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邮政协会成立20周年座谈会

盐城邮政协会成立20周年座谈会

一、盐城邮协成立二十周年座谈(论文文献综述)

梅家玲[1](2019)在《战火中的文学声音:战争时代的“诗朗诵”与“朗诵诗”》文中提出听的诗歌与看的诗歌确有不同之处;有时候同一首诗看起来并不觉得好,听起来却觉得很好,笔者这里想到的是艾青先生的《大堰河》;自己多年前看过这首诗,并没有注意它,可是在三十四年昆明西南联大的五四周朗诵晚会上听到闻一多先生朗诵这首诗,从他的抑扬顿挫里体会了那深刻的情调,一种对于母性的不幸的人的爱,会场里上千的听众也都体会到这种情调,从当场热烈的掌声以及笔者后来跟在场的人的讨论可以证实,这似乎是那晚上最精彩的节目之一。

朱丹丹[2](2020)在《老舍文艺思想流变论》文中提出历经清朝的覆灭,民国政府的衰败和新中国的成立,老舍始终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热切的民族情怀,以文艺来解释人生、宣传抗战和为工农兵大众服务,在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老舍文艺思想的流变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山东时期(1930年7月至1937年11月);抗战时期(1937年11月至1946年3月);新中国时期(1949年12月至1966年8月)。山东时期是老舍文艺思想生成的重要阶段,他在努力追求文学的艺术性和独立性的同时,要求文艺表现并解释社会人生,使用俗白有力的人民语言并运用寓庄于谐的幽默艺术。抗战这一时代背景促使老舍暂别文学的艺术性追求而走向文艺通俗化,他强调作家要有“国家至上,抗战第一”的思想,要有“旧瓶新酒,通俗文艺”及“新旧文艺,兼容并纳”的理念转变。新中国时期,他主张文艺为工农兵大众服务,文艺在服务的同时须遵循自身的规律。老舍文艺思想发生变化有四点缘由:一是童年不幸的身世和贫困的生存环境造就了他刚强的性格;二是五四运动改变了他的思想观念;三是中西方文化的影响;四是国家至上的民族情怀。全面审视老舍三个时期的文艺思想,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语境中老舍文艺思想的主要特征及整体的流变轨迹。山东时期奠定了老舍文艺思想的坚实基础,而抗战时期的时代主题、新中国时期的政治需求使老舍的文艺思想烙上了鲜明的时代色彩,显现出变与不变的有机统一。

李晨阳[3](2020)在《中共抗日根据地英模的宣传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抗日根据地的英模是顺应抗日战争的历史大势、得益于中共的塑造培养而大规模涌现的时代典型,他们具有着无私忘我、不辞艰险的精神品质,坚持为人民利益而斗争的价值导向,是令人敬佩的最可爱的人。抗日英模的出现,对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成立以及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他们进行宣传教育,一方面可以展现人民英雄的丰功伟绩、积淀典型人物宣教的重要经验、坚定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另一方面更加有利于英模文化史以及抗日战争史的丰富研究,丰富抗日胜利的影响动因,提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研究的新视角,以及拓宽中华人民共合国史的研究新思路。抗日战争的爆发是抗日英模诞生的直接动因,面对这场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战争,中国人民在领土不断沦丧、悲观情绪蔓延的情形下通过不断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成功的开辟了敌后战场,英模人物的出现可以起到稳定人心、增加斗志的重要作用。伴随着抗日战争的进一步发展,更深层次的社会变革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成为抗日英模诞生的根本动因。为了更好的宣传教育抗日英模,中共在学习借鉴苏联革命英雄主义、功勋奖章制度及自身土地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宣教模式,并进一步体现出伴随抗日战争而不断发展的初始阶段、发展阶段、丰富阶段为主要特征的阶段特征。在对于抗日英模进行宣教的过程中,中共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塑造出完备的英模宣教的制度体系。首先,中共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塑造出符合时代条件的战斗英模、劳动英模、国际友人、爱国华侨的人物谱系,并具有特殊的类别和等级划分,进而体现出贫苦的家庭出身、鲜明的党员角色、多重的身份特征、平民英模比例的鲜明特征。其次,为了服务于抗日战争的主要目标,中共划分出针对根据地、国统区、敌占区三个地区的不同宣教对象,构成了以缅怀与悼念、表彰英勇斗志、宣传劳动事迹和工作成绩的宣教内容。此外,在具体形式上,中共结合中国古代经验、苏联经验、土地革命时期的经验创造出以表彰优抚、新闻报刊、文学艺术、题词标语、会议运动为主要特征的宣教形式,并进而构造出以党政宣传教育机构、文艺机构、报刊机构、党校及培训机构为主的组织基础,以评选制度和奖励制度为基础为主的制度基础。抗日战争是一场事关中华儿女的全民战争,抗日英模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对于抗日英模的大规模宣传教育,其重要性体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改革与建设过程的方方面面。此外,其现实作用体现在英模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历史传承、党的领导的鲜明导向、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因此,对于抗日根据英模宣教的研究既有着历史意义也有着现实意义,既存在学理价值也存在政治价值,既是一项广大青年的思想洗礼又是一项爱国主义的政治教化,回顾和重温那艰苦的抗日岁月,缅怀用鲜血和生命铸就胜利的英雄是包括我们在内的每一代人始终努力的方向。

魏晨飞[4](2019)在《狂飙斗士 ——高长虹的形象研究(1898-1954)》文中指出高长虹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极具争议且富有才情的人物,半个多世纪以来,他被正统文学史忽视,文学界谣诼,研究者漠视,于学术界于人物而言,这都是极大的损失与伤害。返回到历史现场,回归到历史语境,无论是高长虹的作品,还是在他者的眼中,高长虹的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多元的面相。本文通过现存的高长虹文集和不同人物或不同群体对高长虹生前的评价,希望较真实地还原不同时期的高长虹形象及高长虹形象的变化过程,并探析造成高长虹形象及其变化的原因。高长虹周遭的人对其评价迥乎不同。青少年时期(1898-1921):在父母眼里,高长虹是一个不遵父母之命的“逆子”;在老师眼里,高长虹是一个反叛儒家伦理纲常的“异端”;在弟弟眼里,高长虹是一个只知读书、没有朋友的“孤独者”;而高长虹此时的作品中显示,他是一个反传统、反权威的“反抗者”。这些形象的呈现是源于高长虹鲜明的个性特征,高长虹接受了康有为、严复的维新思想以及《新青年》的影响。狂飙时代(1921-1930):在狂飙社员眼中,“狂飙盟主”高长虹是他们的“好伙伴”;在《狂飙》读者眼中,高长虹是他们的“知音”;在文艺界同仁眼中,高长虹是“狂人”、“浪子”;在高长虹与鲁迅结识、交恶前后,在鲁迅眼中,高长虹是“信赖者”与“卑劣者”;而从此时高长虹作品中得知,他是一个坚定的、反抗旧社会的“战士”。此阶段长虹形象的反差极大,主要是因为“新青年”的特质贯穿其中,文化界话语权的争夺暗含其中,长虹坦率而不知变通的个性所致。海外游学时代(1930-1938):在朋友眼中,高长虹是雷厉风行的“行动派”;在高长虹的自述中,他是忧国忧民的“爱国者”。高长虹这期间表现出来的形象是由于时代和社会的要求造就的。抗战时期(1938-1945):在后辈和文艺界同仁眼中,高长虹是“老者”、“孤独者”;而长虹此时的作品中透露出,他是“政论家”、“革命者”。高长虹形象主要是由于以抗战为第一要务的时代主题,毛泽东的一系列讲话,崇尚自由与民主的天真个性三者共同作用生成的。晚年时期(1946-1954):在朋友、同仁眼中,高长虹是精神不错的“正常人”、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在领导和上级组织的眼中,高长虹是“神经病”。高长虹的晚年形象是因长虹不切实际的经济设想和时人的认识局限导致的。从清末、民国到新中国,高长虹形象的变化可谓一波三折,不同群体从不同视角对高长虹的评价是造成高长虹具有争议的主要原因。随着高长虹为首的狂飙运动的消亡,高长虹“对手们”在文艺界的话语权地位的巩固,以及政治权威对鲁迅地位的认可等,使得人们对高长虹的负面评论盖过了正面评价,酿成了长虹被文艺界“除名”、被文学史“遗忘”的悲剧。余论分析了高长虹去世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不同人群对高长虹身后形象评价的原因、立场,并指出这些评价存在的问题以及就如何正确认识历史人物提出自己的看法。此外,本文将《高长虹全集》中几个较有意义的“时代话题”呈现给读者,希望能为未来研究高长虹的人们尽一份绵薄之力!

刘锡诚[5](2015)在《抗战中的民间文学家们》文中提出抗日战争期间,爱国的民间文学工作者克服种种困难深入大西南、大后方进行采风工作,搜集记录了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和民间传说,为现在认识民歌的源流与变迁以及社会风尚提供了宝贵史料。尤其是抗战歌谣,不仅真实记录了这场非正义战争,而且讴歌了中国人民对民族精神的坚守和对国家的认同,堪称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学史上的一个辉煌时代。

曹建林[6](2012)在《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研究(1940-1945)》文中研究表明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抗日救国为主题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它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动员民众投身抗战;它弘扬民族正气,鼓舞军民斗志;它热情讴歌抗日军民的爱国主义情操、英雄主义精神,深刻揭露日伪顽敌人践踏国土、蹂躏人民、破坏根据地建设的罪行;它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众多史料的整理、比较、分析、归纳、综合、提炼,深入地分析了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运动蓬勃开展的动因和历程;全面地介绍了在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中起到组织和主体作用的文艺组织与团体: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鲁迅艺术工作团、阜宁文化村、湖海艺文社、苏北文工团和新安旅行团;详尽地论述了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所进行的戏剧、文学、音乐与美术等多样形式和歌颂中国共产党、新四军、根据地人民的英雄业绩与揭露日、伪、顽罪行的丰富内容;高度地概括了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鲜明的时代性、强烈的战斗性、广泛的群众性、独特的地方性的特点;客观地总结了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所具有的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建立抗日文化统一战线,以“铁军精神”的勇气开展抗战文艺运动,以“战时形态”的特质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宝贵经验,并从中得到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团结拚搏、开拓创新,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重要启示,以提示后人要发扬优良传统,把前辈打下的江山巩固好、建设好、发展好;最后对文艺在抗战中的作用、文艺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文艺的普及与提高等问题进行了思考与讨论。本文特别注意到苏北根据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为抗战文艺开展所创造的宏观环境,特别注意到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为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运动开展所指明的方向,特别注意到刘少奇、陈毅作为中共华中局、新四军领导在领导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本文力求全景式地介绍和分析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的概貌,也力求从中寻找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去打击日本侵略者、建设抗日根据地?新四军为什么能成为一支能文能武的“铁军”。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从中已可以看出:高度重视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轰轰烈烈地开展抗战文艺运动对此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战时形态的文艺有它的特殊性,它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为时代主题所服务的。本文研究表明,与抗战时代脉搏一起跳动的抗战文艺,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号召力和生命力,也对时代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力。本文也提出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当代研究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的时代要求,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周双全[7](2004)在《大陆作家在香港(1945-1949)》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截取1945-1949年期间,大陆作家南来香港的有关文学活动进行了梳理,首先从现代文学史上大陆作家和香港的密切联系入手,依先后顺序描述了两次南下情况,进而分析1945-1949年香港的特殊文学环境与背景,点明对此阶段文学活动的描述应遵循历史主义的原则。 此阶段的南下作家约有三、四百人之多,行文的重点是将南下作家进行了分类,从地域色彩、个人选择、政治影响等方面勾勒出南下作家的不同特点。以文学副刊为关注对象,探讨了代表性的几份报纸副刊。再以文体为别,对代表性的作家进行了研究。因为论文所探讨的内容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从香港本地和大陆作家,甚至台湾文学的不同视角,对南来作家的活动往往得出并不一致的结论。在具体的文学作品分析中,作者尽量避免简单化,对部分容易被忽略的作家情况也有所提及。 本文的另一个重点是探讨了新中国成立之前,在香港的大陆作家所进行的文学批评活动。这些批评是在政治变动的大背景下,对同时期大陆不同文学主张的总结,是对延安文艺主张的有意提倡,更是中国现代文学一体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在文章的结尾作者还分析了1949年前后,北返与新的作家南下情况。 作者以附录的形式提供了一份有关南下作家的名目。囿于资料搜集的原因,某些南下作家的情况在论文中介绍得比较简略,这也是最为遗憾的地方。

刘大有[8](2003)在《《集邮博览》2003年总索引》文中研究指明本索引根据《集邮文献分类表》(简表,载本刊1998年第9期)类目编排,增加了邮政.收藏等索引.题名和票品名有的根据其内容缩略或重拟.斜线后为作者暑名,短文或为减少移行时从略.数字为发表的期次和页码(如0325为第3期25页).Z1代表增刊1《中国集邮年刊2003年版》,Z2代表增刊2《税票研究专刊》.F1、F2、F3、F4分别为封面,封二、封三、封底.C1、C2、C3、C4分别为插页1、2,3,4,依此类推.(2002.1027-)0343表示对2002年第10期27页文章的增补、更正或质疑、商榷,刊登在2003年第3期43页. 检索说明请看本刊2000年第6期3页《读<博览>查文献有索引更方便》一文.

江震龙[9](2003)在《从纷繁多元到一元整一 ——“中国解放区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解放区散文”,在中国二十世纪散文史上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但是,至今尚未见到对“中国解放区散文”进行综合系统、纵横比较的整体研究理论专着。因此,撰写一部“中国解放区散文”研究论着,应当是学术界一项既艰难又迫切的任务。“中国解放区散文”研究所具有的拓荒性质和理论价值,促使本人不畏艰难地选择其作为博士论文。 本人在占有扎实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上,以史论结合的方式,对“中国解放区散文”中的报告文学、散文、杂文进行整体综合、纵横比较研究。以“中国文艺协会”成立时起的陕北苏区、经抗日战争时期的边区与各抗日民主根据地至大陆全面解放时的“中国解放区散文”作为研究对象。论文试图解决某些研究难点,探索某些研究盲点,从而比较准确地描述:“中国解放区散文”的生存环境和散文规范的确立,解放区报告文学的繁荣与缺失,解放区杂文的曲折演进,“中国解放区散文”作家丁玲、何其芳的艺术命运,“中国解放区散文”兴衰消长的深刻历史影响。从而能够在整体上展示“中国解放区散文”的创作形态、深层价值和衍变特征;诊断其审美范式及其影响,窥探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文化心理与时代精神状态;总结“中国解放区散文”兴衰消长的深刻历史影响。

刘大有[10](2002)在《《集邮博览》2002年总索引》文中研究说明 本索引主要根据《集邮文献分类表》[简表,载本刊1998年第9期]类目编排,增加了邮政、收藏等索引。题名和票品名有的根据其内容缩略或重拟。斜线后为作者署名,短文或为减少移行时从略。数字为发表的期次和页码(如0325为第3期25页)。ZK代表增刊。F1、F2、F3、F4分别为封面、封二、封三、封底。C1、C2、C3、C4分别为插页1、2、3、4,依此类推。(2001.1135←)0527表示对2001年第11期35页文章的增补、更正或商榷,刊登在2002年第5期27页。检索说明请看本刊2000年第6期3页《读〈博览〉查文献有索引更方便》一文。

二、盐城邮协成立二十周年座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盐城邮协成立二十周年座谈(论文提纲范文)

(2)老舍文艺思想流变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缘起
    2 研究现状
    3 研究意义
第1章 山东时期:文学的艺术性坚守
    1.1 文艺表现并解释社会人生
    1.2 使用俗白有力的人民语言
    1.3 运动寓庄于谐的幽默艺术
第2章 抗战时期:文艺通俗化走向
    2.1 “国家至上,抗战第一”的思想观念
    2.2 “旧瓶新酒,通俗文艺”的写作方式
    2.3 “新旧文艺,兼容并纳”的理念转变
第3章 新中国时期:文艺大众化转变
    3.1 文艺为工农兵大众服务
    3.2 文艺须遵循自身的规律
第4章 老舍文艺思想流变的缘由
    4.1 不幸和贫困造就刚强的性格
    4.2 五四运动改变思想观念
    4.3 中西方文化的影响
    4.4 国家至上的民族情怀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中共抗日根据地英模的宣传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选题论证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价值
    三、学术史综述
        (一)对抗日根据地宣传教育的研究现状
        (二)对于抗日根据地英模的研究现状
    四、相关界定
        (一)时间界定
        (二)空间界定
        (三)概念界定
    五、学术要点
        (一)选题切入点
        (二)学术探讨难点
        (三)学术创新点
第一章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抗日英模的诞生
    一、中共对英模宣传教育的渊源探析
        (一)中国古代的旌表制度
        (二)苏联英模宣传教育的借鉴作用
        (三)土地革命时期对英模宣传教育的历史经验
    二、抗日战争对根据地英模人物的呼唤
    三、社会变革与抗日英模的涌现
    四、抗日根据地英模宣教的阶段划分
        (一)初始阶段(1931—1937)
        (二)发展阶段(1937—1942)
        (三)丰富阶段(1942—1945)
第二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人物特征
    一、类别概览
        (一)战斗英模
        (二)劳动英模
        (三)国际友人
        (四)爱国华侨
    二、称号概览
        (一)类别划分
        (二)等级划分
    三、特征概览
        (一)贫苦的家庭出身
        (二)鲜明的党员角色
        (三)多重的身份特征
        (四)平民英模比例
第三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内容及对象
    一、英模宣传教育的内容
        (一)缅怀与悼念
        (二)表彰英模的英勇斗志
        (三)宣传英模的劳动生产事迹
        (四)宣传英模的工作成绩
    二、英模宣传教育的对象
        (一)面向根据地的党政军民
        (二)面向国统区的党政军民及海外华侨、爱好和平者
        (三)面向敌占区的敌伪军和广大群众
第四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形式
    一、抗日根据地对英模的表彰优抚
        (一)对英模的表彰奖励
        (二)对于英模的优待抚恤
    二、抗日报刊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一)抗日根据地报刊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二)国统区报刊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三、抗日根据地文学艺术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一)小说诗歌及报告文学
        (二)戏剧美术
        (三)影视作品
    四、抗日根据地题词标语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一)纪念题词
        (二)标语口号
    五、抗日根据地会议运动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一)会议宣传
        (二)运动宣传
第五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机制
    一、机构沿革
        (一)党政宣传教育机构
        (二)文艺机构
        (三)报刊机构
        (四)党校及培训机构
    二、制度类别
        (一)英模评选制度
        (二)英模奖励制度
第六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典型案例分析
    一、陕甘宁劳动英模吴满有
    二、晋察冀爆炸英雄李勇
    三、模范党员张初元
    四、归国华侨民族英雄李林
    五、国际友人白求恩
    六、英雄主义的刘老庄连
第七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历史与现实
    一、历史作用
        (一)促进抗日战争的早日胜利
        (二)积淀解放战争的雄伟力量
        (三)积累新中国英模宣教的丰富经验
    二、经验启示
        (一)充分发挥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
        (二)推进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现实融入
        (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四)发挥人民群众蕴含伟大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4)狂飙斗士 ——高长虹的形象研究(1898-1954)(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写作缘起及选题意义
        1、写作缘起
        2、选题意义
    二、目前学界的研究状况
        1、研究高长虹与鲁迅关系的成果
        2、有关高长虹及其创办的狂飙社的成果
        3、从文学角度、思想史角度研究高长虹的成果
        4、其他方面的成果
    三、本文的思路、理论及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与人物生平介绍
        1、“狂飙”及“狂飙斗士”的缘起
        2、“形象”一词的界定
        3、人物生平介绍
第一章 青少年时期的高长虹形象(1898-1921)
    第一节 家人与老师看高长虹
        一、家长眼中的“逆子”
        二、弟弟眼中的“孤独者”
        三、老师眼中的“异端”
    第二节 “我”说:青少年时代的“反抗者”
    第三节 青少年时期长虹的形象成因
        一、鲜明的个性是突出因素
        二、“新知识”的摄入是重要因素
第二章 狂飙时代的高长虹形象(1921—1930)
    第一节 他者看长虹
        一、狂飙社员眼中的“好伙伴”
        二、《狂飙》读者眼中的“知音”
        三、文化界同仁眼中的“狂人”、“浪子”
        四、“高鲁冲突”前后鲁迅眼中的“信赖者”与“卑劣者”
    第二节 “我”说:作品中的“战士”
        一、北京时期的文学“斗士”
        二、上海时期的行动“壮士”
    第三节 狂飙时代长虹的形象成因
        一、“新青年”的特质贯穿其中
        二、话语权的争夺暗含其中
        三、坦率而不知变通的个性显露无遗
第三章 海外游学时代的高长虹形象(1930—1938)
    第一节 朋友眼中的“行动派”
    第二节 “我说”:作品中的“爱国者”
    第三节 海外游学时代高长虹的形象成因
        时代和社会的召唤是主要原因
第四章 抗战时期的高长虹形象(1938—1945)
    第一节 后辈、同仁看长虹
        一、后辈、同仁眼中的“老者”
        二、后辈、同仁眼中的“孤独者”
    第二节 “我说”:长虹的自我刻画
        一、作品中的“政论家”
        二、作品中的“革命者”
    第三节 抗战时期高长虹的形象成因
        一、以抗战为第一要务的时代主题
        二、毛泽东的一系列讲话
        三、崇尚自由、民主的天真个性
第五章 晚年高长虹的形象(1946—1954)
    第一节 外人、同仁眼中的“正常人”、“老黄牛”
    第二节 领导眼中的“神经病”
    第三节 高长虹晚年形象的成因
        一、长虹不切实际的经济设想
        二、周遭人的误解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5)抗战中的民间文学家们(论文提纲范文)

一、投笔从戎上前线的民间 文艺家们
二、三千里路云和月: 闻一 多、朱自清、刘兆吉与西南采风
三、大西南与大后方的民间 文艺家们
    ( 一) 大西南
    ( 二) 重庆、武汉

(6)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研究(1940-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概述与资料来源
    三、 研究方法、基本架构与主要内容
    四、 相关概念的界定
    五、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抗战文艺的开展
    第一节 抗战文艺开展的动因
        一、 宣传抗日、唤醒民众的需要
        二、 新文化、新启蒙运动的呼唤
        三、 延安抗战文艺的影响
        四、 新四军早期抗战文艺的延续
    第二节 抗战文艺开展的历程
        一、 抗战文艺的开创与兴起
        二、 抗战文艺的繁荣与普及
第二章 抗战文艺的组织与团体
    第一节 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
        一、 鲁艺华中分院的创立与发展
        二、 鲁艺华中分院的教学活动
        三、 鲁艺华中分院的文艺实践
        四、 鲁艺华中分院的主要作用
    第二节 鲁迅艺术工作团
        一、 鲁工团的组建
        二、 鲁工团的教学活动
        三、 鲁工团的文艺实践
        四、 鲁工团为部队、农村基层服务
    第三节 阜宁文化村
        一、 文化人的学习和创作中心
        二、 文化人的文化活动中心
        三、 文化人的集聚和联谊中心
        四、 文化人的生活和安全中心
    第四节 湖海艺文社
        一、 湖海艺文社的发起
        二、 湖海艺文社的成立
        三、 湖海艺文社的活动
    第五节 苏北文工团
        一、 苏北文艺团体概述
        二、 苏北文工团的建立与发展
        三、 苏北文工团的文艺宣传活动
    第六节 新安旅行团
        一、 新安旅行团的创建
        二、 新安旅行团的文艺宣传活动
        三、 新安旅行团的儿童工作
        四、 新安旅行团的宝贵精神财富
第三章 抗战文艺的形式与内容
    第一节 戏剧活动
        一、 话剧、歌剧和京剧活动
        二、 淮剧的改革与发展
        三、 秧歌舞运动
    第二节 文学创作
        一、 诗歌创作
        二、 小说创作
        三、 散文、报告文学及其他
    第三节 音乐活动
        一、 音乐创作
        二、 歌咏活动
    第四节 美术宣传
        一、 美术宣传概述
        二、 美术宣传的主要形式
第四章 抗战文艺的评析
    第一节 抗战文艺的特点与作用
        一、 鲜明的时代性——为抗战救国服务
        二、 强烈的战斗性——为战胜敌人服务
        三、 广泛的群众性——为工农兵服务
        四、 独特的地方性——为苏北民众所喜闻乐见
    第二节 抗战文艺的经验与启示
        一、 经验与启示之一: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二、 经验与启示之二:要学习“铁军精神”、开拓创新
        三、 经验与启示之三: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
余论:问题与思考
    一、 文艺在抗战中的作用
    二、 文艺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三、 文艺的普及与提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7)大陆作家在香港(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在香港发现历史?
第一章 1945年前大陆作家的两次南下
    一、 抗战爆发后的第一次南下
    二、 皖南事变后的第二次南下
第二章 1945-1949年香港的文学环境
    一、 “受降权之争”引发香港地位的认识
    二、 自由但不民主的社会
第三章 不同类型的南下作家
    一、 闻一多事件
    二、 南下作家的不同分类
第四章 几份重要的文学副刊
    一、 《华商报》的《热风》与《茶亭》
    二、 《星岛日报》的《星座》与《文艺》
    三、 《文汇报.文艺周刊》
    四、 《大公报.文艺》
    五、 《华侨日报.文艺》及其他
第五章 南下作家作品的分类研究
    一、 小说作品
    二、 诗歌作品
    三、 散文作品
    四、 乱世电影
第六章 方言文学的提倡
第七章 文坛的主流与外围
    一、 对“主观论”的批判
    二、 对《大公报》王芸之、萧乾的争取
    三、 对沈从文、朱光潜文学观的批判
    四、 对徐仲年、顾一樵文学观的批判
    五、 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
第八章 新的作家南下
附录: 1945-1949大陆作家在香港简表
参考文献

(9)从纷繁多元到一元整一 ——“中国解放区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 “中国解放区”与“中国解放区散文”
    二、 “中国解放区散文”研究的现状、目的和意义
    三、 “中国解放区散文”研究的任务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解放区散文”的生存环境和散文规范的确立
    一、 第一、二个十年的现代散文环境
    二、 “中国解放区散文”的生存环境
    三、 中国共产党文艺指导思想的形成
    四、 “中国解放区散文”创作规范的确立
第二章 解放区杂文的曲折演进
    一、 解放区杂文的特质风貌与演变轮廓
    二、 解放区“鲁迅式”杂文的两次重创
    三、 “鲁迅式”杂文不同命运的深刻启示
第三章 解放区报告文学的繁荣与缺失
    一、 解放区报告文学的基本面貌和创作倾向
    二、 解放区报告文学军事题材一枝独秀
    三、 解放区报告文学存在的缺限与失误
第四章 “中国解放区散文”作家丁玲、何其芳的艺术命运
    一、 “中国解放区散文”作家丁玲的艺术命运
    二、 “中国解放区散文”作家何其芳的艺术命运
结束语 “中国解放区散文”兴衰消长的深刻历史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二: 解放区发表散文作品的文艺、学术报纸和刊物简介

四、盐城邮协成立二十周年座谈(论文参考文献)

  • [1]战火中的文学声音:战争时代的“诗朗诵”与“朗诵诗”[J]. 梅家玲. 文学, 2019(01)
  • [2]老舍文艺思想流变论[D]. 朱丹丹.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3]中共抗日根据地英模的宣传教育研究[D]. 李晨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4]狂飙斗士 ——高长虹的形象研究(1898-1954)[D]. 魏晨飞. 湖北大学, 2019(05)
  • [5]抗战中的民间文学家们[J]. 刘锡诚. 文化学刊, 2015(09)
  • [6]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研究(1940-1945)[D]. 曹建林. 苏州大学, 2012(05)
  • [7]大陆作家在香港(1945-1949)[D]. 周双全. 复旦大学, 2004(01)
  • [8]《集邮博览》2003年总索引[J]. 刘大有. 集邮博览, 2003(12)
  • [9]从纷繁多元到一元整一 ——“中国解放区散文”研究[D]. 江震龙. 福建师范大学, 2003(03)
  • [10]《集邮博览》2002年总索引[J]. 刘大有. 集邮博览, 2002(12)

标签:;  ;  ;  ;  ;  

盐城邮政协会成立20周年座谈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