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汾河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一、汾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杨媛媛[1](2021)在《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作用及其拦沙贡献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黄河水沙锐减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阐明黄河输沙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具有重要意义。淤地坝作为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主要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在拦沙减蚀、调峰削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小流域、中尺度流域以及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3个尺度入手,基于统计分析、土壤侵蚀预报模型以及地理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淤地坝的拦沙滞洪作用,构建了淤地坝拦沙量计算模型,分析了淤地坝时空分布对流域输沙量的影响,计算了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量对流域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提出了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建设与管理建议。论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阐明淤地坝对小流域径流输沙过程的调控及其对径流侵蚀动力的分散消减作用。通过对比分析治理流域和未治理流域次洪水特征,发现淤地坝建设使流域水沙关系发生改变,在相同径流深条件下,治理流域的输沙模数小于未治理流域;淤地坝对降雨总量小型降雨事件的径流侵蚀动力消减作用强。基于无定河流域“7.26”特大暴雨调查结果分析,阐明了暴雨条件下淤地坝的重要拦沙作用,计算得到韭园沟流域淤地坝共拦截泥沙71.43×04t,流域泥沙输移比降至0.16,淤地坝改变了流域原来的产输沙模式,显着降低了流域泥沙输移比。(2)基于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构建了淤地坝逐年拦沙量计算模型。在中尺度大理河流域,首先基于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构建权重系数对骨干坝的总淤积量进行了逐年还原,其次基于淤地坝的淤积效应系数确定坝系内的中、小型坝拦沙量。基于淤地坝拦沙量计算模型,分析了大理河流域淤地坝拦沙量特征。1954~2011年,大理河流域淤地坝逐年拦沙量呈波动式增加趋势,多年平均拦沙量为0.12×108 t,其中骨干坝和中小型淤地坝多年平均拦沙量分别为0.04×108 t和0.08×108t。大理河流域淤地坝拦沙量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从1971-2001年的47.35%下降到2002~2011年31.19%。(3)解析了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作用对黄河输沙量减少的贡献。1952~2011年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逐年拦沙量呈波动式增加趋势,多年平均拦沙量为1.50×108t,累积拦沙量为68.63×108 t。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量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从1979~1998年的30.03%下降到1999~2011年19.92%。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大多数流域淤地坝拦沙贡献率呈减少趋势,这些流域骨干坝建设的高峰期为1970~1979年。少数流域淤地坝拦沙贡献率呈增加趋势,这些流域骨干坝建设的高峰期为2000~2009年。(4)预测了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骨干坝拦沙能力变化趋势,结合淤地坝建设潜力,提出了淤地坝建设与管理建议。当骨干坝的淤积库容达到总库容的70%~80%时,其拦沙效率降低。按80%总库容可拦沙计算,截止2011年底,在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4847座骨干坝中,已有2466座骨干坝的拦沙效率降低。根据预测,河口镇-潼关区间的骨干坝在2030年有53.08%完全淤满,2040年有77.49%完全淤满。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骨干坝建设潜力为13813座,淤地坝建设强度为35%,建设强度较高的流域有昕水河、县川河、佳芦河、朱家川、浑河、窟野河以及无定河等。提出了河口镇-潼关区间11个主要流域骨干坝未来建设建议,在选择适当时间节点推进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建设的同时,还需重点考虑淤地坝除险加固。

刘海龙,王炜桥,王跃飞,丁娅楠,田庆春[2](2021)在《汾河流域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及时空演变特征》文中认为基于格网尺度,在定量构建景观生态风险敏感性、水土流失敏感性、生物多样性敏感性的基础上,对汾河流域综合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与圈层分析方法,揭示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8年研究区重度、极度敏感区面积减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异与流域地形分布具有一致性;生态敏感性具有显着的空间正相关关系,在空间上呈连片连带式分布,具有明显的聚集性特征,随着高高、低低聚集网格数量的减少,生态敏感性空间结构逐渐趋于离散化;结合圈层分布,可将西南象限9—13圈层的吕梁山区与东南象限9—13圈层的太岳山区识别为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区域,此类区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体现了地形因素对流域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区生态敏感性变化是生态本底与人类胁迫共同作用的结果。

秦雪芬[3](2021)在《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是一个持续关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土流失的治理成效显着,具体表现为水土保持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坡面土壤侵蚀控制、减少入黄泥沙等。但是,水土资源保护和水土流失防治的任务仍然艰巨,怎样巩固已有的水保效果、防止或减缓新的水土流失,是值得探讨并且急需得到答案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以黄河山西段为研究对象,以2008-2018年山西省沿黄4市19县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为基础数据,运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对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状况进行分析。从综合治理措施、社会经济、生态环境3个一级指标,及11个二级指标构建影响水土流失治理的指标体系;采用嵌入熵权的灰色关联模型,分析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的动态分析:2008-2018年,山西省沿黄4市19县的水土流失治理整体呈增长趋势,治理效果显着。然而,在个别年份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有减少现象,如2011-2012年,沿黄4市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却减少了24.46万公顷;沿黄19县中除偏关县、吉县、平陆县外,其余16县均减少,共计减少12.81万公顷。(2)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的驱动因素:2008-2018年,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的变化与一级指标中的综合治理措施、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均密切相关。2011-2012年,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的减少现象可能受社会经济、综合治理措施的影响,包括资金投入、种草措施有待加强。(3)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资金投入、种草措施、监管工作等方面。建议:拓宽投资渠道、完善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因地制宜、做好宣传工作;完善监管、加强联动、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加强水土流失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做法。

马耘秀,夏露,范毅,高艳艳[4](2021)在《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黄土区典型流域水沙变化的影响》文中指出为了探究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地区水沙情势的影响,选择生态恢复效果非常显着的汾河上游岚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滑动t检验法和YAMAMOTO指数法对该流域1955—2018年的年降水量、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进行变化趋势分析和突变检验,在此基础上,利用径流/输沙历时曲线分析黄土高原生态恢复背景下流域水沙的演变规律,并根据双累积曲线法定量评价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流域水沙变化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岚河流域年降水量在1955—2018年期间呈现不显着的增加趋势,而同时期年径流量、年输沙量均呈现极显着的减少趋势,年均减少率分别为0.65 mm和38.95 t/km2,并均在1983年和1999年附近发生突变,具有较好的水沙变化同步性。与基准期(1955—1982年)相比,水土保持效应期(1983—1998年)的年均径流量减少29.07 mm,年均输沙量减少5 917.88 t/km2,退耕还林效应期(1999—2018年)两者相应减少33.18 mm和6 967.34 t/km2,而分析径流和输沙历时曲线发现流域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径流量和输沙量均呈现减少趋势,且输沙量的减少程度大于径流量的减少程度。流域水土保持效应期土地利用变化对减水减沙的贡献率分别为83.21%和83.52%,退耕还林效应期土地利用变化对减水减沙的贡献率分别为117.88%和103.48%。由此可见,各时期土地利用变化是流域水沙变化的主导因素,而气候变化对流域水沙变化影响较小。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通过调整流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方式,开展以植被恢复为主的水土保持措施,是实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及生态保护的根本途径。

孙丽[5](2020)在《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风险评估与管控研究》文中指出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对实体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影响越发凸显,我国政府给予了高倍的重视,各区域也围绕中央政府下发的治理目标制定了相应的管制措施,共同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目标的实现进程。蔚汾河是岚县的主要水域,近年来,其流域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流域沿线污水处理厂管理运营不够规范、污水收集管网铺设混乱、水域断面水质水量均无法达到国家相关环保规范,流域未划分人畜集中区,因此,岚县人民政府决定通过PPP模式在蔚汾河岚县水域开展水域综合治理项目,由于该项目投资金额大、项目周期久、项目实施复杂,十分有必要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总结风险管理方法,为项目风险管理控制策略的提出奠定理论基础,通过调查问卷、现场访谈等方式对在水域综合治理项目领域中的从业人员和专家对风险评估的判断进行汇总。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各个风险因素对应风险等级打分表、被调查人从业背景以及风险因素风险等级打分结果,根据问卷调研结果,对风险因素进行层次分析确定各个风险因素的权重,进而利用模糊分析方法对项目的局部和整体风险进行判断,最终提出项目风险控制策略。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风险结构模型准则层权重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外部政策权重、融资风险权重、项目建设风险权重、法律风险权重、运营风险权重。(2)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风险结构模型标准层权重值最高前五的分别是:政策稳定风险、资金配置风险、规划设计风险、决策审批风险和合同风险。(3)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准则层风险等级为:外部决策风险(中级)、项目建设风险(中级)、法律风险(中级)、项目融资风险(中级)、项目运营风险(中级)。(4)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风险分担主体为岚县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方,风险分担主体从政府信用风险、决策审批风险、政府干预风险、政策稳定风险、监管风险和市场竞争风险、工程实施风险、信息安全风险、信贷风险、利率波动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投资超概算风险、资金配置风险、合同风险、运营超支风险、规划设计风险、技术实现风险、使用者信用风险进行风险管控。本文将层次分析法引入引入水域综合治理项目风险评估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项目风险评估的研究方法,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唐家凯[6](2021)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随着各行各业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剧增,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可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情复杂是我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污染、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新时期我国沿黄河流域保护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区域的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特征不同,导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低下因素和特征不尽相同,多维度综合评价和精准识别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得越来越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多维度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精准识别水资源困境的前提,也是制定差别化区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的基础。因此,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及障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对提高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流域水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内涵、水资源承载力测评研究、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相关研究进展基础之上,综合考虑了沿黄河九省区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实际现状,以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复杂多要素作为研究视角,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理论框架模型,构建了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组合赋权法,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2004-2018年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引入物理学常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模型理论,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及两两子系统承载力之间耦合协调性,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进一步利用障碍度函数,定量研究了影响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系统、全面揭示了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及成因所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均向协调、健康方向不断推进,但整体水体仍处于发展欠佳水平。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整体朝有序良好方向发展。2004-2018年九省区四个子系统承载力水平均呈逐年提高态势,但不难看出,社会和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水平的增速是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四倍,社会和经济子系统在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中逐渐占据主导型地位,水资源、生态环境逐渐成为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瓶颈和制约因素。沿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时间序列上均呈现逐年稳步提升趋势,但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区域性波动特征,区域间表现出的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总体来看,沿黄河九省区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差异性呈现逐年变小趋势。(2)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整体水平处于高水平耦合、初步协调阶段,空间差异性明显,两两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呈现明显的分异特征。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特征为稳步降低趋势,但整体处于高耦合阶段,流域上游和中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明显高于下游地区;2004-2018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耦合协调性从勉强协调过渡到初步协调。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和山东;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度均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内部耦合指数范围在[0.8674,0.9903];2004-2018年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均向有序协调方向发展,但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内部协同机制亟待完善。(3)通过运用障碍度函数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水资源准则层是影响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准则层。上游四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城市化率、人均GDP、森林覆盖率、当年造林面积、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有效灌溉率、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中游三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程度、产水模数。下游两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量、化肥施用强度、当年造林面积、产水模数。(4)水资源系统需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具体建议包括:(1)建立健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治理体制机制,总体上形成文化引领、以水定需的协同治理原则以及“生态、经济、资源、民生、文化”的“五大要素”、“多元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协同治理体系(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民等)。(2)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3)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强化全民节水意识。社会经济系统需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建议包括:(1)改进农业用水技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2)调整产业结构,缩小上中下游经济社会水平差距;(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生态环境系统需强化生态环境管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体建议包括:(1)构建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河长制”,激励“民间河长制”在黄河流域治理中的独立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环境社会组织引领公众深度参与的公众参与新机制;(2)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制定跨省补偿、跨流域补偿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偿等精准补偿机制;(3)创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以水污染、水土流失治理为核心目标,监测评估沿黄九省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程度,探索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及税收激励等综合治理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理论和制度基础。

杨景娜[7](2020)在《汾河流域典型黄土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以临汾市为例》文中认为山西省临汾市坐落于山西省西南部,属于典型黄土区,汾河流域流经临汾市中心,流域面积为10310平方公里,是临汾市最大的河流。本研究是以临汾市为主要目标来研究汾河流域典型黄土区的生态脆弱性,这对于汾河流域的生态修复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以2013、2017年临汾市的TM遥感影像数据和环境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基于“敏感-压力”模型的指标评价体系,选取了11个评价指标,并运用Arc GIS软件和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一共将临汾市划分为五个生态脆弱程度等级:微度、轻度、中度、重度和极度脆弱。在所得出的结果中从地域和县级行政区两个层面对临汾市进行生态脆弱性方面的评价,分析出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的时间、空间分布,并分析了影响临汾市生态脆弱性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构建出临汾市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采用“敏感-压力”评价框架,分别在敏感层水平面上选取8个指标:地形坡度、土壤侵蚀强度、海拔、坡向、土地利用类型、多年平均降雨量、土壤类型和植被覆盖度;在压力层水平面选取3个指标:人口密度、人均GDP和人均水资源量。再通过运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来确定各个主要成分的贡献率,最后在计算得出的环境脆弱性指数数值的基础上对临汾市的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2)系统评价临汾市生态环境脆弱性:本文分析了2013年至2017年间临汾市生态脆弱性的时空格局。2013年至2017年,生态脆弱性指数从3.26变化为3.12,有向良好趋势方向发展。此外,2013至2017年度期间,生态脆弱程度微度和中度分别增加了2.74%和2.86%,轻度、重度和极度均是呈现减少状态,分别减少了0.1%,3.03%和3.46%。2017年生态脆弱性等级结果中显示,临汾市的生态环境主要为轻度脆弱和中度脆弱,分别占24.98%和25.70%,主要分布在临汾市西部地区;其中重度脆弱也有很大比重,占比22.99%,主要分布在临汾市东部地区;微度脆弱和极度脆弱分别占相对较小的比例,为10.73%和15.61%,分布主要在临汾市中部地区。(3)根据空间主成分分析法所计算出的特征向量和其贡献率值可知,影响临汾市生态脆弱性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是植被覆盖度、年均降雨量、坡度和人类活动因素。并且临汾市的生态脆弱性主要是因为自然条件的因素,但是人为活动是后期土地干扰的主要因素。

陈垚[8](2020)在《黄河泥沙沉积物演化特征及物源示踪》文中研究表明《汉书·沟洫志》曾记载:“中国川源以百数,莫着于四渎,而河为宗”,将黄河誉为“四渎之宗”。黄河的治理工作在我国历朝历代都属于重点,由于特殊的河情,使得流域内的水沙关系复杂多变,其治理问题也成了难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提出,意味着黄河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黄河问题的关键在于泥沙,泥沙问题的根源在于水少沙多。因此对黄河泥沙沉积物演化特征及其物源进行深入研究和甄别,可为黄河治理及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科技支持,进而推动流域高质量发展。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基础之上,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黄河泥沙沉积环境展开了系统全面地研究工作。以约50km为间隔采集黄河上游青海省久治县至下游入海口的河漫滩泥沙沉积物,以及上游玛曲(深7m)、刘家峡(深5m)、中游柳林—吴堡(深7m)和下游开封(深4m)等四个钻孔泥沙沉积物作为黄河泥沙沉积环境研究的载体,结合地球化学、沉积学、水文学及数学地质统计等方法揭示了黄河泥沙空间演化特征及物源信息,从而构建了基于层次聚类的粒度端元模型及物源示踪的多端元混合模型,对黄河泥沙搬运机制与物源区泥沙贡献率进行计算,提出了黄河泥沙沉积物物源分析体系,为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及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黄河泥沙沉积物的沿程粒度组分受地质环境和水利工程的影响较大。结合河漫滩与钻孔点泥沙沉积物的C-M图、粒度相、粒度频率曲线以及沉积判别函数,阐明了黄河泥沙沉积物的沉积特性。建立基于层次聚类的粒度端元模型,揭示了河漫滩与钻孔泥沙沉积物各粒径颗粒在运移过程中的主要搬运形式及搬运机制。上游至下游,黄河水动力条件及沉积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主要是河流的选择性运输、支流的汇入、河道形态的改变以及人类活动共同影响的结果。2.基于黄河泥沙沉积物的烧失量、红化率与磁化率的沿程变化规律,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判别不同河段沉积物的形成条件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烧失量、红化率与磁化率可作为黄河泥沙物源分析的基础指标,能够有效反映人类活动干扰下黄河泥沙沉积环境的变化情况;黄河泥沙的物源为干流沿岸侵蚀、风沙入黄以及支流携沙入黄。3.黄河泥沙沉积物石英颗粒微形态多以棱角—次棱角状为主,上游流经黄土高原段及刘家峡钻孔泥沙沉积物发育着V型撞击坑、水下磨光面以及麻点麻面等复合结构,说明该段泥沙沉积物与宁夏河东沙地、乌兰布和沙漠以及库布齐沙漠等风成砂的有效输入有关。根据河漫滩与钻孔泥沙沉积物石英颗粒微形态之间的欧氏距离判断出泥沙入黄模式由上游未流经黄土高原段的河流近源侵蚀向中游的支流携沙入黄转变。4.河漫滩与钻孔泥沙沉积物矿物组合类型均以碎屑矿物为主,黏土矿物次之,碳酸盐矿物较少,铁氧矿物仅在部分点位检出。通过对不同钻孔点沉积物矿物含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防洪、居民用水和灌溉的需要,水库排、蓄水调节作用是导致钻孔不同深度矿物含量呈周期变化的主要原因。将矿物含量变化情况与沿岸地质、地形地貌进行对比,推断出黄河石嘴山—巴彦淖尔段泥沙沉积物多来自于西北风作用下乌兰布和沙漠的流动沙丘;而巴彦淖尔—托县—三江口段泥沙沉积物多来自于库布齐沙漠、黄土高原、沿岸的支流以及大规模季节性的降雨将沿岸的碎屑物质携带入黄。5.黄河泥沙沉积物化学组成常量元素以Si O2、Al2O3及Ca O为主,伴有少量Fe2O3、Mg O、Na2O和K2O;微量元素中Ti、P、Mn、Zr、Ba以及Sr含量较多,而Cr、V、Rb、Zn、Ni、Pb、Y、Nb和Ga含量较少。采用Sr、V、Ni、V/Ni以及Sr/Ba等指标进行沉积环境识别与粒度特征判别结果基本一致。泥沙沉积物中Zr元素含量随河漫滩泥沙沉积物粒径的粗化明显增加;Ca O和Ti含量在清水河附近呈现较高水平;K2O和Sr含量则在十大孔兑附近含量较高。利用Sr/Ca和Ti/K值的区域分布能够较好区分宁夏河东沙地、支流、库布齐沙漠以及乌兰布和沙漠入黄对黄河泥沙的影响程度。6.利用黄河泥沙物源的判别结果,建立端元混合模型,确定了物源区对黄河泥沙沉积物的贡献率,并绘制黄河泥沙沉积物物源区贡献率分布图。结果表明:上游未流经黄土高原段河道中仅有52.4%的泥沙被黄河携带至刘家峡附近;上游宁蒙段以腾格里沙漠与乌兰布和沙漠的风沙入黄为主,并且该段超过75%的河漫滩泥沙被携带至窟野河入黄口附近;贯穿黄土高原的祖厉、清水二河也携带了大量泥沙入黄,并且对邻近地区黄河流域泥沙的贡献率达到71.9%;中游泥沙主要以窟野河、汾河、无定河、渭河携带泥沙为主;下游泥沙多源于上、中游泥沙运移至平坦地带的沉积。同时,考虑径流、支流流域面积、沿岸地形、气候及源岩等自然背景因素,对黄河泥沙物源分析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鉴于黄河自然环境与社会功能特点,提出因地制宜改善黄河流域水沙关系的措施,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翟小艳[9](2020)在《介休市城镇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及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饮用水安全与人类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它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也是国家和政府所关注的大事。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介休市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和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必须重视水源地安全建设。本文通过对介休市城镇饮用水水源(城区水源地和兴地水源地)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水源地地质环境条件,从水量、水质、生态、监控与管理、应急能力五个方面选取31个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法和专家判断法,筛选22个指标构建了介休市城镇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序关系分析法、层次分析法、隶属度函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了水源安全评价模型,对水源地进行安全评价。根据安全评价结果,针对水源地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提出相应地安全建设措施。主要研究结论为:(1)介休市城镇饮用水水源超采,已形成城区-宋古超采区,水质存在潜在污染源,植被覆盖率较低,监控和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应急水源地和应急监测能力。(2)构建的介休市城镇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体系共22个指标,其中水量安全指标6个,分别为工程供水能力、地下水开采率、城镇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业灌溉亩均用水量和年均降水量;水质安全指标6个,分别为水质类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工业废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农用化肥施用负荷和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生态安全指标4个,分别为植被覆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水土流失治理率和土壤盐渍化程度;监控与管理安全指标4个,分别为资金保障、安全监控、保护区管理和管网漏失率;应急能力安全指标2个,分别为应急水源地和应急监测能力。(3)两个饮用水水源地综合评判指数值分别为1.5619和1.6307,评价结果均为安全。(4)现状水源地仍存在不安全隐患,提出水源安全建设措施有:在水量方面,缩减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建设介休市大水网工程、建立供水调度配置方案和提倡节约用水;在水质方面,进行封闭管理和非点源综合治理;在生态方面,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植被覆盖率;在监控与管理方面,建立自动监控系统、进行排查性监测、建设现代化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和强化部门监督;在应急能力方面,建立应急水源地和提升应急监测能力。

田小靖[10](2020)在《黄土高原流域侵蚀产沙变化及其驱动因素》文中指出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使得水土资源遭到破坏,土地生产力降低,流域侵蚀产沙过程加剧。近几十年来随着降雨量减小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以及生态恢复政策的出台与贯彻落实,黄土高原流域侵蚀产沙环境得以改善,水土流失面积缩小,治理效益显着。因此,研究黄土高原环境要素的变化与流域侵蚀产沙的关系,可进一步明确未来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方向和方法。本研究收集并整理了黄土高原河流46个水文控制站1961-2016年输沙序列、231个雨量站1961-2014年日降雨资料、1981-2016年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序列、数字高程模型(DEM,90×90m)、1990/2000/2005/2010四期土地利用数据,以及4963座骨干淤地坝与研究区2017年的梯田空间分布数据,选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累积距平法、Pettitt突变检验法和水文情势突变方法等定量分析了黄土高原流域侵蚀产沙时空变化特征和入黄沙量变化,辨析了侵蚀产沙的主要驱动因子:降雨、植被、地形水系、土地利用和水保措施的变化特征;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分析流域侵蚀产沙与各驱动因子的相关性,筛选出侵蚀产沙关键驱动因子;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法(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产沙与关键驱动因子的关系模型,探究流域侵蚀产沙对降雨、植被、土地利用等环境要素变化的响应,主要结论如下:(1)1961-2016年黄土高原黄河干流和支流年输沙量均呈极显着减小趋势(p<0.01),且发生两次突变,经历了高输沙阶段、稳定输沙阶段和低输沙阶段。干流兰州、头道拐、龙门和潼关站年输沙量多年均值分别为0.50、0.88、5.66和8.28亿t/a。主要支流洮河、皇甫川、窟野河、无定河和渭河等输沙量逐年代减小,且年代间差异显着,大部分支流突变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黄土高原各子流域区间产沙量呈显着减小趋势(p<0.01),且黄河中游部分区间产沙量为负值,输沙模数从早期的大于20000 t/km2/a减小至4000 t/km2/a以下。(2)1961-2016年期间黄土高原流域侵蚀产沙在逐年减少,干流不同区间入黄沙量也随之减少,其中头道拐-龙门区间来沙量对黄河泥沙含量变化影响最大。兰州-头道拐、头道拐-龙门和龙门-潼关区间入黄沙量多年平均值分别为0.38、4.77和2.62亿t,减小速率分别为0.0151、0.1848和0.0617亿t/a。(3)黄土高原降雨呈不显着减小趋势,而植被呈极显着上升趋势,在空间上两者分布特征一致,表现为由西北向东南递增。1981-2016年植被恢复向好,其中黄河中游渭河、泾河、北洛河和无定河,以及延河等植被恢复最明显;1990-2010年期间该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有林地、草地和耕地,约占区域总面积90%,且林地和草地占比在逐年增加,耕地在逐年减小。(4)影响黄土高原流域侵蚀产沙变化的关键驱动因子为年降雨量(P)、植被盖度(NDVI)、草地面积占比(GR)和河网密度(Rd),与输沙模数关系模型表达式为:Sm=0.0014P+0.4648NDVI-3.8468Rd+2.1555GR-0.5476,模型决定系数为0.848,且模型验证效果R2达到0.507,验证效果较好。

二、汾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汾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作用及其拦沙贡献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黄河水沙变化
        1.2.2 黄河中游区生态建设及其水沙效应
        1.2.3 淤地坝减水减沙效益
        1.2.4 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与管理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韭园沟流域和裴家峁流域
        2.1.2 大理河流域
        2.1.3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2.2.1 场次洪水
        2.2.2 侵蚀性降雨量及径流泥沙
        2.2.3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2.2.4 梯田
        2.2.5 淤地坝
    2.3 本章小结
3.淤地坝建设对小流域径流-输沙过程影响
    3.1 流域径流、输沙过程变化
        3.1.1 径流过程
        3.1.2 输沙过程
    3.2 淤地坝对流域水沙关系影响
        3.2.1 径流输沙相关性分析
        3.2.2 径流输沙差异性分析
        3.2.3 水沙关系变化
    3.3 淤地坝对不同降雨类型的水沙过程影响
    3.4 淤地坝对小流域泥沙输移比影响
        3.4.1 典型暴雨下淤地坝拦沙特征
        3.4.2 淤地坝对泥沙输移比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淤地坝拦沙量模型构建及淤地坝分布对流域输沙量影响
    4.1 大理河水沙变化特征
        4.1.1 侵蚀性降雨量、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
        4.1.2 水沙关系变化对输沙量影响
    4.2 大理河流域骨干坝时空分布
        4.2.1 建坝历程
        4.2.2 骨干坝空间分布特征
    4.3 淤地坝拦沙量模型构建与验证
        4.3.1 模型构建
        4.3.2 模型验证
    4.4 淤地坝对流域输沙量影响
        4.4.1 淤地坝逐年拦沙量变化特征
        4.4.2 淤地坝拦沙量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
        4.4.3 淤地坝时空分布对流域输沙量影响
    4.5 本章小结
5.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贡献率研究
    5.1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水沙变化
        5.1.1 黄河干流
        5.1.2 主要支流
    5.2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骨干坝时空分布
        5.2.1 骨干坝建坝历程
        5.2.2 骨干坝空间分布
        5.2.3 主要流域骨干坝淤积特征
    5.3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量变化特征
        5.3.1 淤地坝拦沙量计算及验证
        5.3.2 骨干坝与中小型坝拦沙量占比变化
        5.3.3 主要地貌区淤地坝拦沙特征
    5.4 淤地坝拦沙对流域输沙量影响
        5.4.1 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量贡献率
        5.4.2 主要流域淤地坝拦沙贡献率变化趋势
    5.5 本章小结
6.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建设与管理建议
    6.1 骨干坝拦沙能力预测
        6.1.1 河口镇-潼关区间
        6.1.2 主要流域
    6.2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建设潜力
        6.2.1 淤地坝建设适宜区识别
        6.2.2 淤地坝建设潜力
    6.3 淤地坝建设与管理建议
    6.4 本章小结
7.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

(2)汾河流域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及时空演变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景观生态风险敏感性指数
        1.2.2 水土流失敏感性指数
        1.2.3 生物多样性敏感性指数
        1.2.4 综合生态敏感性指数
        1.2.5 空间自相关分析
        1.2.6 圈层分析
    1.3 数据来源及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单指标生态敏感性时空分布
    2.2 综合生态敏感性时空变化
    2.3 生态敏感性空间集聚特征
        2.3.1 生态敏感性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2.3.2 生态敏感性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2.4 生态敏感性圈层变化分析
3 讨论
    3.1 指标共线性检验
    3.2 汾河流域生态敏感性演变动因
4 结论

(3)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水土流失治理的研究进展
        1.2.2 相关研究方法的研究进展
        1.2.3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区概况
    2.1 相关概念
        2.1.1 水土流失的内涵
        2.1.2 水土流失的类型
        2.1.3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2.2 研究区概况
        2.2.1 自然地理概况
        2.2.2 社会经济概况
        2.2.3 山西省水土流失现状
第三章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动态分析
    3.1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3.1.1 Mann-Kendall趋势检验基本原理
        3.1.2 数据来源
        3.1.3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趋势检验
    3.2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动态变化
        3.2.1 沿黄4 市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动态变化
        3.2.2 沿黄19 县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动态变化
    3.3 小结
第四章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驱动因素分析
    4.1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4.1.1 指标选取原则
        4.1.2 指标体系构建
        4.1.3 指标含义及获取
        4.1.4 数据来源
    4.2 嵌入熵权的灰色关联模型
        4.2.1 熵权法基本理论
        4.2.2 灰色关联分析法
    4.3 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驱动因素灰色关联度分析
        4.3.1 整体关联度分析
        4.3.2 加权关联度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成效显着
        5.1.1 水土流失治理的阶段性问题
        5.1.2 水土流失治理的驱动因素分析
    5.2 结论
第六章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6.1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问题
        6.1.1 资金投入有待加大
        6.1.2 种草措施有待完善
        6.1.3 监管工作有待加强
    6.2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防治措施
        6.2.1 拓宽投资渠道、完善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
        6.2.2 完善政策、因地制宜、做好宣传工作
        6.2.3 完善监管、加强联动、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6.2.4 加强水土流失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做法
    6.3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一 、均值化略表
    附录二 、绝对差略表
    附录三 、关联系数略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参与的课题

(4)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黄土区典型流域水沙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2.1.1 降水数据
        2.1.2 径流、泥沙数据
        2.1.3 土地利用数据
    2.2 研究方法
        2.2.1 水文序列变化趋势分析
        2.2.2 水文序列突变分析
        (1)滑动t检验。
        (2)YAMAMOTO指数法。
        2.2.3 水沙变化的贡献率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2 流域水文要素变化趋势与突变分析
    3.3 水文要素演变程度分析
    3.4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影响水沙变化的定量分析
4 讨 论
    4.1 气候变化对流域水沙的影响
    4.2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沙的影响
    4.3 与其他水沙变化归因研究结果的对比
5 结 论

(5)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风险评估与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依据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1.3.1 国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1.3.2 国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
        2.1.1 工程项目风险概念
        2.1.2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
        2.1.3 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概念
    2.2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2.2.1 工程项目风险控制
        2.2.2 工程项目风险类型
    2.3 层次分析法
        2.3.1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2.3.2 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
第3章 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概况
    3.1 蔚汾河岚县水域概况
        3.1.1 蔚汾河基本情况
        3.1.2 蔚汾河岚县水域情况
    3.2 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的背景和目标
        3.2.1 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的背景
        3.2.2 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的目标
    3.3 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主要内容
        3.3.1 污染源治理工程
        3.3.2 生态恢复工程
    3.4 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运作模式
        3.4.1 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及投融资主体
        3.4.2 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合作周期
        3.4.3 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费用结构
        3.4.4 项目最终考核分数与费用支付比例
    3.5 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风险识别与分类
        3.5.1 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风险初步分类
        3.5.2 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风险最终分类
第4章 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的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4.1 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风险评估层次结构模型确定
    4.2 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风险评估准则层一致性条件确定
    4.3 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风险评估标准层风险权重确定
        4.3.1 外部政策风险权重确定
        4.3.2 建设风险权重确定
        4.3.3 法律风险权重确定
        4.3.4 融资风险权重确定
        4.3.5 运营风险权重确定
第5章 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的风险评估
    5.1 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外部政策风险等级计算
    5.2 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建设风险等级计算
    5.3 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法律风险等级计算
    5.4 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融资风险等级计算
    5.5 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运营风险等级计算
第6章 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风险管控的对策
    6.1 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风险分担主体
    6.2 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风险控制措施
        6.2.1 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外部政策风险控制
        6.2.2 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建设风险控制
        6.2.3 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融资风险控制
        6.2.4 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运营风险控制
        6.2.5 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法律风险控制
        6.2.6 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其他风险控制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致谢

(6)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1.2.2 水资源承载力地域研究进展
        1.2.3 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2.4 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循环经济理论
    2.2 内涵界定
        2.2.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界定
        2.2.2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分析
第三章 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概况
    3.1 地理区位状况
    3.2 地形地貌状况
    3.3 气候水文状况
        3.3.1 气候条件
        3.3.2 水文条件
    3.4 水资源状况
    3.5 社会经济状况
        3.5.1 人口数量
        3.5.2 城市化进程
        3.5.3 经济发展水平
        3.5.4 科学技术水平
    3.6 生态环境状况
        3.6.1 生态环境质量
        3.6.2 污染排放
        3.6.3 环境保护治理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4.1 模型构建
        4.1.1 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关系
        4.1.1.1 水资源子系统分析
        4.1.1.2 社会子系统分析
        4.1.1.3 经济子系统分析
        4.1.1.4 生态环境子系统分析
        4.1.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4.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3.1 水资源子系统指标选取
        4.1.3.2 社会系子统指标选取
        4.1.3.3 经济子系统选取
        4.1.3.4 生态环境子系统选取
        4.1.4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筛选
        4.1.4.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4.1.4.2 KMO与 Bartlett球形检验
        4.1.4.3 主成分结果分析
        4.1.5 评价指标体系二次优化
        4.1.6 评价指标体系可信度分析
        4.1.7 指标数据标准化及权重确定
        4.1.7.1 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4.1.7.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4.1.7.3 指标综合权重
        4.1.8 综合评价模型及分级标准
    4.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评价
        4.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
        4.2.1.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1.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3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3.1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3.2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4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4.1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4.2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5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5.1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5.2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分析
    5.1 模型构建
        5.1.1 耦合度模型
        5.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5.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空分异特征
        5.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5.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演化分析
    5.3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5.3.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序变化
        5.3.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空间演化分析
    5.4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度时空分异格局
        5.4.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5.4.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分异特征
    5.5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5.5.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
        5.5.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及政策建议
    6.1 模型构建
    6.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度诊断
        6.2.1 准则层障碍因子分析
        6.2.2 沿黄河流域上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2.3 沿黄河流域中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2.4 沿黄河流域下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3 提升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6.3.1 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2 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3 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4 宁夏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5 内蒙古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6 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7 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8 河南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9 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汾河流域典型黄土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以临汾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生态脆弱性概述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2 研究区域
    2.1 地理环境
    2.2 自然资源
    2.3 环境问题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4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筛选
    4.1 评价体系指标的构建
        4.1.1 指标选取原则
        4.1.2 研究区评价指标筛选
    4.2 评价指标选取
        4.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4.2.2 指标描述
5 数据收集处理
    5.1 数据收集
    5.2 遥感影像预处理
    5.3 气象数据插值
    5.4 土地利用信息的提取
    5.5 植被覆盖度的提取
        5.5.1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计算
        5.5.2 植被覆盖度的计算
        5.5.3 植被覆盖度结果
    5.6 地形数据的提取
        5.6.1 海拔
        5.6.2 坡度
        5.6.3 坡向
6 生态脆弱性评价
    6.1 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
        6.1.1 数据标准化
        6.1.2 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
        6.1.3 数据贡献率计算
        6.1.4 生态脆弱性分级
    6.2 各县域生态脆弱性面积统计
    6.3 生态脆弱性时间演变
7 区域尺度生态脆弱性驱动因子
    7.1 生态脆弱性驱动因子
    7.2 水土流失与生态脆弱性
    7.3 植被覆盖与生态脆弱性
    7.4 人为活动与生态脆弱性
8 总结
    8.1 对策和建议
    8.2 研究结论
    8.3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黄河泥沙沉积物演化特征及物源示踪(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黄河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与水文
        2.1.3 地质地貌
    2.2 黄河流域河道特征与侵蚀强度概述
        2.2.1 黄河河道特征与径流量关系
        2.2.2 黄河流域主要地区侵蚀强度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品采集
        2.3.2 样品分析
第三章 基于黄河泥沙沉积物粒度特征的沉积环境识别
    3.1 黄河泥沙沉积物粒度特征
        3.1.1 河漫滩泥沙沉积物粒度特征
        3.1.2 钻孔泥沙沉积物粒度特征
    3.2 粒度相特征对成因的指示
    3.3 基于粒度特征的黄河泥沙沉积物物源分析
    3.4 基于层次聚类分析的粒度端元混合模型
        3.4.1 模型的建立
        3.4.2 粒度端元分解
        3.4.3 粒度端元指示的沉积动力环境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黄河泥沙沉积物物理化学性质的沉积环境指示
    4.1 黄河泥沙沉积物物理化学性质演化特征
        4.1.1 河漫滩泥沙沉积物理化学性质演化特征
        4.1.2 钻孔泥沙沉积物物理化学性质演化特征
    4.2 黄河泥沙沉积物理化学性质与粒度的相关性
    4.3 黄河泥沙沉积物物理化学性质对沉积环境的指示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黄河泥沙沉积物石英颗粒微形态的物源分析
    5.1 黄河泥沙沉积物石英颗粒微形态特征
        5.1.1 河漫滩泥沙沉积物石英颗粒微形态特征
        5.1.2 钻孔泥沙沉积物石英颗粒微形态特征
    5.2 黄河泥沙沉积物石英颗粒微形态相似性分析
    5.3 黄河泥沙沉积物石英颗粒微形态指示的物源信息
    5.4 小结
第六章 基于黄河泥沙沉积物矿物成分的物源分析
    6.1 黄河泥沙沉积物矿物演化特征
        6.1.1 河漫滩泥沙沉积物矿物演化特征
        6.1.2 钻孔泥沙沉积物矿物演化特征
    6.2 黄河泥沙沉积物矿物示踪研究
    6.3 黄河泥沙沉积物矿物成分物源区指数与成熟度指数
        6.3.1 河漫滩泥沙沉积物矿物成分物源区指数与成熟度指数
        6.3.2 钻孔泥沙沉积物矿物成分物源区指数与成熟度指数
    6.4 黄河泥沙沉积物矿物成分指示的物源信息
    6.5 小结
第七章 基于黄河泥沙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的物源分析
    7.1 黄河泥沙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演化特征
        7.1.1 河漫滩泥沙沉积物常量及微量元素演化特征
        7.1.2 钻孔泥沙沉积物常量及微量元素演化特征
    7.2 河漫滩及钻孔泥沙沉积物化学风化定量分析
    7.3 黄河泥沙沉积物化学元素示踪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黄河泥沙沉积物物源分析体系及水土保持意义
    8.1 基于端元分析的黄河泥沙物源区贡献率定量计算
        8.1.1 基础理论
        8.1.2 物源区泥沙贡献率计算结果与讨论
    8.2 黄河泥沙沉积物物源影响因素
        8.2.1 流域面积对黄河泥沙输运量的影响
        8.2.2 径流对黄河泥沙输运量的影响
        8.2.3 沿岸地形对黄河泥沙输运量的影响
        8.2.4 气候对黄河泥沙输运量的影响
        8.2.5 源岩、地质及地貌类型对黄河泥沙输运量的影响
        8.2.6 黄河泥沙物源分析体系的建立
    8.3 物源区泥沙贡献率对黄河水土保持的指导
    8.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9)介休市城镇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及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饮用水源安全评价
        1.2.2 饮用水源安全建设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介休市基本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2.1 地形
        2.2.2 地貌
    2.3 河流水系
    2.4 气象特征
    2.5 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2.5.1 地质条件
        2.5.2 水文地质条件
    2.6 森林植被条件
    2.7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8 地下水开发现状
        2.8.1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8.2 地下水超采区现状
        2.8.3 地下水水质现状
第三章 介休市城镇饮用水水源现状
    3.1 城区水源地
        3.1.1 基本概况
        3.1.2 保护区划分
        3.1.3 现状概述
    3.2 兴地水源地
        3.2.1 基本概况
        3.2.2 保护区划分
        3.2.3 现状概述
    3.3 水源地存在问题
第四章 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
    4.1 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体系构建
        4.1.1 评价指标的初选
        4.1.2 评价指标的筛选
    4.2 水源地安全评价
        4.2.1 权重计算
        4.2.2 隶属度计算
        4.2.3 模糊综合评判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源安全建设措施
    5.1 水源地已实行措施
    5.2 水源地安全建设措施
        5.2.1 水量安全
        5.2.2 水质安全
        5.2.3 生态安全
        5.2.4 监控与管理安全
        5.2.5 应急能力安全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黄土高原流域侵蚀产沙变化及其驱动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河流水沙变化
        1.2.2 河流水沙变化驱动因素
        1.2.3 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应
        1.2.4 流域侵蚀产沙环境变化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2.1.2 气象与水文
        2.1.3 植被与土壤
        2.1.4 水土流失现状
        2.1.5 社会经济条件
    2.2 研究资料
    2.3 研究方法
        2.3.1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2.3.2 皮尔逊相关系数法
        2.3.3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黄土高原流域侵蚀产沙时空演变特征
    3.1 黄土高原河流输沙量时间演变特征
        3.1.1 输沙量年际、年代和趋势变化
        3.1.2 输沙量突变及阶段性特征
    3.2 黄土高原流域侵蚀产沙时空变化特征
        3.2.1 黄土高原子流域分区
        3.2.2 不同子流域侵蚀产沙趋势性变化及差异性
        3.2.3 输沙模数时空演变特征
    3.3 黄土高原河流入黄沙量变化
        3.3.1 黄土高原河流不同区间入黄沙量变化
        3.3.2 黄土高原河流不同区间不同时间段入黄泥沙量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土高原流域侵蚀产沙驱动因素变化特征
    4.1 降水指标变化特征
        4.1.1 降水指标选取
        4.1.2 降水指标时间变化特征
        4.1.3 降水指标空间分布特征
    4.2 植被覆盖时空变化
        4.2.1 植被覆盖时间变化特征
        4.2.2 植被覆盖空间分布特征
    4.3 地形与水系特征空间差异分析
        4.3.1 地形和水系指标选取
        4.3.2 子流域区间地形指标特征
        4.3.3 子流域区间水系指标特征
    4.4 土地利用与水保措施变化
        4.4.1 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变化
        4.4.2 黄土高原水保措施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土高原流域侵蚀产沙与驱动因子关系模型建立及评估
    5.1 黄土高原流域侵蚀产沙与驱动因子相关性分析
    5.2 黄土高原流域侵蚀产沙与驱动因子的关系模型及评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不足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汾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作用及其拦沙贡献率研究[D]. 杨媛媛.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汾河流域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及时空演变特征[J]. 刘海龙,王炜桥,王跃飞,丁娅楠,田庆春. 生态学报, 2021(10)
  • [3]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D]. 秦雪芬.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4]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黄土区典型流域水沙变化的影响[J]. 马耘秀,夏露,范毅,高艳艳. 水土保持学报, 2021(02)
  • [5]蔚汾河岚县水域综合治理项目风险评估与管控研究[D]. 孙丽.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6]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D]. 唐家凯. 兰州大学, 2021(09)
  • [7]汾河流域典型黄土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以临汾市为例[D]. 杨景娜.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黄河泥沙沉积物演化特征及物源示踪[D]. 陈垚. 长安大学, 2020
  • [9]介休市城镇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及建设研究[D]. 翟小艳.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10]黄土高原流域侵蚀产沙变化及其驱动因素[D]. 田小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标签:;  ;  ;  ;  ;  

汾河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