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男女网恋现象分析

青年男女网恋现象分析

一、青年男女网恋现象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杜玉洁[1](2021)在《“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文中认为“千禧一代”是指1982年至2000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出生于20世纪时未成年,在跨入21世纪以后达到成年年龄,与文学代际中的“80后”、“90后”几乎重合。“千禧一代”作家群是中国新世纪以来出现的重要创作群体,自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千禧一代”以前所未有的表达方式和极具先锋性的文学审美范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恰逢新千年中国社会进入经济发展的高速期,社会文化的巨变、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交融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学的发展革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小说创作方面进行了突破与尝试,在短短二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中,取得了颇为丰厚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涵盖了青春文学、纯文学、网络文学等多种创作类型,小说创作主题也涉及校园恋情、都市婚恋、城乡对立、家族变迁、言情穿越、科幻未来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写作已经从单一的成长视角转向多元丰富的创作视野,无论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新媒介网络写作的创新还是对女性文学的发展,都逐渐趋于成熟。本论文以“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该群体的创作特质和创作类型,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文本细读展开主题研究,挖掘“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立场和人文关怀,探寻作品中的美学意识和文学性,纵观“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媒介性别视域下的女性主义立场,发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望“千禧一代”女作家未来的创作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文学景观的生成与其所处时代密切关联,在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当下,文学与资本联姻,写作市场的红利催熟了一代青年作家,“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开放的社会语境和多元的文化视域中有了更多自我言说的机会。她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似的时代症候,和平年代的历史感的缺失和不可言说的生存困境成为这一代人的精神之殇。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中,“千禧一代”女作家走过了被质疑被批判到被认可被接受的发展历程,由青春文学过渡到纯文学、畅销文学和网络文学,“千禧一代”的创作一直努力从边缘走向中心。“千禧一代”女作家最开始受到关注是从“青春文学”开始,在这一时期,“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尚处在萌芽阶段,创作内容主要是青春期个性的表达,青年亚文化、“玉女”写作以及校园写作是这一时期的创作关键词。随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成长成熟,她们的创作由个体转向社会,从城乡世界、婚恋生活、家族变迁窥探时代脉搏下的中国社会现状,“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纯文学写作也逐渐得到权威学界的认可。在网络文学和类型写作风靡的21世纪,“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女性向”网络文学写作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网络文学的IP热潮也为网络言情小说提供了新的写作思路和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文学审美范式。其作品中的语言修辞,包括流行语言的运用、网络语言表达策略和语言形式的建构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质。“千禧一代”女作家对跨媒体叙事中的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结构、叙事视角等叙事手法的运用也适应了大众娱乐的审美追求。“千禧一代”女作家所运用的新的文学创作方式和在新媒体时代形成的独特文学经验使文学写作更注重读者与作者的交互性,这种新的文学表现模式催生了新的文学创作方向,在尊重传统文学创作的同时,文学作品也成为作者与读者共同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的文化场域建构也反映出时代与历史的镜像,从这一代作家自身的成长来看,“千禧一代”女性作为新时代独立女性与青年知识分子,并非缺乏历史感,而是在时代喧嚣中成为了旁观者和多余人。她们作品中体现出的文化现象,包括代际冲突、生态环境、家庭伦理、职场生存等成为现代人普遍关注的社会文化问题。作为最年轻的女性创作群体,“千禧一代”女作家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在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千禧一代”女作家通过身体写作、两性叙事以及女性命运探析,在创作中不自觉表露出的女性立场,现代社会让女性拥有了更多身份,女性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中被遮蔽、被命名,她们的生存境遇被青年女作家所关注。“千禧一代”女作家试图通过网络书写打破女性作为客体和他者的窘境,其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女性的欲望表达、主体意识、生命意识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不同的表达。在现代技术发展的当下,女性的生存空间已不再单纯来自男性的挤压,而是受到社会发展、技术变革、环境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现代人类生存的诸多挑战面前,“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视野更为开阔,具有超性别的勇气和格局,能够关注到性别之外的人类共同的生存境遇。

崔桂武[2](2021)在《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自1990年起进入社会转型期,与社会转型同步的是文学转型。文学转型的标志有两个,一是从上世纪初即开始形成与延续的中国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的现代文学向当代社会转型文学的转型;一是以乡土文学为主导的文学写作向城市文学写作的转型。这两个转型标志对于中国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意义充分体现在“70后”作家多年的创作实践中,这使得本选题就有难得的研究价值。“70后”作家在世纪之交的社会转型期登上当代中国文坛,至今已有近三十年时间。三十年来,围绕“70后”作家的“两次崛起”,读者和评论界一直争议不断。争议的重要原因是,“70后”崛起时间正是中国文坛大转型的时间。在众说纷纭的文学批评中,“70后”作家坚守文学理想,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创作实绩。时至今日,“70后”作家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坛的“中坚力量”。站在今天的文学立场来审视“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将其置于社会转型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展开研究,对这一作家群体及其创作给予客观恰当的文学史定位,是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担当和责任。基于这一学术理念,本论文定位于自1990年到2010年这20年间“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研究。绪论部分梳理整合三十年来“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研究成果,从“70后”作家的个案研究和整体性研究两个向度展开,概括分析“70后”作家在社会转型期城市文学创作的个性和共性特征。本部分对研究中涉及到的“70后”作家、社会转型期、城市文学、城市认知、城市体验等概念进行了界定。论文第二章深入研究了社会转型与“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关系,以及“70后”作家及其城市文学创作何以在社会转型期产生。社会转型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城市化”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消费时代到来等政治、经济因素共同构成了“70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历史语境;此期学界内部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以及文学传播活动的进一步市场化以及大众文化时代读者消费趣味的世俗化等,则构成了“70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文化语境。综合评论界多年的研究成果,本部分围绕“70后”作家群体的命名与身份建构、其城市文学的出场与特色书写、其进行创作的自身诉求与写作姿态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论文主体部分共三章,包括第三到第五章,分别从“底层书写”“精英书写”和“女性书写”三个维度展开深入研究。论文第三章为“底层书写”。本章分别对“70后”作家城市文学中的下岗工人、城市乡民、城市平民等三类城市群体的生存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对下岗工人在下岗后的风光不再、再度出发,生活困顿、精神迷惘以及失业不失志等生活样貌和精神状态进行了深度呈现;写出了城市乡民移居城市后人生漂泊的迷惘与执着、在城乡之间进退两难的无奈与尴尬;对于城市普通原住民,“70后”作家写出了他们烦恼生活、诗意光阴的烟火气和世俗性。论文第四章为“精英书写”。本章重点对“70后”作家笔下书写的怀有精英意识的人、正在成长中的未来精英,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知识精英、白领精英和企业精英,在面对城市消费化、商业化所发生的历史变化,以及走在精英路上的奋进与失落、在城市欲望中的困惑与守正的生存现实和精神状况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其平民化书写姿态,能见出“70后”作家作为同代人的思索与进取、“个人化”书写特点以及在审美超越维度上的缺失等写作状况与特征。论文第五章为“女性书写”。本章重在研究“70后”女性作家“身体诉说”视角下的城市女性的另类生存状况,展现社会经济转型、消费文化兴起的城市带给女性“性”意识的变化,以及由此呈现的两性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历史由来、现实原因以及作家自身原因三个角度探究了“70后”女作家的城市书写何以要用“身体诉说”这一重要问题。论文第六章为论文的结论,集中分析概括了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价值与意义。本章重点阐释了“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的突破与创新,对审美文化的冲击与重构,从而概括出其独有的“代际”作用与意义,即经由“70后”,文学由政治化、精英化向商业化、市场化发展;理性写作与感性写作开始共存相伴;文学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文学叙事从宏大历史叙事走向日常叙事。第七章是本论文的结语。本论文认为,与前代作家相比,“70后”作家创作缺失宏大叙事、人文关怀,与“80后”商业化写作成熟模式相比,“70后”商业化写作又有所欠缺;“70后”作家最初登场是以女作家的“身体写作”为文坛瞩目,文坛对其命名与评价以及社会经济、商业等文学内部与外部因素使这一作家群体成为“被遮蔽的一代”。事实上,全面考察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可以见出“70后”作家的历史贡献。他们的城市文学作品,全面真实记录了社会转型期城市人生的物质和精神境况,丰富、拓展了城市文学创作的领域和空间,同时,其在城市文学创作多个领域进行着的探索尝试,已成为世纪之交中国社会转型期这一特殊历史阶段的时代记录和文学留痕,具有很高的文学、史学和社会学价值,文坛应给予肯定与确认。

周瑞春[3](2021)在《网络脱单:青年择偶表演与自我认同——基于征婚文本数据及个案的研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网络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单身男女将网络空间作为"脱单"征婚的重要渠道。通过对网络征婚文本的大数据分析和个体深入访谈,本文认为单身青年在网络技术赋权下以文字、图像、影音等媒介载体进行自我形象展示、印象管理和择偶需求表达,本质上是一种网络人设符号表演的自我认同建构过程。单身青年"脱单好难",折射出现代社会自我认知、自我呈现、自反身性确认的自我认同困境。基于网络田野的青年择偶文本调查也表明,个体社会交往与信任建构需要在一种主体间性的交谈伦理规范中才能实现,网络脱单行动只有融入更多情境化的身体在场以调和碎片化的符号在场,才能真正收获契合的伴侣、实现孤独个体的社会回归。

苏雯[4](2020)在《新世纪以来青年婚恋观的嬗变研究 ——以《中国妇女报》为文献基础》文中研究说明婚恋观是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而且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应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作为人类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的婚恋观不仅是个人拥有幸福婚姻的保证,而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证。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不断变化,人们的婚恋观也随之发生变化。青年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展的特殊阶段,对爱情和婚姻的问题极其敏感。因此,研究新世纪以来青年婚恋观的嬗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新世纪以来二十年的社会发展状况为研究背景,以青年群体为研究对象,以青年的婚恋观为研究内容,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中国妇女报》为文献基础,展开对新世纪以来青年婚恋观的嬗变研究。本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其中引言部分主要是提出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梳理分析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同时阐述选取《中国妇女报》为文献基础的原因。文章第一部分是对相关概念作出界定,并且对婚恋观主要内容进行解读,同时指出婚恋观的主要作用;第二部分主要是针对《中国妇女报》中典型事例的报道进行梳理分析并与其他文献相结合,总结出青年婚恋观嬗变的主要表现为恋爱观、择偶观、婚姻家庭观、离婚观、性观念五大方面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提炼出青年婚恋观嬗变的轨迹;第三部分主要是对青年婚恋观嬗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三大方面;第四部分主要是对前文阐述的内容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即主要通过加强青年婚恋观正面教育和引导青年处理好婚恋中的两对关系,同时构建青年婚恋观全方位教育系统,从而帮助青年树立健康的、正确的婚恋观,促进其健康发展,进而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

龙寸英[5](2020)在《贵州后村苗族婚姻伦理失范研究》文中提出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社会转型给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都带来不小改变。婚姻家庭也受到极大冲击,表现出自己特有文化特征。人们对婚姻家庭观念变化及众多不确定的因素深深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秩序,这给人们的心理、情感带来压力。“快餐式”生活节奏使得情感受到了极大削弱,从某种角度来看,婚姻、家庭也变得跟快餐式一样,功利化的追求使得婚姻关系不稳定,给婚姻家庭稳定建设带来巨大考验。这就需要我们关注当前婚姻存在问题,认识婚姻家庭发展趋势。当然,婚姻家庭的道德体系也是一个变迁、发展过程;同时,现在正处于传统与现代转型期,面临着传统婚姻伦理观与现代婚姻文化的双重压力。婚姻伦理失范是指处于婚姻生活中人们违背社会法律、民间不成文习惯法、道德规范等,未履行婚姻义务和权利,对社会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的有失道德行为。社会转型期引起一些不利于社会稳定的现象。这样社会现象在婚姻文化表现方面更能突出,最具有代表是婚姻越轨行为越来越多,直接影响家庭的稳定性,这已成为婚姻领域不可忽视问题。本文从失范理论视角来分析婚姻伦理失范问题,在转型期背景下来看婚姻家庭存在问题及失范表现,寻找失范背后原因,从而能找出其发展趋势等。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明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概念界定以及后村概况。介绍田野点后村基本状况,后村的自然环境、历史沿袭、后村的社会现状。第二部分为正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是对后村传统与当代苗族婚姻形式描述,从恋爱方式、婚姻仪式、婚姻规约、婚姻中夫妻关系等方面来进行对照。第二章,后村苗族婚姻伦理失范的表现形式,婚姻仪礼的失范、婚姻中夫妻关系的失范。第三章,主要聚焦点在婚姻伦理失范上,通过上一章对婚姻文化深入剖析描述,体现婚姻失范内容,从而寻找失范背后的原因。从大环境婚姻文化变迁影响,社区规范缺失研究,还有就是家庭环境影响以及夫妻婚姻双方素质等因素展开。第三部分为结语,对苗族后村当代婚姻现状反思,对婚姻伦理失范给出一些思考。

严婷[6](2019)在《社交媒体中青年群体亲密关系的建构研究 ——基于“一周CP”的个案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在移动社交媒体迅速崛起的背景下,青年的人际交往形式产生巨大的变革,青年亲密关系的建构过程也在社交媒体中得到广泛延伸。“媒介即隐喻”,青年在社交媒体中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新社交的文化景观。因此,本文选择了“一周CP”这一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用户更为年轻化与高知化、青年群体广泛使用的恋爱社交平台,采用个案的方式进行考察;结合民族志研究方法,研究当下青年社交媒体的代表性特点、青年亲密关系的建构过程、特征及社会文化意义。首先,亲密关系的建构过程总体分为线上网恋、线下了解、线上线下结合相处等一共四种类型。整个建构过程可以借用社会网络理论的分析框架分析三个层面的新特征:社交网络即社交媒体成为青年建构亲密关系的“姻媒”;作为节点的青年个体,呈现出“缺场”更加主动、追求拥有共性的亲密对象这两大特征;连接了个体的亲密关系,也体现出新形式互动、情感内容描点记录与公开讨论的特性。其次,从传播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其深层的社会文化意义:社交媒介为青年个体建构了个人“观展”与“表演”的新空间,使青年在空间里寻找自我;重构了青年亲密关系,使亲密关系虚实难分,媒介依存化;青年群体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情感生产、消费的文化景观。社交媒体一方面能让青年们实现情感追寻与满足,但另一方面,原始的亲密关系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质”,这就需要青年们在消费主义的侵扰下,保持对亲密关系的真诚、耐心与尊重,亦不要过分依赖媒介。当然,目前在社交媒体中呈现的青年亲密关系样态,仅是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也将产生不断革新,产生新的社会文化意义。

骆美玲[7](2018)在《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女性婚姻家庭观的代际差异研究》文中提出婚姻和家庭是两个联系非常紧密的概念,因为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家庭是从婚姻开始的,一段新的婚姻标志着一个新的家庭的诞生,但是婚姻和家庭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是人们群居的基本生活单位,而婚姻则是人们群居的基本社会关系。婚姻价值观是关系到婚姻稳定、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在急剧的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维吾尔族女性婚姻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已发生不同程度的变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理论为指导,立足学术界对维吾尔族婚姻家庭观的研究成果,对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女性婚姻家庭观的代际差异进行探讨研究。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田野点基本概况和样本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介绍维吾尔族女性婚姻家庭观的代际差异表现在四个方面:择偶观差异、生育观差异、女性妇女观与夫妻关系差异及贞节观与离婚观的差异;第三部分分析这种代际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变迁、生育观念的变迁: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广与实施、维吾尔族女性婚姻家庭观念的自主转变;第四部分对维吾尔族女性婚姻家庭观的代际差异特点进行分析,自由恋爱成为首选择偶方式、择偶标准多元化、适婚年龄推后、优生优育观念逐渐确立,以及夫妻协作式家庭分工观念在实践中存在差异;第五部分对维吾尔族女性婚姻家庭观的代际差异现状进行思考,发现择偶、恋爱动机侧重于经济基础、“多子多福”观念依然普遍存在、文化实践滞后于共同工作与承担家务的观念、家庭教育中父母榜样意识需要增强;第六部分对维吾尔族女性婚姻家庭观念的发展趋势进行预估,认为未来文化程度越高初婚初育年龄越晚、平等的夫妻关系普遍化,以及维吾尔族女性婚姻家庭观念更加多元化个性化。

钟小鑫[8](2018)在《强礼仪与弱依附—缅甸乡村社会结构的民族志研究》文中指出自1962年军人力量上台执政后,缅甸就开始进入一种自我封闭和被西方封锁的孤立状态。这种状态客观上造成了对缅甸进行实地研究的困难,使对缅甸的人类学研究长期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直至近年来,缅甸逐步实施开放政策,在缅甸进行长期的田野调查由此成为可能,缅甸瞬时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在关于缅甸的人类学研究中,有一个基础问题有待厘清,即如何理解、界定、表述缅甸乡村的社会结构。对于该问题的回答,学界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声音,一种观点认为缅甸乡村社会是一个高度有序、等级森严的阶序社会;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缅甸乡村社会是一个平行、平等、高度个人主义的社会。本研究试图回答这一基本的问题,并厘清学界的相关争论。本研究以在缅甸曼德勒省彬乌伦县的一个缅人村落——抱村——长期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对村落中的各种社会关系、社会制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关注和呈现。具体包括对僧俗关系、亲属制度、年龄结构、性别文化、权力运行方式、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缅甸乡村社会结构进行了概念界定以及总体性特征的探讨,本文提出“强礼仪社会”与“弱依附社会”的概念来描述缅甸乡村社会结构的两个重要面向,前者指在公共生活中,缅甸乡村社会以无处不在的、固化的礼仪体系来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身份、等级和阶序,使社会成员各就其位,并以此来维系社会的高度有序,以及高度整合。后者指在私人生活领域,缅人却强调自己主宰自己的世界,为自己而活,并使自己尽量不依附于他人或社会组织,使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呈现出强烈的“弱依附”的特点,并使缅甸乡村社会表现出高度个人主义特征。缅甸乡村社会中的“强礼仪”与“弱依附”看似矛盾对立,但其背后却隐含着统一性的文化根源与社会基础。两者都与缅人的佛教观念与实践密切相关,佛教既维系了高度整合的村落公共生活,又为个人主义的盛行提供了核心动力和理念基础。缅人用前者来强化个人主义社会中的社会团结;用后者来彰显礼仪社会中的自我实现。本文还试图以对缅甸乡村社会结构的认知来理解当下缅甸的国家政治转型,认为当今缅甸激烈的宗教冲突与缅族民众“僧俗共同体”的理想密切相关;持久的族群分化与缅族民众的“族群等级”观念相辅相成。而“僧俗共同体”的理想与“族群等级”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缅甸乡村社会结构所衍生的产物。本文通过“弱依附社会”的视角,反思了“庇护政治”这一理论范式在缅甸乡村社会中极为有限的解释力和适用性。缅甸乡村社会结构在一定程上孕育了当今缅甸政治转型的形式与内容,而政治转型也对乡村社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冯明亮[9](2017)在《武警县中队官兵婚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武警部队作为国家执勤处突、反恐维稳的重要武装力量,职责神圣、使命光荣。武警县中队官兵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常年执勤站岗和各种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不计个人得失,出色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由于武警职业、驻守地域、所处环境和岗位特殊性,他们不能与恋人、爱人长期厮守,必要时还得流血牺牲,他们的婚恋比普通人更要有牺牲奉献精神,在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身影背后,支撑他们的还有一个个小家庭,他们的婚恋质量不仅是事关个人情感生活、成长进步和家庭幸福的“私事”,也是影响部队建设、安全稳定和军队声誉的重要因素。如何妥善解决武警县中队官兵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本职、尽职尽责、履行使命,已成为武警部队基层教育管理紧迫性课题,也是新形势下加强部队建设和影响安全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基于以上原因,本论文对武警县中队官兵婚恋问题、婚恋质量进行调查研究,并以江西总队所属县中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随机座谈、深度访谈、数据分析等方法了解官兵婚恋现状,通过分析发现武警县中队官兵婚恋存在少数官兵婚恋态度不够端正;长期两地分居引发婚恋矛盾、婚姻权益保护不够及年轻官兵离婚率比例较高;外部环境变化对婚恋质量影响较大、已婚家庭矛盾比较突出;经济负担过重容易加剧婚恋矛盾;少数组织对官兵婚恋教育不深入、关心不到位等问题,并对影响武警县中队官兵婚恋质量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此,论文以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婚恋质量的发展轨迹,阐述武警县中队官兵构建科学质量观的必要性,研究构建武警县中队官兵婚恋质量观。最后,从加强官兵婚恋教育管理、维护军婚合法权益、构建相应保障机制、创造和谐条件环境、正面加强舆论宣传等方面,对改善武警县中队官兵婚恋质量提出对策思考。

孔秀丽,王珏[10](2016)在《文山州砚山县响水龙苗族村寨的婚恋习俗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响水龙苗族村寨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婚恋模式。通过入户访谈和参与观察的田野调查方式,了解到村民们的恋爱、结婚与离婚的婚恋习俗。传统与现代的传承与传播,涵盖了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同姓不通婚等内容,呈现出响水龙婚恋习俗形式的现代化、缘起的乡土性、内容的生活化、程序的非正式性、运作的内控性等特点,诠释了响水龙苗族独特的婚恋习俗。

二、青年男女网恋现象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年男女网恋现象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源起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分析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景观生成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语境
        (一)全球化与后现代转向
        (二)媒介变革与信息技术
        (三)消费主义与大众文化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特质
        (一)青春时期的个性化书写
        (二)商品时代的灵魂隐痛
        (三)城乡流动的现代化视野
    三、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概览
        (一)新概念与偶像作家
        (二)学院派与纯文学作家
        (三)网络文学与类型作家
第二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主题研究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青春书写
        (一)张悦然:偏执少女与心灵创伤
        (二)春树:青春期与青年亚文化
        (三)笛安:成长故事与都市乡愁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社会问题聚焦
        (一)文珍:都市情感与婚恋伦理
        (二)马金莲:乡土陷落与田园挽歌
        (三)张怡薇:家族叙事与日常生活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小说透析
        (一)流潋紫:宫斗言情与职场映射
        (二)郝景芳:人工智能与人类命运
        (三)方慧:真实世界与虚拟人生
第三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美学探寻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叙事革新
        (一)网络语言的创新与运用
        (二)跨媒体叙事与IP改编
        (三)交互型创作与读者接受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审美特征
        (一)传统美学的坚守与传承
        (二)文学性和文学价值呈现
        (三)文学审美范式的重构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经验生成
        (一)代际断裂下的个体经验言说
        (二)时间和空间的后现代探索
        (三)多维的文学的想象与拼贴的虚构方式
第四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场域建构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特征
        (一)历史虚无与现实追寻
        (二)多元文化与文化回归
        (三)“饭圈”现象与小众部落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群像素描
        (一)文艺青年的诗意与反叛
        (二)都市青年知识者的规训与突围
        (三)乡村底层青年的离乡与追梦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人文观照
        (一)道德秩序与价值观念的重构
        (二)地理诗学与生态伦理的思索
        (三)生命意识与现实主义关怀
第五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女性意识探寻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与突围
        (一)新生代女性的成长与反抗
        (二)女性命运的时代变奏
        (三)男性的解构与女性的自我引渡
    二、消费时代的性别身份意味
        (一)泛娱乐化的身体献祭
        (二)两性关系的暧昧呈现
        (三)“耽美”文学的另类情感表达方式
    三、媒介性别视域中的网络女性主义
        (一)“女性向”对传统的超越与反叛
        (二)网络女性主义的“异托邦”空间困境
        (三)媒介话语中的性别立场言说
结语“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意义与发展方向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影响与传播
        (一)国内现状与发展
        (二)海外译介与传播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问题与展望
        (一)代际焦虑与创作局限
        (二)新的文学生长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1.2 前期研究综述
    1.3 主要概念说明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2章 社会转型与“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
    2.1 社会转型:“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活动语境
        2.1.1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历史语境
        2.1.2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文化语境
    2.2 适变而生:“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登场
        2.2.1 “70 后”作家命名与“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出场
        2.2.2 “70 后”作家的身份建构与其城市文学的特色性书写
        2.2.3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自身诉求与写作姿态
第3章 负重而行——“70 后”作家的城市底层书写
    3.1 “失根”之痛:下岗工人的底层生存
        3.1.1 下岗工人风光不再的生存困境
        3.1.2 下岗工人再度出发的生存自救
    3.2 此身何处:城市乡民的“他者”生存
        3.2.1 城市乡民漂泊人生的迷惘与执着
        3.2.2 城市乡民进退两难的无奈与尴尬
    3.3 庸常人生:城市平民的平凡生存
        3.3.1 城市平民窘迫处境的烦恼生活
        3.3.2 城市平民安贫乐道的诗意光阴
第4章 欲海沉浮——“70 后”作家的城市精英书写
    4.1 精英梦想:走在精英路上的奋进与失落
        4.1.1 青葱岁月里精英成长的懵懂前行
        4.1.2 成年拼搏中精英成长的坎坷起落
    4.2 精英群像:城市欲望中的困惑与守正
        4.2.1 知识精英:欲望诱惑与理性守持的碰撞
        4.2.2 白领精英:“世俗”生存与精神守真的纠葛
        4.2.3 企业精英:利益渴望与心存良知的博弈
第5章 身体诉说——“70 后”作家的城市女性书写
    5.1 性/女性:“身体诉说”中女性的另类生存
        5.1.1 欲望的性:对感性生命快感的放逐
        5.1.2 青春的性:解放肉体的精神虚空与困惑
        5.1.3 癫狂的性:两性关系中的错位迷失
    5.2 城市/女性:“身体诉说”中女性的城市生活
        5.2.1 繁华生活:在奢侈物化生活之中徘徊
        5.2.2 凡俗生活:不能缺失的“蝴蝶的尖叫”
    5.3 “70 后”女性作家城市书写何以用“身体诉说”
        5.3.1 “身体诉说”的历史由来
        5.3.2 “身体诉说”的现实原因
        5.3.3 “身体诉说”的作家自身因素
第6章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6.1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对于文学创作的突破与创新
        6.1.1 现实主义的别样书写
        6.1.2 文学叙事的个性化呈现
        6.1.3 感性写作的文学准入
    6.2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对于审美文化的冲击与重构
        6.2.1 文学审美趣味的变化
        6.2.2 文学审美标准的嬗变
        6.2.3 文学审美价值的重构
    6.3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代际”作用与意义
        6.3.1 经由“70”后文学由政治化、精英化向商业化、市场化发展
        6.3.2 经由“70 后”理性写作与感性写作共存
        6.3.3 经由“70 后”精英文学走向大众文学
结语:“70 后”作家城市书写——一个历史阶段的文学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网络脱单:青年择偶表演与自我认同——基于征婚文本数据及个案的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
二、网络脱单的实质、路径及研究方法
    (一)网络脱单的实质及其逻辑路径
    (二)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
三、主我表达下的群体面相
    (一)总体情况及择偶关注
    (二)理想丰满VS现实骨感
四、客我之镜中的个体表演
    (一)人设塑造中的符号表演
    (二)价值差异下的符号冲突
五、结语:孤独个体的社会回归

(4)新世纪以来青年婚恋观的嬗变研究 ——以《中国妇女报》为文献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纵向与横向结合分析法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五)选择《中国妇女报》为研究文本的原因
一、青年婚恋观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婚恋
        2.婚恋观
        3.青年
    (二)婚恋观的主要内容
        1.恋爱观
        2.择偶观
        3.婚姻家庭观
        4.离婚观
        5.性观念
    (三)婚恋观的作用
        1.婚恋观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2.婚恋观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青年婚恋观的嬗变
    (一)恋爱观的嬗变
        1.恋爱动机多元化
        2.恋爱形式个性化
        3.初恋的年龄呈下降趋势
    (二)择偶观的嬗变
        1.择偶标准日趋全面理想化
        2.择偶方式日趋多样化
    (三)婚姻家庭观的嬗变
        1.家庭模式的日趋现代化
        2.婚姻质量的重视度增强
        3.婚恋模式日趋多样化
    (四)离婚观的嬗变
        1.对待离婚的态度更加理性
        2.离婚调解机制的多元化
    (五)性观念的嬗变
        1.开放性普遍提升
        2.泛自由化的倾向增强
三、青年婚恋观嬗变的影响因素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青年婚恋观的影响
        1.市场的竞争性强化公民主体观念
        2.市场的逐利本性强化公民功利观念
    (二)社会文化的发展对青年婚恋观的影响
        1.传统文化中“重男轻女”思想的束缚
        2.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渗透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青年婚恋观的影响
        1.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婚恋观趋向多元化
        2.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促进婚恋观趋向复杂化
四、培育当代青年树立正确婚恋观的对策
    (一)加强青年婚恋观正面教育
        1.帮助青年端正恋爱动机
        2.培养青年诚信的婚恋意识
        3.倡导青年建立平等、和谐的婚恋模式
    (二)引导青年处理好婚恋中的两对关系
        1.注重个人本位与家庭本位的协调
        2.注重自由与责任的统一
    (三)构建青年婚恋观全方位教育系统
        1.增强青年自我培育的激励与提升作用
        2.优化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3.强化学校培育主导作用
        4.发挥大众传媒的正面导向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贵州后村苗族婚姻伦理失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相关说明
    第四节 后村概况
第一章 苗族婚姻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历史的苗族婚姻
    第二节 当代的苗族婚姻
第二章 苗族婚姻伦理失范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 婚姻表现形式的失范
    第二节 婚姻仪礼的失范
    第三节 夫妻关系的失范
第三章 苗族婚姻伦理失范的主要原因
    第一节 社会环境变迁
    第二节 社区规范缺失
    第三节 苗族家庭环境
    第四节 夫妻双方素质
结语 苗族婚姻伦理失范一点探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6)社交媒体中青年群体亲密关系的建构研究 ——基于“一周CP”的个案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文献梳理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一周CP”:年轻人的舞台
    (一) 恋爱交友平台发展溯源
    (二) 一周CP的用户定位及构成
    (三) 一周CP中的亲密关系及形成路径
二、大数据概率匹配:亲密关系建构运动
    (一) 快节奏网恋
    (二) 线上好感+线下会面
    (三) 长期长距离线上网友
    (四) 脱离手机的线下了解
三、建构网络社会“小世界”新特征
    (一) 关系网:新“媒网”出现
        1、新姻媒
        2、新“社会网络”
    (二) “节点”:恋爱青年的新特征
        1、缺场与主动
        2、共性与吸引
    (三) 亲密关系:新社交形式
        1、互动与建立
        2、描点与公开
四、社交媒体中亲密关系建构的社会文化意义
    (一) 青年情感新空间:表演与找寻
        1、表演呈现
        2、找寻自我
    (二) 青年亲密关系重构:关系媒介化
        1、虚实难辨
        2、媒介依存
    (三) 青年群体文化景观:生产与消费
        1、情感文化生产
        2、情感文化消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女性婚姻家庭观的代际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 相关研究综述
        1.婚姻家庭观的研究
        2.代际价值观差异理论的研究
        3.维吾尔族女性婚姻家庭观的代际差异研究
    (三) 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田野调查法
    (四) 相关理论
一、调查地点概况
    (一) 调查地点基本概况
    (二) 样本基本情况
二、维吾尔族女性家庭婚姻观的代际差异
    (一) 择偶观的差异
        1.择偶目的
        2.择偶方式
        3.择偶标准
        4.适婚年龄的选择
        5.族际通婚观念
    (二) 生育观的差异
        1.生育目的
        2.生育性别偏好
        3.对生育个数偏好
        4.对堕胎的看法
        5.育儿观念
    (三) 女性妇女观与夫妻关系的差异
        1.家务分工
        2.家庭与事业的选择
        3.家庭决策影响力
    (四) 贞节观与离婚观的差异
        1.贞节观
        2.离婚观
三、维吾尔族女性婚姻家庭观存在代际差异的原因
    (一) 社会变迁
        1.经济发展
        2.教育环境
    (二) 生育观念的变迁: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广与实施
        1.对生育个数和男女偏好的限制
        2.早婚早育观念逐渐淡化
    (三) 维吾尔族女性婚姻家庭观念的自主转变
        1.维吾尔族女性自觉转变婚姻家庭观念
        2.维吾尔族男性婚姻家庭观念转变的辅助作用
四、维吾尔族女性婚姻家庭观的代际差异特点
    (一) 自由恋爱成为首选择偶方式
    (二) 择偶标准多元化
    (三) 适婚年龄推后
    (四) 优生优育观念逐渐确立
    (五) 夫妻协作式家庭分工观念在实践中存在差异
五、对婚姻家庭观的代际差异的思考
    (一) 择偶、恋爱动机侧重于经济基础
    (二) “多子多福”观念依然普遍存在
    (三) 文化实践滞后于共同工作与承担家务的观念
    (四) 家庭教育中父母榜样意识需要增强
六、维吾尔族女性婚姻家庭观念的发展趋势
    (一) 文化程度越高初婚初育年龄越晚
    (二) 平等的夫妻关系普遍化
    (三) 维吾尔族女性婚姻家庭观念更加多元化个性化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8)强礼仪与弱依附—缅甸乡村社会结构的民族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一) 背景
        (二) 问题
        (三) 一个当下的任务
    二、文献综述
        (一) 缅人社会结构研究综述
        (二) 缅甸国家政治转型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田野点及田野经历
        (一) 选点及调查过程
        (二) 抱村概况
    五、本文结构
第一章 村寺一体、僧俗共生
    第一节 村落中的内外观念
        一、“剃度吧,成为抱村人”
        二、“他们只是住在抱村,但不是抱村人”
    第二节 村落中的公共生活
        一、人生礼仪
        二、节庆
        三、消灾仪式
    第三节 村落中的僧俗关系
        一、功德田与施主
        二、仪式专家与供养人
        三、失范的僧俗关系
第二章 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
    第一节 亲属称谓
        一、对“家人”的亲属称谓
        二、对“亲戚”的亲属称谓
    第二节 “家人”之间的亲属关系
        一、婚姻缔结与夫妻关系
        二、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三、兄弟姐妹间的关系
    第三节 “亲戚”之间的亲属关系
        一、祖孙关系
        二、舅甥、姨甥关系与叔(伯)侄、姑侄关系
        三、其他亲戚关系
    第四节 互联网与婚恋革命
        一、传统婚恋的困境
        二、网恋——新型婚恋的兴起
        三、网恋兴起的原因
第三章 性别与年龄
    第一节 “卢骠”与“阿骠”
        一、“卢骠”与“阿骠”的成员身份
        二、“卢骠”与“阿骠”的社会功能
        三、“卢骠”和“阿骠”组织中的性别准则
    第二节 “卢纪”群体
        一、何谓“老”?
        二、“卢纪”群体的社会地位
        三、“卢纪”群体中的性别分野
    第三节 “阿翘”与“姚嘎夏”
        一、“阿翘”
        二、“姚嘎夏”
第四章 权威与村治
    第一节 僧侣
        一、僧侣权威的来源
        二、僧侣权威的界限与局限
        三、僧侣权威与纠纷调解
    第二节 长老会与头人
        一、长老会与头人的产生方式
        二、长老会和头人的权威与职责
    第三节 村长
        一、村长的产生方式
        二、村长的权威与职责
第五章 强礼仪与弱依附:缅甸乡村社会结构的核心面向
    第一节 强礼仪社会:缅甸乡村中的等级戏剧
        一、处处皆礼仪,人人安其位
        二、失礼与无礼
        三、作为等级戏剧的礼仪
    第二节 弱依附社会:缅甸乡村中的个人主义
        一、“没有人知道怎么弹另一个人的琴”
        二、弱依附关系:缅甸乡村个人主义的核心特征
        三、佛教中的自我观念与个人主义
    第三节 :“我”与“我们”的共处之道
        一、弱依附社会中的“我们”构建
        二、强礼仪社会中的“自我”实现
第六章 乡村社会结构与国家政治转型
    第一节 “僧俗共同体”的理想与缅甸宗教冲突
        一、“僧俗共同体”的泛化想象
        二、大选中的宗教因素
    第二节 “各安其位”的等级观念与缅甸族群政治
        一、“各安其位”与族群“金字塔”
        二、作为民主困境的族群政治
    第三节 反思“庇护政治”
        一、何以庇护?追随什么?
        二、防范庇护政治
结论
附录
    附录一: 抱村示意图
    附录二: 抱寺示意图
    附录三: 核心家庭亲属称谓表
    附录四: 非核心家庭亲属称谓表
    附录五: 缅语词汇索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9)武警县中队官兵婚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重点
    1.4 研究的意义
        1.4.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4.2 研究的现实意义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武警县中队官兵概念界定
        1.5.2 婚恋相关概念界定
    1.6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组织结构
第二章 武警县中队官兵婚恋问题调查与分析
    2.1 武警县中队官兵婚恋问题调查与分析
        2.1.1 确定调查内容
        2.1.2 设计调查问卷
        2.1.3 选定调查对象
        2.1.4 采用调查方法
        2.1.5 武警县中队官兵婚恋问题调查结果
    2.2 武警县中队官兵婚恋的特点与问题
        2.2.1 武警县中队官兵婚恋特点
        2.2.2 武警县中队官兵婚恋存在的问题
        2.2.3 武警县中队官兵婚恋管理存在的问题
    2.3 武警县中队官兵婚恋问题原因分析
        2.3.1 自身因素
        2.3.2 家庭因素
        2.3.3 部队因素
        2.3.4 社会因素
    2.4 小结
第三章 武警县中队官兵婚恋质量观的科学构建
    3.1 我国婚恋质量观的发展轨迹简介及其启示
        3.1.1 封建社会时期的婚恋质量观
        3.1.2 改革开放后的婚恋质量观
    3.2 构建科学正确婚恋质量观的必要性
        3.2.1 现实的紧迫性
        3.2.2 实践的指导性
        3.2.3 成长的必要性
        3.2.4 科学的方法论
    3.3 科学正确婚恋质量观的构成要素
        3.3.1 以爱情为基础
        3.3.2 以信任为前提
        3.3.3 以包容为要件
        3.3.4 以家庭为本位
        3.3.5 以理解为纽带
        3.3.6 以责任为保障
        3.3.7 以奉献为价值
    3.4 小结
第四章 武警县中队官兵婚恋教育管理的对策思考
    4.1 搞好婚恋教育
        4.1.1 恋爱态度要严肃认真
        4.1.2 夫妻相处要互相尊重
        4.1.3 对待爱情要忠诚专一
        4.1.4 正确处理爱情与事业的关系
        4.1.5 把握志同道合的择偶标准
        4.1.6 培养健康的性道德观念
    4.2 维护军婚合法权益
        4.2.1 明确军婚法律保护依据
        4.2.2 依法处理破坏军婚问题
        4.2.3 严惩军人破坏婚姻行为
    4.3 注重机制建设
        4.3.1 建立官兵婚恋保障机制
        4.3.2 建立官兵婚恋信息数据库
        4.3.3 落实官兵婚恋管控机制
    4.4 构建和谐环境
        4.4.1 构建和谐融洽氛围
        4.4.2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4.4.3 及时介入化解矛盾
    4.5 加强舆论宣传
        4.5.1 加强尊崇军人职业的社会宣传
        4.5.2 加强弘扬传统美德的舆论宣传
        4.5.3 加强营造良好家风的正面宣传
    4.6 小结
第五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件一
附录二

四、青年男女网恋现象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D]. 杜玉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D]. 崔桂武. 辽宁大学, 2021(02)
  • [3]网络脱单:青年择偶表演与自我认同——基于征婚文本数据及个案的研究分析[J]. 周瑞春. 天府新论, 2021(02)
  • [4]新世纪以来青年婚恋观的嬗变研究 ——以《中国妇女报》为文献基础[D]. 苏雯.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5]贵州后村苗族婚姻伦理失范研究[D]. 龙寸英. 北方民族大学, 2020(12)
  • [6]社交媒体中青年群体亲密关系的建构研究 ——基于“一周CP”的个案考察[D]. 严婷. 云南大学, 2019(03)
  • [7]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女性婚姻家庭观的代际差异研究[D]. 骆美玲. 新疆大学, 2018(12)
  • [8]强礼仪与弱依附—缅甸乡村社会结构的民族志研究[D]. 钟小鑫. 云南大学, 2018(01)
  • [9]武警县中队官兵婚恋问题研究[D]. 冯明亮.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10]文山州砚山县响水龙苗族村寨的婚恋习俗调查[J]. 孔秀丽,王珏. 文山学院学报, 2016(04)

标签:;  ;  ;  ;  ;  

青年男女网恋现象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