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加入WTO后的高雄地方发展战略:区域营销与互动管理的实证分析

两岸加入WTO后的高雄地方发展战略:区域营销与互动管理的实证分析

一、两岸加入WTO后之高雄地方发展策略:地区行销与互动管理之实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谢妮[1](2015)在《湖南与台湾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逐渐成为了国家、地区产业体系中的重要支柱。而市场全球化和电子时代的到来,更加让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文化产业区域合作向着更深层次、更多元化的进程发展。目前的文化产业交流已经逐渐跨省域、跨地域、跨国界,那么在地理位置并不毗邻的“中部文化产业发展强省”湖南与“国际文化产业基地”台湾之间,采取何种模式来推进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从而形成两省文化产业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此,本文从协同论的角度,探讨了湖南与台湾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目标与原则、内容与步骤、模式与路径,以期推动两者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通过研究,本文认为湖南与台湾文化产业协同的基础主要为技术基础、政策基础、产业基础、文化基础和市场基础;在湖南与台湾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平等互惠、因地制宜、优势互补、高效整合四项原则。基于湖南与台湾文化产业协同的现状分析,湘台两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模式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种,前者包括战略柔性模式、以区位产业对接的“圈层式”模式、企业战略联盟模式、协同创新与产业衔接结合的增长模式;后者包括:设备—内容—平台—网络的产业链模式、文化产业差异化发展模式、文化创意园区运作模式、产业协同发展的管理模式。通过对湖南与台湾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内容的研究,笔者认为应立足优势支柱产业协同,再深入拓展核心产业协同,然后加大力度发展关联产业协同,最后坚持相关外围产业协同。在推动湘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过程中,两地应将创新协同、市场协同、技术协同、管理协同、资金协同等作为基本路径,从而实现湘台文化产业发展的全面提速,最终促进湖南与台湾文化产业的共同繁荣。

庄佩君[2](2011)在《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中的港口城市—区域 ——宁波案例》文中认为高效的运输和物流、以及物流网络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必要组成部分,拥有良好海运物流网络的港口城市和沿海区域,一直处于全球化的前沿。但同时海运物流体系和其运作环境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也给港口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和风险。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与港口城市—区域存在着复杂的空间相互作用机理。本论文以港口空间里的海运物流活动为核心,基于海陆向结合视角与海运物流企业行为为主线,把握海运物流体系自身演变规律和机制,分析全球海运物流网络的形成和特征,探讨区域体系在全球网络中的嵌入。在此基础上,考察海运物流活动与城市和区域的关系演变,探寻全球化背景下港口、城市和区域的海运物流经济综合体的存在,进一步地探索海运物流体系的空间治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具有显着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运输贯穿着实物流通道和路径。运输经济学强调运输产品的完整性和客户的参与,要求海运物流服务产品的完整性和包括货主在内的海运物流所有成员的整合协作。运输生产的网络经济性决定了海运物流主要活动者的行为策略,和海运物流体系发展趋势。海上运输专业化、海运速度提高和船舶大型化是实现运输的空间和时间效用的技术保障,实现时空压缩。运输业发展可改变人类活动的范围和耗费的时间和资本,决定着“社会与技术的范式”,当海运物流体系有技术重大变化时就会领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谋求全球化的厂商将自身物流功能外包,采购完整物流服务产品,为运输链成员提供向全球物流服务供应商转型的机会,实现经营项目和地理范围扩大。实物流环环相扣,意味着其空间构建过程有赖于行为者所在地域在物流链中的动态位。无论是美国大都市区制度应对公共管理辖区破碎化,还是中国的行政区兼并应对行政区经济,都难以解决海运物流“流动空间”特性对区域管理的挑战。治理理论认为因为政府失效和市场失效的存在,治理权威与治理主体应多元化,企业是经济活动的治理主体,这为海运物流空间治理的企业参与提供了理论依据。经济活动的不同治理模式,以及企业权力的不均衡引起的领先企业所具有的治理地位等使得区域的海运物流体系处于在自身掌控能力之外的动态变化之中。区域治理和全球价值链治理都强调治理主体之间的认同原则,认同的力量可以从结构主义、新制度主义和网络理论中得到理论支撑。海运物流体系的行为者在港口、城市和区域空间内建构基于“文化认同”的共同体,构筑避风港,以对抗全球失控的无序竞争、降低不确定性和风险。全球经济时代,海运物流是海运实践和海运研究的新范式,为了理解全球海运物流需要构建一组概念。首先是海运物流的概念。海运物流是满足客户需要的持续过程,在需要经过海运的发送地到最终收货地之间,以客户愿意支付的价格,将恰当数量的恰当货物、按恰当的条件,在客户指定的恰当时间送达至恰当地点的恰当收货人。此概念为海运物流从业成员提供理解全球化的实物流空间的现实、形成共同的战略和行动模型、框架和思维方式。其次是海运物流供应链的概念。在海运物流领域,从发货人至收货人过程涉及海运公司、码头运营商、代理经纪等诸多专业化企业,构成了海运物流服务链。这一概念的建立,有利于从企业角度审视海运物流系统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动态;另一方面,码头运营商等企业身份显现了放松管制以后港口运作中企业行为的影响,从而将“港口”纳入物流体系之中。第三是全球海运物流网络的概念,即以国际海上运输网络为基础,以港口为枢纽中心,陆上的公路、铁路及内河通航水系等多式联运通道所构成的集疏运体系为末端的全球实物流网络。在这个概念框架下,考察全球实物流的海向和陆向通道网络及其海陆界面的空间布局,海运物流企业的市场运营战略和空间组织特征。第四,区域港口嵌入全球海运物流网络的概念。这需要观察区域港口在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中的地位,嵌入方式和嵌入机制。为了向最终客户提供完整物流服务产品,整合是最重要原则,通过组织方式变革实现空间和功能一体化,以解决因功能、产权、运营权的分割而造成的海运物流链破碎化。运输组织革命、运输和信息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为实现全球范围的海运物流整合提供了技术和体制保障。海运航线和可移动运载工具船舶组成了海向物流网络,各航线上所投入的船舶运力体现了各条海向通道的大小和能力;大宗干散货、液体散货和集装箱货在海向通道里大量迅速流动是全球经济最壮观的景象。各有不同物流绩效特征的陆上运输通道和场站实现了海运物流的配送功能。为了掌控服务产品的完整性和质量,海运物流企业谋求对物流链的控制,出现了海运物流网络运营组织的海陆一体化。国际海运业者和码头企业是实现海运服务链功能和组织整合中的渠道领袖,前者通过“编织”海向网络、打造登陆的港口节点、进而继续构建陆向网络,后者具有整合陆向的运输、仓储配送和航运服务支撑功能的优势。港口根植于海运物流链中,是各功能活动会合的空间场所;其发展需要置于全球海运物流体系之中。城市和区域的海运物流体系嵌入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中,突出地表现为区域港口吞吐量的增长。中国沿海港口群在太平洋西岸的整体凸显,是世界航运重心东移、和中国沿海区域成为全球海运物流网络重要组成部分的体现。中国沿海地区作为海运物流的市场所在实现了市场嵌入,通过基础设施大规模、专业化和集装箱化建设,以及航运通道网络建设实现了网络嵌入,而海运物流链上企业的市场运作战略,实现供应链嵌入。港口投资和经营市场、海上航运市场、以及海运物流链其它服务市场的开放是嵌入全球海运物流网络的市场机制。海运物流体系发展,表现为时间维度上的发育和完善,和空间维度上的集聚和扩散过程。在很长一段历史里,海运物流服务的供应链系统不完善、服务链比较短,海运物流活动与区域的相互作用在一有限的空间范畴内。由于“城市”这个空间单元在不同历史时期存在地理尺度上的极大差异,因此采取“港一城界面”为空间剖析单元,以表征港口及海运物流活动与城市的交互作用,突出这-空间里两者不同程度和形式的相互依存关系,及其广泛的经济社会政治背景。历史上海运物流活动集聚及与特定空间的互动,培育了港一城界面,孕育了港口城市,促进其繁荣和发展。由于海运物流体系发展的技术剧变的拉动作用,海运物流集聚空间受其拉动呈现一定的迁移轨迹。宁波案例显现了海运物流活动是港口城市发育和成长的基本动力,不同历史时期的海运物流活动培育了形态各异的港一城界面和港口城市。海运物流体系的发展也呈现空间扩散之势。其驱动力有三重,包括因集聚对港—城界面造成的土地和环境等压力,中心城市对航运组织经营活动和各类支撑服务业的拉动作用,以及内陆区域对物流配送节点和工业客户等的拉动作用。信息和交通技术使非实物流环节的部门获得了空间流动自由,改变了区位选择要素顺序,实现海运物流在港口、港口城市、中心城市和区域的空间重塑。在此自由流动背景下土地市场是分散化的强烈决定因素。港口城市—区域是区域海运物流体系的空间投影、全球化下海运物流系统运作的新空间。宁波案例显示企业在物流通道组织、以及实现区域融入全球海运物流中的重要作用。现代港口城市构建的海运物流平台、海运物流网络的陆向区域化和区域中心城市成为海运物流支撑服务业的区位选择,这一组现象构成了宁波地域上港口城市—区域海运物流的空间单元。在不同历史时期,港口城市和区域对海运物流体系的治理制度也有着积极的响应和生动的演变过程。全球海运物流体系的空间布局和治理特征表现为海向空间的灵活性和无根性,陆向空间边界渐失,空间整体协作性和治理空间的区域化。区域海运物流体系受到双重风险。一方面,跨国船公司拥有海运物流链治理权,其在海向空间运作的无根性,以及在内陆节点的渗透,对港口和港口城市发展带来极大风险。另一方面,在全球—地方化的张力下,放松管制、私有化进程等体制转型过程中,海运物流体系受到地方分割,政府缺位和越位共存现象的影响。海运物流体系在港口城市—区域的空间治理需要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治理手段需突破原来单一的依靠政治和行政方式,形成由海运物流行为者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区域治理体制,才能避免空间冲突。基于“认知共同体”的港口物流共同体的伙伴关系,主要体现为政府部门、企业和非赢利机构(包括个人)共同参与全球海运物流的治理。营销和文化策略有利于实现共同体的组织构建和制度构建,加强目标认同感。通过各物流活动主体的互动协同努力,满足港口城市—区域内企业、居民对提供通往国内其它地区及世界的通道的需求,实现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目标,加强区域经济竞争能力,促进港口城市—区域的空间形象凸显。本论文试图在以下三方面实现创新:1.揭示海运物流体系发展规律,构建全球海运物流网络、阐明其运营组织和基本特征,阐释中国沿海港口群嵌入全球海运物流网络的动力机制。2.以“港—城界面”为考察海运物流与港口城市的主导标志,揭示两者互动关系时空演变规律。海运物流在港—城界面的集聚和发展培育了古代和近代的商贸型港口城市,其空间迁移驱动港口城市发展;日益完善与发达的全球海运物流体系空间重塑,构成容纳海陆双向互动的地域利益空间共同体,促进了港口城市—区域的发育和发展。3.基于全球性城市—区域理念,提出“港口城市—区域”的科学概念,尝试建构“全球性海运物流——全球性海运物流网络——全球性海运物流服务产业——全球性生产网络——港口城市—区域”相互依存的空间逻辑依存关系;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基于共同认知的“港口物流共同体”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区域治理机制。

张幼松[3](2011)在《闽台制造业竞合研究 ——以机械、石化与电子产业为例》文中认为闽台两地具有深厚的“五缘”文化联结,经济贸易往来由来已久。在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两岸关系不断缓和的大背景下,推动闽台制造产业发展新型竞合关系,对于促进两地产业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产业的竞合也必将会进一步加强闽台经济文化联系,加速两地经济一体化进程,对于促进两岸统一大业也有深远的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闽台两地制造产业的相对竞争优势;同时,在此基础上揭示两地制造业实现竞合发展的空间和前景,并对相关政策举措提出建设性意见。研究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理论与实证结合的方式。通过对传统的双钻石模型进行修正,选取5个产业竞争力要素解构成14个构念并建立量表和问卷,实证分析闽台制造业的总体相对竞争优势;同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两地制造业的竞合的要素层面、可能发生的业务领域与模式。通过单钻石模型结合竞合价值网络和博弈理论分析的方式,定性分析和揭示闽台制造业在机械、石化、电子三大主导产业,研究其相对竞争优势、竞合的前景与途径。研究结果显示台湾制造业总体上明显强于福建,福建制造业的总体竞争优势在于生产成本、劳动力资源、市场需求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台湾的优势主要在管理、技术与服务。由于两地各自存在发展的瓶颈,并且具有优势互补的特点,因此具有发展竞合关系的动力和空间。就具体产业的竞争与合作而言,在福建重点对接台湾的三大产业上,机械产业、电子产业台湾比福建具有竞争优势;而石化行业两地出现两强互补的局面。机械产业中下游产品制造方面福建具有成本优势,但在上游产品的研发设计方面,台湾具备领先地位,因此在产业链上下游之间两地仍然存在合作空间;石化产业上,台湾具有在资金和管理服务方面的优势,同时掌握某些高水平工艺技术。福建具备庞大而成长迅速的市场、充沛的人力资源与坚实的科技基础,因此石化业上两地更可能实现竞合双赢局面;在电子业上,台湾拥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但也需要寻求生产制造的代工和研发的合作。两地政府应该在认真分析地区产业的特性与优劣势基础上,制定合适的政策进一步促进闽台制造业进一步发展更深层次的竞合关系,共同促进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李德田[4](2010)在《台湾零售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文中提出全球金融危机打破了一切界限,零售及餐饮业面临来势凶猛的跨业态业种竞争风潮,早餐店最大的竞争者可能是便利商店,玩具店最大竞争者可能是量贩业者,跨区隔的经营竞争快速多变,企业应尽早思考如何灵活应变,要积极寻找差异化及思索自我的核心竞争力,因好的商品及服务还是有利润及生存空间。国际知名趋势大师大前研一在《再起动》书中提到,企业若“向内、向下、向后”看,绝对会让自己陷入衰退的危机,若只是稍加改良商品,也于事无补,想在既有市场中生存,就得提出相当创新的企划,生产高附加价值的商品。企业能否挑战“向外、向上、向前”,将决定企业的命运。连锁企业面临跨区隔的商机,也要有再起动的企图心及竞争力,只是跨市场区隔的经营策略要成功,一定要有明确的企业定位及优势的核心能力,否则可能沦为创新而创新,忽略原有特色及定位,反而提高企业经营风险。求新求变有商机,也可能有危机,一成不变也许保住基本盘,但可能逐渐失去生存的动能,面对排山倒海的跨业竞争,企业实应求新求变才能因应世局。近年来专业型服务业在“知识经济”的大旗下,受到瞩目,然而事实上,在服务业跃居台湾经济主导力量的过程中,批发零售等传统商业自1980年代中期起,也展现相当傲人的成长活力,1988至2005年间,平均成长率达7.3%,较专业型服务业的6.7%为高,是支持台湾经济不可或缺的关键要角。不仅如此,由于批发、零售等传统商业的就业密集度高,可提供基层人力大量的工作机会,对结构性失业问题的纾解裨益甚大,更能发挥稳定经济与就业的独特功能。以2005年为例,零售业产值占名目GDP比率为7.9%,但是其所提供的就业占总就业人数比率就高达11.6%,显示零售业对维持台湾就业稳定,乃至提升社会安定力量的重要性,不容忽视。2002年台湾零售业值约1兆722亿,2007年台湾零售业值约2兆8,237亿,而2002年台湾批发业者营业额约为3,987亿,2007年台湾批发业者营业额则约为1兆2,325亿,零售业营业额所成长的幅度都相当惊人,在台湾零售产业的重要性已是越来越不可忽视。零售业的存在,使得商品可以顺利的传到最终消费者的手中,而在传递过程中,不断的增加商品的附加价值,如时间效用、占有效用等,使得商品价值大为提高,也刺激了国民所得的成长。综合商品零售业其经营业态包含有便利商店业、量贩店业、百货公司业、超级市场业。这些业态的经营管理的Know-how导入台湾已有30-40年的历史,这些业态改变了国人的消费方式与生活习惯,综合商品零售业是整体流通产销链中,直接面对消费者的重要环节,故综合商品零售业的发展深深影响整个流通业及整体社会的消费型态。综合商品零售业业态间彼此的替代效果,也让这些业态在遇到整体经济环境景气不佳时,彼此的竞争更加激烈,除业态间的替代效果,各业态也面临自己产业问的竞争,尤其在各业态皆已渐呈现连锁化经营的大型业者寡占市场经营的情况下,各业态的小型业者适必将更难以与之抗衡,因此综合商品零售业内各业态将必须有其紧要的经营对策。本研究藉由次级资料的收集与文献探讨及产业分析来统整台湾综合商品零售业及其业态的发展历程与经营趋势;最终透过实证分析对综合商品零售业及其业态做产业改善经营建议,研究结果显示:一、便利商店业者为确保鲜食市场占有率,建立垂直移动平均法销售订货模式,以提升商品订货及销售,并降低商品报废及存货,依据订货法则,达到商品齐全及鲜度管理的最佳经营成效。二、量贩店业导入RFID技术所带来的优势与效率,在商品管理透过仓库管理系统整合,可减轻盘点作业、防止库存缺货、缩短品检作业、防止失窃及提高顾客满意度;在顾客方面可降低等待结帐时间,及快速得知商品所在位置,以缩短找寻商品的时间,强化量贩店业者的交易质量及顾客服务水平,以提升竞争优势。三、百货业运用POS可加强分店管理及提供消费者更高的服务质量,POS顾客销售情报系统可应用在顾客分析管理、商品管理及经营管理,找出有效掌握顾客的需求,建立顾客关系管理及经营成本观念,进而达到顾客满意度及顾客忠诚度,协助百货公司朝向提升绩效的经营策略发展,以达到顾客满意和公司成长的双赢目的。四、在竞争激烈的超级市场业,品类管理对于刺激消费、加速产品流动、增加品牌和竞争力都有重要的作用。而品类管理正是从需求导向出发,来改善超级市场经营管理流程的重要方法。以台湾超市现况,及所面临在经营上的困难,品类管理应是改善营运困境最佳的解决方案。以上产业经营改善建议,若零售业态经营策略能改弦易辙,必能带动综合商品零售业整体营业额的提升。

严志兰[5](2010)在《在闽台商社会适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台商投资大陆的二十年,也是两岸民众近距离交往、互动的二十年,台商成为两岸互相理解的重要桥梁。无论从国家和平发展战略角度,还是从社会群体之间的沟通融合角度来看,台商都是一个集经济性、政治性和社会性于一体,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的群体。本研究以大陆台商的社会适应与社会融合为研究主题,试图描画当前以台商为主要桥梁的两岸融合的现状,进而为推动两岸在经济、文化、社会和人民思想感情方面的大融合提供有益探索。全球化浪潮下,人口迁移与流动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和社会问题。从移民学角度来看,有数百万之众的台商群体进入大陆的社会生活,与当地社会的互动日渐深入,这本身就是中国社会变迁中的一个重要现象,由此带来的各种流动人口适应与融合问题是所有迁移者及作为人口流入地的中国社会都要面临的问题。本研究试图从对研究对象个体的观察、交往、交流中感受、描述台商群体的个性、形象,结合问卷调查,从不断累积的经验资料与文献资料中提炼出对这个群体真实、独特的人生经历的理解与诠释。进而以台商的“社会适应”为研究主题,从移民社会学的视角,运用国际移民研究中的跨国主义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关系网络理论展开对大陆台商行为和心理的描述性分析与解释。在此基础上,思考台商适应与融合的社会政策。对福建台商的田野调查发现:在闽台商的跨界流动动机存在工具性和情感性流动两大类型,其中工具性流动包括追逐市场型、个人发展型、朋友介绍型、招商引资型和公司委派型五种;情感性流动包括家族安排型、回报家乡型和改变生活方式型三种。从经济、日常生活、社会、心理和文化等四个层面对在闽台商的社会适应情况进行描述性定量分析。总体上,台商普遍表示能够适应在福建的生活,同时表示台湾和福建两边的生活都能够完全接受。但在闽台商经济融入当地社会的程度高于其他层面的融入,在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社会支持、心理和文化认同方面与当地社会的联系还比较松散,要实现在福建“安居乐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研究按照职业和阶层的自然分化,将大陆台商群体划分为台商企业主、台商个体户、台籍干部和台太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台商呈现出不同的流动和适应特征。本研究从三个方面剖析了在闽台商的社会适应策略:首先,持续地在两岸间往返流动,形成跨界流动的生活方式,建构起跨界的社会空间;其次,在认同上表现出双向性和情境性特征,以重建内在心理秩序,化解身份模糊引起尴尬和心理落差;最后,地缘关系和亲缘关系是最主要的关系类型,建构两岸婚姻关系成为一种特殊的适应策略,通过相互交织的“大圈子”和“小圈子”建构本土化的社会关系网络,从经济、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全面嵌入当地社会,为台商在当地社会正常生活提供工具性和情感性支持。本研究认为在闽台商社会适应的一般特征表现为:一方面,台商主动适应大陆社会,全面参与大陆社会生活;另一方面,大陆社会积极接纳台商,与台商群体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最后,本研究从构建两岸人民和谐共处的生活共同体的角度提出台商是两岸社会融合的先锋队,在两岸民间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社会政策的引导作用促进大陆台商的社会适应与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借鉴国际移民管理经验和两岸关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台商社会适应与融合的具体政策建议:首先,将制定针对台商的社会政策上升到与针对台商的经济政策同等重要的高度来认识。其次,创新对台工作管理体制是台商社会政策制定、完善与贯彻落实的前提条件。再次,遵循“全面开放”和“国民待遇”原则,在台商社会政策制定方面先行先试。

陈清龙[6](2010)在《两岸旅游发展政策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峡两岸在中国近代政治史上,是一个相当特殊的关系,从政治、军事的敌对状态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之密切交流、相互依存,但在政治上却仍处于完全不同体制。中国大陆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功能。在旅游交流上,2007年台湾同胞赴大陆人数近达400万人次,大陆赴台人次仅有23万人次,单向发展趋势明显,台湾成为是中国重要的入境客源区域之一。2008年两岸直航与全面大三通并开放大陆人士来台观光旅游,让两岸的关系气氛达到前所未有的和谐。旅游的平衡交流与合作发展成为促进两岸交流的先驱角色与平台。在台湾全面开放陆客来台旅游之际及两岸旅游密切的往来之下,旅游的课题,尤其对旅游的政策研究、分析并比较两岸旅游政策之差异,寻求两岸共同发展利基,互为截长补短,在两岸皆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会员及两岸共同的血脉文化渊源下,共同携手合作,于全球化的世界旅游市场,建立起强且深具影响力的华人地位,乃成为一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论文以“两岸旅游发展政策的比较研究”为题,以质性的研究方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宏观面向切入解析研究两岸旅游政策。并计以:研究的背景与目的、研究方法与程序、两岸研究之参考文献及立论依据、两岸的政经社会文化背景、两岸的旅游发展历程、两岸旅游政策的发展与变迁、两岸旅游的行政组织与旅游行政法制比较、两岸旅游政策的异同比较与优劣势探讨、两岸旅游合作与健康发展的新关系等共概分为十个章节予以详述,并以两岸特色的旅游政策为例,进行说明与比较,进而提出优势互补经验分享的建议。最后,经由本研究的比较分析结果,确认两岸旅游交流合作,可以促进两岸关系的改善,进而是促使两岸和平的基础建立。且研究发现在两岸和平的基础上,两岸旅游的合作发展的两个重要面向,一为历史的脉络,二为海洋的轨迹,可以共同构建两岸旅游未来的健康合作发展模式,亦即从海洋和平公园建立到两岸旅游一体链,拓展至两岸四地的区域旅游合作链,最终建构亚洲华人旅游圈,进而在世界旅游市场拥有华人话语权的研究建议。

陈健平[7](2009)在《基于两岸“三通”初步实现的闽台旅游合作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福建与台湾一水之隔,在两岸人员往来和经贸文化交流中占有独特优势和特殊地位,闽台之间基于“五缘”传统优势与“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开展旅游合作,是两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必然选择。2008年随着两岸直接“三通”的初步实现,闽台旅游合作也进入了全面双向互动的全新时期。本文通过对闽台旅游合作的经济学分析,紧密结合当前两岸“大三通”发展的积极态势和海西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有利时机,在把握闽台旅游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回顾了闽台旅游合作发展进程,剖析了合作现状与形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从实现闽台旅游合作战略构想的角度,构建了内涵丰富的战略体系,开发了系统多元的战略模式,建立了协调有序的战略机制,制订了目标清晰的战略思路,并为突破闽台旅游合作的制度障碍和技术障碍提供了有关对策。本文拟通过制订和实施科学有效的战略将闽台旅游合作引向深入,实现闽台旅游产业深度对接,积极探索把闽台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

马群杰,汪明生[8](2009)在《经济演进趋势下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以台湾台南为基础的分析与比较》文中提出地区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实力的累积,除了能促成人文与经济产业成长、培养地区的相对竞争优势外,还有利地方发展资源配置,是兼具文化、经济以及地方总体发展意涵的前瞻性产业发展政策规划。台南市是台湾历史最悠久的都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产。然而,随着时空背景的转变,逐渐走向以科技产业为主的工业社会,曾经繁盛一时的府城地区,已丧失其原有的首府之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缺乏动力、丧失竞争力的城市。经由系列性活动的举办,台南市虽塑造出有别于以往的古老城市风貌,然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与地区文化营销过程中,却少见经由政策面的产业发展课题着手,进行文化产业基础的比较与分析,这对确实厘清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盲点、促进地区资源适切配置,形成相当程度局限。本研究通过台湾地区区位商数分析(Locational Quotient,L.Q.),将台南市与台北市、台中市以及高雄市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条件进行现况比较,为避免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推展进程中,产生解决错误政策问题的第三类型错误困境提供了借鉴,并有益于地方发展资源的较适切配置。

马群杰,万鹏飞[9](2009)在《文化产业发展与多元群体参与:对台南市的分析与比较》文中指出台南市是中国台湾最早开发的古城,也是中国台湾南部第二大城市,该地区拥有台湾传统且特有的古迹文化资产,为求在既有的文化发展条件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地方发展优势,近年来台南市行政当局积极推出系列性文化活动与建设。本研究以台南市为探讨核心,针对台湾地区台北市、台中市与高雄市地方文化行政资源与民间社群团体参与情势加以分析解构。研究结果发现,台南市文化行政资源虽相较有限,但地方文教社群团体基础却相对坚实。研究建议,台南市配合既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同时,应可考虑兼重导引公私领域多元群体协力合作,借由公众参与促成地方发展资源的合理配置。

马群杰,万鹏飞[10](2009)在《文化产业发展与多元群体参与:对台南市的分析与比较》文中研究指明台南市是中国台湾最早开发的古城,也是中国台湾南部第二大城市,该地区拥有台湾传统且特有的古迹文化资产,为求在既有的文化发展条件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地方发展优势,近年来台南市行政当局积极推出系列性文化活动与建设。本研究以台南市为探讨核心,针对台湾地区台北市、台中市与高雄市地方文化行政资源与民间社群团体参与情势加以分析解构。研究结果发现,台南市文化行政资源虽相较有限,但地方文教社群团体基础却相对坚实。研究建议,台南市配合既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同时,应可考虑兼重导引公私领域多元群体协力合作,借由公众参与促成地方发展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两岸加入WTO后之高雄地方发展策略:地区行销与互动管理之实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岸加入WTO后之高雄地方发展策略:地区行销与互动管理之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湖南与台湾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湖南与台湾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现状
    2.1 电视制作业协同发展现状
        2.1.1 内容协同
        2.1.2 人才协同
        2.1.3 项目协同
        2.1.4 市场协同
    2.2 演艺产业协同发展现状
        2.2.1 内容协同
        2.2.2 市场协同
        2.2.3 人才协同
    2.3 出版产业协同发展现状
        2.3.1 内容协同
        2.3.2 项目协同
        2.3.3 市场协同
    2.4 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现状
        2.4.1 市场协同
        2.4.2 项目协同
    2.5 会展产业协同发展现状
        2.5.1 内容协同
        2.5.2 人才协同
        2.5.3 项目协同
        2.5.4 平台协同
    2.6 教育产业协同发展现状
        2.6.1 内容协同
        2.6.2 人才协同
        2.6.3 项目协同
第3章 湖南与台湾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基础
    3.1 产业基础
        3.1.1 同步的产业水平
        3.1.2 互补的产业结构
    3.2 市场基础
        3.2.1 相同的受众需求
        3.2.2 充沛的市场容量
    3.3 文化基础
        3.3.1 悠久的历史渊源
        3.3.2 共通的文化根基
    3.4 技术基础
        3.4.1 先进的技术水平
        3.4.2 卓越的技术能力
    3.5 政策基础
        3.5.1 强力的政府支持
        3.5.2 积极的政策引导
第4章 湖南与台湾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目标与原则
    4.1 湖南与台湾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目标
        4.1.1 满足两地文化需求
        4.1.2 提供多元文化产品
        4.1.3 推动两地文化共同繁荣
        4.1.4 促进两地文化产业分工合作
    4.2 湖南与台湾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基本原则
        4.2.1 平等互惠原则
        4.2.2 因地制宜原则
        4.2.3 优势互补原则
        4.2.4 高效整合原则
第5章 湖南与台湾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内容与模式
    5.1 湖南与台湾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内容
        5.1.1 电影产业
        5.1.2 广告产业
        5.1.3 设计产业
        5.1.4 数字内容产业
    5.2 湖南与台湾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模式
        5.2.1 湖南与台湾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宏观模式
        5.2.2 湖南与台湾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微观模式
第6章 湖南与台湾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步骤与路径
    6.1 湖南与台湾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步骤
        6.1.1 优先发展以影视制作业为代表的支柱产业
        6.1.2 大力发展以演艺产业为代表的核心产业
        6.1.3 逐步发展以广告业为代表的关联产业
        6.1.4 坚持发展以文化用品为代表的外围产业
    6.2 湖南与台湾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路径
        6.2.1 立足优势支柱产业协同
        6.2.2 深入拓展核心产业协同
        6.2.3 加大力度发展关联产业协同
        6.2.4 坚持相关外围产业协同
    6.3 案例研究
        6.3.1 湘台文化产业园基本概况
        6.3.2 湘台文化产业园发展历程
        6.3.3 部分在建项目展示
        6.3.4 湘台文化产业园发展前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2)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中的港口城市—区域 ——宁波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命题提出
        1.1.1 海运物流是港口城市和区域融入全球经济的重要路径
        1.1.2 运输和物流关乎全球化研究
        1.1.3 海运物流体系和其环境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1.1.4 海运物流体系的发展关切港口城市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1.2 文献述评
        1.2.1 港口体系空间关系的研究
        1.2.2 港口与城市和区域关系的研究
        1.2.3 港口研究的新视角
        1.2.4 结论与启示
    1.3 框架与路线
        1.3.1 标靶设定
        1.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3 内容模块
        1.3.4 方法和流程
第二章 基础理论
    2.1 运输体系的理解
        2.1.1 运输业的经济学解读
        2.1.2 海运经济效率的实践技术支撑
        2.1.3 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2.2 供应链和物流管理
        2.2.1 供应链的全球化
        2.2.2 物流管理的响应
        2.2.3 物流和供应链框架下的运输服务转型
    2.3 服务于全球海运物流网络的区域治理理论
        2.3.1 区域管理格局的新变化
        2.3.2 区域管理的治理新思维
        2.3.3 有效治理的认同机制
第三章 海运物流及全球海运物流网络
    3.1 全球性海运物流网络中的海运物流
        3.1.1 海运物流供应链
        3.1.2 全球海运物流的组织革新和体制保障
        3.1.3 全球海运物流的发展
    3.2 全球海运物流网络
        3.2.1 全球海运物流网络的组成
        3.2.2 全球海运物流网络的运营组织
        3.2.3 全球海运物流网络的功能组织特性
    3.3 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中的中国沿海区域
        3.3.1 太平洋西岸的中国沿海港口群
        3.3.2 中国沿海区域嵌入全球海运物流网络的方式
        3.3.3 中国沿海区域嵌入全球海运物流网络的市场机制
第四章 海运物流集聚与港口城市发展:港一城界面的变化
    4.1 港一城界面的概念及内涵
    4.2 三江口:古代宁波港一城界面
        4.2.1 宁波古代港口城市的形成
        4.2.2 三江口港一城界面的形态—商业中心
        4.2.3 古代海运物流活动与城市结构
    4.3 姚江北岸:近代宁波港一城界面
        4.3.1 码头北迁与城区扩大
        4.3.2 江北岸港一城界面的形态—近代海运物流中心
        4.3.3 近代海运物流活动与江北岸城区结构
    4.4 滨海新城:现代宁波港一城界面
        4.4.1 沿江滨海的海运物流设施建设
        4.4.2 海港新城建立及其临港产业
        4.4.3 现代海运物流与城市形态
    4.5 海运物流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机理
        4.5.1 港一城界面演变的空间模型
        4.5.2 港一城界面空间迁移的阶段特征
        4.5.3 港城互动的空间机理
第五章 支撑全球海运物流的战略新空间:港口城市—区域
    5.1 什么是港口城市一区域?
        5.1.1 港口城市一区域:全球海运物流网络运作的空间组织
        5.1.2 港口城市一区域形成的驱动因素
        5.1.3 全球海运物流体系的空间布局和治理特征
    5.2 宁波港口城市一区域的浮现
        5.2.1 嵌入全球海向物流网络中的宁波港
        5.2.2 宁波港口城市一区域的形成
        5.2.3 宁波港口物流系统空间治理的制度演变
    5.3 影响港口城市一区域形成的风险因素
        5.3.1 海运物流链治理权与港口风险
        5.3.2 全球海运物流体系中的地方分割
    5.4 建构港口城市一区域的机制体制创新
        5.4.1 基于“认知共同体”的区域治理体制
        5.4.2 “港口物流共同体”共同治理的港口城市一区域
        5.4.3 港口物流共同体的构建和策略
第六章 结论与进一步关注的命题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进一步关注的命题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3)闽台制造业竞合研究 ——以机械、石化与电子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方法、研究路径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路径
    1.3 论文特色与创新
    1.4 论文主要内容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竞合理论
        2.1.1 竞合理论的涵义
        2.1.2 竞合理论的东方文化渊源
        2.1.3 竞合关系产生的原因
        2.1.4 竞合战略成功实施的要素与文化条件
        2.1.5 竞合关系的分析工具——价值网络
    2.2 竞争优势理论
        2.2.1 竞争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2.2.2 竞争优势理论的演化发展
    2.3 两岸产业竞合文献综述
        2.3.1 产业竞合相关文献
        2.3.2 两岸及闽台产业竞合研究相关文献
        2.3.3 小结
第3章 闽台制造业概况
    3.1 福建制造产业概况
    3.2 台湾制造产业概况
    3.3 闽台重点规划的三大主导制造业
        3.3.1 福建机械、石化与电子产业
        3.3.2 台湾机械、石化与电子产业
        3.3.3 两地三大主导制造业对接规划
第4章 闽台制造业相对竞争优势总体性评价
    4.1 研究方法与过程
        4.1.1 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
        4.1.2 量表设计
        4.1.3 抽样与资料分析方法
    4.2 结果
        4.2.1 建构效度的检验
        4.2.2 因子分析:钻石构念的重新抽取
        4.2.3 闽台制造业相对竞争优势
第5章 基于竞争优势的闽台制造业竞合一般性分析
    5.1 生产要素层面的竞合
    5.2 业务领域层面的竞合
    5.3 竞合的基本准则与模式
第6章 闽台机械产业竞争优势与竞合空间
    6.1 机械产业特点
    6.2 福建机械产业的竞争优势
    6.3 台湾机械产业的竞争优势
    6.4 两地机械产业的竞合空间
第7章 闽台石化产业竞争优势与竞合空间
    7.1 石化产业特点
    7.2 福建石化产业的竞争优势
    7.3 台湾石化产业的竞争优势
    7.4 两地石化产业的竞合空间
第8章 闽台电子产业竞争优势与竞合空间
    8.1 电子产业特点
    8.2 福建的电子产业竞争优势
    8.3 台湾电子产业的竞争优势
    8.4 闽台电子产业的竞合空间
第9章 闽台三大主导制造业竞合博弈与启示
    9.1 闽台机械、电子产业之间的博弈
        9.1.1 博弈模型的设定
        9.1.2 博弈模型分析
        9.1.3 小结
    9.2 闽台石化产业之间的博弈
        9.2.1 博弈模型的设定
        9.2.2 博弈模型的分析
        9.2.3 小结
    9.3 策略启示
第10章 结论与建议
    10.1 研究发现
    10.2 理论反思
    10.3 前瞻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闽台制造业相对竞争优势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台湾零售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动机
    第三节 研究目的
    第四节 研究流程
    第五节 章节架构
    第六节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探讨
    第一节 零售业文献探讨
        2.1.1 零售业定义
        2.1.2 零售业经营型态
        2.1.3 零售业的发展
    第二节 连锁便利商店文献探讨
        2.2.1 便利商店的定义
        2.2.2 连锁店的定义
        2.2.3 鲜食商品的定义
        2.2.4 销售预测
    第三节 量贩店文献探讨
        2.3.1 量贩店的定义
        2.3.2 量贩店类型
        2.3.3 无线射频辨识系统定义
    第四节 百货公司文献探讨
        2.4.1 百货公司的定义
        2.4.2 百货公司经营形态与产业特性
        2.4.3 POS系统之定义
        2.4.4 POS系统的配备
    第五节 超级市场文献探讨
        2.5.1 超级市场的定义
        2.5.2 品类管理的定义
    第六节 创新与不足
第三章 产业分析
    第一节 零售业的产业分析
        3.1.1 流通服务产业发展分析
        3.1.2 台湾零售业产业分析
        3.1.3 连锁体系发展历程
    第二节 连锁便利商店的产业分析
        3.2.1 便利商店的产业沿革
        3.2.2 便利商店的产业现况
        3.2.3 便利商店产业价值链
        3.2.4 便利商店产业趋势
        3.2.5 经营便利商店成功必要条件
        3.2.6 鲜食市场概况
    第三节 量贩店之产业分析
        3.3.1 量贩店之产业沿革
        3.3.2 量贩店的产业现况
        3.3.3 量贩店的营销策略
        3.3.4 量贩店的产业趋势
        3.3.5 量贩店的经营策略
    第四节 百货公司之产业分析
        3.4.1 百货公司之产业沿革
        3.4.2 百货公司的产业现况
        3.4.3 百货公司的发展趋势
        3.4.4 经营百货公司的成功要件
    第五节 超级市场之产业分析
        3.5.1 超级市场产业的发展
        3.5.2 超级市场的产业现况
        3.5.3 经营超级市场的成功关键
第四章 实证分析
    第一节 连锁便利商店之实证分析
        4.1.1 便利商店业之经营瓶颈
        4.1.2 因应对策之实证分析
    第二节 量贩店之实证业分析
        4.2.1 量贩店业之经营瓶颈
        4.2.2 因应对策之实证分析
    第三节 百货公司之实证分析
        4.3.1 百货公司业经营之困境
        4.3.2 因应对策之实证分析
    第四节 超级市场之实证分析
        4.4.1 超级市场业之经营瓶颈
        4.4.2 因应对策之实证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第二节 零售业的挑战与契机
    第二节 零售业之经营建议
参考文献
    一、中文部分
    二、英文部分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在闽台商社会适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2.1 资料收集方法
        1.2.2.2 资料分析方法
        1.2.3 研究内容
    1.3 田野调查地点简介
    1.4 研究意义
        1.4.1 现实意义
        1.4.2 学术意义
第二章 主要概念解析与相关文献综述
    2.1 本研究主要概念解析
        2.1.1 台商
        2.1.2 社会适应
        2.1.3 跨界流动
    2.2 大陆台商社会适应研究文献综述
        2.2.1 大陆台商研究方法
        2.2.1.1 田野调查方法
        2.2.1.2 文献研究方法
        2.2.1.3 问卷调查法
        2.2.1.4 个案研究法
        2.2.2 大陆台商社会适应研究
        2.2.2.1 台商能否融入当地?
        2.2.2.2 台商社会适应的层面
    2.3 大陆台商社会适应研究的理论视角
        2.3.1 跨界流动视角下的台商社会适应研究
        2.3.2 认同(identity)视角下的台商社会适应研究
        2.3.3 社会关系网络视角下的台商社会适应研究
    2.4 小结
第三章 大陆台商群体出现的结构性因素
    3.1 台商投资大陆及其原因
        3.1.1 走向稳定与和平的两岸关系
        3.1.2 发展势头良好的大陆经济
        3.1.3 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台商政策
        3.1.4 逐渐灵松动灵活的台湾大陆政策
        3.1.5 两岸投资关系的发展
    3.2 闽台五缘关系与台商在福建的发展
        3.2.1 闽台五缘关系
        3.2.2 日益凸显的闽台先天区位优势
        3.2.3 逐步提升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政策优势
        3.2.4 台商在福建的发展
第四章 在闽台商的社会适应情况
    4.1 在闽台商跨界流动原因分析
        4.1.1 工具性流动
        4.1.1.1 追逐市场型
        4.1.1.2 个人发展型
        4.1.1.3 朋友介绍型
        4.1.1.4 招商引资型
        4.1.1.5 公司委派型
        4.1.2 情感性流动
        4.1.2.1 家族安排型
        4.1.2.2 回报故乡型
        4.1.2.3 改变生活方式型
    4.2 在闽台商社会适应情况
        4.2.1 经济层面的适应
        4.2.2 生活层面的适应
        4.2.2.1 居住安排
        4.2.2.2 日常生活安排
        4.2.2.3 日常生活感受
        4.2.2.4 生涯规划
        4.2.3 社会层面的适应
        4.2.3.1 人际交往与社团参与
        4.2.3.2 社会支持网
        4.2.3.3 社会交往倾向
        4.2.4 心理与文化层面的适应
        4.2.4.1 与当地社会的互动感受
        4.2.4.2 群体身份认同
        4.2.4.3 文化身份认同
        4.2.4.4 地域身份认同
        4.2.5 小结
    4.3 在闽台商跨界流动与社会适应的差异性
        4.3.1 在闽台商跨界流动的差异性
        4.3.2 在闽台商社会适应的共性与差异性
第五章 在闽台商社会适应的策略
    5.1 建构跨界的生活:跨界生活方式与跨界社会空间
        5.1.1 在闽台商两岸间跨界流动的常态化与前提条件
        5.1.2 跨界社会空间的建构:跨界流动的动力之源
        5.1.3 跨界流动的意义
    5.2 重建心理秩序:双向认同与情境性认同
        5.2.1 移民认同研究理论回顾
        5.2.2 双向认同与情境性认同:在闽台商的认同特征
        5.2.3 心理秩序的重建
    5.3 全面嵌入当地社会:多元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
        5.3.1 移民社会关系网络研究理论回顾
        5.3.2 在闽台商社会关系网络的类型与建构策略
        5.3.3 “大圈子”和“小圈子”:在闽台商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过程
        5.3.4 全面嵌入当地社会
第六章 结语:建构两岸人民和谐共处的生活共同体
    6.1 结论与讨论
        6.1.1 结论
        6.1.2 主动适应与积极接纳:在闽台商社会适应的一般性特征
    6.2 促进大陆台商社会适应与融合的社会政策思考
        6.2.1 促进台商社会适应与融合的意义与思路
        6.2.1.1 促进台商社会适应与融合的意义:建构两岸人民和谐共处的生活共同体
        6.2.1.2 促进台商社会适应与融合的思路
        6.2.2 促进在闽台商社会适应与融合的社会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一、大陆中文译着与着作
    二、大陆中文期刊论文、硕、博学位论文与网络资料
    三、台湾着作、期刊论文与硕、博士学位论文
    四、英文文献
    五、档案文件
    六、主要利用的网站
附录一:访谈对象编码表(2008 年10 月——2009 年12 月)
附录二:田野调查中参加的主要活动项目表(2008 年10 月-2010 年5 月)
附录三:在闽台商社会适应调查问卷
附录四: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附录五: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6)两岸旅游发展政策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动机
    1.3 研究问题与目的
    1.4 研究架构与研究程序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限制
    1.6 名词诠释
2 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探讨
    2.1 政策分析理论
    2.2 观光旅游、行政与法规的关系
    2.3 观光旅游政策制定与规划
    2.4 观光旅游政策之执行
    2.5 观光旅游政策公共部门的角色
    2.6 旅游政治的政治学分析
3 两岸关系与相关文献回顾探讨
    3.1 两岸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概述
    3.2 两岸互赖关系
    3.3 两岸旅游相关文献及研究现况分析
4 两岸旅游发展历程与现况概述
    4.1 中国旅游发展的历程
    4.2 台湾观光旅游发展历程
    4.3 中国旅游现况概述
    4.4 台湾观光旅游现况概述
    4.5 两岸旅游市场比较分析
    4.6 两岸旅游交流概述
5 两岸旅游政策
    5.1 中国旅游政策
    5.2 台湾观光旅游政策
    5.3 大陆对台旅游政策
    5.4 台湾开放大陆人士来台旅游政策
    5.5 两岸旅游政策之进一步解析
6 两岸旅游行政组织概述与比较
    6.1 台湾观光行政组织概述与现况发展
    6.2 大陆旅游行政组织概述与现况分析
    6.3 两岸观光旅游行政组织比较分析
    6.4 两岸旅游民间组织比较分析
7 两岸观光旅游行政法制之概况
    7.1 台湾观光行政法制法规
    7.2 台湾旅游契约法制
    7.3 大陆旅游行政法制法规
    7.4 大陆旅游合同法制
    7.5 两岸旅游协议概述
    7.6 两岸旅游法制之比较分析
    7.7 两岸旅游法律纠纷处理
8 两岸特色旅游政策案例概述
    8.1 中国特色的旅游政策案例
    8.2 台湾特色的旅游政策案例
    8.3 两岸旅游特色发展政策案例的合作研析
9 研究结论
    9.1 两岸旅游优劣势差异总结
    9.2 两岸旅游政策基本比较异同
    9.3 两岸旅游政策制定规划差异解析
    9.4 两岸旅游政策开放对中国的影响
    9.5 两岸旅游政策开放对台湾的影响
10 研究发现与研究建议
    10.1 世界趋势与全球旅游发展新态势
    10.2 两岸旅游政策健康发展新思维
    10.3 研究发现与两岸旅游合作模式建议
    10.4 研究限制与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7)基于两岸“三通”初步实现的闽台旅游合作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思路与主要内容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的重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闽台旅游合作的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闽台旅游合作的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 闽台旅游合作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闽台旅游合作的可行性SWOT分析
    第一节 闽台区域旅游合作的优势分析
    第二节 闽台旅游合作的劣势分析
    第三节 闽台旅游合作面临的机遇分析
    第四节 闽台旅游合作面临的威胁分析
第三章 闽台旅游合作现状与问题分析
    第一节 闽台旅游合作发展历程
    第二节 闽台旅游合作发展现状
    第三节 闽台旅游合作发展的形态特征
    第四节 闽台旅游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四章 闽台旅游合作战略构想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闽台旅游合作战略体系
    第二节 闽台旅游合作战略模式
    第三节 闽台旅游合作战略机制
    第四节 闽台旅游合作战略思路
    第五节 拓展闽台旅游合作的对策建议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经济演进趋势下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以台湾台南为基础的分析与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经济演进趋势与文化产业
    1.1 知识经济发展趋势
    1.2 体验经济发展理念
    1.3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1.3.1 文化产业基础概念
        1.3.2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效益
2 台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结构性解析
    2.1 台南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取向
    2.2 台南市政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之政策规划
    2.3 台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区位商数分析
3 台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趋向与讨论

(9)文化产业发展与多元群体参与:对台南市的分析与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文化产业发展与多元群体参与
    (一)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内涵
    (二)结合政策营销概念的文化产业发展
三、台南文化产业发展与地方社群团体参与
    (一)台南市整体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1)文化观光与都市意象
        (2)文化创意产业数量及营收统计
        (3)台南地方文化发展共识
    (二)台南市文化产业发展与地方社群团体参与比较态势
        1. 文化行政支出与艺文展演活动参与
    2.民间非营利文教团体参与
四、台南市文化产业发展趋向与讨论

四、两岸加入WTO后之高雄地方发展策略:地区行销与互动管理之实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与台湾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D]. 谢妮. 湖南大学, 2015(03)
  • [2]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中的港口城市—区域 ——宁波案例[D]. 庄佩君.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3]闽台制造业竞合研究 ——以机械、石化与电子产业为例[D]. 张幼松. 华侨大学, 2011(03)
  • [4]台湾零售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 李德田. 南开大学, 2010(07)
  • [5]在闽台商社会适应研究[D]. 严志兰. 上海大学, 2010(01)
  • [6]两岸旅游发展政策的比较研究[D]. 陈清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10)
  • [7]基于两岸“三通”初步实现的闽台旅游合作发展研究[D]. 陈健平. 福建师范大学, 2009(03)
  • [8]经济演进趋势下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以台湾台南为基础的分析与比较[J]. 马群杰,汪明生. 公共管理学报, 2009(03)
  • [9]文化产业发展与多元群体参与:对台南市的分析与比较[J]. 马群杰,万鹏飞. 公共管理研究, 2009(00)
  • [10]文化产业发展与多元群体参与:对台南市的分析与比较[J]. 马群杰,万鹏飞. 公共管理研究, 2009(00)

标签:;  ;  ;  ;  ;  

两岸加入WTO后的高雄地方发展战略:区域营销与互动管理的实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