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黎明的国际风云

新世纪黎明的国际风云

一、International Scene at the Dawn of a New Century(论文文献综述)

袁祖社[1](2021)在《“新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实践逻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理性期许及其世界性意义》文中研究指明进入后全球化社会,我们面临着沃勒斯坦意义上的"世界体系时代"国家与民族社会之集体性的生存复杂性情境。就总体性思想形态而言,作为两种无法共处于一体的话语与实践主张,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所分别代表的意识形态主张的冲突和博弈依旧紧张、激烈。立足国际视野所展开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重要的使命在于努力在模糊的思想文化意象中,依照当代"社会科学"的总体性逻辑,辨认当今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文化类型"和属于这个时代的独特的精神气质,进而寻找一种带有根本性的确定的反思性批判的原点。基于此而厘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之国际视野的主题性目标,在于勇于直面"新全球化时代"的实践格局,以不断增进文明人类公共性福祉的名义,以差异化共在的立场和共生、共享的道德诉求,以全球公民社会"命运共同体"的立场,为现代个体的自我持存性行动与实践提供圆融化的意义逻辑,为在新的"公共性社会"的文明图景中坚守并艰难前行的中国社会提供一种合法性、正当性意义上的合理辩护。

程国君[2](2020)在《《美华文学》与汉诗拓展——美华诗歌的诗体探索与全球性主题展现》文中指出美国华文诗歌创作是海外华文文学的重要部分。其诗体的多样探索则显示了当代汉诗多元发展的一种趋势。王性初等的自由体及其摄影诗、配画诗创作,非马的"短诗"写作以及一平的长篇抒情诗创作都是对中国五四以来现代自由体传统的继承发展和有力推进。从艺术上讲,一平长诗《奥斯维辛、春天和复活节》用意象取代叙事及其情节、压缩传统长诗的叙事成分而增加抒情成分的长诗写作,造就了现代汉诗中的独特抒情长诗。陈中美等的五古、七古、绝句、律体等古体诗词及新律诗写作,是对古典汉语诗歌抒情传统的海外散播和流传。从诗歌主题的角度来说,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全球化思想的表现,是华文文学题材和思想扩大的标志,非马、纪弦的诗及一平的《奥斯维辛、春天和复活节》等诗,在华文文学史上的意义可如此观。从现代汉诗的视野来看,美华诗人的现代汉诗创作既是现代汉诗走向海外,在海外拓展的最佳文本之一,又是对于现代汉诗歌现代性思想品格的成功展现。

李丽丽[3](2018)在《学校精神文化视野下的校歌 ——以41所百年历史中学校歌歌词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基于学校校歌当前境遇的尴尬、学校文化建设中为“文化”而“文化”的现象层出不穷等问题,以及学校校歌所独具的育人作用、学校校歌是学校特色建设的关键抓手等现实思考,为进一步发掘校歌的巨大潜力,特借助互联网选取了 41所百年历史中学学校校歌,其范围涵盖全国18个省、3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重庆市)。为保证所选取学校校歌的权威性及代表性,本研究在搜集百年历史中学时根据的标准有三:第一,以1900年—1910年间建立的学校选取对象;第二,以2010年开始的每两年一届的“中华百年名校”评比活动的四次评比结果为参考;第三,今天依然是全国或当地名校。根据歌词文本,本研究依次从学校校歌中的地域识别、学校校歌中的美学特征、学校校歌中的校训、学校校歌中的校史表达、学校校歌中的校名利用法、学校校歌中的办学理念、学校校歌中的“引经据典”、学校校歌的历史变迁、学校校歌的歌词长度等九大维度对41所百年历史中学的学校校歌歌词进行了分析,并辅之以南开中学学校校歌和春晖中学学校校歌为例进行个案分析。本研究从精神文化的视角集中探讨了学校校歌。并指出学校校歌之于学校文化软实力、学校校歌之于优秀文化继承、学校校歌之于学生教育、学校校歌之于学校价值观形成、学校校歌之于学校形象之识别、学校校歌之于学校个性彰显等六大方面的意义所在。在学校文化日益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背景下,认识、理解并发挥学校校歌的意义和作用是值得探讨的。期待本研究能够抛砖引玉,使得校歌得到更多的重视。

邹琪[4](2018)在《朱德研究史》文中研究说明“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对象是朱德研究,是朱德研究的发展史。朱德研究,是研究朱德一生历史的研究成果,对朱德生平和思想的研究都是朱德研究。本文对朱德研究进行学术史的回顾与梳理,力图按照学术史本身的线索,来展现朱德研究的全貌。国内外目前都还没有“朱德研究史”的专着出版,这是朱德研究和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中的空白。本文以朱德研究为研究对象,旨在对从20世纪20年代至2016年的朱德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总结,并探析朱德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和规律,形成一部整体性的“朱德研究史”,希冀拓宽朱德研究的领域,弥补国内外朱德研究中的不足,这使本文的研究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时,在纵向上,按时间顺序分析朱德研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和经验教训;横向上,在特定空间、特定历史时期内,分析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朱德研究的代表作,对其特点、内容、得失进行理论分析。对每个时期的朱德研究,先概述其研究背景、总体状况,再对代表作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内容、研究方法和成就,最后总体评述,总结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按此研究思路,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朱德研究概述。阐明研究的对象和意义,对朱德研究的学术史进行梳理,分析朱德研究的现状,介绍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界定“朱德研究史”一些概念。第一章评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朱德研究(1920.8-1949.9)。这一阶段是朱德研究的萌芽时期。国外对朱德的研究,最早的主要散见于西方记者的着作。国内的朱德研究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初,主要是一些关于朱德实践活动的报道,如朱德领导红军的报道等。国内最早公开发表的关于朱德的文字,目前可查的是《简州顾品珍等来电》(《申报》1920年8月13日)。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报刊上发表的文章,20世纪30、40年代,研究朱德的专着开始出现,有关朱德传记的各种书籍广泛流传,如《朱德传》、《西战场的主将朱德》等。外国记者的着作中,影响较大的有《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北行漫记》等。这些国外的研究成果尽管不是朱德的传记,但都有专门的章节介绍朱德的生平和轶事,是研究朱德的珍贵资料。第二章评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朱德研究(1949.10-1978.12)。这是朱德研究的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这一时期研究朱德的书籍开始较多地出版,大都是记述朱德崇高品德和传奇故事以及回忆性的作品。香港和台湾也出版了研究朱德的着作,如吴起、孟超的《红色人物论》、章民的《朱德》等。“文化大革命”时期,受极“左”路线和个人崇拜的严重影响,朱德研究陷于停滞,甚至倒退。从“文革”结束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只出版了少量的回忆性的着作。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的《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以非常生动、细腻和隽永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栩栩如生的形象,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第三章评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朱德研究(1978.12-2016.12)。这是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朱德研究开始走向深入,大量有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着作不断涌现,最有代表性的是《朱德年谱》和《朱德传》的出版。这一时期香港和台湾朱德研究的代表作是顾则徐的《永远的共军总司令:朱德》。这些研究成果,从朱德不同时期的生活片段到朱德传记的出现,从朱德生平介绍到朱德思想研究,使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并继续发展,为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关于朱德研究的学术活动比较活跃且规模较大,如:1986年12月的“全国纪念朱德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1991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05周年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3年7月的“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6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10周年全国朱德生平与思想研讨会”、2006年12月“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5年6月的“朱德与抗日战争学术座谈会”、2016年4月的“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0周年论坛”、2016年8月的“一战成名——朱德与护国战争学术研讨会”、2016年12月的“朱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等。这些学术活动积极推动了朱德研究的深入,反映了朱德生平和思想研究的基本趋向,使朱德思想生平研究跨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第四章评述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从朱德诞辰120周年以来,学术界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对朱德的生平、思想以及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贡献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朱德研究的水平和现状。朱德研究取得了新突破,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结语,总结90多年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对朱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今后的朱德研究进行展望。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历史研究方法、辩证分析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经历了 90多年发展的朱德研究的成果和研究过程进行梳理和评述,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为今后的朱德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以推动朱德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通过研究,提供关于朱德研究成果的详实资料,使人们明辨资料的正误优劣,以正确的历史资料和思想资料,更好地学习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优秀品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王黎,王英良[5](2015)在《“伊斯兰国”的威胁与对国际安全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2011年,美国撤出驻在伊拉克的军队并把安全防务移交给当地政府接管。由于国际机制与地区治理的缺失、伊拉克当局权威的衰弱等因素,"伊斯兰国"这样的极端组织日益猖獗。他们在对待人权、文化和法律上表现出来的残暴行为令世界各国震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反恐中所坚持的"双重标准"和排他性做法,对此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文章回顾了中东局势与安全困境的脉络,认为中国政府和人民有能力和智慧对当今国际安全与国家间合作有所贡献。

马丹[6](2014)在《从“百工之术”到现代设计 ——《装饰》杂志研究(1958-2001)》文中认为《装饰》杂志是我国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设计类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58年2月,曾于1961年停刊,1980年复刊至今。《装饰》的历程与中国设计发展同步,是中国设计从传统手工文化向现代、后现代设计转型过程的直接反映。本论文第一章从手工业经济布局、经济中心的迁移、官营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的历史、行会制度以及百工身份的概述出发,对中国传统手工文化作全面的简单性陈述。建国初期为配合经济发展,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而催生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成立以及《装饰》杂志的创刊。第二章对《装饰》的历程进行了总结归纳,主要阐述了《装饰》的办刊宗旨、创刊号内容以及停刊与复刊的发展过程。本文的主体部分为三、四、五章,以时间为顺序致力于对《装饰》中传统手工艺向现代设计的转型进行历史性的考量。根据西方对设计史研究的三条线索,转型包括设计的思想转型、形式转型与材料三方面转型。当然,基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这种转型又呈现出中国特有的本土化特征。第三章是对1958—1961年间《装饰》所刊登文章内容的提升,这期间的《装饰》中已呈现有反装饰、提倡理性精神的现代设计思想痕迹。在强调意识形态的时代,这些痕迹只能淹没在政治氛围的包围之中,并未迸发出设计革命的力量。第四章、第五章集中阐释的是1980—2001年20年间《装饰》中现代设计观从无到有的形成过程。第四章分为两个部分,从这一阶段的《装饰》可以看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条件下,通过对材料、形式、功能的探索,设计逐渐摆脱政治束缚,面向市场与大众消费,进入了中国现代设计的快速发展时期。以上世纪90年代至2001年第100期《装饰》所刊载的内容为依据,第五章所呈现的是中国设计蓬勃发展的10年。在吸纳西方成果之外,对科学与艺术关系的探讨、对于商业美术之道、对于设计教育的规范化途径以及新兴工艺美术门类的介绍表现出一种认识上的成熟。后工业文明的背景下生态设计观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使得中国设计快速与世界并轨。第六章主要是从消费文化背景下,阐述《装饰》与当代中国设计的关联。以中外同时期设计比较的方式确立《装饰》在中国设计历史中的价值与贡献,中国设计的最终发展要依靠自身的文化自觉。结论中本论文的论点是通过对《装饰》历程的研究,中国设计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是从反装饰的思想、简约化的形式、现代工业材料的引入三个方面展开。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线,之前是意识形态的物质化反映,之后是工业化、消费文化在设计活动中的反映。同时,反传统并未消除传统,工艺美术在转型过程中依然是与时俱进、求新发展,形成了手工与机器生产协调并进、互为补充的发展格局。

匡迎辉[7](2014)在《“和声”之“雄浑”-百年中国合唱与美颂关系的文化、美学解读》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现代意义的合唱始于20世纪初,至今只有近百年历史。但百年来,站在西方已经相当成熟的创作技法,和中国源远而又深厚的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中国合唱从取之不尽的民间音乐宝库中吸取营养,迅速成长,融西方技法与中国文化于一炉,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合唱发展之路。本论文以中国合唱内容上的“美颂”特质为逻辑主线,分上下两篇,分别从文化和诗学两个层面切入,对百年中国合唱进行了宏观整体性阐释。伴随着中国百年的政治巨变,合唱从产生到发展成熟经历了跟政治的胶着到逐渐疏离,然而,合唱因其“群体性歌唱的人声属性”,始终与时代联系跟主流意识同步,承载着传统的“美颂”精神,只是颂赞的主题由相对单一到多元拓展。论文在对近百年的合唱作品(以大中型为主)与美颂精神的关系进行分时期梳理之后,揭示出中国合唱的美颂特质与中国传统“和”文化及“乐教”思想的内在联系,将合唱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功能总结为“情和、心和、人和”。中国合唱是合唱这种艺术形式与中国社会现实的结合,表现的是中国人的实际人生,表达的是民族的精神、思想和情感,而创作主体和审美主体均与中国文化母体密切联系。即使在声部构建的技法上借鉴了西方,但所使用的音乐材料是中国的、民族的,传统美学思维会隐性或显性地渗透在音乐的组织原则中。因此,论文下篇以极具中国文化特质的“雄浑”范畴为统摄,来解读百年中国合唱的美学特征:合唱的多声部属性以及中国合唱承载着美颂精神所具的浩然之气,决定了它的雄健,“大”和“力”是它的审美形态。而中国文化语境中合唱具有极大的美学涵容性,力的刚柔相济是“中和”思想在集体无意识下的审美心理积淀。所以中国合唱的美学特征只能是“雄浑”,而不能是西方的“崇高”,其审美本质跟中国文论史上对“有与无”、“言与意”,及“生命精神”的探讨关联,体现在“形与神的关系”,“意象意境的主体性”及“气为合唱生命本体”三个方面。

郭家琪[8](2013)在《鸿沟与跨越 ——两岸乡土小说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两岸乡土文学北较”为题,探讨上世纪70年代起至新世纪初台湾与大陆两岸乡土文学之异同,并对两岸乡土小说有关审丑与审美、现代化、地缘与文学场域等种种问题,进行初步探索。若放在较大汉语文学框架中来看,两岸乡土文学根本上还是分离的状态,尚未彼此容纳,这其中出现许多有趣的问题,例如雨岸经济社舍人文的差异、现代化的不同造程等,值得后来者加以探索。由於雨岸乡土小说的崛起存在本就着一个巨大的“十年畴差”,导致各自的社会文化及屋史处境、定位、面貌(包含文化意蕴及艺术精神)大相迳庭,故此“十年畴差”将成为本文进行两岸乡土文学比较时不可或缺的前提。值得一提的是,大陆审丑风气盛行,已成世界文学当中特殊的一景,无论有多少必然、应然与实然,显已造成文学上美丑判断标准的失落及严重扭曲本文凝由此明显症候群切入追根溯源,探讨目前尚少有人触及的“趣味”与“审美”问题。为进一步阐明审丑的价值与悖论、两岸乡土文学的审丑趋势,本文集中探讨了几位在两岸乡土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家,如贾平凹、莫言、王祯和等,对两岸不同创作风格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同时亦试着首度将作家们依浓烈与淡远(莫言与郑清文)、残酷与温暖(余华)、苍白贫弱与光明奋进(苏童与黄春明)等几个主体罗列,进行了大胆鲜明的并陈与封照。再者,本文在雨岸地缘与文化文、文学场域与文学体制等问题上造行了初步整理舆探封,封雨岸文学最新发展,诸如台湾的“新绑土”与“后乡土”小说,大陆90年代至今“新绑土小说”的发展做了简单介绍,最终提出几点建议做为两岸乡土文学发展参考,并对两岸作家面临共同困境及各别挑战做出简短结论与整理。总之,有别于两岸文学比较先前惯有的视角和切入点,本文通过考察“审丑”这个当代文学主流趋势,对大陆及台湾当代乡土文学进行了多面向的比较,虽只是初步浅探,却对两岸汉语文学融合做出了新的尝试与整理,并期许两岸乡土文学皆能在旧有基础上打破陈规,再创“美丽新世界”。

蒋巍[9](2010)在《世纪大冲撞——多难兴邦:撬动历史的杠杆》文中研究说明"灾难史和文明史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蒋巍用宏阔而敏锐的目光,扫视了自上世纪末到新世纪以来国内外诸多大灾大难以及由此引发的重大国家行动、社会事件、文化思潮,在深入广泛的"田野调查"和"时事观察"的基础上,向读者奉献出了这部"断代史"式的纪实文学作品,警示世人要居安思危,常怀忧患。

朱颖[10](2007)在《日本神话和神道中的徐福东渡之谜》文中认为徐福是否真的到达过日本,仍无定论。但是比照日本古代神话传说和神道的最初的传承,我们仍可以看出古代日本与古代中国文化交往的痕迹。本文通过对日本神话传说中创世观中的贵阳意识,神化宇宙观等的考证,试图来同中国历史以及神话进行比照解读。

二、International Scene at the Dawn of a New Centur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nternational Scene at the Dawn of a New Century(论文提纲范文)

(1)“新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实践逻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理性期许及其世界性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1998年以来近二十多年“世界哲学大会”主题的有益启示:“世界性哲学视野”的创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何以是必要的
二、“新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使命:基于优良制度理性的人类生存之新现实的实践性诠释(智慧)
    (一)“新全球化时代”的启示性真义:警惕“新帝国主义”的挑战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当下人类生存境遇的实践性诠释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历史性与前瞻性共识:以全球正义的名义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共识与集体行动
    (一)“社会”立场的坚守:确立对当代世界变化之理论洞悉的“社会科学”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之国际视野的理论前提
    (二)“救生艇”理论的启示:以全球正义的伦理规制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进程

(2)《美华文学》与汉诗拓展——美华诗歌的诗体探索与全球性主题展现(论文提纲范文)

一、 《美华文学》的诗体探索与实验
二、 抒情长诗创作及其诗学创新
三、 美华诗歌与全球性主题
四、 《奥斯维辛、春天和复活节》及其全球性议题

(3)学校精神文化视野下的校歌 ——以41所百年历史中学校歌歌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缘由
        1. 校歌现实境遇尴尬
        2. 为“文化”而“文化”的学校文化建设层出不穷
        3. 校歌是育人的重要载体
        4. 校歌是学校特色建设的抓手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三) 核心概念界定
        1. 学校文化
        2. 学校精神文化
        3. 校歌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一) 理论基础
        1. 组织文化功能理论
        2. 文化认同理论
        3. 学校特色理论
    (二) 学校校歌的研究综述
        1. 从教育学角度解读校歌
        2. 从其他角度解读校歌
        3. 以个案着手研究校歌
    (三) 学校精神文化的研究综述
        1. 关于学校精神文化的概念研究
        2. 关于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研究
    (四) 学校校歌及学校精神文化存在的研究空间
        1. 学校校歌的研究空间
        2. 学校精神文化存在的研究空间
三、信息呈现: 百年历史中学
    (一) 对象选取
    (二) 百年历史中学形成的社会生态环境
        1. 庚子国难
        2. 清末新政
        3. 西学东渐
        4. 留学高潮
    (三) 学校概况
四、文本解读: 九大维度
    (一) 校歌中的地域识别
    (二) 校歌中的美学特征
    (三) 校歌中的校训
    (四) 校歌中的校史表达
    (五) 校歌中校名利用法
    (六) 校歌中的办学理念
    (七) 校歌中的“引经据典”
    (八) 校歌的历史变迁
    (九) 校歌歌词字数
五、个案分析: 南开中学与春晖中学
    (一) 南开中学的校歌
        1. 南开中学的渊源及沿革
        2. 南开中学校歌概况
        3. 南开中学校歌作用剖析
    (二) 春晖中学校歌
        1. 春晖中学的渊源及沿革
        2. 春晖中学校歌概况
        3. 春晖中学校歌的作用剖析
六、视角透析:校歌歌词的精神文化功能
    (一) 学校校歌之于学校文化软实力
    (二) 学校校歌之于优秀文化继承
    (三) 学校校歌之于学生教育
    (四) 学校校歌之于学校价值观形成
        1. 学校校歌是学校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2. 学校校歌助力学校价值观的形成与内化
    (五) 学校校歌之于学校形象识别
    (六) 学校校歌之于学校个性彰显
结语——唱响校歌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朱德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框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萌芽时期(1920.8—1949.9)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报刊中关于朱德生平思想的报道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
        二、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
    第三节 中外记者笔下的朱德
        一、任天马《活跃的肤施》
        二、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三、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
        四、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
    第四节 早期的朱德传记
        一、陈德真《朱德传》(第2版)
        二、张寒青《西战场的主将朱德》
        三、绍源《朱德自传》和张尚志《朱德与红军》
第二章 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1949.10—1978.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
    第三节 《红旗飘飘》和《星火燎原》
    第四节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
第三章 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1978.12-2016.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刘白羽《大海——记朱德同志》
    第三节 朱敏《我的父亲朱德》
    第四节 赵鲁杰《朱德兵法与韬略》
    第五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1886—1976)》(新编本)
    第六节 金冲及主编《朱德传》
    第七节 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伊斯兰国”的威胁与对国际安全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6)从“百工之术”到现代设计 ——《装饰》杂志研究(1958-200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院刊《装饰》杂志
    第一节 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历史沿革概述
    第二节 建国初期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节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成立与《装饰》的诞生
第二章 从“手艺”的思想到“设计学科”理论:《装饰》的创刊与历程
    第一节 《万象》理想与《工艺美术通讯录》精神的融合:创刊过程
    第二节 抛砖引玉,思想争鸣的导线:创刊号的内容
    第三节 为当代人民生活服务:《装饰》的办刊宗旨
    第四节 “大跃进”的困止与“改革开放”的新发:《装饰》的停刊与复刊
第三章 《装饰》与传统工艺美术展示(1958—1961 年)
    第一节 中国版的“装饰与罪恶”
    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物质化反映
    第三节 理性精神的萌起与构建
    第四节 传统工艺美术的“继往开来”
第四章 《装饰》与现代设计的萌起与大发展(1980—1990 年)
    第一节 现代设计的萌起(1980—1985 年)
    第二节 现代设计的发展(1986—1990 年)
第五章 《装饰》与现代设计的成长期(1991—2001 年)
    第一节 孽缘与天缘:两种文化的对立与共生
    第二节 设计的视野:从“东方之窗”到“世界之门”
    第三节 传统工艺美术的现代性演进:新工艺美术门类的产生
    第四节 商业美术之道——求变、求新、求实、求美
    第五节 设计教育:科学、系统、规范
    第六节 “生态文明”的叩门——“自然中心主义”设计观的形成
    第七节 计算机的引入:信息时代设计手段的更新与发展
第六章 《装饰》与中国设计的历史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后社会文化转型与新消费观的形成
    第二节 社会转型下的审美文化变迁
    第三节 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下的现代设计
    第四节 从中外设计比较看《装饰》的价值
    第五节 中国设计中的文化自觉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和声”之“雄浑”-百年中国合唱与美颂关系的文化、美学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上篇 和声:百年中国合唱的文化解读
    第一章 美颂精神与合唱艺术的契合
        第一节 美颂—人类共同文化精神
        一 原始美颂精神产生的渊源
        二 中西方“美颂”呈现出的差异性
        三 中西方美颂的发展变化历史
        第二节 历史的选择推动了合唱与美颂的契合
        一 合唱的“群体性人声”属性
        二 连接美颂精神与合唱的仪式
        三 合唱与美颂的完美契合
    第二章 百年中国合唱与美颂精神
        第一节 内忧外患下的合唱与美颂
        一 始于“学堂乐歌”的民主、自由思想的崛起
        二 抗日英雄的颂扬和抗战精神的宣扬
        三 对新社会、新生活的热情向往
        第二节 建设新中国时期的合唱与美颂
        一 新时期新生活的火热圣咏
        二 特殊政治背景下合唱颂赞的单一化
        第三节 开放与发展中的合唱与美颂
        一 合唱艺术的复苏与美颂主题的多元化发展
        二 新世纪合唱艺术的多元拓展以及美颂主题的理性回归
    第三章 百年中国合唱的核心精神——“和”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精神内涵
        一 “和”的文化内涵
        二 “和声”观念阐释
        第二节 乐教传统与启蒙思想中的“和”
        一 儒家文化中的礼教和乐教
        二 融合了乐教传统和启蒙精神之“和”思想的学堂乐歌
        第三节 中国近百年来合唱传承“和”声之魂
        一 战争年代合唱展现民族精神的“情和”
        二 建设年代合唱展现人民大众的“心和”
        三 新时期的合唱需要“人和”精神
下篇 雄浑:百年中国合唱的美学解读
    第一章 中国式审美范畴之“雄浑”
        第一节 中国文化语境中的“雄浑”
        一 “雄浑”的内涵表现
        二 雄浑美的特点
        三 在中华文明发展中得以演进的“雄浑”
        第二节 雄浑与崇高的比较
        一 外在特征和审美主体的相似性
        二 审美主体和对象之间关系的不同
        第三节 中国合唱“雄浑”审美趣味的成因
        一 合唱的“多声部”属性
        二 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及唤醒
        三 与时代特征的吻合
    第二章 中国合唱“雄浑”的审美形态
        第一节 审美主体及艺术形式的“大”
        一 “大”美学源流演变
        二 中国合唱“大”的美学特征
        第二节 刚柔相济的“力”
        一 “力”的解读以及中国合唱中“力”的表现形式
        二 合唱中力的性质及层次
    第三章 中国合唱“雄浑”的审美本质
        第一节 民族性——中国合唱的形神关系
        一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形”、“神”关系
        二 近代以来中国合唱音乐“形”、“神”中所体现的民族性
        三 中国合唱作品“形”、“神”关系中的雄浑及其双重功效
        第二节 主体性——中国合唱中的意象与意境
        一 中国文学艺术的主“意”渊源
        二 意象与意境范畴阐释
        第三节 生命性——中国合唱的“气”本体
        一 传统哲学范畴中的自然之气
        二 自然之气的延展——人之体气
        三 合唱作品的气势气韵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鸿沟与跨越 ——两岸乡土小说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
第二节 两岸乡土文学的界定
第三节 两岸乡土文学比较“十年时差”问题 第一章 两岸乡土文化背景的差异
第一节 大陆“乡土中国”及文学的发展
第二节 台湾当代乡土文学的发展情形
    1、台湾乡土社会的特点
    2、台湾乡土文学的特性
第三节 两岸乡土文学比较综论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审美与审丑观念之发展
第一节 从“审美”到“审丑”
第二节 丑学兴起的原因
第三节 美丑判断标准的失落
第四节 “悖谬的丑”和“低劣的丑”
第五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丑 第三章 “趣味”与“美学”之关系
第一节 “趣味”的起源
第二节 近现代哲学家对“趣味”的看法
    1、休谟与笛卡尔
    2、伏尔泰
    3、康德
    4、其他文评家对趣味的看法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审丑的价值与悖论
第一节 审丑的心理需求
第二节 审丑的更多深层因素
第三节 审丑的存在价值
第四节 审丑的后遗症 第五章 两岸当代乡土文学——以审丑趋势为题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审丑趋势
第二节 从“审美”到“审丑”的贾平凹
第三节 “什么都敢写”的莫言
    1、“恶心”与“可怖”
    2、“异端叙事”与肉体性
第四节 “辛酸卑微话底层”的王祯和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两岸不同创作风格对照
第一节 浓烈与淡远
    1、“文淡如菊”、“悠深淡远”的郑清文
    2、浓烈如火的莫言
    3、莫言与郑清文的比较
第二节 残酷与温暖、苍白贫弱、光明奋进——比较余华、苏童与黄春明
    1、集残酷与温暖于一身
    2、游离于“耽美”与“败德”之间
    3、“心向光明” 第七章 两岸乡土的现代性追求
第一节 西方现代性溯源
第二节 中国对现代性的追求
第三节 台湾文学的现代性追求 第八章 两岸地缘与地域文化比较
第一节 台湾的本土意识
    1、地方感的形成
    2、台湾的“南方”志异
第二节 大陆的地域分野
第三节 两岸文学中的漂泊离散意识 第九章 两岸文学散论——两岸文学场域与文学体制初步探索
第一节 两岸文学场域变迁
第二节 两岸文学体制探索
第三节 “乡土文学论战”新解——试论两岸乡土文学得失 第十章 两岸乡土文学发展现况
第一节 台湾“新乡土小说”与“后乡土小说”
第二节 大陆90年代后至今的“新乡土小说” 第十一章 “真实性”与文学的关系—当代文学审丑的内因
第一节 “苦难”在大陆当代文学叙事中的地位
第二节 “苦难”及“人民”的迷思
第三节 当代中国对“真实”的定义
第四节 泰勒对“真实性”(及文学艺术)的看法
第五节 以“真诚”取代对“真实”的执迷 第十二章 “趋美”与“向上”——两岸乡土文学发展应有之义
第一节 两岸争相演绎“颓废”
第二节 危机与转机——论中国文学千年未有之机遇
    1、从一端摆荡到另一端
    2、粗俗鄙陋的审丑方式
    3、牢骚怨恨加细节堆砌
    4、西方出版重猎奇和利益
    5、中国文学自身的局限
    6、由苦难到欲望的书写
    7、写作就是在“创造一个未定的世界”
    8、追摹80年代的精神 第十三章 两岸作家共同困境及各别的挑战
第一节 两岸乡土文学的焦虑
    1、台湾对乡土文学的焦虑
    2、大陆对乡土文学的焦虑
第二节 建构新世界的可能
第三节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10)日本神话和神道中的徐福东渡之谜(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神话和神道
    2.神道教与日本民族的诞生
    (一) 日本神话的创世观考辩
        1. 盘古形象的消失
        2.“贵阳”意识的出现
        3. 神武和徐福的重合
    (二) 日本神话的宇宙观考辩
        1.“八”数的崇拜
        2. 神话的体系性
    (三) 日本神话和神道祭祀的政治联系考辩
        1. 创世前的占卜
        2. 巫与王权的传说
        3. 陈氏代齐的二例占筮之事
        4.《黄帝四经》的散失

四、International Scene at the Dawn of a New Century(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实践逻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理性期许及其世界性意义[J]. 袁祖社.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 2021(03)
  • [2]《美华文学》与汉诗拓展——美华诗歌的诗体探索与全球性主题展现[J]. 程国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3]学校精神文化视野下的校歌 ——以41所百年历史中学校歌歌词为例[D]. 李丽丽. 天津师范大学, 2018(01)
  • [4]朱德研究史[D]. 邹琪. 扬州大学, 2018(12)
  • [5]“伊斯兰国”的威胁与对国际安全的思考[J]. 王黎,王英良. 中东问题研究, 2015(01)
  • [6]从“百工之术”到现代设计 ——《装饰》杂志研究(1958-2001)[D]. 马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4)
  • [7]“和声”之“雄浑”-百年中国合唱与美颂关系的文化、美学解读[D]. 匡迎辉. 暨南大学, 2014(03)
  • [8]鸿沟与跨越 ——两岸乡土小说比较[D]. 郭家琪. 北京大学, 2013(10)
  • [9]世纪大冲撞——多难兴邦:撬动历史的杠杆[J]. 蒋巍. 中国作家, 2010(08)
  • [10]日本神话和神道中的徐福东渡之谜[J]. 朱颖. 日本研究, 2007(01)

标签:;  ;  ;  ;  

新世纪黎明的国际风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