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柔嘉的视角看中国女性的生存状况

从孙柔嘉的视角看中国女性的生存状况

一、从孙柔嘉看中国女性的生存状态(论文文献综述)

季春雨[1](2019)在《新时期以来高校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学对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历史已久,自古代对文人的评说到现代对知识分子思想启蒙的表现,再到当代对知识分子(尤其是高校知识分子)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境遇的考察,包括作家和读者在内,形成一个群体的自觉意识。高校知识分子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群体,作家日益关注并书写这一群体既是对时代的及时记录,也是对群体演变的积极反思。本文针对新时期以来高校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展开对知识分子精神之殇与重塑的探讨,从小说刻画的高校文化生态景观中整体把握各种文化符号,以人物的行为与精神特点反观知识分子在新时期社会环境的变迁下所经历的蜕变与新生。在小说文本与现实高校的对照中,发现作家写作仍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解决的实践路径,力图在文学世界中再塑知识分子群体的精神形象,进而思考小说创作的文学史意义和社会文化价值。纵观新时期小说的发展历程,在市场经济下大众消费心理日益普遍化的环境中,高校日趋开放的文化空间与知识分子被公认的文化责任之间存在统一性和矛盾性,这导致知识分子易陷入进退维谷的精神焦虑。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精神在小说创作的各个环节都张扬着鲜明的旗帜,以多样的方式全方位地演绎出时代框架下精神标杆的摧折以及匠心的传承与执着的奋争。作为载体的各种积极属性或消极属性的文化表征符号充斥着小说世界,所营构的文化氛围深刻地影响着人物的思想与行为。物欲的过度膨胀加剧了主体间的矛盾冲突和知识分子的身份错位,文本体现出强烈的问题意识。面对情欲化、懦弱性或抗争型形象,作家以批判性的身份建构表明文化批判的意识和态度,以反讽的书写传达其严肃思考和精神理念。结合中国语境与全球语境看,知识分子问题是一个转型时代的普遍问题。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之殇落幕后,知识分子群体的文化精神再塑迎来重要的契机。作家应突破素材聚焦的片面化,充分发掘知识分子的公共性,在新时代语境中进行新的文化价值选择,着重阐释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尝试打破理想与现实相冲突的困境并指明前行的出路。由此提升小说的文学价值,在书写持之以恒的理性坚守和流露强烈的人文精神关怀的方面更上一层楼,在积极对话中弥合文学表现的撕裂,重建知识分子的文化人格。

徐丽萍[2](2017)在《融合与冲突中的想像与建构 ——中国现代留学生小说主题研究》文中指出二十世纪初,以五四运动为爆发点,中国社会全面进入政治、经济、文化新旧更替剧烈动荡的时代,现代化进程中所带来的一连串阵痛使得更多知识分子积极走上解救中国的道路。这一时期个人主体的重塑、迷失与民族主体的建构、失落有着直接关联,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旅程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成为更多留学生文学赖以生存的基础。这一时代背景折射出中国现代留学生小说在主题思想和审美情调的相对统一性,这种统一性主要表现在“发现到认识自我的意识觉醒”“物质到精神状况的细致书写”“异域到本土经验的描绘反思”。通过这种比较视野的引入,分析时代、环境的变化所带来主题的差异性,对不同的主题进行梳理和文学解读,突出研究同一主题跨国跨民族的流传和演变,以及不同作家对它的不同处理。本文通过对中国现代留学生小说的文本分析,认真阅读包括郁达夫、郭沫若、滕固、许地山、张闻天、老舍、白薇、袁昌英、陈学昭、陈铨、梁实秋、陈登恪等在内的22位作家长短共99篇小说,一方面,通过对这些小说主题的归纳和梳理,进一步加强对留学文本立体、通透的认知与把握;从而在主题的视阈下,加强对现代留学生生活状态、思想内涵的深入挖掘,借此展开对现代留学生涯的探究;另外一方面,通过研究不同主题在不同作家笔下的处理,以其为线,勾勒出主题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所承载的社会意义,进而分析出中国现代留学生的精神脉络,并以此来关照中国的时代变迁和现代化进程。

蒲曾亮[3](2016)在《梅曾亮新论》文中提出梅曾亮是嘉、道时期桐城派着名的古文家,为姚鼐四大弟子之一。本论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有所创新和拓展,避免陈陈相因。本文从三个不同的角度(1、母教;2、东亚儒学;3、《惜抱轩尺牍》)展开论述,深入开掘,广泛征引,力图展现梅曾亮与海内外文学之关系,由此形成了三个相应的专题研究。一、梅曾亮与母亲侯芝。侯芝性喜翰墨,具有较高的文艺素养,是当时有名的诗媛以及弹词编订家。梅氏家学深厚,尤以数学、历法见长。梅曾亮少时聪慧颖悟,文性颇佳,深得祖父、伯父、舅氏、父执等人的称许。在梅曾亮青少年时期,其父梅冲赴京备考,长期未归,因此教子的重任就落在了母亲侯芝的身上。侯芝在辛勤劳作之余,孜孜不倦地课子读书,为梅曾亮的成长与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侯芝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注重严慈相济,而以严为主,并勉励其子要志存高远,力追古时名贤。她在中晚年时期,致力于弹词小说的改编与创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推动了清代女性弹词小说的进一步发展。二、梅曾亮与东亚儒学。大宰纯(1679-1747),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中期着名的儒学家。他晚年撰有《论语古训外传》一书,对日本学界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他去世后,这部着作流传至朝鲜,立刻引起了朝鲜学者的极大震惊。金迈淳(1776-1840),是朝鲜的内阁学士兼着名文人,他对太宰纯之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太宰纯崇尚孔子和先王之道,而不满于宋儒理学和孟子,他在《论语古训外传》一书中对朱熹提出了严厉的批评。金迈淳则尊崇朱子,奉之为圭臬,并认为朱子与孔孟是一脉相承的儒学体系。在斥朱与尊朱的问题上,二人形成了尖锐的对立和论争。两人学术观点的对立,导源于各自师说家法的差异,也折射出同在东亚汉文化圈中的日、朝两国学术风气与治学取径的异质与殊途。在论争中,梅曾亮支持金迈淳,而贬抑太宰纯,并斥之为“异端之尤”。三、梅曾亮与《惜抱轩尺牍》。《惜抱轩尺牍》是姚鼐致亲友、弟子、故旧以及后进的信札。这些尺牍真实而具体地反映了姚鼐与他们之间交往的各种状况,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通过这些尺牍以及其他相关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在姚鼐的心目中,他特别称赏的弟子主要有四人:管同、张聪咸、刘开、方东树。这四位高足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并不相同,而有轻重主次之别。姚鼐与江西新城两大望族——陈氏以及鲁氏有着密切的交往,而来自于陈氏家族的陈用光则是姚鼐颇为器重的弟子,也是他晚年精心栽培、倾力陶铸的一位干练之才。陈用光在弘扬师说、纠正衰颓的文风和士风、团结同道以及奖掖后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堪称“姚门中枢”。梅曾亮在评价《惜抱轩尺牍》时,认为此书关于论学论文的宗旨,与姚鼐文集中的古文是互相呼应和生发的,亦即尺牍与古文“微显互证”、互为表里。同时他也指出,相信姚鼐之学的学者并不多,可谓曲高和寡,信从者稀。

刘玉英[4](2015)在《“五四”短篇小说中的“灰色人物”形象研究》文中认为“五四”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一方面民族危机深重引发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深深忧虑,另一方面政治上的不上轨道和军阀混战,导致人们对民国开始由希望转向失望,同时,这时的思想文化处于新和旧、传统与现代的激烈碰撞当中。而这一切对中国知识分子和中国的市民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五四”时期的作家是矛盾而犹疑的,他们一方面憧憬着中国现代转型的成功,但同时也清楚地看到了中国社会的黑暗和积重难返,常常内心处于彷徨之中,“五四”短篇小说中大量出现的“灰色”人物形象,正是这种社会现实与知识分子心境的一种影射。本篇论文首先探讨了“灰色”的本义,然后从色彩学和文学的角度将“灰色”的意义引申开来,进而诠释“五四”短篇小说中的“灰色人物”和“灰色人生”。接着从“灰色人物”性格特征、生存状态和人生态度的角度,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理想失落的“觉醒者”、苦闷彷徨漂泊的“零余者”和懦弱苟且自私的“妥协者”。他们都是“五四”这个特殊的过渡时代的文学产物,是“五四”短篇小说人物谱系里重要的组成的部分。五四是一个过度阶段,和“灰色”一样,是一种中间状态,在破旧与建新间,人,尤其是知识分子,更容易产生灰色的心境,在无奈与绝望中夹杂着希望。最后探讨“灰色人物”的形象价值,“灰色人物”其实是一种悲剧性的人物,是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牺牲品,这些人物形象身上,体现了“五四”作家关注黑暗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的悲悯情怀,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当然,这些人物形象身上,还体现了“五四”作家的批判精神,从当时的历史角度,对这些“灰色人物”的批判是应当且必须的,因为在时代“救亡”的主题下,需要的是积极向上以救亡为己任的革命者,而不是这种自怨自艾自私自利的“灰色人物”;然而,以人道主义的观点或者以我们今日的价值观来评判,“灰色人物”其实就是普通人最平常最自然的反应,今天的我们不能给予这些灰色人物过多的苛责。“灰色人物”形象丰富了“五四”小说的人物形象谱系,真实的再现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也对当代作家描写当代“灰色人物”产生了广泛而一定的影响。

方婷婷[5](2013)在《试论林语堂《京华烟云》的文化间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语堂具备流散作家的众多特征,但该身份一直以来较少的为研究者所重视。本文以林语堂第一部英文小说《京华烟云》为研究对象,以文化间性理论为研究方法,在考察1930年代中美文化自身视界的背景下,重点发掘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搭建中美文化“意义关联”时所体现出来的间性思维,以及在这种间性思维的引领下《京华烟云》呈现出来的中美文化的“视域融合”及因此带来的文化间性特质。不仅如此,本文还通过对林语堂与辜鸿铭、与老舍之间的比较进一步深化对林语堂的间性思维及《京华烟云》的文化间性特质及意义的认识。通过这些间性考察,本文最终以期丰富、深化林语堂《京华烟云》的文化意义,同时确证文化间性为林语堂《京华烟云》在流散写作方面带来的特点和价值,最终通过上述讨论尝试建立一个起点,提出文化间性思维或成为了林语堂在国外整个创作中一种创作趋势和创作思维。

鲍焕然[6](2012)在《样板戏的发生与改编研究》文中提出在1966-1976年中国发生的文化大革命中盛极一时的革命样板戏,无论是作为文学运动,还是作为与艺术表演形态并行的文学文本,都是一种值得深入探究的文学史事实。主导样板戏运动发展过程和样板戏文学文本及表演形制的生产、改编与传播的文艺派别,无论在当时以“京剧革命的促进派”、“京剧革命公社”、“革命战斗兵团”或“无产阶级文艺队伍”“骨干”自称,还是后来在学者的研究中被冠以“极左文艺派别”、“文学激进派”或“激进文艺思潮的代表人物”等名称,也都是特定时期的历史存在。对于样板戏这样一种从发生成因、文化构成、改编机制到存在样态都极为复杂的文学史事实,只有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历史各个时期影响其发生、发展的意识形态与文化源流的梳理,进行动态的历史与审美分析,才能真正揭示其深层的文化蕴涵及文学史意义。本论文正是在对样板戏从源头文本到各期改编文本进行细读与校勘的基础上,通过对样板戏发生、形成与改编过程的考述,探寻样板戏发生与形成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脉理,揭示意识形态认同诉求与激进政治策略对于样板戏改编的规约,探讨世俗生活世界与传统伦理价值在革命话语规训下的存在境遇,分析样板戏改编过程中对江湖话语及江湖伦理的借用、改写与收编,考辨样板戏与民族传统戏曲遗产的深度关联及其传承变异,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美学、国家政治诉求与民族文化特性交织而成的文化网络中,力图将在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主导下趋于一体化的文学制度与激进革命话语对异质因素的清除与改造过程置于样板戏改编的历史情境中,进行具体的考察与阐释,从而勾勒出样板戏改编与国家政治理想诉求、革命文艺思想传承、民间伦理价值置换和传统戏曲质素改造等多层复合的文化关联。本论文内容的总体布局,分为引论、主体部分和结语。引论阐述了“样板戏”作为形成于20世纪50—70年代的一种重要的文学和文化现象,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史研究中经历的三种述史模式的嬗变,即基于个人与社会记忆分类与整合的经验复现模式、基于文化理论与方法移植的概念想象模式、基于历史同情与语境还原的学理建构模式。说明为了进一步探讨“样板戏”现象所昭示的文化意义,必须把“样板戏”放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整体性历史语境中,建构一种文化整体性视域,寻绎与梳理“样板戏”与传统质素的深度关联以及它作为文化大革命中国家仪式的文化表征。主体部分分布在第2、3、4、5、6章。第2章重点论述样板戏的历史渊源与发生机制。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开始阶段的国家戏剧政策与戏剧活动,足以说明自1950年代后期起文艺样式的中心向戏剧位移。而建国以后的戏曲改革也通过启动全方位的一体化进程开始走上了一条不断纯粹化的道路。在经历戏剧领域的话剧与戏曲、戏曲界的各地方戏剧种与京剧、京剧舞台上的传统戏与现代戏、现代戏中的生活题材与社会主义题材的多重争持与纯粹化之后,民族形式与社会主义内容的合题最终以革命现代京剧的体式来实现。在革命现代戏趋向独尊的历程中,戏剧在纯粹到极致的同时也从丰富走向狭窄和单一。但戏剧纯粹化引致的文艺样板化倾向从其源头来看,并不始于共和国的成立,实际上在延安文艺运动时期即已发其端绪。样板戏名称的提法、样板戏的创作与改编机制、样板戏作者队伍的组织与管理模式以及样板戏的传播方式都可以在延安文艺中找到其历史渊源。由于样板戏最早发端于1942年以后的延安文艺,以这一历史因缘为起始对样板戏进行分期,就可将样板戏的发生、形成与改编过程分为萌发期(1942-1958年)、争持期(1959-1963年)、定名期(1964-1967年)、定本期(1968-1976年)四个历史阶段。第3章集中梳理样板戏主要剧目的稿本流变,在此基础上着重论述当时的政党国家意识形态在样板戏形成与改编中的主导效应。本论文选择第一批8个样板戏中具有文学叙事特性的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和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以及第二批样板戏中被认为在艺术上可以与第一批样板戏相媲美的京剧《龙江颂》与《杜鹃山》等9个剧目,作为样板戏的主要代表性剧目,以演变时段、作品体式、作品名称、编创单位、作者或编剧、导演、主要人物及重要角色、对应主要人物角色的演员、审看结果与传播情况、稿本内容主要改动情况等10个要素为变量,从其发生的源头稿本到最终的改编定本分别对各剧目的改编演变情形进行梳理,并以表格形式直观呈现出来。在梳理样板戏主要剧目稿本流变的基础上,从主导样板戏改编的意图、样板戏的剧情结构、样板戏的题材取向、样板戏的人物设置以及通过清除戏剧改编的异端倾向而形成的“三突出”及其衍生原则等方面阐述了样板戏改编过程中的政治话语运作方式及其最终结果。第4章论述了世俗伦理价值在样板戏改编中的潜隐与解构。在社会主义的阶级启蒙、群体启蒙语境中,世俗伦理所指向的私人情感、物质欲念、家庭观念等都是主导样板戏创作与改编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敌人。原初的、素朴的生活世界退出了表现领域,其所包孕的私人情感、物质话语渐被放逐,民间世俗的复仇理念也在样板戏改编中实现了现代性转换,以作为英雄人物思想资源的组成部分并转化为其行为动力。而作为传统价值的家庭结构及其伦理秩序同样被革命意识形态解构,但家庭理念中一部分契合中国传统的大同社会和新村理想的价值碎片,则被移植与嵌入样板戏主题所展现的乌托邦愿景之中,并与样板戏中革命化的人物关系和崇高的精神净化冲动一起,构成社会主义现代性追求过程中社会动员的象征图景。第5章以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杜鹃山》的改编为个案,以原型研究方法为基础,考察了革命话语对江湖话语的收编。三个样板戏文本体现了革命话语收编江湖话语的不同策略。《智取威虎山》的改编,重点体现在革命话语对江湖侠义的妥协与借用。通过对饮酒竞豪、猛士斗虎、射箭赌技、寻图秘籍四个江湖文化母题的借用与改造,基于不同阶级立场的敌我殊死搏斗,借用江湖道义原则巧妙地转化为“江湖事、江湖了”的民间伦理冲突。《沙家浜》的改编则主要体现在革命话语对江湖伦理的分理与改写。无产阶级话语对江湖话语采用分理的方法,在英雄人物和反面人物的江湖特征处理上区别对待,对英雄人物的江湖背景尽量抹却和淡化,对反面人物的江湖特征则予以加强,以彰显江湖伦理的负向价值特性。而《杜鹃山》从话剧到京剧的最后改编,通过对样板戏既成的人物三角结构模式的重复演绎,在突出“党指挥枪”这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建军路线”的同时,也最后完成了对江湖伦理的洁化与系统收编。第6章从文本结构和表演形态两方面,对样板戏与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变异进行梳理与探讨。样板戏一方面在激进政治意识形态主导下通过“京剧革命”宣称对传统戏曲从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但另一方面又不仅在文本构成上而且在舞台表演形制上同传统戏曲质素保持者不同层面、不同程度的联系,尽管这些联系都用崇高的革命话语加以包装。本论文从“立主脑”与“减头绪”的现代演绎、对偶美学的承袭、赋赞与说因果的变异、戏剧开场及人物上场程式的新“变格”和脸谱造型的重构等五大方面揭示了样板戏对于古典戏曲艺术机理的传承与变异,并在对样板戏脸谱重构问题的探讨中提出了“新概念脸谱”的观点。结语指出革命样板戏是社会主义先锋派建构的神话,重点对社会主义先锋派这一当代文学派别概念成立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王平[7](2012)在《诗性的追寻 ——论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空间意识》文中研究表明在“空间理论”的转向中,反叛、质疑、解构、重构,成为消解传统二元对立空间结构的思维方式,但同时也重建了文学对于空间的新认识立场和视角,为人们发掘现代文学更深、更广泛的意义,奠定了基础。在空间意识的维度上,将主体与客体、精神与肉体、抽象与具象、现实与想象等汇聚在一起,使之保持开放的姿态,使得我们可以突破各种文学形式风格、叙事模式,甚至学科范式的束缚,以更加多元的透视和解析手段重建文学研究的范式,扩大文学批评的视域。本文依据“空间理论”的基本要义,致力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空间意识的探讨和研究。尝试在现代诗学层面上,发掘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空间意识及其意义的生成,阐释其空间意境的精神特点。并将其叙述层面上的叙事空间,文本层面的结构空间,心理层面的精神空间,以及外在的社会现实空间等,融合在一起,结合对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文本读解与创作阐释,从空间意识入手,深入探讨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审美机制和审美理想。并融汇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各种体裁样式,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报告文学以及文学批评在内,注重以空间链接的方式,对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空间意识,进行相互开放、互为补充的论证说明,发掘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空间性建构的意识内涵和艺术特点。本文认为,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在文学空间拓展中,最大限度地展示现代人对精神解放和心灵自由的追求。基于这种理念,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注重空间的灵活性、无限性、结构性的构筑,其目的有二:一是在思想认识层面上,体现对精神解放和心灵自由的追求;二是在艺术审美层面上,突出对文学诗性的品格和境界的追求,从中展现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自由精神。同时,本文还认为,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微观空间,呈现着灵动的变幻、组合的特点。它的空间意象、时空的建构,形成了其内部空间的意义组建。灵动的片段、单体的空间意象,甚至是空白和抽象的空间意象、意境,以及所传达出自然与人文、思想与艺术的审美意蕴,都成为现代文学的一种经典艺术范式。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现代自由主义文学主张以“空白”接近意义的无边无涯,以心境寓意对世俗的跨越。以各种抽象的概念或心理情绪的展现和抒发,以具体的空间意象、意境流动变化,来进行心灵空间深层次的生命意义的情感传达。实际上,也就较为恰当地应对出在现代中国,国家民族、社会现实的巨大变动,往往直接投射在个人的心灵空间,同样也映衬着个人心理发生的巨大变化。基于这种空间意识,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时间形式,不再按照正常的叙述语流而发生了空间性的变化。应对这风起云涌的巨变,空间则是以情节的淡化、开放,人格性格的平面和不成长,以及直接进行各种空间并置的手法,来完成现代的转换。现代自由主义文学中空间结构流动变化的特质,正是以独特的审美空间来实现的,藉由间离、祛魅的形式,以此展现人生的真善美,展现内心自我的无限意义。现代自由主义文学中的经验、超验空间的各种变化,所达到的艺术效果,也正类同于陌生化与间离艺术所强调的目的,根砥里都是现代自由主义作家对于经验空间的关注与同情,对于世俗、功利的超越,对于理想世界的展望,对于个体高度关注、重视的一种自由意志和自由精神的展现。本文指出,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空间拓展,是对现实人生的日常空间的意义赋予和审美超越,是对于彼岸人生的桃源世界的眺望,更是对自由人生的期许,对自由主义精神的追求,其中包蕴了对生命进行关爱、关注的恳切之情,爱己及人的,不受压迫且不追随大众的独立意志,表现出一种自我与自由超越性的生命、审美境界。因此,本文深入探讨了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空间意识的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发掘出其灵动个性、丰富自由、审美超越的特质。本文的阐释旨在说明,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独特的空间意识,绝不仅仅只是发生事件的场所,或者是空的容器,亦或是不变的形式,它同时是特定时代,文化和社会关系的产物,其审美意义更是指向了人的存在意义,人生的理想,人生的终极价值。

田野[8](2012)在《女性主义视角下《围城》的现实意义 ——以人物形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昆仑”钱钟书在1947年发表的《围城》是其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佳作之一,被称为“新《儒林外史》”,推崇为“一部近代中国的经典之作”。书中以留学生方鸿渐归国途中和归国后的生活为主要线索,塑造出了20世纪前半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土壤上生长出来的畸形男女知识分子群像。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围城》序言中所说:“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特性。”《围城》中将人物的生活环境设置在中西文化的交汇地——上海的大学校园,他们多数是为爱情、婚姻、事业而奔波的人物形象。其中既有以方鸿渐、赵辛嵋为代表的男性形象,还有很多如苏文纨、唐晓夫、鲍小姐以及孙柔嘉等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所以,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视角来研究《围城》中的人物形象,揭示作品主题,彰显审美价值,发掘其现实意义。“女性主义”也称作“女权主义”,倡导女性觉醒,意识到作为女人在社会中的应有价值是该理论的和谐内涵。从女权主义理论视角,正反两方面去审视《围城》中人物形象,可以为女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态度取向、话语权争取、婚姻家庭地位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启示。以女性理论视角反观《围城》中的人物形象,我们发现以方鸿渐和赵辛楣为代表的男性形象是那样的完美,即使在社会中不是很成功,也会做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事情,作者也有意为他们开脱。而女性形象则是表征为“恶女”,她们会调情、会耍泼,是那样的不近人情。在现代这个社会中,男女平等、婚姻自主、自由平等,是今天的现代人正确的认识境界。我们用女性主义理论,站在女性立场上,从女性视角来全面重读、细读《围城》,为我们当代女性的现代生活的健康发展,女性地位的维护,女性话语权的争取均带来了一定的宝贵启示。

熊作勤[9](2012)在《在追求与失落之间——《围城》孙柔嘉形象简析》文中指出本文试图从女性的历史角色、社会地位和身处的社会环境着眼,通过分析孙柔嘉这一人物形象,透露了这一时代环境下女性生活悲哀的深沉的哲学意蕴。

张定[10](2011)在《《围城》与《人生的枷锁》创作之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国作家毛姆同中国作家钱钟书有着明显的联系。钱钟书回忆自己的创作经历说:“以为读了半辈子的书,只能评头论足,却不会创作,连个毛姆都比不上。”于是他发愤图强,先写短篇,后写长篇。可见,毛姆对钱钟书的影响是很大的。仔细研读文本,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创作具有很多相同相通之处。首先,他们都以讽刺小说享有盛誉,笔下的人物往往都有原型,书名往往取自典籍。还有他们的作品显现出明显的自传性,并以自己流浪四方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为题材,这些特色都惊人地相似。事实上,钱钟书的《围城》也同毛姆《人生的枷锁》一样,同样带有极强的自传性,小说的人物原型也大多取之于作家所接触过或者亲身交往过的人物。其次,钱钟书的围城和毛姆的枷锁也具有相近的文化内涵,都是指人性和个人自由所受到的束缚,人与人交流的阻塞而导致的孤独压抑状态。孤独本身也就构成了一座心灵的围城,这也同毛姆的枷锁意义相近。同时,描写心灵的孤独,描写人与人之间的不可理解,不可信任,这也恰恰是英国作家毛姆的重要创作特征。同时,两位作家都热心于选择知识分子题材,对知识分子群体骚动而脆弱的内心世界进行了出神入化的精彩描述。因而我们可以说,在现代英国群星灿烂的作家群体中,毛姆是同钱钟书最为接近的一个。他们不仅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相似的爱好,甚至还拥有相似的文学趣味和文学风格,而且他们创作中浓郁的悲剧氛围也是极其接近的。再次,两位作家都有过到英国和法国生活学习的经历,都接受了西方中产阶级文化的影响,并且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厌女症倾向,因而他们为文学界所垢病的对女性的歧视也十分相似。由此可以认为,不仅他们的优点十分相似,而且他们的缺点也十分相近。毛姆同钱钟书又有许多的差异。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首先,毛姆注重通俗小说风格,他的创作不仅以故事为中心,而且以精彩纷呈的故事而着称于世,这就同钱钟书以刻画人物性格作为小说构思基点的创作思维有着明显的不同。其次,毛姆的讽刺温和,更多地表现为劝戒;而钱钟书的讽刺风格则尖锐辛辣,表现出犀利的批判锋芒。毛姆站在世俗中产阶级的文化立场上来看待生活,看待市井细民的爱情婚姻和伦理道德。那种睿智而温和的人生态度也就同讽刺尖刻的钱钟书产生了一定距离。第三,他们创作最大的差异在于哲学基础不同。虽然钱钟书先生从来没有在任何一部着作中提及他学习过存在主义哲学,但是他曾经接受过存在主义哲学影响却是不争的事实,几乎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或多或少地闪现出存在主义的影子。几乎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可以采用存在主义理论进行阐释,这显然也不是什么巧合。而毛姆创作的主导思想却是自然主义和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他不像钱钟书那样积极介入作品,而是采取局外人的姿态来冷静地描写人物,叙述故事。

二、从孙柔嘉看中国女性的生存状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孙柔嘉看中国女性的生存状态(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以来高校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三、写作思路与研究创新
第一章 象牙塔的动摇与新生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的小说概貌
    第二节 高校文化生态的特殊性
    第三节 知识分子的精神记忆
第二章 学海上的困厄与游移
    第一节 欲望的狂欢:被物化的高校空间
    第二节 意义的凝结:文化表征符号
    第三节 身份的错位:治学与体制的冲突
第三章 流动中的摆渡与抉择
    第一节 沉沦颓丧的师生形象
    第二节 秉公任直的抗争精神
    第三节 坚定自觉的文化批判
第四章 眺望时的省思与前瞻
    第一节 把握新时代语境:危机与应变
    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公共性:责任与典范
    第三节 小说的文学价值:理性与审美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融合与冲突中的想像与建构 ——中国现代留学生小说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留学生与留学生文学
    二、中国现代留学生文学研究回顾
    三、选题依据和意义
    四、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启蒙话语——觉醒与呐喊的奏鸣曲
    第一节 身体欲望的多重书写
        一、女性“身体”的大胆描绘
        二、男性“欲望”的直面呈现
    第二节 独立个体的启蒙构建
        一、个性解放的潮涌
        二、自我意识的觉醒
    第三节 浓郁乡愁的繁复吟唱
        一、激烈忧愤的国族意识
        二、哀怨惆怅的思乡情绪
第二章 边缘书写——苦闷与挣扎的回旋曲
    第一节 悲苦生存的困窘
        一、贫困生活的揭示
        二、苦楚疾病的书写
    第二节 炽热性爱的苦闷
        一、放纵和压抑的性爱表现
        二、灵与肉的苦闷交织
    第三节 迷茫身份的焦虑
        一、身份危机的彷徨
        二、身份认同的追寻
第三章 异邦想象——体验与反思的协奏曲
    第一节 异域多重印象的呈现
        一、风土人情的生动描绘
        二、异邦大学的形象构建
    第二节 东西差异冲突的表征
        一、社会发展的差异隔阂
        二、思想文化的碰撞对抗
    第三节 本土与异域的反思
        一、本土文化的沉痛批判
        二、对异域文化的积极接纳
小结 现实关照——价值体现和文学关照
致谢
参考文献
    一、参考作品书目
    二、参考学术专着
    三、参考硕博论文
    四、参考期刊论文
附录一:中国现代留学生小说一览表(1919——1949)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梅曾亮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梅曾亮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及其不足
        一 梅曾亮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概述
        二 学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结构方式
        一 文中所用的研究方法
        二 并列式与总分式相结合的结构方式
第一章 游心翰墨 氤氲其室——梅曾亮与母亲侯芝
    第一节 侯芝:女宗与诗媛
        一 清贫的家境与作妇的艰辛
        二 贤妻良母的典范
        三 性好韵语与家庭熏陶
        四 侯芝与闺秀的交往
    第二节 梅曾亮的“文性”与母教
        一 梅曾亮的早慧与“文性”
        二 孜孜课子与严慈相济
        三 “立身元在拟名贤”
    第三节 侯芝的弹词事业及其女子才德观
        一 弹词的起源、体制及分类
        二 半生耕耘的弹词事业
        三 侯芝对《再生缘》的批判和改造
        四 女才与女德:孰轻孰重?
第二章 梅曾亮与东亚《论语古训外传》之争
    第一节 太宰纯《论语古训外传》与徂徕学
    第二节 斥朱子与尊朱子
    第三节 台山氏之忧与“异端之尤”
第三章 梅曾亮与《惜抱轩尺牍》
    第一节 姚惜抱心中的“四大弟子”与姚门中枢
        一 尺牍中隐藏的密码:姚鼐心目中的“四大弟子”
        二 姚鼐与新城望族陈氏、鲁氏的交往
        三 姚门中枢:陈用光
    第二节 梅曾亮师事姚惜抱之始末
        一 初谒惜抱
        二 拜师求学
        三 撰文祝寿
    第三节 “微显互证”与曲高和寡——梅曾亮对《惜抱轩尺牍》的概括与评价
        一 “微显互证”:古文与尺牍的彼此呼应和生发
        二 “信而好者或鲜”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4)“五四”短篇小说中的“灰色人物”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灰色”的普通义、引申义及其文学意蕴
    第三节 “灰色人物”的定义及其生存状态
第一章 灰色人物的形象类型
    第一节 精神理想失落的“觉醒者”
    第二节 苦闷彷徨漂泊的“零余者”
    第三节 懦弱苟且自私的“妥协者”
第二章 灰色人物的形象价值
    第一节 灰色人物的悲剧性
    第二节 双重需求下的历史与现实评判
    第三节 灰色人物背后的意蕴和文学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

(5)试论林语堂《京华烟云》的文化间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论
第一章 林语堂:流散写作中的文化间性
    第一节 关于美国华裔流散写作及其代表作家
    第二节 流散写作研究的元理论:文化间性
第二章 1930 年代中美文化的自身视界
    第一节 1930 年代美国社会的文化态势和看向“他者”的特定视界
    第二节 1930 年代中国社会的文化态势和看向“他者”的特定视界
第三章 间性思维:《京华烟云》的中美文化的“意义关联”
    第一节 道法自然:《京华烟云》的精神内核
    第二节 文化的“侧面”和“部分”:道法自然与美国文化的意义关联
第四章 间性特质:《京华烟云》的“视域融合”
    第一节 《京华烟云》的“视域融合”
    第二节 《京华烟云》的文化间性特质
第五章 基于文化间性的林语堂、辜鸿铭、老舍之间的比较
    第一节 “儒”“道”的跨文化传播:林语堂与辜鸿铭的异同比较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之现代转型:林语堂与老舍的异同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6)样板戏的发生与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文化整体性视域中的样板戏研究
    1.1 问题与意义:样板戏研究中文化整体性视域观念的成因
    1.2 模式与阶段:样板戏研究的思维转换及文化理论的应用
    1.3 维度与方法:样板戏整体性研究的基本理路
2 “神曲”的诞生
    2.1 戏剧中心化与现代戏的升格
        2.1.1 文艺样式的中心向戏剧位移
        2.1.2 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开始阶段的国家戏剧政策与戏剧活动
        2.1.3 多重纯粹化:现代戏升格为样板戏
    2.2 样板戏发生的历史渊源
        2.2.1 样板戏何时构成文学事实
        2.2.2 没有延安文艺,何来样板文艺?
    2.3 样板戏的历史分期
        2.3.1 “本事”的角度与“因缘”的角度
        2.3.2 样板戏生成与演变的四个时期
3 改编的政治
    3.1 样板戏的稿本流变
        3.1.1 样板戏剧目的选择
        3.1.2 样板戏稿本的演变
        3.1.3 从《林海雪原》到《智取威虎山》稿本演变源流补说
    3.2 样板戏改编的激进化策略
        3.2.1 意图:社会主义民族国家的激进政治认同
        3.2.2 结构:激化矛盾,营构冲突,突出对立阵营的斗争格局
        3.2.3 题材:体现党史教材特性
        3.2.4 人物:强化正反对立的造型原则
        3.2.5 争持:“戏剧性”与“思想性”之争及“三突出”原则的新变
4 世俗的潜隐
    4.1 生活世界的退场
    4.2 民间价值的解构
        4.2.1 大复仇民间理念的现代性转换
        4.2.2 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境遇
5 江湖的收编
    5.1 《智取威虎山》:革命话语对江湖侠义的妥协与借用
        5.1.1 江湖义气原则的重复性确认
        5.1.2 江湖侠义母题的结构性嵌入
    5.2 《沙家浜》:革命话语对江湖伦理的分理与改写
        5.2.1 阿庆嫂:江湖女侠传奇的政治改写
        5.2.2 胡传奎:草莽英雄江湖结盟的末路
        5.2.3 刁德一:民间幕客文化遗存的变异标本
    5.3 《杜鹃山》:革命话语对江湖话语的洁化与收编
        5.3.1 江湖话语成分的洁化处理
        5.3.2 兄弟结义母题的反弹琵琶
        5.3.3 人物三角结构的重复演绎
6 本体的归趋
    6.1 由中国戏剧本体之争缘起
    6.2 “立主脑”与“减头绪”之现代演绎
    6.3 对偶美学的承袭
        6.3.1 语言修辞上的对偶运用
        6.3.2 结构布局上的对偶设计
    6.4 赋赞与说因果的变异
        6.4.1 赋赞:以抒情唱段来体现
        6.4.2 说因果:痛说家史与往事回忆
    6.5 开场家门、引子及上场诗的新“变格”
        6.5.1 传统戏曲之家门、引子及上场诗、联辨正
        6.5.2 家门变态为序幕,继而序幕也在大多数京剧样板戏中被取消
        6.5.3 引子变相遗存,上场诗、上场对联则渐行渐远
    6.6 传统脸谱的废除与新概念脸谱的重构
7 结语 革命样板戏:社会主义先锋派的神话
参考文献
攻傅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7)诗性的追寻 ——论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空间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绪论
    1.1 现代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及对创作的影响
    1.2 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研究综述
    1.3 “空间转向”与现当代文学研究范式
    1.4 本文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2 意义的探寻: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空间建构
    2.1 空间的存在性与文学的把握方式
    2.2 “空间转换”理论与文学的思考
    2.3 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空间认识
3 精神的品格: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空间开拓
    3.1 空间形式的三种形态
    3.2 三组空间形式的比较
    3.3 空间意识的内涵聚焦
4 艺术的向度: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空间组合
    4.1 灵动的意象空间
    4.2 舒展的时空交错
    4.3 诗意的精神空间
5 审美的张力: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空间变幻
    5.1 经验至超验的空间变幻
    5.2 超验至经验的空间变幻
    5 3 多重空间的变幻与同构
6 自由的境界: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空间理想
    6.1 乐生的人生态度
    6.2 自由的意志品格
    6.3 诗性的美学意境
7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女性主义视角下《围城》的现实意义 ——以人物形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女性主义理论的内涵及影响
    (一) 女性主义的内涵
    (二) 女性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 女权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二、从女性主义理论视角反观《围城》
    (一) 男权意识下塑造的《围城》人物形象
    (二) 从女性主义理论视角反观《围城》
三、女性主义视角下《围城》女性形象的现实意义
    (一) 苏文纨与孙柔嘉在束缚中的无力挣扎
    (二) 鲍小姐在强烈反抗中的畸形叛逆
    (三) 女性审美取向的必然转换
    (四) 女性主体意识的重构
四、女性主义视角下《围城》男性形象的现实意义
五、《围城》的现实审美意义
    (一) 女性主义视角下《围城》的审美价值
    (二) 《围城》的现实审美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9)在追求与失落之间——《围城》孙柔嘉形象简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心灵的探险
二、平凡的真实
三、无奈的悲哀

(10)《围城》与《人生的枷锁》创作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钱钟书与毛姆文学经历之比较
    1.1 钱钟书人生道路探幽
    1.2 毛姆生平及对创作的影响
    1.3 两者接受的思想差异
第二章 《围城》与《人生的枷锁》之人物形象比较
    2.1 《围城》中的男性群体
    2.2 《围城》中的女性形象
    2.3 毛姆笔下的男性人物
    2.4 毛姆笔下的女性形象
第三章 《围城》与《人生的枷锁》之主题思想比较
    3.1 围城意识与枷锁意识
    3.2 两位作家主题设置的差异
第四章 《围城》与《人生的枷锁》之艺术风格比较
    4.1 钱钟书的艺术风格综述
    4.2 毛姆的艺术特征纵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从孙柔嘉看中国女性的生存状态(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以来高校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研究[D]. 季春雨. 兰州大学, 2019(08)
  • [2]融合与冲突中的想像与建构 ——中国现代留学生小说主题研究[D]. 徐丽萍. 南昌大学, 2017(02)
  • [3]梅曾亮新论[D]. 蒲曾亮. 南京大学, 2016(12)
  • [4]“五四”短篇小说中的“灰色人物”形象研究[D]. 刘玉英. 浙江师范大学, 2015(02)
  • [5]试论林语堂《京华烟云》的文化间性[D]. 方婷婷. 广西师范学院, 2013(S2)
  • [6]样板戏的发生与改编研究[D]. 鲍焕然. 武汉大学, 2012(12)
  • [7]诗性的追寻 ——论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空间意识[D]. 王平. 浙江大学, 2012(06)
  • [8]女性主义视角下《围城》的现实意义 ——以人物形象为例[D]. 田野. 辽宁师范大学, 2012(07)
  • [9]在追求与失落之间——《围城》孙柔嘉形象简析[J]. 熊作勤. 名作欣赏, 2012(03)
  • [10]《围城》与《人生的枷锁》创作之比较[D]. 张定. 湖南师范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从孙柔嘉的视角看中国女性的生存状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