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米种子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玉米种子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一、中国玉米种业的机遇和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陈超[1](2021)在《甘肃敦煌种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孙彤彤[2](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史文娜[3](2020)在《山东莘州种业有限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如今的公司运作活动里,营销方案的设计与执行对其发展与生存均有着重大价值。尽管中国种业公司在前面几十年内实现了一定发展,但纵观全球种业企业发展,我国种业企业在多个方面与世界领先水平的种业企业相比,还有明显不足,尤其在现代市场营销方面,更是相距甚远。山东莘州种业作为国内中小型种业企业的一个代表,自2006年成立以来,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长为年销售额5000万的大田作物种子公司。随着市场品种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成为了莘州种业的当务之急。本文基于当前种业企业的发展环境,阐述了国内种业企业的生存现状,通过对“SWOT”、“五力模型”、“PEST”等工具的应用来对山东省莘州种业公司展开了全面的研究,总结了该公司目前的优势和劣势,找出了在营销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同时,结合企业产品体系,运用“STP”方法确定了莘州种业的目标市场及各产品的市场定位,基于7Ps策略来从形象展现、分销、产品质量、服务环节、人才、产品价格、促销活动几点进行全面设计,为公司产品营销策略的实施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同时为确保营销方案的详细执行,从人事、服务、监管组织这三个方面来对详细保障策略进行设计。通过对山东莘州种业营销策略的研究,为目前环境下国内大田作物种子企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屈中华[4](2020)在《先锋公司玉米种子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阶段我国玉米种业面临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由于国家政策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玉米种植效益下降、农民购种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造成玉米种子企业经营困难重重。本文基于玉米种业当前的发展环境,以北方春玉米区的先锋公司为研究对象,旨在为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也期望为同行企业提供参考,有力促进玉米种子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先锋公司目前的营销现状,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玉米种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运用“PEST”、“SWOT”工具对先锋公司所处的营销环境展开了深入的分析,总结先锋公司的营销优劣势和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先锋公司所具有的品种资源、种子质量、新品种研发和技术服务等优势,运用“STP”、“4P”法则进行了准确的市场细分及目标市场选择,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技术服务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制定了具体的营销行动计划。组合营销策略主要包括:严把种子质量关,对新产品加强精准的优势区定位;主要采取价值定价,同时根据竞争环境变化及产品田间表现等及时调整价格策略;通过渠道下沉,减少渠道层级,增加零售渠道等措施维护渠道稳定;在产品促销环节注重农户体验,以田间观摩会为主拉动农户的需求;通过增值的技术服务提高终端农户的满意度等。所有的营销策略的立足点在于种子的质量,如果缺乏种子质量保证,所有的策略将毫无意义可言。在立足根本的同时,要紧跟行业发展趋势,通过技术服务撬动终端农户对先锋玉米种子的需求,只有在提供给农民高质量玉米种子的基础上切实深化和落实技术服务,关心农民的切身利益,从而逐渐赢得农户对产品和服务的认可,随着忠诚农户的不断增加,公司业务才能获得持续发展。同时,为保证市场营销策略的顺利实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通过对先锋公司营销策略的研究,对其营销策略进行优化创新,充分发挥公司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提出以需求创造为杠杆,拉动终端农户的需求,实现厂家、渠道、农户的三方共赢,为当前形势下国内玉米种子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杨媛[5](2019)在《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Y种业公司财务诊断及改进研究》文中认为种子的培育是种植产业的核心科技,传承着种植产业的命脉。当前种业面临着性状优良、覆盖特点广泛且适宜全程机械化种植品种匮乏的困境,这一困境在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的玉米上表现尤为突出。除此之外,国内玉米种子多年来供大于求,种子企业的经营面临着挑战。在激烈的竞争中,想要做强做大就要审时度势,及时自我诊断,发挥优势,规避风险,弥补不足,清除进军国际化道路上的障碍。本文选取Y种业公司为诊断对象,其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种子企业,结合哈佛分析框架,进行全方位诊断,诊断过程包含四个层面内容。首先是战略分析,通过PEST分析角度,识别外部宏观条件变动对战略实施的影响,通过SWOT分析角度识别自身竞争力,内外结合分析所实施的增长型、扭转型、防御型、多样型的战略。其次是会计分析,识别关键科目的会计政策及估计,重点分析研发支出、存货、固定资产三项。再次是财务分析,关注与财务风险、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盈利质量、发展能力相关的指标变化,选取2013-2017年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纵向比对,同时选取均具有育繁推一体化实力的三家种业公司进行横向对比,经营的玉米种子在三家公司中占重要地位,且均拥有自己品牌的优势品种,在玉米种业市场上互为竞争对手。为较真实反映财务健康状况,引入现金流进行杜邦综合分析。最后是前景分析,在宏观上定性分析机遇与风险,利用F值预警模型定量测算风险。财务诊断结果分成战略、会计、财务的层次加以总结。战略诊断结果有生产销售战略得当、人员及经营战略不足,会计诊断结果有存货管理见成效、固定资产利用问题、研发缓慢问题、研发支出后续计量问题,财务诊断结果有费用管控严格、优势品种高毛利率、盈利质量降低问题、现金流短缺问题等。根据诊断结果提出了人员改动、拓展经营、强化建设的战略改进意见,对研发支出实施减值测试与增强研发信息披露的会计改进建议,提升固定资产管理、加大研发投资、加强成本控制、加强现金流管理的财务改进建议,以期指导公司长远稳健地发展,冲击国际领先种企地位。

马琨[6](2019)在《吉林省玉米种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更是粮食消费大国,种业安全关系国计民生,事关国家农业长期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作为传统农业大国,我国已有上千年农耕历史,但放眼全球,种业发展仍相对滞后。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生活水平提高,如何保障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如何满足膳食结构调整升级需求,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聚焦热点。玉米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来源,其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及战略作用在我国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玉米种业安全早已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和最重要环节。吉林省作为我国玉米主产区,在平衡全国粮食市场中始终发挥着“稳压器”功能,玉米种业发展问题至关重要。伴随我国种业市场的逐步开放,跨国种子企业凭借雄厚的资本积累、先进的技术装备、优质的产品服务,给吉林省乃至全国玉米种业造成巨大冲击。虽然吉林省近年来玉米产量一直保持较高态势,但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却远不及欧美农业发达国家,玉米种业缺乏竞争力是重要原因。因此,在农业转型升级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如何提升吉林省玉米种业竞争力,探寻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对推进吉林省玉米种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以竞争力评价等相关理论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核心,深入剖析吉林省玉米种业的现状及现存问题,系统评价吉林省主栽玉米品种的生产效率和种子企业竞争力,科学研判市场需求变化和玉米品种有效供给能力,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提出玉米种业竞争力提升的具体路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一是系统分析国际玉米种业发展概况及经验借鉴。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研,从玉米种业发展历程、发展现状、政策法规和生产现状四个方面,系统分析美国玉米种业发展概况,同时借鉴德国和法国玉米商业化育种模式,在差距分析基础上,提出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的经验借鉴。二是测度吉林省主栽玉米品种生产效率。构建了玉米品种生产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并通过实地调研取得原始数据,利用SPSS22.0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均值比较、方差计算、平均数比较、相关分析等,证明调查问卷可信。应用DEA-SBM模型,采用DPSV16.05软件对选取的21个玉米品种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并对结果中非有效决策单元进行冗余分析,提出改进建议。三是评价吉林省主要玉米品种所属种子企业的竞争力。构建了玉米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及企业调研获取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BP神经网络模型方法,利用SPSS22.0软件,对获取的21家种子企业数据进行处理,得到5个主成分。基于BP神经网络原理,构建一个三层的种子企业BP神经网络结构,将5个主成分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运用Matlab2015b软件对构建的三层BP神经网络进行误差训练,得出吉林省21家种子企业相对竞争力指数,系统分析了竞争力差异成因。四是深入探究基于市场需求变化的吉林省玉米品种有效供给能力。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从专用型玉米需求、高品质玉米品种需求,以及节本增效、规模化经营等方面对吉林省玉米生产趋势进行研判,分析当前吉林省玉米品种有效供给能力,深入挖掘吉林省玉米种子企业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根源,提出提高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五是基于国情省情,提出了基于商业化育种模式的玉米种业提升路径。商业化育种模式共分四个部分:一是构建全产业链分工机制。即以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为三个维度,从品种的选育与改良、审定与监管、推广与应用三个阶段,针对各主体承担的具体任务,做好信息整合及育种有机衔接;二是构建信息平台。该信息平台涵盖政府管理保障平台、信息与资源管理平台和服务保障平台,以确保资源共享、分工协作;三是构建资源共享机制。包含决策机制、投入机制及运行机制,明确风险承担与利益分配、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拟有效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保障各主体合作关系的持续稳固;四是构建商业化育种的战略联盟合作模式。提出以种子企业研发为主体,配套政府专项资金、政策及法律法规支持,通过自有及购买的种质资源库、自建及租借的试验基础设施库、聘用及兼职方式形成科技人员库及积累和转移形成技术信息库等方式,借助现代生物技术不断革新构建新品种商业化育种模式。最后提出吉林省玉米种业应坚持突出中校企业育种的主体地位、成立行业发展协会以及推进企业并购重组的发展路径。

陆龙千[7](2019)在《基于波特钻石理论模型对广西种业竞争力的分析》文中指出中国种子产业伴随改革开放同步改革四十年来,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化。种子市场逐渐迈向深度开放,市场经营主体的转变和对外资的准入更是增加种业市场的变数。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种业发展全球化的趋势也愈发明显。广西作为种业大省(区),近年来种子产业在发展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从全局来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在种业全球化和科研创新为发展驱动的趋势下,本文基于“波特钻石理论模型”,通过对广西种业发展中依托的“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行竞争”以及“政府和机遇”6个的竞争力要素进行拆解分析,采用了归纳总结和定性分析等方法来综合研究广西种业的现状和竞争力优势,发现从生产要素分析,广西地理、气候条件有一定优势,种质资源丰富,稻种尤为。广西种子行业从业人数逐年上升,但从事育种科研的人员数量没有增加,企业科研能力不强,广西种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还需加大力度;从需求条件分析,广西重点种子企业销售额全国占比低,种子销售利润几年来增长缓慢;从相关及支持性产业分析,广西种业各相关支持性产业的发展存在不足,农资、物流业等直接相关的行业还需要同步前进;从政府和机遇分析,政府投入力度越来越大,相关法律政策更加完善,为广西种业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全球市场一体化趋势明显、局势多变,负面清单的发布,国内种业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对企业提出更高要求,迫使企业求变,向创新方向发展。基于钻石理论模型,本文针对广西种子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和不足,结合广西种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包括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加快科研创新步伐、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专业,做精做细、开辟国外市场、加快相关行业发展速度、加大政府资金投入、继续加强种子质量监督等几方面适应广西种子产业未来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杨燕茹[8](2018)在《中国玉米种业对外开放水平及其适度性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种子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农作物种业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随着农作物种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外资加速布局我国种业市场,玉米种业已成为外资涉足最广泛的领域之一。玉米种业如果对外开放不足,就不利于发展壮大,如果开放过度,又可能会带来产业安全问题。所以,正确认识我国玉米种业对外开放的现状和对外开放的适度性,以最大程度确保玉米种业和国家粮食安全,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玉米种业对外开放水平及其适度性进行分析。首先,构建玉米种业对外开放与适度性的概念框架,分别界定了对外开放的承诺水平、实现水平、适度性以及相应评估指标。然后,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定性分析对外开放对我国玉米种业产生的影响。接着,通过梳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现状和外资进入中国玉米种业的主要进程,对玉米种业在发展和对外开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出总结。最后,依据构建的概念框架和相应评估指标,实证评估中国玉米种业对外开放水平以及对外开放的适度性。评估结果表明,在我国引进外资和贸易进口总体政策更加开放的背景下,玉米种业对外开放的承诺水平较低,但近几年相关政策法规有更加开放的趋势。受制于总体上较低的玉米种业对外开放承诺水平,玉米种业对外开放的结果即实现水平也较低,从变化趋势来看,诸多指标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适度性的评估结果表明,从静态看,目前中国玉米种业属于开放比较不足,从动态看,玉米种业总体向着开放比较适度的方向发展,民族玉米种业的竞争力在适度开放过程中得到提升。根据开放水平及适度性的评估结果,玉米种业未来仍然要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只有坚持适度开放才能确保产业安全。此外,要不断提升民族种业竞争力以应对外资挑战。据此,提出进一步提升民族玉米种业竞争力的建议: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优化玉米种子产业结构,加大对玉米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尚能,曹小勇[9](2017)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黄羊河种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农业供给侧改革,玉米种植面积调减;《种子法》修改以及品种审定制度改革,品种井喷;玉米价格大幅下滑,种植效益下降;劳动力老龄化,种子严重供过于求,种业寒冬向纵深发展。从玉米种子研发环节开始,到生产基地、经营企业、批发商、零售商及种子电商,都面临着挑战。在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大环境下,黄羊河种业如何认清发展形势,如何维持生产和进一步的发展,立足自身产业发展现状,在挑战与机遇面前,笔者认为,节本增效,提质创新,是黄羊河种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同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弥补产业短板,提升核心竞争力是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航标。

张宁宁[10](2015)在《开放环境下中国种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位于生产链条的最前端,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我国种业市场开放较晚,国内种业竞争力较弱,同时,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跨国种业巨头不断进入我国种业市场,给国内种子企业带来先进研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对其发展造成了极大压力,政府从维护粮食安全及提升国内种子企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种业发展的相关规定,颇有几分壮大自身实力应对“狼来了”的意思。1997年《关于设立外商投资农作物种子企业审批和登记管理的规定》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种业市场的开放,2000年《种子法》正式实施以及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种业市场化进程进入了新阶段,到今天为l止,我国种业市场的发展状况到底如何?跨国种业公司对我国种业安全产生了哪些影响?制约国内种业竞争力提升主要因素是什么?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及政策效果如何?是当前学术界关注也是本研究拟回答的问题。本文在对我国种业市场发展现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以国内种业市场开放为研究的出发点,首先运用经济学等理论对跨国种业公司的经营行为进行了分析,理论上剖析了跨国种业公司的并购行为及对国内种业市场的影响机制,接着选取了种业市场中两个重要的微观行为主体——企业、农户分别进行分析。在对56家国内骨干种子企业2010—2012年的经营绩效进行描述性分析后发现,整体看,国内种子企业经营绩效维持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体现在经营利润、品种审定数以及种子销售额都呈现增长趋势。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找出了影响国内种子企业净利润的因素,发现科研投入、企业净资产越多以及成立时间越早的企业获利能力越强,国有控股企业较非国有控股企业获利能力强。另外还对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和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进行了案例分析,剖析了发展模式,总结了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针对影响玉米种植农户品牌选择行为的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化、专业化程度,假种子的存在以及报纸或传单及乡农技站的推荐或号召等因素会对农户选择外资品牌种子的行为产生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①跨国种业公司的并购行为是基于利润最大化的市场行为,在国内种子市场份额不断增加的背后是强大的研发能力及规模化研发效率。国内种子企业应对并购的前提是企业研发能力足够强大,现阶段可能的途径是做到国内种子企业间的强强联合。②通过对56家国内种子骨干企业经营绩效比较及实证分析后认为:科研投入增加确实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并且能够实现国内种子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目的,但如何真正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即研发能力还需要更加明确的政策措施,简单的增加投入效果不一定最好,如何优化、完善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间的合作模式是企业及政府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③当前的科企合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开放环境下种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强化企业在商业化育种中的主体地位,更好的促进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产学研相结合是未来科企合作的新方向。④基于对影响玉米种植农户品牌选择行为因素的实证分析后发现,随着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外资品牌的玉米种子市场占有率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假种子的存在客观上促进了外资品牌种子在国内种业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乡农技站的推荐或号召对农户选择行为会产生影响。上述结论能部分解释作为外资品牌代表的“先玉335”推广面积迅猛增加的原因,那就是在保证种子品质的基础上做好产权保护及品种防伪工作,积极拓展品牌宣传渠道,针对玉米种植大户开展一对一重点服务。相反,国内种子企业在上述方面做得不够,这也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以上研究发现对种业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根据以上分析,本文的主要政策建议是:一是继续推动种业市场改革,建立“公平、透明”的种业市场环境。二是探索提高企业研发能力的新机制。三是积极开展科企合作交流活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四是加大基层种子监管力度,加大对制售假种不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对于当前的我国种业市场而言,机遇与风险并存,可喜的是政府及时认识到可能产生的风险并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针对外资的进入应客观地从经济学角度来认识,而不应该增加太多个人臆断,重要的是集所有力量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加强品种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国种业市场竞争力,维护粮食安全。

二、中国玉米种业的机遇和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玉米种业的机遇和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2)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1.2.7 研究述评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文章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
        2.1.1 产业的内涵
        2.1.2 农业的内涵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要素禀赋理论
        2.2.3 竞争优势理论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山东莘州种业有限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市场营销理论基础
        2.1.1 4Ps理论及7Ps理论
        2.1.2 4Cs理论
        2.1.3 4Rs理论
        2.1.4 STP理论
    2.2 营销环境分析工具
        2.2.1 PEST分析
        2.2.2 五力模型
        2.2.3 SWOT分析
    2.3 种子企业营销策略研究综述
第3章 莘州种业外部环境分析
    3.1 公司基本情况
    3.2 宏观环境分析
        3.2.1 政治环境
        3.2.2 经济环境
        3.2.3 社会文化环境
        3.2.4 技术环境
    3.3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3.3.1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3.3.2 潜在进入者的压力
        3.3.3 替代品的压力
        3.3.4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3.3.5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第4章 莘州种业内部条件分析
    4.1 资源分析
        4.1.1 物质资源
        4.1.2 人力资源
        4.1.3 知识产权资源
        4.1.4 企业文化资源
    4.2 能力分析
        4.2.1 生产加工能力
        4.2.2 产品研发能力
        4.2.3 组织管理能力
        4.2.4 市场营销能力
    4.3 SWOT分析
第5章 莘州种业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与实施
    5.1 确定目标市场
        5.1.1 市场细分
        5.1.2 目标市场
        5.1.3 市场定位
    5.2 市场营销7Ps策略
        5.2.1 产品策略
        5.2.2 价格策略
        5.2.3 分销策略
        5.2.4 促销策略
        5.2.5 人员策略
        5.2.6 形象展示策略
        5.2.7 服务过程策略
第6章 莘州种业市场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6.1 组织管理保障措施
        6.1.1 快速高效的组织结构
        6.1.2 健全管理制度及财务管理体系
    6.2 客户服务保障措施
        6.2.1 严格管控市场,保护经销商权益
        6.2.2 以客户为中心,深度把控细节
        6.2.3 利用现代化平台实现技术服务支持
    6.3 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6.3.1 人员招聘
        6.3.2 人员培训
        6.3.3 加强激励机制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先锋公司玉米种子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2章 先锋公司玉米种子营销现状及问题
    2.1 我国玉米种子市场概况
    2.2 先锋公司玉米种子营销现状
    2.3 先锋公司玉米种子营销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第3章 先锋公司玉米种子营销环境分析
    3.1 先锋公司玉米种子市场营销外部环境
    3.2 先锋公司玉米种子市场营销内部环境
    3.3 先锋公司玉米种子市场营销SWOT分析
第4章 先锋公司玉米种子营销策略制定及实施
    4.1 先锋公司玉米种子的STP分析
    4.2 先锋公司玉米种子营销策略的选择
    4.3 先锋公司玉米种子营销策略的实施
    4.4 先锋公司玉米种子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Y种业公司财务诊断及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财务诊断与哈佛分析框架的理论概述
    2.1 财务诊断理论
        2.1.1 财务诊断概念
        2.1.2 财务诊断方法
        2.1.3 财务诊断意义
    2.2 财务诊断与财务分析的关系
        2.2.1 财务分析概念
        2.2.2 诊断与分析的联系
        2.2.3 诊断与分析的区别
    2.3 哈佛分析框架理论概述
        2.3.1 哈佛分析框架整体逻辑思路
        2.3.2 哈佛分析框架具体应用步骤
        2.3.3 哈佛分析框架优势
第三章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Y种业公司财务诊断过程
    3.1 Y种业公司经营情况介绍
        3.1.1 基本信息与组织架构简介
        3.1.2 生产与经营状况简介
        3.1.3 财务状况简介
    3.2 战略分析
        3.2.1 外部宏观条件分析
        3.2.2 自身竞争力识别
        3.2.3 自身战略实施情况分析
        3.2.4 战略分析小结
    3.3 会计分析
        3.3.1 识别Y种业公司关键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3.3.2 分析Y种业公司关键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3.3.3 会计分析小结
    3.4 财务分析
        3.4.1 Y种业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3.4.2 引入现金流的改进杜邦分析
        3.4.3 连环替代法下各因素影响情况分析
        3.4.4 财务分析小结
    3.5 前景分析
        3.5.1 Y种业公司机遇与风险预测
        3.5.2 基于“F分数模型”的Y种业公司财务预警
        3.5.3 前景分析小结
第四章 Y种业公司财务诊断结果
    4.1 战略诊断结果
        4.1.1 生产战略确保了产品品质
        4.1.2 销售战略紧跟市场潮流
        4.1.3 员工结构不够科学化
        4.1.4 战略的实施局限于单一经营品类
    4.2 会计诊断结果
        4.2.1 存货管理见成效
        4.2.2 固定资产未充分利用
        4.2.3 研发进程缓慢
        4.2.4 研发费用后续计量缺少对减值测试的关注
    4.3 财务诊断结果
        4.3.1 费用管控越来越严格
        4.3.2 高毛利率推动公司盈利
        4.3.3 财务风险水平较低
        4.3.4 盈利质量下滑
        4.3.5 现金流时而短缺
    4.4 诊断结果的原因分析
        4.4.1 营业收入水平逐年下降
        4.4.2 研发投入不足
        4.4.3 固定资产管理不够规范
        4.4.4 公司人员专业程度较低
第五章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Y种业公司改进建议
    5.1 战略层面改进建议
        5.1.1 精简员工结构,重视高端人才
        5.1.2 稳住当下后拓展经营品类
        5.1.3 建设平台型种业公司
    5.2 会计层面改进建议
        5.2.1 对研发项目实施减值测试
        5.2.2 加强对研发支出的信息披露
    5.3 财务层面改进建议
        5.3.1 对固定资产精益管理,提升利用率
        5.3.2 加大研发投资,推进研发进程
        5.3.3 优化收入水平,加强成本控制
        5.3.4 加强经营现金流管理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的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吉林省玉米种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玉米的地位和战略作用
        1.1.2 玉米种业的地位和战略作用
        1.1.3 玉米在吉林省的地位和战略作用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1 种业竞争力研究现状
        1.3.2 商业化育种研究现状
        1.3.3 玉米供给侧研究现状
        1.3.4 生产效率研究现状
        1.3.5 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3.6 研究现状评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1.4.1 主要内容
        1.4.2 论文框架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种子产业与种子行业
        2.1.2 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
        2.1.3 玉米种业
    2.2 理论基础
        2.2.1 波特竞争理论
        2.2.2 比较优势理论
        2.2.3 制度变迁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系统科学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外玉米种业发展分析及经验借鉴
    3.1 国外玉米种业发展概况
        3.1.1 美国玉米种业发展概况
        3.1.2 德国玉米商业化育种模式
        3.1.3 法国玉米商业化育种模式
    3.2 国内玉米种业发展概况
        3.2.1 国内玉米种业发展历程
        3.2.2 国内玉米种业发展现状
        3.2.3 国内玉米种业政策法规
        3.2.4 国内玉米生产现状
    3.3 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概况
        3.3.1 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历程
        3.3.2 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现状
        3.3.3 吉林省玉米种业政策法规
        3.3.4 吉林省玉米生产现状
    3.4 吉林省玉米种业存在的差距
        3.4.1 技术差距
        3.4.2 资源差距
        3.4.3 规模差距
    3.5 商业化育种模式经验借鉴
        3.5.1 国外商业化育种模式经验总结
        3.5.2 对吉林省的启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DEA-SBM模型的吉林省玉米品种生产效率研究
    4.1 玉米品种生产效率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4.1.1 生产效率测度指标选取原则
        4.1.2 生产效率投入-产出指标设定
    4.2 问卷检验与描述性统计
    4.3 DEA模型与方法
        4.3.1 CCR模型
        4.3.2 BCC模型
        4.3.3 DEA-SBM模型
    4.4 效率测算及结果分析
        4.4.1 DEA-SBM模型测算
        4.4.2 非有效决策单元冗余分析
    4.5 提升吉林省玉米品种生产效率政策建议
        4.5.1 加快种业资源整合,培植省内驰名种业
        4.5.2 加大科研投入,重视育种单位研发能力建设
        4.5.3 完善良种补贴政策,增加技术采用补贴种类
        4.5.4 加强补贴调节,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
        4.5.5 创新低成本、高产出耕作模式,加快集约化进程
        4.5.6 加大玉米种植技术示范推广,鼓励农户尝试新技术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主成分分析-BP神经网络的吉林省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
    5.1 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1 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5.1.2 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设定
    5.2 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数据
    5.3 主成分分析-BP神经网络模型与方法
        5.3.1 主成分分析模型与方法
        5.3.2 BP神经网络模型与方法
    5.4 竞争力评价及结果分析
        5.4.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竞争力分析
        5.4.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竞争力训练
        5.4.3 种子企业竞争力指数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市场需求变化的吉林省玉米品种有效供给能力研究
    6.1 吉林省玉米生产趋势研判
        6.1.1 专用型玉米需求稳中有升
        6.1.2 高品质玉米品种需求加强
        6.1.3 种植过程注重节本增效
        6.1.4 玉米规模化种植程度提高
    6.2 新趋势下吉林省玉米品种供给能力现状
        6.2.1 专用型玉米品种缺口大
        6.2.2 优质品种仍显不足
        6.2.3 省外品种占主导地位
    6.3 供给不足的根源分析
        6.3.1 育种与推广脱节
        6.3.2 体制机制相对落后
        6.3.3 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6.3.4 市场竞争持续加剧
        6.3.5 种业呈现局部泡沫化
    6.4 提高吉林省玉米品种供给能力的对策建议
        6.4.1 推进培植规模化种子企业
        6.4.2 强化种子企业育种主体地位
        6.4.3 提高种子企业经营能力
        6.4.4 加快优良品种选育进程
        6.4.5 建立健全配套体制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吉林省玉米种业竞争力提升的模式及路径
    7.1 传统育种模式及现存问题
        7.1.1 传统育种模式
        7.1.2 现存问题
    7.2 科企合作育种模式及现存问题
        7.2.1 科企合作育种模式
        7.2.2 现存问题
    7.3 基于商业化育种模式的玉米种业竞争力提升路径
        7.3.1 商业化育种模式构建
        7.3.2 吉林省玉米种业路径选择
    7.4 促进吉林省商业化育种保障措施
        7.4.1 完善配套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
        7.4.2 加大育种研发投入力度
        7.4.3 注重科研管理人才储备
        7.4.4 聚焦特色玉米品种选育和推广
        7.4.5 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共享体系
        7.4.6 循序渐进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导师简介

(7)基于波特钻石理论模型对广西种业竞争力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概况
        1.2.2 国外种业发展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
    2.1 钻石理论模型
        2.1.1 竞争相关理论
        2.1.2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概述
    2.2 相关概念
3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种业的发展成效
    3.1 世界种业的发展及市场现状
        3.1.1 世界种业现代体系发展
        3.1.2 全球种业市场现状
        3.1.3 世界种业发展特征
    3.2 近年来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3.2.1 中国种业的发展成效
        3.2.2 国内种子企业发展经营概况
        3.2.3 国内种业监管与服务体系
4 广西种业现况概述
    4.1 广西种业基本情况
        4.1.1 广西区自然环境和地域条件
        4.1.2 农作物种子基本情况
        4.1.3 农作物种子科研创新
        4.1.4 种业信息工作进展
    4.2 广西种业发展历程
        4.2.1 非商品阶段
        4.2.2 政府控制阶段
        4.2.3 产业化推进阶段
        4.2.4 新型种业体系建设
5 基于波特理论模型的广西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5.1 生产要素分析
        5.1.1 自然资源要素
        5.1.2 种质资源要素
        5.1.3 人力资源要素
        5.1.4 科技资源要素
        5.1.5 资本和基础设施要素
    5.2 需求条件分析
        5.2.1 需求结构
        5.2.2 需求规模和成长
    5.3 相关及支持性产业
        5.3.1 相关物流业
        5.3.2 相关农资、米粉产业
    5.4 企业战略、结构和同行竞争分析
        5.4.1 典型企业战略
        5.4.2 企业结构
        5.4.3 同行竞争
    5.5 政府因素分析
        5.5.1 政府投入
        5.5.2 政府政策
    5.6 机遇
        5.6.1 环境开放
        5.6.2 负面清单
        5.6.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
    5.7 小结
6 基于钻石模型广西种业竞争力提升建议
    6.1 生产要素方面
        6.1.1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6.1.2 加快科研创新步伐
        6.1.3 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6.2 需求条件和企业战略方面
        6.2.1 避免种业大而不强
        6.2.2 突出专业,做精做细
        6.2.3 开辟国外市场
        6.2.4 强化监事会作用
    6.3 相关支持性行业和政府方面
        6.3.1 加快相关行业发展速度
        6.3.2 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6.3.3 加强政府信息传递
        6.3.4 继续加强种子质量监督
        6.3.5 继续出台支持政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国玉米种业对外开放水平及其适度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玉米种业对外开放的研究
        1.2.2 关于产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测度研究
        1.2.3 关于产业对外开放水平的适度性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玉米种业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种子产业链
        2.1.2 玉米种业
    2.2 玉米种业对外开放水平的界定
        2.2.1 玉米种业对外开放承诺水平
        2.2.2 玉米种业对外开放实现水平
    2.3 玉米种业对外开放的适度性界定
        2.3.1 适度性的界定与评估指标
        2.3.2 竞争力的界定与评估指标
3 开放对中国玉米种业的影响
    3.1 积极影响
        3.1.1 丰富种质资源
        3.1.2 借鉴营销理念
        3.1.3 完善市场定位
        3.1.4 提升研发水平
        3.1.5 产生竞争效应
    3.2 消极影响
        3.2.1 推高种子价格
        3.2.2 挤占种子市场
        3.2.3 威胁粮食安全
        3.2.4 陷入模仿陷阱
4 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现状及对外开放情况
    4.1 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现状
        4.1.1 种子市场规模
        4.1.2 品种推广状况
        4.1.3 种业研发能力
        4.1.4 知识产权保护
        4.1.5 市场监管能力
    4.2 外资进入中国玉米种业的基本情况
        4.2.1 研发情况
        4.2.2 投资情况
        4.2.3 贸易情况
    4.3 本章小结
5 中国玉米种业对外开放水平及其适度性评估
    5.1 基于规则层面的玉米种业对外开放的承诺水平
        5.1.1 玉米种业对外开放承诺水平:政策法规变迁
        5.1.2 玉米种业对外开放承诺水平评估结果总结
    5.2 基于结果层面的玉米种业对外开放的实现水平
        5.2.1 玉米种业对外开放的广度实现水平
        5.2.2 玉米种业对外开放的深度实现水平
        5.2.3 玉米种业对外开放实现水平评估结果总结
    5.3 玉米种业对外开放的适度性分析
        5.3.1 竞争力绩效评估
        5.3.2 竞争力潜力评估
        5.3.3 适度性评估结果
6 主要结论与启示
    6.1 主要结论
        6.1.1 玉米种业对外开放水平与适度性概念框架的主要发现
        6.1.2 玉米种业对外开放水平与适度性实证评估的主要发现
    6.2 主要启示
致谢
参考文献

(9)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黄羊河种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种业发展现状及形势分析
    1.1 认清发展形势, 减缓放慢发展速度
    1.2 明确自身企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黄羊河种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1 供给侧结构调整, 让制种产业走精品之路
    2.2 种业改革方向是重点, 创新产业发展是动力
    2.3 玉米种子企业将经历阵痛结合的挑战
    2.4 种业板块面临机遇, 核心竞争力是关键
3 黄羊河种业发展策略探析
    3.1 以“互联网+”的方式开展购销活动
    3.2 探索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3.3 品种研发是根本, 不能避重就轻
    3.4 销售是企业实现经济提升的关键点

(10)开放环境下中国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相关概念及理论回顾
        1.2.2 与种业发展相关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创新及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2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中国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种业发展的全球化背景
        2.1.1 世界种业发展历程
        2.1.2 世界种业发展现状及特征
    2.2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种业发展
        2.2.1 中国种业发展历程
        2.2.2 中国种子市场规模
        2.2.3 中国种业发展及研发特征
        2.2.4 中国种子贸易概况
        2.2.5 中国种业市场中的跨国种业公司
    2.3 中国的种业发展政策
        2.3.1 关于促进中国种业发展的政策法规
        2.3.2 关于外资进入国内种业市场的政策法规
        2.3.3 良种补贴政策实施现状及评价
    2.4 中国种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第三章 跨国种子公司并购行为及影响机制分析
    3.1 问题的提出
    3.2 相关研究及综述
    3.3 跨国种业公司进入影响机制分析
        3.3.1 基本假定
        3.3.2 基于利润函数的经济学分析
    3.4 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四章 我国种子企业经营绩效及比较分析
    4.1 问题的提出
    4.2 国内骨干种子企业及经营状况
        4.2.1 研究对象及企业的基本情况
        4.2.2 国内骨干种子企业经营绩效
    4.3 影响种子企业经营绩效的因素分析
        4.3.1 模型设定及估计方法
        4.3.2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4.3.3 研究发现和政策含义
    4.4 国内典型种子企业案例剖析与经验借鉴
        4.4.1 中种集团典型案例分析
        4.4.2 隆平高科典型案例分析
        4.4.3 典型企业案例分析小结
第五章 我国种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
    5.1 问题的提出
    5.2 我国种业科企合作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5.2.1 传统科企合作模式
        5.2.2 现代种业合作模式
    5.3 产学研合作联盟相关理论
    5.4 种业产学研合作联盟的探索与实践
        5.4.1 产学研合作联盟——“1+5”玉米联合体产生背景及现状
        5.4.2 “1+5”玉米联合体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5.4.3 小结
    5.5 政策含义
第六章 玉米种植农户品牌选择行为及影响分析
    6.1 背景及相关研究
    6.2 数据来源和研究设计
    6.3 影响农户外资品牌选择行为因素的统计分析
    6.4 影响农户外资品牌选择行为因素的实证分析
    6.5 稳健性检验
    6.6 研究发现和政策含义
第七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中国玉米种业的机遇和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敦煌种业发展战略研究[D]. 陈超. 武汉轻工大学, 2021
  • [2]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3]山东莘州种业有限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史文娜. 山东大学, 2020(05)
  • [4]先锋公司玉米种子营销策略研究[D]. 屈中华. 吉林大学, 2020(08)
  • [5]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Y种业公司财务诊断及改进研究[D]. 杨媛.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6]吉林省玉米种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D]. 马琨. 吉林大学, 2019(08)
  • [7]基于波特钻石理论模型对广西种业竞争力的分析[D]. 陆龙千. 广西大学, 2019(01)
  • [8]中国玉米种业对外开放水平及其适度性研究[D]. 杨燕茹.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9]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黄羊河种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析[J]. 尚能,曹小勇. 中国种业, 2017(12)
  • [10]开放环境下中国种业发展研究[D]. 张宁宁.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中国玉米种子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