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防汛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黑龙江省防汛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一、黑龙江省防洪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问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冯建平[1](2020)在《区域洪水灾害恢复力测度及其对农业种植结构影响效应研究》文中认为针对区域洪水灾害系统恢复力评价方法薄弱、恢复力驱动机制研究匮乏、不合理农业种植结构促使区域洪涝灾害的抵抗力逐渐降低,农业生产饱受洪水灾害威胁等问题,在解析恢复力概念的基础上,探索区域洪水灾害恢复力内涵、构建适宜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相关系数,将洪水灾害恢复力作为种植约束条件,建立区域农业种植结构模型,引入风驱动优化算法(Wind Driven Optimization,WDO),提出一种改进的洪水灾害恢复力投影寻踪(Projection Pursuit,PP)评价模型、熵权结合灰色关联综合模型及最小二乘与多项式拟合种植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以黑龙江省红兴隆管理局管辖的各个农场为主要研究范围,经分析基础资料,查找红兴隆管理局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基于探讨洪水灾害恢复力研究进展,明确洪水灾害恢复力概念,解析恢复力发展历史,因洪水灾害产生特点,提出指标层次框架图,海选包含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经济发展和防洪技术四个准则层共43个初选指标,参照目前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存在不足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主、客观评价因素,采用R聚类—因子分析筛选方法,最终确定15个优选指标,为后续洪水灾害恢复力评价及洪水灾害恢复力约束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研究,提供有效前提保障。(2)通过Rastrigin和Schaffer两种函数测试风驱动优化、改进粒子群(APSO)、改进遗传(AGA)三种算法性能,WDO算法展现出的寻优成功率明显高于APSO、AGA两种算法。同时在收敛曲线图中,WDO算法展现出收敛速度快,拟合效果最好的效果。进而采用WDO优化PP模型,并结合区域现状,对12个农场进行洪水灾害恢复力时空变异特征分析,结果符合当地实际情况:2002-2009年间洪水灾害恢复力等级处于较差的IV级农场数量由整体的25%下降至8.3%;2009-2016年,除八五二与曙光两农场洪水灾害恢复力指数降低,其余农场洪水灾害恢复力均有提升。2002-2016年,红兴隆管理局中部地区的五九七、双鸭山、曙光及红旗岭农场洪水灾害恢复力较差,其余洪水灾害恢复力较好农场主要分布在红兴隆管理局东西两侧临江区域。红兴隆管理局各农场整体洪水灾害恢复力分布特征呈现“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由沿江两侧向中心内陆逐渐降低”趋势。(3)采用熵权法结合灰色关联综合模型对红兴隆管理局下辖12农场分别进行洪水灾害恢复力驱动因子识别,确定森林覆盖率、水田覆盖率、防护林占森林面积比、第一产业比重、农业用水利用率、排灌能力为红兴隆管理局各农场洪水灾害恢复力关键驱动因子,同时关注其余指标变化情况,解析12农场各自洪水灾害恢复力演变趋势。此外,继续采用风驱动优化投影寻踪模型(WDO-PP)评估红兴隆管理局整体驱动力情况,发现“森林覆盖率”、“农业用水利用率”及“防护林占森林面积比”为整体研究区域的主要驱动力,并进一步分析红兴隆管理局洪水灾害恢复力指数变化趋势,印证WDO-PP模型及熵权法结合灰色关联综合模型可同时识别区域洪水灾害恢复力演化特征。为红兴隆管理局洪水灾害恢复力稳定性与维持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有力支撑。(4)解析目前种植结构优化模型研究,以红兴隆管理局及下辖12个农场为例,基于最小二乘与多项式拟合模型的多目标优化方法,明确种植结构研究中各项决策变量间关系的对立统一性,在常见约束条件中添加洪水灾害恢复力系数及其他辅助模型,计算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等效益情况,预测该农场2020、2025及2030年作物需求量,作物种植面积等信息,并采用均方误差方法,讨论该农场加入洪水灾害恢复力约束前后结果稳定性及合理性。预测结果表明,未来红兴隆管理局整体效益呈现向好状态,未来作物种植总面积逐步扩大,玉米、水稻种植面积占比明显提升,作物需求继续扩大,添加洪水灾害恢复力约束系数后,预测结果均方误差平均缩小3倍以上。类比于其他以玉米、大豆、水稻及其它经济作物为主进行种植的区域,在生产过程中保证各区域经济提升的同时,需要继续丰富种植区域植物多样性,提升区域环境抵御灾害能力。未来可凭借种植结构优化研究,达到提升区域农场范围内抵抗洪水灾害能力、提供合理的水旱作物种植比例、降低洪水灾害危险风险的目标,为未来农场区域农业种植结构研究提供新思路。

陈鹏飞[2](2020)在《知识图谱在水资源系统分析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对水资源的重视及水利学科的发展,水资源系统研究领域范围日益扩大,且水资源系统问题已成为国家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但鲜有对当前水资源系统研究现有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识别的报道。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发展浪潮的推动下,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迫切需要将自身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散知识关联、整合起来,以进一步推动自然科学继续深入发展。为快速准确地从大量水资源系统问题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把握水资源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存在问题,论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信息可视化技术与水资源理论方法相结合的研究途径,围绕典型水资源系统问题,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作为文献数据来源,通过文献计量软件VOSviewer对水资源学科刊载的相关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分析、识别这些典型水资源系统问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解决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不断促进水资源学科的发展,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利用VOSviewer将自然灾害风险防控研究领域相关文献绘制了知识图谱,分析、识别了自然灾害风险防控研究的演变特点。结果表明,该领域已形成了“水旱灾害管理”“灾害风险防控”“灾害脆弱性”“灾害影响”4个重要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方向,其中“水旱灾害管理”是当前自然灾害风险防控研究领域最热的研究前沿,“灾害风险防控”是当前自然灾害管理关口前移的新发展趋势,而“灾害脆弱性”“灾害影响”是“灾害风险防控”的主要对象。(2)利用VOSviewer将集对分析研究领域相关文献绘制了知识图谱,分析、识别了集对分析研究的演变特点。结果表明,集对分析理论受到了水资源科学界高度关注,该领域已形成了集对分析理论、集对评价与预测、集对决策三个层次;在解析集对分析演变的基础上,结合水资源集对分析文献,进一步揭示了水资源集对分析的研究热点与未来发展趋势,发现其正与上述三个层次契合,即为水资源集对分析理论、水资源集对评价与预测、水资源集对决策。(3)利用VOSviewer将水资源承载力领域相关文献绘制了知识图谱,分析、识别了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演变特点。结果表明,国内研究热点主要有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可持续发展、水环境承载力、水安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国外研究热点主要有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承载力、气候变化、水资源管理、水质、风险评估。结合上述研究热点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基于五元联系数的减法集对势水资源承载力趋势分析方法,并应用于山东省和黑龙江省。(4)利用VOSviewer将水资源学家陈守煜先生的学术成果绘制了知识图谱,分析、识别了陈先生学术研究的演变特点。结果表明,陈守煜先生的学术研究特色荟萃于6个研究主题“河渠非恒定流计算”“模糊集理论的水文水资源应用”“模糊水文水资源学基本理论”“模糊聚类-识别-优选统一理论”“可变模糊集理论”“可变模糊集理论的水文水资源应用”,陈先生的研究方法论和研究理念,对水资源科学的学术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深远影响。

刘洋[3](2019)在《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研究》文中提出油气资源开发过程扰动资源开采地区原始的自然环境、地质地貌和水文情况,因占压土地、落地原油、注水采油、水力压裂等导致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下降,成为影响油气产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是解决油气资源开发经济利益与水土生态环境利益之间冲突,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有效措施。中国现有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为水土保持补偿费制度,论文运用理论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逻辑演绎法等研究方法剖析现有制度存在的问题,运用生态价值评价方法估算油气开采期间补偿标准,围绕制度构成要素,提出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优化建议,以期为国家制定油气等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完善环境规制政策法规提供一定的参考。论文首先明晰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水土保持补偿制度等概念。从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等角度阐释相关理论,总结主要基本理论在油气资源开发及其生态环境领域的具体表现。其次,从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视角,利益主体行为博弈视角和成本收益视角,进一步探寻生态补偿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关系机理,以上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三,对中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历史进行梳理和对制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从根本上探寻制度建立的阻碍和发展缺失。美国、澳大利亚、哥伦比亚和德国等国在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方面上都具有一定值得借鉴的经验,从中得到启示,进一步明确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优化路径。第四,分析了中国水土流失总体情况和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的区域特征,阐述油气资源开发作用生态因子的影响,对比研究油气资源开发建设期和开采期两个阶段对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表现,说明两阶段应予以区别补偿。第五,综合运用生态价值估算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估算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区域内典型油气田所在省域单位土地面积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以此为基础数据,根据油田整体占地面积并考虑落地原油污染问题折损测算油气资源开采期单位产量损耗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0.68~10.88元/t/a之间,平均2.08/t/a,为科学制定补偿标准提供参考。第六,基于补偿制度的构成要素,设计了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优化的框架体系。在现有水土保持补偿费制度基础上,仅仅围绕制度构成要素进行优化,具体包括:(1)明确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主体。补偿主体包括补偿给付主体、补偿接受主体和补偿实施主体。(2)确认补偿客体。补偿客体即为水土环境生态利益,此部分生态利益可用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衡量。(3)确定补偿标准。现行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标准中油气项目建设期间依据油田征占用土地面积一次计征是比较合理的。开采期间则应根据油田整体占地面积折损计算,用单位产能损耗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衡量更加科学。(4)拓宽补偿途径。广泛筹集资金,建立具有油气行业特点的生态补偿基金,鼓励油气企业进行自助补偿等拓宽补偿途径。(5)增加补偿方式。在政府纵向补偿基础上提出运用横向市场补偿,依照市场化规则对生态环境破坏者进行惩戒,对环境保护者进行奖励和补偿等。同时,以《水土保持法》和《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为核心进行完善修订,在其他环境保护相关法律中体现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有关具体规定,增加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等,重构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体系。最后,强化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控,确立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提高水土保持监测、监督能力等,跟进制度保障。

胡朋瑞[4](2019)在《嫩江流域水资源调度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嫩江为松花江北源,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河流自北向南流经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吉林省三个省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灌溉面积不断扩大,嫩江流域需水量将持续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为了缓解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较大压力,必须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逐步实现流域水资源的整体调控。本文以嫩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针对嫩江水资源调度工作流程,深入分析了水资源调度系统需求,构建流域水资源调度模型,设计系统功能框架,构建了嫩江水资源调度决策支持系统。本文首先介绍了嫩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概况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梳理了嫩江流域的水系、水库、水文站、汇水区、用水单元、取水口、行政区、水资源分区、水资源计算分区等实体的数量、所在位置及相互关系,构建了水资源网络概化图,并对流域实体配置了相应的算法,完成了嫩江流域模型的构建。然后,结合嫩江水资源调度工作流程,对嫩江水资源调度决策支持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并设计了符合实际调度工作需求的综合展示、调度情势、常规调度和决策会商四大模块,并对各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综合展示是对松辽流域当前整体的水利工程基础信息、水资源监控信息和总体调度情势进行展示。水资源调度情势以文字、表格、图表、图形、图像、影像等方式展示与调度方案相关的,并不断更新的各类实际和计划信息。水资源调度方案编制主要服务于调度计划的编制、管理和比选。决策会商主要为水资源调度方案的决策会商、会商指令管理、历史会商信息查看等提供支撑。最后,以2018年年度调度方案编制为例介绍了系统的应用,通过来水预报、用水申报、供需平衡计算等验证了系统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蔡凌[5](2017)在《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方法及决策支持系统构建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问题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另一方面,国内外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频发,对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员安全及生态环境等都产生了严重危害。因此,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处置技术研究对保障社会安定和人员安全、维护经济发展环境都有着重要意义。但就目前情况而言,由于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十分复杂,相关研究仍然较为匮乏,应急方法及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成果有限,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决策支持程度不够。因此对目前常用的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案例、技术及流程进行深入研究,对应急技术进行评估与筛选并构建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对提高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的决策效率,减少经济损失,降低人员伤害风险,避免二次污染都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突发环境事件案例的调研、分析,从应急执行的角度,针对现场应急的技术选择、污染预防、安全保障、环境监测等方面及应急废物处置所包含的废物现场收集、运输、存储,直到最终处理处置等诸多环节的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并首次建立了以高效环境应急管理为导向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全过程管理体系,有效避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废物处理处置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风险。其次,本研究以化学品事故特别是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突发环境事故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现行的危险化学品分类体系进行分析,指出了现行化学品名录及分类体系与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需求间存在的矛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满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及应急废物处理处置工作需求的化学品分类体系。最后,在化学品分类体系构建完成的基础上,采用归纳法对各种应急技术进行归类、总结和适用性分析;采用演绎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对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情形及各种情形下产生的应急废物性质进行了分析预测,并进而针对各种污染情形提出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选择方案及应急废物处理处置技术选择方案,构建完成了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污染处置技术库,该成果是对原有相关成果的深化与完善。其三,本研究建立了以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相结合的技术评价方法,用于评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应急废物处置技术或技术方案。在选取评价技术指标时,综合考虑现场应急技术应用及应急废物处置技术应用的特征与需求后,选取了技术性能、环境影响、经济成本、社会影响等指标作为一级评价指标,进而构建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该方法为首次建立的简便快捷的技术评价方法,兼具层次分析法的综合性及专家打分法的针对性和快捷性,并规避了两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其评价结果可用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技术或应急技术方案的选择。同时,本研究立足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工作需求,以化学品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决策为主要研究方向,为提高该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效率,本研究在综合前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技术、模拟分析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技术进行了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构建的研究,构建的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了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污染情况预测,应急处置技术方案生成,多方案比选等功能,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了预测结果的可视化表达,该系统的应用可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具有极大的实用意义。最后,本研究相关成果在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应急过程中进行了应用,经受了实践的检验,为该次事故的应急及事故产生的高浓度含氰废液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技术支持。

陈琳健[6](2016)在《景德镇市综合洪水风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开发方案研究》文中指出景德镇市计划待浯溪口水库建成运行后,通过“堤(墙)结合的防洪工程体系”,使景德镇的防洪标准基本达到50年一遇。但若不能实现防洪工程体系的合理调度和科学管理,其综合效益也很难得到充分发挥,景德镇同样可能面临较大的防洪风险。目前,景德镇在防洪减灾工作中的风险意识仍然有待提高,整体上尚未形成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有效协调的规划与实施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景德镇防洪减灾综合能力的提升。在诸多非工程措施中,水雨情信息的监测及传输、实时洪水预报、洪水预警、防洪调度及会商等是实现洪水风险管理的最有效工具。建设一套完善的景德镇市洪水风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为提高景德镇市洪水风险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需求迫切,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对景德镇市综合洪水风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开发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内容包括综合洪水风险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景德镇市水情监测与处理、流域实时洪水预报模型开发、城市雨洪模型开发、洪水淹没要素计算模型开发、浯溪口优化调度方案编制、建立洪灾经济损失分析方法及洪水应急预案和响应规程更新等,经分析,景德镇市综合洪水风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可更好地服务于水雨情信息、防汛预警、灾情损失评估等防汛工作的要求,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支撑。

张蓉[7](2014)在《大连市防洪减灾决策支持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世界范围内,洪涝灾害向来是典型且容易造成损失巨大的重大自然灾害,在我国尤其如此,洪灾几乎在每年均造成难以计数的损失。大连市作为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城市,洪涝灾害亦严重困扰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随着新方法、新技术和治水观念的转变,防洪非工程措施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防洪非工程措施的核心内容,防洪减灾决策支持系统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开发应用,并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然而,作为我国较发达的城市,大连市至今仍没有一套完整的面向整个大连市的防洪减灾决策支持系统,已经在事实上严重影响了大连市防洪调度决策的科学性与时效性,因此,研究设计与新技术新环境相适应的大连市防洪减灾决策支持系统是目前大连市亟待解决的课题,实际上,该课题已经被列为大连市水务现代化的核心建设内容。本文以大连市防洪规划课题为工程背景,重点研究设计与当今计算机及其网络新技术相适应的大连市防洪减灾决策支持系统,为系统的实施提供科学蓝本。具体的设计成果如下:(1)通过对国内外设计与研究现状及趋势的综合分析,提出本课题的综合需求。(2)在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总体设计,在其中,对系统的总体框架、系统的逻辑结构、技术架构和系统流程进行了详细设计。(3)提出8个子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4)对系统中拟采用的关键技术进行梳理和总结。(5)对本设计的进展和不足进行归纳和总结。本文的创新性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按照“两台一库”的设计理念,提出将企业服务总线技术应用于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的平台构建之中,对原有各异构防洪系统进行合理集成,使原系统的各项功能以服务的方式通过网络提供给相关人员调用,满足原有系统功能的重复高效利用。(2)将数据仓库技术应用到各类异构数据库的集成之中,形成规范统一的大连市防洪综合数据库,为各类业务应用系统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撑,并通过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技术对防洪数据进行高效分析,使防洪数据信息利用最大化。(3)引进工作流技术于系统的集成之中,将系统的各部分功能组件化,通过定义良好的工作流模型,以松耦合的方式将各部分功能模块组织起来,保证部分业务应用的稳定自动化运行,满足“低耦合、高内聚”的设计思想。(4)将WebGIS中部分功能模块集成于整体的应用支撑平台之中,满足上层业务应用系统的调用,在防洪调度系统中能够对洪水的演进、淹没情况进行多维可视化模拟,对信息的查询能够基于空间矢量地图等。

叶碎高,何斌,彭安帮,周惠成,康海贵[8](2012)在《信息融合技术在防洪决策中的应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流域防洪调度决策是一个庞大的复杂巨系统问题,需要利用信息融合技术对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的多信息源、多媒体、多格式的防洪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以便为分析防洪领域的模型、专家、决策人员提供及时、可靠、高效的信息。现以信息融合技术为基础,分析了信息融合技术特点及其在防洪决策领域中的应用需求,并提出了防洪信息的融合结构,包括防洪信息融合的层次、拓扑和体系结构等;归纳指出了信息融合技术在防洪决策中应用的关键环节,即融合系统、数据管理和融合算法,并对其应用研究情况进行了论述分析;最后指出了信息融合技术在防洪决策中应用的发展趋势。

杨军[9](2012)在《基于虚拟地理环境的洪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世界上洪水灾害频繁发生且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所处的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另一方面是东亚季风气候作用的结果,频繁发生的洪水灾害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十分重视江河流域的洪水灾害的治理与防治,不断地新修各种拦水大坝和蓄洪水库等防洪工程,洪水灾害的泛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随着我国人口规模、毁林开荒与围湖造田等现象的不断增加,我国防洪形势仍然处于灾害出现的频率高、损失大的被动局面。从人类与洪水灾害斗争的历史来看,单纯依靠防洪工程措施阻止洪水灾害永不发生是不可能实现的,人类社会必须顺应洪水发生与发展的规律,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防洪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手段,才能有效地实现对洪水灾害的管理与防治。本文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总结了前人研究成果,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构建了防洪虚拟三维地理环境,结合水利数学模型,实现了洪水灾害的查询、预报、仿真等,为防洪决策者提供了直观、形象的辅助决策支持。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洪水灾害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全面研究与总结。从洪水灾害的概念、特点、发生与发展的成因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梳理,提出了洪水灾害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涉及到洪水地理环境中的多个方面。最后,研究结合了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与优势,介绍了洪水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与体系,从而为洪水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研究了洪水灾害模拟模型的理论基础。洪水灾害的形成经过了流域产流、坡面汇流、河道演进、漫堤与溃坝等几个阶段,针对这几个阶段进行了数学理论模型的研究与分析。选用这些模型产品化实现较好的MIKE系列软件进行了理论到实践的全面研究,分别介绍了模拟流域产流的MIKE NAM水文模型、模拟河道及滩地洪水演进的MIKE11和MIKE21水动力模型,并对模型的构建资料和校正进行了研究。再次,研究洪水三维地理环境构建理论与构建。防洪三维地理环境的构建主要利用了当今较为流行的Skyline三维软件平台,介绍了基于SFS的技术原理和构建三维地理环境的基础模块。利用研究流域的数据作为基础,对洪水虚拟三维地理环境构建进行了尝试。最后,完成较为全面的洪水决策支持系统结构的研究与设计。在总结前人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上,从决策支持的实用性功能出发,对洪水决策决策支持系统的体系架构进行了设计尝试。系统分解为信息服务和决策业务两大类,然后对系统数据库的建设和各个子系统模块进行了架构设计,并对相关功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说明。基于虚拟地理环境的洪水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是在总结与借鉴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做的一次初步设计,由于个人能力等多方面原因,有许多地方可能还需要仔细的研究,将在以后工作和实践中继续完善。

陆兵[10](2012)在《不辱使命 克难奋进 推进龙江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文中研究说明(2012年2月16日)同志们:这次会议是在国家和我省大兴水利,水利改革发展迎来重大机遇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国家和我省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表彰先进,总结回顾2011年水利工作,分析研判水利改革发展形势,全面部署2012年水利工作。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维峰副省长莅临会议,

二、黑龙江省防洪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问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省防洪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洪水灾害恢复力测度及其对农业种植结构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立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恢复力概念辨析
        1.3.2 洪水灾害恢复力研究
        1.3.3 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研究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区域洪水灾害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1 研究区域
        2.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分区
        2.1.2 气候及地形地貌特征
        2.1.3 水资源特征
        2.1.4 经济及土地利用特征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2.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3.2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布
        2.3.3 评价指标内涵解析
        2.3.4 指标筛选数据处理
        2.3.5 指标层信息筛选—R聚类
        2.3.6 聚类数目合理性验证—K-W检验
        2.3.7 指标信息含量最大化
        2.3.8 指标体系合理性判定
        2.3.9 指标筛选流程
    2.4 结果与分析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3 区域洪水灾害恢复力时空变异特征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投影寻踪模型
        3.1.2 改进遗传算法
        3.1.3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3.1.4 风驱动优化算法
        3.1.5 风驱动优化投影寻踪模型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洪水灾害恢复力评价标准
        3.2.2 洪水灾害恢复力时空变异特征分析
    3.3 讨论
        3.3.1 模型参数设置
        3.3.2 模型性能测试
        3.3.3 模型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洪水灾害恢复力约束下区域农业种植结构驱动机制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熵权法
        4.1.2 灰色关联法
        4.1.3 综合测度模型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洪水灾害恢复力关键驱动因子识别
        4.2.2 洪水灾害恢复力驱动力分析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洪水灾害恢复力约束下区域种植结构优化模型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多目标优化
        5.1.2 相关参数预测模型
        5.1.3 模型求解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相关参数预测分析
        5.2.2 种植结构优化结果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知识图谱在水资源系统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1.2.1 知识图谱及其在文献计量分析中的应用
        1.2.2 知识图谱在水资源问题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知识图谱在水旱灾害风险防控研究中的应用
    2.1 文献计量分析
        2.1.1 文献发表时间分布
        2.1.2 文献发表学科和期刊分布
        2.1.3 文献代表作者分析
    2.2 研究热点聚类结果分析
        2.2.1 水旱灾害管理
        2.2.2 灾害风险防控
        2.2.3 灾害脆弱性
        2.2.4 灾害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知识图谱在水资源集对分析中的应用
    3.1 集对分析中的文献计量分析
        3.1.1 文献发表时间分布
        3.1.2 文献发表学科和期刊分布
        3.1.3 着者分析
    3.2 集对分析中的研究热点聚类结果分析
        3.2.1 理论分析
        3.2.2 评价与预测分析
        3.2.3 决策分析
    3.3 水资源集对分析中的研究热点聚类结果分析
        3.3.1 水资源集对分析理论研究方面
        3.3.2 水资源集对评价与预测研究方面
        3.3.3 水资源集对决策研究方面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知识图谱在水资源承载力中的应用
    4.1 水资源承载力中的文献计量分析
        4.1.1 文献发表时间分布
        4.1.2 文献发表学科和期刊分布
        4.1.3 着者分析
    4.2 水资源承载力中的研究热点聚类结果分析
        4.2.1 国内研究热点分析
        4.2.2 国外研究热点分析
    4.3 基于五元联系数的减法集对势水资源承载力趋势分析研究
        4.3.1 五元减法集对势
        4.3.2 基于五元减法集对势的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趋势分析
        4.3.3 基于五元减法集对势的黑龙江省水资源承载力趋势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知识图谱在着名水资源学家学术研究中的应用
    5.1 文献计量分析
        5.1.1 文献发表时间分布
        5.1.2 文献发表学科和期刊分布
        5.1.3 高被引文献分析
    5.2 研究热点聚类结果分析
        5.2.1 研究的第一阶段
        5.2.2 研究的第二阶段
        5.2.3 研究的第三阶段
        5.2.4 研究的第四阶段
        5.2.5 研究的第五阶段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3)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油气资源开发
        2.1.2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
        2.1.3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
        2.1.4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
    2.2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基本构成要素
    2.3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2.3.1 外部性理论
        2.3.2 公共产品理论
        2.3.3 稀缺性理论
        2.3.4 生态价值理论
        2.3.5 生态伦理理论
    2.4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机理
        2.4.1 基于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视角的分析
        2.4.2 基于补偿主体行为选择视角的博弈分析
        2.4.3 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国内外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及实践分析
    3.1 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现状分析
        3.1.1 中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沿革
        3.1.2 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现状
        3.1.3 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特点
        3.1.4 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问题分析
    3.2 中国油气企业水土流失防治实践分析
        3.2.1 防治措施
        3.2.2 防治效果
    3.3 国外政府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实践分析
        3.3.1 国外政府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实践
        3.3.2 对我国的启示
    3.4 小结
第4章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的区域特征及影响表现
    4.1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的区域特征
        4.1.1 中国水土流失的总体特征
        4.1.2 东北部油气田所处区域水土流失特征
        4.1.3 中部油气田所处区域水土流失特征
        4.1.4 西北部油气田所处区域水土流失特征
        4.1.5 西南部油气田所处区域水土流失特征
    4.2 油气资源开发作用于生态因子的影响表现
    4.3 油气资源开发建设期和开采期对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分析
        4.3.1 两阶段的工作内容
        4.3.2 两阶段的影响表现
        4.3.3 两阶段的影响比较
    4.4 小结
第5章 油气资源开采期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估算
    5.1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估算依据
    5.2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
        5.2.1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
        5.2.2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5.2.3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方法
        5.2.4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结果
    5.3 油气资源开采期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
        5.3.1 参数的确定
        5.3.2 估算方法
        5.3.3 结果与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优化策略及保障
    6.1 优化的基本原则
    6.2 优化的目标
    6.3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优化策略
        6.3.1 明确补偿主体
        6.3.2 确认补偿客体
        6.3.3 确定补偿标准
        6.3.4 拓宽补偿途径
        6.3.5 增加补偿方式
        6.3.6 重构法律制度体系
    6.4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保障措施
        6.4.1 强化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控
        6.4.2 确立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
        6.4.3 提高水土保持监测能力
        6.4.4 增设地方油气环保专门监督机构
        6.4.5 搜集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相关信息
        6.4.6 监督水土保持相关费用使用效果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嫩江流域水资源调度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水资源调度研究进展
        1.2.2 水资源调度系统研究进展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流域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河流水系
        2.1.4 水文气象
    2.2 社会经济
    2.3 水利工程
    2.4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2.4.1 水资源分区
        2.4.2 水资源量
        2.4.3 水资源可利用量
        2.4.4 水资源开发利用
3 流域模型构建
    3.1 数据汇集
    3.2 网络概化图构建
    3.3 实体算法配置
    3.4 水文站网配置与管理
    3.5 模型成果
4 系统设计
    4.1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4.2 系统总体设计
    4.3 水资源调度工作综合展示
    4.4 水资源调度情势
    4.5 水量调度
        4.5.1 调度方案管理
        4.5.2 调度方案比选
        4.5.3 年调度方案编制
        4.5.4 年调度计划修正
        4.5.5 实时调度计划
    4.6 水资源调度方案决策会商
5 系统开发与实现
    5.1 系统开发
        5.1.1 总体框架
        5.1.2 技术架构
        5.1.3 关键技术
    5.2 系统可视化设计
    5.3 系统功能实现
        5.3.1 来水预报
        5.3.2 用水计划申报与核定
        5.3.3 供需平衡计算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方法及决策支持系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情况与研究进展
        1.2.2 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现状
        1.2.3 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应用现状
    1.3 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全过程管理研究
    2.1 引言
    2.2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流程分析
    2.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全过程管理流程
        2.3.1 应急废物处置准备工作
        2.3.2 应急废物的现场收集
        2.3.3 应急废物的运输管理
        2.3.4 应急废物的厂内管理及处理处置
    2.4 加强应急废物处理处置管理能力建设的相关建议
        2.4.1 地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建议
        2.4.2 应急废物处置企业应急能力建设建议
        2.4.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研究建议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库构建
    3.1 引言
    3.2 适于突发事件应急的化学品分类研究
        3.2.1 我国危险化学品分类体系的衍变
        3.2.2 适于突发事件应急的危险化学品分类
    3.3 突发环境事件污染情形及后果分析
        3.3.1 突发环境事件污染情形分析
        3.3.2 突发环境事件污染情况预测
    3.4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及废物产生情况分析
        3.4.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废物产生情况分析
        3.4.2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适用性分析
    3.5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库构建
    3.6 本章小节
第4章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技术评价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评价方法的确定
        4.2.1 常用技术评价模型应用特点分析
        4.2.2 应急技术评价方法的确定
    4.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评价方法构建
        4.3.1 评估指标选取的原则
        4.3.2 评价指标体系整体逻辑层次性原则
    4.4 技术评价方法建立
        4.4.1 层次结构模型构建
        4.4.2 制定专家评定表
        4.4.3 技术评价方法计算
        4.4.4 应急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评价评分准则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构建
    5.1 引言
    5.2 系统需求分析
        5.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5.2.2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5.3 系统结构
        5.3.1 系统体系结构
        5.3.2 系统功能结构
    5.4 系统设计
    5.5 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5.5.1 文件管理模块
        5.5.2 处置单位信息检索模块
        5.5.3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污染情形预测模块
        5.5.4 事故应急处理处置技术方案生成与比选模块
        5.5.5 事故应急废物处置运输最佳路径选择模块
        5.5.6 事故应急法律法规标准查询模块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含氰废液应急处置案例研究
    6.1 引言
    6.2 事故概述
    6.3 需求分析
    6.4 含氰废液处理处置单位选择
    6.5 含氰废液处理处置的全过程管理
        6.5.1 含氰废液现场收集管理
        6.5.2 含氰废液转运管理
        6.5.3 含氰废液接收管理
        6.5.4 含氰废液应急处置管理
    6.6 含氰废液处理处置过程
        6.6.1 含氰废液处理技术选择
        6.6.2 含氰废液处理技术选择
    6.7 综合性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参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示范
        6.7.1 基于危险废物处理设施的高浓度含氰废液处理技术研究
        6.7.2 高浓度含氰废液快速分析平台构建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
    7.1 研究总结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库
附录B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操作指南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景德镇市综合洪水风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开发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现状
    1.3 景德镇市防洪工作概况
        1.3.1 自然地理
        1.3.2 水系概况
        1.3.3 水利工程概况
        1.3.4 洪水特性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图
第二章 综合洪水风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设计原则
        2.1.1 设计原则
        2.1.2 流程设计
    2.2 系统总体逻辑结构设计
    2.3 洪水风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逻辑框架
        2.3.1 主要子系统功能
        2.3.2 总体框架
    2.4 系统设计开发所使用的关键技术
        2.4.1 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 Bus)技术
        2.4.2 数据仓库技术
        2.4.3 工作流技术
        2.4.4 Web GIS技术
    2.5 洪水风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数据库设计
        2.5.1 数据库设计
        2.5.2 数据库的组成
        2.5.3 新建数据库
        2.5.4 建库原则
第三章 景德镇市洪水风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新模型开发
    3.1 流域实时洪水预报模型开发
        3.1.1 需求分析
        3.1.2 研究内容
        3.1.3 预报使用站点选择
        3.1.4 流域洪水预报模型
        3.1.5 关键支撑技术
        3.1.6 技术指标
    3.2 城市雨洪模型开发
        3.2.1 需求分析
        3.2.2 研究内容
        3.2.3 城市雨洪模型
    3.3 洪水淹没要素计算模型开发
        3.3.1 需求分析
        3.3.2 研究内容
        3.3.3 漫坝洪水淹没计算模型
        3.3.4 溃堤洪水淹没计算模型
        3.3.5 防洪工程体系联合调度和不同区间来水组成的淹没计算
    3.4 洪灾经济损失评估模型开发
        3.4.1 需求分析
        3.4.2 研究内容
        3.4.3 洪灾损失评估方法
        3.4.4 洪灾损失评估模块开发
第四章 洪水风险决策支持系统已有子系统的完善与优化
    4.1 水情信息监测与处理系统的改造升级
        4.1.1 需求分析
        4.1.2 建设内容
        4.1.3 方案设计
    4.2 浯溪口水库调度方案的优化
        4.2.1 需求分析
        4.2.2 水库调度研究内容
        4.2.3 水库调度模型开发
        4.2.4 水库调度结果评价指标
    4.3 洪水应急预案和响应规程更新
        4.3.1 需求分析
        4.3.2 建设内容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大连市防洪减灾决策支持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工程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工程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现状
    1.3 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趋势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图
2 系统设计原则及内容
    2.1 系统设计原则
    2.2 需求分析
        2.2.1 数据需求
        2.2.2 功能需求
        2.2.3 性能需求
    2.3 设计内容
3 系统总体设计
    3.1 总体框架
    3.2 系统逻辑结构
    3.3 技术架构
    3.4 系统流程
4 各子系统设计
    4.1 防洪预警系统设计
        4.1.1 需求分析
        4.1.2 设计内容
        4.1.3 系统流程
        4.1.4 功能设计
    4.2 防洪信息服务系统设计
        4.2.1 需求分析
        4.2.2 设计内容
        4.2.3 系统流程
        4.2.4 功能设计
    4.3 防洪预报系统设计
        4.3.1 需求分析
        4.3.2 设计内容
        4.3.3 系统流程
        4.3.4 功能设计
    4.4 防洪调度系统设计
        4.4.1 需求分析
        4.4.2 设计内容
        4.4.3 系统流程
        4.4.4 功能设计
    4.5 防洪会商系统设计
        4.5.1 需求分析
        4.5.2 设计内容
        4.5.3 系统流程
        4.5.4 功能设计
    4.6 防洪组织管理系统设计
        4.6.1 需求分析
        4.6.2 设计内容
        4.6.3 系统流程
        4.6.4 功能设计
    4.7 防洪综合数据库系统设计
        4.7.1 需求分析
        4.7.2 设计内容
        4.7.3 结构框架
        4.7.4 数据库管理系统
    4.8 信息采集系统设计
        4.8.1 设计内容
        4.8.2 数据传递流程
        4.8.3 功能设计
5 关键技术
    5.1 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 Bus)技术
        5.1.1 ESB技术概述
        5.1.2 ESB技术应用于支撑平台架构建立
    5.2 数据仓库技术
        5.2.1 数据仓库技术概述
        5.2.2 数据仓库技术应用于综合数据库集成
    5.3 工作流技术
        5.3.1 工作流技术概述
        5.3.2 工作流技术应用于系统集成
    5.4 WebGIS技术
        5.4.1 WebGIS技术概述
        5.4.2 WebGIS技术应用于防汛业务应用系统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信息融合技术在防洪决策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防洪信息融合需求及融合结构
    2.1 防洪信息融合需求分析
        ① 防洪信息具有不可分割性特征。
        ② 不同手段采集的信息存在冗余、矛盾和不确定性等特征。
        ③ 防洪信息处理系统复杂, 涉及资源众多。
    2.2 防洪信息的融合结构
        2.2.1 防洪信息融合的拓扑结构
        2.2.2 防洪信息融合的层次结构
        ① 数据级融合。
        ② 特征级融合。
        ③ 决策级融合。
        2.2.3 防洪信息融合的体系结构
3 信息融合技术在防洪决策中应用现状
    3.1 防洪决策支持系统
    3.2 防洪数据管理
    3.3 融合算法
        3.3.1 关联规则
        3.3.2 神经网络
        3.3.3 粒子群算法
        3.3.4 模糊优选
4 信息融合在防洪决策中应用的发展趋势
    4.1 信息融合基础理论研究
    4.2 信息融合算法研究
    4.3 信息融合质量评估技术
5 结语

(9)基于虚拟地理环境的洪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3 研究进展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技术路线
第2章 洪水决策支持系统理论基础
    2.1 洪水灾害概述
    2.2 洪水决策支持系统理论基础
第3章 洪水预报与洪水淹没数学模型系统
    3.1 洪水预报理论基础
    3.2 洪水预报模型
第4章 洪水虚拟地理环境的理论基础与构建
    4.1 构建的理论基础
    4.2 防洪三维地理环境的建立
第5章 基于的防洪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开发
    5.1 系统总体结构与设计
    5.2 系统数据库设计
    5.3 防洪地理信息服务
    5.4 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与建议
    6.3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黑龙江省防洪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洪水灾害恢复力测度及其对农业种植结构影响效应研究[D]. 冯建平.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2]知识图谱在水资源系统分析中的应用[D]. 陈鹏飞. 合肥工业大学, 2020
  • [3]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研究[D]. 刘洋.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3)
  • [4]嫩江流域水资源调度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开发[D]. 胡朋瑞.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5]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方法及决策支持系统构建研究[D]. 蔡凌. 天津大学, 2017(01)
  • [6]景德镇市综合洪水风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开发方案研究[D]. 陈琳健. 南昌大学, 2016(06)
  • [7]大连市防洪减灾决策支持系统设计[D]. 张蓉.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8]信息融合技术在防洪决策中的应用分析[J]. 叶碎高,何斌,彭安帮,周惠成,康海贵.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2(05)
  • [9]基于虚拟地理环境的洪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设计[D]. 杨军. 西南大学, 2012(08)
  • [10]不辱使命 克难奋进 推进龙江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J]. 陆兵. 水利天地, 2012(03)

标签:;  ;  ;  ;  ;  

黑龙江省防汛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