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捣固车运行质量的因素及纠正措施

影响捣固车运行质量的因素及纠正措施

一、影响捣固车作业质量的因素及整改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安茹[1](2021)在《铁路轨道捣固维修决策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型养路机械捣固维修作业是各国铁路工务部门为改善有砟轨道的轨道几何状态而采用的最主要、最有效的维修方式,也是成本最高的轨道维修作业之一。目前,我国铁路主要采取“周期修”的捣固维修模式。随着路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列车速度的高速化、列车载荷的重载化,传统的捣固维修模式已经难以满足铁路运输对轨道状态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的要求,以及管理者在维修成本控制方面的迫切需求。因此,我国铁路捣固维修模式正逐步由“周期修”向“预防性状态修”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需要研究解决轨道几何状态劣化规律及捣固维修周期的准确预测、捣固维修规划及维修计划的优化等关键问题。本文围绕铁路轨道预防性捣固维修决策,对捣固维修周期预测、较长时间跨度的捣固维修规划优化和捣固维修短期施工计划优化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别构建了铁路轨道单元区段捣固维修周期个性化预测模型、捣固维修五年规划双目标优化模型和捣固维修月度施工计划双目标优化模型,具体内容如下:(1)构建了基于时间尺度变换维纳过程方法(Time-Transformed Wiener Process,TTWP)的铁路轨道单元区段捣固维修周期个性化预测模型。模型在充分考虑轨道几何状态劣化过程异质性、不确定性等特征的前提下,将线性、连续、长大的铁路轨道以200m长度单元划分成多个轨道单元区段,以每个轨道单元区段为建模对象,创新性地利用TTWP方法及每个200m轨道单元区段自身的轨道几何状态检测及捣固维修生产管理数据,个性化地描述了其相邻两次捣固维修之间高低标准差随时间的劣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捣固维修阈值个性化地预测了各个200m轨道单元区段的捣固维修周期。作者以兰新线铁路下行线路2187个200m轨道单元区段(里程范围为K548+000~K985+400)的为案例研究对象,利用其2015年4月至2018年11月高低标准差的轨检车检测数据和捣固维修记录数据对其捣固维修周期进行了预测,并通过分析预测准确度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辅助管理者较准确地分析铁路轨道的捣固维修需求,可为合理安排预防性捣固维修提供决策支持。(2)构建了基于可靠度-维修成本最优的铁路轨道捣固维修规划双目标优化模型(BORTTP模型)。模型针对一条铁路线路捣固维修五年规划的编制,以每200m轨道单元区段为捣固维修决策单元,以“季”为决策时刻,在利用第三章模型对该线路各轨道单元区段的状态和捣固维修需求进行预测的基础上,以规划周期内平均可靠度最大和总维修成本最小为双目标,在基于捣固维修周期的最晚捣固时机和基于剩余寿命的最早捣固维修时机的约束条件下,利用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求解确定了该条线路未来五年内的捣固维修规划方案,即规划周期内在哪一季度对哪些轨道单元区段安排捣固维修是最优的。模型通过在成本目标函数中考虑捣固维修轨道占用成本实现了对机会维修策略的考虑,通过考虑最早捣固维修时机约束实现了对寿命损失的考虑。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作者以兰新线铁路下行线路2187个200m轨道单元区段(里程范围为K548+000~K985+400)为案例研究对象,利用BORTTP模型及设计的求解算法求解了该段线路的五年捣固维修规划方案,并将求解结果与实际管理数据及其他模型(未考虑机会维修策略的模型和未考虑寿命损失的模型)的求解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模型能够为管理者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捣固维修规划方案,且能够辅助管理者直观地分析出捣固维修费用对轨道可靠性的影响;(2)BORTTP模型得到的捣固维修规划方案,其年平均捣固维修工作量普遍低于实际的年平均捣固维修工作量,最高可优化21.4%;(3)与未考虑机会维修策略的模型相比,BORTTP模型求解结果对应的轨道占用成本更低,且更符合实际捣固维修管理需求;(4)与未考虑寿命损失的模型相比,BORTTP模型的优化结果能够避免超前修、过度修等不科学捣固维修活动的发生。(3)构建了基于轨道占用时间-轨道几何状态最优的捣固维修月度施工计划双目标优化模型(BOMTIS模型)。模型针对工务段内线路大机捣固维修作业月度施工计划的编制,以轨道占用时间最少、轨道几何状态最优为双目标,在捣固维修规划方案、维修资源、天窗内捣固车可移动范围、天窗内最小作业量等约束条件下,利用基于NSGA-II设计的求解算法确定了月度内大机捣固维修作业的施工日期、施工时间和施工里程位置。作者以嘉峪关工务段辖内兰新线下行线路2016年4月的捣固维修施工计划编制为案例,利用本文提出的BOMTIS模型求解了该段线路在2016年4月安排大机捣固维修作业的施工日期、施工天窗时间和施工里程位置,并将求解结果与实际捣固维修施工计划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能够为管理者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捣固维修月度施工计划方案,且相比于管理实际,能够以更少的轨道占用时间实现较好的轨道几何状态水平。

王寒[2](2020)在《作业成本管理在A工务机械段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我国铁路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已经形成的“五纵三横”的主干线基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勾画了“八纵八横”高铁铁路网的蓝图。铁路线路数量逐渐增长的同时,铁路工务大修理工作也从人工作业过渡至以大型养路机械自动化作业为主的施工模式,进一步提高了铁路养护作业的技术标准和施工要求。与此同时工务机械段的财务工作呈现出新特点,自2006年起施行的《铁路运输企业成本费用管理核算规程》文件中提到,能够采取作业成本法核算成本,对工务机械段财务从业人员管理会计知识储备以及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某些工务机械段仍然采用传统方式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无法准确对间接费用进行分摊,无法适应当前自身快速发展的形势。因此,对于铁路工务机械段来说,成本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真实准确地核算了工务维修成本,才能对其成本支出进行有效控制和考核。本文共分为六个模块,针对具有成本中心性质的A工务机械段设计了作业成本管理体系并予以实际运用。第一模块为绪论,首先描述了该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其次通过阅读文献资料了解了国内外学者对作业成本管理研究的现状,再次提出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最后论述撰写该论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模块在简述论文写作过程中需了解的作业成本管理相关概念基础上阐述了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模块的案例研究以A工务机械段概况开篇,深入探究了成本预算、控制、核算、分析与考核等多方面现状,并分析了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对A工务机械段展开了运用作业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进而提出应对策略,建设完整的作业成本管理体系。以此引出第五模块关于实际运用作业成本管理对成本管理工作中包含的预算、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各方面产生的影响效果,以及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及保障措施。最后一模块总结全文并提出展望。最终,作业这一思想融入该工务机械段成本管理工作中,基本解决了第三章提及的A工务机械段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了A工务机械段成本管理力度。通过本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引进新方法需要全员在思想与行为上予以双重配合。第二,将预算与作业结合起来,使得预算编制更加精细,预算责任更加清晰。第三,作业成本管理方案增加了动态成本控制环节,有利于施工过程中进行监管。第四,完善了成本考核体系,增强了成本考核力度。总而言之,作业成本管理应用于工务机械段中是一种尝试,期望可以对其他企业起到一点借鉴或参考作用。

梁钲浩[3](2019)在《非洲1067mm轨距大型捣固车作业质量控制》文中研究指明文章针对非洲安哥拉本格拉铁路1067mm轨距,阐述如何在保证"边运营、边施工"的条件下,既合理减少大型捣固车作业遍数,又能满足线路质量,确保开通运营要求,通过调整铺碴整道流程、分析捣固车作业质量影响因素、制定相关措施,得出捣固车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的注意事项。

胡章军[4](2019)在《轨道大型机械养护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与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大机维修是工务养护的重要形式之一,符合当前高效率和专业化的养修发展方向。但是目前在大机维修决策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施工作业质量有时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如何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最大程度地提高轨道大机养护质量,成为了工务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了京沪线兴卫村—下蜀区段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区段的线路状态、养护背景和轨道检查车资料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大型养路机械作业评价模型。通过分析相互影响关系构造判断矩阵,确定方案权重后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并加以验证。首先,对不同设备状态下的轨道质量指数(TQI)变化频数、各项不平顺的变化趋势进行归纳,得出大机施工过程前线路应当具备的最佳状态。其次,对施工过程涉及的铁路行车安全、劳动安全和运输秩序等关键因素作具体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纵断面的优化设计、作业前的设备状态和施工组织是影响大型养路机械作业的主要因素,在优化决策时应作重点考虑。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京沪线兴卫村—下蜀区段的轨道质量指数发展具有周期性、阶段性和指数性等特征。在一定的荷载范围内,高低标准差值达到2.02mm的轨道区段会产生明显的对应恶化,轨距标准差值小于1.09mm、轨向标准差值小于1.66mm的轨道区段相应的不平顺值不会发生明显变化。(2)拉弦法在对桥梁、隧道等线路特殊设备点的控制基础上,兼顾控制点和起道量的要求,能较好地恢复线路的平直和圆顺性,其优化效果得到了实际验证。(3)相较于轨道质量指数,捣固指数与拨道指数能更好的为大机作业提供决策支持。对于京沪线兴卫村—下蜀区段而言,捣固指数小于4.47mm、拨道指数小于1.82mm不应进行相应作业,反之则应当尽量保证作业质量,提高轨道平顺性,并做好道床清筛、补充道砟等措施改善线路结构,提升大机维修的总体质量。

蔡雄[5](2019)在《铁路捣固车液压驱动系统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虽然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迅速发展,但大型、高技术养路机械如铁路捣固车的发展却显得相对滞后。铁路捣固车是一种大型的液压机械,目前我国铁路捣固车的主要车型几乎都是在引进、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生产的,由于缺乏自主的设计、研制和维护方法,在中国铁道的实际服役环境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综述了铁路捣固车的发展概况,对国内外主流捣固车的技术参数和性能特点进行了总结,研究了铁路捣固车液压驱动系统的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了捣固车液压驱动功能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方法,包括系统总体设计方法、发动机选型及与液压泵的功率匹配,以及液压驱动各回路的具体设计方法。(2)系统研究了捣固车静液压驱动行走系统的设计方法:针对行走系统设计要求,进行行走驱动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行走传动方式对比选择、行走驱动方式设计、液压回路设计、系统总体参数设计、关键元器件选型;最后研究了捣固车在低速作业循环和高速行驶加速过程中驱动力与行驶阻力的计算校核方法。(3)以闭式液压行走驱动捣固车为例,分别建立了其低速作业循环行走、高速行驶行走系统的数学模型和传递函数,并基于AMESim软件建立了这两种行走系统的仿真模型,进行了闭式液压行走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分析。研究了马达轴等效转动惯量Je、高压腔总容积V0和油液体积弹性模量βe对捣固车作业循环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轻量化设计减小等效转动惯量Je、通过优化设计减小压力腔总容积V0以及通过防止空气渗入系统而避免油液体积弹性模量βe的降低,都能有效提高捣固车的作业循环精度。研究了采用某参数序列下高速行驶行走系统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捣固车的高速行驶速度范围为35100 Km/h,并且各速度下的加速时间也都符合捣固车高速行走的设计要求。本文研究结果对我国铁路捣固车液压驱动系统的设计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对促进我国形成铁路捣固车的自主设计、研制规范具有积极的意义。

李增耀[6](2018)在《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铁路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铁路营业里程不断增加。大型养路机械在作业效率、精度和自动化程度等方面具有显着优势,使得其在铁路线路养护中得到广泛应用。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具有机组及施工配合职工多、施工时间紧张、施工环节多、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因此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风险因素。如果发生安全事故,会直接影响铁路线路的正常行车秩序和运输安全,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开展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对控制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全周期的安全风险,确保施工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总结安全风险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前大型养路机械施工的方式、存在的安全风险及安全管理的特点。分别从大型养路机械的作业项目、设备故障、施工区域三方面对施工安全风险的辨识进行研究。同时,建立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对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后果进行量化,采用风险矩阵法对安全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得出安全风险权重值及风险等级,并以神维分公司府谷工务机械段在石太铁路线路机械清筛施工为案例对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了验证。从回避、转移、预防、减轻、监控五个方面给出了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的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从大型养路机械安全风险管理机构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应急管理三个方面给出了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保障机制,并提出通过建立考核与奖惩体系、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和抓好过程管控措施三个方面来推进安全风险管理的落地执行。为企业提高安全风险管理水平、降低施工安全事故提供了理论参考。

楼大鹏[7](2017)在《广深Ⅰ线大机捣固综合维修周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铁路高速发展,列车运行速度提高、车辆轴重增加和列车运行密度加大的时代背景下,大机捣固综合维修作业对提高有砟线路设备质量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了有砟线路维修的主要形式。本文以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广深Ⅰ线K16+000K19+000区段内2.580km连续17次轨检车检测数据为分析对象,围绕轨道质量指数(Track Quality Index)中的高低TQI值展开研究。首先,从所研究的线路大机捣固前高低平顺度没有特殊性、允许运行速度为全线最高和涵盖尽量多线路设备履历样本等方面确定了研究范围,并通过导出轨检车波形文件数据,得到间隔0.25m的高低检测值,对分析数据的里程进行了精确的校准。其次,对捣固后高低TQI值下降幅度,捣固537天后高低TQI值变化情况,捣固后连续537天高低TQI变化趋势,变化趋势与对应时间段月度累积降雨量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论述,在对检测数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目前广深Ⅰ线的大机捣固综合维修的作业周期。再次,利用GM(1,1)幂模型、简化GM(1,1)模型和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拟合和预测,通过相对误差平均值、后验差比值和小误差的概率以及最后一组数据预测值相对误差等指标对三种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在利用数学模型对检测数据拟合和预测的基础上确定了目前广深Ⅰ线的大机捣固综合维修的作业周期。最后,前面利用数学模型拟合和预测和后面的统计分析相结合,得出目前广深Ⅰ线的捣固综合维修作业的作业周期。

吴勇[8](2017)在《广铁集团铁路行车事故分析与防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全是铁路的生命线。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是铁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国家和社会对铁路最基本的要求。安全是指生产过程中,人员不发生伤害或财产不发生损毁的一种有序状态,事故是生产过程中人员、设备、环境、管理失去控制的产物,安全的本质就是消除或防控与事故发生密切相连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的职场环境和管理制度缺陷,达到生产过程不发生人员伤害或财产损毁的目的。2011年7月23日,甬温线动车组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后,原铁道部党组准确指出当前的铁路安全现状: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管理问题是铁路最大的风险源。推行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就是运用风险控制的相关理论,以铁路运输生产中的危险和隐患为风险管控对象,对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隐患事件链过程识别研判,确认危险和隐患的本质规律,采取技术或管理的手段,主动决策,超前防范,消除或控制危及铁路行车安全的隐患。本文通过2010-2015年广州铁路集团公司铁路行车事故数据的研究,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将事故按性质等级、原因类型、专业系统等分类统计,将行车事故的原因归纳为人——违章违纪、机——设备不良、环境——社会治安、自然灾害,管理等4个方面4种类型,其中管理存在于各种原因类型中。由于管理者水平、管理手段、方法限制,加上未识别的人、机、环境等安全隐患的叠加,风险管控不力,导致列车脱轨、施工等恶性行车事故易发多发;运用事故树分析方法,深入分析列车脱轨、施工、作业等铁路典型行车事故,找出事故的基本事件,特别是管理基本事件重要度,提出安全防范措施,服务于安全生产,阻断安全风险,促进铁路安全发展。

潘国瑞[9](2016)在《道岔捣固车起拨道作业对轨道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铁路养护维修要求的不断提高,综合维修方式日益走向机械化,大型养路机械已成为确保线路安全运营必不可少的重要装备。利用捣固车对线路进行起道、拨道、捣固是养护维修的主要作业内容,在捣固车的起道、拨道作业中,过大的轨道几何形位改变量会对轨道结构的正常工作状态造成影响,尤其在结构复杂的道岔区影响更加显着。本文对CDC-16道岔捣固车的基本组成、性能参数及其工作装置进行了介绍。通过合理的力学简化,建立了捣固车的起道、拨道时轨道结构受力分析模型,并确定了轨道结构的强度评价指标。应用有限单元法,计算捣固车在线路和岔区的不同枕位以不同起、拨道量作业所需的起、拨道力,分析不同起道作业方式和拨道作业对钢轨、轨枕、扣件等轨道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影响,并从轨道结构受力角度提出合理的起道方案。分析不同因素对起道、拨道作业的影响,针对现场问题,为捣固车的维修作业提出部分建议。研究表明:捣固车的起、拨道力和轨道结构的受力与变形随起、拨道量的增大而增大。线路维修作业对轨道各部件的力学特性影响较小。岔区拨道作业所需拨道力和对轨道部件的影响均未超限。岔区起道作业严格控制单次起道量并合理选取起道方式,既能避免现有起道设备动力不足的问题,又可保证起道作业不会对道岔结构造成破坏。对于道岔转辙器、连接部分和岔后短岔枕区域采用正线起道方式即可完成起道作业。单次起道量为50 mm时,辙叉区域应使用三轨起道方式,岔枕最长的分岔区域必须使用人工辅助起道;单次起道量为30mm时,辙叉区域和分岔区域均可采用三轨起道方式;采用较小的单次起道量虽然可以缓解捣固车作业能力和轨道部件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但作业效率较低,因此,推荐单次起道量为15~30mm。作业轨温、扣件失效、捣固车轮载作用、作业线路初始条件等因素也会对起道、拨道作业造成影响,建议予以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李蕊[10](2016)在《捣固车作业系统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铁路事业处于蓬勃发展时期,所以能否保障铁路的正常运行就显得尤为重要。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最早应用于军事领域,随着技术的发展,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应用于捣固车作业系统显得迫在眉睫。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对捣固车作业系统的作业质量提供了保证而且还为捣固车的作业效率提供了支持。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再进行数据融合,最后作出决策。数据融合的技术有多种,DS证据理论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本文中介绍了DS证据理论,包含证据冲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对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理论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数据融合的原理及分级融合的层次模型。对于DS证据理论中存在的证据冲突问题,运用Pignistic函数解决证据冲突的问题,利用证据源的权重向量定义证据的基本概率分配值的“折扣率”,对证据源的概率分配值进行调整。将调整后的概率分配值进行组合规则的组合。考虑到数据融合的实时性,所以采用预测可信度系数的方式提高数据融合的速率。通过新方法应用于捣固车作业系统上,充分的利用传感器提供的数据信息进行验证。在捣固车作业系统当中引入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技术提高数据决策的准确率。本文先分析了常见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方法,最后采用了DS证据理论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证明了改进后的方法的有效性。并用捣固车作业系统中的作业部件的温度及油压实验进行验证,能够得到正确的融合结果,验证了在捣固车作业系统进行数据融合时决策的有效性和实时性的特点。本文指出了捣固车作业系统运用数据融合的方法进行识别决策的可能性,以此揭示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技术在捣固车中应用的广阔前景。

二、影响捣固车作业质量的因素及整改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捣固车作业质量的因素及整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铁路轨道捣固维修决策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组织结构
    1.5 论文资助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铁路轨道捣固维修周期预测研究综述
        2.1.1 确定性预测模型
        2.1.2 随机性预测模型
        2.1.3 既有研究综述及对本文研究的借鉴
    2.2 铁路轨道捣固维修规划优化研究综述
        2.2.1 基于确定性预测的优化模型
        2.2.2 基于随机性预测的优化模型
        2.2.3 既有研究综述及对本文研究的借鉴
    2.3 铁路轨道捣固维修短期施工计划优化研究综述
        2.3.1 单目标优化模型
        2.3.2 多目标优化模型
        2.3.3 既有研究综述及对本文研究的借鉴
    2.4 本章小结
3 铁路轨道单元区段捣固维修周期预测模型
    3.1 建模思路
        3.1.1 轨道单元区段轨道几何状态劣化过程异质性的考虑
        3.1.2 轨道单元区段轨道几何状态劣化过程不确定性的考虑
        3.1.3 捣固维修决策指标的选取
    3.2 模型构建
        3.2.1 参数及变量说明
        3.2.2 时间尺度变换维纳过程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3.2.3 捣固维修周期内轨道单元区段高低标准差劣化规律
        3.2.4 捣固维修周期预测
    3.3 模型参数估计
    3.4 案例分析
        3.4.1 数据源
        3.4.2 捣固维修周期预测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铁路轨道捣固维修规划双目标优化模型
    4.1 问题描述
    4.2 建模思路
        4.2.1 优化目标的设置
        4.2.2 基于捣固维修周期的最晚捣固维修时机约束
        4.2.3 基于寿命损失的最早捣固维修时机约束
    4.3 BORTTP模型构建
        4.3.1 参数及变量说明
        4.3.2 目标函数
        4.3.3 约束条件
    4.4 BORTTP模型求解算法设计
        4.4.1 算法选择
        4.4.2 基于NSGA-Ⅱ算法的模型求解步骤
    4.5 案例分析
        4.5.1 案例问题描述
        4.5.2 参数取值设置
        4.5.3 优化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铁路轨道捣固维修月度施工计划双目标优化模型
    5.1 问题描述
    5.2 建模思路
        5.2.1 优化目标的设置
        5.2.2 维修资源约束
        5.2.3 天窗内捣固车最大可移动范围约束
        5.2.4 天窗内最小作业量约束
    5.3 BOMTIS模型构建
        5.3.1 参数及变量声明
        5.3.2 决策变量
        5.3.3 目标函数
        5.3.4 约束条件
    5.4 BOMTIS模型求解算法设计
    5.5 案例分析
        5.5.1 案例问题描述
        5.5.2 参数取值设置
        5.5.3 优化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研究工作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作业成本管理在A工务机械段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作业成本管理研究现状
        1.2.2 铁路工务机械段成本管理现状研究
        1.2.3 作业成本管理在铁路工务机械段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作业成本管理相关概念
        2.1.1 作业成本管理的定义与作用
        2.1.2 作业成本管理的内容
        2.1.3 作业成本管理相关要素
    2.2 作业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
        2.2.1 作业链理论
        2.2.2 成本动因理论
        2.2.3 全面成本管理理论
第3章 A工务机械段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3.1 A工务机械段概况
        3.1.1 A工务机械段简介
        3.1.2 A工务机械段养护作业类型
        3.1.3 A工务机械段养护作业特点
    3.2 A工务机械段成本管理现状
        3.2.1 A工务机械段成本预算现状
        3.2.2 A工务机械段成本控制与核算现状
        3.2.3 A工务机械段成本分析与考核现状
    3.3 A工务机械段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3.1 成本预算问题
        3.3.2 成本控制与核算问题
        3.3.3 成本分析与考核问题
    3.4 A工务机械段成本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成本预算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3.4.2 成本控制与核算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3.4.3 成本分析与考核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3.4.4 整体成本管理工作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3.5 引入作业成本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5.1 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3.5.2 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第4章 A工务机械段作业成本管理方案设计
    4.1 作业成本管理方案设计总体思路与原则
        4.1.1 作业成本管理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
        4.1.2 作业成本管理方案设计的原则
    4.2 作业成本管理实施准备工作
        4.2.1 作业调研并绘制流程图
        4.2.2 识别作业与作业清单
        4.2.3 建立作业中心
        4.2.4 确定各作业中心所耗资源
        4.2.5 确定资源动因
        4.2.6 确定作业动因
    4.3 作业成本预算的方案设计
        4.3.1 作业成本预算编制准备工作
        4.3.2 作业成本预算编制过程
    4.4 作业成本控制与核算的方案设计
        4.4.1 作业成本控制的方案设计
        4.4.2 作业成本核算的方案设计
    4.5 作业成本分析与考核的方案设计
        4.5.1 作业成本分析的方案设计
        4.5.2 作业成本考核的方案设计
第5章 作业成本管理方案的应用及预期效果分析
    5.1 作业成本管理方案的应用
        5.1.1 作业成本预算的应用
        5.1.2 作业成本控制的应用
        5.1.3 作业成本核算的应用
        5.1.4 作业成本分析与考核的应用
    5.2 作业成本管理方案的预期效果分析
        5.2.1 作业成本预算的预期效果分析
        5.2.2 作业成本控制与核算的预期效果分析
        5.2.3 作业成本分析与考核的预期效果分析
        5.2.4 作业成本管理整体预期效果分析
    5.3 实施作业成本管理方案可能出现的问题及保障措施
        5.3.1 实施作业成本管理方案可能出现的问题
        5.3.2 实施作业成本管理方案的保障措施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非洲1067mm轨距大型捣固车作业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铺碴整道方案
3 大型捣固车作业影响因素
    3.1 测量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3.2 枕木方正不彻底
    3.3 钢轨接头螺栓及扣件扭力矩不足
    3.4 钢轨存在硬弯、低扣情况
    3.5 局部存在道床的污染板结,平交道口板未进行拆除
    3.6 未结合实际起道量增加捣固遍数
    3.7 线路存在缺碴
    3.8 不重视捣固验收,技术人员配置不齐
4 提高大型捣固车作业质量采取的措施
    4.1 灵活调整数据采集时间,确保起拨道量数据准确性
    4.2 根据配合工作特点,提前15d进行排查并消除
    4.3 道床板结及时清筛,道口板当天拆除并铺设
    4.4 根据起道量合理确定捣固遍数
    4.5 线路道碴饱满,增强线路稳定性
    4.6 规范验收标准,跟车检查及时修复水平误差
    4.7 技术人员合理投入
5 结束语

(4)轨道大型机械养护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与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大型养路机械的运用背景与发展现状
        1.2.1 国外铁路的养护现状
        1.2.2 国内外大型养路机械施工的发展
        1.2.3 轨道大型机械养护研究现状分析
        1.2.4 目前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养路机械施工质量控制指标与方法
    2.1 铁路工务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2.1.1 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
        2.1.2 工务施工质量控制的特点
        2.1.3 风险控制
    2.2 养路机械施工的技术要求
        2.2.1 合理化操作及保养
        2.2.2 修理组织
        2.2.3 施工后的沉降问题
    2.3 影响施工后轨道质量指数的主要因素
        2.3.1 轨道质量指数
        2.3.2 TQI在养护维修中的指导价值
        2.3.3 影响施工后的TQI的主要因素
    2.4 京沪线兴卫村—下蜀轨道质量指数检测
        2.4.1 道岔地段异常检测值
        2.4.2 其它可能导致检测值异常的因素
    2.5 不同线路设备的TQI特征分析
        2.5.1 直线段维修对TQI的影响
        2.5.2 曲线段维修对TQI的影响
        2.5.3 道岔段维修对TQI的影响
        2.5.4 复合病害作业方法对TQI的影响
    2.6 不同超限扣分的变化趋势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型养路机械维修影响因素分析
    3.1 基本分析模型
    3.2 大型养路机械维修评价模型
        3.2.1 影响因素分析
        3.2.2 构建评价结构
    3.3 最优方案求解
        3.3.1 建立判断矩阵
        3.3.2 一致性检验
        3.3.3 层次总排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既有线纵断面优化设计
    4.1 既有线改建时的纵断面设计
    4.2 既有线纵断面测量
        4.2.1 转点精度
        4.2.2 总体精度
    4.3 既有线纵断面设计要求
        4.3.1 一般区段起道量限制
        4.3.2 隧道
        4.3.3 桥涵
        4.3.4 平面影响
        4.3.5 坡度限制
    4.4 基于拉弦法的纵断面优化
    4.5 基于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实现起道量批量提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线路既有设备状态对作业效果的影响
    5.1 作业前几何状态对作业效果的影响
        5.1.1 大机维修对TQI及其分项影响分析
        5.1.2 大机维修作业指数的提出
        5.1.3 大机作业指数阈值研究
    5.2 作业前结构病害对作业效果的影响
        5.2.1 道床排水不良
        5.2.2 缺砟
        5.2.3 钢轨病害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与质量控制
    6.1 大型养路机械应配备的设施
        6.1.1 捣固车
        6.1.2 清筛机
        6.1.3 动力稳定车
        6.1.4 其它设施
    6.2 京沪线兴卫村—下蜀线路集中修
        6.2.1 施工目标
        6.2.2 施工要求
        6.2.3 防护安全措施
        6.2.4 应急措施
    6.3 质量控制关键点
        6.3.1 及时修正横向水平
        6.3.2 拨道方式的选择
        6.3.3 大机打磨的质量控制
        6.3.4 大机道岔脱杆捣固的质量控制
        6.3.5 动力稳定车的质量控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铁路捣固车液压驱动系统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捣固车的发展概况
        1.2.1 捣固车简介
        1.2.2 国内捣固车发展概况
        1.2.3 国外捣固车发展概况
    1.3 捣固车液压驱动研究进展
        1.3.1 捣固车液压驱动行走系统研究
        1.3.2 捣固车捣固装置液压驱动系统研究
        1.3.3 防止捣固车液压驱动系统油温过高的研究
        1.3.4 捣固车系统设备状态监测研究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捣固车液压驱动功能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方法
    2.1 捣固车液压驱动总体功能需求分析
    2.2 捣固车液压驱动总体设计方法
        2.2.1 系统总体参数设计方法
        2.2.2 发动机选型及与泵功率匹配
        2.2.3 捣固车液压驱动各回路具体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捣固车静液压驱动行走系统设计方法
    3.1 行走系统设计要求
    3.2 捣固车液力机械及液压传动联合驱动系统
    3.3 行走驱动系统总体设计
        3.3.1 设计方法
        3.3.2 总体参数设计
        3.3.3 关键元件选型
        3.3.4 捣固车闭式静液压驱动系统图
    3.4 行驶阻力与驱动力校核
        3.4.1 捣固车行驶受力计算
        3.4.2 低速作业循环过程分析
        3.4.3 高速行驶加速过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闭式液压行走驱动捣固车的作业精度研究
    4.1 闭式液压行走驱动系统
    4.2 系统数学模型及响应分析
    4.3 低速行走驱动AMESim模型
        4.3.1 仿真模型建立
        4.3.2 仿真模型参数设置
        4.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4.4 系统参数对作业精度的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闭式液压行走驱动捣固车的高速行走性能研究
    5.1 闭式液压行走驱动系统图
    5.2 系统数学模型及响应分析
    5.3 高速行走驱动AMESim模型
        5.3.1 仿真模型建立
        5.3.2 仿真模型参数设置
        5.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安全风险管理国外研究现状
        1.2.2 安全风险管理在我国的发展
        1.2.3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管理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综述
    2.1 大型养路机械及其施工方式
        2.1.1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类型
        2.1.2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方式
        2.1.3 机械清筛施工介绍
    2.2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概述
        2.2.1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的特点
        2.2.2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2.3 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方法综述
        2.3.1 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辨识方法
        2.3.2 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的辨识
    3.1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辨识概述
        3.1.1 风险辨识的概念
        3.1.2 安全风险辨识的原则
        3.1.3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辨识的分类
    3.2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作业项目安全风险辨识
        3.2.1 列出作业项目及工序
        3.2.2 对每项工序的安全风险进行辨识
        3.2.3 分析安全风险可能造成的后果
    3.3 设备故障安全风险辨识
        3.3.1 建立大型养路机械设备部件清单
        3.3.2 确定各部件的故障模式
        3.3.3 分析故障原因、故障现象及后果影响
    3.4 施工区域安全风险辨识
        3.4.1 划分施工区域
        3.4.2 确定危害因素
        3.4.3 辨识施工区域安全风险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的评估
    4.1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发生概率评估
        4.1.1 对风险概率进行分级量化
        4.1.2 确定风险发生概率的权值
    4.2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后果评估
        4.2.1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后果分类
        4.2.2 对风险后果进行分级量化
        4.2.3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后果评估
        4.2.4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综合评估
    4.3 案例验证
        4.3.1 工程概况
        4.3.2 施工安全风险的辨识
        4.3.3 施工安全风险的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的控制
    5.1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的控制
        5.1.1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概述
        5.1.2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策略
    5.2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保障机制
        5.2.1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组织机构
        5.2.2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教育培训
        5.2.3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应急管理
    5.3 推进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落地执行
        5.3.1 建立考核与奖惩体系
        5.3.2 强化安全管理意识
        5.3.3 抓好过程管控措施
    5.4 安全风险管理应用效果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广深Ⅰ线大机捣固综合维修周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我国铁路线路设备综合维修概述
    1.3 大机捣固综合维修周期研究概述
        1.3.1 国外研究情况
        1.3.2 国内研究情况
    1.4 研究主要内容和技术线路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技术线路
第2章 大机捣固作业工艺及质量评价方法
    2.1 大机捣固车及其工作原理
        2.1.1 大机捣固车的发展概况
        2.1.2 我国主型大型捣固车的构造特点
        2.1.3 大机捣固车的工作原理
    2.2 大机捣固作业施工工艺
    2.3 大机捣固作业质量的影响因素
    2.4 线路设备及大机作业质量评价指标及方法
        2.4.1 线路设备质量评价方法
        2.4.2 大机捣固作业质量评价指标及方法
    本章小结
第3章 广深Ⅰ线大机捣固施工组织方案及检测数据预处理
    3.1 广深Ⅰ线大机捣固施工概述
        3.1.1 广深Ⅰ线简介
        3.1.2 施工组织
        3.1.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3.1.4 验收及质量评定标准
    3.2 检测数据预处理
        3.2.1 研究区段的确定
        3.2.2 里程校准及数据的获取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检测数据统计分析的广深Ⅰ线综合维修周期研究
    4.1 第1区段高低TQI值的变化趋势和特点分析
        4.1.1 分析术语定义
        4.1.2 高低TQI值的变化趋势和特点分析
    4.2 综合分析
        4.2.1 总体变化趋势特点分析
        4.2.2 作业前及第1检测周期高低TQI特点分析
        4.2.3 第15检测周期高低TQI特点分析
        4.2.4 结合月度累计降雨量综合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高低TQI预测的广深Ⅰ线综合维修周期研究
    5.1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两种非等间距模型和回归模型
        5.1.1 非等间距幂模型和基于简化GM(1,1)模型计算过程
        5.1.2 回归分析及其计算过程
    5.2 模型精度检验
    5.3 三种模型拟合和预测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进一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发表的论文及出版的着作
    主要科研工作
工作简历

(8)广铁集团铁路行车事故分析与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铁路行车事故现状
        1.2.2 国内外铁路安全监管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采取的技术线路
    1.4 相关理论
        1.4.1 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主要内容
        1.4.2 事故树分析原理
第2章 铁路行车事故统计分析
    2.1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简况及铁路交通事故主要内容
        2.1.1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基本情况
        2.1.2 铁路行车事故定义及等级
    2.2 2010 -2015 年广铁集团铁路行车事故统计分析
        2.2.1 按事故等级统计分析
        2.2.2 按事故原因统计分析
        2.2.3 按专业部门统计分析
        2.2.4 按施工作业统计分析
        2.2.5 按线别及时段统计分析
第3章 列车脱轨事故分析
    3.1 列车脱轨事故一般性分析
        3.1.1 列车脱轨事故类型
        3.1.2 列车脱轨机理分析
        3.1.3 列车脱轨原因类型
    3.2 线路设备质量不良脱轨事故分析
        3.2.1 线路失修列车脱轨较大事故案例
        3.2.2 事故树定性分析
    3.3 自然灾害脱轨事故分析
        3.3.1 山洪水害脱轨较大事故案例
        3.3.2 事故树定性分析
    3.4 货物偏载脱轨事故分析
        3.4.1 货物偏载列车脱轨一般事故案例
        3.4.2 事故树定性分析
    3.5 施工脱轨事故分析
        3.5.1 利用列车间隔违章施工致列车脱轨一般事故案例
        3.5.2 事故树定性分析
第4章 施工行车事故分析
    4.1 铁路营业线施工事故一般性分析
        4.1.1 铁路营业线施工事故等级类型
        4.1.2 施工行车事故责任性质分析
        4.1.3 施工行车事故原因类型
    4.2 营业线施工典型行车事故案例分析
        4.2.1 无计划超范围施工一般C24 类事故
        4.2.2 列车冒进信号或越过警冲标一般C10 类事故
        4.2.3 列车碰撞设备设施一般C13 类事故
        4.2.4 施工烧断接触网线一般C14 类事故
        4.2.5 施工检修设备耽误列车一般D9 类事故
第5章 行车典型一般事故分析
    5.1 列车运行中部件脱落一般C12 类事故分析
        5.1.1 一般C12 类事故构成
        5.1.2 动车组运行中闸瓦片脱落
    5.2 接发列车类一般事故分析
        5.2.1 接发列车典型事故类型
        5.2.2 车站值班员错误操控信号导致列车停车一般D5 类事故
    5.3 调车作业冲脱挤一般事故分析
        5.3.1 调车作业冲脱挤一般事故界定
        5.3.2 调车作业冲脱挤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5.4 典型违章违纪一般D类事故分析
        5.4.1 违反作业标准耽误列车一般D10 类事故
        5.4.2 错误操纵使用行车设备耽误列车一般D15 类事故
第6章 铁路行车事故安全风险防控
    6.1 管理是铁路行车安全风险防控的基础
        6.1.1 健全完善安全风险管理基础
        6.1.2 规范安全管理
        6.1.3 强化过程控制管理
        6.1.4 强化隐患排查整治
    6.2 违章作业类行车事故风险防控
        6.2.1 违章作业类行车事故防控重点
        6.2.2 加强安全管理和作业过程控制
        6.2.3 突出现场违章作业的检查整治
    6.3 列车脱轨行车事故风险防控
        6.3.1 行车设备质量隐患引发列车脱轨风险防控
        6.3.2 水害断道等自然灾害引发列车脱轨风险防控
    6.4 施工作业类行车事故风险防控
        6.4.1 无计划超范围施工风险防控
        6.4.2 施工方案及施工过程控制风险防控
        6.4.3 自轮运转设备及大型施工机械风险防控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2010 年-2015 年欧美及亚洲部分国家铁路交通事故一览表
附录2:铁道部《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事故等级(部令第30 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道岔捣固车起拨道作业对轨道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大型养路机械的发展与应用
        1.2.1 国外大型养路机械的发展与应用
        1.2.2 国内大型养路机械的发展与应用
    1.3 关于捣固车的理论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道岔捣固车的基本作业和计算模型
    2.1 捣固车的用途与性能
    2.2 捣固车的主要工作装置
        2.2.1 捣固装置
        2.2.2 夯实装置
        2.2.3 起拨道装置
        2.2.4 辅助起道装置
        2.2.5 测量装置
    2.3 捣固车的起拨道作业
        2.3.1 起道作业
        2.3.2 拨道作业
    2.4 计算模型及相关参数
        2.4.1 力学模型
        2.4.2 有限元模型
        2.4.3 捣固车相关参数
        2.4.4 轨道结构相关参数及评价指标
    本章小结
第3章 起道作业分析
    3.1 线路维修起道作业
    3.2 道岔维修起道力
        3.2.1 正线起道起道力
        3.2.2 三轨起道起道力
        3.2.3 人工辅助起道起道力
    3.3 起道作业对轨道结构的影响
        3.3.1 对钢轨的影响
        3.3.2 对岔枕的影响
        3.3.3 对扣件的影响
    3.4 合理起道方式的选取
    本章小结
第4章 拨道作业分析
    4.1 线路维修拨道作业
    4.2 道岔维修拨道力
    4.3 拨道作业对轨道结构的影响
        4.3.1 对钢轨的影响
        4.3.2 对扣件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5章 道岔捣固车养护维修的建议
    5.1 起道、拨道作业影响因素分析
        5.1.1 作业轨温
        5.1.2 扣件失效
        5.1.3 捣固车轮载
        5.1.4 作业线路条件
    5.2 捣固车作业的技术规定
    5.3 关于捣固车作业的建议
        5.3.1 起道量和起道方式
        5.3.2 提高天窗利用率
        5.3.3 作业人员水平和捣固车日常保养
        5.3.4 改善作业环境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10)捣固车作业系统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捣固车作业系统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理论概述
    2.1 数据融合基本理论
        2.1.1 基本原理及定义
        2.1.2 数据融合模型
    2.2 融合层次
        2.2.1 数据层融合
        2.2.2 特征层融合
        2.2.3 决策层融合
        2.2.4 三种融合层次的比较
    2.3 数据融合处理结构模型
        2.3.1 数据融合结构
        2.3.2 数据融合通用处理结构
    2.4 数据融合方法算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DS证据理论数据融合方法
    3.1 DS证据理论
    3.2 DS证据合成规则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捣固车作业系统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4.1 捣固车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
    4.2 DS算法存在问题
        4.2.1 DS证据理论的优点
        4.2.2 DS证据理论的缺点
    4.3 DS证据理论改进方法
        4.3.1 数据模型修改
        4.3.2 证据理论合成法则的修改
        4.3.3 多证据源合成规则
        4.3.4 基于Pignistic变换的证据冲突标准
        4.3.5 基于分布式可信度系数的计算方法
        4.3.6 可信度系数平衡因子的计算方法
    4.5 新证据冲突标准下的分布式DS证据融合算法
        4.5.1 基于可信度的DS融合公式
        4.5.2 改进后的DS算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捣固车作业系统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背景应用
    5.1 改进证据理论在捣固车作业系统温度检测的应用
    5.2 改进证据理论在捣固车作业系统液压检测的应用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已完成的工作总结
    6.2 未完成的工作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软件着作权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工作

四、影响捣固车作业质量的因素及整改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铁路轨道捣固维修决策优化研究[D]. 安茹.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作业成本管理在A工务机械段的应用研究[D]. 王寒.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 [3]非洲1067mm轨距大型捣固车作业质量控制[J]. 梁钲浩. 工程技术研究, 2019(22)
  • [4]轨道大型机械养护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与优化设计[D]. 胡章军. 东南大学, 2019(01)
  • [5]铁路捣固车液压驱动系统设计方法研究[D]. 蔡雄. 湖南大学, 2019(07)
  • [6]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 李增耀.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7]广深Ⅰ线大机捣固综合维修周期研究[D]. 楼大鹏. 西南交通大学, 2017(10)
  • [8]广铁集团铁路行车事故分析与防控[D]. 吴勇.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3)
  • [9]道岔捣固车起拨道作业对轨道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影响研究[D]. 潘国瑞.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1)
  • [10]捣固车作业系统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研究[D]. 李蕊.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2)

标签:;  ;  ;  ;  

影响捣固车运行质量的因素及纠正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