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业发展存在问题的探讨

我国旅游业发展存在问题的探讨

一、对我国旅游业发展存在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杨宏丰[1](2021)在《基于生态足迹的中国省际旅游生态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的实施加快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步伐,国内民众已不再满足于单纯追求物质层面的改善,精神层面的更高需求促进了“大旅游时代”的到来。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型产业,旅游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领头作用,在带动其它产业发展、增加群众就业机会以及促进各地区文化交流等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值得关注的是,旅游业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增长极,更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突破口。然而,在旅游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环境问题依然严重,不仅涉及旅游业本身,与之相关的产业如交通业、餐饮住宿业等同样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因此,在旅游资源丰度和旅游环境生态承载力有限的前提下,如何实现旅游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均衡发展变得尤为关键,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同样具有重大意义。鉴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亟需对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而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就是从旅游生态效率入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借助生态足迹模型对我国30个省区的旅游生态足迹值进行有效测度,在将上述结果值作为生态要素投入的前提下构建了一个新的旅游生态效率指标体系。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同一行业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竞争关系,因此使用结合了博弈理论的DEA博弈交叉效率模型来测算中国各省区的旅游生态效率值。然后将上述效率值作为省际生态旅游空间差异分析的基础,借助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标准差椭圆两个模型进行旅游生态效率的空间关联特征和演化路径分析。最后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影响旅游生态效率的关键因素,进一步通过效应分解具体研究各变量对于旅游生态效率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并基于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实证研究发现:(1)整体上看,研究期内中国各省区的旅游生态效率发展趋势良好,但个别省区之间表现出较大的差距。从三大地区的角度来看,最终形成了中部地区最优、东部地区紧跟其后、西部地区发展较差的局面。(2)按照旅游生态效率值的大小将研究区域细分为四类,研究期内位于效率最优区、弱优区和非优区的省区数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幅,而位于效率次优区的省区数量呈现出增加态势。(3)空间关联特征方面,我国省际旅游生态效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且这种正相关性随时间逐渐增强,具体表现为效率值大小相近的省区呈集聚态势。(4)标准差椭圆的特征值方面,研究期内效率重心整体表现出由西向东的移动轨迹;椭圆的分布范围先变大再缩小,最后继续呈现出扩大趋势;椭圆的旋转角变化规律则揭示出其存在的东北-西南分布格局。(5)影响因素方面,环境规制对本省旅游生态效率表现出积极且显着的影响,交通可达性和劳动力素质则表现为显着的负向作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素质对周边省区旅游生态效率均表现出显着的负向溢出效应,交通可达性和旅游资源禀赋则表现出显着的正向影响。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有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旅游资源整合效率;合理提高环境规制强度,发挥环境规制空间联动性;积极宣传绿色生态旅游,注重高质量旅游人才培养;重视地区生态旅游差异,实现旅游行业协调发展。

马海鹰[2](2020)在《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演进及模型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催生出的新治理时代,摆脱固化的政府部门结构,通过跨部门协同治理对产业发展和社会诉求做出整体性回应,是新世纪以来多个国家政府改革的新趋势。推进跨部门协同治理也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走向之一。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指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要遵循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回顾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上,政府作用的充分发挥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政府诸多部门协同推进旅游业的治理上。在全域旅游下,发挥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此背景下,加强政府的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研究就显得必要和有价值,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目前整体上显然还较为薄弱。本文溯源了政府跨部门协同的有关基础理论,包括协同理论、治理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明晰了政府跨部门关系中的政府跨部门协同概念,并从政府跨部门协同治理发生的逻辑过程入手,对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四种主要类型,从内外因的角度对演进的过程进行了分析,从而梳理出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有关脉络体系。在对国内外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实践的分析基础上,通过对已有跨部门协同治理的主要典型模型分析,在借鉴优点和分析不足的基础上构建了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分析模型。结合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实际,本文对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政府的旅游行政职能实际上分配于多个部门之中,旅游行政权力的配置变化决定了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难易程度。政府需要在不同层面、环节和领域对旅游业发展采取大量的协同行为,既是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问题,又是如期实现旅游发展目标的需要。不同的政府部门拥有不同的行政资源,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需求,也有进行资源交换的需要。政府管理的碎片化状态不仅直接影响政府服务的效率,也会给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带来权责空档、权责固守、利益冲突等阻碍。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和客体的多变性决定了旅游协同治理有着不同的类型。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聚焦于同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横向关系,在我国同级政府的治理体系中,旅游治理的参与者往往包括多个层面:个体人、旅游行政机构及多种形式的协调机构和机制。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变化对跨部门旅游协同的治理方式提出更多的要求,这就对构建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分析模型提出了需求。在分析已有SFIC模型、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型、公共部门旅游管理模型优点和不足的基础上,明确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应根据不同的情况,明确一般性目标、层次性目标和法律性目标。在明确目标之后,优化的协同方式和协同过程则至关重要,建立决策中枢系统协同、强化等级制职务权威协同、共享等级制组织协同的利益、加强旅游机构的协同能力建设、完善横向协同机制、完善辅助机制等进一步明确了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优化方式。同时,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还需要加强文化、制度和技术支撑,来帮助其运行得更加有效。在构建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县域政府引导推动旅游业发展、出台重大旅游政策、应对旅游突发事件的三个实践案例对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进行了具体分析,进一步说明了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能够有效地推动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叶莉[3](2020)在《空气质量对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入境旅游发展速度放缓,从2012年起,经历了由下降转为微弱增长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我国的空气污染问题备受关注,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的影响逐渐进入学者的研究视域。现有的基于问卷调查的研究表明,空气污染通过游客健康、旅游资源、旅游交通、游客体验、旅游地形象等方式对入境旅游起到负向影响。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语境下,生态环境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空气质量是生态环境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质量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生态环境对入境旅游的影响,因此,在改善空气质量和发展入境旅游双重目标语境下,基于空气质量的影响评价探讨我国入境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空气质量对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主要从以下五方面展开:第一,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我国入境旅游规模与空气质量的时空演化进行量化分析,以期挖掘入境旅游和空气质量时空分布演化特征和规律,为后续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提供经验支撑;第二,基于入境旅游发展的视角,通过运用旅游推-拉理论、旅游吸引物理论和旅游竞争力理论对空气质量是入境旅游的阻力因素还是引力因素的属性特征进行理论辨析,在此基础上,从风险感知、媒体信息影响、空气质量偏好、时间演化、地区差异等路径对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机理进行系统理论分析;第三,以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2004-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观测样本,以PM2.5、PM10、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重等指标作为空气质量的代理变量,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即期效应、调节效应和滞后效应进行全样本的实证检验;第四,在全样本实证的基础上,分别从游客类别、时间演化、地区分类异质性视角对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即期效应、调节效应和滞后效应的差异性特征进行实证检验;第五,基于既有研究成果和本文的实证结果,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范式归纳总结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动力机制。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第一,入境旅游和空气质量状态在时空分布上具有一定的“高—低”或“低—高”对应的时空分布特征。第二,全样本数据表明,在即期影响中,除了PM2.5的负向影响未通过统计显着性检验外,二氧化硫排放强度、PM10的负向效应以及达标天数比重的正向效应均较为显着,空气污染越严重,其作为“阻力”的属性将放大,对入境旅游的抑制作用就越明显,反之,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其“引力”作用就越大,对入境旅游的促进作用就越显着;PM10、PM2.5和二氧化硫排放强度通过旅游资源条件、交通条件、人力资源条件对入境旅游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负向调节效应,达标天数比重则表现为正向调节效应;滞后效应结果表明,二氧化硫排放强度、PM10、PM2.5和达标天数比重变量滞后一期对入境旅游的负向或正向影响并不显着,以往持续大规模的媒体报道并未明显地影响当期入境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空气污染对我国入境旅游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即期负向效应。第三,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的负向影响存在游客类别的异质性特征。在入境旅游市场和国内旅游市场的比较中,即期效应表明,入境旅游市场对PM10和达标天数比重指标更加敏感,PM10污染或者空气质量改善都将引起入境旅游市场规模较大幅度的减少或增加变化;在影响的调节效应中,存在空气污染对旅游的负向或达标天数比重正向调节效应在入境旅游市场更加显着的特征;在滞后效应方面,空气质量对入境旅游影响的滞后效应小于国内旅游,空气质量对入境旅游市场没有产生明显的滞后效应。在外国旅游市场和港澳台旅游市场的比较中,总体而言,空气污染对外国旅游市场的负向影响更明显,表明外国旅游市场对空气污染的风险感知更敏感;但空气质量的调节效应在港澳台旅游市场更加明显,也即港澳台游客对空气污染作用于旅游资源、交通和人力资源的危害风险更加敏感;在滞后效应中,空气质量对两个市场的影响均主要体现在即期效应,并未因以往持续大规模的空气污染舆情报道宣传影响当期旅游决策。第四,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的负向影响存在时间演化的异质性特征。把研究时期划分为2004-2007年、2008-2012年、2013-2017年三个阶段,从各个空气质量指标结果看,尤其核心指标PM2.5作用于入境旅游的结果,无论是即期效应、调节效应,还是滞后效应,均是在2013-2017年这个时间段的负向影响最明显,体现出了2013年雾霾天气爆发且备受关注后,空气污染的舆情报道对入境旅游的负向影响。第五,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的负向影响存在地区差别的异质性特征。在东中西部地区的比较中,尽管各个空气质量的指标影响有所差异,但是总体看,东部地区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的负向影响在即期效应、调节效应和滞后效应都更加明显;在南北方地区的比较中,总体而言,北方地区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的影响在即期效应、调节效应和滞后效应更加明显,空气质量的“引力”作用在南方地区更显着。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认为空气质量具有“阻力”和“引力”双重属性,在空气污染已对我国入境旅游产生负向影响的背景下,本文从加强空气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构建完善包括优质生态产品在内的旅游产品体系、围绕“美丽中国”国家形象进一步完善入境旅游营销推广体系、全方位修炼提升入境旅游吸引力等方面有针对性提出化空气质量“阻力”为“引力”以提振入境旅游之策,以期增强入境旅游的国际竞争力,并促进入境旅游可持续发展。

岳燕祥[4](2020)在《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同时,我国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更为复杂,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仍旧存在,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搅动着全球化的进程;国内“三期叠加”仍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在此背景下,充分发挥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探索经济发展新动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的创新力和竞争力迫在眉睫。伴随着生产要素向旅游业的大量集聚、旅游生产力的日益加强,旅游生产关系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更加广泛而深刻,以及旅游发展中凸显出来的优化产业结构、提质增效中的积极作用,旅游化正成为我国日益重要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城市是一个国家最重要和活跃的组成单元,城市效率反应着一个城市的发展能力,城市的旅游发展与城市效率有着历史性的关联,由此,本研究以城市为切入点,立足城市发展,对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以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具有相同的发展因素,以及城市旅游化通过对城市发展投入、产出因素的影响而对城市效率产生作用,城市效率的认知与实践惯性也作用于城市旅游化发展为支撑,提出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存在时间上的关联关系的假设,同时在论述城市类型和城市定位多样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协同存在空间差异的假设。其次,开展了定性分析。一方面通过文献研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并明确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另一方面由于“旅游化”、“城市旅游化”和“城市效率”本就是三个动态概念,而“城市”则是一个时空交叠的整体,故通过回溯历史,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革下城市与旅游的发展进行了推演。上述研究完善了对相关概念的认知,同时得出: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有着历史性的关联,旅游化是在后工业社会应运而生的一种生产方式,表现为在生产领域中旅游业逐步上升为主导产业,在生活领域中旅游成为人们不能缺少的内容的动态过程。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驱动下的必然趋势,是当下可与工业化并行的有效生产方式,对缓解工业化发展中的伴生问题,以及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和增强人民幸福感具有积极作用。之后,本着科学严谨、逻辑合理与切实可操作的原则,在吸收借鉴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优化的城市旅游化和城市效率指标体系,并分别运用线性权重法和SBM-DEA法测算和分析了我国2007年-2016年间268个地级及以上样本城市的旅游化指数值及增长率和城市效率指数值及增长率,应用协整模型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论证了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在时间维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空间维度,利用四象限分析模型及交叉组合法将城市分类为十六种类型,并对不同类型城市的旅游化发展特征、城市效率特征进行了阐述,同时给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最后,对整个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将研究的创新归纳为优化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指标体系、以城市发展为立足点来研究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依城市类型的差异客观理智地给出不同的旅游化发展建议。从旅游学人的角度,提出三个观点以讨论,分别是:1、旅游化是顺应历史的必然却不是旅游业的一支独大;2、旅游化兼具逆向的表征和正向的效用;3、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适合全面推进旅游化。对相关知识和思想进行创造性探索将是一项长久的使命。同时,从认知的使命角度,总结了研究的局限并对未来研究可拓展的方向进行了阐述。

林汉连[5](2020)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旅游业转型驱动力与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5年,习总书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2016年1月11日,汪洋副总理指出,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业的规模不断地扩大,旅游产品的系统和体系日渐完善,旅游结构的不断调整,市场环境得到了不断地优化。2018年,我国的旅游业收入为5.97万亿元,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综合贡献为9.94万亿元,占GDP比重为11.04%,游客总数达到5539百万人次,增速也一直保持在10%以上,增速保持稳定。2020年,我国以及全球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居民旅游受到限制,旅游业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限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旅游业更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型升级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旅游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首先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旅游业转型驱动力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性上,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旅游供给侧改革的内涵进行分析,结合供给理论和旅游经济学的理论分析,然后研究旅游转型驱动力理论分析;其次,从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中国经济以及国内旅游业发展状况、中国出入境旅游发展状况、中国旅游业消费情况四个角度分析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而分析旅游供给改革的问题;然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转型驱动力影响因素;之后,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中国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并绘制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因果反馈图以及建立相应的系统流图,并通过中国旅游业发展因素模拟未来旅游业发展状况;最后,通过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及实证分析,提出中国旅游业发展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旅游新技术因子、旅游新产业因子、旅游新模式因子、旅游新经营因子、旅游新制度因子对消费者满意度因子皆具有正向影响,以及旅游转型驱动力对消费者满意度具有显着的地正向影响,消费者满意度对消费期待具有正向影响。第二,在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根据系统仿真模型对未来旅游业的发展预测,需要从提升旅游高端供给、加大对旅游R&D与人才的投入、改善旅游资源与环境、旅游制度与管理创新、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等方面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以期推进我国旅游供给侧改革,发展我国旅游业,推进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

王伟[6](2020)在《高铁对我国旅游业发展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交通业是影响旅游系统发展的关键要素。交通业的发展直接影响游客的旅游消费,进而影响区域经济收入水平。随着居民对高质量出行方式需求的提升,高速铁路作为一种便捷的旅游交通工具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首选。高速铁路开通自今,因其四通八达的高速铁路枢纽地位,形成了交通便利的条件,使得我国的旅游消费市场和目的地建设正在发生深层次变革,传统的旅游格局将被打破,这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和机遇。另外,旅游业作为一个关联度较高的产业,可以依靠自身发展带动其它行业的发展,对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有重要贡献作用。因此,针对高速铁路的开通对我国旅游经济发展关系的深入分析,把握高速铁路开通带来的历史契机,积极寻求新的旅游业发展模式,对我国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选取了我国13个省份作为研究主体,深入分析了高铁开通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子问题:一是高铁开通对我国旅游收入动态影响分析,二是高铁开通对我国居民出游率的影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分析的主要内容与得出的结论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验证了高铁开通对研究主体的旅游业发展有显着的影响关系。本文以高铁开通与否作为虚拟变量,分别与所选取的指标相乘,构建模型对比高铁开通前后对所选省份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二,以省级层面的旅游收入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VAR模型分析高铁开通对旅游收入的动态影响关系。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对旅游收入存在动态影响,首先对变量做单位根检验,发现序列非平稳,对变量做差分之后发现序列平稳,并且通过协整检验发现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根据AIC和SC值的结果以及稳健性检验,发现模型在滞后第4期的时候最佳。进一步分析高铁开通与旅游收入之间相互的动态冲击效果,高铁开通对旅游收入短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旅游收入的影响具有滞后性。第三,以省级层面的居民出游率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Tobit面板数据模型,分析高铁开通对居民出游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之前景区吸引度、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及服务价格、旅行社个数、星级饭店个数这4个变量对居民出游率影响系数较小,高铁开通之后这4个变量提升了居民出游率,说明高铁开通之后对居民旅游率有显着的影响效应。

吕腾捷[7](2020)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促进 ——基于效率分解视角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低增速”“高质量”的战略定位要求不断深入,旅游产业在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下的“供给侧改革”更加紧迫,这就要求对长久发展中更关注于规模总量这一视度进行转变,结合新视角对旅游企业和地区间的相关性进行协调。效率评价是一种能够对企业的管理能力以及生产效率进行提升的运行手段。在效率层面基础上来分析我国旅游行业效率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并对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道路进行重点审视,有利于旅游产业由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和科技驱动。本研究具体结合2002-2017年间的面板数据,综合三阶段DEA模型、超效率-SBM模型、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和Tobit回归等方法,深层次分析31个省份旅游产业、行业效率变化以及效率相关核心因素影响情况,同时对驱动效率变化特征的机制原因进行研究。最终研究获得的结果能够给各地区旅游行业在对投入资源不足或者过剩问题的判断提供定量基础,通过对各省区域间的旅游产业地区变化情况进行展示,协助各个地区形成提高旅游产业效率的最优化改善路径,也给企业科学性投资提供具体手段和依据,破除旅游业在发展中可能存在的不科学问题。首先,本文总共分八章,分别从产业整体,产业内部,产业外部系统展开宏微观视角结合的讨论。首先,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效率数值是1地区中的旅游产业效率以及四大主要行业效率情况进行测算;其中结合Tobit模型识别并分析影响我国旅游产业效率的因素;再次,利用、条件和绝对收敛检验对我国旅游产业效率的区域内变化趋势进行探讨;最后,在考虑碳排放角度下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我国旅游产业效率的动态性变化进行分析。其中,第一、二章的写作,以国内外研究旅游产业效率的相关文献和理论整理分析为基础,了解到目前研究资料还具有一系列不足之处,具体涉及到:没有针对新时期高质量发展需求下旅游产业效率在我国范围内的变化情况进行长期探究;没有针对智能信息化发展以及绿色环保的经济发展要求影响下旅游产业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探究;没有针对现阶段旅游产业效率的变化趋势进行探究等。针对上述不足,本文以实证分析我国31个省份中的旅游产业效率作为核心内容,构建了旨在为我国旅游产业效率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研究依据的写作框架。其次,第三章实证分析,通过综合对比三阶段的DEA与超效率SBM模型测算我国31个省的旅游效率,发现我国各省市旅游技术效率差异非常明显,全国旅游效率发展不均衡,从区域差异来看,各省的旅游产业效率水平差异大。旅游效率较低地区,如西藏、甘肃、内蒙古等地区的发展潜力还是十分巨大的,这些地区旅游业中的信息化要素的投入还是相对不完善的,因此,适当加强信息化建设可能会有效提升这些省份的旅游产业效率水平。至于处于高效率和旅游产业效率水平较高的地区,例如北上广深,以及川渝、湖南等地区,旅游产业增长中信息化的投入相对饱和,所以信息化对这些省市旅游产业效率的贡献相对低一些。再次,第四章从旅游产业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通过文献回顾选取影响我国旅游产业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丰富程度、交通便利程度以及信息化发展水平,当地居民文化程度以及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影响。因为旅游产业效率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差异性,通过对影响旅游产业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到,旅游产业效率受到对外开放程度和居民文化水平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受到其他四种变量的影响比较明显。这四个变量中除了交通便利程度不显着负相关,其他三者均呈现出明显正相关性。之后,第五章对旅游效率区域差异性研究,分四大区域对旅游效率演变趋势的分析,结果发现旅游产业效率在我国东、西部范围内具有s收敛,中部和东北部区域较为平稳收敛性不显着,效率呈现分散状态。进一步检验发现,除东北地区外,我国其他范围旅游效率具有绝对b,说明我国旅游产业效率在东、西部范围内旅游效率增长呈现收敛状态,同时其内部具有的差异性也在不断降低。而在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存在绝对或条件??收敛,其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对其收敛效应产生较大的影响。对比两个控制变量可知,相比经济发展水平(EDL)的估计系数而言,四个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程度(REL)估计系数更大。然后,第六章将旅游整体产业效率进一步深入,具体到景区、旅行社、交通和酒店是旅游产业的四大核心行业,四大行业旅游效率分解特点具有复杂性,且四个核心行业中的旅游效率测算结果不具有显着关联性,从综合效率层面上来说,全国景区行业中的实际产出在理想产出中所占比例最低,整体旅游对其产生的影响作为明显,综合效率年份波动性比较强;酒店行业中的实际产出情况最为良好,旅游效率均值相较其他产业比较高,具有一定稳定性;旅游社效率则处于居中地位,旅游交通效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并趋于稳定的状态。接着,第七章中考虑到不能仅测算“好产出”下的旅游效率,应当结合“坏产出”即碳排放条件下的旅游产业效率,所以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对旅游生态效率进行了考察。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虑碳排放下,天津,川渝,云贵这六个省份整体效率与不含碳排放的结果相比表现出相对提升的情况。另外,在2010年之后,大多数省份整体效率相对不考虑碳排放的情况提高较多,但是,近2015-2017年又呈现小幅效率下降的情况;与之不同的是,西部地区,如青海,宁夏在2010-2017年旅游产业综合效率情况相较未考虑碳排放的情况表现出提高的趋势。从全要素生产率角度来看,考虑碳排放的旅游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相较不考虑的情况而言出现了明显的效率差异,具体从“碳排放量”特征最显着的六个省份情况来看,全要素生产率上海和海南和山东三个省份处于上升趋势,天津,西藏又不同程度的下降,北京基本不变。最后,第八章结论与政策建议部分,通过梳理理论研究对数据的经济性结论进行探讨,并总结出政策建议。明确论文中存在的不足指出并进一步展望未来需要继续深入研究方向。

张江峰[8](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指出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李丽霞[9](2019)在《中国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时空演变、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文中提出目前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需求最旺盛的产业之一,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数据,2017年旅游业对全球GDP的贡献接近10%,并为国际社会创造了10%的就业机会。旅游业在提振经济、消除贫富差距、增加地区就业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一直以来旅游业都是以“无污染、低能耗”的产业形象示人,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已经越来越不容忽视,旅游游憩活动、旅游住宿餐饮和旅游交通等所产生的碳排放正在对旅游目的地产生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目前国际旅游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达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8%,由此可见,旅游业并不是大家所公认的绿色产业,大规模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往往使其比许多其他产业的碳排放更为密集。因此,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消除旅游业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不断提高旅游资源的产出效率以及推进旅游业的高质量绿色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这一思考,笔者将学术界研究经济绿色増长问题最重要的工具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引入旅游业领域,期望通过对中国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具体实证研究来衡量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效率和质量,充分认识我国旅游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积极探求促进我国旅游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本研究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相关文献,发现无论是在测度方法还是在研究内容上,中国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深入。在此基础上,笔者构建了中国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指标体系,全面估算了2000——2016年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业发展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并运用混合径向的EBM模型结合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以及Maxdea7.0软件对中国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在对测算结果进行分析时,还结合旅游生命周期理论分析比较了全国各区域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和变化规律,并对中国旅游业领域是否存在“波特假说”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其二,笔者运用Arc GIS10.3软件从空间上对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业历年来的累积相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进行了时空演变过程分析,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检验了中国各省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相关性,之后又在分析中国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最后,笔者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提升中国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具体路径。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了如下结论:(1)2000——2016年全国旅游交通碳排放占整个旅游业碳排放总量的81.7%,且碳排放较高的地区大多数集中在中国的东部省份;2000——2016年全国旅游交通能耗占整个旅游业总能耗的比重为74.7%,是旅游业总能耗的主要来源,旅游活动能耗在旅游业总能耗中的比重正逐年提升,旅游住宿能耗比重则在逐年下降。(2)中国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在十七年间是总体上升的,总平均增长率为7.1%,其中,由技术效率(EC)带动的增长率为1.2%,由技术进步贡献的增长率为7.3%,中西部地区的平均增长率大于全国总平均增长率,而东部地区的总平均增长率则位于全国平均线以下。(3)历年来不考虑环境因素的传统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要普遍大于考虑环境因素的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在中国旅游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和特征,在“探查阶段”处于下降的状态,在“参与阶段”处于波动上升的状态,在“发展阶段”处于先下降、后上升的“U”曲线变化状态。(4)中国旅游业平均累积相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东北相对偏高、中部和东南部居中、西北偏低的格局,局部呈现高低相邻的特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不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基本上是相互独立的,不受邻近区域的影响。进一步对其做局域相关性检验发现,其局域相关性也非常不显着,并不存在明显的聚集效应。(5)第三产业占比、城镇化率、技术市场成交额GDP占比能够显着正向影响中国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旅游收入人数比、万元GDP能耗、政府污染治理投资GDP占比、交通密度显着负向影响中国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代表技术进步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对外开放程度变量的回归结果不显着。将旅游收入人数比、政府污染治理投资GDP占比分别作为核心变量进行门槛回归,结果显示两者对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都呈“U”型曲线的左半边变化特征,即旅游收入人数比对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随着该变量的不断增大而逐渐缩小,政府污染治理投资的GDP占比对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也随着该变量的增长而减弱。据此笔者推测,我国旅游业目前可能正处于“波特假说”的前半期发展阶段,环境管制下我国旅游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虽然有所下降,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生产率的下降正在逐渐消失,并最终会迎来“U”型曲线拐点,进入“波特假说”的后半期发展阶段(即“U”型曲线的右半边)。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从政府、行业和社会公众等三大视角出发,提出了绿色理念引导、绿色政策推进、绿色金融支撑、绿色管理督导,绿色产业融合、绿色制度建设、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项目示范,全域旅游概念普及、绿色旅游需求引导、全民绿色教育推进等优化提升中国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具体路径。

常美龄[10](2019)在《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对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不断增长,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成为近些年来旅游经济研究中的重要研究主题。而影响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和旅游效益的关键因素是旅游产业结构,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劣决定着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方向。优良的旅游产业结构能够促进一个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反过来拙劣的旅游产业结构也能阻碍区域旅游经济发展速度。然而当前,粗放的旅游产业结构发展模式、低效的旅游经济效率、落后的创新技术发展能力不仅严重阻碍了我国区域旅游整体效益,也导致地区间旅游发展差距越来越大。而且在实际研究中,发现当前我国的区域旅游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平衡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对促进我国区域旅游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具有显着意义。基于此,本文针对我国30个省的旅游产业进行结构分析与评价。分别从横向溢出和纵向创新深化两层面来评价我国旅游产业结构,并针对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与我国旅游经济发展带来的作用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和探讨。由于经济增长存在周期性,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旅游产业结构的变迁在经济波动方面的贡献力,包括趋势性和周期性两个方面。希望能为我国旅游产业今后的可持续发展,稳定以旅游产业为主的区域经济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二、对我国旅游业发展存在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我国旅游业发展存在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足迹的中国省际旅游生态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旅游生态效率概念与相关理论研究
        二、旅游生态效率测算方法的研究
        三、旅游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四、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旅游业发展及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旅游生态效率的相关理论
        一、旅游生态效率的定义
        二、旅游生态效率的目标
    第三节 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一、空间相关
        二、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
第三章 旅游生态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第一节 理论模型与方法
        一、旅游生态足迹模型
        二、DEA博弈交叉效率模型
        三、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
        四、标准差椭圆
    第二节 指标确定与数据来源
        一、生态足迹六大账户
        二、旅游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三、数据来源
第四章 中国省际旅游生态效率实证研究
    第一节 中国省际旅游生态足迹测度结果分析
    第二节 基于生态足迹的中国省际旅游生态效率测度结果分析
        一、中国省际旅游生态效率时序特征评价
        二、中国省际旅游生态效率空间分布特征评价
    第三节 中国省际旅游生态效率空间差异
        一、旅游生态效率空间关联性分析
        二、旅游生态效率空间演化分析
第五章 中国省际旅游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空间计量分析
    第一节 空间计量模型简介
        一、空间滞后模型(SLM)
        二、空间误差模型(SEM)
        三、空间杜宾模型(SDM)
    第二节 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步骤
    第三节 影响因素指标的选取及数据说明
    第四节 空间计量测度结果分析
        一、空间计量模型的检验与选择
        二、旅游生态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
        三、影响因素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分析
        四、稳健性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有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旅游资源整合效率
        二、合理提高环境规制强度,发挥环境规制空间联动性
        三、积极宣传绿色生态旅游,注重高质量旅游人才培养
        四、重视地区生态旅游差异,实现我国旅游业协调发展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2)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演进及模型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实践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3.1 有关行政改革的研究
        1.3.2 有关政府部门间关系的研究
        1.3.3 有关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研究
    1.4 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与研究不足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不足
2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理论
    2.1 理论溯源
        2.1.1 协同理论
        2.1.2 治理理论
        2.1.3 协同治理理论
    2.2 政府中的跨部门关系
        2.2.1 政府跨部门冲突
        2.2.2 政府跨部门协同
    2.3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
        2.3.1 政府介入旅游业的原因
        2.3.2 全球政府旅游协同治理的典型模式
3 中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演进
    3.1 政府履行旅游治理职能的演进
    3.2 中国政府旅游行政权力配置的演进
    3.3 中国政府旅游协同治理演进的内因
        3.3.1 政府组织协同的需要
        3.3.2 政府干预的需要
        3.3.3 部门行政资源交换的需要
    3.4 中国政府旅游协同治理演进的外因
        3.4.1 权责空档
        3.4.2 权责固守
        3.4.3 利益冲突
    3.5 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主要类型
        3.5.1 正式型横向协同
        3.5.2 有特定职能的旅游议事协调机构
        3.5.3 体制型的综合旅游机构
        3.5.4 非正式型协同
4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的构建
    4.1 已有代表性模型述评
        4.1.1 SFIC模型
        4.1.2 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型
        4.1.3 公共部门旅游管理模型
    4.2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的完善思路
    4.3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的构建
        4.3.1 确立治理目标
        4.3.2 确定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的多中心治理主体
        4.3.3 确立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支撑
        4.3.4 确立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方式
    4.4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
5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的案例分析
    5.1 宏观维度:江西青原区政府引导推动旅游业发展
        5.1.1 案例基本情况
        5.1.2 案例的综合模型分析
    5.2 中观维度:协同推动边境旅游试验区重大政策出台
        5.2.1 案例基本情况
        5.2.2 案例的综合模型分析
    5.3 微观维度:处理中国旅游团在老挝严重交通事故
        5.3.1 案例基本情况
        5.3.2 案例的综合模型分析
6 结论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2 本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空气质量对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阐释
        1.2.1 旅游产业
        1.2.2 入境旅游
        1.2.3 空气质量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空气质量对人类健康与行为的影响研究
    2.2 空气质量对旅游影响的研究
    2.3 入境旅游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研究
    2.4 空气质量对入境旅游影响的研究
    2.5 国内外文献述评和研究机会
第三章 我国入境旅游与空气质量时空演化特征
    3.1 研究方法
    3.2 入境旅游时空演化特征
        3.2.1 我国入境旅游发展时空演化概况
        3.2.2 入境旅游规模空间相关性及其时空演化特征
    3.3 空气质量时空演化
        3.3.1 空气质量时空演化特征
        3.3.2 空气质量空间相关性及其时空演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理论分析
    4.1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属性分析
        4.1.1 基于“推-拉”理论的分析
        4.1.2 基于旅游吸引物理论的分析
        4.1.3 基于旅游竞争力理论的分析
        4.1.4 空气质量影响旅游的属性特征
    4.2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系统构建
    4.3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机理分析
        4.3.1 风险感知影响路径
        4.3.2 媒体信息影响路径
        4.3.3 空气质量偏好影响路径
        4.3.4 时间演化差异影响路径
        4.3.5 地区差异影响路径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效应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OLS混合回归
        5.1.2 面板数据模型
    5.2 模型构建
        5.2.1 即期影响效应模型构建
        5.2.2 调节效应模型构建
        5.2.3 滞后效应模型构建
    5.3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5.3.1 变量选取
        5.3.2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性统计
    5.4 实证分析
        5.4.1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即期效应
        5.4.2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调节效应
        5.4.3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滞后效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异质性评价
    6.1 基于游客类别的影响异质性评价
        6.1.1 模型构建
        6.1.2 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规模的异质性分析
        6.1.3 外国游客和港澳台游客规模的异质性分析
    6.2 基于时间演化的影响异质性评价
        6.2.1 模型构建
        6.2.2 时间差异分析
    6.3 基于地区分异的影响异质性评价
        6.3.1 模型构建
        6.3.2 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分析
        6.3.3 南北方地区差异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7.1 旅游发展动力机制要素构成
    7.2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构建
        7.2.1 入境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7.2.2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传导路径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1.1 入境旅游和空气质量分布具有一定的“高-低”或“低-高”对应特征
        8.1.2 空气污染已对我国入境旅游产生较为明显的负向影响
        8.1.3 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的负向影响存在游客类别的异质性特征
        8.1.4 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的负向影响存在时间演化的异质性特征
        8.1.5 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的负向影响存在区域差别的异质性特征
        8.1.6 控制变量对入境旅游发展的正向影响在不同区域间存在差异性特征
        8.1.7 空气质量的双重属性是入境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重要构成
    8.2 政策启示
    8.3 对策建议
        8.3.1 多举并措加强环境空气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
        8.3.2 构建完善包括优质生态产品在内的旅游产品体系
        8.3.3 围绕“美丽中国”国家形象进一步完善入境旅游营销推广体系
        8.3.4 全方位修炼内功助力入境旅游吸引力提升
        8.3.5 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对外政策促入境旅游发展
    8.4 创新之处、不足以及研究展望
        8.4.1 创新之处
        8.4.2 研究的局限性
        8.4.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立论基础:旅游成为城市的一种生产方式
        1.2.1 生产力要素向旅游集聚
        1.2.2 旅游生产关系影响深入
        1.2.3 旅游业社会贡献率提高
    1.3 基本问题: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1.3.1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基础格局
        1.3.2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演化规律
        1.3.3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正效机制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结构
2 理论分析
    2.1 概念界定
        2.1.1 旅游化
        2.1.2 城市旅游化
        2.1.3 城市效率
    2.2 文献分析
        2.2.1 旅游化研究综述
        2.2.2 城市效率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3.1.1 假设一: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存在时间上的协同关系
        3.1.2 假设二: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协同存在空间差异性
    3.2 研究方法
        3.2.1 定性研究
        3.2.2 定量研究
    3.3 样本与数据
    3.4 本章小结
4 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与测度分析
    4.1 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
        4.1.1 既有的旅游化指标体系分析
        4.1.2 旅游化指标体系的优化原则
        4.1.3 优化的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
    4.2 城市旅游化测算与分析
        4.2.1 权重分配
        4.2.2 数据处理
        4.2.3 测算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与测度分析
    5.1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
        5.1.1 既有城市效率指标体系分析
        5.1.2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优化原则
        5.1.3 优化后的城市效率指标体系
    5.2 城市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5.2.1 方法说明与数据处理
        5.2.2 测算结果与数据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间关系分析
    6.1 方法说明
        6.1.1 时间序列的稳定性及其检验
        6.1.2 协整检验
        6.1.3 误差修正模型
    6.2 数据预处理
    6.3 时间关系分析
        6.3.1 平稳性检验
        6.3.2 旅游化和城市效率协整检验
    6.4 本章小结
7 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空间关系分析
    7.1 分析说明
        7.1.1 分析模型构建
        7.1.2 城市分类说明
    7.2 空间关系分析
        7.2.1 城市旅游化的空间特征分析
        7.2.2 城市效率的空间特征分析
        7.2.3 交叉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研究总结
    8.1 研究内容
        8.1.1 城市旅游化的现状及时空特征
        8.1.2 城市效率的现状及时空特征
        8.1.3 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空关系
    8.2 研究见解
        8.2.1 旅游化是历史发展必然而非一支独大
        8.2.2 旅游化兼具逆向的表征和正向的效用
        8.2.3 并非所有城市都适合全面推进旅游化
    8.3 研究创新
        8.3.1 概念的创新
        8.3.2 理论的创新
        8.3.3 策略的创新
    8.4 研究展望
        8.4.1 研究局限
        8.4.2 研究拓展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2007-2016年)
附录 B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排名(2007-2016年)
附录 C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增长率(2007-2016年)
附录 D 中国城市效率指数(2007-2016年)
附录 E 中国城市效率增长率(2007-2016年)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旅游业转型驱动力与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思路和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3.4 创新之处
第2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旅游业相关理论分析
    2.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概念界定
        2.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2.1.2 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2.2 旅游供给侧改革相关理论基础
        2.2.1 供给理论分析
        2.2.2 旅游经济学理论
    2.3 旅游转型驱动力的理论分析
        2.3.1 旅游新技术
        2.3.2 旅游新产业
        2.3.3 旅游新模式
        2.3.4 旅游新经营
        2.3.5 旅游新制度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与供给侧问题分析
    3.1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3.1.1 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
        3.1.2 中国经济以及国内旅游业发展状况
        3.1.3 中国出入境旅游发展状况
        3.1.4 中国旅游业消费情况
    3.2 中国旅游业供给侧问题分析
        3.2.1 旅游客体缺乏有效供给
        3.2.2 旅游供给技术不成熟
        3.2.3 旅游企业供给缺乏系统性规划
        3.2.4 旅游管理和政策不完善
        3.2.5 旅游假日制度不完善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旅游业转型驱动力研究
    4.1 结构方程模型基本理论
    4.2 中国旅游业转型驱动力研究假设
        4.2.1 旅游转型驱动力因素影响分析
        4.2.2 旅游转型驱动力因素测量分析
    4.3 中国旅游业转型驱动力研究设计
        4.3.1 问卷设计及研究样本
        4.3.2 变量测量
    4.4 中国旅游业转型驱动力实证分析
        4.4.1 模型建立与假设检验
        4.4.2 模型修正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旅游业系统动态仿真研究
    5.1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本原理
    5.2 中国旅游业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5.2.1 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系统分析
        5.2.2 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因果关系图
    5.3 中国旅游业发展SD流图的构建
        5.3.1 系统流图模型的构建
        5.3.2 主要变量与方程的建立
    5.4 模型模拟分析
        5.4.1 有效性检验
        5.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5.4.3 不同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旅游业发展路径研究
    6.1 创新旅游新技术
        6.1.1 创新驱动科技与培养旅游人才,改善旅游出行体验
        6.1.2 利用“互联网+旅游”,助推旅游业转型升级
    6.2 挖掘旅游新产业
        6.2.1 加深“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支撑国民经济发展
        6.2.2 推动“夜间经济”与旅游业结合,延伸旅游新体验
    6.3 构建全域旅游新模式,全面推动旅游新发展
    6.4 打造旅游新经营方式
        6.4.1 政府、景区、旅行社统一协调发展,拓展旅游新经营方式
        6.4.2 推进新媒体营销新方式,精准定位旅游新需求
    6.5 完善旅游新制度
        6.5.1 完善旅游管理以及假日制度,保障旅游者安全出游体验
        6.5.2 完善旅游法律法规政策,保障旅游者消费权益
    6.6 完善交通与基础设施
        6.6.1 完善“旅游+交通”服务,提升旅游出行便利性
        6.6.2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凸显旅游特色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6)高铁对我国旅游业发展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4 文献评述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6 本文拟主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我国高铁与旅游业发展现状
    第一部分 我国高铁发展现状
        2.1 现代化的高速铁路网
        2.2 我国高铁发展欠缺将制约旅游业发展
        2.2.1 高铁票价高,普通居民并未获益
        2.2.2 高速铁路运营亏损
        2.2.3 高速铁路给周边居民招致污染
        2.2.4 中国高铁的发展分布不均衡
    第二部分 我国旅游业概况
        2.3 我国旅游业现状
        2.4 我国旅游业发展阶段
        2.5 我国旅游企业概况
第三章 高铁开通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机理
    3.1 高铁开通对旅游需求影响的研究
        3.1.1 对旅游流的影响
        3.1.2 对游客决策的影响
    3.2 高铁对我国旅游供给影响的研究
        3.2.1 高铁开通对住宿业的影响分析
        3.2.2 高铁开通对星级酒店的影响分析
        3.2.3 高铁开通对景区的影响分析
    3.3 高铁促进我国旅游发展的优势
        3.3.1 优化旅游客源结构
        3.3.2 交通区位优势
        3.3.3 促进区域合作优势
        3.3.4 促进旅游产业升级
第四章 基于VAR模型的高铁对我国旅游业影响的动态关系探究
    4.1 理论模型构建
        4.1.1 平稳性检验
        4.1.2 协整检验
        4.1.3 向量自回归模型
    4.2 评价指标和数据说明
    4.3 高铁开通时间和旅游指标描述性分析
        4.3.1 高铁开通时间
        4.3.2 景区吸引度
        4.3.3 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及服务价格
        4.3.4 国内游客人均花费
        4.3.5 出游率
        4.3.6 旅游收入
    4.4 面板协整
        4.4.1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单位根检验)
        4.4.2 协整检验
        4.4.3 模型滞后阶数的确定
        4.4.4 模型的稳定性判断
        4.4.5 脉冲响应分析
        4.4.6 方差分解
第五章 基于TOBIT模型的高铁对我国旅游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Tobit模型介绍
    5.2 研究指标选取
    5.3 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5.3.1 旅行社个数
        5.3.2 星际饭店个数
        5.3.3 旅游人数增长率
    5.4 基于Tobit回归模型分析高铁对旅游业的影响
        5.4.1 Tobit模型的建立
        5.4.2 Tobit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对策与建议
        6.2.1 加强和创新区域旅游合作模式
        6.2.2 整合沿线资源,打造特色旅游线路
        6.2.3 努力打造高速铁路旅游品牌
        6.2.4 完善相关旅游基础设施
    6.3 高铁旅游业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6.3.1 政府主导,统筹发展
        6.3.2 深化铁路系统改革
参考文献
致谢

(7)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促进 ——基于效率分解视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综述
    第一节 旅游效率的相关概念
        一、效率的含义及组成
        二、效率的研究方法
        三、旅游产业
        四、旅游产业效率
    第二节 研究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系统论
        三、厂商理论
        四、新兴空间经济学理论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旅游产业效率相关研究
        二、旅游行业效率相关研究
        三、旅游效率测算分析方法对比
        四、旅游生态效率测算相关研究
        五、旅游效率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六、国内外文献对比评述
第三章 旅游产业整体经济效率的测算
    第一节 评价方法
        一、三阶段DEA模型
        二、超效率-SBM模型
    第二节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一、变量选择
        二、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第三节 三阶段DEA模型测度我国旅游产业效率
        一、第一阶段我国旅游产业效率测算
        二、第二阶段SFA模型对投入松弛的估计及分析
        三、第三阶段调整投入后旅游业效率值再测定及分析
    第四节 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测算我国旅游产业效率
    第五节 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旅游产业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一、对外开放程度
        二、经济发展水平
        三、交通便利程度
        四、旅游资源丰富程度
        五、信息化发展水平
        六、居民文化程度
    第二节 模型构建
        一、TOBIT模型介绍
        二、模型构建
    第三节 数据检验与回归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二、协整检验
        三、回归分析
    第四节 结果讨论
    第五节 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第二阶段投入松弛量调整
        一、投入松弛变量调整步骤
        二、投入松弛变量测算结果
第五章 旅游产业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第一节 分析方法
        一、σ收敛
        二、绝对β收敛
        三、条件β收敛
    第二节 变量与数据来源
    第三节 结果分析
        一、σ收敛分析
        二、绝对β收敛分析
        三、条件β收敛分析
第六章 旅游产业内部分行业效率分析
    第一节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第二节 酒店行业效率变化情况
        一、酒店行业效率测算
        二、酒店行业效率情况分析
    第三节 旅行社行业效率变化情况
        一、旅行社行业效率测算
        二、旅行社行业效率情况分析
    第四节 旅游交通效率变化情况
        一、旅游交通效率测算
        二、旅游交通效率情况分析
    第五节 旅游景区效率的变化情况
        一、旅游景区整体效率测算
        二、旅游景区效率情况分析
第七章 旅游产业整体生态效率考察
    第一节 旅游业碳排放量的测算方法
    第二节 数据来源
    第三节 旅游产业碳排放量的测度
    第四节 加入碳排放的旅游产业整体效率分析
        一、旅游产业整体效率的变化
        二、旅游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不足
    第四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8)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现实背景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三)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社区参与理论
        四、差异化理论
        五、体验经济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一、水磨镇概况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一、川主寺镇概况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一、古尔沟镇概况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3 :访谈纪要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9)中国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时空演变、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内容框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一、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测度研究
        二、GTFP的影响因素研究
        三、GTFP的测度方法
        四、文献研究总评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第一节 指标选择与估值计算
        一、指标选择
        二、估值计算
    第二节 中国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一、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二、中国旅游业绿色效率测算及结果
        三、中国各地区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结果
        四、我国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特征的再探索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
    第一节 中国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特征分析
        一、中国旅游业的累积相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分析
        二、中国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分布差异
    第二节 中国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一、全域空间相关性分析
        二、局域空间相关性分析
        三、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中国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与指标选择
        一、中国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归纳
        二、影响因素机理分析与指标选择
    第二节 中国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一、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方法
        二、模型设定
        三、数据来源及统计描述
    第三节 中国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计量结果分析
        一、面板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二、模型估计与检验
        三、结果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路径
    第一节 政府视角
        一、绿色理念引导,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绿色政策推进,优化产业结构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三、绿色金融支撑,促进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引进
        四、绿色管理督导,严守生态红线并加强市场监管
    第二节 行业视角
        一、绿色产业融合
        二、绿色制度建设
        三、绿色技术创新
        四、绿色项目推广示范
    第三节 社会公众视角
        一、培养民众的全域旅游新意识
        二、引导民众的绿色旅游新需求
        三、推进全民践行绿色低碳新生活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中国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研究结果
        二、中国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研究结果
        三、中国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
        四、中国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路径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10)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对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与内容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旅游产业
    2.2 旅游产业结构
    2.3 旅游产业结构优化
    2.4 旅游经济增长
    2.5 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旅游经济增长
第3章 我国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测量指标与分析
    3.1 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实质与测度方法
        3.1.1 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实质
    3.2 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实质与测量方法
        3.2.1 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实质
        3.2.2 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主要测量方法
    3.3 我国旅游产业结构指标分析
        3.3.1 我国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分析
        3.3.2 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区域差异
        3.3.3 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分析
        3.3.4 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区域差异
第4章 我国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与旅游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4.1 变量选取与处理
    4.2 计量模型的构建
    4.3 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4.4 计量模型的回归结果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提高旅游企业自身的塑造能力
        5.2.2 激发旅游要素活力
        5.2.3 促进旅游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
        5.2.4 立足区域特色发展旅游经济
        5.2.5 加强旅游产业政策的支持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对我国旅游业发展存在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足迹的中国省际旅游生态效率研究[D]. 杨宏丰.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2]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演进及模型构建研究[D]. 马海鹰.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3]空气质量对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D]. 叶莉. 广西大学, 2020(07)
  • [4]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D]. 岳燕祥.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旅游业转型驱动力与发展路径研究[D]. 林汉连. 江苏大学, 2020(05)
  • [6]高铁对我国旅游业发展影响研究[D]. 王伟. 南京财经大学, 2020(08)
  • [7]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促进 ——基于效率分解视角的研究[D]. 吕腾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8]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9]中国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时空演变、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D]. 李丽霞. 湖北大学, 2019(05)
  • [10]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对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 常美龄.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我国旅游业发展存在问题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