6.3 本文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附录1 关于青岛地区现代木结构建筑的问卷调查

(7)考虑梁板柱墙协同RC框架—核心筒结构抗侧性能非线性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选题背景
    1.3 结构抗震分析方法进展
        1.3.1 静力法
        1.3.2 反应谱法
        1.3.3 时程分析法
    1.4 结构抗震设计方法进展
        1.4.1 延性设计法
        1.4.2 能力设计法
        1.4.3 控制设计法
        1.4.4 性能化设计法
    1.5 研究现状
        1.5.1 楼板开洞研究现状
        1.5.2 性能化设计研究现状
        1.5.3 有限元软件方法研究现状
        1.5.4 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研究现状
    1.6 本文研究内容和目的
第2章 RC框架-核心筒结构发展及受力特征
    2.1 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发展
    2.2 框架核心筒结构受力特征
        2.2.1 外框架的受力特点
        2.2.2 核心筒的受力特点
        2.2.3 框架与核心筒协同工作特点
        2.2.4 多道抗震防线与内力重分布
第3章 结构性能化抗震设计理论
    3.1 性能化抗震设计的基本概念
    3.2 性能化抗震设计的研究内容
        3.2.1 地震作用水平和抗震设防目标
        3.2.2 性能水平的划分
        3.2.3 性能目标的确定
        3.2.4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3.3 本文性能化设计思路及方法
第4章 三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及应用程序
    4.1 引言
    4.2 空间等参数单元
    4.3 改进和退化的等参数单元
    4.4 三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理论
    4.5 基于三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理论的有限元分析程序
    4.6 材料本构关系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三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理论RC结构梁板柱墙空间协同非线性仿真验证
    5.1 引言
    5.2 承受水平荷载作用两层RC框架结构梁板柱空间协同非线性仿真算例.
        5.2.1 试验模型数据
        5.2.2 试验加载方法
        5.2.3 有限元模型建立
        5.2.4 试验与仿真结果对比
    5.3 承受水平荷载作用RC框架剪力墙结构梁板柱墙空间协同非线性仿真算例
        5.3.1 试验模型数据
        5.3.2 试验加载方法
        5.3.3 有限元模型建立
        5.3.4 试验与仿真结果对比
    5.4 承受竖向荷载作用两层RC框架结构梁板柱空间协同非线性仿真算例.
        5.4.1 试验模型数据
        5.4.2 试验加载方法
        5.4.3 有限元模型建立
        5.4.4 试验与仿真结果对比
    5.5 承受竖向荷载作用RC板柱结构梁板柱空间协同非线性仿真算例
        5.5.1 试验模型与加载方法
        5.5.2 有限元模型与仿真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楼板开洞及刚度特征值对RC框架-核心筒结构抗侧性能影响非线性仿真分析
    6.1 引言
    6.2 框架-核心筒结构分析模型的建立
        6.2.1 结构模型的建立
        6.2.2 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实体退化单元模型的建立
    6.3 第一组模型有限元分析结果
        6.3.1 模型承载及变形能力分析
        6.3.2 破坏过程描述
        6.3.3 模型1a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
        6.3.4 模型1b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
        6.3.5 模型1c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
        6.3.6 第一组模型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对比
    6.4 第二组模型有限元分析结果
        6.4.1 模型承载及变形能力分析
        6.4.2 模型2a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
        6.4.3 模型2b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
        6.4.4 模型2c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
        6.4.5 第二组模型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对比
    6.5 第三组模型有限元分析结果
        6.5.1 模型承载及变形能力分析
        6.5.2 模型3a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
        6.5.3 模型3b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
        6.5.4 模型3c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
        6.5.5 第三组模型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对比
    6.6 刚度特征值对结构抗侧性能影响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性能目标对RC框架-核心筒结构抗侧性能影响非线性仿真分析
    7.1 引言
    7.2 框架-核心筒结构分析模型的建立
    7.3 考虑性能目标影响结构抗侧性能非线性仿真分析结果
        7.3.1 模型承载及变形能力分析
        7.3.2 模型2a-1 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
        7.3.3 模型2a-2 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
        7.3.4 性能目标对结构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影响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刚度特征值、性能目标和楼板开洞对RC框架-核心筒结构抗侧性能影响综合分析
    8.1 引言
    8.2 基于正交试验方法模型参数设计
        8.2.1 正交试验法概况
        8.2.2 三参数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
    8.3 框架-核心筒分析模型的建立
        8.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8.3.2 基于正交试验法结果分析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RC框架-核心筒结构梁板柱墙空间协同工作机制分析
    9.1 引言
    9.2 楼板钢筋参与分析
    9.3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热回收技术在光电子厂房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工业建筑能耗现状
        1.1.2 光电子产业发展现状
        1.1.3 光电子厂房能耗现状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综述
        1.3.1 空调系统冷凝热回收技术的研究现状
        1.3.2 空压机余热回收技术的研究现状
        1.3.3 排风热回收技术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热回收技术简介
    2.1 空调系统冷凝热回收技术
        2.1.1 空调系统冷凝热回收原理
        2.1.2 空调系统冷凝热回收分类
    2.2 空压机余热回收技术
        2.2.1 空压机余热回收原理
        2.2.2 空压机常用冷却方式
    2.3 排风热回收技术
        2.3.1 热回收装置分类
        2.3.2 热回收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空压机余热及空调冷凝热利用
    3.1 光电子厂房介绍
    3.2 光电子厂房负荷特点分析
    3.3 空调系统简述及设备配置
    3.4 余热回收系统运行效果分析
        3.4.1 余热回收系统运行策略
        3.4.2 余热回收系统运行情况
        3.4.3 余热回收系统节能潜力
    3.5 本章小结
4 排风热回收系统节能量数学模型
    4.1 光电子厂房新风负荷
    4.2 排风热回收对象介绍
    4.3 排风热回收系统节能量数学模型
        4.3.1 排风热回收系统回收的冷热量
        4.3.2 减少的冷源系统能耗
        4.3.3 减少的热源系统能耗
        4.3.4 减少的输配系统能耗
        4.3.5 增加的风机输送能耗
    4.4 本章小结
5 排风热回收系统控制模式研究
    5.1 空调功能时间段划分
    5.2 排风热回收系统控制模式
        5.2.1 模式1:不带旁通的控制
        5.2.2 模式2:过渡季旁通的控制
        5.2.3 模式3:过渡季和制冷季旁通的控制
        5.2.4 模式4:带旁通且温度(或比焓)控制
    5.3 控制模式分析
        5.3.1 显热回收系统
        5.3.2 全热回收系统
        5.3.3 间接蒸发热回收系统
    5.4 本章小结
6 排风热回收系统的节能效果研究
    6.1 排风热回收系统系统形式研究
        6.1.1 排风热回收系统节能性研究
        6.1.2 排风热回收系统经济性研究
    6.2 排风热回收系统的地区适应性研究
        6.2.1 典型城市气象参数介绍
        6.2.2 不同地区排风热回收系统的节能性
        6.2.3 不同地区排风热回收系统的经济性
    6.3 排风热回收系统临界点研究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部分代码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9)隔震设计减震系数法与直接设计法的对比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隔震技术的发展概况
        1.2.1 隔震技术的基本原理
        1.2.2 基础隔震体系的应用
    1.3 隔震理论的研究进展
        1.3.1 隔震理论的研究进展
        1.3.2 隔震支座的研究进展
        1.3.3 隔震分析设计方法的研究进展
    1.4 我国的隔震技术发展现状研究
        1.4.1 隔震支座产品标准
        1.4.2 隔震设计规范及图集标准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1.5.1 本文的研究目的
        1.5.2 本文的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节
第二章 隔震设计减震系数设计方法
    2.1 引言
    2.2 基础隔震结构等效模型
    2.3 隔震设计减震系数法理论
    2.4 隔震设计减震系数法设计步骤
    2.5 工程概况
        2.5.1 ETABS模型验证
        2.5.2 隔震支座的选型和布置
        2.5.3 隔震结构动力分析
        2.5.4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验算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隔震设计直接设计分析法
    3.1 引言
    3.2 隔震层等效刚度与等效阻尼比迭代的原理
    3.3 抗震规范反应谱与隔震规范反应谱对比
        3.3.1 抗震规范反应谱
        3.3.2 新隔震规范反应谱
    3.4 基于不同反应谱的迭代分析
        3.4.1 迭代分析结果
        3.4.2 修正后的隔震反应谱
    3.5 隔震效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减震系数法与直接设计法的对比分析
    4.1 引言
    4.2 层间位移角对比分析
    4.3 楼层剪力与倾覆力矩对比分析
    4.4 隔震层位移对比分析
    4.5 性能化设计方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隔震结构与隔震结构的弹塑性对比分析
    5.1 引言
    5.2 弹塑性分析方法
        5.2.1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5.2.2 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5.3 ABAQUS弹塑性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3.1 材料力学模型
        5.3.2 单元模型
        5.3.3 ABAQUS弹塑性模型的建立
        5.3.4 结构模态分析
    5.4 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与非隔震结构的弹塑性对比分析
        5.4.1 地震波的调整
        5.4.2 楼层剪力与层间位移角对比分析
        5.4.3 隔震层位移与楼层位移
        5.4.4 隔震支座滞回曲线与拉压应力对比分析
        5.4.5 结构塑性损伤对比分析
    5.5 极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与非隔震结构的弹塑性对比分析
        5.5.1 地震波的调整
        5.5.2 楼层剪力与层间位移角对比分析
        5.5.3 隔震层位移与楼层位移
        5.5.4 隔震支座滞回曲线与拉压应力对比分析
        5.5.5 结构塑性损伤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新型模块装配式单层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剪力墙的发展与应用
        1.2.1 剪力墙的分类
        1.2.2 组合剪力墙的发展与应用
    1.3 组合剪力墙的研究现状
        1.3.1 组合剪力墙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1.3.2 组合剪力墙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二章 新型模块装配式单层组合剪力墙介绍及模型验证
    2.1 分析软件及求解方法介绍
        2.1.1 ABAQUS分析软件介绍
        2.1.2 非线性问题概述
        2.1.3 使用隐式方法求解位移
    2.2 有限元模型验证
        2.2.1 混凝土本构关系
        2.2.2 钢材本构关系
        2.2.3 试验概况与结果
        2.2.4 有限元模型建立
        2.2.5 初始缺陷的施加
        2.2.6 计算结果对比验证
    2.3 新型模块预制模块化装配式组合剪力墙介绍
    2.4 数值模型网格收敛性分析
    2.5 本章总结
第三章 两边连接新型模块装配式组合剪力墙参数分析
    3.1 有限元参数分析模型建立
        3.1.1 数值模型介绍与参数设置
        3.1.2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
        3.1.3 有限元模型工况参数设置
    3.2 高宽比与高厚比对新型组合剪力墙的影响
        3.2.1 滞回曲线和耗能能力对比分析
        3.2.2 骨架曲线与承载力对比分析
        3.2.3 刚度退化与位移延性系数对比分析
        3.2.4 混凝土板损伤和裂缝发展对比分析
    3.3 栓钉布置方式和栓钉间距对新型组合剪力墙的影响
        3.3.1 滞回曲线和耗能能力对比分析
        3.3.2 骨架曲线与承载力对比分析
        3.3.3 刚度退化与位移延性系数对比分析
        3.3.4 混凝土板损伤和裂缝发展对比分析
    3.4 栓钉长径比对新型组合剪力墙的影响
        3.4.1 滞回曲线和耗能能力对比分析
        3.4.2 骨架曲线与承载力对比分析
        3.4.3 刚度退化与位移延性系数对比分析
        3.4.4 混凝土板损伤和裂缝发展对比分析
    3.5 混凝土板厚度与混凝土强度对新型组合剪力墙的影响
        3.5.1 滞回曲线和耗能能力对比分析
        3.5.2 骨架曲线与承载力对比分析
        3.5.3 刚度退化与位移延性系数对比分析
        3.5.4 混凝土板损伤和裂缝发展对比分析
    3.6 本章总结
第四章 四边连接新型模块装配式组合剪力墙参数分析
    4.0 四边连接模块化装配式组合剪力墙
        4.0.1 有限元数值模型介绍与参数设置
        4.0.2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
        4.0.3 边框柱及剪力墙墙体刚度计算
        4.0.4 有限元模型工况参数设置
    4.1 四边连接与两边连接模块装配式组合剪力墙对比分析
        4.1.1 滞回特性对比分析
        4.1.2 混凝土板损伤对比分析
    4.2 轴压比对新型模块装配式四边连接组合剪力墙的影响
        4.2.1 滞回曲线和耗能能力对比分析
        4.2.2 骨架曲线与承载力对比分析
        4.2.3 刚度退化与位移延性系数对比分析
        4.2.4 混凝土板损伤和裂缝发展对比分析
        4.2.5 边柱内力对比分析
    4.3 高宽比对新型模块装配式四边连接组合剪力墙的影响
        4.3.1 滞回曲线和耗能能力对比分析
        4.3.2 骨架曲线与承载力对比分析
        4.3.3 刚度退化与位移延性系数对比分析
        4.3.4 混凝土板损伤和裂缝发展对比分析
        4.3.5 边柱内力对比分析
    4.4 厚度比对新型模块装配式四边连接组合剪力墙的影响
        4.4.1 滞回曲线和耗能能力对比分析
        4.4.2 骨架曲线与承载力对比分析
        4.4.3 刚度退化与位移延性系数对比分析
        4.4.4 混凝土板损伤和裂缝发展对比分析
        4.4.5 边柱内力对比分析
    4.5 刚度比对新型模块装配式四边连接组合剪力墙的影响
        4.5.1 滞回曲线和耗能能力对比分析
        4.5.2 骨架曲线与承载力对比分析
        4.5.3 刚度退化与位移延性系数对比分析
        4.5.4 混凝土板损伤和裂缝发展对比分析
        4.5.5 边柱内力对比分析
    4.6 混凝土强度对新型模块装配式四边连接组合剪力墙的影响
        4.6.1 滞回曲线和耗能能力对比分析
        4.6.2 骨架曲线与承载力对比分析
        4.6.3 刚度退化与位移延性系数对比分析
        4.6.4 混凝土板损伤和裂缝发展对比分析
        4.6.5 边柱内力对比分析
    4.7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新型模块装配式组合剪力墙边柱连接分析
    5.1 引言
    5.2 不同连接方案介绍
    5.3 数值模型网格划分
    5.4 滞回特性对比分析
    5.5 边框柱内力及应力云图对比分析
        5.5.1 边框柱内力对比分析
        5.5.2 边框柱应力对比分析
    5.6 混凝土板损伤和裂缝发展
    5.7 本章总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申请专利情况
致谢

四、世界上耗能最少的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的城市群能源—水耦合模拟研究[D]. 刘宇菲.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基于驱动因素和关键部门的中国“能源-水-经济”多目标协同管理策略研究[D]. 史江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洛南乡村住宅低碳设计研究[D]. 杨伟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7)
  • [4]框架-剪力墙结构消能减震动力分析[D]. 沈頔.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5]含起波钢筋梁与屈服后强化柱的新型RC框架抗震性能研究[D]. 强翰霖. 清华大学, 2020
  • [6]青岛市现代木结构建筑适用性研究[D]. 刘姝麟.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7]考虑梁板柱墙协同RC框架—核心筒结构抗侧性能非线性仿真分析[D]. 刘鹏程. 南昌大学, 2019(02)
  • [8]热回收技术在光电子厂房的应用研究[D]. 陈攀. 重庆大学, 2019(01)
  • [9]隔震设计减震系数法与直接设计法的对比分析研究[D]. 魏泽. 广州大学, 2019(01)
  • [10]新型模块装配式单层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D]. 龙锦添. 广州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世界上能耗最低的建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