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负责人辞职制度实施中的阻碍因素分析

领导干部负责人辞职制度实施中的阻碍因素分析

一、推行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的障碍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冬伟[1](2018)在《论我国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的完善》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政府不断致力于将多方位改革推向纵深,用于依法追究公务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责任的问责机制也越发趋于完备。经各级政府共同努力,该机制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公务员系统并发挥着巨大作用。公务员问责机制的适用,之于推进依法治国、建设责任政府意义重大。而“引咎辞职”作为问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及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虽然,引咎辞职在国外已发展成为一种常态化机制,但就其在我国的运行及实践来看,该制度仍有一定的完善和发展空间。本文以我国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的完善路径为研究对象,通过查找大量文献、横向纵向比较、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展开论述。纵观我国引咎辞职制度的实践与发展,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包含适用对象、责任主体、责任标准、权威性在内的制度设计层面的问题;二是涵盖问责范围、实施程序、实施过程、引咎辞职者的后续管理在内的制度实施层面的问题。笔者针对如上问题,查找出以下原因:一是因官本位思想的渗透以及部分公职人员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缺失带来的行为主体本身的制约;二是因缺乏相应监督机制,政务信息公开度不高,政治、行政体制存在弊端引起的相关配套措施不健全。为解决当前我国引咎辞职制度的现存问题,推动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笔者在参照国外成功案例及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如下观点:首先要从适用范围、适用主体、适用条件、认定标准、问责制度、问责程序层面完善引咎辞职的制度设计;其次要通过建立岗位责任机制,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完善监督运作机制来健全相关配套机制;再次要加强培育社会责任理念,扩大公民政治参与,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以引导创建良好社会环境;最后要通过强化公务员行政伦理立法,提高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准,加强公务员行政伦理监管来实现公务员行政伦理素质的提升。

文雯[2](2014)在《我国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研究》文中提出引咎辞职是贯穿于西方国家政治生活中,体现民主与宪政等法治原则的常见现象与重要政治惯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政府改革的深入以及责任政府的构建,政府官员问责制启动,通过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努力,已经取得有目共睹的成效,对我国责任政府、法治政府、问责政府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党委、政府官员问责制中,引咎辞职己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现象。纵观与引咎辞职相关的各类事件,在社会中都产生了极大影响,且涉案当事人也不乏担任机关要职的“重量级”官员。社会对官员引咎辞职的关注度如此之高,一方面说明,法治思想深入人心,责任政府建设初见成效,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我国制度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从总体上看,我国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还带有明显的行政性,未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常态;引咎辞职问责范围过于狭窄;引咎辞职的实施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因此,深入研究我国引咎辞职制度的问题,探究其形成原因,寻求完善引咎辞职制度的途径,势在必行。引咎辞职不同于责令辞职,也不同于带有强制性质的纪律处分,而应该是领导干部基于道德自愿主动做出的行为,是领导干部因非直接责任导致工作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影响,自觉不宜再担任现职,主动请求解除自身职务的行为。引咎辞职由于在内容上与政治责任的“无根据的连带责任”和“客观事实责任”特征相符合,因而属于一种政治责任的承担方式。本文首先对引咎辞职的基本理论进行梳理与剖析,将引咎辞职与行政处分、责令辞职、罢免等概念进行辨析从而明确引咎辞职的概念,将引咎辞职在性质上定位于政治责任从而与法律责任和严格责任相区分,并从人民主权原则、责任政府制、代议民主制三方面探讨了引咎辞职的法理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作者搜集、查询了大量数据和案例,通过引咎辞职的主体、条件、程序与事后管理等方面展现了我国引咎辞职制度运行的现实状况,并以此揭示了我国引咎辞职在制度规范和制度实施层面存在的偏差与障碍,主要表现在法律权威性的缺失、规范含义模糊、标准冲突、问责范围过窄、责任承担缺乏主动性、存在滥用风险以及不够透明等方面。作者接下来从制约行为主体的内在原因和缺乏配套制度的外在原因两个途径探究了导致这些障碍的原因,即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道德责任意识缺失、责任划分体制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以及公众参与机制的缺失。最后,在借鉴国外、糅合古今的经验后,作者试图探寻引咎辞职制度化的路径,从完善引咎辞职制度体系与相关配套制度、明晰权责体系、伦理基础构建四个方面着手阐述,以期对我国引咎辞职制度化建设做出贡献。

贺孟琦[3](2013)在《论我国官员引咎辞职制度的完善》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官员引咎辞职成了西方政治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由于我国国情的不同,引咎辞职是作为一项具体制度引入我国的。近年来,我国官员引咎辞职的现象越来越多,中央和地方也相继出台了一些关于官员引咎辞职的政策法规,引咎辞职在我国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到2006年《公务员法》的颁布,标志着官员引咎辞职制度在我国的正式确立。引咎辞职制度在我国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它能从某种程度上改变我国官员“能上不能下”“不作为”的局而,能有效的增强官员的责仃意识,完善我国干部人事制度,从而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从总体上看,我国现阶段的官员引咎辞职制度仍然不够完善,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我国官员的职位依赖感强、引咎辞职的实施范围过于局限、实施的程序不够公开。另外,由于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制度设计自身的缺陷以及配套措施的不健全,致使我国官员引咎辞职制度的实施受到了阻碍,没有发挥应有的功效且产生了一些负而效应。本文就是针对这些问题,深入研究我国官员引咎辞职制度,寻求完善制度的对策。本文以我国官员引咎辞职的制度完善为研究对象,从官员引咎辞职的界定入手,详细闸述了我国官员引咎辞职制度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全而考察我国引咎辞职制度的相关规定及具体实施情况,系统分析了我国官员引咎辞职制度实施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深入探究影响我国官员引咎辞职制度实施的具体原因;最后从培育良好的政治文化、完善引咎辞职的制度设计、健全相关配套措施三个方而提出完善我国官员引咎辞职制度的对策。

胡娟[4](2011)在《探讨责任视角下的引咎辞职制度》文中研究指明官员引咎辞职是西方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作为一种制度引入我国,在我国逐步推行。中共中央和一些地区、党政部门结合中国当前的现状,相继出台了有关引咎辞职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办法,并有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取得了一定效果。引咎辞职制度的有效实施,在塑造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丰富公务员的管理内容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我国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的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制度本身和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了制度的实施效果。本文结合案例,在分析我国目前引咎辞职制度的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引咎辞职制度的路径选择。首先,转变社会观念,确立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观念,培育公民意识,重塑行政伦理文化;其次,从主体、范围、标准和适用程序、后续管理等方面改进引咎辞职制度本身;再次,明确权责划分,加强信息公开,促进政务透明;最后,加强考核评估体系和监督机制等配套制度的建设。

李漫天[5](2011)在《关于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我国引咎辞职制度推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制度建设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了我国引咎辞职制度的相关规定及具体的实施过程,详细列举了引咎辞职制度出现的许多问题,进而对阻碍引咎辞职制度顺利推行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最终提出引咎辞职制度顺利实施的建设性意见。为了更好的促进引咎辞职制度的发展,将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相结合,从社会、官员、个人三个层面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一是从引咎辞职制度本身上进行完善,这是引咎辞职制度顺利施行的前提;二是建立和完善与引咎辞职相关的配套制度。包括实施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制度、加强对引咎辞职制度实施的监督和认真做好引咎辞职干部的管理工作;三是营造良好的实施引咎辞职制度的社会环境,从打造责任理念主导的行政文化环境、推进公民的政治参与和创造引咎辞职制度实施的舆论环境三个方面入手;四是要提升领导干部的行政伦理素质。用行政伦理立法来规范官员的行政伦理素质,同时建立专门的伦理监督机构和加强对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培训与宣传。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引咎辞职制度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国内和国外的研究现状,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第二,引咎辞职制度的理论分析,介绍了引咎辞职的历史沿革,分析了引咎辞职的内涵,为全文的分析提供基础;第三,我国引咎辞职制度的现状分析,系统研究了我国引咎辞职制度存在的问题,包括制度设计和制度实施两个方面,并分析了影响引咎辞职制度顺利实施的原因;第四,完善我国引咎辞职制度的措施,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完善:完善引咎辞职的运行体系;建立和完善引咎辞职的配套措施;营造良好的实施引咎辞职制度的社会环境;提升领导干部的行政伦理素质。

黄东东[6](2011)在《浅析我国引咎辞职制度》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民众参政意识的觉醒,其对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的诉求更加强烈,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的构建势在必行。党政领导干部的引咎辞职制度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03年的“非典”更是将该项制度正式的推上了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的道路。引咎辞职是有“咎”的领导干部主动承担道德责任及政治责任方式,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最终辞去相应的职务的行为。在国外,引咎辞职已经成为了公务员的一种退出机制,而这一政治惯例式的方式在我国显然难以落实。引咎辞职制度化对完善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提升政府责任形象、提高政府公务员整体素质、改革监督制度和培育良好的政治文化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现阶段我国引咎辞职制度仍不够完善:不仅在制度规范上出现了偏差,而且在制度的实施层面也面临着巨大的障碍。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查询、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分析了我国的引咎辞职发展历程和国外的渊源现状。同时运用的对比的研究方法,横向上以国内引咎辞职现状和国外的引咎辞职惯例加以比较研究;中国内部各个省份地区在实施引咎辞职的差别和规范程度上加以比较。纵向上将国内中央法律和各地方的法规予以比较。探究了导致我国引咎辞职制度化障碍的原因:独特文化因素、体制环境因素、制度欠缺因素。在吸收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引咎辞职制度化的路径选择,以期对我国的引咎辞职制度化建设做出贡。任何理论的研究都有两面的作用。一是纯理论的研究服务,即建立学科的体系,为学科的发展奠定基础;其次是为了实践服务。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既有理论的阐述,又有大量的实证研究。表现为:一、理论渊源研究。首先引咎辞职是行政问责的一种形式,本文从人民主权理论、责任政府理论及服务政府理论来深究了其合法性的来源,为引咎辞职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又从引咎辞职其自身在国外的发展沿革历程方面也做了理论的探讨。二、实证研究。一方面是按官方法律、法规的时间颁布顺序来研究我国引咎辞职发展历程。另一方面也是本文最大的特色,将大量的中外引咎辞职实例贯穿于全文,以诸多实例来进一步印证和指导理论的构建。

贺文娜[7](2010)在《我国官员引咎辞职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西方,随着法治社会与政治民主的不断发展,引咎辞职作为一种官员负责任的方式出现在公众的面前,并成为政治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执政党大多以引咎辞职来提升官员的责任感。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政治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以人为本理念的逐步确立,我国在责任政府建设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引咎辞职”现象的出现。我国的引咎辞职与西方的略有不同,它是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从西方引入,并结合中国国情建立起来的。此后,引咎辞职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现象,它的建立标志着政府权力的不断规范化及政府责任的不断明确化。近年来,一些地区和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关的规范、文件,特别是2006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首次将“引咎辞职”纳入其中,使官员的引咎辞职行为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及法制化的轨道,且有一些官员因失职失误行为相继引咎辞职。由此可见,引咎辞职制度的实施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它在建立责任政府、塑造政府良好形象,增强官员的责任感及完善干部人事制度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效应。引咎辞职本应是官员主动承担责任的行为,然而受中国传统文化及制度建设缺陷的影响,引咎辞职没能成为失职官员的自觉选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效果不尽人意,甚至遇到多方面的阻力,产生了功能扭曲、执行难等问题,有咎不辞、执行不严、流于形式等现象时有发生。从总体上看,由于对引咎辞职的标准、时机等核心内容的定性上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影响了该制度的操作;引咎辞职在实施过程中,责任承担存在误区、透明度不高、实施范围有限、后续管理缺位等问题也广泛存在。这些不仅影响了该制度的实施进程,而且使其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存在被滥用的道德风险。因此,深入探究我国引咎辞职的困境及形成原因,寻求实现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势在必行。本文主要研究了引咎辞职制度的由来及产生、内涵、意义及实施引咎辞职制度的理论依据;立足我国领导干部引咎辞职的现状,在结合案例的基础上归纳引咎辞职制度在我国实施的困境,从其适应范围、标准、程序及行政体制等方面入手,进行深层次的理论分析,找出产生困境的原因,为完善引咎辞职制度提供依据。鉴于以上的分析,再借鉴美国的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引咎辞职制度的对策建议。对完善引咎辞职制度的思考是本文的重点所在,主要从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及配套制度,完善引咎辞职制度体系,培育良好的政治文化及健全监督机制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一些自己的构想,希望为我国引咎辞职制度的完善及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罗媛[8](2010)在《我国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路径》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意义上的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追溯其起源应该是来源于西方的公务员制度,是西方政治文明的基本要求。在国外,引咎辞职已经是一种常规的公务员退出机制,但目前很多国家都还没有关于领导干部引咎辞职的正式法律规定。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更像一种“不成文的规定”。但是在我国,引咎辞职是被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引入的。随着我国引咎辞职相关规定的出台和各地对引咎辞职的尝试推行,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在我国得以逐步确立。它既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实现社会公平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诉求。引咎辞职是“有咎”的领导干部主动承担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他们自责、自咎的一种行为。但引咎辞职制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其效果却与制度设计的初衷相差甚远、不尽人意,甚至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工作阻力,出现有咎不辞、执行不严、流于形式等现象。一部分“有咎”的领导干部利用对引咎辞职制度的故意歪曲和变相执行,使之成为其逃避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的保护伞,严重影响了引咎辞职制度的效力,进而影响到《公务员法》的严肃性、权威性、公正性,损害了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因此,必须全面完善引咎辞职制度。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从总体上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第二章主要介绍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的一般理论,阐述了引咎辞职制度的内涵、理论基础以及我国实行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的意义;第三章立足我国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的发展现状探讨了我国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实行困境的原因;第四章结合我国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从道德制度和法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提出完善我国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的路径;第五章主要介绍本文的写作意图和研究总结。

杨庆[9](2010)在《我国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研究》文中提出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权利和责任也是对等的,在社会契约论上发展起来的人民主权论认为政府权力是由人民授予的,政府权力要受到人民的制约,是有限制的权力,要对人民负责。因此行政官员作为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近些年来,责任政府的建设成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引咎辞职制度作为构建责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西方国家非常常见,体现了政治民主和宪政的要求。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在我国不仅是构建责任政府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但由于引咎辞职在我国实行的时间不长,并受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以及自身制度设计的问题,在推行时也存在问题,没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本文通过对引咎辞职涵义和理论来源的阐述及我国实行引咎辞职制度的意义和发展现状,指出了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并在文章的最后对完善我国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提出了建议。本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和引咎辞职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来源。第二部分介绍了我国推行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的意义和发展现状,包括引咎辞职制度实施的基础和背景及发展现状。第三部分指出我国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存在的问题如:有责必究、有咎必辞尚未成为一种政治常态、引咎辞职范围不明确、引咎辞职程序不规范、相关法律配套设施不健全、后续管理不健全。并找出了原因,包括:观念滞后、引咎辞职制度设计不合理、相关配套设施不健全。第四部分从促进观念转变、完善引咎辞职制度设计和健全相关配套措施等角度为完善我国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提出了建议。

齐瑞[10](2010)在《引咎辞职制度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行政改革的深入以及责任政府建设的推进,引咎辞职制度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我国学者对引咎辞职制度的研究较多,这些研究分别从政治学、行政学、伦理学等角度对引咎辞职的概念、引咎辞职的标准、引咎辞职的作用和意义、推行引咎辞职制度的障碍因素以及引咎辞职制度的完善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有共识也有争论,有理论梳理也有对策建议。

二、推行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的障碍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行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的障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论我国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的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我国引咎辞职制度的现存问题分析
    (一) 关于制度设计层面的问题
        1、关于适用对象的规定存在不一致
        2、关于责任主体的认定存在欠缺
        3、关于责任标准的界定存在不统一
        4、关于具体实践中的权威性较弱
    (二) 关于制度实施层面的问题
        1、问责范围存在局限性
        2、实施过程透明度不高
        3、引咎辞职者后续安排不妥当
二、我国引咎辞职制度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行为主体本身的制约
        1、封建传统政治文化下的官本位思想渗透
        2、部分公职人员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缺失
    (二) 相关配套措施不健全
        1、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
        2、政务信息公开度不高
        3、行政体制存在弊端
三、我国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的完善路径
    (一) 完善引咎辞职制度设计
        1、明确引咎辞职的适用范围及适用主体
        2、完善引咎辞职的适用条件及认定标准
        3、严格引咎辞职的问责制度及问责程序
    (二) 健全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1、建立岗位责任机制
        2、实施政务公开制度
        3、完善监督运作机制
    (三) 引导创建良好社会环境
        1、培育社会责任理念
        2、推进公民政治参与
        3、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四) 提升公务员行政伦理素质
        1、强化公务员行政伦理立法
        2、提高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准
        3、加强公务员行政伦理监管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我国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一、 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之法理
    (一) 公务员引咎辞职的涵义
    (二) 公务员引咎辞职责任的性质
    (三) 公务员引咎辞职的法理基础
二、 我国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的现状分析
    (一) 我国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的现状
    (二) 我国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存在的问题
    (三) 我国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问题成因
三、 我国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的完善路径
    (一) 完善引咎辞职制度体系
    (二) 完善与引咎辞职相关的配套制度
    (三) 明晰权责体系
    (四) 伦理基础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论我国官员引咎辞职制度的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官员引咎辞职制度概述
    第一节 引咎辞职的界定
        一、引咎辞职的概念
        二、引咎辞职的内涵
        三、我国官员引咎辞职制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社会契约理论
        二、责任政府理论
        三、人民主权理论
第二章 我国官员引咎辞职制度实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我国官员引咎辞职制度的实施现状
    第二节 我国官员引咎辞职制度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官员职位依赖感强
        二、实施范围过于局限
        三、实施过程透明度不高
第三章 影响我国官员引咎辞职制度实施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
        一、“官本位”思想的制约
        二、官员责任感的缺失
        三、公民参与意识淡薄
    第二节 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一、认定标准不明确
        二、适用程序不健全
        三、后续管理规定缺失
    第三节 相关配套措施不健全
        一、责任机制不健全
        二、考核体系不完善
        三、监督机制不健全
第四章 完善我国官员引咎辞职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节 培育良好的政治文化
        一、摒弃“官本位”思想
        二、增强官员的责任意识
        三、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
    第二节 完善引咎辞职的制度设计
        一、明确引咎辞职认定标准
        二、完善引咎辞职操作程序
        三、加强辞职官员的后续管理
    第三节 健全引咎辞职相关配套制度
        一、建立明确的责任机制
        二、完善官员考核评价制度
        三、健全和强化监督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探讨责任视角下的引咎辞职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和内容
    (四) 研究方法
一、引咎辞职制度概述
    (一) 引咎辞职的界定
        1. 引咎辞职及相关概念的解析
        2. 引咎辞职制度的内涵
    (二) 引咎辞职的理论基础
        1. 责任政府理论
        2. 行政伦理理论
    (三) 实施引咎辞职制度的重要意义
        1. 有利于塑造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2. 有利于完善公务员考核和退出制度
        3. 有利于培育责任理念主导的行政文化
二、我国引咎辞职制度的实施现状
    (一) 我国引咎辞职制度的相关规定及实施状况
        1. 我国引咎辞职制度的发展过程
        2. 我国引咎辞职制度的实施状况
    (二) 我国引咎辞职制度自身存在的问题
        1. 引咎辞职的认定标准难以确定
        2. 引咎辞职的实施范围过于狭窄
        3. 引咎辞职的适用程序制定不规范
    (三) 我国引咎辞职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成为部分党政领导干部逃避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的“避风港”
        2. 后续处理缺乏透明性
        3. 缺少引咎辞职的权利救济途径
三、我国引咎辞职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观念与意识的滞后
        1. “官本位”意识浓厚
        2. 行政职业伦理失范
        3. 公民意识缺失
    (二) 现行体制的弊端
        1. 党政之间、政府内部之间权责不明
        2.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
    (三) 配套制度不健全
        1. 考核体系不完善
        2. 监督制度虚置
四、完善我国引咎辞职制度的路径选择
    (一) 转变社会观念,重塑行政伦理文化
        1. 确立责任意识和服务理念
        2. 培育公民意识
        3. 重塑行政伦理文化
    (二) 改进引咎辞职制度
        1. 明确引咎辞职的主体、范围、标准和适用程序
        2. 完善后续管理体制
    (三) 加快体制改革
        1. 明确对等统一的权责划分
        2. 加强信息公开,促进政务透明
    (四) 加强配套制度建设
        1. 完善考核评估体系
        2. 健全和强化问责监督机制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关于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第2章 引咎辞职制度的基本理论
    2.1 引咎辞职制度的历史沿革
    2.2 引咎辞职制度的理论基础
        2.2.1 社会契约论视角下的引咎辞职制度
        2.2.2 “委托一一代理理论”视角下的引咎辞职制度
        2.2.3 政府责任视角下的引咎辞职制度
    2.3 引咎辞职的内涵
        2.3.1 引咎辞职的语义解析
        2.3.2 引咎辞职的具体内涵
        2.3.3 引咎辞职制度的相关概念分析
第3章 我国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的现状分析
    3.1 当前我国引咎辞职制度存在的问题
        3.1.1 引咎辞职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的问题
        3.1.2 引咎辞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2 影响引咎辞职制度顺利实施的原因分析
        3.2.1 行为主体的内在性制约
        3.2.2 相关配套措施的不成熟
第4章 完善我国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的措施
    4.1 完善引咎辞职制度的运行体系
        4.1.1 重新认识引咎辞职制度
        4.1.2 明确引咎辞职的责任认定条件和标准
        4.1.3 明确引咎辞职的适用对象
        4.1.4 严格引咎辞职的问责程序
    4.2 健全和完善引咎辞职制度的配套制度
        4.2.1 实施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制度
        4.2.2 加强对引咎辞职制度实施的监督
        4.2.3 认真做好引咎辞职干部的管理与安置工作
    4.3 引导良好的实施引咎辞职制度的社会环境
        4.3.1 培育责任理念主导的行政文化环境
        4.3.2 推进公民的政治参与
        4.3.3 创造引咎辞职制度实施的舆论环境
    4.4 提升领导干部的行政伦理素质
        4.4.1 加强行政伦理立法
        4.4.2 提高公务员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
        4.4.3 设立公务员行政伦理管理和监督机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浅析我国引咎辞职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引咎辞职的文献研究
        (一) 国外研究概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引咎辞职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引咎辞职的界定
        一、引咎辞职概述
        二、引咎辞职与相关概念辨析
        三、引咎辞职的内涵
    第二节 理论渊源
        一、人民主权理论
        二、责任政府理论
        三、服务政府理论
第二章 国外引咎辞职实践及借鉴
    第一节 国外引咎辞职现状
        一、整体沿革发展
        二、现状实证分析
    第二节 西方国家经验借鉴
        一、权力制约机制
        二、信息公开机制
        三、多位监督机制
        四、伦理建设机制
第三章 我国引咎辞职制度化实践及存在问题分析
    第一节 我国引咎辞职制度化进程
    第二节 引咎辞职制度化障碍分析
        一、制度制定存在问题
        二、制度执行存在问题
第四章 我国引咎辞职制度化障碍原因分析
    第一节 独特文化因素
    第二节 体制环境因素
    第三节 制度欠缺因素
        一、引咎辞职制度本身存在不足
        二、相关配套制度的缺位
第五章 我国引咎辞职制度化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制度化的前提:"文化"重塑
        一、社会观念转变
        二、良性政治文化环境的构建
        三、行政伦理建设
    第二节 制度化的基础:权责构建
        一、重构责任体系
        二、严格的权责对等
    第三节 制度化的核心:制度完善
        一、完善引咎辞职制度体系
        二、相关配套制度完善
结语
附录A 相关概念辨析表
附录B 国内外引咎辞职实例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我国官员引咎辞职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依据与背景
    二、我国引咎辞职制度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引咎辞职制度的概念界定
    第一节 引咎辞职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第二节 引咎辞职制度的内涵
    第三节 引咎辞职制度建立的理论依据
        一、责任政府理论
        二、民主政治理论
        三、人民主权理论
    第四节 引咎辞职制度的功能分析
        一、增强政府对民意的回应,塑造政府良好形象
        二、增强官员的自律意识
        三、完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
第二章 当前我国引咎辞职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我国引咎辞职制度在法律规定上的问题
        一、责任主体界定不一致
        二、标准缺乏操作性
        三、程序不健全
        四、后续管理规定缺位
    第二节 我国引咎辞职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一、问责的范围过窄
        二、官员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不强,有咎不辞现象严重
        三、实施过程中透明度不高
第三章 我国引咎辞职制度问题存在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传统文化"官本位"思想的制约
    第二节 相关法律的欠缺
    第三节 我国政治及行政体制的弊端
    第四节 缺乏相应的配套制度
    第五节 公众参与意识的匮乏
第四章 完善我国引咎辞职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美国引咎辞职的实践经验
        一、政治透明度高,权力制约机制比较健全
        二、发达的大众传媒和公众舆论监督
        三、注重公务员的职业伦理道德建设,官员的伦理道德素质较高
    第二节 完善我国引咎辞职制度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二、改革政治及行政体制
        三、建立健全相关的配套制度
        四、健全并完善我国引咎辞职制度体系
        五、培育良好的政治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8)我国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第2章 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的一般理论
    2.1 引咎辞职制度的内涵
        2.1.1 引咎辞职的概念
        2.1.2 引咎辞职与责令辞职的异同
        2.1.3 引咎辞职与问责制的比较
    2.2 引咎辞职制度的理论基础
        2.2.1 人民主权理论
        2.2.2 责任政府理论
        2.2.3 行政伦理理论
    2.3 我国实行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的意义
        2.3.1 有利于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
        2.3.2 有利于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控力度
        2.3.3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第3章 我国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的发展历程
        3.1.1 我国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发展历程表
        3.1.2 我国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实践发展历程表
    3.2 我国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3.2.1 行政组织权责不清导致责任追究瓶颈
        3.2.2 引咎辞职制度管辖范围有限
        3.2.3 引咎辞职异化为规避法律责任的“避风港”
        3.2.4 引咎辞职后续管理缺位
    3.3 我国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3.1 领导干部道德意识淡薄
        3.3.2 监督制度力度不够
        3.3.3 引咎辞职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存在漏洞
第4章 完善我国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的路径
    4.1 加强领导干部的行政道德建设
        4.1.1 培育全新的政治文化
        4.1.2 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自律意识
    4.2 完善领导干部引咎辞职的配套制度
        4.2.1 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
        4.2.2 完善行政公开、公众参与制度
        4.2.3 解决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出路
    4.3 健全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的法律法规
        4.3.1 解决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的法律位阶问题
        4.3.2 妥善处理好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与现行法律的冲突问题
        4.3.3 解决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法规的衔接问题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研究课题及公开发表论文

(9)我国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四、相关概念及理论来源
第二章 我国推行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的意义与发展现状
    一、我国推行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的意义
    二、我国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发展现状
第三章 我国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我国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党政领导引咎辞职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完善我国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的建议
    一、促进观念转变
    二、完善引咎辞职制度设计
    三、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推行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的障碍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我国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的完善[D]. 张冬伟. 山东大学, 2018(12)
  • [2]我国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研究[D]. 文雯. 河南大学, 2014(02)
  • [3]论我国官员引咎辞职制度的完善[D]. 贺孟琦. 湖南师范大学, 2013(S1)
  • [4]探讨责任视角下的引咎辞职制度[D]. 胡娟. 新疆大学, 2011(11)
  • [5]关于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研究[D]. 李漫天. 河北大学, 2011(11)
  • [6]浅析我国引咎辞职制度[D]. 黄东东. 山东大学, 2011(04)
  • [7]我国官员引咎辞职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贺文娜.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 [8]我国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路径[D]. 罗媛. 湘潭大学, 2010(06)
  • [9]我国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研究[D]. 杨庆.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
  • [10]引咎辞职制度研究综述[J]. 齐瑞.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0(02)

标签:;  ;  ;  ;  ;  

领导干部负责人辞职制度实施中的阻碍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