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阴桑树一龄生育高峰期调查

江苏淮阴桑树一龄生育高峰期调查

一、江苏淮阴桑虱一龄发生高峰期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朱文君[1](2019)在《温度对豆荚螟生态学特性的影响及豆荚螟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豆荚螟Etiella zinckenella(Treitschke)是菜用大豆田的主要害虫,发生危害重,难防治,本试验结合两性生命表理论研究了豆荚螟在不同温度下的生物学特性,比较了三种诱捕器对成虫的监测效果,测定了杀虫剂对豆荚螟卵和三龄幼虫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为该虫在田间防治适期的选取及防治措施提供依据。通过室内恒温条件分别在15℃、20℃、25℃、30℃和35℃5个温度下分析豆荚螟内禀生物学特性,得出15℃20℃不足以满足豆荚螟化蛹的条件;25℃35℃温度范围内:周限增长率(λ)分别是1.05641 d-1、1.10022 d-1、1.08887 d-1;内禀增长率(r)分别是0.05486 d-1、0.09548 d-1、0.08511 d-1;净生殖率(R0)分别是19.47头、30.01头、12.85头;总生殖率(GRR)分别是35.63、52.47、29.89;平均世代时间(T)分别是53.44d、35.36 d、29.73 d。测得25℃35℃3个温度豆荚螟全世代的发育历期依次是49.92 d、38.05 d、29.24 d,说明豆荚螟各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历期随着温度的增高而逐渐变短,但温度过高或过低对豆荚螟的生长和发育都有不利影响。运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到卵、1龄幼虫、2龄幼虫、3龄幼虫、4龄幼虫、5龄幼虫、蛹和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依次是9.61℃、12.60℃、10.34℃、13.44℃、12.13℃、13.05℃、6.35℃和11.14℃;有效积温分别为91.32℃、46.93℃、44.72℃、46.29℃、47.33℃、78.73℃、227.70℃和702.58℃。通过分析得出的结果结合泰安地区的温度预测豆荚螟一年发生56代。采用浸渍法测定了7种常用杀虫剂对豆荚螟卵和三龄幼虫的毒力大小。结果表明,72 h对卵活性较高的是甲维盐,致死中浓度为0.142 mg/L;其次是溴氰虫酰胺、虫酰肼和氯虫苯甲酰胺。48 h后对3龄幼虫活性较高的是高效氯氰菊酯,致死中浓度为0.018mg/L,其次为甲维盐、溴氰虫酰胺和灭幼脲。测定的杀虫剂对豆荚螟均有较好的毒力,可用于防治豆荚螟。通过研究被蛀豆荚数量和菜用大豆产量的两个指标,比较了4种杀虫剂对豆荚螟的田间药效。结果表明,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豆荚螟的防治效果最好,田间防治效果可达96.2%,其次,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的防治效果为93.2%,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防治效果为81.1%,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的防治效果为78.7%。测定的常用杀虫剂对豆荚螟均有较好的防效,可用于生产中防治豆荚螟使用。为明确豆荚螟的田间监测效果,本研究采用了豆荚螟性诱剂和3种诱捕器结合的监测方法,比较了3种监测方法在整个菜用大豆种植期的诱捕效果。结果显示,三角形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最好,最大诱蛾量为9月13日的7.8头/诱捕器,与蛾类通用诱捕器和水盆诱捕器存在显着差异;试验中发现豆荚螟诱捕器还会诱捕到短额负蝗、棉铃虫、二点委夜蛾等重要害虫,还有龟纹瓢虫,异色瓢虫、食蚜蝇、寄生蜂等天敌昆虫。

李思语[2](2018)在《清末民初诗钟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诗钟是一种诞生于道光年间并流行于清末民初的特殊文学形式,它以旧体诗歌为母体,在咸丰年间走向独立并不断完善,最终成为一种兼具文学性、娱乐性和竞争性的文体,获得了传统知识分子对其价值的认可。清末民初传统文人结诗钟社蔚然成风,诗钟社经历了道光时期的酝酿,在咸丰、同治年间由官员、名流的倡导走向全国大部分省份,最终在光绪、宣统年间达到结社高峰。本论文即选取清末民初这一时间段,对诗钟社进行细致的考证和理论研究。这里的清末民初,上自道光二十年(1840),下至民国八年(1919);诗钟社的选录以创社年代为标准,从“专门的诗钟社”、“兼做诗钟的社”、“私人诗钟会”三种类型出发,考订、选录创立于1840年至1919年的诗钟社。论文分为上编和下编两大部分。上编对清末民初诗歌概况、诗钟社的发展概况、结社动机和特点等做简要介绍和分析探讨;以“兴起”、“繁荣”、“持续发展”为关键词,对诗钟社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结合时代背景,对诗钟社的流变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进行探讨。下编对清末民初的诗钟社进行考订。具体来说,本论文又可分为七个部分进行理论阐述,分别为绪论、上编五章以及下编。绪论通过对清末民初的研究现状进行大体概括,提出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同时对于考订时存在的时间段限和收录标准等问题进行说明。第一章旨在梳理诗钟的基本概念,包括其源流、格目、发展史等,以期对诗钟研究史上一些争议性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并为下面的诗钟社研究打下基础。第二章从清末民初的社会环境、旧体诗词发展状况和诗钟社结社动机三方面入手,探讨清末民初诗钟社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为下文诗钟社研究做铺垫。第三章选取鹊华行馆诗钟会、张之洞幕府诗钟会、斐亭吟社、超社、寒山诗钟社等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诗钟社集进行重点论述,以明确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诗钟社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并探讨了近代报刊对诗钟社发展的影响。第四章对清末民初诗钟社的特点进行总结,概括出诗钟社不同于其他文人结社的四大特点——时代性、依附性、纪律性、封闭性。第五章对清末民初诗钟社的文学、文化意义予以分析评价,总结其在古代文人结社史上的地位和在特殊历史时期的独特文化价值。下编从“专门的诗钟社”、“兼做诗钟的社”、“私人诗钟会”三类出发,对各个诗钟社做详细考订,考订出清末民初诗钟社一百一十多个。

于长江[3](2017)在《中国霍夫曼窑建造模式的环境适应性初探》文中研究说明霍夫曼窑作为一种主要用于生产烧结砖瓦的乡土工业建筑,对于设计主体和生产主体来说,严格控制其建造、生产成本是首要诉求,运用低技策略无疑是合理的。反观当下的建筑设计领域,片面强调建筑形式、风格而忽视客观环境条件,导致建筑创作远离生活,造成技术上有违常理、文化上普遍无根的现象,应引起更多警惕。在绿色建筑理念方兴未艾的当代建筑学语境下,对中国霍夫曼窑建造模式中所反映出的环境适应性展开深入研究,进而发掘其内在的建筑学价值,为改造再利用提供基础资料,为建筑创作提供理论借鉴,诚属现实而迫切的需要。霍夫曼窑是德国人F · E ·霍夫曼于1856年改良设计,1958年注册专利并于19世纪末传入中国的。其在中国近120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沿用“原型”之工作原理,但建筑结构、空间、材料,甚至型制等方面均有较大变化。特殊如“地沟窑”者,从外观来看与早期霍夫曼窑几无相似之处。霍夫曼窑引入中国后缘何会有如此之大的变化?本研究着眼建筑学视角,通过对218个使用霍夫曼窑的粘土砖瓦生产点的田野调查和类型学分析,建立相关数据库,基于建造模式和环境适应性理论,探讨中国霍夫曼窑“衍变”背后的环境影响因素。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研究立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范畴和对象的界定、研究目标的明确、相关基础研究的综述、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的建立。第二章介绍了霍夫曼窑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工作原理和砖厂的运作机制。第三章根据不同地理区划方法建立中国霍夫曼窑数据库,依此梳理中国霍夫曼窑地区发展。第四章对中国霍夫曼窑建造模式的环境适应性进行深入的分析,该章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分为技术模式和工程模式两部分。对设计主体所主导的技术模式的研究,主要分析了场地选址、结构选型、材料构造、设备系统和被动式新风系统五个方面在其环境适应过程中所采用的设计策略;对生产主体所主导的工程模式的研究,则结合建造过程的具体实践探讨了工程管理方式、施工操作方式和生产制造方式三方面。第五章是对本研究的讨论和反思,指出目前中国霍夫曼窑建筑模式的环境适应性研究的不足并提出展望。

唐惠燕[4](2014)在《基于GIS江苏种植结构演变研究(1949-2011)》文中研究说明江苏地处长江三角洲,气候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区,兼具南北农业的种植特点,历史形成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差异明显的地区。1949年以来,江苏农业发展跨越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各30年左右两个完全不同体制的时期,经济发展经历整体不太发达到部分地区快速发展、部分地区发展较慢这样区域不平衡的过程,时间跨度长,空间差异性大,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种植业也发生了显着变化。本文基于1949-2011共63年与江苏省农业种植相关的大量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工具,在可视化展示主要农作物不同时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空间分布和重心迁移的基础上,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农业种植结构的演变特点和驱动因素,为江苏或其他地区农业宏观发展提供参考,也为新型信息工具GIS在农业历史领域的研究供实证。1、确定统一的数据采集规范,建立基于GIS农业种植信息专题数据库。以2011年江苏行政区划为依据,按照地级市和县域归属为基本单元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规范,形成1949-2011共63年13个地级市75个县域单元与农作物种植相关的数据集,基于GIS建立江苏省农业种植信息专题数据库,经过规范的数据量达20万个。2、基于宏观层面的农业重大政策调整和微观层面的种植多样性指数变化,对江苏农业种植结构进行历史分期。江苏在1949-2011年间,农业种植结构整体以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棉花、油菜、大豆等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为辅。近30年,由于食物消费的改变,蔬菜、瓜果类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加。63年间通过政策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的引导,农业生产虽然基本满足了人类生活需要,但作为农业生态系统的作物多样性指数整体则呈下降趋势。3、基于GIS可视化展示江苏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的空间分布,显示自给自足的农业种植格局逐渐向区域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水稻、小麦、油菜、棉花、蔬菜等5种作物GIS空间分布组图显示出63年间各种作物不一样的空间变化特征,显示出自给自足的农业种植格局逐渐打破,区域化特色化种植模式逐渐形成。以水稻为例,水稻GIS组图显示江苏水稻种植呈现两个阶段性区域性转移,由以南方地区为主逐渐向全省性种植转移,市场经济的发展又导致水稻种植向北方地区转移。主要农作物在政策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的引导下逐渐形成区域化特色化的种植特点。4、基于GIS可视化展示江苏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空间重心的演变轨迹,显示出苏北地区已经成为江苏的农业重心。在定量计算各个时段空间重心的基础上,根据精确的地理坐标基于GIS可视化展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等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演变轨迹。以水稻为例,播种面积63年间空间重心的迁移轨迹为:镇江扬中市三茅镇扬子东路——扬州江都市十三圩——老圩—五圩——邓家庄——秦庄—横桥——高邮市萧家庄——郑家——陈西——黎家厦——宝应县周庄——任庄。所有作物均显示整体向北迁移的演变轨迹,表明苏北地区已经成为江苏的农业重心。5、探讨江苏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演变与人口、经济、政策、科技和环境相关因素的相互关系,运用相关性计量研究了农作物种植与人口和经济之间的关联程度。人口的高增长是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种植驱动的最重要因素。对1949-2011年江苏粮食、油料等总产量与江苏总人口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江苏总人口数与江苏粮食总产量、油料总产量呈0.01水平极显着相关,相关系数为0.933、0.875,显示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与人口的增长关系密切。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或差异是形成各种作物空间重心区域性变迁的重要原因,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对农业在三产中的结构和地位会产生影响。对1952-2011年苏南、苏中、苏北各地区GDP与水稻总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苏南地区GDP与水稻总产量呈0.01水平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06,而苏北地区和苏中地区GDP与水稻总产量呈0.01水平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92,0.550。农业政策因素对江苏种植结构格局变化影响很大,显示出政策的强大调控力量,但对不同收入地区促进存在差异,体现在对苏北、低收入地区的促进作用较强,对苏南、相对高收入地区的促进作用较弱。另外耕地资源的短缺决定了农业总产的提高主要依靠作物单产水平的提高,而环境因素和科技进步是影响作物单产增长的主要因素。人口的压力导致农业生态系统多样性指数整体呈下降的趋势,只有降低人口总量,减少对土地的需求,才能真正形成多样性的农业种植系统。实证研究表明:GIS空间分析工具,为拥有大量的、历时较长的、可靠的历史数据进行动态可视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的选择。

米彩燕[5](2013)在《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发育和动态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陇山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西段,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跨天水陇南定西3地市、8县区,是甘肃省最大林业产区,区域内植物种类繁多,是温带向亚热带过度的植物基因库。本文研究其保护区4个种群的发育及动态规律,对小陇山森林植被的抚育更新及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种群结构及其更新机制对阐明种群生态特性、更新对策乃至群落的形成及其稳定性与演替规律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的分析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对甘肃小陇山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样地侧柏、红桦、毛栗、水楸种群的数量统计和年龄组成进行分析,绘制出种群径级结构图;通过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编制其静态生命表,并绘制其生命过程种群密度变化的亏损率曲线、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并将各种群的存活曲线进行线型回归分析,配合直线回归方程,采用指数方程式和幂函数式这两种数学模型进行检验其显着程度,并引入4个生存函数更好地说明种群的结构和动态变化。得到如下结果:1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inn.) Franco)种群的年龄结构表现为增长型,呈明显的金字塔结构。幼龄级个体的比例较大,第1龄级个数数目最多,占有总数的36.2%。该种群静态生命表显示,种群的存活曲线基本趋于Deevey-Ⅱ型,借助四个生存函数,最终都得出小陇山自然保护区侧柏种群的生存特点,即:在种群生长过程中表现出前期增长,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特点,尽管侧柏在幼苗期的死亡率较高约为50%,但是幼苗数量丰富,保证了种群的动态更新。2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种群年龄结构大体呈钟型,第4龄级到第12龄级个体数较多,幼龄阶段个体数量较少,第一龄级个体数只占总数多的1.7%,种群年龄结构表现为稳定性。对红桦生命表分析结果显示,种群的存活曲线趋于Deevey-II,说明各阶段死亡率基本相等。年龄结构及生命表分析都显示小陇山的红桦种群以成熟的个体为主,幼苗幼龄阶段个体数量较少,尽管红桦种群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将趋于老化。因此在红桦种群保护中需要加强人工抚育促进更新和幼树生长。3对小陇山保护区毛栗(Castanea mollissima)种群年龄结构分析结果显示:毛栗种群幼年个体丰富,中老龄级个体数所占比例不足20%。种群的年龄结构表现为增长型。中龄和老龄个体数量的变化幅度不如幼龄个体大,说明幼龄个体的存活率并不高。毛栗的种群生命表分析及存活曲线显示,种群的存活曲线为Deevey-II型。生命表、存活曲线、4个生存函数和年龄结构研究结果相吻合,都表明小陇山自然保护区毛栗种群幼苗的死亡率较高,因此在毛栗种群生长过程中要开展相应保护工作是非常必要的。4水楸(Fraxinus platypodaOliv.)种群研究结果显示,水楸种群年龄结构完整,呈金字塔结构,总体上为增长型,幼苗和幼树在种群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种群潜在的自然更新能力较强,与侧柏年龄结构变化相似。该种群静态生命表显示,种群的存活曲线基本趋于Deevey-Ⅱ型。引入的四个生存函数同样表明,小陇山水楸种群天然更新能力较强。

李建青[6](2012)在《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选区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非常规天然气受到各个国家和石油公司的高度重视,页岩气已成为全球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的热点领域,目前缺乏针对中国页岩气特点的选区评价方法。作者从页岩气成藏的区域地质背景入手,采用“构造控盆、盆控沉积相、相控页岩分布”的研究思路,以页岩气成藏要素研究为主线、应用盆地分析技术分析页岩气藏特点及研究区页岩气成藏基本条件,对研究区和美国五大页岩气盆地的页岩气成藏条件进行类比分析,探索了中国南方页岩气有利目标评价思路和技术方法。中国南方页岩时代老、热演化程度高、保存条件差、构造条件及地面条件复杂,所以中国南方页岩气选区评价体系和标准应以保存条件为核心、地质评价与经济评价相兼顾。利用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及GRI方法,系统研究了3套页岩储集空间以纳米级孔隙为主,下寒武统页岩孔径以2~10nm为主,占70%,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孔径一般为2~50nm(74.3%),2~10nm及10~50nm各占大约45%左右,而二叠系大隆组页岩孔径稍大,孔径主要分布在10~50nm,下寒武统泥页岩纳米级孔喉较小,储集性能相对较差,下志留统和上二叠统泥页岩储集物性较好。南方海相沉积盆地演化具多阶段性,不同演化阶段沉积了不同类型的暗色页岩层系,黔南坳陷早寒武世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沉积的九门冲组(牛蹄塘组)深水陆棚相页岩、川东南地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克拉通内滞留沉积的五峰组-龙马溪组深水陆棚相泥页岩,以及湘中地区晚二叠世半深海盆地沉积的大隆组盆地相硅质页岩是页岩气勘探的“甜点段”。运用选区评价关键参数,对下寒武统、上奥陶-下志留统、上二叠统三套主力页岩层系进行选区评价,指出川东南地区、黔中隆起及周缘、湘中地区3个有利区带。在有利区带内继续深化评价,针对三个重点勘探层系、四种泥页岩类型,优选出黔南坳陷黄平区块、川东南彭水区块等有利勘探目标。评价方法体系及时指导勘探生产,页岩气探矿区得以拓展,钻探井(黄页1井、彭页1井、湘页1井)获得良好的效果。

王会福[7](2010)在《台州市单季稻褐飞虱灾变原因及其持续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加上种植品种抗虫性差、气候食料条件适宜、对吡虫啉产生抗性及生态弱化等影响,褐飞虱灾变频率显着提高,成为单季稻生产的重大障碍,同时稻米质量安全也受到极大冲击。因此,褐飞虱发生的严重性和危害的毁灭性,已成为当今水稻甚至粮食生产能力提升、保护稻田生态安全和稻米质量安全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为了尽快摸清台州市单季稻褐飞虱灾变原因及影响因子,寻求抗性治理及持续控制技术,经济有效安全地控制褐飞虱发生为害是当务之急。本课题运用各种数理统计方法,对当地有关资料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并开展了大量的田间调查与重复试验。通过对《台州市单季稻褐飞虱灾变原因及其持续控制技术研究》,取得以下重要成果:(1)基本摸清了台州市单季稻褐飞虱种群繁殖及其数量增殖规律,即超级稻褐飞虱分蘖期、孕穗期种群数量随接入虫量的增加而渐趋增加,其消长规律随生育期推进而渐趋上升,但到10月上旬后却随分蘖期基数的增大反而增速呈下降趋势,而灌浆期随褐飞虱接入虫量的增加而种群总体发展较为平缓,从而为台州市单季稻褐飞虱科学防治奠定了理论基础。(2)基本明确了台州市单季稻褐飞虱灾变暴发因子,进行了台州市单季稻褐飞虱种群迁入栖居情况分析、褐飞虱抗药性及其抗性水平测定,以及不同栽培方式、不同水稻品种和不同施氮量对褐飞虱发生的影响,为制定台州市单季稻褐飞虱防控操作规程奠定了科学依据。(3)进行了稻田褐飞虱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抽样技术调查,建立了单季稻褐飞虱灾变预警技术,从而提高了预警水平。(4)开展了台州市单季稻褐飞虱持续防控技术研究,即从农业防控、生态防控、物理辅助防控以及应急防控等四方面进行了试验调查研究,特别是进行了单季稻不同品种抗褐飞虱能力鉴定、单季稻褐飞虱防治策略研究和防治指标研究以及新农药试验及其应用技术等,为台州市单季稻褐飞虱持续控制提供直接的依据,从而科学指导面上防控。

魏勇,刘桂州,蔡国祥,严余高[8](2008)在《桑虱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桑虱(Drosocha contrahens Walker)在江苏盐城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壤中越夏越冬,卵集中分布在桑树根部050cm范围的08cm深的浅土层中,若虫期长达8590d,寄主广泛,除桑外还有意杨,桃,李等。桑园常用农药1500倍3000倍的辛硫磷、敌敌喂、灭多威、氧化乐果稀释液、200400倍的洗衣粉、洗洁精稀释液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采用夏伐后浅翻桑园,拾除卵囊,或让其被太阳暴晒,3月中旬、4月上旬、4月下旬分别对桑园施药,同时对桑园周围高大的树木等其它寄主一并用机动喷雾器施药,在近20公顷的桑虱重害桑园中有效地控制了为害。

蔡国祥[9](2008)在《桑虱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为桑虱大发生田块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室内饲养与室外观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生物学特性调查,通过室内化学防治试验,室外药剂防治小区试验,若虫孵化出土、上树数量消长规律调查,综合防治中试研究对桑虱的防治效果。[结果]结果表明,桑虱在江苏盐城1年发生1代,卵在土壤中越夏越冬,其集中分布在桑树根部25 cm范围08 cm深的浅土层中,若虫期长达8590d,寄主广泛。桑园常用农药1 5003 000倍的辛硫磷、敌敌喂、灭多威、氧化乐果稀释液,200400倍的洗衣粉和洗洁精稀释液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结论]该研究能有效地控制桑园中桑虱的为害。

郑福山[10](2007)在《菱角萤叶甲种群分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菱角萤叶甲(Galerucella birmanica Jacoby)是水生蔬菜——菱角(Trapa natans Linnaeus)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广泛分布于我国的菱角产区。同时,由于菱角萤叶甲食性较为单一,很可能成为北美外来入侵性杂草野生菱角生物防治的理想天敌昆虫。本研究综合运用传统形态分类、生物学和生态学、遗传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从不同的层次全面分析了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的分化情况,旨在探讨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的种下分化水平以及种群遗传结构与地理分布之间的关系,为研究菱角萤叶甲的传播扩散、防治以及为国外天敌引种筛选理想的种群提供理论依据。1、根据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的形态学特征,运用数值分类的方法可将我国的12个地理种群分为6个大的地理居群,居群之间与地理分布之间具有显着的相关性,其中云南保山种群与其它种群相比具有较大差异,已具备亚种的分类地位。此外,在部分种群之间外生殖器特征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分化。2、通过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1)温度是影响菱角萤叶甲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保山种群发育历期最长,泰安种群历期最短;2)种群间世代存活率差异较大,最高的超过60%(上海青浦种群),最低的不到40%(泰安种群);3)产卵高峰出现在生殖前期,但种群间生殖力已经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最高为228粒(上海青浦种群),最低仅为70.2粒(广州种群);4)种群间越冬代成虫的过冷却点差异较大,与地理纬度之间符合逻辑斯蒂模型,过冷却点随地理纬度的升高而降低。3、杂交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群的菱角萤叶甲杂交后代的存活率都明显的降低,甚至有的后代不能正常发育到成虫,即种群间已产生较大的生殖隔离。4、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1)酯酶同工酶在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间差异较大,地理种群间的差异要小于菱角萤叶甲和褐背小萤叶甲种间的差异;2)种群间酯酶同工酶的差异与地理距离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表明同工酶的变化与菱角萤叶甲的地理分布以及寄主植物之间有着较强的相关性。5、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的mtDNA COI、COII和Cyt b基因序列分析表明,1)菱角萤叶甲五个不同地理种群的COI、COII和Cyt b基因序列的A+T含量分别为71.4%、74.4%和74.9%,明显高于G+C的含量;2)三种基因的转换(T-C,A-G)频率高于颠换(T-A,T-G,C-A,C-G)频率,其中转换以T-C最多,颠换以T-A最多,颠换多发生在密码子的第三位点,转换颠换比(R)值分别为6.3,3.1和6.0;3)三种基因都存在大量的独享单倍型,说明菱角萤叶甲种群间已经有了较大程度的遗传分化,共享单倍型只发生在华北和华中种群间,说明这两个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水平较低;4)华北和华中种群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基因交流,其它种群间已经有很大程度的遗传差异;5)分子进化树显示,菱角萤叶甲五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与地理分布有着显着的相关性,华北和华中两个在地理位置上非常近的种群首先聚在一起,然后与较近的华南种群聚在一起,最后分别与最远的东北和西南两个种群聚在一起;6)利用三种基因分别对菱角萤叶甲起源探讨的结果也是一致的,菱角萤叶甲与菱角有着共同的起源地——长江中下游地区。6、rDNA ITS1、ITS2基因序列分析表明,1)rDNA-ITS1基因在菱角萤叶甲种群间进化速度较快,进化树显示,泰安和扬州种群,益阳和新余种群,苏州和上海青浦种群形成三个分支,表明菱角萤叶甲种群分化与寄主和地理距离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2)rDNA ITS2序列变异位点已达到4.42%,进化速度也较快,云南保山种群与其它种群差异最大,存在多个碱基插入位点。7、基于多基因的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结果表明,不同的分子标记有不同的进化速率,同一分子标记内不同区段进化速率也不同,mtDNA和rDNA是两种进化速率较快但遗传方式不同的分子标记,通过两者联合进行种群遗传分化研究能更好的说明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和地理分布之间的关系。从进化速度来看,ITS1 >ITS2 >Cyt b >COII >COI。8、种上水平的系统发育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COI基因建立的小萤叶甲属的系统发育树显示10种小萤叶甲均形成4个相同的簇群,簇群内的种类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寄主,小萤叶甲属部分种类昆虫的分子进化与寄主植物有着显着的相关性;2)基于16S基因对叶甲科的几个物种间的系统发育比较显示,在遗传距离上,种内<种间<属间<亚科间,这一结果与传统分类学的结果是一致的;3)通过对菱角萤叶甲、褐背小萤叶甲及杂交后代的COI基因进行比较发现,杂交后代与母本是高度同源的,但仍有一定的变异,这些变异中有些位点是稳定和可重复的,通过进化树分析看出,杂交后代并没有形成物种间的过渡类型或者新的物种,可见,COI基因是较为严格的母性遗传基因。

二、江苏淮阴桑虱一龄发生高峰期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淮阴桑虱一龄发生高峰期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温度对豆荚螟生态学特性的影响及豆荚螟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豆荚螟的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1.1.1 豆荚螟的发生规律及其危害
        1.1.2 影响豆荚螟发生的因素
    1.2 豆荚螟的防治
        1.2.1 农业防治
        1.2.2 生物防治
        1.2.3 物理防治
        1.2.4 化学防治
        1.2.5 豆荚螟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1.3 昆虫生命表
    1.4 害虫监测方法
        1.4.1 粘虫板监测
        1.4.2 糖醋液监测
        1.4.3 灯光的监测
        1.4.4 豆荚螟的监测方法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虫源
    2.2 豆荚螟在不同温度下的生命表研究
        2.2.1 试验方法
        2.2.2 人工饲料的配制方法
        2.2.3 数据分析
        2.2.4 数据处理与制图
    2.3 豆荚螟在不同温度的发育历期研究
        2.3.1 试验方法
        2.3.2 豆荚螟有效积温和发育始点温度的计算
    2.4 豆荚螟成虫种群监测方法的效果比较
        2.4.1 试验地概况
        2.4.2 性诱芯及诱捕器
        2.4.3 试验方法
        2.4.4 数据分析
    2.5 7种常用杀虫剂对豆荚螟的室内毒力测定
        2.5.1 供试虫源
        2.5.2 供试药剂
        2.5.3 试验方法
        2.5.4 数据分析
    2.6 4种常用杀虫剂防治豆荚螟的田间药效试验
        2.6.1 试验地概况
        2.6.2 试验设计
        2.6.3 药效调查
        2.6.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温度下豆荚螟的生命表
        3.1.1 豆荚螟在不同温度下的主要生物学参数
        3.1.2 豆荚螟在不同温度下的主要种群生命表参数
        3.1.3 豆荚螟在不同温度下的特定年龄生命表
        3.1.4 豆荚螟在不同温度下的特定年龄阶段生殖力和存活率
        3.1.5 不同温度下豆荚螟的期望寿命和繁殖值
    3.2 不同温度下豆荚螟各发育阶段的发育历期
        3.2.1 不同温度下豆荚螟各发育阶段的发育历期
        3.2.2 豆荚螟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3.3 豆荚螟成虫种群监测方法的效果比较
        3.3.1 三种监测豆荚螟成虫种群消长动态的比较
        3.3.2 三种监测方法累积诱虫量的比较
        3.3.3 大豆田豆荚螟性诱剂诱捕昆虫发生动态
    3.4 7种常用杀虫剂对豆荚螟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3.4.1 不同药剂对豆荚螟卵的毒力
        3.4.2 不同药剂对豆荚螟幼虫的毒力
    3.5 4种常用杀虫剂防治豆荚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3.5.1 不同药剂的防治效果
        3.5.2 对菜用大豆安全性影响
        3.5.3 不同药剂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不同温度下豆荚螟生命表研究
    4.2 不同温度下豆荚螟各虫态的发育历期
    4.3 豆荚螟成虫种群监测方法的效果比较
    4.4 7种常用杀虫剂对豆荚螟的室内毒力测定
    4.5 4种常用杀虫剂防治豆荚螟的田间药效试验
5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2)清末民初诗钟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一)文学层面的意义
        (二)文化层面的意义
        (三)历史层面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相关问题说明
        (一)时间段限
        (二)收录标准
        (三)社团命名
上编 清末民初诗钟社概论
    第一章 诗钟概说
        第一节 诗钟的源流
        一、诗钟的文体来源
        二、诗钟的创作方法来源
        三、诗钟的发源地
        第二节 诗钟的特点及格目
        一、诗钟的本质特征
        二、诗钟的格目
        第三节 诗钟发展史简说
        一、清末(1821-1911)
        二、民国(1912-1948)
        三、新中国至今(1949-)
    第二章 清末民初诗钟社兴起背景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社会环境
        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二、危机与自救
        三、曲折中前进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旧体诗歌
        一、旧体诗最后的辉煌
        二、睁眼看世界
        三、新的挑战
        第三节 清末民初诗钟社结社动机
        一、对诗钟的“小大之辩”
        二、松紧适宜的政治环境
        三、可供选择的活动地点
    第三章 清末民初诗钟社发展历程
        第一节 道光、咸丰、同治年间的诗钟社
        一、诗钟社的雏形:私人分咏、嵌字活动
        二、走出京、闽
        三、台湾钟声初响
        第二节 光绪、宣统年间的诗钟社
        一、名人效应——张之洞及其幕僚诗钟会
        二、唐景崧与台湾钟坛
        三、三大重镇——江苏、北京、福建
        第三节 民国初年的诗钟社
        一、辛亥革命调整诗钟社地域分布
        二、租界内惺惺相惜——超社
        三、京、沪钟坛转移——寒山诗钟社
        四、域外诗钟社出现——寄社、南萍社
        五、近代报刊对诗钟社的影响
    第四章 清末民初诗钟社的特点
        第一节 时代性
        第二节 依附性
        第三节 纪律性
        第四节 封闭性
    第五章 清末民初诗钟社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
        第一节 清末民初诗钟社是中国古代文人结社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中国古代文人结社的一部分
        二、华侨文人结社的一部分
        三、对古代遗民结社的继承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诗钟社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
        一、延续了古代文学的创作题材和文人的活动范式
        二、提供了传统文学发展的新思路
        三、文化史视角下的特殊意义
下编 清末民初诗钟社丛考
    一、道光年间(1820-1850)
    二、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
    三、光绪年间(1875-1908)
    四、宣统年间(1909-1911)
    五、民国初年(1912-1919)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清末民初诗钟集叙录
附录(二) 清末民初诗钟社总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中国霍夫曼窑建造模式的环境适应性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范畴与对象
    1.3 研究意义与目标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标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关于霍夫曼窑的研究
        1.4.2 关于乡土工业建筑的研究
        1.4.3 关于建造模式的研究
        1.4.4 关于环境适应性的研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关于霍夫曼窑的基础研究
    2.1 霍夫曼窑发展历程
        2.1.1 霍夫曼窑全球传播历程概述
        2.1.2 中国霍夫曼窑发展历程概述
    2.2 霍夫曼窑工作原理及砖厂运作机制
        2.2.1 霍夫曼窑工作原理
        2.2.2 霍夫曼窑砖厂功能组织与运作机制
第三章 中国霍夫曼窑田野调查及数据库建立
    3.1 中国霍夫曼窑调查方案
        3.1.1 调查区域划分办法
        3.1.2 调查方案操作细则
        3.1.3 田野调查过程
        3.1.4 调查资料整理
    3.2 中国霍夫曼窑数据库的建立及分析
        3.2.1 中国霍夫曼窑数据库建立方法
        3.2.2 中国霍夫曼窑数据库建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霍夫曼窑建造模式的环境适应性分析
    4.1 霍夫曼窑技术模式的环境适应性
        4.1.1 场地选址的环境适应性分析
        4.1.2 结构选型的环境适应性分析
        4.1.3 材料、构造的环境适应性分析
        4.1.4 设备系统的环境适应性分析
        4.1.5 被动式新风系统的环境适应性分析
        4.1.6 小结与讨论
    4.2 霍夫曼窑工程模式的环境适应性分析
        4.2.1 工程管理方式
        4.2.2 施工操作方式的环境适应性分析
        4.2.3 生产制造方式的环境适应性分析
        4.2.4 小结与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5.1.1 创新点
        5.1.2 不足
    5.2 启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4)基于GIS江苏种植结构演变研究(1949-20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历史学研究现状
        (二) 种植结构演变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一) 研究内容
        (二) 创新点
        (三) 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区域选择、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区域
        一、自然经济条件
        二、农业发展历史
        三、研究区域行政区划变迁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及整理
        一、数据来源
        二、数据处理和规范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径
        一、地理信息系统及其数据库的建立
        二、基于GIS的时空格局展示方法
        三、基于GIS的空间重心计算方法及变迁轨迹图制作方法
        四、相关性分析方法
        五、研究路径
第二章 江苏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特征
    第一节 整体情况
    第二节 粮食作物
        一、水稻
        二、小麦
        三、大麦
        四、玉米
    第三节 油料作物
        一、大豆
        二、油菜
        三、花生
    第四节 纤维作物(棉花)
    第五节 园艺作物
    第六节 其他作物
第三章 江苏种植结构发展的历史分期
    第一节 基于农业宏观政策调整进行的历史分期
    第二节 基于多样性指数进行的历史分期
第四章 基于GIS江苏主要农作物的空间变迁
    第一节 粮食作物(水稻、小麦)
        一、水稻
        二、小麦
    第二节 油料作物(油菜)
    第三节 纤维作物(棉花)
    第四节 园艺作物(蔬菜)
    第五节 主要农作物空间变迁的相互关系分析
第五章 江苏种植结构演变动因分析
    第一节 政策因素
    第二节 人口因素
    第三节 经济因素
    第四节 科技因素
    第五节 环境因素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历史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历史启示
    第三节 基于GIS的历史学研究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发育和动态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进展
        1.3.1 群落动态规律研究进展
        1.3.2 小陇山森林群落研究进展
    1.4 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及研究现状
        1.4.1 侧柏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及研究现状
        1.4.2 红桦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及研究现状
        1.4.3 毛栗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及研究现状
        1.4.4 水楸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及研究现状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概况
    2.2 植被分类概述
    2.3 综合评价
3 研究方法
    3.1 野外调查方法
    3.2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3.2.1 种群年龄结构
        3.2.2 种群静态生命表
        3.2.3 种群存活率与死亡率
        3.2.4 生存函数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种群年龄结构分析
        4.1.1 侧柏种群年龄结构分析
        4.1.2 红桦种群年龄结构分析
        4.1.3 毛栗种群年龄结构分析
        4.1.4 水楸种群年龄结构分析
    4.2 种群数量动态
        4.2.1 侧柏种群生命表编制与生存力分析
        4.2.2 红桦种群生命表编制与生存力分析
        4.2.3 毛栗种群生命表编制与生存力分析
        4.2.4 水楸种群生命表编制与生存力分析
5 结论与讨论
    5.1 保护区侧柏种群动态规律
    5.2 保护区红桦种群动态规律
    5.3 保护区毛栗种群动态规律
    5.4 保护区水楸种群动态规律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情况
致谢

(6)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选区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北美页岩气研究现状
        1.2.2 国内页岩气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第二章 页岩气成藏的地质背景
    2.1 南方震旦系—三叠系地层特征
    2.2 南方构造演化特征
    2.3 南方震旦纪—中三叠世沉积演化特征
    2.4 构造演化对页岩层系的控制作用
第三章 页岩气成藏条件
    3.1 南方古生界泥页岩分布特征
        3.1.1 南方古生界泥页岩纵向发育特征
        3.1.2 南方古生界泥页岩横向分布特征
        3.1.3 南方古生界泥页岩类型
    3.2 南方古生界泥页岩生烃条件
        3.2.1 南方古生界泥页岩有机质丰度
        3.2.2 南方古生界泥页岩有机质类型
        3.2.3 南方古生界泥页岩有机质成熟度
    3.3 南方古生界泥页岩气储集条件
        3.3.1 南方古生界泥页岩的岩矿组成
        3.3.2 南方古生界泥页岩储集特征
        3.3.3 南方古生界泥页岩储层评价
    3.4 南方古生界泥页岩保存条件
        3.4.1 盖层条件
        3.4.2 构造作用对保存条件的影响
        3.4.3 水文地质条件
        3.4.4 南方地区保存条件初步评价
第四章 页岩气选区评价体系建立
    4.1 页岩气成藏条件类比分析
        4.1.1 页岩气成藏关键控制因素
        4.1.2 中美页岩气地质条件对比研究
        4.1.3 国内不同地区页岩气地质条件对比分析
    4.2 南方古生界页岩气选区评价标准
第五章 南方页岩气有利区优选
    5.1 南方古生界页岩气有利区带优选
        5.1.1 黔中隆起及周缘地区
        5.1.2 川东南地区
        5.1.3 湘中地区
    5.2 南方古生界页岩气有利目标优选
        5.2.1 黔南坳陷黄平区块
        5.2.2 川东南彭水区块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台州市单季稻褐飞虱灾变原因及其持续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第二章 台州市单季稻褐飞虱种群灾变原因及灾变预警技术研究
    2.1 台州市单季稻褐飞虱种群繁殖及其数量增殖规律
    2.2 台州市单季稻褐飞虱灾变的主要因子
        2.2.1 台州市单季稻褐飞虱种群迁入栖居情况
        2.2.2 褐飞虱抗药性及其抗性水平测定
        2.2.3 不同栽培方式对褐飞虱发生的影响
        2.2.4 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发生的影响
        2.2.5 不同施氮量对褐飞虱发生的影响
    2.3 台州市单季稻褐飞虱灾变预警技术研究
        2.3.1 稻田褐飞虱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抽样技术
        2.3.2 单季稻褐飞虱灾变预警技术
第三章 台州市单季稻褐飞虱持续防控技术研究
    3.1 单季稻褐飞虱农业防控技术研究
        3.1.1 单季稻不同品种抗褐飞虱能力鉴定
        3.1.2 单季稻强化栽培与褐飞虱防控
    3.2 单季稻褐飞虱生态防控技术研究
        3.2.1 单季稻不同移栽期褐飞虱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3.2.2 稻田生态保育与生物防控
        3.2.2.1 稻田生态保育与稻鸭共育
        3.2.2.2 稻田生态保育与褐飞虱生态防控示范
    3.3 单季稻褐飞虱物理辅助防控技术研究
    3.4 单季稻褐飞虱应急防控技术研究
        3.4.1 单季稻褐飞虱防治策略研究
        3.4.2 单季稻褐飞虱防治指标研究
        3.4.3 新农药试验及其应用技术
        3.4.3.1 毒死蜱+噻嗪酮配方防治稻飞虱药效
        3.4.3.2 哆嗓酮等药剂防治六(4)代褐飞虱药效
        3.4.3.3 绿颖与毗虫琳配方应用技术
        3.4.3.4 毒死蜂.唾虫嚓对稻飞虱防效及应用技术
        3.4.3.5 嘎嗓酮.速灭威对稻飞虱防效及应用技术
第四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菱角萤叶甲种群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萤叶甲研究概述
        1.1.1 萤叶甲亚科研究概况
        1.1.2 小萤叶甲属研究概况
        1.1.3 菱角萤叶甲研究概况
        1.1.4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小萤叶甲属中的研究概况
    1.2 种群分化研究概述
        1.2.1 种群分化的内在原因
        1.2.2 种群分化的外在原因
        1.2.2.1 地理隔离对昆虫种下分化的影响
        1.2.2.2 环境条件对昆虫种下分化的影响
        1.2.2.3 寄主植物对昆虫种下分化的影响
        1.2.2.3.1 对异域物种分化的影响
        1.2.2.3.2 对同域物种分化的影响
    1.3 种下分化的验证方法
        1.3.1 比较形态学
        1.3.1.1 一般外部形态特征
        1.3.1.2 外生殖器
        1.3.1.3 超微结构特征
        1.3.2 行为特征——杂交试验
        1.3.3 生物学及生态学特征
        1.3.4 地理分布特征
        1.3.5 遗传性特征——染色体分析
        1.3.6 数学方法
        1.3.6.1 主成分分析
        1.3.6.2 聚类分析
        1.3.7 生理生化特征——同工酶分析
        1.3.8 分子标记技术
        1.3.8.1 微卫星DNA 标记
        1.3.8.2 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
        1.3.8.3 随机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RAPD)
        1.3.8.4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1.3.8.5 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
        1.3.8.6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1.3.8.7 DNA 序列分析
        1.3.8.7.1 核糖体DNA
        1.3.8.7.2 线粒体DNA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形态学比较研究
    2.1 小萤叶甲属Galerucella Croth 及部分种类形态描述
        2.1.1 菱角萤叶甲 Galerucella birmanica Jacoby
        2.1.2 褐背小萤叶甲 G. grisescens Joannis
    2.2 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形态特征比较
        2.2.1 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数量变异性状分析
        2.2.1.1 分析原理和方法
        2.2.1.2 聚类分析
        2.2.1.2.1 模糊聚类分析
        2.2.1.2.2 系统聚类分析
        2.2.1.3 主成分分析
        2.2.1.3.1 性状相关分析
        2.2.1.3.2 主成分分析
        2.2.2 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外生殖器比较
    2.3 讨论
第三章 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比较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寄主
        3.1.2 供试虫源
        3.1.3 实验条件
        3.1.4 温度对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生长发育的影响
        3.1.5 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关系的拟合
        3.1.6 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计算
        3.1.6.1 直线回归法
        3.1.6.2 直接最优法
        3.1.7 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成虫生殖力的动态模拟
        3.1.8 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成虫的过冷却点测定
        3.1.9 温度对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取食量的影响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地理环境条件
        3.2.2 温度对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发育历期的影响
        3.2.3 温度对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发育速率的影响
        3.2.4 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3.2.5 温度对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卵、幼虫和蛹存活的影响
        3.2.6 温度对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生殖力的影响
        3.2.6.1 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的繁殖力特征
        3.2.6.2 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的生殖力动态模拟
        3.2.7 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过冷却点的测定
        3.2.7.1 冬季
        3.2.7.2 夏季
        3.2.8 温度对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取食量的影响
        3.2.8.1 温度对江苏扬州种群菱角萤叶甲取食量的影响
        3.2.8.2 温度对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取食量的影响
    3.3 讨论
第四章 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及近缘种杂交试验研究
    4.1 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杂交试验
        4.1.1 材料与方法
        4.1.1.1 供试寄主和虫源
        4.1.1.2 杂交组合
        4.1.1.2.1 正交
        4.1.1.2.2 反交
        4.1.1.2.3 子代自交
        4.1.1.2.4 回交
        4.1.1.3 实验方法
        4.1.1.4 结果的判定标准
        4.1.2 结果与分析
        4.1.2.1 江苏扬州种群与云南保山种群的杂交
        4.1.2.2 江苏扬州种群与辽宁辽阳种群的杂交
        4.1.2.3 江苏扬州种群与山东泰安种群的杂交
        4.1.2.4 江苏扬州种群与广东广州种群的杂交
        4.1.2.5 江苏扬州种群与上海青浦种群的杂交
    4.2 菱角萤叶甲和褐背小萤叶甲种间杂交试验研究
        4.2.1 材料与方法
        4.2.1.1 供试寄主和虫源
        4.2.1.2 杂交组合
        4.2.1.2.1 正交
        4.2.1.2.2 反交
        4.2.1.2.3 子代自交
        4.2.1.2.4 回交
        4.2.1.3 实验方法
        4.2.1.4 结果的判定标准
        4.2.2 结果与分析
        4.2.2.1 菱角萤叶甲和褐背小萤叶甲杂交
        4.2.2.2 回交
        4.2.2.3 自交
    4.3 讨论
        4.3.1 种内杂交
        4.3.2 种间杂交
第五章 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酯酶同工酶比较研究
    5.1 研究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仪器设备及试剂药品
        5.1.2.1 仪器设备
        5.1.2.2 试剂及药品
        5.1.3 实验步骤
        5.1.3.1 试验材料的预处理
        5.1.3.2 酶提取液的制备
        5.1.3.3 电泳贮液及凝胶
        5.1.3.3.1 溶液的配制
        5.1.3.3.2 制胶
        5.1.3.4 上样
        5.1.3.5 电泳
        5.1.3.6 清洗
        5.1.3.7 染色
        5.1.3.8 脱色固定
        5.1.3.9 凝胶的保存
        5.1.3.10 拍照
        5.1.3.11 聚类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菱角萤叶甲同种不同体段间的酯酶同工酶比较
        5.2.2 菱角萤叶甲同种不同个体及性别间的酯酶同工酶比较
        5.2.3 菱角萤叶甲与褐背小萤叶甲杂交的酯酶同工酶比较
        5.2.4 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的酯酶同工酶比较
    5.3 讨论
第六章 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核酸序列分析
    6.1 基于mtDNA COI 基因的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研究
        6.1.1 材料与方法
        6.1.1.1 实验材料
        6.1.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6.1.1.2.1 DNA 提取试剂
        6.1.1.2.2 PCR 反应试剂
        6.1.1.2.3 电泳试剂
        6.1.1.2.4 主要仪器
        6.1.1.2.5 主要试剂的配制
        6.1.1.3 实验方法
        6.1.1.3.1 昆虫基因组DNA 的提取
        6.1.1.3.1.1 提取步骤
        6.1.1.3.1.2 电泳检测
        6.1.1.3.2 PCR 反应
        6.1.1.3.2.1 引物
        6.1.1.3.2.2 PCR 反应体系
        6.1.1.3.2.3 PCR 反应条件
        6.1.1.3.2.4 PCR 产物检测及测序
        6.1.1.4 序列分析
        6.1.1.4.1 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6.1.1.4.2 构建进化树
        6.1.1.4.3 选择外群
        6.1.2 结果与分析
        6.1.2.1 序列联配及分析
        6.1.2.2 序列组成分析
        6.1.2.3 密码子使用频率与氨基酸组成分析
        6.1.2.4 序列多态位点
        6.1.2.5 单倍型及其分布格局
        6.1.2.6 种群遗传多样性参数的评估
        6.1.2.7 种群间的遗传结构
        6.1.2.8 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及基因流
        6.1.2.9 种群遗传距离分析
        6.1.2.10 单倍型的分子系统树
        6.1.2.11 巢式进化支分析
        6.1.3 讨论
        6.1.3.1 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
        6.1.3.2 影晌菱角萤叶甲种群遗传分化的因素
    6.2 基于mtDNA COII 基因的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研究
        6.2.1 材料与方法
        6.2.1.1 实验材料
        6.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6.2.1.3 实验方法
        6.2.1.3.1 昆虫基因组DNA 的提取
        6.2.1.3.2 PCR 反应
        6.2.1.3.2.1 引物
        6.2.1.3.2.2 PCR 反应体系
        6.2.1.3.2.3 PCR 反应条件
        6.2.1.3.2.4 PCR 产物检测及测序
        6.2.1.4 序列分析
        6.2.2 结果与分析
        6.2.2.1 序列联配及分析
        6.2.2.2 序列组成分析
        6.2.2.3 密码子使用频率与氨基酸组成分析
        6.2.2.4 序列多态位点
        6.2.2.5 单倍型及其分布格局
        6.2.2.6 种群遗传多样性参数的评估
        6.2.2.7 种群间的遗传结构
        6.2.2.8 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及基因流
        6.2.2.9 种群遗传距离分析
        6.2.2.10 单倍型的分子系统树
        6.2.2.11 巢式进化支分析
        6.2.3 讨论
    6.3 基于mtDNA Cyt b 基因的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研究
        6.3.1 材料与方法
        6.3.1.1 实验材料
        6.3.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6.3.1.3 实验方法
        6.3.1.3.1 昆虫基因组DNA 的提取
        6.3.1.3.2 PCR 反应
        6.3.1.3.2.1 引物
        6.3.1.3.2.2 PCR 反应体系
        6.3.1.3.2.3 PCR 反应条件
        6.3.1.3.2.4 PCR 产物检测及测序
        6.3.1.4 序列分析
        6.3.2 结果与分析
        6.3.2.1 序列联配及分析
        6.3.2.2 序列组成分析
        6.3.2.3 密码子使用频率与氨基酸组成分析
        6.3.2.4 序列多态位点
        6.3.2.5 单倍型及其分布格局
        6.3.2.6 种群遗传多样性参数的评估
        6.3.2.7 种群间的遗传结构
        6.3.2.8 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及基因流
        6.3.2.9 种群遗传距离分析
        6.3.2.10 单倍型的分子系统树
        6.3.2.11 巢式进化支分析
        6.3.3 讨论
    6.4 基于rDNA ITS2 基因的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研究
        6.4.1 材料与方法
        6.4.1.1 实验材料
        6.4.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6.4.1.3 实验方法
        6.4.1.3.1 昆虫基因组DNA 的提取
        6.4.1.3.2 PCR 反应
        6.4.1.3.2.1 引物
        6.4.1.3.2.2 PCR 反应体系
        6.4.1.3.2.3 PCR 反应条件
        6.4.1.3.2.4 PCR 产物检测及测序
        6.4.1.4 序列分析
        6.4.2 结果与分析
        6.4.2.1 序列联配及分析
        6.4.2.2 序列组成分析及多态位点
        6.4.2.3 序列相似性分析
        6.4.2.4 序列差异性分析
        6.4.2.5 分子系统树
        6.4.3 讨论
    6.5 基于rDNA ITS1 基因的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研究
        6.5.1 材料与方法
        6.5.1.1 实验材料
        6.5.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6.5.1.3 实验方法
        6.5.1.3.1 昆虫基因组DNA 的提取
        6.5.1.3.2 PCR 反应
        6.5.1.3.2.1 引物
        6.5.1.3.2.2 PCR 反应体系
        6.5.1.3.2.3 PCR 反应条件
        6.5.1.3.2.4 PCR 产物检测及测序
        6.5.1.4 序列分析
        6.5.2 结果与分析
        6.5.2.1 序列联配及分析
        6.5.2.2 序列组成分析
        6.5.2.3 碱基替换分析
        6.5.2.4 系统发育信号检测
        6.5.2.5 小萤叶甲属ITS1 序列相似性分析
        6.5.2.5.1 小萤叶甲属间和种间ITS1 序列相似性分析
        6.5.2.5.2 菱角萤叶甲地理种群之间ITS1 序列相似性分析
        6.5.2.6 小萤叶甲属序列差异分析
        6.5.3 讨论
    6.6 基于mtDNA 多分子标记的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研究
        6.6.1 材料与方法
        6.6.1.1 材料来源
        6.6.1.2 序列分析
        6.6.2 结果与分析
        6.6.2.1 多态位点和序列组成分析
        6.6.2.2 种群间的遗传结构
        6.6.2.3 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及基因流
        6.6.2.4 种群遗传距离分析
        6.6.2.5 分子系统树
        6.6.3 讨论
    6.7 基于rDNA 和mtDNA 基因的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研究
        6.7.1 材料与方法
        6.7.1.1 材料来源
        6.7.1.2 序列分析
        6.7.2 结果与分析
        6.7.2.1 COI 序列变异
        6.7.2.2 ITS2 序列变异
        6.7.2.3 核苷酸距离
        6.7.2.4 COI 和ITS2 基因的联合分析
        6.7.2.5 基于COI 和ITS2 基因的分子系统树
        6.7.3 讨论
第七章 菱角萤叶甲及近缘种分子系统学研究
    7.1 基于线粒体COI 基因的小萤叶甲属部分种类分子系统学研究
        7.1.1 材料与方法
        7.1.1.1 实验材料
        7.1.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7.1.1.3 实验方法
        7.1.1.4 序列分析
        7.1.2 结果与分析
        7.1.2.1 序列联配及分析
        7.1.2.2 序列组成分析
        7.1.2.3 密码子使用频率与氨基酸组成分析
        7.1.2.4 碱基替换分析
        7.1.2.5 遗传距离分析
        7.1.2.6 数据组系统发育信号检验
        7.1.2.6.1 P 距离与R 的关系
        7.1.2.6.2 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7.1.2.7 小萤叶甲属11 种昆虫系统发育重建
        7.1.2.7.1 距离法
        7.1.2.7.2 简约法
        7.1.2.7.3 贝叶斯推论
        7.1.3 讨论
    7.2 四种萤叶甲的165 基因序列分析及其亲缘关系
        7.2.1 材料与方法
        7.2.1.1 实验材料
        7.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7.2.1.3 实验方法
        7.2.1.3.1 昆虫基因组DNA 的提取
        7.2.1.3.2 PCR 反应
        7.2.1.3.2.1 引物
        7.2.1.3.2.2 PCR 反应体系
        7.2.1.3.2.3 PCR 反应条件
        7.2.1.3.2.4 PCR 产物检测及测序
        7.2.1.4 序列分析
        7.2.2 结果与分析
        7.2.2.1 序列联配及分析
        7.2.2.2 序列组成分析
        7.2.2.3 密码子使用频率与氨基酸组成分析
        7.2.2.4 碱基替换分析
        7.2.2.5 遗传距离分析
        7.2.2.6 数据组系统发育信号检验
        7.2.2.6.1 P 距离与R 的关系
        7.2.2.6.2 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7.2.2.7 系统发育重建
        7.2.2.7.1 距离法
        7.2.2.7.2 简约法
        7.2.2.8 序列相似性分析
        7.2.3 讨论
    7.3 菱角萤叶甲和褐背小萤叶甲杂交后代的碱基差异性分析
        7.3.1 材料与方法
        7.3.1.1 实验材料
        7.3.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7.3.1.3 实验方法
        7.3.1.4 序列分析
        7.3.2 结果与分析
        7.3.2.1 序列联配及分析
        7.3.2.2 序列组成分析
        7.3.2.3 遗传距离分析
        7.3.2.4 遗传关系
        7.3.3 讨论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8.1 结果与讨论
        8.1.1 形态学方法
        8.1.2 生态学方法
        8.1.3 遗传学方法
        8.1.4 生理生化方法
        8.1.5 分子生物学方法
        8.1.5.1 目的基因片段的获得
        8.1.5.2 菱角萤叶甲mtDNA 的遗传分化
        8.1.5.3 菱角萤叶甲的rDNA 的遗传分化
        8.1.5.4 不同分子标记在菱角萤叶甲种群分化研究中的有效性
        8.1.5.5 其它分子标记的应用
    8.2 本文的创新之处
    8.3 不足之处
    8.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I
        附录I-1
        附录I-2
        附录I-3
        附录I-4
        附录I-5
        附录I-6
        附录I-7
        附录I-8
    附录 II GenBank 登录序列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四、江苏淮阴桑虱一龄发生高峰期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温度对豆荚螟生态学特性的影响及豆荚螟防治技术研究[D]. 朱文君.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7)
  • [2]清末民初诗钟社研究[D]. 李思语.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3]中国霍夫曼窑建造模式的环境适应性初探[D]. 于长江. 东南大学, 2017(04)
  • [4]基于GIS江苏种植结构演变研究(1949-2011)[D]. 唐惠燕.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5)
  • [5]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发育和动态规律研究[D]. 米彩燕. 西北师范大学, 2013(08)
  • [6]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选区评价体系研究[D]. 李建青. 西北大学, 2012(02)
  • [7]台州市单季稻褐飞虱灾变原因及其持续控制技术研究[D]. 王会福.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06)
  • [8]桑虱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A]. 魏勇,刘桂州,蔡国祥,严余高. 中国蚕学会桑树病虫害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
  • [9]桑虱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J]. 蔡国祥. 安徽农业科学, 2008(27)
  • [10]菱角萤叶甲种群分化研究[D]. 郑福山. 扬州大学, 2007(06)

标签:;  ;  ;  

江苏淮阴桑树一龄生育高峰期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