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工匠时代”

告别“工匠时代”

一、告别“工匠时代”(论文文献综述)

周天娇[1](2021)在《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国家提出大国制造战略以及“十四五”规划和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要求下,培育大国工匠是时代所需。高职院校是培养未来工匠的摇篮,高职教育应融入工匠精神的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担负着民族复兴的大任。其历史使命和责任更是凸显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夯实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不断培养工匠精神品质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对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展开研究。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本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及论文的创新之处等。第二部分主要概述相关理论。包括相关概念的界定、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基本要素及培育的必要性等内容。第三部分主要介绍现状调查情况。主要包括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调查设计及调查结果情况分析(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主要剖析原因。从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了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国家社会培育的土壤不肥沃、高职院校提供的营养不充足、大学生吸收的营养不够充分和家庭发挥的辅助作用不够强。第五部分主要阐释实施对策。从国家社会、高职院校、大学生、家庭四个方面研究、制定出了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对策,试图为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技术先天不足、文化底蕴后天失调的问题提供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姬溪曦[2](2021)在《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研究 ——以H省中职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工匠精神”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正式提出,社会各界都开始重新审视“工匠精神”所蕴藏的丰富内涵。通过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解读使我国在培养工匠型人才方面有了更清晰的理论借鉴和价值判断,对弘扬“工匠精神”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战略转型时期,发扬“工匠精神”是提高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精神指引。与此同时,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中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推动我国实现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动力变革的强大人力资源支持。因此,在我国实现制造业强国的发力之际,通过对H省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试图找出有利于中职学校培养“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应用价值。围绕研究主题主要采用问卷和访谈的形式,选取了H省10所中职学校展开调查研究,研究内容整体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主要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具体研究了三方面内容。第一个方面阐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义,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解读主要从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行为和职业追求五个维度展开;第二个方面论述了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人力资本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和动机归因理论;第三个方面剖析了影响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目标、课程、教学、师资、评价和工匠文化等因素;第三部分为实证研究,包括调查设计及实施和调查结果分析两部分,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将影响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因素从微观到宏观分为个体因素、学校因素和国家因素;第四部分为对策研究,结合调查分析,并在对比德日“工匠精神”培养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改进H省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有效对策。基于第三部分的影响因素分析此部分也从个体、学校和国家三个层面展开论述。在个体层面上关注学生心理建设和职业规划方面;在学校层面上从培养目标、教师素质、课程设置、校企合作、教学评价和文化建设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在国家层面上主要从国家对中职学校的经费投入、福利保障、政策倾斜、文化氛围等方面为切入点,整体上从不同角度为优化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对策与建议。

老藤[3](2021)在《铜行里》文中提出《铜行里》,是一幅描绘百年沈阳社会文化大变迁的风俗画;《铜行里》,是一部为沈阳大国工匠精神溯源追踪的铜匠史;《铜行里》,是一面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核心价值观的浮雕墙。楔子如今许多人不知沈阳城曾经有一处铜心,金银铜铁锡的铜,若在街上问行人,十人有十人会摇头,这让富发诚铜雕艺术有限公司的创办人石国卿十分不悦,才多少年哪,一座城市就如此健忘。据说当年四贝勒皇太极登基后,下令把城内外制作铜器的店铺均集中于内城中心,形成了一条铜行胡同,又将分散市井的铁匠铺置于城垣四周,由此赋予了盛京城所谓的"铜心""铁胆"。这么大的事能轻易忘记吗?

肖珍珍[4](2021)在《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劳动”既是一个历史具体的现象,又是一个极具理论价值的具有广泛生发性的论题。通过对文学作品中劳动叙事这一主题的深度探析,劳动背后潜隐的社会历史形态更迭、伦理价值变迁、审美向度流转都会一一呈现。本文以劳动为视角,基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的理论成果,运用对比研究、历史文化学研究方法,读解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论文的绪论部分交代了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并且对于论文写作中所使用的“劳动”、“叙事”两个核心概念和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和说明。新世纪以前中西方不同时期文学中的劳动叙事话语是本文展开探讨和论述的基点。论文第二章以时间为线索,解读了新世纪以前本土文学视阈下不同时期的劳动叙事话语,将其概括为:小人之事与社稷之本的悖论时代、劳工神圣的启蒙时代、劳动光荣的激情时代和勤劳致富的务实时代;还梳理了西方文学视阈下不同时期的劳动叙事话语,将其概括为:古典的农业时代、神权的宗教时代、资本的工业时代。为更好地读解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劳动叙事,论文第三章从整体上概述新世纪长篇小说和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的新质素。新世纪长篇小说具有问题性审美、狂欢化审美、本土化审美三个突出特点。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在整体上体现出了创作主体多元化和劳动形式多样化两个明显特征。新世纪以来,中国最重要的社会现象便是千年“乡土中国”向今日“城乡中国”的转变,论文第四章阐释了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与“城乡中国”的构建之间的同构关系。本章分“城”与“乡”两个层面展开讨论。在农村,一方面,乡村世界呈现一片衰颓和凋蔽现象,这让很多作家满怀忧虑。另一方面,新世纪长篇小说也描绘了带着资本、理念和新的劳动模式的乡村“归来者”和带着政策、使命和新的发展模式的乡村“外来者”与乡村的父老乡亲一起探索和建设现代农村的宏伟图景。在城市,迫于生活压力成批离开农村来到城市的农民,不得不面对生存空间的转换所带来的劳动方式、劳动姿态、劳动情感等一系列的转变。新世纪长篇小说对城市带给奔波于生产线上、流连于钢筋水泥间寻找出路的打工人的疼痛和困顿进行了深情描摹。劳动与伦理在历史的进程中相互塑造和影响。论文的第五章在历史的迁延过程中阐述了劳动对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生态伦理的重塑,在对比中凸显新世纪劳动伦理的新特点。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中透视的这些新特点包括:“子”们摆脱了父辈在劳动经验、劳动能力、劳动资料方面的控制和权威后,指向自由、平等、独立、强大的成长路线;对于女性来说,集体劳动将她们引出家门,改革开放则将她们推向市场,新世纪的她们不再扮演一个辅助或是服务者的角色。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金钱逻辑取代乡土人情;个人与工厂之间,归属淡漠取代工厂认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新世纪长篇小说在批判现代文明对人类栖居环境的入侵和破坏的同时,为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呈现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传统劳动的复归和生态劳动的构建。劳动与美同在。论文第六章对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的劳动叙事进行剖析,从劳动的技道美、田园美、苦难美、精神美四个方面分别呈现。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中对卓越之技和自由之道的描述都闪耀着动人心弦的美,这是文学作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生动写照;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中的“田园美”分别从知识分子立场和劳动者立场得到传神再现;作为苦难美重要载体的劳动在新世纪长篇小说中主要体现为在私有化滋生的劳动异化和城镇化衍生的劳动异化;劳动带给很多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但远离了劳动,人却失去了确认自身的场域。劳动是劳动者生命策略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他们建构自我和实现自我的重要承载。论文的结语部分对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的劳动叙事的价值、意义、不足等进行的整体概括。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因为具象了当今时代的劳动样态和新质,通过劳动叙事呈现了新世纪的时代特点、审美诉求、文化指征、伦理迁延等,展现了劳动与现代经济、劳动与社会正义、劳动与现代法治、劳动与公民德性之间错综复杂、纠结缠绕的关系,因而具有了时代的脉动和介入、省察现实的力量。在这个轻飘的年代里续写各种劳动难题,使我们感受到了文学尚未完全失重的一面。但是,在消费文化成为主流文化的今天,由于劳动精神和劳动意识的缺失,劳动在文学题材中越来越“小”,体力劳动更是渐行渐“远”。而在新的时代中,人们舒适高效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快递员、城市跑腿、家政服务员、月嫂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对我们的辛勤付出,他们不该仅仅是部分人眼中的“新底层”,而应该是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的新主角。我们认真地期待新世纪的创作者们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对于劳动、对于劳动者、对于生活、对于社会、对于人性更加清醒、深刻、独到的体认和把握。

高芳[5](2021)在《心态史视角下的切利尼艺术批评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心态史的视角出发揭示本韦努托·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 1500-1571)的艺术创作心态以及后世研究切利尼的心态,从而写出一篇心态史研究范畴下的切利尼艺术批评史。第一章主要以切利尼的《自传》为线索展现其艺术创作的心态以及切利尼艺术创作过程中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人物心态之间的交融与碰撞,揭示艺术作品创作背后蕴含的创作者心态。第二章主要从16世纪佛罗伦萨的社会背景出发展现16世纪佛罗伦萨的艺术市场,聚焦佛罗伦萨人对艺术的态度从而揭示出文艺复兴社会的集体无意识心态。第三章、四章着眼于工业革命时代的大背景之下艺术环境的变化以及对切利尼人物的研究产生出的浪漫主义历史心态和现实主义历史心态,揭示出这两种心态之下切利尼艺术批评的特点。第五章对切利尼的工匠和艺术家的形象进行分析,思考切利尼及其艺术作品的价值。文章通过对16世纪佛罗伦萨人的切利尼批评、浪漫主义历史心态下的切利尼批评、现实主义历史心态下的切利尼批评,揭示出文艺复兴心态与当下心态之间的变化,剖析艺术批评与社会心态的关系。因此本文认为对艺术作品的诠释要从多维度的角度去分析,尤其要关注其中的心态因素。

刘尹[6](2020)在《规定与自致:海顿社会身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试图解决以下问题:作为西方音乐史的研究,海顿所处时代究竟对其音乐创作产生何种影响?海顿的音乐在不同身份下产生了何种变化?作为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海顿的社会身份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同时代作曲家中是否具有代表性?造成这种社会身份转变的最根本最深层次原因为何?本论文旨在研究海顿社会身份,全文围绕海顿两个身份:规定性社会身份及自致性社会身份展开,分别论述海顿双重社会身份在其音乐、职业中的体现。需要明确的是,身份仅仅作为影响作曲家风格创作的一个因素存在,对整体风格产生一定修饰作用。质言之,本文试图阐明海顿两种身份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其次阐明海顿身份转变的社会缘由。本论文绪论部分对所选择论题从研究缘由、选题意义、国内外就此论题展开的相关研究的已有成果作出评价。随后的章节基于分总的逻辑展开,第一章对文内出现的三个主要概念进行阐述;第二章为海顿的规定性社会身份扮演,聚焦于海顿作为乐正的职业身份,从雇主的要求与迎合雇主两个方面展现海顿这一身份下的音乐创作;第三章为海顿的自致性社会身份的扮演,此段将抽象的自致性社会身份分为三个角色:作为乐正时的自致表现及商人、贵族身份,笔者分别选取了与之对应的三个阶段音乐创作进行论述:代表自主创作的《告别》、迎合公众创作的“伦敦风格”及象征个人意识表达的《创世纪》;第四章从宏观整体对海顿所处的古典时代进行审思,剖析海顿身份转变所反映的较为典型的时代缘由以及通过与莫扎特、贝多芬的对比阐述其具有个性化特征的非典型缘由。

黄靖[7](2020)在《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匠精神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它从远古走进现代,一路见证了历史的兴衰浮沉。历史证明,什么时期国家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那么这个时期的国家就必然强盛;反之,则走向衰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谈到工匠精神,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推进中国加快制造强国进程,国务院于2015年5月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1],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上述举措充分彰显了国家层面对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视与倡导。同年,中央电视台也推出了《大国工匠》系列电视记录片,向全社会展示了不同岗位劳动者的工匠精神。其后,各种关于工匠精神的新闻报告和电视片更是层出不穷,充分展现了社会层面对培育工匠精神的高度重视。从2016年起,弘扬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就在《政府工作报告》[2-4]中多次出现,由此可见党和国家高度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因此,关于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也应该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工科大学生作为未来各行各业的技术中坚,必须要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育工科大学生的工匠精神,既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塑造社会工匠氛围的不二法门,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现实而又迫切的课题。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进行系统性研究。以新时代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背景,在对“工匠精神”的内涵、特征及其当代价值进行研究的基础之上,依靠马克思主义相关论述为理论起点,纵向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工匠因子,横向探索国外着名的工匠经验,使本文的论述兼具历史性和时代性。以电子科技大学工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总结当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现状,客观归纳其不足及成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对工科大学生培育工匠精神的原则与路径,使本文的研究成果兼具科学性和可行性。文章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明了选题的背景,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梳理与述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第二章为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基本内涵及其价值意蕴,厘清了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内涵和特征,明晰了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价值与意义。第三章为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系统梳理了工匠精神培育方面的中外思想资源与思想借鉴,为本文的分析论述提供理论基础。第四章为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方法,勾勒出了当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现状,客观地概括其不足及成因。第五章为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原则与路径,提出了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的基本原则,指明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需要在个人层面、高校层面、社会层面以及政府层面的着力点,阐明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选择,是本文的重点和落脚点。

达瓦拉措[8](2020)在《五世达赖喇嘛灵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以存放在布达拉宫中的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作为研究对象,围绕这座藏传佛教历史上具有崇高地位的灵塔之修建历史背景、灵塔选址和修建时间、教义理论依据、参与工匠、材质装饰、手工技艺、装藏及开光仪轨、功能和意义等,以《南瞻部洲唯一庄严目录》和其他藏文和汉文资料作为研究的文献依据,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性研究。《南瞻部洲唯一庄严目录》是由第司桑吉嘉措撰写,记录着修建红宫和五世达赖灵塔相关信息的重要文献。到目前为止虽已公开出版,但因其内容庞杂,文辞深奥,不仅一直未被翻译,学术界也很少引用该文献作为研究资料。笔者首次在研究过程中尝试从这部文献中挖掘相关信息来对五世达赖喇嘛灵塔进行较为客观和系统的研究。首先,通过分析17世纪西藏地方的历史背景,论证了五世达赖灵塔的修建是格鲁派尤其是第司桑杰嘉措在西藏地方树立其统治地位和教派地位的一种策略或手段,不仅具有宗教自身的传统性,也具有很鲜明的政治意图。其次,作为一种佛塔的种类,五世达赖灵塔从属于藏传佛教灵塔、藏传佛教佛塔、中国佛塔、印度古代塔的范畴,不管是从宗教学的学科理论而言,还是从佛教教义教规而言,均具有较为完备的理论依据,论文中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从塔到佛塔、佛塔到灵塔的功能转换的观点,并结合相关文献和实物依据,做了论证。另外,五世达赖灵塔可以称得上是一座活的博物馆,或者说是传统文化的集合体,同时更是一座各民族交流交往的历史见证物。为了佐证这个观点,论文对修建灵塔时参与的不同民族身份的工匠和不同工种进行了分类与归纳,对当时西藏建筑工艺的组织模式和西藏地方政府的筹资形式等都进行了探析。除此之外对藏传佛教灵塔材质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通过挖掘文献中为确立五世达赖灵塔使用奢华材质和装饰的合理性而引用的佛教理论,窥探藏传佛教在发展过程中世俗化和物质化的特点。灵塔的装藏和开光是藏传佛教仪轨中非常重要且神秘的内容,也是目前学术界对藏传佛教灵塔研究的薄弱环节。本论文结合文献记载,首次对这两个内容做了比较全面的梳理,为揭开藏传佛教灵塔神秘面纱,铺垫了学术基础。最后,五世达赖灵塔作为一件宗教圣物,其宗教功能与意义方面,论文中也结合相关的宗教学理论,从其政治意义、象征意义、膜拜意义等方面做了分析。论文以五世达赖灵塔作为研究对象,以小题大做、小切口切入的方式,借助文献和实物,运用相关理论方法,通过个案研究,对研究整个藏传佛教灵塔,做一次尝试性的铺垫或提供前期积累。

史煜[9](2019)在《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鸦片战争遭遇西方武力冲击,中国渐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延续千年的传统建筑体系从沿海至内陆城市渐次发生近现代化演变。西安作为中国内陆传统城市典型代表与华夏文化生发繁荣之地,经历了20世纪来持续变革求新以及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在取得城市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同时,也面临因明城区大片历史街区建筑消失与城市记忆难以承续的现状。在当前中国城市建设从经济指标“量”的扩张转向历史文化与环境生态“质”的彰显之际,学界对西安都城时代的关注逐步转向对城市近现代发展变迁的研究。鉴于建筑是城市最基本的物质组成,本文选择以20世纪来西安明城区不同时段所生发新建筑作为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具体产物,以西安从传统向近现代城市的发展历史为线索,利用影像文本“客观纪实性”功能再现建筑形态特征,呈现与解析明城区建筑演进历程,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以及再塑古城历史文化风貌的探索实践提供借鉴。首先,立足影像与建筑文化研究方向,将建筑影像与历史文本相结合作为还原城市记忆的基本载体,在以人为主体、建筑为客体所形成的城市记忆框架中,以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历史为线索,搜集整合20世纪来(1900-2010)不同历史时期典型的建筑影像文本,将其置于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时空背景中进行分期、分类及演变研究。其次,以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与历史地理学等学科在西安城市建筑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参照,将清末(1900-1911)、民国(1912-1949)与共和国(1949-2010)三个典型时期建筑影像文本进行分类对比,以“图文”互证方式还原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演变历程,借助图像学与现象学等研究方法进行解读,揭示演变特征、规律及综合动因。再次,利用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五要素”(道路、边缘、区域、节点、地标)作为体验与认知城市的一种方法,对应分析20世纪不同时段西安城市代表性建筑,尝试还原与建构近现代西安城市记忆。近现代西安传统建筑是顺应时代发展与社会现实需求,从“模仿搬用”到“选择吸收”西方先进建筑形式与技术的演进历程,展现了不同历史阶段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主体审美与价值观的转变,也是传统建筑体系融合西方文化不断做出权衡与选择的实践过程。以城市记忆的“整体性、时代性、延续性与建构性”为原则,对20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建筑状况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1)“体用”原则上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延续性在西安城市近现代化转型历程中,城市发展渐从传统社会的闭守走向近现代的开放,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体”对西方建筑形式、材料、结构等因素“用”的基础上,传统建筑主体地位逐步被削弱而日趋式微。是在政治与军事因素主导下,从清末“洋风”模仿建筑到民国以不同程度的中西“折衷”特征为主、兼有少量几何形式特征工业化建筑,经历共和国初期“苏化”因素影响,又从单一国家性建筑逐步走向现代化探索与多元化发展历程,建筑是“自上而下”非自然发展路径,以“局部-整体-简化-创新”不同程度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渐变为其发展规律。(2)传统建筑文化承续及创新的矛盾性与表面性作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西北区域重镇与传统内陆城市,近代“洋风”模仿、中西“折衷”建筑到建国10周年经典的“传统”复兴建筑,在改革开放后1990-2010年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以房地产商业开发与以旧城拆迁改造为手段的城市化建设,带来明城区商业化、功能化的大尺度的现代建筑在明城墙内外无序耸立,因其与西安历史文化缺乏关联而影响古城整体建筑风貌。近年来,西安明城区依旧以在建筑上附加传统元素与佩戴仿古头饰屋顶作为体现古都风貌的手法,令人深感传统建筑传承与创新层面缺乏文化关联呈现出的矛盾心态与形式的表面性。(3)城市建筑演变缺乏历史文化承续性与整体观伴随20世纪以来西安城市建筑特征近现代化演变历程,西安明城区多数历史街区风貌逐步被科技文明所打造的功能化、商业化与符号化的新建筑所替代与消解,建筑景观的汰换更新导致历史特色被抹除失去城市记忆载体,而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在加速城市记忆的缺失,不利于获得古城西安作为精神家园应有的历史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基于城市记忆与建筑影像的互动同构关系再现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历程,省察急躁功利的赶超式与风貌式城市建设行为,汲取东西方城市近现代化发展正反经验,以期在健全城市建设评估与民众参与的监督管控机制,重拾城市文化自信、再塑城市历史风貌,将西安建成生态宜居的家园,肩负起“国家文化形象”的城市职能与使命。

陈文苑[10](2019)在《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及其实践逻辑 ——基于剑川白族木雕的田野调查》文中研究表明文化资本化是一个实践命题。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质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将民族传统工艺作为文化资本进行利用和开发。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关涉到传统工艺的未来走向,与文化的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发展等息息相关,甚至与文化产业、文化战略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具体实践行为包括哪些内容?实践的逻辑又是什么?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何种规律?……对于这些问题,本文以剑川白族木雕作为典型案例,在详细的田野调查基础上,借助于口述史、历史文献、内部资料等材料,运用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文化资本——场域——实践”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在对剑川木雕发展历史、工艺流程、艺术风格进行概述的前提下,阐释了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概念、类型及其特征。又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过程中的资本积累、市场运作以及资本博弈,并总结出了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逻辑和基本规律。通过研究,文章认为:第一,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行为具体包括资本积累、资本市场运作以及资本博弈这三种类型,而我们通常理解的资本市场运作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积累指资本的增长、完善和集聚,是在保留原先文化资本结构与内容基础上的增加,当代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积累路径可分为教育培训、传播交流、市场调节以及权力引导四种;文化资本的市场运作指按照市场需求,对文化资本进行开发,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市场运作方式包括产业化、旅游开发、节庆经济化、品牌化与会展商业化;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博弈是行动者之间围绕着文化资本而产生的一种互动行为,博弈的目的是为了占有更多的文化资本。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博弈围绕着物质性文化资本和非物质性文化资本两方面展开,行动者所采取的博弈策略可以分成三种:维护、发展与争取。资本积累、市场运作与资本博弈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交织的联系。资本积累是市场运作的前提与基础,市场运作为资本积累提供了方向指引,而文化资本博弈则时常贯穿于资本积累以及市场运作的过程中,建立于理性基础上的博弈会推动资本的积累,也会促进文化资本的市场运作。第二,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有着属于自己的实践逻辑。实践被场域所控制,场域生产着实践,实践活动必须依附于所处的场域并以习性为作为内驱力。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在实践过程中建构起了特定的场域(初级场域),并衍生出了三种亚级场域:资本积累场域、市场运作场域以及资本博弈场域。文化资本在此三种场域下的具体实践行为和所采取的策略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但都必须遵守初级场域的规律,该场域形塑而成的核心习性是文化市场化习性,场域的基本规律是一种双线规律。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实践的逻辑图式可以概括为:在场域情境下,以延长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生命周期为根本目的,按照双线规律的要求,通过形塑而出的核心习性生产实践。第三,双线规律是民族传统工艺资本化实践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规律。双线规律指的是传统工艺文化自主性发展规律和市场供求关系规律,这两种规律之间并不存在孰轻孰重之别。双线规律由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场域的特征所决定,它要求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必须以尊重文化发展规律为前提,在保持传统工艺文化基因的条件下,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合理、有序的进行实践。在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过程中,不能忽视双线规律的要求,传统工艺文化的均质化、内卷化等问题的出现,其症结恰在于并未充分尊重双线规律。

二、告别“工匠时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告别“工匠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展望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一)研究视角新
        (二)研究内容新
第一章 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理论概述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相关概念界定
        (一)工匠
        (二)工匠精神
        (三)工匠精神培育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基本要素
        (一)工匠精神认知培育
        (二)工匠精神情感认同培育
        (三)工匠精神意志培育
        (四)工匠精神行为培育
    三、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实现中国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二)有利于高职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第二章 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设计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工具
    二、调查结果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社会培育的土壤不肥沃
        (一)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二)工匠精神培育制度不够健全
    二、高职院校提供的营养不充足
        (一)文化环境不够浓厚
        (二)培育形式比较单一
        (三)素养与技能融合差
    三、大学生吸收的营养不够充分
        (一)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
        (二)学生总体意志力薄弱
        (三)学生受消极影响严重
    四、家庭发挥的辅助作用不够强
        (一)缺乏家校联动共育平台
        (二)家长参与的主动性不强
        (三)家长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第四章 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对策
    一、国家社会要培育肥沃的土壤
        (一)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二)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三)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四)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二、高职院校要提供丰富的营养
        (一)营造工匠精神培育的文化环境
        (二)拓展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形式
        (三)加强师资建设和相关课程建设
        (四)完善工匠精神培育的评价机制
    三、大学生要主动吸收充足养分
        (一)提高工匠精神培育的主动性
        (二)提升工匠精神学习的意志力
        (三)勤学加苦练铸就工匠真本事
    四、家庭要发挥牢固的辅助作用
        (一)增强家长综合素质,提高工匠精神培育认识
        (二)搭建有效联动平台,增强家校互通共育能力
        (三)营造良好家庭氛围,提高工匠精神培育质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研究 ——以H省中职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文献综述
第二章 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一、“工匠精神”
        二、“工匠精神”的内涵
        三、“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
    第二节 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理论基础
        一、人力资本理论
        二、需要层次理论
        三、动机归因理论
    第三节 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要素
        一、培养目标
        二、课程体系
        三、教学模式
        四、师资队伍
        五、评价体系
        六、工匠文化
第三章 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调查设计及实施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问卷和访谈设计
        四、调查过程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自我效能感对“工匠精神”培养的影响
        二、教师结构对“工匠精神”培养的影响
        三、教学方式对“工匠精神”培养的影响
        四、课程体系对“工匠精神”培养的影响
        五、教学评价对“工匠精神”培养的影响
        六、工匠文化对“工匠精神”培养的影响
        七、校企合作对“工匠精神”培养的影响
第四章 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影响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个体因素
        一、学生的求学目的与中职学校的育人目标存在偏差
        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高导致对自身发展缺乏信心
        三、学生只为学历的功利心导致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
    第二节 影响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学校因素
        一、中职学校过于追求升学率,对职业技能培训重视不够
        二、中职学校实训课程欠缺,产学结合落实不到位
        三、中职学校教学方式单一,不能真正实现学徒制教学
        四、中职学校缺乏“双师型”教师,教师队伍结构仍需优化
        五、中职学校评价体系不科学,不能有效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六、中职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缺乏创新,难以调动学生热情
    第三节 影响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国家因素
        一、我国培养“工匠精神”的制度环境不完善
        二、社会对工匠型人才的定位存在偏差
        三、经济发展制约“工匠精神”的养成
第五章 德日“工匠精神”的培养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德日“工匠精神”的培养经验
        一、德国“工匠精神”的培养经验
        二、日本“工匠精神”的培养经验
    第二节 德日“工匠精神”的培养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构建民主平等的职业环境,打造工匠文化
        二、借鉴“双元制”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
        三、深化“产学合作”机制,促进工学融合
第六章 改进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对策
    第一节 个体层面上提升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对策
        一、加强学生心理建设,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
        三、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指导学生“好就业,就好业”
    第二节 学校层面上提升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对策
        一、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找准定位
        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培养“双师型”教师
        三、以传授应用型知识为核心,重整课程体系
        四、加强校企合作,发挥产学结合的教育优势
        五、制定严格的教学评价标准,发挥教学评价的督促作用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适合培养“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
    第三节 国家层面上提升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对策
        一、加大国家对中职学校的经费投入
        二、借鉴德国的制度保障体制,提高技工人才的福利待遇
        三、拓宽技能等级认证渠道,制定科学的奖励机制
        四、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树立大国工匠典范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致谢

(3)铜行里(论文提纲范文)

楔子
第一章软铜册
第二章葑菲
第三章软绣
第四章九佬
第五章门外徒
第六章十八匠
第七章街坊(上)
第八章街坊(下)
第九章号嘴
第十章老雪
第十一章令狐平
第十二章韩干部
第十三章下西南
第十四章七七级
第十五章泥稿
第十六章陶金
第十七章活墙
尾声

(4)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的缘起
        1.1.2 选题的目的
    1.2 研究现状
        1.2.1 文献综述
        1.2.2 文献评述
        1.2.3 问题的提出
    1.3 核心概念及研究视域界定
        1.3.1 劳动
        1.3.2 叙事
        1.3.3 研究对象的确定
    1.4 选题的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之处
第2章 劳动叙事话语的生成与演进
    2.1 本土文学视阈下的劳动叙事话语
        2.1.1 传统中国——20 世纪之前的劳动叙事话语
        2.1.2 启蒙中国——20 世纪10-30 年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2.1.3 革命中国——20 世纪40-70 年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2.1.4 转型中国——20 世纪80 年代-新世纪的劳动叙事话语
    2.2 西方文学视阈下的劳动叙事话语
        2.2.1 古典西方——农业时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2.2.2 神权西方——宗教时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2.2.3 工业西方——资本时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第3章 新世纪长篇小说和劳动叙事
    3.1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新质素
        3.1.1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发生语境
        3.1.2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审美检视
    3.2 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的新质素
        3.2.1 创作主体多元化
        3.2.2 劳动形式多样化
第4章 新世纪劳动叙事的当代观照
    4.1 乡的凋敝与重建
        4.1.1 坚守者的无奈
        4.1.2 归来者的气魄
        4.1.3 外来者的使命
    4.2 城的建设与发展
        4.2.1 流水线上的疼痛
        4.2.2 钢筋水泥间的困顿
第5章 新世纪劳动叙事中的伦理迁延
    5.1 劳动与家庭伦理的重塑
        5.1.1 父亲权威的解构
        5.1.2 婆媳地位的倒转
        5.1.3 夫妻关系的重构
    5.2 劳动与社会伦理的变迁
        5.2.1 金钱逻辑取代乡土人情
        5.2.2 归属淡漠取代工厂认同
    5.3 劳动与生态伦理的互动
        5.3.1 现代劳动的批判
        5.3.2 传统劳动的回望
        5.3.3 生态劳动的构建
第6章 新世纪劳动叙事的美学风貌
    6.1 技-道美:对工匠精神的追求
        6.1.1 对卓越之技的精益求精
        6.1.2 对自由之道的孜孜以求
    6.2 田园美:对诗意故乡的眷恋
        6.2.1 知识分子立场的田园想象
        6.2.2 劳动者立场的现场经验
    6.3 苦难美:对异化劳动的反抗
        6.3.1 私有化滋生的劳动异化
        6.3.2 城镇化衍生的劳动异化
    6.4 精神美:对劳动重负的超越
        6.4.1 自我建构的存在感
        6.4.2 自我实现的价值感
结语:劳动叙事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5)心态史视角下的切利尼艺术批评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 切利尼生平及作品
第一章 切利尼的艺术创作心态
    第一节 切利尼艺术创作的心理分析
    第二节 切利尼《自传》中心态之间的交融与碰撞
第二章 16世纪佛罗伦萨人的切利尼批评
    第一节 16世纪佛罗伦萨的艺术市场
    第二节 16世纪佛罗伦萨人的切利尼批评
第三章 浪漫主义历史心态下的切利尼批评
    第一节 浪漫主义的艺术环境与心态
    第二节 浪漫主义历史心态下的切利尼批评
第四章 现实主义历史心态下的切利尼批评
    第一节 现实主义的艺术环境与心态
    第二节 现实主义历史心态下的切利尼批评
第五章 切利尼艺术作品历史价值再思考
    第一节 切利尼Craftsman与 Artist的形象分析
    第二节 切利尼艺术作品再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切利尼年表
附录B 切利尼作品图片
致谢

(6)规定与自致:海顿社会身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选题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18世纪音乐社会研究
        (一)维也纳音乐生活
        (二)英国音乐生活
        (三)18世纪其他地区音乐与社会概况
        (四)指挥与乐队发展研究
        二、作曲家社会身份宏观研究
        三、音乐社会学研究
        四、与本文相关的海顿研究
        (一)传记研究
        (二)海顿社交研究
        (三)与海顿有关的音乐研究
第一章 相关概念解析
    第一节 社会身份
    第二节 赞助人(赞助制度)
    第三节 商业制
第二章 海顿规定性社会身份的扮演
    第一节 规定性社会身份的职业表现
        一、埃斯特哈齐之前的任职
        (一)海顿早期技能训练
        (二)成为“乐正”的职业素养准备
        二、尼古拉斯一世统治下的宫廷任职
        三、尼古拉斯一世逝世后的宫廷任职
    第二节 规定性社会身份下的音乐创作
        一、赞助人的审美趣味
        (一)审美趣味与社会身份
        (二)赞助人的音乐审美
        (三)埃斯特哈齐家族的音乐趣味
        二、应雇主要求的音乐创作
        三、迎合雇主的音乐创作
    第三节 规定性社会身份的形成原因
        一、职业发展的需要
        (一)赞助的历史
        (二)建立赞助关系的方式
        二、生存发展的需要
        (一)薪资
        (二)音乐家的地位
        三、贵族音乐竞争
        (一)竞争的缘由
        (二)竞争的表现
第三章 海顿自致性社会身份的诉求
    第一节 自致性社会身份的职业表现
        一、商人身份
        (一)海顿与赞助人
        (二)海顿与出版商
        二、贵族身份
        三、指挥身份
    第二节 自致性社会身份下的音乐创作
        一、狂飙突进:创作早期
        二、公共风格:伦敦时期
        (一)公共的含义
        (二)假想听众到现实听众
        (三)公共风格的确立
        三、《创世纪》:创作晚期
    第三节 自致性社会身份形成的反思
        一、中产阶层的英国听众
        二、以营利为目的的音乐会生活
        三、传统雇佣制的发展瓶颈
        (一)意识自由的受限
        (二)身份自由的受限
第四章 海顿社会身份转型的典型性与非典型性
    第一节 海顿社会身份转型的典型性
        一、民族意识的普遍化
        二、音乐的商业化
        三、思想的启蒙化
    第二节 海顿社会身份转型的非典型性
        一、与莫扎特身份的对比
        (一)曲折性
        (二)继承性
        (三)地域性
        二、与贝多芬身份的对比
        (一)与听众的相处
        (二)娱乐音乐与精英音乐意识形态
        (三)贵族赞助双方关系的转变
结论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一)期刊杂志、硕博论文
        (二)专着
    二、英文文献
    三、英文文献网址
附录
    (一)海顿生平年表
    (二)海顿社会交际一览表
    (三)海顿财政收入一览表
    (四)海顿所获荣誉及加入协会
    (五)海顿乐队规模变化一览表
    (六)海顿遗嘱
    (七)海顿时代的货币
    (八)海顿的金钱观
    (九)海顿创作过程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会论文

(7)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国内研究述评
        1.3.2 国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难点及拟创新之处
        1.5.1 研究难点
        1.5.2 拟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基本内涵及价值意蕴
    2.1 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内涵与特征
        2.1.1 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内涵
        2.1.2 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特征
    2.2 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价值意蕴
        2.2.1 践行知行合一教育理念,促进个人素质的提升与完善
        2.2.2 发扬爱岗敬业职业精神,激发社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2.2.3 实现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推动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
第三章 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3.1 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3.1.2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教育观
        3.1.3 马克思主义的青年观
    3.2 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的中国思想传承
        3.2.1 木匠鲁班的自强不息精神
        3.2.2 黄婆织布的艰苦奋斗精神
        3.2.3 药圣试毒的无我无畏精神
        3.2.4 载人航天的勇于探索精神
        3.2.5 水稻研究的无私奉献精神
    3.3 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的国外思想借鉴
        3.3.1 日本匠人公司的代代传承理念
        3.3.2 德国制造行业的精益求精精神
        3.3.3 瑞士机械表业的创新研发思想
第四章 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4.1 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现状
        4.1.1 当前工科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现状
        4.1.2 当前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基本情况
    4.2 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4.2.1 工科大学生对国家时政的敏感度不强
        4.2.2 社会工匠氛围不浓厚
        4.2.3 高校培育缺乏针对性和彻底性
        4.2.4 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乏力
第五章 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原则与路径
    5.1 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原则
        5.1.1 坚持引导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5.1.2 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5.1.3 坚持继承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
    5.2 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
        5.2.1 个人层面:坚持内外兼修,统筹知行合一
        5.2.2 高校层面:优化教育理念,营造优良校风
        5.2.3 社会层面:推进家风建设,提高工匠氛围
        5.2.4 国家层面:完善上层建筑,守护贯彻进程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8)五世达赖喇嘛灵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一、相关文献资料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的特点分析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难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四、难点
第一章 修建灵塔的背景概述——信仰与权威树立的必要性
    第一节 五世达赖灵塔修建的历史背景探析
        一、五世达赖喇嘛的圆寂
        二、格鲁派面临的内忧外患与灵塔的正式修建
    第二节 五世达赖灵塔修建地的选择
        一、选择布达拉宫为灵塔建造地的原因分析
        二、五世达赖灵塔所处的具体位置
    第三节 五世达赖灵塔修建的相关时间问题
        一、灵塔开工时间再确认
        二、修建灵塔所耗费的时间
第二章 灵塔的源流及理论依据——从佛塔到灵塔的功能转换
    第一节 印度窣堵波到藏传佛教灵塔的演变史
        一、“窣堵波”的产生
        二、灵塔的形成
        三、肉身灵塔的出现
    第二节 灵塔蕴含的佛教教义思想
        一、以灵魂观和转世观为思想基础
        二、以曼荼罗形制为蓝本
        三、宇宙构成原素的体现
第三章 五世达赖灵塔建造工程——多民族多工种的协调参与
    第一节 五世达赖灵塔相关传统工种概述
        一、金属类工匠
        二、土木类工匠
        三、布艺类工匠
    第二节 参与修建五世达赖灵塔的工匠及其民族身份
        一、尼泊尔与西藏工艺交流及参与工程情况
        二、内地与西藏的工艺交流及参与工程情况
        三、蒙古与西藏工艺交流及参与工程情况
    第三节 建造五世达赖灵塔的组织系统
        一、建造五世达赖灵塔的工匠等级
        二、几个主要工种的工匠等级
        三、其他工匠的等级及差役组织情况
    第四节 灵塔建造的募捐筹资
        一、捐赠者身份的多样性
        二、捐赠区域的多样性
        三、捐赠物资类型的多样性
        四、物资的投入规划和官方接受捐赠物资的方式
    第五节 参与修建五世达赖灵塔工匠的待遇
        一、修建灵塔工匠的待遇种类
        二、生活补贴的具体发放模式
        三、工钱的具体发放模式
        四、服饰补贴
第四章 五世达赖灵塔的材质与装饰——珍宝与技艺的完美结合
    第一节 灵塔材质的演变与发展
        一、早期灵塔材质及其演变
        二、藏传佛教灵塔材质的演变及特点
    第二节 五世达赖灵塔的材质与装饰概述
        一、五世达赖灵塔材质选择的理论依据
        二、五世达赖灵塔装饰中相关珠饰的传统概述
    第三节 五世达赖灵塔具体使用的材质和装饰
        一、灵塔材质和装饰的主要来源
        二、灵塔每个部位具体使用的材质和装饰
第五章 五世达赖灵塔的装藏及其特点——象征与神秘的符号系统
    第一节 灵塔装藏的起源以及延续中的变革
        一、佛教装藏的起源
        二、装藏物的变异
    第二节 藏传佛教灵塔装藏
        一、佛经中有关装藏的论述
        二、藏传佛教灵塔装藏的具体步骤
    第三节 五世达赖灵塔的装藏及其内容
    第四节 五世达赖灵塔装藏的重要因素与特点
        一、时间因素
        二、方位朝向因素
        三、装藏物的特点
        四、装藏目的
第六章 五世达赖灵塔的开光——赋予加持力的特殊仪式
    第一节 开光的含义概述
        一、关于开光的文献依据
        二、藏传佛教中的开光叙述
    第二节 五世达赖灵塔的开光仪式
        一、开光的预备阶段
        二、开光的正式仪式
        三、开光仪式的结尾
    第三节 开光仪式的特点分析
        一、开光仪式是多种密宗仪轨的复合体
        二、开光的观想、道具等特点
第七章 五世达赖灵塔的意义与功能——神圣与世俗的集合体
    第一节 五世达赖灵塔的政治意义
        一、布达拉宫具有的历史文化优势
        二、利用布达拉宫的历史地位去建构格鲁派的政教权威
    第二节 五世达赖灵塔具备的几个象征意义
        一、宗教意义的象征
        二、多元民族技艺的象征
        三、民族交流与团结的象征
    第三节 五世达赖灵塔的膜拜功能
        一、基于三宝集合而形成的殊胜膜拜
        二、基于起塔转塔功德的膜拜
        三、基于观世音信仰的膜拜
结语
附录一 各地重要藏传佛教灵塔
附录二 藏传佛教善逝八塔
附录三 论文相关词汇藏汉对照表
附录四 十七世纪以后蒙古各部汗王世袭表
附录五 布达拉宫中珍藏的有关修建宫殿的壁画图集
参考文献
致谢

(9)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演发
        1.1.2 近代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论文研究现状
        1.3.1 近现代西安城市建筑研究
        1.3.2 近现代西安城市及建筑影像
        1.3.3 城市记忆的研究与实践
    1.4 研究对象界定
        1.4.1 研究时间界定:1900-2010年
        1.4.2 研究空间界定:以西安明城区为空间界限
        1.4.3 研究对象界定:20 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所生发新建筑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2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逻辑关联
    2.1 建筑影像:城市记忆的载体
        2.1.1 影像的内涵及其特征
        2.1.2 影像文本的阐释
        2.1.3 影像文本的选择
        2.1.4 影像文本的价值
    2.2 城市意象:显现的城市记忆
        2.2.1 意象的概念及特征
        2.2.2 城市意象要素的应用
        2.2.3 城市意象理论的探索
        2.2.4 城市意象理论的借鉴
    2.3 城市记忆:内化的城市意象
        2.3.1 记忆的概念及其特征
        2.3.2 城市记忆三要素及其建构
        2.3.3 城市记忆的所指及特征
        2.3.4 城市记忆的保存与延续
    2.4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互动生成结构
    2.5 小结
3 清末西安“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1900-1911)
    3.1 西北重镇的历史机遇
        3.1.1 “两宫西狩”与清末新政发布之地
        3.1.2 清末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3.1.3 欧美及日本人眼中的西安
    3.2 “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
        3.2.1 教会建筑“洋风”的先导
        3.2.2 洋务军事工业的创立
        3.2.3 城墙城门建筑与行宫内的“洋风”
    3.3 内陆传统城市地域风貌
        3.3.1 坚固的城防体系
        3.3.2 严整的空间布局
        3.3.3 延续的建筑风貌
    3.4 公共建筑近代化萌芽
        3.4.1 近代城市功能的增加
        3.4.2 近代文教建筑的创设
        3.4.3 近代寺观建筑的衰落
    3.5 小结
4 民国西安“中西折衷”建筑的创发(1912-1949)
    4.1 国内外战争期间:短暂而有限的城市发展
        4.1.1 持续的战火饥荒与“陪都”西京建设
        4.1.2 城市生活与建筑影像的丰富
        4.1.3 “洋风”模仿到“中西折衷”建筑
    4.2 北洋政府时期:持续的灾乱致使城市发展滞缓(1912-1926)
        4.2.1 战争对城市的影响
        4.2.2 公共建筑的初创
        4.2.3 医疗建筑的建立
        4.2.4 文教建筑的近代化发展
    4.3 南京政府时期:“陪都”西京建设促进经济繁荣(1927-1945)
        4.3.1 开发西北与“西京”建设
        4.3.2 市政交通建筑的发展
        4.3.3 军工商业建筑的初创
        4.3.4 文教建筑持续发展
    4.4 国内外战争频发:动荡变局导致城市发展衰败(1945-1949)
        4.4.1 抗战时期城市遭受重创
        4.4.2 战后城市发展快速萧条
        4.4.3 建筑行业发展走向衰落
    4.5 小结
5 共和国西安建筑现代化的探索实践(1949-2010)
    5.1 共和国时期的城市建设环境
        5.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风貌
        5.1.2 城市建筑的阶段性发展
        5.1.3 影像文本从政治化到多元
    5.2 工业化建设时期:“生产型”城市建筑的发展(1949-1978)
        5.2.1 经济恢复期与“一五”期间的建筑成就(1949-1957)
        5.2.2 大调整时期城市建设萎缩(1958-1966)
        5.2.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城市建设停滞(1966-1978)
    5.3 市场经济转型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市建筑增长(1978-1999)
        5.3.1 改革开放时期建筑渐趋起步(1978-1989)
        5.3.2 “旧城拆迁改造”时期建筑的突变(1990-1999)
        5.3.3 城市化加速时期明城区建筑的杂糅(2000-2010)
    5.4 小结
6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化演进分析(1900-2010)
    6.1 农业经济背景下建筑近代化的布局与特征
        6.1.1 “洋风”模仿搬用时期的建筑(1900-1911)
        6.1.2 “传统”革新求变时期的建筑(1912-1931)
        6.1.3 “现代”初创繁荣时期的建筑(1932-1945)
        6.1.4 战争导致发展停滞时期的建筑(1945-1949)
    6.2 建筑近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6.2.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6.2.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动因
    6.3 计划经济背景下建筑现代化的布局与特征(1949-1978)
        6.3.1 “苏化”时期“社会主义民族形式”的建筑(1949-1957)
        6.3.2 大调整时期“新的民族形式”的建筑(1958-1966)
        6.3.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的建筑(1966-1978)
    6.4 市场化与“旧城改造”背景下建筑的布局与特征(1978-2010)
        6.4.1 改革开放初期全面复苏的建筑(1978-1989)
        6.4.2 经济转型时期去旧布新的建筑(1990-1999)
        6.4.3 城建加速时期国际化多元化建筑(2000-2010)
    6.5 建筑现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6.5.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6.5.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社会动因
        6.5.3 新建筑演进的影响因素
    6.6 小结
7 20 世纪西安城市建筑演进的文化反思
    7.1 从传统走向近现代的探索历程
        7.1.1 政治军事因素的主导
        7.1.2 地域交通因素的制约
        7.1.3 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
        7.1.4 文化观念因素的转变
        7.1.5 城市建设管控与监督机制的不力
    7.2 近现代城市建筑文化的省视
        7.2.1 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景观的异化
        7.2.2 国际化大都市与再塑国家文化形象
        7.2.3 对21 世纪城市发展的展望
    7.3 小结
8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及其实践逻辑 ——基于剑川白族木雕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文化资本研究综述
        (二)民族文化资本化研究综述
        (三)剑川木雕研究综述
        (四)以上内容研究述评
    三、本文主旨、内容及重难点
        (一)研究主旨
        (二)主要内容
        (三)重点与难点
    四、理论观照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观照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六、相关说明
        (一)概念界定
        (二)田野点的选择
        (三)田野经历
第一章 剑川木雕概述
    一、剑川历史文化概要
        (一)剑川历史概述
        (二)剑川民间文化与雕刻艺术
    二、剑川的木雕文化
        (一)木雕与民间文学
        (二)木雕行业崇拜
        (三)木雕与剑川白族的文化认同
        (四)木作的行规禁忌及制作技法
    三、剑川木雕的历史及现状
        (一)剑川木雕发展历史
        (二)剑川木雕发展现状
    四、剑川木雕的材料、工具及工艺流程
        (一)剑川木雕的材料
        (二)剑川木雕的工具
        (三)剑川木雕工艺流程
    五、剑川木雕的艺术风格与地域特征
        (一)剑川木雕的艺术风格
        (二)剑川木雕的地域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及其特征
    一、剑川木雕文化资本
    二、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类型
    三、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特征
        (一)双重属性
        (二)高成本性
        (三)惯力性
        (四)传承性
        (五)商业开发性
        (六)易转换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资本积累:剑川木雕资本化实践的基础环节
    一、物质性文化资本的积累
        (一)产品种类渐趋多样
        (二)工具设备连续更新
    二、非物质性文化资本的积累
        (一)木雕技艺不断突破
        (二)文化荣誉与日俱增
    三、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积累的路径
        (一)教育培训
        (二)传播交流
        (三)市场调节
        (四)权力引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市场运作:剑川木雕资本化实践的主要环节
    一、剑川木雕的产业化
        (一)生产的分工细化与技术进步
        (二)产品种类与素材的多样化
        (三)产值与规模的持续提高
        (四)产业集聚初具规模
        (五)产品销售方式的多元化
    二、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旅游开发
        (一)木雕文化资本的旅游产品化
        (二)木雕文化资本与体验式旅游
        (三)木雕文化资本与博物馆旅游
        (四)木雕文化资本与人造旅游景观
    三、剑川木雕的节庆经济化
        (一)借助传统节日促进木雕产品销售
        (二)打造新兴节日推动木雕产品营销
    四、剑川木雕的品牌化、会展商业化
        (一)剑川木雕的品牌化
        (二)剑川木雕的会展商业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资本博弈:剑川木雕资本化实践的关键环节
    一、物质性文化资本的博弈
        (一)产品形式逐新趋异
        (二)技法风格争巧斗艳
        (三)材料工具囤积占有
    二、非物质性文化资本的博弈
        (一)区域文化荣誉的归属
        (二)学校文化荣誉的竞争
        (三)个人文化荣誉的博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的实践逻辑
    一、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场域的建构
    二、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具体实践的逻辑
        (一)资本积累实践以资本增量逻辑为内核
        (二)市场运作实践以资本开发逻辑为内核
        (三)资本博弈实践以资本占有逻辑为内核
    三、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实践的根本目的
    四、双线规律:资本化实践的基本规律
    本章小结
结论
    一、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行为
    二、双线规律与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
    三、资本化与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参考文献
附录1:文中插图
附录2:田野调查日志(节选)
后记

四、告别“工匠时代”(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D]. 周天娇.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研究 ——以H省中职学校为例[D]. 姬溪曦.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3]铜行里[J]. 老藤. 芒种, 2021(06)
  • [4]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研究[D]. 肖珍珍. 辽宁大学, 2021(02)
  • [5]心态史视角下的切利尼艺术批评史研究[D]. 高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规定与自致:海顿社会身份研究[D]. 刘尹.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D]. 黄靖.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8]五世达赖喇嘛灵塔研究[D]. 达瓦拉措.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9]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D]. 史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及其实践逻辑 ——基于剑川白族木雕的田野调查[D]. 陈文苑.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标签:;  ;  ;  

告别“工匠时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