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求耕不求收获——试论徐地山早期小说的哲学意蕴

只求耕不求收获——试论徐地山早期小说的哲学意蕴

一、只求耕耘,不问收获——论许地山早期小说的哲学意蕴(论文文献综述)

李丰谷[1](2017)在《论许地山小说中的人生哲学》文中研究说明许地山是中国现代文坛上独树一帜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常与人生感悟融为一炉,带有深刻的哲理性。探寻人生的终极意义是许地山创作的主要目的,而对人生现象与问题的哲学思考则是他解读人生的根本方法论。许地山一生作品虽少,却不失新意,对东西文化、多种宗教的兼容使其小说呈现出了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许地山终其一生都在文学中探究着正确的人生观,以此来实现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建构。宗教与文学皆可直击人们的心灵,许地山从宗教教义中汲取养料企图为新文学寻觅与众不同的表现手法,宗教与文学的相互渗透与完美融合为许地山传递其人生哲学搭起了桥梁。为此,学者大都喜欢以宗教为切入点去阐释许地山的小说文本,宗教确实是探析其思想的一个路口,但却并非唯一,若一直受限于宗教的框架,则容易忽视其小说中除宗教之外的其它哲学意蕴,一定程度上会丧失部分研究价值与意义。许地山塑造的文学世界是一个感情真挚、包罗万象的世界,他对人生哲学的书写虽独到而深刻,却不免显得驳杂、零散。针对这些现状,本文将研究的重心放到了许地山小说的人生哲学上,试图从多个方面深入挖掘其小说蕴藏的丰富哲理,并对许地山文本中的人生哲学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的论述。基于上述研究目的,本文将从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展开讨论。绪论主要通过对研究许地山的文献进行梳理与分类,并结合如沈从文、茅盾、老舍等对其作品的评价,去探讨许地山小说中的人生哲学。不同学者的研究为本论文观点的阐述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理论支持,本文自始至终以茅盾关于许地山人生观独树一帜的评价为基础,从爱之哲学、善恶观、苦乐观、生死观对小说中的人生哲学展开具体论述。本文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许地山小说中相知相守的爱情与情深义重的大爱,以爱抒情、以情感人是许地山小说创作的一大特点,不拘一格的爱正是许地山自我情感的流露,故追随爱之哲学这条线索可以使人们发现其自身心理变化的真实过程。第二部分则以善恶观为切入点,对小说中人物的善恶行为与道德观念进行了评判与分析。文学具有惩恶扬善的使命,许地山将对人性善恶的思考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他强调善恶于人身上是一种共存的矛盾姿态,人们应持慈悲心看待一切善恶行为,辩证地去批判所有人与事。同时,许地山对人们为善作恶的行举进行了归因,在他看来没有规矩的人生异常可怕,而借助宗教劝人归善是许地山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应对策略。第三部分着重探讨苦乐观在许地山小说中的具体体现。文学是人们言说苦难的方式,而对苦难的关注与消解是文学家的使命,“生本不乐”正是许地山对漂泊生活的感悟与总结。许地山在小说中生动地描写了层出不穷、变幻莫测的人生苦难,并指出了“中和”思想与“普渡济世”的消解之法。第四部分围绕生死问题,对小说展开了全面论述。各式各样的创作方法、变幻不一的小说结构、巧合离奇的故事情节使许地山小说中的生死现象呈现出别样的姿态。本文通过对许地山多种死亡叙事模式的划分和解读,探讨了儒释道生死观与许地山生死观的异同,并从“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两个方面概括了小说人物应对蹇涩人生的生存之道。许地山在文本中时刻引导着人们“以死观生”,呼吁人们从哲学层面去思考生存的意义并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结语部分对许地山小说中的人生哲学进行了客观的总结与评价,并指出其小说对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许地山实际上是个颇为复杂的研究对象,他的人生哲学不仅具有二重性,而且零散驳杂,本文仅从四个方面对其思想进行条理化的论述,难免有失其复杂性和全面性,这就需要研究者对其人生哲学进行持续不断的探索与研究。

黄娇娇[2](2012)在《一个“异质”的文学存在 ——论许地山的创作特色》文中认为许地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独特的作家。他不仅是五四时期最大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而且在新文学的创作上也独树一帜。他的作品无论是在思想见解上还是艺术风格上,都别具一格。在他的创作中,尽管数量不多,但却不乏创新之作。许地山一生与宗教结有不解之缘,他的作品也因此呈现出扑朔迷离的形态,众多研究者更喜欢从宗教这单一角度切入,而对其丰富的创作视野关注不足。即使研究者在宗教方面发现了他的独特之处,但对他作品的评价仍然是褒贬不一,在研究上也容易受限在单一的宗教框架之下,忽视他在创作实践中“异质”而丰富的超时代命题和曲折又富有传奇、哲理性的故事叙述。事实上,许地山在文学创作、翻译、宗教、教育、编辑出版,以及文学活动的诸多领域,都产生过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主要论述的是许地山创作中最有特色的“异质”性。论题将从两个层面上分别展开:其一,阐述本文对“异质”性的界定和依据,并结合爱德华.索亚提出的“异质空间”(又称为“第三空间”)的理论来探讨许地山如何在他创作中体现出“异质”性;其二,进一步探讨许地山是如何在创作过程中,借助特殊的生活经历、自身性格、宗教信仰、文化修养和当时文学思潮中的关系来突显出自己的“异质”性。以宏观时代为独特视角,客观解读文本,可避免在理解文本上的单一性和褒贬不一的误读法,也构成本文将深入探讨的问题。基于上述研究目的,除“绪论”外,本文将从以下四个部分来展开:绪论主要通过前人对许地山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与分类,以时间为轴来探讨,不同背景下研究者多变主题和主要参考的因素,从不同研究者对许地山创作中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述,并结合如沈从文、矛盾和老舍等对许地山作品的评价,去探讨为何当今研究者们对许地山作品的理解会存在如此大的差异性,并论述因误读对作家和其作品造成接受上的差异性,尽量避免因受到概念化影响而对作家和文本产生负面消极的主观情绪,忽视作者在其余部分的重要贡献。第一部分主要探讨“异质”性在许地山创作中的具体体现。以许地山在缅甸、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南洋时的创作题材为重点分析对象,以他创作中的“异质”性及爱德华.索亚“异质空间”理论为辅,对他创作特色的形成和变化以及构成文本和思想观念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则是创作风格的比较。风格是一个作家的创作个性,以许地山与当时文学思潮的关系和他在文学研究会中“异质”的存在与个人价值为切入点,引出同一时代背景下不同作家的比较。在选择相同的异域色彩、浪漫风情、宗教信仰为主题进行创作时,许地山在众多交集中却更加突出了他创作的“异质”性,也揭示了他对当时文学思潮、文学内在精神、主题与形式、创作观念等方面,都有着自己非常鲜明的独特认识。文章结合文本解读来发现他们之间的裂隙,进一步阐释其观念及创作之间的差异性。第三部分以分析具体文本为主,由离奇丰富的情节、多变有序的结构、贴切多样的创作方法,分析许地山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风格。许地山在创作实践中所构成的“超脱与淡然”的思想,最能突出他自身创作中的独特性,如不同宗教文化对他产生的影响在他创作中具体的投射。结语部分,论述许地山创作中最为突出的“异质”性,并结合文中所涉及到的“异质空间”(又称“第三空间”),理论阐述其在许地山创作中的重要性。同时通过此理论来打破在理解作家和其作品时,因概念化框架的局限性和看问题的单一性所导致的误读。本文引入了全新的视角来拓宽研究视野,并展示作家和作品所蕴含的更多丰富内容的可能性,也巧妙地沟通了不同时代研究者之间的争论,从而让读者对许地山创作中的“异质”性有更明确的认识。

刘侠[3](2010)在《许地山小说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许地山是五四时期颇有影响的作家,乃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其创作风格显示出与文学研究会同仁独异的个性,在文坛上颇有声誉。本文旨在通过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对许地山小说从开始发表到2008年之间的接受状况进行研究。由于年代的不同、主导思想的不同、接受角度的不同,各时代的读者对许地山小说的接受和评价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甚至同一时期的研究者之间也存在着迥异的看法。如何对作家及文本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本论文分为四章,以读者的接受作为研究对象,对许地山的小说作接受研究,力图展现不同时期读者对许地山小说做出的不同反应的历史过程,体现各个时期不同读者的接受视野,展示不同时代接受者的审美趣味及关注点所在,并进一步寻找这种审美趣味变化背后深层的社会历史原因,同时针对许地山小说80多年来的接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一章梳理许地山小说作品在新文化背景下(1921-1949年)的接受情况。在本章节中,笔者重点分析了接受者们对许地山作品中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哲学思想及人生观、作品现实指导意义、宗教这几个方面所生成的接受视野。这些接受视野有的已经得到公认,形成既定视野,有的尚待继续深化、具体化。第二章分析在当代文学这个大环境(1949-1978年)中的许地山小说作品接受状况。由于时代的原因,许地山接受研究环链在这一时期转了一个弯,无论是关于浪漫主义的介入、还是对许地山30年代以后创作的现实主义作品的接受、抑或是对许地山心路历程的分析,都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接受特色,其中的一些问题值得重视。第三章重点讨论许地山小说作品在80年代“人的文学”环境(1979-1989年)下,接受者的接受活动。由于这一时期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的形成,许地山小说接受活动有了新的进展和收获。不仅许地山的生平受到关注,浪漫主义和宗教思想得到重新阐释,接受者还运用了多种接受方法,使得许地山小说作品在艺术特色、创作阶段等接受点上生成了新的接受视野。第四章是对9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环境下(1990-2008年)的许地山小说作品接受的分析研究。相对前三个阶段而言,这一时期的许地山小说接受视野有了新的延展和敞开,不仅产生了大量的研究论着,而且作品中的宗教意识形态在这一阶段受到了接受者的格外重视。结语部分对许地山小说作品接受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诸如普通读者的接受淡出许地山小说作品的接受视野、许地山创作阶段及转向、许地山小说研究新的角度、新的方法还有待发掘等问题作了必要的思考。

蒋辉月[4](2007)在《论许地山文学创作的悲剧精神》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深入文本研究许地山作品的悲剧性审美特征。许地山在揭示人生悲剧的同时,对人生本质不断地追问。他深谙各种宗教,但他不是盲目地信仰宗教,而是理性地研究宗教,他的思想中带有强烈的实用理性主义成分。许地山具有儒家精神的内在超越性,同时又有超越儒家精神的悲剧精神的超越性。他关心人类命运,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他更关心人的精神健康,从哲学意义上思考生命意义。这就使他的作品一定意义上超越了时代。许地山在作品中极力赞美具有强韧生命力的悲剧主体,他不是再现人生的悲剧,而是引领人顽强地承受悲剧,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强烈的悲剧审美体验。这种悲剧审美能让人产生一种张力系统,培养人的坚韧的意志。这是他能够被时代接受,同时又超越时代的显着特征。

丁文英[5](2006)在《许地山与王统照早期小说比较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作家对形而上的“人”的本质问题、人类存在的终极问题,以及人性的渊深问题的深层探询,是现代中国的一个重要的精神现象。他们的思考为现代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许地山和王统照两位作家从自身的生命体验和精神需要出发,对人的“存在”、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及人的超越性精神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索。本文试从生命哲学的角度,对许地山、王统照的早期小说创作进行平行比较研究,从中管窥“五四”作家对人的生存问题的追询之路。这里所说的生命哲学,是认同并使用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中对生命哲学的定义,即关于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学说,是对生命的形而上的哲学态度。[1]生命哲学虽然是一个从西方引进的概念,但有关生命哲学的阐述古已有之。儒家是一种鸢飞鱼跃、活泼有致的生命哲学,重日用伦常,提倡和谐中庸之美。道家达物我、齐生死,注重“道妙自然”,强调生命个体的价值与自由。中国化了的佛教文化,认为“自心是佛”,“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通过直觉的认知方法把握生命。它们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积淀渗透到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处身立世。作为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许地山和王统照,他们的小说自然带有中国传统生命哲学的印痕。但他们毕竟处于“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时代”,西方生命哲学中的生命意识也影响了他们的创作。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生存困境的观照和追问。他们关注的是个体生命在现世的生存困境。既有物质层面的生存艰难;也有因人自身局限性而导致的困境,如爱情的困扰、人性的异化;更有对冥冥中不可知力量——“命运”的追问。关注女性的生存困境,也是两位作家取材上的相似性。通过塑造众多女性人物形象,表现了男权统治下女性苦难。所以,在两位作家的笔下,由生存困境造成的“苦难”就成为本体论上的终极定位。第二部分:救赎之路的探询,表现为对生命超越性精神力量的追求,即“人”在现世如何生存问题的探询。面对生命的有限性,面对生命的残缺,许地山和王统照通过对生命悲剧性的凝视和思考,试图在人生的困境之中寻找一座理想的飞越深渊的虹桥。许地山实现的是东方式的拯救,即突出主体意识,对人的终极—死亡和现实人生持一种超然的态度,在顿悟人生的基础上求得心境的平和,并发

任春芹[6](2005)在《论许地山的思想与创作》文中指出本文力图通过重新解读许地山的作品,探讨其独特的人生观、文化认同和审美趣味。许地山的悲观主义主要体现在哪里,他是如何解决自己的文化认同危机的?他的独特审美取向又有何表现?这是本文关注的中心问题。 许地山的人生观中有一点特别引人注目——悲观情怀。生于忧患、长于忧患的许地山身上有着无法摆脱的悲观色彩。许地山的这种悲观情怀却又与“文研会”诸作家有所不同。其他作家主要倾向于对社会层面的关注,而许地山更多是在个体生命体验中流露出无法遏止的悲剧感、虚幻感。但是,许地山不是一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他对未来、理想依旧存留着美好的向往。在近现代各种文化的碰撞中,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普遍面临着文化、伦理价值观念的解体和重建问题。在传统文化失去了其物质承担后,许地山面临着同样的困境。相对于大多现代知识分子将目光锁定于西方,力图以西方知识和价值取代中国传统文化抑或在中西文化之间进行某种糅合,许地山似乎更倾向于在传统文化的摇篮里找寻自己的文化根基。他对传统文化的梳理和认同与宗法男权社会的主流文化意识产生了诸多差异。他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更多倾向于道家文化和向来被宗法社会排拒到边缘地带的女性亚文化。身为一名作家,许地山精通道,熟悉佛,对基督教亦有深入的研究,这在“五四”作家中是不多见的。但是长期以来,在谈到许地山思想与创作的宗教性的时候,人们大多只提到佛教的影响,而对道教、基督教的影响关注不多。基督教对于许地山创作的影响固然更多停留于表层的题材选择,但道教的影响却是无处不在,甚至可以说他所接受的佛教影响也是以道教为基础的。虽然佛道思想在许地山的精神世界中都有显着表现,但相比之下,道教文化对许地山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文化心理深处的某种文化价值认同,而佛教则相对较多地反映在其审美意识的层面。他的作品语言流畅自然,与口语接近,恐怕就跟佛教文学的影响有关,特别是他对于意象和譬喻的刻意追求,更深得佛教文学的三昧。

隋清娥[7](2000)在《只求耕耘,不问收获——论许地山早期小说的哲学意蕴》文中研究表明《缀网劳蛛》是许地山早期小说集。解读其中作品可知 ,“人生无常 ,生本不乐”是作者通过婚姻和家庭问题揭示人生苦难的主要内容。其主人公在悲情或悲命的抗争过程中 ,得失随缘 ,不喜不怒 ,如同补网不辍的蜘蛛一样 ,坚定、默然地走自己的路 ,“只求耕耘 ,不问收获”。这种“蜘蛛补网”的人生观是作者深入现实底层、对生活本质规律的揭示 ,也是对人类深度生存意义的揭示。这使许地山的小说包蕴着浓厚的哲学意味

刘青[8](1994)在《许地山小说里的“蜘蛛补网”人生观》文中研究说明 许地山生于1893年,1921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命命鸟》。作为“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在建设我国新文学的事业中,他站在最早的开拓者行列里。他的创作,论数量不多,论质量却不乏创新之作。尤其在二十年代前期蜂喧蝶闹、异彩纷呈的文坛上,他的作品每以描写异域风光和善于叙述富有传奇性、哲理性的曲折故事而令读者耳目一新。正如论界所作的定论:许地山是中国早期小说界的一个奇才,是二十年代独树一帜,卓尔不群的作家。他之所以是“不群”的,理由固多,但我认为:他作人生方程所得的“只求耕耘,不问收获”之解,即他的“蜘蛛补网”人生观应是主要原因之一。

二、只求耕耘,不问收获——论许地山早期小说的哲学意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只求耕耘,不问收获——论许地山早期小说的哲学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1)论许地山小说中的人生哲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第一章 感性与理智交融的爱之哲学
    第一节 世俗的爱情观
    第二节 情深义重的大爱观
第二章 佛性悲怀的善恶观
    第一节 心行相悖善恶共生
    第二节 善恶之因与宗教之果
第三章 福祸相依的苦乐观
    第一节 生本不乐
    第二节 苦乐“中和”与普渡济世
第四章 超凡脱俗的生死观
    第一节 死亡叙事
    第二节 生存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2)一个“异质”的文学存在 ——论许地山的创作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异质空间”与许地山创作关系
    2.1 内在因素:许地山的“异质”存在
    2.2 外在因素:转型时代中作品“异质”的生存尴尬
第三章. 大时代下的与共性与个性
    3.1 许地山与五四文学思潮的关系
    3.2 文学研究会中“异质”的存在与个人的价值
第四章. “异质”文本的解读
    4.1 宗教色彩掩盖下的“异质”性——以《缀网劳蛛》为例
    4.2 异域风情下“异质”的对比——以艾芜的缅甸题材为例
    4.3 跨语境下的创作——《命命鸟》“异质”的解读
结语
参考书目
附录:许地山生平大事年表
后记

(3)许地山小说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新文化背景下许地山小说的接受境遇
    一、奇特的异域情调及传奇色彩得到接受者的首肯
    二、"浪漫主义风度下具有一副写实的骨骼"接受视野的生成
    三、许地山小说中哲学思想及人生观的体现受到关注
    四、阅读效应接受点的介入和发展
    五、宗教接受视野的最初介入
第二章:当代文学背景下的小说接受研究
    一、早期浪漫主义色彩接受视野的转向
    二、以《春桃》为代表的后期现实主义作品得到较好的评价
    三、许地山由空想到现实的心路历程成为重要的话题
第三章:80年代"人的文学"旗帜下接受视野的重构
    一、接受者对许地山生平的介入
    二、划分创作阶段的接受视野之贡献
    三、许地山小说的艺术特色成为一个显着的接受点
    四、许地山早期的浪漫主义作品得以重评
    五、对于宗教的重新接受和阐释
第四章:九十年代以来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小说接受
    一、许地山小说研究中几类接受视野的生成
    二、小说中的宗教文化进一步得到接受者认同和升华
    三、接受者关于许地山宗教意识倾向的深化和新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论许地山文学创作的悲剧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许地山小说的悲剧性质及其发展
    1.1 小说的悲剧性质
    1.2 悲剧性与宗教性的关系
    1.3 人生悲剧的变化发展
第2章 许地山小说中悲剧主体超越精神的彰显
    2.1 作者的忧患意识与悲剧情怀
    2.2 作者及其小说中悲剧人物的超越精神
    2.3 悲剧主人公的类型
    2.4 悲剧主题的时代精神
第3章 许地山小说悲剧性的意义
    3.1 长篇题材短篇化结构增强悲剧效果
    3.2 独特的风格意蕴给读者的悲剧审美感受
    3.3 创作目的与读者的悲剧审美体验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致谢

(5)许地山与王统照早期小说比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论
一、生存困境的观照和追问
    (一) 生存的艰难
    (二) 爱情的困扰
    (三) 人性的异化
    (四) 命运的压迫
二、超越性精神追求的凝思
    (一) 超越死亡与现实
    (二) “爱”的哲学
    (三) 走出性别压迫的藩篱
三、创作风格比较
    (一) 理智、冷静与主观、感性
    (二) 选材的集中性和多样化
    (三) 中国传统文化的印痕
    (四) 对外国文化的借鉴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论许地山的思想与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章 许地山与悲观主义
    一、无法摆脱的悲观情怀
    二、不彻底的悲观主义者
第二章 认同危机中的价值选择
    一、女性崇拜
    二、以道教为基础对佛教的甄别与吸收
第三章 审美视域中的许地山
    一、随缘而发的意象追求
    二、对话与潜对话—许地山早期小说的譬喻叙述模式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只求耕耘,不问收获——论许地山早期小说的哲学意蕴(论文参考文献)

  • [1]论许地山小说中的人生哲学[D]. 李丰谷. 曲阜师范大学, 2017(02)
  • [2]一个“异质”的文学存在 ——论许地山的创作特色[D]. 黄娇娇. 北京大学, 2012(03)
  • [3]许地山小说接受研究[D]. 刘侠. 陕西师范大学, 2010(03)
  • [4]论许地山文学创作的悲剧精神[D]. 蒋辉月. 河北大学, 2007(02)
  • [5]许地山与王统照早期小说比较论[D]. 丁文英. 山东师范大学, 2006(03)
  • [6]论许地山的思想与创作[D]. 任春芹. 山东大学, 2005(03)
  • [7]只求耕耘,不问收获——论许地山早期小说的哲学意蕴[J]. 隋清娥.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6)
  • [8]许地山小说里的“蜘蛛补网”人生观[J]. 刘青.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 1994(04)

标签:;  ;  ;  ;  ;  

只求耕不求收获——试论徐地山早期小说的哲学意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