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始兴市南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与珍稀植物

广东省始兴市南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与珍稀植物

一、广东始兴南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及珍稀植物(论文文献综述)

肖家亮,李荣生,钟慧聪,魏懿鑫,庄礼凤[1](2021)在《基于红外相机技术调查广东始兴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6月—2020年12月期间,采用红外相机技术调查了广东始兴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鸟类和兽类的物种多样性。红外相机监测期间,累计有效工作时长11960个相机日,回收照片视频51961份,进行筛选处理以后,有效照片共计7843张,其中拍摄兽类和鸟类的有效照片共6185张,隶属于9目17科,包括野生兽类有3目9科14种,鸟类有6目8科19种。其中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7种,占物种比例的21.2%。分别为: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斑林狸(Prionodon pardicolor)、白眉山鹧鸪(Arborophila gingica)、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白鹇(Lophura nycthemera)、蛇雕(Spilornis cheela)和红角鸮(Otus sunia);属于广东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物种3种,分别为:白眉山鹧鸪(Arborophila gingica)、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和食蟹獴(Herpestes urva);属于中国特有种的有2种,白眉山鹧鸪(Arborophila gingica)和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us)。

肖家亮,吴林芳,李荣生,黄萧洒,覃俏梅[2](2021)在《广东始兴南山木本植物群落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研究广东始兴南山自然保护区的木本植物群落结构特征,通过在不同海拔高度设置3个1 hm2的典型植物群落样地,并对其物种组成、多样性、径级结构、生物量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共有木本植物193种,隶属于60科115属,其中中海拔样地的物种数最多,为127种,隶属于44科80属,不同样地的优势树种存在差异,优势科主要是壳斗科、樟科。(2)木本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D)在不同样地间有差异,均随海拔升高呈现降低趋势。(3)高、低海拔区域的群落径级结构主要为小径级(Ⅰ级)个体,而中海拔样地的木本植物群落径级结构以Ⅰ级为主,Ⅱ、Ⅲ径级树木个体为辅,径级结构更加合理。(4)不同样地的木本植物根、主干、枝、叶生物量有明显变化,随海拔升高呈现升高趋势。该研究为始兴南山保护区的森林合理经营、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产力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李雄[3](2020)在《湖南东安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东安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南岭山脉西北侧的越城岭中段,属于云贵高原东缘向南岭山地及江南丘陵过渡的三岔口,山体广袤,区系的交汇与过渡强烈,区系成分复杂。越城岭植物资源破碎化严重,是植物区系研究上的薄弱地带,本研究从植物区系的特有性和过渡性着手,能一定程度反应这一重要山脉对植物的扩散分布的影响,阐述该山脉植物区系特点。此外,珍稀植物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中之重,评估统计保护区珍稀植物的资源现状,可为该区的珍稀植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自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于东安舜皇山开展八次野外调查,共采集标本1276号,2606余份,拍摄彩色图片6030余张,通过查阅以往采集标本和相关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出东安舜皇山种子植物名录,对研究区的种子植物区系组成、特有现象、地理联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本区在植物区系区划中位置;评估了本区的珍稀植物的资源现状和保护价值,并提出了保护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东安舜皇山植物区系组成丰富,共记录有野生种子植物162科716属1692种(含种下单位),其中裸子植物5科8属11种,被子植物157科708属1681种,被子植物构成了研究区主要的区系成分,其科属种分别占湖南植物的78.11%、35.58%和34.52%。2、东安舜皇山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在科级水平上热带分布占主要优势,为45.30%,R/T值为1.9,在属级水平上两者基本持平,R/T值为0.8,缺乏典型的热带性的科属,而且寡种科寡种属丰富,东亚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种类丰富,在属级水平上共占18.30%,这些表现为典型的亚热带区系性质。3、东安舜皇山植物区系过渡现象明显,深受华中区系影响,在狭域分布的物种分析中以雪峰山脉-越城岭分布的植物占主要优势,其中许多华中成分物种向南扩散到此,其次与南岭山地植物区系间有着密切联系,也有少量黔桂地区的物种渗入到舜皇山。4、东安舜皇山属于越城岭中段,与雪峰山余脉八十里大南山接壤,山体连绵宽广,两地区系植物相互渗透影响,植被类型与植物种类相似,分布有共同的狭域特有种,表明越城岭-南山这一高大山体的植物有着共同的形成历史,在植物区系区划中应划分为南岭植物亚省西南岭县为宜。5、东安舜皇山珍稀植物共计1 10种,对其保护价值、生态学习性、种群特征和受胁情况进行了统计,重点分析了其中具有特殊保护价值植物的资源现状,同时提出植物资源保护建议。6、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湖南省分布新记录植物六种,分别是彭县雪胆(Hemsleya pengxianensis)、台湾悬钩子(Rubus formosensis)、龙胜吊石苣苔(Lysionotus heterophyllus var.lasianthus)、灰帽薹草(Carex mitrata)、贵州黄堇(Corydalis parviflora)和羽脉赤车(Pellionia incisoserrata)。

唐忠炳[4](2019)在《寻乌县种子植物区系及野生果树资源研究》文中提出寻乌县位于江西东南端,地处赣、闽、粤三省交汇处,是南岭山地组成部分。上世纪五十年代,在该地发现了大量的热带植物区系成分,这些发现引起了江西植物学者的关注,寻乌也成为了江西植物区系研究上的“海南岛”。60多年来,对该地区的植物调查从未停止,然而这些调查并没有持续和系统研究。为此,2016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对寻乌县种子植物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标本采集,累计采集标本2341号。鉴定和查阅以往标本共计10000余份,并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整理出了完整的寻乌县种子植物名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本地区种子植物区系性质、特征、与相关地区的区系联系。本文利用系统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江西南部植物区系进行了分区。最后,在区系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详细掌握的物种类型和分布特点,结合当地果树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寻乌野生果树资源的特点和营养价值,为后续的果树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得到的结论如下:(1)寻乌县植物区系组成丰富,区系成分复杂。寻乌县种子植物多样性丰富,共有种子植物170科、757属、2056种(包括种下等级)。其中裸子植物7科、10属、13种;被子植物163科、747属、2043种。科、属的区系成分分析表明,170科,可划分为10个分布区类型及5个变型。757属,可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19个变型。(2)热带亚洲成分丰富。热带亚洲分布是本区系中最丰富的成分之一,该分布类型有88属,占非世界属的12.7%仅次于泛热带分布属。表明寻乌县种子植物区系的起源与古热带植物区系具有密切联系。(3)植物区系过渡现象明显。主要表现在寻乌地处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度区域,是南北植物区系交汇区。同时,境内海拔落差较大,导致区系成分在海拔梯度上也呈现出明显的过度现象,这种现象进而反应在水平方向上。(4)特有种丰富。仅在南岭山地东段分布的南岭山地特有种有:尖萼红山茶Camellia edithae、突脉青冈Cyclobalanopsis elevaticostata、福建山矾Symplocos fukienensis,还有长尾半枫荷Liquidambar caudata、细柄半枫荷Liquidambar chingii等种,这些成分也是南岭山地植物区系的标志性成分之一。仅在寻乌地区分布的特有种有:寻乌寒竹Gelidocalamus xunwue-nsis、毛籽红山茶Camellia trichosperma、寻乌阴山荠Yinshania sinuata subsp.qianwuensis、江西褐毛四照花Cornus ferruginea var.Jiangxiensis、江西全唇苣苔Deinocheilos jiangxiense。这些特有种也是南岭山地特有种重要组成之一。这些成分的存在,进一步说明了寻乌县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为物种分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5)江西南部植物区系区划。通过对江西南部(赣州)18个县区128个华南植物区系代表种的分布进行系统聚类和主成分分析,将江西南部植物区系划分为三个区域:寻乌区、三南区、寻乌-龙南以北区。同时,在吴征镒植物区系区划系统中,江西南部植物区系归属于该系统的两个地区,即南岭山地地区和华东地区,其中寻乌区归属于南岭东段亚地区,是南亚热带北缘地区,也是南亚热带植物区系重要组成部分。三南区归属于粤北亚地区。寻乌-龙南以北区归属于赣南-湘东丘陵亚地区。(6)新记录类群。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寻乌有江西新记录科1科,Ixonanthaceae黏木科;江西新记录属4属,Brainea苏铁蕨属、Ixonanthes粘木属、Hypserpa夜花藤属、Cheirostylis叉柱兰属;江西新记录种24种(包括种以下等级),Brainea insignis苏铁蕨、Beilschmiedia tsangii网脉琼楠、Neolitsea cambodiana var.glabra香港新木姜子、Cheirostylis chinensis中华叉柱兰、Stauntonia trinervia三脉野木瓜、Hypserpa nitida夜花藤、Helicia longipetiolata长柄山龙眼、Laurocerasus aquifolioides冬青叶桂樱、Laurocerasus marginata全缘桂樱、Laurocerasus undulata f.pubigera毛序尖叶桂樱、Lecanthus pileoides冷水花假楼梯草、Lecanthus pileoides歧序楼梯草、Castanopsis hystrix红锥、Microtropis gracilipes密花假卫矛、Viola changii张氏堇菜、Ixonanthes reticulata粘木、Diospyros eriantha乌材、Ardisia ensifolia剑叶紫金牛、Trachelospermum dunnii锈毛络石、Melodinus suaveolens山橙、Scutellaria subintegra两广黄芩、Scutellaria tenax韧黄芩、Salvia filicifolia蕨叶鼠尾草、Ilex sterrophylla华南冬青。(7)果树资源种类丰富,果实类型多样。寻乌县野生果树共有26科45属188种(含种以下等级)。野生果树果实类型共有7类。其中,重要野生果树资源代表种Vaccinium bracteatum乌饭树氨基酸种类丰富,含17种氨基酸且氨基酸总量地理变异较大。

龙丽娟[5](2019)在《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经济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带来了许多生态问题,环境和经济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这个问题也是当今全球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国也积极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做贡献,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将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写入宪法。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是对一定地域内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发展规划,对其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和功能分区并提出合理的保护建议和规划指导利于保护区的长远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是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体现。本文以生态保护为立足点,大量查阅目前国内外研究文献,深入保护区现场调研,整理分析已有相关材料和数据,利用ArcGIS技术对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生态敏感性进行研究,并且以生态敏感性分级结果为依据提出对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区划和发展建议,本文研究内容大致有以下几点:(1)本文在研究方法上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来构造评价因子的判断矩阵来计算每个因子的权重值,在图像处理方面运用ArcGIS来处理每个因子的栅格图像,再叠加计算因子权重来进行保护区生态敏感性等级分析和保护区功能区等级分区。(2)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经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多次实地考察之后,对研究区域的现状做了大致的分析。金童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植被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木林与竹丛、草灌丛和湿地植被等6个植被型组,共计44个群系;金童山自然保护区内维管束植物230科、878属、227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9种;金童山自然保护区内有脊椎动物31目92科27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5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动物37种、“中国濒危动物”30种。(3)本文在研究内容上结合保护区实际现状,从植被因子、水系因子、地形因子、动植物生境敏感度因子、人类活动因子五个方面选取植被类型、水域缓冲区、高程、坡度、坡向、动植物生境敏感度、道路缓冲区和土地利用类型八个指标构建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且根据研究区域动植物生境现状分别构建了具有针对性的动植物生境敏感度评价体系。本文以层次分析法和GIS加权叠加法对研究区域动植物生境敏感性和整体生态敏感性做了评价分析。(4)本文在研究结果上,将研究区域动植物生境敏感性及综合敏感性划分为五个等级,即低敏感性、较低敏感性、中敏感性、较高敏感性、高敏感性。以生态敏感性研究结果为依据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三个功能分区,即试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并且对每个功能区提出相应的规划建议和保护建议。

唐熙媛[6](2017)在《佛山市大南山小森林公园植物区系与植物资源》文中认为本文以大南山森林公园维管植物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实地勘查,标本采集、鉴定和参考前人所做的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南山森林公园的区系组成、特点、分布区类型、区系性质、植物资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大南山森林公园共有维管植物156科444属627种,其中,野生维管植物451种(占总数的71.93%),隶属于136科327属;栽培维管植物177种(占总数的18.07%),隶属于65科136属。野生植物中,种子植物408种(占野生种的90.67%),隶属于113科293属;蕨类植物43种(占野生种的9.33%),隶属于23科34属。2、大南山森林公园野生种子植物共113科293属408种。优势科有菊科Compositae、禾亚科Agrostidoid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茜草科Rubiaceae、樟科Lauraceae、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等。优势属有榕属Ficus、蓼属Polygonum、悬钩子属Rubus、蒲桃属Syzygium、野牡丹属Melastoma等。3、大南山森林公园植物分布类型具有典型的热带性质,其中热带和亚热带成分起最重要的作用。蕨类植物中去除世界分布类型外,在科、属上都以热带分布类型占优势,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100%和90.3%;种子植物去除世界类型后,在科级、属级水平上的热带成分和温带成分的比例分别为4.13:1和6.23:1,这说明本区系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也渗透有温带成分。4、大南山森林公园内单种科(属)和寡种科(属)较多。蕨类植物中单种科和寡种科(2种)共有15科,占蕨类植物总科数的65.22%;单种属和寡种属种共有19属,占蕨类植物总属数的82.61%。种子植物中单种科共58科,占本区内种子植物总科数的42.65%;单种属共221属,占本区内种子植物总属数的75.43%。5、大南山森林公园种子植物中木本植物占总种数的60.78%,其中常绿和落叶木本分别占50.00%和10.78%;草本植物占39.22%,以一年生草本为主,占21.57%;生活型组成以高位芽植物为主,生活型谱表现为高位芽植物>地面芽植物>一年生植物>地上芽植物>地下芽植物。6、大南山森林公园被子植物共有12种果实类型,且乔木、灌木和草本中肉果比例均高于干果比例。7、通过大南山森林公园与其它8个植物区系的相似性比较,大南山与广东郁南同乐大山和广西大明山的属相似性系数分别为60.71%和57.83%,关系最近,为近源关系;与湖南幕阜山和湖北神农架的属相似性系数较小,分别为24.78%和21.8%,关系最远,这也体现了大南山植物区系与北亚热带植物区系的区别。8、按植物用途将大南山森林公园野生植物分为药用植物资源、观赏植物资源、野生食用植物资源和工业用植物资源四大类。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种类有409种,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种类有127种,野生食用植物有125种,工业用植物212种。

刘欢[7](2017)在《陕西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资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陕西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为研究对象,运用点线结合、线路调查和随机调查的方法对该保护区内种子植物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科、属、种组成及区系特征,旨在更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编目,明确该区域野生植物资源数量及特征,并为其可持续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和依据。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种子植物丰富。陕西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1690种,隶属于143科、659属。其中裸子植物6科、13属、16种、4变种,双子叶植物118科、538属、1434种,单子叶植物19科、108属、236种。保护区内植物属、种多集中在大科、大属内,单属科、单种科、单种属含物种较少。2、地理成分复杂。该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科有分布类型9个、变型10个,属有分布类型15个,变型19个。科级地理成分中,保护区全部科的58.42%为热带分布,共计59科,其中的69.49%为泛热带成分,有41科。属级地理成分中,保护区全部属的48.83%为温带分布,共计292属,其中的55.82%为北温带成分,有163属。3、相邻地区植物区系关系密切。采用不同区域种的Sc值对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与相邻四个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成分进行对比,得出米仓山保护区植物区系以温带性质为主,与观音山、太白山和牛背梁保护区关系较为密切,其中与观音山保护区关系最为密切。4、发现新记录植物。对该保护区进行植物科考中发现6个陕西新记录种和2个陕西新记录属。5、珍稀濒危植物丰富。保护区分布的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7种,Ⅰ级与Ⅱ级保护种分别为7种、50种。陕西省珍稀濒危植物有20种濒危种,6种渐危种,6种稀有种。在应用型植物中,珍稀野生花卉植物22种,有毒植物82种,芳香药用植物104种。6、野生植物资源丰富。保护区共有野生植物资源141科、602属、1309种。其中,药用植物970种,观赏植物268种,油脂植物146种,饲用植物133种,材用类植物122种,纤维植物96种,鞣料植物96种,淀粉和糖类植物82种,芳香油植物57种,蜜源植物57种。综上所述,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复杂。植物资源丰富,保护价值极高。通过理清各植物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为深层次的保护和合理高效的利用这些植物资源提供数据参考。

汤欢[8](2016)在《兰科重要药用植物DNA条形码鉴定及其生态适宜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兰科植物是被子植物中最进化的类群和世界性大科之一,在全世界约有800属20 000~35 000种。兰科植物中可供药用的物种较多。由于生态环境遭破坏、过度采挖、科研滞后等因素,导致许多野生兰科药用植物的生境遭到破坏甚至丧失,野生兰科药用植物资源量急剧减少。兰科药用植物中的许多物种因其形态高度进化,物种之间仅有细微差异,从形态上对其进行鉴定较困难,急需寻求一种更高效的适宜用于鉴定兰科药用植物的方法。此研究运用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对兰科药用植物进行鉴定研究,探讨此分子鉴定法在鉴定兰科药用植物上的可行性,期望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能从分子水平支持兰科药用植物的传统形态分类,推动兰科药用植物鉴定研究。兰科药用植物是近年来开发的热点,重要问题之一就是生态适宜性问题,人们常常因所选择的引种地不适宜而使种植出的药材达不到药典规定的药材质量标准。鉴于这一现实问题,此研究期望寻求一种简便方法解决该问题,为兰科药用植物的引种提供科学支撑。此研究运用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对163份兰科药用植物样品进行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研究,并运用为研究药用植物产地生态适宜性而开发的“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GMPGIS)对其中较常用及珍稀濒危的19种兰科重要药用植物进行生态适宜性研究,并对在野外调查、鉴定及生态适宜性研究中发现的一种兰科齿唇兰属新种开展相关研究。1.兰科药用植物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研究兰科药用植物形态分类困难,此研究运用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方法从分子水平验证兰科药用植物的传统形态分类。以matK,psbA-trnH和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已进行过形态鉴定的49属135种163份兰科药用植物样品进行分子鉴定。经DNA提取,PCR扩增、双向测序及校对拼接后,将得到的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BLAST比对,然后运用MEGA 7.0软件中的Neighbor-joining(NJ)法构建物种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163份兰科重要药用植物样品均能成功提取DNA;matK,psbA-trnH和ITS2序列的PCR扩增效率分别为100%,100%和98.77%;此研究中共得到487条兰科药用植物DNA条形码序列,其中的345条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中比对到了相应物种的序列,142条为新增序列,这些新提交到GenBank数据库中的兰科药用植物DNA条形码序列将进一步充实GenBank数据库中的物种序列信息,促进兰科药用植物的DNA条形码鉴定研究;运用NJ法,基于matK,psbA-trnH和ITS2这3种DNA条形码序列所构建的兰科药用植物系统进化树中,大部分物种都能单独聚为一支,聚在一起的属种可以成为亲缘关系研究的重点,所得出的兰科药用植物系统进化树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其中一些物种的亲缘关系远近;基于matK序列所构建的物种系统进化树要优于基于psbA-trnH和ITS2序列所构建的系统进化树;matK,psbA-trnH和ITS2序列在鉴定兰科药用植物过程中互为补充,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可用于辅助兰科药用植物的分类鉴定。在相关网站支持下,制作完成了此研究中得到的133种兰科药用植物的ITS2序列信息二维码,方便使用移动终端(Android手机、iPhone等)的用户获取对应物种的DNA条形码序列信息,为今后研究兰科药用植物提供便捷与研究基础。2.兰科药用植物生态适宜性研究由于人们对兰科药用植物需求量的增多,对其野生资源的采挖更加严重,因此急需开展生态适宜性方面的研究,找到物种的适宜生长区域,加大引种栽培,以栽培品代替野生品以满足市场供应,减少人们对野生兰科药用植物的采挖。运用为研究药用植物产地生态适宜性而开发的“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GMPGIS)对较常用及珍稀濒危的19种兰科重要药用植物进行了生态适宜性研究。首先通过开展野外调查(GPS采点)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数据库,得到此19种兰科重要药用植物在中国的2 725个分布点经纬度信息,再将经整理和转化后的各物种分布点经纬度(附录III)导入GMPGIS中,生成各物种分布点的shape文件,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全球气候数据库、药用植物分布空间数据库等相关数据库的支持下,运用GMPGIS进行此19种兰科重要药用植物在中国的产地生态适宜性分析,最后得到此19种兰科重要药用植物的主要生长区域气候因子值、在中国的分布点图和在中国的最大生态相似度区域分布图,并进行此19种兰科重要药用植物在中国的生态适宜性区划,找出此19种兰科重要药用植物在中国的适宜抚育区域和引种栽培区域。此研究中所得出的此19种兰科药用植物在中国的最大生态相似度区域均包括了《中国植物志》中记载的这些物种在中国的全部分布区域,其最大生态相似度区域与相关研究中得出的分布区域相符,其主要生长区域生态因子值也与相关文献中记载的物种生态因子值相符,并且,此研究还得出了一些在之前的文献中没有记载的兰科药用植物的新适宜分布区域。此研究为较常用及珍稀濒危的19种兰科重要药用植物所做的生态适宜性研究能为这些物种的野生抚育、引种栽培选地及生产区划提供基础研究数据和参考依据。此研究结果对这些物种的育种也能提供一定的帮助,可以为人们在分布区选育出适合当地栽培的品种提供科学依据,如在干旱区域选育耐旱品种。3.兰科齿唇兰属新种研究基于前面的野外调查、鉴定及生态适宜性研究,发现了兰科植物一新种——那坡齿唇兰 Odontochilus napoensis H.Tang et Y.F.Huang sp.nov.,此新种仅被发现分布于靠近中越边境的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县境内妖皇山石灰岩地区的常绿阔叶林下,这个新种很可能在靠近中越边境的越南石灰岩地区也有分布。通过对此新种所进行形态描述及其与近似种的区别、保护和利用、潜在分布区等相关方面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尽早认识此新种并对其开展相关研究和保护工作。通过开展此研究,可以为兰科药用植物的高效鉴定、野生抚育、引种栽培及生产区划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能对兰科植物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帮助。

郭子良[9](2016)在《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优化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局,提高自然保护区网络的有效性,该文以地貌、植被和自然保护区等空间分布数据为基础,采用叠加分析、TWINSPAN分类、保护空缺分析等方法,开展了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和格局以及各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评估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天然植被的保护有效性。研发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定量评估方法,并用106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测试。依据以上研究结果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分析,提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的优化布局方案。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包括4个地貌大区、40个地貌地区、127个地貌亚地区和473个地貌区的地貌区划系统。提出了包括8个地理区域、37个地理地带、117个地理区和496个地理小区的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2.在自然保护区体系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挥着主体作用;野生植物、草原与草甸以及海洋和海岸类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中小型自然保护区居多,大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且主要位于西南、西北等地;我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倾向于局部聚集。3.有7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和188个自然保护地理小区尚未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然这些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并不是均需要开展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布局,许多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以栽培植被为主,但在一些自然生境较好的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仍存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空缺。4.超过8.85%的植被区和35.87%的植被小区并未进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近25%的自然植被群系未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天山山地、黄土高原和东南沿海等地区植被的保护有效性低。在主要山地800 m以下的山地基部,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的保护力度不足。低海拔的水平地带性植被和基带植被在自然保护区建设过程中未得到足够重视,存在明显空缺。5.提出了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遗传种质资源等三方面定量评估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测试发现河北南大港和辽河源、黑龙江镜泊湖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更高。此评估方法能很好识别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等保护价值。6.建议优先在202个地理小区对23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升级,并在102个地理小区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优先建设高岭-盘岭和长白山等6处自然保护区域,太行山北段和武夷山北段等14处自然保护区群;在10个地区促进跨境自然保护区网络的建设;对18个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进行合并。

周电,周建军,喻勋林[10](2015)在《湖南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资源调查》文中研究指明采用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等方法,对湖南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黄桑自然保护区有珍稀植物36科49属64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25种,占湖南省的31.52%;省级保护植物有39种,占湖南省的33.65%。(2)珍稀种子植物33科可划分成7个分布区类型,以热带分布相关的科为主(11科,33.33%),与北温带分布相关(9科,27.27%),与东亚分布相关(7科,21.22%);46属可划分成11种分布区类型,其中热带分布占优势(14属,30.43%),温带分布(11属,23.91%),中国特有(18属,7.39%),东亚分布(7属15.21%),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5属,10.86%),世界广布(1属,2.17%);(3)在生活型方面,以高位芽植物为主,49种占总种数的76.56%;以乔木为主,44种占总种数的68.75%。

二、广东始兴南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及珍稀植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始兴南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及珍稀植物(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红外相机技术调查广东始兴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1 红外相机布设
    1.2 数据采集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2)广东始兴南山木本植物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地设置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南山自然保护区木本植物的物种组成特征
    2.2 南山自然保护区木本植物生物多样性指数特征
    2.3 南山自然保护区木本植物的径级结构特征
    2.4 南山自然保护区木本植物的生物量特征
3 讨论与结论

(3)湖南东安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植物区系的概念与对象
    1.2 植物区系的研究内容
    1.3 植物区系研究现状
    1.4 植物区系研究意义
    1.5 湖南植物区系研究
    1.6 湖南东安舜皇山植物区系研究现状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地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与水文
    2.4 土壤特征
    2.5 植被概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
        3.2.2 名录确定与数据分析
        3.2.3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
4 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4.1 种子植物科的统计与分析
        4.1.1 科的大小统计与分析
        4.1.2 科分布类型的统计与分析
        4.1.3 小结
    4.2 种子植物属的统计与分析
        4.2.1 属的数量特征
        4.2.2 优势属和表征属
        4.2.3 属分布类型统计与分析
        4.2.4 小结
    4.3 植物区系区划中的位置
        4.3.1 具有指示作用的优势植被
        4.3.2 与周围山脉的区系联系及特有现象
        4.3.3 区系区划
5 珍稀植物保护
    5.1 珍稀植物分布现状
    5.2 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种类
        5.2.1 资源冷杉
        5.2.2 华南五针松
        5.2.3 报春苣苔
        5.2.4 极小种群物种
        5.2.5 其他特有植物
    5.3 保护建议
        5.4.1 加强保护区管理,建立生态监测站
        5.4.2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植被群落的正向演替
        5.4.3 发挥公众保护能力,培养专业人才
6 区系新资料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东安舜皇山种子植物名录
附录B 东安舜皇山植被照
附录C 东安舜皇山部分植物照
附录D 区系中局限分布的特有种
附录E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4)寻乌县种子植物区系及野生果树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植物区系研究概况
        1.1.1 植物区系的概念
        1.1.2 植物区系研究的对象
        1.1.3 植物区系研究的内容
        1.1.4 植物区系学的任务
    1.2 世界植物区系研究简史
        1.2.1 萌芽阶段
        1.2.2 建立阶段
        1.2.3 变革阶段
        1.2.4 多学科融合阶段
    1.3 中国植物区系研究简史
        1.3.1 西方主导阶段
        1.3.2 我国区系研究起步阶段
        1.3.3 创新发展阶段
    1.4 江西省植物区系研究简史
    1.5 寻乌县植物区系研究现状
    1.6 研究的意义
第2章 寻乌县的自然条件及其特点
    2.1 地理位置
    2.2 地貌特征
    2.3 气候特征
    2.4 土壤特征
    2.5 植被特征
第3章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调查路线及采集区域布设
        3.2.2 采集路线与调查
        3.2.3 室内标本整理鉴定与名录统计
        3.2.4 数据统计及区系分析
        3.2.5 野生果树资源统计分析及重要野生果树代表种化学成分测定
    3.3 技术路线
第4章 寻乌县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4.1 寻乌县种子植物区系组成
    4.2 寻乌县种子植物科的区系分析
        4.2.1 科的数量结构特征
        4.2.2 优势科的统计分析
        4.2.3 科的地理成分统计分析
        4.2.4 科的区系特点小结
    4.3 寻乌县种子植物属的区系分析
        4.3.1 属的数量结构特征
        4.3.2 优势属的统计分析
        4.3.3 属的地理成分统计分析
        4.3.4 属的区系特点小结
    4.4 寻乌县种子植物种的区系分析
        4.4.1 华南植物区系成分代表种的选定方法
        4.4.2 江西南部植物区系区划分析
        4.4.3 江西南部植物区系归属探讨
        4.4.4 小结
    4.5 寻乌县种子植物区系与其他地区的联系
        4.5.1 聚类分析
        4.5.2 主成分分析
第5章 寻乌县植物区系新记录
    5.1 江西省新记录科
    5.2 江西省新记录属
    5.3 江西省新记录种
    5.4 小结
第6章 野生果树资源分析
    6.1 野生果树资源种类调查分析
        6.1.1 寻乌县野生果树资源种类
        6.1.2 寻乌县野生果树的类型
        6.1.3 寻乌县野生果树生活型组成
    6.2 重要野生果树资源代表种乌饭果实化学成分-氨基酸的测定
        6.2.1 野果(乌饭树)取样与测定方法
        6.2.2 化学成分-氨基酸种类分析
        6.2.3 氨基酸含量地理变异分析
    6.3 野生果树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建议
        6.3.1 开发利用现状
        6.3.2 建议
第7章 结论
    7.1 寻乌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7.2 江西南部植物区系区划与归属
    7.3 寻乌县野生果树资源特点
附录
    附录 1 植被情况
    附录2 寻乌县种子植物科所含属种大小组成统计表(属;种)
    附录3 江西南部(赣州)18 个县区128 个华南植物区系成分代表种的分布表
    附录4 寻乌县新记录植物
    附录5 寻乌县种子植物名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5)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自然保护区
        1.2.2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
        1.2.3 生态敏感性
        1.2.4 生态敏感性评价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研究现状
        1.3.2 生态敏感性的评价研究现状
        1.3.3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现状
        1.3.4 存在问题及展望
    1.4 相关研究基础理论
        1.4.1 环境生态学理论
        1.4.2 景观生态学理论
        1.4.3 可持续发展自然观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
    2.1 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的重要性
        2.1.1 为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提供科学依据
        2.1.2 为保护区发生生态环境问题提供科学分析和预测
        2.1.3 更好地科学地保护好保护区的保护对象
    2.2 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影响因素
        2.2.1 自然因素
        2.2.2 人为因素
    2.3 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
        2.3.1 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2.3.2 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因子的选择
    2.4 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
        2.4.1 层次分析法
        2.4.2 GIS加权叠加法
    2.5 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5.2 评价指标因子的阐述
3 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现状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地理位置与范围
        3.1.2 气候
        3.1.3 自然资源情况
        3.1.4 土地利用现状
        3.1.5 人口及社会经济
        3.1.6 道路基础设施
    3.2 动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
        3.2.1 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
        3.2.2 动物多样性调查分析
    3.3 数据处理
        3.3.1 数据资料的筛选
        3.3.2 图像数据资料的处理
4 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生态敏感性评价
    4.1 植物生境敏感性分析评价
        4.1.1 代表性保护植物物种及其生境要求
        4.1.2 植物生境因子评价体系
        4.1.3 植物生境因子单因子评价标准
    4.2 动物生境敏感性分析评价
        4.2.1 动物代表保护物种及其生境要求
        4.2.2 动物生境因子评价体系
        4.2.3 动物生境因子单因子评价标准
    4.3 生态敏感性评价分析
        4.3.1 评价因子的分级标准
        4.3.2 评价因子的生态敏感性分析
        4.3.3 评价因子的权重确立
        4.3.4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分析
5 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及建议
    5.1 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5.2 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划及建议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湖南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统计表
附录B 专家意见征询问卷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6)佛山市大南山小森林公园植物区系与植物资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植物区系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 植物资源研究概况
    1.3 广东地区植物区系和植物资源的研究概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与土壤
        2.1.3 气候特征
        2.1.4 植被概况
        2.1.5 野生动物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南山森林公园野生维管植物种类组成
    3.2 大南山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3.2.1 科、属组成分析
        3.2.2 科、属区系成分分析
        3.2.3 大南山森林公园蕨类植物的生态特点
    3.3 大南山森林公园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3.3.1 科的区系分析
        3.3.2 属的区系分析
        3.3.3 大南山森林公园种子植物生活型组成分析
        3.3.4 大南山森林公园种子植物果实类型分析
        3.3.5 大南山森林公园种子植物区系与其它植物区系的关系
    3.4 大南山森林公园植物资源研究
        3.4.1 药用植物
        3.4.2 观赏植物
        3.4.3 食用植物资源
        3.4.4 工业用植物资源
    3.5 外来入侵植物及防治对策
        3.5.1 外来入侵植物种类构成
        3.5.2 外来入侵植物生活型分析
        3.5.3 外来入侵植物原产地的危害状况分析
        3.5.4 防治对策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大南山森林公园蕨类植物热带性较强
        4.2.2 大南山森林公园为南亚热带向热带的过渡地带,归属于古热带植物区
        4.2.3 大南山森林公园种子植物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和地面芽植物为主
        4.2.4 大南山森林公园被子植物果实类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大南山森林公园植物名录
附录 2:大南山森林公园植被调查照片
附录 3:大南山森林公园外来入侵植物
附录 4:大南山森林公园国家保护植物

(7)陕西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植物区系研究
        1.2.1 植物区系的定义
        1.2.2 植物区系研究对象
        1.2.3 国内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1.2.4 国外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1.3 植物资源研究
        1.3.1 植物资源的定义
        1.3.2 植物资源的分类
        1.3.3 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1.4 研究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1.4.1 地理位置
        1.4.2 地质地貌
        1.4.3 水文
        1.4.4 土壤
        1.4.5 气候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研究
        2.1.2 野生植物资源研究
    2.2 研究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
        2.3.1 种子植物区系研究方法
        2.3.2 野生植物资源研究方法
第三章 陕西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
    3.1 引言
    3.2 种子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3.3 种子植物区系的科属组成
        3.3.1 科的组成
        3.3.2 属的组成
    3.4 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3.4.1 科的地理成分分析
        3.4.2 属的地理成分分析
    3.5 保护区与其他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比较
    3.6 新记录植物
第四章 珍稀与保护植物
    4.1 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
    4.2 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4.3 陕西省珍稀濒危植物
    4.4 典型国家级应用型植物
        4.4.1 中国珍稀野生花卉种类
        4.4.2 保护区有毒植物种类
        4.4.3 保护区芳香药用植物种类
第五章 陕西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
    5.1 野生植物资源的统计
        5.1.1 药用植物资源
        5.1.2 观赏植物资源
        5.1.3 油脂植物资源
        5.1.4 饲用植物资源
        5.1.5 材用植物资源
        5.1.6 纤维植物资源
        5.1.7 鞣料植物资源
        5.1.8 淀粉及糖类植物资源
        5.1.9 芳香油植物资源
        5.1.10 蜜源植物资源
    5.2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
    6.2 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多样性
    6.3 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
    6.4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兰科重要药用植物DNA条形码鉴定及其生态适宜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兰科植物研究概况
        1.1.1 兰科植物资源及其分布
        1.1.2 兰科植物保护研究
        1.1.3 兰科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1.2 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研究概况
        1.2.1 DNA条形码分子鉴定发展历程
        1.2.2 DNA条形码序列筛选及分析方法
        1.2.3 药用植物DNA条形码研究进展
    1.3 药用植物生态适宜性研究概况
        1.3.1 药用植物生态适宜性研究进展
        1.3.2 GIS与GMPGIS在药用植物生态适宜性中的应用
        1.3.3 兰科植物生态适宜性研究进展
    1.4 兰科新种分类学研究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1.5.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兰科药用植物DNA条形码鉴定研究
    2.1 材料、仪器与试剂
        2.1.1 材料
        2.1.2 仪器
        2.1.3 试剂及溶液
    2.2 方法
        2.2.1 样品搜集及DNA提取
        2.2.2 PCR扩增及DNA条形码获取
        2.2.3 结果判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DNA提取及PCR扩增
        2.3.2 测序质量分析
        2.3.3 BLAST分析
        2.3.4 序列分析
        2.3.5 石斛属序列分析
    2.4 讨论与小结
        2.4.1 讨论
        2.4.2 小结
第三章 兰科药用植物生态适宜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铁皮石斛生态适宜性研究
        3.2.2 天麻生态适宜性研究
        3.2.3 石斛生态适宜性研究
        3.2.4 白及生态适宜性研究
        3.2.5 山慈菇生态适宜性研究
        3.2.6 金线兰生态适宜性研究
        3.2.7 斑叶兰生态适宜性研究
        3.2.8 血叶兰生态适宜性研究
        3.2.9 三褶虾脊兰生态适宜性研究
        3.2.10 见血青生态适宜性研究
        3.2.11 笋兰生态适宜性研究
        3.2.12 绿花杓兰生态适宜性研究
        3.2.13 硬叶兜兰生态适宜性研究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第四章 新种发现及兰科植物保护策略
    4.1 兰科齿唇兰属一新种的发现
        4.1.1 分布与生境
        4.1.2 形态描述
        4.1.3 与相近种的区别
        4.1.4 潜在分布区
        4.1.5 保护与利用
    4.2 兰科植物保护策略
    4.3 讨论与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成果
    5.2 创新点
    5.3 展望
        5.3.1 此研究的不足
        5.3.2 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自然保护体系构建技术研究进展
    1.3.1 自然保护区合理布局方法
    1.3.2 生境廊道设计
    1.3.3 小结
1.4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4.3 小结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研究
2.1 引言
2.2 原则
    2.2.1 区划原则
    2.2.2 命名原则
2.3 区划依据
    2.3.1 地貌区划依据
    2.3.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依据
2.4 区划方法
    2.4.1 地貌区划
    2.4.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2.5 地貌区划系统
    2.5.1 东部季风淋蚀地貌大区
    2.5.2 西北干燥风蚀地貌大区
    2.5.3 青藏高原高寒冻蚀地貌大区
    2.5.4 南海诸岛地貌大区
2.6 基本地理单元数量分类结果
2.7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方案
    2.7.1 东北温带区域
    2.7.2 华北暖温带区域
    2.7.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2.7.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2.7.5 内蒙古温带区域
    2.7.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2.7.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2.7.8 南海诸岛热带区域
2.8 结论与讨论
    2.8.1 地貌区划
    2.8.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3 自然保护区的数量特征和分布格局分析
3.1 引言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 结果
    3.3.1 自然保护区的级别
    3.3.2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3.3.3 自然保护区的规模
    3.3.4 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格局
    3.3.5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3.4 结论与讨论
    3.4.1 结论
    3.4.2 讨论 4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分析
4.1 引言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处理
4.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总体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4.3.1 自然保护地理区域和地带
    4.3.2 自然保护地理区
    4.3.3 自然保护地理小区
4.4 各自然保护地理区域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4.4.1 东北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2 华北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5 内蒙古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5 结论与讨论
    4.5.1 结论
    4.5.2 讨论 5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保护有效性分析
5.1 引言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1 数据来源
    5.2.2 数据处理
5.3 结果
    5.3.1 植被区域和植被地带
    5.3.2 植被区和植被小区
    5.3.3 植被群系的保护
    5.3.4 各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域的垂直覆盖差异
    5.3.5 中东部24个自然保护地理地带的垂直保护空缺
    5.3.6 我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格局
    5.3.7 自然保护区对不同山地的保护有效性
5.4 结论与讨论
    5.4.1 结论
    5.4.2 讨论
    5.4.3 建议 6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研究
6.1 引言
6.2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方法
    6.2.1 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价值评估
    6.2.2 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2.3 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价值评估
6.3 案例研究
    6.3.1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3.2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4 结论与讨论
    6.4.1 结论
    6.4.2 讨论 7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
7.1 引言
7.2 数据来源与处理
    7.2.1 数据来源
    7.2.2 数据处理
    7.2.3 优化布局原则
7.3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
7.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建议
    7.4.1 东北温带区域
    7.4.2 华北暖温带区域
    7.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7.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7.4.5 内蒙古温带区域
    7.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7.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7.4.8 总体布局
7.5 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布局建议
    7.5.1 自然保护区域建设
    7.5.2 自然保护区群建设
    7.5.3 跨境自然保护区建设
    7.5.4 自然保护区合并
7.6 结论与讨论
    7.6.1 结论
    7.6.2 讨论 8 结论和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8.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数据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 附录2 不同自然地理单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级前后对比 附录3 建议优先规划建设的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10)湖南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资源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2 研究方法
    2. 1 野外调查
    2. 2 内业整理
3 结果与分析
    3. 1 珍稀植物的种类组成
    3. 2 珍稀植物区系成分
    3. 3 珍稀植物的生活型
4 结论与讨论
    4. 1 种类丰富
    4. 2 区系成分复杂多样,过渡性明显
    4. 3 区系成分起源的古老
    4. 4 生活型多样
    4. 5 黄桑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的保护

四、广东始兴南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及珍稀植物(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红外相机技术调查广东始兴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J]. 肖家亮,李荣生,钟慧聪,魏懿鑫,庄礼凤. 山东林业科技, 2021(06)
  • [2]广东始兴南山木本植物群落特征研究[J]. 肖家亮,吴林芳,李荣生,黄萧洒,覃俏梅.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1(01)
  • [3]湖南东安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D]. 李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4]寻乌县种子植物区系及野生果树资源研究[D]. 唐忠炳. 赣南师范大学, 2019(07)
  • [5]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D]. 龙丽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6]佛山市大南山小森林公园植物区系与植物资源[D]. 唐熙媛.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7]陕西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资源研究[D]. 刘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8]兰科重要药用植物DNA条形码鉴定及其生态适宜性[D]. 汤欢. 四川农业大学, 2016(12)
  • [9]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D]. 郭子良.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10]湖南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资源调查[J]. 周电,周建军,喻勋林. 湖南林业科技, 2015(01)

标签:;  ;  ;  ;  ;  

广东省始兴市南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与珍稀植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