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趋同与多样性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趋同与多样性

一、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中的趋同性与多元化(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卿[1](2020)在《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0年营造学社成立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传统建筑文化核心区,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边疆地区的古代建筑文化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至今已成为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的主要盲区。对于古代东北边疆区的黑龙江流域而言,受古建筑地面实例稀少、古文献缺失、历史文化背景复杂、自然气候苛刻等诸多地缘因素限制,其地域性营造特点的相关研究起步很晚,未形成系统性全面解读。由于地面实例和纸面文字的双重缺乏,我们无法通过直观的建筑实例解读来展开实证式研究,也无法通过文献分析来进行推论式研究。此外,古代东北边疆区是多民族混居区,人居文化多源多流,特定文化形态下的单线程人居文化演绎方法也不适用。面对这些现实状况,只有以人居遗址的考古信息为主要证据线索,回溯定位遗址的“时空”属性,然后复原遗址的形态构造“物象”属性,最终揭示遗址的文化伦理“意象”属性,开拓出“溯源修正”-“信息解码”-“阐释转译”的新研究路径,并以“自下而上”的复原建构方式去阐释其地域营造特点才是唯一可行之道。本文以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考古信息为材料基础,结合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相关理论,将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按照由表及里、由实体到意象的逻辑递进关系,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解构为遗址时空分布特点、基址环境特点、空间形制特点、构筑技术特点、营造文化特点五个密不可分的层面,并结合相关考古学方法提出地域性营造特点的阐释路径和框架,具体针对每个层面分别展开论述。在时空分布特点层面,通过筛选和整理黑、吉、蒙三个行政区的文物地图集、文物普查目录、考古报告等相关资料,利用Arc GIS构建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信息数据库,对不同时期和地理空间版块的遗址分布情况展开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分别梳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成熟铁器时代、发达铁器时代五个考古学分期,以及蒙古高原东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滨海山地区四个地理板块的遗址分布特点,解码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特点。在基址环境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群遗址为典型案例,通过景观考古学方法,从宏观尺度分析三江平原四大汉魏聚落群和环山式、沿河式两类聚落组团的聚类分布模式,从微观尺度分析不同类型聚落单体遗址的空间组织结构,以及遗址与周围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的结合关系,进而解码聚落遗址空间表征信息背后蕴藏的社会形态、空间认知、人地耦合关系特点等。在空间形制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城市遗址的类型和年代信息,将其发展过程分为环壕聚落与早期都邑、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卫所戍堡与小型城镇三个主要阶段。汇总不同时期的城址考古信息,并复原汉魏时期的凤林古城、渤海国时期的上京龙泉府、辽金时期的上京会宁府古城遗址,以及其它代表性中小型城址等典型城市遗址的空间布局,并通过与其它区域城址的适度比对,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在尺度规模、平面格局、军防措施等空间形制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构筑技术特点方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建筑遗址的年代类型信息,分别以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屋出现、地面房屋与大型木构架建筑盛行、大型木构架建筑消失为标志,将木构建筑的发展过程分为探索期、成熟期、衰退期三个阶段。选取不同时期的典型小型木构房屋遗址、大型木构架建筑遗址进行平面形态、结构构架等方面的复原研究,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在材料选择加工、木构架结构构造、室内采暖防寒措施等营造技术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人居文化特点方面,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区别,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归结为渔猎游牧文明下的游居范式、大型农耕文明下的定居范式、军备实边观念下的戍居范式,流人移民的客居范式四种类型。通过追溯和建构各类典型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并梳理不同人居范式在近现代的延续流变,进而解码其中蕴含的生态环境观、人居空间观、营造技术观等地域性营造文化观,及其对当下活态社会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同时在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文化传播学等视野下,阐释黑龙江流域营造文化内涵的游居与耕居二元并立性、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等特征。

章林泉[2](2020)在《艾洛·阿尼奥设计思想及方法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艾洛·阿尼奥(Eero Aarnio)被认为是20世纪60年代芬兰最具创新精神和浪漫主义精神的设计大师,是运用塑料材质进行实验性家具设计的先锋。他的设计的创新性体现在对鲜艳色彩的运用和对支腿、靠背和节点构成的传统家具设计形式的“反叛”。迄今为止,阿尼奥的设计生涯已有近70年。在这个过程中,他创作了无数艺术性与功能性兼具的优质的作品,获得了大量的奖项和荣誉。他最具代表性的设计就是“球椅”,被赋予了时代精神。他本人没有进行理论系统的着述来阐述他的设计理念,因此,探究他的设计思想,总结和学习他的设计方法与设计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对当代的设计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文化价值。本文对阿尼奥设计思想的研究分为两个部分、四个阶段。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包括了第一到第三章,第一章分析了北欧设计的大环境和个人工作生活经历对其设计思想形成的影响。第二章分析了阿尼奥的设计风格,并与同时代的其余重要设计师及作品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提炼出阿尼奥设计思想的内核。第三章中总结了阿尼奥的设计方法,通过对作品的分类,总结了他的三种设计方式,并对其中两个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进行了详细的意象引发路径方法分析。第二部分是实践部分,是对阿尼奥的设计思想辩证吸收后进行的产品设计实践的尝试。

陈朝杰[3](2018)在《设计创新驱动国家发展 ——芬兰设计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技术基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更带来了管理变革和社会资源配置机制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将推动发展的重心由生产要素型向创新要素型转变,创新设计成为国家在激烈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的核心。作为被纳入国家设计创新体系的国家设计政策,它的政策导向、设计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定位目标,以及设计产业如何求得与制造业协调发展,并进而形成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的强劲优势等,都是我国在制定国家设计政策时所必须正视的现实课题。本文从设计学的研究立场出发,以设计创新驱动国家发展为研究主线,分别从时间结构、经济结构和逻辑结构来探讨和挖掘芬兰设计政策的正反经验,以期对中国在设计政策的研究、制定方面提供极具借鉴意义的芬兰案例。在研究内容上,本文第一章围绕设计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两条发展脉络对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等世界设计先进国家的研究与实践现状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并据此提出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二章通过对设计政策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从而为本文展开设计政策相关问题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该章不仅从市场失灵理论、系统失灵理论等传统公共政策研究视角上考察设计政策的研究逻辑,并且将社会创新、设计思维等设计学领域内的理论方法运用到研究中去,从而为国内设计政策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路径选择。第三章重点放在对芬兰国家地理、历史、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研究,并对芬兰历史中遭受的重大危机及其对国家发展走向、民族心理形成、政策制度变迁等之间的关联和影响进行了研究。第四章的研究重点聚焦于与设计发展有关的芬兰历史事件,从设计促进、设计教育、设计产业演进的角度,梳理了芬兰设计所经历的关键历史阶段。研究和分析了芬兰设计的发展如何受到芬兰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并对芬兰设计立国思想和芬兰设计政策的推出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其中,第五章通过对芬兰设计政策演变的历史背景、制定过程、政策内容、新旧政策的比较研究等,深入探讨了在芬兰设计政策演变发展过程中,政策制定主体是如何界定和分析芬兰设计已产生和发现的矛盾和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加以判断、确定可能实现的目标、综合平衡各方的利益诉求并最终形成政策产品公布给公众的;第六章则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对芬兰设计政策的国际整体表现和政策发展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评价。研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出了芬兰设计政策的评价指标体系,把芬兰与美国、欧洲、日本、中国等10个国际设计政策发展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国家和地区进行比较和分析。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综合结果,系统总结芬兰设计政策成效、问题与趋势,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设计政策研究的相关思路与策略。第七章为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家意识形态支配下的设计政策与单纯经济利益考量的设计产业政策有很大的不同。从价值变化的角度来看,代表生产秩序演进的国家形态已将设计价值推向战略层面,其价值内涵已不再是纯粹的利润逻辑,而是在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这也必然驱动政策研究与实践的变化与调整,并最终导致设计政策研究的转型:一是尽管世界各国对设计的理解基本停留在设计1.0和2.0(工业设计)阶段,从而造成许多研究者对全球知识网络时代经济和社会的特征关注不够。但我们仍然可以观察到设计政策的研究逻辑正从单一的服务于国家设计竞争力的提升向服务于全面的社会发展方向转变;二是设计政策的研究群体日趋壮大。特别值得注意除了以往的公共政策研究者、创新政策研究者及产业政策研究者之外,越来越多的设计学领域的研究者开始加入到设计政策研究队伍;三是设计政策的研究立场或研究目的越来越趋多元。设计政策的研究立场或者研究目的也开始悄然变化,它已不再纯粹服务于政府在设计相关领域的决策工作,更被赋予了通过设计政策与战略的研究来为正在建构中的设计学体系做出贡献。相较于国际设计先进国家及地区在设计创新政策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在政策实践上我国缺少国家层面的设计政策,在国家竞争力上还处于效益驱动的较低竞争层次。因此,国际上诸多构建本国、本地区设计创新体系方面的正反经验,以及在设计驱动创新和经济变革方面的诸多举措,可以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工业领域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新的选择与路径,并为未来国家战略中纳入设计政策的可行性研究提供参考。

吴佼姣[4](2018)在《丹麦设计师阿恩·雅各布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阿恩·雅各布森作为丹麦现代主义设计先驱之一,他的创作历程经历了新古典主义、现代功能主义和丹麦现代功能主义三个时期。雅各布森深深根植于丹麦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对现代功能主义进行了独立的诠释,他既是传统的实践者,又是现代的引导者。他在现代与传统、地域与普适之间取得了一个平衡,使得丹麦的现代设计在北欧乃至世界现代主义设计发展进程中焕发出独特的魅力。本文围绕三个部分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雅各布森的创作背景,包括丹麦的地理气候特征和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并对丹麦现代设计的缘起和确立予以概括梳理。第二部分以时间和地域为坐标,创作方法为线索,阐述了他的设计创作历程,并通过案例分析其设计语汇和创作理念。第三部分通过与相关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埃瑞克·冈纳·阿斯普隆德、勒·柯布西耶和密斯·凡·德·罗的比较互动,探讨了他创作思想与创作手法的传承关系,进而展现丹麦现代功能主义的独特性。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最后落在国家、社会、文化和家庭层面上,对雅各布森进行历史定位,并试图寻求对我国当代设计的反思和启示。

姚曼青[5](2015)在《基于数据共享的参与式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民主思潮的发展以及现代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思想意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同于传统的被动受众,现代的用户开始期望参与到产品和服务的开发过程中去,这就促成了参与式设计的发展。参与式设计方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方法,对于用户来说,实现了用户的情感延伸,而对于设计工作者来说,可以更加明确产品的需求。这种方法有助于高效地优化产品与服务,实现用户与设计人员之间的双赢。近年来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云共享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参与式设计方法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现代参与式设计起源于参与式设计大会,运用历史研究法探究参与式设计大会的发展对参与式设计的推进作用,同时论述不同流程中参与式设计所采用的具体方法。研究重点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参与式设计,探讨大数据的环境特质,说明大数据平台对于参与式设计的技术支持。运用跨学科方法研究社交网络、开源活动以及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形式的特点,探讨不同的社交平台对参与式设计不同的作用,查阅开源活动协议表述其特征,说明开源社区中“群智现象”与参与式设计的共通点,同时研究移动互联网如何提高参与式设计的灵活性,并探讨传感器技术支持的参与式感知的相关内容。综合分析现有的几种参与式设计相关模式:众包,wiki模式等,运用案例研究法,总结这些模式的特征,同时也涉及更为广义的参与式设计方式,即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定制以及在线共同创作等活动,探究这些模式的创新性。通过研究,构建一个基础性的参与式设计平台模型。通过综合分析,充分探究基于数据共享的参与式设计的特征与方法,为更为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础。基于数据共享的参与式设计是一种设计方法,也是一种设计理念,更代表一个时代的精神,鼓励用户积极地参与到设计流程中去,利用现有的数据共享技术改善设计方法,最大程度上运用集体智慧去创造价值。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不难预见基于数据共享的参与式设计的良好前景。

张岩[6](2014)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欧社会党社会政策改革研究 ——以英国、德国、瑞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二战后西欧国家发生的变化,以社会政策为核心的福利国家制度的成型、危机与改革是处于核心位置的。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再分配项目,社会政策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的挑战,西欧国家程度不等的陷入了低增长、高通胀、高失业的经济困境,同时在老龄化日益严重、出生率不断下降、单亲家庭数量急剧增加以及产业结构变迁等内部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社会政策面临的财政压力越来越大,西欧国家不得不对社会政策进行增收节支和转变机制的改革。而这一时期社会党在西欧各国赢得“神奇回归”,整个西欧的政治版图一片粉红,与社会党的执政地位相伴的是在整个西欧范围内兴起了有关社会党的新纲领即“第三条道路”的讨论,讨论的中心议题是在全球化、欧洲一体化、社会变迁以及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冲击下,社会党能否根据变动的现实调整社会政策的目标和策略工具,使之适应经济、政治、社会结构的新变化。本文以英国工党、瑞典社民党和德国社民党在社会政策领域的改革为案例,在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改革绩效三个分析层次上,比较三个政党的社会政策改革过程及其效果。在劳动力市场政策领域中,西欧社会党的改革呈现出明显的趋同倾向。所有的社会党都引入了激活性劳动力市场政策,并且对失业保险中的消极救济政策进行了改革,对失业保险的领取资格和领取期限做了严格规定。英国、德国、瑞典三国社会党改革的不同之处在于引入激活性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水平和力度不同,以及有时间限制的短期公共岗位的提供情况不同。在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上,西欧社会党在改革目标上高度一致,所有国家的社会党都接受了巩固预算的强制性,追求预算平衡,同时注重减轻税收负担。当然各国在财政增收和开支削减的措施上展现出明显的区别。英国工党、瑞典社民党遵循了优先巩固预算,其他社会政策工具受其约束的改革方针。而德国社民党则对预算巩固的重要性存在争议,在有异议的情况下让位于降低税收,从而处于次要地位。德国社民党执政期间结构性财政赤字的减少没有成功实现。税收政策改革很大程度上受到供给政策考量的支配,西欧社会党政府在进行税收改革时要考虑到减轻企业负担、增强经济增长力的因素,因此在税收改革中,所有西欧社会党都普遍实行了对企业课税的降低,尤其是针对中小企业的税率得到特殊照顾,通过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来刺激经济的发展。将各个国家社会党的税收政策显着区别开来的是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改革措施。德国社民党对高收入群体的课税显着降低,英国工党对高收入群体的税率维持不变,只有瑞典社民党提高了对高收入群体的课税。在社会政策核心领域——社会保障方面可以观察到各国在改革方向上具有很多的共同性:养老保障具有朝向多支柱体系发展的趋势,国家养老保障从养老体系的最强支柱转变为基础性养老保障的角色,各种企业和私人形式的养老保障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在医疗卫生领域,则向现有的保障体制注入了与原体制相异的调控元素:在国家主导的医疗卫生保障体制中融入市场元素,而在私人组织运作的体制中则加大国家规制力度。在家庭政策领域,扩大了社会支出,通过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使人们更好的协调职业和家庭生活。在教育政策领域,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在住房政策领域,保障居民住房权利,帮助经济困难群体解决住房问题。虽然存在共同的改革趋势,但社会保障领域具体的改革措施同样因国而异,这是因为新的政策工具必须纳入到各国不同的现行结构中并与之相适应。相比较劳动力市场政策和财政税收政策,西欧不同国家的社会党政府在社会保障政策领域采取的改革措施差异和路径依赖性最大。在外部环境的压力下,西欧社会党的改革在某些领域存在着趋同,但是各个社会党之间并不存在一种统一的改革政策、道路和模式。本文选取的三个案例代表了这一时期社会党社会政策改革的三种类型:一种是继续沿用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政策模式,没有改变传统的政策目标,对政策工具进行了修改意义上的调整,改革力度较小,比如德国社民党的改革。第二种改革是坚持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社会政策目标,但为了实现传统目标使用了新的工具,并对原有的社会政策进行了合理化调整,这一类型的改革的显着代表是瑞典社民党。第三种类型的改革是既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政策目标,又对与激励因素不相匹配的政策工具加以改革,英国工党的改革是这一类型的代表。之所以西欧社会党的改革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趋同,又表现出强烈的路径差异,是因为社会党政府是在一种由不同政治变量构成的背景下实施其社会政策改革,这些政治变量综合作用影响着社会党社会政策的改革路径,扩大或者缩小他们的行动空间,最终决定改革目标的成功实现或者失败。因此,本文的一个中心问题就是运用制度主义的分析方法,探讨影响西欧各国社会党社会政策改革趋同与改革差异的政治变量,以及这些政治变量如何产生不同影响。影响西欧社会党社会政策改革的政治变量包括四大类,第一类是欧盟层面的规制和规范。欧盟作为一个超国家实体,对成员国的社会政策进行标准化规制,对西欧社会党社会政策产生了趋同影响。第二类是社会党自身的行动力,包括政党纲领是否革新,政党组织结构是否有利于提高政党及其执政政府的策略能力,党内冲突能否被迅速解决。面对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拥有强力领导、意志形成集中化的瑞典社民党和英国工党与组织结构较分散的德国社民党相比显然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解决冲突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得英国工党和瑞典社民党在纲领上根据新条件进行修正,从而使得社会政策改革与政党的纲领取向协调一致。而德国社民党内的异质性十分突出,无论在纲领上还是组织上,都没有为社会政策改革做好准备。第三类是选举激励因素。选民阶层的偏好,利益集团的态度,尤其是工会的支持与否,对社会党的改革来说是绝对必要的。政党竞争的结构和竞争态势也是限制或者扩大社会党社会政策改革的重要选项。英国工党在选民关注的议题——医疗卫生和教育上,本来就占据明显的民意优势,容易获得执政资本;“第三条道路”又成功吸引了中间阶层,扩大了自己的群众基础,因此,工党成功地占据了英国政治的中心,工党的社会政策改革在选民层面上遇到的阻力很小。瑞典全民普享性的社会政策造就了大规模的紧密团结的选民群体,使其政策容易获得较高水平的群众性的政治支持。但瑞典的选民群体往往集中在相对慷慨的、普遍性的社会政策周围,所以瑞典社民党面临着选民的约束,其社会政策的收缩并不明显。德国社民党在社会政策领域所进行的改革尝试触动了选民的利益,引发了国内各派政治力量的对峙与合作,对社民党的改革采取不配合或反对的态度,对改革形成掣肘。在利益集团的态度上,英国工党的社会政策改革迎合利益集团的主张,工会对于工党政府来说既不是资源也不是限制。瑞典社民党在社会政策改革上与利益集团协商合作,工会默许社民党的改革。德国社民党的社会政策改革受到利益集团的牵制,工会强烈反对进行改革。在政党竞争格局中,英国工党拥有最多的行动资源,瑞典社民党的行动空间相对局促一些,而德国的政党竞争格局给社民党提供了最狭窄的行动通道。第四类是体制框架与政策遗产。国内政治制度、福利制度安排模式的不同,对社会党社会政策改革的路径造成强烈的制约作用。社会党接掌政府时上一任政府遗留的政策遗产对于一个执政党的政策选择同样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英国、瑞典和德国三国的社会党在各自的国家内面临着不同的政治体制框架和不同的机会结构。英国的政治结构允许在任政府有足够权力来推行少数派反对的政策,也就是说英国缺乏有效的否决点,所以英国工党面临最少的制度性限制。瑞典社民党虽然组成少数派政府,但是其政治制度度中的否决点相对较弱,为政府的改革提供了政策操作的空间。而德国社民党面临着众多的制度否决者,改革举步维艰。在福利制度模式上,英国自由主义福利模式的制度性特征可以促进工党的社会政策调整。瑞典普遍主义福利模式使得瑞典社民党为了应付国内财政压力和经济全球化而进行的社会福利削减,明显比在自由主义福利模式中困难得多。德国保守主义福利模式中基于职业的福利制度特征会阻碍社会政策的削减,因此德国社民党要想进行社会政策改革,必须有能力应对保守主义福利模式的特有障碍。比较英国工党、瑞典社民党和德国社民党执政开始时的初始状况,工党获得了最有利的政策遗产,经济状况发展良好,并且社会政策改革已经开始进行。瑞典社民党也继承了相对有利的遗产,前任政府的改革措施为社民党进行社会政策改革铺平了道路,虽然经济状况不佳,但可以成为社民党引导民众认同社会政策改革的资源。而德国社民党必须与前任政府遗留下来的巨大改革障碍进行斗争。在财政赤字、社会保险亏空、高失业率的经济状况下,前任政府削减福利的改革政策没有成功实行,这些都加大了社民党进行社会政策改革的难度。这些变量中的每一个都会影响到西欧社会党政府制定社会政策的可能性,或是影响到政府执行这种政策的机会,而这些变量加总在一起,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党的行动空间,从而将社会党社会政策改革推向某个特定的方向,使得不同国家社会党的改革出现某些领域趋同,某些领域及改革绩效又存在巨大差异的现象。总体而言,新工党面临的制度性限制因素最少,所以工党的社会政策改革最激进;瑞典社民党面临的限制比工党多一些,对传统社会民主主义社会政策最坚持;德国社民党面临的制约因素最多,改革最困难。虽然西欧社会党的社会政策改革过程和效果受到了国际、国内各种可见和不可见的因素的制约,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民主主义取向的福利国家的新秩序不再成为可能。如何使国家和人民的总体利益实现最大化,使改革获得民众的理解与支持,保持改革后的社会政策体制具有持续的生命力,这对于社会党的执政能力和实施改革的技巧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如果社会党能够把社会政策创新的改革与对民族国家和国际背景的审慎认知结合起来,构建一个被广大公众认同的、系统性的公正社会的具体蓝图,那么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政策同样可以在新的时期卓有成效的推行。

文雁兵[7](2014)在《包容型政府行为逻辑、治理模式与经济绩效研究 ——来自中国的经验》文中指出发展是在特定时空环境和社会结构下发生的政治、社会和经济互动过程,大国如何形成有效的治理结构和构建适宜的治理模式是经济学需要回答的问题。中国经济改革迄今为止基本上延续了改革之前户籍制度的城乡分割、财税制度的经济分权和社会网络的关系纽带几个特征,这些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对于资本积累、技术创新、市场激励和合约履行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发展代价,如城乡间、区域间和人际间的收入和公共服务差距的扩大,以及与此相关的经济结构的失衡和社会福利的扭曲。这些问题这使得当代中国的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未来需要什么样的大国治理模式呢?这种治理模式具有怎样的运行机制呢?是否具有一般性规则和借鉴意义呢?本文试图从政府生产性、发展性和包容性特征出发和聚焦其行为逻辑、治理模式与经济绩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一方面在国家理论下能够厘清不同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治理功能发展的脉络,以及总结出在经济社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差异、作用边界和作用大小,另一方面,能够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事实和已有的发展理论、增长理论和国家理论,深入剖析经济发展中适宜制度和政府治理的作用,构建包容型政府的理论框架,并对未来可能的改革路径进行展望,以期能够对中国可能走上的包容性增长道路具有一定启发意义。本文在构建包容型政府理论框架和对包容型政府行为及其绩效分析的基础上,强调适宜制度(专利制度、财政分权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和政府干预(政府行为、政府规模和政府效率)发挥政府治理包容的作用,通过经济增长(利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实现)和成果分享(通过体现效率的初次分配、体现公平的二次分配)发挥经济增长包容的作用,通过社会流动(如通过代际流动和收入流动)和社会包容(如户籍改革如和教育公平)实现社会发展包容的作用,通过思想繁荣(思想自由和知识资本积累)实现思想市场包容的作用。本文首次对思想市场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了全面的论证,进一步提出了适宜制度的概念和功能,并构建了新的内生增长模型论证制度对于经济增长的根本作用和机理。思想市场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经济增长既有逻辑链条(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政治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补充,而适宜制度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的否定之否定。政府积极干预可以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产生更好的积极影响业已得到学者们的广泛赞同,但对于政府边界、政府行为选择(“攫取之手”或“援助之手”)及其演变(更多“攫取”或更多“援助”)仅基于中国式分权(“政治集权”和“财政分权”)宏观一元框架和“政治人”或“经济人”微观单峰偏好的假定,以及暗含区域间禀赋同质和完全流动,忽略了中观层面区域禀赋异质性对地方政府行为选择和演变的影响是已有研究的重要缺陷,本文既从中国层面考察了区域异质性视角,还基于地方政府官员“政治人”和“经济人”的微观联合偏好视角,对宏观财政分权制度背景下地方政府行为选择、演变和绩效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是对已有财政政分权理论和地方政府竞争理论的有益增补。运用了面板门槛模型,本文首次全面细致的检验了“利维坦假说”、“粘纸效应”和“瓦格纳法则”在中国的存在性、有效性和条件性,结果发现政府规模与财政分权、转移支付和经济增长交互影响对发展包容分别表现出“N型”、“倒U型”和“N型”非线性关系,应当引起中央政府和各地政府的重视,在制定和执行区域性政策和战略时,应充分考虑政策实施的综合效果而不是单一目标。包容型政府行为模式不同于“泛利性政府”、“中性政府”、“生产型政府”和“发展型政府”,其治理模式也不同于市场式政府(强调政府管理市场化)、参与式政府(主张对政府管理有更多的参与)、弹性化政府(认为政府需要更多的灵活性)和解制型政府(提出减少政府内部规则)。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从社会包容视角首次提出并探讨了包容型政府概念和理论,为解决中国目前经济社会转型过程的诸多现实问题提供新的分析视角,包容型政府需同时解决经济增长和发展包容两个核心问题,具体而言,是形成适宜制度、经济增长和社会包容为核心内容的“发展的三角”。这一概念和理论是对林毅夫(2003,2013)关于要素禀赋决定比较优势和政府如何遵循比较优势理论的逆向补充和Acemoglu and Robinson(2012)关于中国“半包容半掠夺”制度和政府行为特征的有力佐证,也为中国道路可能具有的世界意义增加了新的内容。(2)关于政治经济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不同于既有研究的内生性视角(要素禀赋、政治博弈或威权选择的结果),而是在一个开放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从国际贸易这个外生性冲击渠道分析了政治经济制度演化。(3)既有研究强调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和产业集聚的自组织性,强调产业升级和产业内结构变动的市场机制,对政府行为在产业集聚过程的作用以及产业关联效应,尤其是二三产业发展对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关注较少。本文则从产业关联视角考察了农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联绩效,农业现代化发展事关“三农问题”、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而本文的研究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4)本文关注了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将分属社会学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和经济学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包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良性发展的耦合机制。社会流动不仅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发展包容同样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教育流动、劳动流动、职业流动、性别流动和收入流动可以减少“机会不平等”和“静态不平等”等“坏的不平等”,逐渐消除各种排斥(社会排斥、地理排斥和经济排斥),实现增长包容性,这一思路将有助于解决目前经济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各种难题。(5)本文首次提出了包容性减贫模式,强调通过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自上而下”和自生能力与社会流动“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贫困缓解策略,从群体特征和个体特征两个视角强调贫困缓解的新渠道。2013年11月恰逢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本文的研究或许能够为未来政府职能改革提供少许有价值的学术火花。

张琍沫[8](2014)在《汉斯·韦格纳的家具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家具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在室内中发挥着它的使用功能,也充当着室内陈设艺术的一部分,好的家具不仅实用,同时也是一件绝美的艺术品。汉斯·韦格纳的家具就是以简约的造型特征为人所称道,无论是椅子还是桌子的设计,都饱含着对大自然的感应和人性化的美学观,可谓是家具中的艺术品。汉斯·韦格纳从1914年出生到2007年间,历经了二次世界大战及因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急速转变的年代,在现代主义狂潮的冲击下,他坚持丹麦国家的传统文化和自己的设计风格。因北欧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同其他北欧设计师一样,韦格纳内心深处有着对自然的亲近与崇尚的观念,这使得他尊重自然材料,擅用自然材料,外加丹麦手工艺传统的盛行,在材料的运用上并没有随波逐流。外观设计上,他也没有一味的追求新颖的造型,而是吸收各国文化的精髓,用于自己的设计之中,不只是单纯的对外观的仿制,而是学习到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和技术。成功的把传统家具成功的转型为现代式家具,并进而设计出属于富含文化特色的家具行销全世界,这也是汉斯·韦格纳的家具至今都在被人使用的原因,同时也是他让后人景仰的原因之一。通过研究,在韦格纳的设计中寻找有利于解决中国当代家具设计如何继承与发展传统传统家具,特别是明式家具设计精髓的借鉴之处。本文旨在探讨丹麦家具设计大师汉斯·韦格纳的设计思想、背景及其特色,将从思想根源、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的角度分析其家具造型特征。文中认为,我国现在的家具市场,从技术上、文化根源来说并不落后于任意国家,况且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但在对经典家具设计的文化传承方面与汉斯·韦格纳的设计存在很大的差异。在研究中发现,单单从造型、功能特征的表面去模仿经典家具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探究其背后的社会、经济、思想根源。本文认为,在对传统家具的继承中,赋予传统家具新的生命,需要借鉴韦格纳的设计要素:设计中的不断摸索;坚持设计以“人”为核心;对外来文化的提炼借鉴和本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鄂菲[9](2014)在《高、低语境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与研究》文中提出在当代室内设计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与设计的关系一直密不可分,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对设计具有推动的作用。本文以语境文化中的高、低语境文化这个全新的概念,深刻研究了高、低语境文化与艺术设计领域,尤其是在室内设计领域上的表现和风格流派的形成原因。首先对语境文化进行了辨析,分析了高、低语境文化与室内设计的关系同时提出了其不同的设计特点。其次,探究了低语境文化和高语境文化形成的文化根源及哲学思想,同时提炼出高、低语境文化在室内设计的特点并进行古今中外风格流派的归述分析,通过阐述在高、低语境文化形成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因素影响,通过案例分析探讨高、低语境文化是如何影响到不同的设计风格和设计思潮的形成。接着,还分析了在新时代全球化趋势下,高、低语境文化交融的发展动向以及中国现代室内设计所暴露出的不足与缺陷,提出在高、低语境文化的差异中寻找亮点,结合各所需求的文化语境,更好的展现出高、低语境文化与设计的关系,实现中国设计的民族化和创新性,推进中国室内设计走向属于自己的设计文化的特色,从设计文化的基本思维上来展示所想表达的设计内涵。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透过形式的不同表达词汇的方式,挖掘室内设计的真正含义,实现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结合、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相结合,开拓出一条适合中国室内设计发展的道路。

翟之嘉[10](2015)在《苗族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服装设计的共生关系探究》文中提出资本的自发流动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互联网等科技力量使得资本流通与大众传媒打破过去种种的限制。资本驱动下的设计同质化现象成为经济一体化的“后遗症”。如何在促进现代化的同时,通过因地制宜的本土设计来保留地区或民族问差异性的文化则是当今世界各地的设计师所面临的普遍问题。本土化设计对地区文化的延续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它是和全球同质化现象抗衡的有效手段。在现代商业文明的进程中,苗族服饰不可避免地遭遇了过度的商业化开发,导致其传统文化在变迁过程中的“失语”。逐利者为尽快攫取利润而将大量缺失文化内涵、粗制滥造的旅游产品推向市场,看似繁荣与完善的绣片市场却加速了传统老绣片倒卖与流失。传统手工艺行业在工业化、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迅速走向没落,且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苗族传统服饰可视为传统文化的外在显现。通过传统苗族服饰在当代的存在状态,苗族传统服饰文化出现了令人堪忧的发展与传续问题。本文着力于对现代服装设计与苗族传统服饰文化共生关系的研究。一方面,通过不同的着装目的与场合,对共生关系进行区别与分类。另一方面,通过结合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及日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与方法,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设计原则,使二者的共生关系在物理品质和文化品质达到一定的高度,并有效地将其转化为契合现代审美品味的大众设计。

二、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中的趋同性与多元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中的趋同性与多元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研究综述
        1.2.2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研究综述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1.3.1 研究范围界定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框架
    2.1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研究基础
        2.1.1 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两大理论基础
        2.1.2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材料基础
    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层次解构及考古学研究方法
        2.2.1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五个主要问题
        2.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解读方法
    2.3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重点及路径
        2.3.1 地域性营造特点考古学阐释的重要视角
        2.3.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路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
    3.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数据库构建
        3.1.1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的采集与筛选
        3.1.2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3.1.3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3.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
        3.2.1 石器和青铜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2 早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3 成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4 发达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3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
        3.3.1 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规律
        3.3.2 人居遗址的区域分布规律
        3.3.3 人居遗址的总体时空分布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
    4.1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考古概况
        4.1.1 聚落遗址现状及研究对象选择
        4.1.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功能及数量
    4.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分析
        4.2.1 聚落考古和景观考古方法引入
        4.2.2 聚落遗址的形态和规模分析
        4.2.3 聚落遗址的地形水文分析
    4.3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的地景环境及人地关系阐释
        4.3.1 聚落遗址的组群及空间分布特点
        4.3.2 酋帮制社会结构与早期国家化特点
        4.3.3 聚落族群的空间认知和人居模式特点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空间形制
    5.1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分期溯源
        5.1.1 城市发展萌芽期:环壕聚落与早期垣壕城邑
        5.1.2 城市发展成型期: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
        5.1.3 城市发展高峰期:层级化城市格局延续及戍卫城盛行
        5.1.4 城市发展衰落期:延用前代旧城为主
    5.2 黑龙江流域城市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分析
        5.2.1 王城及都城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
        5.2.2 大型区域中心城址的平面格局分析
        5.2.3 防御性山城和军堡的空间格局分析
    5.3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空间形制的地域性阐释
        5.3.1 城市空间形制的多元性和简略性
        5.3.2 规模尺度和平面格局的分异性
        5.3.3 军防和排水性能和的突出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建筑遗址的构筑技术
    6.1 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的分期溯源
        6.1.1 木构技术探索期: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址的出现
        6.1.2 木构技术成熟期:地面房址与大木构架建筑的盛行
        6.1.3 木构技术衰退期:大型木构建筑的毁弃与消失
    6.2 黑龙江流域典型木构架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1 小型居住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2 大型宫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3 大型佛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4 其它大木作建筑遗址案例
    6.3 黑龙江流域木构建筑构筑技术的地域性阐释
        6.3.1 材料选择加工及应用特点
        6.3.2 木构架的构造技术特点
        6.3.3 建筑的采暖防寒技术特点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地域性营造文化
    7.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1 渔猎游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2 农耕定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3 军防戍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4 流人客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演进特点
        7.2.1 游居范式的衰落与转型
        7.2.2 耕居范式的泛滥和超载
        7.2.3 戍居范式的裁撤和消失
        7.2.4 客居范式的融入和同化
    7.3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观及其启示
        7.3.1 地域性的自然生态观及启示
        7.3.2 地域性的人居空间观及启示
        7.3.3 地域性的营造技术观及启示
    7.4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内涵
        7.4.1 游居与耕居营造文化的二元并立性
        7.4.2 营造文化的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
        7.4.3 营造文化的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
        7.4.4 营造文化的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信息统计表
附录2 黑龙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的主要渤海国城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艾洛·阿尼奥设计思想及方法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对象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艾洛·阿尼奥设计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设计思想形成的客观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
        二、人文社会背景
        三、有机功能主义
    第二节 设计思想形成的主观因素
        一、初露锋芒——学生时代的探索
        二、声名鹊起——“椅子不是椅子”
        三、第二个春天——“座位不是椅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艾洛·阿尼奥的设计风格探究
    第一节 有机功能主义的“叛逆”
    第二节 波普设计的典范
    第三节 与同时期设计师的横向比较
        一、与约里奥·库卡波罗的对比
        二、与维纳·潘顿的对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艾洛·阿尼奥的设计演绎方法分析
    第一节 形态要素的提炼与整合
        一、自然与生活的抽象表达
        二、形态要素的结构处理
        三、材料及色彩的运用
    第二节 体验式的设计
        一、比例尺度的缩放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
    第三节 有机的衍生与迭代
        一、原始模型的衍生
        二、文化体系的构建
    第四节 意象引发路径分析
        一、气氛营造——球椅
        二、形态转化——小马椅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艾洛·阿尼奥设计思想的设计实践
    第一节 设计概述
        一、设计背景
        二、设计原则
        三、语境分析
        四、审美意象
    第二节 设计开发
        一、草图概念
        二、原型测试
        三、细节调整
        四、材料选择
        五、相关技术
    第三节 生产考量
        一、制造工艺
        二、成本估算
    第四节 最终概念
        一、使用方式及场景
        二、设计反思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的总结
    二、研究的启发
参考文献
附录A 艾洛·阿尼奥年表
附录B 艾洛·阿尼奥主要奖项、荣誉及展览
附录C 艾洛·阿尼奥访谈资料(部分)
    访谈一
    访谈二
附录D 产品尺寸CAD
附录作品
致谢

(3)设计创新驱动国家发展 ——芬兰设计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设计政策在国际上的实践发展
        1.2.2 国内外设计政策研究综述
        1.2.3 芬兰设计政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设计政策的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框架
    2.1 设计政策的理论基础
        2.1.1 设计学理论
        2.1.2 公共政策学理论
        2.1.3 市场失灵与系统失灵
    2.2 设计政策的概念辨析与界定
        2.2.1 设计政策与设计促进
        2.2.2 国家设计政策与相关政策概念的辨析
        2.2.3 设计政策的概念及其演变
    2.3 设计政策的分析框架
        2.3.1 设计政策的要素对象
        2.3.2 设计政策的过程对象
        2.3.3 国家间设计政策的评价
    2.4 章小结
第三章 芬兰设计发展的背景
    3.1 芬兰的地理与自然环境
        3.1.1 作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芬兰
        3.1.2 芬兰的地质地理与气候环境
        3.1.3 芬兰的自然环境对芬兰民族性的影响
    3.2 芬兰的历史与人文
        3.2.1 芬兰的历史发展沿革
        3.2.2 芬兰的文化与宗教
    3.3 芬兰的政治与经济
        3.3.1 芬兰政治概况
        3.3.2 芬兰经济发展沿革
    3.4 章小结
第四章 芬兰设计发展与国家支持
    4.1 芬兰设计发展概述
    4.2 芬兰设计的历史演进与国家支持
        4.2.1 芬兰设计的孕育阶段(史前-1860)
        4.2.2 芬兰设计的萌芽阶段(1875-1900)
        4.2.3 芬兰设计的早期发展(1900-1945)
        4.2.4 芬兰设计在二战后的成功(1945-1960)
        4.2.5 芬兰设计的转型(60年代-80年代)
        4.2.6 向创新之国迈进(1990-1999)
    4.3 章小结
第五章 芬兰设计政策的演进和发展
    5.1 芬兰设计政策的决策体制和政策工具
        5.1.1 芬兰设计政策决策的组织系统
        5.1.2 芬兰政府改革及对设计政策制定的影响
        5.1.3 芬兰国家设计政策的演进
    5.2 芬兰旧版国家设计政策:“设计2005! (2000年)
        5.2.1 政策制定的背景
        5.2.2 政策的主要目标和执行架构
        5.2.3 政策的主要特点及意义
        5.2.4 政策实施的成效与问题
    5.3 芬兰新版国家设计政策:芬兰设计政策——战略与行动提案(2013年)
        5.3.1 政策背景与动因
        5.3.2 新设计政策的准备和制定过程
        5.3.3 政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5.4 芬兰新旧国家设计政策的比较研究
        5.4.1 新旧政策的文本结构比较
        5.4.2 政策的研究逻辑:从系统失灵理论到设计思维
        5.4.3 政策制定逻辑:从“设计政策作为经济竞争力手段”到“设计政策作为社会创新工具”
        5.4.4 政策制定主体:从教育部到贸易与就业部
        5.4.5 制定过程:从脱胎于专家报告到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会创新
        5.4.6 新政策实施情况
    5.5 章小结
第六章 芬兰设计政策评价及其对我国构建设计创新政策体系的启示
    6.1 对芬兰国家设计政策综合表现的实证研究
        6.1.1 研究方法
        6.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1.3 样本国家和地区的选取与设计政策综合表现实证研究
        6.1.4 芬兰国家设计政策综合表现分析
    6.2 芬兰设计政策发展整体评价
        6.2.1 政策的使命共识:设计创新驱动国家发展
        6.2.2 政策管理的发展:从传统治理模式走向现代和动态模式
        6.2.3 重视政策评估的作用:将政策研究和评估持续系统地应用到政策的发展
        6.2.4 设计政策主题的拓展:政策发展趋势和优先考虑事项
        6.2.5 设计政策对有效促进设计创新绩效的改善有待观察
    6.3 芬兰国家设计政策对我国构建设计政策体系的启示
        6.3.1 我国设计政策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6.3.2 芬兰设计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6.4 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附录

(4)丹麦设计师阿恩·雅各布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现有研究成果综述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第2章 雅各布森的创作背景与个人生平
    2.1 丹麦设计背景概述
        2.1.1 地理气候特征
        2.1.2 社会历史背景
    2.2 丹麦现代设计的源起和确立
    2.3 雅各布森生平概述
        2.3.1 早年经历和教育
        2.3.2 二战放逐与回归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雅各布森的艺术生涯与设计语汇
    3.1 雅各布森的设计生涯与风格转变
        3.1.1 新古典主义
        3.1.2 现代功能主义
        3.1.3 丹麦功能实用主义
    3.2 雅各布森设计语言分析
        3.2.1 自然主义与抽象手法
        3.2.2 有机雕塑形态
        3.2.3 比例和细节
        3.2.4 现代与传统融合
        3.2.5 视觉统一性与同一性
        3.2.6 自相似性
        3.2.7 材料现实主义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雅各布森与现代主义相关人物互动
    4.1 与埃里克·冈纳·阿斯普德的互动
        4.1.1 城市空间时空化构想
        4.1.2 从国家兽医细菌研究所到斯特林住宅
    4.2 与勒·柯布西耶的互动
        4.2.1 建筑机器美学
        4.2.2 萨伏伊别墅的影响
    4.3 与密斯·凡·德·罗的互动
        4.3.1 “少即是多”的建筑哲学
        4.3.2 从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到罗多福尔图书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5.1 阿恩·雅各布森对中国当代设计的启示
    5.2 对阿恩·雅各布森的评价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一: 阿恩·雅各布森年代生平表
附录二: 阿恩·雅各布森作品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基于数据共享的参与式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参与式设计概述
    2.1 参与式设计起源与发展
        2.1.1 参与式设计的概念界定及起源
        2.1.2 参与式设计的发展
    2.2 参与式设计方法概述
        2.2.1 设计前期
        2.2.2 设计进行期
        2.2.3 设计完成期
    2.3 参与式设计评估
        2.3.1 参与式设计的利益共同性评估
        2.3.2 特殊人群的参与办法评估
        2.3.3 发展中国家参与式设计的评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据共享的背景性支持
    3.1 大数据环境特质
        3.1.1 大数据特征与应用
        3.1.2 大数据环境对参与式设计的支持
    3.2 云环境共享模式
        3.2.1 云共享特质与模式
        3.2.2 云共享环境下的参与式设计
    3.3 数据共享对参与式设计的影响
        3.3.1 社交网络对参与式设计的影响
        3.3.2 开源对参与式设计的影响
        3.3.3 移动互联网对参与式设计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据共享下的参与式设计模式探究
    4.1 众包设计
        4.1.1 众包理念研究
        4.1.2 众包设计分析
    4.2 WIKI模式
        4.2.1 WIKI理念研究
        4.2.2 WIKI模式分析
    4.3 其他模式
        4.3.1 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定制
        4.3.2 大型在线共同创作
    4.4 数据共享下的参与式设计评估
        4.4.1 长尾理论对参与式设计的影响
        4.4.2 基于虚拟网络的数据可靠性探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参与式设计平台构建
    5.1 参与式设计平台模型功能概述
        5.1.1 在线共同创作需求分析
        5.1.2 创新功能点提案
    5.2 参与式设计平台创新设计
        5.2.1 项目描述与发布
        5.2.2 社交网络平台推广
        5.2.3 在线交流机制
        5.2.4 激励机制
    5.3 参与式设计成果反馈方法
        5.3.1 基于网络的评估
        5.3.2 反馈分析及结果改良
    5.4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6)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欧社会党社会政策改革研究 ——以英国、德国、瑞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二、主要概念辨析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框架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西欧社会党社会政策的历史演变
    一、二战后西欧社会党社会政策的发展历程
        (一) 西欧社会党社会政策的建立时期(1945年-20世纪50年代)
        (二) 西欧社会党社会政策的发展时期(20世纪60-70年代中期)
        (三) 西欧社会党社会政策的调整时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80年代)
    二、西欧社会党社会政策的传统目标
        (一) 实现充分就业
        (二) 实现收入和分配的平等
        (三) 实现全民福利
    三、西欧社会党的社会政策工具
        (一) 凯恩斯主义
        (二) 劳动力市场政策
        (三) 税收和财政支出政策
        (四) 社会保障政策
        (五) 劳资合作政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欧社会政策面临的困境
    一、西欧社会党社会政策面临的挑战
        (一) 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二) 欧洲一体化带来的挑战
        (三) 国内社会变迁带来的挑战
        (四) 新自由主义思潮带来的挑战
    二、西欧社会党社会政策危机的主要表现
        (一) 财政危机
        (二) 经济衰退危机
        (三) 社会道德危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欧社会党社会政策改革的内容
    一、西欧社会党传统政策目标的调整
        (一) 维持充分就业的目标
        (二) 从收入平等到机会平等
        (三) 从全民福利到积极福利
    二、西欧社会党社会政策工具的改革
        (一) 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改革
        (二) 税收和财政支出政策的改革
        (三) 社会保障政策的改革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欧社会党社会政策改革的绩效与评价
    一、西欧社会党社会政策改革的绩效
        (一) 英国工党社会政策改革绩效
        (二) 德国社民党社会政策改革绩效
        (三) 瑞典社民党社会政策改革绩效
        (四) 英国工党、德国社民党和瑞典社民党社会政策改革绩效比较
    二、西欧社会党社会政策改革评价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影响西欧社会党社会政策改革的政治变量
    一、欧盟对西欧各国社会政策的规范
        (一) 欧盟对劳动力市场政策的规范
        (二) 欧盟对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的规范
        (三) 欧盟对社会保障政策的规范
    二、社会党自身的行动力
        (一) 政党纲领的革新
        (二) 政党组织结构的不同作用
    三、选举性激励因素
        (一) 选民阶层的偏好
        (二) 利益集团的态度
        (三) 政党竞争格局的影响
    四、体制框架与政策遗产
        (一) 政治体制框架
        (二) 福利制度模式的影响
        (三) 政策遗产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
    一、西欧社会党社会政策改革的一般性规律
        (一) 社会政策改革的轨迹:从路径依赖到路径转变
        (二) 社会政策改革的三个维度:成本控制、再商品化、重新校准
        (三) 政党政治与社会政策的内在一致性:政党政治的福利化与社会政策的政治化
    二、西欧社会党社会政策的发展前景
    三、西欧社会党社会政策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附表 西欧主要国家社会党执政时间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包容型政府行为逻辑、治理模式与经济绩效研究 ——来自中国的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目次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思想缘起
        1.1.2 研究动机
        1.1.3 研究目的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经济发展的制度视角:制度的作用、形成与演化
        2.1.1 制度的作用与案例
        2.1.2 制度的形成与演化
        2.1.3 制度的适宜与发展
    2.2 经济发展的政府视角:政府的作用、机制与演化
        2.2.1 政府作用的三种理论
        2.2.2 政府作用的两种机制
        2.2.3 政府行为的三种选择
    2.3 经济发展的包容视角:包容的表现、内涵和测度
    2.4 总结性评述
3 包容型政府理论框架
    3.1 国家理论与政府治理
    3.2 包容型政府的定义
    3.3 包容型政府的特征
    3.4 包容型政府的内容
        3.4.1 政府治理包容
        3.4.2 经济增长包容
        3.4.3 社会发展包容
        3.4.4 思想市场包容
    3.5 包容型政府分析框架
    3.6 本章小结
4. 思想市场与经济增长:适宜制度视角
    4.1 思想市场与经济增长
        4.1.1 概念与分类
        4.1.2 特征与生产
    4.2 思想市场与技术创新
        4.2.1 内生增长理论之外:对“思想”的忽略
        4.2.2 内生增长理论缺陷:对“思想”的偏离
        4.2.3 知识积累机制
        4.2.4 人力资本机制
    4.3 适宜制度与经济增长
        4.3.1 适宜制度的功能
        4.3.2 技术(知识)特征
        4.3.3 适宜制度的最优化策略
5 适宜制度与经济发展:国际贸易视角
    5.1 文献回顾
        5.1.1 历史考察:大西洋贸易启示
        5.1.2 中国故事:通商制度的遗产
        5.1.3 适宜制度:制度与贸易互动
    5.2 制度内涵与“中国化”指标
        5.2.1 制度与制度质量
        5.2.2 “中国化”的制度质量指标与数据说明
    5.3 制度的贸易效应与实证
        5.3.1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5.3.2 平稳性单位根检验
        5.3.3 长期均衡协整检验
        5.3.4 短期动态调整检验
        5.3.5 结论与政策含义
    5.4 贸易的制度激励机制
        5.4.1 基准模型
        5.4.2 南北贸易与制度差异
        5.4.3 贸易均衡与制度优势
        5.4.4 力争上游机制
        5.4.5 甘居下游机制
        5.4.6 左右逢源机制
    5.5 结论与拓展
6 制度变迁与政府行为:产业发展视角
    6.1 文献回顾
        6.1.1 理论回顾
        6.1.2 现有研究不足
    6.2 理论模型
        6.2.1 基准模型C-P
        6.2.2 模型拓展C-P-I
    6.3 产业集聚:制度变迁与政府行为的渗透效应
        6.3.1 短期均衡
        6.3.2 长期均衡
    6.4 结论和政策含义
    6.5 产业关联:技术外溢与农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6.5.1 产业关联对农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
        6.5.2 实证分析
        6.5.3 政策含义
7 地方政府行为选择及演变:区域异质视角
    7.1 援助之手还是攫取之手
    7.2 策略性选择机制的发现:禀赋差异与理论假说
        7.2.1 基本假说与行为偏好
        7.2.2 禀赋异质与行为选择
    7.3 实证检验
        7.3.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7.3.2 数据说明与估计策略
        7.3.3 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7.3.4 资源诅咒再检验
        7.3.5 结论与政策含义
    7.4 策略性选择机制的拓展
        7.4.1 模型设定与新假说
        7.4.2 实证检验与新发现
    7.5 本章小结
8 我国地方政府行为及其治理绩效
    8.1 “南方崛起”中的政府
    8.2 “中国奇迹”中的政府
    8.3 实证策略
        8.3.1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8.3.2 数据说明与估计策略
    8.4 政治周期与政府行为
        8.4.1 政治晋升竞标赛:存在与质疑
        8.4.2 政治周期与换届效应
        8.4.3 全国结果及其分析
        8.4.4 区域结果及其分析
        8.4.5 稳健性检验
        8.4.6 研究结论
    8.5 政府规模与发展包容
        8.5.1 中国政府规模的历史演变
        8.5.2 理论假说及其发展
        8.5.3 全国结果及其分析
        8.5.4 区域结果及其分析
        8.5.5 稳健性检验
    8.6 政府干预与社会福利
        8.6.1 理论假说讨论
        8.6.2 基准回归分析
        8.6.3 门槛效应检验
    8.7 本章小结
9 我国发展包容与贫困缓解:理论与实证
    9.1 贫困缓解的两种策略
        9.1.1 自上而下策略:持续增长与成果共享
        9.1.2 自下而上策略:自生能力与社会流动
    9.2 经验事实与诊断框架
        9.2.1 二次分配的经验事实
        9.2.2 包容性增长诊断框架
    9.3 实证检验
        9.3.1 变量定义与指标选取
        9.3.2 数据说明与估计策略
        9.3.3 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9.3.4 结论与政策含义
    9.4 包容型政府构建:一个社会流动与经济增长耦合的视角
        9.4.1 社会流动的理论解构
        9.4.2 为何耦合?:现实与意义
        9.4.3 如何耦合?:渠道与机制
        9.4.4 耦合机制构建
        9.4.5 结论与思考
10 结论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主要科研成果

(8)汉斯·韦格纳的家具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文献回顾
        1. 北欧相关
        2. 设计美学相关
    三、研究方法与目的
第一章 汉斯·韦格纳家具设计观念与由来
    第一节 丹麦家具设计的文化语境
        一. 地理环境
        二. 人文环境
        三. 丹麦设计
    第二节 丹麦家具设计的美学传达
        一. 物质之美
        二. 情感美
    第三节 汉斯·韦格纳的生平简介
        一. 汉斯韦格纳生平背景
        二. 汉斯·韦格纳的设计观
    小结
第二章 汉斯·韦格纳家具设计的中国情结
    第一节 取法自然——书画美学
        一. 书法艺术与明式家具的共通性
        二. 传统绘画与明式家具的共通性
    第二节 灵性本真——文学作品的意境
    第三节 “凝固了的中国绘画和文学”——园林建筑
        一. 传统建筑的缩影
        二. 园林艺术的影响
    第四节 典雅清俊——明式家具
        一. 明式家具种类
        二. 明式家具的造型艺术
        三. 明式家具的装饰艺术
    小结
第三章 汉斯·韦格纳家具设计的演绎手法
    第一节 对传统家具的现代诠释
    第二节 对有机现代主义的诠释
        一. 有机现代主义的概念
        二. 以人为本的幸福设计
    第三节 对各种材料的探索
    小结
结论:对当代设计的指导意义
    一. 汉斯·韦格纳设计思想的总结
    二. 我国家具设计现状
    三. 传统在未来中的样子
参考文献
致谢

(9)高、低语境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学术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创新点
        1.2.1 国外的相关研究
        1.2.2 国内的相关研究
        1.2.3 论文的创新点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框架
第二章 室内设计中语境和语境文化的概念及理论分析
    2.1 语境的概念
    2.2 高、低语境文化概念及辨析
        2.2.1 高、低语境文化的概念的提出
        2.2.2 高、低语境文化的概念
        2.2.3 高、低语境文化的特点
        2.2.4 高、低语境文化与室内设计关系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语境文化设计的哲学思想和风格表现分析
    3.1 低语境文化设计的文化根源
        3.1.1 “逻各斯”——赫拉克利特
        3.1.2 逻辑——苏格拉底
        3.1.3 理性——柏拉图
        3.1.4 辩论——亚里士多德
        3.1.5 小结
    3.2 低语境文化设计的特点
        3.2.1 低语境文化设计的特点——功能主义
        3.2.2 低语境文化设计的特点——合理装饰,技术美的本质
    3.3 低语境文化在室内设计上的特点
        3.3.1 简洁、简约
        3.3.2 功能目的性强
        3.3.3 认同性高,大众性
        3.3.4 形式服务功能
        3.3.5 秩序化,标准化、系统化
        3.3.6 小结
    3.4 低语境文化在室内设计上的风格表现
        3.4.1 早期功能主义——古希腊时期
        3.4.2 德国现代功能主义设计
        3.4.3 包豪斯风格设计
        3.4.4 国际派风格设计
        3.4.5 现代主义设计
    3.5 低语境文化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发展
第四章 高语境文化设计的哲学思想和风格表现分析
    4.1 高语境文化设计的文化根源
        4.1.1 儒家思想——美与善之统一,以和为美
        4.1.2 道家思想——无为美,天人合一
        4.1.3 楚骚美学——声色之美,奔放自由
        4.1.4 禅宗佛学——空寂之美,涵容万物
        4.1.5 小结
    4.2 高语境文化设计的特点
    4.3 高语境语境文化在室内设计上的特点
        4.3.1 复杂、含蓄
        4.3.2 隐喻、精神体验
        4.3.3 认同性低、具有个性
        4.3.4 形式完善功能
        4.3.5 无拘束、任意性
        4.3.6 小结
    4.4 高语境文化在室内设计上的风格表现
        4.4.1 新中式风格设计
        4.4.2 日本“禅意空间”设计
    4.5 西方设计中具有高语境文化特点的风格表现
        4.5.1 后现代主义设计
        4.5.2 解构主义设计
        4.5.3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4.6 高语境文化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发展
第五章 新时代下的当代室内设计的高、低语境文化的再思考
    5.1 多元文化下的高、低语境文化设计的现状
    5.2 高、低语境文化的的发展方式
        5.2.1 交流方式的发展
        5.2.2 交流态度的改变
        5.2.3 全球化文化发展
    5.3 多元化背景下中国室内设计在高、低语境文化中的发展的思考
        5.3.1 中国室内设计发展的现状
        5.3.2 高、低语境文化发展对中国的室内设计的影响
        5.3.3 高、低语境文化发展下中国室内设计的思考
        5.3.4 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0)苗族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服装设计的共生关系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研究现状
        1.3.2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本文写作框架
第2章 苗族传统服饰文化变迁
    2.1 苗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变迁及原因
        2.1.1 商业气氛裹挟下的西江苗寨
        2.1.2 苗族当地市场经济繁荣下传统手工艺的分化
        2.1.3 苗族传统服饰的变迁
    2.2 如何看待苗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与发展
        2.2.1 苗族传统文化变迁的必然性
        2.2.2 政府政策的审慎与平衡
        2.2.3 设计介入的必要性
第3章
    3.1 苗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外在显现
        3.1.1 “百苗百装”
        3.1.2 苗族传统服装观念
    3.2 服装共生关系的分类依据
    3.3 共生关系的分类
        3.3.1 作为宗教信仰的苗族服饰
        3.3.2 作为旅游商品的苗族服饰的现代化
        3.2.3 作为时尚消费品的现代服装设计
        3.2.4 作为设计师作品的现代服装设计
第4章
    4.1 共生关系的界定
    4.2 共生关系的设计原则
        4.2.1 时代性
        4.2.2 创造力
        4.2.3 现代工艺与传统手工艺的融合
        4.2.4 装饰与极简的博弈
        4.2.5 情感化设计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中的趋同性与多元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D]. 刘文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2]艾洛·阿尼奥设计思想及方法应用研究[D]. 章林泉.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3]设计创新驱动国家发展 ——芬兰设计政策研究[D]. 陈朝杰. 广东工业大学, 2018(02)
  • [4]丹麦设计师阿恩·雅各布森研究[D]. 吴佼姣. 北京服装学院, 2018(05)
  • [5]基于数据共享的参与式设计研究[D]. 姚曼青. 东南大学, 2015(08)
  • [6]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欧社会党社会政策改革研究 ——以英国、德国、瑞典为例[D]. 张岩. 山东大学, 2014(04)
  • [7]包容型政府行为逻辑、治理模式与经济绩效研究 ——来自中国的经验[D]. 文雁兵. 浙江大学, 2014(08)
  • [8]汉斯·韦格纳的家具设计研究[D]. 张琍沫. 南京大学, 2014(05)
  • [9]高、低语境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与研究[D]. 鄂菲.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 [10]苗族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服装设计的共生关系探究[D]. 翟之嘉. 北京服装学院, 2015(04)

标签:;  ;  ;  ;  ;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趋同与多样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