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空间中集合内部性质成立的另一个条件

线性空间中集合内部性质成立的另一个条件

一、线性空间中集合内部性质成立的又一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张亦然[1](2019)在《《周易》象数语言设计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象数在《周易》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象数在《周易》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通过象变、衍数来实现易理的阐发。这便意味着,象数在《周易》中起着类似于文字的表达作用,相较文字而言象数的表达更具直观性,表达依赖于象数内部结构。象数语言存在着抽象上升和线性展开两种内部结构。线性展开呈显出一种时位相关性,主体则以“几”的方式加入到线性的展开中,使线性展开呈现为主体自我的时间线。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一种时空互换的内容,主体将自身所经历的生命空间转化为内在时间线进行记录,并且这一时间线还具有反向展开的可能,可展开为主体的体验场域。时间实际为主体自我的生命历程,而时空互换呈现的是主体与外界的互动,生命的内容在互动中得到彰显。正因时空互换中包含的主客互动与设计中的主客交互有可沟通的空间,因此将其置于设计领域下,时空互换可对设计思想作出两点补充:1、从空间角度来说,设计在发生上出自于自然,也就是说,设计本于对自然的模仿,这种模仿是基于主体时刻都在将空间内化为生命时间。2、从时间角度来说,设计是时间的凝结,主体通过设计的方式将自身时间凝结为客观事物。设计存在着作为日常语言的可能性,但表达方式不是基于简单的视觉传达,而是一种基于体验的传达。

张彤璞[2](2018)在《中国现代农民生成机制研究 ——基于就业选择集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推动下,中国农业劳动力择优转移特征日益明显国家统计局2016年数据显示,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群体中,男性占比为68.3%,40岁以下青壮年占比53.9%,转移劳动力受教育年限高于农村留守劳动力1.54年农村留守劳动力量质齐降,农村日渐凋敝,农业发展后继乏人,农业现代化如何实现令人困惑。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意在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在此背景下,如何培育出能够胜任现代农业建设任务的现代农民,尽快实现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型,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工业化创造出大量非农就业机会,改变了农民的就业选择集合。较之传统农民的“世袭”身份和职业选择的单一性,现代农民拥有多种职业选择。因此,不同于既往文献中对于现代农民的内涵特征以现象描述为主,形成与培育的研究以具体途径的陈述居多,本文将现代农民的本质特征置于就业选择集合视角下予以识别,以农民的就业选择集合为创新视角和逻辑起点,从农民就业选择集合扩展选择能力提高、选择条件形成三个维度出发,构建起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劳动力择优转移下的农村人口代际优化——农业企业化和农民的选择性就业这三者之间联动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对各部分的机理进行研究,以揭示现代农民的生成机制和形成规律工业化带来农民就业选择集合的扩展变化,意味着农村劳动力面临更多非农就业岗位和职业选择,农民拥有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大量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就业,使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数量减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提高,形成了现代农民生成的基本前提。同时,农村劳动力的择优转移引致农村人力资本的持续性积累,这是因为优质农业劳动力的率先非农转移是理性农民在农与非农两部门寻求最优劳动力价格的短期套利行为。受这种套利激励,农民的长期行为表现为通过加大自己和子女的人力资本投入来逆转其人口生产偏好,最终导致农村人口生产由数量到质量的转型,从而带来了农村人口质量的动态提升和代际优化,这成为农民提高自主选择能力的内在成长路径。伴随农村人口的代际优化,农业人力资本深化,农业生产要素升级,农业生产函数改变,农业发展的形态由古典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农业这一高级阶段。同时农业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变迁,逐步形成了与工商企业特征趋同的、以市场效益为中心的企业化经营形式,产生了与现代农民互相促进的机制。一方面,农业企业化经营由于其市场效应、技术进步效应、规模效应和收入效应对现代农民成长形成“拉力”和“推力”,促进各种类型的现代农民成长;另一方面,农业企业的契约化经营,要求各个投入要素获得报酬的最大化,成长起来的具有较高人力资本的现代农民拥有了自主选择职业的能力,必然要求工资收入最大化。在现代农民的选择性就业压力下,农业企业不断提高其生产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以获得最大收益,最终,农业企业化程度得以提高。由于开放的劳动力市场的存在,现代农民在面对扩展的就业选择集合时,选择非农就业的条件为,从事农业产业的职业收入与非农产业从业者的收入大体均衡或不小于非农就业收入。农业企业化经营的高收益率使农业部门成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部门,最终带来农与非农就业工资差距的收敛甚至农业就业收益大于非农就业收益,伴随这一条件的达到,从事农业成为农民及其他劳动者在面对多种职业选择时的自主选择,农民成为一种职业而非“身份”,现代农民由此生成。由此可见,现代农民的生成是工业化进程中,就业选择集合扩展变化所引致的一系列关联变化的结果。其形成规律是农民具有非农就业机会,转移到非农产业——农业劳动力非农择优转移产生人口代际优化效应,形成农民选择能力提高的内在路径——农业企业化经营促进现代农民成长以及农与非农就业工资的收敛,促成农民择业条件的转变。论文在对三部分的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同时,对农民就业选择集合扩展、选择能力提高、选择条件转变以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GMM估计方法,向量误差修正的VECM模型,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分别予以实证检验。同时,以美、法、日三个农业发达国家现代农民的形成与培育为典型案例,比较得出,促进现代农民成长的启示在于增加农民非农就业机会,重视农民教育投入,提高农业收益和促进农业的企业化经营。因此,现阶段中国,在认识及尊重现代农民生成机制及形成规律的基础上,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来助推现代农民的生成。具体而言,就是继续为农民提供非农就业机会以扩展其就业集合,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以提高农民主体选择能力,提高农业收益、促进农业的企业化经营以促进农民农业择业条件的转变。

董永辉[3](2018)在《丰子恺美学思想中的家园意识》文中提出丰子恺先生一生涉猎广博作品甚丰,纵观其文艺及理论作品,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浓郁的“家园意识”,并在其美学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正是通过对丰子恺相关作品的阐释,揭示出丰子恺美学思想中的“家园意识”之具体面貌。本文除绪论与结语外共有五章:绪论部分阐明研究缘起、现状及研究思路,并指出对丰子恺美学思想中的家园意识的阐释,将围绕丰子恺家园意识的内涵以及家园意识与丰子恺美学思想的关系两个核心问题展开。第一章阐述了家园意识的概念及其美学意义,着重指出作为个体的家园意识之内涵必然包含了“家园是什么”和“家园是什么样的”两个基本方面。第二章主要探讨了在丰子恺的思想中“家园是什么”这一问题。认为在丰子恺的思想中“家园”是人心灵的归宿,是人的审美生存得以实现的处所,丰子恺的家园意识也展现出以世界为家的崇高境界。第三章论述家园意识与丰子恺美学思想的关系,指出家园意识是丰子恺美学思想系统中的一环。人的审美生存实现于理想家园之中,“人生艺术化”是理想家园得以体验的条件,“心”是人生艺术化的关键,也是理想家园建设的根基。在丰子恺的“心”的观念中,其核心在于对“童心”的培养,而美育是童心培养的途径,因而也就成为理想家园的建设之路。第四章探讨了在丰子恺的思想中“家园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旨在展现丰子恺理想家园的审美形象。认为在丰子恺的家园意识中蕴含着三重理想家园的形象,分别是以本真、平等、有情为理念的自然家园;以平等、和平、和谐为理念的社会家园;以调和、诗意为理念的文化家园。第五章,在现代性反思的视野下,阐释丰子恺“家园意识”的现代价值。指出,在人类的生存家园逐渐失落的当代社会,丰子恺的家园意识中包含的理想家园形象与审美生存之旨,成为“无家可归”的现代人可以选择的一种理想生存方式与家园模型。最后,在论文的结语中对丰子恺美学思想中的家园意识做了总结性概述。

谢文新[4](2018)在《分工比较视阈中当代中国人的存在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人是社会存在的基点,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在影响现代人的存在与发展的众多因素中,具有人为性和自组织性特征的现代社会分工,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因此,分工的理论和实践必须体现和合乎人的本性、有利于人的存在与人的发展。分工作为人类劳动的社会存在形式,是人类社会构成要素中的运筹性要素(包括分工、协作、社会管理、社会预测和决策),它渗透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影响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状况。观察不同分工状况下人的存在与发展状况,是我们审视和评价社会现代性特质的一个重要维度和价值尺规,深度追问人的存在与发展进步状况,即是对分工发展是否合理的理性解析。论文从分工的发展与变革出发,比较资本主义自发分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半自觉分工条件下人的存在与发展状况,将人的存在与发展作为审视、反思社会的一个视窗,希图深度揭示马克思分工理论所关注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及其社会发展目标的合理性及可能性,进而审视现代社会合理的发展方向,衡量现代社会的进步程度。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提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下分工同人的存在与发展之间良性互动的智慧。人的存在与发展同分工之间关系的协调,是通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特别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与分工之间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方向和价值追求。但是,这一论题却长期被作为一种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特征来探讨,并且基本上停留于一种单纯的理论性研究;而关注的视角也多囿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本身的逻辑论证,甚至有观点认为在中国现阶段并不具备关涉此理想和实践的分工条件,而将对中国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历史规律的考察加以忽视或回避,从而失去了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条件积累的主动性及忽视对现实分工状况的研究。论文认为,在人的存在与发展受困于现存社会关系而导致人的本质异化的当代,有必要从分工的发展维度和人的存在与发展的现实维度之间的关联度进行研究,尤其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半自觉分工观察视角切入,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用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来分析和探讨人之存在与发展的分工维度。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结构如下:1.绪论。以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为向导,引出本文写作理论需求与现实需求背景,现代资本主义分工对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桎梏,明证研究这一课题的理论与现实价值,系统地梳理国内外学界相关研究,确定论文研究思路及方法等。2.西方和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考察。界定分工和人的存在与发展等相关概念,剖析分工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分析学界对分工和社会分工概念有混用的现象及原因,以马克思的社会分工和生产分工理论揭示资本主义自发分工消极意义,比较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分工同人的存在与发展状况的研究视角的理论和现实价值。本章对西方和马克思主义分工和人的存在与发展理论作出历时性考察,既追溯了旧有分工思想(包括分工对人的存在与发展影响的观念)对马克思的影响,又分析了马克思对它们的批评和自己对分工思想的创建;在此基础上,集中探索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分工思想,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的一致中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美好前景。3.资本主义自发分工下人的存在与发展。重点研究资本主义自发分工及其对人的存在与发展的影响。首先讨论资本主义自发分工的五个特点,其次分析它给人的存在与发展带来的六个方面的困境,最后分析产生六个方面困境的原因。4.社会主义半自觉分工及人的存在与发展。在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半自觉分工与资本主义自发分工区别的基础上,分析为什么现阶段我国只能实行社会主义半自觉分工的依据,分析半自觉分工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及其向自觉分工发展的趋向;探讨社会主义半自觉分工对人存在与发展状况的改善;阐述社会主义半自觉分工条件下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机遇。进而对比研究相较于资本主义自发分工,社会主义半自觉分工及其条件下改善、推进人的存在与发展的现实和机遇。依此分析目前我国半自觉分工和人存在与发展遇到的问题和挑战。首先从分工视角看,主要探讨了参与国际分工的被动分工、从属分工、分工转化力不足等问题;特别是不要超越阶段行事的将自觉分工因素孕育实践化的问题探索。其次从人的存在与发展视角看,论文概括了五个方面的问题和四个方面的挑战,为解决人的存在和发展的现实难题、推进我国社会半自觉分工进步提供参考。5.改善人的存在条件和创造人的发展机遇之对策。本章是接续上文进行的改善人的存在条件和创造人的发展机遇的对策研究,探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可能实现途径,提出从五个方面改善人的存在条件,从三个方面创造人的发展机遇,从四个方面促进分工的合理化,从两个方面促进人的社会交往。这是在大力发展生产力,建立极丰富的物质资料基础上,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观念和方法。6.自觉分工和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展望。以展望与省思分工同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点,完成我们对自发分工同自觉分工影响人的存在与发展状况的比较和考察。总体来看马克思以分工作为切入点,阐发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消灭旧式分工、实现人类解放的道路。首先是自觉分工与人的“自由个性”发展的展望,讨论了它们与人的全面发展互为条件,以及应具备的条件;其次是自觉分工促进人的全面解放的展望,这里论证了推动人的解放就必须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自觉分工人之解放的基础;最后是人之解放的现实性省思。最后,论文将分工同人的生存与发展结合起来研究,将资本主义自发分工同社会主义半自觉分工比较起来研究,概括得出五点结论。

蒋雨亭[5](2017)在《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绩效增长与金融监管》文中指出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这两个概念长期富有争议,因其在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意义,一直受到学术界、企业界和政治家的关注。2007年次贷危机后,人们对于这个问题有了多视角的认识,再次将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讨论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们讨论的焦点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金融创新的合理范围;二是金融创新真正的动因是什么?;三是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立足于西方金融市场的发展,经济学界对这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本项研究的重点也是围绕着这三个方面展开的,但是我们采取的样本有别于以往的讨论,我们立足于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的特殊核心地位。针对“金融创新过度——加强金融监管——传统金融机构萧条——放松金融监管——金融创新泛滥——全面加强金融监管——金融创新向他国扩散”的怪圈,本文在激励相容和预先承诺制等经典金融创新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区间调控论。对金融创新的活跃程度、强度进行区间调控,限定金融创新的合理区间,明确了区间调控的逻辑路径是“轨道”金融,而非“漂流”金融。本文认为需要监管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相对比例,并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和优化条件确定这一比例的最优区间是15%-25%。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还应该对不同股权结构的银行采取有所区别的监管模式和监管政策,这有助于破解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循环的“怪圈”。本文所使用的是结构——动因——绩效的分析框架。按照这个框架,重点讨论我国商业银行因股权结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种类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动因,对于不同动因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所产生的金融绩效及负向绩效(风险),提出了相应的监管策略。根据研究,我们发现已有理论对金融创新动因的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技术推动论、利润诱导论和规避监管约束论。本文把这三种理论综合起来,把技术推动、利润诱导和规避监管约束作为金融创新的三种直接动因。通过中美两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历史演进的分析,发现美国及中国的私营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金融创新的三种动因的推动作用都比较强;但是中国国有银行由于受到政府行政干预的作用比较大,因而金融创新的利润诱导和规避监管约束动因相对弱化。二者不同的最根本原因在于股权结构的不同。通过对非国有的民生银行的建模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创新、人力资本增长、制度创新贡献率对民生银行绩效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通过对银行的人力资本激励、资本组合调整和制度创新,民生银行的运行效率从2000年的52.5%提高到2013年94.1%,非国有银行的创新动力比较充足。而外部冲击、政策变化和过度监管的相互作用,导致国有商业银行创新内部动力不足、金融制度创新落后于市场创新等问题。我们需要有新的思路来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绩效增长和金融监管三者匹配与协调策略,从根本上解决好三者之间的协调性,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通过金融创新保证正向绩效增长和降低金融风险,将风险控制在监管允许的范围内。

刘春[6](2016)在《重庆主城区博物馆建筑外环境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博物馆作为收藏、研究、展示、传播人类文明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是人们感知历史、认识现在、探索未来的重要文化殿堂。博物馆建筑的外环境作为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博物馆建筑形象的塑造、文化氛围的渲染、参观者需求的满足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为了展现当地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提升城市的文化形象,改变当前博物馆门庭冷落的局面,加大了对博物馆的改建和新建。重庆作为一个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博物馆的建设速度也紧随时代的步伐,相继涌现出多个博物馆建筑。伴随博物馆建设的热潮,博物馆建筑的外环境景观也相应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当前许多博物馆建筑的外环境往往作为建筑的附属物,以交通集散为主要功能,忽视了在文化展示、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景观设计。因此,研究博物馆建筑外环境的景观设计,对弘扬博物馆的主题文化、营造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外部空间设计理论和园林美学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对博物馆建筑外环境的相关概念进行解释,并阐述了博物馆建筑外环境景观的功能、特性、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选取重庆市博物馆建筑外环境为调查对象,对主城21个博物馆外环境景观进行调查,并从中选择7个博物馆建筑的外环境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运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归纳总结四种研究方法对外环境总体布局、空间营造和文化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在外环境的总体布局上,对博物馆位置的选择、外环境的布局模式、外环境的地形形式、空间组织形式、交通组织方式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在外环境的空间营造上,从空间的形态类型和空间的营造要素来分析博物馆外环境的入口空间、广场空间、庭院空间、交通空间和边缘空间,还分析了建筑外部空间尺度。在外环境的文化表达上,论述了博物馆外环境景观主题文化分类,包括历史文化类、地方特色文化类和行业文化类,以及文化表达的载体要素,包括建筑、雕塑、铺装、景墙、水景和植物。本文通过对重庆博物馆建筑外环境景观的调查、分析,总结了重庆市博物馆外环境景观在总体布局、空间营造和文化特征的特点和存在问题;从选址、地形、功能、交通等方面提出总体布局的设计策略;从空间尺度、空间限定方式、空间层次等方面提出总体空间设计策略以及根据现存问题提出的入口空间、广场空间、庭院空间、交通空间和边缘空间设计策略;从文化景观的主题和美观两个方面提出文化表达的设计策略。

高虹[7](2015)在《闽南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自组织机制研究 ——以福建省永宁古卫城为例》文中指出闽南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地处东南沿海,自古便是海防军事要地,现今又是内陆对外交流的重要地带,这里遗存有一批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丰富、独具地域特色的传统聚落。这些延续至今的传统聚落是当地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的积淀,也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家园。对于传统聚落的保护和发展是当今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科学解释这些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机制即是为其保护和发展提供重要依据。自组织是各种复杂系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进化方式,闽南的传统聚落历经漫长的演变,具有复杂系统的典型特征,聚落形态表现出自下而上的缓慢渐进式的演化过程,呈现出自组织特性。然而,在面对特殊时期如明清的禁海制度的实施,及其当今社会、政治与经济的高速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聚变时,这些传统聚落又呈现出不适应性,由此导致其空间肌理的碎裂与整体风貌的沦丧,聚落居民生活水平低下,青壮年人口流失,逐渐空废化。本文试图通过讨论闽南传统聚落的典型——永宁古卫城的空间形态的形成、发展、繁荣到衰落的历史演变过程和演变动因,揭示其自组织演进的机制。在此基础上试图探索古卫城在当今社会背景下的复兴之道,并为闽南众多其他传统聚落的发展提供借鉴依据。

张诚[8](2011)在《“网络推手”现象的传播学解读》文中研究说明网络传播中新媒介的大量出现大大提升了个人传播的效果,而互联网的互动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等特点也为个人媒体提供了一个平等交流,信息互动的沟通平台。由于互联网的低门槛性,使得网络受众的范围成迅速扩大趋势,进而使个人传播可以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威力。所以,网络传播就为一种新型职业的出现提供了种种便利——网络推手应运而生。网络推手生自网络长在网络,他们通过这个虚拟平台,对信息传播的议程设置,以意见领袖身份对受众进行“洗脑”,促进信息的病毒式传播等一些列程序化手段,对特定信息大肆炒作和推广。通过对点击率的熟练控制,进而左右网络受众舆论导向,达到对特定信息的炒作并以此得到更多关注,最终达到由虚拟人气到现实财富的转化。网络推手自2005年开始发展至今,已经开辟了一条完整的无形产业链条,同时也打造出了一条草根的网络营销之路。存在即合理,网络推手的出现有着其合理的一面。网络推手的出现,满足了草根成名的需求,也使草根文化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可以说网络推手是草根文化的一个载体。但随着网络市场的发展,网络需求的增多,网络推手进入了发展的“转型”阶段,逐步由草根文化的制作人,变成了网络公关,更多的进行企业、产品的包装和宣传。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网络推手个自特点的分析,预判出网络推手未来可能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发展趋势:可能朝着职业化、公开化的、规范的新兴行业方向发展,也可能网络推手自身出现功能分散化现象。

毛齐明[9](2010)在《教师有效学习的机制研究 ——基于“社会文化—活动”理论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师学习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鲜的话题。古代的教师学习主要以“自育”和“自我成熟”为主要特征,而近代的教师学习开始转向以“他育”为主。在终身学习思潮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影响下,日常学习正日益成为当代教师的基本生存方式。教师怎样进行日常学习才能有效,成了教师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近年来有关有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较多,但人们对于教师的学习却缺乏思考。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虽会涉及教师学习,但他们关注得更多的是如何“教”教师,而不是教师如何“学”,更不是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学。因此,这一问题在当前依然是一个新问题。本文试图以“社会文化—活动”理论为工具,围绕教师有效学习的机制分析来回答这一问题。基本思路如下:首先,论文根据维果茨基分析学习活动的框架,对当前几种常见的教师学习方式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分析,发现它们在促进教师发展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在教师学习的价值取向上,它们往往过于注重传递知识的技能而忽视了动态的教学情境。在学习机制上,它们在教师的外部行为与内部心理、个人观念与公共知识、教师个体与其他个体及集体的互动等三个维度上存在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简单思维,在学习观上存在偏差。其次,论文从教师学习的价值取向入手,明确指出当代教师学习应以智慧成长为取向。因为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是当今时代的要求,而培养这种人需要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成为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参与者。从传递者到参与者的角色转变要求教师成为智慧型教师。智慧型教师是具有一定的资源意识和处理资源的能力,能积极发现、引入和创生资源以生成课堂情境,并能利用这些资源来理解情境和对情境作出适当回应,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师。智慧型教师是不同于传递型教师的另一种类型的教师,而不是传递型教师的更高级阶段。智慧型教师注重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而这种参与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运用智慧的过程。因此,智慧型教师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高远目标,而是每个教师都可以通过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来达成的状态。在教师参与的过程中,教师都是有智慧的人,只不过智慧有大小,而教师学习的过程就是智慧由小到大的成长过程。这种智慧成长主要指向以资源意识为前提的情境生成能力,以认知弹性为核心的情境理解能力和以互动生成为特征的情境回应能力等三个方面。智慧成长很难通过简单思维主导下的学习方式来达成。于是论文接着探讨了这种简单思维的起源和发展及其学习观在当代所遭遇的挑战,指出“社会文化—活动”理论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理想理论。“社会文化—活动”理论超越了二元对立的简单思维,以心智的重新理解为切入点,建立了与之不同的学习观。它以最近发展区为核心概念,在不断发展中拓展和丰富了自身。它将学习视为跨越最近发展区的心智之旅,遵循“由外作内”的路径,是一个不断重构实践模型、生成个人理论和参与共同体实践的过程。这既指出了一般学习的共同机制,也指出了教师智慧成长的基本路径。再次,论文进一步回答了作为一个不断重构实践模型、生成个人理论和参与共同体实践过程的教师学习该如何展开的问题,即教师有效学习的机制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从教师学习的整体机制来看,它是这三个维度的有机统一,这三个方面以动态的方式整合在一个由引入新观念、内化、转化、外化和习俗化等阶段构成的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中。从教师学习的具体机制来看,教师学习在这三个维度上的展开过程分别为:其一,教师个人理论的形成是一个科学概念与日常概念创造性地相遇的过程。其二,教师通过个体间互动进行的学习是一方向另一方作“向心”运动的过程,而个体与集体的互动是教师对于活动对象的理解不断拓展的过程。其三,教师实践模型的建构所采取的路径与行动研究一样,遵循一般探究的基本步骤。总之,教师学习是一个“用”中学、合作中学习和“探”中学的过程。根据教师学习的机制,论文进而提出了教师有效学习的三个基本原则,即整合性、互动性和连续性原则。最后,论文根据前文所阐述的理论和原则,侧重于探讨如何改造和更新传统的教师学习方式,以及如何通过学校整体变革来整合各种学习方式,以提升教师学习的有效性。

胡潜[10](2009)在《面向企业创新发展的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面向新世纪的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将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创新型国家建设不仅对科技界和工、农业产业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对信息管理与服务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其中面向企业创新发展的行业信息服务重组,是国家信息化与企业创新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以此为题,作者在参加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和导师主持的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的基础上,以作为主要承担者之一所进行的国家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为基础,围绕面向企业创新发展的行业信息服务重组问题,进行了理论、体系、方法和实现研究,取得了博士论文所包含的研究成果。本文的重点是,在国际经济整体化、国家创新发展和行业信息化环境下,研究行业信息服务的体制变革和机构重构,在跨系统平台构建中,实现面向企业的行业信息服务业务重组和集成;在实证中,进一步完善理论成果,在系统实施中推进研究成果的应用。本文所突破的重点,一是企业创新发展中的信息需求结构分析和行业信息服务重组模型的建立,由于行业的差异和国内外环境的区别,需要在深层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行业信息服务重组框架;二是在行业信息资源重组配置中,必须针对信息资源异构分布和企业信息系统结构异构问题,进行基于异构系统的信息资源整合,以确保重组后的行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可运行性和与技术发展的同步性;三是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实施、管理和社会化推进,必然涉及体制改革、体系重构和战略实现,需要通过实证和案例,在实践中明确研究成果的应用。这意味着,本文的选题和研究对于作者来说,是一种挑战。有幸的是,在论文调研和撰写中,作者得到了校内外专家和国家及地方信息部门的多方面帮助,这是作者完成论文的重要保证。全文分为10个部分,除引言和结语外,正文分为8章。逻辑结构为:从企业创新发展的行业信息服务需求分析出发,在国内外比较分析和规律总结的基础上探索行业信息服务体制变革和体系重构机制,围绕行业信息服务重组中的资源管理、技术推进、服务协调和平台建设,进行重组战略和重组推进研究;在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实现上,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了我国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实施对策和评价模型。本文通过研究成果的应用,在行业信息集成服务业务组织中,形成了实际方案。本论文写作中,作者除归纳本人的成果外,还引用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研究团队的成果,在此特致谢意。

二、线性空间中集合内部性质成立的又一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线性空间中集合内部性质成立的又一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周易》象数语言设计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周易》象数学的整体研究
        (二) 关于象数表达功能的研究
        (三) 关于《周易》时位性问题的研究
        (四) 《周易》设计理论以及当今主要设计理论成果
        (五) 关于拓扑方法在哲学中的运用
    三、选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
第一章 周易象数语言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象数语言的隐性表达
    第二节 象数语言的内在结构
        一、象数语言的抽象过程
        二、象数语言的展开过程
    第三节 主体在变化下显现
        一、主体作为变的交点
        二、主体以时间的形式呈现
    小结
第二章 象数语言的时空互换
    第一节 空间时间化
        一、对空间的拓扑
        二、对片段的串接
        三、主体贯穿一切空间
    第二节 时间在空间中展开
        一、空间时间化的可逆性
        二、主体间时间线的展开
        三、时空互换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小结
第三章 时空互换与现代设计
    第一节 对当代设计的一些补充
        一、自然是设计在空间上的起点
        二、设计是时间的凝结
    第二节 设计作为一种日常语言
        一、内容的赋予
        二、内容的展开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中国现代农民生成机制研究 ——基于就业选择集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正在推进的农业现代化
        1.1.2 农业劳动力择优转移特征明显
        1.1.3 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人力资本不足的严峻挑战
        1.1.4 “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型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现代农民的内涵界定
        1.3.2 现代农民的成长和培育
        1.3.3 现代农民的形成条件
        1.3.4 现代农民成长的影响因素
        1.3.5 现代农民培育的国际经验
        1.3.6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3 创新之处
    1.5 本文对于现代农民的概念界定
第2章 从选择集视角识别传统农民和现代农民
    2.1 传统农民的特征与形成
        2.1.1 传统农民的特征
        2.1.2 传统农民的形成
    2.2 现代农民的特征与形成
        2.2.1 现代农民的特征
        2.2.2 现代农民的形成
    2.3 选择集视角下现代农民的本质界定
        2.3.1 传统农民与现代农民的区别
        2.3.2 现代农民的本质界定
第3章 农民就业选择集合的扩展: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
    3.1 农民非农就业现状
        3.1.1 非农就业机会大幅增加
        3.1.2 非农就业收入逐年增长
        3.1.3 非农就业经历不断增加
        3.1.4 非农岗位技术含量低,社会保障水平低下
    3.2 农民就业选择集合扩展的因素分析
        3.2.1 经济发展水平
        3.2.2 市场化程度
        3.2.3 产业结构及产业发展
        3.2.4 城镇化程度
        3.2.5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3.3 非农就业机会扩展因素的实证检验
        3.3.1 指标选取与数据描述
        3.3.2. 模型构建及估计方法
        3.3.3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3.4 主要结论
第4章 农民就业选择能力的提高:劳动力择优转移下农村人口的代际优化
    4.1 农村劳动力择优转移现状及成因
        4.1.1 劳动力择优转移现状
        4.1.2 择优转移的成因分析
    4.2 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现状与人口的量质转型
        4.2.1 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现状
        4.2.2 农村人口量质转型
    4.3 农村人口代际优化
        4.3.1 农村人口的代际划分及特点
        4.3.2 农村人口的代际优化
    4.4 劳动力择优转移下我国农村人口代际优化的经验检验
        4.4.1 模型设计
        4.4.2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
        4.4.3 计量检验
        4.4.4. 结论
    4.5 农村人口代际优化效应
        4.5.1 农业人力资本深化效应
        4.5.2 农业技术形态转变效应
        4.5.3 农业生产组织变迁效应
第5章 农民就业选择条件的转变:农业的企业化与农民的选择性就业
    5.1 农业现代化及实现条件
        5.1.1 农业成长形态的变化与农业现代化
        5.1.2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条件
    5.2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形式—农业的企业化
        5.2.1 农业企业化的必然性分析
        5.2.2 中国农业企业化的基本条件分析
    5.3 农业的企业化经营与现代农民成长的双向互动机制
        5.3.1 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形式与特点
        5.3.2 农业企业化经营促进现代农民的成长
        5.3.3 农民的选择性就业推动农业的企业化经营
    5.4 企业化经营下农业就业条件的形成——农与非农就业工资差距的收敛
        5.4.1 农与非农收入差距的现状及成因
        5.4.2 农业企业化经营下农与非农就业工资差距的收敛
    5.5 农业企业化经营与现代农民选择条件形成的实证检验
        5.5.1 模型介绍
        5.5.2 指标确定与数据来源
        5.5.3 模型计算过程及结果
        5.5.4 结论分析
第6章 现代农民成长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
    6.1 发达国家现代农民培育与成长的案例分析
        6.1.1 美国现代农民的培育模式与成长途径
        6.1.2 法国现代农民的培育模式及成长途径
        6.1.3 日本现代农民的培育模式及成长途径
    6.2 农业发达国家现代农民成长与培育的经验借鉴
        6.2.1 重视劳动力转移与人口转型
        6.2.2 以农民教育培训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入
        6.2.3 农业科研体制的建立与机械化的倚重
        6.2.4 以土地政策推动农业的规模化、企业化经营
        6.2.5 注重对农业的保护与支持
        6.2.6 健全完善的市场化体系
    6.3 国际比较对中国现代农民成长的启示
        6.3.1 提供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劳动力转移
        6.3.2 提高农民就业选择能力是现代农民成长的内在要求
        6.3.3 提高农业收益,助推农民就业选择条件的转变
        6.3.4 农业企业化经营是现代农民的重要组织形式
        6.3.5 现代农民的成长模式须符合中国国情
        6.3.6 现代农民的生成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第7章 助推现代农民生成的配套政策设计
    7.1 提供非农就业机会,拓展农民就业集合
        7.1.1 实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协同发展
        7.1.2 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
        7.1.3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7.1.4 合理分配固定资产投资
        7.1.5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平等就业
    7.2 以人力资本投入来提高农民选择能力
        7.2.1 树立农民教育培训的大体系观
        7.2.2 建立农民教育专项基金
        7.2.3 建立农民教育培训的有效激励机制
        7.2.4 建立城乡联动的十二年农村义务教育体系
        7.2.5 广泛运用“互联网+”,创新农民培训教育新模式
    7.3 助推农民择业条件的转变
        7.3.1 促进农业的企业化经营
        7.3.2 提高农业收益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丰子恺美学思想中的家园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家园意识与美学
    1.1 家园意识的概念解析
        1.1.1 家园的基本含义
        1.1.2 “家园意识”的概念及内涵
    1.2 美学中的“家园意识”
        1.2.1 远离家园:家园意识产生的契机
        1.2.2 整体性意识:家园意识产生的思想基础
        1.2.3 理想家园与现实家园:家园意识的基本内容
        1.2.4 审美生存:家园意识的崇高追求
        1.2.5 家园感:家园意识的情感表现
第二章 丰子恺的家园意识
    2.1 对丰子恺散文《家》的分析
    2.2 家园是人心灵的归宿
    2.3 家园是一个具有气氛的生存场所
    2.4 家园是一个具有气氛的生存场合
    2.5 家园即世界
第三章 家园意识与丰子恺美学思想的关系
    3.1 家园意识与实践
    3.2 家园意识与心
    3.3 家园意识与人生
        3.3.1 家园意识的未来向度
        3.3.2 家园意识的当下向度
    3.4 家园意识与美育
        3.4.1 美育实施的对象
        3.4.2 作为家园建设道路的“美育”
第四章 丰子恺理想家园的形象呈现
    4.1 自然家园
        4.1.1 “自然”的必要性
        4.1.2 爱物:自然家园之审美呈现的主体态度
        4.1.3 万物有情与天人同乐之境
    4.2 社会家园
        4.2.1 丰子恺的“理想社会家园”的思想渊源
        4.2.2 大同世界:丰子恺理想的社会家园
    4.3 文化家园
        4.3.1 市街形式
        4.3.2 建筑
        4.3.3 实用工艺品
        4.3.4 缘缘堂
第五章 丰子恺家园意识的现代价值
    5.1 丰子恺与现代性话题
    5.2 丰子恺的家园意识与现代性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分工比较视阈中当代中国人的存在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一)从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念看分工
        (二)从现代资本主义分工弊病看人的存在与发展
        (三)从现代中国分工的历史境遇看人的存在与发展
    二、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价值
    三、研究综述
        (一)国外关于分工与人的存在与发展问题的关系研究
        (二)国内关于分工与人的存在与发展问题的关系研究
        (三)国内外关于分工与人的存在与发展问题的研究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本文的创新
        (四)研究难点与突破点
第二章 西方和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考察
    一、分工的历史解读
        (一)分工的内涵
        (二)人类历史上三次大分工和分工的类型
    二、人的存在与发展之本质内涵
        (一)何谓“人的存在”?
        (二)何谓“人的发展与自由而全面发展”?
        (三)人的存在与发展之关系
    三、分工和人的存在与发展之间的关联分析
        (一)分工作用于人的存在与发展
        (二)人的存在和发展对分工的反作用
    四、马克思主义分工和人的存在与发展理论及源流考察
        (一)西方古代分工理论
        (二)资本主义社会的自发分工和人的存在与发展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分工和人的存在与发展理论考察
第三章 资本主义自发分工状态下人的存在与发展
    一、资本主义自发分工的特点
        (一)古代社会的分工同现代社会的分工区别
        (二)人及其社会关系物化和商品化
        (三)市场完全自由化支配分工的盲目性
        (四)社会分工的强制性
        (五)社会分工的机械性
    二、资本主义自发分工下人的存在与发展困境
        (一)职业差异化明显
        (二)工具理性的严重胁迫
        (三)生存意义支点被转换
        (四)价值空间被挤压
        (五)人的片面发展与“单面人”现象
        (六)“个人主义世界观”危机
    三、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存在与发展困境的原因
        (一)自发的分工是异化劳动的主要原因
        (二)自发分工的工具理性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的困境
        (三)自发分工的被迫谋生性转换了生存意义支点
        (四)物欲追求取代了人的价值追求
        (五)资本主义功利化趋向助推了社会“单面人”现象
        (六)西方个人主义的理论缺陷
第四章 社会主义半自觉分工和人的存在与发展
    一、社会主义半自觉分工与资本主义自发分工的区别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定了社会主义分工的本质特征
        (二)分工的性质不同
        (三)分工的内容不同
        (四)分工的社会基础不同
        (五)分工的目的不同
    二、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半自觉分工存在的根据
        (一)半自觉分工存在的客观现实根据
        (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对自发分工状态下人的存在与发展的异化的缓冲
    三、社会主义半自觉分工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四、社会主义半自觉分工及人存在与发展状况的改善
        (一)从半自觉分工的制度基础看人的存在与发展状况改善
        (二)半自觉分工中体制机制改革对人的存在与发展状况的改善
        (三)半自觉分工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对人存在与发展状况的改善
    五、社会主义半自觉分工条件下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机遇
        (一)适逢其时的政治契机
        (二)科技的发展为超越旧式分工的限制创造了历史机遇
        (三)适逢“人的现代化”时代诉求的机遇
        (四)人的存在与发展的多重选择机遇
        (五)人的存在与发展的多重推动力的机遇
    六、社会主义半自觉分工下人之存在与发展的问题及挑战
        (一)现阶段我国遭遇的分工问题
        (二)现阶段我国面临的人的存在与发展问题
        (三)现阶段我国人的存在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五章 改善人的存在条件和创造人的发展机遇之对策
    一、继续改善和提高人的存在条件
        (一)经济条件:创造人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政治条件:权利平等的为人民服务分工理念
        (三)文化条件:优秀传统文化和半自觉分工下的新文化
        (四)交往条件:交往的技术手段革命
        (五)技术条件:人工智能的普及应用
    二、创造人的发展机遇
        (一)国家:以人为本,倡导分工价值平等
        (二)社会:注重社会与个体价值的平衡
        (三)个人:人的现代化
    三、促进分工的合理化
        (一)推动全球化走共同发展繁荣道路
        (二)促进分工的制度化
        (三)发挥文化在分工中的作用
        (四)建立分工中的职业生涯体系
    四、以改革开放为切入点,促进人的社会交往
        (一)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交往
        (二)拓展社会交往空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六章 自觉分工和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展望
    一、自觉分工与人的“自由个性”发展
        (一)自觉分工阶段,人的“自由个性”全面发展
        (二)自觉分工状态下人是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劳动成为人的需要
        (三)自觉分工状态下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二、自觉的分工促进人的全面解放
        (一)促进人的发展必须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
        (二)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才能实现自觉分工
        (三)自觉的分工与人的解放相互促进
    三、人的解放之现实路径
        (一)扬弃和超越“异化”,摆脱人的片面性和工具性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为人的最终解放奠定物质基础
        (三)变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促进现实中人的关系解放
        (四)将分工推向自觉化、科学化,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结论
    一、现有的社会主义半自觉分工可促进人的存在和发展
    二、以马克思主义合理分工理论应对当下分工的困境和挑战
    三、半自觉分工是引导中国超越自发分工走向理想状态的现实路径
    四、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目标应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
    五、全面发展目标是实现中国梦的客观要求,也是其根本价值指向
参考文献
    一、经典文献着作类
    二、中文专着类
    三、国外译着类
    四、期刊学位论文类
    五、网络报纸类
    六、外文文献类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绩效增长与金融监管(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选题背景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思路
    创新点
第1章 金融创新理论梳理
    1.0 金融创新概念的分歧
    1.1 金融创新概念的分歧
        1.1.1 微观视角的金融创新
        1.1.2 中观视角的金融创新
        1.1.3 宏观视角的金融创新
    1.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动因综述
        1.2.1 技术动因论
        1.2.2 利润诱导引致论
        1.2.3 规避金融约束论
    1.3 金融创新与绩效增长
        1.3.1 金融创新和广义的经济绩效
        1.3.2 金融创新与狭义企业绩效
    1.4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1.4.1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
        1.4.2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1.5 结构——动因——绩效的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2章 中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历史演进比较
    2.1 美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历史演进
        2.1.1 1933年大萧条后美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2.1.2 《金融现代服务法》约束条件下的美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
        2.1.3 次贷危机与美国金融监管改革
    2.2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历史演进
        2.2.1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历史
        2.2.2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基本特点与重点领域
        2.2.3 中国金融监管的改革与发展
    2.3 反思中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区间调控论的提出
        2.3.1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博弈路线图
        2.3.2 承诺博弈与激励相容原理:金融创新的分类区间调控论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风险与基于区间调控的金融监管模式
    3.1 中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
        3.1.1 技术应用风险
        3.1.2 信用风险
        3.1.3 市场变化风险
        3.1.4 操作风险
        3.1.5 流动性风险
        3.1.6 系统性风险
    3.2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风险与金融监管
        3.2.1 金融创新引发风险的条件
        3.2.2 审慎、包容、区间、协调的监管模式
        3.2.3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区间调控
    3.3 区间调控的逻辑路径:轨道金融而不是漂流金融
    3.4 金融创新合理区间的“上下限”
        3.4.1 中美金融创新强度的演化趋势对比
        3.4.2 非利息收入比例最优浮动区间的确定
        3.4.3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指标预警体系的完善
    本章小结
第4章 金融创新与绩效增长的量化分析
    4.1 金融创新的量化指标与中国不同股权形式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比较
        4.1.1 金融创新的衡量指标
        4.1.2 中国商业银行的不同股权结构
        4.1.3 不同股权结构的商业银行创新能力比较
        4.1.4 不同股权结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差异的原因剖析
    4.2 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以民生银行为例
        4.2.1 银行绩效的高速增长
        4.2.2 创新对民生银行业绩增长的贡献分析
        4.2.3 制度创新在民生银行绩效高速增长中的保证和促进作用
    4.3 金融创新对投资银行绩效增长的贡献分析—以高盛银行为例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绩效增长和金融监管匹配与协调策略
    5.1 金融创新、绩效增长和金融监管匹配与协调的原则
        5.1.1 效率优先原则
        5.1.2 安全性原则
        5.1.3 服务实体经济原则
    5.2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绩效增长和金融监管匹配与协调的综合创新路径
        5.2.1 重视科技进步应用的改进路径
        5.2.2 重视制度设计与完善的改革路径
        5.2.3 加快提升金融人力资本
    5.3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5.3.1 深化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
        5.3.2 扩大民营商业银行规模
    5.4 绩效增长良性回馈金融创新
        5.4.1 建立突出金融创新地位的绩效评价体系
        5.4.2 绩效增长应用于增加金融创新的投入
    5.5 完善科学的激励性监管制度
        5.5.1 引进行业自治监管模式
        5.5.2 重构行业监管体系
        5.5.3 金融立法规范金融创新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6)重庆主城区博物馆建筑外环境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免费开放政策给博物馆带来的影响
        1.1.2 博物馆功能日趋多样化
        1.1.3 博物馆的外环境景观逐渐被重视
        1.1.4 重庆博物馆建设的现实需求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和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博物馆建筑外环境的相关概述与相关理论
    2.1 博物馆建筑外环境相关概述
        2.1.1 博物馆建筑外环境的概念解析
        2.1.2 博物馆建筑外环境景观的功能
        2.1.3 博物馆建筑外环境景观的特性
        2.1.4 博物馆建筑外环境景观的构成要素
        2.1.5 博物馆建筑外环境景观的影响因素
    2.2 博物馆建筑外环境景观的相关理论研究
        2.2.1 环境心理学理论
        2.2.2 环境行为学理论
        2.2.3 外部空间设计理论
        2.2.4 园林美学理论
第3章 重庆博物馆建筑外环境总体布局现状调查分析
    3.1 博物馆位置的选择
        3.1.1 位于城市公园
        3.1.2 位于城市广场
        3.1.3 单独选址
        3.1.4 其他
    3.2 博物馆的总体布局模式
        3.2.1 建筑统领式布局
        3.2.2 单侧式布局
        3.2.3 建筑围合式布局
    3.3 博物馆外环境的地形形式
        3.3.1 山地型
        3.3.2 平地型
    3.4 博物馆外环境的空间组织形式
        3.4.1 递进式
        3.4.2 分散式
        3.4.3 复合式
    3.5 博物馆外环境的交通组织形式
        3.5.1 出入口的设置
        3.5.2 基址内部动态交通
        3.5.3 基址内静态交通
    3.6 重庆博物馆外环境总体布局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3.6.1 重庆市博物馆外环境总体布局的特点
        3.6.2 重庆市博物馆外环境总体布局存在的问题
第4章 重庆博物馆外环境空间营造现状调查分析
    4.1 重庆博物馆外环境的空间类型
        4.1.1 入口空间
        4.1.2 广场空间
        4.1.3 庭院空间
        4.1.4 交通空间
        4.1.5 边缘空间
    4.2 重庆博物馆外环境的空间尺度
    4.3 重庆博物馆外环境空间营造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4.3.1 重庆博物馆外环境空间营造的特点
        4.3.2 重庆博物馆外环境空间营造存在的问题
第5章 重庆博物馆外环境景观文化表达现状调查分析
    5.1 主题文化的挖掘
    5.2 文化表达的景观载体
        5.2.1 建筑
        5.2.2 雕塑
        5.2.3 铺装
        5.2.4 景墙
        5.2.5 水景
        5.2.6 植物
    5.3 重庆博物馆外环境景观文化表达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5.3.1 重庆博物馆外环境景观文化表达的特点
        5.3.2 重庆博物馆外环境景观文化表达存在的问题
第6章 重庆博物馆建筑外环境景观设计策略
    6.1 重庆博物馆建筑外环境总体布局设计策略
    6.2 重庆博物馆建筑外环境空间营造设计策略
    6.3 重庆博物馆建筑外环境文化表达设计策略
第7章 结语
    7.1 结论
    7.2 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致谢
发表论文及主要研究课题一览表

(7)闽南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自组织机制研究 ——以福建省永宁古卫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学术背景
        1.1.3 研究对象选择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资料收集
        1.3.2 多学科综合
        1.3.3 层次分析法
    1.4 相关研究现状
        1.4.1 国内外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
        1.4.2 自组织理论研究综述
        1.4.3 自组织理论在相关领域应用研究综述
        1.4.4 综合评述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任务
    1.7 研究框架
第2章 理论基础:自组织理论
    2.1 自组织理论概述
    2.2 自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2.3 自组织的闽南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发展观
        2.3.1 闽南传统聚落空间形态
        2.3.2 闽南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发展的自组织特性
        2.3.3 闽南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
    2.4 小结
第3章 影响闽南传统聚落演变的外部条件
    3.1 闽南地区的地理环境
    3.2 闽南地区的社会制度变迁
    3.3 闽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3.4 闽南地区的人口演变
    3.5 闽南地区的文化演变
    3.6 小结
第4章 永宁古卫城空间形态的演变
    4.1 明朝之前空间形态解析
    4.2 明朝永宁卫城空间形态解析
        4.2.1 明朝时期的卫所制度
        4.2.2 古卫城选址
        4.2.3 空间骨架——城墙和街巷
        4.2.4 军事营房分布
        4.2.5 铺境空间系统
        4.2.6 民居分布
    4.3 清朝至抗日战争时期永宁古卫城空间形态解析
        4.3.1 城墙民居空间布局
        4.3.2 其他重要建筑
    4.4 抗战胜利至今卫城空间形态解析
    4.5 永宁古卫城空间形态演变小结
第5章 永宁古卫城空间形态演变自组织机制
    5.1 永宁传统聚落自组织产生的条件
        5.1.1 开放性
        5.1.2 远离平衡态
        5.1.3 非线性
    5.2 永宁传统聚落自组织演变路径:无序到有序的形成过程
        5.2.1 宗族制度下的空间基核——宗祠
        5.2.2 铺境制度下的空间基核——庙宇
        5.2.3 整体形态的空间基核——街巷
    5.3 永宁传统聚落空间形态自组织演变的动力:竞争和协同
    5.4 永宁传统聚落空间自组织演变的结构特征:自相似与分形
        5.4.1 宏观——聚落整体的分形特征
        5.4.2 中观——街巷网络的分形特征
        5.4.3 微观——建筑结构的分形特征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自组织视角下永宁古卫城更新改造初探
        6.1.1 永宁古卫城更新的动力机制
        6.1.2 自组织视角下永宁古卫城更新的基本原则
        6.1.3 自组织视角下永宁古卫城更新的策略研究
    6.2 研究成果
    6.3 存在不足
    6.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网络推手”现象的传播学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网络热点背后的网络推手现象
    1.1 网络推手的概念界定
    1.2 网络推手的特点
        1.2.1 网络推手的自由性、隐秘性
        1.2.2 传播效果的显着性
        1.2.3 网络推手手法的巧妙性
    1.3 网络推手的类型
    1.4 网络推手出现的必然性
        1.4.1 网络传播的发展为网络推手的出现建立了基础
        1.4.2 个人传播为网络推手的出现提供了途径
第2章 网络推手在网络传播中的运作机制
    2.1 网络推手对网络热点的操控
        2.1.1 网络推手的自由“议程设置”
        2.1.2 网络推手的“病毒式传播”方式
        2.1.3 网络推手的“意见领袖”效应
    2.2 网民对网络推手炒作的“推波助澜”
        2.2.1 网民的“使用与满足”角色
        2.2.2 沉默螺旋促使网民成为“合作者”
    2.3 传播效果成为网络推手的生存之本
        2.3.1 点击率最能直观体现传播效果
        2.3.2 与传统媒介的联姻:从虚拟人气到现实财富的实现
第3章 网络推手现象的评价以及未来前景
    3.1 网络推手现象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及思考
        3.1.1 网络推手产生的意义
        3.1.2 网络推手急需规范的发展空间
    3.2 网络推手未来发展趋势的两种可能
        3.2.1 可能之一:网络推手的职业化、公开化
        3.2.2 可能之二:网络推手功能的分散化
结论
引文注释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教师有效学习的机制研究 ——基于“社会文化—活动”理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教师如何实现有效学习?
    一、问题的提出
        (一) 日常学习:当代教师日益面临的生存方式
        (二) 有效学习: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 学习机制:探索教师有效学习的基点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教师学习的研究现状
        (二) 国外教师学习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三) 教师学习研究的未来走向及启示
    三、概念分析
        (一) 学习
        (二) 教师学习
        (三) 学习机制
        (四) 教师有效学习
        (五) "社会文化—活动"理论
    四、论文结构与内容
第一章 当前我国教师学习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团队研讨式学习
        一、教研组的活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二、课题组的活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结对传承式学习
        一、师傅的"脚手架"功能受限
        二、教师集体的促进作用受限
        三、新教师的创造性受限
    第三节 个体反思式学习
        一、反思片段化,缺乏系统性
        二、反思表层化,缺乏深度探究
        三、反思对象单一,缺乏必要的广度
        四、反思参照过少,缺乏必要的资源
    第四节 理论接受式学习
    第五节 教师学习机制与价值取向之反思
第二章 追求智慧成长:教师有效学习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从传递到参与:教师职能的转变
        一、"教学即参与"的提出
        二、"教学即参与"的内涵及特征
        三、"教学即参与"的参与机制
    第二节 智慧型教师的基本涵义
        一、教育智慧的真义探寻
        二、智慧型教师的内涵分析
        三、智慧型教师与传递型教师的关系
    第三节 教师智慧成长的基本维度
        一、以资源意识为前提的情境生成能力
        二、以认知弹性为核心的情境理解能力
        三、以互动生成为特征的情境回应能力
第三章 超越二元对立:智慧成长之路径探索
    第一节 简单思维主导下的学习观及其危机
        一、简单思维的起源与特征
        二、简单思维主导下的常见学习观
        三、简单思维主导下的学习观所受到的挑战
    第二节 "社会文化—活动"理论的思维方式
        一、社会文化理论的思维方式
        二、活动理论的思维方式
    第三节 "社会文化—活动"理论的学习观
        一、心智重解:超越二元论的起点
        二、最近发展区:学习领域的核心概念
        三、学习过程:跨越最近发展区的心智之旅
        四、"由外作内":教育智慧成长的基本路径
第四章 教师学习机制:智慧成长之路的展开逻辑
    第一节 教师学习活动的整体机制
        一、教师学习活动的基本阶段
        二、教师学习过程的案例分析
    第二节 教师学习活动的具体机制
        一、"用"中学:教师个人理论的生成机制
        二、合作中学:教师参与共同体的互动机制
        三、"探"中学:教师实践模型的建构机制
    第三节 教师有效学习的原则
        一、整合性原则
        二、互动性原则
        三、连续性原则
第五章 改造、更新和整合:走向教师的有效学习
    第一节 教师学习方式的改造
        一、教科研:在整合中回归其本义
        二、师徒制:在资源引入中突破其局限
        三、反思:在行动研究中提升其实践能力
        四、理论:在探究中扎根实践
    第二节 教师学习方式的更新
        一、运用案例研讨增强认知弹性
        二、运用模式建构实现"内外兼修"
        三、借用协同教学深化同伴互动
        四、通过U—S协作实现理论介入
    第三节 教师学习方式的整合
        一、优化主体结构式整合
        二、调整活动对象式整合
        三、变革活动工具式整合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10)面向企业创新发展的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0.1.1 论文选题背景
        0.1.2 论文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与实践进展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0.3.1 论文研究内容
        0.3.2 本文研究方法
        0.3.3 论文创新
1 企业创新发展中的信息需求与行业信息服务重组
    1.1 现代企业自主创新与创新发展
        1.1.1 企业转型与创新
        1.1.2 企业创新发展环境及其作用
        1.1.3 信息化中的企业创新发展
    1.2 企业信息需求与创新发展中的需求变革
        1.2.1 企业运行中的信息流与信息需求
        1.2.2 创新环境下的企业信息需求
        1.2.3 企业创新发展导向下的信息需求形态
    1.3 企业知识联盟及其网络化信息沟通需求
        1.3.1 企业创新中的知识联盟
        1.3.2 企业知识联盟的网络性与网络化信息沟通
        1.3.3 基于知识联网的企业核心创新能力整合
    1.4 企业创新发展的行业信息服务重组要求
        1.4.1 面向企业的通用信息服务与行业信息服务
        1.4.2 面向企业创新发展的行业信息服务变革要求
        1.4.3 基于创新发展的行业信息服务重组要求
2 创新需求导向下的行业信息服务重组战略及其实施
    2.1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背景与战略基础
        2.1.1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战略背景
        2.1.2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社会基础
        2.1.3 行业信息整合服务的系统实现
    2.2 创新需求导向下的行业信息服务重组定位与发展
        2.2.1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定位
        2.2.2 基于重组定位的行业信息服务发展
    2.3 行业信息服务的重组目标及其实现
        2.3.1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中的目标及其特征
        2.3.2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国际体系
        2.3.3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目标实现
    2.4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战略思想与模型
        2.4.1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战略发展思想
        2.4.2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战略模型
    2.5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战略推进
        2.5.1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重组原则
        2.5.2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战略要点
        2.5.3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中的机构合作
3 经济全球化环境中的行业信息服务体制变革与体系建设
    3.1 行业信息服务体制变革与重组
        3.1.1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与行业信息服务体制变革
        3.1.2 基于体制变革的行业信息服务重组
    3.2 行业信息服务的社会转型
        3.2.1 面向行业的信息机构及其转型
        3.2.2 行业信息服务转型重组结构
    3.3 行业协会制度下的信息服务体系重构
        3.3.1 行业协会及其基本职能
        3.3.2 以行业协会为依托的信息服务制度
        3.3.3 我国行业制度变革中的信息服务体系重构
    3.4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中的国际合作
        3.4.1 企业经营全球化与行业信息服务重组国际化
        3.4.2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国际合作目标
        3.4.3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国际合作构架
4 协同构架下的行业信息资源配置与系统重构
    4.1 行业信息来源与资源的分布式配置
        4.1.1 行业信息来源及其分布
        4.1.2 行业信息资源分布式配置
    4.2 行业信息资源的协同配置与系统重构
        4.2.1 行业信息资源协同配置及其影响因素
        4.2.2 我国行业信息资源的协同配置构架
    4.3 行业信息资源系统重构的协同实现
        4.3.1 行业信息资源系统重构的协同原则
        4.3.2 行业信息资源系统重构中的关系协调
        4.3.3 基于网络的行业信息资源系统配置的优化
    4.4 行业信息资源系统重构中的权益保护
        4.4.1 行业信息资源系统重构与开发服务的基本权益与权益保障
        4.4.2 行业信息资源服务中的权益保障内容
        4.4.3 行业信息资源服务中权益保障的实现
5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中的信息管理技术推进
    5.1 信息资源管理技术发展与行业信息管理技术构建
        5.1.1 信息资源管理技术来源与发展
        5.1.2 信息管理技术的行业化推进
    5.2 面向信息资源组织与服务环节的技术推进
        5.2.1 面向信息管理业务环节的技术推进
        5.2.2 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技术推进
        5.2.3 面向信息管理与服务的综合平台技术推进
    5.3 基于信息共享的系统互操作技术推进
        5.3.1 行业信息共享中的系统互操作
        5.3.2 信息系统互操作的技术推进
    5.4 行业信息组织与服务技术的标准化
        5.4.1 行业信息资源组织与服务技术标准化推进的原则与任务
        5.4.2 信息资源组织与服务技术标准体系构建
        5.4.3 行业信息资源组织与服务技术标准化推进措施
6 跨系统的行业信息整合与集成服务平台建设
    6.1 行业信息整合平台及其用户
        6.1.1 行业信息用户的平台服务需求
        6.1.2 行业用户需求导向下的平台构建原则
        6.1.3 基于行业信息平台的集成服务功能
    6.2 国家创新体制下的行业信息平台的跨系统建设
        6.2.1 信息资源的跨系统整合与行业信息平台建设
        6.2.2 行业信息资源跨系统整合平台架构
    6.3 行业信息整合平台建设中的信息构建
        6.3.1 信息构建的理论及其应用发展
        6.3.2 行业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建设中信息构建理论与方法的应用
        6.3.3 基于信息构建的行业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建设
    6.4 跨系统行业信息资源整合平台的架构与实现
        6.4.1 行业信息资源整合平台的架构目标与要素配置
        6.4.2 行业信息集成服务平台的实现
7 行业信息集成服务的组织
    7.1 行业信息集成化发布与检索服务
        7.1.1 集成化信息发布服务
        7.1.2 集成化信息检索服务
    7.2 行业信息的个性化推送服务
        7.2.1 行业信息的个性化集成推送与RSS服务
        7.2.2 基于RSS的行业信息集成推送服务的实现
    7.3 面向企业联盟的行业信息集成交流与知识网络服务
        7.3.1 面向企业联盟的信息集成交流服务
        7.3.2 基于行业信息集成的知识网络服务
    7.4 行业信息集成服务的质量控制
        7.4.1 行业信息集成服务的标准
        7.4.2 基于用户评估的服务质量控制
8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实施与评价
    8.1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中的政府作用与战略行为
        8.1.1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中的政府作用
        8.1.2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中的政府战略行为
    8.2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实施原则与方式
        8.2.1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实施原则
        8.2.2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实施方式
    8.3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政策与策略
        8.3.1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政策
        8.3.2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策略
    8.4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评价
        8.4.1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评价原则
        8.4.2 基于层次分析的行业信息服务重组评价体系的构建
        8.4.3 基于适时评价的行业信息服务重组战略控制
9 案例分析
    9.1 广东省纺织服装行业信息服务体系重构与系统建设
        9.1.1 纺织服装行业信息服务体系重构动因
        9.1.2 基于重构的纺织服装行业信息平台建设与服务组织
        9.1.3 纺织服装行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启示
    9.2 基于网络的区域性农业信息集成服务平台研发与使用
        9.2.1 网络环境下基于服务重组的农业信息集成服务平台的定位
        9.2.2 区域性农业信息集成服务平台研发
        9.2.3 区域性农业信息集成服务平台的运行管理
    9.3 化工行业集群信息网络服务重组分析
        9.3.1 化工行业及其信息服务体系的变革
        9.3.2 化工行业集群信息网络服务重组的实现对策
10 结语
参考文献
博士学习阶段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线性空间中集合内部性质成立的又一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周易》象数语言设计思想研究[D]. 张亦然. 广西大学, 2019(01)
  • [2]中国现代农民生成机制研究 ——基于就业选择集的视角[D]. 张彤璞.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 [3]丰子恺美学思想中的家园意识[D]. 董永辉. 西北大学, 2018(01)
  • [4]分工比较视阈中当代中国人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 谢文新.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5]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绩效增长与金融监管[D]. 蒋雨亭. 东北财经大学, 2017(06)
  • [6]重庆主城区博物馆建筑外环境景观设计研究[D]. 刘春. 西南大学, 2016(02)
  • [7]闽南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自组织机制研究 ——以福建省永宁古卫城为例[D]. 高虹. 华东理工大学, 2015(05)
  • [8]“网络推手”现象的传播学解读[D]. 张诚. 吉林大学, 2011(09)
  • [9]教师有效学习的机制研究 ——基于“社会文化—活动”理论的视角[D]. 毛齐明.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2)
  • [10]面向企业创新发展的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研究[D]. 胡潜. 武汉大学, 2009(09)

标签:;  ;  ;  ;  ;  

线性空间中集合内部性质成立的另一个条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