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界细胞不同分期和分期的G带核型及其变异性分析

结界细胞不同分期和分期的G带核型及其变异性分析

一、节节麦细胞不同分裂时期和阶段的G-带核型及其变动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家创[1](2021)在《5份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及重要农艺性状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 Keng;2n=2x=14,Ns Ns)是来自禾本科(Poaceae)、新麦草属(Psathyrostachys Necski)的一种多年生二倍体异花授粉植物,因其具有早熟、抗多种小麦病害(锈病、白粉、赤霉、全蚀)、耐寒抗旱、耐盐碱、矮秆、分蘖多等优良特性,被认为是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改良的宝贵遗传资源。通过远缘杂交技术和染色体工程的方法创制而成的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系则是快速有效利用华山新麦草Ns基因组最重要的中间材料。本研究利用七倍体杂种H8911(2n=49,AABBDDNs)和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Trs-372(2n=28,AABB)杂交后产生的子代,经连续自交6-7代后从中筛选出5个衍生后代:DH5、DH88、DH66、TR77、DH109,综合采用细胞学观察、原位杂交技术(GISH和Mc-FISH)、分子标记技术(EST-STS、SSR、SCAR和SNP芯片)等方法,结合田间性状调查,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华山新麦草染色体核型的初步分析:对研究材料的外源亲本—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组进行了初步的核型分析,推测其核型公式为2n=2x=14=12m(4sat)+2sm,Stebbins核型为2A型,平均臂比为1.4,在属内居于较高的水平,但其在植物界进化水平偏低。(2)细胞学观察表明DH5的染色体组型为2n=42+Ti=21Ⅱ+Ti(Ti指小片段染色体);GISH分析显示DH5含有一个小的华山新麦草染色体片段,该片段无法在减数分裂阶段与小麦染色体配对,只能从父本传递给子代,传递率约为1/2;FISH实验表明DH5是一个2A缺体2B四体;分子标记结果表明DH5中附加的外源小片段来自华山新麦草5Ns染色体的短臂;利用标记转化法开发了8对可以用于检测华山新麦草5Ns染色体的SCAR标记。农艺性状调查表明DH5株高较低,对条锈病有较高抗性,外源染色体小片段的有无对农艺性状影响不大。(3)细胞学观察表明DH88的染色体组型为2n=44=22Ⅱ;GISH分析显示其含有一对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片段,这对外源染色体片段可以正常配对并传递给子代。EST-STS分子标记表明DH88所附加的一对染色体片段来自华山新麦草6Ns染色体。DH88对条锈病表现为高抗,可能是由于华山新麦草6Ns染色体的抗病基因进入导致。(4)细胞学观察DH66的染色体组型为2n=42=21Ⅱ;GISH实验显示DH66中有一对小麦染色体被华山新麦草染色体所替代,这对外源染色体可以正常联会配对并传递到子代中;Mc-FISH实验结果表明DH66缺失了其一对5D染色体。分子标记表明DH66获得了华山新麦草5Ns染色体而失去了小麦5D染色体;DH66的小麦15K SNP芯片结果也在5D染色体的位置上出现了和华山新麦草相似度高和小麦亲本7182相似度低的交叉峰,综合分子标记的结果可以得知DH66中一对5D染色体被华山新麦草5Ns染色体所代换。DH66株高较低,在成株期对条锈病表现为高抗,籽粒品质较好,可以作为抗条锈病和优质小麦育种的重要材料。(5)有丝分裂分析表明TR77的染色体组型为2n=42=21Ⅱ,其中有一对染色体超过1/2的部分被外源染色体所替代。减数分裂过程中外源染色体可以正常配对并传递给子代,表明TR77是一个细胞遗传学稳定的小麦—华山新麦草易位系。分子标记和Mc-FISH分析显示在TR77中形成了5DL-3DS·3DL染色体和3DS-Ns L·Ns S染色体,因此TR77是一个包含了双重易位的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材料。对TR77的小麦15K SNP芯片分析推断出易位发生在5D染色体物理位置的202.3Mb和213.1Mb处,靠近着丝粒。TR77具有圆锥状的穗型且无芒,其穗子较长,穗粒数多,株高较高,在全生育期对白粉病表现高抗,可作为研究小麦和其近缘属种间多重易位和抗白粉病育种的优异种质资源。(6)衍生系DH109和衍生系DM131的异同性分析:DH109从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中筛选而来,DM131从小麦—滨麦衍生后代中筛选获得。通过分子细胞遗传鉴定确认两个衍生系都为3Ns(3D)二体异代换系材料,但是DH109为小麦—华山新麦草3Ns(3D)二体异代换系,DM131为小麦—滨麦3Ns(3D)二体异代换系。两个材料的细胞学观察和GISH结果较为相似,均是稳定的衍生系材料。但是,两者的STS和SCAR标记共用性不高,外源染色体的FISH核型图完全不同。农艺性状上,两者都轻微感条锈病,苗期都高抗白粉病;对于赤霉病,DH109表现为高抗而DM131表现为高感。形态学特征上,DH109的籽粒较大,而DM131的穗子更长、穗粒数和分蘖数较多;两个材料的籽粒品质特征介于两个小麦亲本之间。综上,华山新麦草3Ns染色体和滨麦3Ns染色体对小麦的性状改变差异明显。这两个衍生系可以用于小麦抗白粉、抗赤霉病育种以及新麦草属和赖草属中Ns染色体的差异化比较。华山新麦草核型图的绘制为进一步了解这一外缘种提供了理论基础;五个衍生后代的鉴定丰富了小麦的遗传种质库,对于抗病、高产和优质小麦育种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不同属Ns染色体在小麦背景中的差异比较对研究小麦近缘属种的亲缘和进化关系提供了依据。

王艳珍[2](2021)在《普通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及特异标记开发》文中研究说明小麦远缘杂交是通过导入外源物质来增加小麦的遗传多样性,从而达到定向遗传改良的目的。本研究对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部分衍生后代进行了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筛选出了一系列稳定遗传、综合农艺性状突出的衍生材料,以期为小麦遗传育种工作提供重要中间材料与遗传资源。其次,本研究开发了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特异分子标记,加快对十倍体长穗偃麦草遗传物质的检测,同时为挖掘十倍体长穗偃麦草优异基因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核型及与其他种属的亲缘关系做了初步分析。利用传统的细胞学方法,通过计算十倍体长穗偃麦草70条染色体各自的相对长度系数、着丝粒指数、臂比等指标可得出结论,本试验中的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共包含35对染色体,其中,亚中间着丝粒染色体7对(7sm),中间着丝粒染色体28对(28m),有6对染色体具随体(6sat)。因此,可推测出本研究中所用的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0x=70=56m(8sat)+14sm(4sat),属于“2B”类型。同时,利用本实验室现有的879对SSR引物和EST引物扩增筛选到了156个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基因组特异分子标记,其中包括42个SSR标记,114个EST标记,这些分子标记为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后代中外源遗传物质的鉴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分子标记结果表明,有249对引物可在十倍体长穗偃麦草、中间偃麦草和拟鹅观草中都扩增出相同大小的条带,有52对引物可在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华山新麦草和滨麦中扩增出相同条带。故推测,本试验中的十倍体长穗偃麦草与拟鹅观草和中间偃麦草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华山新麦草和滨麦的亲缘关系较远。(2)采用经典的细胞遗传学方法,从228个衍生后代中筛选鉴定出9个稳定的十倍体长穗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并将其命名为CA51、CA52、CA53、CA61、CA62、CA63、CA64、CB14和CB16。细胞学结果表明,9个部分双二倍体都含有56条染色体且在减数分裂第一次中期形成28个二价体,表明它们在细胞学上具有高度稳定性。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结果表明,CA51、CA52、CA53和CA63中包含40条普通小麦染色体和16条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CA61、CA62、CA64和CB14中含有42条普通小麦的染色体和14条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而CB16携带了12条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同时,在CA61和CB16中发现了来自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小片段易位染色体。基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构建了9个部分双二倍体的FISH核型,并发现普通小麦1B、4B、6B和5A染色体上有明显的信号变异。分子标记的多态性结果表明,这些部分双二倍体不同于已报道的八倍体小偃麦。抗病性鉴定表明,9个部分双二倍体中有8个在成株期对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都有较强的抗性。此外,9个部分双二倍体在籽粒大小、品质等方面均不同于普通小麦亲本,为小麦远缘杂交提供了优质的桥梁材料。(3)本试验鉴定了7个稳定的异代换系,其中包括3个二体异代换系(CH10A5,CH114-B4,CH18122)和4个双重异代换系(CH18035,CH18050,CH18113,CH18130)。7个异代换系的根尖染色体数目均为42条,花粉母细胞构型均为2n=21II,田间表型偏向与普通小麦。其中CH10A5为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1JS(1D)二体异代换系,田间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和赤霉病;CH114-B4是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7J(7B)二体异代换系,成株期对条锈病和赤霉病表现为高抗,对白粉病表现为中抗;CH18122是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4JS(4D)二体异代换系,表现为高抗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4个双重异代换系中,CH18035可能的染色体组成为2n=42=38T.a+2T.p(1JS)+2T.p(6JS)(T.a代表普通小麦染色体,T.p代表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成株期高感条锈病和白粉病;CH18050可能的染色体组成为2n=42=38T.a+2T.p(2J)+2T.p(7J),成株期高抗条锈病和白粉病;CH18113可能的染色体组成为2n=42=38T.a+2T.p(1JS)+2T.p(6J),高抗条锈病,高感白粉病;CH18130可能的染色体组成为2n=42=38T.a+2T.p(2J)+2T.p(4JS),对条锈病和白粉病表现为高抗。此外,7个异代换系在籽粒粗蛋白含量、面筋含量及淀粉含量方面均比普通小麦亲本7182有所提高,可用作小麦遗传改良的中间材料。(4)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SLAF-seq),从二体异代换系CH10A5、普通小麦7182和十倍体长穗偃麦草中分别获得11,931,086、10,383,011和9,871,061条reads,平均Q30为90.34%,平均GC含量为46.55%,最终得到的SLAF标签数分别为467,788、157,996、500,27。基于有参部分,通过BWA比对,共得到十倍体长穗偃麦草564,364个多态性SNP位点,注释到25903个差异基因,并通过在功能数据库比对,挖掘了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响应逆境胁迫和籽粒相关的候选基因。基于无参序列分析,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18,971条unmapped SLAFs中挑选1,096条序列设计引物,经过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共得到了859个特异标记,其开发效率达到78.38%。为开发部分同源群特异标记,针对1JS染色体上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相似度≥95%的序列设计引物,从957对引物中筛选到507个可作为1JS染色体特异的STS标记。为进一步检测这些标记的多态性和实用性,同时对多个小麦近缘种属了进行了扩增检测。结果表明,这些标记在十倍体长穗偃麦草(49个)、百萨偃麦草(38个)、二倍体长穗偃麦草(45个)、拟鹅观草(89个)、中间偃麦草(57个)均产生多态性;此外,在滨麦、华山新麦草、黑麦、卵穗山羊草、乌拉尔图小麦和粗山羊草中分别筛选出70个、51个、67个、54个、17个和43个特异分子标记。根据小麦及其近缘种特异分子标记的数目,初步推测出麦类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本研究也得到了部分基因组特异性标记,其中包括St基因组特异标记21个,E基因组特异标记21个,Ee基因组特异标记15个和Eb基因组特异标记6个,为后续十倍体长穗偃麦草遗传物质的检测及染色体重排奠定理论基础。

杜培[3](2017)在《小麦、百萨偃麦草和花生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寡核苷酸探针(套)开发与应用》文中指出小麦(Triticum aestivum,2n=6x=42,AABBDD)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百萨偃麦草(2n=2x=14,JJ)具有很强的耐盐性和抗多种小麦病害,是小麦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染色体工程是小麦改良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传统荧光原位杂交(FISH)所用的质粒探针数目有限,制备程序繁琐、成本高,因此限制了染色体工程效率的提高。寡核苷酸(single strand oligonucleotide,SSON)探针是人工合成的一种带有荧光集团的单链DNA或RNA片段,其长度通常为20~60 nt,具有易设计、合成和修饰,成本低、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特点。基于寡核苷酸探针的寡核苷酸FISH技术省去了传统FISH制备探针必需的质粒引进、繁殖、提取、标记或PCR扩增等程序,具有简单、经济和高效的特点,是新一代染色体鉴定技术,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应用潜力。(1)通过探针长度和浓度效应分析,发现29~59 nt比14~15 nt SSON探针在低浓度下更容易产生清晰稳定的信号,据此建立了利用已知重复序列、小麦染色体3B和百萨偃麦草染色体4JL基因组序列开发重复序列SSON探针的方法:在王艳芝(2013)将广泛应用的已知重复序列pSc119.2和pAs1开发成8个56~59 nt SSON基础上,新开发16个小麦和百萨偃麦草SSON探针用于染色体鉴定,其中4个(DP4J24903、DP4J27982、DP4J31304 和 DP4J28086)为百萨偃麦草基因组专化探针,1个(3K-5)为染色体3B专化探针;研究发现,这些SSON探针均可以进行FISH或非变性FISH(ND-FISH),但均以FISH信号更多、效果更稳定;还发现 SSON 探针(GAA)10,(AAC)10 和 pSc119.2-1 可以分别在 0.01 ng/μl,0.01 ng/μl和0.2 ng/μl浓度和非变性条件下高效涂染小麦和黑麦染色体,据此开发了可以循环利用的寡核苷酸染液,为染色体自动化分析及基于不同荧光信号强度进行染色体分拣提供了有力工具。(2)根据单个SSON的杂交信号特征,组配出4个寡核苷酸探针套,通过一次FISH,用于清晰区分小麦、黑麦和百萨偃麦草全部染色体鉴定,建立了简单、经济和高效的染色体鉴定方法,其中multiplex#1和multiple x#4在杂交信号更丰富,易于根据不同颜色和信号强度准确识别小麦不同基因组和全部染色体;利用multiplex#1和multiplex#4建立了中国春和百萨偃麦草高清核型,并用于分析栽培小麦染色体多样性和中国春-百萨偃麦草异染色体系染色体组成;其中,利用multiplex#1和DP4J27982,准确鉴定了三个染色体代换系和五个易位系,明确了百萨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染色体部分同源性;利用multiplex#4通过一次FISH分析,可以清晰识别全部小麦染色体及其8个栽培品种(系)的染色体多态性,其中B基因组染色体变异最多,其次为A,最后为D。(3)花生(Arachis hypogaea,2n=4x=40,AABB)我国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然而由于花生核型清晰度低,花生属野生种基因组识别和分类困难,影响花生染色体工程进展。本研究利用SSR、端粒重复序列和4GbA.duranensis基因组序列,开发出7个花生SSON探针,信号主要分布在染色体末端、臂中和着丝粒区,据此组配出两个寡核苷酸探针套multiplex#5和multiplex#6用于区分花生全部染色体。综合SSON、45S rDNA、5S rDNA、A.duranensis基因组和A.ipaensis基因组探针顺序FISH分析,构建了栽培种花生和野生种高分辨率晰核型,可以识别9个物种的全部染色体,为花生基因组分类和染色体研究提供了新工具。发现花生野生种染色体存在多种变异,如同源染色体rDNA位点杂合、染色体倒位和重复序列扩增等,揭示花生物种演化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染色体重排。(4)由于花生遗传研究相对薄弱,迄今尚未实现遗传图、序列图和实际染色体的完全对应,本文利用A.duranensis A6染色体基因组序列图短臂末端0-8.5 Mb区域的特异基因序列,设计了一个包含20000条42~48 nt SSON的寡核苷酸库6A-1,通过综合利用45S、5S rDNA和SSON DP-5顺序FISH,发现6A-1在细胞学核型中A3染色体上产生预期的清晰的杂交信号,首次将花生A6染色体序列图与花生实际染色体A3进行了对应,为建立花生基因组序列图与全部实际染色体的对应提供了可能。

杨晓菲[4](2016)在《普通小麦—滨麦衍生后代的创制及其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文中指出滨麦(Leymus mollis(Trin.)Pilger,NsNsXmXm,2n=28)属禾本科(Poaceae)、小麦族(Triticeae)、大麦亚族(Hordinae)、赖草属(Leymus Hochst.)的一个多年生四倍体异花授粉材料,具有抗寒、抗旱、耐盐碱、茎秆粗壮、大穗等优良性状,同时对小麦的条锈、秆锈、叶锈病和白粉病等多种真菌病害表现高抗或免疫,是改良小麦育种的重要三级基因源。通过传统的远缘杂交技术和分子染色体工程方法,可将滨麦的优异性状导入普通小麦背景中,丰富小麦种质资源,增加遗传多样性。本研究结合形态学、细胞学、原位杂交(GISH/FISH)技术、分子标记(SSR、EST和PLUG)分析等方法对获得的不同世代的普通小麦—滨麦衍生材料进行了详细的鉴定。主要结果如下:(1)滨麦染色体核型及其可能供体种的初步分析:对本研究所用材料—滨麦进行了初步的核型分析,最终推测其核型公式为2n=4x=28=22m(6sat)+6sm,其中m指中间着丝粒染色体,sm指亚中间着丝粒染色体,sat指具有随体的染色体。根据Stebbins按不对称程度对染色体核型进行分类的方案,其染色体核型属2A型;选用本实验室现有的825对SSR引物和86对EST引物在滨麦及其可能的二倍体供体种华山新麦草(Ns)、百萨偃麦草(J)、二倍体长穗偃麦草(E)和拟鹅观草(St)之间进行多态性引物的初步筛选,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华山新麦草较其他三个二倍体种与滨麦的亲缘关系更近。(2)三种不同类型的普通小麦—滨麦衍生系M47、M42和M51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细胞学观察结果显示M47、M42和M51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减数分裂中期Ⅰ花粉母细胞配对构型分别为2n=56=28Ⅱ、2n=54=27Ⅱ、2n=48=24Ⅱ;GISH结果表明M47/M42/M51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n=56=42T.a+14L.m、2n=54=42T.a+12L.m、2n=48=42T.a+6L.m(T.a代表普通小麦染色体,L.m代表滨麦草染色体);分子标记分析确定M47携带一整套(14条)Ns染色体,M42相比于M47而言缺少一对滨麦第7部分同源群染色体,而M51缺少了滨麦第2、4、5、7部分同源群染色体;M47在成株期对条锈病和白粉病均表现高抗,M42对条锈病表现高抗而对白粉病表现感病,M51对两者均表现感病。由此而见,M47和M42可作为优异的抗病中间桥梁材料,尤其是M47系。(3)衍生系M11028-1-1-5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M11028-1-1-5来自于M47与普通小麦7182的BC1F4世代。M11028-1-1-5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构型为2n=44=22Ⅱ,GISH结果显示M11028-1-1-5中含有42条小麦染色体和2条外源染色体;11个位于小麦第六部分同源群的分子标记包括2个SSR标记(Xwmc256和Xgpw312)、1个EST-SSR标记(Swes123)、5个EST-STS标记(CD452568、CD491981、BG604865、BF483643和BQ169205)和3个PLUG标记(TNAC1748、TNAC175和TNAC1752)分析证实附加到M11028-1-1-5中的一对滨麦草染色体属于第6部分同源群染色体,暂命名为Lm#6Ns。醇溶蛋白分析结果表明,M11028-1-1-5中存在滨麦草特异的醇溶蛋白基因,因此M11028-1-1-5是普通小麦—滨麦Lm#6Ns二体异附加系材料。然而,M11028-1-1-5在成株期对条锈病和白粉病均表现感病,推测在滨麦草的第6部分同源群染色体Lm#6Ns上不存在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的基因。(4)M11003-3-1-15-8和M11003-3-1-12-10的创制及其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M11003-3-1-15-8和M11003-3-1-12-10均由中间桥梁材料M47(2n=8x=56,AABBDDNsNs)与普通小麦亲本7182回交一次自交五次所得的BC1F5材料。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构型分别为2n=42=21Ⅱ和2n=44=22Ⅱ。FISH-GISH和中国春缺四体分析结果显示M11003-3-1-15-8系中一对小麦7D染色体缺失并含有2条外源染色体,M11003-3-1-12-10系中含有完整的42条小麦染色体及2条外源染色体。分子标记(EST-STS和PLUG)分析证实被导入到M11003-3-1-15-8和M11003-3-1-12-10中的一对滨麦草染色体都属于第七部分同源群染色体,这对外源染色体暂命名为Lm#7Ns。因此M11003-3-1-15-8和M11003-3-1-12-10分别为普通小麦—滨麦Lm#7Ns(7D)二体异代换系和Lm#7Ns二体异附加系,在成株期对条锈病均表现高抗,且较小麦亲本具有多小花的优良农艺特性,因此在小麦抗病育种和丰富资源方面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5)抗条锈病双单体附加系后代材料的分离及分析:一个普通小麦—滨麦衍生系M11003-4-3-8/13/15来自于M47与普通小麦7182的BC1F4世代,经鉴定其为抗条锈病的双单体附加系材料,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n=44=42T.a+L.m2+L.m3(其中,T.a代表小麦染色体,L.m代表滨麦染色体;L.m2表示滨麦第2部分同源群染色体,L.m3表示滨麦第3部分同源群染色体)。由于双单体附加系材料的不稳定性,继续对其自交下一代材料的染色体分离及抗病性情况进行了详细的鉴定,结合细胞学、分子标记(EST/PLUG)、原位杂交(FISH/GISH)等方法。所观察的双单体附加系后代可以分为五种类型(Ι-V),其中202W1、213W1和214E2属于类型Ι:2n=44=42T.a+1L.m2+1L.m3,202E4、204E2、211E2、215E2、216W2和216E2属于类型ΙΙ:2n=43=42T.a+1L.m2,203W2和214W1属于类型Ⅲ:2n=43=42T.a+1L.m3,213W3、214E1和215E3属于类型ΙV:2n=42=42T.a,216E4属于类型V:2n=44=42T.a+2L.m2。此五种类型材料对成株期条锈病表现不同,类型Ι和Ⅲ表现抗病,类型II、ΙV和V表现感病。根据所附加的滨麦染色体所属不同同源群而表现出对条锈病反应的不同,推测滨麦第3部分同源群上携带抗病基因,而非第2同源群染色体。同时,这些标记可以在以滨麦为供体种的前提下,作为判断小麦背景中是否其遗传物质正常传递、也可以用来比较基因作图、染色体演化分析以及基因渐渗等研究。

傅伟[5](2012)在《百合商品种及其杂种后代的C-带、FISH及GISH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百合的育成品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商业价值。但从杂交育种获得种子开始到始花一般需要35a,培育一个新品种甚至需要10a以上的时间。因此,采用各种手段加快新品种选育进程是百合育种工作者所努力的重要目标。本研究从分子细胞遗传学入手,运用染色体Giemsa C-带技术,45S rDNA荧光原位杂交和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对杂种后代进行早期鉴定。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以LA杂交系商品种‘Royal Lace’和亚洲百合商品种‘Golden Horn’、‘Pollyanna’和‘Brunello’作为杂交亲本材料。开展的‘Golden Horn’בPollyanna’(2x×2x)、‘Golden Horn’בBrunello’(2x×4x)、‘Royal Lace’בPollyanna’(3x×2x)、‘Royal Lace’בBrunello’(3x×4x)四个组合的杂交育种,经过胚拯救,均成功获得了不等数量的后代植株。2.本实验选取了杂交组合‘Royal Lace’בBrunello’的4个非整倍体3个五倍体后代进行杂种鉴定。结果显示,‘Royal Lace’和‘Brunello’的Giemsa C-带带型丰富,多态性强,同源染色体之间也存在差异,45S rDNAFISH的杂交位点分别有11、18个,后代位点数1421个,在所有后代根尖染色体中都观察到了来自双亲的特征染色体,并且相互之间存在差异。证实所测后代是真实杂种。3.对东方百合‘Constansa’和野生资源岷江百合(L. regale)的3个远缘杂交后代进行早期鉴定。后代的染色体C-带带型与父母本的相似性高。‘Constansa’和岷江百合的45S rDNAFISH的杂交位点分别是11、12个,后代也为11或12个,几乎都位于着丝点附近,均具有父母本的特征染色体,并且相互之间有差异。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清楚直观地显示出父母本基因组,确定来自父母本的染色体各12条。综合证明所测后代是真实的远缘杂种后代。4.不同倍性的百合品种间杂交,细胞有丝分裂的染色体制片可显示出子代与亲代的染色体数量差异,可作为杂种初次筛选的方法。而对于远缘杂交后代,基因组原位杂交直观准确地区分父母本基因组,快捷有效。

刘伟[6](2012)在《不同倍性燕麦种质核型鉴定和SSR指纹图谱构建》文中指出燕麦(Avena L.)是世界各地广泛栽培种植的一种粮食饲料兼用型的作物,在全球的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大麦和高粱,居第六位。燕麦属有近30个种,包括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3种不同的倍性。本研究利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分子标记两种方法对选用的3种倍性的燕麦材料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鉴定,发现30份燕麦材料(22份国外引进材料,8份国内材料)包括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3种不同的倍性。二倍体燕麦种的核型都为较对称的2A型,说明其在进化程度上较为原始,但每个种的核型公式有一些差别,A. strigosa:2n=2x=14=10m+4sm(2SAT);A. hispanica:2n=2x=14=10m+4sm(2SAT); A. brevis:2n=2x=14=6m+4sm+4st(2SAT); A. nudabrevis:2n=2x=14=8m+4sm(2SAT)+2st。通过比较相关核型参数发现:栽培种A. strigosa比3个野生种A.brevis、A. hispanica和A. nudabrevis的进化程度高。四倍体燕麦种的核型也都是进化上较为原始2A型,未知种名的四倍体燕麦种核型公式2n=4x=28=16m(2SAT)+12sm和A. maroccana的2n=4x=28=16m(2SAT)+12sm相同,核型参数值也相似,且与A. murphyi核型公式2n=4x=28=22m+6sm(4SAT)有较大的不同,从而推测未知种名的种可能是A. maroccana。从核型参数上看:A. maroccana是比A. murphyi较进化的种。六倍体燕麦种核型公式也不同,A. sativa:2n=6x=42=22m+20sm(2SAT); A.fatua:2n=6x=42=24m+18sm(4SAT); A. nuda:2n=6x=42=24m+18sm(2SAT); A. sterilis:2n=6x=42=24m+16sm (4SAT)+2st。六倍体栽培种A. sativa、A. sterilis和A. nuda的核型类型都为2B型,是比野生种A. fatua的2A型较进化的类型,分析其他核型参数也可发现A. fatua是相对较原始的种。通过分析燕麦不同倍性种的核型公式及核型类型,发现随着倍性的增加,染色体的不对称性增大,核型类型也由2A型变为较不对称的2B型,因此倍性越高越进化,证明多倍化是进化的趋势这一论断。2.对35份3种倍性的燕麦材料进行了SSR分析,UPGMA法聚类结果显示,35份燕麦材料被分为三大类,对应三种不同的倍性材料,同时每一大类中在不同的遗传相似系数处又可把同一倍性不同种的材料区分开。聚类结果表明四倍体种与六倍体种遗传关系较近,二倍体的栽培种与野生种有明显区别;未知种名的四倍体材料与A. maroccana以极高遗传相似系数聚在一起,推测其可能是A. maroccana;且从六倍体种的聚类情况可以看出,种间的遗传关系与供试材料来源地有一定的联系。本研究揭示了35份3种倍性材料共10个种之间的遗传关系,可为燕麦属种内的分类与进化研究提供参考资料。3.从26对产生清晰多态性条带的引物中筛选出3个特异性的引物AM63、AM447和AM1403,均能明显区别二、四、六3种不同倍性燕麦种,由此建立了这3个引物扩增谱带的SSR指纹图谱,可用于区分燕麦材料的不同倍性,对于燕麦材料的倍性鉴定研究有重要意义。

于海涛[7](2010)在《粗山羊草遗传多样性及与普通小麦D组染色体多样性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粗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ll,2n=2x=14, DD)是小麦属的一个二倍体物种,具有高抗白粉病、条锈病、秆锈病,抗低温和抗穗发芽等优良特性,并且仅有特定区域的少数粗山羊草基因型参与了普通小麦的起源,其遗传变异类型远比普通小麦D染色体组丰富,是普通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本研究利用定位在小麦D染色体上的40对SSR引物对206份粗山羊草DNA分子水平的遗传多样性以及与普通小麦D染色体组遗传多样性的差异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粗山羊草改良小麦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PCA分析结果和基于UPGMA聚类结果表明,206份粗山羊草从分子水平上可以分为两个亚种。穗部拉长呈圆柱形的为tauschii亚种,穗部明显呈念珠形的为strangulata亚种,这与传统的分类方式一致。穗部介于圆柱形和念珠形的材料在两亚种中均有分布,并且仅从穗部特征上无法明确分类。(2)选用分布在粗山羊草7对染色体上的40对SSR引物,对不同来源的206份粗山羊草材料进行遗传分化及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40个SSR位点中,共检测出276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6.8780个,变异范围为4-12个。遗传多样性指数PIC平均值为0.8721,变异范围为0.6162-0.9722,PIC最高的是gdm61,为0.9722,最低的是gdm8,为0.6162。Shannon多样性指数I变化范围为0.9429-1.6746,平均值为1.3977。表明本研究获得的SSR位点的遗传多样性丰富。(3)选取71份不同来源、不同年代的普通小麦和1份人工合成双二倍体,与粗山羊草染色体组进行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粗山羊草染色体组的遗传多样性比普通小麦D染色体组丰富。普通小麦在40个SSR位点上检测到的有效等位基因、PIC和I平均值均低于粗山羊草,分别为2.2211,0.2869和0.4634(粗山羊草分别为4.6123,0.8736,1.3839)。并且cfd168,cfd188,cfd266,gdm141,gwm182,cfd39,cfd63,gdm129, gdm292和cfd1O等位点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普通小麦中的PIC为0。人工合成双二倍体材料TA4152-10与普通小麦遗传距离较远,可做为普通小麦遗传改良或创制遗传群体的材料使用。

杨培浩[8](2010)在《不同小麦品种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及SSR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小麦育种中,由于在培育一些主要农艺、产量和品质性状过程,频繁使用相同的亲本,导致现有育种亲本的遗传基础日趋狭窄。因此,研究和评价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对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以及有效地利用资源、拓宽育种基础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对来自我国不同省份和生态区的65份小麦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13份材料进行细胞遗传学研究,获得以下结果:1.13份小麦品种染色体数目均为2n=6x=42。染色体在大小、形态上差异不大,相对长度范围比较接近,最长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介于1.6~4.0之间;平均臂比较为接近,介于1.199~1.366之间,所有供试材料在1B和6B染色体上均含有一对随体。各材料的核不对称系数在54.36%~57.23%之间,平均为55.80%,核型较为对称。大多数供试材料的核型为1B类型,只有郑麦9405和陕228的核型为1A类型,Kanto107和偃展1号的核型为2B类型。2.13份小麦品种间的N带带型存在一定差异。总带纹数在43~83条之间,平均为54条。着丝粒带带纹数量在不同的材料间变化不大,在16~21条之间,平均为18条;中间带的带纹数量在不同材料间的变异范围较大,其中长臂上的带纹数量变异范围在13~30条之间,平均为18条;短臂上的带纹数变异范围在11~30条,平均为17条。根据N带带型分析,能够将不同的品种明显区分开来。结合带型模式图分析得出,B染色体组上的带纹分布最多,其次为A染色体组,D染色体组的带纹最少。3.选用均匀分布于小麦21个连锁群上的47对SSR引物位点,对65份供试小麦品种进行扩增,共检测到416个等位基因变异位点,平均每个引物位点出现8.8个等位变异,变化范围为3-15个。遗传多样性指数(PIC值)变异范围为0.752~0.804,平均为0.77。三个基因组间等位变异数和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平均变异数表现出B(9.28)>A(9.07)>D(8.13),PIC平均值大小关系表现为:B(0.774)>A(0.772)>D(0.766),这一结果与N带带型分析结果相符。计算65份小麦品种遗传距离,其变异范围在0.398~0.672之间,平均为0.561。在遗传距离GD=0.568处,可以将所有供试材料分为7个类群,基本反映了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云岚[9](2009)在《新麦草多倍体诱导及细胞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 (Fisch.) Nevski)是小麦族中少有的二倍体物种,因其低倍性,适宜用染色体加倍方法进行遗传改良。研究旨在利用离体组织培养并诱导同源四倍体对新麦草进行染色体加倍。首先以2品种新麦草为材料,建立新麦草高效再生体系。分别以幼穗、幼胚和成熟胚为外植体。结果表明,1~3cm幼嫩穗、授粉后14~17d长度为1mm的幼胚最适于愈伤诱导,但2品种有一定差异。幼胚需4℃预处理1~5d,成熟胚需10℃下浸泡48h。2,4-D在愈伤组织诱导阶段作用最显着。大于4cm幼穗和成熟胚需添加0.3~0.5 mg/LABA抑制花器官分化和胚萌发。CH可促进愈伤组织生长,但对外植体细胞分化方向没有决定作用。胚性愈伤容易分化和再生,而非胚性愈伤在添加低浓度2,4-D和6-BA的培养基上经2次以上继代改造可部分转化为胚性愈伤。愈伤组织分化再生过程中NAA和6-BA均起重要作用,胚性愈伤分化率均达80%以上。建立新麦草高效再生体系的关键步骤是外植体筛选、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和胚性愈伤组织的改造。用秋水仙素处理新麦草萌动种子、分蘖芽和愈伤组织诱导染色体加倍,处理后的植株用根尖压片法进行染色体倍性鉴定。结果表明,在30℃下,用1500mg/L秋水仙素和1.5%DMSO处理4h诱导萌动种子获得了混倍体植株,平均2n=28细胞突变率为24.4%;以500 mg/L秋水仙素和1.5%DMSO在25℃处理幼苗分蘖芽48h加倍诱导率更高,四倍体细胞平均比例为42.65%,此外还发现突变为单倍体、三倍体、非整倍体的细胞,总比例为8.88%;以100mg/L秋水仙素和1.5%DMSO、在25℃处理72h诱导愈伤组织加倍效率最高,平均四倍体细胞比例为53.58%,并得到8株四倍体细胞在80%以上材料。Pendimethalin处理后的愈伤组织没有得到再生植株。形态比较和气孔保卫细胞观察表明,新麦草加倍植株叶片长、宽均较二倍体有所增加。四倍体叶片气孔保卫细胞长度比二倍体增加13.52%,差异显着。气孔之间距离显着增大。比较诱导形成的同源四倍体新麦草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测定结果用直线回归和Farquhar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四倍体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高于二倍体,气孔导度值整体低于二倍体,表明四倍体对强光的适应性好于二倍体。四倍体CO2补偿点、CO2饱和点、最大羧化速率、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最大磷酸丙糖利用速率也显着高于二倍体,表明四倍体在高光强和高CO2浓度下比二倍体具有更大的光合潜力。叶绿素荧光观测结果表明,四倍体原初光能转化效率高于二倍体,干旱胁迫下四倍体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低于二倍体,说明干旱胁迫下二倍体的光保护机制作用更明显。统计2个二倍体品种新麦草根尖细胞染色体,其中具14条染色体的细胞占统计细胞总数的86.25%。染色体顺次C-分带与45S rDNA分子原位杂交(FISH),结果表明,新麦草7对染色体可根据各自独特的带型而彼此区分开来。新麦草染色体组成为2n=2x=14=8m+6sm,核型对称类型属于2A。根据带型可以将7对染色体分为3组,同时也发现存在带型多态性。FISH结果显示45S rDNA在二倍体新麦草染色体上有6个主要分布位点,均位于染色体短臂端部,某些染色体中部和长臂末端也存在弱的杂交信号,可能属于次缢痕以外的rDNA分布位点。新麦草加倍细胞28条染色体上共存在12个主45S rDNA位点。顺次C-分带与原位杂交结果将3对45S rDNA位点初步定位于新麦草的Ⅰ、Ⅲ以及Ⅴ染色体短臂末端,推测这3对染色体可能是NOR染色体。

李锁平[10](2008)在《节节麦—黑麦杂种和双二倍体的分子和细胞遗传学分析》文中指出利用幼胚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产生了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2n=2x=14, DD)和黑麦(Secale cereale,2n=2x=14, RR)间的杂种和双二倍体。节节麦和黑麦正反交结实率和种子发育程度有较大差异,以节节麦作父本,杂交结实率为8.5%,成胚率为3.8%,培养授粉14天后的3个幼胚不能萌发,未能产生杂种植株;以节节麦作母本,杂交结实率为70.1%,成胚率为48.0%,选择授粉后14天、16天的幼胚进行胚培养,成苗率分别为36.0%(9/25)和72.2%(26/36)。利用细胞学和SSR分子标记对杂种植株进行鉴定,表明节节麦-黑麦杂种含有双亲的全套染色体。节节麦-黑麦杂种F1的花粉母细胞(PMCs)在减数分裂MI染色体平均构型为10.84Ⅰ+1.57Ⅱ+0.01Ⅲ。利用原位杂交技术,对杂种花粉母细胞中期Ⅰ染色体进行分析,三价体中R-D-R和D-R-D联会分别占66.7%、33.3%。二价体中D-D、D-R和R-R类型联会的频率分别是8.6%,83.3%和8.2%。杂种中出现D-D、R-R、D-R-D和R-D-R联会方式表明存在染色体组内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配对或不同染色体组的非同源染色体间的配对,这可能与节节麦、黑麦基因组内或基因组间非同源染色体存在重复基因和重复序列有关或进化易位有关。利用杂种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再生技术产生了节节麦-黑麦杂种幼胚无性系,继代培养420天的再生杂种植株表现形态学变异和PMCs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频率的提高,其PMCs减数分裂MI染色体构型为7.59Ⅰ+3.10Ⅱ+0.05Ⅲ+0.01Ⅳ。利用原位杂交技术分析表明其染色体结构和数量没有改变。提示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可能是增加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增加属间物种间基因交流的一个新途径。节节麦-黑麦杂种秋水仙素加倍的研究结果表明越冬前分孽期进行处理比越冬后的返清期处理有较好的成活率、加倍率和植株结实率。越冬前分孽期对杂种幼苗利用秋水仙素处理16小时(15℃)效果最好。对节节麦-黑麦双二倍体C1到C4代的细胞学和育性研究表明,其体细胞染色体数2n=28的植株的比例从C1的57.1%提高到C4的92.5%,PMC减数分裂MI二价体数目从11.70提高到12.25,平均结实率从24.5%提高到51.3%,表明该双二倍体逐代趋向稳定。来自不同结实率的C0双二倍体各代的结实率有一定的差异。不同结实率的C0单株,其后代的结实率和最初C0的结实率有关,C0的结实率越高,后代的平均结实率和单株最高结实率也高。利用染色体C-带和基因组原位杂交鉴定了节节麦-黑麦双二倍体的真实性。节节麦-黑麦双二倍体有较好的育性,是结合D和R基因组一体的小麦族中的新物种,开展小麦遗传进化研究和育种利用的四倍体新种质。利用两套分别扩增重复序列和单拷贝序列的酶切组合EcoRⅠ-MseⅠ、PstⅠ-MseⅠ引物对杂种F1和双二倍体的扩增结果发现,基因组的序列变异主要发生于杂种F1,序列消除是主要的。上述两套酶切组合引物扩增带中,节节麦基因组在杂种F1消失带数占其总消失带数的比例分别为70.00%和52.95%;该比例在黑麦中分别为96.90%和81.64%。染色体加倍后,亲本序列变异以很少的频率发生在双二倍体各世代中。MSAP分析表明节节麦和黑麦杂交和加倍能够导致节节麦和黑麦基因组序列甲基化状态改变,主要发生在杂种F1,以甲基化为主;加倍后主要发生在双二倍体的早期世代,在C2代以后,没有检测到甲基化的改变。本研究结果推测节节麦-黑麦双二倍体在细胞学稳定过程中序列遗传改变比表观遗传改变有更密切的相关性。

二、节节麦细胞不同分裂时期和阶段的G-带核型及其变动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节节麦细胞不同分裂时期和阶段的G-带核型及其变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5份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及重要农艺性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中国的小麦育种
        1.1.1 小麦育种历程
        1.1.2 育种取得的主要进展
        1.1.3 我国小麦育种面临的问题
    1.2 小麦远缘杂交进展
        1.2.1 小麦的近缘属种
        1.2.2 小麦远缘杂交的亲和性
        1.2.3 外源物质向小麦中的转移方式
        1.2.4 小麦中外源物质的检测
        1.2.5 远缘杂交在小麦改良中的作用
    1.3 华山新麦草研究进展
        1.3.1 新麦草属介绍
        1.3.2 华山新麦草的利用价值
        1.3.3 华山新麦草的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4.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华山新麦草染色体核型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根尖材料的获得与处理
        2.1.3 根尖染色体制片
        2.1.4 核型分析及染色体模式图的绘制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图分析
        2.2.2 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核型模式图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小麦-华山新麦草后代DH5和DH88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细胞学观察
        3.1.3 植物基因组总DNA的获得
        3.1.4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分析
        3.1.5 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c-FISH)分析
        3.1.6 分子标记分析
        3.1.7 来自华山新麦草基因组特异条带的分析和SCAR标记开发
        3.1.8 田间农艺性状调查
    3.2 结果与分析
        3.2.1 DH5和DH88的细胞学观察
        3.2.2 DH5和DH88的GISH鉴定
        3.2.3 DH5和DH88的FISH鉴定
        3.2.4 DH5和DH88的EST-STS分子标记分析
        3.2.5 华山新麦草基因组特异SCAR标记开发与验证
        3.2.6 DH5和DH88的农艺性状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小麦-华山新麦草后代DH66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细胞学观察
        4.1.3 顺序FISH/GISH技术
        4.1.4 小麦15K SNP芯片分析
        4.1.5 分子标记(EST-STS、SSR和 SCAR)分析
        4.1.6 农艺性状调查
    4.2 结果与分析
        4.2.1 DH66的细胞学观察
        4.2.2 DH66的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c-FISH)分析
        4.2.3 DH66的15K SNP芯片分析
        4.2.4 DH66的分子标记分析
        4.2.5 DH66的农艺性状评价
    4.3 讨论
第五章 小麦-华山新麦草后代TR77分子细胞遗传学的鉴定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细胞学观察
        5.1.3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
        5.1.4 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c-FISH)分析
        5.1.5 小麦15K SNP育种芯片
        5.1.6 分子标记分析
        5.1.7 农艺性状调查
    5.2 结果与分析
        5.2.1 TR77的细胞学观察
        5.2.2 TR77的分子标记分析
        5.2.3 TR77的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c-FISH)分析
        5.2.4 TR77的SNP芯片分析
        5.2.5 TR77的田间表型和白粉病抗性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小麦—华山新麦草后代DH109和小麦—滨麦后代DM131 之间的异同性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材料
        6.1.2 细胞学观察
        6.1.3 分子标记分析
        6.1.4 顺序FISH/GISH分析
        6.1.5 小麦55K SNP育种芯片
        6.1.6 抗病性及农艺性状调查
    6.2 结果与分析
        6.2.1 DH109和DM131的细胞学观察
        6.2.2 DH109和DM131的GISH分析
        6.2.3 DH109和DM131的分子标记分析
        6.2.5 DH109和DM131的55K SNP芯片分析
        6.2.6 DH109和DM131的抗病性分析和农艺性状差异
    6.3 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2)普通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及特异标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的起源和进化
        1.1.1 小麦族分类
        1.1.2 小麦的起源和进化
    1.2 小麦远缘杂交研究
        1.2.1 小麦远缘杂交特性
        1.2.2 外源遗传物质的转移
        1.2.3 外源染色质的检测
        1.2.4 染色体工程育种进展
    1.3 偃麦草属研究进展
        1.3.1 偃麦草属系统分类研究
        1.3.2 偃麦草属染色体组成及同源性分析
        1.3.3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1.4 外源遗传物质导入对小麦的影响
        1.4.1 染色体结构变异
        1.4.2 基因表达变化
    1.5 基于测序技术的染色体研究进展
        1.5.1 基因组
        1.5.2 转录组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核型及亲缘关系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和处理
        2.1.2 染色体组型计算及判定原则
        2.1.3 多态性检测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组型分析
        2.2.2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亲缘关系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9个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的分子细胞学鉴定
    3.1 材料及方法
        3.1.1 实验材料和处理
        3.1.2 细胞统计学分析
        3.1.3 原位杂交鉴定
        3.1.4 农艺性状调查及谷物含量分析
        3.1.5 抗病性评估
        3.1.6 分子标记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部分双二倍体的形态学和细胞学观察
        3.2.2 部分双二倍体的原位杂交鉴定
        3.2.3 部分双二倍体的分子标记鉴定
        3.2.4 部分双二倍体的抗病性调查
        3.2.5 部分双二倍体的谷物相关品质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7个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异代换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4.1 材料及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细胞统计学分析
        4.1.3 原位杂交鉴定
        4.1.4 农艺性状调查及谷物含量分析
        4.1.5 抗病性评估
        4.1.6 分子标记鉴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3个二体异代换系的鉴定
        4.2.2 4个双重异代换系的鉴定
    4.3 讨论
第五章 基于SLAF-seq的十倍长穗偃麦草特异分子标记开发
    5.1 材料及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流程
        5.1.3 分析方案
        5.1.4 特异分子标记检测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生物信息学结果展示
        5.2.2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基因注释分析
        5.2.3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特异标记开发及应用
        5.2.4 1J~S染色体标记开发和应用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小麦、百萨偃麦草和花生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寡核苷酸探针(套)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染色体分带
    2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3 单拷贝基因(序列)FISH
        3.1 gDNA FISH
        3.2 cDNA FISH
    4 寡核苷酸FISH
        4.1 寡核苷酸探针类型与开发方法
        4.2 寡核苷酸探针标记物和标记方法
        4.3 非变性FISH(ND-FISH)
        4.4 影响寡核苷酸FISH因素
        4.5 寡核苷酸FISH的应用
    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小麦和百萨偃麦草寡核苷酸探针(套)开发和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长度寡核苷酸探针FISH和ND-FISH分析
        2.2 利用Afa family重复序列开发小麦新探针
        2.3 小麦3B染色体特异重复序列寡核苷酸探针开发
        2.4 百萨偃麦草基因组特异寡核苷酸探针开发
        2.5 小麦和百萨偃麦草寡核苷酸探针套开发
        2.6 栽培小麦品种染色体多样性分析
        2.7 普通小麦-百萨偃麦草异染色体系分析
        2.8 寡核苷酸探针染液染色体涂染技术
    3 讨论
        3.1 寡核苷酸FISH的优势与局限性
        3.2 百萨偃麦草基因组和小麦染色体3B特异寡核苷酸探针开发
        3.3 小麦和百萨偃麦草寡核苷酸探针套的开发和应用潜力
第三章 花生寡核苷酸探针(套)开发及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花生寡核苷酸探针开发及定位
        2.2 花生野生种染色体多样性分析
        2.3 花生染色体结构变异分析
        2.4 A.duranensis染色体序列图与核型对应
    3 讨论
        3.1 利用A.duranensis基因组测序开发花生寡核苷酸探针
        3.2 花生染色体识别
        3.3 花生染色体结构变异
        3.4 不同花生种染色体组关系
        3.5 花生序列图与染色体核型对应
第四章 结论与创新点
    1 结论
    2 创新点
    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普通小麦—滨麦衍生后代的创制及其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赖草属植物的研究
        1.1.1 植物学分类与分布
        1.1.2 生物学特性
        1.1.3 优异基因的发掘与利用
    1.2 小麦远缘杂交
        1.2.1 小麦的近缘种属
        1.2.2 外源遗传物质的转移
    1.3 普通小麦背景中外源遗传物质的检测
        1.3.1 形态学标记
        1.3.2 细胞学鉴定
        1.3.3 原位杂交 (包括GISH和FISH)
        1.3.4 生化标记
        1.3.5 分子标记
    1.4 滨麦研究进展
        1.4.1 植物学特性
        1.4.2 染色体组研究
        1.4.3 滨麦与小麦的杂交研究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滨麦染色体核型分析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田间取材与处理(根)
        2.2.2 根尖染色体制片及观察
        2.2.3 核型分析及模式图绘制
        2.2.4 植物基因组DNA的微量提取与纯化(改良的CTAB法)
        2.2.5 SSR/EST标记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滨麦染色体核型分析
        2.3.2 染色体形态观察
        2.3.3 染色体组可能供体种的初步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普通小麦-滨麦三个多重附加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3.1 供试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细胞学观察
        3.2.2 基因组原位杂交 (GISH) 分析
        3.2.3 分子标记分析
        3.2.4 田间农艺性状调查
        3.2.5 成株期抗病性鉴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三个不同衍生系M47/ M51/ M42的细胞学特征
        3.3.2 M47/ M51/ M42的基因组原位杂交鉴定
        3.3.3 M47/ M51/ M42外源染色体的分子标记分析
        3.3.4 M47/ M51/ M42成株期白粉病和条锈病的鉴定
    3.4 讨论
        3.4.1 M47/ M51/ M42中外源染色体的来源
        3.4.2 M47/ M51/ M42抗病性来源分析
第四章 普通小麦-滨麦Lm#6Ns 二体异附加系的鉴定
    4.1 供试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细胞学观察
        4.2.2 GISH鉴定
        4.2.3 分子标记 (EST/PLUG) 分析
        4.2.4 醇溶蛋白电泳分析
        4.2.5 农艺性状和成株期条锈病调查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衍生系M1102811-5 的细胞学观察
        4.3.2 衍生系M1102811-5 的GISH鉴定
        4.3.3 衍生系M1102811-5 的标记分析
        4.3.4 衍生系的农艺性状及抗病性调查
        4.3.5 M1102811-5 的醇溶蛋白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普通小麦-滨麦Lm#7Ns 二体异附加系和 Lm#7Ns (7D) 二体异代换系的鉴定
    5.1 供试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细胞学观察
        5.2.2 GISH鉴定
        5.2.3 FISH-GISH技术
        5.2.4 EST标记分析
        5.2.5 PLUG标记分析
        5.2.6 农艺性状和成株期条锈病调查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衍生系M11003311210的细胞遗传学鉴定
        5.3.2 衍生系M1100331158 的细胞遗传学鉴定
    5.4 讨论
第六章 普通小麦-滨麦抗条锈病双单体附加系遗传学分析
    6.1 供试材料
    6.2 试验方法
        6.2.1 细胞学观察
        6.2.2 顺序FISH-GISH技术
        6.2.3 分子标记分析 (EST/PLUG)
        6.2.4 农艺性状和成株期条锈病调查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双单体附加系材料的鉴定
        6.3.2 双单体附加系自交后代材料的细胞学观察
        6.3.3 双单体附加系后代材料的FISH-GISH鉴定
        6.3.4 双单体附加系及其自交后代材料的分子标记分析
        6.3.5 双单体附加系自交后代的农艺性状及抗病性鉴定
    6.4 讨论
        6.4.1 双单体附加系及其自交后代的染色体组成分析
        6.4.2 抗病性来源分析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百合商品种及其杂种后代的C-带、FISH及GISH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植物杂种鉴定的研究进展
        1.1 形态学
        1.2 同工酶
        1.3 分子标记
        1.4 细胞学
        1.5 原位杂交技术
        1.5.1 荧光原位杂交
        1.5.2 基因组原位杂交
        1.6 染色体显带与原位杂交相结合
    2 百合生物学特征及分类
        2.1 百合的资源与分布
        2.2 百合的分类
    3 百合国内外研究进展
        3.1 百合育种的研究进展
        3.1.1 百合杂交育种概况
        3.1.2 百合其他育种概况
        3.2 百合杂种后代鉴定的研究进展
        3.2.1 细胞学
        3.2.2 原位杂交技术
        3.2.3 分子标记
        3.2.4 不同鉴定方法相结合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亲本材料的细胞学鉴定和杂种胚拯救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染色体制片
        1.2.2 花粉萌发率的测定
        1.2.3 人工授粉
        1.2.4 胚拯救
    2 结果与分析
        2.1 倍性测定
        2.2 花粉萌发率测定及授粉
        2.3 胚拯救
    3 讨论
第三章 ‘Royal Lace’与‘Brunello’的杂交组合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染色体制片
        1.2.2 染色体 Giemsa C-分带
        1.2.3 45S rDNA 荧光原位杂交
    2 结果与分析
        2.1 ‘Royal Lace’与‘Brunello’杂交组合 Giemsa C-带分析
        2.2 ‘Royal Lace’与‘Brunello’杂交组合荧光原位杂交分析
        2.3 ‘Royal Lace’与‘Brunello’杂交组合后代的形态学分析
    3 讨论
        3.1 杂种后代染色体数目及倍性的形成因素
        3.2 核糖体 rDNA 杂交信号多态性
        3.3 Giemsa C-分带技术在多倍体百合中的应用
第四章 ‘Constansa’与岷江百合的杂交组合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染色体制片
        1.2.2 染色体 Giemsa C-分带
        1.2.3 45S rDNA 荧光原位杂交(FISH)
        1.2.4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
        1.2.4.1 CTAB 法提取 DNA
        1.2.4.2 探针 DNA 的制备
        1.2.4.3 封阻 DNA 的制备
        1.2.4.4 基因组原位杂交流程
    2 结果与分析
        2.1 ‘Constansa’与岷江百合杂交组合 Giemsa C-带分析
        2.2 ‘Constansa’与岷江百合杂交组合荧光原位杂交分析
        2.3 ‘Constansa’与岷江百合杂交组合的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
    3 讨论
        3.1 远缘杂交培育百合新品种
        3.2 基因组原位杂交在百合杂种鉴定中的应用
        3.3 封阻 DNA 的制备方法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详细中文摘要
详细英文摘要

(6)不同倍性燕麦种质核型鉴定和SSR指纹图谱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燕麦种质资源概述
        1.1.1 燕麦的起源及分类
        1.1.2 燕麦的分布及种植情况
        1.1.3 燕麦的营养与保健价值
        1.1.4 燕麦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1.2 燕麦细胞遗传学研究概况
        1.2.1 细胞遗传学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1.2.2 细胞遗传学的研究技术
        1.2.3 燕麦细胞遗传学的研究进展
    1.3 分子标记技术在燕麦遗传分析与图谱研究中的应用
        1.3.1 分子标记概念、特征及分类
        1.3.2 遗传多样性分析与品种鉴定
        1.3.3 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
        1.3.4 分子标记与基因定位的研究
    1.4 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目的
第二章 不同倍性燕麦种质资源的核型鉴定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制片与观察方法
        2.2.2 核型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燕麦种质材料的倍性鉴定
        2.3.2 二倍体燕麦种核型特征及差异
        2.3.3 四倍体燕麦种核型特征及差异
        2.3.4 六倍体燕麦种间核型特征及差异
    2.4 讨论
        2.4.1 二倍体燕麦种间核型的特征分析
        2.4.2 二倍体燕麦种的进化地位分析
        2.4.3 四倍体燕麦种间核型鉴定及分析
        2.4.4 六倍体燕麦种间核型的特征分析
        2.4.5 六倍体燕麦种的进化分析
        2.4.6 不同倍性燕麦种的进化差异分析
第三章 不同倍性燕麦种质的 SSR 遗传分析与指纹图谱构建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材料基因组 DNA 的提取与检测
        3.2.2 SSR 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
        3.2.3 SSR 多态性引物筛选
        3.2.4 8%聚丙烯酰胺胶检测
        3.2.5 药剂的配制
        3.2.6 数据统计及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基因组 DNA 的检测
        3.3.2 SSR 引物多态性分析
        3.3.3 不同倍性及同倍性不同种 SSR 遗传分析
        3.3.4 不同倍性燕麦 SSR 指纹图谱构建
    3.4 讨论
        3.4.1 SSR 分子标记的适用性
        3.4.2 不同倍性燕麦种质的 SSR 遗传分析
        3.4.3 不同倍性燕麦种 SSR 指纹图谱构建
第四章 全文结论
    4.1 燕麦不同倍性种核型鉴定
    4.2 燕麦不同倍性种的 SSR 遗传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粗山羊草遗传多样性及与普通小麦D组染色体多样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表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小麦的起源与进化
    1.2 粗山羊草资源研究状况
        1.2.1 粗山羊草的分类及分布
        1.2.2 遗传多样性概念
        1.2.3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意义
        1.2.4 粗山羊草遗传多样性及遗传标记研究进展
        1.2.4.1 粗山羊草形态学研究
        1.2.4.2 细胞学(染色体)水平研究
        1.2.4.3 同工酶水平研究
        1.2.4.4 分子水平研究
    1.3 粗山羊草在育种中的应用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基因组DNA的提取
    2.3 微卫星标记分析
        2.3.1 微卫星引物
        2.3.2 PCR反应体系
        2.3.3 SSR扩增程序
        2.3.4 扩增产物的检测
        2.3.5 硝酸银染色步骤
    2.4 数据统计分析
    2.5 遗传参数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粗山羊草遗传多样性分析
        3.1.1 粗山羊草穗部类型调查分类
        3.1.2 SSR分子标记的筛选
        3.1.3 粗山羊草材料的PCA分析
        3.1.4 粗山羊草材料的UPGMA聚类分析
        3.1.5 SSR位点多样性分析
        3.1.6 粗山羊草群体的遗传变异分析
    3.2 粗山羊草与小麦D染色体组遗传多样性对比分析
        3.2.1 粗山羊草与小麦SSR位点PIC值分析
        3.2.2 粗山羊草D染色体组遗传多样性分析
        3.2.3 普通小麦D染色体组聚类分析
4 讨论
    4.1 粗山羊草亚种分类
    4.2 粗山羊草SSR遗传多样性
    4.3 粗山羊草与小麦D染色体组遗传差异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不同小麦品种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及SSR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概况及意义
    1.2 形态学标记在小麦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1.3 细胞学标记在小麦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1.3.1 染色体核型分析
        1.3.2 染色体带型分析
        1.3.3 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
    1.4 生化标记在小麦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1.5 DNA分子标记在小麦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1.5.1 RFLP标记在小麦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
        1.5.2 RAPD标记在小麦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
        1.5.3 AFLP标记在小麦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
        1.5.4 SSR标记在小麦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
        1.5.5 SNP标记在小麦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
2 引言
    2.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及意义
        2.1.1 研究内容和目标
        2.1.2 研究意义
    2.2 本研究所采取的技术路线
3 材料与方法
    3.1 核型分析与带型分析
        3.1.1 试验材料
        3.1.2 仪器设备与试剂
        3.1.3 试验方法
    3.2 SSR分析
        3.2.1 试验材料
        3.2.2 仪器设备与试剂
        3.2.3 试验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小麦核型分析
        4.1.1 小麦染色体形态
        4.1.2 小麦染色体核型
    4.2 小麦带型分析
        4.2.1 小麦染色体N带基本带型
        4.2.2 染色体N带带型多态性
    4.3 SSR分析
        4.3.1 基因组DNA提取与质量评估
        4.3.2 SSR位点多态性分析
        4.3.3 SSR位点等位变异特点
        4.3.4 SSR聚类分析
        4.3.5 SSR聚类分析与系谱分析的比较
5 讨论
    5.1 小麦核型分析及带型分析
        5.1.1 高质量染色体标本制备
        5.1.2 核型分析
        5.1.3 带型分析
    5.2 SSR分析
        5.2.1 SSR位点多态性
        5.2.2 各基因组SSR位点等位变异特点
        5.2.3 聚类分析与品种系谱关系
    5.3 小麦细胞学分析与SSR分析的比较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
附图
致谢
个人简介

(9)新麦草多倍体诱导及细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植物多倍体育种的意义
    1.2 牧草多倍体育种概况
    1.3 多倍体诱导的常规方法
    1.4 植物外植体培养与多倍体诱导
        1.4.1 植物外植体培养技术的发展
        1.4.2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遗传育种领域的应用
        1.4.3 牧草的组织培养研究
        1.4.4 诱导植物离体组织染色体加倍
        1.4.4.1 诱导材料和诱导方式
        1.4.4.2 化学诱导剂类型
        1.4.4.3 诱导离体多倍体的其它方法
    1.5 染色体加倍植株的倍性鉴定
        1.5.1 染色体直接计数法
        1.5.2 扫描细胞光度仪鉴定
        1.5.3 细胞形态学鉴定法
        1.5.4 逆境胁迫法
        1.5.5 植物形态学鉴定法
    1.6 染色体加倍对植物光合与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1.6.1 植物光合作用研究方法
        1.6.2 植物光合作用与染色体倍性
    1.7 染色体C-分带与荧光原位杂交在植物染色体分析中的应用
        1.7.1 染色体C-分带技术
        1.7.2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
        1.7.2.1 植物FISH 的原理与应用
        1.7.2.2 RDNA 分子原位杂交
    1.8 新麦草属牧草研究概况
        1.8.1 新麦草分类地位
        1.8.2 新麦草的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1.8.3 新麦草育种研究
        1.8.4 新麦草外植体培养研究
        1.8.5 新麦草的远缘杂交及细胞遗传学研究
    1.9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新麦草外植体培养与高效再生体系建立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简介
        2.1.2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
        2.1.2.1 幼胚
        2.1.2.2 幼穗
        2.1.2.3 成熟胚
        2.1.3 愈伤组织继代培养
        2.1.4 分化与再生培养
        2.1.5 数据统计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外植体取材与筛选
        2.2.1.1 幼穗成熟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2.1.2 幼胚胚龄及低温处理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2.1.3 种子预处理对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2.2 基本培养基筛选
        2.2.3 外源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2.3.1 生长素2,4-D 与细胞分裂素6-BA 及其互作
        2.2.3.2 脱落酸(ABA)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2.4 水解酪蛋白(CH)对愈伤组织培养的影响
        2.2.5 愈伤组织的继代改造
        2.2.6 愈伤组织的分化与再生
        2.2.7 再生小植株生根与移栽
        2.2.8 基因型差异对新麦草外植体培养的影响
        2.2.9 新麦草三种外植体培养过程的比较
    2.3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新麦草染色体加倍与倍性鉴定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染色体加倍诱导方法
        3.1.2.1 诱导萌动种子染色体加倍
        3.1.2.2 诱导分蘖芽染色体加倍
        3.1.2.3 诱导愈伤组织染色体加倍
        3.1.3 加倍材料的倍性鉴定
        3.1.3.1 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法
        3.1.3.2 形态学鉴定
        3.1.3.3 气孔保卫细胞鉴定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诱导萌动种子染色体加倍
        3.2.2 诱导分蘖芽染色体加倍
        3.2.3 诱导愈伤组织染色体加倍
        3.2.4 染色体计数倍性鉴定
        3.2.5 染色体加倍植株形态鉴定
        3.2.6 气孔保卫细胞比较
    3.3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新麦草加倍植株光合作用与叶绿素荧光分析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2.1 叶片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测定
        4.1.2.2 叶片光合作用CO_2响应曲线测定
        4.1.2.3 光响应曲线和CO_2响应曲线拟合与参数估计
        4.1.2.4 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1.2.5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倍性植株叶片光合速率对光辐射强度的响应
        4.2.2 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及蒸腾速率对光强的响应
        4.2.3 光合速率对胞间CO_2浓度的响应
        4.2.4 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对胞间C02浓度的响应
        4.2.5 叶绿素荧光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分析
    4.3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新麦草细胞学分析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统计
        5.1.3 染色体C-分带及核型分析
        5.1.4 染色体45S RDNA 分子原位杂交(FISH)
        5.1.4.1 标记探针
        5.1.4.2 染色体制片与变性
        5.1.4.3 原位杂交
        5.1.4.4 染色及镜检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染色体数目与形态
        5.2.2 染色体C-分带与核型分析
        5.2.3 染色体45SRDNA 分子原位杂交(FISH)
    5.3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综合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作者简介

(10)节节麦—黑麦杂种和双二倍体的分子和细胞遗传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 植物多倍体的产生和应用
        1 植物多倍体的起源和人工合成
        1.1 自然植物多倍体的起源方式
        1.1.1 体细胞染色体加倍
        1.1.2 多精受精
        1.1.3 不减数配子产生和参与授精
        1.2 植物多倍体的人工诱导
        2 植物多倍体利用
        2.1 利用多倍体的形态巨大性获得大的果实或营养器官产品
        2.2 利用多倍体育性低获得无籽或少籽果实
        2.3 利用染色体加倍人工创造新的作物类型
        2.4 利用多倍体克服远缘杂交的障碍和转移外源基因
    二 杂交和多倍化过程中的遗传和表观遗传改变
        1 植物远缘杂交和多倍化中的遗传改变
        1.1 亲本序列的快速消除和增加
        1.2 亲本基因组在多倍体中的累加
        1.3 杂交和多倍化过程中的基因重排
        2 远缘杂交和多倍化过程中的表观遗传学变化
        2.1 DNA的甲基化和基因沉默
        2.2 核仁显性
        2.3 亲本转座子等基因的激活
        3 杂交和多倍化过程中的遗传和表观遗传改变的机制和意义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第一章 节节麦-黑麦杂种和双二倍体的产生和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药品
        1.2 实验方法
        1.2.1 远缘杂交及组织培养
        1.2.2 杂种胚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和再生
        1.2.3 细胞学观察
        1.2.4 原位杂交方法
        1.2.5 杂种的SSR分子标记
        1.2.6 加倍方法
        1.2.7 Giemsa C-分带
        2 结果和分析
        2.1 节节麦-黑麦杂种的产生、形态和细胞学分析
        2.1.1 节节麦和黑麦的杂交和胚培养
        2.1.2 胚培养杂种的形态、育性和细胞学分析
        2.1.3 SSR分子标记分析
        2.1.4 杂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配对染色体原位杂交分析
        2.2 胚愈伤组织再生无性系杂种的形态特征和细胞学分析
        2.3 节节麦-黑麦双二倍体的形态、育性和细胞学鉴定
        2.3.1 杂种的染色体加倍和双二倍体(C_0)的细胞学观察和育性
        2.3.2 C_1植株细胞学观察和育性
        2.3.3 双二倍体的细胞学稳定性和育性
        2.4 节节麦-黑麦双二倍体核型、C-分带和原位杂交鉴定
        2.4.1 荆州黑麦的C-带带型
        2.4.2 节节麦的C-带带型
        2.4.3 节节麦-黑麦双二倍体的C-带带型
        2.4.4 节节麦-黑麦双二倍体的原位杂交鉴定
        3 讨论
        3.1 节节麦和小麦族物种杂交的结实性和合适的胚培养时间
        3.2 节节麦-黑麦杂种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原位杂交所检测的染色体组内非同源染色体配对
        3.3 节节麦-黑麦杂种幼胚无性系减数分裂染色体高配对变异的机理
        3.4 节节麦-黑麦杂种染色体加倍时期和双二倍体的细胞学稳定性
    第二章 节节麦-黑麦杂种F_1及双二倍体稳定过程中的基因组变异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药品
        1.2 实验方法
        1.2.1 DNA提取和纯化
        1.2.2 AFLP标记
        1.2.2.1 酶切
        1.2.2.2 连接
        1.2.2.3 预扩增反应
        1.2.2.4 选择性扩增反应
        1.2.2.5 变性PAGE凝胶的制备
        1.2.2.6 电泳
        1.2.3 MSAP标记
        2. 结果和分析
        2.1 节节麦-黑麦杂种和双二倍体的AFLP分析
        2.2 节节麦-黑麦杂种和双二倍体的MSAP分析
        3 讨论
        3.1 节节麦-黑麦杂种和双二倍体遗传改变
        3.2 节节麦-黑麦杂种、杂种加倍及其双二倍体稳定过程中的甲基化变化
        3.3 节节麦-黑麦双二倍体稳定性及和序列遗传改变和表观遗传改变的关系
全文结论
本论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节节麦细胞不同分裂时期和阶段的G-带核型及其变动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5份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及重要农艺性状评价[D]. 李家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普通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及特异标记开发[D]. 王艳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小麦、百萨偃麦草和花生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寡核苷酸探针(套)开发与应用[D]. 杜培.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5)
  • [4]普通小麦—滨麦衍生后代的创制及其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D]. 杨晓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8)
  • [5]百合商品种及其杂种后代的C-带、FISH及GISH分析[D]. 傅伟.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1)
  • [6]不同倍性燕麦种质核型鉴定和SSR指纹图谱构建[D]. 刘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7]粗山羊草遗传多样性及与普通小麦D组染色体多样性比较研究[D]. 于海涛.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6)
  • [8]不同小麦品种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及SSR遗传多样性分析[D]. 杨培浩. 安徽农业大学, 2010(05)
  • [9]新麦草多倍体诱导及细胞学研究[D]. 云岚.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09)
  • [10]节节麦—黑麦杂种和双二倍体的分子和细胞遗传学分析[D]. 李锁平.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

标签:;  ;  ;  ;  ;  

结界细胞不同分期和分期的G带核型及其变异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