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养老制度

日本的养老制度

一、日本的老人护养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张刚[1](2021)在《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人口结构老化、老年人口数量大、老龄化速度快等特点,一方面,家庭人口结构的老化,使家庭养老能力趋于弱化,传统养老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趋于多元化,普通家庭老年人养老困难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深入分析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发展现状,从养老服务设施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老年人服务需求入手,探索以居家养老为核心的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发展策略。本文首先分析了老龄化加剧、养老需求多样化、传统养老方式弱化等时代发展背景,解析了老年人口、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设施等相关概念,明确了本文研究目的为探索以居家养老为核心的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发展策略,为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策略支撑;其次、分析了北京、上海、日本和英国等国内外先进地区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总结了北京、日本等以居家养老为主导的社区嵌入式服务模式,为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提供经验借鉴;第三、通过实地调研、资料数据分析、访谈等方式,分析了西安市老年人口特征和养老服务需求特征,并按照机构养老服务设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等现状养老服务设施类型深入研究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发展现状,总结出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在体系搭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实施与管理运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通过分析养老服务设施对不同人群、不同生理阶段和西安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三方面的支撑度分析,梳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主要短板,为制定养老服务设施发展策略提供导向。第五、针对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养老服务发展趋势,从养老服务设施层级设置、功能定位、医养结合等方面,提出“市级、区级、镇街级、社区级”四级养老服务设施体系优化方案,并从养老设施布局优化、医养设施融合、刚弹结合的设施管控措施、基于“互联网+”的“嵌入式”养老延伸服务模式、产业化带动等方面,研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实施方面的发展策略,从资源统筹、基层助老制度建设等方面,研究养老服务设施管理运营方面的提升策略。

胡欢平[2](2020)在《园艺疗法对养老院失能老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园艺疗法对养老院失能老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对养老院失能老人身心健康的维护与促进提供一定参考,也为不同情况的老人进行园艺疗法干预提供实证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实验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18年8月以前入住上饶市某养老院护养楼里的64例失能老人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养老院常规活动,干预组在养老院常规活动的基础上增加园艺疗法,每周1次,每次1h,共8周。干预前后采用同型号的水银血压计、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孤独感量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Loneliness Scale,UCLA-LS)、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分别评估失能老人的血压、孤独感、抑郁和领悟社会支持情况,并比较干预前后的效果,同时干预结束1周后,对干预组进行回访,使用自行制定的园艺疗法活动满意度问卷进行评估,以了解组员参加小组活动后对活动的满意度情况。结果:1、两组失能老人干预前后血压水平的比较干预前,两组失能老人收缩压、舒张压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6,p=0.474,p>0.05);干预后,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失能老人收缩压不同时间点的比较,时间效应与组别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失能老人的收缩压的时间效应和组别效应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果表明,干预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时间点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收缩压呈下降趋势;两组失能老人舒张压不同时间点的比较,时间效应与组别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失能老人的舒张压的时间效应和组别效应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果表明,干预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时间点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舒张压呈下降趋势。2、两组失能老人干预前后孤独感(UCLA-LS)的比较干预前,两组孤独感测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6,p>0.05);干预后,两组孤独感测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p<0.05);对照组前后孤独感测评得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3,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孤独感测评得分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p<0.05)。3、两组失能老人干预前后抑郁(GDS)的比较干预前,两组抑郁测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0,p>0.05);干预后,两组抑郁测评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5);对照组前后抑郁测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4,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抑郁测评得分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0,p<0.05)。4、两组失能老人干预前后领悟社会支持水平(PSSS)的比较干预前,两组领悟社会支持能力测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3,p>0.05);干预后,两组领悟社会支持水平测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p<0.05);对照组前后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3,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5)。5、园艺疗法满意度评价八次园艺疗法活动结束后,结果显示,80%以上的组员认为活动“很好”或者“非常好”,对园艺疗法活动设计满意度较高;其中,第五次活动“插花新世界”满意度最高,为100%;第四次“月季修剪”满意度最低,为81.2%;75%组员提出未来的活动中可增加食用植物种植以及增加户外活动;40%组员表示希望邀请家人一起参加活动。结论:园艺疗法能够对改善养老院失能老人的血压控制有一定作用,降低老人的孤独感,减轻老人的抑郁情绪,并提高其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促进老人身心健康。

丁叙文[3](2020)在《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多中心治理模式的研究 ——以常州市钟楼区为例》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中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为解决老年人口增加、缓解老龄化加剧趋势、应对家庭规模小社会养老服务滞后等突出问题,政府开始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首先,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社会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结合定性分析的研究规范,运用多中心治理理论,结合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参考公共物品理论,科学界定“居家养老服务多中心治理模式”内涵。居家养老服务多中心治理模式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主导”的制度优势下,平等地强调社会力量、市场力量,将社会、市场的能动性发挥到极致,是一种由政府、社会、市场相互信任、相互联动、相互合作的模式。其次,常州市钟楼区是中国最早探索居家养老服务的地区之一,依托政府、集中社会、市场的力量,基本实现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全覆盖。本研究选取常州市钟楼区作为研究对象,对所在区域居家养老服务展开调研,从发展历程、实践探索、选择主体三个层面展开,对钟楼区居家养老多中心治理模式基本情况进行评估,通过了解现状——发现问题——剖析原因——经验借鉴,为常州市钟楼区乃至全国同水平地区进一步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最后,研究发现居家养老服务多中心治理模式存在政府信息不通畅、居家养老服务形式化、社会力量薄弱及市场参与认可度不高等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放调查问卷、进行人物访谈等,从政府角度、社会角度、市场角度以及老年人本身四个方面深入剖析问题根源。根据多中心治理模式症结,结合英国、美国、日本、北京、上海、南京等国内外经验,着力构建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多中心治理模式,促进养老机制转型升级,贴近社会需要。提出了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多中心治理模式的提升路径:通过发挥政府规划、管理、监督的主导力量、通过突显社会志愿机制服务功能、通过培育专业队伍,激发市场创新活力来明确居家养老服务多中心治理模式的分工;通过整合服务主体效能、整合利益协调机制、整合职责使命担当来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多中心治理主体的合作;通过明确问题、细化责任来警惕居家养老服务多中心治理模式的负效应。

苏墩卫[4](2020)在《青岛市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进入了“老龄社会”。大力发展医养结合事业和产业,是应对老龄化社会问题的必然选择。医养结合服务自上而下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也越来越丰富。青岛是一个老龄化严重的城市,不仅老龄化程度高,而且老龄化程度呈现加速提高的状态。截至2018年底,青岛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到18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2%,超过全国4.5个百分点。在这一背景下,青岛积极推行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相关工作在全国走在前列,形成了以“六种模式”为主的“青岛模式”,在全国负有盛名。青岛的医养结合尽管如此,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供需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社会资本进入意愿还不够强烈、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改进。因此,本文选取青岛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作为研究对象。本文在阐述了福利多元化、网络治理等与医养结合相关的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青岛市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现状。青岛在医养结合服务方面采取了一些好的做法,构建了相对完善的组织体系,构建了系统全面的政策体系,构建了较为有力的监管体系,并注重加强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等。青岛在医养结合服务方面拥有得天独厚优势,政府给予了充足而系统的支持政策,充分发挥了市场作用,服务种类丰富且养老质量高,同时城市的宜居度非常高。青岛市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满足了老年群体的医养结合服务需求,有效减轻了家庭在养老方面的经济负担,促进了医养结合的产业发展,对拉动民间投资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形成了较好的典型示范效应。然后,本文查找青岛市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了问题的根源。青岛市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包括:供需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社会资本进入意愿还不够强烈;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政策保障覆盖面不够广;护理人员和管理人员短缺且水平不足;社工组织和志愿服务团队参与不到位。青岛市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包括: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够;民营医养结合机构筹资难、利润低;行业标准和监督评价机制有待完善;政策的精细化和统筹性不强;护理人员和管理人员待遇、地位、培训不足;对社工组织和志愿服务团队引导支持不足。然后,本文分别介绍了国内外具有典型性的医养结合经验、总结了启示。国内介绍了北京和重庆的经验,总结出五点启示,包括: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注重发挥政府资金和民间资本两个方面的作用;注重政策的精细性和统筹性;注重医养结合人才的培养;在医养结合服务中引入社工服务和志愿服务。国外介绍了美国和日本的经验,总结出四点启示,包括:加大政府的主导力度;政府投入和民间资本的深度结合;加强政府的监管职能;提高政策的精细化和统筹性。最后,有针对性地为青岛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优化提出了6条措施,致力于为青岛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工作、出政策、优服务提出务实管用的建议。包括: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从政府投入和民间资本两方面促进机构发展;加强政府监管职能;提高政策的精细化和统筹性;加强医养结合人才培养;引导支持社工组织和志愿服务团队参与。

王昕[5](2020)在《健康老龄化视角下福州市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供给水平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日益加深,伴随而来的健康问题和养老问题亟待解决。我国老龄化具有高龄化、患病率高的特点,故照护时间长、治疗难度大,对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给传统的养老和医疗服务供给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随着核心家庭养老功能的逐渐弱化,难以担负起老人的养老和医疗责任。在此背景下,谋求医疗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提升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供给水平,必然成为当前政府、社会和人民关切的议题。鉴于此,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是福州市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供给水平,通过实证分析以探讨福州市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与困境。文章首先阐述了健康老龄化与医养结合的相关概念,并对福州市医养结合机构服务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概述,以及对现行福州市医养结合机构服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以及成效进行分析。其次,本文在深刻把握福州市老龄化和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供给特征的基础上,从健康老龄化的视角下,结合公共产品理论、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和积极老龄化理论,利用文献研究、访谈、对比分析、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福州市医养结合机构的发展现状以及代表性机构的实证分析,发现当前医养结合机构普遍存在供给主体不协调、供给客体购买力不足、供给效率低下、制度法规不健全等问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借鉴国内青岛、衢州、重庆、上海等城市,以及日本、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相关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供给的发展经验,从顶层设计、资源投入、专业人才与法制法规这几方面来激发服务有效供给、培育多元供给主体、协调内部供给结构、转变传统养老观念,为提升福州市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供给水平提供可行性建议。

朱昂[6](2020)在《南京市中心城区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老年人照料设施是社会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是养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是养老服务的最后一环,其合理的空间布局对养老资源供需均衡、提升设施服务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绪论部分回顾了国内外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规划层面的研究历程,本文整理文献后发现已有研究虽然已经涉及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层面,但主要研究设施的整体空间分布特征,缺乏对各类养老机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细致的研究。根据以上文献检索发现的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补充研究。首先,本文通过文献检索,筛选南京、上海养老机构使用需求方面的研究,同时选取南京市一个典型养老机构进行问卷与访谈,发现入住老人对机构规模、星级水平、机构性质、机构可达性、机构周边环境、医养结合情况等方面比较关注,养老服务需求趋于多元化。本文以此为依据,分类研究各类机构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其次,在设施服务趋于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数个发达城市与国家养老机构的发展历程与规划经验,总结出国内外养老机构的发展趋势,并提炼出对我国养老机构规划可借鉴的建议。接着,本文分析了机构在城市空间中的可达性特征,同时分析了各类机构的其他空间分布特征。最后,本文以建邺区莫愁湖街道为例,运用本文的设计策略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全文约7.1万字,图57幅,表28个

赵祖雪[7](2020)在《民营养老机构智慧养老服务研究 ——以合肥市静安养亲护养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人口老龄化问题现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在科技的迅速发展和老年人口养老困境的社会环境下,智慧养老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方式应运而生,极大的满足了老年人口对养老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全国各个地区和省市都在进行智慧养老服务发展工作,随着社会福利逐渐社会化,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传统养老方式不仅不足以满足入住老年人的需求,也无法促进民营养老机构本身的发展,因此转型发展智慧养老服务是大势所趋,也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对民营养老机构的智慧养老服务进行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人本主义需要理论和福利多元主义理论为理论支撑,运用访问法和观察法对合肥市一家典型的民营养老机构——静安养亲护养院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对工作人员的访谈和问卷了解目前入住静安养亲护养院老年人的基本情况以及智慧养老服务的具体开展状况并对其进行分析,在与入住老年人的访谈和问卷中了解老年人对静安养亲护养院智慧养老服务的满意程度。依据调查结果,分析静安养亲护养院在开展智慧养老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经调查发现,老年人对静安养亲护养院的智慧养老服务整体满意,但其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智慧养老服务规范化管理有待加强、智慧养老服务未能实现资源共享、智慧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不稳定、智慧养老产品供需不匹配、志愿者组织为老服务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通过分析得出这些问题是由智慧养老服务缺乏统一标准、智慧养老服务主体缺乏有效渠道沟通、智慧养老人服务人员社会认同度低、智能产品研发企业闭门造车、志愿者组织缺乏专业化养老培训等原因造成的。这些问题及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大多数民营养老机构在发展智慧养老服务时所面临的困境,为了进一步促进民营养老机构智慧养老服务更好更快的发展,在借鉴国内外其他民营养老机构智慧养老服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行业规范和标准体系建设、构建智慧养老服务主体信息交流渠道、加强智慧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智能产品研发企业与养老机构的互动、实现智慧为老志愿服务与智慧养老需求的有效连接等对策。

祝忠杰[8](2020)在《老人认知能力与机构养老智能设施使用效用相关性研究 ——基于积极老龄化的“参与”维度》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问题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重点。机构养老作为三大养老方式之一,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老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积极老龄化”理念,将“参与”维度作为重要的理论框架之一。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养老方式逐渐改变,养老实践朝着智能化的方向迈进。本文以重庆市青杠老年护养中心为例,运用观察法、半问卷式调查法和深入访谈法进行实地调研,对现有的养老设施进行考察,基于积极老龄化的“参与”维度,调研养老机构中老人的认知能力的影响因素,根据调研的材料和结果,运用SPSSAU20.0(统计学分析工具软件)分析方法对材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入住老人的基本结构、老年人文化程度、工作经历和科技产品使用经验、智能设施使用能力的教育活动、认知能力、参与机构生活方式等内容,以此分析养老机构中智能设施使用与老人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养老机构中的设施配置与服务体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老人认知能力与机构养老智能设施的使用相关性研究将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以及智能设施的规划与部署。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并简要总结了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介绍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其次,对老人认知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参与”与认知能力和服务响应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对国内外基于“参与”理论框架的智能设施配置的优秀案例进行分析并总结经验;第三,以青杠护养中心的老人为主体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基本掌握青杠养老院老人的认知能力与智能设施使用效用之间相关性的基础材料;最后,运用SPSSAU20.0(统计学分析工具软件)分析方法对材料进行分析,一是针对影响青杠养老院智能设施使用效果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二是对老人和认知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三是针对分析结果,对养老机构的设施配置与服务体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本文老人认知能力与机构养老智能设施使用效用相关性的相关研究,以老人为主体,以老人的认知(学习)能力为出发点,结合积极老龄化理论框架的“参与”视角去分析机构养老智能设施的使用效果,朝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方向,探索养老机构智能设施的配置,进一步完善与养老问题相关的设计方法和策略,为今后养老设施(尤其是智能化养老设施)的设计实践及配置提供理论参考,为针对性的解决各个地方、各个区域的机构养老实践提供思路。在设施配置上,要充分考虑到地方养老机构的特殊性所在,通过调研养老机构中的老人,了解老人日常生活的实际需求,真正做到为老人服务。在服务体系上,通过长期的数据调研,准确把握老人的需求,通过定期举行宣传与培训,提高老人关于智能设施的认知程度,从而更好的提高老人参与的积极性。养老机构不应是“悲伤的房子”,应更多的鼓励快乐与积极的影响,使老人在养老机构中生活的愉悦度更高。

潘程[9](2020)在《脑卒中患者医康护养一体化模式构建研究》文中指出

何唯实[10](2019)在《医养结合项目规划要点及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发展快速时期,同时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传统式的养老院等养老方式难以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无论对生活水平还是老人特有的心理需求都考虑不周。本文通过对现有养老方式、老年人心理与养老环境关联性等角度切入分析,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南分院老年爱心养护康复中心为例,结合老年人行为特征、心理需求等,对养老项目的规划设计思路、方式展开研究,以便打造适应新的社会背景和大众需求的新型养老项目模式。通过国内外关于医疗养老项目、新型养老产业的相关文献及成功案例,分析了其中共同之处及可借鉴的突出优势,同时也参考了部分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如老年心理学、老年医学等方面中涉及到环境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根据该项目身为中医院的特色以及中国老年人的传统审美习惯,对传统中式建筑、中式园林设计如福建土楼、苏州园林等进行了参考,并得出了其与西方当下盛行的新型养老地产模式“持续照料型养老社区(CCRC)”模式之间的共同之处,并在项目中加以汲取和运用。通过对案例的背景、需求及特殊性的分析研究,得出了项目设计的指导方针,并分别从总体布局、建筑单体、养老项目特殊要求几个方面确定了设计指导原则,确定了向心式的基本布局方针;根据项目的使用者需求及本身特征,提出了人文宜居、节能减排的设计原则;根据项目的特殊服务对象,提出了照顾老年人心理的景观环境需求和针对特殊老年人的使用环境友好需求。整体设计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了总平面布局方案,以及建筑空间、院区环境详细的设计,在突出北方地域特色、中国传统文化,满足老年人心理和特殊使用需求方面均做到了充分细致的考虑,最终形成了具有实施性的设计方案。

二、日本的老人护养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的老人护养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口老龄化加剧
        1.1.2 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受到挑战
        1.1.3 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国家战略
        1.1.4 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发展存在问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1.3.1 老年人口
        1.3.2 养老服务体系
        1.3.3 养老服务设施
        1.3.4 养老服务设施用地
        1.3.5 基层助老制度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框架
2 研究综述与相关案例
    2.1 文献综述
        2.1.1 养老服务体系方面
        2.1.2 养老服务设施方面
    2.2 相关政策文件
    2.3 国内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案例分析
        2.3.1 北京市以居家养老为主导的社区嵌入式服务
        2.3.2 上海市养老十五分钟服务圈和长者照护之家
    2.4 国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案例分析
        2.4.1 日本以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为核心的养老服务体系
        2.4.2 英国以社区照顾为核心的养老服务体系
    2.5 本章小结
3 西安市老年人口特征与需求分析
    3.1 西安市总人口发展趋势分析
        3.1.1 西安市概况
        3.1.2 西安市总人口发展趋势
    3.2 老年人口现状特征
        3.2.1 老龄化进程分析
        3.2.2 老年人口空间分布
        3.2.3 老年人口年龄结构分析
        3.2.4 老年人口自理能力分析
        3.2.5 现状老年人口特征
    3.3 养老需求调查
        3.3.1 调查方法
        3.3.2 老年人问卷调查分析
        3.3.3 老年人口访谈
        3.3.4 老年人生理特征与设施需求分析
        3.3.5 老年人养老需求的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现状分析
    4.1 西安市养老设施体系现状
        4.1.1 养老服务设施分类
        4.1.2 养老服务设施层级设置
        4.1.3 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存在的问题
    4.2 机构养老设施现状
        4.2.1 机构养老设施概况
        4.2.2 机构养老设施入住率分析
        4.2.3 机构养老设施入住人群分析
        4.2.4 机构养老设施建设情况分析
        4.2.5 机构养老典型设施分析
        4.2.6 机构养老设施存在问题分析
    4.3 社区养老设施
        4.3.1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现状
        4.3.2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情况分析
        4.3.3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使用情况分析
        4.3.4 典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分析
        4.3.5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存在问题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服务能力分析
    5.1 养老服务设施对不同人群的服务能力分析
        5.1.1 弱势群体老人的托底养老
        5.1.2 城镇普通家庭的基本养老
        5.1.3 农村普通家庭的基本养老
        5.1.4 高端需求老人养老
    5.2 养老服务设施对不同生理阶段老年人需求支撑分析
        5.2.1 健康活跃期设施支撑度分析
        5.2.2 辅助生活期设施支撑度分析
        5.2.3 行动不便期设施支撑度分析
        5.2.4 安宁疗护期设施支撑度分析
    5.3 养老服务设施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支撑分析
        5.3.1 养老服务设施对“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支撑分析
        5.3.2 养老服务设施对“机构为补充”的支撑分析
        5.3.3 养老服务设施对“医养相结合”的支撑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发展策略
    6.1 养老支持力分析
        6.1.1 政府支持力
        6.1.2 社会支持力
        6.1.3 家庭支持力
    6.2 养老服务社会环境分析
        6.2.1 孝道文化与传统习俗分析
        6.2.2 代际交换式的家庭关系分析
        6.2.3 敬老、助老的社会基础分析
        6.2.4 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分析
        6.2.5 基于互联网的社会环境分析
    6.3 以居家养老为核心总体发展思路
        6.3.1 构建居家养老为核心养老服务设施体系
        6.3.2 构建以家庭为核心的设施布局模式和社会氛围
    6.4 以居家养老为核心的养老服务设施体系优化提升策略
        6.4.1 养老服务设施相关法规梳理
        6.4.2 养老服务设施体系优化
        6.4.3 养老服务设施功能优化
        6.4.4 设施建设标准
    6.5 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策略
        6.5.1 差异化养老服务设施布局
        6.5.2 单元式基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模式
        6.5.3 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管理与调整机制
        6.5.4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调整机制
    6.6 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实施策略
        6.6.1 推行基于“互联网+”的“嵌入式”养老延伸服务模式
        6.6.2 构建医养结合的老年人绿色就医模式
        6.6.3 以产业化养老促进公共养老服务发展
    6.7 养老服务设施管理运营提升策略
        6.7.1 探索基于资源统筹的管理运营模式
        6.7.2 推行基于邻里互助的基层助老制度建设
    6.8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生在读期间成果
附录
    图目录
    表目录
    附表
    调查问卷
    相关文件

(2)园艺疗法对养老院失能老人身心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失能老人护理服务方面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园艺疗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相关概念
        1.4.1 园艺疗法的概念
        1.4.2 失能、失能老人的概念
        1.4.3 孤独感的概念
        1.4.4 抑郁的概念
        1.4.5 领悟社会支持的概念
第2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样本来源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剔除标准
    2.2 样本量的计算
    2.3 分组方法
    2.4 研究方法
        2.4.1 干预方案构建
        2.4.2 干预方法
    2.5 研究工具
        2.5.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2.5.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
        2.5.3 握力值
        2.5.4 血压的测量
        2.5.5 孤独感评估
        2.5.6 抑郁评估
        2.5.7 社会支持程度评估
        2.5.8 园艺疗法满意度问卷
    2.6 质量控制
    2.7 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情况
    3.2 园艺疗法对养老院失能老人血压的影响
        3.2.1 两组失能老人基线收缩压、舒张压均值情况
        3.2.2 两组失能老人干预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的重复测量结果比较
    3.3 园艺疗法对养老院失能老人孤独感的影响
    3.4 园艺疗法对养老院失能老人抑郁的影响
    3.5 园艺疗法对养老院失能老人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
    3.6 园艺疗法活动满意度评价
第4章 讨论
    4.1 园艺疗法可以有效改善养老院失能老人的血压水平
    4.2 园艺疗法可以降低养老院失能老人的孤独感
    4.3 园艺疗法可以减轻养老院失能老人的抑郁情绪
    4.4 园艺疗法可以增强养老院失能老人的领悟社会支持水平
    4.5 园艺疗法满意度评价分析
第5章 结论
第6章 研究局限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综述 园艺疗法对养老院老人抑郁干预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3)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多中心治理模式的研究 ——以常州市钟楼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二、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技术路线
    三、研究创新和特色
第一章 居家养老服务多中心治理模式的概念厘清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厘清
        一、居家养老服务
        二、多中心治理模式
        三、居家养老服务多中心治理模式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多中心治理理论
        二、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三、公共物品理论
    第三节 治理架构
        一、政府维度
        二、社会维度
        三、市场维度
第二章 常州市钟楼区居家养老服务多中心治理模式基本情况评估
    第一节 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及满意度分析
    第二节 居家养老服务多中心治理模式的建构
        一、兴起基础阶段
        二、初步探索阶段
        三、全面推行阶段
    第三节 居家养老服务多中心治理模式的主体互动
        一、规划与标准双重并举,推进基础建设达标化
        二、政府与组织多力并重,实现治理结构社会化
        三、居家养老与市场结合,推动运行机制智能化
第三章 居家养老服务多中心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居家养老服务多中心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信息渠道不通畅
        二、居家养老服务形式化
        三、社会力量相对薄弱,市场参与度不高
        四、老年群体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意愿不足
    第二节 居家养老服务多中心治理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政府职能缺位,多中心治理难起作用
        二、政府职能越位,多中心治理主体合作失灵
        三、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多中心治理动力不够
        四、市场主体不发达,多中心治理活力不足
        五、老年群体观念传统,社区重视程度不足
第四章 居家养老服务多中心治理模式的国内外经验
    第一节 居家养老服务多中心治理的国外实践模式
        一、英国“社区照顾”多中心治理模式
        二、美国“医-护-养”多中心治理模式
        三、日本“老年介护”多中心治理模式
    第二节 居家养老服务多中心治理的国内实践模式
        一、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多中心治理模式实践
        二、上海市居家养老服务多中心治理模式实践
        三、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多中心治理模式实践
    第三节 国内外居家养老服务多中心治理模式的经验启示
        一、国外居家养老服务多中心治理模式的经验启示
        二、国内居家养老服务多中心治理模式的经验启示
第五章 居家养老服务多中心治理模式的提升路径
    第一节 明确居家养老服务多中心治理模式的分工
        一、政府主导:提升规划、管理、监督能力
        二、社会支撑:突显志愿机制服务功能
        三、市场辅助:培育专业队伍,激发创新活力
    第二节 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多中心治理主体的合作
        一、整合服务主体效能
        二、整合利益协调机制
        三、整合职责使命担当
    第三节 警惕居家养老服务多中心治理模式的负效应
        一、明确问题,及时避免
        二、细化责任,创新合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4)青岛市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医养结合服务的定义和特征
        二、医养结合服务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福利多元理论
        二、网络治理理论
第二章 青岛市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产生背景与现状
    第一节 青岛市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产生背景
        一、青岛市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
        二、青岛市拥有发展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良好条件
    第二节 青岛市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现状
        一、主要做法
        二、主要优势
第三章 青岛市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青岛市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供需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
        二、社会资本进入意愿还不够强烈
        三、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四、政策保障覆盖面不够广
        五、护理人员和管理人员短缺且水平不足
        六、社工组织和志愿服务团队参与不到位
    第二节 青岛市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够
        二、民营医养结合机构筹资难、利润低
        三、行业标准和监督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四、政策的精细化和统筹性不强
        五、护理人员和管理人员待遇、地位、培训不足
        六、对社工组织和志愿服务团队引导支持不足
第四章 国内外医养结合服务的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国内部分地区医养结合服务的经验及启示
        一、北京市医养结合服务的经验
        二、重庆市医养结合服务的经验
        三、国内部分地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启示
    第二节 国外部分地区医养结合服务的经验及启示
        一、日本以政府为主导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二、美国政府指导下高度市场化的照护体系
        三、国外部分地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发展的启示
第五章 优化青岛市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第二节 从政府投入和民间资本两方面促进机构发展
        一、支持帮助医养结合机构发展
        二、激发民间资本投入
    第三节 加强政府监管职能
        一、加快行业标准的出台
        二、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
        三、提高监督工作的有效性
    第四节 提高政策的精细化和统筹性
    第五节 加强医养结合人才培养
        一、培养专业化的护理人才
        二、校企合作吸纳管理人才
        三、提高医养结合各类人才的待遇
    第六节 引导支持社工组织和志愿服务团队参与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健康老龄化视角下福州市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供给水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健康老龄化
        二、医养结合
    第二节 理论依据
        一、公共产品理论
        二、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三、积极老龄化理论
第二章 福州市医养结合机构服务发展探索
    第一节 福州市医养结合机构服务发展的现实背景
        一、传统养老方式面临挑战
        二、医养结合养老床位需求大
        三、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
    第二节 福州市医养结合机构服务发展的措施及成效
        一、纳入规划,发展布局
        二、政策扶持,财政投入
        三、部门协作,分类引导
        四、信息融合,改善服务
第三章 福州市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供给水平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研究设计与研究对象的选取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第二节 福州市医养结合机构的实证分析
        一、养中设医模式:仓山区A老年康养中心服务供给水平分析
        二、医中设养模式:马尾区B爱心护养院服务供给水平分析
        三、医养结合模式:鼓楼区C老年公寓服务供给水平分析
        四、福州市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供给水平的整体概况
    第三节 福州市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供给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供给主体不协调,市场动力不足
        二、供给客体购买力不足,供给层次较低
        三、供给效率低下,监管评估体系碎片化
        四、养老观念落后,制度法规不健全
第四章 国内外医养结合机构实践探索及经验启示
    第一节 国内医养结合实践探索
        一、多元供给主体的实践探索
        二、丰富供给内容的实践探索
        三、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实践探索
        四、提升内部管理水平的实践探索
    第二节 国外医养结合实践经验
        一、日本: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开展医养结合
        二、英国:通过福利制开展医养结合
        三、美国:通过市场化模式开展医养结合
    第三节 对福州市医养结合机构发展带来的启示
        一、以需求为导向精准供给,构建分级分类服务体系
        二、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高医养结合深度
        三、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服务供给层次
        四、完善服务质量评估监管,提升服务供给管理水平
第五章 健康老龄化视角下提高福州市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水平的对策
    第一节 科学规划顶层设计,激发服务有效供给
        一、部门相互协同,明确权责范围
        二、加强宏观调控,合理配置资源
        三、政府适当放权,降低准入门槛
    第二节 增加资源有效投入,培育多元供给主体
        一、加大财政投入,重视扶持医养
        二、协同市场、社会,推动多元供给主体
        三、鼓励优惠政策,降低机构成本
    第三节 重视专业人才培养,协调内部供给结构
        一、创新人才管理,健全制度体系
        二、鼓励专科扩招,培养专业人才
        三、提升薪资福利,吸引人才流入
    第四节 转变传统养老观念,健全法制法规
        一、鼓励社会参与,营造良好氛围
        二、引入大众媒介,宣传医养理念
        三、出台政策法规,保障市场秩序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南京市中心城区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念界定
        1.1.1 老年人
        1.1.2 养老方式
        1.1.3 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
    1.2 选题背景
        1.2.1 时代背景
        1.2.2 南京市老年人口及设施现状与规划目标
    1.3 研究现状
        1.3.1 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使用需求研究现状
        1.3.2 规划层面老年人照料设施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城市空间研究范围
        1.4.2 研究对象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政策规范及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规划经验分析
    2.1 已有政策规范研究梳理
    2.2 政策与规范分析
        2.2.1 研究背景
        2.2.2 国家层面相关政策与规范分析
        2.2.3 南京市相关政策与规范分析
        2.2.4 政策规范发展趋势总结
    2.3 国内外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规划经验分析
        2.3.1 国外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规划经验
        2.3.2 国内外规划经验总结
第3章 中心城区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3.1 研究背景
    3.2 街道层级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比较
        3.2.1 现存问题
        3.2.2 问题分析
        3.2.3 案例分析
        3.2.4 优化策略
    3.3 不同床位规模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3.3.1 空间分布特征
        3.3.2 问题分析
        3.3.3 优化策略
    3.4 不同星级服务水平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3.4.1 现存问题
        3.4.2 问题分析
        3.4.3 优化策略
    3.5 不同机构性质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3.5.1 特征总结
        3.5.2 问题分析
        3.5.3 优化策略
    3.6 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与周边医疗机构临近性分析
        3.6.1 研究背景
        3.6.2 概念界定
        3.6.3 特征总结
        3.6.4 原因分析
        3.6.5 设施医保情况
    3.7 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与周边环境设施临近性分析
        3.7.1 特征总结
        3.7.2 原因分析
    3.8 规划目标与空间分布现状对比分析
    3.9 本章结论
第4章 基于空间句法的南京市中心城区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空间可达性分析
    4.1 空间句法理论
        4.1.1 空间句法在城市规划层面的理论
        4.1.2 空间句法分析量化指标
        4.1.3 空间句法研究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空间可达性的科学性
        4.1.4 空间句法的不足
        4.1.5 小结
    4.2 规划层面空间句法研究进展、发展动态
        4.2.1 城市规划方面
        4.2.2 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规划方面
        4.2.3 小结
    4.3 空间句法可达性研究变量设置
    4.4 不同服务半径下的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道路可达性分析
        4.4.1 数据解读
        4.4.2 特征总结
        4.4.3 原因分析
    4.5 不同床位数规模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可达性对比分析
        4.5.1 数据整理
        4.5.2 特征总结
        4.5.3 原因分析
    4.6 不同性质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可达性对比分析
        4.6.1 数据整理
        4.6.2 特征总结
        4.6.3 原因分析
    4.7 不同星级服务水平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可达性对比分析
        4.7.1 数据整理
        4.7.2 特征总结
        4.7.3 原因分析
    4.8 规划目标与空间可达性现状对比分析
    4.9 本章结论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贡献与不足
        5.2.1 贡献
        5.2.2 不足
    5.3 研究展望
第6章 典型街道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规划布点设计——以建邺区莫愁湖街道为例
    6.1 南京市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布局规划
        6.1.1 总体规划目标
        6.1.2 规划目的
        6.1.3 规划对策
        6.1.4 布局原则
    6.2 莫愁湖街道现状概况
        6.2.1 区域概况
        6.2.2 街道特征
        6.2.3 现有设施概况
        6.2.4 小结
    6.3 空间分布特征
        6.3.1 服务半径情况
        6.3.2 可达性情况
        6.3.3 医养设施与环境资源
    6.4 现存问题
        6.4.1 设施资源严重不足
        6.4.2 设施空间分布不均
    6.5 规划目标与优化策略
        6.5.1 定位服务
        6.5.2 精细布局
        6.5.3 增加总量
        6.5.4 就近养老
        6.5.5 医养结合
        6.5.6 提升环境
        6.5.7 资源共享
    6.6 空间布局优化设计
        6.6.1 方案优选
        6.6.2 最优方案分析
    6.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7)民营养老机构智慧养老服务研究 ——以合肥市静安养亲护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第三章 合肥市静安养亲护养院个案分析
    3.1 静安养亲护养院概况
    3.2 静安养亲护养院智慧养老服务开展情况分析
    3.3 静安养亲护养院入住老年人的满意度调研
第四章 静安养亲护养院智慧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静安养亲护理院智慧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4.2 静安养亲护理院智慧养老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国内外民营养老机构智慧养老服务实践及经验借鉴
    5.1 国外民营养老机构智慧养老服务实践
    5.2 国内民营养老机构智慧养老服务实践
    5.3 国内外养老机构智慧养老服务经验借鉴
第六章 促进民营养老机构智慧养老服务发展建议
    6.1 完善行业规范和标准体系建设
    6.2 构建智慧养老服务主体信息交流渠道
    6.3 加强智慧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6.4 增强民营养老机构与智能产品研发企业的互动
    6.5 实现为老志愿服务与智慧养老需求的有效对接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老人认知能力与机构养老智能设施使用效用相关性研究 ——基于积极老龄化的“参与”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积极老龄化的研究现状
        1.3.2 智能养老的研究现状
        1.3.3 老人认知能力相关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于老人对智能养老设施使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老人认知能力的因素分析
        2.1.1 认知能力的定义及价值
        2.1.2 认知能力的影响因素
    2.2 积极老龄化“参与”维度分析
        2.2.1 “参与”对积极老龄化的建构意义
        2.2.2 参与和认知能力的关系
        2.2.3 参与和服务响应的关系
    2.3 基于“参与”的机构养老智能设施配置的国际(内)经验
        2.3.1 总体发展情况
        2.3.2 国际经验
        2.3.3 国内经验
        2.3.4 智能化经验总结
第三章 青杠养老院老人认知能力调研
    3.1 青杠养老院入住老人基本结构调研
    3.2 老年人文化程度、工作经历和科技产品使用经验调研
    3.3 青杠养老院智能设施使用能力的教育活动调研
第四章 青杠养老院智能设施使用效用分析
    4.1 SPSSAU20.0 分析方法描述
    4.2 主题因素分析(老人和认知能力)
        4.2.1 认知功能基本状况
        4.2.2 各年龄段认知功能基本状况
        4.2.3 老人认知受损及其影响因素
    4.3 影响青杠养老院智能设施使用效果的表现形式
        4.3.1 科技产品使用经验
        4.3.2 老人与社会实体的接触度
        4.3.3 参与兴趣小组、娱乐和有目的的活动
        4.3.4 社会交往
        4.3.5 参与智能设施的学习活动
    4.4 设施配置与服务体系分析
        4.4.1 设施配置
        4.4.2 服务体系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思考
    5.1 结论
    5.2 政策启示
    5.3 不足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10)医养结合项目规划要点及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核心概念阐释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项目背景与研究基础
    2.1 项目背景与发展历程
        2.1.1 项目背景
        2.1.2 发展历程
    2.2 机遇与挑战
        2.2.1 发展机遇
        2.2.2 面临挑战
    2.3 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经典案例分析
        2.3.1 相关理论分析
        2.3.2 国外养老项目经典案例解析
        2.3.3 我国医养结合成功范例共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医养结合老年养护中心解析
    3.1 医养结合项目现状及概况
        3.1.1 现状阐述及分析
        3.1.2 项目概况
    3.2 用地性质建议
        3.2.1 医养结合项目地类现状
        3.2.2 医养结合项目地类建议
    3.3 规划设计要点研究
        3.3.1 规划方案基本原则
        3.3.2 平面布局规划要点
        3.3.3 空间结构规划要点
    3.4 养老项目特殊要求
        3.4.1 针对老年人心理的环境需求
        3.4.2 特殊老年人的环境需求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医大老年养护中心项目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4.1 项目背景及定位
        4.1.1 项目建设背景
        4.1.2 项目规划定位
    4.2 项目总体布局及功能分析
        4.2.1 项目总体布局
        4.2.2 空间结构规划分析
    4.3 针对养老项目特殊要求设计理念分析
        4.3.1 针对老年人心理的景观设计
        4.3.2 针对特殊老人需求的设计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日本的老人护养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发展策略研究[D]. 张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园艺疗法对养老院失能老人身心健康的影响[D]. 胡欢平. 南昌大学, 2020(01)
  • [3]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多中心治理模式的研究 ——以常州市钟楼区为例[D]. 丁叙文. 苏州大学, 2020(04)
  • [4]青岛市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及优化策略研究[D]. 苏墩卫. 青岛大学, 2020(02)
  • [5]健康老龄化视角下福州市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供给水平研究[D]. 王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6]南京市中心城区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及优化策略研究[D]. 朱昂.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7]民营养老机构智慧养老服务研究 ——以合肥市静安养亲护养院为例[D]. 赵祖雪. 安徽大学, 2020(07)
  • [8]老人认知能力与机构养老智能设施使用效用相关性研究 ——基于积极老龄化的“参与”维度[D]. 祝忠杰. 四川美术学院, 2020(03)
  • [9]脑卒中患者医康护养一体化模式构建研究[D]. 潘程.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
  • [10]医养结合项目规划要点及设计策略研究[D]. 何唯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日本的养老制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