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单双管浓相输送技术比较

压力容器单双管浓相输送技术比较

一、压力容器单双管浓相输送技术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白玉杰[1](2021)在《超临界CO2和水交替注入井井筒内冻堵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注入二氧化碳开发低渗透率油藏可以提高低渗透率储层原油的采出程度,而在注气开发一段时间之后,由于气液之间流度的差异导致进入地层的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气窜,造成了气体的低效、无效利用。而采用水气交替注入的方式可以减少气窜的现象。但随着二氧化碳驱注气及水气交替的实施,注气井经常发生井筒内冻堵问题。本文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和水交替注入井井筒内的冻堵问题,围绕着超临界二氧化碳和水交替注入井冻堵原因、井筒内二氧化碳水合物的生成过程、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诱导时间及界面特征、二氧化碳水合物成核的分子动力学特征以及井筒内水合物的防治方法等方面开展了研究:(1)通过对YSL油田超临界二氧化碳驱注入井冻堵井统计分析,发现冻堵主要以双管注入井和同心管注入井为主且主要受关井或注水影响;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注入井近井附近黏土矿物对地层流体的吸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碳在含高岭石和二氧化硅基质的地层内吸附能力较强,井筒内的二氧化碳主要受近井地带残存的二氧化碳反向扩散以及井底压力变化影响;建立了井筒内二氧化碳的流体流动及反向扩散的耦合模型,通过模拟计算表明,二氧化碳在井筒内的反向扩散无法避免,但可以通过控制流速来抑制二氧化碳气泡的向上运移,计算得到防止井筒内二氧化碳向上运移的极限流速为1.53m/s;在后注水情况下,二氧化碳反向扩散到井底极限关井时间为1.6~32.3d,后注气时极限关井时间主要受渗透率、累计注气量、地层深度影响,极限关井时间为20.0~30.0d。(2)通过研究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过程中的传热-传质过程结合井筒内流体的流动以及传热过程,在考虑不同温度、压力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溶解度的条件下建立了井筒内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模型,开展井筒内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过程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初始温度高于水合物生成温度时,水合物优先在温度较低的井筒壁面生成,当初始温度低于水合物生成温度时,水合物会优先在液态二氧化碳和水的界面处生成;环境温度对井筒内水合物生成量有较大的影响,由于井筒内二氧化碳的扩散作用导致后期水合物在井筒内的分布特征也会发生改变。水合物生成过程中气体的对流扩散作用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水合物的生成速度,在初始时刻生成速度较快,随着反应的进行,水合物的生成速度逐渐降低,在反应50-70min左右井筒内水合物的量逐渐稳定,水合物体积百分数在20.26%-54.74%之间。(3)通过显微镜观察的方法研究了水合物生成和分解过程当中的微观特征和水合物生成过程中的界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合物生成过程中压力在开始时有一个下降点,此时代表水合物的开始形成,反应初始时刻水合物主要存在于管壁边界、两相界面以及上层液态二氧化碳中,管道中间位置处水合物则最后形成,期间界面处水合物最薄;在固液表面张力的影响下,液态水向上运移,在二氧化碳相形成水合物;由于水合物的形成,最开始的二氧化碳和水的界面位置处,二氧化碳无法向水相内进一步扩散,会阻碍水合物的形成。(4)最后开展超临界二氧化碳和水交替注入井的井筒内水合物防治措施研究,确定二氧化碳水合物在井筒内生成位置,模拟不同水合物抑制剂对二氧化碳水合物的抑制效果,确定不同抑制剂的极限解堵浓度,最后根据模拟结果优化水合物抑制剂的注入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所加入抑制剂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不再形成水合物;对于现场施工,甲醇、乙醇、乙二醇抑制水合物冻堵的极限浓度分别为40%、60%、60%。初始状态井筒内甲醇和地层水存在一个明显的界面,关井之后,两相界面模糊,上部抑制剂浓度降低,且随着关井时间的增加,抑制剂的有效深度逐渐降低,在关井时间为50~300天的范围内,抑制剂的安全距离应控制在冻堵段以下54~127m。低注入速度下无法达到极限流速;可在冻堵段下部设置节流器,计算得到节流阀阀口的最低尺寸在5.44mm~13.33mm之间。以上研究结果对二氧化碳的埋存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纪云[2](2019)在《喷浆物料长距离管道气力输送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煤矿岩巷工程施工技术的飞速发展,掘进光面爆破技术与锚喷支护相结合使巷道一次成型,斜井井筒施工月进尺可达到百米以上。然而,国内煤矿目前采用的喷浆工艺粉尘大、喷浆输送距离短、工作效率低,巷道支护严重制约煤矿的采掘速度。因此,本文提出喷浆物料长距离气力输送方法,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相结合的研究思维,探究长距离管道气力输送喷浆物料的基础理论,为喷浆物料的自动上料、长距离输送提供理论基础与试验依据,同时为井下喷浆物料的输送方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及经济意义。基于牛顿运动定律和欧拉运动定律,在离散元软球模型基础上,建立物料颗粒-颗粒之间的非连续力-位移模型,获得颗粒碰撞过程中颗粒流之间的法向力、切向力及粘性力,获得球形颗粒及非球形颗粒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方程;在非解析面CFD-DEM耦合方法基础上,采用Ergun-Wen&Yu理论建立气流-颗粒之间的曳力模型,将空隙率增加到双流体模型连续性方程中,据此获得颗粒多相流的连续性方程;基于颗粒-壁面的碰撞理论及侵蚀磨损方程,指出颗粒流侵蚀磨损形式为切削磨损;通过对流体力学近壁层数处理方式的研究,提出Fluent近壁处理壁面函数法,并提出适用于非解析面CFD-DEM耦合方法近壁处理的NonEquilibrium Wall Function壁面处理方程。根据本研究的气流压力及物料特性,设计一套气力输送喷浆物料自动上料系统。借助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气流速度、颗粒粒径及给料量对气力输送喷浆物料自动上料系统物料拾取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气流速度对物料拾取量影响最大,颗粒粒径和物料给料量影响较小。对于不同粒径的卵石颗粒,小颗粒所需的拾取速度较低,而大颗粒的拾取速度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堆积在管道底部颗粒表面气流速度随着给料量的增加而增大,据此获得喷浆物料拾取量与给料量的函数关系。通过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获得研究因素各水平对拾取量、水平管道压降及压力变送器压力的影响趋势,通过对压力变送器压力信号与物料拾取量归一化处理,获得流场压力信号与喷浆物料拾取量的函数关系。在文丘里管密相气力输送系统中,研究气流速度和含水量对物料输送特性和流场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临界风速。提出流场压力的差异系数,用差异系数衡量流场稳定性并获得最佳气流速度。通过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以气流压降及压降差异系数作为衡量指标,获得喷浆物料最佳输送水分含量。研究文丘里管进料口和管内气流流量对压降的影响,获得文丘里给料器和管道中压降在大于临界风速下周期性波动趋势。引入差异系数来描述流场的稳定性,获得临界风速下颗粒多相流流场的不稳定性,并通过对流场压力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分析获得气力输送系统各零部件对流场压力信号的影响规律。通过对颗粒拾取速度进行经验分析,根据多项研究成果对本试验所用卵石颗粒开展拾取速度研究。结果表明,气流速度作为拾取速度的函数能够很好地描述所有结果,并且相关性明显,实验关系式通过考虑颗粒直径和气流速度等多种影响参数来描述固体颗粒的拾取速度。对于管径为50 mm的水平气力输送管道,大颗粒表面的气流速度更大,因此有可能出现大颗粒拾取速度更低的情况。对水平管道颗粒拾取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存在最佳旋流数,在此旋流数作用下,物料的拾取率最大。通过视觉观察、质量称重、流场压降差异系数分析及流场压降峰均比四种不同方法衡量喷浆物料拾取速度,试验结果表明,视觉观察所获得颗粒拾取速度结果准确性最低,选取颗粒的质量损失率作为拾取速度的衡量指标准确度最高。通过对竖直管内旋流对颗粒流态的预测,对竖直管内轴流和旋流气流气固两相流的流型、压降和床层高度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惯性及二次流对弯管处颗粒具有显着影响,竖直管内的颗粒在轴流场从弯管内壁向外壁移动,旋流数对固体质量流率和入口气流速度固定的竖直管内的颗粒流型影响显着。卵石颗粒存在临界粒径,当粒径大于临界粒径时,压降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大,颗粒尺寸对颗粒群的透气性和存气性影响较大,竖直管内气固两相流的流型变化较大。旋流有助于降低压降,但较大的旋流数会由于旋流衰减而导致压降增加。采用CFD-DEM四元耦合方法,研究提升角、气流速度和固体质量流率对提升弯管颗粒流型的影响,并借助正交设计方法对仿真方案进行设计,以减少仿真次数。结果表明,由于流体惯性和二次流作用,气流速度对提升弯管内的压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升弯管肘部45°处压降比弯管进出口压降更大。通过对提升弯管流型的研究,发现弯管处形成的二次流对管内空隙率和颗粒浓度分布有较大的影响,颗粒在弯管出口附近向下游管道侧壁移动,颗粒浓度相差较大,但并不会影响弯管肘部的最大侵蚀区域。对于提升弯管,颗粒碰撞在横截面上均匀分布,侵蚀磨损区域呈椭圆形分布,且在出口附近弯管的外弯曲处发生碰撞,对应两个严重侵蚀区域。该论文有图115幅,表20个,参考文献198篇。

王尚元,刘总兵,史博川[3](2019)在《电解铝生产用氧化铝浓相输送系统》文中指出氧化铝是铝电解厂中贮存、输送量最大的一种原料,随着铝工业向自动化、低成本和低能耗的方向发展,电解生产对氧化铝输送的要求越来越高。浓相输送系统因为存在着设备运行可靠、造价低廉、维护费用低、自动化程度高、能耗低等优点。因此,在氧化铝输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下面就电解铝生产用氧化铝浓相输送系统做一下简单介绍。

张琳荔[4](2019)在《粮食散料密相气力输送流动特性及稳定性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密相悬浮气力输送近年来受到极大的关注并成为机械、流体、能源等交叉学科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之一。其本身展现的低能耗、大流量、颗粒品质好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散装物料连续输送,开发潜力巨大。但因管内相间耦合作用强烈,湍流效应增强,故输送稳定性较差。本文基于郑州大公粮食机械工程有限公司CXLD50型吸粮机,以小麦为输送物料,利用流体湍流理论及颗粒动力学理论,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方法,探讨密相非均匀悬浮输送技术对气-固两相湍流流动特性及传递规律的影响,寻求最佳输送参数,以呈低速高浓度连续输送性。针对风速高、输送比低、管道磨损严重、物料品质下降、产量不稳定等缺陷的稀相输送方式,选择水平管底流的形式输送,考虑相间耦合效应及湍能变化,建立了气固两相k-?两方程模型,运用Fluent仿真软件计算得出输送管中管中的最小压降,以此为依据选出Gidaspow—Gidaspow组合计算模型,并且将碰撞恢复系数默认值0.92修正为0.9,以适用于粮食颗粒的气力输送。利用上述计算模型对管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得出颗粒浓度、湍流强度、气体速度及压力损失的分布规律,并与一级变径结果对比分析,发现使用优化后的管道结构尺寸具有输送速度低、压力损失小、湍流强度低的优势,可大大提高输送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四种不同取值的颗粒密度对其流动特性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颗粒密度对气固滑移速度和压降的影响规律,得出当输送颗粒密度为30004000kg/m3时管中压力损失、湍流动能最小,物料浓度分布最均匀,同时确定最佳经济风速,以提高输送的连续性。最后对气力输送实验装置进行设计,依据输送工况条件采用不同的入口风速对颗粒物料流量和压力损失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实验测量值与预测模型的压降梯度相吻合,最大误差在20%以内,实际测量最佳风速与预测经济风速相吻合。从而证明了双欧拉仿真模型的可靠性,进而为提高实际输送效率和稳定性提供新的应用理论与工程指导。

张宏图[5](2016)在《煤层瓦斯含量测定负压排渣定点取样理论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煤层瓦斯含量是煤矿瓦斯灾害防治与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重要基础参数。基于现有煤层瓦斯含量测定取样存在的弊端,提出了负压排渣定点取样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实验、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的方法,系统研究了负压排渣定点取样过程关键参数及对应的瓦斯损失量推算方法,丰富并完善了煤层瓦斯含量测定负压排渣定点取样研究。依据管道气力输送理论,将负压取样过程分成四个部分并建立了负压取样过程压降及最小输送风速模型。搭建钻孔煤层负压排渣定点取样实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取样钻杆内径、不同固气比下,取样钻头、取样钻杆内部及接样装置压降特征,获取了取样钻杆内部煤屑相附加压降系数及取样钻头局部阻力系数。采用FLUENT-EDEM耦合算法,重点考察了不同取样风速下取样钻头-取样钻杆(0m5m)段煤屑-气流动特性,不同固气比下煤屑速度高于气相速度时接样装置内部的煤屑-气流动特性。自主设计颗粒煤瓦斯负压-负压转常压解吸实验系统,根据负压取样过程,开展不同吸附平衡压力下,不同解吸负压、解吸不同时间后转为常压解吸的颗粒煤瓦斯负压-负压转常压解吸规律研究,提出了负压取样煤层瓦斯含量测定的损失量推算方法。采用现场试验的手段,开展负压取样现场应用试验研究,进一步考察负压定点取样测定煤层瓦斯含量应用的可行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钻孔负压排渣定点取样实验结果表明,同一固气比m时,煤屑相附加压降系数随弗劳德系数Fr增加而减小。同一Fr时,随着m的增加,煤屑相附加压降系数λs逐渐减小,λs=ambFrc(a,b,c为待定系数);正常取样时,存在一个取样风速值使得取样钻杆内部压降值达到最小;取样钻杆内径越大,对应的最小压降取样风速值越大;同一取样风速下不同固气比引起的压降值区别逐渐缩小。取样钻头局部阻力系数η=487.05e-0.102va(va为取样风速),取样钻头为系统优化的主要对象。(2)取样钻头-取样钻杆(0m5.0m)段煤屑-气流动特性FLUENT-EDEM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气相流场存在高速区与位于取样钻头端部的反方向速度区;高速区位于取样钻杆截面轴心偏上位置且随着煤屑质量流率的升高而范围扩大;反方向速度区因取样钻头端面处气流发生二次流动而形成。当取样风速分别为15m/s、20m/s、25m/s,煤屑质量流率分别为0.02kg/s、0.03kg/s、0.04kg/s、0.05kg/s时,在取样钻头-取样钻杆00.5m段内的煤屑流态呈现如下特点:(1)煤屑数目逐渐减小;(2)管底流煤屑层层厚降低;(3)最高层厚区前移;(4)较低速度(速度小于1m/s)煤屑数目占比降低;(5)煤屑在取样钻杆内沿流动方向分布更加均匀;(6)煤屑所形成的管底流特征长度与悬浮加速距离缩短。(3)除尘器(接样装置)内煤屑-气流动特性FLUENT-EDEM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煤屑的存在主要影响除尘器内部锥形体分离空间及入口段流场分布;随着固气比的增加,煤屑在除尘器内部分布呈条带状且条带状形态逐渐趋于稳定;“顶灰环”现象始终存在且有随固气比增加而增强的趋势;煤屑-壁面之间的作用力最大,煤屑-煤屑之间的作用力次之,煤屑-气相之间的耦合力最小;除尘器内压降先降低后保持基本不变。(4)颗粒煤瓦斯负压-负压转常压解吸实验结果表明,负压解吸段瓦斯累积解吸量随着解吸负压的升高及负压解吸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转为常压解吸后对应的瓦斯累积解吸量减小;负压解吸初期(02min)瓦斯解吸规律及负压解吸后的常压解吸初期规律(010min)均可采用巴雷尔模型描述;负压取样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时,实际瓦斯损失量Q实与取样负压P、取样时间t、依据常压常压解吸数据反推的瓦斯损失推算量Q常之间的关联式可表示为(?)(a、b为待定常数);采用提出的负压取样瓦斯损失量推算关联式所得的推算值与实际损失量最大误差为4.83%。(5)负压取样现场试验应用结果表明,负压取样可以大幅提高煤样的纯度,负压取样得到的瓦斯含量值相比通过压风排渣取样测得瓦斯含量值提高幅度为48.6%80.3%,其应用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负压取样可做到快速定点取样。

李辉[6](2015)在《煤矿负压钻进管内颗粒运移特性研究及钻进设备研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瓦斯预抽钻孔是瓦斯治理的有效措施,但是在松软煤层钻孔施工困难,采用传统的水力排渣,容易造成钻孔垮塌,中断钻进过程,无法实现钻孔的设计要求,达不到瓦斯抽采的需要。采用压风排渣,若风压大,排出粉尘大,特别是瓦斯严重的区域常发生喷孔,造成瓦斯超限,甚至会诱导突出,同时出现粉尘过大,污染环境,影响工人的健康;若风压小,卡钻、堵孔现象时有发生,并且容易造成卡钻杆、折断等事故,也会造成无法实现钻孔的设计要求。松软煤层钻进问题成为瓦斯防治的关键问题,也是实现瓦斯防治的前提条件。针对松软煤层的特点,以松软煤层钻进过程为研究对象,研究煤层、钻具、排渣动力等要素,提出采用独立负压系统为动力,钻杆内排渣的方式进行打钻,主要目的是在工程上解决松软煤层钻进过程中的喷孔、卡钻、瓦斯超限和煤尘问题,在理论上研究钻屑在钻杆内的运移规律、特性,为负压排渣提供理论基础。运用负压气体输送理论、气固两相流理论、CFD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等手段对负压钻进过程中的风速、压力损失、孔径、输送能力、输送距离等基础参数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钻杆管径的大小对颗粒的输送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找到了输送能力与输送压力、固体速度、气体速度、滑移速度、固气比、空隙率等流动参数之间的关系,回归出关系式。考察了输送能力与是输送距离、钻杆倾角之间的关系。在对流动特性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影响浓相气力输送阻力特性的各因素,同时探讨了浓相气力输送的机理。得出了精度较高的水平、垂直管道的阻力特性公式,得出了考虑钻杆旋转情况的阻力公式。研制了负压钻进系统、专用钻头和专用钻杆、集尘箱。利用研制的新型钻进系统,钻进时能够实现煤尘、瓦斯在封闭的系统内运移,实现无尘无瓦斯钻进。针对试验矿井施工地点煤层地质条件和钻孔施工工艺参数,制定了操作工艺和规范。应用研究结论为指导而研发的设备,经过现场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有效的解决了松软煤层钻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了研究的目的,为松软煤层钻进提供了一项新的方法和设备。

曹喜文[7](2010)在《原油外输管道低输量运行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储运销售分公司北油库于1975年12月建成投产,位于萨北和喇嘛甸油田西部,担负着萨北和喇嘛甸油田原油储存及向总外输计量站、喇化输油的任务。通过多年的改建、扩建,目前共有原油储罐10座,其中2×104米3储罐8座,5×104米3储罐2座。总容量达26×104米3,按目前采油厂平均日来油量2.5万吨计算,油库可储备天数为8.8天左右。目前实际情况,管道的输量不到管道最大输量的50%,因此热力条件变差。目前低输量运行状况给输油管道的安全运行及生产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针对这一状况,必须开展对北油库外输管道低输量运行的可行技术措施计算分析,并制定出技术可行,经济性好的运行方案,为低输量运行提供技术支持。主要包括:低输量条件下不同地温安全停输时间的计算;低输量原油管道加降凝剂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低输量条件下双管加热运行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单管增量增压输送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通过对于这几种方案的经济技术对比,优选出一种最经济可行的方案,并且在保证安全和经济的前提下确定可行方案的实施时间。通过此项技术研究,可以对北油库以后在来油量大大低于设计流量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通过对添加降凝剂、双管加热和单管增压运行模式的计算对比,最终确定出单管增压输送是比较经济可行的。

宫莉莉[8](2009)在《白炭黑(silica)气力输送系统的设计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物料的气力输送,就是利用气体在管道内流动来输送物料的输送方法。气体的流动直接给输送管内的被输送物料提供移动所需的能量,使物料由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它具有输送效率较高,设备构造简单,维修管理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以及有利于环境保护等优点。在轮胎中,白炭黑(silica)主要用作子午线轮胎胎面和与织物及钢丝帘线粘合的胶料。由于白炭黑在减少轮胎滚动阻力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这种非炭黑填料在轮胎中的应用正在不断增加。由于白炭黑颗粒细、密度小,极易飞扬而污染环境和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白炭黑的气力输送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本文对白炭黑的气力输送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并专门针对白炭黑的特性设计了一套白炭黑密相气力输送系统并对之进行了实验验证。本文对气力输送的各种基本形式、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对比,对气固两相流的悬浮理论进行了研究。结合白炭黑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对气力输送的影响关系提出了高压低速密相气力输送的输送方案。本文设计了一整套白炭黑高压低速密相气力输送实验系统。从系统的工艺流程到设备的整体布置都为白炭黑气力输送技术的研究给予了充分的考虑。完成了包括气源设备、解包除尘装置、发送装置、输送管道、二位三通分配阀、除尘器、贮仓、白炭黑秤和控制装置等主要部件的设计与选型工作;并对输送空气量、输送管道直径、输送管道压力损失以及气源压力等主要设计参数进行了计算。为了验证所设计系统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系统在安装调试完毕后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输送实验研究。从输送时间、气体流量、固体质量流量、输送能力、输送气速、料气比、沿程压损等方面进行了白炭黑输送实验,输送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另外,把MATLAB神经网络系统引入了白炭黑气力输送系统设计中,并以其为研究手段,对白炭黑输送过程中水平管道产生的压损进行了预测,经研究发现压损实验值和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小,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最后对白炭黑气力输送过程中常常出现的三个问题:管道的堵塞、管道的磨损、系统的节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实验结果认为,文中提出的计算公式是正确的,设计的输送系统稍加完善即可推广应用,与白炭黑特性接近的其它物料也可以据此进行设计计算。

田忠坤[9](2009)在《管式气流干燥器提质低阶煤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论述了世界煤炭资源特别是低阶煤资源的储量分布及低阶煤加工利用的必要性。针对国内外低阶煤加工利用状况,探讨低阶煤提质的机理,选定气流干燥提质低阶煤的方法,并分析低阶煤干燥提质的过程原理。根据试验煤样的提质基础实验结果,分析出低阶煤提质影响因素及确立基础设计数据。开发低阶煤提质工艺试验线,并对试验线主副管脉冲气流干燥器和其它主要设备进行参数计算。在分析试验线运行指标和提质产品技术指标的基础上,得出不同试验煤种及对应试验线单双管运行模式下的最佳运行工况。根据试验线运行数据建立试验线气流干燥提质数值模型,并利用试验线最佳运行工况参数对低阶煤提质工业线进行放大设计。

李琼[10](2008)在《生物质粉末化气力输送及燃烧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开发洁净可再生能源已成了紧迫的课题。生物质能源作为可储存和运输的可再生能源,其高效转化和洁净利用日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将生物质破碎为微米级粉末进行直接燃烧,既便于存储运输,又能提高燃烧效率及燃烧温度,可扩大应用于电力、冶金、陶瓷等行业作为替代能源。生物质锯末加热升温时依次经历脱水、气化、燃烧三个主要过程。升温初期主要是内部失水,需要大量吸热,比热容随温度增加而增大;气化开始后,随着物质气化量的增加,比热容逐渐降低,因为气态物质的比热值要小于固态物质,吸热速率变缓。本文设计了一种用于生物质粉末的气力输送装置。生物质粉末粒径小、比重小、粘度较大,在下落过程中,会受空气压力而变得紧密,并且与管壁摩擦产生一定的粘滞力,影响输送的连续稳定性。该装置采用正压密相输送,在罐顶增加充压管通入流化室,同时流化室贴壁处装充气管通入粉体,两处均利用压力空气吹散团聚及粘滞的粉末,管路弯头处设计引射管产生负压促进粉末从流化室卷吸至水平输送管,由此保证输送的稳定和连续性。实验表明该装置可应用于工业高压密相气力输送系统中。另外,本文优化设计了专用于生物质粉末燃料的蓄热式旋流燃烧器,该燃烧器采用切向进料,通入二次旋流风和直流风助燃。本文采用了三种生物质粉末样品进行了燃烧实验,试验证明采用该套气力输送装置,生物质粉末燃烧状况良好。故综上所述,采用合适的气力输送装置、燃烧装置,生物质粉末化燃料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

二、压力容器单双管浓相输送技术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压力容器单双管浓相输送技术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超临界CO2和水交替注入井井筒内冻堵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二氧化碳驱研究现状
        1.2.2 水合物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文预期研究成果
        1.3.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超临界二氧化碳和水交替注入井冻堵原因分析及极限施工参数计算
    2.1 YSL油田超临界二氧化碳和水交替注入试验区冻堵原因分析
        2.1.1 YSL油田二氧化碳驱试验区概况
        2.1.2 YSL油田交替注入井冻堵原因分析
    2.2 注入井近井地带二氧化碳分布特征研究
        2.2.1 低渗透率储层矿物特征分析
        2.2.2 低渗透储层矿物对烃类和二氧化碳的吸附特征
        2.2.3 水合物冻堵段二氧化碳来源分析
    2.3 二氧化碳-水交替注入井防水合物的最小注入速度计算
        2.3.1 耦合模型的建立
        2.3.2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二氧化碳扩散规律研究
        2.3.3 注水过程中近井地带二氧化碳反向扩散区域分布
        2.3.4 注水过程中井筒内二氧化碳反向扩散区域特征
        2.3.5 注入井注水过程中最低流速的计算
    2.4 超临界二氧化碳和水交替注入井防水合物极限关井时间
        2.4.1 超临界二氧化碳和水交替注入井关井后井筒内压力变化特征
        2.4.2 后注水时射孔孔眼和地层内二氧化碳反向扩散特征
        2.4.3 后注二氧化碳时井筒内水合物生成的诱导时间计算
        2.4.4 后注气时防水合物生成的极限关井时间计算
        2.4.5 二氧化碳-水交替注入井防水合物极限关井时间影响因素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井筒内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过程模拟
    3.1 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的理论模型
        3.1.1 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的传热模型
        3.1.2 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的传质模型
        3.1.3 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及分解流体流动模型
    3.2 井筒内水合物生成过程模型的建立
        3.2.1 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过程分析
        3.2.2 几何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3.2.3 水合物生成模型的建立
    3.3 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过程中井筒内二氧化碳水合物分布特征模拟
        3.3.1 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过程中温度分布变化
        3.3.2 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过程中反应釜内二氧化碳分布变化
        3.3.3 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过程中井筒内水合物分布变化
    3.4 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影响因素研究
        3.4.1 压力对水合物生成的影响
        3.4.2 温度对水合物生成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二氧化碳水合物动力学特征研究
    4.1 实验准备
        4.1.1 实验装置
        4.1.2 实验原理
        4.1.3 实验步骤
    4.2 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诱导时间的测定
        4.2.1 温度对二氧化碳水合物形成诱导时间的影响
        4.2.2 压力对二氧化碳水合物形成诱导时间的影响
        4.2.3 水合物生成温度压力曲线
    4.3 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过程中微观特征观察实验
        4.3.1 实验准备
        4.3.2 二氧化碳水合物的生成特征
        4.3.3 二氧化碳水合物的分解特征
        4.3.4 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和分解过程中温度、压力变化特征
    4.4 二氧化碳水合物形成的状态分析
        4.4.1 水合物生成的界面现象分析
        4.4.2 二氧化碳水合物形成的状态分析
    4.5 二氧化碳水合物的分子模拟
        4.5.1 二氧化碳水合物晶体模型的建立
        4.5.2 二氧化碳水合物分解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4.5.3 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注气井井筒内二氧化碳水合物防治方法研究
    5.1 注入井井筒内冻堵位置计算
    5.2 抑制剂法防治水合物时距冻堵段安全距离的计算
        5.2.1 抑制剂法防治水合物工艺
        5.2.2 水合物抑制剂极限浓度的确定
        5.2.3 水合物抑制剂安全段长的计算
    5.3 注水过程中井下节流阀尺寸优化
        5.3.1 节流阀防治二氧化碳气泡
        5.3.2 节流阀尺寸优化设计
    5.4 其他水合物防治工艺
        5.4.1 高温水射流解水合物冻堵工艺
        5.4.2 井下电加热油管防治水合物
        5.4.3 井口稳压注入工艺预防水合物冻堵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奖励及成果目录
致谢

(2)喷浆物料长距离管道气力输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喷浆物料长距离气力输送概述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喷浆物料长距离气力输送理论研究
    2.1 物料颗粒碰撞力学特性
    2.2 颗粒多相流控制方程
    2.3 颗粒-壁面接触模型及磨损分析
    2.4 边界和初始条件
    2.5 长距离气力输送流场压降
    2.6 本章小结
3 气力输送喷浆物料自动上料特性研究
    3.1 喷浆物料自动上料系统的选择
    3.2 实验物料及装置
    3.3 试验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文丘里给料器输送特性研究
    4.1 长距离气力输送系统设计
    4.2 喷浆物料最经济风速研究
    4.3 喷浆物料最经济输送压力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旋流气流对喷浆物料拾取速度及噎塞速度研究
    5.1 拾取速度与噎塞速度
    5.2 喷浆物料拾取速度研究
    5.3 喷浆物料噎塞速度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提升弯管内喷浆物料与壁面互作用研究
    6.1 提升弯管颗粒多相流流型
    6.2 提升弯管管道壁面侵蚀磨损研究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电解铝生产用氧化铝浓相输送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浓相输送的特点
3 浓相输送的原理
4 浓相输送的特点
5 浓相发送器输送系统概述

(4)粮食散料密相气力输送流动特性及稳定性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背景、研究意义
    1.3 气力输送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粮食颗粒密相非均匀悬浮输送方法
        1.5.1 粮食颗粒气力输送类型选择
        1.5.2 输送装置选择
第二章 密相悬浮气力输送湍流理论
    2.1 连续介质与离散颗粒
    2.2 两相流的流型及分类
    2.3 描述流动的两种基本方法
        2.3.1 描述流体运动的欧拉方法
        2.3.2 描述流体运动的拉格朗日方法
        2.3.3 两种方法的关系及特点
    2.4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2.4.1 连续性方程
        2.4.2 动量守恒方程
    2.5 湍流流动的数学模型
        2.5.1 湍流流动的基本特征
        2.5.2 湍流流动数值模拟方法
        2.5.3 湍流基本方程
        2.5.4 气相湍动动能、湍流动能耗散模型和湍流粘性系数的确定
        2.5.5 标准二方程模型
第三章 密相悬浮气力输送动力参数计算模型选择及压降特性分析
    3.1 动力粘度系数、曳力系数、碰撞恢复系数理论计算模型选择
        3.1.1 动力粘度系数理论模型选择
        3.1.2 气固相间曳力系数理论模型选择
        3.1.3 碰撞恢复系数理论取值选择
    3.2 运用Fluent软件对理论计算模型进行仿真
        3.2.1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3.2.2 边界条件设定
        3.2.3 小麦颗粒在密相输送过程中的运动状态
        3.2.4 曳力系数和动力黏度组合模型仿真
        3.2.5 恢复碰撞系数对输送管中压降的影响
        3.2.6 不同入口风速对输送管中压降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管道二级变径和输送颗粒密度对管内流动特性的影响
    4.1 变径管道优化设计方法的研究
        4.1.1 变径管的变径原理及设计参数计算
        4.1.2 建立变径管网格模型与网格划分
    4.2 二级变径管模拟的结果分析
        4.2.1 变径角度的大小对湍流强度的影响
        4.2.2 变径长度对颗粒浓度分布、气体速度和压力损失的影响
    4.3 颗粒密度对输送过程的影响
        4.3.1 颗粒密度对压降、最佳经济速度和气固滑移速度的影响
        4.3.2 颗粒密度对颗粒浓度分布和湍流动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密相悬浮气力输送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5.1 粮食密相气力输送实验
        5.1.1 实验设计以及实验过程描述
        5.1.2 输送管道与输送物料
        5.1.3 实验装置与测量设备
        5.1.4 物料参数测量方法
    5.2 实验参数测量
        5.2.1 物料物理特性的测量
        5.2.2 输送参数测量
        5.2.3 流动参数测量
    5.3 数据的分析与仿真结果对比
        5.3.1 实验采集的物料流量以及管内压降变化结果
        5.3.2 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的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及创新点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煤层瓦斯含量测定负压排渣定点取样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层瓦斯含量测定定点取样方法研究现状
        1.2.2 管道气力输送研究现状
        1.2.3 颗粒煤瓦斯解吸规律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目标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技术路线
2 负压排渣定点取样过程压降分析
    2.1 现有煤层瓦斯含量测定取样存在的问题
        2.1.1 三棱钻杆取样
        2.1.2 螺旋钻杆取样
    2.2 负压取样方法的提出
    2.3 负压取样关键参数
        2.3.1 负压取样过程压降构成
        2.3.2 负压取样过程风量的确定
    2.4 本章小结
3 负压排渣定点取样过程压降实验研究
    3.1 负压取样过程实验系统与测试方法
        3.1.1 实验系统
        3.1.2 煤屑粒径的选取
        3.1.3 参数测试方法及实验步骤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取样钻杆内部压降特征
        3.2.2 取样钻头局部阻力系数模型
        3.2.3 负压取样理论取样深度模型
    3.3 本章小结
4 负压排渣定点取样关键构件内部煤屑-气流动特性研究
    4.1 FLUENT-EDEM耦合算法原理
    4.2 取样钻头-取样钻杆(0m~5m)段内部煤屑-气流动特性研究
        4.2.1 几何结构与网格划分
        4.2.2 FLUENT-EDEM耦合数学模型
        4.2.3 取样钻头-取样钻杆(0m~5m)段煤屑-气两相流态
        4.2.4 取样钻头-取样钻杆(0m~0.5m)段气相流动特征分析
        4.2.5 取样钻头-取样钻杆(0m~5m)段煤屑流态特征分析
        4.2.6 合理取样风速与钻进速度的确定
    4.3 接样装置内部煤屑-气流动特性
        4.3.1 气相控制方程
        4.3.2 接样装置几何结构及网格划分
        4.3.3 煤屑-气两相模拟
        4.3.4 接样装置内煤屑-气流动模拟结果
        4.3.5 实验验证
        4.3.6 接样装置内煤屑-气流动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负压排渣定点取样瓦斯损失量推算方法研究
    5.1 颗粒煤瓦斯负压-负压转常压解吸实验系统研制
        5.1.1 实验系统构成
        5.1.2 实验系统的功能分析
        5.1.3 实验系统死空间体积的测定
        5.1.4 煤样制备及基础参数测试
    5.2 实验步骤
    5.3 颗粒煤瓦斯负压-负压转常压解吸规律
    5.4 负压排渣定点取样瓦斯损失量推算方法
        5.4.1 颗粒煤瓦斯负压解吸模型研究
        5.4.2 颗粒煤瓦斯负压转常压解吸模型研究
        5.4.3 瓦斯损失量推算方法的提出及验证
    5.5 本章小结
6 煤层瓦斯含量测定负压排渣定点取样应用研究
    6.1 不同工况下负压取样理论深度
    6.2 试验地点概况
        6.2.1 试验井田位置与范围
        6.2.2 试验工作面概况
        6.2.3 负压排渣定点取样试验系统
    6.3 试验步骤
    6.4 试验结果及分析
        6.4.1 负压取样结果
        6.4.2 不同取样深度取样系统的压降及风量
        6.4.3 负压取样测定煤层瓦斯含量效果对比验证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煤矿负压钻进管内颗粒运移特性研究及钻进设备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气力输送研究工作的进展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研究现状
    1.4 存在的问题分析
    1.5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1.5.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负压输送理论基础
    2.1 气力输送理论
        2.1.1 气力输送的基本工作参数
        2.1.2 气力输送分类
        2.1.3 水平气力输送的流型
    2.2 气固两相流理论
        2.2.1 相的定义与分类
        2.2.2 固体物料颗粒的特性
        2.2.3 实际物料的极限沉降速度
        2.2.4 气固两相流的压力损失
        2.2.5 气固两相流的数值模拟
    2.3 本章小结
3 浓相气力输送特性的研究
    3.1 气体输送特性参数
    3.2 负压系统输送特性参数的试验
        3.2.1 输送压力与管径对输送能力的影响
        3.2.2 钻杆角度对输送能力的影响
        3.2.3 输送距离对输送特性的影响
        3.2.4 风量、负压、携尘量之间关系拟合
    3.3 浓相气力输送的机理分析
    3.4 钻杆内部局部损失分析
        3.4.1 局部损失介绍
        3.4.2 局部损失产生的原因
        3.4.3 局部损失的计算
        3.4.4 流动损失叠加及当量长度法
        3.4.5 对钻杆的改进
    3.5 阻力特性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3.6 本章小结
4 水平钻孔负压钻进数值模拟
    4.1 CFD的求解过程
    4.2 基本控制微分方程组的建立
    4.3 湍流计算模型
    4.4 控制方程的离散方法及离散格式的选择
        4.4.1 控制方程的离散方法
        4.4.2 离散格式
    4.5 基于FLUENT的水平钻孔风力排渣的数值模拟
        4.5.1 几何模型的建立
        4.5.2 Gambit的网格类型
    4.6 边界条件的设定
        4.6.1 入口边界条件
        4.6.2 出口边界条件
        4.6.3 壁面边界条件
        4.6.4 流体域设置
    4.7 模拟结果分析
    4.8 小结
5 负压钻进设备
    5.1 设备组成
    5.2 设备研制
        5.2.1 负压泵
        5.2.2 钻杆
        5.2.3 钻头
        5.2.4 钻尾
        5.2.5 煤尘瓦斯集中分离箱
    5.3 完整设备
    5.4 平煤十三矿现场试验与效果
        5.4.1 试验地点概况
        5.4.2 井型、开拓方式及生产能力
        5.4.3 瓦斯
        5.4.4 试验工作面概况
    5.5 工业性试验
        5.5.1 负压钻进过程中的钻进速度、钻进深度、成孔情况
        5.5.2 负压钻进过程对瓦斯的影响
        5.5.3 负压钻进过程降尘效果
    5.6 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原油外输管道低输量运行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北油库生产工艺现状
    1.1 北油库建设现状
        1.1.1 储油能力
        1.1.2 动力系统
        1.1.3 热力系统
        1.1.4 外输系统
    1.2 北油库生产运行现状
        1.2.1 生产运行现状
        1.2.2 生产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北油库来油量及来油温度预测
第二章 管道最低输量与安全停输时间的计算
    2.1 外输管道的总传热系数
    2.2 外输管道的最低输量
    2.3 低输量条件下埋地热油管道温降规律研究
        2.3.1 有限元法求解地下管道温度场
        2.3.2 地下管道温度场导热微分方程的求解
        2.3.3 计算结果
第三章 低输量原油管道加降凝剂可行性分析
    3.1 降凝剂的应用概况
    3.2 原油流动性改进剂的作用机理
    3.3 北油库原油流变性分析
    3.4 原油改性后的流变性
    3.5 规定原油最低进站油温的可行性
    3.6 加剂运行与未加剂运行所允许的输送距离对比
    3.7 经济效益分析
第四章 单管增压与双管加热输送水力热力计算
    4.1 低输量运行的不稳定性
    4.2 低输量运行不稳定因素分析
        4.2.1 热力特性
        4.2.2 水力特性
    4.3 双管加热经济运行的数学模型
    4.4 双管加热经济运行的水力热力计算
    4.5 单管运行的水力热力计算
    4.6 北油库单管运行的最佳时机的选择
第五章 三种技术方案技术经济性综合对比
    5.1 单、双管运行参数对比分析
    5.2 双管运行方案与单管运行方案技术经济对比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8)白炭黑(silica)气力输送系统的设计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气力输送综述
    1.2 气力输送研究的发展
    1.3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1.4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5 课题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2 白炭黑气力输送的基本理论及主要参数
    2.1 白炭黑气力输送型式的选取
        2.1.1 气力输送的基本型式
        2.1.2 白炭黑气力输送型式的选取
    2.2 白炭黑的基本性质
        2.2.1 白炭黑的物理性质
        2.2.2 白炭黑的静力学性质
        2.2.3 白炭黑的动力学性质
        2.2.4 小结
    2.3 气固两相流的悬浮理论
        2.3.1 物料的悬浮机理
        2.3.2 物料在垂直输送管中的运动状态
        2.3.3 物料在水平输料管中的运动状态
        2.3.4 管道中物料流动状态
        2.3.5 小结
3 白炭黑气力输送系统的设计
    3.1 白炭黑气力输送系统基本参数的确定及工艺流程设计
        3.1.1 基本参数的确定
        3.1.2 白炭黑气力输送系统工艺流程设计
    3.2 白炭黑气力输送系统主要部件的设计与选型
        3.2.1 气源设备
        3.2.2 解包除尘装置
        3.2.3 发送装置
        3.2.4 输送管道
        3.2.5 二位三通分配阀
        3.2.6 除尘器
        3.2.7 贮仓
        3.2.8 白炭黑秤
        3.2.9 控制装置
    3.3 白炭黑气力输送主要参数的设计与计算
        3.3.1 输送空气量计算
        3.3.2 输送管道直径的计算
        3.3.3 输送管道压力损失的计算
        3.3.4 气源压力计算
    3.4 小结
4 白炭黑气力输送的实验研究
    4.1 实验设备及仪表
    4.2 实验材料
    4.3 实验目的
    4.4 实验方法、步骤
    4.5 实验数据分析
        4.5.1 输送参数的合理选择
        4.5.2 密相气力输送基本理论的验证
    4.6 小结
5 白炭黑气力输送系统中水平管道压损的计算及预测
    5.1 几种常见的压损计算方法
        5.1.1 Weber 的计算方法
        5.1.2 经验公式法
        5.1.3 其它几种经验公式
        5.1.4 附加压损法
        5.1.5 压损比法
    5.2 BP 神经网络对白炭黑气力输送系统中水平管道压损的预测
    5.3 小结
6 白炭黑气力输送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6.1 白炭黑气力输送过程中的堵塞问题和防堵措施
    6.2 白炭黑气力输送过程中输送管道的磨损
    6.3 白炭黑气力输送系统的节能问题
    6.4 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管式气流干燥器提质低阶煤理论与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1 绪论
    1.1 世界煤炭资源储量及分布
        1.1.1 世界煤炭资源
        1.1.2 我国煤炭资源
    1.2 世界低阶煤资源储量及分布
        1.2.1 国外主要低阶煤生产国的资源概况
        1.2.2 我国低阶煤资源概况
    1.3 低阶煤的定义及加工的必要性
        1.3.1 低阶煤的定义
        1.3.2 低阶煤提质加工的必要性
    1.4 国外低阶煤加工利用状况
        1.4.1 德国褐煤加工利用状况
        1.4.2 俄罗斯、乌克兰的褐煤加工利用状况
        1.4.3 澳大利亚褐煤加工利用状况
        1.4.4 日本褐煤加工利用状况
        1.4.5 美国褐煤加工利用状况
    1.5 我国低阶煤加工利用状况
        1.5.1 褐煤固体热载体干馏多联产技术
        1.5.2 低阶煤多段回转炉热解技术
        1.5.3 低阶煤循环流化床热电多联产技术
        1.5.4 褐煤热水干燥技术
    1.6 低阶煤干燥提质技术的发展趋势
    1.7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内容、创新点和目标
        1.7.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1.7.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7.3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1.7.4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2 低阶煤气流干燥提质机理及技术
    2.1 低阶煤提质的概念
    2.2 低阶煤中的水分及脱除性
    2.3 低阶煤孔隙特征分析
        2.3.1 低阶煤孔隙形态
        2.3.2 低阶煤孔隙分布特征
    2.4 低阶煤气流干燥提质方法的选定
        2.4.1 气流干燥提质特点
        2.4.2 低阶煤气流干燥提质适用性分析
        2.4.3 气流干燥提质设备的种类
        2.4.4 低阶煤气流干燥设备的选定
    2.5 直管式气流干燥器提质理论计算
        2.5.1 气流干燥提质原理
        2.5.2 气流干燥提质过程
        2.5.3 煤颗粒在管式气流干燥器中的运动
        2.5.4 煤颗粒在管式气流干燥器中的传热
    2.6 本章小结
3 低阶煤试验煤样分析与基础实验
    3.1 试验煤样煤质分析
        3.1.1 试验测试煤样的制取
        3.1.2 试验煤样工业分析
        3.1.3 试验煤样元素分析
        3.1.4 试验煤样发热量分析
        3.1.5 试验煤样特点
    3.2 试验煤样热重分析
    3.3 试验煤样测定
        3.3.1 BR褐煤试验煤样测定
        3.3.2 JF长焰煤试验煤样测定
        3.3.3 BY褐煤试验煤样测定
    3.4 本章小结
4 低阶煤提质工艺与闪蒸干燥系统的开发
    4.1 试验线简介
    4.2 试验线工艺开发
        4.2.1 低阶煤HPU工艺流程简介
        4.2.2 低阶煤HPU工艺流程特点
        4.2.3 试验线设计处理能力及组成
    4.3 试验线主副管脉冲气流干燥器的开发设计
        4.3.1 设计基础数据
        4.3.2 原煤处理能力的计算
        4.3.3 系统雷诺数校核及最小引风量
        4.3.4 干燥管长度的确定
        4.3.5 干燥管设计参数的选定
        4.3.6 补气管及附属设备设计
        4.3.7 主副管脉冲气流干燥器系统图
    4.4 试验线其他设备的设计计算
        4.4.1 旋风分离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4.4.2 布袋除尘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4.4.3 引风系统设计及计算
        4.4.4 烟气发生装置的设计及计算
    4.5 试验线控制系统开发
    4.6 试验线主要运行工艺参数范围设定
    4.7 本章小结
5 低阶煤提质试验线运行与数据分析
    5.1 试验线装置
    5.2 试验线运行
        5.2.1 试验线运行模式及试验煤种
        5.2.2 试验线运行参数
        5.2.3 试验线运行参数指标
        5.2.4 试验线运行方法与步骤
    5.3 试验线提质产品指标
        5.3.1 低阶煤提质产品指标
        5.3.2 试验线提质产品水分测试
        5.3.3 试验线型煤机械强度测试
        5.3.4 试验线型煤防水性测试
    5.4 试验线热效率分析
        5.4.1 单管系统热效率分析
        5.4.2 双管系统热效率分析
        5.4.3 单双管系统热效率对比分析
        5.4.4 试验线热效率分析小结
    5.5 主副管脉冲气流干燥器运行参数分析
        5.5.1 单管系统运行温度及传热分析
        5.5.2 双管系统运行温度及传热分析
        5.5.3 单双管系统运行温度及传热对比分析
        5.5.4 主副管脉冲气流干燥器运行参数分析小结
    5.6 试验线水分去除能力分析
        5.6.1 单管系统提质产品水分降低百分点分析
        5.6.2 双管系统提质产品水分降低百分点分析
        5.6.3 单双管系统提质产品水分降低百分点对比分析
        5.6.4 试验线水分去除能力分析小结
    5.7 试验线型煤水分与机械强度分析
        5.7.1 单管系统型煤机械强度分析
        5.7.2 双管系统型煤机械强度分析
        5.7.3 单双管系统型煤水分与机械强度对比分析
        5.7.4 试验线型煤水分与机械强度分析小结
    5.8 试验线型煤水分与防水性分析
        5.8.1 单管系统型煤防水性分析
        5.8.2 双管系统型煤防水性分析
        5.8.3 单双管系统型煤防水性对比分析
        5.8.4 试验线型煤防水性分析小结
    5.9 本章小结
6 低阶煤提质数值分析与工业线放大设计
    6.1 低阶煤试验线气流干燥提质数值模型
        6.1.1 试验线BR褐煤单管系统数值模型
        6.1.2 试验线JF长焰煤单管系统数值模型
        6.1.3 试验线BY褐煤单管系统数值模型
        6.1.4 试验线BR褐煤双管系统数值模型
    6.2 工业线主副管脉冲气流干燥器设计计算
        6.2.1 基本参数设计计算
        6.2.2 气流干燥器两段法校核设计计算
        6.2.3 设计参数的确定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10)生物质粉末化气力输送及燃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开发生物质能源的目的和意义
    1.2 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现状
    1.3 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状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2 生物质粉末燃料的物性研究
    2.1 生物质粉末燃料的物性研究的意义
    2.2 影响固体燃料燃烧的主要物理因素
    2.3 生物质粉末的元素及热值分析
    2.4 比热容及吸热量测试
    2.5 密度的测量
3 固体粉末的气力输送
    3.1 气固两相流的基本性质
    3.2 气力输送系统分类
    3.3 常用气力输送系统
    3.4 气力输送送料机构
    3.5 输送管道的磨损及减少磨损的措施
    3.6 生物质粉末燃料的气力输送
4 生物质粉末燃料的气力输送实验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 结论
5 生物质粉末燃料燃烧实验
    5.1 燃烧设备的基本要求
    5.2 生物质粉末燃烧器的设计
    5.3 燃烧实验的目的
    5.4 实验台架的设计
    5.5 实验方法及步骤
    5.6 实验结果及分析
    5.7 生物质粉末燃烧特性
6 结论及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压力容器单双管浓相输送技术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超临界CO2和水交替注入井井筒内冻堵机制研究[D]. 白玉杰. 东北石油大学, 2021(02)
  • [2]喷浆物料长距离管道气力输送特性研究[D]. 纪云.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3]电解铝生产用氧化铝浓相输送系统[J]. 王尚元,刘总兵,史博川. 世界有色金属, 2019(11)
  • [4]粮食散料密相气力输送流动特性及稳定性控制[D]. 张琳荔. 郑州轻工业大学, 2019(07)
  • [5]煤层瓦斯含量测定负压排渣定点取样理论与应用研究[D]. 张宏图. 河南理工大学, 2016(11)
  • [6]煤矿负压钻进管内颗粒运移特性研究及钻进设备研发[D]. 李辉. 河南理工大学, 2015(04)
  • [7]原油外输管道低输量运行技术研究[D]. 曹喜文. 大庆石油学院, 2010(06)
  • [8]白炭黑(silica)气力输送系统的设计及实验研究[D]. 宫莉莉. 青岛科技大学, 2009(S2)
  • [9]管式气流干燥器提质低阶煤理论与技术的研究[D]. 田忠坤.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09(03)
  • [10]生物质粉末化气力输送及燃烧实验研究[D]. 李琼.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标签:;  ;  ;  ;  ;  

压力容器单双管浓相输送技术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